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5:39

统计教育论文

统计教育论文篇1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统计教育论文篇2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根据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方式,不断的反馈,使学生自己及时评价。同时,在学生成绩考试评定中,应采取了灵活的考试方式,有笔试、有口试,也有设计方案和调查报告,笔试内容也应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

统计教育论文篇3

(二)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模块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厚基础、专题化的研究性学习理念为基础,构建了教育统计与测量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理论教学模块(1)描述统计模块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统计指标的意义、应用;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2)推断统计模块主要包括概率及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等。(3)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块主要包括教育测量产生的历史、类型;教育测量的质量特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编制测验的原理;测验题目的类型及编制要求、适用条件;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2.实践教学模块(1)会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是用数字精确反映事物的一种定量研究。[5]平均是描述统计分析的核心思想。如,(1)有3位报考相同专业的研究生考试成绩,各课程权重系数给予同一规定,试问录取结果如何?(2)有两组个数相同、数字不完全相同的10个分数,试问:两组分数的分布是否一样?为什么?哪个平均数的代表性更好?为什么?由样本推出总体是推断统计分析的核心思想。如,从某年高考作文试卷中随机抽取100份,试估计作文总体平均分数95%和99%置信区间。(2)会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如,零假设H0:某人患癌症,备择假设H1:某人未患癌症。医生给此人做诊断时,尽管遵循小概率事件原理,仍可能犯两类错误:此人未患癌症而被诊断为患癌症(α错误:H1为真却拒绝,弃真);此人患癌症而被诊断为未患癌症(β错误:H0为假却保留,取伪)。如果医生犯α错误,此人是否会抑郁而患癌症?如果医生犯β错误,此人是否会错过治疗而成为不治之症?两类错误危害很大,应该降低犯错的概率,尽量控制。(3)会编制测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般都会通过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如何编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并进行科学分析,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自编测验必须明确三个问题:测什么,为什么测?怎样测?包括题目双向细目表的制定,题目的类型、数量、记分方法的选择,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分析等步骤。[6]3.应用教学模块(1)应用一:用Word、Excel绘制统计图、表。统计图、表能简洁、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校园绿化植树活动,总计需要植树120棵(其中槐树46棵,柳树24棵,松树50棵)。请绘制圆形统计图。再如,某小学在雷锋活动月中,各年级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分别为:一年级男生12件、女生15件;二年级男生16件、女生24件;三年级男生11件、女生13件;四年级男生20件、女生24件;五年级男生18件、女生15件;六年级男生5件、女生10件。根据上述资料,请编制一个适当的统计表,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2)应用二:考试、竞赛、选拔等。应试技巧: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如,(1)一个学生猜做10个是非题,若全凭猜测,平均就可以猜对5道题(np10×0.55)。假如规定做对95%的题目才算掌握了测验的有关知识,那么,学生必须做对多少题才算掌握了这些知识呢?(2)一份试卷有100道四选一的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考生答对了其中80道,有20道不能回答,因而对这20道题作猜测,则猜测得分的范围有多大?(3)某项职业录取考试,在参加考试的1600人中准备录取200人,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分数为74,标准差为11,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3)应用三: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比较。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如,(1)某学校将80名学生按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原有知识基础等一一匹配后,分成两个班级进行教材改革实验。甲班学生使用旧教材,乙班学生使用新教材,学习后两班学生测验的结果已知。两班成绩的差异是否显著?(2)某学校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从某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分成三组,进行三种教学方法实验。一个月后进行统一测验,测验成绩已知。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性差异?(4)应用四: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方法的运用。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方法主要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评价法、表现性测验评价法、评定量表评价法、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等。考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作业批语、课堂提问是一种评价,家访是一种评价,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三)改革教学方法1.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人认为:用相对位置或相对分数来描述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启发学生课堂思考,分组讨论。如,某学生一学年内期中考试各科平均分数为95分,期末考试各科平均分数为90分。95分与90分相差5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吗?该学生家长批评了他,你赞同该家长的做法吗?你眼中的素质教育与分数、排名有什么样的关系?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内合作、组间交流汇报:如,计算某班某两门课程分数的平均分、标准差、相关系数,画出成绩分布图并判断是否为正态分布。小组合作学习描述统计:列举经典实例,分组课堂练习,分析比较数据,探讨在教育科研中,标准差S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讨论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推断统计:对小组合作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3.讲授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要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心理测验、考试等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或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通过对两组随机样本来比较实验前后的效果,比较的目的是看实验前后随机样本是否有所变化。引出差异显著性检验:根据两个样本统计量的差异检验两个相应总体参数差异的显著性。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原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把基本原理正确地运用到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解决之中,培养学生选择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4.案例教学法近十几年来,西方国家的案例教学法被日益广泛地运用到我国的教育领域。通过案例的桥梁可以实现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的连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如,飞机失事,大家已经众所周知,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乘坐飞机?人们坐飞机出行前,都坚信小概率事件原理,认为飞机失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头上。任何事情都有偶然性。概率就是偶然性当中的必然规律。把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比作“人才”德和才的关系,有德有才为一等,有德无才为二等,无德无才为三等,无德有才为四等。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一位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5分,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8分,家长会评价说:“你看不努力,退步了吧!”这样的评价合理吗?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很好地阐释相关理论;要典型,具有说服力;要深入浅出,使学生通俗易懂。5.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法如,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进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让学生们参与调查、评分、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渗透参与式学习、探究式教学,将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6.抛锚式教学法如,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的教学,以典型例子呈现正态分布的应用。分析问题时,先抛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知问题后,再作引导性讲解。紧紧抓住学生,适时引导和修正,使他们逐步理解和概括。总之,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有意义地学习。通过行动与体验,培养学生教育统计与测量能力。

(四)整合教学手段通过PPT、Word形式呈现讲解内容,使学生会读统计图、表;借助Word、Excel制作统计图、表,将概率分布等直观的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减轻教师上课手绘画图的难度。整合后的教学手段=板书+电子教案(PPT、Word)+Excel+统计软件(SPSS)。

(五)构建教学评价根据教学改革评价多元化的理念,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既体现知识与技能又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考核的内容与权重为:教育统计与测量基本概念、原理30%(如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软件操作20%(如运用Excel绘制统计图、运用SPSS统计分析数据、检验测验的信效度等),平时学习态度20%(如出勤、课堂参与),教育统计与测量实践应用30%(如考试、作业)。总之,考试形式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更侧重于实践与应用。

(六)践行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接受与理解水平,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教学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使得他们容易感知、领悟;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与理解,使得学生活学活用。2.案例生活化,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抽样分布”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师用生活化、典型的例子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训练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思维方法;教师举出应用性的实例,进行软件操作与演示,拓展学生的学习。如相关量数的教学,重点是每种相关适用条件的判定,而不是公式的推导。3.精选教学内容,开展形成性评价夯实理论教学,践行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教学,精选教学内容。开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一项教育研究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培养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

二、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改革的展望

(一)建构网络互动平台组建QQ群,使得师生互动和交流有效、及时;逐步实现典型试题库、教育统计与测量相关操作软件的共享,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师生互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完成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一种“双主体”的评价关系。

统计教育论文篇4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统计教育论文篇5

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统计教育论文篇6

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统计教育窘境之原因,既有诸如统计法规宣传不力、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外部原因,也有统计教育自身在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标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理性地看待统计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进统计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才能避免盲目悲观引起的混乱现象。

2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制约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不够有力,院校统计教育改革工作进展较慢,不能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统计教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信息化的社会,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统计人才广大需求的现实可以使我们看清我国未来统计人才巨大的市场。

(2)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长期在不景气区间徘徊。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一些名牌高校的统计专业毕业生渐趋供不应求之势,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仍没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各级专业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短期内接收大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企业还难以形成统计人才的有效需求市场;三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种市场调查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对统计信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形成规模;四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对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的机会较少;五是由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专、过窄,致使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影响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3)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统计专业往往又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在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统计专业只能争得较少的份额,这就给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统计实验室建不起来,计算机和统计教学软件配备严重不足,实习经费困难,科研和外出开会、学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等。教师上课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示范性,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也不知所学应用于何处。

3统计教育的创新对策

3.1教育观念创新

统计教育观念具有先导作用,观念不创新,就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奋不顾身投入统计教育创新中来,即使环境变了,设备更新了,也照样穿新鞋,走老路,变书灌为电灌。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统计报表制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统计就是报表,就是把一笔笔数据加总的简单数字堆积游戏。其实,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之间需要结合起来,因而要树立统计创新观念。即统计知识不能仅限于数理统计上统计技术的应用。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信息的处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要提高定性水平的认识这就要求当你从事某领域的统计研究时,除了有扎实的统计功底和统计分析能力外,对该专业和相关专业必须相当熟悉。另外,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和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对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统计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统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2教育手段创新

目前统计教育手段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统计教育现代化要求。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教育面临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面性、先导性的统计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推动统计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统计教材多媒体化、统计教育管理自由化、统计教育个性化、统计学习自由化、统计教学活动合作化、统计教育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统计教育手段创新的重要方面。统计教育手段创新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2)采用双向式互动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

3.3统计学科体系创新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的工具。统计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学方法体系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为这个领域的数量分析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是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从统计方法的产生来看,统计学是在与实质性科学结合中产生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由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和创建的,这说明统计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实质性科学,同时实质性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统计方法。所以实质性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的新学科开辟我们统计研究新的领域。统计研究要有前瞻性,不要被动,不要等某个学科很完备后,有了统计需求再去研究,而要及时捕捉统计发展的动态,加以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有时还会刺激需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5,(9).

统计教育论文篇7

1统计教育的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高等统计专业教育的毕业生仅171人,中等统计专业教育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国家对发展统计专业教育十分重视。院校统计教育发展迅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使院校统计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国设有统计专业的高等院校130所,设有统计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所。但统计教育规模近几年不断下降,令人担忧。就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1991年统计教育规模达到高峰后,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当下统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占全部在校学生人数的0.23%,与发达国家的2.5%相差甚远。由于统计招生人数下降,统计教育规模缩小,出现了一些院校统计系部合并,统计教师转行的现象。统计教育目前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笔者认为,形成上述统计教育窘境之原因,既有诸如统计法规宣传不力、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等外部原因,也有统计教育自身在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标准、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理性地看待统计教育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促进统计教育健康稳步的发展,才能避免盲目悲观引起的混乱现象。

2统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统计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统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制约统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不够有力,院校统计教育改革工作进展较慢,不能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统计教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是信息化的社会,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北美、欧洲、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统计人才广大需求的现实可以使我们看清我国未来统计人才巨大的市场。

(2)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高校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长期在不景气区间徘徊。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一些名牌高校的统计专业毕业生渐趋供不应求之势,但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仍没明显的改观。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综合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各级专业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大幅度减少,短期内接收大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二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的企业还难以形成统计人才的有效需求市场;三是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种市场调查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发育还不成熟,对统计信息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形成规模;四是由于大中专院校对新进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统计本科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的机会较少;五是由于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专、过窄,致使培养的学生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这也影响社会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3)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高校经费一般都比较紧张,统计专业往往又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专业,这样在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统计专业只能争得较少的份额,这就给统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统计实验室建不起来,计算机和统计教学软件配备严重不足,实习经费困难,科研和外出开会、学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等。教师上课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示范性,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也不知所学应用于何处。

3统计教育的创新对策

3.1教育观念创新

统计教育观念具有先导作用,观念不创新,就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奋不顾身投入统计教育创新中来,即使环境变了,设备更新了,也照样穿新鞋,走老路,变书灌为电灌。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统计报表制度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统计就是报表,就是把一笔笔数据加总的简单数字堆积游戏。其实,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之间需要结合起来,因而要树立统计创新观念。即统计知识不能仅限于数理统计上统计技术的应用。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信息的处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要提高定性水平的认识这就要求当你从事某领域的统计研究时,除了有扎实的统计功底和统计分析能力外,对该专业和相关专业必须相当熟悉。另外,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和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对谁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因此,我们的统计教育能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进入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这才是统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3.2教育手段创新

目前统计教育手段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统计教育现代化要求。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教育面临着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面性、先导性的统计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进行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因此,推动统计教育信息化,逐步实现统计教材多媒体化、统计教育管理自由化、统计教育个性化、统计学习自由化、统计教学活动合作化、统计教育资源全球化,已成为统计教育手段创新的重要方面。统计教育手段创新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2)采用双向式互动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3)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采用案例教学和项日教学,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统计思想和方法。

3.3统计学科体系创新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的工具。统计的意义在于应用,统计学方法体系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学科领域,为这个领域的数量分析服务,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的结合,是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从统计方法的产生来看,统计学是在与实质性科学结合中产生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由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和创建的,这说明统计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实质性科学,同时实质性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统计方法。所以实质性科学是统计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统计学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出的新学科开辟我们统计研究新的领域。统计研究要有前瞻性,不要被动,不要等某个学科很完备后,有了统计需求再去研究,而要及时捕捉统计发展的动态,加以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完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有时还会刺激需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J].中国统计,2005,(9).

统计教育论文篇8

1.资金投入情况

通过对各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访谈得知,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时间里,大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逐年增加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投入资金30万元以下的占18%,投入资金达31—40万元的占26%,投入资金达41—60万元的占20%,有36%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已达到100万元以上。这说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重视程度在逐年增加。

2.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硬件设施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占有计算机数比例较之2005年我国平均82名中小学才能拥有一台计算机有明显提高,调查样本中小学有近1/3的学校的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为5:1以下,只有33.5%左右的学校是10:1以下。由于过去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技术,众多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大多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置而不用现象十分普遍。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有很大改观。有一半的学校一周多媒体教学时间在20小时以上。已经有60%的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并且初步得到了应用。

3.计算机师资水平

信息化涉及的软硬件应用、指导和维护需要专业人才。因此,专职计算机教师是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从调查情况看,有83.9%的学校都具有专职计算机教师,且有一半以下学校有专职教师3—5人。除了一小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外,85%以上的教师都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办公和教学。这说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较前几年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计算机教学应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有40%左右的会应用计算机的教师并不能熟练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是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大部分中小学每年定期分批次组织进行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本次调查发现,调查样本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教师参加了培训。但是,大部分教师接受的培训项目并不全面。存在重技术培训,轻理论培训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

4.课件制作和引用、资源建设情况

目前,农村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且70%的学校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能应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其中,主要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等制作的课件数量在12—50个之间,非主要学科的课件数量则很少,能够应用网络课件和学科资源库的课件更寥寥无几。这进一步说明多数农村学校和教师缺乏网络资源利用意识,对于学科资源库的建设不够重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情况

调查样本中,67%的教师拥有电脑并连接到互联网。有89.5%和85.8%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采集、归纳和应用网上教育资源,调查样本中完全不懂的有86人,点总数的19.2%。而专职计算机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还仅限于一般软硬件技能;能独立完成程序编制的不足2%。

2.对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认识态度及应用

调查发现,86%的农村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持支持态度,并且表现出愿意参加各类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培训活动,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有14%的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支持也不反对,但不愿意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在关于多媒体的教学效果问卷中,认为使用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手段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占28%,有13%的教师认为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很显著,有59%的教师认为效果较为可以或比较一般。81%的教师认为使用现代化、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教学容量和密度”。而选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这一项的教师较少,占19%。说明大部分教师教学指导思想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没有将信息化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联系起来。

3.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整合应用

调查统计发现,多数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仅仅停留在简单的PPT课件制件上,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整合中,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如在选用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与网络资源问题调查中,很多教师并不善于应用网络资源,也不善于将自己的资源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应用。

(三)学生方面

农村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是本次调查的一个重点。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察。问卷结果显示:41.8%的初二学生已经初步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检索,并能熟练应用光盘、U盘储存、检索相关信息;64.7%的高二学生能熟练运用网络检索和文献检索。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没掌握任何一种信息检索方式。调查发现,48%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属中等偏下水平。如有些学生虽然能熟练运用QQ聊天,却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操作并不熟悉。62%的高二学生虽然能简单地应用Word办公软件,但仅仅停留在最简单的基础应用,深入应用的能力较差。总之,受限于农村中小学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村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城区中小学差距明显。只有少数学生能将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对信息检索、选择能力、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

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硬件设备的配置会受学校经济条件、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计算机数量较少,而且机器硬件配置非常低,有的甚至是20世纪淘汰的机器还在使用,根本无法满足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已拥有的软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多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库和互联局域网刚刚建设,在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方面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二)信息素养亟待提升

当前信息化教学建设有了初步的成就,许多教师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这些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此次调查也发现,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网络知识普遍较低,一些年岁较大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而一些中、青年教师虽然有很熟练的信息技能,却缺乏深入应用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应用网络知识获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技能或教学材料。第二,目前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手段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中小学也一样存在,有些老师一上课就是一个PPT反映到底,缺乏和学生交流和互动。第三,大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维护维修技能,电脑不能启动、音响没有声音等一些简单故障他们都不能解决。

(三)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有待建设和完善

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虽然80%的学生能基本完成信息化的简单教学任务,也拥有数量不少的自制PPT教学课件,但这些课件水平大都质量不高,且受制于硬件和软件的制约,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学校虽然微机室已经接入互联网,但由于教师不善使用网络资源,网络上的一些优秀课件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四)信息能力有待增强

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农村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仍处于中低等水平,信息搜集能力有待增强。特别是在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技术进行资料收集和加工整理方面的能力更需要提高。

三、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一)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硬件建设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一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硬软件建设。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全靠政府投资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本不现实。因此,农村中小学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动员全社会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向教育投资。

(二)加大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培训力度

农村中小学目前信息化教学较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意识滞后于教学要求。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一方面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去提高信息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三)强化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尤其应加强农村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源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学科、年级的必修课的教育教学软件。同时,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公共资源部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统计教育论文篇9

二、新时期高校教育统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育统计的内容与方法

(1)教育统计的内容及视角存在“内视倾向”

为了推进新时期高校的更好发展,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定的教育统计内容包括了学生信息子集、研究生非学历教育信息子集、学校基本情况子集等12大项的内容,囊括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综合来看,统计的内容及相应指标都是从外部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的发展,形成了对高校全方位的审视,这也使得所有统计的指标集及指标将限定在高校的内部,脱离了高校所处社会环境与自身发展的联系,使得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统计缺少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及分析等,仅仅是以搜集内部数据为主,像《普通高校基层统计报表》等,其的存在与发本来就是有统计部门等编制的,为了实现上级部门对新时期高校的发展中各种状况进行了解掌握,这种形势下,就使得教育统计并不是基于高校管理及自身事务的需要而实施的,使得教育统计信息的用途狭隘化,为高校自身的发展及管理意义不大。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统计视角单一、狭隘,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对高校的影响,使得统计指标体系发生了“瘫痪”现象,新时期的教育统计进表现为十几套报表,使得教育统计信息“统计信息不足”及“严重重复”现象共存,淡漠和忽略了复杂的社会动态和外部环境,而存在着严重的“内视倾向”,遮蔽了高校发展中望向更高处的“眼睛”,不利于高校的更好发展。

(2)总量数据统计静态孤立方面

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统计具体表现为年底填制统计报表,实现对该年高校运作中指标总量的统计数据进行采集汇总,这一过程中不涉及往年的历史指标。然后的后续的数据处理中将去所采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实施处理,但是这一过程并没有进行对教育统计数据的汇编和加工,使得对整个数据的处理仍然停留在报表处理的阶段,究其实质,电子统计数据库仅仅是对纸质统计报表的简单复制。除上述原因外,统计指标历年的数据均是按照不同年份的统计报表登记的,这就使得统计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报表中的数据指标不具历史延续性,专项调查没有实施和体现出来,使得新时期的教育统计信息所提供和反映的信息相当有限,仅仅是一些孤立、静态的统计数据,仅仅能说明的、是进行统计的当年该校各项指标的数值,但是事物往往是变化发展的,只有经过对各种情况、不同时间段的情况就行比对才能真正意义上发现这种内在的联系,而当前的这种孤立。静态的数据信息统计限额按削弱了统计信息的功能,没有形成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有机结合,也没有进行专项统计与定期调查统计,致使教育统计数据不及时,影响了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客观描述及评价,这种形势下,新时期高校的教育统计便失去了信息反馈与信息依据的作用,严重削弱了其应当拥有的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二)统计机构设置及其职责界定方面

新时期的高校中,统计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的界定是对其在高校管理中作用和地位的有效反映,有的高校的单独设置了信息科,进行学校相关方面的综合统计,如湖南工业大学,由校办调研督办科负责,与其同在一个省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则是由党政办公室综合科负责等,综合分析可发现,没有哪所本科院校的统计人员是专职的,除综合统计工作外,这些高校的工作人员好要负责大量的其他相关工作,并不是将教育统计当做自己的专项工作去做,这样就使得高校统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处高校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和监测,这种形势下,就使得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数据的无法进行深加工及深层次侧分析,进而得到的教育统计信息质量不高不能有效指导高校进行相关决策等。根据教育部的《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新时期的高校对统计人员进行了岗位职责的规定,其中,重点突出其作用是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向教育、统计行政部门提供统计服务,如湖南大学的相关规定是“负责学校统计工作的归口管理……实施统计数据‘建库上网’和电子台账”等,从这些高校对统计人员工作职责的规定中可看出,高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成为了高校统计服务为唯一对象,进而忽略了高校本身的管理机发展,也就是说,当前高校的教育统计淡忘了自我服务,仅仅是限定在纯粹的为他服务方面,这就大幅削弱了教育统计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重点体现了其在发展及实施过程中的客观性及被动性,长此以往,逐渐使得高校的教育统计流于形式,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统而计,局限化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三、缺乏教育统计支撑的现行高校管理

(一)管理的片面化和短视性

当前的高校发展中,服务社会的功能被不断强化,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国家化趋势的发展,使得新时期的中国高校逐渐汇入了全球化的大竞争及大交流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信息化时生了深刻的巨变,进而促使当前高校的面对的着快速变化又纷繁复杂的环境,基于当前高校教育统计的狭隘性和内视性,导致我国高校不能有效、融入和应对外部世界的竞争环境,促使高校的、管理逐渐陷入了片面化及偏见性,中国高校对自身的管理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另一方面,当前教育统计中实施的这种定期、孤立、静态的事后统计,为高校提供的更多的信息具有严重的非延续性和滞后性,积极是一些年底的表面数据的统计,试想,一种离开了原有的整个体系和动态时间数列的统计数据,其时效性及决策性意义已丧失殆尽,脱离了新时期高校的动态历史进程,静态孤立的数据信息根本无法“突出”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实施过程中潜在的异常及问题也不能实现真实有效地披露,长此发展下去,必将使高校管理陷入肤浅和短视以及麻痹,对高校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在传统高校管理理念下,主体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是高校教育统计最为缺乏的观念,这就导致了教育统计与高校管理之间关系被割裂的严重现状,二者若即若离,虽说高校领导层管理着教育统计的实施,彼此之间存在着关联的关系,但实际上是游离于高校管理的核心,久而久之,便表现出了高校管理的边缘化的倾向,导致的后果便是加剧了高校管理的片面。麻痹和短视,在实际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实现流水线生产,且大幅圈地造楼,债台高筑,师生配比不合理、图书设施等基本条件不达标、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不顾自身教学水平大量“进口”热点专业等等,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也使得所在学校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高校办学定位趋同现象逐渐严重,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中的严重隐患。

(二)高校管理的经验化、制度化和权力化

(1)教育统计下的经验管理

由于当前发展中教育统计提供给高校管理的数据支撑极为有限,这也致使新时期的高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的管理中,高校领导对高校的各方面管理更多的是依靠经验来实施,也就是所谓的“经验管理”,这之中提到的经验,不但有个人经验,更有从同行同僚切磋交流得来的经验、从著述文献中得来的经验以及教学方面的前辈传授的经验等,在进行高校管理决策中,高校领导依靠各种总结积累得到的经验作为主要依据,综合而言,经验具有感性和具体的特征,不能摆正符合普遍的理性,使得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体而言,首先,在时间方面,经验只能属于过去,但反观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其本身具有先导性和现时性,这种形势下,在管理的过程中将过去的经验用于具有现时性和先导性的高校,显然具有一定的风险,表现出“守株待兔”般的高校管理,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其次,基于性质方面考虑,过去发展中总结出的经验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容易受到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会做出有失公允的管理,套用没有严格周密论证的经验,无法满足新时高校组织复杂及功能多样的要求。

(2)教育统计下的制度管理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制度管理是组组织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其在实施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以惩戒作为坚强的后盾,本身形成了强制执行的效力。制度管理以公平公正、快速高效为其主要特点,保证了组织正常有序的运转,进而避免了“人治”的随意性带来的种种弊端。高校在运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将管理对象视为可控的静态封闭系统,进而运用自己的职权进行对其的有序化刚性管理,追根究底,制度管理是经验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制度管理忽视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是对高校教育中教师的本质特征及之间的差异性选择了忽视,只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将人视为被动的工具,进行了对其机械的管理,制造出的是一种“无人的组织”,随着知识分子教师“人”的意识的觉醒,他们会反抗这种制度化管理,质疑这种繁文缛节的制度管理,有的人甚至会愤然辞职,清华大学的陈丹青和北京大学的邹恒甫就是真实的案例。除上述两种管理外,还存在一种管理模式,、那就是权利管理。其以不容驳辩的行政权力强行决断执行,进行对被管理者行为的规范管理,如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浙江大学大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等。使得这种行政权利的机关化色彩过于浓烈,不仅使得高校的教授完全沦为被管理者,就连招生考试科目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等等都归属行政机关管理,抹杀了大学教授的主体性和大学本身的自主性,彰显了世俗权利的对学术自由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旁落。

(三)以过程为代价的静态目标管理

新时期的大学管理中,静态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的传统化管理,忽略了大学内部和外部的可变性和复杂性,将新时期的大学视作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使得被管理者只能按照管理者的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活动,其规范性有余,但灵活性不足,且重结果而轻过程,粗放有余而精细不足,久而久之,在组织内部产生了一种惰性,虽达到了管理目标,却是为这个管理的结果付出了超长的代价,影响了新时期高校更快速更完善发展。

统计教育论文篇10

一 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设计,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要依赖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电脑数码设计这一艺术形式便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电脑电本文由收集整理脑数码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的。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robert rauschenberg)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george capps)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电脑数码图形与电脑数码艺术,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macintosh电脑形成“桌面排版系统”(简称dtp)开始,电脑数码技术在设计领域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脑数码图形技术的成熟带动了cad/cam(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的普及和发展,设计艺术与电脑数码技术才得以真正结合。随着现代的电脑数码技术在艺术表现领域中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体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电脑数码设计开始进入到艺术的古老殿堂。但是当电脑数码艺术创作给艺术家带来兴奋和视觉的新奇的同时,却发现因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产生了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美的情感差异和电脑数码艺术表现的不足,同时还存在一些对电脑数码艺术的模糊认识。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和电脑数码艺术创作文化渊源的发掘,探讨电脑数码设计创作的视觉表现和美学趋向,及其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图形、色彩、民族文化、电脑数码技术等方面的要素,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电脑数码艺术。用传统艺术,尤其是民族的文化艺术来丰富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以弥补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中艺术文化内涵的不足,解决在现代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中存在的视觉表现,以及认识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是正确表现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中传统绘画艺术美的关键。

二 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审美情感差异

形成传统艺术形式和电脑数码艺术创作审美情感的差异,首先是文化传统渊源的不同。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粹形式丰富,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审美情趣。传统绘画艺术所体现出深远的历史传统,众多的风格流派和博大的地域民族文化,以及传统绘画的笔墨造型和传统艺术的文化渊源,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新生的电脑数码艺术创作是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美学情感上缺乏传统文化基础,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的局限,使人产生在文化遗传上的陌生和疏远。其次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含量导致创作和表现的差异。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绘画,尤其是传统的工艺美术,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的创新外,还没有受到过像现代电脑电脑数码化所带来的这样巨大的冲击。

三 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在电脑数码设计表现过程中,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领域的相互补充、借鉴是电脑数码艺术发展的根本。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是不断充实电脑数码设计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也具有很多自身的魅力,她为传统绘画创作的表达和反映艺术家的创作构思提供了形象化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家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近50年来久负盛名的设计师中,诺曼·塞斯

统计教育论文篇11

1.1系统功能单一,缺乏灵活性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教育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管理难度的加大.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许多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模块单一,灵活性差.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不具有扩充性,难以根据高校教育现实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进一步细分,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多校区的产生,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例如要求系统具备强大的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能够随时添加各种新的管理部门和机构,能够方便地进行自定义,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添加相关的业务代码[1].

1.2教务管理整合性差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有一个通病,即管理平台分散,功能单一.教务管理系统的平台很多,如教务管理系统、成绩登记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类型多种多样,水平参差不齐.但太多功能单一,例如,成绩登记查询系统只能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教务管理系统也只能对教务进行管理,网上选课系统只能实现网上选课.这种功能单一、平台分散的情形导致各个管理系统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少配合,增加的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的效率.

1.3操作过于复杂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专业性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这种系统往往脱离了高校实际情况,过于追求严格的管理模式,操作起来十分繁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2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音乐专业的不断扩招,音乐教师和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经常导致教育资源、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过设计高效快捷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以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十分必要.

2.1系统的目标

本系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设计了一个综合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旨在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系统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功能,具有对授权用户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录入等功能,具有简单的操作界面,实现数据的高效率处理等.

2.2本系统的技术架构

高校音乐教学管理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针对系统用户的特点,本系统的采用了基于J2EE技术体系的B/S结构,B/S和C/S结合的架构开发模式、Struts技术实现等[2].J2EE多层应用如图所示:C/S架构,该部分主要是把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分成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架构如图所示: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有教学信息、系统管理、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和考试信息五大模块.各个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既相互独立,又彼此配合.

3.1教学信息模块

教学信息模块是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供教务工作人员使用的.主要包括:公告和教学内容两个功能模块.实现学校信息的快速流通,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信息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工作量.

3.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针对系统本身的一个模块,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是整个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的维护,以及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这部分增加了数据备份功能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3.3教师信息模块

教师信息模块是与学生信息模块对应存在的,是对教师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块.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管理全体任课教师的相关信息,由于学生和教师需要彼此了解相关信息,因此教师信息中有一部分是公开的,供学生查询.这部分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和考试题目、在线阅卷评分以及答疑等.

3.4学生信息模块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生信息模块是整个系统中最主要的模块,该模块主要用来管理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学生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学生的籍贯、年龄、所在院系班级等情况,这部分基础信息是学生管理的基础.第二,课程管理模块.本教学管理系统中要完成学生选课功能,因此设置了课程管理模块,这一部分要与教师信息模块中的课程信息对应.

3.5考试信息模块

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考试,考试成绩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有调查表明: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占了教务工作人员近70%的工作量,因此,本系统设计考试成绩管理数据量大,涉及所有院系的学生,因此这部分是考试信息模块.实现对学生成绩的高效管理.其功能有试卷的上传、考试的安排、考试、阅卷、评分、成绩查询等.

4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实现

4.1教学信息模块的实现

教学信息模块通过四个窗体实现教务工作人员的四大操作,即学校政策窗体、考试安排窗体、教学信息窗体、通知文件窗体,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务公告界面、公文起草界面.实现学校新闻、公告、招生信息等的.

4.2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进行系统数据的维护及后台管理,包括学生、教师的相关信息以及试题部分的数据库.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登陆之后,选择相应的窗体进行有关操作.主要窗体有学生信息管理维护窗体、教师信息管理维护窗体、课程信息的更新管理窗体、考试信息的更新管理窗体、教务信息管理窗体、学校通告信息管理窗体、学校学院相关政策管理窗体.主要操作界面包括用户密码修改界面、用户权限分配界面、具体权限分配界面.

4.3教师信息模块的实现

教师模块使教师登陆后通过单击不同按钮实现各种操作,主要包括资源上传窗体、信息窗体、答疑窗体、上传试题窗体、阅卷评分窗体.通过这些窗体,教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上传、信息、解答学生疑问、阅卷评分等工作.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师个人课表查询界面、成绩录入界面、教师个人信息维护界面等.

4.4学生信息模块的实现

这一模块包括学生信息模块主窗体、学生基本信息输入窗体、选课窗体、资源下载窗体、答疑窗体、参加考试窗体、成绩查询窗体.通过这些窗体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输入、选课、下载学习资源、答疑、参加考试以及成绩查询等功能.该系统操作界面主要包括学生成绩查询界面、学生选课界面、学生课表查询界面.

4.5考试信息模块的实现

考试信息模块主要操作窗体有登录窗体、上传试题窗体、考试窗体、阅卷评分窗体、审核成绩窗体、成绩查询窗体.主要操作界面有添加题型信息界面、设置智能组卷策略界面.

统计教育论文篇12

在我国,统计机构教育部门专职的人员都是县级以上的。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系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编制的限制,统计系统的人员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大部分县区局统计教育人员多为兼职人员。笔者就负责教育、法制、规上(以前叫重点服务业)服务业调查、小微服务业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等五个专业和参与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国家组织的大型普查。由于工作任务重,常常顾此失彼,出现统计漏洞。由于部分县区领导不够重视统计工作,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员工晋升提拔的可能性较小,加上工作的枯燥乏味,导致很多统计人员对工作的热情满满淡化,责任心与事业心也随之下降,造成很多统计员工认为只要完成任务便可的消极心理状态。

2.缺乏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统计人才

由于对统计的重视度不够,加上多方面原因,统计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很多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到基层统计队伍当中,对于那种适应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如既懂教育的分析研究又熟悉统计的复合型人才,既能操作数据库又能进行数据分析的人才甚是缺乏。由于这种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统计人才的缺乏,导致统计信息难出精品,通常所提供的教育统计信息把我不准热点与难点,为决策者参考作用性不大。鉴于统计工作的枯燥乏味,一些领导对统计的重视度与支持度不够,部分一线工作人员认为统计工作没有发展前途。比如一些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至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如今虽然各种荣誉证书大一堆。但是,岗位的来回变换,并没有提高其待遇,从而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有一些基层统计人员不安于现状,在其位不谋其职,一心想脱离统计岗位,从而导致基层统计人员人事变动频繁,影响贯彻统计制度的连续性。资料交接不全,统计业务衔接缺乏,使得统计法规执行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

二、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途径

具有高素质的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政治思想修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统计人员,如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育主管部门

第一,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要让教育统计工作更好的为教育服务,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教育统计的重视度,要真正花力气去重视统计、支持统计以及善用统计,重视对统计人员的培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设置教育统计人员职位晋升制度以及职称评定。第二,进一步落实基层基础工作,使得统计人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统计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县区级统计系统中设置了专门负责统计教育工作的处室,并配备所需的办公用品与办公场所,增加编制,为了充实统计机构,对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全能人才进行合理选拔汇聚到统计队伍中。同时,为了使得基层统计人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如座谈会、统计分析比赛活动等形式,让统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统计人员真正为教育统计工作作出成绩。第三,狠抓继续教育,把关好统计人员的“入口关”。“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是统计人员进入统计工作所需走的必经程序。今年我们就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特别是网络对“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广大高素质人才知道并了解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与意义,2013年报考人数超过2012年人数的20%。要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的质量,就必须把关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这一制度,严格审批程序,提高从业证书的含金量。第四,对统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统计人员全面素质的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应查漏补缺,对于统计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有漏洞的地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采取奖惩制度,表彰批评制度。奖励优秀的,惩治工作恶劣的,对于业务熟练、工作能力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表彰,为后继员工树立模板,同时定期通报批评那些不作为、不思进取的统计人员。努力在统计队伍中营造一种相互学习、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氛围。并且加强高校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加强高校和统计系统的联合,发挥高校的优势,让基层统计人员是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2.统计人员自身

首先,要提高政治思想修养。统计人员要对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始终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并认真落实贯彻相关的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坚定、无私奉献的信念,甘于平淡,始终做到自信、自律、自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际行动让统计在为党政领导参谋决策、对教育发展变化的监测等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具备强烈的事业心,积极进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全心全意做好统计工作。其次,要恪守职业道德。作为一项庞大的数据系统工程,统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其是否正常运行对工作的成败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员,要确保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应树立牢固的大局观念,坚持统计的客观性,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抵制不良作风,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杜绝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上层工作者提供真实、客观的统计数据以及统计分析。最后,要加强业务学习。随着我国教育形势不断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直报逐渐被应用到教育统计工作中,相应的要调整和更新统计报告制度、报表格式以及指标体系,这对统计人员相关的业务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统计计算常用工具ACCECC、EXCEL等的操作,并且能简单操作小型数据库FOXPRO,要求对FOXPRO的某些小程序编制技巧与方法尽可能的熟悉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所采集到的数据,从而提升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度,为上层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