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10-10 05:35:03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1

《协议结婚后热搜爆了》作者月初姣姣,这是部甜宠文,设定:西装暴徒,斯文败类vs财阀恶女,甜系拽姐。苏羡意喜欢上陆时渊那年,19岁。她鼓足勇气,“陆医生,谢谢你救了我,能给我你的联系方式吗?有机会想好好感谢你。”男人懒懒地弹了下烟灰,冲她一笑,大写的撩人:“喜欢我?”苏羡意落荒而逃。

2、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

《被夺一切后她封神回归》作者卿浅,设定:全能颜巅女神×杀伐清贵帝王,司扶倾一睁眼,不仅被夺了气运,人人还让她滚出娱乐圈。重活一次,她只想咸鱼躺,谁知总有不长眼的人蹦跶,拉踩蹭她热度,没点真本事,这样下去还能行?怎么也得收拾收拾。史书记载,胤皇年少成名,他完美强大,心怀天下。却因病死于27岁,一生短暂,无妻无妾,无子无孙,是无数人的白月光男神。无人知晓,他再睁开眼,来到了1500年后。

3、清穿后每天被迫撩四爷

《清穿后每天被迫撩四爷》作者李安文,这是部清穿甜宠小说,四爷:你在干嘛?温酒:“我在想怎么偷偷溜进爷的心里。系统:......恭喜宿主获得四爷爱心一颗,续命七日,颜值+1气运+1...多年后,一代妖后横空出世。

4、七零女配的甜宠人生

《七零女配的甜宠人生》作者云稚,主人公阮娇穿成了一本女主重生年代文里的女配。女配全家都是极品,专门给隔壁女主一家添堵,最后被重生归来的女主啪啪啪打脸,下场一个比一个凄惨。然而,阮娇穿越过来后,发现——对他人刻薄的小姑,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个想到她,所有人都把她宠上了天。

5、快穿:拯救病娇反派计划

《快穿:拯救病娇反派计划》作者它的猫扑卡,神界唯一的女战神司荼,在神魔大战后,神识与记忆散落三千世界,只有完成任务拯救反派,才能重归神位。可当反派难,拯救反派更难,司荼每天都在献祭自己与暗杀反派之间反复横跳。直到任务完成大半,司荼打算功成身退的时候,这才猛然发觉,自己不知何时掉入这些个反派挖好的坑里,再也爬不出去了。

6、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

《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作者荢璇,这是部好看的宠文,海城大世家姜家来了个19岁的小姑娘,听说早年在乡下救过姜家老太太,考上海城大学后,在开学前被姜老太太接到姜家暂住,说是提前熟悉海城环境。都说小姑娘是个在乡下长大的孤儿,她一身气质看着却比真正的名门闺秀还要像个闺秀,都说小姑娘对姜家大少一见钟情,姜家大少却对她不屑一顾。

7、独占金枝

《独占金枝》作者漫漫步归,安国公府二公子季崇欢与杨家大小姐杨唯娴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才子佳人,长安第一胖的姜四小姐却无自知之明,偏想要横插一脚。在颜值巅峰呆了一辈子的姜韶颜一睁眼便变成了这位身形能够以一敌三的姜四小姐。上辈子为族人百般筹谋,到头来却落得个“祸国妖女”的下场为世人所唾弃,重生一世,姜韶颜只想当条咸鱼,从此桃花美酒、金齑玉鲙、华服罗裳,肆意一生。

8、穿越后大佬们非我不娶

《穿越后大佬们非我不娶》作者清浅漪梦,女团出道新人,被私生追到车祸穿越了,练习生里的资优股,头脑精明不简单,四肢灵巧非一般。看她如何在古代技能点满:统一各路美男审美,造就殿堂级现象彩妆,化身宅斗中的战斗机,搅动大陆朝堂风云。

9、喜遇良辰

《喜遇良辰》作者云霓,这是部甜宠小说,谢良辰为弟报了仇,再也了无牵挂,虽然因此欠下一笔人情债,不过人死如灯灭,眼睛一闭,这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然而轰隆隆雷鸣之声响起,再次睁开眼她竟然回到十四岁的大好年华,身边那位宣威侯还不是曾经威风凛凛、凶神恶煞的模样。谢良辰正要装作不认识…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2

故事:男孩的残酷飞行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夜的上海。

英国富商之子杰米和家人在国际租界区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杰米崇拜动画英雄,不过他更期望有朝一日能驾驶战斗机冲向蓝天。男孩的屋里挂满了风筝与飞机模型,他还喜欢母亲用“ACE”(空战王牌)称呼他。

一向坚信“努力工作就有好运”的父亲,对杰米关于中日空军实力对比的话题不感兴趣,父亲更是对孩子要“加入日本空军”的“胡言乱语”嗤之以鼻。孤独的杰米只能骑着车高举着模型“飞翔”,追逐偶尔划过天际的日军战机,或在睡前思考“上帝是否也在飞”这类永远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汹涌进入租界的难民,收音机里传来的战况广播,证实了外侨们关于“孤岛”上海已岌岌可危的猜测。杰米没有想到,与慕名已久的“零”式战斗机的首次邂逅,居然是因为追赶滑翔机模型而误入了日军基地――一架因为迫降而摔得破烂不堪的“零战”就这样出现在他面前,杰米兴奋地爬进驾驶舱,熟练打开各种开关,试着推一把油门拉一下操纵杆,梦想中的飞行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

终于,呼啸的炮弹击中了外侨居住的宾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坦克开入租界,混乱中杰米为了捡起失手掉落的飞机模型与父母失散,曾经温暖的家早被洗劫一空,小杰米被迫独自流浪。

日军抓获了杰米,将其与未能撤离的外侨一同关押进了苏州日军机场附近的集中营,从此开始了三年多的牢狱生活。繁重的劳动、恶劣的食物、肆虐的疾病、凶神恶煞的看守,这一切都令外侨们无法忍受,杰米却怡然自得,因为天天可以看到近在咫尺的“零战”。

集中营的岁月里,杰米始终穿着一件大号美军飞行夹克,挂着中缅印战区臂章,后背缝着航空委员会颁发的“血符”。而那个小飞机模型,也一直陪伴着他。但周遭的坏境,却慢慢使一个人褪去了纯真,开始学会成熟、老练与圆滑。

孩子终究是孩子,只要看到头顶掠过的战斗机,杰米就立刻回到自己的世界去了。无论是驾驶“零战”一去不返的神风特工队员,还是驾驶P-51攻击日军机场的美军飞行员,都是男孩心中的英雄。杰米甚至还和一个学习飞行的日本少年成了朋友――这是一段真正的友谊。

硕大的美军B-29轰炸机出现在集中营上空,日军的高射炮无力的嘶鸣着。终于,天际闪过原子弹爆炸的光线,“仿佛是上帝在给人类拍照”。

战争结束了。

影片最后,杰米得与父母相见。在母亲怀抱里,男孩的眼神沉默、疲惫、空洞,仿佛属于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

真实:集中营与零战

《太阳帝国》改编自英国科幻作家巴拉德的同名半自传小说。巴拉德1930年出生于上海租界区,二战期间他曾和担任曼彻斯特纺织工厂驻华分厂总经理的父母,一起关押在日军龙华外侨集中营,直到战争结束才被释放。虽然巴拉德有过被关押在龙华集中营的生活经历,但是《太阳帝国》依然遭到了批评。著有《上海男孩上海女孩》一书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籍教师巴贝蒂也曾于1943年被关押进龙华外侨集中营,2005年,她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公开对《太阳帝国》中有关外侨集中营的描写表示出极大的异议。

抗战后,占据原上海中学旧址设立的龙华外侨集中营恢复为学校。与之相邻的被日本海军占领的龙华机场亦被国军接收,上海解放后龙华机场做为通用机场使用。

与著名战争电影《虎虎虎》一样,片中的日军“零”式战斗机也是由美制T-6“德州佬”教练机改装而成的,那架坠落在基地外的日军“零战”可以明显看出是一架“德州佬”,可见用“德州佬”扮演“零战”已然在好莱坞与影迷中深入人心。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首批带队入侵中国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第12分队分队长横山保回忆,1940年7月21日,横山保伙同白根斐中尉、山下小四郎曹长、东山一郎曹长等人率领尚未经过定型的6架“12试舰战”由大村经停上海飞抵汉口。随后,由横须贺飞来的9架该型机亦飞抵汉口。经过10天的培训,日本海军正式将“12试舰战”列编,命名为“A6M2零式舰上战斗机11型”,并于8月18日首次起飞拦截中国空军SB-2轰炸机对宜昌的轰炸。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面对中国空军装备的老式苏制战斗机, “零战”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嚣张至极。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在《太阳帝国》中,机场里的日军飞行员、军官、地勤人员,甚至那个学飞行的少年,都是一身陆军打扮。要知道,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内部都争斗不已,与陆军更是矛盾重重。日本陆军甚至需要自己制造一艘“航空母舰”――“神州丸”号来载运飞机和物资,怎么可能出现大量陆军飞行员驾驶“零战”的情况?

此外,投放在中国战场的是11型“零战”。该型战机机体涂装为灰白色,机身上还有一条黄色的识别带。而电影里大量出现的“零战”却一律涂成二战后期南太平洋战场上使用的深绿色涂装。这也许说明同样是执导二战题材电影,斯皮尔伯格对欧洲战场(《拯救大兵瑞恩》)显然要比太平洋战场要熟悉。1942年6月4日,美军在阿留申群岛意外捕获了古贺忠义一迫降的“零”式战斗机,这才逐步揭开了“零战”之谜。

二战中后期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经验丰富的“老鸟”损失殆尽,针对“零战”弱点设计的美国海军F6F“地狱猫”和F4U“海盗”战斗机,使得“零战”最终只能沦为“马里亚纳猎火鸡”,甚至以自杀飞机的方式收场。而在中国战场,面对中美空军的P-51“野马”战斗机,“零战”更是无力招架。在电影里,也出现了“野马”秒杀“零战”的镜头。当然,拍摄时因为P-51存世较多,所以能够动用真家伙上阵。据说“杰米”看着呼啸而过的“野马”,居然因为过度紧张而忘了如何去表演,只能事后通过多角度特写来弥补缺憾。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3

引言

今天,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中的现代中国建筑界,如何于变幻的多元文化中坚持自己?坚持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而不会回归历史、流于迂腐?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和艰难的思索之后,笔者认为,惟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并于实践中加以运用,才有可能在进步当中坚持自我,而不至于丧失地域文化的基因。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我们的建筑,好象是从一块草莽大地,而非历史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中国现代的建筑,需要生长在历史文化的根上,这个“根”就是“批判的历史文化”,而绝非“考古的历史文化”。这需要我们的实践,既要兼顾到文明与文化的继承而秉持个性,又要很好地融合于世界发展的进程而不至于掉队,如此才能创造出风格明确的有自身格调的真实建筑来。

1. 地域主义

客观地说,现代的中国建筑和规划设计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地域文化”坚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有责任心的设计师也乐于参与到“地域主义”的实践当中去,这种实践过程是痛苦和挣扎的,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坚持什么样的“地域主义”和以如何的态度去坚持“地域主义”这两个方面上。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地域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地域主义”,可以用来定义任何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同时也因人而异。譬如说上海人的“地域主义”和广东人的“地域主义”就有所不同:老上海人的“地域主义”是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不管你用操哪里口音的一律另眼相看,并且不喜欢外地人学说上海语;而广东人“地域主义” 则认为连福建省都属于北方,而把大半数中国人统称为“北佬”。这种现象恰好说明 “地域主义”带有显而易见的“狭隘性”。“狭隘的地域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对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因应“国际主义”设计思潮一统江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对全球“文化趋同”的反击,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地域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旧有的一些观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而显得迂腐和滞后了。同时由于“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夹缠不清,很容易滋生出“国粹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往往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一般生活。

2. 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粹”和“民粹”,也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也可以是现代的,而非毋庸质疑的秦砖汉瓦。它追求的是地方文脉的精神特质,这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主义”的进化和“形而上学”。

那么,什么样的地域主义才是具有进步的批判意义的呢?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应该同时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分别是:

1.“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并愿意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实践当中去;

2.“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植根于建筑的“场所”,而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热衷创造结构上合理的建筑,而非文化雕塑;

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不是将“地域主义”或者说是建筑的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诠释和解读地域性;

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应该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积极批评。

3. 批判地域主义于中国建筑设计的艰难实践

中国,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一个――曾经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曾几何时以她“震撼的效应”激发着马可波罗心中的敬畏。当欧洲人还在和猪分享着他们阴暗的陋室时,古代长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城市了。她的文明是整个人类最该继承和弘扬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看到的是行将彻底消失的四和院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丑陋建筑。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一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竟如此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L.Soule)对北京的建筑和规划的总体评价是“……修建丑陋的、非人性的建筑,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膨胀和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个傻新郎一般,乐于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界的侵袭所造成的。“国际主义”风潮丝毫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或对中国的传统文明缺乏起码的尊重,或对其还停留在东方猎奇式的无知。外来的强势的意识形态彻底扫荡地方性,归根结底暴露的还是“殖民主义”本质,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越来越“国际化”而窃窃自喜之外,似乎没有提高足够的警惕性。

结语

在这个动荡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对于文明的冲突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于“全球化”的鼓惑之下,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如何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使它能够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到不为“现代主义”所鼓惑而失去判断;要做到不以“国际主义”设计师自诩而沾沾自喜;要做到不以“地域主义”为借口回归“历史主义”而不思进取。然而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建筑实践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做到立足地方而胸怀世界,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因此,只有坚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才能拯救我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4

引言

今天,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当中的现代中国建筑界,如何于变幻的多元文化中坚持自己?坚持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而不会回归历史、流于迂腐?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惑当代建筑师的一个难题。多年的实践和艰难的思索之后,笔者认为,惟有很好地掌握“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并于实践中加以运用,才有可能在进步当中坚持自我,而不至于丧失地域文化的基因。遗憾的是,在现代的中国,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我们的建筑,好象是从一块草莽大地,而非历史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中国现代的建筑,需要生长在历史文化的根上,这个“根”就是“批判的历史文化”,而绝非“考古的历史文化”。这需要我们的实践,既要兼顾到文明与文化的继承而秉持个性,又要很好地融合于世界发展的进程而不至于掉队,如此才能创造出风格明确的有自身格调的真实建筑来。

1. 地域主义

客观地说,现代的中国建筑和规划设计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地域文化”坚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有责任心的设计师也乐于参与到“地域主义”的实践当中去,这种实践过程是痛苦和挣扎的,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坚持什么样的“地域主义”和以如何的态度去坚持“地域主义”这两个方面上。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地域主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地域主义”,可以用来定义任何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同时也因人而异。譬如说上海人的“地域主义”和广东人的“地域主义”就有所不同:老上海人的“地域主义”是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不管你用操哪里口音的一律另眼相看,并且不喜欢外地人学说上海语;而广东人“地域主义” 则认为连福建省都属于北方,而把大半数中国人统称为“北佬”。这种现象恰好说明 “地域主义”带有显而易见的“狭隘性”。“狭隘的地域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对地域性的过分强调,最终变成了“地域主义”,直至地方保护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因应“国际主义”设计思潮一统江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对全球“文化趋同”的反击,因此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地域主义”发展到今天,其旧有的一些观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要而显得迂腐和滞后了。同时由于“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夹缠不清,很容易滋生出“国粹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往往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的东西,没有深入挖掘一般生活。

2. 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

“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国粹”和“民粹”,也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也可以是现代的,而非毋庸质疑的秦砖汉瓦。它追求的是地方文脉的精神特质,这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域主义”的进化和“形而上学”。

那么,什么样的地域主义才是具有进步的批判意义的呢?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域主义”应该同时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分别是:

1.“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并愿意尝试将其运用到建筑实践当中去;

2.“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植根于建筑的“场所”,而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热衷创造结构上合理的建筑,而非文化雕塑;

3.“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不是将“地域主义”或者说是建筑的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诠释和解读地域性;

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建筑实践,应该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积极批评。

3. 批判地域主义于中国建筑设计的艰难实践

中国,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一个——曾经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曾几何时以她“震撼的效应”激发着马可波罗心中的敬畏。当欧洲人还在和猪分享着他们阴暗的陋室时,古代长安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城市了。她的文明是整个人类最该继承和弘扬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看到的是行将彻底消失的四和院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丑陋建筑。我们很难理解的是一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竟如此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院士级注册规划师苏解放(jeffreyl.soule)对北京的建筑和规划的总体评价是“……修建丑陋的、非人性的建筑,从根本上说,是自我膨胀和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什么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个傻新郎一般,乐于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国际主义”设计思潮对中国建筑界的侵袭所造成的。“国际主义”风潮丝毫不顾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或对中国的传统文明缺乏起码的尊重,或对其还停留在东方猎奇式的无知。外来的强势的意识形态彻底扫荡地方性,归根结底暴露的还是“殖民主义”本质,可悲的是我们除了对越来越“国际化”而窃窃自喜之外,似乎没有提高足够的警惕性。

结语

在这个动荡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对于文明的冲突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于“全球化”的鼓惑之下,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如何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使它能够完整地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设计师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到不为“现代主义”所鼓惑而失去判断;要做到不以“国际主义”设计师自诩而沾沾自喜;要做到不以“地域主义”为借口回归“历史主义”而不思进取。然而谈何容易啊。我们的建筑实践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做到立足地方而胸怀世界,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正因此,只有坚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观点,才能拯救我们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5

一.欧元区迎来最后时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德国身处欧债危机已有3年时间,尽管其一直尽力在避免欧债危

机对其经济的影响,但是德国经济已现停滞迹象,并且有人担心德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陷入衰退。在刚过去的一周,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受到了一系列悲观经济数据的打击。这一切看起来,中国是该出手了吗?

二.欧洲自救?

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矛盾以及对成员国财政监督缺失,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虽然欧元对入盟国家加入时财政状况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入盟后欧元区监管缺失成为此次危机爆发直接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多重威胁,欧元区松散的、各自为政的财政制度制约了一些应急政策制订和实施。各国对欧元各有所图,只想从中获利,不想承担更多责任。加之,各国经济总量差异大、结构差别明显、发展模式各异等因素,人口老龄化与高福利低收入问题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欧元区经济分化日益严重。欧债危机以来,欧元区一直努力加强各国财政政策协调,但是收效甚微。现在迫切需要建设欧元区统一、集中的财政体系和政治制度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为什么欧债危机爆发三年,欧盟也没有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因为道德风险产生的博弈,让救助更为复杂。货币统一使欧元区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危机国家指望别人多做些,而其他国家则要求危机国家多做些。德国作为区内大国,对欧元债券方案一直持强硬反对态度。其实,德国反对的不是欧元债券的发行,而是财政统一得不够、如果德国提出自己的财政统一思路,必然会遭致其他国家的反对,倒不如拖下去,逼迫危机国家自己提出来。因此,欧洲国家具备自救的能力,但是还存在阻力进行自救。

面对欧洲内部复杂的局势,中国应该插上一脚吗?也许中国还需要仔细地考虑风险和收益问题。

三.美国哪去了?

二战后,美国曾经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对欧洲进行全方位的支援,帮助欧洲进行战后重建,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而这位曾经的救世主去了哪里呢?事实上山姆大叔自己也深陷泥潭,经济增速非常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奥巴马政府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本国经济形势,没有能够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即便降低杠杆率,美国经济也难以恢复健康,因为消费水平难以恢复:80%的穷人是负储蓄率,他们的消费是收入的110%,投资也很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因为当时40%的投资都在房地产市场。

据我观察,美国的做法是表面一套背面一套:早上奥巴马还发表讲话支持欧洲,下午财政部长就明确表示,当前美国国内经济局势严峻,美国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欧洲的问题应由欧洲自己解决。其实,欧债危机中的"美国因素"不容忽视,唱衰欧洲少不了美国佬的身影。

回想当年的美国参加一战和二战。一战快结束时,交战双方均精疲力竭,此时的美国才决定进场,轻易收获胜利果实。二战也几乎是一战的翻版。当中国独自与日本殊死抵抗四年之后,欧洲战火也已经燃烧二年多之后,美国才参战。其参战的理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但在中国抗战之初,日本飞机也曾炸沉美国军舰,造成重大损失,但美国却选择接受日本的"道歉"。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交战双方实力犹存,还不是美国介入的时机。

美国的行动不能不作为中国决策的参考。

四.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待时机出手

中国赖以在欧美债务危机中充当"拯救者"的王牌,是手中握有的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占据了全球外汇储备的30%,为全球之最。在欧美国家财政危机越陷越深之际,中国的投资举动带有"风向标"性质,能够为那些价格不断降低、收益率不断飙升的危机国国债注入流动性和信心。

有人说支援欧洲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但事实上,中国不要指望通过援助而改变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附加条件的援助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援助可能会引起欧洲人的恐慌,担心中国从此会对欧洲事务进行无端干涉。

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在2011年的大连世界经济论坛上所指出的,欧盟首先必须整理好内务。在欧元区各国和各个政党在如何行事问题上彼此争吵的时候,对于仓促拼凑起来的营救一揽子计划,中国怎能显示出信任?中国对美元的信心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中国已经付不起代价来重蹈覆辙。

其实,中国不具备援助欧洲的国内条件。中国还没有像美国一样强大到可以在国际社会上毫无顾忌横行霸道自冕世界警察,因此在决策上要小心谨慎,但也要保持大国风范、思想和行动。这次全球央行齐放水应对欧债危机,宣布将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心剂,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也拿出了一项放开信贷资金的措施,这项举措不仅合乎世界潮流,体现中国大国地位,同时也是对国内经济的应对措施:国内制造业三年首次出现下滑。换句话说,中国的政策制定要兼顾国内和国际,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同时不忘大国风范,至于是否真的要援助欧洲,还要观望时事风向、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在形式上与国际社会保持同步。

综上所述,援助欧洲的推力和拉力都还不到时候。中国救援之前还是要看看美国的态度。美国现在虽然也是危机重重,但并非自顾不暇。国务卿希拉里还提出进行战略转移,把各种资源投入到亚太地区。所以,美国对欧洲救援非常冷淡并非能力不逮,而是另有所图。一是欧洲的削弱符合美国全球战略,特别是捍卫自已全球领导地位。二是中国援助欧洲也必然使得自己实力受到影响,甚至把握不好还会把自己陷入其中。美国自然乐于看到欧洲和中国这两大挑战者共损、共弱。所以,中国的援助条件之一一定是美国必须也参与救援。毕竟,欧洲固然过于强大不符合美国利益,但欧洲真的垮了,也同样不符合美国利益。

援欧的前提就是,欧洲国家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手段,必须要有效果。介入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出面,中国需要有大国风范,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让人觉得中国就是占便宜,不愿意付出;另一方面是企业出面,出于市场考虑到欧洲去投资,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欧债的解决。

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就是对世界经济复苏最大的贡献。

五.结论

马克思说,内部矛盾是运动的根本原因。欧债危机更多的是内部根源,要依靠欧盟内部结构体质的改革来扭转局势。在拯救别人的同时别忘了拯救自己。更何况,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一旦欧盟解体,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岂不是大了水漂?真是吃力不讨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援欧之辩[N].参考消息,2011(10)

[2] 中国"援欧"之辩[N].第一财经日报,2011(11)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6

1 众巨头煮酒论英雄

绥靖不如反戈一击

在足球大佬举办的圆桌会议上,已经吵得如热锅的蚂蚁,和正在拼命地斗鸡一样张牙舞爪。不过,本次会议在激烈而祥和的气氛中圆满落幕,为了自家球队的利益,各大佬达成一致的协议,共同对抗欧洲的霸主――利物浦。

在确定成立“反红联盟”之后,大家开始研究反击的计划。老爵爷说道:“要想打破利物浦对冠军垄断的局面,我们必须要对其实行致命的打击,使他永世不能翻身,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个万全的良策,以备不时只需。”

此时,贝总理也说道:“爵爷说的是,打蛇要打七寸,干就要干的彻底,这样才能铲草除根,永不留祸患。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动摇红军的根基,尤其是红军的新任统帅杰拉德,此人在球员时期就是利物浦的精神偶像,如今又取得如此丰功伟绩,将来我们更难有翻身之日。我建议,有我们各家俱乐部集资成立一个基金会,招募天下豪杰,对利物浦实行毁灭性的打击。”

就在这时,俄罗斯寡头阿布开口说:“我同意贝总理的意见,不过,从世界各地招募人才,我看就不必了,招来的人肯定龙蛇混杂,还极有可能将咱们的计划泄露出去,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我建议不如动用我的私人部队,他们是由我国阿尔法特种部队中的退役军官组成的,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精英,并且他们还受过克格勃的保密训练,绝对安全可靠。”

当阿布说完之后,大家一致陷入沉默中,在经过数秒的沉思之后,其余的大佬纷纷点头答应。就此反击计划正式落实,由阿布的私人武装暴力突破,进入利物浦秘密基地寻找红军“2010计划书”,因为红军就是在那一年经历大动荡之后,才走上复兴之路的。同时,此次行动代号为“不能说的秘密”。

2 成功突破最后防线

揭开红军惊天神秘

此次会议的数月之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数条黑影出现在安菲尔德球场的。他们知道,就在利物浦的传统“靴室”里藏有一个暗格,那里就是通往红军秘密基地的唯一通道。侦查了一下安菲尔德球场的警戒后,阿尔法小队一行七人秘密靠近球场围墙。此刻,这支精英部队逐渐展现出自己过人的本领,只消一会就全部顺利进入球场内部,而这一刻也是无数血雨腥风的开始。

根据手中的地图,阿尔法小队逐渐接近红军的“靴室”,清理了附近岗哨后,队长A命令电脑D尽快破解靴室的防护密码,而电脑天才D也不负重望,在短短的23秒内就成功破解了密码,帮助队友成功进入“靴室”。

在高科技仪器的扫描下,机械C在“靴室”里不负重望的找到了红军基地的秘密入口,而电脑C则再次干净利落的解除了密道的防护措施。这时,队长A命令狙击F与掩护G留在“靴室”以防不测,同时他带领其他队员向着密道深处前进。殊不知,此刻他们已经是一只脚踏上了鬼门关,活着回来的几率很渺茫。

这条暗道可不一般,它可是红军高层为了保护俱乐部的机密特意聘请世界级的建筑师与机关大师共同建造的,防护措施在经过长时间的改造与完善后,如今已变得固若金汤,想要成功闯进去势比登天。就在这短短的1.5公里的路程中,这五个人中就有三个永远的留在了安菲尔德球场。最后,只有队长A和电脑D成功闯入红军的最后密室,并且顺利打开了存有红军神秘档案的保险柜。

3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神马都是浮云

时间倒回,09-10赛季的红军简直是惨不忍睹,勉强获得了下个赛季的联盟杯资格。球队的两个毒瘤为了挽回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选择出售俱乐部,而他们的大债主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同时任命布劳顿为利物浦的新主席,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深陷财政危机和债务问题的红军寻找新的买家,解决资本纠纷。谁能想到,还真的就是这个英国小老头挽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利物浦。

入主利物浦管理层之后,布劳顿迅速与球队总经理帕斯洛和商业主管伊恩•埃尔组成了战略同盟,独立于希克斯和吉列特的领导之外。不过利物浦寻找买家的消息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也让红军球迷一度质疑布劳顿和帕斯洛是否真的为球队做出了贡献。

然而,事实却是布劳顿与帕斯洛本着以球队利益为根本的准则在四处出击,而稳坐大本营的希克斯和吉列特,则只会按照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来裁定是否接受报价。帕斯洛曾有过从巴黎找来财团,提出1.1亿英镑收购利物浦40%股份,希克斯与吉列特平分剩下60%的报价,但美国人却没有任何理由的予以回绝因为他们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

就在利物浦寻找买家的事宜在缓慢进行时,球队高层内部出现的几次人事变动,却成为了如今希克斯与吉列特栽在布劳顿手下的根源。2010年1月,希克斯之子汤姆因为用邮件辱骂一位红军死忠球迷而受到严厉声讨,很快就不得不以辞职以平民愤。虽然希克斯很快请来了自己的另一位亲信科夫曼接手董事会席位,但到了4月28日,希克斯与吉列特的内斗却又导致了另一次变动科夫曼和吉列特的儿子福斯特同时退出董事会。

在球队高层经历连续的人事变革之后,自身矛盾不小的希克斯与吉列特便希望布劳顿来担任其中的调停角色,这才有了此后球队章程的变化。5月27日,那条如今将希克斯和吉列特“置于死地”的协议签署了该协议规定只有布劳顿能决定董事会的人员任免。时至今日,当布劳顿回忆起这份重要协议的签署时也显得颇为庆幸:“他们当时互相之间已经没有信任了,这才会把权力交给我。”

为了成功出售利物浦,赶走红军罪恶的根源,暂缓球队内部矛盾,布劳顿和帕斯洛与球队老板一直矛盾不断地贝尼特斯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之后,A、B、C三个计划也就此诞生。

2010年6月1日,儿童节。

帕斯洛:“拉法,现在的形势很不妙啊!如果你再不走,球队在你的带领下很有可能触底反弹,那么你会继续给那两个傻×带来收益,这样的话咱们三人的计划【A计划】很有可能泡汤,或许极有可能导致在下半年俱乐部转手转不出去的,为了大局着想,你还是同意走人吧,当然,我们还有一个计划【B计划】。”

布劳顿:“是啊,拉法,你还是走人吧,作为切尔西球迷,我很希望你去切尔西,但是你也说了将来绝不会去任何英超球队,现在穆尼里奥走人,你去国米吧,到时候只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C计划】……”

拉法:“画圈圈……”

A计划:布劳顿、帕斯洛等人联手灭掉狗血双雄。

B计划:请来霍奇森。

C计划:在国米,请别给力。

成功说服贝尼特斯之后,布劳顿和帕斯洛二人立刻找到球队的毒瘤――狗血双雄。在会议室里,不时传出四人的爽朗笑声。帕斯洛、布劳顿:“老板们,我们搞定那个死胖子了,明天我们就宣布他走人。”狗血双雄:“yeah…cheers!伙计们,干得好!” 咳,人在天朝,笑而不语!

就在此时,距离会议室不远的更衣室里,也有人在悄悄耳语,一个邪恶的计划也就此诞生,这也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D计划。

拉法:“我要走了,这一年辛苦你了,早知我留不在这里,当初也就不留你了。”

小马:“那我也要跟你走,你是我的恩人!”

拉法:“别走,我去了国米转会权不在我手里,在我手里我也不会买咋家的人的,而且一般我去的俱乐部都舍不得花钱。”

小马:“那我就巴萨!”

拉法:“看看形势吧,看看下霍奇森战术能力怎么样再下定论。如果不行,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D计划】”

小马:“我**,您怎么和我想的一样啊?!那我看看情况先。”

D计划:罢赛

至此,我们就不需要赘言。6月3日,利物浦官方网站正式宣布:贝尼特斯下课。同时,俱乐部的易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并最终在10月初确定了NESV财团。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收购进入实质阶段时,自感利益要求未实现的狗血双雄会开始反悔,并尽全力阻止这次收购的发生。

2010年10月5日下午,布劳顿、帕斯洛、伊恩•埃尔以及球队的律师斯劳特和梅,一起在伦敦市中心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将利物浦出售给NESV财团的具体操作。而就在这次会议前15分钟,他们刚刚以传真的形式收到了一条信息希克斯与吉列特要求立即开除普尔斯洛和伊恩•埃尔,转而用希克斯的另一个儿子迈克,以及他的助手麦克科顿接替他们的董事会位置。关键时刻布劳顿想起了那份协议,立即搬出来阻止了美国人的无理行为。

在最后一步棋被布劳顿挡回之后,希克斯与吉列特已彻底在红军内部失势。利物浦官网很快宣布接受NESV财团的收购提案,而希克斯与吉列特则随即表示将会上诉至英国高等法院。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知晓,布劳顿、帕斯洛和伊恩•埃尔三个人也被球队奉为“救世三杰”。其中,尤以布劳顿劳苦功高,这个之前被利物浦球迷骂过气过埋怨过的人,终于在赶走美国佬,确立利物浦新老板这件事上,出色的大干了一票。他得到了每一个利物浦球迷的尊重。但就像天使是被上帝派下来拯救人类那样,当恶龙被打败的时候,无论我们是怎样的留恋和不舍,他都要跟我们say goodbye了。特别尤其是当他的继任者NESV的汤姆•沃纳已经收拾好他的主席办公室就等着在办公室门上钉上‘chairman’门牌的时候。我想,不管任何时候,任何一个KOP都不会忘记这个小老头的。

不过在此期间,红军也爆出了不和谐的声音,那就是小马哥远走西班牙。自从贝尼特斯执教国际米兰之后,小马哥就抑郁不已,开始人心思走。就在“火气森”执教不久,忍无可忍的小马哥再一次与远在亚平宁半岛的拉法进行了密谋。

小马:“,霍老头的战术太他妈的弱智了,让我拿球就大脚传给前面的T9,然后让我站在里面。恩公,你看我该怎么办啊?”

拉法:“没办法了,那只能实行D计划了,苦了你啊,我的孩子。”

小马:“,没事,豁出去了,这样待下去我迟早也得变残废。”

拉法(咬牙):“想不到会到这般田地,没办法,只能希望将来实现最后一个计划【E计划】。”

E计划:冬季转会,拉法回归,买回小马。

看完以上的计划队长A与电脑D不禁齐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些绝密计划绝对是价值连城,这要是传出去,毫不亚于美军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因为后面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了:

2010年11月16日,世上最年轻30黑洞被美国发现。

2011年XX月XX日,霍奇森下课。

2011年XX月XX日,贝尼特斯下课。

二人都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秘密计划传出去,让世人们知道真相。就当二人即将带走秘密档案时,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而更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声音居然是如此的熟悉。

队长A怅然说道:“为什么,F呢?”

狙击F冷然回到:“队长,你是一个聪明人,何必多此一问呢!你们也会和他一样,暴尸于此。”

此时,情绪颇显激动地电脑D不解问道:“为什么啊,F,难道我们不是兄弟吗?”

狙击F不屑回应:“各为其主,不好意思我的兄弟!”

队长A傲然说道:“你不配做我们的兄弟,你的手上已经沾满了战友的鲜血。”

就在此时,枪声响起,电脑D黯然倒下,脸上露出了不甘的表情。而狙击F则吹了吹手中枪管冒出的青烟,冷酷无情的说道:“队长,对不起了,我也不想这样,你也安心的去吧,每年我会为你们烧纸的。”

此时此刻,阿尔法小队的队长默然不语,就在F开枪的同时,他的左手也顺势按到右手大臂的内侧。只见,一柄利剑破空激发而出,直奔F的哽嗓咽喉。面对那一缕寒光,F知道自己已经无从躲避,因为他知道这是队长的拿手绝技――袖里乾坤。袖箭出手,从不失手。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7

地扪,侗语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这个地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村落,因完整保存着700余年的侗族建筑和民族文化,成为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侗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水边,长大了也是水的性格。”50岁的地扪村老支书吴胜华坐在风雨桥上对记者说。顺着他的目光远眺,有一片依山傍水的侗家寨子,杉木林环绕着的鼓楼、风雨桥错落有致,纵横交织的溪流从每户人家门口淌过。黄昏时分,村子的妇女在溪边洗菜,还有孩童嬉闹玩水。

走近一座古老的鼓楼,匾额上写着“千三鼓楼”字样。当地人介绍,他们的祖先是江西吉安人氏,宋代中叶来到这里,共有1300多人,后来因为人多地少,多次分家,但这里始终是他们的“根”。

晚饭后,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围拢到鼓楼里,点燃篝火、唱起侗族大歌,天籁般的和声沁人心脾。夜深了,人群渐渐散去,看不到高楼上的万家灯火,也听不到嘈杂的车来车往,整个村庄在夜幕中静静沉睡。

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桥镇夏家沟村,一户赵姓人家的老人刚刚去世,村里的傩戏班子来为逝者祈福三天三夜。只见掌坛师左朝元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傩坛前游一阵、转一阵、唱一阵、念一阵,念的时候,微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

左朝元跳了30多年傩戏,戏班子共有12个人。他说,因为村里人丧葬、还愿等需要傩祭,这一习俗才保留下来,也给了傩戏传承下去的空间,“不然我们这些人早就出去打工了”。

“传统村落大都位置偏远、交通闭塞,发展相对落后,因此,一些古老建筑才得以部分留存,自然风光得到较好保护。”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陈顺祥说。

日渐消失的古村落,难觅的“乡愁”

2012年4月,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首次全国性的传统村落摸底调查,上报了1.2万个传统村落,仅占中国行政村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村落不到5000个。截至目前,有1561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著名作家冯骥才高度关注中国古村落、古民居消失现象。他向媒体提供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中国共有371万个自然村,到了2010年,就剩下263万个了。10年锐减90万,平均每天消减80到100个村落。

黔东南州是我国苗族、侗族人口数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沿着黔东南州府凯里市至麻江县的高速公路两旁,昔日错落有致的苗侗建筑如今已被刷成统一色调,看起来虽整齐划一,却失去了民族特色。

凯里市委书记黄远良说:“古村落保护的主体在农村,但这几年新农村建设发展很快,一些旧房子被拆掉了,或者搞成同一种颜色,没有把传统的民族符号保留下来,现在想想很可惜。”

木质结构建筑为主的村落的防火、防侵蚀问题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一大难题。黔东南州住建局副局长顾华先说,苗侗族的传统木构建筑集中连片、密集度高,民居内火塘多,底层堆放柴草,遭受火灾的可能性大。据统计,黔东南州地区很多村落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火灾,给传统建筑遗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古村落最有效的保护是当地村民保护,但现在主要还是借助于政府和社会。”贵州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勇说,“村民也想享受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如果不让村民从保护中受益,结果只能是空喊口号。”

城市发展拆除的不仅是村落或成片的老房屋,更拆掉了祖先延续下来的民俗和邻里文化,拆掉了人们对乡土的情感和传统村落传承的土壤。“今后应该把‘乡愁’融入政府规划中。”一些文化学者疾呼,要落实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要求,莫让“乡愁”成为稀缺品。

拿什么拯救村落文化遗产

未来我国古村落如不及时加强保护,将随时面临被“拆、迁、整、改、并”等危险。一些文化学者认为,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对精神文化没有顾及到,这是历史的遗憾。“我们不能再有损失,要把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如何防止传统村落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变味?专家认为,关键是要做好规划,对传统村落的空间规则、保护规则和行为规则等都要有法律依据,规划不仅要具体明确保护对象,还要明确保护对象周边范围内的建筑。

“对民族文化村寨应实行‘分类保护、规划先行、合理利用’。”黔东南州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科科长胡巍巍说,“文化积淀厚重的要限制开发,有旅游资源优势的要与旅游结合开发,一般村寨做好风貌整治。”

“不仅仅要解决村落的生存,还要让老百姓日子过得好,留在那儿。必须把现代文明的恩惠带到村里。”张勇认为,很多的古村落居住条件较差,须完善水、电、公共照明、道路、消防设施、卫生、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开展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为村民创造与当今社会接轨的村落人居环境。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8

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1903年,年仅13岁的晏阳初离家赴基督教内地会创立的西学堂学习新学,在姚牧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基督教义并接受洗礼。1907年进入华美高等中学读书,并认识了传教士史梯瓦特,在其帮助下于1913年晏阳初考入香港大学深造。在香港大学深造的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国势衰微的悲哀,这些民族意识更加深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1918年晏阳初于耶鲁毕业后,在法国布朗的华工营从事为中国劳工服务工作时教授华工们识字写信念报,发现了那些苦力们隐而未发的力量,从而体会到中国平民因文化水平有限而地位低下的事实,感觉自己有责任为改变中国社会现状而贡献力量,于是于1920年毅然回国。回国后,晏阳初发现国内问题更甚,“中国是空挂着民主的‘民国’招牌,实际上依然是军阀、政客当道,国家屡受列强欺凌,百姓苦难有增无减。国民中百分之八十是文盲,偌大的中国,简直弄成有‘民国’而无‘国民’了”[1]。对此,晏阳初提出“所谓根本的解决法,在将欲从各种问题的事上去求的时节,先从发生问题的‘人’上去求”,[2]也就是在国内展开以“除文盲、做新民”为主旨的平民教育运动,以开发平民的“脑矿”。基于对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认识,又将工作重心从长沙、烟台等城市移到了乡村。1929年他来到了河北定县,经过在定县的调查研究,他与平教会认识到中国农村存在“愚”“穷”“弱”“私”四个基本问题,“非同时谋整个的建设不可”[3]。于是又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相结合起来,进行四大教育、四大建设的乡村系统改造。1922年他发起全国的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1940年,晏阳初在四川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3年,哥白尼诞辰400周年之际,晏阳初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代表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1898年正式开蒙读书,1906年进入顺天中学堂。梁漱溟敏而好学,对西洋哲学、印度宗教和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1911年毕业后任《民国报》外勤记者,1913年归心佛法,闭门研读佛经。1917年出世后被蔡元培聘为北大哲学系讲师,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赴山东主持曹州中学高中部工作。1928年梁漱溟出任广州政治会建设委员会主席,于此开始筹办乡治讲习所,仿照“吕氏乡约”,从乡治入手,改造旧中国。但在广州的一年多时间中,梁漱溟意识到试办乡治的时机并未成熟,于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对各地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考察。通过参观考察,梁漱溟坚信乡村改革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同时也认识到中国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单从某一方面入手解决不了问题,因此要从整体入手。于是在1929年秋,梁漱溟赴河南辉县创办了河南村治学院,希望在此实施自己对乡治的设想。由于政局变化,1931年与同仁转赴山东邹平从事乡村建设实验和理论研究,指导邹平、菏泽、济宁等地的实验,探索民族自救和农村复兴之路。1936年实验区范围扩大到27个县,山东的乡村建设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实验基地,梁漱溟也由此成为上世纪3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乡村建设理论家。

晏阳初和梁漱溟两人的乡村建设实验虽然未能改变中国农村面貌,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仍旧激励着当今的教育家们,而且他们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今的乡村教育改革亦富有启发意义。

二、思想背景比较

晏阳初是个教育救国论者,他的乡村教育理论的形成是受到了儒家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首先,晏阳初认为:“现在国家所以弄到如此地步,主要的原因就是‘忘本’,整个的国家,人口有四万万之众,可是一点力量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侵入中国如入无人之境,妥协屈服,不知伊于胡底。我们要救亡图存,必须认清症结所在,‘民为邦本’,而这虽是一句老生常谈,可是我们不能因时间的变迁而抹杀其含有的真理。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设施没有着眼于民众;民众伟大的力量,非但从来没有运用过,而且根本没有发现过。现在我们就要抓着这伟大的潜势力,教育他们,训练他们,组织他们,发挥其应有的力量。”[4]“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源自《尚书・五子之歌》,是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政治哲学思想,晏阳初将其继承并赋予了时代意义,从而成为他从事平民教育的根本信条。其次,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晏阳初的一生。“我心中的大事业,是体现儒家的仁和基督的爱”,“基督说:爱你的敌人。我没有敌人。若说是真有敌人的话,那是无知无识所造成的贫苦和歧见。我愿以仁化敌为友,以爱化苦为乐。孔子、基督、姚牧师、文轩兄、塔夫特教授所揭示的要理,对我而言只是一个,那就是:爱人、爱民、爱贫苦大众”。[5]就是在儒家民本思想以及基督教博爱精神的熏陶下,晏阳初产生了从教育入手拯救国家之危亡的思想。

晏阳初认为:“欲从根本上拯救和建设中国,只有从民本上求一个解决方法。”他认为中国所有的问题是“人的改造”,“中国大部分的文盲不是在都市而是在农村,中国是以农立国,中国的大多数人民是农民,农村是85%以上人民的着落地,要想普及中国的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里去”。[6]经过调查之后,晏阳初提出了中国农村问题基本可用“愚”“穷”“弱”“私”四个字来概括。晏阳初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依靠教育,“中国不必亡,亡不亡全在教育界。教育界可以支配中国,支配前途,改造社会。”[7]他认为平民教育运动是救国救民的唯一方法,平民教育运动的目的就是改造民族,挽救我们岌岌可危的国家!

而梁漱溟是文化救国论者,他的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教育的思想,是基于他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从而建立起来的。首先,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三大文化路向”的观点,认为三种文化无所谓好坏,只是路向不同,继西方文化兴盛之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必定是中国文化经过现代改造以后的复兴。其次,梁漱溟提出“中国社会的特殊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构造很特殊,较一般社会具有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两个显著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因自身缺陷被冲击的近于崩溃,“老文化破坏殆尽,而新文化未能建立,在此青黄不接前后无归的过渡时期,遂陷入混乱状态”[8]。梁漱溟遂提出“中国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9]而拯救中国的办法就要从文化入手,而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为此,梁漱溟致力于乡村教育,“从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10]梁漱溟把中国文化比喻为一棵大树,把乡村视为中国文化有形的根,而把中国人讲的真有道理的老道理,看成是中国文化无形的根。因此,最要紧的便是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开创出一个新文化来,从而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亦即乡村教育。他说:中国“现在已破坏到体无完肤、不堪收拾,非从头建设不可!这一点从头建设的工作,全是教育工作。我们一点一滴的教育,就是一点一滴的建设;一点一滴的建设,无非是一点一滴的教育。只有从一点一滴的教育着手,才可以一点一滴的建设。”[11]“中国之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天然的不能外于其固有文化所演成之社会事实、所陶养之民族精神而得解决。”[12]完成社会改造的工程即教育,充分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问题的深切思考。

三、教育观点比较

由于教育思想形成背景以及各自的乡村教育切入点不尽相同,晏、梁二人所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实施形式也各有千秋。教育目的方面,晏阳初吸收并改造了梁启超的“新民”这一概念,提出了“除文盲、做新民”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健康力、有团结力,综合四力兼备的才是新民。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口号是一方面除文盲,一方面做新民。”[1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目的是“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14]也就是通过乡村教育以改造乡村,进而改造整个中国社会。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已经严重失调,因此需要借助教育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的固有文化,而且教育是较之暴力革命更为有效的社会改造手段,所以乡村建设“不能不归于教育一途”。[15]从民族再造到改造社会,从农民、从乡村到全社会,他们最终的归宿是相同的:教育是培养人、改造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教育对象方面,晏、梁两人都主要针对成人进行教育,晏阳初明确指出:“我们要抓住的,不是老头子,也不是儿童,而是青年”,“这班人才是救国的生力军。建国工作要靠儿童,救国工作要靠青年”。[16]但同时他们也兼顾了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晏阳初也十分重视女子教育,认为“没有一个富强国家的妇女是不受教育的”。[17]1928年起,平教会就组织妇女教育研究委员会,开始了乡村妇女教育研究,先后开办妇女平民学校,妇女育才学校、青年初习学校,为妇女和女童接受教育创造机会。由于在乡村女教师很少,晏阳初提出“特别着重培养她们从事初级平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18]而梁漱溟也在乡农学校中设立有儿童部、妇女部,使农村的妇女儿童也能接受到教育。晏、梁两人的女子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中国广大女子平等、民主意识,对争取女子教育权、普及女子教育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教育内容方面,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愚”“穷”“弱”“私”四个字来代表,所谓“愚”,是指“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智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80%是文盲”。所谓“穷”,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毋庸讳辩的病夫”。所谓“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晏阳初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四大类教育:“文艺教育”,以培养智识力;“生计教育”,以增进生产力;“公民教育”,以训练团结力;“卫生教育”,以发育强健力。[19]晏阳初认定这是“救国救民的唯一方法,并非一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贴药膏式方法可比。因为在全国人民没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前,随你用什么方法来号召,都是不成的。所以只有平教才是根本,其余都是枝节”。[20]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与农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程设置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以及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另一类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如产棉区进行植棉技术培训等。晏阳初和梁漱溟在乡村教育内容方面都紧密结合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针对性强,扎根本土,联系农民的具体生活,课程体系的建构适应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教育的实施形式方面,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三大方式”:一是学校式教育,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生计巡回学校,其传授的内容为四大教育。二是社会式教育,通过成立读书会、演说比赛会、演新剧、合作社、农业展览会等方式,向一般的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开展教育。三是家庭教育,是对各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用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公民道德训练、家庭预算、妇女保健等方面教育的方式。而梁漱溟在实验区设立了乡农学校,由学长、学董、教员、学众组成。乡农学校分为村学和乡学两个级别,文盲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其组织原则一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二是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设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以及高级部,以成人的社会教育为主。晏阳初和梁漱溟在乡村教育实施形式方面都强调科学简单化,把教育内容以简单、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传授,在当时师资缺乏的情况下,以经济、迅速、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普及大众教育,形式灵活,将乡村教育的课堂一直延伸到社会,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科学知识成为农民也能够掌握的有力工具。

四、不足与启示

晏阳初的民本思想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进行融合,并进行改造升华,形成他独特的乡村教育理论,颇具启发性与合理性。但他在分析中国社会问题时,并没有深究造成中国人民“愚、穷、弱、私”的深层原因,因此最终未揭示出近代中国落后根源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是过分依赖教育,认为教育可以改造社会以至拯救中国。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中国问题根本不是对谁革命,而是改造文化,民族自救。这就使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成为了谋求和平改良的途径。他们都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并非政治、经济问题,而是文化教育问题,因而乡村教育运动最终的结果和他们最初期望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梁漱溟在晚年对其乡村建设运动进行反省时说:“我那种主观主义要联合不要斗争的联合政权本出于空想,今天自然落空。事实既经证明,历史作出结论,三十年自以为革命的我,临到未来还只承认是改良。”“经过反省,我认识到:无疑地吃亏在我不懂矛盾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提出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略加不妥,但这些瑕疵无法遮挡他们的思想以及实践所放射出的灿烂光芒。

晏阳初和梁漱溟立足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着眼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以拯救农村的远见卓识,对今天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改革对中国整个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依然是我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到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晏阳初和梁漱溟都强调乡村教育内容要服务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对当前的农村教育课程设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此可知,当今编排农村课程内容时,一定要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晏、梁两人身怀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广大农民群众悲惨生活状况的悲悯之心,身体力行地从城市来到农村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提倡知识分子“与村民一起劳动和生活”,如要“给乡下佬办教育,我们须先从乡下佬学”。这对如今的乡村建设者们也是一种鼓舞,应学习前辈们的奉献精神,欲“化农民”先“农民化”,与广大农民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深切的了解农民,懂得他们的需要,将“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实实在在地为了建设新型乡村而努力。

综上所述,认真学习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将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推进我们当前的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恩荣. 晏阳初全集(第二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57.

[2][3]宋恩荣. 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14:246.

[4]宋恩荣. 农民运动与民族自救. 晏阳初文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22.

[5]宋恩荣. 晏阳初全集(第二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526-527.

[6][7][13][16][18][19][20]宋恩荣. 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89:245-246,48,114-115,430,260,247,175.

[8][10]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15.

[9][12]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64.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9

他曾被称为“江湖上最后一个大佬”,作为中国最大的不动产商,万达集团上半年实现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近七成,预计万达集团全年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继万科之后国内第二家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发展商。而旗下万达商业地产公司及万达电影院公司的A股上市均已进入倒计时。毫无疑问,万达商业地产和电影院顺利IPO后,万达集团将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王健林,也将成为更广泛人群的商界偶像。

但我们更早熟知万达和王健林,是从中国足球开始的。1993年3月8日,王健林组建了中国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大连万达队。第一场比赛,他拎着20万元现金随队征战―在1994年,刚有了职业球员名分的队员,月薪最高才3000元。那场比赛,万达3比1战胜延边队。半年后,大连万达客场将“十连冠”辽宁挑落马下,夺得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第一个甲A 冠军。

此后的6年里,大连万达所向披靡,它曾取得了4次夺冠、连续55场不败的战绩,并在亚洲赛场上扛起了中国足球的大旗。但1998年9月,万达队在足协杯中因被判三个点球而输给辽宁队,王健林在随后的新闻会上,炮轰国内足球联赛的种种黑暗面,并声称将“永远退出中国足坛”。

虽然中国足协处理了当事主裁判,但王健林依然于2000年1月9日正式宣布退出足坛。那年他到央视《足球之夜》节目中做客,唱了一首《用心良苦》表达自己对大连足球和中国足球的感情,唱至动情处甚至泪洒节目录制现场。他声称最终选择退出的原因,是无法同时演好生意人和足球人两个角色。但他也流露出对中国足球已经失去了信心。

退出足球圈的王健林在商业地产的开拓上,屡次如有神助。在度过初期的艰难征程后,他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丝毫不亚于万达足球王朝的商业地产帝国。他以45个城市59个商业地产综合体,奠定了自己在亚洲商业地产绝对领军者的地位,中国商业地产教父的身份也无人能够撼动。在福布斯2010中国富豪排行榜,王健林也以30亿美元的身家排名中国大陆地区富豪第13位。

而这十年间,与王健林个人品牌的上升曲线迥异的是―中国足球一直在希望和幻灭中摇摆。假球、、黑哨等丑恶现象泛滥,让这一运动项目的形象变得颇为黯淡。球迷们纷纷拔足远离,众多投资商抽身而去,就连青少年足球也出现“断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中国足球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是一坨天灾人祸,而在于始终是天灾人祸。”曾供职于《体坛周报》的作家李海鹏把中国足球与灾难报道相提并论。多年来,媒体对于中国足球的关注度已达阈值,严肃的探讨变得无人理会,公众的态度也由愤怒转为沉寂。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2010年下半年的足球打黑行动。而更让球迷们感觉兴奋的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两年来第二次公开发表对中国足球的指示―在2011年7月4日,在结束与韩国党首孙鹤圭的会晤后,得到了自己喜爱的礼物:一个带有韩国著名球星朴智星签名的足球。此间,对孙鹤圭表达了他的三个愿望:“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及获得世界杯冠军。”

这位身材高大的领导人货真价实的球迷身份从此广为人知―外界普遍将其视为中国足球改革全面加速启动的信号,《足球》报的评论则解读为“公布了关于中国足球发展的近期、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和方向”。

这不是巧合―在7月3日,也就是谈及“三个愿望”的前一天,阔别足坛11年的王健林给足协送来5亿元。这一举动被央视《足球之夜》节目称为“第二次握手”。那位曾发誓永远不碰中国足球的大佬,自称此番重返足坛的原因“首先是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除了冠名中超是商业行为,其他都是对中国足球的支持,不产生商业回报。

11年后的今天,中国最成功的地产商王健林高调重归球场,收拾旧日河山。他真的不图任何回报吗?在中国足球处于历史最低点的时候,这笔中国体育史上最大的单笔赞助资金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曾一掷千金

王健林大踏步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感觉到办公室有点热,他按了一个按钮,办公桌上升起一个操作台,点击操作台的一个图标后,12扇6米高的百叶窗同时落下一半,270度开阔视野的办公室里不再那么阳光炫目了。

3年前,万达将运营中心从大连迁址北京CBD,长安街的阳光照进万达广场黑压压的庄严建筑,大连万达与足球的最后一点联系,似乎也因为搬离足球城而失去了。

王健林算不上一个刻意低调的人,军人出身的他谈风爽朗、经常哈哈大笑,对各类问题均不回避,快速作答;他也时常现身商界各色论坛聚会。然而鲜有人知道,个性豪爽,对最大、最早、最多、第一流狂热追求的王健林,是一位川娃子。

王健林的父亲是红四方面军的老红军,最高官至自治区副主席、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健林从军18年,以吉林省军区边防四团团职干部身份转业;任职大连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1988年的一个选择,则令王健林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

那一年,负债数百万元的西岗区房管处的一个下属公司濒临破产。区政府为了拯救这个“烂摊子”,面向全区公开招贤。王健林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抓住了。当年年底,王健林注册了今日万达的前身―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总公司。与大连市其他三个区相比,西岗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大连市政府居于此区,实验中学、大连卫校等众多教育机构集中在西岗区。

依据当时的规定,房地产公司注册金不低于100万元,于是王健林向大连房屋开发公司借了100万元,并需支付20万利息及50%的担保。

次年,大连南山住宅项目成为西岗住宅开发总公司的奠基之作。王健林从承包商那里辗转得到这个项目,竣工后分给承包商四成利润。南山住宅所挣的200万元成为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此后,他又迅速抓住大连旧城改造的机会,崛起为大连首屈一指的发展商。

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大连市来说是一个积聚名气的年份。这一年,大连由地级市升为副省级市。市长决定更为强势地推出大连国际时装节,让大连招揽到更多的国际名模。同时,王健林开始为大连打造另一张城市名片,万达足球。

按照王健林自己回忆,他与足球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94年。大连市体委主任找到我,说国家想搞足球联赛,我也算个着名的球迷了,所以就干了!”

1994年,万达的第一个客场是打吉林三星。关于这场比赛,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对着出战客场的队员,送到机场的王健林将一个大黑包拍得“啪啪”响,说:“(钱)都在这里。”结果,战完吉林,球队获得了20万元的赢球奖金。那时候,大连队的主教练和领队们经常数钱数到手抽筋―银行卡还不是很流行,这么多现金都需要他们数出来,再奖励给队员们。

在玩足球的六年时间里,王健林一掷千金(3.5亿元),他带着装满现金的皮箱坐在替补席上,只要球队赢球就会到更衣室发奖金的往事还是常被提及―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的成功,让万达集团从一个大连区域品牌,上升为全国性品牌。

我只回归一次

2000年退出足球圈后,王健林更多的江湖传言是有关他的“政府关系”―他的拿的地总是比别人便宜。对于政商关系,万达副总裁尹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关系在万达最初的发展中,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最终万达是靠产品去打动地方政府。”尹在军队时就是王健林的手下,后追随王健林在万达工作多年。

毫无疑问,足球给予王健林本人和万达集团的烙印一直都在。2003年6月,时任万达重庆公司总经理的石雪清在南坪区为项目选址找地,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快要放弃的石雪清与陪同的当地官员一起吃饭,南坪区区领导正好在隔壁。听说石雪清曾经是万达足球俱乐部的总经理,区领导执意要见他。最后,石雪清拿到了想要拿的地。

类似的故事,在二线城市并非第一次上演。万达大多数项目都是来自政府的邀请,几乎没有在土地拍卖市场上有过竞争对手。上海南汇项目、北京石景山项目,万达都以周边楼面地价1/3的价格拿下―不可否认,在宁波、上海、北京项目开业后,万达有了对政府推广的资本:“你看,我可以改变城市的面貌,树立新的地标,带来上万人的就业机会,创造数千万的税收。”王健林说,“一位政府官员对我说,万达的项目挠到了政府的痒痒。”但这其中,大连万达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亦发挥重要作用。

多年后,万达早年的套路正在被更多地产商运用。16年的中国足球联赛却几乎没有出现通过市场运作而账面盈利的投资者,但他们通过万达集团的成功明白,投资足球的钱只是地产收入的百分之零点几,但产生的品牌效应能让拿地成本更低―2010年,早已成为全国品牌的万达拿地成本不到2000元/平方米。

这也让中超联赛更像一个地产足球联赛―恒大、富力、绿城、建业等十几支由地产商投资的足球队,在“万达广场”冠名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战场上驰骋。恒大俱乐部刚花了上千万美元引进巴西联赛MVP孔卡,并开出870万元的年薪。恒大今年上半年卖房子进账429亿元,董事长许家印计划拿出7亿来给足球队买外援。今年的广州恒大俱乐部以连续13轮不败的战绩告诉其他俱乐部,足球是富人的游戏。

而让王健林第一次表示有重回足坛的想法,始于2010年下半年的一轮足球打黑行动。包括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内的各级领导开始找王健林谈话,他们希望“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能够担一些社会责任”,能够主动站出来重新支持足球。但当时足协新的领导层还没有到位,合作并未立即开始。

此后在今年春节前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一次足球工作座谈会上,王健林作为商业界唯一代表出席。他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和公安部建立一个长期的打假打黑的机构。“如果中国足球发展方向好,有好的项目,大连万达每年拿出几个亿支持中国足球,是很愿意的事情。”

在理顺上级关系后,今年4月份万达集团与中国足协重启谈判―经过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王健林这次已经不像1999年那样纠结于一场胜负和一个点球。从商业角度看,他无疑是为万达集团整体上市营造环境和氛围―退出足坛12年后,王健林做出重返的决定,是因为他精明地察觉到,跌入历史谷底的中国足球,到了入市的最佳时机。同时他看到,足球能够拉近他与公众的距离,与城市的距离,与中国政治精英的距离―这是万达集团继续做大的一个客观需要。

在分管足球项目的总局领导由崔大林变成蔡振华后,双方的合作谈判在5月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是一份“3+N”年的合作计划,3年5亿元的投资用于冠名中超联赛、赞助青少年出国留学、推动青少年足球联赛、向国家队提供资金聘请外教、提升裁判待遇、赞助女足国家队及女足联赛6个方面。

从退出足坛到回归足坛,王健林对足球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他对斥巨资赞助中国足球成效的个人评判标准只有两个,一是足球人口的提升,二是中超联赛的上座率,而不是以竞技足球的成绩。境界、视野迥别于当年。

把宝押到青少年身上,这一思路对于熟悉中国足球的人来说并不陌生。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关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也非一天两天。但积重难返的中国足球能否推倒重来?如果中国腐朽的足球体制不改变,这终将只是昙花一现。7月3日,在中国足协与万达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上,王健林对坐在他右边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足管中心主任韦迪说:“3年后,足球搞好了是你们的功劳,搞不好是你们的问题,我只回归一次”―房企救足球,显然各自有各自的考量。

中国足球,春天来了?

Tips 王=王健林

FAMOUS:促成你回归足球的真正原因是?

王:一个是中央领导有号召。去广州视察亚运会的时候,接见了容志行。也表示一定要把足球搞上来,前后两次发表谈话。刘延东同志也亲自找我谈话,希望我们能站出来支持一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觉得中央真正重视足球了,这就意味足球将向好的方向转化。第二点,足球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我注意到,只要有国家队、国奥队比赛,这些新闻都是网络的体育头条,说明看球的人还是多。我们竞技水平再烂,中超每场还有一万多人的上座率,说明它还是第一运动。这两方面促使我还是回来。

FAMOUS:决定回归前,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王:最早是有关领导找我,要求我写一份对足球的建议。我花了两周时间找了一些人谈话,搞了一些调研,最后写了一个大概接近5000字的报告,这个报告也得到了中央高层的批示。我想这个、可能就是我重新回归足球的一个转折点。

FAMOUS:现在的万达和11年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重返足球有何影响?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10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安全的内涵 

 

文化安全是基于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等概念的提出而逐渐形成的,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里,文化安全已经和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文化安全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所谓文化安全,是指文化主体或主权国家,基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性、自主性和稳定性等而健全自身功能与机制的能力和防范与化解内外风险的能力,从而达到民族文化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免受其他文化威胁或侵犯状态[1]。籍此概念,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安全,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世界其他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对话、博弈和相互吸纳中,保持和增强自身固有的民族性和稳定性、发展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展示与传播的空间性和话语权等,以此防范和化解内外风险,达到免受其威胁或侵犯状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式,均以其独特的民族性、民俗性、群众性和地域性而著称于世,并世代相传下来,成为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酉阳是一个民族大杂聚、小聚居的民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曾是2 000多年的县府和800年州府所在地,是明、清时代川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现今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土家族是这里的主要人口(占总人口的60%),散居着苗族、蒙古、回、藏、布依、侗、瑶、仡佬、水族等17个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习俗,是“中国著名土家摆手舞之乡”、“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土家族是酉阳古老而英雄的民族,土家先民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土王崇拜的历史过程,在强烈的生态压力下,孕育了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之一——摆手舞。因此,笔者拟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研究个案,藉此剖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当展的现状及安全威胁,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2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流变 

 

所谓摆手舞,是以摆手为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先民在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和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关于摆手舞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宗教祭祀。《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而今酉阳后溪镇的爵主宫供奉着彭公爵主,是渝东南地区现存唯一的与宗祠为一体的土家摆手堂。这些都说明无论是摆手祭祀歌还是摆手舞本身,都贯穿着祈求神灵庇护和祭祀先祖的主题。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巴渝舞,而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考证和认可。 

在《华阳国志·巴志》中就有“阆中有渝水躴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冲锋陷阵,锐不可挡,帝善之专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等记载。汉高祖定三秦以后,“巴渝舞”成为宫廷乐舞,并用于日常交际和招待宾客。直至唐、宋时期,“巴渝舞”逐渐从宫廷的歌舞演奏中消失,但“巴渝舞”却在相对封闭的武陵山区被部分地保留了下来,并演化成为两套表演内容。其中一套以民族迁徙为题材,展现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苦难历程。另一套则是原始地摹仿了生产劳作的全过程。土家族摆手舞具有鲜明的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群众性、健身性和娱乐性,成为当地人们在祭祀、收获、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传达感情、表达愿望和了解民族历史、学习生产生活技能的一种方式。但是,土家族摆手舞由于历史资料记载和保存有限、保护不力、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失传,今幸存的动作还有单摆、双摆、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磨鹰闪翅、状元踢死府台官、播种、栽秧、薅秧、割谷、打谷、挑谷等数十个[2]。 

 

3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当展现状 

 

3.1城乡居民参与状况就整体而言,城市居民参与状况要好于农村。就县城而言,只要不是雨雪天气,每天晚上六点半左右就有不少居民在桃花源广场随歌而舞。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访谈,来这里跳摆手舞的人群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年轻人较少。而如今流行的“广场摆手舞”也是经过3次改编再配上土家的一些山歌而形成的。并且人们也没有穿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只有在大型节日的时候才穿民族盛装),平时都是穿便装,成为了人们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没有了昔日歌舞祭祀的影子。后溪镇长潭村是摆手舞的发祥地之一,在清朝的时候比较盛行,自从解放后跳的人就开始逐渐减少,特别是现在能跳摆手舞的人很少。只是在如春节期间或在一些庆典活动上,在镇政府的组织下才有人跳摆手舞,而活动地点也就是镇政府的坝子。由此看来,真正具有原生态的农村地区的摆手舞,已经或正在失去往日的身影(图1-4)。 

图1重庆酉阳最原始的图2重庆酉阳改编后的 

摆手舞摆手舞图3重庆酉阳创编的图4重庆酉阳县在桃花源 

集体摆手舞广场举行摆手舞大赛3.2 政府推广现状为了拯救、传承和打造民族生态文化及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酉阳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对摆手舞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如1982年,酉阳政府把土家摆手舞列为重点收入集成项目,开始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摸底和采风工作。目前,酉阳县政府把整理和开发摆手舞写进《酉阳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中。重庆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台《走进生活》、《魅力12》、《文艺天地》等栏目多次赴酉阳拍摄摆手舞专题节目和人物专访。同时,为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酉阳还广泛开展了土家摆手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每年定期开展摆手舞大赛。如今,摆手舞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宣传酉阳、发展酉阳旅游业、保护与开发民族生态文化的一张名片。 

3.3学校开展现状学校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随着国家教育部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以来,以及当地政府对摆手舞开发的高度重视,酉阳县中小学校绝大部分都把摆手舞作为重点的课程开发内容,如重庆酉阳第二中学校还把“土家摆手舞”定为三个办学特色之一。并且每年全县还举行中小学校摆手舞比赛,把摆手舞作为大课间活动内容等,为摆手舞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以及丰富学校教学内容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还不是很规范,讲授形式单一,缺乏相关教材、教具、师资,以及教学文件、教学计划等。 

 

4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当展的安全威胁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11

天生废柴者胸无大志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昏昏沉沉的状态,酒精和垃圾食品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而说出今天是星期几的难度对他们来说简直高过做高数试题。但他们毕竟心地善良,待人和蔼,这让他们即便在社会意义上显得失败,却总能收获到可靠的友情。而被迫接受废柴命运的人,多半是有志青年,却因为阴差阳错的时运与不够出众的天资,最终与命运的眷顾失之交臂。对于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来说,他们的自不量力也许显得荒诞,但他们在与命运搏斗中屡败屡战的精神却值得人们尊敬。

被动废柴之无奈

与平庸妥协

《醉乡民谣》的主人公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个失意的民谣歌手,他的民谣曲风得不到大众与唱片公司的认可,他认为这种境况是由自己的曲高和寡造成,但残酷的事实是:他的音乐做得并不够好。勒维恩是那一代失意者的写照,作为民谣运动探路人的他知道自己要反抗什么,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天分的不足也让他难以看清时代精神与民谣歌曲之间的完美契合点。

勒维恩难以逃脱的废柴状态,根本上是源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每个混迹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人都认为自己有着独一无二的才华,然而能从逐梦的众生中脱颖而出的却少之又少。没人能搞清楚是勒维恩的本质还是他失败的境遇引出了他的废柴状态,可他身上无疑显露出诸多废柴特质:刻薄、犹豫、欺软怕硬、不负责任。但他为音乐做出的坚持毕竟令人尊敬,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份坚持的目的何在;而他不愿为讨好他人而放低身价的拗脾气,也体现了被动废柴与主动废柴之间的本质区别。

《子弹横飞百老汇》中的大卫与勒维恩有着相似命运。作为一个天分有限的二流编剧,大卫总是将自己的眼高手低误认成怀才不遇。在剧团经理的说服下,他同意把一个角色交给为剧本投资的黑帮大佬的情妇,但他面对的却是更为讽刺的现实:他绞尽脑汁写出的对白笨拙无比,而为大佬情妇做保镖的黑帮成员契奇看似粗俗,却能在信手间将大卫的对白点石成金。在影片最后,大卫不得不与现实做出妥协,承认自己并非是个艺术家。

天生废柴之悠然

拥抱平庸

《菠萝快车》中的戴尔,是个以发送传票为业的人,工作性质让他很难交到朋友,他只好把大麻当作精神寄托,唯一能跟他聊得来的人,正是向他提供大麻的毒贩索尔。他们都是天生废柴的典型代表:詹姆斯・弗兰科饰演的索尔终日晕晕乎乎地把爱与和平挂在嘴边,塞斯・罗根饰演的戴尔身材肥胖,对待生活得过且过。

但即便在废柴的心中也会残存一丝尚未消失的虚荣:索尔真正热爱自己平庸却有趣的生活风格,把诙谐善良的戴尔视作兄弟,然而戴尔却一直认为自己不该和索尔这样废柴程度更甚于己的人做朋友。戴尔对索尔的不屑情绪在后者的一次乌龙营救之后终于爆发,被戴尔伤透自尊的索尔随即与他分道扬镳;但戴尔随后和女友的一通电话却让他认清了自己的废柴本质:心理尚未成熟的他根本没有勇气和能力对女友承担责任,唯有回归到损友的身旁才是正道。

如果说《菠萝快车》里的戴尔和索尔只是毫不自觉地延续着自己的废柴状态,那么《谋杀绿脚趾》里的督爷则是把自己的废柴人生观上升到了形而上学的层面。与《菠萝快车》里的戴尔一样,督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沃尔特。他们的性格完全互补:督爷和善温柔,沃尔特暴躁易怒;督爷在处事时善于迂回周旋,沃尔特则一根筋地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条不可侵犯的界线,若他人越界,他便会直截了当地用暴力惩罚对方。沃尔特的二愣子脾气自然为督爷添了不少麻烦,但他的性格并非毫无来由:身为越战老兵的他二十年间一直活在战争阴影中不能自拔,所以他对纪律与秩序有着偏执狂一般的追求。与主动接受废柴命运的督爷相比,沃尔特更是生活中的失意者,只有督爷能包容他,在他最低落时送他一个糙老爷们风格的动人拥抱。这也是以男性角色为主打的废柴电影的常规设置:天生(男)废柴由于相貌、智力或性格方面的种种缺陷,在多数情况下都无法与异性产生持久感情,但至少本性善良的他们可以拥有同性死党这样永恒的情感归宿。

废柴晋级之旅

废柴是最不适合从成功学中寻找成功之路的,成功学是为持有世俗成功观的人准备的,为的是让他们觉得看了一本成功学书籍就算成功了。最适合废柴们的“成功学”,恰恰是被人们觉得最不靠谱的电影艺术,电影是异想天开、脱离现实的,所以才会有“你电影看多了吧”这种讽刺,但废柴们正是在现实之外,创造更多不同现实的人,而且他们创造的现实,之前常被认为是空想,这跟空想的电影,简直是天作之合,完全可以相互借鉴。

认清自我

很多人的不快乐,其实都源于没有认清自己是废柴,或者不想承认自己是废柴。认清自己是废柴很重要,它的作用,就像是经典励志片《搏击俱乐部》里,布拉德・皮特对诺顿说的那句话效果差不多:你只有认清自己是废柴这种一无所有的现状,才有勇气,或者没有勇气也得硬着头皮前进了。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用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醒着的时候,工作是绝大多数人活着的主题,于是它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也毫不奇怪了。《光猪六壮士》里六个腐国工薪阶层大叔,便是在失业之后,才开始思考人生的;《白日梦想家》里本・斯蒂勒的改变,缘起于自己供职的杂志社被并购;《实叔》们本来以为自己年过四旬,在自己的岗位上含辛茹苦,不,浑浑噩噩几十年,大概人生就要这么“顺畅”地走向终点了吧,没想到还是被人挤下了岗。

失业是刺激废柴潜能的最佳方式,比任何心灵鸡汤都有效,以至于很多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想要重新开发自己时,都会考虑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失业之后的重生,一般都是“再就业”,不过,由于社会大规模失业,本来就意味着传统行业的饱和,所以想再回到过去往往行不通,只能另辟蹊径―其实对废柴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它意味着社会结构中也开始需要“不务正业”这一环,废柴们终于要有用武之地了。

当然,对于还没开始工作的学生族来说,他们也不是没有发现自己是废柴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跟失业有些相似,那就是失宠。废柴们的学生生涯,通常伴随着一段低自尊的往事,他们既非学霸,也不是特长生,暗恋遥不可及的女神却连跟女生说话都有困难,他们通常被大家忽视,被人想起时都在充当对方的沙袋,他们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像彼得・帕克那样,被虫子咬上一口,突然获得了超能力,这种想法然很可能是他们体内废柴基因摩拳擦掌的结果,但实际操作性实在太弱,相反,《海扁王》的废柴之路,更有借鉴意义。海扁王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上,最初也走了不少弯路,虽然找准了行侠仗义的大方向,但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于乐观,充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挨揍侠,搞清楚现状之后,开始拜超杀女为师,苦练技能,渐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己超级英雄的梦想,有机会海扁坏蛋而不是被扁了。网络时代的现实生活中,其实有不少对二次元超级英雄神往的年轻人,可惜由于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只有在电脑前,才能释放废柴的那个自我,一出门就摆出了三次元参透红尘的沧桑面孔,这就属于没认清现状,所以只能当当键盘侠,用满足一下。

确认目标

对某些废柴来说,确认目标跟认清现状是同时进行的,很难说是谁催生了谁。《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到底是因为“正常”的小日子过不下去,才决定把自己修养成一个演员?还是因为太痴迷于要成为演员,才没有办法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废柴模式中,不疯魔不成活的段位,一切外力都很难动摇你的决心,你在废柴的道路上,走得非常心安理得,充满斗志,本质上,是一个坚定的追梦人。

废柴之路是孤独的,周星星在成为《破坏之王》前,先得被人虐的满地找牙,极有可能被人当成丝、疯子,人人都在嘲笑你。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认清自己是废柴之后,将会迈进一段不适期,主要症状为:失去生活目标、做事浮躁、自我怀疑、自闭。美剧《废柴联盟》里一向臭屁的“姐夫”,在意识到自己很废柴之后,连刮胡子这么重要的事都提不起兴趣了。

此时确定一个目标很重要,在此我们不会用心灵鸡汤的方式来解读目标和梦想,我们要说的是:梦想是废柴们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得手的东西,它可以让《艾德・伍德》对自己的作品产生莫名的优越感,还记得他在片场那泛着喜悦与幸福的笑容吗?只要是拍下了一个镜头,他都会兴高采烈。正是对拍电影的热爱,为他造就了,支撑着他一直拍下去,他到底算是成功还是失败?从电影品质上来说,他确实够失败,但作为一个人,他足够成功了―一个可以让万人迷德普来扮演他的人,至少比中途放弃以至于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是谁的家伙,要炫酷多了。

通常情况下,废柴们的目标都会异于常人,肯定不是我要结婚、我要买房买车、我要考上公务员,布拉布拉。废柴的目标在大家看来,很可能是“这人脑子有病吧”,比如《农民宇航员》里的比利・鲍勃・松顿,他准备通过一己之力造出火箭,听起来跟愚公移山似的,而且人家还不打算这一辈的梦想在下一辈身上实现,但实际上,我们的农民宇航员成功了,而且这件事并不仅仅是发生在电影里。

有些目标可能并不宏大,而是显得很“无用”,比如《星战迷友》们,会把去天行者农庄偷看还未上映的《星战前传》,作为生前要完成的唯一一个梦想,这在整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值观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这正是废柴的宝贵之处: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他们不被主流价值观束缚,看到了其它事物的价值,正是这一点让这个世界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更不要说,有时候,由于持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废柴们常常能看到被其他人忽视的事实,本・斯蒂勒成立《新邻里联防队》之初,只有他和他的废柴兄弟们,注意到了小镇上,平静表象下的异常,废柴们平常便喜欢在无聊刻板的日常中,鼓捣出一些有趣的事来,所以,他们对常态束手无策,对异常情况却相当敏感,而且驾驭起来游刃有余,结果,四位连工作都保不住的废柴,却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果断行动

只制定目标而不行动的废柴,不是合格的废柴,那只能叫作废物。跟前面提到的造火箭的美国农民一样,在中国,也有为了实现音乐梦想,自己造钢琴的,而且在此之前,造钢琴的陈桂林还尝试过借钱买琴,去学校偷钢琴等一系列失败行动(《钢的琴》);《龙虎少年队》里两位交警的梦想可能挺常见:不满足于在街上拦拦车子、开开罚单,而是想加入其他组办办大案子,不过实现手段却很有废柴风范,两人需要带着一张老脸,回到学校当卧底;《热带惊雷》里一群电影演员,最近也陷入了“废柴”的处境中,他们曾经是大明星,有着自己鲜明的表演风格,但正是那些鲜明的风格,让他们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惨遭淘汰,他们过气了。为了翻身,这群演员决定要拍一部越战电影,而且要走超级写实路线,毕竟,战争题材走写实路线,的确是当下特别流行的噱头,最终由于太豁得出去,他们在外景地被卷入了一场真正的战争,却还入戏太深,觉得那是在拍电影。

废柴们爆发行动力之后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的热情超乎大家的想象。比如《猪头逛大街》里的这二位,飞完叶子之后觉得特别饿,于是决定去“白色城堡”吃汉堡,看起来是个很合情合理、毫无特别之处的行动,但两位果然是在用生命当吃货―由于白色城堡换了地址搬了家,两人的吃饭计划暂时落空,按照“正常”逻辑,他们应该随便找个路边摊,吃吃麻辣烫,啃啃羊肉串了事,但两位废柴宁可开车横跨整个新泽西,也不放弃啃汉堡的目标,是有够拼的。

组合团队

废柴之所以被误认为百无一用,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都很“偏科”,他们身上有某项特别突出的技能,但由于其它能力缺失,日常生活总是显得笨手笨脚,比如《少林足球》里的这十几位废柴,身怀现代生活中基本用不到的绝技,过着潦倒的生活―不过这主要是因为富贵之于他们都是浮云,却因为一项团体运动―足球,终于被激发出了要一展身手的欲望,可见,有着共同目标的同类聚在一起,对医治拖延症的确有显著的疗效。

《海扁王2》几乎就是靠团队合作取胜的。在唯一真有战斗力的超杀女,被青春期烦恼困扰,决定退出江湖之时,海扁王同学仅凭一己之力,在“邪恶势力”愈加猖獗的情况下,重新被打回到了被扁侠的位置,这之后,正是团队合作解决了他的大问题,这个废柴团队不仅能打群架,还能组成朋友圈互相心灵鸡汤,让每个人都提升一下个人精神世界,增强斗志。

行动创新

废柴不行动则已,一行动差不多都会有大手笔,谁能想到巴比特考不上大学之后,不仅伪造了假的《录取通知》来欺骗父母,更伪造了一所假的大学。依照“谎言说得越离谱就越容易让人相信”的定律,这所学校居然骗过了他的父母,不仅如此,其他考不上大学的废柴得知此消息后,也想借着这所大学,免除来自父母的压力。巴比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像模像样地经营起了这所野鸡大学,最后还得到国家的承认。看看,废柴并不是无法在社会主流中获得成功,而是他们真要是成功起来,效率实在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其中有两点保证了这种效率:一是别具个性的理念,二是不顾及任何社会枷锁的行动力。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正常时期一事无成的胡安,在古巴遭遇僵尸屠城后,成了大英雄(《僵尸胡安》),那才是属于他和他废柴朋友们的时代。

废柴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也保证了他们即使面临不熟悉的环境,也能瞬间调整好频道,而且就算环境不变,他们常常也会自己鼓捣出一些变化。《两男变错身》里两个废柴厌倦自己之前的生活,于是互换了身体,这种情况与其说只能在电影里发生,不如说,在生活中他们其实以另外一种形式,不断在废柴群体中发生:废柴们常会迸发新点子,会毫无征兆地去尝试新鲜的东西,在身边的朋友看来,他们常常变得像另外一个人,这完全就是家常便饭。

不过废柴们聚在一起,并不总是在服务社会,废柴的第一要务是实现自己怪异的理想,所以他们还是经常会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比如痴迷于“圣战”的《四头狮子》,他们突发奇想要做的,就是在伦敦马拉松运动会上搞一次恐怖袭击。

取得成功

做废柴有一大天然优势:只要开始行动,不管你最后是否达到目标,都会给周围人甚至全世界一点或大或小的震撼。而且,如果废柴在通往目标的路上一直坚持,长此以往会感动很多人,周星驰的废柴电影里,便总会伴随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阿帕图的丝世界中,也都有重塑自我的励志精神。

至于那些“精品”废柴,比如依靠《社交网络》成功的扎克伯格,接触了《世界末日》危机的钻井包工头,在《骇客帝国》人类同网络的赛博朋克大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废柴尼奥,干脆就成了影响世界的N大人物,可以跻身世俗成功学案例。

废柴之王

掌握了《废柴成功指南》的方法论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功?这里搜集整理了几个典型人物,如过关斩将后抱得美人归的斯科特,带领冒牌家人闪转腾挪战胜毒贩的大卫,妙计层出帮老兄追女友的西蒙,惺惺相惜拯救世界的烂仔帮,以及浪子回头重拾自我的唐尼。他们就是通过《废柴成功指南》,赢取了不同的胜利,堪称值得大家膜拜的废柴之王。

重拾自信

唐尼迷途知返救儿子

风流小子唐尼将自己的人生搞得鸡飞狗跳还不算,竟然还祸害起了下一代。儿子离家多年,唐尼已是不惑,瞧着自己发福的身体,想着自己惨淡的人生,又听闻儿子即将大婚,心中千万只奔涌而出。为了钱,为了亲情,为了失去的自我,唐尼决定与儿子重修父子关系。在与儿子进一步接触后,父爱如山终于拔地而起,唐尼认识到了自己当年的犯浑,也在这过程中看清了自己。和他一样长着张废柴脸的儿子,对唐尼来说,宛若明镜,照出了原本可以实现的不废的人生。他意识到儿子是自己的希望,自己的远景,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当他将全部的情感重新倾注于儿子身上时,其实已经充实了自己,从行尸走肉变成有血有肉。

拿下女神

斯科特为女神勇斗情敌

与女神一见钟情后,废柴斯科特开启外挂模式。任你印度阿三载歌载舞,还是奶蛋超人何其威武,甚至还有拉拉逞凶斗狠,都被为爱举手不再撸的斯科特一一打倒,最终抱得美人归。斯科特的胜利,是废柴的爱情反击战的里程碑式战役,将废柴的形象提升了数个等级:只要认准女神,同样可以打怪升级,最终直捣黄龙,走上人生巅峰。斯科特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爱的坚定,该爱该追,女神才能变成女人。

激活亲情

西蒙帮兄长重获爱情

在社会学范畴里,《简单西蒙》的主角西蒙是个当仁不让的废柴;可在物理学的世界里,他却是独一无二的天才。智商压垮了情商,这样的废柴我们在电影里见过太多,好比《雨人》里的达斯汀・霍夫曼。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比传统的废柴更难取得成功。因为,智商的高峰阻碍了他们在情商上的开窍。那么,如何让不解风情的大废柴获得亲情爱情的双丰收,也就成了另一道哥德巴赫猜想。还好,西蒙最终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范本。那就是,得有什么事刺激一下,打通废了的任督二脉。西蒙哥哥山姆的失恋便是契机,为西蒙的翻身扫清了阻力。当然,光是契机还不够,动机还得单纯,脑袋还得灵光。西蒙抱着帮助哥哥的动机,收获了亲情;抱着帮哥哥找女友的想法,替自己和哥哥都捞到了女票。

战胜毒贩

大卫愤怒剿灭毒枭

大卫本是毒虫一枚,消极潦倒,废柴本色。不料被同行所逼,与另外三位废柴组成冒牌家庭,踏上自救之路。在路上,大卫从对毒贩的畏畏缩缩、言听计从变成了周旋抗衡、觉醒逆袭。冒牌家庭也从形单影只、各自为阵的四大废柴,慢慢演化为同心协力、同仇敌忾的废柴之家,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四个废柴小火苗”。废柴虽然烧不出“正常柴”那般的热度,可若小看了他们,也必将吃尽苦头。利用自己的市井手段,和家庭成员各自的特殊技能,废柴家庭终于大破毒枭。细看大卫等人的成功,绝非一个人的功劳。一根废柴也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折断,可四根废柴绑在一起……虽然稍微有点力也能折断,但大卫等人不按常理出牌,用指不定哪儿就冒出的倒刺,刺了毒贩一手的洞眼。换言之,废柴可以被毁灭,却无法被打败。大卫最终证明了这一点,不仅让毒贩子俯首称臣,还治好了自己和同伴们缺爱的毛病。

拯救世界

重生之拯救大佬计划篇12

备忘录显示,“负责刚刚成立的打印与个人系统集团的托德·布拉德利(Todd Bradley)宣布,将在该集团旗下创立新的移动业务部门,负责消费平板电脑和其他一些能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价值的产品类别。”

半年前,由于销售情况不甚理想,惠普前任CEO李艾科在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正式宣布放弃旗下围绕平板电脑TouchPad的所有运营。这个消息不仅震惊了惠普内部,也让市场对惠普重大决策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不信任。

“李艾科在上市两个月后就砍掉WebOS产品,这可能刷新了公司急躁的纪录。”有分析师指出。技术研究公司Canalys认为,“惠普应该重新考虑放弃TouchPad平板电脑的决定。”Canalys称,降低价格已经使TouchPad成为惠普整个产品组合中最热销的品牌,吸引了10多年以来人们对惠普产品的最大兴趣。

2012年5月,现任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开启了惠普的重组计划。有分析指出,“创立移动业务部门就是惠普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备忘录中透露,从诺基亚转投惠普的高管阿尔贝托·托雷斯(Alberto Torres)将于9月3日上任,“首要工作是加速惠普的平板电脑策略”。这就意味着,惠特曼再度否定了李艾科的决定。在刚刚加盟惠普时,惠特曼还否定了李艾科剥离惠普PC业务的计划。这个计划在出台之时就引发全行业的高度关注,从内到外都对惠普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重新出发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令PC产业措手不及,PC大佬亦由于“船大难调头”而逐渐落伍,PC销量冠军的惠普表现最为典型。

华尔街预测,截至2012年第三财季,惠普预期营收同比降3.2%,亏损将接近90亿美元。如果成为现实,不仅成为惠普1939年创办以来亏损最大的一个季度,更是现任CEO 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最大的考验。

在一系列变革未能使惠普走出困境后,李艾科在2011年9月23日宣布辞职并退出董事会,eBay前CEO梅格·惠特曼接替他的职位。后者被誉为全球第二大最有影响力的女经理人。

上任三个月,梅格·惠特曼就李艾科“以牺牲硬件部门为代价把惠普转变为一家软件公司”的战略,开始对企业业务展开重组。

2011年12月12日,宣布将WebOS开源。在她看来,“苹果的iOS完全是封闭的,而谷歌的Android是碎片式的,开源的WebOS相比于iOS和Android将有明显优势。”她同时透露,将推出新的WebOS设备,“我想会是平板电脑,我不认为我们会再次进入智能手机领域。”

然而,财务的窘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扭转。到2012年第一季度,惠普利润同比下跌了44%至14.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25亿美元。因此,“救火员”惠特曼不得不继续其“精兵简政”策略。

2012年3月,合并打印和PC业务。5月裁员2.7万人,是惠普史上最大规模的。华尔街有分析称,前者意在“集中优势兵力应对挑战,产生1+1大于2的效应”;后者“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起码35亿美元的成本”。

但要拯救这家老牌IT巨头,惠特曼需要的不仅是节流,她还应开源。在传统PC业务不断下滑、移动互联网却蓬勃发展的当下,惠特曼的选择并不多。8月23日,惠普了召开第三季度财报会议,惠特曼表示,“我们正面临明显的竞争压力,需要作出回应。”

据悉,惠普将通过两款面向消费者、兼具笔记本电脑特性的平板电脑,来作为应对当前竞争压力的一种回应。此外,惠特曼表示,惠普还将推出基于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

群雄逐鹿

目前的平板电脑市场,仍是iPad的天下。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苹果iPad以170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69.6%份额,高居市场首位。三星排名第二,出货量230万台,占据9.2%。亚马逊和华硕以4.2%和2.8%分列三、四位。

而根据科技网站Digitimes报道,苹果将于今年9月份推出7.85英寸iPad Mini,预计每月供货量达到400万台。“这意味着苹果正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该公司计划长期占据平板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IHS平板电脑和显示器研究负责人罗达·亚历山大(Rhoda Alexander)指出。

在这种形势下,惠普美洲地区销售高级副总裁约翰·所罗门(John Solomon)将目标瞄准了企业级市场,这个市场还不曾为侧重于娱乐功能的苹果iPad所占领。“我们关注平板电脑在商务领域的发展,该市场还未完全被开发。惠普将在这方面的使用即将申请专利技术。”所罗门拒绝透露惠普平板电脑将使用何种独特技术。

在部分业界人士看来,强大的惠普根本就不应该在平板电脑市场上仓促向苹果投降,因为挑战苹果的除了传统的PC企业,还有财大气粗的Google和微软两巨头。不过,惠普还需提防“反苹果阵营”内的互伤效应。

2012年6月,Google推出了与华硕合作的7英寸平板电脑Nexus 7。在Google在线商店Play Store中,这款售价为249美元的16GB版很快售罄。同月,微软在加州推出了10英寸平板电脑Surface。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称:“Surface既是PC,也是平板电脑,是一个未来消费者都会喜欢的全新产品。”

与一般电脑不同的是,Surface拥有Windows RT和Windows Pro两个版本。分析人士指出,“Windows Pro版主要针对消费类平板电脑市场,直接竞争对手即苹果iPad和Google Android阵营的平板电脑设备,是生产力的入门级产品;Windows RT同时兼容Office办公软件。”

不难看出,后者恰好与惠普的目标消费者一致。但所罗门称,惠普并未将微软视作竞争性威胁。而在美洲市场上,惠普已经开始在电视上为自己搭载Windows 8系统的平板电脑打广告。

全面竞争

就在惠普宣布回归平板电脑市场的同时,另一IT厂商东芝却放弃了生产平板电脑的计划。

东芝驻东京发言人埃里克·保尔森(Eric Paulsen)说:“由于零部件延迟交付,我们不可能及时让Windows RT设备上市,因此我们已决定不推出这种设备。”

不少分析认为这是东芝方面编造的借口,真正原因是“微软在Windows 8 RT平板中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东芝的Windows RT平板电脑在价格及应用方面都不会有太多优势。”在不利形势下,日本人暂停研发是明智之举。

这也是此前多家平板电脑铩羽而归的原因所在。2011年,摩托罗拉推出Xoom平板电脑,希望借由双核、双摄像头、首款Android 3.0的高配置一鸣惊天下。然而,699美元的高价格和落后的应用开发严重影响了销售。在该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仅售出平板电脑25万台,不足苹果iPad销量的三分之一。

惠普的Touch Pad也不例外。在清空前,美国IT零售商Bestbuy库存27万台,却仅售出2.5万台。但在惠普将价降到99美元后,剩余存货在一天一扫而光。惠普直接损失在10亿美元以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