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保险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9-20 18:28:02

团体保险论文

团体保险论文篇1

第一阶段:中国恢复商业保险业务至上世纪90年代初,保险产品主要以简易人身保险为主,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而产品的销售只能通过单位推销人身保险,保费低保额小。从市场需求角度考虑,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少且社会保障较充分,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少而缺乏弹性。这一时期的团体保险多表现为团体,仅指团体投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保险。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前期,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飞速发展,保险业也呈现井喷之势。从保险的需求方分析,此阶段居民虽已有一定积蓄,但鉴于社保和国企改革尚未启动,对社保和养老方面的保险需求仍然不足。再加上专职人的引入使个保基本转为人销售为主,团险业务受到明显挤压。而保险公司为了迎合“双高”时的市场而推出的各类储蓄型产品和团体年金产品,因随后的连续降息而蒙受巨大的利差损。在此阶段,虽然团体保险的保费收入有了一定增长,但从其在行业的地位来看,处于下降阶段。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团体保险的需求激增,原因如下:一从企业角度,原来由国营企业承担的养老和医疗等福利制度取消,福利制度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团体保险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二从国家角度,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巨大的社会保障压力使政府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其中企业年金正是重要支柱之一;三从消费者角度,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医疗、养老体系都不健全。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自我保障的欲望强烈,大大激发了对此方面的保险需求。国内的保险主体也不断增加,各种新型团体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寿险业进入产品转型期。企事业单位对团体保险的认识日益加深,中国的团体保险业务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我国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

(1)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商业保险。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该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力度,鼓励商业保险发展的决心,同时给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利好信息。

(2)团体养老保险税收政策不到位。根据《通则》及财政部2003年下发的《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规定,补充医疗保险可以享受4%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若严格按定义归类,以重大疾病为保险责任的险种是不属于享受补充医疗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另外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与信托型的企业年金从大的范围来讲,同属于补充养老保险。但《通则》下发后各省并没有出台给予补充养老保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从现有税收政策看,团体养老保险无论是企业交费还是个人交费均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困难。政策上的制约压缩了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空间。

(3)管理式医疗保险不计保费收入。《保险行业新会计准则实施指南》中明确:“如果仅具有保险的法律形式,但并无保险风险,或保险风险没有发生转移的合同不属于保险合同。”由此可见,管理式医疗不定义为保险合同,不计算保费收入。意味着对于要做大寿险保费收入的公司来说,单纯的管理式医疗产品需要做相应的修改,增加一定的保障因素,或者放弃该类业务的推动。

3团险业务销售方式的分析

团体保险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类,直销、中介和交叉销售。除了这三种渠道外,还存在其他的销售模式.例如通过互联网络、国际共保组织进行销售以及职团等。下表是对三种主要销售渠道的对比分析

4销售渠道组合策略

目前团体保险销售最先进的模式是公司综合运用各种渠道,采取多层次的分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人采用各种不同的渠道销售产品。同时,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组合,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因此,选择团体保险分销渠道组合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组合中的渠道,必须是那些能够为公司带来某个目标市场的许多交易的渠道。

选择分销渠道组合的模式,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的情况来进行,主要的策略有:

第一,密度策略。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目标市场上所采用的分销渠道的多少。保险公司可以同时采用尽可能多的分销渠道来销售团体保险产品,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但由于团体保险客户的有限性,渠道间的竞争导致成本增加。保险公司还可以挑选最为合适的渠道来销售针对特定的团险产品,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挖掘细分市场潜力,提供更专业的客户服务,但保险公司容易进入过度操纵的管理误区。另外还可以采用独家分销策略,这里的独家分销策略不是指保险公司只选择一种分销渠道,而是指某些特定的团体保险产品只能采取一种分销渠道。这种策略能够保证各种渠道之间避免竞争性,但容易受到渠道制约。

第二.团体保险产品生命周期分销渠道策略。团体保险分销渠道的组合策略必须与所销售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匹配。对于投入期的产品,如果保险公司的产品不易模仿,可以选择可控性较强的渠道组合,以避免大规模的资金风险。如果产品易模仿,就要选择广泛的分销渠道,以迅速占领市场。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产品,保险公司应该选择广泛的分销渠道,以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产品,在达到销售目标的时候.保险公司可以考虑放弃某些分销渠道,以减少成本。对于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保险公司可以取消部分分销渠道,只保留效益好的少数渠道。

第三.市场细分策略。在激烈竞争的保险市场中,任何保险公司都不可能占领全部市场,这就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并且确定目标市场。市场细分就是依据保险购买者对保险商品需求的偏好以及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与愿望各个相同的消费群。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保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营销优劣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

总体而言,团体保险分销渠道的选择,需要考虑一些原则,主要有经济性原则,即渠道的选择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利润最大化;有效性原则,即分销渠道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优质业务并且能够增加现有客户忠诚度,吸引潜在客户;控制性原则,即保险公司能够控制分销渠道,以使其能够符合公司的发展策略;适应性原则,即选择的分销渠道必须能够适应变化的营销环境;匹配性原则,即分销渠道的选择能够和团体保险产品的复杂性相匹配。

团体保险论文篇2

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及社会发展促进了雇主们逐渐了解到其对员工的法律责任,同时雇主也对员工由于工作能力丧失所招致的收入损失逐渐重视,这种对员工福利的认识孕育了团体人身保险有利的发展因素。第一张团体寿险保单于1911年,由纽约公平寿险社(EquitableLifeAssuranceSociety)签发。这一新的承保方式一出现就引起了人寿保险业界的广泛注意,各保险公司群起仿效,随着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一、我国团体保险发展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配合劳动保险的实施,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尚未实施劳动保险或已实施了劳动保险但希望多增加一些福利的单位职工,开办了多种以职工为对象的团体人身保险,作为国家实施劳动保险的辅助或补充。1958年以后,由于错误的指导思想影响,国内保险业务出现停顿,团体保险也停止了销售。自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团体保险业务从1982年到90年代初期经历从无到有的市场恢复期,各家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商业团体人身保险为职工福利配套。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缴费十分困难;同时许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更注重短期效益,不愿意为员工投保。所以尽管团体人身保险在我国以往的业务中占有很大份额,近年形势却不容乐观。从图1可以看出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88.8%下降到2002年的20.5%,2003年为16.88%,2004年达到20.51%。2005年前8个月,份额虽提高到22.9%,但是其中包括中意人寿的200亿大单,到2005年末份额回落到20.44%。在寿险业保持平稳增长的大格局下,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在行业中占比却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其低成本和低风险的业务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个人寿险相比,团体保险业务处于相对萎缩的状态,曾在保险市场上一枝独秀的团险渐渐“失宠”。

二、基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在西方国家,团体保险被称为员工福利计划,由雇主与雇员共同参加,为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以外的补充利计划。由于团体保险根源于员工福利,并且随着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例如,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员工福利支出占到一般企业支出总额的39.2%,在总的员工福利支出中,具体项目的支出如下:医疗及健康保险占26.4%;失业及失能保险占22.7%;养老保险(或企业年金)占15.3%;一般寿险占1.3%。显然,保险保障占据着雇员福利计划绝大部分份额。那么我国能否也能通过介入员工福利计划取得团体保险的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全民保障水平。

(一)发展空间分析

我国企业对员工的保险福利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宏人寿保险公司于2005年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了2005年员工福利保障现状调查。该调查显示:2/3被访中国企业从未投保团体保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员工的保险福利体系是非常薄弱的环节之一。由于2/3的被访者不了解团险和个险的区别,无法用购买团险增加福利的方式来形成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在已投保团险的企业为员工所购买的保障产品中有89%为意外伤害险、意外住院占61%、重大疾病占56%,多数企业为员工只投保意外伤害、意外住院和重大疾病等保费较低廉的保障型险种,67%的企业人均年保费低于1000元。调查还显示,在还未投保团险的企业中,对保险公司年金类团险产品有需求的达到75%,中小企业需求最大。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员工福利计划还没有形成,这将为基于雇员福利计划的团险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潜在需求分析

在我国,虽然员工福利计划尚不普及,也不规范,但许多企业已经初步具有员工福利计划的理念,并重视为员工提供工资之外的福利。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企业结构的转换和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员工福利计划将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这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团体保险的介入和团体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

首先,国企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加雇员福利需求。以前,国家员工的一切福利,都由国家“统筹包办”,各企业员工福利基本上都相同,企业没有自去设计其自身的员工福利计划。但是国企改革,使得企业要参与市场化的竞争,这样企业就不能再背负沉重的福利开支,迫使其将员工福利转嫁给第三方。由企业转嫁来的除基本的社保以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为员工福利计划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因。

其次,外资企业的员工福利思想的传递带动员工福利的需求。在西方国家,员工都有着良好的员工福利套餐,外资企业来到我国,对员工福利计划自然也就有了习惯性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成立,并且外资企业员工福利思想将传递到国内其他企业,员工福利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最后,其他企业组织,例如乡镇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雇员福利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吸纳了相当一部分的就业人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上升,这部分庞大的雇员队伍将不断地拓展员工福利计划的市场需求。此外,在美国,政府部门的员工福利计划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也将向市场转嫁其员工的福利保障。

从归属形式上说,员工福利计划属于团体保险的范畴,是团体保险的一种演进形式。我国的团体保险是将企业年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分散式销售,而员工福利计划则力图从整体福利的角度为员工提供一揽子保险。它借助于保险的技术机制,通过雇主和员工单方面或共同缴费的方式,为其职工建立起与企业效益、业绩相关的保险费和保险待遇机制,对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弥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观念的进步,企业的员工福利将不会停留在发放奖金等短期效应上,对疾病、工伤、养老等保障需求会越来越迫切,一个整体的员工福利计划将更具有吸引力。保险公司应抓住这次改革的机会,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因此,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有必要转变团体保险发展思路,走基于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团体保险发展道路,这样可以达到员工、企业、保险公司、社会多方受益的效果。

三、我国商业团体保险介入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政策建议

团体保险通过介入员工福利计划,成为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种“中间业务”,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减缓人口老龄化的经济负担,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大力发展团体保险,为团体保险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团体保险的潜在需求得以充分的释放。以下是笔者借鉴国外的相对成熟的经验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提升企业对团体保险的认识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为员工提供诸如退休金计划、团体人寿保险、医疗费用保险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通过员工福利计划,可以充分激活企业内在的人才潜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保险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召开由企业和新闻媒体参加的产品报告会(说明会)、印刷宣传资料、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等渠道,提高企业对团体人身保险作用的认识。使企业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员工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解决员工的医疗、养老、工伤及死亡抚恤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员工利益、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给予团体保险以科学的定位

保险公司应当意识到员工福利计划的开展将会带来团体人身保险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以前零散的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发展思路转变到对企业全方位的员工福利团险保障计划的设计上来。在业务发展方面给予团体保险以科学的界定——管理员工福利,现代企业将员工福利视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根据企业保险保障的具体需求,为其员工量身设计综合的团体员工福利保障计划,同时满足寿险、养老和健康以及失业保障的需要,使团体保险成为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有效工具。在将管理员工福利作为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团体保险开展其他的一些业务,例如,保险公司作为DB计划(DefinedBenefie,确定受益型计划)的唯一供应商,具有强大的精算能力,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应发挥其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出保险建议,为企业提供保险计划组合,包括受托、账户管理、投资管理、精算等一揽子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企业的金融顾问。

(三)给予团体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团体保险论文篇3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保险业的影响很深,产业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易经》也有很密切的联系。销售文化的核心是刚柔之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易经》里面的阴阳,在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以客户为导向和以产品为导向一样、保险销售文化的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一样,个人保险等同易经阴阳之中的阳,团体保险则为易经阴阳之中的阴,当两种保险在销售过程中积累越多就形成保险销售文化。保险销售离不开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两手,缺少那只手都不会带动销售业绩的增长,也就无法实现保险公司总体目标实现,更不易形成体育保险销售文化。

一、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定义

从体育文化的广义和狭义两方来定义,涵盖了体育物质和体育精神层面的二元关系,既定为以体育活动为基本形式,通过身体竞争为特殊的手段和身体完善为目标,延伸体育活动本身以外的精神文化的双从文化总和。在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的当今,各行业文化的相互交融成为主题,体育保险业也发展起来,更形成了体育保险产业,催生了相应的体育保险销售文化,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阴阳变化成为过体育保险公司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体育保险销售的阳文化

体育保险之阳是体育保险销售中的个险,体育保险的个险是体育保险销售人员的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保险的个险产品来实现业绩增长也是体育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主要销售方式之一,在大数法则的销售文化之中是以大量的营销人员在市场上不断的和每一个准客户进行不断的沟通、谈判、协商从而达成体育保险产品的销售过程,以不断的增加销售人员的销售技能、沟通表达、增进个人感情因素、提升销售人员的素质成为销售人员的主要途径。

(一)体育保险个险的行业文化。体育保险个险销售是整个体育保险销售的敲门砖,需要相应的销售技巧文化,销售人员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体育保险个险的销售技巧文化才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个险的技巧文化。针对意外保险而言,体育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的除和我们一般大众面临的以外之外,还面临着跟对的体育赛场本身、从业者交通意外、工作压力等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危险,也就需要销售人员既懂得保险的专业知识、体育保险专业知识之外的体育行业的知识和对体育行业及从业人员面临的风险知识和其他综合知识,在销售体育保险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与准客户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识,促进销售的顺利进行。

(二)体育保险个险的功能文化。体育保险和保险一样具备相应的功能,除了和保险具有的功能相同之外还具有和体育这个特殊工行业相应的功能文化。保险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功能,而体育保险亦是如此,还扩大了保险的其他功能。保险的功能在各个行业中所发挥的功能各不形同,在体育行业所发挥的主要是这类人群面临的高风险方面的预防功能,为准客户提供准确周密的计划,当客户面临风险事故时能很好的为自己及家人减轻更少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这也体现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主要有三方面的体现:(1)分散风险功能(2)经济补偿功能(3)促进社会安定;由体育保险基本功能派生出来的资金融通功能,主要表现有:(1)资金的聚积(2)资金的运用(3)资金的分散,通过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保险与证券、银行成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体育保险团险销售的阴文化

体育保险的阴文化主要是体育保险的团险,团险的销售文化与个险相比,销售过程更显复杂,主要是通过体育保险个险销售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渠道销售文化。

(一)体育保险团险的行业文化。体育保险团校销售的行业文化主要是针对体育行业的竞技体育运动保险、体育场地器材保险、体育保险养老保险等,体育保险个险主要是针对运动员本生而言,体育保险团险主要是针对体育运动单位或体育运动组织,体育器材生产制造企业等。

(二)体育保险团险的功能文化。体育团险保险的功能文化主要表现为体育团险业务的风险集中和风险分散两个主要方面,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数量大,聚散快等特点,面临的风险集中和风险分散就越明显。从体育保险团险风险集中角度来分析:体育保险保险团险的功能文化有利于促进体育保险团险销售份额的增加和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形成。团险主要是针对相对较散的风险而言,让更多的体育小风险聚集在一起由体育保险公司来承担,这就分摊了客户承担体育风险的后果,同时也将体育风险进行有计划的分散,让更多的保险功能得以全面发挥,无形的就形成了体育保险团险的功能文化。

四、体育保险销售文化的阴阳关系

(一)财险和寿险的销售文化关系。体育保险的寿险和财险的销售就是《易经》里面的阴阳互补,在体育保险的销售文化之中既有体育保险寿险销售文化,也有体育保险财险销售员文化,但是体育保险的首先文化主要表现为体育保险的阳文化,财险文化主要保险是体育保险的阴文化。无论是体育保险的寿险还是财险都离不开人的因素,财险也是人的财产,因此财险和寿险一样都需要销售人员不断的和人打交道,只是她们所投保的保险标的不同而已。

(二)个险和团险的销售文化关系。体育保险销售分为个险和团险,在销售过程中,任何一位体育保险营销人员都离不开这阴阳的两只手,也成为体育保险营销人员的生命线。体育保险的个险是体育保险行销人员的敲门砖,体育保险团险是体育保险行销的金字塔,个险和团险的结合才能让这座保险金字塔更稳。体育保险营销人员只有通过体育保险的个险客户和团险客户的不断积累、不断开发,形成从体育保险个险中开发体育保险团险,体育保险团险中开发体育保险个险,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也只有将这阴阳的规律发挥出来,才能将跟多的准客户开发成体育保险客户,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将体育保险文化、行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体育保险销售文化。

参考文献

团体保险论文篇4

关键词:保险公司;营销团队;激励政策

引言

新经济形势下,保险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高效的营销团队建设业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突破瓶颈,如何赶上发展机遇,是需要业内人士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打造高效的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的重要性

(一)是保险公司内部稳健运营的根本要因

之所以说着力打造高效的保险公司营销团队是保险公司内部稳健运营的根本要因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第一,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作用上来讲,对公司整体运营都产生直接影响,作为核心部门,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才能真正保证公司内部稳健运营;第二,保险公司业务是与客户接触度较高的工作,营销人员的态度、能力、实力等都直接影响着外部客户对公司的认识度,对公司外部运营有着重要影响力;第三,由于保险公司的营销队伍年龄结构相对偏年轻,因此,维护好年轻人员的情绪、状态,无疑有利于公司内部的稳定。

(二)是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应对外部竞争的关键

外部竞争的日益加剧,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抢夺市场份额,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本土保险公司更应该注意平衡行业内部的竞争关系,无论是从内部机制入手,还是从企业文化入手,亦或者是从团队打造上入手等,都无可避免的涉及到公司内部营销队伍的打造。而反过来说,只有打造出高效的保险公司营销团队,才有可能更有效的应对外部竞争。

(三)是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行业是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而根据不完全统计:保险行业的投诉事件主要集中在销售业务范畴,在销售后期的客户争议较多发生时,销售团队的应对力度相对较弱,造成了对行业的不良冲击。此外,行业的人员流动率较高、学历水平偏低、管理系统不健全等实际问题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金融行业的整体稳定也产生了诸多消极效应。

二、当前保险公司营销团队建设的困境分析

(一)营销团队成员的流动率较高

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的人员流动率较高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在局部地区还较为严重。人员流动过快的主要弊端有:一是无法凝聚起稳固的团队文化,容易导致团队的合心力和向心力较差,在团队工作配合时一盘散沙;二是人员流动导致客户关系维护不稳固,一方面造成潜在客户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对老客户服务质量的下降;三是人员流动不利于行业内部人才的有效培养,顶层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等体系成了空架子。从人员流动的分布规律上来看,营销团队的成员整体流动率较高,而其中营销团队中越是职级低的工作人员流动率越高,这一现象不利于团队建设。

(二)营销团队的管理方法存在不足

相比较而言,目前保险营销团队的管理方法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培训效果不理想、人员管控不到位、合规提示不够等问题较为常见;二是团队管理上较为松懈,仅仅关注任务量的完成情况,工作细节注意不够,导致客户投诉情况难以有效降低;三是个别公司的营销团队片面追求业绩,佣金管理方面单纯以保费收入做为衡量,导致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唯利是图,对保险公司的声誉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营销团队的管理者能力结构有欠缺

作为营销团队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好的能力结构,需要有完备的行业经验和团队管理方法,而纵观当前大部分的营销管理者们,都普遍存在如下缺陷:一是业务销售方面是能手,通过业绩得到提拔,而不具备带团队的基本能力,导致团队的业绩都是由其主导,降低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发展空间;二是部分营销团队管理者不懂得团队操控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沿用过去相对不科学的管理工具,用以管理新生代的员工,导致管理效果较差;三是有的营销团队管理者不关注团队内个体成员的特点,无法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帮扶,也无法解决团队内部的小矛盾,造成团队内耗现象较为普遍。

三、打造高效的保险公司营销团队的策略要点

(一)团队成员的合理配比是基础要素

打造高效的保险公司营销团队,首要一点就是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的配比,这是所有团队建设工作的基本要素。在配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成员的性别、年龄、学历、性格等基本要素要做好搭配,可以借鉴使用九型人格、心理测试、行为分析模板等工具实现;第二,团队内部成员要做好职级分配,保证相互约束及相互帮助同时存在,在团队领导者出现特殊变故无法执行管理任务时,要配置AB角色,保证团队遇到突发事件时仍能合理运转;第三,团队成员的能力优势要合理搭配,保证销售工作不出现某一渠道的“真空地带”,这样能最大的话有利于业务顺利开展;第四,销售团队虽然是“前台队伍”,但是,必要的内部分工上也要注意有可以衔接“后台业务”的人员存在,从而保证销售团队的稳定性。

(二)实用适度的激励政策是直接动力

任何团队的建设都离不开激励政策,保险公司的营销业务团队有序发展的直接动力更是来自于实用适度的激励政策。就激励而言,有自我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道德激励等方式,建议在团队管理时不能仅仅采用某一种类型的方式方法,而应该以某一种为主,辅助以其他方式。同时,团队激励的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团队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而做同的调整,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团队激励要注意适度原则,防止出现增加绩效考评难度、激励方式不恰当、激励方案无法落地等情形。

(三)优秀的团队管理者是关键所在

团队管理的规范与否、团队管理的高效与否、管理的科学与否都和团队管理者有着直接联系,无论是寿险业务还是财险业务,也无论是团险业务还是个人保险业务等都是如此。因此,一个优秀的团队管理者一方面需要自我不断修炼,既要懂得业务本身,还要懂得盘活团队整体,另一方面,优秀的团队管理者也需要更懂得如何帮助下属成员修炼,既要帮助其克服自身短板,也要监督规范成员的业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优秀合格的团队管理者,才能真正解决团队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明;寿险公司销售团队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团体保险论文篇5

Abstract:Financial conglomerates are a kind of creative organized form since the 1980s,which faces the special risks derived from complicated organized structure and internal trade at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Joint Forum has issued a lot of documents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after their foundation,which aims at steadily operation supervision. The supervisory directives promulgated by European Union Commission put an end to the repeated supervision or supervision divorced from practice,which makes cooperative supervision of EU transitting from one industry to inter-industies,from institutional supervision to functional supervision.

Key Words:financial conglomerates,cooperative supervision,the Joint Forum,supervisory directives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7-0042-04

一、近年来金融集团的快速崛起及监管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打破传统分业经营的藩篱,商业银行可以从事证券、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亦可提供信托、租赁等服务,金融业日益出现混业经营的发展态势,催生出兼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或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集团(financial conglomerates)。

如何界定此类新兴金融机构是一个似易实难的问题。金融集团竞争中心(Centre of Competence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认为,金融集团是由多个公司组成的集团,涵盖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适用不同的监管规则,金融业务在集团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在金融集团联合论坛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中,多元化金融集团(heterogeneous financial conglomerates)被定义为主要业务为金融业,且受监管实体至少涉及银行、保险和证券中的两个领域,并需要满足不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金融机构。

在欧盟2003年“金融集团监管指令”中,金融集团则被描述为应符合下列条件:(1)集团总公司是受监管金融实体,或集团中至少有一个子公司是受监管实体;(2)如集团总公司是受监管实体,其可为金融实体母公司,也可为金融实体参股公司,或是与金融实体通过合同、章程达成统一管理的公司,或管理、监督人员的主要部分与金融实体的同等人员相互兼职的公司;(3)如集团总公司不是受监管实体,则集团业务应主要为金融业务;(4)集团中至少有一实体为保险业实体,并且至少有一实体为银行业或投资服务业实体;(5)集团的保险业务总量以及银行或投资服务业实体业务总量都应占有重要地位。上述定义实际上以金融集团的若干表现形式来界定金融集团概念本身。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阐释了金融集团的内涵,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管理上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以及有效分散经营风险通常被视作金融机构并购进而发展为金融集团的主要动因。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倾向于组建“国家队政策”(national champion policy)来应对外来激烈竞争,并购后形成的金融集团将居于垄断优势地位,对市场公平竞争原则造成一定的破坏。金融集团可能通过掠夺定价(predatory pricing)、价格卡特尔、市场封锁(market foreclosure)、捆绑销售(tying arrangement)等形式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过度扩张使金融集团形成“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优势,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为了降低金融机构并购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应建立专门针对金融集团的监管体系。金融集团不仅面临专业领域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还不得不面对由复杂组织结构及集团内部交易等问题引起的特定风险。世界银行公布了David H. Scott 1995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结果显示,金融集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风险传递、资本重复计算、透明度、利益冲突等四个方面。

集团的内部交易可能诱致道德风险,使风险在集团内各实体之间扩散。复杂的集团结构将降低集团的透明性,引起不同主体利益的冲突和经济力量的滥用。金融集团作为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创新组织形式,其特有风险将使传统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加强对金融集团的监管迫在眉睫。所幸不少国家已颁布有关金融集团监管的相关法规,如美国1999年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引入功能性监管概念和体制,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控股公司取得了正式合法地位;日本1997年出台“由控股公司解禁所产生的有关金融诸法整备之法律”,对银行控股公司、证券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的业务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实际上从法律上认可了金融集团的存在;英国1998年修订“英格兰银行法”,将英格兰银行监管银行业之职能移交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建立了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联合经营的金融体系,促进了金融集团的健康发

展。

二、“联合论坛”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监管架构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最重要的框架性文件,其嬗变历程大体反映了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业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巴塞尔协议除强调银行业监管外,还非常重视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如协议在适用范围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并表的基础上,本框架的适用范围包括作为银行集团母公司的持股公司,以确保将整个银行集团的风险都涵盖在内”,“对银行集团已经多数持股或控制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通常应包括在全面并表的范围内”。巴塞尔委员会已将金融集团及关联金融公司纳入了监管范围。

然而,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法令的巴塞尔协议,对金融集团证券、保险、信托、租赁业务的监管却常常是鞭长莫及。为了强化这一职能,巴塞尔委员会于1993年会同国际证券监管者组织(IOSCO)、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IAIS),成立了由银行、证券和保险三方人士组成的“三方小组”(Tripartite Group)。“三方小组”实际上是三大国际组织利用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监管机构在各自领域的监管经验,成立起来的共同探讨对金融集团监管之道的专门组织。

1996年,在临时性“三方小组”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监管者组织和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共同成立了“金融集团联合论坛”(the Joint Forum on Financial Conglomerates,简称“联合论坛”)。成立之初,“联合论坛”由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3国组成,欧盟享有“联合论坛”观察员资格,每个监管地区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监管机构均可派出一名代表。经过近3年的研究讨论和征询意见,“联合论坛”1999年颁布“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制定有关金融集团监管的一系列最低原则和实施标准。该文件包括“资本充足性原则”、“资本充足性原则的补充”、“适宜性原则”、“监管者信息分享框架”、“监管者信息分享原则”、“协调员”、“监管问卷”等7个专题文件,初步确立了金融集团监管的国际标准。

此后,“联合论坛”相继多项旨在监督金融集团稳健运营的文件,以切实加强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监管,如2001年推出“核心资本――跨部门的比较”和“风险管理实践和监管资本――跨部门的比较”;2003年出台“跨金融部门的运作风险转移”和“风险一体化趋势”;2004年颁布“银行、证券和保险部门的财务披露:问题和分析”、“金融服务外包”、“信用风险的转移”;2005年出台“高层次业务连续原则”;2008年开始实施“金融集团的风险集中”。尽管出台的监管规则所受褒贬不一,但“联合论坛”的确对规范金融集团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架构已日臻完善。笔者以新近颁布的“金融集团的风险集中”为例,剖析“联合论坛”对金融集团的监管合作和协调。

“联合论坛”最初的监管重点在于金融集团的内部组织和管理,它建议对所关注的内部转移风险作出反应,因为内部转移风险可能危害金融集团内部更为敏感的部门稳定。2008年,“金融集团的风险集中”的推出原本是作为早期风险集中监管技术工作的一个后续文件,然而,从2007年夏天起草伊始,该文件涉及集中风险的特点,突出了信用危机与其他诸如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金融风险。

不确定性的转移已经成为当前信用危机中银行风险的中心。“联合论坛”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10个主要发达国家金融集团的数据确定管理风险集中于18个金融集团,这与另外的两份报告不谋而合,它的出版恰好揭示了在危机中一些金融集团风险管理的实际做法。“联合论坛”报告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风险集中管理的传统方法;第二部分关注在金融工具快速膨胀导致风险在参与方之间转移情况下日益增长的风险集中管理活动,然后运用综合风险管理法分析金融集团公司管理方式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三部分讨论了大量与风险集中识别、管理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如风险集中所需资本的计量、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附录则涉及主要工业化国家监管体系的部分特征。

另外的两项报告是2008年3月由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11个最大的银行和证券公司组成的高级督导组开展的“风险管理做法在最近的市场动荡中的考查”报告,以及2008年4月的“瑞银减持的股东报告”。按照“联合论坛”的观点,后一项报告可以看作是瑞银的“反省”报告,瑞银因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结构性失衡,特别是大量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而导致巨大损失,特撰报告向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作出解释。

三、欧盟“监管指令”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架构

欧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对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历史由来已久。1986年的“单一欧洲法案”指出,拟于1992年建成一个涵盖金融市场的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由于各成员对金融集团的认识尚存较大分歧,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初次探索也就无疾而终。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颁布了欧盟银行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银行指令”,该法在“银行业务目录”中明晰了银行业务不仅包括传统商行业务,也涉及证券、信托等新型投行业务,由此可见,欧盟从法规上允许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对金融集团的监管仍属机构性监管。

为了确保监管机构履行审慎监管职责,对同质金融集团实施有效监管,欧盟相继颁布“关于对信用机构实行并表监管的指令”、“关于对投资公司及信用机构资本充足率的指令”,实施对银行集团、投资公司集团及银行/投资公司集团的并表监管;另一法规“关于对保险集团中的保险企业实行补充监管的指令”的出台,则将监管对象进一步拓展至保险业集团。监管法令的逐步完善延展了区域性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但对其最大的批评是上述法令尚未涉及异质金融集团,还存在着所谓的“监管空白”。因此,引入对异质金融集团的立法变得十分紧迫,同质性、异质性金融集团监管协同化逐渐提上议事日程,以增强欧盟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监管法律的一致性。

2001年,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对金融企业集团中的信用机构、保险业及证券公司之补充性监管指令及修订其它相关指令之建议案”,该方案消弭了欧盟对金融集团监管的重复、脱节现象,也使欧盟监管由行业监管向跨行业监管、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方向过渡。翌年,欧洲议会吸收并采纳了这一指令,即我们熟知的“金融集团监管指令”。“监管指令”制定了对金融集团监管的所有补充条款,要求成员国于2004年8月前将指令内化为本国法律,2005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此项“监管指令”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金融业兼并浪潮,以及因金融机构联合操作日益加剧的风险。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界定了金融集团概念,确定了“补充监管对象”。“监管指令”适用于那些依据部门监管指令获得授权的欧盟受监管实体,受监管实体能否成为补充监管对象,主要取决于:(1)受监管实体是否为集团的一部分;(2)这个集团是否是金融集团;(3)受监管实体是否是需补充监管的对象。不难看出,补充监管指令并非指金融集团下所有公司都是补充监管对象,而是依据公司性质和类型来进行裁定。“监管指令”还区分了遵循补充监管规定的实体和集团中只能间接受到补充监管指令影响的单位。“补充监管对象”包括处于金融集团主导地位的欧盟受监管实体、母公司为设在欧盟的混合金融控股公司的欧盟受监管实体、平行性金融集团中的受欧盟监管实体。

第二,针对金融集团受监管实体情况,提出了系列“补充监管规则”,尤其在资本充足率、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管理者资格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监管指令”列出会计并表法、扣除和加总法、要求扣除法等三种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监管机关或协调员有权选择适用于金融集团的一种方法或组合使用这三种方法。欧盟成员国应要求受监管实体在金融集团层面具有适当的资本充足率政策,同时协调员要对受监管实体是否有这样的政策进行监督检查,受监管实体或混合金融控股公司至少每年对其资本偿付能力进行估算,估算结果由金融集团中受欧盟监管的领导层提交给协调员。

“监管指令”界定了金融集团的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对于设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与风险集中的数量限额问题,尽管欧盟委员会持保留意见,但虑及数量限额对金融集团监管的重要性,“监管指令”采取了灵活做法,将该问题交由欧盟成员国自行裁量。“监管指令”提出,在欧盟立法进一步协调以前,各成员国可以设定数量限额,或允许其监管机关设定数量上的限额,或采取其他能达到类似目的的监管措施。

对于管理层人员的资格问题,“监管指令”要求各成员国银行控股公司的领导层人员应具有良好声誉和丰富经验。在协调员制度层面,成员国监管部门必须任命一名协调员,负责对金融集团中受监管实体的补充监管和协调。“监管指令”虽提出了协调员资格的认定标准,但有关部门可对这些标准作出取舍,通过与金融集团协商来选择另外的监管机构作为协调员。

第三,“监管指令”的其它要求。某种意义上,欧盟有关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在“监管指令”颁布之前尚不能称作完善,因为它只包含了所谓的部门监管,即监管对象只限于一个专门的金融部门,除了在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之外,对金融集团跨部门监管的作用非常有限。“监管指令”的推出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倡导对跨多个金融部门的金融集团中的受监管实体进行补充监管。由于对包含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的金融集团的跨部门监管已经存在,此次的“补充监管指令”重在将保险公司纳入跨部门监管的体系中来。

依据“监管指令”,对集团内受监管实体的单一监管应继续成为有效监管的基础,补充监管实质上并没有替代现有的在一个金融机构合并或补充监管,而是提出了一种跨多个金融部门对受监管实体进行的附加的补充监管。换言之,“监管指令”试图实现在不同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以及欧盟不同成员国的监管机构建立共同的监管框架,以便能从金融集团的视角出发实现审慎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桂荷发.金融集团的发展与监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郭敏等.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组织经济学分析[M].人民出版社,2005.

[3]李季,王宇.金融服务集团:新金融浪潮[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罗斯丹.欧盟金融集团监管与借鉴[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卫新江等.金融监管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团体保险论文篇6

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WTO政策的放开,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团体人身保险业务更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寿险公司三大主渠道业务之一,但目前团体人身险核保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如何提高团体人身保险核保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团体人身险业务承保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近几年来,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保险公司竞相加大团体人身险业务的开拓力度,团体人身险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业务的快速发展与恶性竞争使承保风险日益突显,

1.1承保方案设计不合理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的保险保障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为此保险人必须利用多款产品设计综合的承保方案,如果方案不合理,将带来巨大的承保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个人保额过度集中,不能得到较好地分散;二是保障范围过宽,使赔款大幅上升;三是费率下浮幅度大,致使保费严重不足。这些都会使赔付率攀升,导致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出现亏损。

1.2行业风险与职业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与职业层出不穷,潜在的作业风险也各异,如煤炭、化工、建筑、远洋运输等行业风险较大,在保险公司的职业分类表中多属于“拒保职业”;有些企业虽然不属于高风险行业,但可能会有一部分职工的工作环境属于高风险范围,比如野外作业、高温、高电压作业等,因其事故发生率较高,容易导致出现大额赔款。

1.3逆选择风险

逆选择风险主要是指投保人所进行的对其自身有利,对保险人及全体投保者不利的选择。团体人身保险业务的逆选择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被保险人的逆选择风险,往往风险大的员工希望参保;二是保单持有人的逆选择风险,也就是说风险较大的团体投保欲望强烈,实务中团体人身险保单持有人的逆选择风险要比单个被保险人的逆选择风险难以预计得多,也难以控制得多。

2.团体人身保险核保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团险团体人身险客户来自不同的行业,其承保条件(费率、特别约定、除外责任)可以谈判,使团体人身保险的精算、组织架构和销售管理都呈现与个险不同的特点,核保管理也较为复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核保人员作业技能欠佳,核保手段落后

团体人身险的基本特点是单笔业务的整体性、成员的低逆选择性、保险需求的个性化和承保条件的可谈判性,风险分析时往往涉及精算、财务、法律法规等知识,这就要求核保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有许多核保人员由于自身素质及实践经验不足,不能灵活地合理地进行风险评估与定价,不能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影响了团体人身保险的健康发展。

2.2信息资料不充分 缺乏经验数据

团体人身保险核保对团体经验数据及既往案例有很强的依赖性,而目前恰恰缺少这些信息的来源渠道,从团体投保来看,很少有单位能提供其往年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各保险公司积累的经验数据较少;目前各保险公司团人身险方面的资源没有实现共享,这就导致了即使核保人员考虑到了风险,却由于缺乏量化的、经验性数据支持而不能做出恰当的风险处置。

2.3行政干预现象严重

在团体人身保险业务经营中,管理与发展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对于潜在风险较高的团体人身保险业务,下级公司往往迫于上级公司下达的保费的压力,通过行政干预强行而承保,团体人身险核保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3.加强团体人身险核保管理,创新核保手段,有效提升承保风险管控水平

国内外团体人身险业务的发展表明团体人身险盈利与否关键在于公司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与处于风险控制核心地位的核保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当前必须创新团体人身险业务的核保手段,有效的提升承保风险管控水平,使保险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经营。

3.1建立培训认证体系,提高核保力量素质

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对核保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与认证体系,做好核保专业力量的培养,同时要将基层公司核保权限与核保人员层级进行挂钩,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风险额与风险分析能力的匹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现核保人员的价值。 3.2制定和落实与团体人身险业务匹配的核保前置制度,实施差异化核保

团体人身保险客户千差万别,其承保条件(费率、特别约定、除外责任)均可谈判。因此,在前期客户沟通阶段核保人员就应该介入,核保人员应当制定相应的资料搜集方案,对客户的风险做全面的分析,对报价给出风险提示并提出风险控制建议;当然,可以根据规模、风险程度制定介入的深度,但核保前置必须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等到后续签约阶段在由核保人员审核控制风险,基本上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保险公司内部不同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业务结构、市场竞争状况及经济文化均有差异,公司在不同时期的经营策略不同,营销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团体人身保险核保制度要有一定的弹性,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差异化核保。

3.3重视经验数据核保

历史经验数据对团体人身险核保来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核保人员必须关注历史数据,要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整体的历史数据上,如企业历年的赔付率、长期以来人员的流动情况等,而不要将核保精力分散于个别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年龄大小、历年理赔金额等方面。

3.4建立系统内部分保与再保相结合的承保机制,有效防范巨灾风险

各保险公司及其所辖机构承担赔付风险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目前保险公司多实行短期险业务赔付率、手续费与费用率捆绑考核的情况下,一旦发生重大保险事故,会导致分支机构的经营因巨额赔款而产生大的波动,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保险公司的上级机构应建立内部分保机制,即由上级公司建立保险基金专户,对超过一定额度的赔款,由上级公司分担;当然,对于超过保险公司整体承受能力的高风险业务,仍要通过再保险来转移风险。这样,可通过建立系统内部分保与再保相结合的承保机制,有效防范巨灾风险。

3.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风险分析体系,实行智能化核保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与统计学方法,对团体人身险核保需考量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出地区、行业、团体人数与参保率、职业、年龄分布、性别比例、保障责任类型、保额、免赔额、赔付比例、既往事故发生率或既往赔付率等要素对团体潜在风险的影响度,建立起一套团体人身险业务风险分析体系,供核保人员在对团体进行风险评估或定价时参考使用,从而提高团体人身保险核保质量与时效。

参考文献:

1.张洪涛 庄作瑾 人身保险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辉等:《中国人身险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团体保险论文篇7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62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02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神华集团为防范和化解经济安全风险,推进形成“大安全”格局,落实“五型企业”建设要求,保障“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再翻番,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各子分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宁集团”) 作为神华集团控股子公司,于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以《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具有神宁集团特色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表现为:虽然理论界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不少成果,而对于非上市公司的重资产的能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导性理论却很少,本文运用《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的理论,为煤炭企业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现实意义表现为:本文以目标为导向,组织风险评估与管理优化;初步建立了“六个统一”的经济本安管理文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文件,建立了具有神宁集团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其他煤炭企业和能源企业如何做好风险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借鉴。

2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1 全面风险管理的演进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给发达经济体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使人们认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保险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出现在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关注纯粹的风险,即可保的风险。20世纪90年生的众多公司的财务舞弊等金融风险事件,使管理者认识到风险管理不能只关注纯粹风险,而是需要提升到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下属的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委员会,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02年7月,美国为了提高民众对政府经济监管的信任和金融市场的信心,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该法案第404条款明确表示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可以作为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正是由于SOX法案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使《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全世界得到了快速而广泛的推进。2004年9月COSO正式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内控框架上引入了风险组合观念,增设了风险偏好和风险可接受程度的两个概念和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应对3个要素。

2.2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风险管理框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任务与承诺是整个框架的统领,框架中的其他四个构成部门组成了一个PDCA循环。通过风险框架而将风险管理嵌入到组织的所有层次,同时风险管理框架确保从风险管理过程中所获得的风险信息被充分的报告,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2.2.1 任务与承诺是在创造并保护价值

在促进组织持续改进的11项原则的理论支撑下,阐明风险管理方针、决定风险管理绩效指标、分配风险管理职责、保证必要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2.2.2 监测与评审

就是按确定的指标测量风险管理绩效,定期监测风险管理计划的进展与偏离程度,评审框架、方针和计划是否适宜,对报告风险、风险管理计划的进展以及方针的遵循性等进行监测和评审。

2.2.3 持续改进

以监测和评审的结果为基础,决定风险管理框架、方针、计划如何改进,这些决定应导致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文化的改进。

3 神宁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神宁集团是神华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势骨干企业。2002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亘元、太西、灵州三大煤业集团和原宁煤集团公司深度重组成立了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月,自治区政府又与神华集团合资合作,通过增资扩股方式组建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1亿元人民币,其中神华集团占51%,宁夏政府占49%。经营范围涉及煤炭开采及洗选、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煤制油与房地产开发等。目前煤炭生产能力达到8 000万吨/年,生产在建规模超过了1亿吨。50万吨/年煤基烯烃、60万吨/年煤基甲醇、6万吨/年聚甲醛等5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全部建成,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正在建设中。

3.1 体系建设的过程是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

3.1.1 学习:经济本安体系建设调研

2011年上半年,先后调研了中石油总部及大庆油田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集团、神华集团总部、国华电力公司、神东煤炭集团,学习交流其内控和风险管理情况;访问学习了神华集团各试点单位的经济本安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做法。调研形成共识,由咨询公司独立为公司逐级建立体系的模式不适合神宁,决定采用聘请咨询公司专家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组成项目团队的方式建设经济本安管理体系。

3.1.2 实践:梳理优化了试点业务领域的两项重要业务流程

针对运销领域风险评估阶段确定的外购煤和价格管理两项重大风险,梳理优化了11项一级流程和11项二级流程,查找出35个风险点,设定了64个控制点及控制措施,编制形成《外购煤管理和价格管理风险控制文档》,使风险管理融入到经营管理业务之中。

3.1.3 再学习:举办了两期“公司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

由审计部组织,教育培训中心具体实施,分别于2012年3月、9月聘请了风险评估专家分两期对机关17个部门、基层44家单位,共144人进行了风险体系框架、风险评估技术和流程梳理的专业培训。60人取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风险评估专业人员(中级)职业培训证书》;84人参加自主命题考试,取得培训合格证,为建设经济本安管理体系和全面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3.2 体系建设过程是实现统一风险语言

统一评估方法、统一体系框架、统一管理过程、统一操作流程和统一考评标准的过程,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3.2.1 统一评估方法

2009年12月1日,ISO/IEC了ISO/IEC 31010:2009《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标准推荐了31种可用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比对,结合神宁集团实际确定了两种常用的方法。德尔菲法用于风险识别,风险矩阵用于风险评估全过程。对统一公司的风险评估起到了积极作用。两种方法编入了《经济本质安全管理手册》,譬如公司规定用定量分析矩阵,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两个维度,把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一般风险。对重大风险必须进行优先应对和管控。

3.2.2 统一体系框架

体系建设中构建了经济本安管理的一个框架体系,明确了目标、原则,规范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经济本安管理体系以规范经济活动,杜绝重大经济案件,提高管理效率与效果,以保障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目标,将战略导向、重要性、适用性、全员参与、融入过程、制衡性、成本效益与持续改进“八项原则”融入到由组织责任、风险管理过程、绩效考核、持续改进组成的PDCA闭环管理框架中。

3.2.3 统一风险管理过程

在ISO 31000标准中,“风险管理过程”是标准中“风险管理框架”组成部分,由“沟通与咨询”“建立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与“监测与评审”5个子过程构成。在风险管理过程的学习与探索中,为促进经济本质安全管理框架中的风险管理过程在公司内部有效运转,明确实施风险管理的理论架构,统一风险管理行为,策划了符合神宁集团实际的五个过程:“建立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沟通与报告”及“评价与改进”,实现了ISO 31000风险管理过程。

团体保险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80-03

集团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管理链条很长,所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较一般企业要大很多。近年来,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世界知名大型集团企业宣布破产的消息,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是最典型的案例。该企业之所以最终以破产收场就是因为没能有效控制好财务风险,当经济情况急剧转差的时候,财务风险随之爆发,为企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因此,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管控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就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意义。

一、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自循环流程,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彼此连接、互相促进,因此,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具有整体性,不能缺少或者遗漏任何一个风险管理环节。这其实也是系统理论的基本要求。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将管理全过程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与人员都看作是同一个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整体性,从而获得理想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保证集团各项运营活动的安全性。

(二)基于环境分析原则

集团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之前,必须对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任务环境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以这些环境为边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际上,集团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都是以一定环境为基础的,因此,分析环境条件等同于在源头上管理财务风险。

集团企业管理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为了保证运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运营目标的制定同样是以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为基础的,这样财务风险管理与集团运营目标之间就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而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与集团运营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进而提升集团的运营效率。

(三)目标导向原则

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将设定的风险管理目标作为导向。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行为提供指引。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还是考核财务风险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基于此,应以目标为导向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并根据目标的要求设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组织与岗位的权限与职责,以保证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团企业制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应该与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以保证这两项工作的协调性与融合性,从而实现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目标。

(四)针对性原则

虽然国外有很多成功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验可以参考,但我们不能盲目照搬这些经验,毕竟我国有特殊的国情,集团企业的运营特点较之国外企业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应遵循针对性原则,也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集团企业的运营实际出发,从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出发,结合相关理论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同时,还应保持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当外部环境或者集团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体系也能够随之进行调整,满足集团新的财务风险管理需求。另外,针对性原则的深层涵义是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具有针对集团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从而提升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五)主体性原则

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时必须明确管理主体,也就是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任何工作都需要有执行主体,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集团企业的所有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都需要由人来完成,因此,必须明确管理主体并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与业务操作流程。集团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以及财务状况,合理设置财务风险管理主体,并明确每个主体的权限与职责,为他们开展具体工作提供指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风险管理主体的设置同样也需要遵循岗位不相容原则,具有衔接性或者审批性的风险管理岗位不可以由同一个人兼任。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笔者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内控框架。该框架是现代企业构建内控体系的指引,而内控体系本身就是基于风险管理思想建立的,因此,完全可以将内控框架用于风险管理领域。内控框架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与企业的运营目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满足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不过,虽然内控框架为企业提供了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但具体的体系构建工作还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集团企业的运营实际来设计。下面笔者就以上提出的构建原则为基础,构建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深入的拆解与分析。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结合内控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以及构建原则,笔者构建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体系结构如图1。

(二)体系结构

1.目标层。这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高层,引领并指导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层不但能够为其他层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还是对财务风险管理成效进行考核的重要参考标准。所以,目标层的主要工作就是综合分析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定可实现的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笔者认为,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既然与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那么自然就要提升集团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健性,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至于具体目标,则要将总体目标分解与细化之后才能明确。

2.管理层。这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管理层一方面要接收来自目标层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目标分解并细化之后落实到执行层。实际工作中,管理层不但要将执行层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目标层,还要将目标层的财务风险管理规范以及要求等准确传达给执行层。不难看出,管理层就好像人类骨骼之间的软骨一样起到协调目标层与执行层之间关系的作用,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缓冲与协调组织。

3.执行层。这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底层,同时也是具体业务的操作层。执行层在接收到管理层下达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后,应按照集团制定的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完成各项工作。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础层,执行层是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层,如果执行层能够按照集团要求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那么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效率自然会显著提升。

(三)体系构成要素

1.管理目标。这是集团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原始动机,也就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理性人作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集团企业作为理性营利组织,其开展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自然也有动机。因此,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基于管理目标的。通过图1不难发现,管理目标是来自于目标层的要素,是集团在综合分析自身所有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内部条件之后,结合发展战略制定出来的,反映了集团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接受程度。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目标逐层分解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将其作为后续考核的参考依据。

2.责任主体。集团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分解细化后的管理目标都有执行人。理有三要素:主体、行为、控制系统,集团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离不开这三要素,而主体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实际上,集团企业是理性的营利组织,所以,集团的全体员工都可以看成是该理性营利组织的基本组成单元,与集团具有同样的认知。基于此,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主体应该是图1中的目标层、管理层、执行层人员。

责任主体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始推动力,直接决定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目标层内部:股东大会是拥有最高管理权限的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主体,其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表,通过行使财权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董事会是集团企业的中央指挥中心,其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经营决策,同时制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并通过反馈信息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与改造;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制定的目标与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集团股东的利益要求,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监事会需要监督董事会制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与决策是否符合集团股东的利益要求,是否对实现集团运营目标有所帮助。管理层内部:总经理是整个管理层的最高级别人物,负责管理整个管理层与执行层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但要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分解与落实情况,还要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以及业务操作规范并将其作为执行层员工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引。此外,总经理还需要根据执行层反馈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及时找出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应要求责任主体立即进行工作整改与完善;如果这些问题是由风险管理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则应对体系进行调整与完善。不管是哪种情况,总经理都需要安排专人跟踪完善效果,只有完善效果达到了集团的要求,才能够开始后续的工作,否则必须重新完善,直至完善效果达到集团的要求为止。执行层内部:所有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流程中的岗位,这些岗位员工是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应以接收到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为指引,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

3程序方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方法,不能毫无章法的盲目开展工作。笔者认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财务风险的识别,即根据风险影响因素的变动找出集团运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财务风险;其次,财务风险的评估,即评估识别出财务风险真正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之后对集团造成影响的程度;再次,财务风险的应对,即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集团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财务风险管理的评价,即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集团企业需要评价整个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整改,以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效率。

4.保障体系。集团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从而为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之间搭建连通的桥梁。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能够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或者业务操作错误,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样道理,信息在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集团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信息传输机制,以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岗位能够及时收到准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相关信息,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管理基础。集团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所处的市场环境,制定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与规划,只有基于管理基础制定的方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别人的方案即使再完美,但脱离了集团自身的管理基础,那么对集团来说也很有可能是一堆废纸。基于此,集团企业应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与规划之前,首先全面分析自身的综合条件与市场环境,将相关理论以及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当然,集团也应尽量完善自身的管理基础,这样不但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利,对财务以及内控管理都有完善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的管理目标、管理岗位、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为了提升体系的系统性与有效性,笔者基于COSO框架构建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将整个体系分成目标层、管理层与执行层三层,并对各层中的要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体系中的三个层次以及各层中要素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是为了表述的直观性将其分开介绍,但实际管理过程中这些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 张迎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J].会计之友,2013(3):102-104.

[2] 贺正楚.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2(3):20-26.

团体保险论文篇9

(一)集团企业概念及财务特征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企业集团”概念为:由一个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为核心,由多个拥有独立法人的企业参与,在互相持股等资金关联基础上构建的,其成员企业具有统一的领导架构,并在资金、人力、技术、产销渠道等方面资源共享、利益共分、风险共担而形成的统一企业联合体。从财务角度分析集团企业特征,有如下几方面:(1)财务活动主体相对独立。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虽然有资金交流和利益关联,但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体系,独立运营;(2)多层次的财务结构增加财务管控难度。集团企业的财务结构包括母公司的财务体系及各分公司的财务体系,同时各公司之间互相融资、互相持股、共同承担风险和分配利润,就这使集团企业的财务管控层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3)集团产业形式多元化,风险收益相关影响因素复杂。集团公司通常都是跨产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其内部盈利方式也是多品种、多层次、多结构,多渠道,再结合集团企业的投资、融资、财务管理等,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收益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涉及层面更广。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概念及特征 在财务风险定义的基础上集合集团企业特征分析“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概念,即集团企业在整个集团的财务活动中可能面临损失的风险,由于集团公司的利益风险共担性,因此这种风险既包括集团母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包括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风险。由此定义进一步分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不确定性。集团财务活动所产生的效益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受集团各相关层面因素影响,导致实际收益并不会同预期收益完全吻合,甚至没有收益造成亏损;(2)可控性。通过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可以采用前瞻性的方法控制和预防集团企业财务风险;(3)关联传导性。这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特有的特征,由于集团企业是由众多独立法人企业组成,虽然各法人企业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财务体系,但是他们却通过股权等方式形成一个利益统一体,一旦其中一个成员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就会不可避免地传导到其他企业成员,从而形成连锁反应甚至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运营安全。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一)集团企业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中由于政策环境或者偿债能力不足导致的融资困难或者债务违约风险。具体到集团企业,融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1)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存在频繁的融资活动,当借入一方出现财务运营困难导致无法按时偿债时,会使出借公司资金运营出现问题,由此产生传导联动,给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带来风险;(2)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会作为担保方为集团成员企业进行第三方融资担保,一旦资金贷入方的财务出现困难,担保方同样会受到牵连,由此给集团带来财务风险。

(二)集团企业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时,由于对影响因素及突发状况预估不足或处置不当导致的预期收益同实际收益之间的偏差。具体到集团公司,同样需要分两个层面论述:(1)集团管理层投资决策风险。因为集团企业是以母公司统一制定规模化战略作为发展手段,一旦母公司管理层投资决策失误,则会给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带来巨大风险;(2)由于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存在互相持股关系,股票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一旦发股方运营不善,则持股方也会面临收益不足或投资亏损的风险。

(三)集团企业财务运营风险 是指企业原料采购和成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活动风险,如应付账款资金不足、库存积压、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等。由于集团企业各成员之间存在生产、流通及销售的业务往来,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风险,如一方成品积压无法变现,则会给产品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企业带来一定财务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集团的财务安全。

(四)集团企业收益分配风险 这一风险对集团企业财务安全影响尤其巨大,同样分两个层面阐述:(1)由于集团企业各成员之间属于统一的战略体系,利益风险共担,有时为了整个集团的战略发展,其中子公司会牺牲自身利益推动集团目标达成。此时集团母公司就必须要做好利润在各成员企业间的合理分配,由此确保整个集团各企业成员间的高效合作,目标一致,否则会导致企业成员各自为战,甚至使整个集团人心涣散;(2)集团企业的利润分配应确保资金利用的高效,“好钢要用到刀刃上”,避免利润分配后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一)集团战略下稳健原则 这一原则一方面要求集团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要本着整个集团的利益制定财务制度规范和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集团的财务活动,尤其是投资活动,一定要充分评估项目的风险收益比,并在具体分析时更倾向“风险”层面因素从而做出决策,这是确保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尤其对母公司在制定关乎整个集团的战略决策时,尤其意义重大。

(二)价值最大化下风险适度原则 市场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属于风险活动,同时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集团企业在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和竞争力、确保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的前提下,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在适度的风险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既要考虑各成员公司的风险适度,也要考虑整个集团的风险适度,由此确保整个集团企业的财务安全;

(三)层级控制下权变原则 集团企业应该发挥其规模优势及资源优势,充分分析各个财务影响因素的性质及程度,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预警系统;分级管理架构;监控审核流程。同时这些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应在具体实施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完善风险控制策略,由此最大限度地控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具体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及管理体系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表述。

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

(一)财务风险定性识别 即集团企业对财务活动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运用预测学等相关知识从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管理因素上分析各因素对财务活动影响的性质,为集团决策做出初步的指导。依据以上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四大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表1所示的矩阵表格方式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定性识别。

表1中,对于面临着高概率、高风险的财务活动,一定要本着稳健运营的原则进行坚决否决。而对于其他性质的风险,则分别依据风险层级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完善对策,即确保有完善的对策可以控制和规避此类风险,否则取消项目;专门对策,即需要对风险因素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必要时调整项目策略或目标;需要预防,即需要制定对策对风险因素加以预防和控制;有条件预防,即保证项目顺利运行的前提下,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

(二)财务风险定量评估 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对每种可能造成财务运营风险设置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概率学等数学方法对数据及模型进行评估,便于集团决策的价值权衡。结合四大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定量评估指标做如下设计: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资产运作能力指标。这三大指标又可以细分为具体的指标体系,具体可以通过图2对财务风险评估指标进行设定及评估。

下面引述2013年某大型集团公司的财务指标具体说明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从表2中可以看出,某集团公司资本实力雄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足之处是产品获利能力极低,甚至出现亏损,而资产运作能力则处于一般水平。由此可以评估该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投资风险的获利能力上,因此应该对投资风险加以重点防范及改进。同时该公司的优势在于负债能力,说明该公司有足够的资本及信贷授信,应予以充分利用,大胆进行技术升级或新产品开发方面的项目投资。

(三)财务风险预防 集团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充分参考财务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结果,结合自身的财务运营状况及风险承担能力,对项目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方式进行决策,选择适合集团发展的项目,以及适合集团特点的项目运作方法。

(四)财务风险控制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的内控制度确保项目运作的合规性,防范突发风险,同时根据环境和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项目发展策略,确保风险可控。

以上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内容同样可以通过图标的方式表达如图3。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引述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集团企业在战略发展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笔者选定两家案例主体“长虹集团”和“联想集团”有共同的特点:(1)同为电子行业,同是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2)同在本世纪初国内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急需拓展新的战略发展模式,开拓国际市场资源;(3)同是21世纪初的投资项目和财务活动。以上共同点更加能体现出本文研究的主旨,两个相似的集团企业由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两个项目截然相反的结果。

(二)案例一 长虹集团进军国际市场巨亏案。长虹集团是我国大型家电企业集团,主营彩电业务,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得到充分发展,集团实力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市场日新月异,长虹集团的国内市场销售业绩遭遇了极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长虹集团决定调整集团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之后在没有对合作伙伴的财务资信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即同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签订协议,并于2001年开始向APEX公司销售贴牌彩电。然而自2001年到2004年的4年间,APEX始终以各种借口拖欠长虹集团货款,最高拖欠货款高达38.38亿元人民币,占长虹集团总应收账款的96.4%。高额的应收账款风险直接导致长虹集团遭遇巨大财务危机,不得已于2004年年底宣布亏损财报,并拟对APEX公司的应收账款46750美元做坏账计提,如果按照计提3.1亿美元以及考虑长虹集团当年获利能力,长虹公司需要10年时间才能还清这些债务。这对长虹集团的发展可谓灭顶之灾,直接导致长虹集团股票价格大跌30%,市值蒸发30亿元人民币。现在回顾当时长虹集团此次财务危机,对现代集团企业有深刻的教育和警醒意义。分析其案例可以得到如下几点教训:

(1)长虹集团在施行项目之前,未能对项目进行充分的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事实上在同长虹集团合作之前,APEX公司已经有过拖欠中国其他企业货款的不良记录,同时国际资信评估机构对其资信评估仅仅为3A4,属于资信风险较高的级别。这些明显的、高概率和高风险的财务影响因素获取渠道相当简单,然而长虹集团却对这些风险因素置若罔闻,盲目上马进军国际市场项目,最终导致亏损。

(2)长虹集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未施行有效财务风险控制。在长虹集团同APEX签订协议的第一年,APEX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欠和拒付货款。在这一形势下,长虹集团的财务预警、审核、应急等内控体系集体失灵,继续冒着巨大风险持续地向APEX公司供货长达4年,直至累计近40亿元的应收账款无法变现,此时该部分应收账款竟然高达公司总应收账款的96.4%――这对任何一家集团企业正常的财务运营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长虹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直接导致其进军国际市场项目铩羽而归,并对集团未来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初同APEX公司签订协议并供货的是长虹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四川长虹,之后长虹集团出于整个集团战略考虑,背负了这笔巨额债务,这也说明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关联传导特性。

(三)案例二 联想集团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案。项目实施前的联想集团同长虹集团有许多共同特点,不同的是联想集团在项目实施之前做了充分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使得这一并购案成为国际跨国并购中的经典案例。

(1)在项目实施之前,联想集团对合并对象IBM公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评估。为此联想集团聘请了世界顶尖的评估公司和审计公司对IBM的财务指标进行审核,发现IMB公司PC业务虽然亏损严重,但近几年表现却有复苏迹象,其当年营业收入达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其利润率为24%,远远高于联想集团自身的主营业务利润水平。其资产负债额为16.15亿美元,净资产-6.8亿美元,在联想集团可承担范围内。通过以上财务数据分析,联想集团确定项目风险属于可控范围内,而项目风险收益比却值得期待,由此确定立项。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联想集团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将集团融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付款方式为自有现金4亿美元、收购负资产5亿美元、银行借贷6亿美元、股票融资3.5亿美元。通过这样的支付结构使得集团成功规避了财务危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通过制定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确保项目获利能力。

通过以上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联想集团股票市值当年就大幅上扬,项目实施第一年集团综合营业额年比增长359%,主营PC业务销量年比增长11%,股东收益增加0.22亿美元,之后几年业绩更是连年飘红。

参考文献:

团体保险论文篇10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6-0080-05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当前对金融危机形成机制的研究引发了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保险业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新思考。本文研究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中国保险业的不同经营模式问题,比较各种经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探讨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为保险公司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二、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的内涵

从横向看,保险市场主体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第一,专业经营模式。选择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着重经营产险或寿险的某一个领域。目前专业保险公司普遍采纳这种经营模式。第二,单一经营模式。选择单一经营模式的公司将经营领域局限在财产保险或者人身保险业务,而不是同时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这是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所采取的最普遍的经营模式。第三,保险集团经营模式。选择保险集团经营模式的公司在集团架构内横跨产寿险,业务范围涉及产险、寿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多个领域。第四,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公司除了保险业务外,还同时涉足银行、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

从金融综合经营的背景看,这些不同的经营模式体现了“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之间的差别。专业经营模式和单一经营模式侧重于“专业化”经营,而保险集团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则侧重于“多元化”经营。

三、保险公司不同经营模式的比较

根据对金融综合经营的经典理论分析,我们选取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分散和利益冲突四个角度对保险公司不同经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作比较分析。

(一)规模经济效应分析

从根本上说,专业化战略与规模经济是直接对应的,而多元化战略追求的则是范围经济。但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绝对专业化的公司相对较少,而范围经济在大多数公司中都发挥着作用。同样的道理,在多元化过程中,规模经济也在发挥作用。因此,企业选择的理想状态是使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

本文认为,专业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多元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从这样的界定出发,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专业经营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最大,单一经营模式次之,保险集团模式再次之,金融控股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最小。

对于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而言,理论上可以集中公司的资源,形成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可以降低公司单位产品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专业化优势不够明显,则并不一定能迅速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即便是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也不例外。

另外,专业经营模式的保险公司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专业化优势,还取决于外部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约是一个共性问题,对于综合性经营的公司和专业经营的公司都存在影响,但由于专业经营模式公司的业务领域单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可能更大。比如,农业保险的政策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专业农险公司的发展,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障体制中的定位以及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等问题制约了专业养老金公司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定型、税收支持政策尚不完善等政策环境问题制约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发展。

同样的道理,和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相比,单一经营模式、保险集团模式和金融控股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渐递减。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保险公司来说,其主要目的是追求范围经济,但也要同时考虑规模经济。对于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而言,其在实行多元化战略时,往往并不会减少既有的存量资源配置,这样就可以在保持规模经济的同时实现范围经济。因此,在实践中,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保险公司往往可以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二)范围经济效应分析

如前所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公司主要追求范围经济效应。比如,保险集团经营模式在集团架构内横跨产寿险,其主要出发点是谋求范围经济效应。从理论上说,实现销售渠道、信息资源共享,实行产寿险交叉销售,实现产寿险联动,有利于保险公司获取范围经济效应。同样,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公司可以发挥金融资产专用性程度低的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和信誉溢出效应,从而实现理论上的范围经济效应。

当然,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公司要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要利用金融资产专用性程度低的优势,创造综合经营带来的协同效应,就必须有效地整合集团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资源,将集团的金融资产在各行业之间进行统一的、科学合理的配置,以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综合经营最重要的是能在集团架构内有效地整合资源。

同样,公司在综合经营过程中要利用信誉溢出效应产生范围经济效应,就必须以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前提,不断提高其传统优势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其市场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度。

与保险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相比,单一经营模式和专业经营模式的公司就难以获得范围经济效应。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实行专业化战略的保险公司,主要目的是追求规模经济,但同样也要考虑范围经济效应的问题。

(三)风险分散效应

金融综合经营的风险分散效应是指在业务多元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利于降低金融企业风险的效应。在金融综合经营过程中,通过资产和业务的多元化组合能够有效降低金融企业风险,而随着金融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这种风险分散效应包括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业务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以及规模扩张导致抗风险能力增强。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言,各种金融业务的风险和收益特性不同,通过经营多种金融业务,能够使业务收入来源多元化,同时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对业务组合进行调整,这些都将有利于分散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经营的稳定。对于保险集团公司而言,与经营单一类型的业务相比,实施产寿险联动,可以通过资产和业务的多元化组合有效降低保险公司风险,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也能够提高其抗风险能力,这些都有利于降低保险

集团公司的整体风险。

当然,保险集团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公司获得风险分散效应,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为前提的,如果风险防范不当,多元经营也可能会导致风险扩散,即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传递效应。

与综合化经营相比,专业化经营的对象单一,风险相对集中,难以实现不同险种之间风险的有效分散。

(四)利益冲突风险

在保险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利益主体存在利益冲突,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谈判地位的不对等而导致了“欺诈”产生的可能性;由于集团利益的存在而导致了“合谋”产生的可能性,这些都可能导致利益冲突风险的产生。子公司之间可能会合谋以牺牲客户利益为前提谋求集团的整体利益。比如保险集团的搭售行为:集团利用其在与客户谈判中的优势地位,搭配销售集团的其他产品和服务;又比如不当利用客户信息资源问题:集团的某一子公司将其掌握的客户信息泄漏给其他子公司,以谋求不当利益。

而对于专业经营模式和单一经营模式的公司来说,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则较小。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保险集团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公司而言,如果针对综合经营中利益冲突风险产生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立“防火墙”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对垄断经营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等措施,建立利益冲突的防范机制,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利益冲突风险。

综上所述,保险集团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能够产生范围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但这些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在前提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时候建立保险集团模式和金融控股模式,则有可能带来范围不经济、风险扩散等不利的影响,同时容易产生利益冲突。而专业经营模式和单一经营模式则可能比较容易获得规模经济,虽不能如金融集团一样获取一体化利益,但也避免了综合经营的一些弊端,如利益冲突、客户资料的滥用、不够专业导致的服务品质下降和“大企业病”等。

因此,多元化与专业化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保险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经营发展战略。无论保险公司实行专业化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其理想状态均是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帕累托最优”。

四、保险公司不同经营模式的选择与变动

企业的边界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另一方面是由知识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对企业而言,无形的能力边界更为重要。正如伊迪丝,彭罗斯所言,限制企业成长的瓶颈不是劳动力、资金或设备,而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它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一)保险公司的规模边界及其选择

企业的规模边界体现了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又可分为纵向边界和横向边界两部分。保险企业的纵向边界主要涉及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不予讨论。以下着重探讨保险企业的横向边界问题。

企业的横向边界是指其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看成是技术上的生产函数:当企业规模小于市场规模(需求)时,企业将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选择本企业的规模,也即经济规模或最佳规模,即最佳产品种类和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会存在一个能够使企业的效率最高或平均成本最低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即所谓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它们决定了企业的最优横向边界。

在上述各种保险经营模式中,从专业经营模式到单一经营模式再到保险集团模式,体现的是保险产品种类的逐步扩展;而从保险集团模式到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则是从保险产品到银行和证券产品的逐步扩展,保险公司的横向边界进一步拓宽。

由于经济系统的根本不确定性,那些专业经营、单一经营、保险集团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市场竞争。正如阿尔钦(1950)的经典文献”所描述的一样,适度的竞争可以作为决定各种制度形式存在的动态选择机制。竞争方式的多样性或竞争策略集选择空间,是企业理,也是市场效率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尊重保险公司对不同经营边界的选择,以维护其竞争方式的多样性。在竞争压力下,保险公司的经营边界是动态调整与不断演化的,不应当受政府部门人为确定的企业经营模式的限制。但是,从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看,其经营边界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部门的制度约束,甚至是行政干预。

2003年以后陆续成立的专业性公司就是如此。从公司成立时开始,其经营边界就被人为限定了。根据上述企业有形边界的理论分析,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特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基于竞争的动态选择机制,自主地确定经营边界,监管部门不应该人为加以限制。否则,一旦保险公司有扩展经营边界的需求和能力,则面临监管带来的困境。比如,监管部门要求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在总业务中不能低于一定的比例,但随着一些农业保险公司非农险业务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比例面临挑战。又比如,有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与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所经营的健康险业务相比,在价格和渠道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从而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综上所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系统中,保险公司对不同经营模式的选择,应该是在竞争机制下演进的结果,而不应该由人为的政策约束来限制其选择集合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专业公司的提法及其经营范围的限定,需要重新考虑,应该适时允许其扩大经营边界,即便这样有可能会使“专业公司”名不副实,也要充分尊重单一经营公司和集团化公司扩大经营边界的诉求,为其扩大经营边界提供相应的选择空间。

(二)保险公司的能力边界及其选择

企业边界的第二重属性也是其核心形式,是由无形资源(如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所确定的能力边界。演化经济学关于“基于能力”的企业理论认为,归根结底,企业所能够开展的活动以及可以达到的规模是由其拥有的核心能力决定的。企业的实体、结构和边界是由结合个体或团体的能力――比如技能和默示的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实体来解释的,这些能力在某些方面是由组织来培育和维持的。比如,伊迪丝,彭罗斯把企业看做是能力的组织化结合,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能力增进基础上的企业成长理论:企业是建立在一个管理性框架内的各类能力的集合体,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能力”。从能力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企业的成长就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能力的过程。”纳尔逊和温特提出了一种演化模型,用于企业的内部惯例,他们把这些惯例看做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存储知识,保持其一致性和效率的DNA。并认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默示的、异质的以及依赖于环境的。他们还在企业生物相似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模拟生物的企业研究模型,该模型特别强调

“惯例”(知识遗传和继承)、“搜寻”(企业适应和惯例变异)和“市场选择”在企业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可见,与科斯一威廉姆森式的“契约理论”不同,“基于能力”的理论强调企业自身内部的资源和组织惯例的增进,强调企业内部知识的增长和学习。正是具有异质性企业的能力边界最终决定了其经营边界。在企业的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这种内生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当前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能否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知识存量对企业新知识的积累及其创新活动也有制约作用。”新知识的形成和积累与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和结构之间存在着路径依赖关系,相关的知识背景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企业的规模和范围决定于企业核心知识的积累、扩散和转移过程。企业的扩张和多元化是核心知识基础上的扩展过程。第三,核心知识具有非竞争,并且难以模仿与替代,

在“基于能力”的理论看来,专业化的视角是双重的,即“科学技术”意义上的专业化和“企业惯例”意义上的专业化。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一种企业惯例可以施加于完全不同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其背后是企业内部的“惯例”。当这种惯例的适用范围扩张到其能力所不及的程度时,也就是交易成本理论所谓企业内组织成本在边际上等于市场交易成本的时点,企业扩张将会停止。因此,如果政府监管部门按照自己的偏好代替企业家做出决策,来决定其扩张边界,则可能留下能力剩余,而这无疑是一种资源闲置。

企业的能力边界存在着深度和广度。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扩张能力边界:一是增加能力边界的深度,二是拓宽能力边界的广度;前者可以采取专业化的方式,而后者则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达成。现实中,企业正是通过采取有效方式来扩张其能力边界,从而引起其规模的外在变化,最终导致企业边界多样化变动趋势的。

显然,专业化经营是相对而言的,目的都是增加能力边界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获取的是与现有知识互补的外界新知识,目的是强化现有核心能力,突出现有竞争优势。为此,保险公司应该舍弃与核心能力关联度低的业务,将资源集中在最具优势的核心业务上,相应地,规模边界随之缩小。

多样化经营也是相对而言的,目的都是增加能力边界的广度。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获取的是外界的新知识,自身的能力范围得到拓展。为了使基于这些新知识的核心能力发挥作用,保险公司必须增加与之相匹配的业务活动。因此,随着能力边界广度的拓宽,保险公司应该发展新业务乃至采取多元化战略,规模边界也随之扩大。

我们注意到,大多数保险集团在从单一经营模式向集团化模式转化的过程中,仍然以原来经营的保险业务为主,并以此为依托向其他保险领域扩展。在大型保险企业的扩张过程中,依托主业主要体现在以最初的经营实体作为出资方或者控股单位,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进行业务领域的扩张,并且在集团化扩张的同时始终保持对核心业务领域的投入,巩固并扩大其市场竞争能力。

同样,大多数保险集团在从单一经营模式向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转化的过程中,主要辐射保险业务的其他领域,而较少进入银行、信托、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进行金融综合化经营。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保险企业对保险业务比较熟悉,获取的主要是有关保险的新知识,因此,在保险业务领域比银行、信托、证券等领域更具有核心竞争力。当然,随着保险集团公司获取外界新知识的进一步增多,它们会进一步谋求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将经营边界向非保险金融领域扩展。

综上所述,专业化和多样化都是相对而言的,主要取决于每一家公司能力边界大小。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目的都是扩张能力边界。

(三)保险公司经营边界的变动

如前所述,企业边界变动的实质,就是企业依照战略意图并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选择有效的交换方式,从而引起企业能力边界和规模边界的相应变动;企业边界变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核心能力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实现最佳匹配,从而达到效率最优。

在保险市场发展初期,保险公司进行生产和交易的主要资源是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因此,很多保险公司以粗放经营的方式追求规模扩张,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占有这些稀缺资源,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随着社会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保险公司开展经营服务活动的关键已变成知识、技术等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无形资源,保险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就随之转化为对这类资源掌握和有效运用的依赖。

团体保险论文篇11

一、不动产投资模式概述

保险集团投资不动产可以描述为,保险集团公司通过其专业保险公司聚集保险资金,通过集中而专业对不动产类资产的投资,以期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提高偿付能力、扩大经营利润的经营活动。

不动产投资模式:按照保监会将保险集团公司投资不动产主要模式分为: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和物权投资三类。

二、我国保险集团进行不动产投资动因分析

(一)保险集团进行不动产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我国,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持续低利率和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多,我国保险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并且我国的保险投资行为尚不成熟,尚未构建全面系统的保险资金投资模式,所以需要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的研究并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主体资产负债匹配缺口较严重,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保险资金收益和结构不能有效支持负债,主要表现为:投资收益率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债券投资波动大。

(二)我国保险集团不动产投资的前景广阔

近年我国保险行发展迅速。根据2014年底的数据统计,我国保险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万亿元,按最新资金监管比例,保险公司可投资不动产的资金规模超过 2.49 万亿元,近三年政策的逐渐松动和保险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保险集团进行不动产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国家金融转型的大趋势下,保险集团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资金运用空间,其各类投资将以市场为导向,来满足保险集团的负债匹配需要,而不动产投资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之一,被各保险集团大力推进。

三、我国保险集团不动产投资规模低于国际水平的原因

我国保险集团不动产投资程度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大多处于 15%~33%之间)。在保险集团资产负债结构中无论是总量还是比例都与国际保险集团有着显著差距,产生这些差距大体有两方面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一)市场形成的时间差异

国外保险集团不动产投资开展较早,不动产专业投资平台和专业平台配套公司也是经过长期运作经营,而国内不动产投资开展较晚。例如,美国国际集团(AIG)早在 1973年就收购房地产企业 AIG Lincoln,来为其不动产专业平台公司(AIG环球投资)进行投资配套。

(二)政策监管差异造成的影响

由于我国保险行业不动产投资监管政策的严格限制,我国保险集团对于不动产投资被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2010 年的实施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中对于不动产投资的方式和标的都做出了严格的界定,其中严格禁止保险公司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这与国外保险集团尤其是非寿险集团不动产投资的实际不一致,我国非寿险集团不动产投资被显著限制。

四、展望和相关建议

(一)保险行业发展

1.财产保险将受到政策驱动增长。

财产保险的政策驱动增长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保险的扩大。另一个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工程保险市场。

2.税延政策的启动将推动寿险市场的巨大发展。

与之相配套的养老保险也必然将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从而带来养老保险的巨大发展。此外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将给寿险发展带来巨大契机。

3.大类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

2014年1月保监会正式将保险投资从单项审批改变成大类监管,这给即将超过10万亿的保险资金带来更加宽阔的运用随着保险环境的改善,保险监管的完善,保险集团对不动产业务的熟悉,不动产投资将在2015年给保险集团资产配置提供更优质的选择。

(二)保险集团投资不动产建议

1.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层面。

寿险资金由于其期限结构的特点可用于不动产投资,同样财险资金只要满足沉淀资金充裕和有稳定的现金流也可以视为长期资金投资不动产。集团公司作为集团内保险资金的统一运用人,要做好对各类资产组合的分配,对各类投资项目集中使用资金,体现资金规模效益,减少内部交易成本。集团要主导个投资平台进行主动投资,寻超市场机遇,完成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2.专业平台建设方面

以国外成熟保险集团的投资不动产经验来看,正如前文所述,建议一个专业的独立的不动产投资平台对保险集团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升投资效率,避免集团直接投资带来的内部损耗,另一方面可以灵活使用投资方式,对持有、经营、出让物业做好应对。专业投资平台的优势:一是从业人员专业化避免运营风险,提高收益;二是专业子公司单独核算,避免集团内部交易成本提高,使集团交易成本低于市场成本;三是子公司模式运行,对集团公司有风险隔离作用,可由子公司代持物业及物业项目公司,防止直接投资风险。

3.保险集团投资不动产实施方面。

坚持长期持有、稳定回报的投资策略,积极探索多种创新性投资模式,投资物业类型根据集团特征不同而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 AIG.2014 AIG Annual l Report[R] .2015.

[2]Asina De Branc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by Insurance Companies:the European Experience[R] .CRNIRM, 2009.

团体保险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5-0124-04

[作者简介]赵广会(1990-),女,汉族,山西定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实务;杨新顺(1962-),男,汉族,副教授,中国保险学会理事,新疆保险学会理事,新疆首批保险市场监督员,研究方向:保险理论与实务。

[基金项目]自治区项目课题“延迟退休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研究”,人文社科类(项目编号:XJGRI2015118)。

一、兵团农业保险现状

新特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由兵团模式和地方模式组成。本文仅就兵团模式进行阐述。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农业占兵团经济总量的38%,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所以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兵团的发展,但是兵团又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区域,根据兵团民政局数据,“十二五”期间,由于各类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年均兵团人次受灾40多万元,损失更达30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农业保险总计理赔1240亿元,农业保险对兵团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兵团农业保险是由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承办的。为提高服务质量,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服务网络及专业农险队伍。目前,新疆分公司所属各级机构共有238家,其中地州分公司19家,营业部1家,支公司145家,营销服务部73个,农业保险服务网点2185个,机构网络遍布天山南北,是疆内目前唯一一家基层机构覆盖所有团场和95%以上农业连队的公司。2015年兵团农业保险规模同比增长180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2个百分点。

兵团模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模式,兵团是中央直属单位,实行的是统保方式,兵团中央补贴性农业保险保费构成仅由中央和农户两部分组成。其中,种植业:中央财政65%,农户自负35%;养殖业:中央财政80%,农户自负20%。而地方是由中央、省级、县级和农户四部分组成。

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经营优势

(一)与兵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中华联合最初就是为兵团服务的。通过多年的合作,公司的基层机构与各师、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公司员工绝大多数出身于兵团,是团场职工的后代,对团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难以割舍的纽带关系,这些员工多年服务兵团团场,有扎根兵团、服务团场的牢固敬业意识,并且有强大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团场的工作中。通过长期与师团合署办公,共同奋斗,形成了唇齿相依的默契关系,了解师团基本情况,熟悉师团基层工作流程,掌握师团农业生产动态,为全面开展农业保险承保、查勘定损、理赔服务等各项工作打下基础,能够积极协助团场开展防灾防损及农业技术应用推广。

(二)积极引进新科技,加强专业服务能力

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通过引入电子信息先进技术,如无人机、卫星遥感、3S远程查勘等,提升农业保险技术含量和专业服务能力。为了提高兵团农业保险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中华联合利用无人机及卫星遥感技术,分别构建了采集平台、展示平台和分析平台,目的就是将农业保险全流程管理和农业遥感信息紧密衔接,克服了农业保险的“承保、定损、理赔及区划”难题,打造农业保险“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防灾防损”新模式。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飞行,GPS地面定点采样三位一体的综合手段进行农险灾情查勘,避免了现场查勘时的盲目性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公司还引入了养殖业3G远程查勘技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优化并再造管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查勘成本,防范道德风险。

(三)拥有健全的机构网络,为农户提供“零距离”优质服务提供了保障

中华联合公司在兵团各师、团都有保险机构,形成了全面的服务网络,为农险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机构保障。目前,新疆有2185个农业保险服务网点,机构网络遍布天山南北,是疆内目前唯一一家基层机构覆盖所有团场和95%以上农业连队的公司。公司除农险业务以外,还开办了相当规模的家庭财产险、机动车辆险、农机具保险、农户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业务,这些涉农保险产品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为农民生活的多样性提供了一系列保险服务。

(四)承保流程与理赔流程明确清晰

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承保与理赔已经相对完善,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程序。承保过程包括承保前投保的资料准备、保险人验标、投保人填写保单、系统录单等;理赔堪损过程包括报案、调度、查勘、核损、立案等。具体如图1、图2所示。公司保费收取方式有两种:一是农户直接将保费交到或转账给保险公司;二是农户将保费交到团场或连队,由团或连统一交到保险公司,在理赔时,理赔款以打卡的方式,直接转账支付到农户。

三、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兵团职工缴费负担过重

与地方农业保险由四部分组成不同,兵团农业保险只有中央和农民两部分组成。由于兵团特殊的财政体制,农户需要承担本应由地方财政承担的缴费比例,同一补贴作物兵团农工要承担35%种植业保险自负保费,而新疆自治区地方农民只需承担保费的20%以内,而兵团农工比地方农民至少要多交15%的保费,同一地区补贴标准不一致,客观上造成了兵团农工不能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二)产品结构较单一

例如,养羊保险、林果业、农业设施、森林等产品不够,投保严重不足。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2015年初,兵团羊存栏量达53055万只,羊肉产量88万吨,已成为广大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养羊业投保率一直不高,2015年,羊参保数量为2416万只,投保率不足5%;在兵团,特色林果业和设施农业不论从资金还是劳动力来说,都属于密集型产业,高投入高产出,发生灾害的概率会更大,并且一旦发生灾害,就会形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15年,兵团设施农业参保面积仅441亩,林果业参保面积仅8240万亩;兵团森林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森林面积达2000余万亩,涉及全兵团15个师局的近2万户林业种植管理户,2015年兵团林业投保率不足1%,参保面积仅为1569万亩。这些险种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农户投保不足,保险公司盈利微小,甚至亏损,使得设计保险产品的动力不足。

(三)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

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在不断引进高新技术,通过引入无人机、卫星遥感3S远程查勘、养殖业3G远程查勘的高新技术,提升农业保险技术含量和专业服务能力。但是目前公司还没有建立一些数据库,如气象数据库、农产品数据库、专家系统、灾害风险系统等资源库,使得保险公司不能够有效得到合理的农业信息。

四、对策建议

(一)适当降低兵团缴费率和免赔率

兵团职工缴费负担过重,一是由于兵团农业保险只由中央和农民两部分组成,少了地方模式上省级与县级政府的支持。二是由于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盈利性所导致。所以要想降低缴费率和免赔率,进一步加大对新疆兵团的政策扶持;保险公司要合理规范保险全过程,包括与相关部门合作、采用高新技术提前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机率,使保险标的损失率达到最小,在政府与公司双重的作用下,在相同的利润条件下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时就可以降低缴费率和免赔率。

(二)探索多元化农险险种

兵团属于特殊的行政体制,要探索多元化农业保险险种,一是中央以及政府必须将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计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列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这些作物的扶持力度,如林果业、农业设施、森林、养羊等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作物。二是保险公司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险种,如收入、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卫星植被生长指数保险、牲畜死亡率指数保险),这些新产品要实际考虑农民的需求,在农民与公司都满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效避免道德风险与逆选择。因为兵团分布在新疆14个地、州、市境内,区域跨度比较大,保险公司要针对不同地区设计出符合当地的产品,实行产品、费率、保额等差异化,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

(三)建立与农业相关的数据库

保险公司应与气象、农业、畜牧业等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所以建立数据库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风险评价和评估直接来源于历史灾情数据,进而决定费率的厘定,所以数据库的建立是保险公司经营必不可少的措施。农产品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灾害风险因子数据库等资源,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有很大帮助,能够实现数据化管理保险标的和有效管控风险水平。要建立一系列的数据库,首要任务就是要大量采集农业信息,此时保险公司就须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便获得更加详尽的信息。

新疆兵团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扶持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华联合保险公司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与兵团沟通协调,申请将兵团种植业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提高到80%,降低职工缴费负担;争取兵F林果业、设施农业、番茄、红辣椒、红花、枸杞、啤酒花、打瓜籽、冷水鱼、羊、马等特色农业的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地,提高这些产业的保险覆盖率。其次,保险公司自身要持续进行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创新、服务体系创新、销售渠道创新,进一步提高公司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公司竞争力。另外,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展再保险业务、政府要逐步开始筹集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以防兵团地区巨灾的出现,通过再保险业务和巨灾风险基金的建立,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使保险能在最大程度上为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开宇,张崇尚,邢鹂. 农业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2):62-69.

[2]庹国柱,朱俊生. 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J]. 保险研究,2014(2):44-53.

[3]庹国柱.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障碍与前景[J]. 保险研究,2012(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