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19 17:40: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上海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上海文化论文

篇1

(一)上海大众的优势(S)分析1.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德国的大众汽车制造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车设计制造集团,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引进德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制造工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带来的产品质量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口碑,上海大众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同,市场占有率一直很高。2.品牌多样化。上海大众旗下有着桑塔纳、帕萨特、朗逸、POLO、途观、途安等知名品牌,包括斯柯达旗下的晶锐、明锐以及昊锐等品牌。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多样化的子品牌带来的是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3.完善的售后服务。上海大众一贯秉承“大众标准,全程无忧”的服务理念,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扩大汽车消费市场的衍生业务,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二)上海大众的劣势(W)分析

1.产销脱节。世界上大多著名的汽车厂商的生产和销售是一体化的,从而使产品能够不断地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上海大众则不同,负责研发和生产环节的上海大众与负责销售的上汽大众是脱节的,缺乏有效的沟通,再加上部门之间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大众的与时俱进。2.新产品的投入较少。在2008年推出了新款车型朗逸之后,近几年来一直没有新的产品的推出,大都是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小改款,被消费者认为是换汤不换药,影响了上海大众的进一步发展。3.DSG问题尚未解决。早在2012年3月15日之前,就有许多报道称大众的双离合变速器存在问题。高速时动力突然消失又突然爆发,低速时车身抖动严重等现象层出不穷,车主们很快发现升级以后故障依旧,时至今日,许多车主对大众只是进行技术性处理而不召回的做法耿耿于怀。

(三)上海大众的机会(O)分析出租车市场商机无限。众所周知,前些年的出租车乘用市场常年被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等大众车型占据,他们都是由上海大众为上海出租车改装的专用车型,属于出租车的定制产品。

(四)上海大众面临的威胁(T)分析1.日系车逐渐回暖。近年来,日系在华进行密集的产能扩张。一方面,2013年汇率高企的日元以及快速增长的中国车市,无形中都加速了日系车企在华的本土化进程。另一方面,自事件爆发以后,棒喝顿悟的日系开始在华反思和救赎,由此看来,日系车的强势崛起才刚刚开始,是上海大众未来战略中的重大威胁。2.发动机动力低于平均水平。2009年,大众将被神化了的TSI加DSG的动力组合引进国内,然而,在通用、PSA、长城、比亚迪纷纷推出涡轮增压搭配双离合的动力系统后,大众的优势一去不复返。

二、上海大众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上海大众营销策略分析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体。

(一)上海大众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4P组合的核心,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石。上海大众的产品线组合非常丰富,涵盖了AO、A、B、SUV、MPV等所有产品,根据上海大众的规划,未来还会推出小型SUV和中型SUV,并且都可能国产,这样一来,上海大众基本完成汽车产品线的全面覆盖。

(二)上海大众的价格策略上海大众的定价策略很好地利用了潜在客户品牌的声望的心理来确定商品的价格,所以即使定价不低但是仍然能够刺激潜在客户的购买欲望。

(三)上海大众的分销渠道策略在上海大众的分销模式中,厂家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4S店扮演批发商的角色,二级经销商扮演零售商的角色。在这个模式下,上海大众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深度分销管理,教育引导渠道成员承担部分分销渠道的职能,取得了不错的绩效。

(四)上海大众的促销策略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把产品销售出去并获得赢利,而促销就是销售产品的艺术和技巧。上海大众的广告大多突出机械的质感和美感,从机械层面到审美层面再到人性化的设计,从广告中就能感受到上海大众不凡的造车工艺,而这些层面正是能被中国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的。上海大众另一个比较关注的是车展,特别是一些国际国内的知名车展,每次车展上海大众都会为我们带来新的产品设计和驾乘体检,但不变的是上海大众一贯的先进技术和安全的车身制造,虽然上海大众在车辆的外形以及人性化的配置上有所欠缺,但这并不影响上海大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三、上海大众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现有的市场走的越来越好,上海大众要坚持一下几点:

(一)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上海大众在这一点就做得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拼接一己之力把所有方面做得都达到同行业的顶尖水平,所以他们多年来保持自己的造车风格。即使后来的日韩系品牌凭借时尚的外观设计以及人性化的造车理念迅速崛起,但是上海大众凭借其先进的造车技术和高强度的车身设计仍然保持自己独有的优势。

篇2

日前,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2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在上海世贸商城隆重开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不仅延续了往年以论坛为平台,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行业焦点话题的优良传统,更从服务上海市、长宁区和东华大学共同签署的“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战略合作协议出发,在连续10年举办“东华时尚周”的基础上首推“环东华时尚周”。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达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区长李耀新、副区长杲云。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外教育界的领导专家、企业界人士及校友。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党委副书记浦解明、殷耀,副校长陈招应、刘春红、邱高等校领导以及校党委常委袁孟红出席。开幕式由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主持。

“上海国际服装论坛”是政府、高校、产业及企业之间进行时尚思想和创意文化的高层对话,是相互分享智慧、凝聚共识、成就未来的互动平台,迄今,已是东华大学第18次承办论坛、第11次举办时尚周。“环东华时尚周”的举办,是我校坚持在传承中创新,致力于促进上海时尚创意产业与教育进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时期的具体举措。开幕式上,蔡达峰代表上海市人大对活动开幕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我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时尚创意产业转型所作的积极贡献。希望我校继续围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坚持自身特色、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推动自身和产业发展。夏令敏、邵志清、杲云等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徐明稚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弘扬学科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谋求“开放、集聚、适变、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机制,在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发展时尚创意产业和时尚设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幕式上,来自英国伦敦时装学院(FIT)的12名优秀硕士应届毕业生带来了以“POEMTRY”为主题的盛大服装展演,共展出120套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据了解,伦敦时装学院是国际时装教育界专业细分最全面的院校,是我校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伙伴之一。在时尚创意教育领域,东华大学已与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有80多位外籍教师开设了70余门合作课程。与施华洛世奇、伊泰莲娜、德库宁、意大利IED等著名企业联合建立30个时尚研究基地,在雅戈尔集团、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装企业建立了26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评“2011年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据悉,本届服装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将持续5天,以学术论坛、时尚庆典、创意大赛、时装、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主要内容包括两大论坛、六大动态秀和六大静态展——题为“协同创新,共建时尚之都”的主论坛和题为“中国历史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的特色论坛;伦敦时装学院优秀学生作品展演、“海思堡.东华”2012秋冬学生作品秀、2012“巧帛.东华杯”服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决赛、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罗竞杰专场会、2012 “雅莹.东华杯”中日合作班毕业生作品秀、2012第八届“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等六大动态秀;2012第五届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2012中日合作班毕业生作品静态展、2012东华大学第四届创意市集展、2012东华国际现代艺术展、2012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与2012估衣——平衡与循环:刘佳婧个展等六大静态展。

篇3

“Heidegger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views, especially for his mysticism and his quietism, both of which suggest that he never abandoned his youthful religious sensibilities.”[1]

上文是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对海德格尔的总结。所有的海德格尔作品的阅读者都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究竟是如何走上纳粹的道路的,他究竟是一个诗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也有人会更加直接地问:人的存在究竟是如何与艺术以及语言联系上的,海德格尔玄妙难解的说法到底有几分靠谱,有几分瞎编?

今天,科技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地位已经远远地高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要是不出意外,它的地位仍然将得到提高。因此当我们在解读熊伟先生翻译《形而上学导论》的前言的时候,就会对这样的措辞大惑不解:“真理,也就是无蔽境界,只有在有隐蔽的情况下才会有。在此无蔽境界中才出现在的澄明。在的澄明一出现,就分配给人。这样的分配就是在的天命。”[2]熊伟先生高妙之论的基点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而这个终极真理是唯一的。然而当世普遍的观点却是,要么并不存在终极真理,要么这个真理不是一元的。换而言之,形而上学,或者海德格尔时代的形而上学已经崩溃。所以才需要“导论”一下。德语中Einführung有“入门”的意思。出生在当代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重新“入门”。

存在问题的神学性

海德格尔高中毕业于Konstanz und Freiburg,基本上是一个神学院预科。他之后的研究似乎都受到早年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脱离神学味道的玄思。

在《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引用了尼采《轮到的外的真理与谎言》,他如是形容人:“因为这个在者有什么稀奇!让我们设想一下处于广阔无垠的黑暗宇宙空间的地球吧,它犹如一颗微小的沙粒,与另一颗最近的沙粒相隔不下一公里。在这颗微小的沙粒上,苟活着一群浑噩卑微的、自问聪明而发明了认识一瞬的动物。”在强调完人类的渺小之后,海德格尔又强调人类的伟大之处――此在和整个整体的关系,即此在的优越和特殊地位就于这一问中展现出来。此在拥有了特殊地位。因为在者纠结这个整体的目的性。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又像是海德格尔研究者的接头暗号――“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海德格尔指出询问存在的根基的问题,是许多的宗教的由来。他承认:“在我们的问题中所实实在在地询问的东西,在信仰看来只是一桩蠢事。”例如基督教。宗教对于起初的解释永远是最让人深思的问题。“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宗教经典独断论地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所以对上帝的信仰是对在者存在的一种假定。“哲学就存在于这桩蠢事之中。”因为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就是对宗教式的回答的不满。教义和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来源于思辨。而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询问和宗教的起源有着相同的契机――那就是询问在者的根基,询问存在的由来。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要么询问存在的问题属于一个宗教问题,要么宗教是海德格尔式形而上学的一支,无可否认的是存在问题有着深切的“神学传统”的味道。

人之为人,从语言中来吗

英文中有make sense的说法,意思是“有意义”,更具体地说,应该是能够用语言或者某种类似语言的东西总结。德语中有类似的说法:Das macht keinen Sinn.就是说这事情毫无意义。这一点在中文中更加明显。我们说一个东西有意义的时候,有“讲得通”和“言之有理”的说法。有时候我们把上文中的英文和德文句子直接翻译成“言之有理”。可见我们是直接把意义和语言联系起来的。

当提到在者和在的关系时,人们总是想到人的感知问题。海德格尔用粉笔来做说明。“这里的这支粉笔是一长长的、较为坚固的、有一定形状的灰白色的物体,除此之外,他还是一用来书写的物。这个物确实处在这一位置上,但它也确实可能不在这里,可能没有这么大。它可能被我们在黑板上划动和使用,这种可能性绝不是我们想出来加到这个物上去的。这个物自身作为这一在者就在这一可能性中,否则就没有作为书写用具的粉笔了。”[3]然而感知的精髓在于语言。“To represent universally what holds universally is, according to prevalent views, the basic feature of thought. To deal with language thoughtfully would thus mean to give an idea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to distinguish this idea properly from other ideas.”[4]

而为什么是这样,海德格尔给出了更加一针见血的论断:Reason is language.人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契机――理性――就是语言。所以“人类是使用语言的动物”这个判断等同于“人类是理性的动物”。 如此就不难理解海德格尔的所谓“转型”(Kehre)了。三十年代之后,海德格尔愈发注重艺术问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诗学家。因为“For the later Heidegger, language and poetry are no simply devices employed to describe an already-existing world. Instead, language is the house of Being. And poetry is the means by which humankind creates new worlds,new varieties of being.”[5]

“Heidegger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views, especially for his mysticism and his quietism, both of which suggest that he never abandoned his youthful religious sensibilities.”[1]

上文是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对海德格尔的总结。所有的海德格尔作品的阅读者都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究竟是如何走上纳粹的道路的,他究竟是一个诗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也有人会更加直接地问:人的存在究竟是如何与艺术以及语言联系上的,海德格尔玄妙难解的说法到底有几分靠谱,有几分瞎编?

今天,科技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地位已经远远地高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要是不出意外,它的地位仍然将得到提高。因此当我们在解读熊伟先生翻译《形而上学导论》的前言的时候,就会对这样的措辞大惑不解:“真理,也就是无蔽境界,只有在有隐蔽的情况下才会有。在此无蔽境界中才出现在的澄明。在的澄明一出现,就分配给人。这样的分配就是在的天命。”[2]熊伟先生高妙之论的基点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而这个终极真理是唯一的。然而当世普遍的观点却是,要么并不存在终极真理,要么这个真理不是一元的。换而言之,形而上学,或者海德格尔时代的形而上学已经崩溃。所以才需要“导论”一下。德语中Einführung有“入门”的意思。出生在当代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重新“入门”。

存在问题的神学性

海德格尔高中毕业于Konstanz und Freiburg,基本上是一个神学院预科。他之后的研究似乎都受到早年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脱离神学味道的玄思。

在《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引用了尼采《轮到的外的真理与谎言》,他如是形容人:“因为这个在者有什么稀奇!让我们设想一下处于广阔无垠的黑暗宇宙空间的地球吧,它犹如一颗微小的沙粒,与另一颗最近的沙粒相隔不下一公里。在这颗微小的沙粒上,苟活着一群浑噩卑微的、自问聪明而发明了认识一瞬的动物。”在强调完人类的渺小之后,海德格尔又强调人类的伟大之处――此在和整个整体的关系,即此在的优越和特殊地位就于这一问中展现出来。此在拥有了特殊地位。因为在者纠结这个整体的目的性。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又像是海德格尔研究者的接头暗号――“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海德格尔指出询问存在的根基的问题,是许多的宗教的由来。他承认:“在我们的问题中所实实在在地询问的东西,在信仰看来只是一桩蠢事。”例如基督教。宗教对于起初的解释永远是最让人深思的问题。“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宗教经典独断论地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所以对上帝的信仰是对在者存在的一种假定。“哲学就存在于这桩蠢事之中。”因为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提出“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个问题,就是对宗教式的回答的不满。教义和哲学的区别在于哲学来源于思辨。而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询问和宗教的起源有着相同的契机――那就是询问在者的根基,询问存在的由来。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要么询问存在的问题属于一个宗教问题,要么宗教是海德格尔式形而上学的一支,无可否认的是存在问题有着深切的“神学传统”的味道。

人之为人,从语言中来吗

篇4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