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女子的美称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2:31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1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60-2.5

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它既是人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的工具,就必然要反映出人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文字承载着文化信息和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反映。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同时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千百年来保留了象形表义的基本特征,必然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深层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全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许慎在编纂《说文解字》时运用了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就使得他对字的本义的解释基本客观可信。《说文解字》对字的说解,能反映它的客观意义,因而也能由此看出汉字字形所反映的文化方面的内容。本文就通过对《说文解字》“女”部字的分析,透视出“女”部字蕴含的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习惯、妇女地位及对女性思想认识的变化等诸多文化信息。

许慎《说文解字》中“女”部共收238个字,根据“女”部字的义类分五类:第一是表示姓氏意义的;第二是表示与女性有关的亲属称谓;第三是表示古代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女“部字;第四是表示女子容貌德行方面的褒义词;第五是表示丑恶,轻薄,羞耻等方面的贬义词。

一、表示姓氏的“女”部字

《说文解字》中表示姓氏和女性人名用字的共有30个。《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段玉裁注为“姓者,生也,人所察天气所以生者也,吹律定姓,故姓有百”,“因生以为姓,若下文神农母居姜水,因以为姓;黄帝母居姬水,因以为姓;舜母居姚虚,因以为姓是也。……感天而生者,母也;故姓从女生,会意。其子孙复析为众姓”。“姓”是远古血缘关系的体现,也是上古氏族部落的标志。在远古时代,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性祖先的子孙。在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下,女性是社会的中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被称之为“神圣母”。人类社会早期为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女性是社会的主体,担负着人类繁衍后代的任务。女子生活生育的地方就是姓氏,这是姓氏最早的起源。表示姓氏的字还有“姜”、“姬”、“姑”、“蔽”、“姚”、“妞”、“嫉”等。从表示姓氏的“女”部字可以肯定原始社会女性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

二、表示与女性有关的亲属称谓

《说文解字》中共有18个表示称谓的字,其中表示一般称谓的有5个,表示亲属称谓的有13个。表示一般称谓的,如:“妪”、“媪”。表示女性亲属称谓的,如:“姊”、“嫂”、“妹”。另外,还有几个表示亲属称谓的字意义与现代的称呼有所不同,“娣”、“姨”、“妣”。表示与女子有关的亲属称谓的“女”部字反映了古代的家族关系和家庭伦理观念。如“妪”是母亲;“媪”是对老母亲的称谓;“姐”是蜀国人对母亲的称呼;“姑”是丈夫的母亲,后来借为“男子称父之姊妹”,也就是结了婚的女子称丈夫的母亲为“姑”,男子称父亲的姊妹也为“姑”,称妻子的母亲为“外姑”;《说文》曰:“汉律曰,妇告威姑”,就是说妻子有什么事情就告诉丈夫的母亲,以法律形式规定妻子在家应听命于丈夫的母亲。反映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要服侍家人,要听命于丈夫的母亲。“姊”是同胞先出生的女子,后生为“妹”;“娣”,《说文》曰:“同夫之女弟也,从女,弟声。”段玉裁认为“娣”字是“形声中会意”,既是女子,又有年龄小的意义。就是女子同嫁一个丈夫,年龄小的称“娣”,年龄大的称“姐”,以区别于在娘家的称谓。当时社会的婚姻状况是一夫多妻制,而且妻子年龄大小不同,称谓也就不同。在这些称谓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古代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观念。

三、表示古代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女“部字

《说文解字》中收录的此类字,有些反映了古代的婚姻习俗,并折射出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婚”本写作“昏”,在《说文》中加上女字旁,并释为“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是女子一方的代称,称女家为婚,这是早期黄昏抢婚习俗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娶”在古作“取”。“取”字在甲骨文中形近用手取耳朵。古代战争中用割取敌人的耳朵来计数报功,所以“取”字的本义为“获取”。《说文》:“娶,取妇也。”王力先生认为:“取娶本同一词,后人特为取妇一义造娶字。”所以“娶”本义为夺取妇女为妻。女子择偶不能自主,其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对方手里,在婚姻中处于被占有和被奴役的地位。“姻,婿家也。从女之所因,故曰姻。”所因,即所就,也可称趋就。“姻”是男子一方的代称,因为女子将因就男方,所以称男家为“姻”。去了男方家必须依附于丈夫家才意味着有了归宿。“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王力先生认为古人以为妇女出嫁才算有家,故“嫁”“家”同源。“姻”“嫁”集中反映了当时女子对夫家的依赖性,正是因为这样,才衍生出后来的“三从四德”,而且女子稍有不慎,恐怕就有“七去”之祸了。

又如“媒”,《说文》释义为“谋也,谋二姓者也。从女,某声”。依照段玉裁的注释就是:结婚即“谋和异类使合成者”,也就是古代结婚就是谋和不同姓氏的男女,使之成为一家。古代婚姻是靠中间人说合的,而且这个人一般是女性,由女子来撮合男女的婚姻大事,男女双方还必须不同姓氏。结婚先要托人说合,根据不同姓氏双方的经济、社会地位等具体情况互相协调,然后再“嫁娶”才有了“婚姻”。“媒”、“妁”、“嫁”、“娶”、“婚”、“姻”等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有了婚姻制度后,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男子社会地位高于女子。从婚俗习惯上看,结婚前先要找媒人说合,然后在黄昏时分举行成婚仪式,女子嫁到男子家后,成为男子家的人,并且服侍男子家人。这些字的字形都直接反映了古代婚姻风俗以及女子的社会地位。

四、表示女子容貌德行方面的褒义词

表示容貌,体态和举止的“女“部字。容貌美是女子形象美的基础,是女性美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也是男子审美关注的焦点。古人最早的审美意识就起源于对女子娇媚容颜的感觉。“姝,好也。”指女色美好。《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说文》为:“色好也”,即面色好看;“好”,《说文》解释为“美也,从女、子”,“好”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女子漂亮,后引申为美好,指一切事物之好;“姣”,段玉裁注为“容体壮大之好也”,即身体强壮之美;“”是身体柔长丰满的样子;“婉”,“”,《说文》为:“目里好也”,根据段玉裁的解释就是眼睛、眼神好看。“奸”,《说文》为“兑细也”,“兑”,就是“悦”,即苗条漂亮。这些字都是女子身体具体不同部位或某一方面的漂亮、好看,有脸色好、眼睛好、眉目好、身材好、健康丰满好等等。这些都是女子外在表面的东西。

表示德行修养的“女”部字。古人认为优秀的女子不但要有好的外表,好的德行更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些“女”部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思想意识,即从行为道德,修养方面对女子的肯定和赞美。

表顺从的有“娓、婉、如”;表忠贞的有“、”;表体德好的有“”。

对《说文解字》中记录的对女性容貌、德行要求的字的统计发现,对女子容貌要求的字比重远远大于对女子德行要求的字。汉语为何有如此众多的描写女性容貌的词呢?在以男子为主流的社会中,语言中的这些词,书面上的这些字,应是男性创造的,它表达了男性的意愿。男性要求女性按他们的审美标准和意志塑造自己,妆扮自己。男性对女性的容貌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是之所以有如此众多描写女性美貌的汉字的原因。同时这类词也表明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和女性的实际地位。女性是依附于男性而生存的,她们不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而独立存在的,而是按照男人所制定的标准,约束自己来符合以男子为主流的社会习俗的女人。女人的美并不是女性自己眼中的美,而是男性眼中的美。即使有表示女子德行方面的字,也多是表示女子对男性的顺从,对男子的忠贞。

五、表示丑恶,轻薄,羞耻等方面的贬义词

《说文解字》中“女”部字表示贬义的大约有60个字,约占“女”部字的1/4,这些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以下几种:表示相貌丑陋的,如:“”、“”、“”。在这一类字中,表示外貌不佳的字要远远少于表示德行不佳的字。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女性德行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外表的关注,对于女性德行的约束更多,更强烈。

表示品行不端的,如:万恶淫为首的“奸”、“姘”、“”等;“婪”:贪也;“”:不懂事理、“娆”:不仁这些表示贬义的“女”部字反映了古代对女性的主观一般的认识,把种种不好的道德品质、动作行为都归结为女性。这些字反映出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由这些“女”部字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尤其是人们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女性由赞美到贬斥的转变,,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认识领域对女性认识的历史变化。

陈寅恪先生曾在给著名的语言学家沈兼士的一封信中写道:“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就是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因为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深沉的社会文化背景,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足迹。因此从对汉字的研究就可以折射出一部部文化史来。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而且,作为一个精通群书、博学多才的学者,许慎在编纂《说文》时,对字序的安排有他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从对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字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女”部字的产生过程,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与对女性的思想认识有关的社会制度、亲属关系、家庭伦理和意识领域里对女性善恶态度的思想认识变化等。《说文解字》的“女”部字就犹如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照出古代女性文化的内涵,可以折射出我国占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家庭伦理、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并且也能反映出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虽然透过《说文解字》不能够全面,完全准确的反映出古代文化的内涵,但是,毫无疑问,《说文解字》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是中国古典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崇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H].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2).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2

人生的美丽就在于你怎样挥洒手中的画笔。西施用灵动的美丽成就了卧薪尝胆者的伟绩;王昭君用芳华的青春绘制了塞北和平的蓝图;貂蝉用绝世的美貌导演了流传千古的连环计;杨玉环用娇媚的仪态演绎了一部千古传奇。历史的天空从此激荡出一个个美丽而永恒的回声。假如没有这些强烈政治背景的陪衬,仅靠那绝世灵动的美貌、芳华正茂的青春,也许这四位美女未必会久享芳名、流传后世。如果仅仅是凭借外表的美貌而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或许可以另制榜单。

“沉鱼原型”毛嫱

“四大美女”另类榜单第一人――毛嫱。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绝色美女,与西施时代相当,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最初人们对她的称道远远超过西施。她应该是“沉鱼”的原始形象,是人们心目中美的化身与象征。“沉鱼落雁”最早源自《庄子•齐物论》中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庄周的本意是指即使像毛嫱、丽姬那样公认的绝色美女,鱼与鸟也是不懂得去欣赏的。面对倾国倾城的美女,它们照样或沉入水底自游,或高高地飞翔着。庄周以此说明天地万物齐一。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于是,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

《韩非子》有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管子•小称》中有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可见古人在对美女的赞颂中,凡是同时出现毛嫱、西施的,大都是毛嫱居前,西施断后。但也许正是因为毛嫱的美貌没有过多地与政治挂钩,使得毛嫱逐渐被人淡忘,西施则成为美的象征,荣登古代“四大美女”榜首。

“一代妖姬”夏姬

“四大美女”另类榜单第二人,当推春秋第一艳妇,也可以说是古代第一“大众情人”――夏姬。她是春秋时代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夏姬是郑穆公之女,因为嫁给陈国的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此女自幼生得杏脸桃腮,娥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是一个不知羡煞了多少贵胄公子的人间尤物,后世称她为“一代妖姬”。 据传,夏姬一直到40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而历史上的这位绝代艳妇,也确实以其罕有的独特魅力为国君士大夫倾倒,史书上说“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她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容德甚美” 李祖娥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3

冠还与世俗礼仪有密切关系。“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冠为人增添了不少威严;“衣冠楚楚”形容人穿戴整齐漂亮;“沐猴而冠”则指人目光短浅,成不了大事。古代贵族子弟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表示成年,“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冠也象征职位,“挂冠而去”就是辞职不干。古人还往往借冠来抒发感情,“怒发冲冠”形容非常愤怒,“弹冠相庆”指一人当官后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做,小人得意忘形的神态。

栉是篦箕和梳子的统称。在篦箕的材质上,贵族妇女多用金制、银制,普通妇女多用竹制和木制。“不栉进士”指有文才的女子,“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依次排列、紧密相连。巾和帼是古代女子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如“巾帼丈夫”指有男子气概的女子。笄是女子头饰,“女子许嫁,笄而礼之”(《仪礼・士昏礼》),古代女子15岁时,要把头发挽成髻,用笄穿上,后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之年”。笄后称簪,古代男女都用,男子用簪“所以系冠使不堕也”,女子用簪则直插于髻。古代的簪有骨簪、象牙簪、玉簪、金簪、银簪等,“衣冠簪缨”指达官贵族及其后裔。钗大多是一头分为二股,贵族多用金玉、翡翠、玳瑁、琥珀等制成,贫者多用铜、银、骨、荆类。东汉孟光嫁给梁鸿后,戴着荆枝首饰,穿上布裙,辛勤劳作,后以“荆钗布裙”形容妇女服饰朴素。

衣是衣物总名,包括头衣、上衣、下衣、足衣,衫是衣的通称,后都泛指衣服。“衣衫褴褛”指衣服破烂,“衣不蔽体”形容生活十分贫困。衣服由领、袖、襟、带等部件组成,“提纲挈领”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袖,也称袂,古代衣服为长袖,垂臂时手不露出,有大袖、广袖之说。“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也形容有权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举袂成幕”形容人多拥挤。襟是上衣前面的部分,也称衽。“襟怀坦白”指心地纯洁、语言直率;“连衽成帷”形容人多拥挤。带用来束腰,“衣不解带”形容日夜辛劳,不能安稳休息。

袍是古代长衣的通称。战国时范雎穿穷人衣服见须贾,须贾哀怜故人,赠送绨袍,后“绨袍之赐”指困难时别人给予的同情。袍也专指里面絮了乱麻等物的长衣,一般为战士和平民所穿,后称武人的友谊为“袍泽之谊”。黄袍是古代天子、皇后所用的服饰,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拥为皇帝,后用“黄袍加身”代指成功,夺得政权。

裘是皮衣,有狐、虎、狼、犬、羊等种类,古代君王及贵族穿狐裘,尤以狐白裘为贵。战国孟尝君有一件天下无双的白狐裘,送给秦王做见面礼。“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慎子・知忠》),后用“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反穿则毛在里,是怕损坏了皮衣上的毛,“反裘负刍(薪)”形容贫困劳苦,也形容不知事理、本末倒置。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4

关键词:

女性;生理委婉语;民俗文化

从古到今,女性生理现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古有“月水”“月事”“月信”“经水”“天癸”“桃花癸水”“月露”“姅”“见红”“汛”“红铅”等,其中一些隐语甚至还被赋予了文雅色彩,如“月客”“天癸”“月露”“桃花癸水”等。现代汉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委婉语,如“大姨妈”“例假”“好朋友”“日本国旗”“倒霉了”“来喜”“骑马”“身上来”“客人来”“不干净”等。本文对女性的生理委婉语进行初步探讨。

一、“月”“经”二字的由来推断

《汉语大词典》对“月经”一词的解释为: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经期约3~5天,通常4周至1月1次,故名。又名月水、月事、月信。一般女子从十三四岁起行经,到45~50岁经止。亦指行经期流出的经血[1]。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云:“﹝释名﹞:月经、天癸、红铅。时珍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2]从构词理据上看,“月经”的命名可以从构词语素上找到直接关系。关于“月”,一方面《周易•系辞》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卷八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3]月,素有“太阴”之称,被认为是群阴之本,故多用来形容女子及与女子相关的事物。这是道家的阴阳学说为男女两性作的定位。另一方面,古代历法以月作为计时单位,并分为“朔、弦、望、晦”。《尚书》云:“二曰月,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纪一月也”[4]。可见计时单位“月”与这一生理现象出现的时间频率很相似。所以,在月经隐语中许多称谓都是由“月”字构成的。

《说文》最早收释“经”字。《说文•糸部》云:“经,织从丝也。从糸,巠声。”[5]可见,“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机上纵向绷紧的丝线,后引申为中医学术语“人体的经络、经脉”。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6]天癸、太冲脉、任脉即为经脉。可见,在古人眼里,这些经脉的盛衰与这一特殊生理现象密切相关。其次,与女性的社会分工定位有一定关联。我国的封建时代是一个农耕文明占主流的时代,“男耕女织”描述了当时的社会概况。《诗•大雅•瞻卬》云:“妇无公事,休其蚕织”[7]。妇女长期从事纺织,以织布机上的经线代指与女子相关之事物。与之相应形成了“男外女内”的男女社会分工。女性一直处于“男外女内”之“女内”的位置上,大多数情况下女子长期从事分担家庭经济负担的方式是靠在家“织”也。故“经”字的选用当与古人的医学认知及女性社会分工相关。“月经”这一称谓被沿用至今,不属于委婉语范畴,在当代作为这一生理现象的科学称谓。较之于其他称谓,这个称谓更能贴近该现象的特质,更能为大众心理所接受。

二、古代民间常用的生理委婉语

在封建时代,有贵族士大夫和布衣百姓之别,不可否认,后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前者,而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这势必使委婉语通俗化。俗文化在民众之中影响很大,且由于其传播具有广泛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导致女性生理现象委婉语数量众多。

(一)月水“月经”之所以称“月水”,应该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月球运动引发的潮汐与之相似,每月一潮一汐只有几日。《本草纲目•人部•妇人月水》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复有变常,而古人并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谓逆行……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2]另一方面,水与人类的孕育密切相关,古人已有一定的认识。《管子•水地》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这一生理特征无疑是性的象征,即女子的生育能力。《医经原理》说:“气盛脉通,故月事下而有子”,行经期间所分泌之物呈血水状,故曰“月水”。该词很早就出现了,如《博物志》卷二云:“涂毒药于镝锋,中人即死。其俗誓不以此药治语人。治之,饮妇人月水及粪汁,时有差者”。

(二)月信(月事)根据定期性,“月经”又称“月信”。“月信”之“信”证实古人已对女性月经规律有一定的认识,每月出现的日子总是如期而至,如潮有信。(《本草纲目•人部•妇人月水》)汤显祖的《南柯记•偶见》亦云:“[老]咳,俺去不得。俺真是个信女,把水月观音倒做了。[小旦]怎么说?[老]月信来了。”女性的生理期一般每月一次,也称“月事”。该词出现很早,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岁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说:“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而一见也。”[6]

(三)汛由于女子的生理期又称“汛期”,所以又称“月经”为“汛”。《辞源》释义为:有季节性的涨水,后来多用潮汛称之。又转称妇女月经为汛[8]。《汉语大词典》可能是考虑该义的隐讳问题,故未收录该义。汛为天地之流,人为乾坤之精,以汛之规律来隐喻月经,同是天地造化之物,以彼喻此,不分高低,暗含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

(四)姅“月经”也可称“姅”。《说文•女部》说:“姅,妇人污也。”段玉裁注:“谓月事及免身及伤孕皆是也。《广韵》曰:‘姅,伤孕也’。”[5]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庚娘》云:“既暮,曳女求欢。女托体姅,王乃就妇宿”,“姅”,乃取此意。许慎用“污也”来解释女子月经诸事,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生理现象的偏见。段玉裁指出“姅”即“月事”,也就是“月经”。同时,“月经”也可婉称为“姅变”,因为“姅”是一种变化,由干净到肮脏再到干净的过程。清代褚人穫的《坚瓠三集•月事》曰:“陈眉公《群碎录》云:‘姅变,妇人有污也;姅变,月事也’。”《汉律》又曰:“见姅变不得侍祠。”作为古人重大生产生活事件的祭祀活动明令禁止处于生理期的女性参加,并以国家的法律来限制处于生理期的女性,直至现代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仍然有此习俗,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得参与重大活动,不得进寺庙等。古往今来,上至庙堂,下至民间仍然存在对女性生理期的错误认识和盲目排斥。

(五)见红由于《汉语大词典》对“红”的其中一项释义为“血的婉辞”[1],因此“见红”通俗来说就是指女性有血流出。多指流出的血迹,在一些地区也代指女性月经。无疑“红”是对“血”的婉称,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范围内,对“血”等具有死亡意味的生理指涉几乎都采用了委婉语的称谓,而避免了直接指称,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与此同时,这类称谓虽通俗易懂,但隐语的程度较低。

(六)身上“月经”也称“身上”。“身”代指妊娠,“身上”代指月经当出于类似考虑,但《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冯梦龙收集的一首民谣《身上来》云:“年当悔,月当灾,撞着了情郎正遇巧身上来。郎做了巡检司门前个朱红棍,姐做了池里鲜鱼穿子腮。”现在四川不少地方女性也称月经为“身上”,“月经来”就说成“身上来”或“身上来了”。以上多数委婉语称谓至今仍能为民众所理解,其词义变化较小,从侧面体现出了民俗文化传承的延续性,而这些委婉语能保留的根本原因在于词义的高度通俗化。如上述“月水”“月信”“汛”皆以水暗指生理现象的流状物,“见红”则通过二者在色彩上的相似性立说,既贴切又通俗易懂。通俗词的运用既满足了社会文化对生理避讳的需要,又降低了民众对艰深语的把握难度,使得通俗委婉语的传播范围大、使用频率高。此外,较为常见的还有“经月”“经水”等名,在此不再赘述。

三、带有审美意味的生理委婉语

庞大的民众基础决定了对生理期称谓的通俗化。在传统的含蓄民族心理影响下,古月经隐语符合民众对于“性”的心理接受要求。在此基础上,也衍生出一些对生理现象的审美称谓,既体现了古人对“性”的审美认识,又在某种程度上烙下了男权思想的印迹。

(一)月月红“月月红”本是一种蔷薇科花类,其色多为红色,花期较长,故以“月月红”指代该花。该词成为月事的别称,跟其色泽与花期的特征相符合。另外,我国素有以花喻人的传统,尽管花亦可指代男子之品性,但以花比喻女子则更为多见,如《五代诗话》卷五云:“前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花多娇弱,女子亦然。可见,以“月月红”来隐喻生理现象十分妥贴。“月月红”之自然特征与月事特征相似,而且以花之娇美比喻女子,隐喻妥帖,既含蓄又体现了美感。

(二)天癸(癸水)“天癸”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在男则为“精”的别称,如《黄帝内经•太素》云:“天癸,精气也”。人们又用“天癸”专指女子月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到女子14岁“天癸至”“女子月事以下”[6]。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云:“屯田郎中张諲妻,年四十而天癸不至,温叟察其脉曰:‘明年血清乃死。’既而果死。”清代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梨花》又云:“怪底守身如处子!且十八九岁,天癸未至。今若此,复何疑哉!”女子月经为何称“天癸”呢?“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五行中属阴水。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后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癸水”也可隐指月事,五代南唐已经出现,如张泌的《妆楼记•红潮》云:“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又如沈起凤的《谐铎•捣鬼夫人》云:“自与君春风一度,癸水不复来,倘旦晚临蓐,安得复归仙籍?”如上所述,“癸”是十天干的末支,《易经》预测中其五行属“阴”“水”,在道家阴阳学说里将女性定位为阴的代表。《周易》卷七云:“坤道成女。”《周易》卷八云:“坤,阴物也。”故“癸水”又可理解为“阴之水”,进一步可推测其代指生理现象[3]。

(三)桃花癸水“桃花癸水”一词在五代南唐已经出现,如张泌的《妆楼记•红潮》云:“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红潮”“入月”与“桃花癸水”都是对生理期的婉称。“桃花”既指代年轻女子如桃娇媚,又指桃果实繁多,比喻多子多福,生理现象本身就带有性的象征,可见,以此命名是希冀女性为家族绵延子嗣,体现了血缘文化在封建时代占有重要地位。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7]这是女子出嫁时的唱词,赞美了女子的美貌,也表示对其婚姻的祝福(多子)。再者,生理期所流出的分泌物呈暗红色。在中华民族的颜色文化中,“红”象征喜庆、吉祥,亦形容女子之貌美,如“红颜”一词。而分泌物之红契合了中华民族对于“红”的喜爱,而桃花色为粉红,与“癸水”之色相似,又多了几分美感,颇具文雅色彩。在以上的“天癸”“癸水”“桃花癸水”三词中皆出现了“癸”字,其选用体现了古人关于五行阴阳说的智慧,五行间相生相克,包含了事物的运动和转化。“癸”属“水”,而“水”又处太阴之极,太阴过甚则需太阳弥合,从而达到中正平衡。用太阴之“癸”指代月事相关事项,以朴素的哲学思想隐讳地指称生理事宜,是古人对于生理、性别指涉的思考。因此,形成了后世关于女性属阴、属水的民间传统,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审美隐讳文化。

四、新时代的委婉语

现当代,对生理现象的称谓依旧采用委婉语,“月经”一词依旧是公众语境的禁忌,即使是女性之间也很少直呼“月经”其名,这与我国传承下来的含蓄民族心理密不可分。尽管如此,在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男女权利趋于平等的现当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指称这一现象,比如生理期间的感受、使用产品的特征及调侃、娱乐等方面。

(一)大姨妈(姑妈)为什么将月经别称为“大姨妈”有许多的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是:正常的女性生理期为3~7日,期间大多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且有诸多的不便,如忌口、忌冷、忌性事等,心情烦闷。正如亲戚“大姨妈”到家中做客几日,而接待女性长辈须谨慎周全,十分繁琐,使人心情烦闷,与月事间需小心照顾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故称“大姨妈”。另一说是因为香港电影中称月经为“大姨妈”而得到推广。而类似的“姑妈”一词大致与“大姨妈”同义,故也被用来代指生理期。“大姨妈”“姑妈”等称谓在当代女性话语中的使用十分频繁,折射出女性在生理期间的不适感受,又颇带调侃之意,是新时代女性委婉表达自己感受的独特方式。

(二)例假“例假”一词,顾名思义,意为“例行请假”,《汉语大词典》已收录,但未举文献例证。2010年凤凰网转自《江门日报》的名为《女知青追忆知青岁月:来了例假照样在冷水里劳动》的文章中写到:“女知青们来了例假,都不好意思说,照样把双腿插在刺骨的冷水里,默默地忍着,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看到女知青们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向组织“例行请假”,若当下女性遇上行经期间下冷水的情况,想必就会向相关单位履行请假手续了。上文说到在封建时代,社会对于两性分工的定位是“男外女内”,在这种分工模式下,女子在家庭中的活动相对较多。在现当代,随着女性意识的增强和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而女性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在每月行经期间特别需要休息调整,在必要时向工作单位“请假”,故称“例假”。这一称谓体现了现当代女性在社会分工上与古代女性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现当女性在参与社会工作上的地位提升。尽管各行业中还存在着性别歧视,但较之古代女性,现当代女性确实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虽有“例行请假”这一说,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是被忽略了,女性在先天的特殊生理状况下依旧需要坚持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社会对女性关爱的一种缺失,也是“男女平等”口号下的不平等。

(三)好朋友“好朋友”称谓如上“大姨妈”的称谓,有个“朋友”总是每月定时来看望自己,故而“好”。“好朋友”的使用范围不及“大姨妈”广泛。若把“好朋友”中的前两字的部首拆开,最后一字换为另一同音字“有”则为“女子月月有”,是古汉语“合文”现象及谐音文化在当代的运用。“好朋友”称谓较为广泛地运用于青年女子之中,随着医学的日益发展以及商业产品———卫生巾的使用(卫生巾发明之前使用月事条),大大降低了女性生理期间的不便,以“好”相称,故可瞥见女性面对生理期不适的从容。

(四)日本国旗说到这个别称需要先了解卫生巾这个月事专用物。卫生巾是用来吸收女性生理期所排出的分泌物,主要的材质为棉状纸浆和高分子吸收体。众所周知,日本国旗为白底旗帜加圆形红日,与女性行经留在卫生巾上的“下白上红”有相似之处。这一称谓在一些高校和部分网络用语中比较流行。“经血”在中国乃至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认为是“污秽”“不洁之物”,故这一称谓本身意不在指称月经本身,而是带有民间大众的政治、历史主见。

(五)那个“那个”一词作为指示代词可以指示许多事物,但在女性言语指月经,用具有如此多指示功能的词汇指代月事而能够被女性心领神会,可见女性使用隐语之间的高度契合和排他性。

(六)好事月经的别称也有“坏事儿了”“倒霉了”一说,而“好事”与之相悖。同一个事物有截然相反的指称方式,原因在于两种相对立的心理状态。“好事”一称可能涉及到医学方面的问题。月事作为女性生理现象具有规律性特点,即在每月较为固定的时间段来潮,否则,则暗示月事不调、紊乱等女性疾病的症候;还有一种情况,则意味女性妊娠。现代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面临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对于妊娠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担忧,而准时来潮就可消除她们对于疾病、妊娠的顾虑,故而称为“好事”。

(七)倒霉(坏事)倒霉多指遇事不顺,女性将月事别称为“倒霉”多是觉得在生理期受到了一定的束缚,行经期间的不适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现当代女性较之古代女性具有更多的自由,如求学、工作、出行等,而生理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女性的生活节奏,故而不顺,故而倒霉坏事。另外,民间对于月经的禁忌一直影响着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知。古时有“红马上床,家破人亡”之说,是指娶亲时遇到新娘正处月事就会不吉利。至今在四川等一些地区仍有对月经的禁忌,如生理期间的女子不得参加祭祀活动。月事禁忌隐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女性自身更应当自觉消除这一社会禁忌文化意识,批判这一观点。月经,应当走出禁忌。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委婉语,其称谓命名较之古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古代的称谓多是与月事相关联或具有相似性的词汇命名,而现当代称谓则与月事联系较少,侧重于用月事期间的感受命名;另一方面,由于古称谓与月事关联性较大,其隐喻程度相对现当代则较低,在现当代的委婉语称谓中多用既存词汇,单从字面意思上难以把握其指涉含义,需进入女性言语社团内部才能领悟其意。

五、结语

女性独特的生理现象带有性象征,而作为崇尚含蓄美的中华民族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称谓,这一现象将会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作为月经隐语的委婉称谓,其名称及其变化折射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思考和发掘。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杨天才,杨善文.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6]黄帝内经[M].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5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根据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著作,在我国文化史、文字训诂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说文•女部》共收字238个,重文13个,新附字7个,是《说文》540个部首中部类较大的部首之一。从这些女部字上,我们可以透视先秦时期文化的一部分。大体可分为:姓氏、婚姻、亲属称谓、对女性的赞美和贬低之意等。

一、从“女部”看姓氏的来源

      《说文•女部》第一字就是“女”字,《说文》中说:“女,妇人也,象形。”紧接着部首字“女”字就是“姓”字。《说文》对“姓”的解释为:“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这个解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生子和家族标志。段玉裁注“姓者,生也,人所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吹律定姓,固姓有百”,“因生以为姓,若下文神农母居姜水,因以为姓;黄帝母居姬水,因以为姓;舜母居姚虚,因以为姓是也。”这是说,神农姓姜,因其母居姜水;黄帝姓姬,因其母居姬水;虞舜姓姚,因其母居姚虚。当时,因女性担负着人类繁衍后代的任务,女性生活生育的地方就是姓氏,这就是姓氏最早的来源。

二、从“女部”看婚姻嫁娶

媒,谋也,谋和二姓,从女某声。

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婚,妇家也,从女从昏。

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

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妃,匹也,从女,乙声。

妊,女妊身动也,从女壬声。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

妪,母也,从女区声。

媪,女老称也。

妣,殁母,从女比声。

      从前到后,可以说这些字描述了女人的一生:少女——经媒妁之言——被男子娶回家——为人妻,把持家务——成为妇人(或妃)——怀孕生子——听到婴儿的啼哭——为人母——慢慢老去——最后死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婚”本写作“昏”,在《说文》中加上女字旁,并解释为“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是女子一方的代称,称女家为婚,这是早期黄昏抢婚习俗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在古代文献中,也确有以武力以战争而获取妻子的的记载。如《国语•晋语》:周幽王伐有褒而取褒姒(1)。又如《左传•桓公六年》:郑太子忽奉郑伯之命率兵救齐,齐侯欲将女儿文姜嫁给他。郑太子推辞说:“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2)由此可见,以战争手段夺得新妇的“师婚”,在当时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社会现象了。

    三、从“女部”看女性亲属称谓

      女部字还有关于女性称谓的字,有的前文已提到,如对母亲的称呼:“母”、“妪”、“姁”、“姐”(蜀国人对母亲的称呼)、“姑”(对丈夫的母亲称呼)、“威”(同“姑”)、“妣”(对死去的母亲的称呼)。对女性同辈的称呼:同胞先出生的称“姊”,后出生的称“妹”,楚人则称妹妹“媦”;而同是妹妹,“娣”在《说文》中则是“同夫之女弟也”的意思。段玉裁的注认为这是“形声中会意”,这样既是女子,又有年龄小的意义。就是女子同嫁一个丈夫,年龄小的称娣,年龄大的称“姒”,以区别于在娘家的称谓。“嫂”,《说文》曰:“兄妻也,从女,叟声。”段玉裁的注认为“嫂”字是“形声中有会意”,而且“嫂者,尊严之,嫂犹叟也。叟,老人之称也,按,古者重男女之别,故于兄之妻尊严之,于弟之妻卑远之,而皆不为服。男子不为兄弟之妻服,犹女子为夫之兄弟服也”。

四、从“女部”看对女性的赞美和贬低

含褒义的如下:从整体上形容女子美貌的如:

媄:色好也。从女从美,美亦声。

嫷:南楚之外谓好曰嫷。从女随声。

姝:好也。从女朱声。

好:美也。从女、子。

姣:好也。从女交声。

嫙:好也。从女旋声。

      此外还有:媌(目好)、娃(圆深目)、嫢(腰细)、姛(直项)、娙(长好)、婐(柔媚)、婳(静好)、嬥(直好)、嫣(长)、娑(舞姿)、姽(体态娴静)、婧(恭敬站立)等等。在形容女子的行为方面,表顺从的有“娓、婉、如、娽、委”;表忠贞的有“娹、瑼、妌”;表体德好的“婠”。

含贬义的如下:概括貌丑的:姡、婎、媨;具体的:嬒(女黑色)、孈(愚憨多态)、窡(短脸)、嫳(性急易怒)等等。同样行为上含贬义的:婺(不顺从)、媾(重婚),嫚(傲慢)、婪(贪)、娿(不懂事理)、娆(不仁)、姗(诽谤)、奸和姦(犯淫)、妒(妇妒夫)等。

五、“女部”与中国女性文化小结

      对于《说文•女部》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多年来学者们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女”字在造字之出并没有褒贬意的色彩,而只是先民们为了区分性别而对这类人进行的形态上的描摹,当中国进入母系社会,女性的重要地位得到凸显,出现了以“女”为部首的姓氏,并且子随母姓。也会有些美好的字眼出现,这些字以“女”为部首,表现了对女子的尊重和赞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父系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而存在,女性的崇高地位也逐渐被男性所取代,社会进入了男权统治的中心,开始出现以“女”为部首的贬义字,或把一些字赋予贬义含义。即使是形容女性美好,这些“美好”也均要符合封建社会男子对女子的要求。从此以后的上千年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便一直是低下和卑微的了。

注释:

(1)李维琦点校.《国语》[M].岳麓书社,2006年版。

(2)李维琦注.《左传》[M].岳麓书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96年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6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专家通过对古音的研究认为,古时候我们的语音系统是两套,一套是官方的,一套是民间的,民间是方言口语,官方语言是用雅言(普通话)。古代的雅言起源于夏朝。而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4000多年。而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最为接近的是清代的语音,北京话的地位是到清中后期才提高的。

印章的由来

印章也被称作印信。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曾佩带过六国相印。这一材料说明那时代的官印已形成一种制度。近年来,周印不断出土,更把印章的可考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秦代,秦始皇为了增加皇帝的威严,规定了严格的印信制度: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不能混淆。到了汉朝,印章的制作技巧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就一起埋进土里。所以通过文物出土,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古代印章。宋朝以后,印章的应用和书画联系起来。人们在书画上题款盖印,已成为习惯。

我国古代的夜市

我国的夜市从很早以前就已出现。西汉时,长安及洛阳、邯郸、成都等大城市,商业都已经很发达。东汉时,兴起了“夜籴”,这是夜市的萌芽。不过,当时的官府对这些城市的夜市严加看管,开市和闭市都规定具体的时间。到了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长安不论白天抑或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而真正由统治者明令,提倡夜市,是在北宋。北宋时,都城汴梁的夜市已初具规模,十分热闹,达到了“车马阗拥,不可驻足”的程度。夜市的时间要三更尽才歇,买卖的内容以各种时令食品、风味小吃为主。

中国人均寿命男71岁、女74岁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统计显示,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和74岁。报告称,平均寿命方面,男性以圣马力诺最长寿到80岁;澳洲、日本等国男性达79岁;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为78岁,英、法、德男性亦有77岁。女性以日本最长寿,达86岁;法国等地女性平均活至84岁; 美国及美国妇女分别为81岁及80岁。平均寿命最短的要数非洲塞拉利昂的男士及非洲斯威士兰的女性,寿命均是37岁。

我国古代亦有“交谊舞”

汉唐时代,士大夫饮宴时,有。种颇重礼仪的社交舞蹈,这便是史书上多有记载的“以舞相属”。这种舞要求前一人舞罢,顺邀另一人起舞,即为属。属者,委也,付也,即被邀请之意。宴会中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再舞为报,这种“交谊舞”,有严格的礼仪规矩,姿态仪容都很讲究,否则就是失礼。

“男士”与“女士”溯源

“士”的原意,本是对未婚青年男子的称谓。《荀子・非相》云:“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士还用于对男子的美称。《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味旦。”后来,“士”又成为贵族的最低等级,并引申为官吏的总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先王)故置公、卿、大夫、士。”再后,“士”就演变成对品德好、有技艺的人的专称。《唐六典・户部尚书》:“凡习学文武者为士。”最后,“士”就演变成对文人、精通文学者的称呼。《学汇・士部》:“士,儒者。”流行词语有学士、名士、贤士等。古人对那些有“士”之操行的女子称为“女士”。《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后来,“女士”一词发展成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美少数族裔人口突破1亿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7

团扇,我国古代一种素面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以竹木为架,用薄丝绢糊成的纳凉工具。因形状团圆如月而得名,且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又名“合欢扇”。因其由丝织物制成,故又称“纨扇”或“罗扇”。

一、团扇形制之美

团扇产生时以圆形为主,这可见于西汉时女作家班婕妤《团扇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汉代崇尚用洁白的绢素和竹篾制扇,不仅团扇之圆似明月, 而且其白色皎洁也与明月相似,古人常常用明月来对团扇作喻。这也体现了先人善于借用对自然之物的喜好来物化到生活用品中。团扇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古代朴素哲学的形成时期,人们用“天圆地方”的概念描述对广袤宇宙的直观认识。“圆”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被看作是神圣、圆满、和谐的象征。

魏晋南北朝以后,团扇的形制于方形、圆形之外, 又演变出多角多边的扇面设计,如椭圆、六角、梅花、梧桐、芭蕉形等形状,这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仿生意识。但无论怎么变化都一直保持了圆润的线条,轻盈的质地、美丽的图画,造型一直都是以中轴为中心采取左右对称的造型手法,显得纤巧玲珑,颇有“雅正”之美。其造型所模仿的事物大多代表着人们心目中对完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把它运用到造物中也正是远古人民对“和美”思想的一种追求和表达。

二、团扇材料之美。

团扇主要由扇框、扇柄、扇面、扇坠组成。《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也能编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汉代扇面用料流行用绢、纨、绫、缯等面料制作的团扇, 色尚素白, 易上笔墨彩绘,加上人们对自然材料如“竹子”的认识和充分利用,促成了团扇造型的产生。团扇扇面的形式在唐以后日渐丰富,出现细洒金、雪金、格巾、发簪、老矾面、泥金面等,这些都为书画家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画家于扇面之上作画,为作品增添了自然、活泼、清新的气息,以至于后来扇面作为一种小品性的绘画形制完全从扇子中脱离出来。扇面中,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与大幅山水的山高水远相比,更能表现出天地自然的内心世界,传达出更加细微恰切的情感。古代文人常在团扇面上作画,《宋人画册》中仅纨扇面就有六十多幅,而且题材丰富,意趣盎然,堪称传世精品。

三、团扇功能之美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8

中图分类号:TS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女子的妆容一直是时代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大自然中的色彩和形状直接表现在妆容中,如花钿、鹅黄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画眉也是一种重要的对自然之审美的表达。

汉代时,画眉就已经很普遍了,女性眉妆名目繁多,而且越画越好看。眉梢向下的“愁眉”,惹人爱怜,略显愁容。《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也有诗句“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发如浮云,眼眸宛若星辰”形容女子漂亮非凡。可见远山眉在汉代很为流行,女子争画远山眉以达到一种闲淡的意境,这代表了汉代人们恬淡、清雅又追求浪漫的生活的态度。与当时狂放浪漫、古拙简朴的设计艺术相呼应。

在唐代以前眉妆大多以细为美。五代时期,宫廷中有“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10种,宫人们争相效仿。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女子纤细始终的蛾眉。彩绘人物漆屏风(北魏)故事中女子的细眉能看出唐以前女子眉妆以秀丽悠长为美,细蛾眉是眉妆发展的主流。与当时设计艺术呈现出清秀、空疏、气韵生动特点相一致。这与当时崇尚自然,清淡放达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

唐代是妇女装饰十分繁盛的一个时期,尤以眉妆为最。无论是眉形、眉色,还是画眉的材料和方法,都多种多样。隋唐时期人们对女子的审美从瘦为美转变为以胖为美,眉妆也从之前的细长发展到流行阔而短的阶段。

因为女子在画眉前,要先把原来的眉毛剃去,但她们剃眉后并不是马上画眉,而是先要在脸上敷上妆粉。画的眉与原来的眉相比,位置到形状都发生了变化,给当时的女子创造新的眉形提供了创造空间。

隋至唐初女子秉承前代遗风,画长眉。但初唐女性并非一味学画蛾眉,而是越来越将时代的气息融入到画眉当中,发展出许多新的眉形。如柳叶眉、却月眉等。其中柳叶眉十分盛行。柳叶眉,故名形如柳叶,两头细而中间粗。它的出现已经是眉妆从细到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种眉形代表着人们的审美从一种单一的审美过程中开始解放出来,虽然仍然是细而长的,但当时的女子已经开始尝试将另一种审美元素融入到眉妆当中。初唐眉妆的发展,是眉妆走出旧模式,进入新时代特征的过度阶段。

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

开元、天宝后,长眉再度时髦,又称柳眉。那时所画的眉多是柳叶眉、其形状类似山,而春天的山是最美丽、最可爱又是最吸引人的、犹其吸引那些会欣赏女人的男人,故此那时的文人墨客便以:“春山”来形容、代替女子的眉了。女子的眉在文人的笔下作出很多文章,最惹人怜的是这一句:“春山愁锁泪偷弹”宋代词人阮阅在《眼儿眉》中写道:“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来比喻女子的眼如秋水般清澈明亮,眉似春山一样的秀美漂亮。温庭筠是最多描写女人眉毛的诗人。就眉毛画出来的形状颜色也有很多讲究,或有个山一样的眉峰(眉黛远山绿、宿妆眉浅粉山横、一双愁黛远山眉、远山眉黛绿),或要细长(髻鬟狼藉黛眉长、频低柳叶眉、欲敛细眉归绣户),颜色也不全是炭黑色的(黛眉山两点、眉黛远山绿、谢娘翠蛾愁不消),颜色深浅也有讲究(妆浅旧眉薄、两蛾愁黛浅、眉浅淡烟如柳、眉黛薄、宫女愁蛾浅)。可见唐朝人将女子容貌里的眉毛看得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直接就用眉毛来指代女人们了(六宫眉黛惹香愁、翠娥争劝临邛酒、黛眉愁)。

后来又发展出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

唐代描写女子眉眼之美的诗句之多,可以看出眉妆在当时是特别受到重视的。用春山来表达对女子的赞美也可以看出古人将对自然的美同女子的美都视作世上最美之物。

因为唐朝是我国各民族大统一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华名族共同体逐渐形成的过程。它重视名族间的和睦相处,也各地少数名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唐文化,特别是盛唐文化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当时奉行“立足于我,夷为我用”的文化开放政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取外来文化,为唐文化提供了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审美在此时期可以说是十分的多元。在复杂多变的眉妆中可以看出唐代女性既画细眉也画阔眉,且颜色多遍。阔眉成为当时在女性中主要流行的眉妆。只有在如此开放的一个时代,才能接受妇女形象的多变。体现了当时文化的包容性,与当时设计艺术风格的奔放、博大、清新、华丽、饱满遥相呼应。

唐代以后眉妆的审美又恢复到以细长为主,尤以明朝“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嘴一点点”著名。明清以纤细弯曲的眉为主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后来人们的思想又走向保守,对女子的审美又走向了较为单一,甚至是较为保守的时期。

结论:

古人将眉毛称为“七情之虹”,由于它表现出不同的情态,并使脸更加具有立体感。古人将眉毛比喻成远山、春山、柳叶、新月,女子的美就与世上所有美好联系在一起。从古代女子眉妆的发展可以看出,政治、经济、文化对审美的影响也反映在了女子的妆容上。“女为悦己者容”女子为了时代审美的需要,将自己的眉画出各种姿态。眉形的发展可以说代表了各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指导老师:苏永刚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9

1、姬(拼音:jī),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由“女”“??”(yí,不是“臣”)构成。姬是上古时期就已有的一种姓氏。后引申为妇女的美称,又引申指妾。

2、“姬”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古代汉语里,“姬”是一个十分尊贵、显赫的姓氏。《说文解字》说:“黄帝居姬水,因水为姓。”意思是说,“姬”最先是河流的名字,黄帝因为居住在姬水附近,就把姬水当成了自己的姓氏。古代的周就是姬姓,由于姬姓的妇女是王族,其他姓氏的诸侯一般都愿意纳姬姓的女子作为妻室,这样一来,姬姓的贵族妇女外嫁其他诸侯的就特别多,所以,姓姬的贵族妇女也就有很多。嫁出去的姬姓女子,一般都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加上所嫁的诸侯国的名称,例如,嫁到秦国的姬姓女子就叫“秦姬”,嫁到卫国的就叫“卫姬”,嫁到赵国的就叫“赵姬”,如此等正因为这个原因,“姬”就从单纯的姓氏演变成了“贵族妇女”的代名词了。后来,又成了对妇女的赞美性称呼。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里有这样的句子:“风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还客尝。”其中的“吴姬”就是指吴地的漂亮女子。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10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 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 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11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wWw.133229.cOm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1790年到1820年,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篇12

例:白居易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曹植诗《送应氏》:“愿为比翼鸟,施起高翔。”

傧相

亦作“傧相”。古时称赞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周礼?秋官?司仪》:“掌九仪之宾客傧相之礼。”郑玄语:“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后来又指婚礼对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洞房

原指深邃的内室,比喻为洞,含有神秘之意。后来用来称新婚夫妇住的卧室,并用“洞房花烛夜”来形容新婚之夜的喜庆气氛。

红娘

唐?元稹作《会真记》:崔莺莺有婢曰红娘,张生私为礼,使通意于莺莺。后在《西厢记》中,红娘这个崔莺莺的婢女,勇敢而热情地促成张生和莺莺的结合。后来,民间就把“红娘”作为热心促成别人美满婚姻的代称。

黄花闺女

通常把未婚姑娘称为“黄花闺女”,其中源是:“黄花”又指。因象征高雅、贞洁,因此,人们在闺女面前加黄花,来表示女子尚待字闺中,没有结婚。

鹊桥

传说每年七月七日晚喜鹊搭成桥以渡织女,使与牛郎相聚。据此,后人也把成人之美、为互相爱慕的双方作中介人叫做“搭鹊桥”。

秦晋

春秋时,秦国与晋国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一方面为扩大地盘而矛盾尖锐,一方面又为了向中原发展的需要而世为婚姻。后人因此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老婆

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大约宋代才用以指妻子。王普卿诗旬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句中“老婆”是老年主持家务的妻子。俗语中向别人说自己的妻子叫“我老婆”,第三者的妻子叫“他老婆”,说对方的妻子为“他老婆”,说对方的妻子为“你老婆”。

桃花运

桃花初绽,红白相间,艳丽喜人,所以常用来比喻容貌美丽的女子。旧小说里常将男人有艳遇称为“桃花运”。后来,也有人将轻易地遇到合适的女友,或是某人被多位女友追求,戏称之为“走桃花运”。

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