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1:57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培养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电离的本质。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小结]

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

[小结]

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电解质应是化合物。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注意点:

(1)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2)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3)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1-1]观察: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结果。

(结果: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讲述]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比较以上五种溶液,显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较少。

[设问]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板书]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阅读]课本第14页。

[图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板书]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讨论后填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里粒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导电性

物质类别

强碱、强酸、大多数盐

弱碱、弱酸、水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此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小结]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H3COOH体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因此,电解质的强弱跟其溶解度无必然联系,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思考]利用溶液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加以解释,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

[分析]随着Ba(OH)2溶液的逐滴加入,灯泡将会由亮

渐暗

熄灭

渐亮

反应为:Ba(OH)2+H2SO4

==

BaSO4+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将会怎样变化呢?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NaOH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探讨]弱电解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如何表示?

[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

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解质

(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弱电解质

弱碱:如NH3

H2O、Cu(OH)2

(部分电离)

水:H2O

离子反应教案篇2

关键词:

导学案设计与应用;载体;高效化学课堂

新教学方式下的导学案主要是想让学生自主的来学习,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相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它可以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学方案、线路图,及练习、巩固提高方案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导学性文本,这种文本对于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载体。

1利用课前老师精心布置的预习方案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导学案中,新课内容之前,有一些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要完成的预习内容,它可以是一些情景素材,可以是小问题、有趣的思考题,也可以是一些阅读材料……总之,是那些可以帮助新课学习的有用素材。通过这些素材学生们可以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写在这里,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了解学情,好知道课堂上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需要讲,需要讲的知识要讲到什么程度。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又能把学生不会的问题讲透。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高效性。因此,利用课前老师精心布置的的预习方案是确保整个课堂得以高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利用课内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课上探究案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它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对本节高层次目标的理解和分析,是达成高层次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的载体与主要阵地。课上设计的探究内容主要是为了要完成重点、难点的,或者是要解决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为了高效解决这些“点”,可以通过课内探究案呈现给学生一些小问题,循序渐进、层级设计,不断让学生的理解深入,遇到新问题、突出的想法从而有思考的方向,进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了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圆满地回答相关问题,促进了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会学,越学越好的良好局面,进而来达到高效。例如:在探究离子反应本质时,设计了如下梯度性的探究问题:①仔细分析以下三个反应:(1)HCl+NaOH=NaCl+H2O【问题】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反应前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改变?(2)Na2CO3+H2SO4=Na2SO4+CO2+H2O【问题】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反应前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改变?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没有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3)AgNO3+NaCl=AgCl+NaNO3【问题】反应前有哪些离子?反应后有哪些离子?反应前后,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改变?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没有发生反应的离子为(),依据是()②上述三个反应情况虽然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性是?③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感观实验事实后,学生们再结合以上梯度性问题后,就可以清晰、明确的得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反应条件了。进而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3利用当堂检测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当堂检测题是针对学习目标中所要学会的知识点和技能而来设计的一些习题,目的是来检测学生本节课是否学会了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应用到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此环节即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乐观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利用导学案中学习小结模块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必须要做的是本节课的小结环节。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知识、实验技能、遇到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等等,通过总结环节,学生们可以再重新在脑海中再过一遍本节课的知识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的知识体系组合成整体,由点到面,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一种知识技能结构,从而使新知识得到内化,得到提升。

5利用分层作业保障高效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作业的高效性,分别发给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就给他们特殊选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题,一点一点引导他们,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改变了教学过程僵化的固定流程。设计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每一节具体的学习目标。它的理念和内容包含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从课前预习开始,到与人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新知识、训练巩固、再到拓展训练,实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离子反应教案篇3

把研究引入化学课堂,就是让学生以研究的姿态自主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把握学生化学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研究该知识的上位知识,了解学生上位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研究地学习建构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把研究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把研究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也并不意味着任何教学内容、任何章节、任何课时以及课时的全部时间都是采用研究性学习来组织教学。根据学生认知基础和教学内容安排特点,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知识铺垫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继续开展研究地学习后续知识的保证。

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例,其上位知识是“离子反应的基本认识”,达到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这一学习目标,其前提是学生形成“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这一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通过实验情景采取必要的授受式教学是必要的。教学设计如下:

演示实验:向Ba(OH)2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再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并作出解释。

实验现象:红色褪去,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OH-和Ba2+离子不断减少。

得出结论:离子反应即离子参加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方向即离子减少的方向。

接受学习:以上述反应为例,介绍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步骤:一写二改三删四查,具体过程略。

最近发展区的形成:书写的关键是哪些物质应改写。一般来说,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物质要改写成离子形式。那么哪些物质要改写?如何改写?哪些物质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

实验启示:向Na2CO3、CaCO3固体中加足量稀盐酸,都有气体生成;向盛有Na2CO3、CaCO3固体的试管中加蒸馏水振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Na2CO3溶液中有气体生成,CaCO3溶液中无气体生成。

得出结论:Na2CO3溶液中有CO32-,而CaCO3固体难溶,CaCO3溶液中无CO32-。

教师点拨:所以Na2CO3溶液要写离子式,而CaCO3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最近发展区的利用:知识拓展进行推论,得出“难溶物的溶液中无离子或仅有极少量的离子,所以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都不可写成离子形式”等结论。

巩固训练:练习书写Na2CO3、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实验激疑:向Na2CO3、NaHCO3、Na2SO4、NaHSO4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只有NaHCO3溶液无沉淀生成,其余溶液都有沉淀生成。

得出结论:NaHCO3溶液中以HCO3-离子存在,NaHSO4则以H+和SO42-离子存在。

巩固训练:练习书写上述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课后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难点是判断哪些物质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及如何改写。用几个典型实验清晰地说明了难溶物与可溶物、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情况等易混淆的知识,在实验观察与研究的过程中自行得出物质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书写的原因及其意义。改变以往离子方程式书写靠老师讲学生记忆,模仿规范强化训练,造成学生一知半解,虽勉强模仿却不知其意义的被动学习。

2、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太简单的问题,学生无需探究就能回答,太难的问题,学生会认为问题高深莫测,解决问题简直是望尘莫及,从而彻底丧失探究的信心。要使探究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理解问题中的部分事实和现象,并有一点思考的余地,使他们心中存在成功的希望。这种希望会一直支撑学生去探究,去思考直至找到问题的答案。

并不是难的知识要去研究,容易的知识就不需要进行研究而习得。研究地学习其素材的选择并不是取决于知识的难易或在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而是取决于知识是否适合于研究地学习,以及教师对知识学习的处理方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设置。

“钠的物理性质”属于认知性目标,学习要求是识记。如果老师讲学生听,一般不难掌握,但缺少了感观刺激。这样的教学味同嚼蜡,难以唤起学生持久的学习欲望。如果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增加了感性认识,掌握也不是问题。但这样的教学是唯知识的,缺少方法教育,态度养成。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上述两种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课程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再次开发也是欠缺的。指导学生研究地学习该知识的教学设计如下:

学生讨论:为了认识一种未知物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研究课题:钠是我们本节课要认识的物质,请你设计研究钠物理性质的实验方案,即我们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或进行哪些操作认识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沸点等性质?

学生设计方案:观察钠认识颜色和状态,取钠并与一系列已知硬度的物体如石、木块、铁、玻璃等通过划痕、用刀切、用手弯等操作认识硬度。称取一定质量的钠,再投入装有水的量筒,观察水上升多少,得出体积进行求算密度。用水、煤油进行比较。加热钠,测定钠熔化时的温度,认识熔点。

方案评价:查教材等资料,组织小组讨论,对上述各项方案进行评价,确定可行性。

实验研究:学生在可行方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实验,实验结束后汇报研究结果。

实验结论:1、观察钠在煤油中的保存;2、取出钠块用刀切,感知比一般金属软;3、刀切面的颜色银白,有光泽,并逐渐变暗;4、钠块投入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并发生剧烈反应,钠块熔成银白小球。

组织讨论:在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哪些物理性质?在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如何测定一块钠的体积?

研究结论:钠呈银白色,有光泽,较软,固态,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熔点不高。化学性质活泼,能跟空气、水反应。用煤油替代水可测定钠块体积。

离子反应教案篇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点体现在其前后两个“学”字上。学案,应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制定的学习方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则应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课前预备性学习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学案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总之,学案导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一、围绕教学目标,紧扣知识体系

教师在学案的设计上,首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紧扣知识体系,提出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问题,为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扫除障碍。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的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学的导学案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课前思考内容:

①Cl-和CH3COO-谁结合H+的能力强?为什么?

②你认为两者在水溶液中会呈现酸碱性吗?为什么?

③你能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结合H+或者OH-能力比较强的离子吗?课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预习,学生很容易理解盐类水解中“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的规律。这样,无疑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化和拓展构建学习活动上。

二、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可以充分利用导学案中推荐作业部分加强学生间合作性的学习与交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的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二课时的学案中,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能力探究问题:和你的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并把你们的作品拿到课堂上给全班的同学展示和讲解,看看哪一组制作的更好。结果一个班级至少有四个水果电池问世,都是同学们按小组合作完成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原电池的原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这样的导学问题要比以课后作业形式完成更有意义,也突出培养了学生合作性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三、抓住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中的学习重点和基本知识点的预习,可以直接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而不用在课堂上重复性地记老师的板书和书本上重复的内容,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的第二章第二节《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课前预习学案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基础知识导学问题: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

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________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在________中或者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的过程。

2.条件:(1)溶于水:适于酸,碱,盐;(2)受热熔化:适于多数碱、盐、金属氧化物。

3.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定义:表示电解质________过程的式子。

(2)书写方法:中间是反应号,左右两边分别是________和电解质电离出的________离子的化学式。

(3)注意事项:离子符号要书写正确,要做到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守恒。例如,NaCl________,H2SO4=________,NaOH=________K2CO3=________。

4.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1)酸 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

(2)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

(3)盐 电离是能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化合物。

本文学案的设置对基础知识做了有效地归纳,可以引领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后完成,长期将这样的学案内容加以装订整理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使用,也可以作为今后复习过程中的复习提纲。既节省了学生课堂上记笔记的时间,又层次分明,知识归纳详尽,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导学案中的达标训练可以作为重、难点知识的升华。教师可以精选具有前瞻性的思考题,在导学案中让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有助于课堂重难点知识的应用和深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中,在学习了酯化反应机理之后,我的提升训练中设计了这样的能力提升训练题:请根据酯化反应的机理,试着完成

①两个分子的CH3―CH(OH)―COOH形成六元环酯的化学反应?

②你认为HOOC―COOH与HOCH2―CH2OH可以形成哪些种酯呢?

学生们就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使重点的酯化机理得到了深化,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能力。

四、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

导学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上课前的预习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检测评价可以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并以此来反馈课前预习情况,合作探究式学案可以更轻松地攻克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中难度适中的应用训练,可以起到突出重点,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案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学案导学的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巩固练习,学生自然就会自主学习,经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自然会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不仅可以摸清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导学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导学案的正确使用,笔者有如下的几点思考。

①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努力做到“四个放手”,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寻找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和创造性去鼓励,让学生大胆地暴露思维中的障碍,漏洞和困难。

②学案导学要顺利实施,除了精心的设计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这一过程是教师二次备课的过程,要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使引导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③不要将导学案变成教案的翻版。学案与教案不过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案的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教案是教师用的,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为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所设计的教的程序。学案却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教案的设计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由教师完成,学案的设计由教师预设,最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和完成。

总之,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性,才能编制出好的学案,凸现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子反应教案篇5

物质是化学的研究对象,而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化学1(必修)(鲁科版)中《元素与物质世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这部分教学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化学实验改进与教学创新

化学教学应切实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充分运用各类实验达成增强学生体验性认识的目的,并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则的理解,是必要的。高中化学实验大都只是涵括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教学中创新应用这些简单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实验内容和类型(详见表1),可以进行不同的教学应用。其中,探究性实验主要用于达成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由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性实验,可用作情境材料或演示实验,可由教师完成或利用多媒体视频;探究和验证性结合实验同时具备前两种类型实验应用特点,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学设计进行不同的教学应用。

案例1 表1中实验2―6在胶体教学中的应用

表2呈现了表1中实验2―6在胶体教学中应用的教学阶段、设计意图及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在实验中形成体验性认识、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最后利用在实验中的感受和获得的知识完成练习,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在“探究活动”中以实验2制取出胶体后,实验3―5的安排主要有两种方案:(1)介绍胶体性质,同时以实验3―5验证;(2)由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行设计实验3―5,探究胶体的性质。两种方案都有体验的过程,方案2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更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相应对于学生层次及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而对于两个方案的选择主要参照学生本身。

二、习题教学创新

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应当重视,更应对其进行创新应用。目前,原有的注重知识性、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化学习题不论题型还是表达形式都有所转变,特别是信息迁移题、情境应用题、实验题等新题型,除具有练习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不同的、特殊的教学功能,突出了能力与素养考查这一主题,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对未知进行探索,达到真正考查科学思维的目的。如,情境习题所创设的情境大多与化学史、生活社会化学、科技前沿热点有关,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如,信息迁移题所提供的新信息往往涉及科技前沿热点,甚至刚刚发表的科技成果,有利于提高热爱科学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再如,实验题促使学生思考实验的整个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因而,这三种类型也可以运用在化学教学中。

案例2 “练习与活动”第4题在离子反应教学中的应用

题目内容:水污染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水的随意排放。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污水,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Cu2+、Ba2+、Ag+对水的污染作用很强。某次化学实验后,回收的废液中可能含有Cu2+、Ba2+和Ag+。

①请你用实验的方法检验该废液中是否含有这些离子,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及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教案篇6

二、导学案还是“题案”

导学案中的“学”是学习、学生的学习。导的内容是学,不是练。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简单认为“导学案”就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习题化,故而他们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只是简单地把教学内容以习题的形式进行转化,甚至有可能直接完全照搬课本内容,误认为这就是“导学案”。实际上,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习题的选择关系到学生能否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内容,只有通过见识典型例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这才是“导学案”的特点,而非“题海战术”。例如“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导学案中的典型例题:

1.(2004年全国)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Ⅱ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第ⅠA族元素单质均为活泼金属

C.0族中无金属元素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三、导学案代替教材

“导读、导听、导思、导做”是“导学案”的重要作用。应该说,“导学案”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而教材是学生预习的最基本的知识框架,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知识源泉,是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这些目标的重要资源。一旦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不熟悉,更不要说教材的理解。那么对“导学案”的深入探究也会形成阻碍。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导学案中的填空:

(1)以反应2Na+Cl22NaCl为例,钠元素的化合价从价升高到价,钠原子电子,被(填氧化或还原);氯元素的化合价从价降低到价,氯原子电子,被(填氧化或还原)。

(2)以反应H2+Cl22HCl为例,在氯化氢分子里,共用电子对(填偏向或偏离)氯原子,氯元素的化合价从反应前的价变成价,被(填氧化或还原);在氯化氢分子里,共用电子对(填偏向或偏离)氢原子,氢元素的化合价从反应前的价变成价,被(填氧化或还原)。

导学案是为教学服务的,内容可多可少,可以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个学习难点,也可以为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支架而设计局部的导学案,所以不一定要求完整,可以灵活,可以变通。从上面例子可看出,许多知识仍然需要从教材中获取的,因此,导学案代替教材则非化学教师的明智之举。

四、导学案代替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前化学会会长布里思罗提出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从中可见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学生只能通过自主实验、课外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思考、实践,才能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例如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整套装置应包括、、等部分。

(2)如果提供3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它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设计实验装置如下:

①由装置图可以看出,3支试管中①用于;

②用于;

③用于。

实验过程设计:

①实验开始先点燃试管的酒精(喷)灯,再点燃试管的酒精(喷)灯。为什么?。

离子反应教案篇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教学“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随着新课程改革大潮袭来,教会学生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推动着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化学自主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如何才能诱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学水平。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巧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以往很多导学案仅采取填空法,将课堂内容概括性地呈现,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多了认真,他们抓紧时间在课本上快速搜索,完成空缺。然而这种自主学习的课堂少了生机,多了困顿,学生对这节课的重点不清楚,课后习题尽出错,概念难理解,渐渐地,这样的导学案几乎成了一张废纸。

巧设教学情境,不仅是导学案结构上的需要,而且是启动学生思维,唤醒求知欲的催化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思维?导学案上,老师有意设计了这样的情景:杯子里有100ml水,若把它喝掉,你知道将有多少的水分子吞下去了呢?答案:大约3.34×10■个水分子!大家想知道这个数据是如何快速得到的吗?今天你们也来学一招。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是这样的吗?现在请大家看这样一个实验:老师演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滴水生火”。当学生惊呼水火也相容时,老师适时提出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水火能相容的原理,并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进行“氮及其氧化物间的转化”教学时,提出“雷雨壮庄稼”的俗语,结合三张具有对比性的画面:①炎热的夏天,农田水稻秧苗因缺乏营养而枯黄矮小;②电闪雷鸣、风雨交加;③雨过天晴,还是那块农田,秧苗挺拔嫩绿,长势旺盛。激发学生探究雷雨前后秧苗长势差异的根本原因。

好的导学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概括和提炼。

二、精心设计问题,诱导求同思维

求同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品质之一,又称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没有举一反三的求同思维能力,就没有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概括、分析、联想和推理能力,就根本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在导学案中,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做到同一问题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

例如,在铝三角的转化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强化知识点,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设计1:某溶液中有NH■■、Mg■、Fe■和Al■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 B.Mg■ C.Fe■ D.Al■

变式1:某溶液中有NH■■、Mg■、Fe■和Al■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

变式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Mg■、Fe■和Al■四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Na■O■粉末,产生沉淀的量与加入Na■O■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

设计2:常温下分别求出0.1mol/LHCl和0.1mol/L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物质的量浓度。

这是一个简单问题,用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直接算出。

c(H■)=10■mol/L,相比纯水中c(H■)=10■mol/L是因为在酸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在此基础上,

变式1:常温下已知某溶液由水电离产生c(H■)=10■mol/L,问此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其pH值是多少?

根据设计2的结果,c(H■)=10■mol/L的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再由pH定义可知pH=1或pH=13。

变式2:常温下已知某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mol/L,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摇?摇 ?摇?摇,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摇?摇 ?摇?摇。

A.NO■■、Na■、Al■、Cu■ B.NO■■、K■、Ba■、Cl■

C.SO■■、SO■■、K■、Na■ D.Na■、Mg■、HCO■■、Cl■

同一知识点的微调,对于初学离子积的学生来讲可使他们思维发散,打破课堂原有的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学习怪圈,巩固知识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小组的合作学习进一步体现。

三、设计探究性问题,诱发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呈现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变形思维等。一份好的导学案,不仅要有合理的结构,更应体现对知识的多角度探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喷泉实验”是高中阶段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小实验,在理解其原理和引发条件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导学案拓展其思维空间呢?

图1 图2

问题1.如图,可用什么气体代替HCl,形成喷泉实验?

问题2.怎样让CO■气体也形成喷泉实验?

问题3.提供图2装置(瓶内盛装HCl气体),你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引发喷泉?

问题1的设置使学生对引发水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的动力来源于瓶内与瓶外的气压差,以及易溶于水的气体恰是形成这个较大压差的主要原因形成了统一认识,进一步理解了喷泉实验的原理。

问题2则打破已有的常规认识,提供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也要求形成喷泉实验,显然对已有的思维定势产生冲击,如何解决问题冲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无疑是一个挑战。

问题3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去掉了胶头滴管,还要引发喷泉,胶头滴管在此实验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能否采取其他操作起到相同的功效呢?

系列问题的设置,不仅巩固了知识的核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靠,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离子反应教案篇8

二、案例教学法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案例教学法了解不准确、案例库建设不足等原因,案例教学的实施常常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一)案例教学内涵理解存在误区

很多授课老师把案例教学法简单理解为举例子。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居于主要地位,由学习的客体转变为主体;而举例教学中授课教师是主动的,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本身的分析、交流、讨论,做出相应的判断及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较深刻地把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举例教学是在讲授完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和运用知识。值得指出的是,催化原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启发性和真实性。

(二)案例库建设不足

催化原理的教学往往是通过实例的归纳总结来阐述基本概念和理论。选用实际的催化剂或催化反应例子为素材,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是,教师不能把案例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对实际例子的归纳和总结,它应该是一种由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国内的催化原理案例教学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关于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的相关实例非常多,但是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提炼成为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案例数目仍很有限,特别是结合能源化工生产的案例。

(三)教学对象背景复杂

催化原理是多数化学工程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程。由于选课学生的专业不同,而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差别,导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理论基础差别较大。因此,教师一方面需要调整理论讲授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在引入案例教学时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对化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离子反应教案篇9

对于可逆反应:FeCl3+3KSCNFe(SCN)3(血红色)+3KCl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的KCl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B.平衡不发生移动,溶液颜色不变

C.平衡不发生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

此题为完成了《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教学后,在复习课中老师给出的校本作业,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为B。

2 测试与统计

笔者将此题给5所学校300名学生进行课后测试,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1。

3 访谈与记录

针对答题结果,笔者对各种选项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学生填写答案的想法、思路、理由等。汇总如下。

选A项答案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与理由是:KCl是可逆反应的生成物,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加入KCl,即增加了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果Fe(SCN)3的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选B项答案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与理由是: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KCl不是该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当加入KCl固体时,平衡不移动,所以溶液的颜色几乎不变。

选C项答案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与理由是:虽然KCl不是该平衡体系中的物质,当加入KCl固体时,平衡不移动,但加入了KCl固体后,溶液的体积增大,Fe(SCN)3浓度下降,故溶液颜色会变浅一点。

选D项答案的学生,他们吱吱唔唔,说不出所以然。这几位学生没弄明白平衡移动原理,瞎猜的答案。

4 思考与建议

该题从理论上说,加入少量的KCl固体,正如选B项的学生所说,KCl不是平衡体系中的物质,所以平衡不会发生移动。又因为少量的KCl固体的加入对溶液体积影响很小,所以Fe(SCN)3的浓度几乎不变,故溶液颜色不变。测试结果54.3%的学生选了B项。这也许是编题人的想法,以上分析可谓思路清晰,非常完美。实验事实果真如此吗?为此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1:向盛有5 mL 0.005 mol•L-1FeCl3溶液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1 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将上述血红色溶液均分到5支试管并编号,5号试管留作对比用,其余分别加入0.2 g,0.4 g,0.6 g,0.8 g的KCl固体,再充分振荡试管后静置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见表2。

探究结论:上述实验表明,当加入少量KCl固体或少量NaCl固体后,溶液的血红色并不改变,而是血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变为棕黄色。

原因分析:在电解质的溶液中,阳离子周围有较多的阴离子,阴离子周围有较多的阳离子,每个离子都被异性离子包围,形成了“离子氛”。离子氛的存在使得实际浓度下降。离子的实际浓度(有效浓度)不仅受它本身的浓度和电荷的影响,也受溶液中其他离子的浓度和电荷的影响。其他离子浓度和电荷越大,实际浓度就越小。因此,在FeCl3+3KSCNFe(SCN)3(血红色)+3KCl的平衡体系中,当加入少量KCl或NaCl或Na2SO4固体后,平衡体系中3种微粒的实际浓度(有效浓度)都会变小,造成平衡被破坏。由实验事实可知,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血红色变浅。

编制建议:(1)精心选题、尊重事实。由以上探究分析可知,该选题没有以实验为基础,有失真实性,是编者凭空想象的题目,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目前许多校本作业,甚至教辅资料及模拟考试题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少见。笔者真诚地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习题了!教师所选练习题要符合实验事实,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真实的化学,形成科学思想。

(2)精细做题、尊重学生。习题有问题,必浪费学生时间。给学生的练习题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及考试说明,更要符合化学实验事实。为防止出现人为编造,经不起实验论证的“问题习题”的出现,应从“题海”中挑选出符合教学内容的习题,经精细做题,同行集体研讨、推敲,其间有争议的问题要进行实验研究。原创练习题也要同样研讨处理。最后编制成难度、数量适中的校本作业。

离子反应教案篇10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并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探究性实验提供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佳条件。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去观察,始终处在观众的位置上,只是实验的旁观者,结果的接受者,学生的思维被牢牢的束缚,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由于思考的被动性,对于部分实验细节无法全面感知,准确描述,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案例1:配制1mol/LNaCl溶液100mL,在学习探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考,设计重点:如何取0.1mol NaCl固体,怎样实现最后溶液体积为0.1L?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终根据所给的仪器整理出配制溶液的步骤,在讨论步骤的基础上进行配制操作,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操作,让学生总结配制溶液注意事项: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用计算水的用量;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要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到室温时,才能转移至容量瓶中;4、定容后容量瓶在摇匀后,会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最后进行拓展提高,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称取Na2CO3的质量多少克?通过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型实验,学生理解的更深刻,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的设计性实验

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用多媒体画面来指挥学生统一行动,要放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在这里教师不再为学生框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而是为学生准备了许多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由挑选仪器和化学药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及步骤来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得出数据,分析误差,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各自的实验现象和原因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2:《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从Al(OH)3用途引入,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设计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案。学生们设计出十种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确定方案,经过讨论分析筛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总结筛选的方法,然后根据提供仪器进行实验。根据学生设计、筛选,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掌握Al 、Al2O3、氢氧化铝、铝盐、偏铝酸盐的转化关系。

案例3:《萃取实验》教学,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了改进,设计成探究实验,用投影展示所给试剂:碘水、CCl4、苯、酒精、蒸馏水,再给若干支试管,让学生对所给的试剂两两混合,振荡,静置,做好实验记录并进行分析。学生进行的实验有:苯和蒸馏水混合,现象是分层,苯在上层;CCl4和水混合,现象是分层,水在上层;酒精和水混合,不分层;CCl4和苯混合,现象是不分层;碘水和CCl4混合,分层,颜色有变化,上层无色,下层为紫色;碘水和苯混合,分层,颜色有变化,上层为紫色,下层无色。碘水和酒精混合不分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学生真正理解萃取的涵义。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甚至学生表演实验,教师边讲授知识、边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等。在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与应得的结论不相吻合,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反复实验直到实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能力。

案例4:《离子反应》一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

实验1:向盛有5 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

实验2:向盛有5 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在同学们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①现象;②混合前溶液中主要离子;③哪些离子发生反应;④发生反应时这些离子在溶液中浓度怎样变化;⑤离子浓度改变的原因⑥混合后溶液中主要离子⑦反应实质。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再通过

实验3:向盛有2 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BaCl2溶液;

实验4:向盛有2 mL 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HCl溶液,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实验5: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2 mL HCl溶液

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这样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实验,这样使学生既增加了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掌握化学规律。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先做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在分析反应的实质,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生接受很顺利,很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微粒观,体现化学的学科思想。

四、高考中体现对实验能力考查

近年来高考在强调夯实基础、抓主干和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试题的命制越来越凸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并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来强化对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要通过平时通过多做实验,对实验真正理解,不能只是通过做实验题目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在该小题中要求学生能关注到C选项中碱石灰吸收的是CO2和水蒸气,如果学生没有实验基础,只通过平时做题来完成实验,就不能真正理解题目,从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向学生传承知识更重要。而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离子反应教案篇11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6

一、问题提出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对某事件或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亦即是学生对某一科学概念的解释与教材内容部分不完全相同或不相同。[1]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建构主义认为,概念应是由学习者自主建构的,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解释,但很可能是不周全的。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日常经验的不科学性,决定了在理科学习中学生对一切知识点的理解都可能存在迷思概念。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就存在着一些迷思概念,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二、问题分析

【案例一】某校第十单元“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单元测试

在该单元试卷选择题中,有这样一个选项:Cu(OH)2是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试卷分析发现,大约85%的同学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

案例中, 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会习惯认为只要是酸和碱就能使指示剂变色,而忽略了酸碱性需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即溶液中存在H+(酸性)或OH-(碱性)。 Cu(OH)2是碱,但其不溶于水且是弱电解质,无法形成碱性溶液,因此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教材相对于老教材缺少了“电解质”“酸和碱的定义”等知识点,造成学生理解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困难。虽然新教材中也提到了“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但篇幅过小,往往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案例二】“酸碱盐”专题复习课(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课上教师提问:如何鉴别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回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的是稀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是紫色的为氯化钠溶液。教师追问鉴别的原理,学生回答:因为这组溶液正好酸、碱、盐的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

这个案例中也存在认知误区,即学生误认为盐溶液呈中性。 学生学习完酸碱盐后,了解到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定势思维会让学生得出盐溶液应呈中性。教师通常会补充介绍:Na2CO3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Na2CO3的物质类别是盐。但这样又产生新的疑难,因为学生已知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OH-,Na2CO3溶液中怎么会有OH-呢?因此在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这一认知,是学生常见的迷思概念。

三、 解决策略

1. 实验对比,加深认识

【案例三】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分别向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剂,引导学生得出:紫色石蕊遇碱溶液变蓝,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教师取少量氢氧化铜加入一定量水振荡,学生观察到氢氧化铜未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发现酚酞不变色。教师要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氢氧化铜不溶于水,无法形成碱溶液。教师强调:指示剂需在酸碱的溶液中作用才能变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研究化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帮助学生破解“迷思概念”, 不妨多用实验来“说话”。清晰的实验现象、准确的实验数据、适时的引导分析,能起到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深化认知的作用,给学生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案例中教师在完成书本实验的同时,及时补充了“氢氧化铜与无色酚酞”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溶液酸碱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高中学习中随着“电解质”的引入建构科学完整的概念。

2. 实验引导,掌握本质

【案例四】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导电性实验,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食盐水、蔗糖溶液、固体食盐的导电性,讨论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在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NaCl在溶液中以Na+和Cl-的形式存在于水分子之中,而蔗糖溶液中则存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导电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可以感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食盐水都能导电,而水、乙醇、蔗糖溶液以及固体食盐都不导电。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食盐水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水、乙醇、蔗糖溶液中只存在分子,分子不是带电的粒子,因此水、乙醇、蔗糖溶液不导电,固体食盐虽然是由Na+和Cl-构成的,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从而让学生很容易认识到酸和碱的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然后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的示意图,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不同的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案例五】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提出问题:NaOH和HCl有可能生成什么?

教引导: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溶液中溶质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Na+、OH-,H+、Cl-。

教师提示:如果把阴阳离子重组会生成什么物质?

学生:NaCl和H2O。

教师提问:NaCl溶液呈中性, 如何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学生设计实验:

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滴加盐酸,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酚酞改为石蕊试液)。

2. 向盐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石蕊改为酚酞试液)。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尤其要注意什么时候就是恰好完全反应。

教师评价总结:为何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能证明什么?

学生归纳:

1.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OH-,红色褪去则证明OH-消失,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2. 加了石蕊的盐酸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H+, 溶液变色则证明H+消失, 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教师进行知识整合:总结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给出盐、中和反应的定义。并再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观察反应中离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变化情况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同时酸中的酸根离子与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为盐。

案例中教师利用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溶液酸碱性的本质:酸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离子;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之后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中和反应,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和反应以及其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实质。 如此由宏观现象归纳微观本质,再由微粒观迁移应用,解释宏观变化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新知的同化、内化,也是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实践。

3. 循序渐进,构建概念

【案例六】第十单元和第十一单元(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若干教学片段

在“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NaOH能与CO2反应而生成Na2CO3,教师要学生思考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学生提出可加无色酚酞,若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则已变质。但滴加酚酞后,溶液仍为红色。学生一脸迷惘,但教师未多加解释,只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该问题。

在“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教学中,教材的“活动与探究”栏目要求“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教师补充碳酸钠溶液, 学生测出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教师要求学生反思: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以是碱性的。

在十一单元复习课上,教师让学生回忆碳酸钠的俗称,学生答为纯碱和苏打,教师问:碳酸钠俗称纯碱,该俗称从何缘起呢?学生充满好奇,教师向碳酸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介绍由于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所以有了纯碱这一俗称,但注意其物质类别是盐。然后简要介绍盐类水解的知识, 指出CO3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会生成OH-,所以溶液呈碱性。

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三个教学片段中都涉及“Na2CO3溶液呈碱性”,看似重复,但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却是逐步有表象深入到本质。片段一学生可知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由于盐的概念、溶液酸碱性的知识尚未学习,教师未做深入探讨;片段二通过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顺理成章提出其溶液呈碱性,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的观点;片段三由于学生已系统学习酸碱盐知识,此时再重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则应帮助学生解决“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但溶液为什么呈碱性”这一疑难。

4. 补充拓展,形成体系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相对而言,这一阶段的化学知识零散化、表象化,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些错误的概念和观点,可以说是“迷思概念”的“高发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但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不能毫无边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我认为至少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充分考虑学情,不增加学业负担。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了解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补充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以课程标准为纲,决不补充其他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较扎实,适当扩展延伸,但新增内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的对象。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和态度。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和能量观等等,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最稳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后续的化学学习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化学知识[2]。因此补充的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如变化观,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物质燃烧都有氧气参加,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的错误概念,此时教师可补充Mg在CO2中燃烧的实验。再如微粒观,除了介绍书上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外,教师也可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迅猛发展中,不能迷信前人的知识、理论,而应本着思辨批判的态度。

(3)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理论体系。 正如前面所言,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是不严谨的,甚至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之处,这时应补充相应内容,以“自圆其说”。如案例中提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问题,“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OH-”就会与“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相矛盾,这时教师应简要补充盐类水解的知识。

离子反应教案篇12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应重点讲明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的使用。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为钡离子、汞离子、铜离子、铬离子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水被人饮用,则会使人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常见实验安全案例分析

(一)违反操作规定。

案例1: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案例2: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还要注意,如果你用酒精和浓硫酸加入瓷片加热制乙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是因为你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上面的操作正好颠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灯,还没来得及取导管,水就沿导管流入反应器,引起仪器炸裂,溅出硫酸。

(二)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

案例3: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案例4: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

案例5:铜和热浓硫酸反应,铜和硝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

(三)药品混入杂质。

案例6: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案例7: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案例8: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案例9: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二、学生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丝不苟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毫不能大意,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引导学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二)合理使用反例。

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H2SO4中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

(三)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体会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

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五)利用录像实验辅助教学真实可信。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

案例10: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我经过多次试验之后,确定采用铁管作为木炭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然后把实验拍成2分钟的录像,这样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为了改进实验教学,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制取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等有毒气体时,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三、收获与反思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安全也变得不安全。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