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1:19

南方教育论文

南方教育论文篇1

主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主要议题:

(一)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重点领域突破

1. 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指标与评估

2. 教育(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和协调发展

(二)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2. 共享发展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构建

3. 现代学徒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

(三)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1. 创新强校与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及一流学 科建设

2. 高等学校理工类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3.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方法与路径

(四)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监测

1. 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应用

2. 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与结果分析

3. 互联网+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变革与教育评价

二、征文要求

1. 论文应围绕峰会主题及主要议题撰写,字数为5000―8000字;

2. 论文应依据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层次按照一、(一)、1.格式)、参考文献的顺序书写,作者简介以脚注形式放于正文首页末,注释也以脚注形式置于所在页的页末;

3.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5月31日;

4. 论文采用word文档格式提交,通过邮件方式发到峰会秘书处征文专用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作者姓名+峰会征文”;

5. 联系人:耿丹青,联系电话:020-83525410。

三、征文评审和发表

南方教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44-02

引言

21世纪,世界已正式迈进知识信息经济新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落到人才竞争上。为了让中国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势必得在人才的质量上把好关,下功夫。而培养人才的大计始终要归于教育。

一、研究意义

教育学目前在我国逐步拥有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学、体育训练教育学等二级学科。我国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是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教育研究人员。高校往往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出大批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1]。在未来,随着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规模渐渐扩大,关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全日制教育学硕士也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湖南五所具有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点的高校的培养方案,以此进行比较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点下分七个二级学科。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2.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教育学硕士点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三个二级学科。

3.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是湖南省高校中教育学的领军者。拥有湖南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下分十一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教育技术学。

4.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学的硕士点。对于职业教育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独树一帜,成果颇丰。

5.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全日制学术型的硕士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文献资料,阅读、收集、借鉴和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在联系各学校培养方案的视域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统计分析法。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研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拟用图表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对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

3.比较分析法。以客观的、系统的、统计的方法对湖南五所高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个高校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有研究方向、学制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五所高校培养目标高度统一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经过对各校的培养目标进行总结分析,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描写文字不尽相同,但是其目的高度一致。均为了培养适应我国教育实情,熟练掌握系统教育学理论知识,热爱祖国,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能,能在科研岗位做出创新研究的人才。均要求研究生掌握行业内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

(二)五所高校主要研究方向各有所长,湖南师范大学覆盖最广

这五所高校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其中涉及最全面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基本覆盖了教育学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除此之外,湖南大学在教育史、成人教育学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方向上独树一帜,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方向研究最为深入。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体育教育学这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上,五所大学基本都有覆盖。

(三)五所高校均实行弹性学制,培养方式均注重实践

湖南这五所高校对于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均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3-5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常规学习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在学分和分期考核制度上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由导师进行具体指导,注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中南大学教育学学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对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2]。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均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全方面地监管与评价测量,保证培养质量,并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实践教学后提交实践学结报告,做好教学结果的反馈工作。

综合五所高校的培养方式,对于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培养,均采取学分制,中期考核制度。这些做法都很看重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体现高校都在逐渐与社会实践接轨,纯理论学习时代已经远去,导师的作用日趋重要。

(四)五所高校课程设置分布研究

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3]。分析比较湖南这五所高校的相关具体课程设置之后,可以一窥利弊,取长补短。期望能对提高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通过分析各个高校相关的课程设置,发现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大致分为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限选课和任选课)、补修课等。均允许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均要求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加修所考取学科专业本科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这是提高跨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必要措施。

五所高校的公共学位课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硕士生综合英语。

关于专业学位课的设置,各个学校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其中,教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史在五所高校均属于专业学位课,而德育专题与教育社会实践专题却仅有一所学校即湖南师范大学设置,其中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教育管理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社会调查与统计课,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都把教育名著导读设置成了专业学位课,这与这两所学校跨专业学生居多不无关系,在研究生一年级阅读多本教育名著对快速提高其专业素养有很大的益处。实际上,德育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极其重要的课程,为师者无德便教不出好学生。虽德育不是所有高校的专业必修课,但是笔者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一生的最重要的必修课。

关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笔者搜集了五所高校的限选课与任选课课程,总结如表1所示。

总结出五所高校都设置的选修课课程有教育哲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经典研读、国外教育文献研读、教育质量与评价、德育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独特地设置了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课,彰显出其对教育改革敏锐的嗅觉,紧靠时展的前沿。湖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内师范教育的领军者,所设课程覆盖面最广。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颇有特色。但是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的选修课课程设置数量上稍稍显少,覆盖不够全面,可以适当参考其余院校的选修课程,丰富本院研究生的课程选择。

四、思考与建议

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涉及硕士生教育的各个方面,硕士生培养的行动指南应该根据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进程,在实践中不断修订。本文从湖南五所拥有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点的高校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对湖南省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有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些许问题,建议各个高校多多参考其他学校的优秀之处,取长补短,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期望本文对我国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研究进程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南方教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38-04

湖南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能够为后人开发利用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载体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内容,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从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教育方法和手段、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着手,积极探讨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路和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湖南红色资源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湖南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和认识其价值的目的是开发和运用,也就是说要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有地方特点”[1]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素质。在具体运用时,应把握好一定的原则。

1.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和社会专业人士,而主体是大学生。所以,开发运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和社会专业人士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广大学生明白湖南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精神魅力,增强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假期等时间开展自我教育,将湖南红色资源精华逐步深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2.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大学生中开展湖南红色资源教育,要充分重视课堂教育,将湖南红色资源的内容整合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中,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湖南红色资源开发调查、红色参观考察等活动,了解社会,增强教育针对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湖南红色资源不仅是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深刻的历史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等综合功能。通过湖南党史人物、事件、红色精神等的学习,可使大学生逐步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使他们以此为个案深刻理解人民是怎样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具体问题,真正达到讲清道理的目的。同时,我们要在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运用湖南红色资源内容,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把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湖南高校要成立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小组,把湖南红色资源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教育教学中贯穿湖南红色资源的有关内容;学生工作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开展活动,使湖南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常规化;团委会同就业服务中心结合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用革命传统精神充实就业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5.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在抓好湖南红色资源进课堂、湖南红色社会践行工作、湖南红色资源宣传以及主题班会、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会、革命歌曲大合唱、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摄影书画艺术展、爱国电影展播等以湖南红色资源为背景的系列活动之外,要特别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湖南红色资源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度开发湖南红色资源,不断增强湖南红色资源的理论厚度,彰显其魅力。

二、湖南高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3],同样也是湖南高校开展红色资源教育的基础。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才能有效地开发湖南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目前,省外高校在红色资源学科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譬如,江西师范大学启动了红色资源开发与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作申报的全省德育研究基地“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已作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进行建设,还成立了实体性研究机构“江西师大中国红色资源教育研究中心”和“江西师大井冈山精神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则,通过对三省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合力建设了中国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等。这些成功尝试,为湖南红色资源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要不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探索湖南红色资源发展规律,努力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湖南红色资源学科体系。构建湖南红色资源学,就是为了认真研究湖南红色资源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研究湖南红色资源对于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价值与功能,研究湖南红色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与意义等。基于湖南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所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湖南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物化形态,都应纳入到湖南红色资源的学科体系之中。依照资源学的理论体系,湖南红色资源学应包括湖南红色资源内涵、湖南红色资源形态、湖南红色资源价值功能、湖南红色资源开发与效益、湖南红色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红色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湖南红色资源管理与培植、湖南红色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层面。只有对湖南红色资源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充分认识其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从而更加合理、科学地利用这类资源,使它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浪费。

2.以理论研究为支撑。构建湖南红色资源学,要充分开展湖南红色资源方面的理论研究。湖南红色资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南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湖南地方史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值得也亟待我们进行深度研究。譬如,湖南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湖南传统文化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极好的研究视角,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艰辛、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及产生的艰难、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等,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进一步中国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又如,不同时期湘籍党史人物资料的挖掘及湘籍党史人物群体的研究,拓宽了党史研究领域,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湘籍党史人物的地位及在思想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中的地位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我们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深刻含义提供了条件,不断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懈奋斗、勇于献身。再如,湖南红色精神是一种文化形态,如何深度开发这种文化,从湖南红色文化传统中寻找发展湖南、建设湖南的精神动力,从实事求是的传统中寻找湖南崛起的思想方法,从革故鼎新的传统中探寻我们改革和发展的蓝图目标,从敢为人先的传统中激发起我们奋发创新的宏大志向,把这种红色革命精神转变成人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和谐湖南、创新湖南的建设,意义重大,亟待认真关注和研究。学校要适时建设湖南红色资源开发研究机构,并设立湖南红色教育相关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切实提高研究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3.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湖南红色大学思想教育时,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系统开发湖南红色资源内容,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动湖南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一要充实教学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时,要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成长起步,从大学生的成才着眼,把湖南共产党人拯救民族危亡,建设强大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奋斗创造精神,目的明确、信念坚定的执着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务实与创新精神,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突出理想信念这一核心和爱国主义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时,要把湖南共产党人撰写的光辉理论著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湖南共产党人在紧要关头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左”、右倾思潮干扰,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正确方向奋勇向前的巨大勇气,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产生和发展的艰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把湖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的轰轰烈烈的奋斗史贯穿其中,使青年学生深刻了解和认识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建设史,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增强政治责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要展示湖南红色人物坚定的政治信念、忠诚的政治信仰、坚强的政治意志、明确的政治态度、鲜明的政治立场、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格;展示马克思主义与湖湘文化相结合的反映特定时代特征的湖南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授中共湖南地方组织领导人民在残酷险恶的环境中领导工人运动、以湖南为中心的中国农村大革命、秋收起义与井冈山进军、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等,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付出的重大牺牲,使学生们深刻体会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来之不易;讲授湖南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更深刻领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如何进一步中国化;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几大基本问题。二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指“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性质、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实际可能性,灵活地、合理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内的湖南红色人物评点、湖南红色事件评价、湖南红色诗词赏析、湖南红色著作研读、湖南红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三要改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我国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呈现出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共享化的特征,这是以往幻灯片、投影仪、电视等技术手段所不能实现的。在开展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应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善于将图、声、形相结合,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湖南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要引导学生制作湖南红色影音片段等资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4.以拓展新途径为重要方面。一要深入开展大学生湖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围绕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到革命纪念地接受教育,进行入团、入党宣誓仪式,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建立若干“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5],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瞻仰,开展相关社会实践;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开展夏令营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组织学生采访当地老红军、老革命,学习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二要大力开展包含湖南红色资源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善于结合重大革命人物事件纪念日,开展歌吟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论文竞赛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湖南红色资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的建设,开辟“湖南红色教育”专栏,大力宣传湖南红色文化;要邀请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宣讲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弘扬革命精神;要开展与湖南红色资源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和讲座,进一步深化对湖南红色资源的认识。三要建立湖南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在校园网站上开辟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湖南红色资源专刊,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湖南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弘扬主旋律,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四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善于运用湖南红色资源中蕴涵的教育价值,特别是一些直观感极强的事例,激发他们不怕挫折、锐意进取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挑战、探索、追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5.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一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责、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二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湖南红色资源的教育工作,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安排湖南红色资源教育专题,并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学生党员到湖南红色革命纪念地参观考察及撰写心得体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共青团组织要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湖南红色资源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三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开展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要高度重视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并负责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力量,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按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培养目标,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提升湖南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水平。四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加大大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工作连续性;要建立健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确保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7.

〔2〕李德芳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42.

南方教育论文篇4

二、主要栏目有:观点、专题、师资建设、课程改革、教学设计、课程整合、课堂教学、技术与应用、教学反思、管理与创新、综合教育等栏目。

三、来稿须知

1.论文选题与教育有关,观点鲜明,且文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实用性。

2.稿件包含:标题、正文、参考文献。来稿请附作者详细信息: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等,以便于文章的正常发表和邮寄。

3.稿件字数应控制在4000字内。教师每篇论文需交评审费、证书工本费、邮寄费等共计50元。收款人:王燕敏(请在汇款附言上注明“优秀论文选评审费”字样)。所有来稿经审核,优秀论文将集结出版。

4.《云南教育》“优秀论文选”旨在进一步开拓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教师们展示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提供一块实质性的平台,也为老师们在工作中的晋职升级、成绩考核、成果评定等提供一件较有价值、较有分量的证明材料。稿件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凡是作者原创、见解独到、文章质量高的论文,经编辑室评审后将为作者颁发“云南教育优秀教研论文奖”证书。

5.编辑室对所有来稿会及时审稿,编辑室对来稿有删修权,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6.“优秀论文选”常年征稿,每年评审二期:第一期截稿时间7月20日;第二期截稿时间10月30日。

四、投稿方式及联系办法

来稿最好以学校为单位集中投稿并使用电子邮箱投稿,投稿在线QQ:376175558,投稿信箱:。

联系电话:0871-5172550,5123741

联系地址: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教育》“优秀论文选”编辑室。

南方教育论文篇5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6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来源:高考GxeduW.com

艺 术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10005 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书法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873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10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6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 “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书法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率先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 媒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网址:soc.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学院现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云南省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3名。近年来,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800余万元;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8人,助教16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5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8%,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云南广播电视台、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形体训练、表演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文体播音、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朗诵学、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公共主持艺术、电视访谈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摄影基础、动画策划与剧作、动画软件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插画、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广播电视采访、电视策划与文案写作、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微电影创作、文艺理论、中外影视精品解析、影视创作学、广播节目制作、影视后期特效技术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 育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 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首席教授是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高校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9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其次,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1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学家1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云南师范大学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还设有2个学位授权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方向和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论方向),目前,我院的体育学硕士点建设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地位。

学院设有4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1个艺术学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

此外,还拥有1门精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1个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理论与实践);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2个省级重点专业(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 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用型体育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体育学”;2014年获得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现设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设有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民族体质健康与高原训练生物适应重点实验室”;设有云南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云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社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两个省级专业委员会;设有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休闲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云南—东盟国际体育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设有10个教研室;9个本科生教学实验室。拥有4万平方米现代化室内体育场馆和15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一个藏书近8万册的图书资料室。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基金项目12项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此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其中规划教材1部,教育部统编教材10余部。其他科研奖励100余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院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包括奥运会、残奥会等),共获得体育竞赛奖20项,70项,省级257项。2011年,我院研究生张娴同学在排球世界杯中获第三名及运动员称号,2012年,我院11级运动训练本科班王家超同学在伦敦残奥会游泳项目中获得1金2银共三块奖牌。2013年我院学生何悦悦在匈牙利举行的听障奥运会上获得5项冠军,我校女篮在2012年全国CBO篮球联赛中获冠军,2013年又获第三名。2014年在云南省运动会中共获得了50枚金牌、26枚银牌及18枚铜牌的骄人成绩,并且在团体总分和金牌数都名列全省高校组第一名。此外,加之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等竞赛共获得近31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

此外,我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各种赛事中获得较好成绩,其中:2011年9月云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乙组拉丁A组冠军,单项恰恰冠军,校园恰恰恰冠军;2011年“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玉溪站),A组新星拉丁半决赛;2012年5云南省第三届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学院校A组拉丁冠军,单项伦巴冠军,单项恰恰冠军;2013年4月“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上海站)暨第十二届全国城市体育舞蹈锦标赛,B组拉丁季军;2013年8月西部省、区、市体育舞蹈公开赛暨云南省第六届体育舞蹈锦标赛,A组新星拉丁第五名,成人单项A组恰恰冠军、桑巴冠军、牛仔冠军,B组拉丁冠军,B组新星拉丁亚军;2013年“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昆明站),B组拉丁冠军。2014年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项目中,获得两枚金牌,多枚银牌和铜牌。

截至2013年9月,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率都居西南地区高校先进行列。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南方教育论文篇6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的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现状。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

笔者通过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校园网站上搜索得两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别是“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和“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通过对两校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课程目标分别是“正确认识羽毛球普修课,以提高学生上肢动作速度,力量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及思维反应的灵活性,并使学生获得组织实施羽毛球教学训练的初步知识和技能方法。”与“使学生对羽毛球普修课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知,两校对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都注重对羽毛球的正确认识,侧重强化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基本与两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最终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两校要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拓宽专业培养A径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羽毛球普修课现状

2.2.1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根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拖,对教师和学生中起着互动的作用。笔者阅读分析了收集到的所有教材,得出这些教材的理论知识、技战术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各种教材内容知识广度和深度有些区别,即侧重点有些不同。而笔者通过调查得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2010级到2013级都是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张瑞林主编的《羽毛球运动》,而湖南城市学院在2012级以后,开始使用由肖杰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羽毛球运动》只注重羽毛球的概述与技战术。而《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此教材重在对教学训练方法、羽毛球的概述、技战术、羽毛球裁判竞赛规则与编排、运动损伤方面进行阐述,本教材内容系统、理论研究有深度、内容全面适合当今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2.2学分、课时分配及开课时间

笔者通过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师进行访谈,并向其借阅教学大纲资料总结出了:两校从11级到13级在整个教学时数、开课时间段和所占学分上都没有发生变化。教学时数都是34,而开课时间段都把社会体育设在第一学期、体育教育设在第二学期。不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所占学分方面更加重视,湖南城市学院只占1.5个学分,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占了2.0个学分。这对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同学来说也会更加重视这门课程,相对羽毛球总体水平也会有所上升,使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羽毛球运动氛围更加浓厚。这对一个学校的教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2.3教学内容

对比两学院可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课时占17.7%,实践课课时占82.3%。而湖南城市学院在理论课课时占23.6%,实践课课时占76.4%。湖南城市学院在理论课课时上比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多了5.9%。

为了了解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选用现状,笔者对两校羽毛球专业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羽毛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羽毛球的基本技战术理论、羽毛球竞赛编排与裁判规则、羽毛球训练与管理、伤病预防及治疗知识等方面。

通过访谈了解两校都在理论知识方面涉及的较少,教学内容也不是很有针对性。因此,两校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对学生自身的考虑、当前社会与建设学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在一定的学时数内,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选择性。羽毛球教学内容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还要提高学生自己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2.4教学场地地基本情况

据调查表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专业的羽毛球场地8片,不过分成了一5片的和一个3片的。在12级以前羽毛球普修课基本都是在3片场地上课。5片的基本上被专修课占据。从而普修课面临人多场地少的局面。而湖南城市学院有独立的6片场地。把专修课和普修课错开时间上从而来保证上课质量。不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12级以后对普修课的上课时间和专修班的上课时间进行了相应调整,现在基本不影响普修课教学。

2.2.5考核与评价

结果显示, 两校在课程评价内容的方式上完全相符。平时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10%、技能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30%、理论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30%、实战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10%、实践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20%。考核评价内容排名一次是:技能和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和实战成绩。对于以上考核评价内容,《指导纲要》中指出球类项目在考核评价时不但要考核知识理论、考核技术,还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据访谈,目前两校羽毛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方法缺少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内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有关考核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还没有采用相应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考核。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都是把培养复合型教学人才和社会体育工作专门人才定作教学目标,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与该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3.1.2湖南城市学院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符合教学内容要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教材使用上需要改进。

3.1.3两校在羽毛球普修课所占学分、课时分配及开课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上课场地基本满足普修课上课需求。两校羽毛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方法缺少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内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2 建议

3.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普修班课程目标积极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靠拢,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创造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培养特色。

3.2.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因对教材及时更新,借鉴网络、杂志出版社等,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本情况,找到适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的教材。

3.2.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适当的增加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所占学分, 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学习羽毛球运动技能和更加重视普修课。增加场地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场地。 丰富考核,适当增加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的考核,不但要考核知识理论、考核技术,还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南方教育论文篇7

因研究查阅资料之故,有幸拜读了学者任祥2012年出版于商务印书馆的《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一书,作者选取云南这一特定区域,基于抗战日战争这一时代背景,通过战前、战时、战后三个时间维度,运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在教育思想、制度、实践等方面通过内迁高校与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其中有很多与我国高等教育哲学实践转向论述不谋而合的观点,引发了我们的诸多思考。

1 高等教育理念层缺失适宜的哲学体系

“每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在西方几百年的大学发展史上,有两种独立或交替支撑其发展的哲学观,一是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即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另一种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即教育为国家服务。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不同,如果我们把成年人研习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地方称之为“大学”,那么中国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就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而言,在我国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属典型的近代社会的“舶来品”。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和近代工业兴起促使了我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产生发展,以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为肇始,我国高等教育移植西方传承千年的大学组织模式和运行体系实施本土化的内生发展。这种外发内生型的高等教育演进,直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缺乏适宜的哲学体系支撑,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的“起伏发展”和“无序变革”,另一方面则是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及实践的相对缺失。

2 高校内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观的凸显

从京师大学堂成立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公立大学、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华夏大地形成相当规模。然1937年的战火纷扰,使大批高校不得不迁移至后方办学。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其实质在于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高等教育在同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存续运营并带动云南本土文教事业的发展。战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之所以有战时高校与云南本土文明的互动,关键就在于战时联大等一批高校长途跋涉的内迁,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法大学、华中武昌大学等内迁高校之所以选址云南,既与战时中、东部地区不断变化的战局形势相关,也与当局对“战时教育需做平时看”思想的坚持和倡导密不可分。与这种思想相印证的正是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它强调教育除增进个人智识发展外,还负有为国家服务的使命担当,其核心要义就在于保存民族文化之血脉,实质上就是保存国家建设的智力根脉。也正是如此,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各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非但没有缩减,反而在学生人数与专业上有所增加,办学实力也大幅提升,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虽历经战火,但涅槃重生,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培贤育才,为促进战争胜利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 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内迁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哲学观转向的典型

就历史而言,从西汉时期最早的太学、国子监开始,教育在我国被限定于“开启民智”的认识论思想范畴之内,长期被认定为 “上施下效,养子以为善”的社会活动,在较大层面上倾向于追求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觉与心智圆满,教育与国家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被政治论的哲学观导入剥离局面。这一情形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一再延续,及至隋唐,“学而优则仕”这一鼓励读书人做官、为国效力的科举制度诞生,首次完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从认识论到政治论的微弱转向。自此以后,以认识论为主导,兼附零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在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长期传续。

社会历史的变迁轨迹一再表明,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往往孕育着文化思想的大发展、大繁荣。从夏商到民国,中华民族虽历经上千年的历史跌宕,但从未有过如同1937年以来的民族危机。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多只是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独有情怀,并未成为中国文教事业的哲学支撑和价值导向。然而,“卢沟桥事变”所引发的急剧社会变革,带给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的民族危机。“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在高等教育存废问题上,深层的哲学思考成为时不我待的政治议题。“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作为一种与时代议题所契合的哲学观被正式提出来并被付诸实践。首当其冲便是国家意志所主导的高等学校内迁,故而有了西南联大的组建、华中武昌大学、中法大学等一批高校的迁滇;其次便是民众层面上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贷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社会捐资助学等举措均在这一时期得以勃兴,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明显加深。作者任祥在书中辟专章论述“内迁高校对云南经济社会的改造”,明确提出“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流变与绵延的历史,其实质上就是一部内迁高校与云南本土文明的互动史”的观点,并着力就内迁高校对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改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全面佐证了教育除增进个人智识之外,还有着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哲学思考。

4 高校内迁驱动“政治论+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在云南发展

教育实践是教育哲学在人类主观能动性上的体现。在政治论哲学的指引下,以战时高校内迁这一“战时教育需做平时看”的实践为肇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模式被重新审视、修正和确立,西南联大全面融入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华中武昌大学在云南边陲的大理首开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政策倾斜之先河。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事业的深度融合、与国家事业的高度统一,各种先修班、师资养成所、培训班在云南全面开花,文教空气空前清新,落后观念变革加快,民主风气和诉求传播加速,经济和社会被改造力度加大。毋庸置疑,云南的高等教育在此时期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抗战胜利后,内迁高校复员北返,为延续云南本土教育的发展,答谢云南在战时高等教育与本土互动中的支持与贡献,既有成建制的诸如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留驻云南,也有诸如杨武之、罗庸等一批精英知识分子在战后云南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献智献力。这一切又使得云南的高等教育在战后既呈现出本土的自主发展,又有了外生延展的力量,一种全新的,以政治论为主导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全面移入具体的教育实践,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念层面上逐步步入与西方国家相似的运行轨迹,“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并驾齐驱,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哲学”。

5 结语

《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不但为我们呈现了战火连绵的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变迁与发展趋势,更展现了教育在特殊历史时期价值取向与使命的选择以及对国家政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今天,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思考和认识亦日趋成熟,在认识论、政治论、实用论、工具论等多元哲学的交融下,教育兼具自然和双重属性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广泛纳入高等教育实践。诚如作者任祥所言:“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多元交互中,人们各取所需,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南方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电化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时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14-05

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不仅对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我国教育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李运林先生等一道,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积极推广、践行教育传播学的思想。在庆祝南先生90大寿之际,对南先生的教育传播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探讨,以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一、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思想的确立

在我国,传播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的,我国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对传播学的引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国农先生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大力支持电教工作者引进、宣传、推广传播学理论。

南先生非常重视传播学在电化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在他所著的电化教育著作中都特别强调传播学的重要作用。在1985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第一版)》第一章“第四节‘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中,他就将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并认为教育心理学和传播学是电化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它们“与电化教育理论的建立,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在这部著作中,南先生还介绍了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三种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模式和韦斯特莱模式。在这一节内容的最后,南先生进一步强调:“传播理论与电化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传播理论主要是阐明信息传递的过程与规律,而电化教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的过程。在电化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建设中,常常需要传播学的理论援助。”尽管这里对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的论述还不够全面系统,但南先生认识到传播学对于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及时地引入到电化教育中来,这显示了南先生的睿智与高瞻远瞩。

在1998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一书中,虽然没有具体谈到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但传播理论仍然出现在该书的有关章节中,如在“电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一节中提到,在研究建立电化教育过程模式时,以下几个传播模式值得参考:分别是香农一韦弗的传播模式、贝罗的传播模式、坂元昂的教育传播模式、海曼一弗朗克的教育传播模式。这里实际上仍然是把传播学作为建立电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来看待,并参照这四种传播模式,建立起来了三种电化教育过程模式:(1)以教育者为中心的电化教育过程模式;(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电化教育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的电化教育过程模式。

在2004年出版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先生再次明确提出传播理论是信息化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之一的思想。他认为: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最里层、最直接的是“学与教理论和传播理论”。在这里,南先生将四种传播理论修改为:(1)贝罗的传播过程四要素理论;(2)罗米索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3)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4)罗杰斯的创新推广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三种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模式:(1)以“教”为主的模式;(2)以“学”为主的模式;(3)以“其他要素”为主的模式,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育媒体等。在《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先生还提出了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这一概念,并将之概括为三种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理论、现代传媒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尽管在南先生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对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的思想表述略有不同,但南先生将这一思想继承下来,并不断的丰富、完善和深入。近30年的坚持与努力,显示了南先生作为电化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所具有的继承创新、严谨治学的学者品质和研究态度。

二、对教育传播学性质和研究对象的深刻论述

南先生早在1991年就在《电化教育研究》上,阐述他关于教育传播学性质、研究对象的看法。南先生指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千种,仅自然科学就有2400多种,这些学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学科,其内容只涉及一门科学的领域,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另一类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科学的领域。交叉学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边缘科学,是两门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即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两门科学的领域。二是综合学科,是两门以上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即两门以上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两门以上科学的领域,如生物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等。三是横断学科,这类学科具有两种特性:(1)它是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2)它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功能,可以作用于多种其他学科,从横的方向上研究多个对象。如系统科学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它们是哲学、人类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功能,具有向多个领域广泛渗透的可能性。

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传播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实施、评价学习和教学全过程,以实现教学和教育的最优化。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对象是整个传播系统和学习与教学全过程。

在谈到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

术学的关系时,南先生指出:视听教育学是以教育媒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它要探讨的是怎样运用各种视听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是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在研究中,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同等对待,一视同仁。

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的区别是:(1)在研究和应用中,视听教育学以教育媒体为核心;电化教育学以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教育传播学没有核心,同等重视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2)教育传播学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

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区别在于:教育传播学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揭示教育传播的规律,探讨教育传播的知识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研究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把教育传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相同的地方是:(1)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改进教育,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2)它们在研究中,都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这里所说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主要是指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脑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电子传播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这里,南先生对教育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做了深刻的论证与清晰的界定,并对教育传播学与其相关的学科(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分析。

三、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整体性的进一步阐释

南先生在谈到教育传播学与电化教育学等学科的区别时。曾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电化教育学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它要探讨的是怎样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传播学是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在研究中,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它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

南先生在《教育传播理论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一文中,也再次强调教育传播的整体性:“教育传播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最终效果是由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中某一个要素决定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均处在良好的状态,才会形成良好的传播过程,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对各要素的研究必须把它放在整体之中,不能脱离整体,自行其是。”因此,教育电视的设计与制作不能脱离教育传播整体,它是教育传播过程整体的一个环节、要素。在设计、制作教育电视节目时,必须以系统和整体的目光审视各种问题,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传播能力与行为,以及与其他媒体的恰当结合等加以科学分析,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四、对教育传播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前文指出,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教育传播的概念和理论的。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在广州举办教育传播理论讲习班,邀请美国施拉姆(宣伟伯)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担任主讲,内容共7讲,会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书共9章:(1)绪论:信息・教育・教育传播-现代化;(2)教学-新工具・人――怎样克服对新教育媒体的阻力;(3)教师・媒介・效果――怎样选择教学媒介;(4)集中・分析・实效――教学软件制作的路线;(5)实验・理论・新事物――介绍五个新事物传播的实验;(6)广播・卫星・现代化――价绍两个卫星教学实验;(7)电视・图画-新学习――电视在现代化教学中的新任务;(8)知识・媒体-大学――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施;(9)传播教育・政策・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电教研究室编译了英国菲利普・希尔斯(PHills)所著的《传播过程与教学》,该书共10章:(1)人类传播与教育过程;(2)教学作为传播过程;(3)传播中的心理学问题;(4)言语和非言语的传播;(5)视听传播;(6)人际和小组的传播;(7)大众传播的种类;(8)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9)教师作为信息发送者;(10)有效的教学。

1985年,《教育传播学》被正式列入国家教委制订的“七五”教材建设规划,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也将《教育传播学》列人教材编写计划,后又经过多次讨论,确定将《教育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制订了《教育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共11章:(1)绪论;(2)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基础;(3)教育传播系统;(4)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5)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6)教育传播信息;(7)教育传播媒体;(8)教学传播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9)课堂教学传播和远距离教学传播;(10)教育传播效果;(11)教育传播活动实例分析。并组织编写了《教育传播学讲义》。

南先生在《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对象》一文中,还对教育传播学的框架体系进行了初步勾画,他指出,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3)传者――教育者的研究;(4)教育传播内容研究;(5)教育传播媒体研究;(6)受者――受教育者的研究;(7)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8)教育传播与教育环境的关系的研究。

在吸收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经十年,1995年由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共同执笔的《教育传播学》一书终于出版,该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传播理论,也由此奠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全书内容共13章:(1)绪论;(2)教育传播系统;(3)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4)教育传播信息;(5)教育传播符号;(6)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7)教育传播中的教师;(8)教育传播中的学生;(9)教育传播环境;(10)教育传播效果;(11)课堂教学传播;(12)远距离教育传播;(13)自学传播。这13章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第1章绪论,阐述了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概念及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第2-10章,分别论述了教育传播系统和过程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11-13章,主要是教育传播应用研究,分别探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课

堂教学、远距离教学和自学中的应用。该书出版后,在教育技术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将其确定为教材。因此,该著作实际上成了我国教育传播学课程的国家统编教材。

2005年,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再次携手,组织西北师大、华南师大和河南大学的部分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善,出版了《教育传播学(第二版)》。全书共8章:(1)绪论;(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3)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4)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5)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6)教育传播环境;(7)教育传播效果;(8)教育传播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这8章重点是介绍教育传播的理论问题,其中前两章介绍了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第3章至第7章深入剖析了教育传播的各个要素,最后是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简介。该书结构更加清晰、紧凑,采用总――分结构并加入了研究方法简介,逻辑性更强。但因受篇幅限制,原第一版中教育传播理论的应用部分(共三章)被删除。

该书八章内容可以概括为“九论”: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

(1)本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本体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传播的演进等等的研究。

(2)过程论:是关于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分析,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等等的研究。

(3)信息论:是关于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包括:教育信息的本质,教育信息的运动规律,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等等的研究。

(4)符号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包括:符号的类型与本质,教育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等等的研究、

(5)媒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通道及通道中的干扰,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特点和功能,教育传播媒体的应用等等的研究。

(6)主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中的传播主体――传者与受者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应具备的品质,教师与学生的传播心理和行为等等的研究。

(7)环境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与功能,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与调控等等的研究。

(8)效果论:是关于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与表征,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与评估等等的研究。

(9)方法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类型,教育传播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等等的研究。

南国农、李运林先生主编的《教育传播学》确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科的理论框架,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学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热情,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育传播理论体系。但正如南先生所讲,“在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离建立这门学科的完整体系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尚需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五、对信息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期望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教育传播学研究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实践应用高峰。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期,教育传播学研究“却是一片冷漠”。旧针对这种情况,南先生多次对他身边的同志和他的研究生谈起要重视和加强教育传播学研究问题。为响应南先生的号召,我们几个博士研究生开始着手对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如,李建珍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上发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信息化自主学习中的运用》,王文君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发表了《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旧汪基德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发表了《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汪颖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发表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王卫军等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发表了《教育传播研究的现代符号学视角》,等等。南先生的老朋友、对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李运林先生也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上发表了《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的重要论文,并组织力量对教育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专门组织了一组教育传播学方面的文章,打破了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沉寂。

尽管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经历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的热潮和90年代末的冷落,但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地位,决定了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时代必将到来。南先生在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发表的一组教育传播学文章,写下了题为《教育传播学研究: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的主持语,表达了他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关注,论述了在信息时代教育传播学所面f临的挑战。他指出:“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研究各种新型教育传播过程、分析教育传播效果、总结教育传播模式;需要研究传播学理论为教育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启示;需要研究新技术与新媒体构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媒体、传播通道的选择;教育传播还需要重新审视其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人际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创新推广;教育传播更需要关注媒体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更需要关注教育传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如何针对教育传播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变得尤为迫切。

值得欣慰的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年轻学者们已经关注到教育传播研究的新发展并开展了相关的探索。这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传播学进行诠释,既有历史回顾,又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践研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是研究的新起点,希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老师们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希望此组文章能引起国内学界对教育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关注,激发学界同仁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兴趣,共同推动教育传播学研究在国内的发展。”

2009年11月,在无锡江南大学举办的“关注教育技术前沿,寻求教育发展新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上,南先生以《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为题拉开了论坛的序幕。他提出,目前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研究的新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心理学取向的一统天下被打破,传播学研究在复苏。”12月,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的“2009昆明教育技术高峰论坛”上,南先生又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理论架构,指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建构的理念在于“和为贵”,策略上需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其途径是分为“三重、三化与三防”,即重视“基础、前沿和特色”;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化、有关西方理论的本土化和学科本身基本理论的深化”;防止在学术上“以西方为中心”及其“理论依附”、防止不求甚解“浅尝辄止”以及防止“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要致力于对理论体系的整合和升华,在此基础上,南先生提出了以“总论、基础论、技术论、模式论、方法论和管理论”为支撑的宏观框架。

在南先生等老一辈电教工作者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教育传播研究正在渐渐复苏”。南先生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渐渐复苏”的表现:(1)对教育传播学著作的社会需求在增加;(2)教育传播学术研究队伍在扩大;(3)出现了一些部级研究课题和新的优秀研究成果。南先生还深入分析了复苏的原因:第一,实践的呼唤。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一些难题,例如,寻找把互联网与学习、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要解决这个难题,光靠借鉴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是不够的,还需要传播理论的支持,以掌握信息处理和媒体运作的规律。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有可能找到把互联网与学习、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第二,重构的需求。重构网络时代的教育技术学,必须做好一件事:对网络文化垃圾进行批判,树立健康的价值观、道德观。这就需要传播理论,特别是批判学派传播理论的支持。

南方教育论文篇9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成人电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南方教育论文篇10

[4]方祯黄,光伟.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6(5):91.

[5]句艳东,赵静冬.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开的教师调查分析[J].学理论,270.

[6]陈曦.云南26个民族的经典节庆Happy?快乐[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南方教育论文篇11

探索地方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专业人才模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为云南、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各类急需的实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深刻理解地方高校所属省份的省情、州情、市情的独特文化艺术传统、独特历史渊源、独特教育优势,以及所承担的独特的教育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地处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培养各类学科专业人才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

长期以来,云南的许多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沿用或“拷贝”“复制”中央艺术院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所学非所用,缺乏专业个性和竞争优势,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与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交流特殊需要。为此,地处边疆特殊战略地位的云南地方高校办学要紧密围绕新时期云南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特殊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和学校的学科方向、教学定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解放思想,将培育优秀人才融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快速发展,助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实现。邓小平主张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来培养人才。他说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对地方高校的教育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高等艺术教育如何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应引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l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计划的实施,以及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教学方案的制订颁发,为地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创新提供契机和必要的条件,激励地方高校努力提升区域教育国际竞争力。为此,基于“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之上的优质舞蹈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既是本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舞蹈特色教育优秀成果的总体展示,又能充分满足培养合格艺术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拓展的需要。

同志近期指出“在全面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我国的地方高等艺术教育承担培养人才,承担着对内对外宣传阐释中国特色,通过各类有雄厚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去传播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精神基因、精神表识和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与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健全教材开发、编写、审定、选用、更新机制,编写出版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质量教材,实现高等艺术教育建设机制不断创新,专业门类更加丰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规划要求。邓小平曾多次地论述“又红又专”“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社会主义教育的培训目标问题。云南多所地方高校一直坚持认真学习、积极组织实践、努力探索符合省情、州情、市情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20多年前,云南个别地方高校曾一度尝试性地开设了多种符合云南专业人才特色和密切结合社会需求的各种特色课程,力求让学生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无我有”、熟悉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事法规,具有敏锐判断力、应变能力和政治嗅觉。该高校利用外资和社会赞助带领师生到少数民族村寨学习多种传统舞蹈,聘请各族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传授舞蹈技艺。将国际国内的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经验、新信息及时输送到课堂,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编写教材和编创舞蹈作品等教学改革。其后,此届学生毕业后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上显出厚积薄发的后续功力,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创造潜力。该校民族歌舞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阶段性的贡献,亦曾一度获得对国内外教育和学术界的好评与赞誉。在此前后,国内一些高校和专家曾经在与云南地方高校的频繁交流中,社会各界均殷切企盼边疆地方高校持续充分利用当地丰厚的传统歌舞资源和地域优势,在不同的学校不断探索出一条从云南各地实际出发的舞蹈专 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创造性的新思路、新经验。 笔者就人才培养模式的所思所论,力图探求在以往云南各个地方高校尝试民族舞蹈专门人才培养不同模式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刻思考和剖析如何解决目前尚存的边疆舞蹈专业人才急切需求凸显与复合型实用型舞蹈专门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期待在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和规划指导下,组织地方高校开展大量的调查问卷、多种座谈交流和个案比较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现代化科学新技术展开严谨的逻辑论证。

教育是传承文明、知识创新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支撑着国家教育创新体系的建设,培养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宽厚的专业学科知识、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宽广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培养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新型人才,已成为边疆地区高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涉及面广,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意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因此,由于办学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理当创建有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关注国内外一些高校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区位优势刻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才能在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收到明显的效果,继而在国内外教育竞争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打造出本校的优势教育品牌。我们期望通过在深入调研云南地方高校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揭示构建具有云南地方专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经验教训和规律,为实现新时期云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办学理念和目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务须通过宏观和微观地系统综合梳理地方院校近30年来的成功办学经验和发展的历程,全面探索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为引导,对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的科学管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专题活动、宣传交流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得出一些有益于地方院校改革与发展的结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论和观点,对于促进地方院校科学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地方政府和高校管理者、教师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思考、参考。

探索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所集中探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各个地方院校各个不同的大量人才培养中积累的成功办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这也是我们力主探索和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方法。运用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基本方法,把解决地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总结归纳上升到理论高度,在创新教育模式指导下设计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使之反复运用于教学,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为实现中国教育“走出去”的目标,规划出一个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优良设计方案,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运行的全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新的科学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南方教育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2-0005-04

一 引言

何谓入学?韩庆祥认为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黄楠森在其主编的《入学辞典》将人学解释为“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陈志尚认为“入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尽管对于入学的表述有所不同,但都揭示出其研究人之基本问题的本质。对待入学,我们“应站在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一种体察、体认世界的视角的立场上去理解”。何谓教育人学?扈中平等认为“教育入学是在入学世界观的信念指导下,整体地把握与透视教育” ,“教育入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以入学世界观为基点,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凸显于教育中,并使这种教育入学世界观深入教育者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内隐的教育观念。”王啸认为,教育入学“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和思想革命――入学――的产物,同时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所致”,“是教育得以成立、得以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合法依据。”电化教育入学是教育入学的下位概念,对电化教育入学界定时,除去考虑其在逻辑上继承教育入学的方法和品性外,还必须关注其独特的生境,以及该学科的性质与宗旨。基于此,我们认为电化教育入学是以入学世界观为指导,整体把握电化教育的学问,其在技术特质弥漫的生境中凸显出入的因素,关注入的全面发展。辨证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电化教育入学为电化教育摆脱“技术至上”、“重物轻人”的物化倾向提供哲学方法,为电化教育保持教育性指明回归路径。

作为电化教育界老一辈的专家,南国农先生几乎亲历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诸多发展。南先生常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丰厚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思想瑰宝,“研究南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南先生八十大寿及九十大寿之际,不少学者对南先生的人生轨迹、人格魅力和学术思想都做了精辟的总结和梳理,这些研究对传承先生的电化教育思想、对促进电化教育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无名小辈,在系统研读南先生论著及诸学者对南先生思想的多视角解读后,斗胆从一个新的视角――入学――且仅从该视角去重新品读先生的思想。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入学思想散述于其等身的著作中,对先生入学思想采撷和整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而此过程也让笔者愈发感受到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故文中对先生入学思想论述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二 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

南国农先生是电化教育领域较早并持续关注“人”的学者,人学思想贯穿于其学术思想的方方面面,我们将从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关注入的全面发展、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梳理。

1 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

电化教育观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电化教育系统而理性的认识,体现在对电化教育的定义、性质、指导思想等最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南先生对电化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饱含入学意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有些人认为“电化教育主要研究的只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对此南先生在《我们对电化教育知道多少》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将电化教育定位于教育而非电教媒体。他指出“电教姓‘教’不姓‘电’。因为,电化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反映,给事物所下的定义则反映了主体对客体本质的认识,南先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其“电教姓‘教’”的思想一脉相承,在其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中,他将电化教育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先生将教育最优化作为电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澄清大家对电化教育的模糊认识,他对该定义又做如下补充:“电化教育必须遵循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不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要求,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有两个构成,一是现代教育科学,即现代教学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另外一个是现代教育技术。”后来先生又将“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放在该定义的首句加以强调,并给出了电化教育届备受肯定的一个公式“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而定义中的“现代教育思想”,从80年代的现代教学论、教育传播理论,到90年代的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等四大教育观,再到21世纪的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等六大教育观都有体现。与时俱进是先生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先生思想永葆青春的原因,而在其三十多年的变迁中,教育性一直是其电化教育思想的内核。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性的坚持,便是对“人”的坚持,这是其思想体系中入学意蕴的具体表征。而这种表征近年则更加直接与外露,如在探讨如何重构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新体系时,他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入学意蕴跃然纸上。

2 持久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且是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在马克思那里是指“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恩格斯认为是“包括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现代学者们则将其解读为“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又包括个性、心理、性格、兴趣、意志、气质等非理性因素””“或“包括体、智、德、美、知、情、意等”。电化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亦是电化教育的逻辑。南先生极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在电化教育的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媒体除去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德育、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而这种思想在其多篇论文中均有体现。南先生在《怎样上电化教学课》中指出, “电教课的准备环节要了解学生”,电教课的评定标准“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点,不要忘记学生。……第二点,不要忘了能力和思维品德的培养。教学的任务有三, (1)传授知识(2)培养能力(3)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只记住(1)或(1) (2),没有(3)不能算是好的教学。””“在分析电教教材编写原则时,南先生首推教育性,

并要求电教教材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南先生在教材建设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教育电视节目’*和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中亦有体现。当谈到电化教育服务时,南先生指出“电教需要为多出人才而服务,而所谓的人才,标准是德、识、才、学兼备”“”,同时指出“电教如果在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软弱无力,如此下去,电教自身很难得到发展。…’”“大电教”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电教”的提出帮助人们跳出“电教服务限定在学校教育这一单一系统”的认识局限,而就在“大电教”思想中亦包含着对人的关照。因为,在南先生看来, “大电教既管第一课堂,也管第二课堂,既重视认知因素,也重视非认知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既重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而先生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也“同时关注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协调发展” ’”。南先生对待电教科研的态度亦渗透着全人发展的思想。他在90年代列举了电教科研需要关注的20个重点课题,其中就有两个与“人”有关: “电化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和“电化教育与优化德育过程”“。另外南国农先生在评价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时曾指出“建构主义在实现认知发展目标时有优势。而在实现情感发展目标和简单技术训练目标时,远不如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对人的培养上,南先生始终站在教育的立场,关注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使人在技术方向“单向度”延伸。

3 倡导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定位于教育,但从本体上讲,它又具有明显的技术属性,教育致力于人的发展,而技术却常常以其特有的方式异化着人的发展,作为二者融合的产物,电化教育必须直面如何处理教育(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难题。南先生一直关注电化教育中技术与人的关系,这在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定义体系中已有深刻反映。“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都不可或缺,且只有当二者都达到最大值时,电化教育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潜件”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南先生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一文中指出,走向21世纪的我国电化教育,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三件”即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建设,其中潜件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同时,潜件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着,到了信息化教育阶段,潜件已经变为“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理论和方法”,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语境中,潜件则成了“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在南先生这里,潜件主要指向教育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开宗明义地指向入学,但它较早地跳出硬件、软件的二元思维,将电化教育的建设创造性的引向“第三件”,并将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到和硬件、软件同等重要的地位,为电化教育实践中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提供思想指南,在技术强势的生境中凸显着人文关怀。南先生除去自己科学地对待人与技术的关系,还积极倡导其他电教人共同面对这一问题。如南先生曾指出“电和教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软与硬的问题、中与外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电教要关注的几个重要关系。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中又得到了重申,他认为成功的电教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便是“人一机关系”,“办电教必须使用设备,但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电化教育追求的不是教育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南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时曾明确指出华师电教要“多关注现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在人与技术的博弈中,南先生并没有厚此薄彼,更没有非此即彼,而是以一种睿智的态度引领着二者走向融合。

三 几点启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恢复重建至今的这段时间,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而在探寻先生三十多年思想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对人的关照这条线索贯穿始终,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梳理,便勾勒出南先生电化教育人学思想的框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南先生的入学思想在电化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们亦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教育技术当今和未来的发展中,它仍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它需要教育技术人在入学维度上有所作为。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

教育技术观是指主体对教育技术的根本认识,它是一切教育技术实践的出发点。虽然南先生较早并持续的关注“人”,但遗憾的是,教育技术领域对物或技术的偏爱仍远远大于对“人”的青睐,是以造成了“技术至上”、“重电轻教”、“见物不见人”等诸多偏离入学的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偏离现象,必须从认识上入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用教育的理念去指引我们的教育技术思维,用人学的思想去匡正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正本清源,纲举目张,为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2 努力探寻认识指导实践的路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后,我们会形成一些饱含入学意蕴的认识、思想、原则等,但这些认识、思想、原则仍属于意识形态,它与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仍有很远的距离。而意识形态只有落实到微观实践中才能彰显其自身价值,因此,如何把人学指导下产生的各种理念、思想作用于教育技术实践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然,寻找二者之间的合理路径绝非易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