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建筑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2:21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篇1

1949年建国以前,直至建国后的头10年,建筑界虽偶有广东建筑的称呼,但尚无岭南建筑的提法。岭南建筑的称呼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广东建筑突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中国建筑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50年代中期,当时的建筑界盛行复古主义,刮起一股“大屋顶”之风,产生了“凡建筑须盖大屋顶”的无形规定。面对滚滚而来的复古主义潮流,深受岭南文化熏陶、“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建筑师们并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灵活的变通性(如由林克明先生设计1956年落成的广东科学馆、由夏昌世先生设计于1954年落成的现华南理工大学二号楼在屋顶形式和斗拱运用上就作了变通处理),在思想上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广东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征。1959年,时任我国建筑工程部部长的刘秀峰同志在全国建筑艺术座谈会上提出“要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要求和倡议。自1960年开始,广东建筑界围绕“新建筑”、“新风格”展开了热烈、认真的讨论。讨论的中心话题是:广东建筑是否应有自己的特色?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广东有自己的特点,广东建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即应有岭南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广东建筑界也开始尝试着对以往建筑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

从学理层面上说,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的夏昌世先生1957年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夏昌世教授指出: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的要求。首次论述了岭南建筑(广东新建筑)的特点。这是岭南建筑的学理渊源。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接受和承认,知名于全国建筑界,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岭南”本意指地理上的五岭(越城岭、都庞岭、明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广大地区,但“岭南建筑”,从其被提出的学理初衷和被认可的时代背景来看,即指建国以后的广东建筑,或称广东新建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广东古建筑被称为岭南古建筑,1840~1949年的广东近代建筑被称为岭南近代建筑。就广东建筑而言,其重点是广府语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建筑成为岭南建筑的最主要内容。

随着广东新建筑的创作繁荣和成功实践,国内建筑界一方面对这种实践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关于以上述建筑为代表的广东新建筑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理论争鸣和学术探讨。在这场方兴未艾的探讨争鸣中,其中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关于岭南建筑的学术界定。对此,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地域论”。这种观点从“岭南”的地理概念出发,认为岭南建筑即建在岭南地区的建筑,包括广东、海南、港澳以及福建南部、广西南部、台湾南部等区域的建筑。二是“风格论”。持此论者认为,岭南建筑即具有独特的岭南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这种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适合岭南气候地理条件的平立面设计、建筑部件结构与造型以及富于岭南地域文化内涵的建筑装饰。三是“过程论”。与前面两种观点不同,过程论者着眼于建筑艺术的创作主体及其创作实践活动,认为岭南建筑是指在岭南地区这块特定的土地上所开展和进行的求新、求变、不断探索的建筑创作实践活动。换言之,岭南建筑即岭南建筑创作实践活动的简称。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和借鉴意义,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说明岭南建筑丰富的本质内涵。“地域论”强调建筑的地域性,有助于揭示岭南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某些方面的技术个性。但是,“岭南建筑,是一个有自己追求和风格的建筑创作流派。正如并不是所有岭南的绘画都可归于‘岭南画派’一样,并不是所有建在岭南地区的建筑都可以称之为‘岭南建筑’”。“风格论”更接近于对岭南建筑的艺术特征的揭示,强调建筑的文化性,有助于把握岭南建筑的文化和艺术本质。“过程论”强调建筑是一种纯粹的创作实践活动,无视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流露出一种“建筑创作无需理论指导”的非理性倾向,无益于岭南建筑创作及发展,不利于岭南建筑的理论研究。鉴此,我们提出“文化地域性格”的新观点来界定岭南建筑,以表示对目前关于岭南建筑“地域论”、“风格论”、“过程论”的学术借鉴和理性鉴别。建筑审美属性的最高标准在于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三者统一。“文化地域性格”论的意义在于对岭南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这三者的综合揭示。“文化地域性格”论诠释了岭南建筑的三大层面的内涵,即岭南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文化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岭南建筑,作为审美对象而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思、赋予人们审美享受,往往是以其地域技术特征为表、文化时代精神为里、人文艺术品格为核的。夏昌世和莫伯治二位前辈,作为岭南建筑的先驱者,在论述岭南庭园时指出,岭南地区包括了“广东、闽南和广西南部,这些地区不但地理环境相近,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2 岭南建筑的人文品格

南方建筑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图1)和参考图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政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图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图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研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必然与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国内近代建筑,重点是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探研,对以后深入研究、继承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都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南方建筑论文篇3

11.14下午11.15下午,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和交流厅两个分会场,举行了本次大会的高峰论坛,共分为四项议题:1.“建筑与文化”讨论会二十年回顾,2.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问题,3.地域建筑中的文化传达,4.当代先锋建筑中的文化基因。论坛中发言嘉宾主流性建筑智慧交锋,国际化设计思维碰撞,其论点包括:王辉――“强势的弱建筑”,张雷――“因地制宜”,王路――传承与创新,王昀――建筑空间与意识空间,孙一民――走向精明建造,秦佑国――建筑与数学,张应鹏――是与非,张顾――建筑更新设计实践,刘育东(台湾)――下一代基因建筑,刘先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孔宇航――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几十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在限定的短暂却充实的20分钟时间内阐述了他们的建筑观和对论坛议题的成熟思考。

南方建筑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83―02

我们在大街上可以看见很多建筑都是似曾相识,相同的建筑表现手法被滥用,没有独特建筑韵味。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我们应该从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特色文化。要想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只有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并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中国的建筑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建筑文化、建筑传统、建筑创新进行交流和比较,才能有突破和创新。皖南民居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研究皖南民居最终目的是如何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只有将人类的传统文明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具有深厚的创新基础,才能在实践中持续不断的创新。

一 中国建筑的现状

(一)自身发展现状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可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旧民居像丢垃圾一样被废弃,以旧城改造为借口,大面积的拆除旧民居,中国原有传统特色的民居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与欧洲齐名的名城和乡村小镇的旧式民居已经渐渐消失,一味地推崇新式建筑,取消中国传统建筑中值得学习的东西和地方特色。当人们对旧式建筑进行拆除后,又开始对旧式民居怀念,人们运用一切科技手段对一些传统现存的旧式建筑进行包装和设计,一些旧式建筑拆除后又重新建造,建筑没有合理的规划,一些新建的新民居套上一些一味的复古、仿古,追求飞檐翘角的平庸摹仿,乱施装新,显得杂乱而平庸,这些拆除又重新建设建筑,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形式上缺乏文化意蕴,更谈不上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

(二)西方建筑理论的影响

在中国建筑史上,建筑的样式虽然长期拥有其自身的东方特色,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今天的一些建筑业,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其设计理念可谓贫乏之至,一味刻意模仿所谓“欧美风格”,什么拜占庭风格,歌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个营销概念,从外观上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是还很不纯粹,包括建筑造型、细部设计等都显得较为粗糙,有的直接将国外的设计图纸拿过来拷贝,体现了国内建筑行业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有现代主义建筑、多样并存多元共生理论、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结构主义建筑理论等,这些建筑理论对国际建筑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发展速度较慢,中国建筑界与国际上的差距非常巨大,国外建筑师及其作品进入中国,从设计思路、建筑观念及运作机制上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新的设计观念、设计元素、设计方法进入了中国市场,给中国带来了文化的冲突与交流,但我们不能如盲目追求,否则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将会流失。

二 皖南古民居特点

皖南民居,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清末(1911年)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水系等民用建筑群体。这些星罗棋布地散落着的许多古村落就是以徽商资本为经济基础,宗族观念为社会基础,及微文化熏陶下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地村落,优美的自然风情和个性鲜明的居住形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仍然保持着原始面貌。尤其是在黟县一批古民居村落,全县有715个自然村落,尚存明代民居30余幢,清代民居3590余幢,明代祠堂3幢,清代祠堂118幢。

皖南民居有着独特建筑艺术魅力,它依山傍水,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环境和大自然的特点,因地制宜,运用大自然的不同的地形,造成高低错落,空灵通透地特色建筑群,利用地形的落差来制造水系,水系的出现可以解决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也为防止火灾接近了水源。皖南民居的马头墙、天井以及链接巷弄的街道,都是具有传统色调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使皖南民居有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除了建筑艺术还有装饰艺术,这主要表现在砖雕、木雕、石雕,甚至,把三者融为一体与木柱、梁结构巧妙的综合运用,形成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这种砖雕、木雕、石雕形式使皖南古建筑群发出璀璨的光芒,深深吸引着现代人不断的思考。

三 如何将皖南古民居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

当今的中国建筑师处境可以说较为尴尬,面临着无所适从的境地。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暂时相对落后,社会意识形态也不同于西方,因而一时间建立不了能体现现代精神的“先进”设计思想,只能追随西方建筑师的作法。一方面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建筑出现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使国内建筑界争相效仿,于是中国设计师们也就跟随西方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热潮,在中国设计出一些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这些不过是一味模仿和抄袭国外的建筑式样,对国外的建筑翻版或复制。在这样的环境下无疑会产生一大批不伦不类,不土不洋的“四不像”建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处于不利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探得本源而治理,创造出自己的建筑理论,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

(一)生态上

皖南传统民居技术思想中贯彻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皖南民居的水系以及天井就体现出其生态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皖南民居建筑发展延续的原因之一,我们现代建筑中应该从皖南民居中吸取这种发展机制,使现代建筑能与外界环境得到协调。改造自然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另外对自然资源要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等原则。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让有建筑与外在环境相适合、协调、平衡的发展,保持持续性、和谐性。

(二)技术上

皖南的传统民居建筑中体现出传统民居的发展特点,体现出生态的适应性,对技术的可持续性。皖南民居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充分利用日照采光和自然通风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一些防火、防腐、防潮、防虫等工艺技术使皖南传统的木质结构得以保存,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体现的皖南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些人民的才智还表现在:利用一些当地的建筑材料对老建筑进行修复和建设,这些材料的使用使这些传统建筑的生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这种传统的木质结构较为灵活,便于统一制作、装卸维修和重复利用,当地的人们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和不同人们的需要,对建筑空间的设计与处理也是较为灵活的。现代建筑也应从中学到防火、防腐、防潮、防虫和一些维修技术等工艺,这可以使现代建筑的木质结构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皖南民居是底层建筑,现代建筑中要考虑到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层高特点,利用高层建筑的裙房和主楼的进退部分作为皖南特色的体现平台,灵活搭配坡屋顶和马头墙符号,房顶可以由于采用“人”字坡式屋顶,这样比西式别墅“丁”字坡顶要节省许多。

(三)艺术上

皖南民居对村落选址的地形、地貌、流水、风向都有严格的要求,现代建筑中也应从中学到皖南古民居的布局经验。现代建筑中还可以继承东方理念以中轴线对称布局,雍容大观,伦理分明,又切合现代人居新观念,采光、通风、保温、动线流畅,诸多方面均达到人性化设计标准,艺术装饰上可局部石雕砖刻、天井格局,如厢房“小姐窗”,东西莲花门可简化为玻璃门,可用二层玻璃夹木雕、铁花防尘,或直接改用刻花玻璃。卧室窗下均设空调机出风座,风口以黔石镂雕保持皖南民居遗风。在建筑物的主入口和进人部位采用“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装饰,使人感受到皖南建筑的氛围。皖南民居体积一般都不是很大,而现代建筑一般较大,这就要考虑体积大小的问题,现代建筑一般体量较大,有较长的连续性墙面,可通过线条分割、墙面凸凹等多做方法化大为“小”。现代建筑的色彩一般较为丰富,而皖南传统民居色彩则较为淡雅,以黑白灰为主,现代建筑就要色彩力求统一、清新、明快。这是我们要积极探寻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结合点。

我们从以上从生态环境、技术手段、艺术手段的运用可以看出皖南民居使包含了很多建筑手法,而现代建筑也应同时使用一些传统技术手段来达到自然条件和自身风格的并存,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既然我们有了这么好的皖南建筑文化,那么如何继承传统与创新呢?这就要我们避免伪历史、民俗的建筑在商业的利益下兴建,合理运用皖南传统元素,避免不完善的建筑市场对建筑继承与创新的冲击,要我们在设计理念上做细致的推敲。

四 皖南古民居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现在的中国建筑吸取皖南传统元素之后,也吸取西方现代的生活理念,中西融合之后,发挥各自的结构特点,使现代建筑具有传统的语言也可以有新的尝试。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皖南的建筑一直保持着其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我们可以将皖南建筑中有特色的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在现代建筑中表现出传统的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或是将传统的元素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中去,减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合理处理外来文化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建筑的协调统一性、整体性,避免建筑元素间相互脱节。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运用,尽可能做到恰如其分,促使每个元素都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现代建筑实用、经济、美观。

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弘扬皖南建筑风格,传承皖南建筑文化精髓,是发展中国自主建筑的新起点。皖南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的结晶创造出这份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份遗产在地方特色上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他不仅仅是皖南人民的,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

南方建筑论文篇5

作者简介:高建华(1978-),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胡振宇(196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41-02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筑学学科建设包含了三个必要条件:构成建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在建筑学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从事建筑学研究工作的师资队伍和开展研究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存储等,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两个载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特征。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为例,论述了依托信息技术学科、加强建筑学学科建设管理、完善学科建设以促进建筑学学科发展的方法。

一、建筑学学科建设现状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建筑类学科建设为核心,注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全力促进学科的发展实力和水平。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类学科,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合到建筑学学科建设中了。

1.建筑学专业建设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特点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建筑类应用型人才。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表明,在注册建筑师职业制度背景下,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职业建筑师,[1]而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需掌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科技文献检索、数字建筑概论等课程。这类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本科生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建筑模型、建筑构造等)和专业课程(如:建筑设计、场地设计等)的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准备和计算机及网络的辅助。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点下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防火与安全技术”、“转型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和“现代室内设计与理论”五个重点方向。这五个重点方向的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科的支撑。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学科方向中,数字化技术被用于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历史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更新等研究中;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学科方向中,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被用来进行绿色、生态、智能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在建筑防火与安全技术学科方向中采用计算机建模方式来训练筛选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评价指标;转型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科方向中更多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和数字技术来模拟、分析和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建筑形象;现代室内设计与理论学科方向注重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将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到设计中。(见图1)

2.信息技术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影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筑学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既不是单纯技术性的学科, 也不是单纯艺术性的学科,[2]因此,学院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从学院的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构成来看(见图2),40岁以下的教师约占80%,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约占60%。通常,这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并且很乐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有一部分青年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为BIM(Bu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汉宝德先生在《传统、现代、后现代》一文中曾这样说:“从建筑技术上说,当代的建筑师要用计算机思考,用计算机来设计,用计算机处理图样。”[3]作为未来建筑师的导师,建筑学专业教师应当首当其冲地走在时代前列。

美国的大学教育强调的是通才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历届的毕业生流向来看(见图3),大部分学生进入到设计规划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学生的工作能力具体到运用CAD进行设计、出效果图和做造型等上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训练。

南方建筑论文篇6

一 湖湘文化特征

湖湘文化指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自觉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自己在各方面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稳中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湖湘文化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有关论述十分丰富。湖湘文化对高校的影响到底在哪里?高校校园建筑对其反馈又是什么?本地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校园双方怎样相互之间体现达到深邃的内涵,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二 地域文化与高校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始终围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时无刻不打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烙印。因此要健康的发展高校特有的文化,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使校园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一方面,高校的建立、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地打上了其印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重构,对地域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 湖湘地域文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南在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为了满足更多的学子们读书的向往,教学楼实验楼的新建势在必行。但如何能把教学楼建设得更好,更有湖南文化的“湘味”,(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发现了有趣的规律:1)在外观和颜色方面,以往的建筑从外观来看陈色较老,很少一些让人印象深的嚼头,颜色单一,有些甚与水泥的颜色一致,但这类建筑实用性强反应了湖湘文化的务实性。以前的教学楼很多分隔都是宽大且来头很高的空间,适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做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任何事情。教室简单朴素,各种摆设充满格调,学习的氛围涵盖于此。在里面做演讲、教学、实践,各种知识的交互等反应了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教学的经世致用。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其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2)在政治方面,湖南人表现出忧国忧民论调,以读书和激扬文字投入到社会上工作,很多人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到现在为止坚韧不拔依然是湖南人的作风也是湖湘文化对此的反应。其高校建筑表现在宏大,气派,威武且不失格调,建筑各个层面和结构表现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迥异。3)在文化方面,湖湘文化更是表现出民族,民俗,民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做法还吸收同化一部分外来文化,充实了湖南文化。其在建筑上表现为江南水乡挑脚楼屋檐,琉璃瓦也换成青蓝色不失为水乡的味道。宽厚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表现手法。4)在地域方面,有形式怪异的楼出现,融合了外来建筑的味道其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有很少的建筑为形散神不散,让人看了回味无穷正因如此湖湘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思想在建筑的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5)在气候方面,有隔温隔湿的能力和充足的散热空间。湖南由于岭南山脉的遮挡导致在长沙城区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建筑要求较高,所以在隔湿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使房间保持干燥。何镜堂院士曾经说过“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包涵人们日常起居,思考行动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地域方面它对湖湘文化的表现则是以建筑格调群落化。例如长沙岳麓区的大学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图一),中南大学(图二)的建筑常常相互交叉混合。红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大师大都具有。宿舍楼集群化也有很大的相似处,各层排布紧密,空间利用充分,结构合理均匀。

四 地域民居建筑风格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湘文化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反映在建筑规制上则体现了其严格遵循着自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正屋为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厢房、杂屋沿轴线均衡展开这一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是湘中、湘南地区大宅院的普遍特征。这些深宅大院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所以湖南地域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挑脚楼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在有些镇子上甚至还有江南水乡青瓷白砖的特色;还有重檐攒尖制式一种古典建筑符号。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湖湘文化对民俗的表现多于对高校建筑的寓意。湖南人在意志上的体现如:“务实,蛮干”等应从多角度来对建筑进行雕刻和诠释。如何表现“务实”;如何表现“蛮干”在建筑形态上带给人强烈的家乡文化和氛围,应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平淡,从精神文明层次去表达具有营造名族文化的作用。

南方建筑论文篇7

首先,从学术贡献方面讲,本书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完整的南京民国建筑分类体系。笔者注意到,本书不仅对南京民国建筑进行“门类齐全”的建筑功能划分和“千姿百态”的建筑风格划分,还首次从发展历程上将其划分为应运而生(1912-1919)、华丽转型(1919-1927)、黄金十年(1927-1937)、停滞不前(1937-1945)和回光返照(1945-1949)五个阶段。在阶段划分的同时,作者着力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各阶段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基本特征,梳理了南京民国建筑的发展脉络,把握住了南京民国建筑产生、转型、融合、衰微的深层机制,有利于广大读者加深对南京民国建筑的理解与认识。而不同阶段带有不同色彩的民国建筑,因外在地塑造了当时的南京城市景观,影响了时人心中南京城市意象的建构,也从侧面印证了政治因素在南京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次,就图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言,本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正如作者所言,通过多年来查阅史料和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来源多样的第一手资料。仅以书中所配图片为例,除了今人拍摄的不少照片外,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本书所采用的建筑老照片,有的来源于民国档案,有的来源于民国时期的图书、期刊,还有的直接取自当时的明信片、地图等。在建筑案例分析时,往往又根据叙述内容的差别选取不同类型的图片,如在宏观论述建筑布局和风格时,多采用设计效果图和鸟瞰图,做全景式的解读;而在具体介绍某一建筑的建筑特征和艺术造型时,又多采用设计立面图和特写图,做局部或微观的展示。

南方建筑论文篇8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协办方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一、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建筑学院校际交流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它不仅为建筑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推动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延续这个优良传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将于11月底举办第七届交流会,诚邀各校建筑学院的学子到我校参观交流。

二、邀请院校

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三、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建筑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建筑专业的学习形式,通过对中国当代建筑热点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职业计划和目标,培养起良好的专业素养,并且树立建筑师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活动缩小了活动规模,把定位锁定在长三角地区的几所高校,就是希望通过更高效的讨论形成真正的成效。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建筑学学习到底应该保留多少传统,又应该向什么方向进行变革,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又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本次交流会将着重讨论这些问题。

四、时间地点

时间:

xxxx年11月20日11月22日

(注:各校同学20号晚到南京)

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四牌楼2号

五、日程安排

日期:11月20日

时间:晚

地点:东南大学周边

内容:各校抵达,入住宾馆

备注:会有专人接车,送抵宾馆,安排停车,各学校自行安排房间。

日期:11月21日

时间:8:0012:00

内容: 交流活动 合影

备注:将各个学校打乱分组,互动性小活动

时间:12:0013:00

地点:校宾馆

内容:集体午饭

时间:14:0017:00

地点:中大院求是堂

内容:讲座论坛

备注:老师与学生谈话,有尖锐的质疑和争论

时间:18:0021:00

地点:校会议室

内容:交流研讨会

备注:各学校优秀学生代表为核心,其余同学自愿

日期:11月22日

内容:游览南京

注:稍后会有专门文件对讲座论坛及交流研讨会进行详细介绍。

六、分组安排

按学校为单位进行抽签分组,分为10人一组,把同校同学尽可能的分开,促进各学校同学之间的友谊。避免各校同学只和熟人交流的情况发生。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家交流,小组还会结队完成一些小游戏,优胜队还有奖品。

七、11月22日出游路线选择

路线一:重回历史线

地点:1.南京1912街区;2.总统府(学生证门票20元);3.六朝历史博物馆(学生证门票15元);4.南京博物院

(注:具体路线安排视当日情况而定)

1.南京1912街区

犹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里屯,南京的1912俨然就是老金陵的时尚新地,这里也是酒吧云集的著名酒吧街。但与前二者不同的是,这里弥漫的是一股浓浓的民国情调。1912街区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1912街区由民国建筑改缮而成,所以中西合璧,风格独特,是具有典型民国文化意义的时尚街区,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同时也是南京民国建筑和城市旧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不要错过啊!

2.总统府

身为4A级景区的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屡废屡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3.六朝历史博物馆

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六朝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资深设计团队担纲设计,体系化地将贝氏建筑模数、贝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运用于此。

4.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部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南博的标志性建筑,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路线二:河西建筑线

地点:南京奥体中心等建筑;

(注:具体路线安排视当日情况而定)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南京市西郊建邺区河西新城中心区域,是亚洲仅有的四个A级体育馆之一,世界第五代体育建筑的代表,是2008年前中国最大的体育场。主要建筑为四场馆一中心,主要由主体育场、热身场、体育馆(太空舱形)、游泳馆(海螺形)、新闻中心(桅杆状)、网球中心(莲花瓣)、棒球场、垒球场,以及交通工程、环境景观、能源中心等配套工程,和体育公园组成。奥体五大场馆以体育场为中心连成一个整体,可同时容纳8.7万人(主体育场6.2万人、体育馆1.3万人、游泳馆4000人、网球中心8000人)。五大场馆分别象征着体育与庆典、体育与未来、体育与海洋、体育与自然、体育与山川。奥体中心是2008年前全国最大的体育场,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会场。

路线三:经典游览线

地点:1.玄武湖风景区(毗邻明城墙);2.中山陵

(注:具体路线安排视当日情况而定)

玄武湖4A级景区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六朝时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清朝时期辟为公园。位于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脚下的部级风景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在右。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许多文人骚客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诗篇,如萧统、李煜、韦庄、杜牧、刘禹锡、李商隐、李白、欧阳修、王安石、曹雪芹、郭沫若等。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如此赞誉玄武湖。欣赏美景的同时,还有游艇等着你呐~

注:各校把同学选择的路线与11月5日前报到校联系负责人处

九、交流会学校报名截止时间

南方建筑论文篇9

近年来,中国祠堂研究已经取得很多重要成果,下面笔者对近十年来,湘南地区宗祠建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整理。

从建筑形制、风格上进行的探讨

林莎莎《郴州汝城县明清时期宗祠研究》是从探究汝城县宗祠建筑的形制、空间布局、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自明清以来,郴州市汝城县境内宗祠建筑的建筑特点以及深层的历史文化。从祠堂的某一部分建筑构件来研究其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的文章有两篇。欧阳艳红、郝少波的《洞口县古祠堂群宗祠建筑牌坊门形制浅析》一文,对湖南省洞口县古祠堂群进行调查走访,以古祠堂正立面门为研究主体,分析了牌坊门的类型、特征,明确了洞口县古祠堂正立面门的建筑形制与艺术特点;何峰、柳肃的《汝城明清宗祠门楼木雕装饰艺术的湘粤文化渊源》一文,以汝城县明清时期宗祠门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构造与艺术形式来论述其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概括出汝城明清宗祠的艺术特色,既神秘浪漫,又温婉细腻、兼容灵活。祠堂的规格制度犹来严苛,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平民,无不受到规格制度的限制,钟畅的《尹氏宗祠寻迹》一文论述了各个建筑构件的作用以及其表达的深刻含义,作者提出:建筑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民俗文化,形态的隐喻,符号对文化的释意,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内在文化儒家、道家的主体精神,以及外来佛家文化的影响,建筑群落亦能更好的体现一个家族荣辱的历史。

从装饰艺术上进行的探讨

雷永明的《古代祠堂装饰艺术研究――以胡公祠柱础装饰艺术为例》一文以柱础的装饰艺术为出发点,论述其形制和雕饰所所蕴含的人文艺术价值。刘瑞林、周建德、何志军的《简析汝城祠堂装饰艺术》一文对汝城县多个祠堂进行实地考察,总结了其装饰艺术特点。刘瑞林的《汝城祠堂公共艺术研究》一文,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讨论祠堂,针对其具体的艺术形式、表现题材以及美学特征等方面,对深化中国古建筑艺术,推动、促进中国古祠堂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从民族文化上进行的探讨

宁丹华的《湖南洞口宗祠装饰文化探析》一文,通过对湖南洞口宗祠装饰符号特征的描述,揭示了洞口宗祠装饰符号的深层内涵,以此说明了祖先崇拜、宗教思想、儒家礼制思想等因素是祠堂门楼装饰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黄伯权、葛政委研究了湖南省娄底市东部一个小村――荷叶村的葛氏宗祠,发表了《当下宗族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关于荷叶镇建祠修谱的人类学考察》一文,文中探讨了宗族话语权的表达方式,认为建祠修谱是传统道德的恢复和再现,是地方民众的经济和政治诉求的表现,是国家和民间权利相互调试的结果,是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技术推动所至。谢惠钧的《复苏的洞口民间祠堂文化》一文主要阐述民间祠堂的复苏现状,作者认为民间祠堂的复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回归或者重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观念去看待祠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创立建立了平台。王晚霞的《濂溪祠堂考》一文指出祠堂文化的濂溪祠堂的修建渊源,对理学思想传播的作用,既是统治者传播礼法的重要途径,又是消除社会矛盾的一条出路。

从开发与保护上进行的探讨

周艺的《家族祠堂教育功能刍议――以娄底市为例》一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祠堂作为家族繁衍过程中的一个角色,其兴盛至衰落过程中,其教育功能从未停止过,家族祠堂实际上就是一个集文化教育与伦理道德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它不仅仅是旧学的载体,更是新学的基础。李纯的《大山深处的人文风景线――湖南汝城古祠堂群巡览》一文中提到,古祠堂群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原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去研究建筑历史的提供了良好的标本。曹砚农的《湖南洞口曾八支祠的古韵新声――再谈宗祠建筑的文物功能与价值》一文,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宗祠建筑文物的科学艺术价值,成为了地方文化建设的主体表现手段,起到了传播文化、展示文化、发展文化的潜在价值。王美群的《基于宗祠保护和利用的郴州乡村聚落规划探析》一文,浅谈大视野下的宗祠建筑的保护与利用。赖某深的《汝城古祠堂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胡彬彬的《湘南地区明清祠堂建筑遗存考查报告――以郴州汝城县域遗存为案》,曹砚农的《试析宗祠建筑文物的功能与价值》皆从宗祠建筑的遗存现状来论述文化遗产的价值。

总结

近代对于宗祠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的领域中,学者们往往把宗祠建筑孤立起来研究,所运用的知识以及得到的成果限制于某一个学科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方法论的推广,渐渐的出现了从人类文化的视角去探索宗祠建筑的文章,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把宗祠建筑融入了社会生活,与人们紧密的连接起来。亦有学者尝试着从现象学的视角去探索古祠堂建筑,并取得了新的成果。

南方建筑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建筑就开始传入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建筑的西化比中国其他地区起步时间都要早。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广东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最早、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并于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建立起职业建筑师以商业为纽带的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和富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近代建筑体系。纵观广东地区的近代岭南建筑,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两个层次和四类建筑风格的脉络特征。

1 两个层次

1.1 传统建筑工匠的建筑活动

从近代营建的骑楼到西关大屋,再到开平碉楼、梅州围垅屋、潮汕侨乡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建筑工匠的杰作,极少有职业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建筑部分地融合外来建筑要素,呈现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建筑风格。但是整体上依然从属于岭南传统建筑体系,这是由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建筑动机决定的,并不因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其中,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丰富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式要素,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文化结构。这反映出当时开放、灵活的社会心态,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猎奇性和盲目性,传统建筑工匠对岭南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再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深层次设计文化追求有着本质差异。另外,鸦片战争前,传统建筑工匠在西式建筑的建造中也充当了土木工程师的角色,从广州传统的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最先接触到西方建筑技术,到19世纪末的沙面建筑,第一代岭南土木工程师才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分离出来。

1.2 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活动

在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是第一批非职业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活动范围限于澳门和广州的外国人聚集区,建筑类型主要有教会、商行和洋人住宅建筑,例如圣保罗学院教堂前壁是澳门唯一残存至今的17世纪初期天主教教会建筑,其设计者是传教士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鸦片战争后,大批的西方职业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进入岭南地区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活动范围扩大到香港、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区,建筑类型涉及政府、学校和医疗等建筑,代表人物有丹备(William Danby)、帕内尔(Arthur William Purnell)、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等。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建筑师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专业考察,并率先提出“中国古典复兴”式设计。岭南地区的华人土木工程师和职业建筑师相继出现后,全面进入各种城市建筑领域,逐渐成为近代岭南建筑的主导者,代表人物有林护、林秉伦、黎巨川、谭胜、杨锡宗、林克明、陈荣枝等。虽然这一群体的建筑活动时间较为短暂,只有十多年时间,对农村建筑涉猎较少,但是发展了以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为主要诉求的主动式探索民族新建筑的社会思潮,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岭南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 四类建筑风格

2.1 中国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主导着岭南地区建筑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消失趋势。保存至今的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有广州的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梅州的张弼士故居和潮州的己略黄公祠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传统建筑是1894年竣工的广州陈家祠,该祠规模宏大,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2.2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要元素,力图在近代建筑中复兴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新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建筑师推动此建筑风格的形成,其中,美国建筑师墨菲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近代建筑先驱人物吕彦直在1918-1921年担任他的助手,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深受墨菲影响,而林克明、杨锡宗等建筑师的作品也深受影响。这类建筑在广州有许多,建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30余年间,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黄玉瑜设计的岭南大学女生宿舍等。

2.3 西方建筑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各种风格的正统西方建筑系统传入广东地区,加速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进程,提升了岭南地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还影响了岭南建筑的审美取向。这类建筑可细分为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新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新装饰主义式等,其代表建筑分别有广州石室圣心教堂、粤海关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沙面大街48号大楼和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

2.4 中西合璧建筑

从早期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到岭南学堂部分建筑、广州骑楼和开平碉楼等侨乡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发展趋势。自16世纪到1945年以来,中西合璧建筑最为最丰富多样,是岭南民间建筑的重要建筑风格类型。其代表建筑有梅州的万秋楼、潮汕的陈慈黉旧居和开平立园等。

3 结语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到20世纪30年代,广东地区的岭南建筑初步建立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形成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了岭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发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层次,民间阶层和精英阶层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二是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岭南社会的开放兼容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彭长歆著.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南方建筑论文篇11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转贴于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江南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桥、民居、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水岸建筑文化景观,并以较为完整的纵向连续性,展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形和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从历史学、营造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极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另外,对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传统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得到积极的延续,这对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李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秦俭,龚美玲.婺源乡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汪森强.走进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南方建筑论文篇12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江南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桥、民居、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水岸建筑文化景观,并以较为完整的纵向连续性,展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形和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从历史学、营造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极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另外,对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传统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得到积极的延续,这对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李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秦俭,龚美玲.婺源乡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