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6 15:56:25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初中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是八年级6个班的历史教师。

由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历史课程一年了,因此学生已经了解了这门课程的特点,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容忽视,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上的每一节历史课,努力完成好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注意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的历史知识。

在本学期,我的教学成绩主要有:1.讲授校级公开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2. 在海滨教育中心组织的“聚焦核心素养,创海滨优质课堂”教学大赛系列活动中,参加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教学目标的续写”荣获一等奖。

本学期我还是一名初中德育干事,完成一些德育工作。1.主要工作是组织值周生检查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每周五上午大课间召开值周生会,总结值周生检查情况,发值周手册,周四下午大课间收齐值周生手册,统计值周生为班级打分的情况,按分数高低评选出示范班级。2.还完成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如评选出2018年暑假手抄报、手抄经典获奖学生;中学校服库存保管员;担任禁毒平台的校级管理员,监督管理学生注册学习等。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婴儿、幼儿、少年,甚至青少年时期,直观象征思维占主导地位。如此,图片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很重要,对中小学历史教学尤为重要。历史知识这种过去性的特点,给教学双方都带来很大困难。而今,在新版历史教科书中,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运用图片诱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去再造历史形象,引导学生更顺利地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那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又向前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一、图片功能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为了让图片应用与三维目标达成更好的有机结合,特将目标细化如下:

1.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识记水平:能正确地说出或写出基本历史知识。理解水平:归纳和整理所学历史知识,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已有历史知识建立联系。运用水平:能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能对历史做出解释与判断分析。

2.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经历(感受)水平: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学习活动,建立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历史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3.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复制水平:按照教师的指令,利用多种简单技能从事某项活动;行为动词:朗诵、复述、讲述、介绍、谈谈、找出、标出。创作水平:从事某项复杂的创作;行为动词:编演、举办、编写、制作、绘制、撰写、出版、设计。

二、图片应用与三维目标实现

1.识记为主。例如:七年级下册,引导学生识读《隋大运河示意图》,并编歌谣。如“一个中心,是洛阳;两个端点,北涿郡,南余杭。四个河段,永通邗江。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记忆大运河河段、地理位置等。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识记《南京条约》内容,《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了解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形式图》了解中国战争过程。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一课,历史漫画《时局图》,一下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兴趣。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描述,学生对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通过图中各种动物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形象地记忆到头脑之中;并对当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导致中国四分五裂,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局有了深刻理解。在达成这一目标过程中,利用图片增强记忆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要使学生把形象的图画与抽象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学会观察形象历史材料的特点,抓住本质,然后运用联想,记忆抽象的历史知识。

2.观察描述为主。例如:利用七年级下册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找证据,发表见解、观点,并总结成小论文。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的多样性,学会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比较方法为主。例如:七年级下册《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先引导学生识读图片:明《南都集会图卷》(局部)、清《盛世滋生图》(局部),使学生一下就感受到了明清时期的盛世昌隆,扣住该本课主题,同时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历史情景之中。而接下来与《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对比,从该图绿色箭头表示的英国南上扩张,褐色线条表示的庞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对中华帝国形成包围之势,感知“盛世”与“危机”,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变化,得出结论:危机出现。接着探讨危机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国农业文明的衰落,统治者逆历史潮流而动。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了解历史现象,体会要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发展方向。

4.直接感悟其历史精神的。此类场景性图片主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合理想象描绘图片内容,体会其精神内涵。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图片《焚烧后的圆明园》,先通过对圆明园残迹的描绘,结合原来的“万园之园”的描绘,体会列强野蛮侵略的本质和对人类文明毁坏的罪证,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五四运动时学生在街头演讲》,学生通过对图片内容的描述,在融入当时历史情景的同时,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学生在对《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的描述中,无形中就带有了自己的情感,激发了爱国情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热爱。八年级下册中抗美援朝时期的图片《黄继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深刻体会了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体会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改革开放时期的图片《拓荒牛》,学生体会到了深圳特区人民艰难创业,勇于开拓进取的毅力和精神。

5.探究为主。例如:九年级上册关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系列图片,与课文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利用其这一特点为教学服务,效果非常好。如图片按美国南方种植园、美国南部的黑人奴隶市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葛底斯堡战役、李将军签字投降、遭受私刑的美国黑人顺序排列,围绕“美国黑人奴隶问题的变迁”这一主线。接下来让学生为每幅图片配写文字,并结合课文进行概括。接着探究黑人奴隶的由来,引导学生联系第10课示意图《三角贸易航线图》,再联系当今美国的种族问题,认识人类的“民主、平等”是一代一代人不懈的追求和不断努力的结果。

6.创设知识结构图。例如八年级下册,《对外开放格局图》,引导学生识读图片,归纳知识,设计对外开放格局结构图,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层次,体会国家对外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

7.编演历史小剧本。例如七年级下册的《步撵图》,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人物神情生动,气质刻画得出神入化。学生结合文成公主入藏背景,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这样综合运用,体会唐“合同为一家”的融洽民族关系,体会友好往来是我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流,这也奠定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局面。

三、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中的图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但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要明确一些问题。

1.紧紧扣住主题,为解决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服务。

2.图片辅助功能的最佳实现要建立在科学的问题设计上,不能盲目。用图片要抓住最能解决问题的图片,扣典型,忌滥用。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3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案例一: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在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导火线、开始、经过、转折、结果、性质、意义及林肯的贡献后,可组织学生回忆《美国的诞生》的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开始的标志、领导机构,美国诞生的标志,战争的转折,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的政治体制、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意义,华盛顿的贡献等。

案例二: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回忆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知识点:“巴黎和会”使德国的全部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随着德国东山再起,果然在20年后再次发动战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案例三: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可组织学生先回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两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性发明、理论基础、领先国家、新型交通工具、动力机器、新能源、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等,再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自然地导入新课,还复习了旧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区别比较,分清异同

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互相混淆头疼不已,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区别比较,帮助学生分清异同之处,准确清晰地把握历史事件。

案例四: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与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两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局部抗日战争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案例五: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可组织学生对三个知识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进行比较。相同之处: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发生在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之间;中国军队都取得 胜利;都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 焰,振奋了我国的民心和军心。不同之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对敌作战,“台儿庄战役”是军队对敌作战。

案例六:九年级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相同之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之处:英法的革命是为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是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英国的领导者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三、连点成线,构建知识体系

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分散、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七: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清政府在与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从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4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生硬地教授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历史故事来教授这些重点、难点,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顺教材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例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赤壁之战对三国形成的重要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教师可重点讲述诸葛亮在茅庐中的隆中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国局面形成”的知识点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故事讲述,让学生理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

三、利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

若历史课堂的结尾比较草率,不仅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盼头”,从而使学生保持进行历史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结课时,教师可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以小见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仁义不施”的暴政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致命的影响。用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使学生对秦朝统治的政策有了总结性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延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教授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5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改目标的要求下,要更好地去进行历史教学,发挥历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就要从授课内容出发,采用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因课利导的方法,以及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缩小学生和教师间的差距,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这样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本人粗浅的谈谈自己对中学历史课堂导课技巧的几点看法: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复习导人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导人方法,通过复习旧课而引人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会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为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比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这节课时,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人效果会更好。夏桀的昏庸,商纣的残忍,周厉王的专制,其结果是毁灭了一代王朝,直接或间接的促使了新王朝的建立,这样的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使学生容易从以前的知识转人即将学习的内容,并能把知识间的共性进行归纳。

二、疑问导入,激发求知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提出疑问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每年的五月四日都要过一个节日叫‘五四青年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那么,什么叫‘’呢?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课。”接着,板书课题,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三、图片导入,美观形象

历史教学少不了运用图片,图片的出现使得教学图文并茂,更加形象生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增加课堂的气氛。图片的恰当使用可以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加形象,给学生以真实的视觉感应,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如在讲九年级上册《美国独立战争》时,教师可以出示美国国旗,让学生观察:美国的国旗有什么特点?上面的星和条各代表什么?为什么今天的超级大国美国却在200多年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效果会更好。

四、谜语导入,引人入胜

以谜语导入,从上课效果来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自然地引入新课。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学习九年级上册《英国工业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大家轻松猜个谜语:“远看一道墙,近看一排房,走时快如声,脚下雷声响”,同学们很快猜到是:火车,那么火车是什么时间出现的?谁发明的?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这样学生很感兴趣,进入新课学习时学生会迫不及待,收效很大。

五、诗词导入,学科渗入

诗词用语精辟、活跃、美妙,学生喜爱。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不仅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更主要的是可以营造活跃欢畅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乐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使其以饱满的情感投入学习。比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时,不妨朗诵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事后尽开颜。”学生在朗诵之余,不单会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体味,而且会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深深感染。

六、故事导入,缓解压力

利用故事导人新课,可以缓解压力,提高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而言,故事更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往往比较容易进人上课的状态,也是增进师生情谊,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这一单元有关古代希腊的内容时,“木马计”“马拉松长跑”的故事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不少的趣味性。再如讲《法国大革命》有关拿破仑帝国时,可以讲“雾月”“滑铁卢战争”,一会儿就能把这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推到学生面前,由此进入新课教学,学生必然兴致盎然。 转贴于

七、影视导入,再现历史

影视作品除具有与图片一样直接、美观、形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情节波澜起伏等特点,更容易让感性、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认可和喜爱。比如讲八年级下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一课时,可播放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庆典》阅兵片段,通过观看让学生感受新中国50年的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了解我国有哪些军种和兵种?以及当今我国军队的发展规模怎样等进行探讨?这样教学形象直观,好像又回到了影片中,历史再现,催人上进并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八、歌曲导入,抛砖引玉

用歌曲作为开场白极富有感染力,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当引用,能调动学生情感投入,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如讲八年级上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一课时,可采用多种导入方式作为开场白,比如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悲壮的旋律萦绕在耳畔,快速地把学生带入到这段历史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在国破家亡时东北人民的悲伤与哀婉。最后,在学生们满腔爱国热情的冲击下,我们开始进入新课。

总之,导入是课堂艺术的开始,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开启学生兴趣的闸门,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和发现,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设计课堂导入,一定会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鉴明:关于历史备课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04.8.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6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迈克尔・波兰尼首次提出,也称为内隐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隐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被人注意。根据前人的总结和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隐性知识点的挖掘整理,须兼顾到学生成长中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应试的需要,同时增加多元的教学素材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的多重需要。

一、从课本标题中挖掘隐性知识

课本标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来源。在北师版教材中往往每个单元标题能较为完整地概况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就需要教师对

“繁荣与开放”本身隐含的知识加以解读。这样的标题资料也是学生在复习理解中的重要依据;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国家?”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的话就能同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阶级相联系,同时用具体事例来佐证,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器。通过讨论能使得学生明白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

二、从课文内容中挖掘隐性知识

有些知识在课本正文表述的不明确,需要教师给出明确的表述,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在阐述中共“一大”时,没有指出中共“一大”和此后一系列工人运动的不足,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楚,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是无产阶级和革命军队暴力资产阶级政权,是没有认清国情,单纯依靠工人运动,而不联合农民,也是脱离国情,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等内容,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中共的革命历程是有成绩,但是也有失误。这样的隐性知识的挖掘能使得学生更好地认识此后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的重要意义。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第六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这样的安排符合专题史学习的要求,但从树立学生的时空观念上看,绝对是败笔。因此,近代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远远早于甲午中日战争,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将前后的知识相联系,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两课的内容重新编排。这也能反映出现在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有知识,没观念(时空观念)”。引申到考试和作业中,许多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都是从时空概念出发,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导致很多失误。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中关于“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的表述。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解读也能非常好地补充我们的日常教学,如什么是民主政治?(即民主共和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构成?(“三权分立”的原则和联邦制)它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不用?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内容。在充实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同时也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从辅助资料中挖掘隐性知识

辅导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知识点,同时也能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辅导资料中的重要版块是贴近学生的乡土史料,如运用得当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西安学生在学习古代西汉、隋唐等朝历史时,文物遗迹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如,八年级上册《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可以运用“西安市革命公园”的具体事例来讲解;在讲解《第8课 辛亥革命》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使西安城的“勿幕门”“中山门”等历史遗存可以作为隐性知识来呈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在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伟大的开端》中关于五四精神的核心(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利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资料,如1919年6月9日《长安日报》消息记载:“发生的消息传到陕西后,西安学生首先热烈响应。成德中学、省立一中、三中、西安师范、政法专门学校、圣公会中学等校学生义愤填膺,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纷纷自动集会,到南院门广场和其他街道上讲演。学生自动组织起来,进行请愿、游行、宣传,并联合商界抵制日货,通电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西安成为全国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些资料更加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今联系和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

四、从年表中挖掘隐性知识

充分挖掘年表中的隐性知识也是非常重要。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有编年史的传统,以《中国现代史》为例,这一时期时间短、内容多、知识点交叉多,如从新中国的建立、一届政协会议、抗美援朝、三大改造、一届人大的召开、一五计划、反右运动、、化、等内容,往往是交叉集中,学生很难理解记忆。所以就需要老师利用年表的记录,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指导学生完成“年代轴”的整理,能使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框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从教材插图、地图中挖掘隐性知识

南宋史学家郑樵曾谈道:“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

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可见图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课本中许多历史插图。它们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或补充重要事实,而这些资料常常被忽视。它们也是隐形知识的重要来源。如,七年级上册《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中“丝绸之路示意图”中,显性知识只需要学生印证教材中“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大秦)”的内容,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非常多,可以挖掘出路线信息、地名信息、方位信息等多方面的隐性知识。

路线信息上让学生找出丝绸之路的几条线路,分为三段,每

一段都可以分为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线,总体上还能找出北线走远到达里海北岸;中线最远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南线主要到身毒(“古印度”)等等,培养学生对历史图的认识和分析的能力;地名信息上如对“身毒、大秦、安息”等地名、国名的解释,身度即古印度贵霜帝国;大秦即古罗马帝国和近东地区;安息即中亚的帕提亚帝国;方位信息上,对如大秦的位置等认知,比较和秦汉同期存在的东西方国家和政权的名称,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将中国史同世界史进行联系起来,培养大家总体史观意识。

综上来看,对于现在的历史教学来看,挖掘教材内外的隐性知识点同课本上的显性知识点一样重要,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发现,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有趣,弥补教材显性知识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瑞.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研究[J].教学问题,2011(2).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7

首先,从学科教育的目标角度看,历史学科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祝小领在《历史是可以这样幸福的》一文中这样界定历史课的功用:历史课有人文素养教育,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辨别真伪、探寻历史的教育以及学法的探究等多项功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更是要求教师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可见,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更加应该把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当成历史教育的应有之责。

其次,从诗歌自身的内涵角度看,诗歌具有丰富的历史教育意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留传下来的大量优秀诗篇,不只成为文学宝库的瑰宝,由于诗文中孕育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本身就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例如于谦的《石灰吟》、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史诗般的特点。因此,运用“以诗证史”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见,在新课程标准下,诗歌完全可以成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注:教学案例中所使用教材为人教社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体分析“寓诗于史,以诗入史”的教学策略。

1.作为引言导入

比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一开始就引入的七律《长征》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看图片,听朗诵,尤其要仔细关注诗词内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在简要介绍该诗的创作背景后,设计了三个追问式的问题: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诗中能够看出红军长征有过哪些经历?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客观描述长征的感受?此时教师引导:既然长征如此之难,那么红军为什么还要去经历?此中又体现出红军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如此导入,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情趣,很快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如,笔者在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开始时,引入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然后设问:根据诗歌,你能推断该诗写于哪一年?依据何在?为什么会出现“四万万人同一哭”的场面?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时教师引导:其实诗人所感怀的就是“甲午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这样的导入,既直击问题,干脆利落,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进行解读的习惯和能力,同时还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2.作为内容透析

比如,七年级下册《开元盛世》一课,其教学重点虽然侧重于盛世时期的唐朝,但教材的自主阅读部分也涉及唐朝后期的历史。笔者在教学完“开元盛世”局面的教学内容之后,创造性地引入了杜甫的《忆昔》和元稹的《连昌宫词》(节录)两首诗来进行教学设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然后设计了如下问题:诗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年号?这首诗反映出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导致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还引入“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这首诗,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诗中的姚宋是指谁?诗中反映出该时期社会的什么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局面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通过以上学习,你对唐朝的盛与衰有何感触?上述两首诗歌的有机结合,较好地展现和诠释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通过学习既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也助益于学生对整个唐玄宗时期即唐朝后期历史的系统认知,这对学生的整体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又如,在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了的《水调歌头·游泳》来拓展教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然后提出基础知识类的问题:诗中的“一桥”指什么桥?这座桥具体建成于什么时期?你还知道“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接着提出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你能说说当时我国为什么要把重工业的发展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任务吗?再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的问题:根据诗歌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诗人情感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的体会。以诗为话题,围绕教学重点,利用这样三个渐次深入的问题,使工业化的背景、过渡时期的特征等教学难点得以一一透析。

3.作为总结回顾

又如,七年级上册第10、第11课讲述秦朝的历史,在第11课结束后,笔者利用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来进行了总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然后进行问题设计:这首诗歌对秦始皇是如何评价的?从诗中找出能够支持作者评价观点的史实依据。你赞同作者对秦始皇的评价吗?请结合史实说明。如此总结,不仅回顾了基本的史实,更重要的是在有趣的历史场景之中向学生传授了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评价的基本方法。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东汉的统治》一课时,笔者引用了谢剑雄老师原创的一首《七律·读汉史有感》进行教学总结:“楚汉争雄乱世荒,文公景帝暮朝寒。明君才统千秋业,新莽又谋万里疆。强项刚直节犹傲,将军跋扈气愈狂。深宫不解秋风怨,漫卷黄巾扫洛阳。”接着引领并且启发学生从中找寻相关历史信息,从而感悟整个汉朝的阶段特征。如此总结既很好地达成了学生感知历史的目标,也极大陶冶了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操。

4.作为题目训练

引诗入题,由于可以极大丰富历史试题的结构和呈现方式,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因而历来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例如通过“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对圆明园“两度劫”所反映的列强侵略史实的考查,用“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对甲午战争的考查等均多次以不同命题角度出现在历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不仅中考,此类命题形式在高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例如2002年的上海卷和2005年的全国卷均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出湘赣边界起义,进而考查与此相关的史事。2005年的全国高考文综卷Ⅰ中的第18题和第20题(题目略),都是以“诗”作题干的选择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精选这方面的资源进行针对性训练,势必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很好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笔者引用“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来启发学生体会诗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引用《长征组歌·十大乐章》“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迷雾途中盼太阳”来编拟题目:诗歌谈及长征中的哪些经历?诗歌体现了长征的什么精神?

寓诗于史的教学中对诗歌的选材需要注重三点原则:一要独特。要注意甄别资料,博考而慎取,要选取本身具有独特历史味道的诗歌。二要务实。务必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切不可哗众取宠。三要“接地气”。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发现,教学中如果运用学生在语文课本里学过的诗歌来进行历史教学,往往因为他们熟知这些诗歌而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平时注重人文教育,将诗歌引入教学,应该说人人皆可为之。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尝试更高层次的诗歌创作教学,尽管这不可能成为我们教学的常态,但亦可尝试。当我们都来为诗歌教学深思力行的时候,又何愁我们的历史教学还缺失人文涵养,尚未成为诗意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垣编.敦煌劫余录[M].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1.

[2]祝小领.历史是可以这样幸福的[EB/OL]. http://.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8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师生的双向交流仍是农村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一件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陈龙安博士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中给我们综合归纳了创造性发问技巧有:假如、列举、比较、除了、可能、想象等六类。在此我谈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创造性发问技巧的运用与体会。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于“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采用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大变革的时代》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商鞅,你该如何进行变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是一种封闭性的问题,答案是有一定的“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提出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这样就有了用武之地,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一、关于“假如”的问题

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有学生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清王朝的统治?”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关于“列举”的问题

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越多越好。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1)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关于“比较”的问题

就两项或多项资料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有何异同?想一想,同样都是改革,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讨论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为以后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四、关于“除了”的问题

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寻找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如在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后,“贞观之治”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之外,唐太宗还采取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关于“可能”的问题

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我提问: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军队的围追堵截;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隔阂,语言不通,等等。我在高度肯定学生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答案角度也更加广泛,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许多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的迁移,懂得了知识的重组学会了初步的创新,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关于“想象”的问题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描述出来,从而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同学了解今天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时代在发展,新课标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历史教学的困境,教师的自觉实践至关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更新,才能培养出具备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9

1.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这样做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千古的成语,看谁说得最多。”这一题刚出,同学们就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并且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对此,我一一给予点评,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谁能又好又快背诵的《长征》这一首七律诗?”这一题刚出,同学们就纷纷举手要求背诵。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并且乘机引导到这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怀着很大的兴趣去学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做到胸有成竹

初中生精力充沛,可塑性极强。他们的旺盛精力和聪明的天资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如何表现,关键在教师的引导,因此,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一个正确的回答,如果回答不当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即使一时回答不清楚,也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丝绸之路”时,有一学生问:“楼兰曾经是丝绸之路中的一站,如今她怎么样呢?”备课时,我通过阅读资料对楼兰有了初步地了解。因此,给了学生一个合理的回答,同时,我最后还加上了这么一句:“这些楼兰人迁居到何处?他的后代是谁?这些谜底至今仍然无人能够破解?”这样一来,不仅回答了学生的提问,而且也激发学生探究楼兰的极大兴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有学生问: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我对同学们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王朝历时不到三个世纪,而武则天一人参政掌政就近半个世纪。至于她的无字碑如今还没有定论?这样一来,不仅激发学生去探究武则天的兴趣,而且还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

3. 新课的内容授完后,要及时小结

教师讲授新课时,开端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有圆满的结尾。因此,做好新课的收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产生虎头蛇尾的效果。所以,授完新课后,及时小结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大大加强学生的记忆,而且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三国鼎立”时,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古代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战役。一是官渡之战,它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二是赤壁之战,它是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两次著名的战役,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抗日救亡”时,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一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次事变。一是九一八事变,它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二是西安事变,它是张、杨二位将军发动的事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两次著名的事变,而且也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从而激发她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假若一名教师不具备应有的知识才能,而又不努力去进修,不积极进取,那是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1. 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

这三类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要求教师知识渊博,并不是要求教师无所不懂,无所不能。如果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那么他会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轻松地开展教学。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时,其中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凿宝瓶口时,由于当时还没有炸药。李冰就让百姓在岩石上堆积木材,点火将岩石烧得滚烫,然后浇上冷水,使岩石裂开。”我是这样说:“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而且还是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这时,同学们在下面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于是,我就说:“上述式子就是李冰让百姓这样做的原理。”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认为历史课,不仅学习历史知识,而且还会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并且是可塑性极大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既重言教,更要重身教。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10

1. 教 材特点

教材选用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主要复习以下内容:

《中国历史》分了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中国古代史,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及与世界的交往等情况。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我国的近代时期的历史,讲述了中国近代时期外国的侵略及民族抗争、革命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主要经过,中国格局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中国现代史,介绍了中国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又有哪些挫折和失误,最后又是如何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等。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经济、文化与社会牛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历史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大趋势,知道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主要措施:

1、对优生要求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在思想认识、能力培养上达到自我运用的水平,学会运用辨证唯物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课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多交流,通过培尖的形式加以沟通;作业布置加大难度,多布置分析性的作业;以面批为主。

2、对差生要求完成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上课认真督促、作业以面批为主;课后多补差;经常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解思想动态,鼓励学生上进。

3、备课: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3、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11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是整个初中历史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中招考试考查知识点最多的一本书,以往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总是抱怨知识点太多,背诵起来很困难,所以我在讲授这段历史时,就想方设法让学生减轻负担,轻松掌握基础知识。

该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主要有四件大事即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记忆时可以把这四件事情的首字连接起来,即“洋戊辛新”,再用谐音记忆为“洋务信心”,在班上推广以后,学生对这四件大事记忆深刻,每次提到都能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学生容易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即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即洋务运动混为一谈,我是这样给学生讲的:把两件事情的关键词连接起来即近代史和鸦片战争,以及近代化和洋务运动,取其中的两个字组成“鸦史”和“洋化”,再用谐音记忆为“鸭屎(鸦史)”、“氧化”(洋化)。当时学生听了我的解释后哄堂大笑。虽然“鸭屎”听起来不太文雅,但是学生立刻就记住了这个知识点,以后再做与此有关的题目就几乎没有出过错。

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皇帝是道光帝,我是这样让学生记忆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军强盗似的掠走了我国大量的白银,皇帝的名字起得真好――盗光(道光),学生开始还摸不着头脑,待我写在黑板上后,全都点头称是,自然也能将答案熟记在心了。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学生总是把英国占领香港岛、日本占据台湾和这个知识点相混淆,我上课时突发奇想,将澳门―葡萄牙简记为门(澳门)牙(葡萄牙),这样就不易记错了。

中国现代史讲到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的“四”和“市”谐音,这样选择题就不会选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讲到法国大革命时,提到罗伯斯庇尔这个人,学生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不容易记忆,我当时就教学生利用谐音记忆“萝卜丝片儿”,于是学生就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这个法国人。

二、利用歌词记忆

世界古代史讲古巴比伦王国时提到它的位置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有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学生对外国的人名、地名很陌生,于是我就以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作为新课导入,结果从上课开始到下课,课堂气氛一直都非常好,学生不论是听讲还是讨论,都格外投入。下课后我问了一位学生:“为什么这节课听得如此专心?”学生说:“再不好好学历史的话,连歌词都听不懂了!都要out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我觉得在备课时多下些工夫,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些,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谜语记忆

我在平时教课之余,不断地搜索、积累了一些历史方面的谜语,在课堂上让学生去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全神贯注地听,绞尽脑汁地想,争先恐后地回答,乐在其中,这就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知识平添了几分活泼与幽默感。下面,我列举一二,和同仁分享:

1.太白全集(猜一近代清朝官员)

2.山东突飞猛进(猜一近代文学家)

3.恪守信用(猜一近代地名)

4.爷爷打先锋(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5.口才绝伦(猜一近代历史人物)

6.囚禁张学良(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7.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答案:李鸿章、鲁迅、遵义、祖冲之、陈独秀、关汉卿、长安。

四、利用关键词记忆

七年级下册《时代特征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讲到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把星和天联系起来――天上的星星。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讲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失误挫折“”、化运动、“”三件事,可以取其首字:“大”、“人”、“文”或者“大”、“文”、“人”,这样,记忆起来就非常省时。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篇12

在课改的实践中,笔者除了运用传统的导入方式以外,还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做为课堂的切入点。

1.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记得在上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这一课时,中国刚刚于2005年成功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成功返回。两位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家喻户晓,当时全国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个。利用这个机会,一上课,笔者就放映了当时新闻频道播放的视频。播放结束后,笔者说:“这是什么大事·”学生争相回答:“‘神舟6号’飞船发射成功。”笔者说:“对,中国成为世界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返回飞船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在国际上真正地扬眉吐气了。”笔者又继续说:“也许是历史的巧合,60年前的今天,中国在美国、前苏联的垄断、封锁下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那振奋人心的一瞬间。”(播放视频)这样,非常自然地完成了导入环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导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做为新知识的生产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产新的知识经验。初中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以及课外阅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这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在介绍七年级上册古代历史内容的时候,笔者就经常根据课程进度,有意安排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课堂变成了一个小的故事会。这既使学生的课余知识得以交流,也使大家听起来更亲切,从而也就更有学习兴趣了。

3.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时,一上课笔者就问学生:“我们今天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我们要做些什么·”结果学生争相回答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活动,非常兴奋。笔者趁机说:“这些节日在宋元时期更丰富,习俗更加浓厚,同学们想走近这些节日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地引入了该课的内容了。

二、授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授课过程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精髓,而一堂好课,首先也必须能紧紧地扣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尤为重要。

1.创设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介绍八年级上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时,笔者课前先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日军在华暴行的史料,有的收集的是日军任意屠杀中国人的图片,有的拿出了在南京旅游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带回来的照片;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文字资料;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历史Flash《松花江上》等,这使得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感受到日军的残暴和战争的残忍。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影视材料等展示日军暴行,渲染悲惨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学生特别容易地接受了这些历史知识,并牢牢地记住了,同时还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