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级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4:09

建筑初级论文

建筑初级论文篇1

基金项目: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ER2013C40);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吕元(1975-),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及研究,(E-mail)。

摘要: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年级才引入设计院实习等具体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笔者以建筑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科前沿引导、设计实践与基础教学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初学者的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始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68-04

高校本科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深化教学改革。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提出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1]。

北京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之一,建筑学专业已成为首批参加试点的专业之一。 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如果学生入学之初就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工程实践意识,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中介入社会热点问题、真实项目与案例,有助于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认知专业、认识社会,较快掌握专业技能,有助于与高年级的实践教学衔接,从而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我校在一年级中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引入学科前沿问题,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阶段初步了解专业、认知专业、思考专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专业基础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科前沿理论,从操作实践中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应用理论、拓展研究,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低年级最为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涵盖专业认知、基本专业技能、基本专业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及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内容,教学一直较注重对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及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专业研究方向教学相对不足。笔者以此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例,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新生研讨课两大平台建设,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现状与改革

结合我院推行的环节基础教学改革,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新生研讨课,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课程实施了如下改革。

(一)环节基础教学

我院推行的建筑学专业环节为主线的3+2教学体系改革,强调6个有关于建筑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环节(主题与命题、环境与形体、功能与空间、建构与实体、塑构与造型、表达与表现)贯穿本科5年的教学,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处于环节基础认知阶段,注重对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2]。

(二)工程素质培养

结合我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级专业基础教学已经开展了相应的现场参观教学、工程师进课堂、工程实践教学、实地测绘等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

(三)学科前沿理论引导

近年来结合学科前沿、社会热点问题,将科研方向引入教学,引导学生探讨研究了城市、校园防灾,老龄化社会无障碍环境与设施,资源循环再利用与绿色建筑技术等问题,并完成相应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二、研究与实践

(一)完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原有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侧重基础理论教学。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教学目标应强调将工程素质培养与前沿理论引导纳入教学目标[3]。

(二)制定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强调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一核指环节基础教学;两翼指前沿理论引导、工程素质培养;三维一体指基础设计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考能力培养 (图1)。

图1 课程框架图

1.课堂教学引入学科前沿理论,结合基础理论教学进行拓展研究

将学科前沿理论引入课堂。 在基础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科前沿理论,结合基础教学进行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调研、分析等。如:在人体尺度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无障碍尺度拓展研究,调研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高龄人士及行动障碍人士的动作方式及人体尺度。

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发现专业方向来源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2.课堂教学引入专业实践环节,结合基础教学进行设计实践

将真实生活场景的设计与研究引入课堂。 结合宿舍、专教、教学楼、校园、社区等真实环境,在作业题目中引入真实地段,实际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设计实践。

将真实项目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引入课堂。 结合专业认知教学、实地测绘、调研等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院参观、工地观察、优秀建筑考察、家具和建材市场考察等实践教学。

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引入课堂。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院建筑师开设工程导论讲座,参加作业公开评图环节,对作业中与实践相关的模块进行讲解。

(三)扩充与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相结合的作业设置

完善作业设置,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表1)。如资源循环型(recycling)装置设计教学研究(2011级)的基础环节教学目标为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与应用建筑设计相关的6个环节:主题与命题、环境与形体、功能与空间、建构与实体、塑构与造型、表达与表现,同时导入资源节约与循环再利用意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认知专业研究方向。此外通过校园真实环境引入、材料市场调研考察、经济造价预算、大比例实物草模设计、 1∶1仿真模型实地建造等设计过程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图2)。表1 作业设置情况表教学模块课程基本内容前沿理论引导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认知建筑概述学科专业方向导入—— 认识建筑——鲁滨逊的家原生态建筑真实材料考察表现基础 南校门测绘(含识图制图)——实地测量建筑钢笔画技法———— 设计解析建筑观察与分析(真实建筑)——真实案例体验作品复制与解析(大师作品)——大比例模型还原设计基础 功能、尺度研究 形态、二维到三维转换研究结构、材料研究 空间、流线研究宿舍改造设计(正常人体尺度)

拓展研究——轮椅上的生活

(无障碍尺度)平面构成 形体构成 纸质坐具设计空间构成(限定、组合、序列)节能意识(自然通风、采光等)

老龄化社会、弱势群体拓展研究—— —— 节材意识(可再生材料)—— 家具商场体验

生活环境设计实践

人体工学体验室体验日常实物(自然形态、人工形态)观察与生活体验真实材料考察

生活用具设计实践实地空间体验综合设计 (结合真实环境、热点问题选题)资源节约型装置设计校园防灾装置设计资源节约意识

全生命周期城市、社区防灾真实场景设计实践

大比例实物模型

实体模型搭建

图2 资源循环型(recycling)装置设计教学研究 (四)改革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必要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方法,因此从认知、体验出发,通过研究进行操作实践,从具象思维引导抽象思维,从感性思维引导理性思维,从认知体验、拓展研究、设计实践展开教学,形成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体化培养(图3)。

图3 教学方法框架图

三、 结语

结合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完善现有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改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与专业基础环节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科前沿理论,从操作实践中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应用理论、拓展研究,有利于克服以往一年级学生专业初步认知过程长,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和建筑设计实践之间缺乏衔接的弊端,从而在一年级基础课教学的专业认知层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2011.

[2]吕元,熊瑛,陈喆,等.建筑学低年级基础课程群建设探索[C]//2006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6-218.

[3]吕元,熊瑛,赵睿,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体系研究[C]//2011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69-372.

Architecture preliminary teaching reform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ies in junior grades

LYU Yuan, LIU Yue, XIONG Ying, ZHAO Rui, ZHANG Qing

建筑初级论文篇2

关键词:设计方法;教学;建筑设计

Key words: design method;teaching;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00-03

0 引言

建筑学传统教学方式为老师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实行小班教学。在独立院校的教学中,往往模仿大校的方式进行,而由于生源及师资力量的差异,实际效果却不佳,只能止步于模仿阶段。我们在数年的教学中,在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从基本建筑组合建筑秩序建筑逻辑建筑训练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从建筑设计启蒙建筑设计方法深化设计能力拓展设计能力研究实践创新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由此保证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而教学方法上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方法教学,力求有更强的操作性。由此深入浅出,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建筑设计方法,一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实现从“术”到“道”的觉悟过程,由此实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

1 课程基本情况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专业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一、二年级阶段为均为建筑设计基础阶段,一年级是建筑设计的准备与启蒙,二年级要完成从设计初步到设计入门的转变,学生进入二年级才真正开始自行进行建筑设计,开始学习基本的设计方法,所以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设计体系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开课时间:第二学年(上、下学期),共192学时。

2 教学内容的思考

二年级作为基础教学的强化阶段,设计教学的中心内容是基本设计方法,知识模块在设计基本问题上包括“场地与环境、空间与功能、材质与技术”三个互动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功能类型上主要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在规模类型上包括小型建筑、中大型建筑和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在设计方法上包括基本方法和创新方法。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处于基础性教学阶段,通过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达到不断巩固设计基本功,逐步达到增加知识积累、发展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目标。

经过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所安排的设计题目依据“基本建筑组合建筑秩序建筑逻辑建筑”的类型进行,各训练课题在纵向关系上相互关联、前后衔接,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强调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最终形成能综合解决问题的理性逻辑思维。内容的安排上,通过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内容的安排,将相关的基础课程和技术知识整合到课程中,从而达到从实体到外部空间等一系列的训练,达到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目的。

该课程共包括4个大的设计,整个教程包括课内与课外两条并行的线索,强调建筑设计入门训练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注重与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衔接,每个设计保留一定的开放性。每个课题包括课内的“理论”和“练习”以及课外的参考书阅读与调研分析,两者相辅相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和“盲目的练习”。

每个设计内容对应学时为:茶室(咖啡厅)建筑设计48学时;山地别墅设计48学时;幼儿园建筑设计48学时;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48学时。

建筑初级论文篇3

1、建筑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测量员,施工员,造价员、建造师、建筑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评估师、注册建造师注册设备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安全员、材料员以及特种工上岗证等等,具体的要看你所从事工作类别、专业类别。

2、技术职务可以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一般先从初级申报,初级可以分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中级就是工程师;而高级可分副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之分,专业职称评审时需提供身份证明、毕业证、工作简历、专业论文、计算机及外语等级考试合格等证明材料。

(来源:文章屋网 )

建筑初级论文篇4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第一学年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生对该专业的认知入门教育,包含建筑认知以及必要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同时为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系列建筑设计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过渡。专业认知入门教育是整个建筑学专业的基石,直接影响初学者对建筑学专业的系统认识、建筑专业素养和职业生涯。因此,各建筑类院校在该课程的建筑学入门教育建设与投入上都非常重视。我校自2005年设置建筑学专业以来,积极借鉴名校教学经验经并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讨以及学生反馈,把《建筑设计基础》阶段的专业入门教育作为重点教学研究内容。

1 处理好专业入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1 感性的建筑认知

什么是建筑,它的范畴又是什么?对于这一个问题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未必能正确的回答出来,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点。由于初学者的知识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通过老师对建筑的本质、范畴、技术性、经济性、艺术性以及人文历史等知识去进行理论的、口头的阐述,往往作为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能够很容易理解,以提高认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抽象的概念与文字,确实很难理解,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针对这种状况,“建筑构筑生活”,我们首先将建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建筑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场所,并且每时每刻都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基于这一点,我们分门别类的将理论型的概念转换为实际的建筑形象,通过搜集专业资料、专题报道等媒体,对大家所熟知的建筑如身边的商场、学校、城市广场、道路桥梁、雕刻艺术,以及闻名于世的北京故宫、巴黎凯旋门、奥运场馆鸟巢、悉尼歌剧院等进行专业的说明。让学生带有兴趣的对建筑的范畴有了形象的认识,对建筑的概念认识也由模糊到清晰,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正确的理解建筑学专业特征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建筑就一直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科技水平、文化背景等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恰恰代表了建筑的三要素。然而,由于历史上众多的学派对建筑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强调“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沙利文(Louis H.Sullivan)则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特别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即功能主义;而另一位现代主义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则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科学性的艺术”,把建筑的艺术性放在首位,即形式主义;同样还有结构主义等等。建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学这门学科的观点本身就是多派别的,也决定了建筑学教师的立足点是多选择的。在教学之中,教师立足点不同往往左右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以至学生对建筑学的认识出现出现两种极端的认识。这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建筑就是艺术,将建筑设计混同于美术;二是建筑就是功能,就是结构,没有任何的艺术修饰,将建筑设计等同于土木工程。而且这两种认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建筑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功能、空间、形象的设计,还包括结构、材料、设备、建筑物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等,对此,我们通过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形象、建筑空间等课程从下列四种方面来端正初学者对建筑设计的认识:1)建筑的目的首先是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建筑的空间性,空间设计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质量,这是任何建筑的共同点,即满足功能需求;2)不同的建筑类型对艺术性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公共性强、规模大、影响度广对城市景观起到标志性作用的建筑则艺术性要求更高,而普通的住宅对艺术性要求较低,外表相对平淡;3)任何建筑无论功能性、艺术性如何,建筑空间都需要结构支撑,依靠建筑技术来实现;4)对设计院实践工作的分工与设计流程进行演示、解说,并展示完整工程图纸。当然,对建筑学的认识,也是随着课程深入的展开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深化的。

2 侧重各项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术素质与人文修养,全面深刻的理解建筑,顺利完成建筑学专业入门

建筑学不仅是一门工程学科,更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要求设计者既要有艺术气质,又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人文素质的合理组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创造新事物”。这是对新一代建筑设计工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

2.1 教学要重视各专业学科知识整合

大学一年级作为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就是《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而其它的专业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结构选型》等则尚未开设。导致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初学者由于刚刚接触建筑学而专业知识不够宽广,同时兴奋而好问,往往将现实中所见的庞大、多样、复杂的建筑方面诸多问题求助于基础课老师;二是在高年级的教学当中,虽然已经学习过上述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仍然不会将它们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甚至在某些高校毕业设计之中也有与此类似的尴尬。这两种现象经过笔者调查,在一部分学校中经常存在,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整合能力不够导致设计方案有致命缺陷,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我们要求教师在以课本为依托,讲授科目所规范的内容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其它科目知识的“整合”。同时在专业授课当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无论是建筑设计课程还是专业基础课,授课老师都要积极的将其它专业基础知识有机的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时间结合,以提高同学们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耐心的帮助同学弥合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裂缝和填平现有开课目录以外的知识缺陷,这也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有些开课目录中所未涉及的,这些知识的增长除了依赖学生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以外,教师的引导起着不可替待的作用。

2.2 重视建筑艺术修养,提高手头表达能力

一项完美的建筑作品,离不开设计者创造性的构思,更离不开将设计构思顺利的用图纸表达出来的能力。比如,朗香教堂、流水别墅、央视办公大楼新址、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国内外著名的建筑能够深深的打动人,都凝聚着建筑师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深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在当今大力批判方盒子幕墙玻璃的“国际式”风格而强调建筑的地域化、创新性、人文性时期,在“建筑设计基础”阶段塑造学生的建筑设计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

2.2.1“意在笔先”,在建筑设计中突破常规,实现新意,就需要广泛的融合历史、艺术、文化等人文因素,为创造性思维提供素材,使学生有可能把建筑方案的物质形式与社会背景、文脉环境、风尚习俗、生态环境等多要素有机的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立意深远的作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特别重视文化、艺术、意识等的人文课程的比重,具体开设了人体尺度测绘、西方古典柱式、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特征、建筑画临摹等理论课与辅导课,同时涉及建筑环境行为学、中外美术史、中国古典民居、现代主义大师系列、美学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等其它课程,而全面提高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和创造力。

建筑初级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018-03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1]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中央为什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如此重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和国际的美誉度和话语权,即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呢?这主要是因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理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首先有其学理上的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上层建筑又由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组成,而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又由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发展程度,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而且对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具有强大的巩固和保护作用。上层建筑中的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在受到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的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相对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理。总而言之,意识形态是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对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起到能动的反作用。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阐明,意识形态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同时又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这不仅是由当前我国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决定的,而且也是由我国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党制度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长期并存和斗争决定的。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与虚伪性,“历史终结论”和“普世价值论”则竭力美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变换手法推行“和平演变”[3]。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指出它不过是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它仅仅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4],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攻击科学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强调维护或复辟资本主义制度,实行所谓“价值社会主义”[5]。

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支撑和制度保障。高度“四个自信”的中国梦的力量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范围地被社会成员所认同与内化。因此,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和核心。当然,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还要正确厘清和处理意识形态与经贸、外交、科技、文化等之间的关系,富有成效地进行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但这与是否要加强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建设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二、时代依据:经济全球化发展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有其时代的依据。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上述发展态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独霸世界的欲望愈加强烈。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压倒性实力优势,主导制定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极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独霸世界。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敌对势力借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社会主义国家疯狂实施以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为主要方式的“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屡屡得逞后,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矛头主要对准了中国[6],进而妄图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融于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因此,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经济全球化的l展对实现中国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我国汲取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加快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舞台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深刻复杂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全面巩固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美誉度和话语权,全面确保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三、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有其现实的依据。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科学解答了中国为什么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么发展的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因此,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无疑是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的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明确了中国正处于并⒊て诖τ谏缁嶂饕宄跫督锥蔚南质倒情问题。它是我们防止“左”警惕右的强大思想武器。一方面,“左”倾教条主义往往脱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苏联模式神圣化;不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而是从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书本中的个别词句出发,其恰恰是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具体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否定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公然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企图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企图把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退回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搞所谓的“全盘西化”“私有化”和“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闹剧,把中国引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合唱”中,都是“改旗易帜的邪路”,柏林墙的倒塌、剧变的悲剧足以证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明确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的现实依据――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不仅是我们反对“左”的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是反对右的落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现实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决立足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排除“左”和右的思潮的干扰,进一步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实践依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要求

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之必需,还有其实践上的依据。我们党之所以在当今时代明确提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关键在于我国不仅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在全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正在确立自己在和平与繁荣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语境中的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要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必须实现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梦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所谓中国梦就是构成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使我国经济社会绝大部分阶层人民共享了改革红利,进而唱响了中国梦。由于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弱势阶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深入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产力。当然,解决中国一些“弱势阶层”人民问题又不是单纯靠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能全部解决的,还需要靠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等制度做保证。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靠改革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是中国经济社会各阶层人民行动的指南,它渗透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各个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此,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

(二)要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必须包含着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国民才会好。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是国家和民族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都是构成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因此,明确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1]为此,进一步指出,每个中国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所有的父母都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且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都是很普通而现实的美好梦想。让每个人都有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奋斗的广阔舞台,第一要义是努力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发展权。推动公平正义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加强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国内外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梦的意识形态,必须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梦想和实现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3]徐成芳,罗家锋.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2(6):21-22.

[4]《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8.

建筑初级论文篇6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居环境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明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准确而全面的关于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描述,普遍存在着对尺度概念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有必要对建筑空间尺度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予以拓广。

2对现有尺度概念的分析

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以很多篇幅具体论述比例问题,但对于尺度本身的性质却很少提及。托伯特•哈姆林在其编著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第二卷《构图原理》中,把尺度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研究。该书把比例和尺度作为两个并列题目,且尺度列于比例之后。也许是由于哈姆林建筑理论的权威性,自此以后,几部有影响的建筑理论著作中关于尺度与比例的论述都维持了这一顺序。实际上,比例和尺度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并列概念,比例应是尺度范围内的从属概念,将尺度置于比例之下,属于主从关系颠倒,它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影响了人们对尺度概念的正确认识。沈福煦在《美学》一书中,认为尺度是“在建筑设计中以人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这个概念亦较模糊,容易使人们对尺度概念产生误解。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的《建筑初步》教材中,“尺度主要是指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建筑中有一些构件是人经常接触或使用的,人们熟悉它们的大小,如门扇一般高为2~2.5m,窗台或栏杆一般高为90cm等等。这些构件就象悬挂在建筑物上的尺子一样,人们会习惯地通过它们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前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定义,后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这种以常规部件为基准使建筑获得尺度感的方法,一直作为现在建筑理论中关于建筑尺度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是基于视觉的形式尺度或形象尺度。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次大会制定的《北京》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整个人居环境来研究建筑空间的尺度问题,就会感到《建筑初步》中的定义虽然简明、准确,但有待拓广。在拓广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时候,应力求简明、准确、全面。

3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

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包括地球、大城市、小城镇、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单体建筑、室内、家具等。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生存活动对建筑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生理需要的舒适感和视觉美感,而是整个身心体验的感受,故有环境心理学和心理空间的概念,这表明存在着心理空间尺度。例如,我们初次到某一校园参观,比起后来在该校园生活了较长时间来说,前者感到该校园要大得多。又如,我们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点去,去的时候比回的时候感觉到路程要长。所以,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应是:在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内,人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用身心来体验建筑整体环境空间所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该空间大小的综合感觉。这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3.1尺度的字义所谓“尺度”,按中国汉字组词方法来顾名思义:“尺”是尺寸的尺,是衡量线面体空间大小的基本标准单位,是绝对大小的量;“度”是度量,是用尺来量取线面体空间的行为过程,是动词;“度”又是程度,包含着等级差别的意义,它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比较而产生的相对大小的量,这与比例概念相近;俗话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个“度”是无过之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原则,却也表达了一种审美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的“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就表达了一种尺度概念。所以,建筑学领域中的“尺度”,其概念虽与真实大小的尺寸有关,但本质上是表达人们对建筑空间比例的大小关系的一种综合感觉。

3.2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经过设计建造构筑的人居环境空间都属于建筑的范畴。由于高科技的航天、通讯和交通设施的迅猛发展,地球给人的感觉已变得越来越小,故有地球村的说法。宇航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看地球,就是一个“小小寰球”,飘浮在黑暗一片的宇宙中,是货真价实的“弹丸”之地。这表明地球的尺度已变得越来越小。再如,虽然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立体交通与通讯系统使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城市给人的感觉反而小了,即城市的尺度变小了。现代人来看中世纪的一些城市,也会感觉马车时代的交通广场尺度相当小。实际上,中世纪时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广场的尺度够大。所以,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是随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的移动速度而变的量。

3.3比例是不变量,尺度是人感觉的量,是可变量比例是对象自身内部的绝对尺寸关系,它不受周围对象的影响。尺度是人们体验对象之间相对关系的感觉,它直接受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尺度在衡量建筑的美感上也和比例一样,是为了建立和谐的秩序关系。即比例要达成建筑物本身的和谐关系,而尺度要达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写作论文及建筑物与人的融洽关系。一般设计手册上称的“人体的尺度”,严格来说,应该是“人体的比例”。之所以对尺度和比例概念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原因可能是对《建筑初步》中尺度概念的片面理解,只抓住了“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忽略了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超级秘书网

3.4比例是影响尺度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的行为习惯和舒适性为标准来看比例,则建筑的整体、局部、细部间的相互比例关系能对尺度感产生影响。而且,建筑实体与空间虚空的这一对虚实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影响尺度感。例如,在城市的一个区域中,当几幢体量很大的建筑处于相互之间距离很大的环境中,它们的尺度感并不很大。

3.5视觉的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往对尺度感的研究,很大部分都属于视觉尺度感。另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尺度感的存在。但视觉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4结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明晰,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拓广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和应用,必将对人居环境的广义建筑学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建筑初级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2年4月,国家财政部、住建部联合财建[167]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针对绿色建筑的建设开展相应的经济补贴,补贴标准为二星45元/m2,三星80元/m2。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2013)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013年8月,国务院国发〔2013〕3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同时,意见要求: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止目前,我国通过评审的绿色建筑项目超过1000个,绿色建筑面积超1亿平方米。

1、重庆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重庆市第一本绿色建筑相关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规范》,于2008年出台,同时2009年出台了《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09,此后,重庆市的绿色建筑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到目前为止,重庆市通过评审的绿色建筑项目近20余个,绿色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随着标准体系以及激励政策的建立,重庆市将涌现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从而改变传统设计,由传统建筑设计开发转向绿色建筑开发。从整个绿色建筑的项目分析,目前,重庆市范围内三星级绿色建筑仍然较少,运行标识的绿色建筑仅1个。绿色建筑中一星占比重较大,随着重庆市公共建筑强制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众多潜在的一星级绿色建筑将升级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或三星级绿色建筑,这也将推动重庆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市目前的《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将一星级绿色建筑强制纳入标准要求,并将于2013年12月1日起执行。正在编制中的重庆市居住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也将一星级绿色居住建筑要求强制纳入标准执行。同时,重庆市还在编制多个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如《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绿色施工技术规程》、《绿色建材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体系的编制,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标准、技术支撑,形成了一整套的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的技术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从目前建筑市场看,由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重庆地区众多设计单位纷纷转型,组织成立了相应的绿色建筑咨询、研发机构,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目前,重庆市范围内相应的咨询机构较多,技术力量经过几年发展已日渐成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今年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可以看出,绿色环保产业将获得政策上扶持,具有较好的推广和经济效益。

从绿色建筑的发展而言,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全国推动绿色建筑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无论从开发商还是业主单位,绿色建筑存在一定的增量成本。目前,在开发商而言,绿色建筑的初投资增加形成了一定的推动阻力。只有通过大力宣传,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考察建筑成本,尽管绿色建筑初投资存在部分增加,但可以大幅度降低费用,在全寿命周期内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重庆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特点

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为环境友好型,重庆地区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充分结合自身的气候特点和资源条件,采取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路线。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七月每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3℃,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最低-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在建筑技术应用上充分考虑上述特点,目前重庆市已经通过标识的绿色建筑分析,应用较多的绿色建筑技术为(1)雨水收集技术;(2)外遮阳技术;(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4)室外透水地面;(5)屋顶绿化技术;(6)地下空间利用开发。重庆地区全年降雨丰沛,按照常年降雨量1000毫米计算,每年可收集的雨水量数量较多,可用以绿化灌溉,冲洗地面、洗车,能节约市政用水,降低市政废水处理量,降低“雨洪”危险,且造价不高,因此在绿色建筑技术方案中常处于备选技术方案。重庆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尤其是西向外墙,因此,在西向外墙采用外遮阳技术,不仅能降低室内空调负荷,降低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还可提高室内光环境并增加室内的舒适度。屋顶绿化技术不仅可以保护屋面防水层,经实测表明,绿化屋面较非绿化屋面可降低温度约20℃,有效降低进入顶层房间的热量,减小室内温度波动。由于重庆属于山地城市,城市地形高差较大,因此,在较多的时候,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打造地下停车库、设备机房或地下商业等设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使用量。重庆雨洪较多,采用透水地面或植草砖,既能减少雨洪危险,提高雨水渗透率,涵养地下水源,又能缓解夏季热岛强度。

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的进一步深入,在今后重庆地区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自保温围护结构技术体系,活动外遮阳,自然通风器应用,分项计量等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重庆地区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政策及展望

目前,重庆市在发展绿色建筑,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发展绿色建筑一千万平方米。通过重庆市开展“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等工作积累的一定工作经验和技术条件,在绿色建筑发展的推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财政部、建设部联合下发的[2012]167号文,发展绿色建筑,将给与一定的经济奖励,2012年的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相对而言,随着新型建材以及施工工艺的规模化应用,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已逐渐降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考虑经济奖励后,绿色建筑基本不存在增量成本,这对于绿色建筑发展将是利好消息。

建筑初级论文篇8

二、教学理论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更加规范了对建筑设计教学现状动态评价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存在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确立了定期与用人单位互相反馈信息的机制,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调整教学体系和内容。

(二)建立了新的建筑设计教学目标、原则和方法

1.教学目标的细分化

根据目前建筑设计市场对设计分工的要求更细,细分教学目标。根据市场的要求,确立了总平面设计、建筑方案、施工图、表现几个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总图、方案设计、施工图、效果图等方面的能力。

2.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教学原则

a.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b.培养学生建筑师的基本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3.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教学方法

a.重视方法论的应用;b.运用互动式的教学组织方法,强调多向反馈的过程教学;c.重视过程教学;d.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三)确定建筑设计教学———“三横、四纵”的层次教学体系

建筑设计教学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五年,依据培养目标,确立了分年级分层次教学体系。一年级以建筑鉴赏和空间类型教学、形态构成训练为主。通过对形态设计“形”的抽象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套处理建筑造型的方法。二年级学习设计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学生尝试设计小型的建筑,实现与建筑初步知识的衔接,培养建筑设计观念。三年级注重设计构思,培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性建筑的设计,要求考虑城市和文化因素。四年级学生重视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五年级注重和实践的联系,学生参与到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真题真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及早与市场接轨。

1.“三横”的内容

“三横”是建筑设计教学总的质量控制体系,包含课程体制化、知识系统化和设计方法形成化三个方面。(1)课程体制化。在传统建筑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市场的要求和专业发展趋势,补充建筑设计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内容。建立相对稳定(成熟的理论)和不稳定部分(专业新动向)相互补充的弹性教学体制。低年级层次(一、二年级),以无约束限定条件的题目为主,以空间的构成、功能以及人的行为心理为基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建筑空间感。教学以“放”为主。中年级层次(三、四年级),设计题目给出各种限定条件,让学生运用相关的建筑理论,进行分析,展开设计。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感性和理性思维并重,形成初步系统的设计观。本阶段教学“放”“收”结合。高年级层次(五年级),以弹性设计题目为主,真题真做。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后,提出设计任务书,经讨论修订后进行设计。该阶段强调设计方案的探讨和设计规范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学以“收”为原则,“收中求放”,采用“指导”+“讨论”的教学模式。(2)知识系统化。a.设计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在吸纳传统教学经验的同时,整个建筑设计课程一直贯彻功能、形态训练。b.相关建筑专业知识融入的系统化。在和建筑历史,规划原理、场地设计相关课程结合后,设计课中要求呈现出相关知识的应用。c.思维表现过程的系统化。注重设计时相关分析和概念草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不间断的传统表现方法训练的同时,逐步推进计算机在设计中的应用。d.设计方法形成的系统化,从“放”到“收”,到“收”“放”结合,再到最后的“收”。在整个课程中,引入逻辑的手段,同时给学生讲授相关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和设计方法。(3)设计方法形成化。按我们层次划分法确定的目标,可分为三个阶段:a.启蒙阶段的感性思维形成。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及对建筑空间的初步认识。b.设计观形成阶段的理性思维形成。主要培养学生形成分析、研究的创作方法,将建筑设计回归逻辑性的思考。c.设计能力提高阶段的综合思维形成。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在前两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系统的设计观。

2.“四纵”的主要内容

“四纵”是为实现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培养而建立的动态控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进行弹性教学,以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的目标。(1)图示思维能力的培养。图示是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较强的图示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市场要求。低年级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结合自己对建筑的理解与思考,学习并掌握运用基本图示的手段。中年级层次主要培养分析草图、概念草图、建筑形式生成的图示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以图示交流。高年级层次主要培养年级随着分析方法的形成,促使其处理复杂建筑的能力、图示思维能力得到加强。(2)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对建筑设计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重心,使最终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3)教学中始终贯穿注册建筑师执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建筑师制度是我国为提高建筑设计人员水平的基本制度,随着制度的实施,对毕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一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变到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4)组织协调的能力,团队精神的确立。目前建筑市场不仅仅需要会设计的人才,同样需要会经营懂管理的建筑人才。学生的组织协调的能力,团队精神直接决定其职业发展。在教学中,贯彻组织协调的能力,团队精神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之一。

(四)建立了促使教师队伍发展的机制

新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向“双师型”靠近,教师纷纷走进设计院、高校进行知识的更新,有效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三、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理论分析及实践调研

(一)理论教学分析与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之间的差异

理论分析设计单位的需要,针对需求,与用人单位一起研究制定建筑教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二)实践调研

1.通过对建筑类院校的调研,分析总结建筑设计教学的不同模式。2.通过对用人单位发出毕业生就业及创业情况调查函,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对人才能力的要求。3.向在校生发放调查表,调查学生对建筑设计教学的评价和建议。4.把实践性及综合性非常强烈的建筑设计课分成了多个课题,逐一进行讲解,同时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很好。5.用生动详实的建筑设计案例讲解建筑设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确立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原则

建立教学紧随社会需求动态变化的机制,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并建立教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即“三横、四纵”控制体系,确保在互动教学及动态调整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四、21世纪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建筑设计课程的学年层次细分

一年级将建筑设计课引入,要求在完成初步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融入空间构成、形态构成知识。二年级完成建筑传统设计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发散思维,引入调查、研究体制,确立讨论机制。三年级建立调查———研究———报告———归纳———分析的机制,适当关注思维的开放性,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分析过程图纸,可用建筑计算机模型分析。四年级延续上述做法外,引导学生从学习知识向运用知识创新的转变,建立起“设计的研究,研究的设计”,引入技术因素,建立起设计的概念。五年级考虑和市场接轨,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建筑师素养,设计题目均为真题。

(二)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征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组织上,注重与技术、景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有机整合。

(三)建立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

1.选择有经验的双师型老师指导毕业设计。2.设计选题采用真题真做。3.设计内容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设计的深化上,训练学生辨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引入多专业配合,训练学生协调能力;在设计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方案汇报和技术会审,做到与市场接轨。5.采用科学合理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成绩评定方法。6.引用专家评审,控制最终毕业设计质量。

(四)建立了课堂的横向层次控制法

采用横向控制的课堂教学,强调对设计课的过程控制。首先是分组,在教师给定的题目内自由选择,然后进行调研———讨论归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由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引导其细化、完善设计构思;其次是由学生独立创作阶段,学生汇报方案、相互对方案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最后是设计深化过程。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创造性的教、导和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

(五)搭建了多样化的教学支撑平台

坚持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如举办读书比赛;举办设计竞赛;组织鼓励参加全国性各种设计竞赛;校企联合,形成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等。

建筑初级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36-02

一、传统建筑设计规范教育地位

建筑学综合了文史理工多个领域,集合了工程和艺术、传统与地域等多种门类科学。立足于应用型教学目的,建筑设计课程、建筑规范课程和建筑绘图软件课程是我校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始终贯穿我校建筑学教育,形成三大支撑体系。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筑法规体系分为法律、规范和标准三个层次,法律主要涉及行政和组织管理,规范侧重于综合技术要求,标准则偏重于单项技术要求。人类有关建筑法规的编纂,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为人筑屋者如因工程不固使屋塌,致主人于死,其本人处死刑;如致屋主之子于死,则其子应处死刑。中国的《考工记・匠人》和《礼记》,也对单体建筑、群体建筑乃至城市规划从“礼”的角度设置规则。建筑设计规范是房屋建筑建设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建筑学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建筑设计规范训练一直基于建筑设计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学习设计,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但是也有明显的缺陷。设计课程学时多、周期长、设计内容复杂,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研究方案,剩余研究建筑设计规范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从投入和成效的角度看,这种混合的教学方式非常低效。建筑设计规范课程,需要挖掘和遵循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程序,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运行这些规律,运用教育学基本原理,使规范的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

二、建筑设计规范课程教学的思考

近5年,我国建筑设计市场不断变化,快速城市化、新技术涌现为特征的世界性问题逐步体现。2014年,防火规范进行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重新编纂,建筑设计人员均面临着重新学习和体会规范的问题。建筑学的发展要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要基于市场和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益有效的探索。

建筑学教育是基于职业训练的教育教学,德莱弗斯(Hubert Dreyfus)的“技巧为基础的模型(skill-based model)”,在书中提出将设计专业技能(expertise)划分为7个层级(见表1)。

建筑设计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生手和初学者,培训过程基本到达专家级别即可。作为建筑学教师,明确学生掌握知识的质和量,确保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可以尽快进入职业领域,顺利掌握建筑设计规范,应用于实践的建筑设计。

首先,明确了规范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的级别,课堂上引入实际工程项目问题并引导其解决。其次,按照建筑设计规范的章节,结合设计,增强理解。再者,探索运用分组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建筑规范课程的梳理和学习。

三、我校建筑设计规范课程实践化教学实践

1.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阶段化。我校一直贯彻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课程设置过程就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适度改变了讲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逐步参与进入建筑设计规范课程中,在学校内就进入设计院工作模式,充分体会规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意义。

2.建筑设计规范课程模块化。建筑设计规范课程呈现分散模式,每门课程只注重单次课程的教学,忽视后续课程的联系问题。将生手和高级初学者的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设计规范课程模块化,前呼后应,构成整体课程。初级规范体系、中级规范体系和高级规范体系,分别对应低年级的民用建筑通则,中低年级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年级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这套体系已经在我校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延续下来,并且有效的衔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3.建筑设计规范课程热点化。建筑设计规范内容全面,课程必须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划分基本掌握知识和重点掌握知识。充分考虑规范在建筑学培养计划中的位置,结合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建筑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建筑规范条件下考虑功能分区、空间组合、疏散防火等,最终使学生达到综合考虑结构形式、构造做法等和建筑规范的关系。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例,提取建筑构造章节七个小点为主题,布置研究点,将授课班级分为6组,采取无组织平等自愿分组形式。组内成员地位平等,互相监督和检查小组成员出勤情况,根据小组任务自行布置任务,共同完成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依次向学习小组布置以下学习任务,学习小组在课外时间,通过查找、阅读书籍规范、课外调研、图书馆调研、合作讨论等方式完成以下项目,并在课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见表2)。

4.建筑规范课程实践调研常态化。以往建筑规范课程,不仅在课程讲授上,甚至在调研过程中多以书本内容为主,实践环节比较少。为了强调真实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加强建筑规范相关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安排分组教学内容时,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要求学生走出去进行调研。实地调研宿舍楼、图书馆、食堂、商店、办公楼等建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无组织小组共同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考察活动,分析资料并且发现和解决问题。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视组内成员的分工,强调实践调查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建筑规范课程成果表达多元化。建筑学专业涉及多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模型制作等多种表达手段,同时也包括办公软件等的应用。课程鼓励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过程中制作工作模型,培养学生进一步完善和理解建筑规范课程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强化建筑设计思维与表达的一致性。

除了本专业的模型表达外,充分运用自制视频、自制ppt或者图纸等多种表现手法,实现多方位的能力培养。

四、结语

建筑设计规范课程实践化改革是大势所趋,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实践化改革过程中总会存在争论和疑虑,但无论如何,关于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思考和尝试对于课程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建筑初级论文篇10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匡正大学生人格的价值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对建筑类型学及其方法论的浅识

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划定的方法初探——以山西南部部级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为例

浅议博物馆儿童空间设计——以德国博物馆为例

雕塑材质的文化及运用

一种历史生命记忆的日常生活还原叙事——关于《古炉》的对话

循环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西部村镇小康居住区生活环境问题探讨

西安市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高语境文化的儒家思想根源探究

复活的密码——神话思维探索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交往理性”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吉祥文化

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

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思考

天水珍稀植物园规划中历史文化特质的发掘与表现

现代广告中的民族因素——以李宁“飞甲”广告为例

浅谈屈原《离骚》的思想内容

浅析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文学翻译译者的地位和自我定位

论英语拟音的象征意义

运用轨迹交叉论进行煤矿生产安全管理

中小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分析

高校举债办学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于事业单位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浅析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西部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村镇区域开发及小城镇建设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院(系)级研究生德育模式简论

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素质教育与情感智商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预防初探

李商隐《明神》诗旨辨

茅盾的“秘书意识”初探

清澹自然树盛世新风——论张九龄的诗歌创作

西方法治观念的流变

入世与中国国际旅游业

试论难民及其国际保护问题

浅谈生态伦理及其教育问题

余胜煤炭液化基地的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完善企业人事管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建筑初级论文篇11

“双段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应用,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实行两个阶段循环。

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文学科、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地穿行。本阶段先进行专业初步实践,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类别,对建筑工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必须够用为度,主要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技术课打基础,并通过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现“理论-实践”的第一个辨证性循环。

第二阶段即高级阶段: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实现高一级的结合循环,实现“再理论―再实践”的第二个辩证性循环。本阶段突出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进一步重点培养,有意识地突出专业课-顶岗实习的循环锻炼。

“双段双循环”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应用了当前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相对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如2006级教学计划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比调整为58.4:41.6。此教学模式成功做到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穿插。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生产、科研紧密结合,克服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端,减弱了以往各学科各自强调的学科系统性。

二、“双段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干课程;结合社会需求及工程实际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与之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程实践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密切的产学合作机制,拓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促进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三、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双段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1.专业基础课强调应用,即以“必需、够用为度”与应用密切结合。例如,将《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分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建筑制图》增设微机绘图知识,讲清投影变换、制图要求、标准,计算机辅助轴测投影和阴影透视等。

2.《建筑材料》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两门课的理论和试验分开,增加试验学时数,试验课单独考核和评定成绩。

3.加强针对性,变单纯授课为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重点讲“是什么”、“怎么用”以及独立运用和图释各种相关手册、图表(标准、规范、法规)等,注重专业应用。

4.针对毕业生岗位实际,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与预算》分成《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与预算》两门课程,学时由90个增加到120个;同时增加《室内给排水》、《热工理论及基础与采暖工程》和《建筑电气》三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在施工企业第一线的专业能力。

5.适时开设选修课程。在增设了《建设监理概论》等选修课的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资料整理能力,并介绍国内外在建设工程上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从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VB程序设计》、《结构计算与程序设计》等课程到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绘图、CAD应用等,确保其计算机的学习应用三年不断线。

四、改革实践应用,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习题课、课堂讨论、上机操作、实验、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1.6%。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突出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上形成了工程实践训练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建筑材料实验课。适当增加学时,充实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实验项目。实验均要结合生产实践、科研开设,以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实验课单独评定成绩。

2.专业初步实习。专业初步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工种实习,认识实习参观已建成和在建的各种典型建筑工程项目;工种实习进行钢筋、模板、砌筑等工种的操作能力的实际训练。

建筑初级论文篇12

二、BLM的介绍

(一)、BLM的介绍

BLM简称全建筑生命周期,是一种被定义从建筑项目工程的规划开始,涉及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到拆除的全部过程,对建筑工程项目十分重要。BLM全建筑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规划阶段,第二是涉及阶段,第三是施工阶段,第四是运营阶段。

(二)、BIM在BLM中的应用

在BLM全建筑生命周期中,BIM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规划阶段,BIM技术主要用在实际背景、模型构建、预期成本、分批阶段、场景选择和空间布置等方面。其次是在设计阶段,BIM技术主要用在设计方案的验证,包括对方案的制定、选择、分析、评估和规范等方面。然后是在施工阶段,BIM技术主要用在协调方面,设计使用的规则,系统的选择,技术的加工和材料等方面的使用。最后是在运营阶段,BIM技术主要用在施工的记录部分,具体含盖项目的制定、维护,项目的分析和管理,还有后期的维护和保修。三、BIM技术应用的优势人们在使用BIM技术期间,除了可以提高预算的精确性,减少失误,节约物力和人力资源,还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是关联协同的模型信息。利用BIM技术,在拓补关系和三维几何的基础上,构建关联协同的模型信息,全面涉及施工信息和管理信息[2]。其次,是识别更新的模型构建。在BLM全建筑生命周期中,极力要求BIM技术对应的信息模型对象必须是可以识别并且可以更新的,系统在统计分析后构建模型信息,记录关联的文档和图形,形成虚拟形态,并且时时同步更新。最后,是演化拓展的模型整体。BIM技术是BLM全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整体概括,涉及了模型的变更和与之相关的构建拓展,二维到三维再到四维的管理运行的同步进行。

三、计算机模拟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应用的优势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各项技术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BIM技术当然也不例外,下面就讨论一下BIM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的促进下,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优势。首先,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具有高效性。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全面提高项目的改造成果。在工业建筑的设计初级阶段,BIM技术的使用,协调了设计师与材料、结构、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的关系,并且可以灵活的进行变化,提供多项备选的应急措施,直观高效的展现最适结论,极大程度的对成功改造带来有利影响[3]。其次,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具有经济性。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节约项目全程的造价,使得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有更广阔的前景。在工业建筑的设计初级阶段,BIM技术的使用,建立了节约时间和精力的数据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优化人力和物力的调动,将工作更好的分配后进行系统化统筹,全面清楚的展现成本信息,对成本数据高效处理,从而掌控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危机问题,更好的知晓和应对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的成本需求。然后,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具有简便性。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降低设计难度,简化设计前言程序。在工业建筑的设计初级阶段,BIM技术的使用,可以使设计方案的二位图纸与实际相同步,及时更新,快速且便捷的形成结构详图,大大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难度,也减少了应对二次或者多次细节的改动难度[4]。接下来,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具有直观性。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直观的表达了钢结构工业建筑搭配,形成可以直接预览的模型结构。在工业建筑的设计初级阶段,BIM技术的使用,自动且直观的将钢结构工业建筑模型形成,实现四维立体的可视模型,便于观察和改造。最后,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具有安全性。BIM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建筑改造中提高对生命的重视程度,增加钢结构工业建筑的安全性。在工业建筑的设计初级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BIM技术的使用,借助计算机技术监控整个钢结构工业建筑群体的全建筑生命周期,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报告,并且提前整合出将要面临的各种隐患问题,提高钢结构工业建筑的安全性能,减少不必要的经计损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