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0 14:49:24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1

本学期主要工作任务:务实,做好梯队建设工作;发展,促进社团良好的运转;创新,提高协会的品牌影响度。努力创办一流的计算机社团

计算机协会宗旨:

普及电脑知识、传播网络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为同学们的计算机学习创造优越条件,提供良好的氛围,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培养会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广大会员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兴趣,丰富和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为宗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社会道德风尚。

根据协会宗旨,本学年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社团现有人员的凝聚力,增强部长及以上成员的领导能力,(文章转自kt250.com) 提高副部长以上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干事的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社团各部门的协作力度,从磨合期过渡到稳定期,同时在社团联合会指导下准备招新工作。

三、召开本学期第一次成员大会,促进新成员更快的了解社团。

四、完成招新工作之后即开始对新成员的培训工作,依照协会宗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内部培训工作。让每位成员都有上机实习的机会。

五、认真做好各项协会既定活动,每两周一次的义务维修活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水平内部培训活动等。努力通过活动为全校同学提供更好的服务,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水平。在老活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尝试举办一些有创意、有影响力的活动。

六、不定期举办面向全校同学的计算机知识讲座,提供最新最全的计算机知识,传播计算机科技发展动态。

七、举办装机大赛,通过比赛形式传播计算机硬件知识,亲自动手组装计算机主机,提高计算机爱好者的动手能力。同时举办计算机产品展,并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参观者的辨别能力,减小购机上受骗的可能性。本活动暂定于百年校庆结束后举行。

八、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计算机信息普查,以问卷调查和随机交流的方式对全校同学计算机普及率,计算机整体水平,购机意向,学校网络状况,计算机使用习惯,使用计算机期间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最需要我们计算机类社团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等方面进行调查,并整理一份书面调查报告,作为学校管理的参考。同时依据此次调查调整本社团的工作方向,更好的举办同学们最需要的活动。本活动计划在10月底举办。

九、举办网站创意设计大赛,以书面或网页形式提交作品,为建站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给有建站梦想的同学提供一个机会,我们将会选出优秀方案助其实现梦想。本活动定于11份举办。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2

晚上好!谢谢大家的到来。因为我不是经常冒泡的人,一些老师和同学并不认识或是熟悉我,而现在刚好我接任师院计算机协会社长一职,有必要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

是xx师范学院计算机系网络与软件一班的学生。

下面是我的述职报告。师院计算机协会是隶属于xx师范学院团委的一个学生社团,自 XX 年成立以来,计协就秉持着 “ 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兴趣、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素养 ” 的方针和“用创新砸实思想,用技术赢得尊重”的会训,努力地把社团办成一个计算机爱好者交流的平台,一个能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能够提高的舞台。

对于计算机协会而言,社长确实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而计算机协会的大同在于每个计算机协会成员的参与和努力,也在于每个计算机协会会员心之所向。在计算机协会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虽然成为计算机协会会员的先后顺序不同,但确在体验着同一个计算机协会。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微笑过,烦恼过,彷徨过,可是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我们都走过来了,而且都走得好好的。时间是个好东西,它好在把待在计算机协会的美好感情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让所有在协会带过的人都会拥有相似的感情。 温馨,说起温馨,很自然地联想到家的归属感,这对于曾经在以及现在仍在计算机协会的人来说是最大的感受。在计算机协会我们一起为各种活动的赞助而奔波,一起为各种晚会的准备而忙碌,一起为各种悲催的电脑而维修……彼此的感情在这种种中逐渐深厚,慢慢地我们心里形成了对计算机协会的一种归属感,而这归属感转而让大家更亲更团结,想着一起把计算机协会建设的更好。

社团管理方面,我较之于前几任社长有了较大的改动,权且作为一个实践,具体的就目 前来说,勉强算是初见成效。计算机协会现在随着大一新社员的逐渐成熟,总得来说计算机协会的几个部门分管大型活动、日常活动、资讯传递,彼此融合统一但是又保有不同的职责。我在在任期时的建社思想非常简单, “ 专 ” 、 “ 广 ” 两个字。所谓的 “ 专 ” 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能够让计协成员得到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所谓的“广”就是指利用课余时间让计算机协会的每一个人都学习一下同一下活动不同角色的能力的。 在 XX 年度,我将会重点做到以下几件事:

一、培养新人,计算机协会的生活总是短暂而又美好的,在交接棒时,我真心希望我能带着计算机协会够好好地生存下去、茁壮成长,所以培养大一社员主要锻炼其自主性将是我在 XX 年度社团活动的重点。

二、构建师院社团联盟平台,计算机协会要联合师院其他个大社团实现一个联盟平台,力求资源共享、人才共享。计算机协会能够和其他社团一起参与其中来,用自己的特色和联盟平台的力量为xx师范学院的学生计算机生活打造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

三、会员进企业参观学习,计算机领域很广泛有网络方面,数据库方面,多媒体方面等等为了让计算机协会的成员更有目的和方向的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开展大众类的计算机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与生活等着重针对了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朋友,让所有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到师院计算机协会的用心。力图让每个人能够参与到计算机生活中来。类似于 office 系列常用软件指导、 photoshop 在电子海报设计中的初步应用等也正在策划之中。用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计算机协会成为一个能够让人铭记的名字,计算机协会能够真正帮助到每一个人,成为大家的好帮手。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50-0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媒体的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的传媒集团相比,我国媒体集团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竞争优势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不断改善媒体集团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对于提高媒体集团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制约我国媒体发展的瓶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媒体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媒体市场向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上要求传媒集团成立后,原有资源快速整合,母子公司产权明晰,财务内控管理运作高效。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媒体集团的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尚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漠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一直是沿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受传统计划经济和事业单位性质的影响,媒体普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国家包管一切的观念。认为媒体是国家的,利益得失也是国家的,媒体只要在政治报道上不出差错,就等于完成了一切任务。对财务控制不重视,认为国家的东西,你用他用都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太较真。这种事业型的管理思维,限制了财务职能的发挥,忽略了财务内部控制应有的财务监督职能,导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控制手段落后

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有些媒体单位没有制定单独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仅凭一时的感觉和感情去控制,随意性较大,约束力较差。有些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内控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传媒集团的财务管理有些还是“管家婆”的手段,主要进行事后核算工作,对经营事件事前、事中的关注控制不够重视。这与传媒现实发展中对于财务管理要协助集团管理层作决策的要求相去甚远。

3.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虽然很多传媒集团有预算制度,但是预算没有成为集团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有章不循、随意更改的现象时有发生。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支付能力不足。有的预算不科学,缺乏可靠的预算依据和计量标准,使得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无法执行,造成财务监督考核弱化。

4.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媒体集团对资金实行分散管理,下属多级法人分散占用资金,二级法人单位多头开户,资金失控,人为地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集团内部下属企业的资金大量闲置、沉淀,而另一些企业却资金紧张,大量向银行贷款,使财务费用有增无减。效益好的部门总想摆脱集团监管和控制,效益不好的部门又过度依赖集团。

5.财务监督及业绩考核乏力

由于长期受靠财政吃饭的习惯思想的影响,媒体对资金收支管理不够重视,收入分配中仍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市场化的业绩考核和分配制度尚未形成。有的媒体对二级单位的投融资情况、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或有负债、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掌握不全,投资决策随意性很大。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监督乏力、滞后。同时,由于片面追求短期利润指标,往往年度考核时经营业绩很好,但是,一到新任班子上任清产核账时,潜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二、加强媒体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针对媒体集团目前存在的内部财务控制中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预算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将媒体财务控制转变为对媒体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根据媒体自身的特点,财务管理的重点应从机械的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算控制,变被动为主动,有计划的开展全面财务预算。媒体集团公司作为总体战略的筹划者,每个年度根据市场环境和总体战略提出集团各企业的战略目标,并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编制预算。集团公司享有对各子公司的预算审批权,并对获准通过预算进行全方位监控,加强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

媒体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有:(1)经营成果预算,包含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率、费用、经营利润;(2)财务状况预算,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3)投资预算,包括投资项目进度、投资资金来源及投资回报;(4)劳动力成本预算,包含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统筹费用、人员结构等;(5)现金流量预算,主要有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媒体全面预算要坚持四个结合。首先,预算管理要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只有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才能确保资金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预算管理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成本控制管理一要指标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要全员参与,每项成本费用指标都有人控制。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媒体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指标。比如:广告部门制定广告费率控制目标;发行部门制定发行费率控制目标;印刷环节控制纸张内耗指标、可控费用指标等。第三,预算管理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预算一经确定,在媒体内部即具有刚性效力。执行单位要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第四,预算管理要同媒体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资金控制

资金是媒体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媒体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对媒体集团来讲,建立资金结算中心是一种比较好的资金运作控制方式。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媒体集团的一个管理部门,它负责整个集团的日常资金结算,代表集团筹措、规划、调控资金。集团的每个成员单位无论在银行是否开设账户,都需要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账户,保证资金的有效管理。通过资金结算中心,真正做到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宏观控制资金的合理使用,盘活集团沉淀资金,防止资金流失和体外循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资金风险。

结算中心的基本功能有:(1)资金聚集功能。媒体内各二级单位取消账号,其资金汇集到结算中心账号上来。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媒体集团对资金实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满足媒体对外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由于结算中心一个口子对外开户结算,大量节约了资金“头寸”,降低了媒体资金利用成本。(2)资金融通功能。各二级单位账号归并以后,成为结算中心的开户单位。这些单位若流动资金短缺,可以向结算中心申请贷款,简化了信贷手续。集团内各单位的资金拆借,实行内部银行制,按等于或低于同期市场的利率标准有偿使用。结算中心利用闲余资金在二级单位之间调剂余缺,把原属于银行赚取的贷款利息截流到了媒体集团的“自家田地”,为集团创下一块利润。结算中心根据集团资金使用计划对聚集起来的大量资金进行筹划,在留出日常流动资金采用活期存放以外,其余资金可划分为不同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赚取高出活期存款若干倍的利息。(3)内部结算及监控功能。媒体集团的二级单位、子公司很多,内部各单位之间经济交易款项需要在商业银行之间划来划去,一笔资金在银行之间至少要停留1-2天。成立结算中心以后,各单位间的内部交易业务实行转账收付,只需要几分钟就可完成,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结算网络实现了实时查询资金明细数据,动态监控资金存量、流量流向。各单位可以在当天看到自己账户的明细收支情况及银行存款余额,做到收款、付款心中有数。集团所有单位现金的流入、流出又在资金结算中心的监管下,自然形成了对成员单位的资金监控,集团资金运营安全程度大大加强。(4)服务支持功能。对异地经营实体的资金监控一直是媒体集团宏观管理的一个难点。资金结算中心运用与银行对接的现金管理系统以后,只要异地子公司在集团选定的开户行的地方分支机构开户,银行对异地账户资金按照集团总账号序列进行逐级归并集中处理,集团就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远程适时监控其资金动态并及时回笼销售资金。另一方面,资金结算中心是集团资金流量的总出入口。在这个总出入口进行现金流量的统计是比较准确的计量数据。从收入、支出这两大类对整个集团的现金流量数量、结构、规模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在年度与年度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这将有助于扩大对经营形势分析的视角,帮助财务负责人提高对集团经济信息观察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运用网络技术实现集团会计核算一体化

作为已经进行企业化运作的媒体集团,财务管理应尽快适应时展的需要,加快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通过应用网络财务软件系统,在空间上实现财务远程处理,并使财务管理集中化、整合化、开放化,解决集团下属单位及子公司会计信息不全、上报滞后、集团收集整理数据合并报表困难的问题。

网络财务系统下的会计核算,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事中的动态核算,能够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集团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告。在效率上,网络财务系统使会计处理更加迅速,决策更加科学,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国内一些管理基础较好的媒体集团在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采用较为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达到了“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媒体集团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内部资金流向,避免了传统手工填制报表的弊端,保障了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水平。

4.实行绩效管理,建立集团业绩评价体系

随着媒体集团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日益复杂,人员负担的加重,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吃大锅饭现象,改变由于人员身份不同,同岗不能同酬的现象。需要解决业绩与收入真正挂钩的问题,需要建立市场化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

所谓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学、财务学、数理统计方法,对企业或其各分支机构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资本运营效益、经营者业绩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业绩评价包括动态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层次。动态评价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对有关部门或个人的工作业绩状况即时确认、处理,它属于事中控制;综合评价则是在期末对于各预算执行主体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的分析评价,其评价内容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为主,综合评价作为本期预算的起点和下期预算的终点,主要涉及企业整体效益的评价及奖惩分配的问题。

对于媒体集团,在历史形成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按照集团效益计发绩效奖励的浮动薪酬制度,要推行经营者、员工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激励制度”。一是修订相关的业绩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以预算执行结果为主导的奖惩考核机制;二是建立对集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对集团本部及各经营单位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分析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建立各分、子公司预算管理典型经验库,促进各公司各单位争先进位。三是把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引入到人事管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与绩效考核优劣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集团整体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质量。

5.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集团财务控制执行力

(1)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程序

在媒体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要强化内部涉及财务控制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规范边缘职责,保证财务内部岗位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从源头和制度上保证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错误与舞弊。

(2)下派会计主管和委派财务总监

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下派会计主管和委派财务总监是一个加强媒体集团财务管理和保护出资人利益的有效方法。对集团非法人的分公司、二级核算单位,集团总部可以用“双向选择”的形式,下派会计主管,负责分公司及二级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集团总部对会计主管实行“轮流换岗”的制度,实行“以岗定薪、一岗一薪”的工资制度,会计主管的工资虽然由集团开支,但由集团总部根据其在分公司的工作业绩好坏采用不同的标准。

对控股子公司,媒体集团委派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代表出资人的利益,它与委派会计主管的根本区别在于工作职能的转变,从传统的财务信息提供过程中脱离出来,担任一个资产和财务的监管者。可以由媒体集团总部挑选优秀财会人员,经过理论培训和轮岗锻炼,委派到下属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集团赋予财务总监代表总部行使监督职责的必要权限,通过有效监督,化解子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集团总部对财务总监也实行“轮流换岗”的制度,财务总监的工资由子公司上交到集团后,集团统一开支,藉此防止财务总监为谋取个人利益同子公司联合作弊,有效地加强财务总监的监管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东.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方法及运用[J].经济论坛,2005(04).

[2]张家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9.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4

1、学生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现状

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特点和各大高校特色的学生活动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逐步实现高效、持续管理,是学生活动组织管理创新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通常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学生活动、教学辅助活动、生活辅助活动和学生事务工作自身的管理等四个方面。

在我国大量出版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论文和编著中,胡志宏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内学者蔡国春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

2、第二课堂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对数十家企业的调查了解,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能力的要求程度如下表所示:

岗位类型

 

综合能力

实习或就业岗位类型

纯专业技术类

技术与综合能力均衡类

外勤岗位

内务岗位

专业动手能力

较强

一般

一般

团队合作能力

较强

自主学习能力

较强

较强

较强

其它综合能力

较强

表1(table1)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无法仅靠传统课堂教育实现,只有在大量的活动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有目标、有意识地培养锻炼,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因此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如果把教室课堂、实验室课堂、企业实践基地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协调统一,相互配合,将培养出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第二课堂的内容

要切实把学生课外活动成功地打造成为第二课堂,关键点在于“扩大学生参与面和受益面“,以班级为单位和重要平台”,秉承“自主学习、自觉实践、自律管理”的“三自”原则,活动质量重于活动数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未来职业生涯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目标。

目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将第二课堂按照参与者的不同特点分为四种类型:

     3.1培养引领未来职场精英的第二课堂

参与此类课堂的学生是学生活动中的活跃分子和骨干力量,注重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展示,有较强的组织和号召能力,是学生活动的领袖人物。建设好此课堂,培养优秀的活动组织策划、领导实施者,需要赋予学生干部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的空间,教师重点做好指导、推进、协调、检查、总结、推广和激励工作。

     3.2培养多方面发展特长人才的第二课堂

对于普遍人数过万的高校来说,必然有着数量众多、兴趣各异、活跃在不同领域(艺术、体育、文学、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积极分子,学生活动的广泛开展,正是让大学文化百花齐放,体现青年朝气和活力的广阔平台,培养多方面发展特长人才的第二课堂,提供了一个学生竞技展示、学校发掘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良好机会。

     3.3在学校内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第二课堂

此类课堂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将第一课堂专业学习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开设旨在把专业学习与学生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应用实践选修课”;及在专业课教学学期的后半段,导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应用实践课题等。以上应用实践课程或课程应用实践课题,以某个IT研发项目或某个IT竞赛项目为目标,开展和推动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以学生团队为基础、以系级学生组织为纽带,以计算机系学生(技术)论坛为平台,使第二课堂真正成为第一课堂外的重要实践课堂。

3.4发动广大同学参与、扩大受益面的第二课堂

胡锦涛主席提出: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学生活动要让全体同学受益,需要将工作重心和重点放在班团及学生团队活动上,以团组织生活和院系大型活动为载体和主题,组织开展既符合学院办学理念,又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班团活动,扩大参与和受益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活动策划、组织和开展过程中,重点关注改变就业能力弱学生的相对自闭状态。

4、第二课堂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在第二课堂建设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4.1完善组织

4.1.1、健全学生管理组织,建立年级委员会;

为了确保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真正让广大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受益,计算机系成立年纪委员会,每个年级设年级长两名,专门负责班委工作的组织监控、班级活动的策划协调;每两个星期召开年级长会议,有系主任、学生工作负责老师、团总支书记、学生会主席共同出席,年级长对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汇报,研究讨论近期的活动安排计划。

4.1.2、健全系级学生社团和团队,设置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学生组织,成立计算机协会和艺术协会。同时学生以组建团队的方式参与实践和科研项目,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现在I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协会是计算机系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计算机系通过计算机协会为纽带,将学风建设同第二课堂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专业特点的特色学生活动,是计算机系以学习带活动,以活动促学风的重要尝试。

计算机协会目前已有成员约110人,协会先后成立了多个计算机技术交流社团,其中主要包括:C,C++社、ASP.Net社、JSP社、数据库社、网络社、OFFICE社、数字艺术社等。

协会工作的三个结合:

A、结合应用实践系列课程——计算机协会协助老师对选修应用实践课程的学生团队进行组织管理、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开展结合该专业方向的各种活动。

计算机系已经开设的应用实践选修系列课程:

07级数据库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06级基于JSP的WEB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06级基于ASP的WEB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06级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实践(2学分);全系主要学生干部学生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应用实践(2学分);全系学生助教专业教学实践(1学分)。

B、结合科研和竞赛项目——计算机系每年会组织或参加各种科研课题和竞赛项目(如ITAT就业技能大赛、“锐捷杯”网络设计大赛、装机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活动的组织到活动成员的前期培训都由计算机协会成员来完成,并尽量将每一年举办的活动固定下来,围绕这些活动和比赛来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丰富课余生活;

C、与学生助教相结合——助教工作是计算机系学生工作的特色和重点,助教工作依托计算机协会这个专业社团不仅利于优秀人才的共享,也使助教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强大的组织保障。

4.1.3、在学生组织中设项目部,把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运用到学生活动的组织中。

为了让学生活动的组织更加精确和完善,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运作方法,同时也为了和IT行业的实际工作接轨,培养学生项目管理思想应用的意识,计算机系尝试用项目制方法组织周期短的大型学生活动。该方法打破了学生组织原有的部门划分,组成新的团队独立负责策划组织活动全过程,每一个项目尽量不要重复的团队。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大局把控能力,给更多的同学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各部门同学间的融合。

4.2、培训与管理资源整合

4.2.1、全面提升学生干部能力,打造专业精干的学生干部队伍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目前拥有包括系级学生组织和班团干部在内的庞大的学生干部队伍,除去05级,目前计算机系三个年级共有系团总支干部178人,系学生会干部104人,班团干部212人,宿舍长180人。

要充分依靠学生干部的力量组织开展学生活动,教育和激励各级学生干部,使其认识到第二课堂对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价值,努力培养他们成为积极、活跃、阳光和能干的各类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领导者。

为此计算机系特采取一系列措施系统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

① 开设对学生干部教育的讲座:内容涵盖了担任学生干部的意义、学生干部的职责、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干部工作与专业学习关系等;

② 上学期对学生干部开设旨在提高活动计划组织和控制能力的项目管理培训, 69位主要干部完成了16课时的项目管理选修课程;本学期为提高学生干部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72名主要干部参加了16课时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选修课程。

③ 组织学生干部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开展、两个课堂的统一等问题进行研讨;

④ 把优秀学生干部列为高年级实习就业的重点推荐对象。

4.2.2、加强信息动态管理,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团队制作计算机系班级评比管理系统和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班级评比管理系统可动态记录班级学生活动参与情况(参加人数、获奖情况等)、学风建设情况(班级到课率、挂科率、四六级通过率等)、个人重大奖惩情况等;通过综合各方面情况,在期末评比出各班在年级中的排名情况;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可动态记录学生详细基本信息、学生成绩、参加活动记录、奖惩情况、受助情况等;

4.3、及时有效的学生激励与约束机制

4.3.1、学生激励系列措施

班级评比体系:对各班定期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名。班级评比情况同班委及班级成员评优评奖挂钩。据统计,本学期计算机系各班参加活动人数平均比例达到70%以上。

系表彰通告:定期系通报表彰活动表现优秀者,记入档案。(目前已表彰演讲比赛、迎新晚会、趣味运动会、主题公园劳动、合唱排练指导、艺术协会敬老院感恩演出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

学生评优体系:在计算机系的奖学金评选细则中,实践活动比重占到25%,激励学生在确保学业的前提下全面综合发展。

业绩记录:学生活动成绩及时记录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中,作评优依据;

4.3.2、约束措施

计算机系以系发文件的形式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至少两项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占学期“形教”课评分的40%。

4.4、运用学院机制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目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学生活动全面整合了学校可用的各种资源,“校内科研项目、IT竞赛项目) + 应用实践选修系列课 + 专职教师 + 计算机协会分会 + 学生团队 + 学生助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专业互动交流的广阔平台。

4.5、统筹计划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将统筹规划并合理安排第二课堂活动,将专业和实践学习的第一课堂协调,重点打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注重活动的质量。

5、第二课堂考核体系

要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除了采取具体的措施让学生广泛参与学生活动外,还应建立长期稳定的第二课堂考核评价体系。目前,计算机系结合第二课堂具体措施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考评:

①、应用实践选修课程分数、竞赛排名;

②、班级评比得分排名;

③、学生干部档案评分。

④、制定第二课堂中表现突出、进步迅速的学生表彰制度

6、小 结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系在为期近一年的学生活动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包括:如何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地活动;如何更有效的将两个课堂无缝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要成功地将第二课堂建设深入落实,需要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各方面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将学生打造成“健壮而不粗野、文雅而不懦弱”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2000(2):5.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5

2. 社区中年在工作当中由于日常英语学习不足导致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利;

3. 社区中小学生由于学习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习上走了很多弯路;

4. 社区部分老年、少年、儿童由于家庭社会的压力,导致心灵上受到很多创伤

活动主题:

社区实践周

活动主办单位:

绿洲实践社

活动目的:

为社区居民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通过有目的性的合作增强社员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也通过此次综合性的活动进一步加深社员对实践的理解,进入社区锻炼社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对部分社员的专业学习也能有相应的帮助)有我们所服务的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举办时间:

XX年10月29日

活动地点:

南昌市松柏巷社区

活动参与人:

绿洲实践社全体社员

活动宣传:

社区--海报,条幅,社区网站

学校—海报,日新网,交大绿洲网及社工委网站

具体活动方案:

1. 社团内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计算机擅长者负责针对社区对计算机知识需求者进行解疑,部分需要进行进如家庭户的将进行相关手续后方可进入接(设现场咨询站点并附赠相关书籍)

2. 社团内部英语成绩拔尖者针对社区英语学习者进行相应指导(设现场咨询站点,并附赠相关书籍)

3. 将社团内学习成绩拔尖者针对学习方法欠佳的学生或是学生家长进行相关的知识传授(包括开讲座,现场指导……)

4. 对于社区中,中小学生及老年的各种心理需求,将安排心理辅导小组的人做出心理调查问卷,并依据问卷填写结果给出相应建议。心理辅导小组的成员还()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特点设计参与度高的心理小游戏。(设现场咨询站点和“心交心”咨询室)

活动流程:

1. 请相关人员对社员工作进行相应培训;

2. 由社团统一车辆进入社区;

3. 由内务小组进行现场布置,宣传小组进行现场宣传;

4. 会员根据自己预先安排好进行组别分开,各小组正式进入活动;

5. 娱乐性表演—双节棍协会进行现场表演;

6. 社员和社区居民互动—由社区居民需要我们提供相应的现场咨询流动点(为解决一些临时性活动)

7. 中午由社团统一发放工作餐;

8. 视情况定下午返校时间

9. 社员现场清理后进行统一返校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6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旅游行业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行业的日渐繁荣,旅游企业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与此同时,出现了旅游秩序失范、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弊病。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旅游企业的优胜劣汰、2013年《旅游法》颁布实施对旅游行业的净化以及“葛兰素史克”事件对旅游行业的警示,小型旅行社势必出现生存危机。大中型旅行社通过收购、兼并成立集团化旅游企业以整合市场将成为必然趋势。为此集团化旅游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如何提高抵抗财务风险能力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一)集团化旅游企业定义

集团化企业主要指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以产权关系为基本纽带并依此形成多层次的经济组织。集团化旅游企业就是指从事旅游相关业务的集团化企业。

集团化旅游企业成立目的主要为扩大旅游市场规模,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整体抵御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重点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根本在于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做到“有法可依”。由于企业具有自身发展特点,应在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2)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影响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旅游企业须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把防范风险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始终,提高财务人员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打造财务信息管理平台。鉴于旅游产品销售时效性、现金流及经营受季节波动、经营范围广业务操作灵活、财务管理复杂等诸多因素,旅游企业更应及时掌握财务信息,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益,为此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尤为重要。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选拔优秀职业道德素质的财务人员;与时俱进,学习最新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做好管理人员阶梯储备;推动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入竞争机制。全方位管理措施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产权结构复杂

(1)旅游企业主要通过控股形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组建集团化旅游企业。而且持股方式多样化,既有垂直持股,也有环状相互持股,还有二者相结合。

(2)中小旅行社绝大多数都是由个人组建形成的,集团化旅游企业通常也是采取收购个人股权以控股中小旅行社,进而达到市场占有率提高、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的目的。因此,集团化旅游企业控股的子公司通常都含有个人股成分。

(3)因旅行社是轻资产行业,公司经营主要依赖服务、口碑、人脉,况且旅行社最大的资产即是客户,而客户资源基本又掌握在个人手中,为此在收购初期集团化旅游企业出于稳健性考虑,通常仍由原股东担任子公司总经理。

持股方式的多样化、个人股的存在、过多依赖个人经营,致使集团化旅游企业产权关系较为复杂。集团公司在子公司的话语权、决策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子公司经营者一贯的单纯追求销售利润与集团公司战略管理、财务风险控制存在必然冲突。

(二)收购的中小旅行社财务工作基础薄弱

(1)信息化管理基础有待加强。1)旅游市场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通常是薄利多销,以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赚取利润的增加。为此旅游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局限于经营性管理中,忽视信息化管理,由此导致多数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较薄弱。2)集团化旅游企业因各子公司市场定位、经营方向、发展规模不同,各子公司都是各自经营,自行使用信息系统,集团缺少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基于单一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无法实现集团内各子公司信息化数据的联动。

(2)财务基础工作不牢固。由于集团化旅游企业收购的多为中小型旅游企业,而中小旅行社重经营、轻财务的管理思想在企业普遍存在,中小型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必然在集团化旅游企业对旅行社的收购初期有所体现。1)长期轻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仅限于事后核算、日常报税,财务在整个公司中缺少核心价值,财务管理被边缘化。2)个别旅行社账外账、不入账问题时有发生,造成出现企业虚盈实亏或者虚亏实盈不正常现象。资金操作随意性大,致使账目不清,资金短缺。3)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最大,但对应收账款却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对挂账单位、金额、账龄仅依靠业务人员确认,未进行定期对账。应收账款管理混乱,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给催收欠款带来难度,公司常出现经营资金缺口。

(三)集团化企业管理程序链条长与业务灵活性存在冲突

在集团化企业中,不同层级公司对外投资的延伸,资本运作呈现以少控多的局面。评价一个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小,主要看合并范围内总资产、营业收入。集团总部监督、控制、跟进子公司财务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这样才能保证子公司的财务决策符合集团整体利益。但却导致管理链条过长,管理效率低下。

具体到旅游企业,由于业务特性,对包机、包房等大经营项目的决策时间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旅游旺季,由于供求不平衡,一旦超过供应商规定时间就会被取消定位,团队行程就难以保证。而冗长的管理审批链条,常造成后续业务操作时间紧迫,有时甚至被迫搁置决策。

(四)资金周转不畅、资金利用率低

集团化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收购或新成立的旅行社不断增加。通常子公司在经营初期营运资金靠集团总部支持,在经营稳定后通过占用集团内部公司团队款业务往来款等方式维持自身资金周转,影响集团内部资金运转的顺畅。由于所属子公司都各自核算,开设银行账户,一定程度上占用资金,使集团内有限资金分散、沉淀、闲置。

(五)旅游行业特性对财务管理的冲击

(1)旅游产品和服务常会受到天气、季节、经济、政治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这就影响了财务人员正确预判潜在的财务风险。

(2)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也就决定了企业经营策略的灵活多样性。旅游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增加客户,常需要调整或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开发新的供应商,这就增加了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的难度,降低了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提升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以实际工作经验为例,对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旅总社”)集团化财务管理转型进行阐述,分析如何提升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背景介绍

国旅总社是受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2009年起,国旅总社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实现了所属旅行社数量的快速增加,集团化旅游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其控股的全级次旅游企业已达到上百余家,所属旅游企业占国旅总社整体营业收入80%以上。

在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国旅总社也面临其他集团化旅游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在经历多年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摸索到提升集团化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二)国旅总社提升财务管理途径

(1)财务垂直化管理。财务垂直化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财务制度管理;一方面为财务人员管理。1)建立集团化财务制度体系。第一,由集团总部根据国家会计准则,结合实际工作调研,制定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重点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税务工作指引、会计基础工作手册、财务日常操作规范。从宏观到具体账务处理都做了统一、明确的规定。对于旅游业务风险较大的事项,集团总部也做了工作指引。例如,应收账款管理、单团毛利率管控、分子公司管控、关联交易管理都做了更为明细的工作指导意见。为保证各项工作指引的落地,集团总部要求各子公司在总部工作指导意见的框架内,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再制定本公司财务工作管理细则。第二,对于阻力较大的财务管理制度,因集团总部也有日常经营,国旅总部采取先在集团总部实施,待成功后再向所属子公司推广的方式。2)财务人员管理。第一,由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进行选派,由总部下发任命通知书。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作为总部外派人员,直接向总部财务部进行汇报。第二,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财务总监实行定期考核,包括实地工作检查、书面考核、当面述职。总部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财务总监任免、薪酬、晋升等。子公司财务总监对财务经理及其余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集团总部备案。

(2)集团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1)集团ERP系统建设。建设集团ERP系统,对经营流程进行再造,业务操作流程透明化,财务管控要点镶嵌于业务流程中,财务管理前置,构建集团化在线财务管控模式。在财务基础核算方面,旅行社企业收款、付款、结算、往来款核算流程统一,同时将通常旅游企业管控薄弱的环节:发票管理、往来款管理、单团核算毛利率管控、关联方交易管理、客商及合同管理融于相关流程中。在财务管理方面,预算指标管控、财务多维度分析报表统计等得以在线上实现。落实全面预算管控理念,在ERP系统中通过预算控制体制的建设,对预算数据进行动态追踪,能够第一时间精准的反馈信息,对预算差异采取“下钻式”管理方法,约束预算行为,以便达到事中管控预算的目的。2)逐步统一财务系统。国旅总社逐步建立用友“NC”网络会计核算系统,实现集团整体执行统一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形成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的“一本账”。所属子公司能够最大程度运用集团内资源,精准、及时反映经营情况,集团总部可根据财务系统所反映的信息了解子公司财务状况,从而达到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效果。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实施了网络会计核算系统和网络报表信息系统的对接工作,可通过账务系统准确生成符合集团总部统一管理要求财务报表,以及按照不同的公司管理需求设置的个性化报表或个性化公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3)实现ERP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国旅总社对财务用友NC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实现了ERP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财务经营数据全部来自于业务前端。因前端业务各项数据录入均规定了完整的审批流程,两系统对接既保证了前、后端数据的一致,又有效避免了财务人员随意调整账务,减少了业务、财务人员沆瀣一气的风险。

(3)强化集团化资金管理。1)集团化资金管理从所属子公司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对经营活动、投资筹资活动的资金运作进行实时控制。国旅总社建立了“九恒星”网络资金管理系统,通过银企直联、网银合作的方式,实现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银行账户的实时监控。2)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按业务淡旺季测算各子公司最低资金保有量,通过与资金日报比对,对所属子公司进行实时预警,协助各公司做好资金筹划安排。3)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对全资公司“核定额度、超额上划”、对控股公司“协商决定,有偿使用”。将集中管理的闲置资金优先调剂给资金短缺的子公司使用,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一方面解决所属子公司对外借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协调配置资金,降低了对外贷款规模及资金使用成本、改善了“存贷双高”的局面、减少了因分散管理而产生的资金沉淀。截至目前,国旅总社已与45家二级所属子公司签订《资金集中管理协议》,进一步优化国旅总社整体资产负债结构。

(4)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1)国旅总社与对方股东选派人员成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业务副总、财务总监由国旅总社指派,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子公司董事长必须从集团总部经营班子成员中产生。董事长授权总经理一定权限,由总经理在权限范围内主持公司经营管理。给予所属子公司经营班子适当的经营权限,重点掌控超额经营支出、对外投资筹资,重大事项需董事会决议。由此实现经营决策程序化与灵活性、时效性的有效结合。2)同时强调国旅总社作为企业资产的受托人,应该行使投资者全力。在财务管理方面表现为:第一,除聘用财务总监外还要对子公司财务总监进行定期考核,由集团总部决定其去留。第二,有权根据国家政策法规、集团内部财务制度,对子公司进行财务检查。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以国旅总社探索集团化财务管理为案例,针对财务管理工作难点解析应对措施。通过窥斑见豹,尝试探索研究适合目前集团化旅游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成红彦,杨斯迈.浅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重点问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0-43.

[2] 赵娜.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 (33):75-77.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7

在集团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如何掌握好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的程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集团公司集权过多会影响子公司的积极性;分权过多可能会造成分散倾向,影响公司整体利益。一般认为,在生产经营上可以分权多一点,在财务上应该集权多一点,而两者又难以截然分开。因此,如何在集团公司内部各子公司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实施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是当前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就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了初浅探讨。

一、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经理层(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监督机构(监事会)组成。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会实施的财务决策权主要有: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董事会实施的财务决策权主要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经理层实施的财务执行权主要有: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主要有:检查公司财务等。

从公司各权力机构的财务管理职权来看,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公司的财务决策与控制。因此,集团公司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首先应建立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财务决策职能和对经营者的监督职能。而董事会的关键是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经验看,只有社会化、专业化的董事会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社会化的标志是外部独立董事的介入,专业化的象征是专业委员会的形成与运作。

二、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

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是指在某项财务活动发生之前,按照既定的程序对其正确性、合理性及合法性进行核准并确定是否让其发生所进行的控制。授权控制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或公司授权管理制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特别是对有些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要项目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例如,可以对子公司的投资、贷款项目进行授权,即子公司有权制定一定金额以下的投资、贷款项目计划,超出授权范围的投资、贷款项目必须报经集团公司批准。同时,集团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贷款的立项、审批、控制和检查制度,并重视对投资、贷款项目的跟踪管理,以规范子公司的投资、贷款行为。

另外,公司的授权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1)公司所有人员未经合法授权,不得行使相应权力;(2)公司所有业务未经授权一律不得执行;(3)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4)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5)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并应当拒绝,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一级授权部门报告。

三、对子公司实施预算控制

预算的编制要以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为前提,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具体、系统地反映公司为达到经营目标所必须拥有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集团公司可根据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规模以及公司成本控制的特性进行预算控制,重点应明确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预算的编制应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这样既考虑了子公司的意见,照顾了子公司的利益,又有利于集团公司审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平衡,从而使预算的执行能够做到相互配合和协调。(2)预算编制应以集团公司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这样可保证集团公司计划目标的实现,同时预算又给每个子公司以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各方的责权关系,便于子公司进行自我控制、评价、调整。

四、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来实现日常的财务监控

委派财务总监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的基本措施之一。因具有事前控制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帮助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

集团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费用由子公司列支。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母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集团公司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监督、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活动和全部财务收支过程,不但使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贯彻和实现,而且能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实施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

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团公司通过对子公司的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为此,集团公司必须对子公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审计工作。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8

(一)集团化旅游企业定义

集团化企业主要指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以产权关系为基本纽带并依此形成多层次的经济组织。集团化旅游企业就是指从事旅游相关业务的集团化企业。

集团化旅游企业成立目的主要为扩大旅游市场规模,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整体抵御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重点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根本在于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做到“有法可依”。由于企业具有自身发展特点,应在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2)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影响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旅游企业须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把防范风险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始终,提高财务人员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打造财务信息管理平台。鉴于旅游产品销售时效性、现金流及经营受季节波动、经营范围广业务操作灵活、财务管理复杂等诸多因素,旅游企业更应及时掌握财务信息,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益,为此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尤为重要。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选拔优秀职业道德素质的财务人员;与时俱进,学习最新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做好管理人员阶梯储备;推动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入竞争机制。全方位管理措施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产权结构复杂

(1)旅游企业主要通过控股形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组建集团化旅游企业。而且持股方式多样化,既有垂直持股,也有环状相互持股,还有二者相结合。

(2)中小旅行社绝大多数都是由个人组建形成的,集团化旅游企业通常也是采取收购个人股权以控股中小旅行社,进而达到市场占有率提高、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的目的。因此,集团化旅游企业控股的子公司通常都含有个人股成分。

(3)因旅行社是轻资产行业,公司经营主要依赖服务、口碑、人脉,况且旅行社最大的资产即是客户,而客户资源基本又掌握在个人手中,为此在收购初期集团化旅游企业出于稳健性考虑,通常仍由原股东担任子公司总经理。

持股方式的多样化、个人股的存在、过多依赖个人经营,致使集团化旅游企业产权关系较为复杂。集团公司在子公司的话语权、决策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子公司经营者一贯的单纯追求销售利润与集团公司战略管理、财务风险控制存在必然冲突。

(二)收购的中小旅行社财务工作基础薄弱

(1)信息化管理基础有待加强。1)旅游市场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通常是薄利多销,以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赚取利润的增加。为此旅游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局限于经营性管理中,忽视信息化管理,由此导致多数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较薄弱。2)集团化旅游企业因各子公司市场定位、经营方向、发展规模不同,各子公司都是各自经营,自行使用信息系统,集团缺少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基于单一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无法实现集团内各子公司信息化数据的联动。

(2)财务基础工作不牢固。由于集团化旅游企业收购的多为中小型旅游企业,而中小旅行社重经营、轻财务的管理思想在企业普遍存在,中小型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必然在集团化旅游企业对旅行社的收购初期有所体现。1)长期轻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仅限于事后核算、日常报税,财务在整个公司中缺少核心价值,财务管理被边缘化。2)个别旅行社账外账、不入账问题时有发生,造成出现企业虚盈实亏或者虚亏实盈不正常现象。资金操作随意性大,致使账目不清,资金短缺。3)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最大,但对应收账款却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对挂账单位、金额、账龄仅依靠业务人员确认,未进行定期对账。应收账款管理混乱,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给催收欠款带来难度,公司常出现经营资金缺口。

(三)集团化企业管理程序链条长与业务灵活性存在冲突

在集团化企业中,不同层级公司对外投资的延伸,资本运作呈现以少控多的局面。评价一个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小,主要看合并范围内总资产、营业收入。集团总部监督、控制、跟进子公司财务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这样才能保证子公司的财务决策符合集团整体利益。但却导致管理链条过长,管理效率低下。

具体到旅游企业,由于业务特

性,对包机、包房等大经营项目的决策时间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旅游旺季,由于供求不平衡,一旦超过供应商规定时间就会被取消定位,团队行程就难以保证。而冗长的管理审批链条,常造成后续业务操作时间紧迫,有时甚至被迫搁置决策。 (四)资金周转不畅、资金利用率低

集团化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收购或新成立的旅行社不断增加。通常子公司在经营初期营运资金靠集团总部支持,在经营稳定后通过占用集团内部公司团队款业务往来款等方式维持自身资金周转,影响集团内部资金运转的顺畅。由于所属子公司都各自核算,开设银行账户,一定程度上占用资金,使集团内有限资金分散、沉淀、闲置。

(五)旅游行业特性对财务管理的冲击

(1)旅游产品和服务常会受到天气、季节、经济、政治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这就影响了财务人员正确预判潜在的财务[!]风险。

(2)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也就决定了企业经营策略的灵活多样性。旅游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增加客户,常需要调整或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开发新的供应商,这就增加了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的难度,降低了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提升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以实际工作经验为例,对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旅总社”)集团化财务管理转型进行阐述,分析如何提升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背景介绍

国旅总社是受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2009年起,国旅总社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实现了所属旅行社数量的快速增加,集团化旅游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其控股的全级次旅游企业已达到上百余家,所属旅游企业占国旅总社整体营业收入80%以上。

在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国旅总社也面临其他集团化旅游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在经历多年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摸索到提升集团化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二)国旅总社提升财务管理途径

(1)财务垂直化管理。财务垂直化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财务制度管理;一方面为财务人员管理。1)建立集团化财务制度体系。第一,由集团总部根据国家会计准则,结合实际工作调研,制定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重点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税务工作指引、会计基础工作手册、财务日常操作规范。从宏观到具体账务处理都做了统一、明确的规定。对于旅游业务风险较大的事项,集团总部也做了工作指引。例如,应收账款管理、单团毛利率管控、分子公司管控、关联交易管理都做了更为明细的工作指导意见。为保证各项工作指引的落地,集团总部要求各子公司在总部工作指导意见的框架内,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再制定本公司财务工作管理细则。第二,对于阻力较大的财务管理制度,因集团总部也有日常经营,国旅总部采取先在集团总部实施,待成功后再向所属子公司推广的方式。2)财务人员管理。第一,由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进行选派,由总部下发任命通知书。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作为总部外派人员,直接向总部财务部进行汇报。第二,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财务总监实行定期考核,包括实地工作检查、书面考核、当面述职。总部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财务总监任免、薪酬、晋升等。子公司财务总监对财务经理及其余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集团总部备案。

(2)集团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1)集团ERP系统建设。建设集团ERP系统,对经营流程进行再造,业务操作流程透明化,财务管控要点镶嵌于业务流程中,财务管理前置,构建集团化在线财务管控模式。在财务基础核算方面,旅行社企业收款、付款、结算、往来款核算流程统一,同时将通常旅游企业管控薄弱的环节:发票管理、往来款管理、单团核算毛利率管控、关联方交易管理、客商及合同管理融于相关流程中。在财务管理方面,预算指标管控、财务多维度分析报表统计等得以在线上实现。落实全面预算管控理念,在ERP系统中通过预算控制体制的建设,对预算数据进行动态追踪,能够第一时间精准的反馈信息,对预算差异采取“下钻式”管理方法,约束预算行为,以便达到事中管控预算的目的。2)逐步统一财务系统。国旅总社逐步建立用友“NC”网络会计核算系统,实现集团整体执行统一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形成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的“一本账”。所属子公司能够最大程度运用集团内资源,精准、及时反映经营情况,集团总部可根据财务系统所反映的信息了解子公司财务状况,从而达到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效果。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实施了网络会计核算系统和网络报表信息系统的对接工作,可通过账务系统准确生成符合集团总部统一管理要求财务报表,以及按照不同的公司管理需求设置的个性化报表或个性化公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3)实现ERP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国旅总社对财务用友NC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实现了ERP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财务经营数据全部来自于业务前端。因前端业务各项数据录入均规定了完整的审批流程,两系统对接既保证了前、后端数据的一致,又有效避免了财务人员随意调整账务,减少了业务、财务人员沆瀣一气的风险。

(3)强化集团化资金管理。1)集团化资金管理从所属子公司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对经营活动、投资筹资活动的资金运作进行实时控制。国旅总社建立了“九恒星”网络资金管理系统,通过银企直联、网银合作的方式,实现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银行账户的实时监控。2)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按业务淡旺季测算各子公司最低资金保有量,通过与资金日报比对,对所属子公司进行实时预警,协助各公司做好资金筹划安排。3)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对全资公司“核定额度、超额上划”、对控股公司“协商决定,有偿使用”。将集中管理的闲置资金优先调剂给资金短缺的子公司使用,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一方面解决所属子公司对外借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协调配置资金,降低了对外贷款规模及资金使用成本、改善了“存贷双高”的局面、减少了因分散管理而产生的资金沉淀。截至目前,国旅总社已与45家二级所属子公司签订《资金集中管理协议》,进一步优化国旅总社整体资产负债结构。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9

开发具有“创业导航”功能的课程能帮助学习明确创业方向,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创业计划纳入到职业规划中,使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降低学生向创业人员的转型期。笔者认为该课程应涵盖专业知识、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创业导航”功能的课程应与传统“灌输式”教学不同,应是一门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的课程,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进行学习和锻炼,验证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类课程应独立于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之外,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驱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总结,为学生搭建一个总结和反思的平台,对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和引导。其次,学习其他院校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该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同时向学生适当传授一些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机制、制度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识。最后,应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挂靠一家计算机企业进行定点实习;邀请专业人士开办专题讲座或与座谈;从大一入学开始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等,增强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识。

1.2注重学生计算机学会的建设

学生计算机学会是一种学术性的学生社团组织,具备完善的活动章程、众多的实习渠道、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有专业老师的辅助和校方的支持,是实践计算机理论的理想平台。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职业素质,可借由这个平台定期出版计算机学会会刊,鼓励会员进行投稿,让学生在征文写作的过程中,对计算机领域经典案例、前沿动态、理论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为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还是会刊的主编、副主编、编辑等职务,均应定期选举。此外,学生计算机学会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如邀请计算机企业成功人士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以专业学者为核心的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校计算机策划大赛;承接校外力所能及的策划方案、数据统计、调研等专项课题;围绕计算机领域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辩论会。在计算机学会的日常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承担学会分配的各项任务,还应有意识进行学习和总结,通过和外界进行接触和合作,不断优化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消除认识误区,提升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特长及不足之处,并据此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不过,计算机学会的运行需要足够的权限、适当的场所和一定的经费支撑,除了校方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也应鼓励学生寻求校方企业或合作单位的赞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的作用。此外,老师也应引导学生对活动章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适当的情况下可直接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保证学会能健康积极地发展。

1.3建立体系化的学习团队

学习团队是学生计算机公司、学生计算机学会及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的集合,是上述课程体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学习团队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寻找更多的实习平台,其次是对各个隐形课程进行管理,扩展学习空间、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团队凝聚力。最后是提升各隐形课程之间的互补性和通融性,实现隐形课程的体系化、常态化的发展,对比,可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制定有针对性规章制度,为学习团队的建设保驾护航,寻求校友、企业等社会捐赠,为团队学习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就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从社会上外聘有实力、综合能力强的指导教师,优化隐性课程群的上层组织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团队所承接的计算机项目可能与对应时段的教学内容很难吻合,继而产生脱节的现象,如果很难从外部企业中寻找到相匹配的计算机实习工作,那么可以对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做出一些适当的阶段性调整,使教学内容主动匹配所承接的计算机项目,避免出现计算机项目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超过学习范围的窘境,计算机项目完成后,可对拉下的课程进行补充,既要满足实习的需要,也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校应支持鼓励学习团队拥有更大的自,确保学习团队的灵活性。同时应认识到,如果与外部企业建立长久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问题、实践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企业是完全和市场接轨的实践场所,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意义重大。学习团队从企业承接计算机项目,这样不仅能给教学提供一个实践场所,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实习平台的构建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很小的一个问题就能打消企业合作念头,比如利益期望与可能的实际获得差别较大、利益分配不均,多与利益分配有关。如果一直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那么企业就不会再提供场地、设配和资金支持,或者学习团队不再向企业提供人员、技术和知识支撑。对此,学习团队应按着市场现有的规则本着相互谅解和双赢的态度与企业展开真诚、建设性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彼此期望差对双方合作意向的影响,尽可能摸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原则,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习场所。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10

由于集团企业自身结构问题,其资金管理工作相对复杂。而现阶段,集团企业只有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控制各类经营风险,并为集团企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

1.社会转型与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概述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具体是指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及形态这三个方面的转型。自我国建国以后,就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由于国情需要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迁,在改革开放以后,由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结构和形态也逐渐受到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都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显著的不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已经不再以商品质量作为消费的标准,在这之上更注重服务水平。而我国各行业企业在社会转型期阶段,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获得更大的消费者支持,并在不断的竞争中生存下去,不仅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需要企业做好内部管理。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内容,对资金投出与收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基础目标,在这基础之上,更是利用资金管理实现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的调控,并影响着企业决策,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而集团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本质和企业资金管理是相通的,但由于自身结构的区别而造成资金管理的角度不同。集团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意义在于对下属企业和机构进行统筹性的资金调控。集团企业要根据资产结构的变化及时做好投融资管理,以合理的融资行为来控制资金资产结构,使资产结构达到最优化,对下属企业及机构的投资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及审批,确保集团企业投资行为的科学性。同时,对集团企业现金流进行有效控制,保证集团企业各项资金支出符合发展需要,并避免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1]。

2.社会转型期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集团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决策层对资金管理的认识不足,没有深入了解资金管理的实质作用,有些企业认为资金管理只是单纯的进行成本控制及预算管理,而忽略了其它资金管理环节。(2)管理层及基层职员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不能积极参与及配合集团企业进行资金管理,集团企业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使管理层及基层职员没有把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相互联系,使集团企业内部凝聚力不高。(3)下属企业及机构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下属企业及机构认为集团企业实施的资金管理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限制,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抵触心理。在资金管理中消极参与,甚至从中作梗,使资金管理难以正常开展[2]。

2.2缺乏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由于集团企业自身结构的原因,使下属企业的管理相对独立,有的集团企业下属企业已经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管理的难度。而目前来看,我国集团企业并未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对集团企业的资金缺乏集中的管理及调控。一方面,集团企业没有对下属企业的资金帐户进行集中控制,各下属企业拥有两个甚至多个的资金账户。而下属企业利用这些账户来分散总体资金,并阻碍集团企业对资金的监控,从而实现私自挪用、占有集团企业资金的目标。另一方面,缺乏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更使关于资金资源配置方面不能做到最优化,并由于资金过于分散,导致许多资金长期闲置,无法发挥这部分资金的实际效益,甚至加大了融资成本[3]。

2.3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1)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各职能部门及下属企业的权责,没有做好权责的分划,促使资金管理过程颇为不畅,严重降低资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2)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对资金管理的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的监督,这样就导致资金管理人员和下属企业存在很大的可操作空间。资金管理人员利用自身岗位的便利而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破坏集团企业内部管理风气,不利于集团企业的发展[4]。(3)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不能合理评价资金管理工作是否达到管理目标,无法找出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于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影响资金管理作用的发挥。2.4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1)较为随意的用人制度。有些集团企业财务人员的人事任命还由某些领导一人决定,而领导可能处于某种私人利益而把财务人员换成自己“心腹”,忽略了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方面的考量[5]。(2)并未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有些集团企业开展财务人员培训也只是注重形式,培训内容没有结合集团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需要。这种机制下,使培训作用难以发挥。(3)财务人员没有掌握现金的资金管理理念和技能,在资金管理工作中重核算轻管理,难以发挥资金管理的全部功能。

3.社会转型期改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3.1优化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集团企业想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优化资金管理模式。现阶段,集团企业比较完善且效果较好的资金管理模式有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两种。首先,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模式可使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更加快捷,减少了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下多余环节。一方面,结算中心以集团企业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进行成本控制,这两方向的控制工作使企业收支达到相对平衡,并在此基础上降低集团企业支出成本,提高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在结算中的资金管理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有效的集中,改善了过去模式下各下属企业多个账户的现象,同时也避免出现下属企业挪用、占有公款的情况发生。其次,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于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来说更为独立,财务公司在进行资金管理时更加侧重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财务公司的利益和集团企业的利益相关联,这就更能进一步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效率及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收益,促进集团企业的发展。

3.2完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1)明确各部门及下属企业的权责,对各部门及下属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中的权责进行明确的分划。在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还需要给予下属企业一定的权利,从而提高下属企业的责任感及归属感。(2)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引入先进的、符合集团企业真实需要的会计核算办法,加强和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合作,对下属企业的帐户进行统一管理,银行及时向集团企业结算中心及财务企业汇报下属企业的资金动向,使集团企业及时掌握各类资金信息。(3)完善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避免审计工作受其他领导及管理者的制约。(4)完善集团企业决策机制,把资金管理纳入到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并且,集团企业决策还需要让下属企业参与进来,听取下属企业的需求,使决策更符合集团企业经营发展需要。

3.3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企业预算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改革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集团企业预算管理覆盖到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及经营环节中。其次,集团企业还需要根据内部结构制定分级式的预算管理机制,如集团总公司需要以战略的视角来进行资金管理,做好投资融资活动的决策和监管,使集团企业投融资行为符合战略规划。而下属企业则需要把制定的总体规划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给落实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有效制定预算编制。在生产、销售等其他业务环节更要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把预算管理具体到任何一项成本支出中。最后,做好评价、分析工作,在集团企业一阶段的全面预算管理结束之后,要针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系统的考核,评价各职能部门及下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并分析该执行情况对集团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此作为依据实施奖惩措施,鞭策和鼓励职能部门及下属企业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在这之后阶段的工作中,还需要分析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加完善。

3.4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需要改善集团企业财务人员的用人机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制度,以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规定每一时间段就开展一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的制定还需要结合当前市场需要。在资金管理方面,要培养财务人员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和技能,加强财务人员对集团企业结构及经济活动的了解。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对财务人员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素养,使财务人员知法、懂法,并以法律来作为自身工作行为的准则。4.总结在社会转型期,集团企业必须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才能保障集团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集团企业需要根据内部结构来优化资金管理模式,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并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从而保证资金管理有条不紊的开展,并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提高集团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集团企业发展。

作者:姜彦梅 单位:河北旭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岩滨.浅谈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2015,(6):101-102.

[2]陈云云.当前形势下优化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建议[J].当代经济,2016,(8):112-113.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11

我国企业的集团化趋势已日益明显,集团企业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财务政策。财务控制又是集团控制的基本手段,集团公司如何实施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是当前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财务控制应致力于将企业资源加以整合优化,使资源消费最小而其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

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实力。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集团公司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的管理水平,而财务控制又是集团公司管理的中心环节。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管理体制不畅

目前,不少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上过度分权,造成无法驾驶所属子公司,难以从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结果是下属企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损害了集团的整体利益。

2.监控缺乏全过程,财务监督力度不强

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事前无预算,而事中的控制也往往限于年度利润规划,而没有把计划进一步具体化,编制出月份,季度和年度预算加以进行控制管理,从而事中控制流于形式。尤其是集团放权过多,下属企业法人代表的权利过大,约束机制没有形成。

3.资金管理松散

当前,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上普遍存在方式落后、手段欠缺的问题。下属企业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资金管理不严,体外循环现象无法避免,投资随意性大、沉淀现象、周转慢、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显露。

4.预算管理活动难以开展

大部分企业集团由于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整体的预算还处于简单化的“拍脑袋”方式。财务预算工作对每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大多数集团单位在手工方式下预算管理有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特别是对于集团这样多元化的企业,更是如此。

二、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1.立足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董事会对经营者财务约束和控制的强化。从董事会的职权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主要活动,对内管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从机制角度分析,财务控制是出资人对企业财务进行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一个健全的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

企业集团要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首先应建立以社会化、专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董事会制度。而董事会的关键是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经验看,只有社会化、专业化的董事会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社会化的标志是外部独立董事的介入,专业化的象征是专业委员会的形成与运作。

2.对子公司进行授权控制

授权控制的办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运用资金的限额,特别是对有些易造成损失和资产流失的重要项目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资金加以集中管理之后,可以对子公司的投资、贷款项目进行授权,即子公司有权制定一定金额以下的投资、贷款项目计划。同时,母公司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贷款的立项、审批、控制和检查制度,并重视对投资、贷款项目的跟踪管理,以规范子公司的投资、贷款行为。通过授权控制,可以督促子公司日常财务活动的规范运作,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运行。

3.实行预算控制,建立财务信息网络系统

预算是财务控制中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预算的制定要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前提,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规划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计划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预算的编制就是将企业经营目标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并作为对各责任单位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

4.完善子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

企业集团及其所属子公司最终目标是获取盈利。子公司在获得运用集团公司投入的资本金进行经营活动的权利后,不但要确保资本金的安全和完整,还必须做到盈利,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回报指标。

5.向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来实现日常的财务监控

集团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母公司,费用由子公司列支。被委派的财务总监,应组织和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母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企业集团报告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企业集团通过委派财务总监来监督、控制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活动和全部财务收支过程,不但使企业集团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可以在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贯彻和实现,而且能监督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6.加强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

审计在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监督子公司经营规范化和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性方面考虑,企业集团还必须对子公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工作。内审部门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财务工作,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效率,也是监督、控制内部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

企业集团对子公司进行内审的主要办法是:

(1)建立审计网络

以强化企业集团资产控制为主线,建立审计网络,坚持下审一级,各审计部门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内审。

(2)设立企业集团审计委员会

企业集团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在于保证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充分可靠性。

(3)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期评估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等著.企业集团与公司理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1-45.

[2]吴少平等著.现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3-8.

计算机社团活动总结篇12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关系为主要纽带,以母母公司或母子公司体制为主体,多个法人的企业联合群体。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目前,世界生产量的40%,技术转让的30%,国际贸易的一半以上,都掌握在6万余家世界跨国集团手中。下面仅从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作出分析。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对于一般企业,其活动可以大致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类,由这三类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量分别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管理就是对这三类现金流量进行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现金流量的重要性上。首先,现金流量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获取现金以支持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开销,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融资渠道来获取现金,但主要的现金来源仍是商业活动。从长期来看,企业为了生存,从商业活动、贷款和投资中收到的现金必须超过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盈余是企业具有活力的主要标志。其次,现金流量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对持有的现金数额及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的描述,一个企业如果持有充足的现金,或者资产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以便履行它的支付义务,则该企业具有流动性。另外,如果一个企业很容易从外部渠道取得现金,如银行贷款信用额度,也可以称其具有流动性。缺乏流动性,无论是临时性的还是长期的都意味着企业无力履行已到期的付款义务,企业若可能延期支付,也可能是采取新增借款、发行股票或处置某些资产等紧急措施来偿还未清债务,其后果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总之,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对于任何企业都极其重要。

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有盈余;(2)不能过度投资于营运资金;(3)盈余现金应进行投资;(4)长期投资与筹资计划应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创造现金的能力相适应;(5)加强现金管理风险意识,降低机会成本。

二、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管理的模式

从财务理论上讲,企业集团现金如何控制?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对这一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使自身的现金流量管理达到均衡和高效,就是最优的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企业实现现金集中控制有以下4种模式:

1.统收统支模式。统收统支模式是指集团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都集中在集团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财务账号,一切现金收入直接进入总部的账户,一切现金支出都通过财务部门付出,现金收支的批准权高度集中在经营者或经营者授权的代表手中。

统收统支的方式有助于企业实现全面收支平衡,提高现金的流转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控制现金的流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不利于调动各层次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影响各层次经营的灵活性,以致降低企业集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效率。

2.拨付备用金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按照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属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一定数额的现金,备其使用,等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发生现金支出后,将有关凭证送到企业集团财务部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

与统收统支模式比较,其特点是:(1)集团所属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有了一定的现金经营权。(2)集团所属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在集团规定的现金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之内,可以对拨付的备用金的使用行使决策权,但是集团所属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单独设置财务部门,其支出的报销要通过集团财务部门的审核,现金收入必须集中到集团财务部门,超出标准的开支必须经过经营者或其授权的代表批准。这种模式通用于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3.设立结算中心模式。结算中心通常又称为内部银行,是集团公司实现资金集中控制的最主要方式。结算中心通常设立于集团总部的财务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负责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公司现金收付及往来结算业务。

结算中心的主要职能是:(1)集中管理各成员或分公司的现金收入,各成员企业或分公司收到现金收入时,都必须转账存入结算中心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不得挪用。(2)统一拨付给各成员或分公司因业务需要所需的现金,监控货币资金的使用方向。(3)统一对外筹资,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要。(4)办理各分公司之间的往来结算,计算各分公司在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和相关的利息成本或利息收入。(5)核定各分公司日常留用的现金余额。

设立结算中心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各分公司的全部现金完全集中到资金总库,而是关于现金来源、资金流动和投资决策进程的集中化,各分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4.财务公司模式。财务公司模式就是通过财务公司实现资金的集中,财务公司是大型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一个独立的法人整体,它是由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除了经营联贷款、包销债券、不动产抵押、财务及投资咨询等业务外,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内部各成员企业间的财务协调和资金调配,具体包括:(1)负责整个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外部资金筹集,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统一对外筹资,跨国公司则实施海外资本市场筹资。(2)运用整个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的资金盈余,在集团财务安排下,负责金融资产投资和证券买卖,以发挥集团优势。(3)担当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内部银行职能,办理成员企业间资金余缺调剂和资金结算。(4)在特殊情况下,负责集团公司或跨国公司资本经营战略的制定并付诸实施。财务公司实现资金集中的实现方式与结算中心方式基本相同。

现金集权管理的优点是:(1)从整个集团的角度来说,可以优化借款比例而使利息成本更低。(2)集团中一个部门的盈余现金可调配到现金补缺的其他部门,从而避免向外部筹资。(3)盈余现金可以被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

三、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

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是指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对预算期内所覆盖的每个时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以及现金余额变动的数额和期间做出预测。

在一个企业集团中至少应该有两个级别的现金预算,一个是为每一个子公司编制的;一个是为整个集团编制的。在那些子公司下面还有子公司的集团中,则需要编制更多级别的预算,每一级别的现金预算所包含的要素项目不尽相同,每个子公司的预算都应该包括对于它自身现金管理来说主要的项目。

编制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预算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战略规划考虑,包括为实现特定的战略所需的资金数额、所需资金的来源和这一战略对流动性和资本结构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是基本要素考虑,包括预算密度、预算所需的精确度和所应用的假设、集团公司中编制预算的结构和财务模型的应用四个方面。其中,现金预算的密度是指预算的时间跨度、间隔时间及预算的空间范围。现金预算模式中常见的是以电算化模式编制的预算,对一个大型企业来说,已选定的软件应是整个财务系统软件的一部分。在企业集团中,现金预算应该在对企业业绩和管理负有责任的管理层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如果企业实行现金集权管理,总部财务中心应该编制出一个短期的现金预算,最初的现金预算应由分部进行编制,但必须经过总部的批准与同时协调,战略规划小组应该对现金战略预算负责。另外,每一个分部可能拥有自己的银行账号,甚至拥有若干种外币账户,企业应为每一分部以及其所涉及的每一种业务编制现金预算。

在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因为每个子公司都要编制自己的现金预算,但却不知道会有多少盈余现金转入集团或总部的账户,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将实际现金流量与预算相比较后的业绩报告都应该确认由于这类转账后产生的差额。(2)在子公司账户与总部合并账户之间进行现金转账的过程会影响合并现金流量预算。(3)在子公司或分部的管理当局与总部负责优化整个集团现金流量计划的人员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些紧张关系,如果子公司或分部预测的现金流量不佳,总部管理当局会威胁将减少分配到这个子公司或分部的资金支出。(4)子公司或分部管理当局会通过在现金预算中低估或省略一些现金收入与支出来尽量地隐藏一些信息,以便在以后与总部的协商中留有余地。所以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总部的财务人员应对分部管理当局部分放权与对集团内的现金流量进行计划与监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企业集团对现金流量预算系统的设计应该从相对不太复杂的模型开始,在应用中通过经验与常规的假设检验,不断改进这一模型,使之提供所需的内容和准确程度。

四、企业集团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就是根据现金流量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企业现金流量信息,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科学决策服务。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是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集团现金流量分析应包括集团总部的整体现金流量分析和子公司等分部的现金流量分析两部分。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总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就是直接使用现金流量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它通过将企业净利润逐步调整为现金净增加额的过程,把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一系列现金流量作为分析对象,来考察评价企业各项经营政策的合理性以及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分析的项目特别详细,有利于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取得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但是,对于外部使用者来说,运用该方法进行分析时无法取得所需要的某些内部数据,只能靠预测来处理,所以这一方法更适用于企业管理当局或者可以取得内部资料的使用者。

2.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对比分析,其应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结构指标。在初创期,流入结构中筹资活动流入占绝大部分,流出结构中投资活动流出占绝大部分。在发展期,经营活动流入量增加,筹资活动流入减少,但还占一定份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幅度减小,但小额投资仍在进行。在成熟期,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绝大部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筹资现金流出增加,主要是大量债务的偿还和分红的比例提高,而投资支出基本停止,投资活动流入大量增加。在衰退期,经营现金流入、流出都大大减少。

3.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所谓比率分析法就是利用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选定的参照指标相比较分析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它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评估、比较和预测等行为的基础。现金流量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获取现金能力比率、财务评估比率、收益质量比率等。

4.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对特定企业不同时期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特定企业若干时期的财务报表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司在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方面的改善或恶化,并从中看出相应年份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助于对未来现金流量做出预测。

以上四种方法并非相互独立,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目的,对它们进行综合运用。

五、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管理的其他问题

1.建立内部自动化现金管理系统——电子银行系统。企业可以在内部建立自动现金管理系统,以提高现金管理的速度和灵活性,电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填补了企业在其现金管理中的空白,电子银行系统可以使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自己办公室以外的个人电脑或终端进入电算化信息系统以及银行支持系统,银行向企业提供自有银行服务系统。因各银行系统的特色会有所不同,所以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制定不同的模式。

电子银行系统主要提供:金融报告与交易报告,资金划转和决策支持服务。

电子银行系统的优点源于它的速度和信息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1)对现金进行更好的决策和控制;(2)更少的错误和疏忽;(3)更快的协调器,调节银行账户信息与内部会计记录;(4)更少的人员和更低的成本,但在运用电子银行系统时要考虑,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性、电子数据传递的畅通性及成本效益问题。

2.对现金流量的内部监督问题。现金管理的监督主体应包括有管理权的管理部门,如经理办公室和业务部门——审计部门。

现金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现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这是检查是否存在现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2)现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这是检查现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3)收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这是防止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4)票据的保管情况,这是检查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段是否健全,单据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的审计监督管理不仅涉及现金本身的保管,而应对现金流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以确保整个企业集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大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