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实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0 14:49:32

服务器实训总结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 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7-0014-02

随着装备模拟器的不断发展,装备模拟器的应用在部队训练中越来越普遍,发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部队战斗力的形成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完成高危、恶劣、极端训练科目发挥出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得到各兵种部队的特殊关注。各兵种部队也花费大量精力、财力进行装备模拟器的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综合装备模拟器联合训练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研究和建设,而从现代战争来看,单一兵种作战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多兵N联合作战、立体式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常态。为培养适合现代战争形态的部队,建设一套能完成大规模、跨兵种、兵种协作等大型的训练科目的综合装备模拟器也势在必行并且意义非凡。

1 国外采用分布式节点构建综合训练模拟器的发展状况

分布式综合装备模拟器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各个具有独立训练功能、能完成特定训练的多个单兵种模拟器,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从而建设成能够完成大规模、跨兵种、兵种协作等大型的训练科目的综合装备模拟器。从1982年开始,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与陆军联合开发了SIMNET(Simulation Net-work)系统。SIMNET是一个采用分布式结构,基于VR技术的虚拟对抗作战系统。SIMNET联结了包括美军和德军在内的近300台坦克模拟仿真器、飞机飞行模拟器、作战指挥所仿真器、计算机生成兵力(CGF)仿真器及导弹发射仿真器等。他们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可实现资源共享,随时调用数据库、模型库、图形图像库及知识库的信息。假如将装甲兵、机械化步兵、直升机、歼击机、舰艇、反舰导弹、巡航导弹、海军陆战队和诸如A-10S和F-16S固定翼飞机以及野战集团军防空发射阵地临时接入网络,则立即可使用高逼真度视听方法参加相互的军事演习[ 1 ]。SIMNET系统除对参战人员进行诸种作战任务的训练外,还可对各种武器系统的性能和效能进行研究与评估,更可进行包括各种武器平台的大规模虚拟军事演习。上述各种任务都是在由SIMNET系统所提供的综合虚拟战场环境内进行,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种武器平台借助网络互联,共享这一描述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内的综合性虚拟战场环境,以进行体系对抗的模拟。

2 构建分布式综合装备模拟器的基本步骤

借鉴SIMNET(Simulation Net-work)系统结构,分布式装备模拟器的构建,如图1所示。

战场环境生成设备主要作用:1)生成综合训练的战场环境,将信息发送到综合装备模拟器总服务器;2)接收参训设备生成的、反馈到综合装备模拟器总服务器的数据,并将实时数据生成并将相应信息映射到初始的战场环境中。综合装备模拟器总服务器的作用是接收战场环境生成设备发出的数据并将其发给各个分散模拟器服务器;3)接收各分散服务器的反馈数据,将其提供给战场环境生成设备。飞散模拟器服务器是负责各模拟器操作台和总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接收与发送。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3 构建综合装备模拟器的对策研究

现有模拟器装备存在以下的特点:

1)地域分布广。模拟器基本根据兵种分布而分布在适合该兵种训练的地方。

2)针对性强。各功能模拟器大多针对专业兵种设计,只针对专业兵种进行训练。

3)个体差异大。各模拟器设计制造因为设计定位、研制时间、研制经费、采用的技术等诸多因素,使现有的模拟器的仿真度、训练效果等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要将这些不同地区、不同功能、不同水平的模拟器整合到一起需要解决下面两点问题:

一是网络连接。要先建立各个模拟器之间的网络连接,并保证优质的网络通信效果,实现综合装备模拟器各设备间的数据接收和传送。如何解决网络连接问题?总体思路是,把现有的每台装备模拟器作为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这些分布式节点通过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及远程通信网连接在一起,或通过卫星以远程网络方式连接到一起。结合实际情况有两种方式比较可行。第一是通过卫星以远程网络结合局域网方式进行连接。只要将总服务器和各个分服务器之间采用远程网络连接,各分服务器和操作台采用局域网连接就可解决网络连接问题。这种方法优点是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但由于是无线传输,有可能在保密和传送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第二是利用各部队比较普及的军网结合局域网进行连接。只要将总服务器和各个分服务器连入军网,在军网内专门开设一条信息通道,各分服务器和操作台采用局域网连接就可解决网络连接问题。这种方式实现起来也比较方便、简单并且兼顾到了信息安全和信号的稳定,基本可以解决网络连接问题。

二是信息传递。各级设备之间由于技术不同,可能产生信息接收和发送问题。有些现有模拟器对从总服务器接收到的整体战场环境等数据,无法生成并传送给各个模拟器操作台;有些模拟器规模小根本就没有分系统服务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分服务器上想办法。有分服务器的设备在原有的服务器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分服务器和总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和操作台接收战场环境及协同兵力信息能力的完善。对没有分系统服务器的设备可以建设符合标准的分系统服务器,进而使设备有参加综合训练的能力。

4 构建综合装备模拟器的未来展望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2

【项目基金】 本文系江苏省学校党建研究会课题“基于微博平台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网络文化建设探究”(课题编号:2013JYDJLX-YB05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云子,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5-0028-02

党政领导思考

DANGZHENGLINGDAOSIKAO

党政领导思考

DANGZHENGLINGDAOSIKAO

所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关于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性构想,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群众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党建新模式。而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载体,健全服务体系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强调要“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创建一个内容丰富、既能起统揽作用、又能管长远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载体,可以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转变观念、实践宗旨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明白基层党建工作的目的和重点是什么。载体合适,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成效大。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电子系党总支部委员会(下面简称“电子系党总支”)根据十要求,结合本系学生特点,并利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载体建设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发挥学生党员专业特长,开展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笔者尝试从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种措施、监控方法入手,分析本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以期能够在拓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上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的内涵

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是从基层开始,结合专业特点,以及服务对象需求逐步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的有益尝试。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被电子系党总支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把“服务”作为凝聚党心、民心和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此活动很好地发挥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长,同时又结合服务对象(乡、镇、街道、校园等居民群众)的需求,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在发挥党员驱动力的同时服务他人,活动长效性、操作性更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的宗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从活动背景讲,它以探索基层服务型载体建设为切入点,立足于“创建优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其中,提升自己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群众。

从活动性质上来看,它立足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是在学院大力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背景下开展的党日活动;从活动内容讲,它注重活动的实效性,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及专业情况进行设置,注重学生个体需求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双向性特点,真正做到既给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的平台又能服务到群众;从活动的组织形式讲,以组建电器“义诊”服务队的形式,根据服务内容,对服务队进行分组,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及服务礼仪培训,辅导方式有授课、项目实训、讨论分享等方式,针对性强、辅导方式灵活、容易操作。电器“义诊”项目以“为学风建设服务、为党员成长服务、为组织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制定了以下四个目标:

首先,为学风建设服务:电子系党总支作为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理应为高校中与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等有关的学术活动提供服务。通过对“义诊”实践活动中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辅以课外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生党员主导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提升电子系整体学风的目的,并定期为电子系专业建设或教学改革提供建议报告。

其次,为党员成长服务:通过参与服务活动,希望学生党员在专业动手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很好地将本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争取通过个人参赛或团队参赛的形式在专业竞赛中取得佳绩;同时,希望学生党员在服务过程中真正体会为民服务的快乐与价值,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并内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第三,为组织建设服务:希望通过实践探索,为该支部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及丰富载体形式提供思路,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制度建设,通过此服务活动,带动更多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加入服务行列,并完善学习小组制度、党员考核制度、党员积分制度、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从源头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四,为人民群众服务:从实际出发,力争做好校内校外两条线的服务工作,校内面向师生群众,校外面向周边乡、镇、街道等社区群众,力争每学期至少为校内师生开展两期服务,为社区群众开展三期服务。

综上,能否顺利完成以上四个目标也将成为检验电器“义诊”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指标。

二、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的进程与监控

1. 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进程

结合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专长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实现双向交流,是本此活动的核心。电器“义诊”服务队组长由本系具备较强电器维修技术的学生党员组成,并面向全院学生招贤纳士,主要从服务对象的维修需求出发,共组建了小家电组、电子玩具组、电脑组、手机组、咨询组、后备组等六个组别。组长每学期会对组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通过与学校公寓管理中心、学校周边社区和乡镇居委组建实践基地的形式,定期以进公寓、下乡的方式为群众送去服务,目前,我系党总支已携手广州从化太平小区居委及广州花都杨二村村委建立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基地”。电器“义诊”下基层已经成为我系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品牌活动之一,更是我系党总支进行服务型党组织载体建设的有益尝试,此活动已在全院范围学生群体中产生辐射作用,越来越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党员的带动下加入到服务行列,定期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为这支队伍带来更强大的生命力。

2. 活动的监控

首先,建立电器“义诊”服务队工作组,保证“义诊”活动的顺利开展。工作组由一名专业教师及一名党支部书记领导,下设宣传组、秘书组、技术组、培训组、后勤组、外联组,服务队队员可根据自身特长选择相应组别,并接受统一的培训。

其次,以建立实践基地的形式保证学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及活动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会根据教学目标,对在校大学生提出社会实践的要求。在此活动中,电子系党总支从学院实际出发,与服务对象所在的村委或街道办签署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基地”协议,使得电器“义诊”服务队下基层成为常态,学生党员亦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达到技术服务和提升自我的双赢目的。

第三,建立学生党员服务手册。对于参与“义诊”服务队的学生党员,本系党总支为每位学生党员建立了服务档案,服务手册中清楚记录了学生党员的服务情况(服务时间、地点,维修电器的种类、成功率、维修失败的原因等),同时,支部书记会根据实地走访、座谈及查阅服务手册,对学生党员每一次的服务质量进行评测,评测结果纳入党员考核体系当中。

第四,进行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为保证服务与需求较好结合,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除对学生党员个人进行服务情况的跟踪外,电子系党总支在每次“义诊”活动结束后,会对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每学期评出“服务之星”,鼓励学生党员争当先进,同时,根据调查意见,服务队可以进行需求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内容。

三、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成效

由于本次活动组织架构,过程监控较为合理,经过两年的沉淀,此活动已经成为电子系党总支的精品项目,完成了之前设定的提升学风、促进党员成长、完善组织建设、服务群众的四个目标。下面就这四个目标的完成情况,具体分析该活动成效。

1. 促进电子系整体学风建设

如何促进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而党建工作培养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学风和优质的教育,因此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是可以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而此活动正好将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相融合,党建促学建。此活动需要学生党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因为有了更好的实践平台,学生党员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同时也吸纳了许多本专业学生加入服务队行列,为能顺利完成维修任务,服务队队员也会迫使自己静下心来钻研,系统的培训及研讨使得电子系形成了一股较好的学习风气,电器“义诊”活动也被作为电子系学风建设的标志性活动。从今年该院开展的嵌入式技术竞赛情况、电子系学生的校内外专业竞赛获奖情况、服务队党员参与学习帮扶情况来看,服务队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且成效较好。

2. 促使电子系党总支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1)支部凝聚力得到提升。从成为服务队一员,到参加培训,策划活动,实践服务,总结表彰等过程的历练,党员之间的心走得更近,他们在成功中收获喜悦,在失败中收获成长。因为这个平台,党员对这个组织的归属感更强,“学院最受欢迎党日活动”、“学院社会实践先进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广东省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更是让这个团队拧成一股绳。支部凝聚力的提升为电子系党总支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2)通过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型党组织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经过多次的实践服务,在一次次的成果总结及经验教训中形成了特有的工作机制,成功完成《电子系党总支工作制度汇编》,其中《学习小组制度》《党员考核制度》《党员积分制度》《党员组织生活制度》正是受到此活动的启发而重新拟定的。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得电子系党总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方向更加明确,受到群众的认可,具备较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目前此活动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并成为电子系学生工作精品项目之一,成为该基层党组织成功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型的重要标志。此活动载体在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内涵上不断丰富和延伸的过程,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3)以此活动为载体,建立两个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基地。电器“义诊”活动的开展,为电子系党总支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提供了较好的载体,能继续延伸此活动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并将此载体作为党员实践,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电子系党总支携手广州市从化太平紫泉居委会及广州花都杨二村村委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基地,此基地的建设将为电子系党总支继续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3. 明确了党员管理目标,党员自我管理意识及服务意识增强

党员目标管理,是指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一定时期内应做的工作转化为具有数量、质量、时限要求的具体目标,经党员自定、小组评考、支部审定后付诸实施。尽管电子系党总支针对党员的目标管理已经制定较为全面的考核体系,但如果能在将此活动中党员的服务情况纳入电子系党员的整体考核体系,这能较好解决电子系学生党员目标管理考评指标过于单一的缺点,丰富了本系党员目标管理形式,充实了党员目标管理内容。实施此办法后,不仅学生党员参与电器“义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同时,无形中也使得党员的服务意识大大提升,并不断自主学习,提升自己。

4. 完成计划任务,服务内容符合服务对象需求

对服务对象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是此活动具备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服务队进行系统培训方向标。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目前已开展过六期,共计完成维修任务423项,维修电器的种类达十几种,维修成功率在80.14%,其中,电风扇的维修数量及成功率最大,分别为165件及88.48%,而玩具的维修量虽然不大,但成功率仅为65%。从数据来看,服务队的培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家电组、电子玩具组、电脑组、手机组、咨询组、后备组)较为合理,且内容与服务对象需求基本一致,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准确。同时,从维修率的情况看,服务队还需加强对电子玩具的研究和培训,并不断扩大维修种类,以期服务内容更加符合对象需求。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研究是近期我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创新载体促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已不再适应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角色转换:由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为服务者的角色。广大华软电子系党总支清晰地认识到了加快这种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加快这一转变的路径和载体,该组织的做法和经验启迪我们,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至关重要。该组织的电器“义诊”下基层活动富有成效,不仅形成了品牌效应,更是对该支部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该组织也得到群众的认可并深入民心,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大大提升,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

参考文献: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TN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5-1603-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ware on Demand(CoD) in Distance Teaching Network

ZHANG Ho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aining Centre,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Courseware On Demand(CoD)is a very important system in the network teaching. this article has given the design scheme of a distributional CoD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which were realized. The system expande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CoD in LAN to WAN,well solved the overweight burden on main terminal CoD server and network visit impeded in the network teaching and so on questions.

Key words: distance; distributed; courseware On Demand(CoD)

1 引言

IT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产生新的重大的飞跃。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的环境,当今的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教学模式改革所必须的技术支持手段,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就是网络教学。

课件点播(Courseware On Demand,COD)系统是网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系统,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环境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环节。通过课件点播系统,学生能够方便地从丰富的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学。

2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课件点播系统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课件点播系统是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网络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满足开展面向全国气象系统职工进行网络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需要而特别开发的。

2.1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远程教学平台上为学员提供的共享课件含以下几类:

Web 型课件:类似于 HomePage 样式的信息,适用于通用型浏览器;

流式课件:包括视频流和音频流,适用于 VOD 方式点播;

Windows 应用程序型课件:即由 Windows 操作系统所支持的多媒体课件,多以光盘(CD-ROM)作为其存储介质,适合于单机在光盘上使用;

其它类型:包括 PowerPoint 等软件制作的讲义型课件,适用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从效果来看, Web 型课件和讲义型课件的内容多为“静态”的,尽管也可插入一些视频和配音,但从表现力和交互式教学功能方面来说,都无法与流式课件和 Windows 应用程序型课件相比;但是视频流课件视频数据量很大,在网上传输时速度较慢,尤其在广域网范围内,难以保证所有连接的用户都能够顺畅点播。以往国内研究实施的课件点播系统多数是在校园网内的应用,但接收网络教育培训的学员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如何使他们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点播到质量满意的课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课题。为此,我们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通用课件点播系统,该系统与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远程教育管理平台无缝连接,实现了教学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课件的分布式点播。

2.2 系统功能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COD 系统的设计目的就是用来解决流媒体类型课件在网上统一点播的问题,它提供课件的管理与使用两方面功能,主要描述如下:

前台点播,后台运作。课程池中所有的流媒体课件,均按照特定的目录层次影射到用户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选取,再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浏览其内容简介,或直接运行。

该系统支持“先下载、后运行”的工作方式。

对于那些需要“在本地先安装、后运行”的课件来说,兼顾其安装过程所涉及到的软件设置和“防毒”保护卡的功能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处理。

学生端的用户界面,采用了通用的浏览器形式。

对每台服务器上的访问人数,自动记录并根据需要进行各类统计。

3 系统设计方案

3.1 主要技术路线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COD 系统是一个磁盘阵列为存储主体、以硬盘为缓冲,采用多服务器动态平衡负载的网络点播系统,其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采用两级服务器架构,以 SUN 服务器为中心,NT 为区域缓冲服务器,实现动态课件分发和负载平衡,并能跨路由、跨平台提供课件点播服务;

使用目录管理,同时支持 Web 、流和文件等各种类型的课件,实现一致访问多种类型课件;

支持 NT 网络操作系统;

提供用户管理、访问控制和基于Web的信息统计与;

提供课件规范化包装,用户可使用统一界面访问课件。

3.2 系统结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分布式课件点播系统系统由总站管理服务器、总站课件点播服务器和各分站课件点播服务器组成,其拓扑图如图:

图1 COD点播系统拓扑结构图

这种方式既可以缓解网络动态负载的平衡问题,又可提高缓冲效率,拓宽了网络应用范围,对于气象部门人员地域比较分散的情况,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3 系统组成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COD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CODserver文件、CODclient文件、COD 客户,描述如下:

CODserver:由磁盘阵列、COD服务器、控制服务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存储流媒体课件、接受客户请求并将响应分布到各分布式课件服务器,以及访问控制和记帐;

CODclient:安装于各省级的分布式服务器。自动连接国家培训中心课件服务器 ,自动获取课件目录,将课件更新自动下载到省课件服务器,同时具有客户端软件自动升级的功能,此程序需要开放8001端口与国家局课件服务器建立连接并自动更新课件。存储与缓冲课件,响应客户的课件点播;

COD 客户:通过Internet接入的普通联网计算机。通过远程教学平台访问课程池中的课件。

系统工作过程是: COD 客户通过 Web 系统访问 COD 服务中心的 Web 服务器;经控制服务器授权认证后,用户可以选择课件;用户点播课件后,控制服务器根据 COD 客户的位置和数据库中记录的各缓冲服务器的工作情况,将点播请求分发到合适的分布式服务器;缓冲服务器响应请求,给 COD 客户提供课件; COD 客户播放课件。

4 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

4.1 关键技术

由于新系统是在原有的总站管理服务器和总站课件点播服务器基础上新加入各分站点播服务器形成的,所以必须将管理平台和课件点播平台有机地结合,涉及的关键技术描述如下:

1) 接口设计

它包括:

① 由总站管理平台提供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权限和选课表的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库的相关安装信息等。

② 点播系统根据学生输入的学生帐号和密码,实现学生身份认证,并获取通过认证的学生的选课表,作为可点播课件列表。

③ 在总站管理平台中提供进入点播服务器的入口,实现课件点播。

2) 负载均衡

① 数据的采集:各分站点播服务器定期向总站管理服务器上传本站点负载信息,包括服务器的静态和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包括网络出口带宽、CPU主频和数目、物理内存等;动态信息包括服务器与网络的连通性、CPU的使用率、物理内存的使用率、当前并发访问的学生数目、当前可用网络带宽以及本站点现有课件资源信息等。

② 负载均衡的实现:总站管理服务器接收到学生点播课件资源的请求,根据请求的课件资源信息,在具备该课件资源的活动点播服务器中查找对该学生响应时间、可用资源最佳的点播服务器,由该服务器向该学生提供点播服务。对学生而言,以上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4.2 课件复制方式

课件复制的方式应该通过网络复制和定期批量复制共同进行。

网络复制是由控制中心自动完成的。在控制中心上应该定时运行课件点击频度的分析处理程序,通过上面关于存储控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需要调整的课件存储分配的工作表。然后控制中心通过向缓冲服务器发送调度指令,使各个服务器之间自动的进行课件的缓冲调度。

5 结束语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COD系统在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远程教育平台上运行了近 1 年,为全国气象部门职工提供了近300门各类课件,访问人次现已超过 15 万次。为气象部门员工继续教育、岗位及技能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一致的好评。

参考文献: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768-04

A Practice Platform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urriculum Based on Mobile Agent

QIAO Zheng-hong, GE Wu-dian, XU Jie

(Institue of Science, PLA Univ. of Sci. & Tech., Nanjing 211101, China)

Abstract: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is a very practical cours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s lack of special experimental system. Aiming at this problem,The paper proposes a realization method of quasi real network confrontation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mobile agent, discusses system structure and main work flow of the platform.

Key word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actice teaching; training platform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系统深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信息系统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它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一切迫切要求人们重视相关安全技术与手段的研究。但目前网络信息安全人才极度匮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必须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为此,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开设了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课程。该类课程的特点是发展迅速、实践性强,在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讲授,同时也要强化学生对相关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目前主要的做法是:根据课堂讲授的网络信息安全理论,然后要求学生在实验室熟悉少许网络安全工具,并能够根据网络安全的某一方面内容开发设计一种工具。采取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较好地掌握实验内容,但由于只停留在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点上,学生对系统总体情况的掌握比较缺乏,不能够全面掌握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效果一般。

针对该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实验平台,该平台能够让学生熟悉各种的安全技术和手段,有效地进行网络攻防训练。

1系统设计思想

在设计系统平台时,首先要考虑建设的系统是基于什么环境的?通常有三种设计思路:完全真实对抗环境、模拟对抗环境和准真实对抗环境(介于前两者之间)。其中,在完全真实对抗环境下,网络攻防训练完全由学生自主控制,考虑到实际网络情况比较复杂,系统的结构可能相对复杂,同时涉及到较多的认为因素,使得训练过程不太容易协调和控制;在模拟对抗环境下,系统需要全面分析和梳理已有的攻防战术和手段,并构造各种不同的虚拟场景,通常这种设计有比较大的工作量,后期也难以升级和维护。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在充分考虑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设计工作量、后期升级和维护等各方面的情况,提出了一个基于准真实对抗环境的网络攻防训练实验平台。

1.1系统设计目标

网络安全对抗训练是一种网络信息安全类课程实践教学平台,也是学生进行网络对抗训练的专门系统。该系统让学生在一个网络攻防对抗的整体环境中,通过相关的技术应用带动理论和原理的学习和理解,训练方式主要是人机对抗。

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每个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训练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自己对网络对抗各个环节的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从而突出训练的重点,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2系统设计原则

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和技术,并考虑系统以后的扩展,有几个方面需重点考虑:

系统的集成性。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已有信息的集成、共享和交换,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些信息不仅本系统功能模块可 以有效使用,而且以后更新的功能模块也可以用。

技术的先进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为基本原则,合理选择先进的主流技术、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力求做到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产品的成熟性。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成熟的可重用模块,同时系统的功能要容易扩充、容易使用、运行稳定,并且也便于后期的维护。

设计的规范性。目前主流的技术都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规范,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加以考虑。

系统的可扩展性。网络攻防技术与手段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对当前的实际和将来的变化,使系统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尽可能多的网络攻防手段。

2系统架构

在系统设计时,该实验平台架构在实验室内部相对成熟的局域网之上,采用准真实网络对抗环境,尽可能反映网络的实际情况,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以便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系统的工作模式采用B/S结构,整个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用户接口层、核心功能层和数据层,主要的功能模块有用户接口及运行环境、系统控制中心、自适应任务均衡处理、智能分析处理以及网络攻防和底层数据库,系统的功能逻辑划分如图1所示。

图1系统功能逻辑图

为了更好地满足设计原则及系统的特点,该实验平台采用基于移动Agent的设计方案。在这种方案中,所有计算机分为两种角色: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客户端的配置比较简单,只安装浏览器和Agent运行环境,平台其他的功能模块都安装在服务器中,这样,系统所有的核心功能都集中在服务器上,学生日常训练只接触客户端,便于系统管理和升级维护。在具体设计时,主要采用JSP语言,服务器端可以通过ServLet访问数据库,以及移动Agent库。系统各逻辑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图2系统架构基本结构图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该实验平台涉及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诸多方面,系统功能较多,其中移动、任务均衡处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其他各项主要工作均与之相关。

3.1移动Agent

在本系统中,移动Agent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系统管理维护、网络攻击、防护检测,都是通过移动来完成的,移动是系统核心的功能模块。每个完成特定的任务,具体来说,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

系统管理与维护Agent:在平台使用的过程中,系统维护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管理员可以利用实验网络环境,派遣系统维护Agent完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例如,可以安排Agent移动到主机,检测主机运行状况,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管理员,管理员也可以把一些简单的修复工作交给Agent去完成。

攻击Agent:在进行攻击训练时,用户将训练科目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依据用户需求,在相关的主机上部署用于攻击训练的攻击Agent,利用它做一些准备工作,以及在结束后将训练结果上传。例如:在网络攻击中,端口探测是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用户在进行该类攻击训练时,首先由客户端(用户)发出训练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通过均衡处理分配合适的主机及其IP地址,同时,派 遣端口探测Agent到探测目标上,再由该Agent收集主机的端口信息,并将探测结果返回服务器,训练结束后,客户端提交探测结果。用户上报的信息到达服务器后,服务器会将其与Agent搜集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最终得到用户的训练结果。

防护检测Agent:在学生进行防护训练前,系统可以依据防护科目,在相关的主机上部署用于防护训练的防护Agent,该Agent会根据防护的目的,逐条检测主机的设置,进而判断设置的安全性。例如,操作系统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用户在练习这方面防护时,根据训练目标和需求,先对系统进行相关配置,然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告诉服务器配置完成,服务器接受用户请求后,派出防护检测Agent到客户端,根据安全配置的指标,全面系统地进行检测,然后向服务器报告检测结果。

3.2自适应任务均衡处理

该模块主要有策略管理器和任务均衡处理器两部分,策略管理器用于记录本系统安装网络的基本情况,任务均衡处理器用于协调攻击与防护训练的顺利进行。

3.2.1策略管理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攻防手段的更新,所要设计的对抗科目将逐渐丰富,而实验主机的硬件条件(数量、类型等)相对有限。针对这种矛盾,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尽可能支持多种对抗科目,如何充分提高有限训练主机的使用效率。在策略管理器中,记录了系统支持的所有攻击科目、各类科目之间的互斥关系、被攻击主机各种类型的数目等方面的情况。

3.2.2任务均衡处理器

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训练请求后,会为学生指定目标主机,如何选择合适的目标主机呢?首先由任务均衡处理器根据策略管理器中记录的数据,在保证网络带宽、系统内存、CPU使用率等的前提下,尽量先安排可兼容已起用的训练主机,直至所有的训练主机均被起用。任务均衡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每一台训练主机的资源,具体的做法是:

1)根据学生的训练科目,查询策略管理器,得到无法和请求科目在同一训练主机同时运行的科目名称;

2)查询策略管理器,获取训练主机中已经开展的科目,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没有与请求科目互斥科目的训练主机地址;3)利用(1)、(2)的结果,查询策略管理器,得到可以运行请求科目的主机地址;

4)根据(3)的结果,对每一台主机进行综合分析,从可选训练主机集合中选择合适的训练主机。

自适应任务均衡处理器模块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任务均衡负载流程图

4系统工作流程

本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攻击训练和防护训练,在使用系统时,首先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和访问控制,而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内容,以下分别介绍攻击训练和防护训练工作流程。

4.1攻击科目训练

攻击科目主要训练学生对各种攻击技术与手段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原理。具体的工作流程:1)用户选择训练科目名称,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2)服务器收到用户的请求后,进行均衡处理,并调用相关的Agent完成训练进行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3)准备工作完成后,在训练任务可以进行的情况下,服务器任务主机的相关信息,例如:IP地址等。当然,训练科目不同,服务器给出的信息也不同。除此之外,服务器还会给出一些提示,并通知用户训练开始;

4)用户收到服务器返回信息后,依据训练科目,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攻击试验;

5)攻击结束后,用户按照系统设定的格式,将训练结果上传给服务器,并等待训练结果的返回。

6)服务器比对用户上报的训练结果和攻击Agent收集的信息,然后返回用户最终的训练结果。

4.2防护科目训练

防护科目的训练促进学生掌握各种网络信息安全设置方法,熟练运用各种防护技术和手段,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原理。具体的工作流程:

1)用户选择训练科目名称,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2)服务器收到用户的请求后,运行均衡处理,返回相应结果;

3)用户根据训练任务与目标,进行相关系统防护的配置;

4)用户对系统进行必要的配置后,通知服务器来检测配置效果;

5)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检测Agent,检测Agent返回训练效果到服务器;

6)服务器发送训练效果给用户。根据反馈的结果,用户可以评价系统配置效果,并作进一步的改进。

5总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核心,网络信息安全在信息社会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高校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对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针对本课程给出了一种网络安全对抗训练平台的主要设计思路,并介绍了该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

参考文献:

[1]周龙骧,刘添添.移动Agent综述[J].计算机科学, 2003(11):19-23.

[2]刘军,周海刚,于振伟.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文集[C].北京:军事谊文版社,2008.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5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局域网组建技术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纷纷将局域网组建技术列入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4个专业方向的核心技术课程建设之中。

一、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在许多职业院校开设的时间较短,因此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沿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训模式,这样学生就固化在“课堂-机房”模式之中,许多学生逐渐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不佳。笔者学院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方面较弱,到企业后不能很快独当一面,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时间进行项目培训”的情况,近年来开展了计算机专业“综合项目实训”模块的研究,将《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课程列为教研、教改的优先课程,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具有核心技能的软件技术人才。

二、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原则

笔者总结多年的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经验,以组网案例为核心,采用引入、讲述、应用、综合应用的模式,由浅入深地围绕实际案例展开对组网知识的介绍。并遵循“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围绕“办公局域网的组建”项目,在案例的支持下展开对知识点的介绍。在实训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以下原则:首先实训内容必须以应用为中心,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以实际项目引出相关的原理和概念,在实训过程中融入知识点,通过实训思考、实训总结进行分析归纳,解决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采用“层次化”策略,在项目驱动下,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内容,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照顾全面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采用“模块化”思想,2个课时为一个知识模块,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形成一个“讲―练―发现问题―再讲―再练―解决问题”的小循环,增强学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的实施

笔者学院《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内容主要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平台,以办公局域网的组建为案例,从需求分析、设备选型到组建规划,详细介绍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有线局域网的组建和基本配置、局域网接入Internet、无线局域网两种不同结构网络的组建和配置以及有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和网络故障的检测与修复等。笔者以“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为例,简要说明《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实施。

1.明确技能目标

开展《局域网组建技术》实训教学的关键是明确技能目标,而不是照搬教材中的教学安排。笔者将“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的技能目标确定为了解DNS的含义和作用、掌握DNS服务的安装、掌握DNS服务的配置,三个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分析理论基础

为使实训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在实训开展之前,教师应根据实训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分析。对“Windows Server 2003 DNS服务配置”的理论基础分析是首先向学生指出DNS是域名服务的缩写,是一种组织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在外面,TCP/IP网络通过用户的名称来定位计算机和服务;在网络内部,计算机用IP地址来标示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地址解析,这是由DNS服务器来完成的。然后分别向学生讲述DNS地址解析的三种方法,最后布置实训任务。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6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以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为导向,以科学评估适配为手段,以残疾人满意为标准,积极推进我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健康发展,提高残疾人幸福指数。

二、任务目标

年建立功能齐全、规范标准的辅助器具县级服务站1个、乡镇(街道)级服务站4个、村居(社区)服务窗口10个;完成10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基本辅助器具任务;开展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乡镇(街道)占全县乡镇(街道)总数的80%以上,开展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社区康复站占全县社区(村、居)的70%以上;全县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调查不低于全部残疾人口的60%,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的建档率不低于90%,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服务率不低于80%,残疾人及其亲友对辅助器具服务工作满意率达到85%以上;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奠定基础。

三、工作内容

(一)县级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

1、机构职能和任务

县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设在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归县残联管理,同时接受上级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服务站场地建设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规定,用房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0%,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不少于1人,展示品种不少于4大类80种。服务站负责对基层进行技术指导、业务训练和辅助器具的适配评估、定(改)制设计制作、适应性训练、效果评估等工作。

2、制度建设

(1)服务站要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各类会计档案、凭证、帐簿、报表符合会计制度,保存完好。

(2)服务站要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各种设备、器材要建立规范的帐目,主要设备建立档案。维护好各种设施、设备,保证服务车辆的安全行驶,保证内外环境优美,清洁卫生。

(3)服务站要有专门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各项业务档案,保持档案完整,数据准确。根据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残疾人建立服务档案和数据库。

(4)服务站要建立工作职责、组织结构说明、员工岗位职

责、考核、培训、选聘等相关管理制度。服务站的服务职能、服务流程、服务承诺等要予以明示。

(5)服务站要有工作规划、年度总结、反映服务状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资料等。

(二)乡镇(街道)及村居(社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建设

1、乡镇(街道)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负责对所辖村居(社区)辅助器具服务窗口的管理指导,辅助器具适配的需求调查、评估、配送、租赁、转介等工作。用房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残疾人辅助器具不少于30件;配有残疾人辅助器具普及知识读物和训练光盘;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制度;设专人负责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掌握辖区残疾人情况及辅助器具需求情况;填写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记录,建立健全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档案;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建档率达到100%。

2、村居(社区)辅助器具服务窗口负责辅助器具需求调查、信息咨询、转介、宣传教育等服务,建立需求档案。用房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残疾人辅助器具不低于15件,配有残疾人辅助器具知识普及读物。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残疾人辅助器具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残联,具体负责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和辅助器具适配的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辅助器具适配与省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相结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期间举办集中配发活动、入户适配等多种工作方式,确保工程目标顺利完成。

(二)责任分工。残联:建立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制度及“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负责贫困残疾人的组织、宣传、发动和贫困状况审核工作,确定救助对象;负责做好适配人员的培训,辅助器具的购置、配发工作;做好统计上报工作,收集并反馈评估效果和质量;负责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具体使用。

卫生部门:在乡镇(街道)康复指导站、村居(社区)康复站分别设立辅助器具服务站(分站)、辅助器具展示服务窗口,加强辅助器具知识培训。

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文广新局:加大宣传省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力度,对进展情况进行及时报道;开辟专栏,跟踪采访,及时宣传并将创建工作制成专题片,迎接检查验收。

(三)资金投入。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动员、部署我县创建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县相关工作。通过电视台、政府网站、《今日》及其它新闻媒介,运用多种形式,围绕残疾人辅助器具对残疾人康复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积极参加的社会氛围。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029-02

云计算技术可以构建一个高可靠的IT环境,将服务器、网络、存储、应用和软件程序等计算资源配置可扩展可共享的资源池,用标准机制定义资源访问方式。根据用户(租户)的需求,可以动态的分配和重新分配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

1 云计算概述

NIST定义了3种云计算服务交付模型: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3种服务模型相互关联,逻辑上都是位于IP网络基础设施之上,一个模型的范围也可以包含另一个。常见的云部署模型主要有4种:公有云、社区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1.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IaaS交付模型是由以基础设施为主的IT资源组成,这些IT资源通常是虚拟化的。IaaS提供网络、虚拟硬件、存储和操作系统等其它基础计算资源给租户。IaaS不需要用户管理和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但允许云租户更高层次的控制资源配置和使。,这样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部署操作系统、分配存储空间和安装运行任意软件应用程序。IaaS可改进Web终端用户访问资源的性能,提供备份和恢复服务。

1.2 私有云

私有云通常是由一个组织独立拥有,云基础设施由这个组织进行管理,私有云环境的实际管理也可以由组织委托外部人员实施。私有云物理上可能在组织内部,但私有云的IT资源技术上还是以云的方式提供给终端用户使用的。

2 传统实训环境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实训环境大部分是:物理服务器中安装实训平台系统,物理PC为客户端。这样的实训环境会有各种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2.1教师端的问题

使用PC机对管理员和任课教师而言,硬件和软件系统运行性能不稳定,实验实训的教师端环境搭建、运行和维护,费时费力。由于受单台PC机资源限制,有时只能简化实验实训内容;多阶段实验实训时,也不能保留实验实训的中间状态及环境,经常需要重复上次的实验过程才能准备好本次实验所需的环境。学生配置较好的实验环境和状态也不能保留,否则以后可用作教学演示用。

2.2 学生端的问题

实验实训PC机系统和软件运行环境不可逆,有时中间过程某一步骤操作错误或失误,学生必须要更换PC机,实验过程必须重新开始。PC机硬件资源有限并不可动态调整,实验实训需要运行大型软件程序或多台虚拟机,系统响应速度会非常慢。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时只能分时操作,上机时间有限,课后没有继续实验的条件;导致实验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学生如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必须自己搭建实验环境,同样也面临系统和程序运行环境不可逆的问题。

3 基于IaaS私有云构建自动化交付实训环境平台

要解决上所述PC机实训环境中当前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必须要对实训环境交付和管理的业务模式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云计算通过开放、标准化和虚拟化等技术与措施,为终端用户提供多层次的IT资源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系统。我们基于IaaS私有云构建一个自动化交付的实训环境平台。

3.1 整体架构

基于IaaS私有云构建的自动化交付实训环境平台,整体架构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1)实训云资源层,该层是整个私有云的基础,主要由基础的物理服务器、网络和安全设备、存储设备组成。该层用来实现对物理服务器及相关联的网络与安全组件和存储的虚拟化功能。(2)实训服务编排层,实训云资源层之上是实训服务编排层,此层对所支持的相关服务进行编排。实训服务编排层可以组合操作流,协调多个系统以实现组合操作,避免在不同系统中执行多个单独的操作。(3)实训服务访问层,实训服务编排层之上是实训服务访问层,该层可以对通过虚拟桌面、自助式门户和目录向终端用户提供的预定义基础架构和桌面服务进行自动化调配。该层还可以调配和管理应用服务或部署用户自己的PaaS。该层本身不具备虚拟化资源的能力,而是与实训云资源层的虚拟化平台协作,提供调配和管理基础架构、桌面和应用服务的能力。(4)运维管理模块,该模块用来对整个IaaS私有云平台进行性能、容量以及应用依赖关系相关的管理,该模块使管理部门和人员可以获得更好的可见性和可操作的信息,确保动态虚拟环境及整个平台的服务级别、资源利用率优化和配置合规性。

3.2 计算资源规划

实训云资源层中的虚拟机上运行着为每个用户和整个实训环境提供支持的应用与服务,其中有很多关键业务应用。必须正确设计、调配和管理每个虚拟机,以确保这些应用与服务能够高效可靠的运行。我们计算机实训平台常见的不同应用进行采样评测,获取这些不同应用对CPU和内存的需求情况,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1)CPU资源需求:每个系统的平均CPU需求量2个,平均CPU主频2,800MHz,每个系统的平均正常化CPU主l5,663MHz,每个系统的平均CPU使用率6.5% (368.01MHz),每个系统的平均CPU峰值使用率9% (509.67MHz)1000台虚拟机的峰值CPU总需求量509,670MHz。(2)内存资源需求:每个系统的平均内存需求量1,024MB,平均内存使用率62% (634.88MB),平均内存峰值使用率70% (716.80MB),无内存共享时1000台虚拟机的内存峰值需求量716,800MB,虚拟化后的内存共享预期收益率50%,内存共享后1000台虚拟机的内存峰值总需求量358,400MB。(3)建议虚拟化计算节点物理主机CPU配置如下:每台主机的CPU数4,每颗CPU的核心数4,每个CPU核心的主频2,400MHz,每颗CPU的总主频9,600MHz每台主机的总CPU频率38,400 MHz,最大CPU使用率建议80%。(4)虚拟化计算节点内存配置建议:每台主机的内存容量32,768MB (32GB)最大内存使用率建议 80%,每台主机的可用内存26,214MB。

每台服务器的运算能力按照峰值而非平均值进行估算,确保可以支持虚拟机应用同时运行的最高值。CPU和内存的估算需要预留20%的空间用于突发的计算能力过量。内存共享按照50%的比例进行估算,这个数值是基于整合的应用全部以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核算的。

3.3 存储资源规划

存储资源关系到的虚拟数据中心的性能是否良好。为了保护数据免受恶意或者意外破坏的影响,要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数据。存储资源设计必须经过合理优化,满足应用、服务、管理员和终端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存储资源规划要协调业务应用与存储基础架构,以提高可用性、改善性能、降低成本、提供安全性,以及增强功能,同时将应用数据分配到相应的存储层。

使用本地存储将无法形成整个虚拟化集群资源池,无法有效地使用服务器虚拟化环境的高可用,灵活配置等功能。可购置或利用现有的存储交换网络SAN网络,并新增磁盘阵列作为共享SAN存储。同时做好相应的设备SAN HBA卡、交换机等设备布线、空间、场地布局等相应的规划 .

3.4 服务工作流设计

IaaS云服务平台整个工作流由六步组成,(1)云租户提出请求,(2)进入审批环节,这一步会生成工作单,(3)审批通过后,IaaS云服务平台将会运行自定义的脚本来完成对资源的调配,(4)资源调配成功后,进入管理环节,申请者就可以使用调配好的资源,(5)接下来如果租期到期了或者使用者主动释放资源后,该资源将会被“淘汰”,(6)然后进入“归档”环节。

3.5 云租户规划

云租户是IaaS私有云部署内的组织单元,租户可从服务平台获取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学习、科研等业务单元。每个云租户都有自己的专用配置,租户之间共享某些系统级配置。(1)单租户部署,在单租户部署中,所有配置都可以出现在默认租户中,租户管理员可以管理用户和组,配置特定于租户的品牌、通知、业务策略和目录服务。所有用户都通过同一 URL登录到 IaaS云服务平台自动管理控制台,用户可使用的功能由其角色确定。(2)多租户部署,在多租户部署中,系统管理员将为使用同一IaaS云实例的每个组织创建租户,租户用户通过其租户的特定 URL 登录到自动管理控制台。租户级配置是与其他租户及默认租户分隔开的,具有系统范围角色的用户可以跨多个租户查看和管理配置。

3.6 IaaS服务调配规划

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 可以跨虚拟和物理、专用和公用或混合云基础架构快速建模和置备服务器及桌面。要让IaaS云服务平台自动管理资源,IaaS管理员、租户管理员和架构管理员需要进行一系列工作。IaaS 管理员使资源受到IaaS云服务平台的管理。架构管理员配置用于为通过 IaaS云服务平台置备的计算机创建名称的计算机前缀。租户管理员至少创建一个需要请求计算机的用户业务组。架构管理员至少创建一个预留以将资源分配给业务组。租户管理员或业务组经理必须至少创建和一个计算机蓝图。

4 IaaS私有云构建实训环境的优势

4.1 降低设备成本与节能

IaaS云平台通过虚拟化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整合常规应用部署,减少设备数量规模。传统的一个应用映射一台服务器,服务器数量就随业务的增长而增加。所有服务器一直处于开机状态,但80%的业务系统高峰时段仅为24小时的20%左右,80%的时间服务器资源都处于闲置状态,电力能源被浪费。通过虚拟化对服务器资源进行分区,可将多个应用的资源负载合并到一台服务器上,使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在常规部署中的服务器数量就可按照N:1(N一般可达5-15)的比率大大减少。在减少服务器数量的同时,也在大幅减少能源消耗。

4.2 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

IaaS云平台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来提高服务器和存储的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户投资规模,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虚拟化技术可将对操作系统版本有严格要求的专业软件,在新的高性能服务器上运行,而不需要进行软件更新或二次开发,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

4.3 高效敏捷的运维管理方法

IaaS私有云平台可以跨系统的实现物理资源统一调配、集中运维。传统模式下每台物理服务器都是一对一管理,云平台变为对所有虚拟服务器的管理。每个虚拟服务器的虚拟硬件设备都是标准化的,只需通过一个管理界面就可以完成对平台内所有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性能监控等管理任务。标准化使整个维护过程更专业化,流程化。

5 结束语

基于IaaS私有云的算机实训环境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云计算实验环境和教学环境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实验环境的自动化交付。根据自身需求也可对云平台进行二次科研与开发,创建基于IaaS平台的项目,丰富各项应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信息化领域采用技术创新手段促进发展方面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博召.云计算架构及其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8

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各项康复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对各地进行“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检查督导,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为“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组织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

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调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思路,确定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经费规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

(三)加强康复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加强与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委的沟通协调,继续做好条例的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条文修改和上报等各项工作,努力在残疾人康复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结合国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各省落实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加强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将有关残疾人康复的内容纳入其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做好康复人才培养工作。

按照多途径、多形式培养;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的基本原则,继续组织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如期完成年度各项任务,重点完成社区康复协调员10万名以上的培训任务。认真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细则要求。着力推动康复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医院、进社区。积极申报康复咨询师、辅助器具适配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师等职种。做好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实施培训学分管理和社区康复协调员持证上岗。筹备并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与卫生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完善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康复机构准入办法和康复机构管理办法。开展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援建四川灾区康复机构项目工作。各地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定位、发展方向,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康复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六)加大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力度。

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地全面开展,在城市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质量,在农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断深化康复服务内涵,探索有特色、满足社区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村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突破农村地区社区康复工作。

(七)做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

与卫生部共同做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大力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努力实现三年内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复明一例”的目标。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

做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辅助器具服务车配置项目、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等各类救助项目工作,适时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项目工作带动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和各地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的提高。

(八)推动残疾预防工作,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和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同时,协调卫生部、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工作调研,制定儿童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卫生、计生、残联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媒体,并制作康复宣传折页、张贴画、音像制品等,宣传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向公众、残疾人及其亲友普及康复知识。组织编印藏、维等少数民族版康复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进程。

二、各业务领域工作

(一)组织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终期检查,督导各地完成“十一五”社区康复任务;全面推动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深化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成果,重点加强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进行检查验收;完善充实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加大社区康复协调员培养力度,规范培训内容,编制《中国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手册》。

(二)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贫困患者免费手术7万例,并做好贫困患者手术数据统计工作。与卫生部认真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指导各地进一步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对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为2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完善地级残联低视力康复部建设工作。筹备“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视力康复项目工作,扩大项目和国际狮子会影响。举办第二届国际低视力康复论坛,开展2010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对6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依据《创建全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地(市、州、盟)、县(市、区)工作标准》,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推广使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标准》、《国家盲杖标准》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指导地方科学、规范地开展训练指导师培训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扩大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

(三)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主动将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工作纳入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大局。全力以赴,确保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省级聋儿康复中心职能,带动基层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聋儿康复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听障儿童康复保障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四)实施“彩票公益金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彩票公益金麻风畸残矫治手术”项目并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进项目的深入开展。认真组织实施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选好定点康复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抓紧贫困脑瘫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举办脑瘫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康复指导读物和音像制品,指导各地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开展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049-0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is gradually changing,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effective, is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one of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platform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monitor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are achieved.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process monitoring

实习实训是职业院校重要的教W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需要加强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学秩序管理之外,计划制定、实训执行情况、实训资料等过程性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而若能依托信息化手段,这些过程管理则变得更为可能,其管理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传统管理手段主要存在的问题

1)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工作处于手工处理阶段。相关计划、相关资料管理完全手工操作,给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对教学过程和成绩评定没有建立详细的管理记录,从而无法充分保证教学效果,积累教学经验。

2)实训过程处于无监管状态。当前的实训过程管理较灵活,即在实训时间及实训内容等方面由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容易造成教师实训执行过程无法监管、实训计划与过程实施的一致性无法考查及学生盲目实训等问题,实训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系部管理层面无法及时知晓相关情况。若系部想了解实习实训相关进度情况,则很难及时得到相应信息。

2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的构建

2.1主要内容

笔者结合日常实习实训的管理工作,从管理实践角度,通过对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分析与调研,考虑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2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涉及的权限用户有四种:系部管理员、实验管理员、教师和学生。本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具体如下:

1)系部管理员:用户登录、密码修改;项目查询、任务书查询、计划查询、执行查询、总结查询;实训手册、实训成绩、上交登记等查询。

2)实验管理员: 用户登录、密码修改;项目查询、任务书查询、计划查询、执行查询、总结查询;资料内容、实训手册、实训成绩、上交登记及查询。

3)教师:用户登录、密码修改;项目编辑、查询,新增;任务书查询、编辑、填写;计划新增、查询、编辑;执行查询、过程考核、考核编辑;总结查询、总结考核;答辩填写、编辑、查询;实训手册、实训成绩、上交登记等查询。

4)学生: 用户登录、密码修改;项目查询、任务书查询、计划查询、执行查询;总结填写、编辑、查询;答辩查询;实训手册、实训成绩等查询。

2.3数据库设计

根据对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与分析,考虑该管理平台的数据库设计如下表所示:

其数据库中项目、计划、详细计划、计划执行等表之间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2.4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系统功能分析,相继对各功能模块进行界面设计并进行代码的编写,最终对各功能模块分开测试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测试并不断修改完善,系统平台的构建至此完成。下面是部分界面图:

3 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网络拓扑

学院已经建有成熟的校园网,为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保障。根据具体情况,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建设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

在网络拓扑中,各客户机、服务器等设备都连接到学院的局域网之内,具体情况如下:

服务器端:信息化手段管理要求的就是数据共享,因此各系统所用的数据库集中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上,这样也便于数据库的统一维护与操作。而各系统的Web端则是集中部署在另外一台Web服务器上,这样来突出服务器的专用性。

客户机端:该客户端主要与服务器端要进行各种通讯,可在任何一台机上来登陆管理平台使用并进行操作。

3.2 B/S三层架构搭建

本系统的开发技术采用基于B/S三层架构,开发之前,先搭建好项目的开发框架,开发框架中包含了: Web(表示层)、DAL(数据访问层)、BLL(业务逻辑层) 、Model(业务实体类)和.Common(公共处理方法类)。

是可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提供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强大的的优势。其运行原理如下图:

3.3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技术

SQL Server 2008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在其高效、智能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可跨越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4 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实践的意义

通过建立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实习实训管理在整体的管理效能方面突显出了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4.1管理效率的提高

通过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加强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实习实训过程从计划到结果的信息化处理,满足了实习实训计划c实习实训过程实施的一致性, 避免了实习实训的盲目性,提高了实习实训质量。同时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实习实训过程进行管理,可有效加强系部对教学的监控,可随时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采取一定的预警措施。

4.2做到了实习实训资源的无纸化、低碳节能

以往在传统手段管理过程中,纸张的使用较多,尤其是每一位学生的实训手册都要打印出来,这样对于纸张的使用量来说是极为巨大的,不利于节约使用。通过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实训手册的每一环节都在系统中完成操作,老师也通过系统对学生每一阶段进行考核,最后能自动生成实习实训手册,这样真正做到了资源的无纸化、低碳节能。

4.3 过程的监控管理也对实训任务的时间性有了控制

对照计划安排,每一阶段的计划任务都有时间节点,超过该时间则无法填写该阶段的实训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拖拉的现象,从而也有利于保证实训资料的质量,也能改变以往一到期末突击补实训资料的不良习惯。

5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任何管理范畴都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应该说,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践教学是当今高校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管理好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我们对于实习实训教学监控管理平台构建的有益实践也为全校各系在此方面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更好的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英,茹正华.基于.net平台实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西昌学院学报,2013(1): 70-73.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 残疾人;康复服务; 收入增长

Key words: the disabled;rehabilitation service;income growth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98-03

――――――――――――

作者简介:邹华(1987-),男,江苏邳州人,经济学硕士,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工程,标准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马凤领(1964-),男,河南禹州人,理学硕士,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工程,标准理论与政策等;罗椅民(1963-),男,湖南石门人,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标准与理论研究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辅具器具的临床应用,标准与政策理论等。

0 引言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当前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为2472万人;听力残疾为2054万人;视力残疾为1263万人;精神残疾为629万人;智力残疾为568万人;言语残疾为130万人;多重残疾为1386万人。可以说,这个庞大社会群体的康复、就业、生产生活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主要包括对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服务、康复训练指导服务、心理支持服务、康复知识普及服务、辅助器具服务、咨询转介服务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内容将更加丰富、康复服务水平将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增长差异,使得城乡之间对各类、不同残疾等级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本文通过查找1996~2011年我国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精神残疾、康复服务机构、辅助器具供应等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的数据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收入方面的数据,对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人们收入增长的内在联系及适应程度进行了分析。

1 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动态过程的研究,它基于灰色系统的灰色过程,通过因素间时间序列的比较,来确定哪些是影响大的主导因素。鉴于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灰色的,且所选取的数据历史序列不长,因此用这种对数据样本量及分布规律要求不高的分析方法进行关联分析比较合适。

设系统特征行为序列为城乡居民收入行为时间序列Yi={Yi(n)},Yi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因素,相关因素行为序为时间序列Xi={Xi(n)},Xi是残疾人康复服务因素,n为时间,?孜ij和rij分别为Yi与Xi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则Yi和Xi灰色综合关联度?籽ij[7],?兹为分辨系数。

?籽ij=?兹?孜ij+(1-?兹)rij

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及研究需要,将1996~2011年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适当加工整理,把数据序列转换方式设定为初值化,令?驻min=0,分辨系数?兹=0.1,运用DPS软件计算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Y2与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人数X1、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人数X2、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个数X3、辅助器具供应件数X4、白内障手术例数X5、配用助视器人数X6、矫形器装配例数X7、假肢装配例数X8、聋儿康复机构新建个数X9、新收训聋儿人数X10、监护精神病人数X11的灰关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白内障手术例数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高度关联,配用助视器人数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度关联,即人们收入增长与视力康复服务之间存在很大相关性;肢体残疾康复服务、聋儿康复服务、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智力康复服务等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关联程度较高,精神病康复服务与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个数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关联程度较低。

理论上,当变量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小于0.5时可认为二者之间关联度很低,大于0.5时就可认为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关联系数越大,关联性就越强。整体上从分析结果来看,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2 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协调分析

协调分析是以灰色多维动态模型GM(1,N)为基础,研究整个系统内部的因素间动态变化关系,对系统内部的运行运行结构进行协调分析。设系统特征因素数据序列为{X■■(t)},相关因素数据序列为{X■■(t)}(i=2,…N),建模步骤[7]如下:

①对原始数列作一次累加得到生成序列(1-AGO)为X■■(k)=■x■■(t) i=1,2,…n

②参数向量■=[a,b1,b2,…,bn-1]■根据yn=B■得到■=(BTB)-1BTyn

其中:-a为GM(1,N)的发展系数,bi为协调发展系数;yn=[y(2),y(3),…,y(m)]■;

B=

③建立GM(1,N)时间响应函数

■(k)=[y(1)-■■x■■(k)]e■+■■x■■(k)

其中:k=2,3,…,m

④建立GM(1,N)还原模型

■(k)=y■(k)-y■(k-1)k=2,3,…,m

⑤拟合度分析 拟合误差a(k)=y(k)-■(k)

相对误差 e(k)=q(k)/■(k) k=2,3,…,m

运用灰色多维动态模型来研究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对模型中的系统发展系数-a和协调发展系数bi进行定量分析。若a>0,则系统主行为变量{x■■(t)}在时点t与前一个时点t-1相比满足{x■■(t)}

利用2002~2011年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镇居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和DPS软件,得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1与与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人数X1、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人数X2、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个数X3、辅助器具供应件数X4、白内障手术例数X5、配用助视器人数X6、矫形器装配例数X7、假肢装配例数X8、聋儿康复机构新建个数X9、新收训聋儿人数X10、监护精神病人数X11的GM(1,12)模型:

■+2.08370y■■=0.09246x1+0.69180x2-0.76193x3-0.00073x4+0.01303x5+0.11839x6+0.07508x7+0.24181x8-8.00130x9-0.03454x10-0.00161x11

系数向量为:

a=2.08370;b1=0.09246;b2=0.69180;b3=-0.76193;

b4=-0.00073;b5=0.01303; b6=0.11839; b7=0.07508;

b8=0.24181;b9=-8.00130;b10=-0.03454; b11=-0.00161

拟合值的相对误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平均相对误差为6.84%0,说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残疾人康复服务所组成的系统,缺乏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b1>0、b2>0、b5>0、b6>0、b7>0、b8>0,说明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人数X1、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人数X2、白内障手术例数X5、配用助视器人数X6、矫形器装配例数X7、假肢装配例数X8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同步发展的,b3

同样利用2002~2011年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和DPS软件,得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Y2与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人数X1、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人数X2、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个数X3、辅助器具供应件数X4、白内障手术例数X5、配用助视器人数X6、矫形器装配例数X7、假肢装配例数X8、聋儿康复机构新建个数X9、新收训聋儿人数X10、监护精神病人数X11的GM(1,12)模型:

■+1.54017y■■=0.05248x1+0.08953x2+0.00001x3-0.00006x4+0.00193x5-0.02762x6+0.00595x7+0.06591x8+3.43088x9+0.08740x10-0.00146x11

系数向量为:

a=1.54017;b1=0.05248;b2=0.08953;b3=0.00001;

b4=-0.00006;b5=0.00193;b6=-0.02762;b7=0.00595;

b8=0.06591;b9=3.43088;b10=0.08740;b11=-0.00146

拟合值的相对误差(%)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平均相对误差为7.39%0,说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残疾人康复服务所组成的系统,缺乏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b1>0、b2>0、b3>0、b5>0、b7>0、b8>0、b9>0、b10>0,说明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人数X1、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人数X2、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个数X3、白内障手术例数X5、矫形器装配例数X7、假肢装配例数X8、聋儿康复机构新建个数X9、新收训聋儿人数X10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同步发展的,b4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及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所组成的系统都缺乏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所以总体上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协调,残疾人康复服务与人们收入增长还不完全适应。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利用灰色多维动态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总体上与人们收入的增长还并完全适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完善。

第一,基于视力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具之间具有较高关联,且低视力康复服务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现实,应将白内障复明和低视力康复作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城乡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推进视力康复机构标准化运作,普及视力保健和康复知识等途径,以提高残疾人的视力康复水平。

第二,基于当前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和精神病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现实,应不断增加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供应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和指导。同时完善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系统,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促进精神残疾康复,预防精神疾患发生。

第三,基于肢体残疾康复、聋儿康复、智力康复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较大关联,且聋儿康复服务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现实,应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医学相结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多种康复手段,对肢体残疾、聋儿、智力残疾进行治疗、训练和指导,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水平,使我国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国威.解析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区域差异――机基于31个省区市的定量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2,(1):135-139.

[2]郭悠悠,刘林.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54-161.

[3]黄高伟.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4]孙树菡,毛艾琳.我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与供给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5-11.

[5]程凯.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201-205.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11

1基于半监督顺序回归模型的爬虫算法

在资源搜索方面,将搜索目标设定为通常无法订购但军事特种医院特点鲜明的特色资源。通常,这些网络资源都是以深网的方式存储,并且无法直接获取。为此,笔者研究了面向深网的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种面向军事特种医院资源的基于半监督顺序回归模型的快速爬虫算法。此算法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首先,根据军事特种医院网站资源的特点,利用半监督顺序回归的方法构造深网页面分类器,定义所需的主题相关的网页分为N个不同的层次。此时层次的数量级根据所给定网站资源特点设定。一般情况下,N≤4。其次,构造深网链接信息抽取器,抽取对应N层次的有效链接。在提取这些链接信息时,采用多线程的方法完成。最后,把深网页面分类器的分类作为指导,形成特征库,利用让爬虫自动提取满足要求的链接特征,快速实时地找到各层有效链接。对于爬行过程而言,笔者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在开始爬行前,把预先定义的符合特种医院资源信息的种子放入最低层的链接队列中,链接信息提取器从深网页面中抽取满足特点规则的链接信息,包括链接的网址、页面标题,链接的锚属性等信息,并同时交付链接特征学习器。在链接特征学习器中,笔者将采用深度机器学习方法,将这些特征进行归类、分析。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将所有N层队列中的链接进行爬行。对于同一层次的链接,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让距离网站主页近的链接先爬行。这样,既可以爬行到最佳的链接,又保证让所有的链接都被爬行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爬行策略能够提取深网中有效链接的基本特征,并过滤掉无关链接,提高了爬虫的速度和准确度。

2面向实体层Web的信息索引技术

采用高效的爬虫技术从DeepWeb上抽取出的军事特种医院特点鲜明的特色资源之后,将其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对于索引而言,由于军事特种医院信息的特色,其索引对象可表示为Web实体(WebEntity)。Web实体通常具有各种属性,并由属性进行描述。如海军信息、潜水艇实体,具有长、宽、重量、下水深度等属性,可以将军事特种医院信息划归为多种不同实体。显然,进行实体搜索,索引的对象为实体而非页面,其索引域为实体的各个属性。用户进行检索时,搜索器根据搜索关键字来查询实体索引域,然后进行综合排序。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和组合的信息抽取方法,实现Web实体的信息抽取及其索引建立。整个基于迭代和组合的信息抽取和索引方法实现框架图。为实现此信息抽取方法,首先生成简单的页面索引。页面层的索引技术,主要采用基于关键字的倒排排序方法,然后再对其按实体关键属性进行分类。其次,采用学习和深度搜索的方法抽取基本实体属性信息。在该过程,首先利用基于反馈的条件随机域模型来抽取实体的属性信息,之后通过快速排序及其深度搜索方法穷尽搜索包含某些特定实例的所有页面集。采用基于反馈的条件随机域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先从已有的实体集中构造训练数据集,采用预先定义的规则对训练数据集中的页面进行有条件的标注,然后进行模型训练。在训练中,笔者采用基于反馈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已有的训练结果对训练模型进行反馈,提高训练的速度和效率,最终使得抽取精度较高。最后,在迭代抽取和组合集成过程中,采用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所有的待抽取页面集,进行用户交互定义的页面快速分割,将页面分割成多个不同的部分。然后,根据实体模型,对于还未抽取的相关实体属性,采用上述的抽取方法进行迭代抽取,并将抽取的数据结果集成在一起,最后构成一个完整可信的信息实体。

3面向用户的分布式信息检索平台建设

在此分布式信息检索平台建设中,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上述相关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面向用户的分布式信息检索平台。本平台的后端服务器采用主从分布式架构。本检索平台由3个主要部分构成,分别为:总体控制服务器、半监督顺序回归爬虫服务器和迭代与组合实体索引检索服务器。其中,总体控制服务器主要负责整个爬虫系统的整体控制管理、各个服务器之间消息的发送、传递以及任务的分配等等;半监督顺序回归爬虫服务器主要负责爬行深网,下载军事特种医院信息网页,并抽取网页中包含的各种实体信息;索引检索服务器主要负责接收采集到的特种医院军事等实体信息,并以建立索引,为用户提信息搜索等服务。此外,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总体控制服务器和迭代与组合实体索引检索服务器均采用了双机热备份的方式,以维护服务器和对应的备用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同步。本系统中的控制服务器是采用按用户指定的静态任务分配模式来进行网页采集,所以控制服务器和它的备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量不会太大,之间的数据同步压力并不大,从而可以解决主从式分布爬虫系统中控制服务器的效率瓶颈问题。

服务器实训总结篇12

一晃下,两个星期的实习就过去了,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发展___给予我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实习快要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网络实训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网络类职业的就业率和实现人才职业化转变为目标,按照“工程化、层次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为实训学员配备了多媒体案例分析室、企业综合布线实训室、企业园区网实训室、企业互联网实训室、企业网管实训室、信息安全实训室、企业应用(数据)中心实训室和系统集成实训室等职业化环境,并在其中配备了“主流的局域、广域数据线路”和主流品牌的典型“硬件防火墙、信息安全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应用服务器、多层交换机、多功能硬件路由器及多用途网络测试仪”等网络设施和高档网络设备。

这次实习目的: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学会局域网的设计与应用,网络互连技术。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在组网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下面几个名词术语及其作用: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设计用于简化管理地址配置的TCP/IP标准。它使用服务器集中管理 IP地址以及在您的网络上使用的其他相关配置(比如网关、DNS服务器等)的详细信息。在常见的小型网络中(例如家庭网络和学生宿舍网),网络管理员都是采用手工分配IP地址的方法,而到了中、大型网络,这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在中、大型网络,特别是大型网络中,往往有超过100台的客户机,手动分配IP地址的方法就不太合适了。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一种高效的IP地址分配方法,幸好,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说DHCP服务器是主要作用是为某一区域内的机子分配IP地址的。

我在这次实习中的任务:1.组网和互联模式:用HUB组建两个星型局域网,星型是所有计算机都接到一个集线器(或是交换机、路由器等),通过集线器在各计算机之间传递信号。每个局域网设一主机服务器,在此主机上安装双网卡,通过另一个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到实现对外连接到另个局域网和互联网。2.局域网应用:在每个局域网要拥有自己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一个Linux服务器。

这次实习我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网线的制作了;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域控制器的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Web站点的设置与发布;同时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常用的控制台命令,网络命令的使用,以及网络故障的分析和排除,安全日志。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的查看和分析。

这次实习内容中,我最深刻的就是网线的制作:1、在制作网线之前先了解一下网线的排线顺序及用法

568A:从左至右线序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68B: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左 右 水晶扣在下面。直通线:568A-568A或568B-568B 交叉线:568A -568B其中HUB代表集线器,SWITCH代表交换机,ROUTER代表路由器:PC-PC: 直通线PC-HUB: 直通线HUB-HUB普通口: 交叉线HUB-HUB级连口-级连口:交叉线HUB-HUB普通口-级连口:直通线HUB-SWITCH: 交叉线

HUB(级联口)-SWITCH: 直通线SWITCH-SWITCH: 直通线SWITCH-ROUTER: 直通线

ROUTER-ROUTER: 交叉线100BaseT连接双绞线,以100Mb/S的EIA/TIA 568B作为标准规格。

其次我还重点了解了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安装 DHCP 服务器的步骤如下:步骤1 启动 "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步骤2 单击"添加/删除 Windows 组件"出现 "windows 组件向导单击下一步"出现 "Windows 组件"对话框从列表中选择"网络服务"。步骤3 单击"详细内容",从列表中选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如图单击"确定"。步骤4 单击"下一步" 输入到 Windows2000 Server 的安装源文件的路径,单击"确定"开始安装装 DHCP 服务。步骤5 单击"完成",当回到"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后,单击"关闭"按钮。安装完毕后在管理工具中多了一个 "DHCP" 管理器。添加 DHCP 服务器:在安装 DHCP 服务后,用用户必须首先添加一个授权的 DHCP 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中添加作用域设置相应的 IP 地址范围及选项类型,以便 DHCP 客户机在登录到网络时,能够获得 IP 地址租约和相关选项的设置参数。在 DHCP 控制台中作用域下多了四项:地址池:用于查看、管理现在的有效地址范围和排除范围;地址租约:用于查看、管理当前的地址租用情况;保留:用于添加、删除特定保留的 IP 地址;作用域选项:用于查看、管理当前作用域提供的选项类型及其设置值。

在做完这些工作后我总结了以下深刻的体会: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这能让我们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将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发挥。参加实习,所见到的、学到的、接触到的,都不会局限于书本知识,这些都会让我们兴奋,让我们充满激情。我们在实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我们开始扮演不同的角色,尝试不同的工作,接触不同层次的人,体味不同岗位的欣喜,逐步完成职业角色的转变。我们在努力的工作,感受着生活的另一种意义,我们也享受着过程,等待着得到成果的喜悦。

来到__实训后,我感觉到了工作的神圣,一种身在岗位的责任。我们每天上班下班都刷卡,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上机的时候认真操作,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要求自己,虽有一种新鲜感,可更体会到公司纪律的严肃性,在工作岗位上,就必须令行禁止。是这样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已经是员工了,就该有一种无形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就不能再懒散,要让生活更充实更有色彩。在一个公司工作,就要注意公司的形象,这是一个团队,我们要时刻以团队的利益为重。一份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完成一个项目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团队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这次实习,我们就是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从开发项目到最后的发布,都由我们亲自操作,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我们都需要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去完成。我们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其实就是在编辑我们的梦。每一个过程,每一次分工,每一次合作,每一个错误,每一次经验,每一个成果,都是给我们的奖励,也是在为我们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