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7 15:0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1

二、基础教育中计算机软件技术运用教学实践对策分析

(一)完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课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在基础教育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学科教学,只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方面。因此,完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课程,将计算机软件作为专门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促进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革。不断地丰富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内容,从基础性的软件应用到实现创新应用领域,为软件应用创造更好的平台,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二)提升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软件就似乎的应用可以实现和其他基础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以计算机软件作为教学辅助工作,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对计算机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以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作为依托,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巩固学科学习的成果,同时提升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使用能力。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实现对基础教育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促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操作能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是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的前提,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使用问题,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提供更多的有效建议。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操作能力更是实现计算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现实需求。社会想要实践长远发展必须要提升计算机软件在全社会的应用程度,不仅仅在基础教育范围内,而是作为全社会成员必备的一项技能进行培养。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73-03

一、背景

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新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在建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训练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及丰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师认识不统一,以及学生水平差异而造成的分层或分类教学等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显著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因此,2013年我校组织了的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从考试结果中准确掌握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现状,据此设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体系。本文重点就计算机分层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重要结论。

二、题目设置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

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

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三、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四、考试结果的启发

本次分层考试目标是选拔优秀大学新生组成快班,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分层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本次分层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

2.就理论知识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需要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码、多媒体、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就应用操作来说,虽然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都有比较良好的掌握,对常见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的掌握仅限于对一般的文字编辑操作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Excel操作则非常陌生,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因此,需要在应用操作方面继续完善Word和PowerPoint等常见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的练习,并重点加强数据管理操作软件的学习,如Excel或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作为入门课程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体系。当然,如果考虑到信息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专业化的内容,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5.总体来说,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掌握要好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虑到基础理论中有关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操作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或网络模拟软件等,以便具有形象化的学习效果。

五、小结

对计算机分层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总体分析和分类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掌握比对计算机及基础软件操作的掌握更加欠缺;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

参考文献:

[1]姜茸.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及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2007,29(s2).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3

关键词:软件理论;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软件知识与具体语言相结合的教学

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采用第1、2两个学期共144学时来完成。第1学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第2学期选择掌握一门具体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来进行教学,目前比较多的是选择Visual FoxPro语言。

但是在教学中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使文科学生只掌握了具体软件或某种语言的某些操作,而缺乏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根本无法进行自学掌握。因此必须重视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

由于文科学生相对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计算机的逻辑和理论基础理解能力差,如果提前进行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理论理解得不好。因此,我们将软件理论的教学内容与第二学期的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将有关的软件理论知识融入专门语言的教学中。为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减少操作应用的讲解,增加相关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

2教学内容设置

在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中,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只是介绍了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知识方面的概念,以及最基本的数据表示、编码、进制转换等基本知识。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有一些将数据结构、简单的算法介绍在进行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前进行,专门作为两到三章来进行教学。

按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内容进度,在讲授常量、变量、数据类型时,结合讲授数据的编码表示、变量与内存空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变量的本质是内存空间。并进一步结合数组的概念,讲解数组的本质是连续的内存空间。并解释内存空间地址的概念,从而引入数据的连续存储和链表存储的数据结构概念。

在讲授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后,介绍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讲授四种简单程序结构:顺序、分支、循环、模块。结合VFP的数据表和数据库讲解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存储实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概念。结合VFP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讲解数据的排序、插入、索引等操作的实现算法。

结合VFP开发用户界面,讲解应用软件的操作界面、前台、后台、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必要。并简单介绍多种主要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操作界面的特点和共同点以及使用上的特点。

这样,通过大学第二学期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同时就进行了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使文科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软件和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也具有了一定的软件理论知识,从而为他们学习使用新的软件、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3实践效果和总结

我们对我校05级、06级两届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对比,其中在经济管理、法律、英语三个系随机选择部分班级按本文的方案进行了教改实验,同时保留部分班级按传统方法教学进行对比。不同教学方案的学生参加广东省大学计算机二级考试Visual FoxPro语言的平均分和通过率见表1。

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通过教学改革,平均成绩提高了8分以上,通过率提高了5%以上。05级经济管理系学生学习完公共计算机课程后选修“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对比也显示按改革方案教学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5分以上。这些实践结果也初步表明了本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武澎,杨扬. 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点体会和想法[J]. 计算机教育,2006,(10):88-90.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4

作为北大最大的一个学院,信息学院培养了全校近六分之一的本科生,其中计算机专业又占了信息学院三分之一的大比重,另有三分之二为电子学、微电子学、智能科学的学生。北大关于教学改革的需求促使我们认真审视并重新设置北大信息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另一个方面,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中国逐步步入信息化社会,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要求我们设置更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先进学科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 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排名最靠前的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重点研究了以多元化培养ThreadsTM方案而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佐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Tech),实地考察了香港最好的3所大学,在这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的教学改革方案,本教改方案在2007年初全院教学研讨会议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2 国际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目前称为CC2005),中间经过了十多年。万维网Web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使得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1991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在一起,而CC2005包含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计算机科学)、CCCE(计算机工程)、CCSE(软件工程)、CCIS(信息系统)和CCIT(信息技术)。其中CCIS与我们国内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接近。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2005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6年也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这四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有效地指导不同办学单位的定位,鼓励按照多规格发展思路办学。

我们研究了MIT、CMU、UC Berkeley、Stanford、Harvard、Princeton、GeorgiaTech等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发现各大学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吸纳了CC2005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例如Berkeley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的课程;Princeton在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有明显的方向分流;MIT明显地强调EE和CS的融合,其硬件课程非常重,而硬件和软件实验课程都很扎实;Stanford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

2.1 GeorgiaTech的线程设置

在着力于培养优秀工程师的教学改革方面,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韦恩・克劳福(G. Wayne Cloush)走在了前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在招生政策、交叉学科、人际沟通、高屋建瓴的工程素质训练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的改革,并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他的观点就是应该“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世界是平的》――Thomas L. Friedman)。

2004年,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提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8个专业线程(Threads):计算建模(computational Modeling)、嵌入式系统(embodiment)、计算机基础(Foundations)、网络和信息技术(Info Internetworks)、人工智能(intelligence)、媒体技术、计算机与人(people)、计算机平台(platforms)。每条线程代表的不是垂直方向,不以传授给学生一套固定技术和知识为目标。线程代表的是水平方向,其目标是让学生广泛积累各种技能和学习经历。

自2006年秋季开始,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始采用全新的ThreadsTM培养方案。ThreadsTM包含线程和角色两个构件。线程是学生的计算身份,由两个交织的线程决定。一个线程就是课程的一个子集,它提供了一组直觉的、灵活的和交互强化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领域的独特技能。获得计算机专业的学位必须通过两条线程的课程,学生在第二学年才开始选择方向,而且允许他们灵活地调整。角色则代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和技能的轨道。

如果说线程是学习内容,那么角色就是学位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目前,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定义了实践者、企业家、发明家和交流者四种角色,学生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角色获得学分,这些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并指导他们选择学院提供的课外活动。

例如,一个想成为实践者的学生就会选择实验室课程或新架构工作室课程,因为该类课程提供了密集的实践技术。而一个想成为企业家的学生则可在管理学院修一个或多个学分并通过参与新的计算项目,实现计算机与管理方面的跨学科学习。

由此可见,佐治亚理工学院的ThreadsTM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僵化、缺乏灵活性与透明性等问题,代表了一种远离垂直方向的课程设置趋势,即多元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废除了单一核心课程加一堆选修课程的模式,构建了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调整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并给予了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将个人学习计划纳入市场大环境中的机会。

2.2 对三所香港名校课程体系的考察

2006年12月,我们在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仔细研究了各个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并与负责课程设置的教授讨论了他们关于课程改革的设想。香港的同行也十分重视CC2005的课程体系,在他们的课程改革中也参照了该体系的思想,而且大家都非常重视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港大和中大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在人文和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例如“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for computer science”、“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Engineering and Society”、“Engineering economics and finance”、“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香港大学率先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设置,除了把IT的内容融合到SE中以外,他们的课程方向基本上体现了CS、CE、SE、IS这4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而过去国内外大学都很少开设。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从事系统集成工作,即使将来作研究,具有系统集成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大学的CS、CE两个方向的设置非常明显。而且他们正在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准备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能够进行专业分流,例如数据库、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信息系统等。中大有一个非常成功的work-study项目,学生保留学籍到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相应地延长学籍),然后回来作毕业设计,每届学生有50%以上选择参与该项目。

香港科大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也有CS、CE两个方向。明显地提供了数据库、网络、图形图像、模式识别等系列专业课程,有些课程实际上是与研究生合上。科大非常重视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有5门编程课程。另外,科大对于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了“honor track”(优秀学生班),进入优秀班的学生大约为全体CS、CE学生的1/8,共30名左右。学生并不固定,需要通过任课教员的考试或认可,并没有强制的成绩限制。优秀班授课广度深度和教学进度都高于普通班。优秀班的成绩评定不受正态分布的限制,完全是教员说了算。

3 关于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建议

近年来,学生希望学校在课程和专业选择方面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修经济双学位,还有一些学生选修数学双学位,2006年秋季学期末一位大四的学生总共参加了11门课程的考试“5门专业+2门通选+马政经+3门双学位”。一方面,说明有些学生希望加强数学训练、为将来科学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另一些学生有扩展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领域的需求,以适应将来的软件项目管理角色。另一方面,这样大范围的学生选修双学位,势必多数学生处于应付作业、疲于奔命的状态,而且这种盲目从众、缺乏指导的选课,不利于我们有计划地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加学生对于课程、专业的选择机会。我们要有时代责任感,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依托北大信息学院现有的科研力量,创出具有北大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来看,IEEE/ACM的CC2005课程体系规划了5类人才:计算机科学(CS)方面的专家主要关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重点在于计算的理论基础;软件工程师(SE)主要关注大规模软件在它的生命周期内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工程(SE)专家致力于开发和维护基于计算机的产品;信息系统(IS)专家关注信息资源获取、部署、管理以及在组织内的使用;信息技术专家(IT)则在一个组织或社会环境中通过计算技术的选择、创建、运用、集成和管理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考虑到北大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不适合建设IT方向,而北大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符合IS的培养方向,表1主要比较CC2005对CE、CS、SE三个方向在各知识领域的不同强度要求。

北大是一所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背景。北大信息学院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软件工程、电子工程等方面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教师力量,我们可以在CS、CE、SE这三个领域开设出很强的系列课程。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北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以做三件事情: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及计算机信息管理、处理和应用。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在计算机软件(对应于CS)、计算机硬件与体系结构(对应于CE)和信息技术及应用(对应于SE)这三个专业方向上进行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的选择意味着学院要开设更多更好的课程,我们将采取对于基础课因岗聘人、对于新技术课采取因人设课和因岗聘人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北大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方向目前课程已比较完备,可以与智能系共建一些理论课,例如随机过程、信息论基础、机器学习导论等。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工程)方向可以与电子学系共建,在软件的基础上开设一些硬件相关课程。

信息处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方向可以采用本院教授和公司共建的方式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北大毕业生要求总学分为140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占了24学分、通识教育类选修课占1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只有94学分可以用于专业课程。

在这些专业课程中,有一些是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基础课程26学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12学分,专业数学基础12学分,软件基础10学分,硬件基础12学分。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其基础课程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对于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偏数学类(CS方向),或者偏物理类(CE方向),或者数学物理基础都比较均衡(SE方向)。

还有22学分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分为计算机相关理论、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及新技术三个大类。

下面是各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

1.数学物理基础 26学分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组合,可能的组合:(1)偏数学类(CS方向,或智能方向),1+2+(5,6,7)中的一门;(2)偏物理类(CE方向,或者电子、微电子学方向),3+4+5+6+7;(3)数学物理基础都比较均衡(SE方向),2+3+(5,6,7)中的任意两门。对偏物理类的CE方向学生建议将(5,6,7)改为普通物理(上、下)。

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组合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的选择需要班主任、导师等教师肩负更多的指导责任。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基础课程都是大一就开设的,此时有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整体面貌、对专业方向(大方向为计算机、智能、电子、微电子,小方向为CS、CE、SE)的选择都不太确定。因此需要班主任和导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选择,而且对于那些将来兴趣改变了的学生,应该允许他们转换方向并补修相关基础课程。

2.程序设计基础(12学分)

强化动手能力,每学期开始考试,合格者可以免修该课,同时选修一门相应的课程难度更深的课(相当于香港科大的honor course),对于大班课,增加习题课辅导的环节。

6.计算机专业课程(22学分,8-10门课)

以下1-3是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系列,对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是开放的。4-5是准备建设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及应用”两个专业方向的相关课程系列,其他方向的学生也可以选修。

(1)计算机相关理论课程

建议: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道,对于将来进入本院读研的高年级本科学生,其学分可以记入研究生课程;对于毕业出国留学或直接工作的学生,其学分可以转入本科成绩册。

下面,对三个专业方向的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分别予以介绍。

3.1 计算机软件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

本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的名称借用北大计算机系传统的叫法,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计算机科学”CS方向。“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主要的领域包括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网络、人机交互、计算科学等。涉及数学、概率、逻辑、心理学等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CS方向毕业的学生适合于进入计算机专业相关研究领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CS方向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3.2 计算机体系结构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CE)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名称比较能体现北大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计算机工程”CE方向。计算机工程学是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实施和维护的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学牢固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并应用这些理论和原理解决在软硬件和网络的设计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计算机工程学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交叉学科。为了设计小规模电子系统、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学特别加强了对数字逻辑设计部分的要求。

设计是所有工程的根本。对计算机工程师而言就是应用科学和数学理论、原理设计硬件、软件、网络和工艺解决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考虑到组织结构、技术、工艺、方法、接口和部件选择等因素,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过程。毕业生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构造和分析过程。他们必须拥有系统级视点,深刻理解系统如何运行,而不是仅仅知道系统能做什么和使用方法等外部特性。一个计算机工程师应具备设计、建立和调试软件与硬件系统的亲身经历。

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科学、离散和连续数学以及概率与统计的应用。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都来自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软件工程以及通信。电子工程相关的课程一般来自于电路、数字逻辑、微电子、信号处理、电磁学以及集成电路设计。

CE方向的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3.3 信息系统与应用(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要求课程

“信息系统与应用”的名称比较通俗,专业方向比较接近于CC2005的“软件工程”SE方向。“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主要的知识领域包括: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培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和良好工程素养,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工程活动以设计为中心,设计在软件工程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项目需求,工程设计过程必须对潜在的冲突和约束进行折衷。工程设计涉及技术、经济、法律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软件的特殊性,软件工程与传统的工程学不同。软件工程更关注抽象、建模、信息组织和表示、变更管理等。软件工程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实现和质量控制。持续的演化是软件产品的重要特征。软件工程设计的关键是工程设计决策,它将用于软件抽象的各个层次。软件工程的相关学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计算机工程、管理学、系统工程和人类工程学等。

SE方向的建议课程体系如下:

4 结束语

上述课程设置建议可能会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推进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最主要的是数学和编程基础,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除数理逻辑、集合论与图论、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等离散数学外,开设概率统计、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机基础、信息论、随机过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理论课程。

(2) 在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专业引导,可以设置计算机软件CS、计算机体系结构CE、信息系统与应用SE三个方向。其中CS的数学基础更强、算法理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更多。CE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并重,更多开设计算机系统工程、数字电路、VLSI设计、硬件测试与维护等方向的课程。SE方向在项目管理、软件模型与需求分析、软件验证与测评、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要注意各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建设,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流于若干课程的堆积。

(3) 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道,让本科生选修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例如数据库、网络、图形图像、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以达到类似于GeorgiaTech那样专业细化的效果,培养更适应于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 开设“优秀班”(honor track)课程,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领袖人才。

(5) 加强关于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交流、金融管理、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训练,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在传统的政治课中完成。

总体说来,我们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欢迎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同行专家进一步关注北大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情况和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68-02

大学计算机实践课程,要求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熟悉系统、软件硬件、网络计算、系统安全维护、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实践操作技术,鉴于目前存在的实践教学管理问题,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以提高实践教学管理的实用性。

1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笼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1 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衔接问题

大学计算机教学,理论课程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实践课程没有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前者的课程数多于后者,而且教学的地点不一样,学生很难将理论课和实践课自然地衔接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譬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先让学生学习一大堆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2 忽视了学生的专业需求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并没有针对学生本身的专业需求,而是“一视同仁”地开展同类教学,譬如艺术类、文秘类、金融类、国贸类等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譬如艺术类的学生要求掌握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软件,在现实教学当中,将有限的课程放在理工科数据库、算法和软件工程的内容学习上,而艺术类的学生并不要求掌握这些实践知识。

1.3 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忽略了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的问题,在开展课程的时候,某些大学生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对相关的知识和操作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而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统一和进度统一,要求学生适应统一的教学安排,因此个体差异和教学统一模式的矛盾,影响了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

2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结合以上提到的计算机实践教学问题,要求计算机教学除了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解决以上提到的教学问题,具体的解决策略如下:

2.1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

大学计算机教学要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模式,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强调在实践教学当中理论应用,而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交叉开展,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理论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学习当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互动,在实践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抓住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每堂实践课程之后,学生要完成详细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课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颖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主动求知和创新的精神。

2.2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施教

计算机实践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可以学以致用。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掌握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当中,要区别性看待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便学生走出校门后从事工作所需,譬如师范类的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课程应该偏向于教学软件的操作;工科类的学生要偏向于模型类计算机知识;艺术类的学生要偏向于制作类的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专业发展和专业未来的考虑,始终是实践教学的难点所在。笔者将其进行了如下总结:首先是非计算机的师范类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包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而计算软件工程等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减少,其他的计算机实践知识可以选择性学习;其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公式编辑软件、硬件、数据库、专用几何图绘制软件、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再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文科生,要加强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学习,以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学习等。总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实践课程具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学生要结合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可行性较高的教学计划,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3 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

计算机实践教学具有级别性的专业化需求,即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基本没有办法直接跨越到更高层的实践学习。这一点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和特长等,进行分班教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分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多个阶段,初级的学习具有先导性作用,基本了解计算机学科及其分支的内容,中级学习是根据教学要求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高级学习是数据库、编程语言、专业软件等的学习,通过教学内容分级学习,能够让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是分级学生,在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摸底考试,以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和水平的高低等状态,然后让学生自主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兴趣、专业等选修不同等级的计算机教学级别,而选择同一级别的学生,接受集中式地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节省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以上的教学当中,需要建立在学校投入更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而教师同样需要以更多的教学精力和教学实践,方可满足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较为笼统,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目前存在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忽视学生专业需求、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影响了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因此,计算机实践教学除了要求计算机教学除了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等方法,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6

计算机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这一层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层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建构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1]。

1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和形势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高校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信息素质方面具有直接、深远的作用;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计算机基础是本科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

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更新换代迅速,计算机在各行各业成为必备的技能,社会需要既懂得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各种通用和专用软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专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2],这也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基础教育周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社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

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突出标志,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

高校新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起点将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而逐年提高;

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专业教学、科研结合更加紧密,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2计算机基础面临的挑战

根据教指委白皮书的要求,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TS11135);2009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现代私塾式虚拟教学模式的研究”(09Y0047)。

作者简介:丁海燕(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数据库; 李莉莉(1982-),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邱莎(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一些重要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3]。计算机教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基础面临以下挑战。

2.1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不平衡

面向全国/省招生的院校生源来自不同的地区,由于发达地区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计算机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基础好的学生已学过VB等程序设计语言,基础差的学生连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和文字输入都没有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严重不平衡,给高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实施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基础好的学生不愿重复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常用软件,而基础差的学生又接受不了节奏快、强度大的计算机实训内容。现在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非零起点”问题。

2.2中小学和大学计算机课程缺乏统一的体系,教学环节上存在一定交叉

中小学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无疑对计算机教育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高考没有考查计算机能力的科目,致使高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两极分化。并且全国也没有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计算机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造成一定的混乱。各个阶段都讲解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 Office办公软件等,导致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出现重叠,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精力。学生对知识没有新鲜感,学习兴趣下降,认为学习收获不大。另外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同院校差别较大:有的院校停留在Windows、Office 操作上,有的院校则波及较多的程序设计、数据库软件等。为此,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合理划分计算机教学链中的各个环节,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创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结构。

2.3各阶段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机能力标准,造成计算机教学的盲目性。建议教育部门统筹制定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各阶段计算机教育的规划,使各阶段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制定相对统一的各阶段计算机达标标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采用达标制。而目前计算机基础多数是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目标,通常做法是采用题库考核的方式,笔试+机试,应试教育的特点明显。为了通过考试有的培训班甚至还讲授一些考试软件漏洞的对策,这就使得计算机和外语考级一样走进应试教育的怪圈。这与计算机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相违背,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计算机和外语都是21世纪信息时代必备的工作技能,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

3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思路

与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后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日常办公当中,如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Internet、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及简单的局域网知识、病毒防范、网络安全维护等。目前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应该进一步结合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继续强化计算机教学。那么,在新形势下,应从哪些方面改进、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呢?

3.1精选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各出版社同类教材种类繁多,各个学校所用教材各不相同,这也是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不规范的原因之一。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时俱进,例如选择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结构安排要合理,除简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软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外,再介绍一些实用的Internet和网络知识,如博客、电子邮件、局域网的组建等,网页制作软件Dreamveaver、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动画软件Flash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既能顺利通过等级考试,又能掌握一些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新软件。

3.2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用PPT课件讲解概念和原理,或演示各种软件操作,学生被动地听和看,容易走神,等课后上机时又忘记老师所讲的操作步骤,并且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无法即时和老师交流,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要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对教学设计做了较大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由原来3学时/周的理论课转变为2学时理论+ 2学时实训,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精讲理论知识,如数制转换、数据表示、网络协议、计算机硬件组成、SQL语言、信息安全等,将Windows和Office、数据库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多媒体软件等内容全部纳入实践教学,安排在网络教室进行,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上实验课时教师先演示一个实例作品,然后给出实习作业,让学生动手完成并提交4次大作业:文字输入和排版,Excel数据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创造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3.3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体现全方位教学

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才能达到立体化教学,第一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理论知识。把具有图、文、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现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4],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气氛,还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例如对于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学生理解较为困难,通过演示Flas就可以形象清楚地看出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分析指令到执行指令的全过程,实现抽象过程的可视化。第二直接演示软件操作。课时有限软件操作不必逐一去讲基本概念和操作,而是通过制作一个相对完整的实例给学生,再布置上机大作业,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软件的使用方法。第三课后采用网络教学。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突破了时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课堂教学因受时空的限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有限,我们建设了集练习与考试为一体的教学互动站点,网上的教学活动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在线学习、各种软件的操作练习和网络考试,并实现自动评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自学和练习提供了方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5]。

3.4计算机应用后续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基础是为全校大一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学时有限、内容广泛,知识点较多。显然通过这门课只能培养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和应用能力,而且文理科对计算机的侧重和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之后, 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需求的实际和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为继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继续开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信息技术选修课[6],包括: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中的高级应用、Access或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网站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制作、网络安全技术、Java程序设计等。这些技能可以根据学校情况,由学生自学或者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来进行。

在对大学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互动式教学。结合本校学生的生源等具体情况,提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程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耀伟. 广东省中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 教学研究,2007(9):20-22.

[2] 赵春霖.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教改纵横,2007(7):55-57.

[3]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8):43-45.

[4] 胡丽娜.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1):114-115.

[5] 魏立荣,侯英杰.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2006,27(4):172-173.

[6] 刘三满.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及教改思路[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3):91-93.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of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in College

DING Hai-yan1, LI Li-li2, QIU Sha3

(1.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2, China;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7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培养的人才技能与社会需要脱节的恶果。高职院校的前身是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大部分中专学校的升级,经过体制的改革形成了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但是,这些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软硬件水平却迟迟无法提高,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计算机机房的硬件配置、实训课程的软件安装等方面往往存在着设备老化,软件更新不够及时的宿疾,同时教学课程计划没有针对时代变化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计算机基础课设置的目的是实现加强学生在计算机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体现出学生计算机业务方面的高素质和综合能力。

诚然,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了不少的财力,但在观念上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认识肤浅,从而导致计算机教学也成了形式主义。鉴于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这几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希望通过自己的以下见解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分析如下:

(一)我国地域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机房应力求有较完备的设施,其实验室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HUB集线器、网卡等设备。这部分设备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进行安装调试,其主要目的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软硬件使用要求的标准。因为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都是围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实验室应该根据国家等级考试中心提供的机房硬件配置进行组建,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等级考试上机的模拟环境,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上机测试的学习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资金上的限制导致他们不能对计算机机房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致使计算机机房设备和应用软件的版本都得不到更新,抑或机房内计算机的数量不足。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不能充分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条件,导致学生在实践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时,不能很好的进行实践操作,严重影响了我们学生的计算机实际的操作水平。

(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定位应该随着社会用人标准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变化进行改革,并与各个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接轨。重点是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感性上的认识和软件功能的使用;培养学生根据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老师没有意识到以上情况,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时展的潮流,没有进行高职教育提出的工学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同时,教师也没有了解学生以前计算机技术掌握的基本情况,死板机械的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造成一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而没有掌握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时,因没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而需要企业进行再次培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进度,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因此辞退学生。

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几点意见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应进行相应的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文化基础以及社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合理进行。以下为笔者的理解,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教会学生首先从感性上认识计算机软件使用,然后通过后面的课程逐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教学目的要把教育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进入高职教育后,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学,使学生在认知程度上能够达到同一层面。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要考虑到把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实际工作内容添加到课程当中。基于上述想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office系列软件菜单命令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套以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操作为主,实践操作由浅入深,实用性、技巧性比较强,能让学生感觉到实际工作时应用的内容。

(二)计算机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老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它的指向应是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形成,即任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的。“任务驱动”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以双师型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实际的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对某一实际操作方面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预计“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既突出了实践,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学生对一些理论学习望而生畏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97-01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广泛,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活动不单单是让学生仅仅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成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综合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地、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熟练地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及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具备在网上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

在我国,最早提出具有现代教学意义的“一体化”教学思想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理论教学搬进实习实训场所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种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教、学、做”教学模式,目前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理论性较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等,授课地点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以教学课件讲授为主。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任务驱动式、案例式、互动式、情景模拟教学和实训法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课为辅,让学生边学边做,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学”

此课程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怎么学。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有利于教师“教”,更有利于学生“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既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做”

我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更多地教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运用。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要完成Word、Excel、Pp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熟练操作,自主学习。这是对之前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二)对会计、文秘的等专业学生的教学

文秘、会记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大多是学校、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所以,我在教学中以“两步走”的第二步为主,也就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案例教学。即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例如,我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Word制作不规则表格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规律的方法。我先让学生看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用又美观的表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简要介绍不规则表格的基本制作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制作其中的一张表格,让学生对制作不规则表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可布置几张形式各异的不规则表格让学生上机练习,并通过练习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既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又学会学习方法的目的。

四、结束语

以上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情景教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围绕教学对象的专业不同进行案例情景的教学。在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后,进行了大量的反馈调查,运用对比法分析表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情景教学,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兴趣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让很多拥有电脑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到计算机的用处之广、之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案例制作、探索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9

关键词:课群;课程体系;软件课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体系的目标

课群的最终目标是“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围绕着这个总体目标,在建设课程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因素,综合教材、教案、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内容,建立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基于课群的课程体系具有结构稳定、内容动态的特点。下面是我们建立课群体系的一些思想要点。

(1) 重在应用,兼顾基础理论

重在应用,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特点。简言之,后者关心的是整个“计算学科”,而前者更看重“计算机的应用”,同时兼顾必要的理论。我们认为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认为应用即是操作,不必学什么理论;二是以为既然是基础课,就应该加强基础理论,惟恐理论讲少了会降低课程质量。前者混淆了“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界限,后者混淆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界限,其结果都不利于真正提高IT应用的水平。

(2) 拓展广度与深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课群既是一个整体,参与的所有老师可以共享同一个资源平台;同时又可以分为四个独立的分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集中精力专攻某个方向,从而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3) 注重创新与实践,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构建基于网络的创新实验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材目标,自主地、有选择地、比较深入地学习到某种计算机软件专项技术。

(4) 探索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虽然学生学习了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但通过学生的组合,能组建完成较大型项目的团队,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各尽其长,发挥技术优势,培养了团队精神。

2基于课群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课群是指多门同一个类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自己所学专业的选择某个课群中的一门课程。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如下基于课群的课程体系(见表1)。整个课程体系中,共有五个课群:基础课群、程序课群、软件课群、硬件课群和应用课群,供不同专业学科和学生选择。其中每个课群覆盖某一个计算机知识领域,课群中的各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共性,也有不同。

基础课群覆盖的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领域,就是1+X模式中的1。作为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先导,基础课群紧随在中学IT课程之后,又位于X门后续课程之前,应该成为“承前启后”的桥梁。程序课群覆盖程序设计知识领域,除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外,不同课程教授不同程序设计语言,已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软件课群覆盖数据库应用知识领域、多媒体应用知识领域以及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知识领域。本课群的各门课程在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公共基础知识之后,以理论+实践的方式教授软件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内容。硬件课群覆盖计算机硬件知识领域和网络技术知识领域,本课群以硬件及网络为主要内容,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目前主流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备以及应用情况。应用课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和专业结合,二是选择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热点技术作为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导论、动态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局域网设计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等。同一课群所开设课程随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基于课群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确定了基于课群的体系结构后,就要通过实施来贯彻“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具体实施计划如表2所示。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10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等。这个部分教师使用教学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场所为教室或者是多媒体教室。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人手一机,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实训法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场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学”

此课程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做”一体。

三、具体教学案例

我曾经给几个专业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并尝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并不直接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使用)的教学,而是进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教学。考虑到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本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在当前的第二步(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的教学)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其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更多地教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运用。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要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熟练操作,自主学习。这是对之前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二)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是办公软件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笔者增加了“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等等教学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PowerPoint制作市场推广计划等练习项目。

(三)对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

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各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等相关工作,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而是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花大量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四、教学小结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就是在逻辑关系的引导下,实现软件内容的重新确定,进而形成对应的基础架构,这是软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甚至会影响到后期软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由此积极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

1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

1.1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概况

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使得人机交互效益得到不断展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式,实现自身运营模式的信息化转变,由此以对应需求为基础的软件开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具备以下的特点:持续性特点,就是软件开发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完善过程,在计算机逻辑基础上,计算机软件的缺陷是一直存在的,只有不断的采取措施去修正,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计算机软件的性能;针对性比较强,往往都是针对于某一行业或者领域而开展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其开发工作的目的性更强,对于效益的追求也是更加强烈的。

1.2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量比较多的基础架构,就是三层结构体系,其分别可以归结为:其一,表示层;其二,逻辑层;其三,数据层。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可以使得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使得逻辑关系和计算机语言之间得以分离,这样在后期维护和修改的时候,单独的对人机交互模式进行调整,就可以使得软件开发的节奏变得更加快捷。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对于软件性能的最大化发挥,对于软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而言,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2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分析

2.1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需求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开发设计怎样的软件,都需要在明确开发目的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需要对于软件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不同的企业,归属的领域不同,所需要展现的功能也是很有差异性的,此时企业都会提出对应的软件开发需求。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开发者与信息企业之间会展开大量的协商工作,对于软件的功能进行分析,结合企业业务运行特点,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方案的敲定。为了做好需求分析方面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软件企业与需求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保证在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组织的业务特点和规律,保证软件开发需求能够更加明确。

2.2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编写的角度来看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需求分析结果得出之后,就需要进行实际的软件编写工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使用的是C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为:语言结构结构比较好,编写操作比较快捷,是当前程序员使用频率比较多的语言模式。在实际的软件编写的过程中,会依照对应的功能划分,实现不同模块的敲定,保证不同模块都能够发挥自己的功能,此时需要建立对应的函数模式,使用这样的主函数对于各个模块进行调节和改善,这样可以保证结构能够更好的维护。当前一个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都是有多个程序员来共同完成的,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保证软件编写工作的高效性。

2.3 从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测试的角度来看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编写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对于软件的不同功能实现测试,实现对于软件测试阶段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软件性能发挥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将对应计算机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必然要进行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输入特定的参数,对于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验差运行情况与理论情况之间差异性;其二,使用白盒子和黑盒子的方式去进行测试,同样对于软件测试的效果进行记录,由此实现实际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三,除了测试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对于软件的性能发挥进行检查,并且推出全新的版本,进而实现软件自身的修复,这样可以使得其自身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3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选择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选择,关系到计算机软件效能的发挥,牵涉到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选择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树立软件设计目标意识,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基础框架进行选择;其二,使用先进的逻辑语言和编程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架构进行合理的编写和操作,由此才能够保证基础架构开发工作的高效性;其三,依照软件目标功能和结构选择之间的关系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进而使得软件开发行为朝着有目的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四,注重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的塑造,处理好不同模板开发之间的关系,保证计算机软件基础结构选择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并不简单,其中不仅仅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关注到计算机软件基础结构的原理,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基础架构原理的运用实践来看,其基础架构选择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改善和调整,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将会展现出更加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林雪海,吴小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研究[J].电子制作,2016(Z1):65-66.

[2] 吴丽影.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架构原理分析[J].电子制作,2015(06):69-70.

计算机软件基础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TP3-4

一、前言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领域的运用也越发广泛和深入。对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有利于快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的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是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层次相比较,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开拓学习思路和技能为原则,从实用角度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正确地建立计算机基本概念,具备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校本科生必修课,为了更好地为不同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好基础,部分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由相关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实施的授课任务和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非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如何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文化并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

我们知道,通常承担一门新课,至少需要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效果。而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授课老师,多以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为主,几乎每隔5年就全部是新面孔,这固然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年青教师对推陈出新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掌握更迅捷。但不利的一面是,如何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因为这是关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综上,根据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情况,提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年青教师如何把握授课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二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何不断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这两个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改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学以致用,授课内容重点突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组成有直观深刻的认识,并能够亲手组装一台学习用机;教师通过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多种软件的讲解和示范,结合上机实习,使学生达到常用软件运用自如的效果。

结合笔者最近几年的授课心得,依据学以致用的目标,建议主要授课内容可调整如下。

(1) 微型计算机的安装。计算机硬件无论从性能还是价格上每隔3个月就有很大的变化,而授课任务一年仅一次,几年才能更新一次的教材上被淘汰的硬件要放弃,改进的产品型号而课本上又没有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变化,熟悉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价位等。

(2) 组建有线对等局域网络,共享输入输出设备设置。本科生由于学习需要,在升入大学后需要配置个人电脑。本科生以宿舍为单位,可共享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资源,如何学会组建高效的局域网开展学习和娱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3) 制作个人主页及网站。利用专业的网页制作软件(如dreamweaver或HTML),创建个性化的个人主页,要做到版式设计有特色,页面要图、文、声、色俱全,网站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并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

(4) 创建精美的图文混排文档。以本科毕业论文模板为例,达到熟练运用中文字处理软件,创建页面美观、重点突出、可读性强的文档,提高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所撰写的研究性论文的文本质量。

(5) 提高大海捞针效率。培养学生正确准确地表达检索意愿,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打捞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辅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网络免疫力,学会识别网络暗礁,避免沦为网络奴隶。

以上主要授课内容的提出,是结合笔者在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时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的,同时也是本门课程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重要内容。

四、合作共赢,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非常迅速,软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单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跟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发展更新。为圆满完成前述主要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1) 组建课程组。以学院为单位,组建相对稳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小组,推选一至二位老师负责联络组织工作。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每年都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一次刷新,不同章节要落实到具体的授课老师头上。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2) 开展教学研讨。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特色,在授课重点和难点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对于刚主讲这门课的老师,要在24个课堂学时里完成300多页课本上的全部授课任务,以及在32个实验学时内完成近200页的实验指导,如何把握重点和非重点,如何讲透难点,就显得十分迫切了。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共享授课资源。《计算机文化基础》上课所用课件,除了要就课本上的知识点制作课件外,通常还要准备大量的实例作为上课素材。举例来说,讲授“中文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这部分内容时,精心准备的PPT课件也许只能占据屏幕的一小部分,而大量的讲授内容必须要打开Excel窗口实际操作演示才能完成。因此,事先就需将举例要用到的许多素材放在一个个表单(sheet)里,这样的表单在2个小时的授课中就需要调用30多个。同样,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等也涉及到类似的情况。这些实例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每隔3~5年就需要全部重新制作。因此,除了分享PPT课件外,还有更多的授课素材可以分享,这一点尤其对刚刚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老师帮助非常大。

五、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年青教师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师本身的计算机文化修养、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都大有裨益。此外,通过独立主讲一门必修课,对年青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任课老师本人更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