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5:03

两会论文

两会论文篇1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已经胜利闭幕。今年的“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洋溢着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热烈气氛。近300xxxx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wjb总理首次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邦国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还听取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报告。在昨天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同时表决通过了xxxx决议和xxxx决定。“两会”的胜利召开,对于进一步鼓舞全国人民的高涨热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国务院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列席、旁听了大会,并分别到人大各个代表团回答问题、参加讨论,到政协各个联组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按照国办的安排,我参加了重庆市代表团的分组讨论,就代表们比较关注的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的改革发展问题,作了说明。“两会”结束后,党组于今天上午召开会议,组织全体党组成员对会议文件主要是《政府工作报告》、宪法修正案等,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紧密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研究了贯彻“两会”精神的意见。决定向全系统下发关于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通知,同时决定召开今天这次干部大会进行传达,并就如何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讲一些意见。一、“两会”的主要精神大家对“两会”的召开很关心,近些天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对“两会”的主要精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次“两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宪法》修正案之中。与会代表在分组讨论中,比较侧重的也是这两个文件。代表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鼓舞人心。在过去的一年,新一届政府认真履行职责,果断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xxxx,达到11.6xxxx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7.xxxx,达到8512亿美元。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又有新的提高。《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第一,系统总结了新一届政府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概括讲,主要有六项:一是在党中央领导下,采取果断措施,集中力量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二是适时适度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加强经济运行协调,采取措施增加供给,缓解了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状况。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水利、能源、交通等项目的开工和建设。三是注重统筹兼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以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为重点,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四是关心群众生活,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央财政新增47亿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就业再就业。为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中央财政支出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xxxx。五是推进体制创新,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务院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统一内外贸管理体制,调整了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扩大对外开放。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5亿美元。年底国家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45.xxxx。六是加强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国务院先后提出了五部法律议案,制定了28部行政法规。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家宝总理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增加。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出现,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认真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第二,进一步确定了200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强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2004年突出抓好的九项重点工作是:(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逐年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的同时,逐年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今年拟先增加50亿元。调整建设国债使用方向,集中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全面发展,向农村、社会事业、西部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一要完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正确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凡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方面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尚未建设的不准开工,在建的要进行清理,已建的要限期改造。三要依法加强用地管理。四要强化信贷审核和监管。五要严肃税制,坚决禁止和纠正擅自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缓解当前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运输的供求矛盾。一方面,要增加煤炭、电力、油品生产;保证居民生活、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的需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电源电网建设,加快石油等重要资源勘探开发。另一方面,要降低消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二)巩固就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搞好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做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四)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五)加快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六)抓住有利时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继续做好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工作,稳步推进邮政、铁路行业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体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建立起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重点是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七)适应新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积极主动地做好对外开放各项工作,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八)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拓展就业渠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做好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和独立工矿区以及军工、煤炭、森工等行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继续做好“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离退休费的按时足额发放,任何地方都不得出现新的拖欠。(九)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政府立法工作,重点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权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安全责任制。坚决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第三,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措施。家宝总理强调了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监督三项基本准则,提出要着力抓好以下xxxx方面: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二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三是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四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五是加强政风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并通过宪法修正案。王兆国副委员长代表人大常委会作了修正案的说明。这次对宪法的部分条文作了如下修改。(一)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入了宪法序言中,确立了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二)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社会主义文明内涵的极大丰富,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三)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宪法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这样修改,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四)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宪法修正案草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样修改,主要考虑了征收和征用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之处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为了理顺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征收、征用而发生的不同的财产关系,区分征收和征用两种不同情形是必要的。(五)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对非公有制经济既鼓励、支持、引导,又依法监督、管理。这样修改,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六)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一是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都给予保护,保护范围既包括生活资料,又包括生产资料。二是用"财产权"代替原条文中的"所有权",在权利含意上更加准确、全面。三是增加规定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有利于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七)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在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了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立健全这一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八)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修改,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二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九)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在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中增加"特别行政区"。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作这样的修改,符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实际情况。(十)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将宪法中的""修改为"紧急状态"。这样修改,"紧急状态"包括""又不限于"",适用范围更宽,既便于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也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一致。(十一)增加或修改了关于国家主席职权、乡镇政权任期、国歌等方面的规定。宪法修改的内容,都是我们党关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大主张,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两会”精神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两会”文件特别是家宝总理的报告和宪法修正案以及大会作出的决议,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用会议精神来指导推动我们的工作。“两会”精神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安全生产问题的论述,再次表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集中讲到安全生产问题。在讲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时指出:“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出现,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在部署2004年工作时指出:“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安全责任制。坚决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在谈到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时,强调要坚持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往历次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提法,讲得更加系统和完整,位置也放得更加重要。一是文字量大幅度增加。这次报告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文字量,大约为上次的3倍以上。在反复推敲修改、文字精益求精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这样的篇幅和文字量来论述安全生产问题,这本身就说明,安全生产确实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二是摆的位置有所变化。上次报告把安全生产问题放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题目下,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内容,强调了安全生产在市场监管中的重要作用。这次把安全生产问题摆在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题目下,放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防建设之间,单独作为一个段落进行论述;并且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中,也有所反映。位置的这个变化,反映了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三是更加系统和完整。家宝总理的相关论述,高度概括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要求,也有具体工作方面的要求。在具体工作方面,又饱含了当前必须突出抓好的政府监管、专项整治、安全防范、安全责任制、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指导性。四是更加严肃和严厉。在政府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的文件中,使用“教训极为深刻”这样的语言,份量是很重的。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国务院领导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以及在安全生产问题上强烈的责任意识。报告强调要“坚决查处各类安全事故,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也只有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才使用了这样严厉的语言。总之,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宪法的修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邦安国的总章程。根据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了修改。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代表和维护最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特征;把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明确提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两处重大修改,是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的根本依据和法律渊源。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权力,是人权的基本内容,是最起码的也是最大的人权。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宪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此外,这次修宪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提法,由过去的“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国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对我们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三)大会作出的有关决议,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全国人大会议,在作出的各项决定议中,很少涉及安全生产问题。这次在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中,专门提出“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肃查处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在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中,也提出“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以全国人大的决议来提出搞好安全生产的要求,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四)2004年政府工作的各项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要抓紧制定和完善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审核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项目,尚未建设的不准开工,在建的要进行清理,已建的要限期改造。第二,建立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切实掌握不同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推动安全生产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如何进行安全技术改造,提高老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提高工业化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缩短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的安全生产周期,尽快实现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所有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第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求我们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要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要加快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科研基地、机构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抓紧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五项战略性起步工程。第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把安全责任与产权责任更加密切地挂起钩来,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电信、电力、民航、邮政、铁路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将诞生一批新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也使中央企业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第五,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监管,改进服务。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这类企业依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要真心实意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第六,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大力发展安全生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大胆吸收借鉴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第七,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加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特别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立法,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目前时机,积极推动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立法。第八,增加煤炭产量,缓解煤炭供求矛盾,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鉴于目前能源、重要原材料和运输等方面业已出现的供求紧张状况,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煤炭、电力、油品生产;要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保证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需要;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电源电网建设等。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下,煤炭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煤矿安全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煤炭供应;另一方面,又必须严防煤炭企业盲目超产、超通风能力生产。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对此应当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四)家宝总理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为加强监管、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注意研究思考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问题。继续以“三项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抓大事。加快六个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一些事情,交给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去做。同时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管。二是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正确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透明度。三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四是要提高队伍素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观念,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监管、监察干部队伍。总之,这次“两会”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总结安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的文件,用“两会”精神统一思想,推动工作。三、以求真务实作风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二是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各省主管安全的副省长参加,总结工作,分析形势,表彰先进,部署任务;三是先后召开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第4xxxx常务会议,针对公共安全领域事故多发的现状,决定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国办专门下发紧急《通知》;四是国务院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抓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及时下发了学习宣传贯彻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对各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听取了各省局的汇报。从了解的情况看,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各地震动很大、鼓舞很大。会议之后,各地、各部门都认真进行了传达,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高潮,发展势头很好。一是领导重视行动快。截止2月底,全国已有2xxxx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政府常务会或省长办公会,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有1xxxx省区已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多数是省长出席发表讲话。二是结合实际想实招。有1xxxx省区已经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具体意见,有xxxx省区出台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实施办法。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作出《关于建设“平安山东”的决定》,提出用三年时间将山东建成全国最安全稳定的地区之一。三是强化责任抓落实。有1xxxx省区将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分解下去,省长与市长签订责任状。江西省还把煤矿、道路交通、消防火灾、建设等方面的控制指标分解到省直部门。重庆市政府规定,区县一年内发生两起特大事故的,分管安全的行政副职要引咎辞职,区县长要给予处分。第二,研究制定了贯彻国务院《决定》和《条例》的实施办法。国家局专门下发了学习贯彻《决定》的指导意见,围绕落实《决定》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办法。比如强制性提取煤矿安全费用的办法,已经和财政部共同下发了意见。关于《条例》的实施办法,目前已经拿出了一个指导意见和四个实施办法,即日也可以下发执行。许可证的式样也已经设计出来。第三,下力量抓了“两节”、“两会”的安全督查工作。我们先后召开两次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一次煤矿安全生产电话会议,对做好“两节”、“两会”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组织了两次全国安全生产的督查活动。黄菊副总理还专门听取了督查情况的汇报。通过督查,有效地保证了“两节”、“两会”期间全国安全生产的基本稳定。第四,召开了全国安全监管局长和煤矿安全监察局长座谈会,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思路。2月16-17日两天,集中组织全国安全监管局长和煤矿安全监察局长学习领会国务院的《决定》和《条例》,交流体会,研究思路,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会上,还讨论了国家局准备下发的几个规范性文件。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完善了今后的工作思路。第五,抓了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对去年全国发生的1xxxx特别重大事故,都已经调查完毕,对没有结案的抓紧研究处理意见,搞好沟通协调,目前已经结案xxxx。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两起特别重大事故,都及时进行了通报,事故调查工作目前也基本搞完,并初步提出处理意见。第六,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观念,规范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国务院1月6日召开全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会议之后,党组及时安排部署了有关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机关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进行了安排。特别是对我局现有的行政审批许可项目进行了清理,对国家局成立以来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总结。第七,进一步加强机关和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按照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先后召开了机关和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召开了机关和在京单位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交流会,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会,对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总的看,今年以来,各司室、各单位的工作抓得都很紧,积极主动往前赶,大家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成效。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开局不错。尽管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但是总体形势比较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数有所减少。截至3月14日,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0021xxxx、死亡2566xxxx,同比起数减少783xxxx。但死亡人数还是有所上升二是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趋向好转。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xxxx以上特大事故3xxxx,其中工矿商贸企业xxxx,占1xxxx;道路交通2xxxx,占7xxxx;水上交通xxxx(含渔业船舶),占1xxxx;消防火灾xxxx,占xxxx。三是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比较稳定。截止3月14日,全国煤矿的重大事故同比减少xxxx、xxxx;特大事故同比减少xxxx、8xxxx;煤炭百万吨死亡率1.87,同比减少1.5。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虽然比较稳定,但是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是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特大事故3xxxx,死亡58xxxx,同比增加xxxx。公共安全领域事故呈上升趋势。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都占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总数的8xxxx以上。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3xxxx特大事故,有3xxxx发生在道路和水上交通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的现实状况,与“两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相符合的。我们要认清形势的严峻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国务院《决定》和“两会”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下一步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讲就是抓好“二三五六六一”,即进一步强化“双基”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推进体制、法制、队伍“三项建设”;加快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转变”和“五项创新”;认真贯彻黄菊副总理提出的“六条原则”;努力构建安全生产的“六个支撑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通过三、四年的努力,到2007年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按照这一思路,今年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以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国务院安委会已经向各省(区、市)政府下达了今年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要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比2003年降低2.xxxx,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的状况有所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所减少。下一步要督促各地尽快将控制指标层层分解,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并加强考核,形成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二)继续深化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消除重大隐患。要把煤矿、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煤矿突出瓦斯治理,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12字方针,提高煤矿综合防范能力。开展公路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做好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强化从业单位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严防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和伤害事故。同时,抓好建筑施工、铁路、旅游、农机、渔船等领域的安全整治,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力度。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依法制止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继续加大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安全法律素质;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各类重特大事故。(四)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在企业安全状况评估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抓紧起草下发《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制定颁布各行业的安全质量标准规定,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五)加快全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预警机制。按照国务院《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紧建立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提高政府应急反应能力。(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一主题,筹备好今年的“安全生产月”、“万里行”活动。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体的作用,搞好安全生产的舆论导向,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

同志们,通过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两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大政方针进一步明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目前各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内外部环境很好。我们要抓住目前的时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两会论文篇2

村民委员会自治运动已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发》(以下简称《村组织法》)试行以来,我国的直接民主进程也在农村展开。村民自治运动因而对我国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可能导致我国政治运行方式的整体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也有人把它誉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造之一。(另两大创造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但由于农村直接民主的实行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敏感的一个就是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在实践层面表现为村两委(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冲突问题,在现阶段表现得非常尖锐。

一、两委矛盾的历史

其实两委的关系问题并非在现在才出现,早在我国解体以后,为填补农村的权力真空及无政府状态,农民自发地组织了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并既而被我国1982年宪法所确认成为1982宪法的一大特色,也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而党的支部在农村的建立可以追溯至革命根据地时期。因此可以说党支部在农村发展的历史远远早于村委会。但由于过去我国党政不分的体制及片面地强调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权,农村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只有党支部,而没有另外的组织。撤社建乡以后,村委会渐渐发展起来。实际上在农村出现了两个领导中心。在村委会取得法律地位特别是在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实行后,村民直选得以确立,两委关系问题随即出现,可以说两委关系问题是我国层层民主发展的产物,也是党政分离在农村引发的必然结果。关系问题早在党支部在农村建立起来那天就为两委关系问题产生埋下了伏笔。而由于强调党对一切的领导把问题掩盖起来。也是政权从全能主义到后全能主义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两委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引发了许多其他问题,如村内耗严重,农民的权利没有很好的保障,党的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及党的权威在农村下降等,村民的民利被虚置等等。因此

解决好两委关系问题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村治的健康发展及党的领导的实现。

二、两委关系问题的表现及实质分析

我国《村组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节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主要职责。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村党支部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回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两者在条文上明显地存在矛盾:一是重要问题与涉及村民利益问题交叉;二是由于农村的现状导致农村的事务错综复杂难以区分重要与非重要问题,导致党支部与村委会在许多问题上拥有同样的决定权,权责不分明。而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村主任与村支书的矛盾。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两者都有发言权,且两者的权力都有合法的来源。村主任的权力来源于村民选举,具有很强的合法性,而村支书的权力来源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的法律地位决定的及历史传统(长期以来村支书都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和是上级党委的认可。因此其合法性也不容质疑,并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因此村主任和村支书分庭抗衡导致

了矛盾的激化。有的学者把两委矛盾分为个人间矛盾、组织间矛盾和权力间矛盾。个人间的矛盾是由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性格、作风等方面的不同引起的,组织间的矛盾是职权不明存在重合引起的,而权力间的矛盾则是政权与治权的关系,也是国家与农民间关系紧张的表现。

也有人认为两委矛盾只是由于党委在新的形势下工作方法的落后和村运作不成熟引起的。由于村民直选村委后,党支部失去了过去一直以来直接插手村具体事物的途径和合法性而不知如何实现党的领导的恐慌状态。村委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认为自身的合法性来源于民众,而不需要党的领导,出现了“村委直选,支部靠边;村委领导,支部放倒”的现象。

要把握两委矛盾的实质,我们有必要从两委所体现出的性质及其职权上来考察。从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看,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己发明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节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因此其职能主要表现为经济职能和关于切身利益的安全、健康及文化教育等。从现实情况分析,农民希望选出的村委会能抵制国家的不合理分派,替村民说话,也就是希望村委会起到保护人的角色。历史上由于科举制度的废止,能起保护者角色的士绅阶层也随之消失,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始形成,农村精英的流失,导致国家与乡村之间的屏障的消失。农民的保护责任无人承担,而导致国家权力的渗入,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农民在寻找保护人的过程向过去的复归。这一点可以从农民的生存伦理上得到验证。斯哥特认为农民在长期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形成自己的经济伦理,那就是“活下去”,除此之外,别无他图。农民的利益诉求也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要求,得到生存安全的诉求,也就是说农民利益诉求表现为低水平的利益防卫。就是对正常基本权利的保护。从实际调查看,村民要求选出的村委能带领他们致富,这也表现出选举的动机来

源于利益的追求。因此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在农民追求一种保守型利益时发明的。村委会也寄托着农民想通过它实现自己的基本的经济的安全权利及生存伦理的希望,村委会是农民权利的体现者和主张者。而对这些基本权利的威胁可能来自强大的官僚国家。

党的基层工作组织条例规定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实现党对农民的领导,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现国家政权对农民的控制,使之在党的领导下有序稳定发展,也就是实现国家对乡村的整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的党,执政为民,从它诞生以来就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党的领导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我国是后发型的国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现代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为了国家的发展整体的长远利益,有可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阶层的分化。在这种压力型体制下,国家不得不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党委的权力就是体现为一定的国家控制权力,从国家政权本身的性质看它也是一种扩张性的权力。也有学者指出乡村自治是一种国家政权重建的方式。因此党支部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权力。

权利英文表示为right,按照〈〈布莱克韦尔政治百科全书〉〉的定义:“①描述一种制度安排,其中利益得到法律保护,选择具有法律效力、商品和机遇在保障的基础上提供给个人。②表达一种正当合理的要求。即上述制度安排依法建立并得到维护尊重,权利似乎突出地代表了个人主义价值,我们在权利被认为是在严肃保障个人或人们的一些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时才论及它们。”因此含有权益、主张、给他所应得之意。在西方往往与自由这一概念相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没有自由便没有权利,更没有利益。而权利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个人或组织,它是人民在与国家权力斗争中从国家权力那里获得的,因此从一开始权利就是与权力相对立的,一直与权力进行斗争,进而扩大了权利的范围。因此它具有个体性、保守性(消极被动性)、防御性。权力呢,英文表示为power、authority,〈〈布莱克韦尔政治百科全书〉〉的定义:“权力在最低限度上讲是指一个行为或机构影响其它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霍布斯把权力定义为一种因果关系,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行动者’和被动的承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它行动者之上的一种可能性”。含有控制、权威、扩张之意。它是历史的

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权力是国家所有的,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进行管理控制社会的手段。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控制性、扩张性和权威性、主动性。

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对大众进行空压榨的手段,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权利则是大众与权力斗争的产物,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权利和权力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一部权利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民与权力的斗争史。大众在与神权、皇权的斗争中慢慢解放了自己,赢得了权利。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阶级差别,人民享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利,因此国家权力也就转化为人民大众管理自己事务,实现人民大众整体利益的工具。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由于阶级差别的消失,人民整体长远利益的一致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时期,国家为了长远利益而对各个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难免损害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督制衡手段,它自身仍旧回堕落为损害人民权利的暴政、暴力,也是由于它本身的扩张性、控制性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农村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是存在的,也是不可回避的。村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权力和权利的冲突。

三、构建新的农村政治运行模式,调和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要调和村委会与村支部的矛盾,则需要重构农村政治的运行模式。我国农村政治运行的参与者有主要三个:村委会、村支部与村民会议。笔者所构建的三者的适当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相互制衡

村委会村支部

合作

监监

督督

村民会议

从图中可以看出,村委会与村支部要同时对村民会议负责,接受村民会议的监督,村委会与村支部两者之间是制衡与合作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支部两者之间通过制衡和合作达到制衡权力与限制权利滥用的目的。因此我不赞成村委会或者村支部一肩挑,这只能导致权力腐败和对权利的损害,在现实中更可能导致支书角色的不明。村民会议对村委会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难的是村民对村支部的监督。因为村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法律和的规定,对村支部的监督权只能由党员和上级党委来行使,但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是不完善的,也是无力的。要实现村民对村支部的监督,山西河曲的“两票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手段,但仍需完善。本人认为更为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村委会和村支部两者的联席会议共同对村民负责,

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村两委班子共同协商作出决议,在协商过程中两者各自发挥主动性地位平等共同对村民会议负责,这需要要重新修改法律、和在时间中探索,从制度上确立村民对党政联席的监督,如可以在村民自治章程中明确。这并没有消除党的领导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党支部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切身为村民着想党的权威自然回树立起来,党的领导也自然能实现。若不然即使口头上天天强调党的领导,利用强制手段让村民服从党的领导,党的权威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反而会削弱。

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不明也是两委之间冲突的重要诱因,因此有必要在制度层面明确划分,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司其责与分工配合,如可以采用村规民约等手段健全职责划分。

另外要提高党员素质与开创党支部领导的新局面,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党要适应村民直选的形势,农村党组织的权威要通过民众的确认,能不能得到群众的挑选与承认是新时期党评价党员素质的标准,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要通过切实地为人民谋利益,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才能建立其“合法性。”

参考文献:

徐增阳任宝玉:《一肩挑真能解决“两委”问题吗?》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载于《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

季丽新: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两会论文篇3

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转型的过程相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政府转型尽管在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表现出共性,但转型的起点和走向则呈现出不同的轨迹。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政府转型所面临的初始问题是“政府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问题。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是由不干预市场运行,到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计划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则是通过缩小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在培育和发展市场的同时,向主要提供公共服务转变。这样,在政府转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矫枉过正”情形,市场经济国家更有可能发生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计划经济国家可能产生“市场扭曲”的问题。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从政府的公共支出结构看,经济建设仍然占有主导性地位,成为制约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从经济运行状况看,行政性垄断的广泛存在,既导致了不公平竞争,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成本。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理念之二: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转型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曾经被作为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提出,近年来开始受到不少质疑。对此应该作具体分析。一是要考虑到改革的初始背景是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窒息了社会活力,而且平均主义只强调结果均等,否认不同个人、群体的贡献,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二是当时提出的效率与公平具有不同指向,效率是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相联系的,选择了市场也就选择了效率;而“兼顾公平”主要是为避免因市场效率引致分配结果差距过大,其内涵与今天我们一般说的社会公平正义有很大不同。三是当时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政府转型主要在微观“搞活”经济方面,分配差距过大以及其他社会公平缺失问题还没有充分显现。因此,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与当初的改革原则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但由于政府转型相对滞后以及实践中存在对改革原则的扭曲或片面理解,致使人们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根据改革进程的深化与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应该说,社会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问题,选择的侧重只是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才出现的,最终则是要实现二者的平衡,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反映了党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认识的深化。需要明确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是不同的。市场运行必然以效率为取向,这是市场机制的本质属性;市场运行也要求公平(竞争规则、秩序的公平),但市场本身并不能完全提供这种公平。政府虽然在促进社会经济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环境的改善而间接实现的,不是政府直接追求微观效率。政府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受托者的本质属性。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是源于政府坚持了“效率”原则,而是在于政府放弃了直接追求效率,把效率机制交给了市场,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提供效率,政府维护公平正义,应该是我国市场深化改革和政府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理念之三: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 传统计划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将公共利益、公共所有、公共管理等同起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是控制经济社会的唯一主体;同时,由于否定市场,市场也就不在公共利益的考虑之中。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传统体制及其理念的惯性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功能的科学定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利益是政府、社会公众和市场的共同需求,也是各类主体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来维护的;财产的公共所有不再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唯一选择,非公有产权在基本制度规范下同样可以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参与主体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这个意义上,政(学生无忧网整理)府转型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政府功能的科学定位问题。

两会论文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就在理论上把生态文明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把生态文明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一、东西方生态文明的不同演进历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蕾切尔・卡逊)在《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由此拉开了西方社会保护环境运动的序幕。如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即是一个明证。世人对于“自然”一词的理解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危机。早在古希腊的“晦涩哲人”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在其《On Nature(论自然)》中就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近现代思想家Emerson(爱默生)在其同名著作《论自然》中阐述道,“欢悦的力量不仅源于自然本身,它存在于人,或者说,存在于自然和人的和谐中。”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探究自然科学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巨大成功,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不但将自然界作为认识研究的对象,更具备了支配自然的野心,喊出“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这样的口号。这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也是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走向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转化为征服与被征服的态势。D.R.Griffin(大卫・雷・格里芬)在《Spirituality and Society(后现代精神)》中说:“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自然的真正本义消失了,自然被自然物代替,自然开始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一旦思考自然,某个预定的框架就支配着我们,在这个框架支配下,思考“自然”马上被转换成思考“自然物”。这样,很容易将生存仅仅理解为自己或有限人的生存,而生存的意义则在于对自然物(财富)的占有和消费。

对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开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生态学原理引入人类社会管理,形成了人类生态学。他们提出把自然生态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中,管理好城市社会,这是城市的生态文明。被美国誉为“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的Aldo Leopold(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A Sand County Almanac(沙乡年鉴)》中着重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反对“人类沙文主义” 和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准则。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以及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

“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它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轨迹。可见,“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以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内在的良性循环和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和目标。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因而“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被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的高度。

三、两型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了包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内容在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独特贡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中国都具备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美国后现代思想家Clifford Cobb(克利福德・柯布)认为,只有改变人的思考方式,从孤立、片面向历史性、整体性转变,生态文明才可能出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深层文化资源在中国而不在西方。

两型社会是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充分体现,两型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自从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有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人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平、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作为整体范围的人类,是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属性的人群共同体组成的庞大系统。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有机体组成的,本代人是在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又给后代人留下他们必须接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态平衡,避免以文化和进步的名义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要做到保证代内的公平与代际的公平,只有这样,社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两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要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就是要必须首先做好“两型社会”的建设工作。那么反过来,“两型社会”的成功构建必将促进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两会论文篇5

为适应建立巾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大陆于1992年11月30日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早在1971年(民国60年4月30日)台湾地区修正通过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共6部分56条。①此后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对前会计评议委员会所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加以增删修订,于1982年(民国71年7月1日)作为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一号公布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1981年10月18日又进行了修订。

一、会计准则制定实施比较

海峡两岸会计准则的制定动因、制定机构、时间和适用范围均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大陆制定会计准则的动因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明确其制定根据是“会计法”,台湾会计准则的制定,与美国一位会计师1970年访问台湾时,就如何发展台湾的会计事业提出的三项建议(制定会计原则,颁布查帐准则,拟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无不有直接的关系,但其根本动因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准则制定机构比较,中国大陆的会计准则由政府部门(财政部)制定,同时成立由各方面代表参加的会计准则评审委员会,作为财政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的咨询机构。台湾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是由台湾会计师公会财务会计委员会公布和台湾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修订。由政府制定和实施,其优点是:使会计准则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可以增强实施的力度,提高实施的效果。但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会计准则不仅是审慎推理与实证研究之成果,亦是政治行为之产物。”②由财政部制定准则可能会产生过度体现财政立场与利益,兼顾协调其他方面的立场与利益不够。从台湾会计准则公布与修订机构的人员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台湾制定机构的民间性,参加人员的代表性,对于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和科学性有一定的保证,对于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具有制衡作用。但是,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计划的科学、制定程序的严谨、审议严格规范相比,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尚需进一步借鉴与学习。

台湾会计准则制定的时间比中国大陆制定实施会计准则要早21年。这个时间差距意味着什么?至少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会计发展水平的差距。世界各国或地区制定会计准则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其先后顺序与其经济发达程度、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后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

中国大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台湾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未明确适用范围。这里首先要研究应不应该明确适用范围?从道理上讲,任何一项规则都有其规范约束的对象,如同足球规则适用于足球比赛一样,会计准则亦应明确适用的范围。如何确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一种选择是“所有企业”,另一种选择是“部分企业(如上市公司或一定规模的企业)”。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应根据会计准则的内容而定。对于“能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移”的会计准则内容,③如大陆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台湾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均属此类,应适用于所有企业。而像台湾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二十一号:转换公司债之会计处理准则,就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企业。最近,中国大陆以财政部文件形式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从1997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企业可暂不执行。”

二、基本会计准则架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共10章66条,其架构由三大基本部分组成:总则与一般原则;会计六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报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共7章58条,其架构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同,亦可分为三大基本部分:基本原则;资产、负债、业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损益计算;财务报表。

两者基本架构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点:

(一)会计要素的划分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亦称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静态要素亦称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为动态要素亦称损益表要素。《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仅明确了资产、负债、业益三要素,在“损益计算”中涉及到收入、费用、利润,但没有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予以明确,世界各国或地区对会计要素的划分不尽相同,如美国就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分配给业主、综合净利、收益、费用、利得、损失十个要素。十个要素亦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包括资产、负债及权益三要素,是描述某一时点资源及资源请求权的金额,亦称静态要素。其他七项要素则描述在特定时期内影响企业的交易、事项与状况,亦称动态要素。大陆对会计要素的划分体系与美国会计要素的划分体系基本相同,只是美国对动态要素的划分更详尽一些,因而更确切一些。

(二)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九章为财务报告,其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六部分为财务报表,其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业益变动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其附注。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的范围有别,前者大,后者小。“编制财务报告的各种目的,而不仅以财务报表所传输的信息为限。虽然编制财务报告的一些目的,基本上和财务报表相同,但某些有用的信息用财务报表传输较好,而某些信息则通过财务报告提供比财务报表更好,并且有时只能用财务报告来提供。”④

2.财务报表种类的区别。台湾将“业益变动表”(或者保留盈余表)作为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并列的报表。“业益变动表”或者“保留盈余表”有编制的必要,但从报表之间的关系看,它们只能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附表,对主表中的某些项目作更详尽的反映。大陆对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了较灵活的规定,即亦可编制现金流量表。台湾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中,没有提及现金流量表。但是,海峡两岸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中,都已用现金流量表取代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台湾已于1989年12月28日以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十七号公布了“现金流量表”准则。大陆也于1995年4月21日了“现金流量表准则(征求意见稿)”。

海峡两岸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法,事实上是受美国影响、向美国学习的结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7年了“现金流量表”准则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2年12月了“现金流量表”准则,被代了于1977年10月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准则。可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具有重大影响。

三、基本原则的比较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一部分为基本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为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会计基本假定和会计一般原则。

(一)会计基本假定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的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的内容,实质上分别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并币值稳定、会计期间四项基本假定。

《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内容,实质上分别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并币值稳定四项基本假定。

两者都有四项会计基本假定的内容,在准则中都没有使用“基本假定”概念。

早在50年代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就关切基本假定的研究,1958年,该会的一个特别研究项目委员会应用了三个基本名词:假设(Postulates)、原则(Principles)和规则rules)。美国多数学者认为基本假设是来自环境而比原则更为基础的会计概念。1961年美国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会计的基本假设”是研究会计基本假设的代表著作。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基本假定”为其单独的一节,具体描述了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两项基本假定。在1975年1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中,明确提出:“持续经营、一致性和权责发生制是基本的会计假定。当财务报表遵守了基本会计假定时,就不需要对这些假定作出揭示”。⑤

在现实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学、有影响的会计准则中,都是明确与广泛使用“会计基本假设”概念的。笔者认为:海峡两岸的会计准则都应鲜明地使用“基本假设”概念,将现有条款的内容作为对各项基本假设描述的组成部分。这样,既体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能将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学、会计准则制定三者相互协调与结合。

(二)会计一般原则

无论是理论的探讨,或者是准则的制定,关于会计一般原则包括的内容,至今尚未取得共识。

《企业会计准则》中,从第十条至第二十一条,分别为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充分表达)、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谨慎原则(稳健性)、历史成本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重要性等12项一般原则。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中,第六条、第八条与第十条、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分别为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稳健性(审慎性)、一致性、可靠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实质重于形式等8项一般原则。此外,第四十四条为配比原则,第四十六条为区分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原则,共计10项。

经过比较,归纳如下几点:

1.两者的共同点,都有可靠性、一致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稳健原则、海峡两岸的基本会计准则,都未明确列出一般原则的名称,都只是对各项一般原则作了具体的描述。

2.《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国际会计准则中亦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如果信息要想忠实反映它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的反映。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不总是与它们的法律或设计形式的外在面貌相一致的。”⑥

3.《企业会计准则》中有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三项原则,而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中没有。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有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论述相关性时,强调“为了使信息有用,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信息的预测作用和确认作用是相互联系的”。⑦论述可比性时,强调“使用者必须能够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以便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可比性这一质量特征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即应把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这些政策的变更以及变更的影响告诉使用者”。“对可比性的要求,不应混同于单纯的统一性,并且不应允许成其为引进经过改进的会计准则的一种障碍。”⑧论述可理解性时,强调“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一条基本质量特征就是要让使用者便于理解”。⑨

4.《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将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配比原则未作为一般会计原则的内容,而是作为财务报表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原则。这种处理方法与最新国际会计准则是相同的。国际会计准则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的第95段论述费用确认时强调了“配比原则”。第96段、第97段强调了“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⑩

根据上述归纳的4点,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海峡两岸关于会计一般原则的内容,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求得认识上的一致。我个人认为以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会计准则,作为一般原则的内容。并鲜明地标出各项一般原则的名称。

第二,大陆应增加“实质重于形式”一般原则;台湾应增加“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三项一般原则。

第三,《企业会计准则》应将配比性、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两项原则,从会计一般原则中移至会计要素(费用)确认原则之中。

如果按上述想法改进之后,列入会计一般原则的内容有了一个规范的标准;既能使海峡两岸的会计一般原则统一起来,又能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一致。

四、三项具体内容的比较

三项具体内容的比较,包括资产确认、流动负债和资本公积。

(一)资产确认准则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二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十六条:“资产系指企业透过交易或其他事项所获得之经济资源,能以货币衡量并预期未来能提供经济效益者”。

确认计量资产有四个要件:1.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2.作为一项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3.可以用货币计量;4.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

台湾的资产确认准则全面包含了资产确认的四个要件。而大陆的资产确认准则缺少“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要件。企业取得和运用资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在大陆资产确认准则中应加进这一要件。

(二)流动负债准则比较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三十条:“流动负债为将于一年内以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偿还者。但营业周期长于一年者,得改以一个营业周期作为划分流动及非流动之标准,采用该项标准时,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六条:“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付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两者比较,其主要差异在于台湾的流动负债准则强调了“以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偿还”。美国的会计书籍亦强调“流动负债系指可以合理预期需动用流动资产,或产生其他流动负债加以偿还之负债”。(11)

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流动负债是否必须用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来偿还?中国大陆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企业的资金实行分口管理与控制,要求流动资金来源对应流动资金运用,两者保持平衡关系,其流动负债偿还(减少),必须是流动资产减少或者是另一项流动负债增加。但是会计制度改革之后,企业的各种资金可以融通使用,长期负债可以形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亦可以形成长期资产。因而流动负债并不强调用流动资产或产生流动负债偿还。大陆有的企业用长期资产或长期债券投资作抵押取得银行短期借款,到期无力归还时,按合同规定处理抵押品归还借款的作法就是例证。

笔者认为,作为流动负债确认准则,应强调其偿还期,不应强调用什么偿还。在各种金融工具广泛使用的今天,更应如此。

(三)资本公积金准则比较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汇编》第三十五条:“……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受领赠与、处分固定资产之溢价、资产重估增值及自合并而消灭公司承受之资产减除负债之债务及对股东给付额后之余额。并在第五十条规定:“处分固定资产之收益应依其性质列为当年度之营业外收入或非常利益,于次年度将该项收益减除其应负担之所得税后之净额,转入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条:“资本公积金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两者的差异是:台湾的资本公积准则包括了处分固定资产之溢价的内容。大陆处分固定资产的溢价或收益,作营业外收入处理,不转入资本公积。

客观地讲,处理固定资产产生溢价或价益,其原因很复杂也很难判定。可能的因素有:原先计提折旧过低;物价上涨所致;处理中卖方处优势地位形成等。

大陆的规定比较简化且易于操作,处分固定资产的收益扣除所得税后的部分,成为可分配的价值。台湾的规定增加了股东权益,处分固定资产的收益扣除所得税后的部分,成为不可分配的价值。

大陆和台湾对处分固定资产之收益的处理方法,都能作出一定的解释,问题在于准则制定者、实务操作者如何选择。

最后,笔者想要说的是:会计观念孕育会计思想,会计思想系统化形成会计理论,不同的会计理论决定对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当今世界,既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又是观念快速更新的时代。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去认识、研究会计问题。

①③朱国璋:《近代会计理论之介绍》(增订本),第146~152页,台湾中华书局,1971。

②(11)(美)KiesoWeygadt,《中级会计学》第8版,上册,姜家训译,第19、509页,台湾西书出版社,1995。

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姜尔行译,第12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两会论文篇6

其实两委的关系问题并非在现在才出现,早在我国解体以后,为填补农村的权力真空及无政府状态,农民自发地组织了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并既而被我国1982年宪法所确认成为1982宪法的一大特色,也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而党的支部在农村的建立可以追溯至革命根据地时期。因此可以说党支部在农村发展的历史远远早于村委会。但由于过去我国党政不分的体制及片面地强调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权,农村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只有党支部,而没有另外的组织。撤社建乡以后,村委会渐渐发展起来。实际上在农村出现了两个领导中心。在村委会取得法律地位特别是在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实行后,村民直选得以确立,两委关系问题随即出现,可以说两委关系问题是我国层层民主发展的产物,也是党政分离在农村引发的必然结果。关系问题早在党支部在农村建立起来那天就为两委关系问题产生埋下了伏笔。而由于强调党对一切的领导把问题掩盖起来。也是政权从全能主义到后全能主义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两委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引发了许多其他问题,如村内耗严重,农民的权利没有很好的保障,党的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及党的权威在农村下降等,村民的民利被虚置等等。因此

解决好两委关系问题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村治的健康发展及党的领导的实现。

二、两委关系问题的表现及实质分析

我国《村组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节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主要职责。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村党支部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回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两者在条文上明显地存在矛盾:一是重要问题与涉及村民利益问题交叉;二是由于农村的现状导致农村的事务错综复杂难以区分重要与非重要问题,导致党支部与村委会在许多问题上拥有同样的决定权,权责不分明。而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村主任与村支书的矛盾。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两者都有发言权,且两者的权力都有合法的来源。村主任的权力来源于村民选举,具有很强的合法性,而村支书的权力来源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的法律地位决定的及历史传统(长期以来村支书都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和是上级党委的认可。因此其合法性也不容质疑,并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因此村主任和村支书分庭抗衡导致

了矛盾的激化。有的学者把两委矛盾分为个人间矛盾、组织间矛盾和权力间矛盾。个人间的矛盾是由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性格、作风等方面的不同引起的,组织间的矛盾是职权不明存在重合引起的,而权力间的矛盾则是政权与治权的关系,也是国家与农民间关系紧张的表现。

也有人认为两委矛盾只是由于党委在新的形势下工作方法的落后和村运作不成熟引起的。由于村民直选村委后,党支部失去了过去一直以来直接插手村具体事物的途径和合法性而不知如何实现党的领导的恐慌状态。村委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认为自身的合法性来源于民众,而不需要党的领导,出现了“村委直选,支部靠边;村委领导,支部放倒”的现象。

要把握两委矛盾的实质,我们有必要从两委所体现出的性质及其职权上来考察。从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看,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己发明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节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因此其职能主要表现为经济职能和关于切身利益的安全、健康及文化教育等。从现实情况分析,农民希望选出的村委会能抵制国家的不合理分派,替村民说话,也就是希望村委会起到保护人的角色。历史上由于科举制度的废止,能起保护者角色的士绅阶层也随之消失,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始形成,农村精英的流失,导致国家与乡村之间的屏障的消失。农民的保护责任无人承担,而导致国家权力的渗入,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农民在寻找保护人的过程向过去的复归。这一点可以从农民的生存伦理上得到验证。斯哥特认为农民在长期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形成自己的经济伦理,那就是“活下去”,除此之外,别无他图。农民的利益诉求也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要求,得到生存安全的诉求,也就是说农民利益诉求表现为低水平的利益防卫。就是对正常基本权利的保护。从实际调查看,村民要求选出的村委能带领他们致富,这也表现出选举的动机来

源于利益的追求。因此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在农民追求一种保守型利益时发明的。村委会也寄托着农民想通过它实现自己的基本的经济的安全权利及生存伦理的希望,村委会是农民权利的体现者和主张者。而对这些基本权利的威胁可能来自强大的官僚国家。

党的基层工作组织条例规定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实现党对农民的领导,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现国家政权对农民的控制,使之在党的领导下有序稳定发展,也就是实现国家对乡村的整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的党,执政为民,从它诞生以来就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党的领导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我国是后发型的国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现代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为了国家的发展整体的长远利益,有可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阶层的分化。在这种压力型体制下,国家不得不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党委的权力就是体现为一定的国家控制权力,从国家政权本身的性质看它也是一种扩张性的权力。也有学者指出乡村自治是一种国家政权重建的方式。因此党支部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权力。

权利英文表示为right,按照〈〈布莱克韦尔政治百科全书〉〉的定义:“①描述一种制度安排,其中利益得到法律保护,选择具有法律效力、商品和机遇在保障的基础上提供给个人。②表达一种正当合理的要求。即上述制度安排依法建立并得到维护尊重,权利似乎突出地代表了个人主义价值,我们在权利被认为是在严肃保障个人或人们的一些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时才论及它们。”因此含有权益、主张、给他所应得之意。在西方往往与自由这一概念相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没有自由便没有权利,更没有利益。而权利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个人或组织,它是人民在与国家权力斗争中从国家权力那里获得的,因此从一开始权利就是与权力相对立的,一直与权力进行斗争,进而扩大了权利的范围。因此它具有个体性、保守性(消极被动性)、防御性。权力呢,英文表示为power、authority,〈〈布莱克韦尔政治百科全书〉〉的定义:“权力在最低限度上讲是指一个行为或机构影响其它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霍布斯把权力定义为一种因果关系,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行动者’和被动的承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它行动者之上的一种可能性”。含有控制、权威、扩张之意。它是历史的

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权力是国家所有的,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进行管理控制社会的手段。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控制性、扩张性和权威性、主动性。

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对大众进行空压榨的手段,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权利则是大众与权力斗争的产物,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权利和权力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一部权利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民与权力的斗争史。大众在与神权、皇权的斗争中慢慢解放了自己,赢得了权利。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阶级差别,人民享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利,因此国家权力也就转化为人民大众管理自己事务,实现人民大众整体利益的工具。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由于阶级差别的消失,人民整体长远利益的一致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时期,国家为了长远利益而对各个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难免损害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督制衡手段,它自身仍旧回堕落为损害人民权利的暴政、暴力,也是由于它本身的扩张性、控制性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农村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是存在的,也是不可回避的。村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权力和权利的冲突。

三、构建新的农村政治运行模式,调和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要调和村委会与村支部的矛盾,则需要重构农村政治的运行模式。我国农村政治运行的参与者有主要三个:村委会、村支部与村民会议。笔者所构建的三者的适当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相互制衡

村委会村支部

合作

监监

督督

村民会议

从图中可以看出,村委会与村支部要同时对村民会议负责,接受村民会议的监督,村委会与村支部两者之间是制衡与合作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支部两者之间通过制衡和合作达到制衡权力与限制权利滥用的目的。因此我不赞成村委会或者村支部一肩挑,这只能导致权力腐败和对权利的损害,在现实中更可能导致支书角色的不明。村民会议对村委会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难的是村民对村支部的监督。因为村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法律和的规定,对村支部的监督权只能由党员和上级党委来行使,但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是不完善的,也是无力的。要实现村民对村支部的监督,山西河曲的“两票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手段,但仍需完善。本人认为更为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村委会和村支部两者的联席会议共同对村民负责,

两会论文篇7

摘要: 村民自治制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逐渐实行,村委会直选后村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日渐突出,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村两委的矛盾在本质上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因此要建立村政运行的新模式,彻底解决两委矛盾。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两委关系、法理分析村民委员会自治运动已在 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发》(以下简称《村组织法》)试行以来,我国的直接民主进程也在农村展开。村民自治运动因而对我国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可能导致我国政治运行方式的整体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也有人把它誉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造之一。(另两大创造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但由于农村直接民主的实行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敏感的一个就是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在实践层面表现为村两委(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冲突问题,在现阶段表现得非常尖锐。一、两委矛盾的历史其实两委的关系问题并非在现在才出现,早在我国人民公社解体以后,为填补农村的权力真空及无政府状态,农民自发地组织了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并既而被我国1982年宪法所确认成为1982宪法的一大特色,也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而党的支部在农村的建立可以追溯至革命根据地时期。因此可以说党支部在农村发展的历史远远早于村委会。但由于过去我国党政不分的体制及片面地强调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权,农村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只有党支部,而没有另外的组织。撤社建乡以后,村委会渐渐发展起来。实际上在农村出现了两个领导中心。在村委会取得法律地位特别是在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实行后,村民直选得以确立,两委关系问题随即出现,可以说两委关系问题是我国层层民主发展的产物,也是党政分离在农村引发的必然结果。关系问题早在党支部在农村建立起来那天就为两委关系问题产生埋下了伏笔。而由于强调党对一切的领导把问题掩盖起来。也是政权从全能主义到后全能主义 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两委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引发了许多其他问题,如村内耗严重,农民的权利没有很好的保障,党的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及党的权威在农村下降等,村民的民主权利被虚置等等。因此解决好两委关系问题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村治的健康发展及党的领导的实现。二、两委关系问题的表现及实质分析我国《村组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节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主要职责。而《中国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村党支部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回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两者在条文上明显地存在矛盾:一是重要问题与涉及村民利益问题交叉;二是由于农村的现状导致农村的事务错综复杂难以区分重要与非重要问题,导致党支部与村委会在许多问题上拥有同样的决定权,权责不分明。而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村主任与村支书的矛盾。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两者都有发言权,且两者的权力都有合法的来源。村主任的权力来源于村民选举,具有很强的合法性,而村支书的权力来源主要是由于中国党的执政党的法律地位决定的及历史传统(长期以来村支书都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和是上级党委的认可。因此其合法性也不容质疑,并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因此村主任和村支书分庭抗衡导致了矛盾的激化。有的学者把两委矛盾分为个人间矛盾、组织间矛盾和权力间矛盾。个人间的矛盾是由于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性格、作风等方面的不同引起的,组织间的矛盾是职权不明存在重合引起的,而权力间的矛盾则是政权与治权的关系,也是国家与农民间关系紧张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两委矛盾只是由于党委在新的形势下工作方法的落后和村运作不成熟引起的。由于村民直选村委后,党支部失去了过去一直以来直接插手村具体事物的途径和合法性而不知如何实现党的领导的恐慌状态。村委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认为自身的合法性来源于民众,而不需要党的领导,出现了“村委直选 ,支部靠边;村委领导,支部放倒”的现象。要把握两委矛盾的实质,我们有必要从两委所体现出的性质及其职权上来考察。从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看,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己发明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调节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因此其职能主要表现为经济职能和关于切身利益的安全、健康及文化教育等。从现实情况分析,农民希望选出的村委会能抵制国家的不合理分派,替村民说话,也就是希望村委会起到保护人的角色 。历史上由于科举制度的废止,能起保护者角色的士绅阶层也随之消失,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始形成,农村精英的流失,导致国家与乡村之间的屏障的消失 。农民的保护责任无人承担,而导致国家权力的渗入,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农民在寻找保护人的过程向过去的复归。这一点可以从农民的生存伦理上得到验证。斯哥特认为农民在长期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形成自己的经济伦理 ,那就是“活下去”,除此之外,别无他图。农民的利益诉求也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要求,得到生存安全的诉求,也就是说农民利益诉求表现为低水平的利益防卫。就是对正常基本权利的保护。从实际调查看,村民要求选出的村委能带领他们致富,这也表现出选举的动机来源于利益的追求。因此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在农民追求一种保守型利益时发明的。村委会也寄托着农民想通过它实现自己的基本的经济的安全权利及生存伦理的希望,村委会是农民权利的体现者和主张者。而对这些基本权利的威胁可能来自强大的官僚国家。党的基层工作组织条例规定党支部是中国党的基层组织,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实现党对农民的领导,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现国家政权对农民的控制,使之在党的领导下有序稳定发展,也就是实现国家对乡村的整合。中国党是中国先进的党,执政为民,从它诞生以来就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党的领导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国家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我国是后发型的国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现代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为了国家的发展整体的长远利益,有可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阶层的分化。在这种压力型体制下,国家不得不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党委的权力就是体现为一定的国家控制权力,从国家政权本身的性质看它也是一种扩张性的权力。也有学者指出乡村自治是一种国家政权重建的方式。因此党支部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权力。权利英文表示为right,按照〈〈布莱克韦尔政治百科全书〉〉的定义:“① 描述一种制度安排,其中利益得到法律保护,选择具有法律效力、商品和机遇在保障的基础上提供给个人。②表达一种正当合理的要求。即上述制度安排依法建立并得到维护尊重,权利似乎突出地代表了个人主义价值,我们在权利被认为是在严肃保障个人或人们的一些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时才论及它们。”因此含有权益、主张、给他所应得之意。在西方往往与自由这一概念相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没有自由便没有权利,更没有利益。而权利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个人或组织,它是人民在与国家权力斗争中从国家权力那里获得的,因此从一开始权利就是与权力相对立的,一直与权力进行斗争,进而扩大了权利的范围。因此它具有个体性、保守性(消极被动性)、防御性。权力呢,英文表示为power、authority,〈〈布莱克韦尔政治百科全书〉〉的定义:“权力在最低限度上讲是指一个行为或机构影响其它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霍布斯把权力定义为一种因果关系,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行动者’和被动的承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它行动者之上的一种可能性”。含有控制、权威、扩张之意。它是历史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权力是国家所有的,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进行管理控制社会的手段。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控制性、扩张性和权威性、主动性。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权力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对大众进行空压榨的手段,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权利则是大众与权力斗争的产物,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权利和权力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一部权利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民与权力的斗争史。大众在与神权、皇权的斗争中慢慢解放了自己,赢得了权利。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阶级差别,人民享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利,因此国家权力也就转化为人民大众管理自己事务,实现人民大众整体利益的 工具。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由于阶级差别的消失,人民整体长远利益的一致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时期,国家为了长远利益而对各个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难免损害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督制衡手段,它自身仍旧回堕落为损害人民权利的暴政、暴力,也是由于它本身的扩张性、控制性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农村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是存在的,也是不可回避的。村支部与村委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为权力和权利的冲突。三、 构建新的农村政治运行模式,调和权利与权力的冲突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要调和村委会与村支部的矛盾,则需要重构农村政治的运行模式。我国农村政治运行的参与者有主要三个:村委会、村支部与村民会议。笔者所构建的三者的适当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相互制衡 村委会 村支部合作监 监督 督村民会议从图中可以看出,村委会与村支部要同时对村民会议负责,接受村民会议的监督,村委会与村支部两者之间是制衡与合作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支部两者之间通过制衡和合作达到制衡权力与限制权利滥用的目的。因此我不赞成村委会或者村支部一肩挑,这只能导致权力腐败和对权利的损害,在现实中更可能导致支书角色的不明。村民会议对村委会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难的是村民对村支部的监督。因为村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按照法律和党章的规定,对村支部的监督权只能由党员和上级党委来行使,但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是不完善的,也是无力的。要实现村民对村支部的监督,山西河曲的“两票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手段,但仍需完善。本人认为更为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村委会和村支部两者的联席会议共同对村民负责 ,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村两委班子共同协商作出决议,在协商过程中两者各自发挥主动性地位平等 共同对村民会议负责,这需要要重新修改法律、党章和在时间中探索,从制度上确立村民对党政联席的监督,如可以在村民自治章程中明确。这并没有消除党的领导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党支部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切身为村民着想党的权威自然回树立起来,党的领导也自然能实现。若不然即使口头上天天强调党的领导,利用强制手段让村民服从党的领导,党的权威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反而会削弱。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不明也是两委之间冲突的重要诱因,因此有必要在制度层面明确划分,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司其责与分工配合,如可以采用村规民约等手段健全职责划分。另外要提高党员素质与开创党支部领导的新局面,创新领导方式与方法,党要适应村民直选的形势,农村党组织的权威要通过民众的确认,能不能得到群众的挑选与承认是新时期党评价党员素质的标准,党的领导必须要通过切实地为人民谋利益,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才能建立其“合法性。”参考文献:徐增阳 任宝玉 : 《一肩挑真能解决“两委”问题吗?》 载于 《中国农村观察》 2009年第1期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载于《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季丽新: 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戴维米勒 未农波格丹诺著:《布莱克韦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邓正来中文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肖唐镖邱新有著《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对十五个村委会选举的观察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报2月版詹姆斯;斯哥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与反叛》 程立显 刘建芝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两会论文篇8

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两会又不同。

不同,在于更注重一个

“通”字——通民意,察民情,达民心,惠民生。

总书记上网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总理与网友“零距离”。据调查,六成受访全国人大代表常上网,全国政协网上实现委员互动。网络民意汇入大会堂。自去年人民网推出“e两会”栏目后,今年的“e两会”更热闹非凡,发表提案、投票联署、拍砖评论,网络调查火爆,“网络访谈室”火热,人人通两会,网上来议政,成为今年两会更加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前两天,温总理在网上与网民推心置腹的对话,感人肺腑,发人深思。“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总理说,因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的,如果主政者井蛙观天,孤陋寡闻,视世情必管窥蠡测,察时势则如坐云雾,一不小心就会压抑活力,积攒怨气。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为政,通下情为急”,“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总书记、总理带头,今年两会更注重一个“通”字,意义非凡,它从一个方面展示了人民所期望的“政通人和”的好气象。

不同,在于更力求一个“深”字——站得高,看得远,议得透,想得深。

总理说,“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率先复苏,全年gdp增长8.7%,成功保八。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不能不防范通胀预期,资产泡沫膨胀,经济结构恶化;不能不正视,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中科院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将遇到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不均衡等挑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现有“历史经验”走下去,中国在本世纪末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仅为4%。我们别无选择,与其在4%里翻腾,不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100%地使劲,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一石激起千层浪,“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今年两会上将会成为最打眼、最厚重、最热闹、最深刻的一个话题。

两会论文篇9

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转型的简要描述中可以看出,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核心职能。而政府转型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和市场能够有效克服自身的缺陷,发挥彼此不能或难以相互替代的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功能的良性互动。这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赖以形成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转型的过程相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政府转型尽管在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表现出共性,但转型的起点和走向则呈现出不同的轨迹。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政府转型所面临的初始问题是“政府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问题。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是由不干预市场运行,到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计划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则是通过缩小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在培育和发展市场的同时,向主要提供公共服务转变。这样,在政府转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矫枉过正”情形,市场经济国家更有可能发生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计划经济国家可能产生“市场扭曲”的问题。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从政府的公共支出结构看,经济建设仍然占有主导性地位,成为制约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从经济运行状况看,行政性垄断的广泛存在,既导致了不公平竞争,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成本。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理念之二: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转型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两会论文篇10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应具备的质量要求

按照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特征,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为使用者决策提供帮助,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便于使用者理解,它是有用性的前提条件。可理解性要受到2个因素的制约:会计信息是否满足使用者进行决策的要求;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因此,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尽可能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为使用者所理解,而使用者亦应设法提高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

1•2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要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2项基本要求。(1)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要求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通过确认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决策。会计信息如果与决策无关,不利于决策或导致错误的决策,会计信息则失去了意义。相关性包括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等。(2)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能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情况而供使用者作为决策依据。它又包括可核实性、中立性和真实性。可靠性表明会计信息是值得信赖的,它不仅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事项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要求会计信息按同样的方法加以核实,要求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不偏不倚进行处理的结果。

2关联交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1对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准确,《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要求披露的关联方交易要素主要有3点:交易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但能全面揭示上述3点的上市公司非常少。暴露的问题有:一是对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的揭示不全面,一些公司只披露金额,而不愿披露相应比例,使报表使用者难以判定关联方交易对该上市公司全面交易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二是对定价政策的披露混乱,缺乏可比性。多数上市公司仅披露了成本价、内部价、优惠价、协议价等定价政策,但对这些定价与市场正常交易价格有何区别却很少提及;对提供或接受担保披露中只有个别公司披露了有关费用收支标准及金额;尤其对资产重组中的定价披露十分模糊。信息使用者仅通过这种披露不充分的会计信息,往往很难确定关联交易到底对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公司其他经营方面的影响程度,难以作出正确决策,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可理解性。

2•2对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影响关联交易的普遍存在,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打折扣。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它有助于对会计主体过去业绩评价、现在状况判断和未来前景的预测上,其中预测价值是保证会计主体资产与经营环境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大量的关联交易破坏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投资者依据会计信息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如,一家上市公司依目前状况继续进行正常经营,根据对其披露信息的研究,其获利能力极差并有可能发生亏损,故该公司某一股东决定抛出其持有的股票。不料第2年,一笔或两笔关联交易使公司业绩大大改观,股价大涨,但这种关联交易的稳定性和方向性是非常不确定的,极可能损害到上市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因此关联交易使会计信息失去有效的预测价值。从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只有当效益大于成本时,上市公司才会披露信息。

关联方信息的披露,从长远看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制约作用,减少关联交易行为,从而减少关联交易带给上市公司的消极作用。但在短期内,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不会给上市公司带来直接的效益,反而会因信息的披露带来不利影响,上市公司会为此付出一种不可计量的成本。这是因为上市公司把关联交易作为一种调节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主要目的在于:逃避税收;操纵盈余来达到配股、均衡收益的目的;改变财务状况,骗取债权人及投资者信用。对于这样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当然不会自愿披露,只有采取强制披露方式,而这必然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的质量,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反馈价值。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业绩包装,不仅影响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对股价产生不正常的影响。如某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利润、粉饰业绩,使投资人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使股价严重背离其真实价值,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正确判断,以及对投资风险、贷款风险的估计程度。对关联交易披露的不充分,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无法了解关联交易的实质和企业对关联交易的依赖程度,使会计信息失去其可靠性。

3加强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两会论文篇11

一、前言

嘹亮的国歌声中,2010年全国两会相继胜利闭幕。此时,已是3月中旬,距离春分时令也只有几天的时间,这意味着一年之中已经过去了将近1/4的时光。切实贯彻两会精神,扎实做好两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9年12月对全国16个城市2000位公众的调查显示,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住房与物业问题,其关注度高达75.3%。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却使得“住”这个最基本的需求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去年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遗留了不少问题。本次两会中,房地产行业受到广泛关注,而本文就两会闭幕后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将走向何方,房地产能否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具有相关产业链较长的特点,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的措施,而房地产业的率先复苏对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房地产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房地产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经接近20%,占GDP的比重接近10%,个别地区这一比例更高,有些城市甚至把房地产当做地方政府的经济命脉。房地产能否长期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呢?笔者认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是我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课题。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长期而言,对粮食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也正是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我国确定了不可突破的18亿亩耕地红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一耕地红线的维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粮食安全又不可忽视的情况下,将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显然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不顾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而普遍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无异于饮鸩止渴、贻害子孙。同时,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剧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房地产业由于具有投资规模大、拉动GDP速度快、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彰显政绩效果明显等优势而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特征相吻合,从而不仅成为地方政府确定当地支柱产业时的首选,而且又反过来成为刺激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因素。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在催生房地产市场短期畸形繁荣的同时,为这一产业和地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埋下不稳定的隐患。

二、两会闭幕后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住房供给将有所增加。

首先,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增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其开工建设的套(户)数要比2009年增加三分之一,以加快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安排建设的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安置住房规模将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其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和供应。第三,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开发土地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长速度逐步回升,1—11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5.8%。2009年开发商盈利丰厚,资金宽裕,新建商品房供给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

第二,住房销售将趋于平稳。金融危机中出台的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使一部分住房刚性需求在2009年得以释放;2009年末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促使一部分潜在需求进人“抢购”行列,购买力被提前预支;高起的房价,超过了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加之年末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有实际需求者将会暂时选择观望。2009年末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表明了中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政策调整加大了炒房成本,炒房投机行为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二手房市场受到营业税调整的影响,销售平淡。2010年年初,住房需求将有所减少,住房销售将趋于平稳。

第三,住房价格将由高位盘整转向回落。

两会论文篇12

花开时节又逢君

许文彬先生率领的拜祖团,由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成员及其家人组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0岁。他们既是拜祖团也是寻根团。

4月14日晚,全国台联在北京设宴欢迎许文彬先生一行。梁国扬会长在致辞中对许文彬律师在全国台联赴台交流方面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称赞许文彬律师不畏辛劳努力促进两岸合作交流。许文彬先生则用“正是北京好风景。花开时节又逢君”来表述自己此时此刻与各位乡亲相会的心情。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全国台联创会会长林丽韫,全国台联副会长史茂林、纪斌以及参加2009年第一批返乡谒祖的部分老台胞出席欢迎晚宴。

青春作伴好还乡

4月15日下午。许文彬一行在史茂林副会长的陪同下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往河南省政府。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首先代表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和河南省人民,欢迎以许文彬先生为团长的访问团。他说,河南与台湾血脉相连、同根同源,台湾文化就是来源于河洛文化,河南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豫台两地交流热络。有许多台湾实业家到河南投资兴业,河南省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与台湾同胞的参与是分不开的,河南人民铭记在心。刘满仓副省长向在座的台湾同胞详细地介绍了河南省的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说,许先生此次带团到河南,为豫台两地交流又提供了一次机会。希望许先生此行能在河南多走走看看,发挥其人格魅力和人脉关系,为河南、为郑州的发展,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作出新贡献。

许文彬说,2006年和2007年,他曾两度到河南参加拜祖大典,此次已是第三次到河南。他回忆说,自己的祖家是河南许昌,后移民福建。先祖1661年随郑成功由闽入台,现在已经传到第15代。今天全团是以杜甫笔下“自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愉悦心情来到河南参加拜祖大典。他表示,中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统。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他认为两岸加强交流,有助于增进互信,减少误解。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一家人,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携手合作。他还说,台南家乡的族人迄今仍沿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扫墓祭祖之日,这种习俗刚好与河南拜祖大典节相吻合,所以说此次到河南也是寻根之旅。

聚首中原颂华夏

4月16日,正是农历三月初三,各级领导、各界知名人士及团体近万人,积聚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新郑黄帝故里,隆重的拜祖大典于9时50分正式开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