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5 14:56:26

隔代教育论文

隔代教育论文篇1

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还有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中国社会形态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原始社会开始,上至皇家世胄,下至平民百姓,源远流长的沿续到今日。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而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品质。隔代教育的优劣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空巢家庭”异军突起,隔代家庭显著增加。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深刻地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广泛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教书育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审时夺势,准确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科学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最佳配置;主动对接,不断摸索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路径;适应社会和家庭教育变化的现状;狠练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努力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思路,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家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而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样的隔代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老年人大多经受生活的磨炼,人生观稳定且鲜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较好的传承给孙辈,例如像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等一些美德,能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孙,有的甚至能形成家风,形成儿童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相关知识,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他们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让孩子从中获益。三是老人教育孩子的时间充裕,有足够的耐心。祖辈充分的怜爱、责任,在管教孩子时通常比年轻的父母更有耐心,能够细致周到的照顾孩子,帮孩子答疑解惑,不太会对孩子发脾气。四是物质生活条件较好。老人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和积累,从物质条件来看,一般比较优越,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加之隔代的爱很浓,老人舍得为孩子成长投资,一般来说对孩子成长在物质方面是能满足的。五是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以及普遍存在的隔代疼的心理,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使得隔代育儿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加之多数老人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祖辈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是教育孩子的有利方面,然而,由祖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的老人特性不可逾越,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因此,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由于第三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老人们生怕孙辈出差错,生怕儿女责怪,于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能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让其满足。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二是保姆式呵护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的形成。比如怕孩子被开水烫着,孩子喝水由爷爷倒。出门怕不安全,爷爷总是拉着孙子的手等等。三是祖辈在几十年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成定势,其思维不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及时更新观念,观念相对滞后。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诸如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影响了孩子们们探究事物的特点的创新行为的养成。四是隔代教育影响孙辈身体平衡发育。首先,在合理膳食、营养平衡方面,老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不太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其次,老人们总是担心孩子着凉感冒,总是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也不爱开门窗通风,造成孩子们体质下降。再则,老人通常腿脚不灵便,怕孩子有个闪失,孩子参与符合孩子天性的活动机会偏少,所以,现在校园里有不少身体敏捷度不高,体质偏差的小胖墩。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扬长避短,不断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众所周知,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共同的责任,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使农村家庭体系发生了裂变,不可逆转地产生隔代教育现象。作为学校,我们就是要从当前教育实际出发,探究家校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做法:一是把学生的爷爷、奶奶们请进来,办好隔代家长学校。我们利用双休日把隔代家长请进学校里。开展六讲,即,请相关领导讲有关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请教育骨干讲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请教育专家讲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请优秀班主任讲学生个性发展、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养成途径;请优秀隔代家长讲隔代教育的好做法;请班主任教师们给隔代家长释疑解难。通过学习,隔代家长们学会了在和孙辈的生活中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首先我是老师,其次我才是爷爷。让孙辈们对隔代家长既

隔代教育论文篇2

家庭教育在历史中存在已久,而作为家庭教育方式之一的隔代教育发端于上个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父辈用于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势必造成与子女交流的时间受到压缩,祖辈就需要花大量时间与孙辈交往,自然就产生了隔代教育问题。文章结合已有的研究发现,以及前人作的理论研究,结合社区特色,提出社区支持的实践路径。

一、隔代教育

(一)概念界定

隔代教育的定义:韩云霞认为隔代教育就是祖辈家长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一般是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1]孙青霞认为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和孙辈之间进行的,是祖辈对孙辈的成长发生影响的过程,这一影响过程实际上也是祖辈与孙辈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2]王国为认为隔代教育是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由祖辈抚养的方式。[3]黄珊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对孙辈承担一定的或主要的教育责任。不论是完全有祖辈抚养,还是祖辈只承担白天或部分时间段的照顾,都是隔代教育的范畴。[4]综合以上定义,文章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一天的某个时段负责孙辈的生活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祖孙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S社区隔代教育现状

(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此次调查对象之一为S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阶段的学生,随机选取2年级和4年级各一个班,男女比例基本协调。收集调查问卷82份,有效问卷80份。调查对象的家庭结构情况,有46户家庭是属于核心家庭,只和爸爸妈妈居住的两代共居,而有5户家庭是完全由祖父辈与孙辈隔代共居的家庭,也就是说,剩下的29户家庭是由小孩、父母、祖父母组成的三代共居家庭,这类家庭占调查总数的36.3%。此外调研还对S社区居住的老人进行随机调查,收集调查问卷共55份,有效问卷52份。有30.9%的调研对象在51-60岁之间,而有45.5%的调研对象在61-70岁之间,其余年龄阶段所占比例较小,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是这两个年龄阶段的老人正在经历隔代教育。

(2)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主要问题:本部分不对隔代教育的利进行论述,旨在通过发现其弊端为下文研究树立问题意识。

一、祖辈虽然关心孩子学习,但在如何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存在分歧。祖辈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多数难以承担学业辅导的工作。这是由于祖辈生活年代的原因,他们很少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文化素养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相比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体现了“消极性”的祖辈占多数,同时,很少有祖辈会和学校老师沟通,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祖辈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面的知识匮乏。要求孩子听话、顺从,以及用威胁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都是被现代教育科学所批判的,这一问题反映出近一半的祖辈都存在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究其原因:祖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形成于期间或之前,教育观念落后于时代,很多时候不能理解孙辈的想法与行为。

三、并且大部分祖辈不愿参加社区课堂,多数认为这是孩子父母的任务,责任感不强。

四、由于孩子长时间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对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影响。祖辈与父辈对幼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有时发生严重的冲突,造成两代关系紧张,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在关于孙辈教育上产生严重问题时,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使得祖孙关系更为亲近,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造成亲子隔阂。

五、祖辈溺爱幼儿易导致形成不良的个性,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老人过于关爱幼儿,导致幼儿智能发展受阻,自理能力不能得到适当的发展,形成骄纵的性格也不利于孩子的培养。

三、社区支持理论下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实践路径

该理论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会支持就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取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社区支持就是社会支持的一部分,社区对隔代教育支持的功能是学校教育所不能给予的,对家庭来说社区不仅是一个资源的提供者、关怀者(给社区中的隔代家庭给予关怀),而且还是信息的传递者。所以社区支持对家庭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6]

1.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内容

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概念的核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保障祖辈与孙辈受教育权利,培养社区幼儿的生存发展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要在政府政策中明确规定关于社区支持的相关权责义,建立和完善社区的管理组织机制,营造重视隔代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和社区环境,增强社区里每个家庭接受社区支持的主体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工作真正实现。

2.培华社区隔代教育的实践路径

(1)政府支持: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在社会层面首先要应对的就是有差异甚至不公平的公共政策、制度与教育制度,促使社区里的隔代教育相关者获得社会层面的认同。因此,首先政府应出台关于社区和家庭重视隔代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来增加社区支持的资源供给,构建完善的社区支持的教育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制度支持还只是一种法律法规上的规定,机制却是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实践的保障。机制支持主要是建立社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来保障社区里的家庭能够真正享有社区教育资源,以及运用与行使教育权利的过程。保证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实现,就应构筑完善的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

(2)环境支持:在缺乏社区支持的家庭环境氛围中,很多家庭并不会利用社区里现成的教育资源,也缺乏与社区的互动,从而隔代教育的相关者无法运作和实施,而支持性的社区教育环境,则可使社区里的各个家庭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良性互动并结成一定的教育关系网络,从而拥有更多且不断扩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资本。因此,环境支持是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关键环节之一。社区可举办家长交流活动,让家长交流育儿经验,让家长树立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社区设读书角,提供祖辈学习的各种育儿书籍;社区开设家长课程、讲座让家长吸收各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在社区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3)心理支持:我国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不仅体现在缺乏社区参与家庭的制度、机制和环境,而且还体现为家庭对社区教育资源缺乏状态的不断内化,形成严重的排斥意识。家庭中的父辈与祖辈往往没有受过专门的隔代教育训练,父辈的教育素养并不高,也没有意识到社区对家庭的支持作用,这些都妨碍了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实现,形成“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或者父母的事”的心理,从而导致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的工作进展缓慢。因此,隔代教育的社区支持还必须注重心理支持,协助家庭中的祖辈与父辈树立社区意识并提家庭教育者的教育素养。具体方式通过开展儿童之家辅导儿童减轻祖辈的心理压力,社区组织学校、社区、家长有效沟通缓减各方的压力。(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韩云霞・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初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网

[2]孙青霞・隔代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N]・丽水日报,2005-3-21

隔代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16-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项目“文化资本视角下的隔代教育研究”(编号JY125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秀兰(1982―),女,广西贵港人,硕士,萍乡学院讲师。

随着我国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可以说,当前中国很多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然而,祖辈为孙辈付出了一切,隔代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数据表明,老一辈人带孩子的成功率非常低,还不到30%。这就让人们疑惑:为什么隔代教育难以成功?隔代教育存在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文化资本理论的角度来进行关注的还很少。本文试图借用文化资本理论,对隔代教育进行解释和剖析,以期解释隔代教育质量不如双亲教育质量的原因,并提出提高隔代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文化资本理论及其关键概念[HTSS]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最先由法国著名学者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布迪厄运用文化资本解释了学生由于社会出身不同而导致在学业成就上存在巨大差异。他认为家庭出身不仅仅通过单纯的经济收入来影响求学的孩子,文化资本的传承也是阶级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在剔除了经济位置和社会出身的因素的影响后,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表现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的类型。”[1]

(一)文化资本

在《资本的形式》中,布迪厄把资本分为三种形态: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指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为未来带来收益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是内含文化资本,即以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存在于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二是具体文化资本,即借助书籍、图片、工具等以文化商品存在的形式;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即以被制度认可的形式存在,如学业证书或专业执照。

(二)惯习

惯习是一套持久的性情倾向系统,它浓缩着个体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文化传统、集体的历史,寄寓着个人接受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不知不觉地形成人的社会实践。个体的惯习结构决定了他的思想方式、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三)场域

布迪厄认为,浑然一体的社会世界其实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小世界――场域,每一个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如经济的场域、政治上权力的场域、文学的场域等。每个场域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场域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空间,个体会想方设法利用各种策略来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以便自身拥有最大化的资本。

(四)三者的关系

个体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发挥作用,不同的社会位置使个体获得不同的资本,形成不同的惯习。场域从外部结构规定个体的行为,惯习从内部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了场域的支配原则并形成与场域契合的惯习,同时无意识地争夺社会的合法资源,实现资本的占有。

二、隔代教育中的文化资本分析[HTSS]

家庭是文化资本转移的最隐秘的场所,也是社会再生产最隐秘的策略。隔代教育与双亲教育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文化资本的数量、质量和类型上有巨大的差异。

(一)隔代教育中文化资本相对匮乏

1.隔代教育中的内含文化资本

每个人在家庭和学校教育别是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把知识和经验内化成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构成了一个人欣赏与理解的框架,进而形成个体化文化资本。个体化文化资本可以通过个体的修养、品位或言谈举止具体表现出来。个体化文化资本的积累开始于儿童早期。这就要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或专家、学者为培养儿童对于文化差别的敏感性而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就是个体化文化资本的形成,需要习得者身体力行的学习和长时间的投入。在家庭内部能够有效地传递的文化资本,既需要家庭小团体占有相当数量的文化资本,又需要能够用到文化资本上的可用时间(尤其以母亲的自由时间为表现形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文化资本的有效传递。

在隔代教育中,尽管老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但是他们主要用在打牌、看电视、聊天上,花在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的时间较少,而在双亲教育中,父母特别是城市的父母会花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相对于双亲教育来说,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即使他们有心施教,也因为自身受教育水平有限而无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参与高雅文化活动和阅读活动也是具有文化资本的重要表现。调查发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辈很少带孩子去书店,听音乐会,看电影,参观博物馆、艺术展之类的高雅、陶冶情操的活动,也不关注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此外,由于精力体力都有限,祖辈也很少带孩子外出参观、旅游,而在双亲教育中,父母则会在假期带孩子游览祖国大好山河,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隔代教育中的具体文化资本

具体文化资本是具有物质载体的文化资本,如绘画、雕刻作品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文化耐用品、书籍等理解为客体化的文化资本。具体文化资本不仅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文化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布迪厄认为,具体文化资本虽然可以像文化商品一样进行馈赠、继承,但是只有与嵌入状态的文化资本相结合才能被定义和获得彰显。换而言之,具体文化资本除了可以直接让子女继承并转化为经济资本以外,更重要的是为子女掌握具体化的文化资本提供条件。如果子女仅是简单地占有这些客体状态的文化资本,他只需通过简单的继承就可以看,但如果想显现它们(消费它们、使用它们),则其本人必须结合具体化的文化资本。即子女要使用这些资本,他本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能力。[2]

在隔代教育中,祖辈所拥有的具体文化资本远不如双亲教育中的父辈。我们的调查显示,在书籍、报纸、艺术品、学习机、电脑、健身器材等与文化素养提高相关的文化商品中,祖辈的占有量远远低于父辈的占有量。在文化活动的参与中,祖辈很少带孩子去参观艺术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等。可以说,隔代教育中的祖辈在文化商品和文化活动上的拥有和参与量远不如双亲教育,因此他们就无法为孩子提供获取文化能力所需的客观条件,也无法为孩子提供使文化能力内化所需要的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当孩子走进学校场域时,在能力、特长、见识和沟通交际等方面都无法和双亲教育的孩子并驾齐驱。

3.隔代教育中的制度文化资本

制度文化资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所具有的学术资格在子女社会化过程中间接起作用的。相比较而言,双亲教育中的父辈一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祖辈一代。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与他们的文化程度有极大的相关,当他们的文化程度越高时,他们越容易自觉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注重教育的科学方法。在教养方式上,双亲教育中的父辈会有意识地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宽松的家庭环境,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教育期望,在教育过程中能及时地自我充电,并积极与教师、教育专家沟通;父辈往往比祖辈更注重早期教育,使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上就处于有利位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可以在子女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而所有这些,隔代教育中的祖辈则很难做到。在教育内容上,祖辈往往局限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孩子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处事能力、抗挫能力等的训练,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二)隔代教育在教育场域中处于不利地位

场域是通过自己的内在发展机制加以构建的,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自主性,如艺术场域、宗教场域、经济场域、教育场域等。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运作逻辑,不能互相替代。进入一个场域,就意味着要求行动者心照不宣地接受不同逻辑规则的约束,接受该场域的“游戏规则”。在教育这个场域内,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消费类型及文化品位都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着结构与功能的同构性,打上了老年人的烙印,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符,致使隔代教育在教育场域中处于弱势地位。

(三)隔代教育中惯习的劣势难以克服

惯习来自早期的社会化经验,特别是在儿童时期,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便非常抵制变化。对于生活在分层社会世界中的特定群体而言,惯习一方面为其行为设立了限制,从物质上、社会上、文化上决定了对于特定社会群体而言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什么是“我们的”、什么不是“我们的”,并把自己主动排除于与自己无缘的商品、人物以及生活方式之外。在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容易靠经验来带孩子,他们倾向于用几十年前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他们认为他们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而现实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许多方面已跟不上时代了。

此外,影响孩子成功机会的教育期望来自惯习。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对孙辈要么不期望,要么期望过高。祖辈对孩子的成功不抱期望,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降低成功的可能性;祖辈期望过高,则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挫折感,更难成功。

三、思考与建议[HTSS]

通过文化资本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隔代教育效果不如双亲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隔代教育中祖辈具有的文化资本量远不如双亲教育中父母拥有的文化资本量,隔代教育在教育场域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相对于父辈来说,祖辈特别是农村的老人是持文化资本较少的群体,他们无法给孙辈提供增长文化能力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无力为孙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智力和心理支持。而双亲教育中的孩子在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之前便已通过早期社会化,凭借家庭内部的代际传递,获取了比隔代教育的孩子更多数量与类型的文化资本。因此,要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以下几点对策值得思考:

1.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中,老人们承担了过多的责任,而孩子父母却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有隔代教育的家庭应该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父母重教,老人重养。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祖辈最多负责孩子生活方面的事情,教育方面尽量交给父母。年轻父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适合于引导孩子心、性、智方面的健康成长;祖辈们生活经验更为丰富,时间更加宽裕,可以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白天孩子可以交由老人带,但是到了晚上父母一定要带养、陪伴自己的孩子,而节假日也应由父母带着孩子进行亲子活动。只有家庭成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扬其长,隔代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积极开办祖辈家长学校

既然祖辈是持文化资本较少的群体,我们就应该着重提升祖辈们的文化资本,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办祖辈家长学校。政府应当组织当地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根据地方特点建立真正属于老人的家长培训班或家长学校,让老人们通过听课学习和相互交流,逐步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掌握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当然,要开办祖辈家长学校,在授课时间、授课方式上要根据老人的特点和欣赏偏好灵活进行;可以分别对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老人家长进行相应阶段的教育培训,向他们讲解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出现的状况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育人,等等,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3.整合社区资源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老年人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因此,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和整合社区各种教育资源为隔代教育服务。例如,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于2002年成立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例子。该中心紧紧依靠社区群团组织,充分整合社区资源,针对社区内家长和学生对家教指导的渴望,以及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需要帮困助学的需求,统筹兼顾建立了一个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服务基地。

4.大力开展隔代教育的宣传

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社区墙体宣传等,多方位、多渠道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推广老人带孩子成功的经验,努力提高祖辈科学育孙的能力。学校、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印刷和免费发放一些祖辈家长读物。比如,万莹著的《隔代教育书》就是较优秀的隔代教育著作,然而我们的老人们往往不会主动购买和阅读这样的书籍。那么社区或教育主管部门就可以选取其中的优质内容,在老人活动中心、公园甚至老年人室免费发放给老人看,让老人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另外,各类电视台也应该策划、制作一些与隔代教育相关的趣味节目。只有建立、完善隔代教育的指导网络,隔代教育的美好前景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隔代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03-07

当今中国,祖辈深度参与家庭儿童照料与教育非常普遍。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调查数据显示,0―5岁儿童日常照料和教育的承担人,主要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显示,49.89%的中老年人在前一年照看了孙子女或重孙子女。然而,关于隔代教育的效果,众多研究者认为利弊共存,总体而言弊大于利[2][3]。这一结论值得深思。在“含饴弄孙”文化浓厚的中国,一方面大量老年人有“弄孙”的意愿,另一方面中青年家庭也有此种需求,为何在供需两旺情况下,隔代教育却落个“弊大于利”的评价?对隔代教育的价值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怎样促进隔代教育价值的实现?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生育政策大调整的社会背景下,认真分析上述问题,有助于彰显隔代教育价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代际关系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关注隔代教育要有新思维

从现有相关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者把隔代教育作为与亲子教育相对应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提出了多种定义。有些研究者认为:隔代教育是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由祖辈抚养儿童的教育[4],是祖辈对孙辈承担全部或者主要的照料与教育责任[5][6],是祖辈与孙辈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7]。还有研究者强调,祖辈照料和教育孙辈的状况连续或累计达到半年以上才可称之为隔代教育[8]。上述观点都是从家庭领域来理解隔代教育,学者们也主要是针对家庭隔代教育进行利弊分析。

家庭之外还存在更宽广的隔代教育领域。从年龄结构看,社会包括儿童、中青年人和老年人三大群体,老年人处于祖辈的地位,老年人在家庭领域之外从事的照料和教育儿童的活动也属于隔代教育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持续鼓励离退休干部、科技工作者、专家等老年群体积极践行老有所为,为国家和社会再做贡献。如建立中国关工委组织体系,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的骨干带头作用,做了大量的关心、教育儿童的工作。《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情况下可从事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优良传统教育、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等活动,以立法的形式将老年人从事隔代教育作为一项权利固定下来。2016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可见,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领域都从事着隔代教育活动,前者可称为家庭隔代教育,后者可称为社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活动场域的扩大同时也是拓展了其价值实现空间。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是指老年人对儿童进行照料和教育的活动。实施主体是老年人,实施客体是未成年儿童,实施场所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教育照料机构等,实施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和教育等活动。我们强调隔代教育的实施主体和客体,以期探究老龄社会中老年人作为教育人力资源对于儿童成长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二、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价值

在儿童照料和教育方面,老年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他人”。老年人的“在场”既可以直接对儿童成长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加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隔代教育利在儿童,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1.老年人为儿童提供悉心的生活照顾和关爱呵护

儿童有一种天生的寻求亲近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形成对看护者的特殊情感依恋得以满足。诚然,亲子依恋尤其是母子依恋是满足儿童亲近需要的最好选择。但是,当儿童亲子依恋缺失或不足时,祖辈老人与儿童之间的依恋可以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9]。而且,祖辈老人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比如“隔代亲”带来的爱心、“老玩童”牵手“小顽童”带来的开心、时间充裕压力小带来的耐心等等,使得祖辈有更好的心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照顾和教育儿童,与儿童建立融洽的情感依恋关系,缓解亲子分离给儿童带来的紧张感和不安全感,有助于儿童在沐浴着关爱的宽松环境下健康成长。

2.老年人对儿童成长具有文化影响力

首先体现在知识文化的传授。老年人言传身教,以多种方式将自己历经一生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儿童,对儿童成长会产生独特的教育、启迪和指导作用。其次体现在伦理道德的传承。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凝聚着时间的积淀,一句成语由老年人和青年人说出来,其含义和深刻程度大不一样,因为在老年人那里,成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和经验[10]。这种凝结时间和经验的伦理道德观念会通过隔代教育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隔代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

首先,从家庭隔代教育来看,老年人通过隔代教育嵌入到子代的“家”里,形成祖子孙三代的家庭代际关系,带动了更频繁的代际互动。在家庭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趋势明显的现代社会,这样的代际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和家庭伦理。其次,从社会隔代教育来看,社会中的儿童、中青年人、老年人会因隔代教育而增加交流与沟通,有助于社会上三大年龄群体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儿童和中青年人树立正确的老人观和社会伦理观。

4.老年人的存在对儿童成长的镜鉴作用

老年人存在本身所体现的生命意义,对其他年龄段人群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有研究者指出,老年人能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做事情,什么也不做就存在在那里就有价值[11]。他们一生的经验或教训以存在的方式带给儿童直观的启迪和借鉴。如同《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中所说:“老年人在家庭、邻里以及各种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依然传授着无可替代的人类课程。老年人不仅以他的生命,并且事实上也以他的死亡教导着我们所有的人。”

(二)隔代教育利在家庭,增强家庭育幼能力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首要责任主体。隔代教育可以增强家庭的育幼能力,为儿童成长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这里仅就家庭隔代教育来分析。

1.隔代教育助力父辈,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第一,提供劳务支持。祖辈对儿童的生活照料和教育以及其他家务劳动的承担,为父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其专心致志于学习和工作,为家庭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第二,提供经济支持。虽然老年人承担的隔代教育、家务劳动不用金钱来衡量,是无偿的。但是,这种无偿家庭服务很好地替代了有偿家庭服务,大大减轻了父辈的经济负担。经济条件好的祖辈还可能直接提供经济支持,成为“带工资上岗的保姆”。第三,提供心理支持。人们常说,父母在哪里,根就在哪里。有父母在,自己年龄再大也感觉是孩子。在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各种风险增多的现代生活中,这种心理支持是可贵、无私和真挚的。

2.隔代教育助力祖辈,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众所周知,隔代教育对祖辈的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让祖辈不仅可以排解孤寂,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以老有所为,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隔代教育被有些人戏称为老年人身心不适的“孙子疗法”。基于家庭在老年人养老中负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隔代教育带给老年人的种种裨益,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减轻了家庭的养老负担。

3.隔代教育助力家庭成员互动,促进家庭关系和谐

祖辈老人与孙辈儿童的长时间相处与陪伴,使得祖孙关系融洽密切。父辈因为教养孩子的问题与祖辈老人的交流也更加密切。虽然家庭代际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但是,隔代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形成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和谐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家庭情感基础。

总之,隔代教育把家庭中需要赡养和抚养的两个群体链接在一起,产生了互哺多赢的效果,提高了家庭育幼养老能力,为儿童成长提供更优越的家庭条件。

(三)隔代教育利在社会,优化社会育幼条件

儿童属于小家庭,也属于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责任主体。隔代教育有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儿童成长的社会抚养力。

1.隔代教育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贯穿21世纪的人口国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发展主体结构的根本性改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深刻、全面且长期的风险挑战。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积极”的含义之一是积极看待老年人,老年人群体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技能和智慧,是一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2]。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实践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必然之道。

在我国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要高度重视隔代教育这一重要途径。第一,我国有“含饴弄孙”的文化传统,有供需两旺的现实需求,老年人还有从事隔代教育的多种优势,有时间、有爱心、有经验、有耐心、有童心……,这些使得老年人力资源在隔代教育中更容易被开发。第二,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低龄健康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高。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60―69岁低龄老人占56.2%,70―79岁中龄老人占32.0%;健康自评方面,城镇老人自评“一般、较好、很好”的比例为80.9%,农村老人的相应比例为71.5%[13]。这些低龄健康老人为隔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

2.隔代教育促进儿童照料和教育体系的完善

自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以及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其目的之一是逐步扭转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有利的人口基础。然而,计划生育新政的实施遇到“幼儿无人带”因素的制约,有些年轻夫妇因此而放弃生育打算。因此,要实现政策预期目标,必须集合家庭、市场、社会、国家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儿童照料和教育体系。鼓励老年人参与到儿童照料和教育工作中,无疑对完善儿童照料和教育体系大有裨益:一是大大增加了儿童照料和教育工作的从业者,能满足更多的儿童照料和教育需求。二是有助于提高儿童照料和教育的质量,因为老年人作为教育者有其独特优势和价值。老年人既可以在家庭领域从事隔代教育,也可以在社会领域通过志愿服务或有偿服务等方式加入儿童照料和教育机构,承担教养儿童的责任。

客观来说,儿童成长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老人们自身的人文修养、教育素养,二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如果老人们自身素养高,能获得足够的外部支持,那么,隔代教育的质量就会好,价值就能得以彰显;否则,隔代教育的质量堪忧,价值被遮掩,妨碍儿童健康成长。

三、创新教育治理,促进隔代教育价值实现

教育治理是多元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治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相对于传统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治理的优势在于协调多元主体民主参与,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14]。在老龄社会背景下,隔代教育质量事关儿童成长、老年人价值实现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亟须创新隔代教育治理体系,树立共生教育治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运用多样化治理工具,对隔代教育进行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治理,以提高隔代教育质量,促进隔代教育价值实现。图1展示了隔代教育治理创新的基本逻辑。

(一)树立共生教育治理理念

“共生”原为生物学名词,然后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哲学层面的“共生”描述一种“自然和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们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系”[15]的生存状态,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是建立联系的基础和前提。共生教育是共生哲学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凸显三个核心要素:一是异质共存性,肯定教育系统中异质“他者”的地位与价值,并与之共存,把异质“他者”的发展纳入自己的视阈。二是共同生成性,强调教育过程中各主体的交往、理解与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动态地实现共同生长和发展。三是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拓展与提升,体现教育对生命价值的精神关照[16]。

以共生教育理念为指导,隔代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异质性因素的存在和价值

老年人作为施教主体是隔代教育的独特之处,相比于父母、专业教师等教育者,老年人具有不同的内在规定性,这会给隔代教育带来种种“异质性因素”。因此,首先要承认和尊重老年人作为“异质”教育者的存在,其次还要尊重异质性因素的内在价值,老年人有其隐含的创造性因素,蕴含着教育新的生机和希望。

2.以实现共同成长为教育目的

隔代教育作为老年人与儿童之间的教育活动,承载着双方主体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现实中,隔代教育促进儿童成长受到大家关注和重视,然而老年人成长的目标常常被忽视。这是造成隔代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没有成长中的老年人,如何提供与时俱进的优质教育?因此,隔代教育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老年人的价值,而且要让老年人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和精神追求,与儿童共同成长[17]。

3.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进行

坚持自愿量力原则是因为:首先,“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18],隔代教育要体现这种本质意义的探索,必须在自愿量力前提下运行。其次,隔代教育是老有所为的一种方式,老有所为是在自愿量力的情况下为社会所做的力所能及的有益贡献。最后,现实社会中一些老年人虽然不愿或者不能,但是无奈被迫接受教育儿童的责任,结果对自己、儿童乃至家庭都可能产生伤害。因此,自愿量力是隔代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

(二)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

多元主体治理结构涉及两个问题:治理主体是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老年人是隔代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儿童父母对儿童负有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因而是必然的参与者(除非父母不健在)。此外,政府、学校、社区及相关社会组织是隔代教育的支持者。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关键在于明晰各治理主体的基本责任,建立主体间有效联动的机制。

1.老年人是隔代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自身的教育素养直接关系到隔代教育的质量。为此,老年人应做到:对自己隔代教育的责任有清醒的认识,树立主体性意识,创造性地展示自身的教育能力;加强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儿童身、心、智全方面成长;积极主动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与儿童父母、儿童所在学校、社区(村)居委会(村委会)等其他主体建立联系,参与他们组织的相关活动,获得社会支持。

2.父母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在隔代教育过程中,父母应注意:一要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不能“放手”或“甩手”。不管工作多忙,距离多远,父母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交流。二是父母要经常与祖辈探讨是否有意愿、有能力、有资源进行隔代教育,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愿望,共同选择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三要及时对祖辈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感谢,教育孩子尊老敬老;经常与祖辈交流教育情况,探讨合理对策。四要积极搭建社会支持网,与孩子的学校老师、社区(村)居委会(村委会)、相关公益服务组织等保持联系,为家庭隔代教育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3.学校重视,为隔代教育注入专业力量

幼儿园、中小学校是儿童的重要学习和生活场所,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能发挥专业优势重点支持隔代教育。一是把隔代教育纳入学校工作内容,配备人、财、物等资源,加强检查和评估。二是建立隔代教育儿童的个人档案,全面动态把握他们的学习、心理、行为等基本情况。三是建立学校老师与隔代教育者以及学生父母的联系机制。通过“请进校”、“送上门”等方式为隔代教育者提供咨询和专业指导服务,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四是向地方政府、各类社会组织争取资源,用于支持隔代教育的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

4.社区依托,搭建支持平台

社区是老年人和儿童重要的生活场所,也是各种社会支持的平台。社区有关各方,如各类社区组织、驻区单位、服务机构、邻里都是隔代教育的支持者。其中,居委会、村委会应当发挥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一是把隔代教育纳入社区工作内容,做好部署、检查、总结、考核等工作。二是通过政府投入、社区管理,广泛设立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使之成为隔代教育的理论传播平台和实践活动平台。三是整合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内各类组织和个人以其所拥有的场地、设施、人力、技术等资源为隔代教育提供直接的支持。四是对社区内隔代教育的质量进行调查和了解,向地方政府、学校、父母等相关主体提供及时反馈。

5.社会牵动,支持隔代教育

一是加强隔代教育价值的宣传,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关工委、老年协会、老年大学、青少年宫、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相关公益慈善组织、企业等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帮助老年人提升教育素养。三是发挥报刊、网络、图书、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开辟专栏探讨隔代教育问题,宣讲科学的隔代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使老年人获取更加丰富的有用信息。

6.政府引导,激发各类主体的治理潜能

政府在隔代教育治理中扮演着元治理的角色,是“治理的治理者”,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政府作为倡导者,应当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隔代教育的发展,把它纳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予以考核评估。二是政府作为支持者,应对其他治理主体提供政策、经费等支持,以提高它们参与隔代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实力。比如: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父母履行教养义务的能力,提高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对隔代教育的资源投入,向相关社会组织购买专业,等等。三是政府作为规制者,应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各治理主体的责任和权力,制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四是政府作为协调者,应创设各主体参与平台,营造平等环境,拓宽参与渠道,整合多方资源。五是政府作为监督者,应监督各治理主体履行职责的情况,对隔代教育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应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后,政府应当尽力消除无奈心理下的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比如:调整随迁子女入学政策,降低入学成本;强化再就业工程,促进父母就近就业,以此加强亲子教育,使得不愿或不能的老年人从隔代教育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三)运用多样化治理工具

多元主体治理结构的操作化应该落实为治理工具的运用。隔代教育治理过程中,不同的治理主体要使用合适的治理工具以期达到效益最大化。本文重点关注的治理工具包括调查研究、教育培训、协商合作、建章立制,当然在实践探索中还会有其他有效的治理工具。

1.调查研究

在调查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为隔代教育实践提供专业的、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应当善用调查研究治理工具,来提高隔代教育的科学性。一要持续开展基线调查和追踪调查,把握现状,诊断问题,为政策制订提供依据。二要深入挖掘老年人的隔代教育资源,比如劳务资源、时间资源、红色精神资源、银色智力资源等[19],丰富隔代教育的内容。三要加强对隔代教育规律、方法、途径、技术等的研究,提高隔代教育的实效性。四要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读本和易行有效的实践指南,加强实践指导。

2.教育培训

老年人从事隔代教育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隔代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应当大力加强教育和培训,把从事隔代教育的老年人培养成高质素的从业者。一要激发老年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老年人认识到自我发展对儿童成长的重大影响,从而激发老年人自主学习隔代教育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动力。二要开展隔代教育相关教育和培训活动。兴办隔代家长学校,在老年大学或者社区学校中开设隔代教育相关课程、培训班等,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途径,老年人可以丰富隔代教育知识,提高隔代教育素养。

3.协商合作

教育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也强调各主体之间的协商、博弈与合作,正如罗西瑙(Rosenau)所说,“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群体势力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治理体系。它的运作逻辑是以谈判为基础,强调行为者之间的对话与合作”[20]。在隔代教育治理过程中,由于不同治理主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主体间会呈现出明显差异性,这就要求各个治理主体习惯以协商、磨合、合作的方式来面对和解决隔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保持长久的、稳定的、积极的参与态度,在反复的谈判协商、碰撞磨合、妥协均衡中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善用协商合作治理工具,将凸显隔代教育治理的民主化优势,增强隔代教育治理合力。

4.建章立制

建章立制是隔代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各个主体的治理行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都应当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隔代教育的各个治理主体既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者,也是其遵循者。为隔代教育实践护航的制度涉及四类:一是与老年人和儿童相关的权益保障和福利服务制度。隔代教育联结了老年人和儿童两个弱势群体,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等保障他们的特殊权益和福利。贯彻执行这些制度是做好隔代教育的基础。二是激励各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完善隔代教育的制度和政策,以期壮大隔代教育治理力量。三是各治理主体参与制订隔代教育活动的运行规则。如制订《隔代教育者履责考评办法》《教师优化隔代教育指导制度》《隔代家长学校章程》等规章制度。四是各治理主体沟通合作的制度。如:建立家校、村校或多主体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老年人、学校、父母、居委会(村委会)等主体之间畅通的联系;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及时处理隔代教育中的突发事件。

新的社会背景对隔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隔代教育质量,将有助于创新更为丰富的儿童教养方式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方式,让老年人祖辈、中青年父辈、儿童孙辈等社会主体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还将有助于隔代教育价值的充分实现,让老年人、儿童及家庭、整个社会都同享其利。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R].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5:67.

[2]宋晓红.隔代抚养问题之我见[J].山东教育,2014(17):43-44.

[3]史小力,吴秀兰.中国式隔代教育利弊之辩[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86-89.

[4]王因为.祖辈照料下一代的误区[C]//陈一筠,陆士桢.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究会文集.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37.

[5]张琦妍,李丹.国内外隔代抚养之痛与对策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11):23-28.

[6]梁军,刘玲.浅论隔代教育的“相隔”与“相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5):19-21.

[7]孙清霞.隔代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N].丽水日报,2005-3-21.

[8]戚海燕,朱家存.促进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144-147.

[9]岳建宏,王争艳,文娜.从非母亲看护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看中国当前的祖辈看护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1-127.

[10]姜向群.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1(2):61-66.

[11]刘丽,张日N.祖孙关系及其功能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3):504-507.

[12]穆光宗.成功老龄化:中国老龄治理的战略构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55-61.

[13]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1-2.

[14]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15]周成名,李继东.共生时代的哲学和伦理基础[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45-48.

[16]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109-112.

[17]王涛.“共生”视域下隔代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1-33.

[18][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58.

[19]聂淑红,侯瑞琳.老龄化社会视域下隔代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5):30-34.

隔代教育论文篇5

新课改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措施是一次全面的整顿,而且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会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学教育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人文化,而且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师范类院校又是这次新课改的前沿阵地,因此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难免。笔者长期在师范院校工作,又多次参加教育实习,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本文试从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师范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模式。

一、“隔代教育”普遍社会化的现象是专业设置调整的新支点

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曾有过,但中国这种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与社会的发展却极不协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隔代教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再加上网络世界的诱惑,中学教育对象的普遍社会化在我国几乎成了一种畸形的发展。有材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另外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王极盛也认为,现在还不到讨论要不要隔代教育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搞好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我们之所以没有坚决反对隔代教育的模式,是因为隔代教育在当今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一般地说来,祖辈与孙辈之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其次,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再次,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这些优势对中学教育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隔代教育有其潜在的不利因素。

首先,容易形成溺爱。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其次,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再次,亲情不易弥合。由于隔代抚养和教育,久而久之便造成孩子与其父母产生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甚至滋长逆反心理,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最后,负面影响严重。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年轻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一项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关。有不少问题少年从小都是由祖辈家长带大的。当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时,结论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

中学教育对象的这种社会化、个性化、自主化特性的集中凸显,为当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再加上当今高校中相当部分的学生自身就是隔代教育的一员,这就更使得师范生的培养步履维艰,隔代教育的很多弊端他们不仅不以为然,甚至于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敌对情绪。所以,师范教育如果不加强这一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对这些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准老师”作心理上的提前铺垫,后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最近带队参加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的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中学生女生比男生更社会化,更难管理,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甚至于发展到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还引以为自豪的境地,仔细了解,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一年或者几年都见不上自己的父母,属于“全托”型的隔代教育。用一线教师的话来说,那就是爷爷奶奶只管吃、住,至于孩子的思想、学习等等一概不管。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师范教育一方面应加大教育实习,特别是教育见习的课程设置,以保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衔接,另外,适当开设一些教育教学讲座,邀请一些一线的教师做一些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报告,确保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新人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改革对于师范类高校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二、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师范专业课程调整的理想最终目的

关于教育理念,德国近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其《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就指出:教育应该始终贯彻适应自然与适应文化的要求。这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心智,坚持教学的“形式目的”与“实质目的”的统一,必须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进而提出了适应自然、遵循年龄和个性特征与其发展阶段、教授真正所需要的知识、注重直观、加强知识的巩固、讲求“形式”与“实质”教学目的并重和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教学原则。可以这样说,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将会使师范生课程调整走向其理想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做什么作业。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挥创见,主动发现真理。未来是一个多变、充满问题的未来。个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这样一种素质和能力,即“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全球主义的视野探究问题的实质,自己思考,独立判断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应为学服务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下,全程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教材、学案走向教师。

隔代教育论文篇6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家庭教育。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普遍的现象。社会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在本文里,笔者主要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易导致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更加溺爱孩子,他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人们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起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祖辈都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待享受即可,导致其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分满足,营养的过分吸入,体质差,锻炼少,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响。

2.能力方面:一方面,孩子受挫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于祖辈家长凡事都听从自己的意见,走出家门后,当面对他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不会去动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溺爱导致儿童独立性差,儿童的所有事情由祖辈承包,自己无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一旦需要他们独自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措。

3.性格方面:性格孤傲,以我为中心。由于在家庭中,儿童就是中心,祖辈围绕他转,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之后,容易导致情绪失落,甚至走上邪路;另外,溺爱导致自私,儿童习惯于被照顾,根本就没有关心照顾他人的概念,所以,虽然老人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全部,到头来很有可能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二)阻滞儿童智能的开发。

对于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而言,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小一些。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来说,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有些力所不能及了。因为他们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识,早教观念不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认识,凭陈旧思想观念与过时套路来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代替科学,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导致对儿童的教育质量下降。

最为突出的是,儿童此时正是处于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如生活常识还好解决,但当孩子问及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的时候(如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些问题),老人有可能由于知识面狭窄而回答不出来,而此时如果他们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者粗暴地批评孩子不要问这么多问题,又或者自己编造一些答案来敷衍、误导孩子,很有可能就导致孩子的积极性降低,不再对知识有渴求欲,不再对世界有好奇心,不再对事物有创新的精神,不再想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阻滞了儿童智能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将来也是有很深远的影响的,而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期,孩子所呈现的很多问题就较难解决了。

(三)易养成儿童不良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就说明了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儿童处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但这年龄段儿童自控能力差,如果家长不重视培养,极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对其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缺憾。而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喜忧参半。

很多祖辈家长们,尤其是没有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在这方面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是令人担忧。例如有些老人个人卫生做不好,有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很有可能被孩子记在心里,而孩子的模仿意识正是最强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了,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终生。

(四)易引起家庭教育冲突。

祖辈家长由于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的社会阅历,以及大量的教育子女的经验,确实有着教育孙辈的一定的优势,而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要高,思想观念更为现代化,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祖辈和父辈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上文所提到的不同,这就使祖辈和父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易导致家庭教育冲突,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大家各行其事、各自为政,不能有统一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也无所适从,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

三、解决对策。

由于儿童期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能较好地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及行为,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隔代教养的作用,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祖辈这一方面。对此,笔者就祖辈应该如何进行隔代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地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二)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循这种规律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佳教育期。

(三)提高素质,做好表率。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

(四)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性,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五)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策,做到不将分歧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容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容易养成两面性格。

(六)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儿童交流祖辈应与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发言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儿童作出决定或者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与儿童交流,把双方的观点同时表达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佳决策。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受祖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姗,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63-65.

[2]李妍。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视角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7): 121-122.

[3]李晴霞。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 2001(3): 16-17.

[4]刘虹。幼儿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甘肃教育, 2008(5): 11.

[5]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4(8): 137-139.

隔代教育论文篇7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家庭教育。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普遍的现象。社会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在本文里,笔者主要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易导致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更加溺爱孩子,他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人们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起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祖辈都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待享受即可,导致其生活常识少,自理能力差;对孩子物质需求的过分满足,营养的过分吸入,体质差,锻炼少,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较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是性格的影响。

2.能力方面:一方面,孩子受挫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由于孩子已经习惯于祖辈家长凡事都听从自己的意见,走出家门后,当面对他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怨天尤人,而不会去动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溺爱导致儿童独立性差,儿童的所有事情由祖辈承包,自己无需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一旦需要他们独自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变得束手无措。

3.性格方面:性格孤傲,以我为中心。由于在家庭中,儿童就是中心,祖辈围绕他转,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之后,容易导致情绪失落,甚至走上邪路;另外,溺爱导致自私,儿童习惯于被照顾,根本就没有关心照顾他人的概念,所以,虽然老人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全部,到头来很有可能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二)阻滞儿童智能的开发。

对于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而言,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小一些。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人来说,教育孩子的任务就有些力所不能及了。因为他们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缺乏超前意识,早教观念不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认识,凭陈旧思想观念与过时套路来教育孙辈,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代替科学,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导致对儿童的教育质量下降。

最为突出的是,儿童此时正是处于好奇心最强的时候,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比如生活常识还好解决,但当孩子问及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的时候(如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些问题),老人有可能由于知识面狭窄而回答不出来,而此时如果他们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或者粗暴地批评孩子不要问这么多问题,又或者自己编造一些答案来敷衍、误导孩子,很有可能就导致孩子的积极性降低,不再对知识有渴求欲,不再对世界有好奇心,不再对事物有创新的精神,不再想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这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阻滞了儿童智能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将来也是有很深远的影响的,而一旦错过最佳教育期,孩子所呈现的很多问题就较难解决了。

(三)易养成儿童不良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这就说明了家长的一言一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会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儿童处于生命之初,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年龄,但这年龄段儿童自控能力差,如果家长不重视培养,极易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对其以后健康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缺憾。而隔代教养中,祖辈家长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喜忧参半。

很多祖辈家长们,尤其是没有接受过较高教育的老人,在这方面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是令人担忧。例如有些老人个人卫生做不好,有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很有可能被孩子记在心里,而孩子的模仿意识正是最强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了,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终生。

(四)易引起家庭教育冲突。

祖辈家长由于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大量的社会阅历,以及大量的教育子女的经验,确实有着教育孙辈的一定的优势,而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要高,思想观念更为现代化,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

祖辈和父辈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上文所提到的不同,这就使祖辈和父辈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若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易导致家庭教育冲突,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大家各行其事、各自为政,不能有统一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也无所适从,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

三、解决对策。

由于儿童期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能较好地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及行为,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隔代教养的作用,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祖辈这一方面。对此,笔者就祖辈应该如何进行隔代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地爱孩子。

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生活、性格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要明白放手等于爱的观念,让儿童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常带其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而不是只让其做温室里的、不见阳光的花朵;适度地开展逆境教育,这也是矫正隔代教育缺陷的有效措施。

(二)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祖辈们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正确地引导儿童,并与儿童一起成长。

切记不可对好奇心很强的儿童所提出的问题横加指责、言词粗暴,而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另外,要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养育时遵循这种规律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时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以免错过最佳教育期。

(三)提高素质,做好表率。

因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是非观念等,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祖辈家长应提高自身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祖辈们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引导教育孩子,而且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这也是隔代教养中应该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

(四)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性,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

(五)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在对儿童在教养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在儿童不在场的情况下,提前作出统一的决策,做到不将分歧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不能一个要求儿童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这样容易会出现儿童面对各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结果使得孩子的教养力量抵消,容易养成两面性格。

(六)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儿童交流祖辈应与儿童多沟通,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关心其心理世界。祖辈家长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多、阅历广来限制孩子的发言权,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儿童作出决定或者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意愿,而应该多与儿童交流,把双方的观点同时表达出来,平等协商后作出适合儿童的最佳决策。当儿童犯了错误时,不能一味地批评或纵容,要向孩子说清楚错在哪里,正确的应该是怎样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影响儿童的思维、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格的养成,也使儿童更接受祖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姗,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2):63-65.

[2]李妍。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视角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7):121-122.

[3]李晴霞。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1(3):16-17.

[4]刘虹。幼儿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8(5):11.

[5]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8):137-139.

隔代教育论文篇8

一、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隔代教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36-01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人生的最初课堂,生活的基本场所,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它对人的影响都是综合的,又是深刻久远的,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等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处事的态度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幼儿隔代教育的现状

幼儿隔代教育的现实状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隔代教育现象比较普遍;二是祖辈的学历比较低;三是祖辈对孩子心理,生理特点认识相对认识比较少;四是祖辈对孩子溺爱严重;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孩子在长期隔代教育下所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1.过分的溺爱使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个性缺陷的倾向明显。2.过分的保护扼制了孩子的能力发展。3.过分“安全保护”使孩子的创新品质受到限制,祖辈对孩子表现出的,诸如破坏行为,尝试等总是急于阻止,这使得孩子天生的创新品质难以得到拓展。4.过分的“包办代替”使孩子爱劳动等品质不易形成。

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和必要性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隔代教育也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家长应确立正确隔代教育引导方向,扬长避短,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自理、自立的尝试。”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他十分重视小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他也认为对孩子来说,做事即是学习又是游戏。”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艾理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的任务中,指出2―7岁的幼儿已有了自卑和自尊的相互发展,在这一年龄阶段,过分包办会导致幼儿人格发展的障碍,如退缩、孤僻等不良个性。大约在幼儿二、三岁时出现了第一反抗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的自主欲求也逐步提高。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成人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我自己来”来反抗。有研究表明,经历了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表现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如两岁左右的孩子就会出现争着要自己穿衣,穿鞋袜,吃饭等,有了明显的独立做事的要求,然而他们大都会把衣服扣错或穿反等。此时,我们成人的反应尤为重要。如果嫌孩子做事反倒给自己添了麻烦而笑话孩子,不让他们动手,就扼杀了孩子的主动精神和独立意识的萌芽,打击了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美好愿望。孩子因成人的否定而失去了独立做事的兴趣,并在多次否定后,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和自卑感。显然这是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及时给孩子肯定:宝宝真能干,会自己穿衣服了,如果这样扣扣子就更好了。孩子既感到了成人的肯定,同时又捕捉到了成人提出的新的要求,那么他的能力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在孩子表现出自理的独立愿望时,及时地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并让孩子感到高兴,通过内在动机转变为自觉行动,获得发展与满足,增强自信。幼儿的内心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帮助隔代家长充分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育儿观念,珍惜孩子的主动精神和独立意识,满足孩子的独立要求。因此,协调好隔代家庭教育,是帮助孩子从祖辈们精心编制的“保护伞”下自主独立走出来的最佳捷径,也是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对家长的建议

1、优化家庭教育.家长应针对幼儿的个体特点,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合理教育。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2、加强社会化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通过幼儿园开展大量鲜活、行之有效的策略活动,努力协调好家庭隔代教育,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组织培训学习活动,更新老人的育儿观念。有意识地提高祖父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大部分老人文化素质不高、接触科学的教育理论不多,要教育好下一代,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要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必须提高他们的素质,包扩增强老年人的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在力争帮助孙辈提高动手能力的内心驱动下,老人们主观上非常渴望学到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助自己事半功倍。有意识将幼儿早期教育融入其日常生活之中。让祖辈们对孙辈的高期望、重知识、重智能转变为重视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最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强化“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育儿理念,针对幼儿能力发展的现状,实行“门坎效应”,在较为合适的标准要求下,使孩子有“跳起来,能摘到”的感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愿意学着做事。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孩子,隔代教育具有不可避免性、它的存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是辩证的,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只有扬长避短,才是教育好孩子的良方。

参考文献:

隔代教育论文篇10

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成年期的每一个痛苦都可以在其幼年找到伤痛的烙印。”农村隔代教育中的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性格上的偏差。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隔代教育中的孩子普遍感到孤独和缺少亲情,表现为沉默寡言、冷漠自私、性格孤僻、言行怪异,易出现打架斗殴、侮辱漫骂和不尊重他人,出口成“脏”、言语不逊等缺少礼数教养之举。在农村隔代教育中成长的这类孩子人数众多,他们文明礼仪的缺失,将来造成的社会影响也将是巨大的,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质量的缺陷吗?对农村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缺失问题的解决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内容。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德育的抓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而且也能有效推动全民礼仪的实施。因此对农村隔代教育造成孩子文明礼仪缺失的状况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就对该现状谈谈我的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镇街中心小学,全镇总人口4.8万人,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了当地劳动力的一半,其中夫妻双双或一方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隔代教育”孩子。据统计,该校每一个班级中,隔代教育孩子占三分之二,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一般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孩子们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才联系一次,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有68%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其中,有86.9%的孩子学习、生活、文明礼仪习惯极差。

二、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效果和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出来,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农村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更多还是体现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日常的文明礼仪习惯恰恰体现着隔代教育的烙印。就其问题,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发展深受束缚

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样样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致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形成了自私、胆小、任性、倔犟、娇气的不良个性。

(二)心理健康难以保障

孩子与隔代家长长期生活在一起,长期沉浸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回家次数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无法引导和关心,往往用物质弥补,子女的“情感饥渴”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从而产生了厌世、自闭、自卑和逆返心理。

(三)文明礼仪缺失严重

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亲情沟通,祖辈们又往往无法进行正确管教和引导,致使隔代教育孩子会出现内向、孤僻、沉默、冷漠、自私、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等。据我校的课题研究调查发现,在农村隔代教育孩子中,大部分孩子最基本的文明礼仪都缺失了。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这些现象让我们忧虑: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但我们现在的孩子只‘知书’而不能‘达礼’者多,‘礼仪之邦’的美称,能不能在这一代中传承?

三、原因剖析

(一)劳务输出使“隔代教育”走向必然

在我镇广大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伴随着汹涌的民工潮,农村有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孩子”一族。而照管这些孩子的责任往往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隔代教育”由此形成。

(二)老一辈难以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农村,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都比较陈旧,特别是在偏远农村,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或半文盲来抚养孩子,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他们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对于隔代人的教育,他们往往仅停留在保证吃饱、穿暖的层面上,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校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谈何家庭教育?更谈何文明礼仪教育?

(三)不当的管理方式导致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失败

不当的管理方式是造成农村孩子们从小文明礼仪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祖辈对孙辈往往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即使孩子犯了一些过失,也认为“树大自然直”,姑息纵容,使孩子得不到正确、严格的家庭教育,甚至还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四、对策建议

虽然隔代教育存在着种种的弊端,但这也是在现实中无奈的选择。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有的农村耕作模式导致农民的“有限剩余”,外出打工挣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们最优的选择。其次,我国已成为老年型国家,老年人比例升高,间接地推动了隔代教育的发展。目前的可行之计是怎么让孩子在隔代教育中不丧失文明礼仪,从而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起作用。

(一)祖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孙辈的教育,要跟上形势,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孙辈的能力,要从培养好后一代着想,认真负起责任,做到严爱结合,不能娇生惯养,想方设法填平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加强对孩子的文明礼仪和如何做人的教育。而作为父母,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的义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了子女的未来,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双外出,至少留一人在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督导。同时,在外务工切勿忘记在家的子女,要经常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跟监护人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其次,改掉陋习,做孩子的榜样。少儿时期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最佳时期,孩子一生下来本是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言一行的最大影响来自家庭成员。鲁迅曾经说过:要使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在孩子不良行为刚露头时,就要指出孩子的错误,并坚决制止,就象英国的一句谚语说的一样: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二)学校要营造温馨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如何采取措施来填补就成为了关键所在。所以,学校要从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重新寻找促进家庭和学校有效合作与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1.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目前,因有的家长对子女的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忽视对孩子讲文明礼仪及生活的自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子女坐享其成,给实施礼仪教育带来一些困难,大大降低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效果。为此学校应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起来。

2.改革家访形式,把家长会开到农村去

教师需要把传统的“告状式”、“通报式”的老式家访,转变为“聊天式”、“商讨式”的新型家访。让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在场,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另外,我们提倡改变传统的家长会模式,把家长会开到农村去。老师可以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促膝式的交谈方式以切实增强联系效果,提高教育孩子的实效性。具体可以根据生源的情况,由行政班子带领班主任、任课老师等错时分批地召开家长会。一来照顾隔代家长,同时显得学校有诚意。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大大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也同时促进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3.加强心理辅导,开展爱心教育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特别是长期脱离父母怀抱,享受不到父母爱的隔代教育子女。他们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感到孤独和无助,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和向上的精神生活。农村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对隔代教育孩子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开设“悄悄话信箱”等,让学生倾吐自己家庭的境况和心理疾苦。

4.规范督查体制

加强监督和检查,才能使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因为要解决隔代教育子女在学习、品德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保障教育的效果,我们要积极开展监督和检查。首先要加大监督力度,在校内利用“文明学生”、“文明监督岗”全面监督他们在学校的行为规范,在校外则根据地域的情况设立校外监督员,并建立汇报制度。另外,德育处要定期地开展检查,作好记录,总结经验,反思方法,建立一个规范的监督检查体制,保障学校教育的效果。

我校在营造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收效明显。一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突出了文明礼仪教育,以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观念;二是每学月都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班”“文明礼仪星级标兵”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和感染,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榜样的教育力量。在各种评优活动中,应突出文明礼仪的要求。学校广播站增设“礼仪教育”专栏,还通过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或主题班会 等形式进行礼仪教育,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另外,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辅导员,注重教师的模范作用。我校制定了《教师文明礼仪十要十不》、《微笑最美教师要求》等一系列教师准则,不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时间,每个教师都能从自身仪表、语言举止、文明诚信、热爱劳动等方面影响、熏陶着学生,在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下,学生的语言举止等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三)社会各界共同关心

一是对农村隔代教育孩子的礼仪教育中,我们还应该重视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应该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在关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使孩子受到影响。二是改善农民工子弟就近入学条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收费标准,使外出务工的父母们有条件把子女带到自己的就业地上学。三是要不断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吸纳农村众多富余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减少留守孩子。四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彻底清理网吧和游戏厅,为“隔代教育”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隔代教育中孩子文明礼仪缺失的问题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减少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让农村隔代教育的这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力所能及的。社会需要懂礼仪的公民,学校需要懂礼仪的学生,家庭需要懂礼仪的孩子。让我们各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带着礼仪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方舟.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家庭教育,2000(11)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中小学教育,2003(2)

[3]卢乐珍.怎样搞好隔代教育[J].家庭教育,2001(1)

[4]张文.隔代沟通有方[J].家庭教育,2002(12)

[5]古德.家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隔代教育论文篇11

“创造良好的婚姻家庭环境,对孩子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在我们国家,只有当家长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学习的。而家庭教育的前提就是教育家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老师也表示:“孩子是父母最重大的作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请父母们不要怠慢自己的作品。”

活动现场,还有网友通过微博了作为担当“隔代家长”的老人的十条“资格标准”: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隔代教育论文篇12

前言:祖辈群体心智和情感结构趋近于成熟状态,对于社会主义全新幼儿教育规则和引导模式等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状况,为了避免给孩子身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隔代教育方案优化显得极为紧迫。如今家园合力优化隔代教育的课题得到深入推广落实,主要在于其能够创设一类和谐完美的育人环境,可以更好地迎合幼儿群体身心发展特征。

一、隔代教育背景下对幼儿园日常工作提出的严格挑战问题研究

幼儿群体心理结构成熟结果,较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尤其是在隔代教育背景深入过程中,祖父母价值观、情感态度和待人接物原则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令幼儿身心发展模式发生本质性变化结果,如长期强调个人价值地位,而和其余同学产生深刻矛盾,教师协调管理难度由此倍增。至于细致化的影响主要如下所示:

第一,语言交流形式不够新奇和严重贫乏,限制幼儿园语言教学发展进程。发展语言的关键点在于幼儿时期,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差异性,都会直接限制孩子今后语言表达熟练程度。经过阶段化调查结果论证,隔代教育现象普遍深入过程中,幼儿语言理解和修饰技能极为低下,面对简单的童话故事,也不能进行回忆性的叙述。最为重要的是,祖辈们习惯使用方言,一时间令幼儿群体语言接受刺激性和交流延展欲望骤减,不愿和幼师进行适当的交流,抵制一切新生事物,这本身便和新时代个性化教育方针产生严重冲突。

第二,祖辈思想过于陈旧,限制幼儿园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超越个性培养方案能效。幼儿心智的成熟,即便源自于不同难度挑战的刺激,祖父母深受传统思想束缚,新奇事物关心度不足,不能有效提供幼儿心理健全所需的文化刺激要素,使得幼儿园创新个性教育进度出现严重滞后危机。特别是在过分溺爱保护环境下,幼儿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思维不够灵活,无法根据童话故事进行生活范围的延伸扩散。以上一切问题,都使得幼儿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二、家园合力优化隔代教育实效的策略内容解析

隔代教育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怯于或羞于与人交往,任性、脆弱、胆小等特征是他们的共同点。作为现代专业化幼师,有必要时刻联合祖辈们的教育规则和幼儿对应表现状况,进行隔代教育全新适应方略探讨,尽量提供给幼儿群体一类和谐的个性发展环境。

首先,快速建立起祖辈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幼儿个性化教育交流活动。主要就是委派一些知识充分的祖辈,进行其成功幼儿教育实践模式分享,令其余祖辈感受到说服力,愿意接受全新教育理念,促进后期幼儿教育诸多弊端问题的克制改良进程。

其次,在适当时机下组织祖辈集体到幼儿园内考察孩子学习、游戏、集体生活等一切状况,了解自己孩子生活自理、待人接物、语言情绪表达和动作协调性等细节,一旦发现任何不理想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向指导教师进行咨询,尽快探讨出产生不同优势、弱势结果的原委,方便日后双方合作加以改善。

另一方面,幼师有必要到不同幼儿家庭中做访问调查,尤其对于一些隔代教育家庭中,要快速挖掘长辈们严重溺爱和不科学的教育问题,约好时间进行交流疏通,其间要确保语言表达上的分寸,提供给老人们足够的思索和消化时间。一旦说双方在教育方式产生任何分歧时,教师必须利用一系列科学依据作为论证,并且配合实验操作获得祖辈家长们的理解和信任,唯独彼此长期和谐共进,才能真正为幼儿素质化教育提供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年轻父母和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必然会产生分歧,主要是他们情感、价值观等存在本质性差异。为了避免这类矛盾严重压抑幼儿个性化发展诉求,作为现代专业化幼师,要适时地去隔代教育家庭中去访问调查,与家长们进行耐心沟通,同时组织亲子类竞赛活动,令祖孙三代的关系能够至此表现得更为和谐融洽。事实证明,唯独家园合力统一优化隔代教育,才能真正消除父辈们的身心压力,令幼儿教育成长环境变得更为温馨健康,因此值得今后予以大力推广执行。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