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老年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老年护理论文

篇1

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消化、吸收、应激、代偿、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差。老年妇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点的特殊性,生殖系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又与其他系统的功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其护理工作亦有相应的特殊性。有计划、针对性地做好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式的改进及与手术有关条件的完善,尽管老年妇科手术风险大,机体抵抗力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实践证明老年妇女是可以接受大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加强术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

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需依手术大小、病情,认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通常术后每0.5~1h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1次,平稳后,每4h观察1次。术后至少每天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d。术后1~2d体温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此为手术正常反应,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变化常有隐匿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有些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在护理中有足够认识,如出现嗜唾,精神差,低热时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为防止电解质紊乱,应严格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

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术后。全身麻醉患者在尚未清醒前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侧向一旁,稍垫高一侧肩胸,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h。由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穿刺留下的针孔约需2周方能愈合,蛛网膜下腔的压力较硬膜外间隙高,脑脊液有可能经穿刺孔不断流出至硬膜外,致使颅内压力降低,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头痛,尤其在头部抬高时头痛加剧;平卧时,封闭针孔的血凝块不易脱落,可减少脑脊液流失量,减缓头痛。为此,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者术后宜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如果患者情况稳定,术后次晨可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减少肺不张情况的发生。同时,半卧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术后腹腔内血性液体、炎症渗出液以重力作用向直肠子宫陷凹引流,避免对膈肌激惹,减少脏器刺激。

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感觉的恢复情况;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协助患者维持正确的。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每15min进行1次腿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每2h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有助于改善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老年患者的卧床时间、活动方式及活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注意防止老年人因变化引起血压不稳定,突然起床时发生跌倒的情况,随时提供必要的扶助,特别需要耐心反复交待相关事项,直到确定其完全掌握为止,例如呼唤开关的使用等。

3饮食

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4h内进食少量流食,48h进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逐渐增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对进食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4缓解疼痛

虽然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但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并不严重。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和不适通常集中在切口处,其他还可能有下背部和肩膀,多因在手术台上的所致。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感到伤口疼痛,通常手术后24h内最为明显。持续而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甚至保持被动,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护士应牢记:患者只有在不痛的情况下才能主动配合护理活动,进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为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患者在舒适状态下配合完成护理活动。按医嘱术后24h内可用盐酸哌替啶等止痛药物或使用镇痛泵为术后患者充分止痛,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止痛剂的使用应在术后48h后逐渐减少,否则提示切口血肿、感染等异常情况,需报告医师及时给予处理。

5并发症护理

手术后主要的护理目标就是预防并发症。无论手术大小,都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术后并发症可直接发生在伤口,也可以在手术位置周围的器官,或远离手术的部位或体腔内。并发症可能在术后立即发生,或迟些时间发生。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5.1腹胀术后腹胀多因术中肠管受到激惹使肠蠕动减弱所致。患者术后、抽泣、憋气等可咽入大量不易被肠黏膜吸收的气体,加重腹胀。一般情况下肠蠕动于术后12~24h开始恢复,此时可闻及肠鸣音。通常术后48h恢复正常肠蠕动,一经排气,腹胀即可缓解。如果术后48h肠蠕动仍未恢复正常,应排除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刺激肠蠕动、缓解腹胀的措施很多,例如采用生理盐水低位灌肠,1、2、3灌肠,热敷下腹部等。在肠蠕动已恢复但仍不能排气时,可针刺足三里,或遵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肛管排气等。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如因炎性反应或缺钾引起,则按医嘱分别补以抗生素或钾;形成脓肿者则应及早切开引流。

5.2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是发生膀胱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留置尿管,尽管注意无菌操作技术,也难免发生细菌上行性感染。尿潴留是盆腔内和经阴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麻醉性止痛剂的使用减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后鼓励患者定期坐起来排尿,床边加用屏风,增加液体出入量;拔除存留尿管前,注意夹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恢复收缩力。如上述措施无效,则应导尿。一次导尿量超过1000ml者,宜暂时留置尿管,每3~4h开放1次。

老年患者、术后必须长期卧床者,以及过去有尿路感染史的患者都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术后出现尿频、尿痛、并有高热等症者,应按医嘱做尿培养,确定是否有泌尿道感染。受术者一般在拔管后4~8h内可自解小便,注意记录尿量和时间。

5.3伤口血肿、感染、裂开多数伤口是清洁封闭创口,能迅速愈合,甚少形成瘢痕。如果创口上没有引流物,直到拆线都不必更换敷料。创口出血甚多,或切口压痛明显、肿胀、检查有波动感,应考虑为切口血肿。血肿极易感染,常为伤口感染的重要原因。遇到异常情况,护士切忌慌张、失态,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同时避免混乱,尽量减少在床边作技术性讨论,为患者提供安全感。少数患者,尤其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者,可出现伤口裂开的严重并发症。此时,患者自觉切口部位轻度疼痛,有渗液从伤口流出;更有甚者,腹部敷料下可见大网膜、肠管脱出。护士在通知医师同时,立即用无菌手术巾覆盖包扎,送手术室协助缝合处理。

6心理护理

篇2

随机选取2014年3—12月齐齐哈尔市老年人1328人,男性730人,女性598人,年龄在61~84岁间,平均(71.7±4.3)岁;城镇居民812人,农村居民516人。

2.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护理服务质量是否满意;(2)护理服务机构是否足够;(3)护理服务机构分布是否合理;(4)护理服务工作人员是否足够;(5)对护理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何评价;(6)是否掌握老年护理的基本常识。问卷调查由专业工作者负责,由问卷调查人员提问并记录,老年人回答相关问题。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

二、结果齐齐哈尔市老年护理存在的问题依次是

护理服务机构分布不合理、护理服务机构偏少、老年人缺乏足够的自我护理知识、护理服务工作人员偏少、护理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护理服务质量不满意。讨论老年护理存在的问题:(1)护理服务机构的问题:本文的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护理服务机构分布不合理率、护理服务机构偏少率分别达到61.1%、59.7%。目前齐齐哈尔市的老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社区日间照料室等护理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市区,而在克山县、甘南县等县城则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大部分偏远地区以敬老院形式存在,护理机构分布严重不合理,且我市的老年服务中心仅有178个,老年活动中心仅有152个,这对于86万齐齐哈尔市老年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2)护理服务工作人员的问题:本文的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护理工作人员偏少率、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率、护理服务质量不满意率分别达到39.2%、36.4%、30.9%。护理工作人员偏少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市甚至我国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医院每天面临着大量的病人,但由于观念问题、薪金问题等使许多人不愿意进入这一工作岗位。大部分的护理工作人员学历仅为专科或者中专,这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相对不足。由于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提供护理时需要认真、耐心,态度需和蔼,若护理工作者稍微疏忽,容易造成老年人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意。(3)老年自我护理知识的问题:本文的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我护理知识缺乏率达到53.0%。之所以缺乏自我护理知识,很可能是因为医院/社区在提供护理服务时,着重“供”,但却忽视增强老年人自我护理知识。

老年护理的相关对策:(1)调整护理服务机构的布局,合理分布:应根据老年人人口分布密度,调整布局,合理地设立护理服务机构;应重视县级护理服务机构的设立工作,不仅仅只让市区老年人享受“星级”服务,还要重视偏远地区老年人的护理服务。(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定期举办护理培训的讲座、学习班等,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巩固和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增强护理意识,提高综合素质。(3)加大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养投入,制定职业规划,提供再培训、再学习途径,增强护理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其安心工作,减少人员流失率。(4)完善老年护理的保障制度:现阶段,我市的大部分老年人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有限,在“未富先老”的社会中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措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因而应进一步完善老年护理的保障制度,是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5)提供多渠道护理知识宣教途径:因老年人基数大,护理工作者提供的护理服务有限,所以老年人自我护理知识尤为重要。应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讲座等方式,向广大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护理常识,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减少护理工作者工作量。

篇3

老年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没有专门的个体专业化护理,使得护理效果受到影响[1]。我院老年科采取Barthel量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进行分级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病情稳定的住院患者,年龄超过70岁,排除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沟通障碍者。其中,男42例,女44例,年龄71~92岁,平均(80.15±8.37)岁。病症:冠心病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8例,糖尿病27例;住院时间为2周~1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0.52±0.17)个月。

1.2方法: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调查,内容包括:大便、小便、修饰、如厕、进食、床椅转移、平地行走45m、穿衣、上下楼梯和洗澡1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分值越低,患者功能缺陷越严重,并进一步对每项活动能力(独立、部分独立、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进行评估。调查问卷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发放,向患者讲解调查目的,对于不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的患者可辅助其完成。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结果和计数结果,使用t检验,P<0.05时表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男性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有降低的趋势。具体见表1。2.2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体欠佳,超过80%的患者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具体见表2。

3讨论

大量文献报道指出,Barthel量表不仅包括手功能,如修饰、进食、如厕、穿衣等,还包括了对患者影响较大的移动能力等躯体功能方面。女性在评分上,身体活动能力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力气和转移两方面。这可能与男、女患者的社会角色有关,女性有着较低的身体活动能力,身体锻炼难度普遍比男性低[2]。另外,可能与男、女患者经济独立能力、心理需求等有关,发病后身体活动能力的较早恢复也体现在患者能够尽早回到工作岗位之上,回归社会。更多的女性患者有抑郁情绪并抱怨对身体健康状况不满,焦虑、抑郁、身体活动和社会参与的减少是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3]。Barthel指数能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况进行评定,还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预测,进而指导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4]。老年患者基本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分级护理的医护理念,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根据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分级,可以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优化护理效果[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其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女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存在性别差异及其潜在的原因,不同Barthel指数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患者病情不同,生活自理能力不同,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分配护理人员,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果。这样也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如肢体锻炼等。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6]。Barthel指数可以对患者进行分级评价,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动态评分,可以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调整训练计划[7]。康复训练能够减少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少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老年患者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处于退化状态,骨质疏松情况严重,应激反应能力也不如年轻患者,其发生跌倒等情况的几率增加。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在老年患者行走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其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女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有降低的趋势。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体欠佳,超过80%的患者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总之,Barthel量表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确体现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改善患者的结局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军健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

参考文献

[1]张敏,徐桂华,罗彩凤,等.分级模式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12):2011.

[2]deHaanRJ.MeasuringqualityoflifeafterstrokeusingtheSF-36[J].Stroke,2002,33(5):1176.

[3]丛林,姜海涛,闵连秋.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别[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424.

[4]方园,李冬咏.ADL评估量表在老年病房实施基础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100.

[5]闵燕丽,王芸,刘青青.分级护理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8(5):159.

篇4

1.2观察指标观察2组老年患者PCI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压迫沙袋移位、未按医嘱服药、皮肤损伤、皮下淤血。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质护理组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常规护理组为16.3%,优质护理组PCI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