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5:01

大学生科技论文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1

2005年,总理在看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时候,这位新中国杰出的火箭专家颇有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学森之问”不仅在科技界起到了振聋发聩之效,而且影响波及了整个文化界。有识之士提出理论界也存在“钱学森之问”,教育界也存在“钱学森之问”,文学界也存在“钱学森之问”。本文从科技和人文学科背景的角度,谈谈中外科技和文学大师的成长之路,以便从一个侧面来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一、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古今中外,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古代有“六艺”之说,古希腊也有“艺术”之学,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探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古希腊关于“艺术”的定义尤为广泛,那时的人们不仅把雕塑、绘画、歌唱、文学创作等看作艺术,甚至也把农耕、烹饪、手工制作等专门技艺视作艺术。这种将作为上层建筑的高雅东西与实用技艺相联系的“艺术”思想是古人最早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反映,并在一千多年之后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发扬光大。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巨匠,都是科学与艺术合二为一的典范。他们卓越的绘画才能使他们流芳后世,他们在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上的成就也同样令后人敬佩不已。

“艺术(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天文、物理、生化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该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科学与文艺的区别与联系。科学通过定律和定理来探究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规律和本质。相反,文艺则通过情感和想象来把握世界,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为此,文学家和艺术家们要通过情感,直觉、意念、理想等一系列综合心理活动,才能创作出不朽的、富有感染力的作品。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史,那些做出过举世公认成就的科学大师和人文大家,十有八九是既精通科技、又知晓人文的通才。

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涌现出许多融科技和人文为一体的大师。古希腊时期的亚里斯多德,既精通文学、哲学、政治学,又知晓物理、气候、动物等自然科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既是著名的画家、雕刻家、音乐家和作家,又是数学家、解剖学家、建筑学家、地图学家、植物学家。即使在学科分工高度细化的现、当代,许多杰出的科技大师也仍然在文艺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美国人罗伯特・伯恩斯坦曾经从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视角研究过现、当代150位科学家的传记,结果得出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几乎所有的科技大师都同时是提琴家、诗人或者画家。爱因斯坦不但提出了改变世界进程的相对论,而且对音乐的酷爱超过一般人对音乐的纯欣赏性质。关于艺术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马林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这个协会里既有西服革履的科学家,又有留着长发、衣着不整的艺术家。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科技日报》也曾在1987年对钱学森、苏步青等30位中国一流科学家的业余爱好做过研究,发现他们在音乐和文学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汪德熙教授不仅在原子弹、氢弹研制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而且还是一个集钢琴调制和演奏为一身的钢琴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不仅是我国名闻遐迩的建筑学家,他在古体诗歌创作方面也造诣颇深,赢得我国古体诗歌界的好评。提起钱学森,不论是科技界还是文艺界都不陌生。作为我国火箭之父的钱学森,自幼就受到很深的文艺熏陶。虽然在北京师大附中念的是理科,钱学森却对水彩画和小提琴情有独钟。在上海交大读本科期间,钱学森参加过学校的管乐队,在杂志上发表过如何欣赏贝多芬和莫扎特作品的文章。即使在引领我国的科研人员从事火箭研究的繁忙时期,钱学森也不忘抽空与中国文艺界的朋友交往,与他们探讨文艺创作的规律问题。钱学森指出:“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探讨思维学呢?”谈到文艺的形象思维,钱学森顺手拈来地拿中国的对联作为例证。他说:“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是比较低级的对联,和在游长沙橘子洲时所写的对联就比较复杂。的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通过谐音关系表现舟在橘子洲中的行驶。时隔多日后在游天心阁时出的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也是利用谐音的关系。钱学森认为,思维跨度最大的对联是清代名士纪晓岚与江船武夫的那一副。武夫的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利用古人鲁肃和樊桧的谐音来阐释文不如武的道理。纪晓岚的下联“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则拿古人狄青与萧何的谐音来表现武不如文的思想。钱学森对中国的对联耳熟能详,也着实令那些研究我国对联艺术的专业人士惊叹不已。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大师所从事的文艺活动,在我国当下的理工科大学的院士们看来似乎有些不务正业。深得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钱学森曾经这样表述科学与文艺的关系:科学研究依靠的是创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验证,但是其起点往往开始于一个猜想。而这个猜想又往往是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大跨度形象思维和联系而被激发出来的。形象思维正是文学和艺术家思维和创作的方法。换句话说,科学研究萌芽于艺术的形象思维,发展于以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计算为代表的逻辑思维,而终结于周密的实验验证。一言以蔽之,科学工作就是先“文艺”后“理工”。正是基于这种对科技和人文创作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古今中外的大家们将科学与文艺相结合而做出的巨大贡献,钱学森对曾经来拜访过他的总理说:“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钱老的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许多科学前辈的共识。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先生早在1993年就强调文理科的发展。他说: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思维,第三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

对于文艺的创新和发展,钱学森也有精辟的见解。人文艺术家不能是“科盲”,必须懂得一定的科技知识。只有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人文艺术工作者才会对社会现象和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上升到形象思维,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文艺作品。因此,人文艺术工作的规律是先科学而后艺术。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可夫是医生,鲁迅早年是学医的。这些科学方面的经历对他们日后成为小说家具有重要的影响。契可夫和鲁迅都能像外科医生那样,冷峻地观察和解剖病态的社会,从而成为文学大家。

二、科技和人文学科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科技大师们热衷于在业余甚至专业时间内从事人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为什么古今中外的人文大师们都有深厚的科技背景?他们正是体悟到了两类不同学科在人才成长方面的相互作用。钱学森指出,人文学科“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钱学森关于工程技术方面的许多创新性思维,有许多是在听夫人蒋英女士弹钢琴时想出来的。对此,钱学森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谈及。钱学森的这种论述,不只是源于自己的经验之谈,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科学研究发现,一个正常人的大脑由两部分组成,左脑和右脑。人类的左脑主管理性和逻辑思维,人类的右脑主管感性和形象思维。一个在科技和人文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师,往往是把左右脑运用到极致的人。一个只善于用左脑或右脑的人,都是一个智力残缺的人,是无缘成为科技和人文大师的。

哲学,作为指导人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人文学科,与科技的联系最为紧密。一方面,科技的每一步发展,都成为哲学发展的基本元素,正如列宁所言:“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必须受制于正确哲学观的指导。恩格斯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一种建立在人类古今正确思维基础上的哲学观,能够催生科技的巨大发展。1955年1月15日,主席在会见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时曾问到原子分成中子和质子以后是否还可以再分的问题,钱三强基于当时关于原子研究的进展状况回答道,原子被分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后,已不能再分。主席却高屋建瓴地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现在实验上虽然还没有证实,将来实验条件发展了,将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后来的事实证明,的论断在物理学界的研究中得到正确的验证。在一次国际物理学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已故的,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相反,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而闻名于世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由于在晚年相信了唯心主义的神学,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论证上帝的存在,结果荒废了自己的事业。

文学的繁荣,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其中,与科技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文学范式就是科幻小说。没有科技的发展,恐怕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就不会有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的奇葩。英国小说家赫伯特・维尔斯的《时间机器》、美国小说家库尔特・冯尼古特的《第5号冰》、中国小说家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作品,都是根据当时的科技发展成就虚构出来的。例如,美国科幻小说家迈克尔・克赖顿的著名小说《死城》,就是作者在阅读了大量科技文献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写作过程中甚至还曾得到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和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的科学家的协助。

三、我国文理分科对于人才成长的悲剧性影响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参照了前苏联的模式,人为地将建国前的综合大学分裂、重组为理工、师范、医科、农林等单科性大学。典型的例证是曾培养出钱钟书、朱自清等文学大师的清华大学沦为单一的工科大学,辅仁大学重组为“北京师范大学”而成为单一的师范大学。为适应这种大学教育体制,在高中阶段也分成文科和理科。这次教育改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因为它忽视了从科技和人文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规律,人为地阻断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其恶果在当代的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并将继续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建国后根据文、理、工、管、医、农等模式重组起来的中国大学,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与中国建国时间相当、科技水平相当的印度却先后有4人获得诺贝尔生理、物理、经济和化学奖。即使我们科技界引以为豪的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苏步青等大师级人物,也都是在民国时期受过全面的科技和人文教育的熏陶、后来又在西方大学接受系统的科技知识后培养出来的。在中国当下的大学尤其是理工科院校里,人文艺术的氛围相当淡薄。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些工程技术专家甚至瞧不起文科教师,认为他们的工作只不过是空谈,更不用说自觉地将科技和人文艺术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性发明,培养创新性人才。这种单一性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自然是不会象西方的通识教育那样取得硕果的。我们的两院院士增选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没有一个能拿到诺贝尔科技奖,关乎国计民生的航空发动机和电脑芯片等原创性科技成果,也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硕士和博士,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博士和硕士总量,但是在科技创新性方面,却无法与其相比。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2

2.确立导师负责制项目和指导教师确立后,学生要和导师签订协议,导师向学院负责,同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与完成。如引导学生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立项书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5.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为保证学生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搭建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尤其重要。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科技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要在广泛参与一年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选拔、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开始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学期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项目,并开始项目申报;三年级开始科研试验与结题,并将可继续深入的项目发展成毕业论文。

二、科技创新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

1.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研究、创新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富有进取和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对其以后的研究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可以服务校外,将社会提供的服务和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加服务的活动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其项目从论证、立项、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权衡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决策,需要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协作,单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3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4

总结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物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科技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的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机构,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将更加注重由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开拓性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由于当今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中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与机遇。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结构材料的应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工程的进步,使人类的科学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拓展到一个极高的领域、高度和规模;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与奇迹的不断涌现,全球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广泛合作,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努力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矛盾,对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讲,在人均资源贫瘠,中国民族工业只有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而担负着培养高层人才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科技科技创新的关键,培养新时代的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大学生就成为必然。

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城中,课程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另外,当前高校的许多教师思想陈旧,缺乏创造性,无形之中限制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思想呆滞,缺少敢于质疑的品质,学业上没有创造性;而且,很多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实施学分量化,这种方式让学生一味的追求成绩,对自己创造能力的发展不重视,造成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

2.课程安排不合理,过于详细

当前高校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专业课与公选课。在专业的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注重专业课程的安排,将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本专业扩展,学生的学习从大一到大三,一头钻进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尽管,近年来高校也设置了选修课,不过大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一定的深度。

3.重视认知教学,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最丰富的时期,而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认知观为主要方向,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而情感的丰富是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它对形成学生好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前高校教育大多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忽视心理教育

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的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因为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缺乏明确的目标,专业思想不了牢靠,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

5.教师忽略对备课的科技创新意识

大多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完成自己的课时量,按部就班的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完成对学生的授课。在备课过程中,也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照搬,很少对知识点扩充,备课没有科技创新,重复老一套,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授课没有科技创新,学生的学习也很难有所科技创新。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1.树立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

科技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与深入化,是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关、人才观,以科技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与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科技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创新意识。在高校中,教师是大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想,是决定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理念的关键,因此,教师必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意识。

2.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进行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要体现创造性学习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构建一个科技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主动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开阔视野猎取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其次,建个创造性学习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一是要树立学生主体观,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二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注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意识

高校教师作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头人,是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首先,高校教师要在思想上具有先进性。在学科教授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品质的提高,让学生从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理念;其次,要根据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加强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要仅仅再满足于讲课、解惑,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最后,作为教师能够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能够错误平和对待,要以自身的科技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去影响,指引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高,最终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激情。

4.建议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方面,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体质,因为现有考试方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给教师一定的权利,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考评,以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构建综合性素质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到得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再次,建议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如: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作出成绩的学生,申请免修相关课程。

5.设计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课外作业

第一,作业设计应力避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训练。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富有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比如:数学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以及把纯数学问题转化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等,都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二,作业设计要富有挑战性。跳起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是愉快的,作业设计既要源于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进一步巩固,加深印象,又要略高于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作业设计要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其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第四,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外作业的辅导,启发学生打破旧思想框框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对各种科技创新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判断,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6.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地自我培养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5

1.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懂管理、善经营的商科人才需求旺盛,但由于商科教育自身的特点,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商科专业人才成为我国高校商科专业的重要使命和难题。我国不同商科院校在竭力达到此目标的驱动下,也试图从多方面寻找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其中,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对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在商科教育中的辅助作用,值得商科教育者深思。

2.商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我国系统商科教育的历史并不长,早期的商科教育主要是依照当时欧美国家的高等商科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其课程设置和培养规格基本上也是依据欧美国家的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科教育历经多次学科的调整和改造,现在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多专业学科结构,商科教育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新世纪以来,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扩大商科院校的办学自,省级政府统筹本地区高等商科教育,使其责、权、利进一步扩大,从而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商科教育管理的新体制。新的体制理顺了多方面关系,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发展高等商科教育的积极性,密切了商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推动了商科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1]

我国商科教育历经多次专业调整,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商科”概念的界定由模糊到逐步清晰。早些时候有人认为,商科即企业商务管理。也有人认为,不能把商科狭义地理解为学科的一个分支,而应把它看成是涵盖商品生产的产、供、销三大领域,集商贸、工程技术、管理学科为一大类知识复合体系的学科教育。教育部2006年5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高校商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交流研讨会,把商科看做是一个宽泛的学科。[2]事实上,“商科”是一个笼统的学科称谓。如果细分,其专业就可分为经济、金融、国贸、会计、商业学、营销学、管理等。从整体来说,商科属于应用性学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这种应用型人才又是建立在宽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在高等商科教育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不能因为商科的应用性特点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避免完全学术化和理论化的倾向,增强商科的实践性,使商科能够服务于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活动,使商科人才成为既掌握相关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我国商科教育溯源于欧美国家的商科教育模式,因此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国际性。我国商科教育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其具有典型的国际化特征;(2)本土性。商科教育是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高等教育,因此,商科教育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培养出适合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高等经营管理类人才;[3](3)实战性。商科教育的应用性决定了其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实战技能和能力;(4)通才性。懂经营、善管理的商科类人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与市场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又要有与管理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商科教育培养出的经营管理类人才不是专才,而是通才,能够在市场经营中成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5)发展性。商科教育要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等商科教育不仅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的市场环境,还要运用此国家化市场环境进行商科教育。

综上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的商科教育应该结合所处市场经济环境,将来源于国际化的商科理论与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商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理论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最终将其培养成具有商科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通用型商科专业人才。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商科人才应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重在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商科教育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整合,课程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水平。[4]此外,不同高校组织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竞争性、挑战性强的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是检验、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的很好平台,大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既磨炼了意志,又切实提高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了很好的品质。[5]

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对商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是通过竞赛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动手技能和专业素质。大学生科技文化及创新活动在我国各高等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发展得如火如荼,既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和娱乐生活,又通过此活动激发在校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与实践,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科技文化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国家专门举行了大学生“挑战杯”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各种潜能。但是,“挑战杯”这一平台,并不能使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参与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有必要在高校内、校际间乃至区域和全国建立更多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新型科技文化创新平台。[6]对于商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对其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如上所述,我国商科教育具有国际性、本土性、实战性、通才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从而要求对商科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但是,我国商科大学生都是在校完成理论和实验科目教学任务的。因此,对于商科教育来说,一方面,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对市场环境的关注和应用,将商科理论结合我国市场实践传递给学生,但是我国很多从事商科教育的教师缺乏这种实战经验和能力。[7]另一方面,学校各种配套设施如商科教育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要齐全,并为商科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服务,但这些配套设施在各高校中并不能够广泛存在和发挥作用。有鉴于此,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够在商科教育中发挥以下重要作用。

(1)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商科专业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行为,增强创新能力。商科教育具有实战性强的特点,课堂教学能够让教师将商科专业的相关理论传授给学生,但难以解决实践和实战问题。当前,商科专业教师使用较多的方式是通过案例教学来让学生体验经营管理的,但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学生自身实践经验的影响而大打折扣。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商科专业的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亲身体验实战和对决,特别是学生通过对项目的选择与施行,能够深入市场和企业进行调研,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进行市场经营决策的模拟和实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2)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更多的通才教育和技能训练,培养其竞争和合作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商科专业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多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互补,来共同模拟实施企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在这种竞赛活动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不断补充需要的各种经营管理决策知识,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团队间的竞争也使得学生能够深切体验到市场经营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其综合的经营管理能力。

(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也为商科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实战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由于我国教育与企业间各种制度的差异,使得我国大学商科专业教师很少有机会到企业中从事实质性的专、兼职经营活动,因此,我国大学绝大多数商科教师也缺乏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与能力。[8]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教师在指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同时,商科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此项目活动与企业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技能,增强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

(4)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型管理能够赋予教师更多的职责和自,提高师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对商科教育的辅助作用。当前,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实施项目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也必不可少。[9]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娱自乐”,就会使这种科技文化竞赛的作用大打折扣,因为学生囿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而难以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资源。同时有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将会使学生的视野、思维和所能利用的资源等均有很大的突破,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向教师、同学、企业深度学习的机会。同时,项目型管理能够使项目负责人有较强责任感,能够付诸更多的精力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学到“真本事”。此外,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项目型管理也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重要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财力支持。

总之,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及其项目型管理对于商科专业教育有着很强的辅助作用,能够使项目负责人和导师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积极且有深度地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培养商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4.进一步挖掘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商科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对于商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淋漓尽致地挖掘和发挥其重要性,需要高校进一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日常化和制度化。当前,各高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和竞赛活动已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此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调查显示,科技文化创新和竞赛活动让大学生在专业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通过这种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动力。[10]因此,此项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使之常规化和制度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持续下去,针对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竞赛前、竞赛中、竞赛后,与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竞赛项目成为持续培养商科专业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辅助工具。

(2)深化项目型管理,进一步强化项目责任人职责意识,进行项目跟踪。项目效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有项目管理作为保障。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实施项目型管理,以项目带动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其竞赛,此种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当前,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负责人的项目职责意识,通过项目责任合同来明晰职责,同时,项目管理者需要对各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实施项目跟踪,这样既能对项目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又能为项目实施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使项目实施效果更好。针对商科专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也要以所报“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执行过程中,自己制订项目实施的计划,模拟市场环境,自己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运用各种所学的知识进行经营模拟,以验证假设,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11]

(3)成立大学生科技文件竞赛类社团,协助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工作的开展。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提高实践能力,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12]当前,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主要由项目负责人施行,项目负责人根据自己项目进展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具体的实施。但是,这种项目操作形式临时性强,不利于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竞赛的常规化和制度化。高校应该通过相关部门如团委放权于学生,成立相应的社团,其常规化和制度化的工作将使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竞赛在学生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也能协助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很好的实施。

(4)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与经济管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科技园及企业的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商科专业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需要参与的同学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这种实战能力的训练要求通过一定的实战环境来实施或模拟。在当前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主要可以通过经济管理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科技园和相关企业来提供协助与保障,通过这些实战、实训场所对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学生进行训练,实施其团队的参赛项目,使其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实战性水平更高,也强化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5)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成果评估体系。当前,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与竞赛活动的评价存在一定缺陷,如评价目的性不强、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方式简单等。[1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从立项到结项需要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特别要加强项目结项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项目负责人的结项评估、学生参加项目并取得成绩的评估和奖励、加大商科专业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参与并取得成绩在学生综合考评中的权重等。通过系统的项目成果考评既能增强项目的实施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用。

(6)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所涌现优秀项目成果的孵化,搭建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和实施平台。在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涌现出不少的优秀项目创意与文本,这些项目创意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且通过实施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在全校范围内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所涌现的优秀创意策划进行孵化和实施,树立一些标杆,既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进行宣传,又为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宣传,更为高校的综合影响力做出努力。

5.结语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商科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项目型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为使这项工程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需要教育管理者更多地研究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强化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参与性和实效性,并通过与项目负责人明晰职责,使项目的实施更加完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叶小兰.高等商科教育发展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24-25.

[2]付廷臣.商科教育院系级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时空,2007(5):24-25.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4.

[4]王小玲,沈民.中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43-44.

[5]陈德静,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117-119.

[6]廖琪丽,王玮.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J].科教文汇,2008(4):22.

[7]王晓东.关于我国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57-59.

[8]彭耿,龙海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196-199.

[9]张庆强,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8(S1):439-440.

[10]刘国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12-13.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6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尊严论”,引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强烈反响。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教师尊严和高校责任时说:“大学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的干预,创造条件让师生可以自由地批评校长。”

谈尊严

不能把教师当成论文生产机器

记者:李院士您好!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您怎样理解“尊严”二字的内涵?

李培根(以下简称“李”):“尊严论”最早是总理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来的。这次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我理解,对不同的人而言,“尊严”有不同内涵。比如对那些仍在贫困阴影中挣扎的人,吃饱肚子就是尊严,即我们常说的生存权,这是最基本的尊严。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他们的尊严有更高的追求。

记者: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您认为现阶段“尊严”的内涵主要是指什么?对知识分子呢?

李:现在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吃饱肚子”问题已经解决。“尊严”更多的是强调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要得到尊重,比如在拆迁、就业、医疗和教育问题上。再往上,就是要享受改革的发展成果,追求个人的发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个人理解,对高校里的识识分子而言,最高层次的“尊严”是自由——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学术无禁区。

记者:当下,损害教师“尊严”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李:也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是因为有部分人感到不是那么有尊严,总理才讲“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社会角色上说,我首先是一名教师。我感到,不能把教师当成一个论文的生产机器。把教师当作生产某种量化东西的机器,这个有损我们的尊严。

谈学术

干部不能利用资源经营“学术”

记者:您现在是多重身份——教师、院士、校长。我听到不少高校教师抱怨说,校长、院长、系主任等人,因为有行政职务,在争取课题和科研经费上有更多优势。

李:行政干部利用行政资源,过多地占用学术资源,这种现象在中国高校确实存在。我在华中科技大学一再呼吁,希望大多数一流学者不要参乎行政上事务。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教授热衷参与行政事务呢?肯定是存在一种现象:拥有了行政资源后,谋求学术成果更加便利。

我希望行政干部,特别是校长和院系领导要有服务意识,我们的职位是为教师群体服务的,首先要考虑学校和院系的发展。而在自己的学术“自留地”上,要自律,不能利用行政资源去经营“学术”。我们常说“做学问”,学问是“做”出来的。

记者:如何能让知识分子不再热衷参乎行政事务呢?

李:制度安排很重要。比如在学术上,要有一个机制,不管你是校长也好,院长、系主任也好,大家在学术上一律平等,评价时每人一票,同票同权,减少附在行政职务上的话语特权。

举个例子说,因为我是校长,我想做一个什么课题,或者参评某个奖项,通常下面就有一批人围着我转,他们忙着到处去拉关系。而现在,有什么制度不让他们这么做呢?

谈责任

高校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

记者:教师热衷行政事务,干部以权谋学,就是平常所说的是“大学行政化”。但是不也有一批学者始终坚持做学问吗?

李:确实如此,我身边就有一批学者,他们始终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潜心做学问,他们是知识分子的骄傲,也是需要大力倡导的。教授们要有坚守,要能抵御外界的诱惑,守好教育这块精神的净土。高校教师也有一个自己的追求问题,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了,基本尊严解决了。不能看到个别处长有小车坐,吃喝能报销,就不再想坐十年“冷板凳”。

记者:前段时间看了一条新闻,说是某高校的几个老师,将科研经费分掉了拿着去买彩电。

李:这是很不好的。在一个过于功利化的社会里,社会的大环境和风气,肯定会在大学里有所反映,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但是高校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我们常说大学有三大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我认为还应有一个引领功能。引领什么?引领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文化进步。一所一流大学,对社会应能有一个引领作用。

比如腐败问题,其实与企业和政府相比,高校要廉洁得多。但为什么社会舆论对高校腐败案格外关注?因为大家都认为,大学是一个精神家园,当然应该比较干净。

谈批评

“师生批评校长没任何问题”

记者:温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学者,要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你如何看待普通教师或者学生对你的批评?

李:上面讲过,知识分子很看重自由,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批评自由。相比较而言,大学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地方——虽然这里也有官本位。比如在大学里,学生和教师可以很自由地批评校长,但是在政府和企业里,下级公开批评上级,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记者:你遇到过普通教师跟你“叫板”吗?

李:不仅遇到过,还遇到过很激烈的。比如前不久,就有几位教师在华科大校园内扯起横幅,表达对我的不满。出现这种情况,我“既不能把他们怎么样,更不会把他们怎么样”。至于学术上的意见分歧,大家更是平等的。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在清华大学的BBS上发贴攻击我,将我列为“华中科大三大恶人之一”。有人将这个情况告诉了我,我就给学校宣传部打电话,让他们干脆将那个贴子转到校园网的BBS上。平常校园网上有关攻击我的贴子,除非涉及人格污辱的,否则我都要求宣传部不要删除。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7

以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或“科学与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或“科学哲学与认知哲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CALIS学位论文中心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48篇,文献在各数据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对检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重后得到有效学位论文634篇,文献分布时间为1987年到2011年(检索时间2012年3月)。其中,198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吉林大学张之沧的《科学观新论》,由舒炜光教授指导。张之沧成为我国第一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1989-1995年期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平均每年不足3篇。自2002年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文献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在检索的文献中,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五位的学位授权单位如图3所示。其中,吉林大学以152篇位居首位,东北大学以129篇居于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以58篇居于第三位,北京大学56篇居于第四位,山西大学与复旦大学以39篇居于第五位,文献产出量居于前五位的上述高校占了全部文献的74.6%。从文献分布与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机构仍然以北方为主,且博士培养单位较为集中。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8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9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研究性文章比较多,国外如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国内如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杨文士的管理学原理等,不胜枚举。本文或多或少引用了他们的部分结论,他们在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时候更多考虑了管理与当时社会和人文的发展,而很少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本文就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方向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讨论。

一、现代科技革命历史沿革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10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者。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政策的设计,具体表现为科技方针、政策和措施,那么,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其深层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呢?

龚育之同志认为:“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论这门学问是我们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这门学问则是我们党的科学技术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源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普遍真理,但是把它应用到中国,必须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如果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民科学”思想的话,那么,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则是邓小平科技思想。

本文提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并提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逻辑展开和具体的实践,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一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科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实际,并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邓小平科技思想博大精深,江泽民 、温家宝 、李瑞环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论述,龚育之 、李万忍 、何亚平 、张锡龄 、崔禄春 、段瑞春 等许多学者做过阐述和概括。

我认为,邓小平科技思想主要包括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建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之上的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下面简要阐述。

1 核心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领导科技工作整顿的时候。邓小平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当时这个观点据说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但是,当邓小平向毛主席汇报《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这个文件时,毛主席说他不记得自己讲过这样的话。后来出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被认为是“伪造”毛主席指示,“篡改”马克思原文,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第二阶段是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实践,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该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的学说,而且实现了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向生产力分析 的转变。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阶级分析方法占主导地位,大搞阶级斗争。邓小平创造性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如何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呢?在邓小平看来,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抓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如果科学技术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然而,我国的科技生产力长期以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束缚:一是科技人员的阶级属性问题,二是科技体制的问题。基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邓小平提出了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

2 知识分子——人才观: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56年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后来由于“左”的思想泛滥,知识分子被定性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发挥生产力开拓者的作用。1975年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为理论根据,论证科技人员是劳动者,力图纠正当时错误的知识分子政策。他说“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但是,后来出现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邓小平所做的努力就被迫终止了。

1978年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以此立论论证科技人员是“劳动者”,进而申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真正得到了“脱帽加冕”——脱了资产阶级的“帽”,加了工人阶级的“冕”,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解放。

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之后,邓小平又以此立论,提出“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为什么要“提到第一”呢?邓小平解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是邓小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其内涵包括: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树立对科技人员正确的评价标准;为杰出的青年人才开一条道路等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观,而且还有大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实际例子。比如邓小平亲自关心数学家陈景润,他后来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亲自关心北京大学的一位老科学家,提出来把他调到半导体所当所长,给他配党委书记,配后勤人员 。此人就是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教授。

邓小平的知识分子——人才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进一步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并落实为“人才强国”战略。

3 体制改革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说就是科技体制必须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然而,我国按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型的科技体制,严重束缚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制约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所以必须改革科技体制。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并且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科技生产力与科技体制、经济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为核心内容的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次上来认识。龚育之同志提出从五个层次来认识。第一,科技工作层次;第二,经济发展层次;第三,社会和政治发展层次;第四,社会主义发展层次;第五,世界发展、时展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层次。 我认为,从这五个层次来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可以完整地把握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体系,深刻理解其现时代意义。然而,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本文仅在第一个层次即科技工作层次上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逻辑展开

科技政策是由若干政策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元政策是科学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政策是在元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其他政策有指导作用的政策,在中国科技政策中则表现为科技方针,如“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简称“依靠、面向”。以基本政策为基础而制定的各种暂行规定、条例、措施、科技计划等,则属于具体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方针和政策,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顶层科技政策文件中反映出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顶层科技政策文件主要有两个,分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前者提出了“面向、依靠”的科技方针,后者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那么,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元政策是什么?换言之,其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思想基础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

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及其在此指导下推行的科技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思想在逻辑上的展开,在实践上的展开。

从逻辑上看,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中国,实际情况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实与理论出现了矛盾,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终于导致198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为什么要提“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想造成生产力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拉引。为什么要提“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为引导科技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拉引”和“推动”双管齐下,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科技与生产力脱节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

由此可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到“面向、依靠”科技方针的提出,这个逻辑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历史实践

从实践上,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也是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新时期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进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特征是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中共中央制订并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统一体制。1992年十四大正式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科技体制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

我国的科技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跟经济体制一样,实行中央计划管理。中国科技活动由“五个方面军”构成,即中国科学院、政府部门科技机构、地方(省、直辖市、自治区)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活动、国防科研系统,前三者可以统称为公共研究机构。以中央计划管理为特征的中国科技体制,在50年代到70年代这三十年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尤其在核武器、空间技术和某些基础科学领域中表现不凡,为世界各国瞩目。该体制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解决某些重大科技课题,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动员和集中。如60年代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此,人们是充分肯定的,甚至连海外学者都评论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体制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中国拥有一支达到了国际科学水准的核心科技人才队伍;而且中国拥有强大的制度能力,能够有效地动员科技人才和物质资源,为高度优先的国家安全目标服务。”

然而,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技与生产分离。我国公共研究机构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它们与生产单位是隔离开来的。

第二,工业研发力量薄弱。

第三,缺乏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

第四,科技与教育脱节。

第五,条块分割,缺乏协调。

这些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科技政策文件多次指出当时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提出《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该文件提出科技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1982年国家正式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基本方针,1985年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在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当时的国务院负责人也指出:“这种体制的一个极大的弊端是科技和生产脱节。”

紧接着,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说:“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利于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束缚了科学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客观形式的需要。”《决定》为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了目标、原则和方向,成为科技政策体系中的基本政策。

《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此后,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比如,国家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的背景下,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为指导,在“面向、依靠”基本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方针,以此指导新型科技体制的构建。

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在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得到明确的表述。该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该文件还指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后来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体制改革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是邓小平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

结 语

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在近2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本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的实践的思想,我们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新世纪,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技观,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开拓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多重功能。

[参考文献]

龚育之:《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序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温家宝:“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报》,1997年5约19日。又载: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x-xi。

李瑞环:“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经济日报》,1991年8月22日。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载《邓小平与中国科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pp.204-214.

李万忍:《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何亚平:《现代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锡龄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

崔禄春著:《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

段瑞春:“关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体系初探”,《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3期。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pp.202-204.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85-1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p.274-276.

何祚庥:学会应用生产力分析的方法,《科学时报》,2002年12月17日。何祚庥: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3期。何祚庥先生认为“十六大”报告中渗透着生产力分析方法,我们认为,生产力分析方法可以追溯到邓小平理论那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产力分析方法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转引自张锡龄等:《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p.1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3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p.275。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p.40-41.

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pp.76-83。

大学生科技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38-03

一、引言

科技写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无论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就业与继续深造过程中,都无法避免地多次接触各种类型的科技写作。例如,目前在国内高校广为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URT)就要求本科生独立撰写项目申报书及后续的开题、中期和结题报告,又如本科毕业设计从开题报告到最后的毕业论文都无法脱离科技写作基本技能。而学生就业以后即便没有从事科研工作,也无法避免地会与科技写作打交道,比如起草技术合同、撰写专利等。

对于首都北京而言,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神圣使命,努力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首都高校本科生有大部分未来都会投身于首都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科技写作技能显然已经成为首都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1]

在欧美的大学理工科系中,在专门的课程之外,关于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的写作,一般要讲20-30学时,有的大学还设置了攻读科技写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以科技写作为职业的科技作家和科技记者。在我国,近几年来,有的大学将它列为选修课,有的大学开设了讲座,一些工厂、研究单位、学会、协会相继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习班、报告会,这些都受到了广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科技写作课程在首都多所高校都有开设,很多高校还专门开设了专题讲座。但一些高校将其侧重于研究生教学,本科阶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2]绝大多数本科生在大学的前7个学期都几乎没有自主地完成过科技写作,有些学生甚至不会查阅最基本的中文文献,直至最后的毕业设计环节才真正接触科技写作,但为时已晚,只能草草了事。此外,某些学校开设了主要针对科技论文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没有涉及其他众多类型的科技写作,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将“科技写作”设置为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来实施。笔者所在学校将也是如此,并已开设了近10年时间,目前为24学时 / 2学分,每学期开设一次。每年大约100人左右选课。为了全面了解选课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期望,笔者从选课主观目的和具体教学内容期望两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对2013年春季选修该课程的110名同学在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发问卷110份,收回105份,有效份数101份,调查结果及具体分析如下。

二、选课主观目的分析

对学生选修“科技写作”课程的主观目的进行了两方面的调查:一是选课学生主观上对学习该课程有意义程度的调查,二是学生选修该课程的最主要原因。调查结果分别如图1、图2。

由图1可见,21%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非常有(意义)”,63%的学生认为“有意义”,而选择“无所谓”、“没有(意义)”和“非常没有(意义)”的人数仍然占16%。

根据图2,选课最主要原因中的两个积极选项“个人兴趣”和“学习知识”共占59%,两个消极选项“凑学分”和“跟风”则为41%,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必须注意到的是,五个单选项中,“凑学分”的比例最大,仅一项就超过了总人数的1 / 3。

结合图1、图2可见,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写作”课程掌握有用的知识或技能来充实自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课为了凑学分或跟风而选,所以在图1中“非常有(意义)”的选择人数不高,“无所谓”选项的比例也不低,说明很多学生虽然主观上认为选修该课程有意义,但对课课程的认识程度及选课意愿不够强烈。

三、具体教学内容期望分析

科技写作类型多样,为了明确选课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期望,结合本科教育阶段可能或必然遇到的科技写作类型进行了调查,包括专利申请材料撰写、科技论文撰写、URT申请材料撰写、毕业设计撰写。四种教学内容的必要性调查结果分别如图3、4、5、6所示。

总体上看,四个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均很好,选择“有(必要)”的比例均为各自最高。

图3、图4、图5中选择“有(必要)”的人数超过50%。图6认为“毕业设计撰写”、“有(必要)”学习的人数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较低,约为46%,但选择“非常有(必要)”的则明显高于其他教学内容,高达37%。综合“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两项之和来看,选择比例最高的为“毕业设计撰写”,这说明学生普遍认可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学习毕业设计撰写方法的必要性。

为了对比各项教学内容的学习必要性,选取“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文献检索方法”、“专利撰写与申请”、“毕业设计写作”等五种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性排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图中各项数据为具体人数。从“排名第一”比较发现,将“科技论文写作”和“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选为第一的人数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然后依次是“文献检索”、“专利撰写与申请”、“毕业设计写作”。

为了定量考查各项教学内容的学习必要性,给每个选项赋予权重。为简便运算,假设各选项的权重为等差数列,“非常有(必要)”、“有(必要)”、“无所谓”、“没有(必要)”、“非常没有(必要)”依次对应“5”、“4”、”3”、“2”、“1”,将各项教学内容的五种必要性权重求和,得到总的必要性。为统计方便,将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必要性如图8所示。根据图8,“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的学习必要性最高,说明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更加注重学习带来的实际结果或成果,然后依次为“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专利撰写与申请”、“毕业设计写作”。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对未来就业、继续深造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更有学习的必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视教学内容对未来的实际和实用价值,更注重结果。显然,大部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涉及专利写作,因此“专利撰写与申请”的学习必要性偏低;而“毕业设计写作”虽然在短期内关乎学生的毕业,但其撰写方法与技巧对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意义不大,导致其学习必要性最低。

四、教学内容改进建议

1.结合学生选课的主观目的来看,今后应增强学生对科技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定期开设专题讲座等各种宣传教育的同时,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甚至可以将其设置为通识教育的必选课,进一步强调科技写作的重要性。此外,可以尝试将“科技写作”课程作为申报URT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类项目的前提条件之一,督促学生重视科技写作,并能够明确科技写作教学内容的实际意义,促进教学内容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2.本学生在校期间涉及独立完成创新性科技工作和取得新成果的机会不多,但却多次涉及文献调研型课程大作业以及毕业设计中的文献综述等环节。因此,建议针对“科技论文撰写”教学内容的讲授应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侧重讲解综述型和实验型论文,为其他课程的大作业及本科毕业设计、URT项目申请做好铺垫。

3.应适当增加与学生实际学习及未来工作有直接关联的教学内容。例如,适当增加URT申请材料撰写内容的讲解,从本科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项目申报和科技材料撰写能力。例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科技论文规范与发表流程”的学习期望最高,这很可能是因为该内容与学生未来工作和继续深造有直接利益的原因,然而该内容在绝大多数学校的“科技写作”课程中均为提及或仅轻描淡写,因此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专利撰写与申请”由于本科生在校及未来工作期间涉及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期望不高,建议在授课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即可。

4.应将“科技写作”课程与“文献检索”课程有机整合。[3]很多学校专门开设了“文献检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然而绝大多数学生选修以后仍然没有掌握查阅科技文献的基本技能。由于科技文献检索是科技写作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此建议在“科技写作”课程中专门设置一定的学时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强化,讲解核心的、关键的检索技巧。此外,还应讲授一些科技文献检索的辅助功能,例如如何借助CNKI查询某学科的学术趋势、学术热点,如何借助CNKI翻译助手完成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撰写,这些内容都是科技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5.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撰写也比较关注,但由于“科技写作”课程的选课主体为低年级学生,因此建议教学中适当增加该部分内容,但不必详细详解,仅需介绍文献综述、专业英语翻译、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撰写格式等关键环节的基本写作方法与常用技巧即可。在毕业设计开展前期,即第七学期末,建议学校应专门针对毕业设计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详细讲解毕业设计的撰写方法与技巧,这也是目前很多学校缺乏的环节。

6.应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自身优势,如借助学校学报编辑部的师资力量[4],在“科技写作”课程中用2到4学时专门讲授“规范投稿与发表流程”,借助图书馆的师资力量,讲解CNKI使用技巧,从而打造出更加实用和具有针对性的“科技写作”精品课程。

[ 注 释 ]

[1] 许杰,杨基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93-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