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经验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9-25 18:39:31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学科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皮亚杰所倡导的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新课程下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好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在具体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实验教学呢?

一、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构造“悬疑”,引导学生急切寻找问题答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例如: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探究。

学生甲的方案是:向盛有1mL 0.1mol・L-1 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向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加入KSCN后出现血红色,一段时间后红色褪去。

学生乙的方案是:向盛有2ml新制的氯水的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振荡,再向试管中加入1mL0.1mol・L-1FeSO4溶液。结果只看到溶液变成棕黄色,并没有出现血红色。

此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这两个不同方案的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①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现象? 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这样使学生探究奥妙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也自然地从单调的方程式教学中解放出怼=淌νü创设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的乐趣,更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应注意给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实验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探究。

例如:在探究新制氯水的酸性时出现不同的方案。

方案1:向Na2CO3固体粉末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

问题a:没有产生的大量气泡,现象不明显。是不是新制氯水加少了?

学生活动:增加氯水量仍然现象不是太明显,只有少量的气泡。

设计对比实验:分别用稀盐酸、蒸馏水、新制氯水与Na2CO3固体反应。

[结论]氯水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气泡必定是氯水中含有盐酸的结果,但是氯水中盐酸含量少,说明了氯气与水反应程度较小。

问题b:实验时在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同时,也看到了新制氯水褪色,是不是Cl2和Na2CO3反应呢?

设计对比实验:分别用干燥的氯气和新制氯水与Na2CO3固体反应

[结论]只有后者才看到气泡说明氯气是和水反应,而氯水的颜色褪去要学习化学平衡的理论才能解决。

方案2: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问题:紫色石蕊试液遇氯水为什么变红后很快又褪色呢?

[结论]氯水除具有酸性外,还含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方案3:在一张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

学生活动:试纸中间红色迅速变白,周围有一点红色。

[结论]Cl2和水反应除了生成盐酸外还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此时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自然的突现出来,这时教师抓住这点作引导:氯气、盐酸不具有漂白性,那么生成的新物质具有漂白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漂白性的物质是什么,并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推测。教师可运用讲授法讲解该物质是HClO和它的性质。这样由学生自己选择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性实验的能力。

三、创造课堂师生互动的背景,引导激发学生的互动情绪

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师生合作探究活动,教师要做周密的教学设计,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中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实验演示,学生经历了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拟订方案、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再实验验证、归纳结论的过程。这样处理避免了生硬地出示结论和学生机械地接受结论,突出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探究,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2

教学总结是针对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联系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对整个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对各项计划细则的落实程度及基本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分析。不仅要总结一学期来有深刻教学体会或富有创新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总结一学期重要的教学失误或教训、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准备采取的补救措施或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从本学期与下学期教学工作的衔接入手,认真思考,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从教师个人层面上看,教学总结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学总结不仅仅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记录,而是在回顾教学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教学总结能帮助教师梳理教学经验,深化认识,使其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对某个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可能是一星半点或肤浅的,但写教学总结会迫使教师对该问题作深刻、彻底的思考,从而丰富和深化认识,将教学实践经验理性化,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

从学校教学管理层面上看,教学总结有助于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总结是教师个人反思、总结自己一学期或学年成功的教学工作经验或教训,学校再将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功教学经验或存在的问题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或教学活动的形式传递给下学期的学科教师,达到与其他学科教师分享成功教学经验、或使其他教师从中吸取教训,实现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间接迁移。

因此,教学工作总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可为学校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或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 教学总结存在的问题

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但拿起笔来写教学总结感到很困难,不知从哪里开始。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总结认识不到位,认为写教学工作总结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每学期的教学总结只是把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略作修改,或在电脑上下载几篇现成的总结,再将其粘合在一起……以应付学校的检查,没有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教师没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就不可能将自己成功、有价值的教学经验真实地总结出来。只有引导教师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客观、有条理的记录下来,达到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或教训,以提高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学校对教学工作总结一般是表扬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总结中提到的教训或存在的问题却给予否定态度,这些材料可能成为日后考评教师的“黑档案”。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工作总结出现教学经验或多或少脱离教学实践,多数是自我表扬,很少有自我批评。

教学工作总结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问题和情境之外的,而是基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教师去反思、研究、解决。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会出现另外更多的新问题。

三、 对提升教学总结价值的建议

学校应重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制定相应的管理、评价等机制。通过制度督促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评价引导教师认真、深刻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1.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学后记

学校应规定教师要写教学后记,并不定期进行检查,以督促教师及时记录下自己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出现的错误资源。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总结时,通过翻阅自己的备课教案和教学计划,以帮助他们全面、充分回顾本学期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内容,对照学期初拟定的教学计划,重点检查整体目标任务及各项计划指标真正完成到何种程度,并认真分析、反思、总结其原因。汇集、归类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找出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对本学期活动要点和经验、教训作出全面、重点性总结和评价,并指出今后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建议及应注意的事项。

2.对教学工作总结的要求

为了使教学工作总结能真正地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效果。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末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总结,而且要认真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能抄袭他人的工作总结或从电脑上直接下载。

3.制定教学工作总结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因此,学校规定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成功经验或教训两个方面。在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要建立有错误资源评估的教学总结评价机制。根据教师所犯错误的不同层次,给予成绩。这样教师就会自觉地把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或教训写得更深入和真实,能把自己的优点或缺点都坦白地表达出来。

学校要把教师的教学总结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进的条件之一。学校可组织评审组对教师的教学总结进行审阅,对写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写得较好的、有价值的总结挑选出来,汇编成册,让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或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其他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或吸取教训。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30年的时间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年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1998年12月,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个重要讲话指出,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历次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这几次经验总结,都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展开的。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从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成功做法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几点基本要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确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S666.3;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088-04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on the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Pomelo Peel

HUANG Hua1,LI Wei-ran2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Hezhou university,Hezhou 542800,Guangxi,China;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00,Guangxi,China)

Abstract: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taken to acquire optimum extraction craft of flavonoids from pomelo peel; and the alcohol concentration, solvent amount,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were considered to b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of 20 single tests and 9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used as training samples to design and train a 4-5-1 three-layers BP neural network. Then the 625 design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was predicted by the terminative neural network; and 3 combinations of extraction conditions which could bring about high yield of flavonoids were acquir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aft acquired from ANN could obtain 5.4% more flavonoids than tha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Key word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omelo peel; flavonoids; extraction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是一种模仿人类大脑思维的仿生算法,它既可模仿人的逻辑思维,又可模仿人的形象思维,是典型的非参数数据处理方法[1,2]。人工神经网络能通过学习自动掌握和挖掘隐藏在事物内部的、不能用明确数学表达式表示的“灰箱”或“黑箱”关系。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见图1,信号由输入层输入网络,经过转移函数向前传播至隐含层,隐含层输出的信息再经过转移函数传播到输出层,最后给出输出结果。

由于人工神经网络非常适于处理非线性问题,在食品工业及其他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工艺建模及优化、过程控制及预测等方面均有成功应用的例子[3]。如廖孙启[4]在赖氨酸发酵动力学的基础上,结合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对发酵过程进行建模并寻找最优点,计算所得优化工艺参数用于实际生产可提高产率,缩短周期并提高生产效率。黄明志等[5]利用BP网络和RBF网络对红霉素的发酵过程进行预估,经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在线预估出红霉素效价、葡萄糖浓度、NH2-N浓度、丙醇浓度和菌体浓度等。蒋益虹等[6]将人工神经网络与传统正交试验方法相结合,获得了红曲杨梅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朱近等[7]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来建立全麦饮料配方试验的数学模型并用C语言模拟全面试验来选择配方。

正交试验法由于其直观、简单、有效,正在获得日益普遍的推广应用。它是由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的,通过对这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但因为试验成本和其他因素,正交试验的次数有限,其得到的试验结果只能说明大致情况,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

若将正交试验的结果用于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全部水平组合进行预测,则既能达到全面试验的效果,又不会增加试验成本。本研究将柚皮总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结果用于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然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设计的625种工艺组合进行预测,找到了更加合理的提取工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低成本的特点,值得推广。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柚皮普通柚皮,收集于广西贺州市农贸市场,洗净,切分,在60℃干燥后粉碎,过40目筛。保存备用。

1.1.2试剂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1.3仪器FW80微型高速万能试样粉碎机,河北省黄骅市新兴电器厂;LA204电子天平;常熟市百灵天平仪器有限公司;VIS-723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2方法

1.2.1柚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准确称取柚皮粉末5.00 g置于提取罐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水溶液,在设定温度下浸提,每个样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离心过滤得柚皮的乙醇提取液。试验方案如表1所示。先按照表1所设计的单因素试验方案,选出每个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然后据此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1.2.2标准曲线制作精确称取经60℃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样品20.0 mg,用60%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00 mL,摇匀,得0.200 mg/mL芦丁标准溶液。准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1、2、4、6、8、10 mL,分别置于25 mL比色管中,分别加5%NaNO2 1 mL,摇匀,放置6 min后分别加10%Al(NO3)3 1 mL,摇匀,放置6 min,再分别加1%NaOH 10 mL,摇匀,用6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放置15 min后,以空白为对照,于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芦丁浓度C(mg/mL)对吸光度A作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009 9C+0.001 4,r=0.998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3柚皮总黄酮含量检测精密吸取样品液1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定容。按1.2.2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测定吸光度,根据上述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每个样品测3次,取平均值。

1.2.4人工神经网络设计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应用MATLAB6.5软件。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分别将4个试验因素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总黄酮得率作为输出,因此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定为4个神经元,输出层神经元为1个。第一层的转移函数是tan-sigmoid,输出层的转移函数是linear。通过多次模拟试验,调整网络参数,以提高网络学习和预测能力。

2结果与分析

2.1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别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时柚皮总黄酮得率最高,继续增加乙醇体积分数反而使总黄酮得率下降。由图3可以看出,当使用20倍数溶剂提取时比10倍溶剂提取的总黄酮得率明显提高,继续增加溶剂用量则没有明显作用,说明使用20倍左右的溶剂即能使绝大多数总黄酮浸出。图4表明,提取温度低于60℃时温度的提高能增加柚皮总黄酮浸出。但温度高于60℃后总黄酮得率反而下降。可能由于温度的升高加速了总黄酮损失。图5说明,提取的前2.0 h,柚皮总黄酮的溶出速度较快,浸提2.0 h后,溶出速度逐渐下降。溶质的浸出过程是一个传质过程,随着浸出时间延长,传质推动力降低,因此浸出速度下降。由图5可以看出,柚皮总黄酮的浸出时间为2.0 h较合适。

2.2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2。正交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显示,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A>B=D>C,即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优浸提工艺组合A2B2D3C3,即乙醇体积分数为60%,溶剂用量为20 mL/g,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为2.5 h。考虑到65℃和60℃的提取温度对柚皮总黄酮得率并无明显影响,因此选择提取温度为60℃以节约能源。

以上述最佳工艺组合对柚皮总黄酮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总黄酮得率为1.84%,高于正交试验出现组合中的最高得率。证明了正交试验的有效性。

2.3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提取工艺

2.3.1网络参数优化以已经获得的29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以内部交叉验证法检验网络训练效果。为使网络获得良好的收敛性,数据在输入之前全部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网络拟合残差为考察指标,通过改变网络参数进行拟合试验,优化网络参数。隐含层节点数、学习速率和学习次数对网络拟合残差的影响分别如图6、图7和图8所示。

图6说明,隐含层节点数对网络的预测能力具有较大影响。隐含层节点数过少,网络预测能力不足,会使拟合残差增加;而隐含层节点数过多,网络难于收敛,同样会增加拟合残差。经多次试验,隐含层节点数确定为5个。学习速率对网络的训练同样有重要影响。从图7可以看出,一开始,随着学习速率增加,拟合残差降低,而后随着学习速率增加,网络拟合残差急剧增加。因为过小的学习速率容易使网络陷入死角,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过大的学习速率又使网络拟合残差增加,同时难于收敛。学习速率定为0.05较合适。从图8可以看出,当学习次数超过2 000次时,拟合残差不再降低。超过2 000次以后的学习对网络的性能没有提高,属于无效学习。综合以上结果,确定网络隐含层节点数为5个(即网络结构为4-5-1型),学习速率为0.05,学习次数为2 000次。

2.3.2网络预测经过对自己设计的625种工艺组合进行模拟和筛选,找到其中预测结果较高的3种组合,其提取工艺参数和预测结果(总黄酮得率)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筛选的3种组合的实测结果均高于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组合。综合节能和环保等方面考虑,最后决定采用第一种组合作为最后采用的提取工艺。即乙醇体积分数为55%,溶剂用量为20 mL/g,提取温度为62.5℃,提取时间为2.0 h,柚皮总黄酮得率为1.945%,比正交试验最优组合提高5.7%。

3结论与讨论

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虑因素,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柚皮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对多种工艺组合进行预测,最后得到了柚皮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比正交试验得到的总黄酮得率提高5.7%。

正交试验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是做工艺优化时广泛采用的经典的方法。正交试验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试验设计方法。然而,正交试验不能完全代替全面试验。以正交试验结果为基础,设计和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预测,就可以实现全面试验,从而得到最优的工艺条件,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该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工艺优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殷勇.人工嗅觉系统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理工大学,1999.

[2] 殷勇,田先亮,易军鹏,等.人工嗅觉技术在酒类鉴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食品科学,2003,24(8):204-206.

[3] 李琳,赵谋明,张黎.人工神经网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1):13-16.

[4] 廖孙启.赖氨酸发酵工艺参数优化[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1(2):36-40.

[5] 黄明志,杭海峰,储炬,等.人工神经网络在红霉素发酵过程状态预估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26(2):162-164, 176.

[6] 蒋益虹,冯雷.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红曲杨梅果酒发酵工艺优化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140-143.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5

《新课程下高中生元学习能力形成研究》是玉林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A级课题,课题组成员,通过两年的调查问卷,对比实验,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教学工作实验,对在教、学、研等相关专业设计时应注意事项加以总结,提出了一套有利于学生元学习能力形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研究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现状和课题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结论。本文就第三部分“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进行总结和汇报。以便更好地推进化学新课堂的改革。

一、研究思路和指导思想

本研究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以现代学习策略、元认知为理论生长点,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设计可操作的元认知优化训练方案:激发兴趣;规范和形成常规学习习惯;抓住学科特点培养学科思维和方法;通过自我提问法、目标激励法、时间管理法、自我评价法、阶段总结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二、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平行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高中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因变量是学生化学成绩、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兴趣态度的改变。通过实验考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模式:(1)单组前后测设计G:01―X―02;(2)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实验。

三、实验目的

以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1”为媒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设计可操作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考查此训练对“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成绩和元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影响”,旨在寻找出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自我学习监控力的方法。

四、实验假设

1.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元学习理论和新课程功能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五、实验材料

1.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1)》,2007年3月第三版。本研究将元学习能力的训练渗透到该册书的教学中。

2.问卷调查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的元学习能力问卷。该问卷是依据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借鉴王会丽等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有关量表,又经深入了解高一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归纳编制而成。经小范围预测后,对问卷初稿又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该问卷。该问卷共50道测题,测量学生在学习中的元学习能力高低,共有三个方面八个维度,包括学习活动前的准备性和计划性,学习活动中的意识性、方法性和执行性以及学习活动后的反馈性、补救性和总结性。其中,准备性,如学习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创设好学习环境,调节好情绪与精神;计划性,如学习之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意识性,如上课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些内容,可能以何种方式讲这内容等;方法性重在一般方法、预习、上课理解、复习、课后练习五个亚维度所采取具体的方法,如预习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讲时重在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应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及时复习等;执行性的表现,如上课克服开小差的现象,坚持在完成学习后做其他事;反馈性侧重对学习状况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补救性要求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采取补救性措施;总结性意指学生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如总结自己或借鉴别人和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该量表的评分办法采取六分制:完全不符合表示l,基本不符合表示2,有点不符合表示3,有点符合表示4,基本符合表示5,完全符合表示6。某学生在某维度所有试题的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在该纬度的得分。施测所得的一致性系数a=0.97。试题分布见表4-1。

3.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见附录1)该问卷由杨育玲的《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调查表》改编而成,能反映学生对学化学习的兴趣程度。该问卷采取5分制评分办法,评分标准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说不清楚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l分。所有试题得分总和作为该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得分。分数越高表示兴趣越高。

4.实验前后的化学测试题2套(前测和后测各1套)(见附录2、3)。玉林市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和期考题。两套试卷都重视双基、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考核,与生活联系紧密,有较强区分度,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水平。

六、实验对象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研究以博白县中学高一年级两个自然教学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0班学生作为实验组,11班学生作为控制组。这两个班学生都是按中考成绩高低三个层次随机抽取分班,所以两个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均等,平均成绩相近。以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作为划分依据,将成绩为84、100分之间者划分为优等生,将成绩在60、84分之间者划分为中等生;将成绩在60分以下者划分为学困生。被试构成情况见表4-2。

实验班和控制班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人数相近,可以认为学生基础基本相同。

两个班在学生人数、性别比例以及前测成绩等方面都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由同一教师任课,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的授课总时数、课外作业量尽可能保持一致,且都要参加不定期的小测验、两次相同的月考,两次阶段性(考试期中段考试和期末考试)。使两个班学生这个变量具有初始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的程序

1.前测。以高一新生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为前测成绩(分班时按成绩由高到低循环排列,各班无显著差异),同时进行化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化学元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前测)。

2.通过观察、谈访、问卷调查明确高一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和新教材使用状况,利用新教材特点设计学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训练可行性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是自发形成的。实验组按元学习能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行。实验时间从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为期一学年。

3.后测。包括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化学学业成绩;化学学习兴趣水平测验题。

用对实验结果(调查问卷和前后测成绩)进行分析和处理。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年实验,笔者分阶段对实验对象进行化学元学习能力水平、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进行检测。

定量结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元学习能力前后测比较。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高中生化学元学习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元学习能力分数均转化为百分制标准。结果统计见下表4-3和表4-4。

后测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元学习能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前后测对比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的元学习能力产生了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元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2.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化学成绩前后测比较。以高一入学后第一次化学摸底考试为前测,试题经科组成员研究确定,信度和效度较高。以玉林市期末化学统考试题为后测试题,试题为专家命题,水平较高。两次考试流程正规、严格,全封闭流水账评卷,成绩客观,真实有效。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分比较,实验班高出对照班约0.03分;标准差S,实验班略小于对照班;Z=0.0180.05即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习成绩的平均分高出约16.01分,Z检验发现,Z=2.69>Z0.05=1.96,P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成绩对比说明,结合高中新教材特点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前后测比较。

由表4-6可见,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两个班差异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两个班的兴趣水平分都不高。在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后,重新对两个班进行了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发放试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结果统计见表4-7。

从上表可看到,实验班学生经过元学习能力训练后,化学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学生,说明根据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定性结果分析:

定量研究是围绕实验目的而设计的,数据只是反映实验结果的某些方面,本实验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本人还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定性的考查,发现实验实施后,实验班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有巨大的变化。

(1)学习的自觉性加强了。通过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比实验前更喜欢学习化学,积极主动地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再害怕“练习和测验”,而是把它们当作检验自己学习得失、方法正误的一种手段。自觉规划学习,自觉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的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了。

(2)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通过问题清单训练,学生形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如在学习SO2化学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按物质类别,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有学生提出:既然SO2与CO2一样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很相似(如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都能与水结合形成弱酸等),那么SO2是否与CO2一样能与Na2O2反应放出O2?我立即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你问得很好,初步具备科学家的素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着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2Na2O2+2SO2=2Na2SO3+O2。但也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SO2可能被Na2O2氧化,生成Na2SO4。两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我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他们课后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以证明各自观点的正确与否。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结果,经过全班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方法和结论。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活,自然容易发现问题,知识与能力就在这师生动态的交往中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肯定和尊重,进一步鼓励了其他学生勇于思考、大胆质疑,把学习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完全超出了教师的课前预设。很显然,这种超预设问题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益是巨大的、长久的,是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的,它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总之,经过训练,实验班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增强,思维活跃,学生不仅能及时完成课内作业,而且每天还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课外辅导书,期考该班化学成绩成为高一年级最高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比控制班强了许多。

九、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即利用新课程特点结合元学习能力训练,按照元学习理论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和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所以,结合学科课程在高一实施元学习能力训练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十、后记

元学习理论和化学新课程特点相结合既丰富现代学习理论,又发展了化学学习的方法论;有利于高中化教学由单纯传授知识为主(授人以鱼)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渔)的方向转变,推动了中学化学教法和学法进行更深入、更优化的改革,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主动求知创新,更好地达到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2-98,135.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8-12.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庆林,王永明.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6(3):34.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6

深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微型化,由于其具有很多的优势,在当前形势下,实验微型化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实验微型化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当今全球都重视环境保护,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越来越重要,以往的化学实验由于用量较大,因而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实验微型化是用最少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效果,因而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通过实验微型化,还能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这一点也是实验微型化的重要作用。二是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实验微型化是将以往的传统实验进行缩小,特别是在使用剂量相对较少,这样就能够使实验的时间大缩短,使实验结果很快出来,具有操作方便、时间快捷等重要的优势。这有赖于化学实验仪器的“微型化”,能够比传统实验试剂的数量以及种类都不断的减少,甚至比常规实践少几千倍,这就使反应的时间大大缩短,可以实现边讲课、边实验,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升。三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众所周知,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实验是其重要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进而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由于化学实验比较复杂,而且实验过程也比较繁琐,学生很难参与其中。而实验微型化则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自己实验,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四是有利于确保实验安全。由于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仅毒性十分大,而且也容易出现爆炸,如何确保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安全显得十分重要。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当中,经常会出现安全问题,因而实验教学的数量相对较少。而通过实验微型化,不仅试剂量小,而且操作相对简单,这就使得实验的安全性更高,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一点也是实验微型化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微型化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实验微型化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诸多作用,因而应当作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模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实验微型化教学应用。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实验微型化有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对其作用有更加深入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实验微型化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模式,要在可能情况下,更多的应用实验微型化。对于高中学校来说,也要给予重视,既要购置必要的微型化实验设置,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并引导化学教师推动实验微型化。二是探索更多实验微型化教学方法。要想使实验微型化得到更有效应用,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在运用实验微型化方面,一定要积极推动实验方法创新,除了要更多的应用现有的微型化实验设备之外,还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应用模式,比如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小、危害性较小的化学实验,可以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设备,并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这样能够使实验微型化取得实效。三是加强实验微型化教学实践总结。教师在开展微型化实验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进行总结,通过总结,能够使实验微型化效果不断增强。比如对于微型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进行深入的总结,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在以后的微型化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加以注意。

总之,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总结,既要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又要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使微型化实验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形势下,实验微型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实验微型化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主要是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有利于确保实验安全。这就需要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实验微型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重点要在高度重视实验微型化教学应用、探索更多实验微型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微型化教学实践总结等方面下功夫,使实验微型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晓昇 单位:庄浪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近30年时间里,对治国理政历史经验进行了多次比较系统、全面的总结。

1.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改革开放14年的实践经验:“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阐释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3.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用“三个必须始终坚持”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基本经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4.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6.2006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从上述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形成过程来看,都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从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主题展开的。它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科学体现。

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第三,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我们党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很重要。同时,吸取历史教训对于治国理政会更为重要。恩格斯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第四,不仅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要学习国际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认真总结了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大胆吸收和借鉴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治国经验。同时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也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拓未来

总结经验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经验,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任何经验只有用来为实践服务,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任何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而达到预想目的。勿庸讳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将会遇到难以逆料的困难和风险,而马克思主义又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8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化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

1、化学这门课已经给学生吊足了“胃口”学生都已经入学两年了,但是还没有接触过化学,对此学科会有一定的期待和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初三化学的第一课《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就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新奇的新世界,让学生大开眼界,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学习化学会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化学还创造出了许多神奇的事物,等等,这样谈一堂课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被化学这一新的学科所吸引,她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的。

2、上完第一课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课的学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失望,仍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事物,那就是演示实验。当你拿着各式各样的化学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的眼神都会变得亮起来,期待着会有一个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一堂课也会非常成功的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的。用实验来吸引学生,是我们化学学科的一个法宝,在一年的学习中,先接触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在教室动手实验操作,之后再让学生进化学实验室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的学习走上正轨。

通过上面的方法学生的兴趣都有了,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第二步: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化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启蒙性、基础性。初中化学的教学是对现代的青少年(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化学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运用“需要原则”。首先,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先引起学生兴趣;其次,在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有点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内容,再次引起的学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最后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此循序渐进。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的化学学习充满信心。

第三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如关键的记忆法。要学好化学,记忆很关键。初中化学内容多而散,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应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记忆:①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记忆,应理解“参加”的含义是完全反应。“守恒”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再进一步理解得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改变。②要点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性质、操作可概括成要点,使记忆的内容简单化。如过滤的操作,概括成“一贴、二低、三靠”。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归纳为“氢——灯——灯——氢”。③规律记忆。化学知识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应注意总结规律、发现规律。如学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后,总结出酸的通性;通过实验,总结出金属跟酸、盐反应的规律。这样,记忆就很深刻,运用就更灵活。

第四步:打好基础。

初中的化学就化学学科的基础,因此抓基础就尤为重要。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比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前20号元素等都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如果不会的话,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之间的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少了,慢慢的变成差生。为了防止这样的学生出现,我们利用考试本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天的课前5分钟都是考试的时间,在前一天告诉学生要考的内容,考完一定要及时反馈,一般我们都在当天就反馈,通过每天的这次小考,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了如指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绝不赶进度,直到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进行后面的学习。这样后进生的产生就减少了。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进度总是很慢的,到最后的总复习的时间就很紧。所以,现在我们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上学期应用。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9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社会震荡甚至灾难,而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开创新局面。但是,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文选》第一卷第212页),其变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前所未有,的确是一场革命。更要看到的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科学地结合起来既前无古人,毫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又遭到了国际社会出于这样那样目的的质疑、阻挠甚至破坏。《文选》忠实地记录了不怕鬼、不信邪的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在风雨中前进的。特别可贵的是,十三年来经历着社会大变革洗礼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而社会总体上始终保持着稳定且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得到稳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整体上迈向小康水平的关键十三年间所走过的步伐,其意义非同寻常,有着太多需要我们仔细珍惜和回味的东西。

二、深刻把握《文选》所包含的重大科学内涵,要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视角,深刻认识十三年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进而更好地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好这些历史经验,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得以更快更好地进行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10

课堂总结一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知道了求圆的周长的公式:C=πd。

生2:求圆的周长也可以用公式“C=2πr”来计算。

生3:知道圆的周长,反过来也可以求圆的直径,公式是:d=C÷π。

……

课堂总结二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度过的?

师:好,谁来说说,我们先做了什么?

生1:我们先复习了求一般图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

生2: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就要看这个图形的周长是由哪些边决定的。

师:接下来我们研究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圆的周长跟它的直径有关系,但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大家不知道。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提出一个猜想: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是不是存在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

……

【评析】

首先,从小的亦即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角度看,我们知道,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模糊、零散的,且不易被学生直接感受到,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就需要将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这些模糊、零散的经验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最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或演示,或语言表达,将之外显出来。在第二个教学片断里,教师在课末引导学生回忆过程,谈思路、谈方法,无疑正是促使学生做这样的经验抑或挫折的外显工作,让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反思,提升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认识,固化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其次,从大的亦即“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的角度看,数学原本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知识的过程,数学的本质在于拓展对客观世界的时间、空间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的产生过程,回顾问题的提出及解决的过程,是在扎扎实实地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于让学生牢记数学知识点,那只是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结构中增加了几个“节点”而已;唯有让学生思考真正的数学问题,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让学生去全面把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总结过程中想到的思路、遇到的困难、克服的方法,将思想、策略、方法显性化,这才能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反思】

1.要在“序”化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课堂总结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率的方法,通过课堂总结,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诸多引语就是一种教师辅的梳理,例如:“好,谁来说说,我们先做了什么?”“接下来我们研究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要在“说”中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因此,每节课结束前用一点时间适当地进行总结,让学生充分地“说”,在“说”中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例如总结二,孩子们不仅说着,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还不停地思索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总结中,你说、我说、他说,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这实际上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11

关键词:高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57-01

0引言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还不够合理,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包括有:一是对有机化学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是理论的从属;二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新发展;三是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变化,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四是对实验后的总结不到位,流于形式。作为化工类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则显得更为重要。下面就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重视实验、提高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认识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评定学生有机化学课成绩时,主要以理论课的考试成绩为依据,未反映也难于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有机化学课程采用的评价标准一般是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终考试60%。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在其中处于从属地位,更体现不出实验的重要性,仅仅从成绩上很难看出学生对实验的真实掌握情况。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提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程度,并将有机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门课,单独考核,同时建立与之符合的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突出能力培养,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更符合化工类专业的要求。我认为有机化学实验评价标准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30%,期末测试30%。将有机化学实验的训练放在平时,突出规范性,强调打牢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

2不拘泥于书本,与科研相联系

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多为高职高专类的规划教材,但这些教材一般与本科教材相仿,很多只是内容的多少和一些细节上的变化,无法真正体现高职高专的特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仅仅依靠书本,无法将学科的发展应用到教学中来。比如说“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书本上的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这样容易使学生过分依赖书本,一旦教材上没有说明的情况,便无从下手。长此以往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书本,更应该紧紧与科研相联系。比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书本中可以使用的催化剂是浓磷酸或浓硫酸,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该反应的催化剂种类很多,可以是固体酸[3]、沸石[4]、草酸[5]、盐类[6]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催化剂,观察实验的进展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做实验的同时提高了对这个实验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靠书本,更应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

3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的教学模式是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由学生具体操作。这种“照方抓药”式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思维定势,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7]。另外由于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效率。因此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样以“环己烯的制备”为例,可以利用CAI课件,将实验装置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整个反应过程。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化工生产,将环己烯的工业制法进行与实验室制法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的差别。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踊跃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而不是事先什么都加以说明。学生遇到问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油浴加热和电热套加热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冷凝管为什么不用空气冷凝管等等。教师适时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实验的认识。

4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教训

目前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做实验,然后上交实验报告。至于实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和学生都很少去考虑。教师课后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服务,还可以加深对实验的认识,从更深层次去认识每个实验的根本。如“环己烯的制备”实验中,关于分馏柱顶部温度控制问题,控制在73℃以下和90℃以下为什么会有不同,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说为什么接收瓶要放在冰水中,还有哪些实验接收瓶需要放在冰水中的。同学之间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收率,是人为原因还是其他原因等等。通过对以上诸如此类问题的总结,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刻的研究教学过程,并加深对实验的理解。

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使我们正确认识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教学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点之外,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综合性实验,并强调学生的协作意识。

总之,加强高职化工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要更新观念,构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7]。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经验总结篇12

经教育部批准,四川从2016起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将全部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卷。针对化学这一学科2016年仍采取四川卷来说,结合我省中学教学实际,为保障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确保高考改革顺利推进和平稳过渡而做出的慎重抉择。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对过去自主命题的教学经验、对全国卷的分析和对其他经验的借鉴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中化学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四川卷选择题部分基础知识为主,从化学与生活、离子反应、基础实验、电化学、物质的量、电解质溶液综合等基础方面考查,2015年较往年相比增加了基础实验操作。非选择题部分从吸收与整合化学信息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大维度进行考查。全国卷选择题部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常识、实验常识、物质最基本的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原电池、电解池、盖斯定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等。非选择题部分: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的第26题,2014年的第28题,2015年的第28题,这些实验题所取素材简单明了,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追求问题有新意,侧重实验基础;仪器选择连接、操作的规范是考查主流,问题灵活多变。重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如其中2013年的28题是根据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总压强(P)数据表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

二、针对存在的差异实施调整方法

1.加强对教学大纲和全国卷的研究

四川省实行自主命题已有五六年时间,大多数老师对于四川卷的考点有深入的了解和教学的把握,面对实施全国卷的形式,主要加强对全国卷的深入研究,总结命题规律和变化的考点,组织老师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会,充分解读教学重点,深入研究全国卷要分模块做详细的分析,总结考查方式和考点,注意对知识不同侧重的掌握,理解其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模拟练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明确学习思路,逐渐让学生完成这一过渡,逐渐适应全国卷的考试内容。

2.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三阶段复习压力较大,化学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调研等多途径借鉴其他省份有效的化学备考方案,对较早使用化学全国卷并有一定成效的省份,他们的经验总结进行学习,多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并注意结合四川省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抓住关键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

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学校保证相关的实验设备的完善。化学实验题是理综考试必考试题,相对的全国卷更注重实验的考查,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比如对钠元素与水反应特征的实验,有顺序的对其活泼性、反应产生的溶液、气体进行一系列的验证,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熟悉对实验的操作,在对重点部分比如电解质溶液这部分学习时,对特征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析出、导电性及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等,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对实验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期和思考,“为什么出现析出的现象、浓度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并结合化学反应式来总结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理顺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同时有助学生体验对具体的化学问题求解全过程。

精选一些典型的试题,有针对性让学生练习,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增加有机推断、化学平衡、化学计算,如盖斯定律、原电池、电解池等相关问题的训练。突破化学反应原理、化工流程专题。更要引领学生从学科思想方法中去体会、总结一类问题的思路、规律、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