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3:16

康复心理学论文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1

另一种常用的积极心理技术被称为幸福档案袋。就是将那些把自己和幸福联系起来的事物和纪念品放在一起,装进一个档案袋。可以是信件、照片、名言或者带有深刻个人意义的物品。并且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制作生活文献地过程,不断发展更新档案袋。把档案袋放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当你觉得累觉得难过的时候,就打开它,从中汲取生活的正能量。非健康人群虽然面临诸多的障碍和困难,但是他们脑海中也有美好的记忆,生活中也有让人激动的事情。如果把这些保存下来,将会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甚至人们建议十个档案袋,分别对应积极心理学中的人的十种积极情绪: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当某一个档案袋暂时失去功效的时候,也就是无法激起你内心的正能量的时候可以马上用另一个档案袋去代替。这种方式可以始终保持对积极情绪的新鲜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2

针对上述话题和OCC2016心脏康复论坛的会议议题,本刊记者对沈玉芹教授做了系统采访。

运动康复的关键取决于

患者的依从性

沈玉芹教授首先介绍说,以前,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在临床上被列为运动康复的禁忌证,到了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AHA 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ⅠA推荐,这说明,只要有可能,运动康复将成为稳定性CHF患者必须接受的治疗。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又经过多次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加以修改后公布。这份《专家共识》共包括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国内外研究现状、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及效果判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CHF患者运动康复医师培养要求、科室和医院条件要求6方面内容,其中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方法为核心内容。

谈及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具体问题,沈玉芹教授说,平时,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处方往往是患者被动地由医师开具的,医师却要求患者主动地去执行。针对这种情况,沈玉芹认为:“让一个具有乏力、气短等症状的心衰患者去积极主动地执行运动处方,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有的患者根本不执行,有的患者执行不到位,有的患者虽然起初执行得很好,但是不能持续长期时间。因此,依从性差是心衰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她进一步阐述道:“以HF-ACTION研究为例,1年随访完全依从的患者仅有38%,部分依从者14%。依从性差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效果的首要因素。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差的原因:除心衰乏力、气短症状限制之外,还有年龄大、体弱、合并症较多、文化教育程度、认知障碍、抑郁情绪――心衰患者抑郁患病率达30%、经济条件、地域交通限制、家庭成员支持等诸多因素。提高依从性的方法:加强宣教――可利用心脏康复俱乐部、心脏康复门诊及社区俱乐部实现面对面的宣教,也可以依靠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平台及报刊宣传运动效益与方法,去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信心、促进实现患者预期结果、改善设施条件以减少障碍、借助移动医疗设施发展远程监护以利于家庭运动康复。”

沈玉芹教授表示:“影响运动康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从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来看,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

沈玉芹教授详细解释说,对慢性心衰患者而言,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强度与运动效果成正比关系。高强度间歇运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据Wisloff等学者报道,心衰患者经过12周的HIIT训练(10分钟50%~60% peak VO2的热身运动,相当于60%~70% peak HR,4分钟90%~95% peak HR高强度有氧运动-3分钟70%~75% peak HR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分钟50%~70% peak HR整理运动),较中等强度连续运动(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 MCT),心衰患者(70% peak HR)显著性改善peak VO2,HIIT较MCT增加peak VO2达32%;仅HIIT可显著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及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分别达18%和25%;HIIT可增加LVEF达30%、降低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改善内皮功能及线粒体功能。HIIT还可降低E/Ea,增加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而MCT未发现此作用效果;而Tschentscher等学者研究发现,HIIT和中等强度连续运动作用效果相当,HIIT并不优于MCT,过高的强度对慢性心衰患者而言,执行起来反而更有难度及增加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注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结果。运动形式是运动处方的另一要素。有氧运动是慢性心衰运动的主要形式,抗阻运动是有效的辅助运动形式。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加运动康复效果。柔韧性运动与平衡运动有利于慢性心衰患者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整体运动能力,要注意降低关节损伤、肌肉损伤及跌倒的风险。

沈玉芹教授还强调说:“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运动形式,也很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如果把这些中医特色的运动形式糅合到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处方中,必然增加趣味性、提高依从性;不过,难以定量是其一大弱点,目前倾向于推荐为每次30~60分钟,每周5次以上……”

心衰康复应重视人文医学价值

在采访中沈玉芹教授还强调,在临床上,心衰及心衰运动康复的的治疗管理,还应注重人文医学,这往往是很多医生忽略的问题。

她首先阐述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始终滞后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果医生因为自身拥有的科学技术而变得盛气凌人,失去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那么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观是道,人文医学是术。要想做一个好医生,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那么,人文医学在心衰患者康复中如何能得以体现?”沈玉芹教授继续阐述说,首先从心衰及心衰运动康复的发展史来看,人文医学正在不断得到体现。众所周知,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特点,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心衰可划分为前心衰、前临床心衰、临床心衰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4个阶段。在过去,治疗心衰的策略主要是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使用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达到长期修复的目的。心衰的阶段划分和治疗策略的改变,更多地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这个转变得益于人们认识的提高。”

沈玉芹教授接着介绍说:“说到心衰患者的运动康复,在临床中,我们其实经常遇到患者提出疑义,因为其他医院的医生禁止他们运动,因此中断了我们给其制定的运动康复计划。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重新对该患者进行教育,打消他们的疑虑,恢复运动方案。由此可见,理念的传播和推广至关重要。当然,教育对象并非仅仅针对心衰患者,还包括心衰患者的家属和照料者以及广大医护群体。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引导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心脏康复理念的推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涉及医患理念、文化教育背景、国家政策等,必然是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我们必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努力推动心脏康复这一阳光工程的发展。”

沈玉芹教授还强调说:“慢性心衰心脏康复需要积极探索新模式,这是另一个挑战。其宗旨是改善临床终点、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开支。中西医结合模式是心衰心脏康复新模式,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可以恰到好处地把中医的整体、全局观与西医的微观、局部结合起来,做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比如在药物治疗中加入中医药元素,运动康复中引入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饮食可辅以药膳等,针灸也是有效的改善情绪及睡眠的方式等;同时必须重视人文医学在心衰康复中的作用,坚持以患者为核心的人文思想,实现正确的价值观与人文思想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

她归结说:“总而言之,只有对心衰患者给予多学科的共同管理,在包括药物、营养、运动、心理、危险因素的协同干预下,正确处理五大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心脏康复。”

国内外专家

多角度解析心脏康复问题

谈到刚闭幕的OCC2016心脏康复论坛的背景,沈玉芹教授介绍说,这个论坛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承办,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蒋金法教授出任坛主。论坛的宗旨是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传播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我国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病防控事业的发展。

沈玉芹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本次论坛的亮点是将心脏康复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理论和实践,二是指南共识和实践,三是心脏康复技术和实践;旨在加强心脏康复基础理论的培训和实践技能的指导,使广大心血管医生对心脏康复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心脏康复技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沈玉芹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在这次论坛上交流了各自的临床研究成果。其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王乐民教授做了《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现状》的精彩报告。他介绍了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阐明了中国医疗的根本出路在于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三联动。论坛坛主蒋金法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心脏康复现状与未来》。其主要观点是,当前心脏康复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实现全程关爱的综合性康复方式。心脏康复是一个多赢的体系,除了为患者带来诸多获益外,还可以促进医患和谐,有利于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因此需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参考数据及临床研究证据,最终将使心脏康复从辅助治疗上升到整个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第一医院周明成教授带来了《移动医疗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的报告,他提到,智能手机、APP等技术结合健康管理助手平台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热情,必将促进社会对心脏康复事业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助力心脏康复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此外还有来自美国的Matthew N.Bartels教授带来了《美国心脏康复现状与进展》的讲题;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刘遂心教授带来了《心脏康复前临床综合评价及策略制定》,并与现场专家分享临床是如何操作的;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孟晓萍教授作了有关《冠心病合并CKD患者康复策略》的精彩发言。在本次论坛上,还有邹云增、郭新贵、孙兴国、郭兰、孔永梅、范志清、王磊等众多著名专家作了心脏康复基础理论与实践、指南与实践、心脏康复技术与实践等的专题讲座。

沈玉芹教授着重介绍说,这次论坛的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脏器康复中心在王乐民教授的带领下,曾于2005年引进日本心脏康复技术,开始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下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有氧运动康复,2007年开始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下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氧运动康复;此后,又相继开展了稳定性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肺栓塞及肺高压、2型糖尿病、CKD等相关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效果喜人。目前开展的心脏康复技术齐全,包括优化药物治疗,运动前评估(心肺运动试验进行有氧运动能力的评估),运动治疗(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平衡运动),心理评估及心理治疗,营养评估及营养处方制定,危险因素干预,睡眠管理等;此外,还有中医元素方法(针灸、中药、太极拳)及体外反搏等。目前,该中心获批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脏康复培训基地及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教育培训基地,并为国内培训了大量的心脏康复人才。经过10年的探索研究,这一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的支持,目前初步形成从基础-临床-开发-转化的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体系。在未来,他们将积极探索心脏康复新模式、新方法、新理论。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3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87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疾病, 其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重性精神病[1]。患者多伴有心理障碍, 生活质量较低, 出现自卑绝望的情况, 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因此在康复治疗同时可以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 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较好[2]。本文通过选取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探究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住院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0例。对照组男36例, 女34例, 平均年龄(37.6±2.7)岁。观察组男35例, 女35例, 平均年龄(37.9±2.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3]。观察组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 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方式如下:①兴趣培养:询问患者家属患者的个人情况以及爱好, 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做相应的兴趣活动安排, 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4]。②家庭护理:积极主动并耐心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让家属给予患者适当的家庭支持, 告知家属家庭支持的重要性。③放松训练:为患者选择轻柔的音乐, 让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 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5]。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6]包括(社会功能、心理状态、总体质量), 总分为60分, 51~60分为良好, 41~50分为较好, 31~40分为一般, 21~30分为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各异, 涉及思维、知觉、情感、行为等, 其病程长、且发作反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 患者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大部分学者报道,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帮助个体形成积极品质, 并使其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7]。

本文通过对比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和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 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种方案, 结果发现,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 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遵清, 韩鹏, 仇爱玫.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12(3):1098-1101.

[2] 吴纯青.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3(12):237-238.

[3] 宋妍. 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材料的编制与应用. 中南大学, 2014.

[4] 林峰.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全科护理, 2015, 33(6):3366-3368.

[5] 陈玲, 招日兰, 郑桂珍.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4(16):5268-5269.

[6] 刘桂苓, 王文霞, 马霞. 希望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2):214-216.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B8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08-04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WANG Chen1a, DAI Yan2, LEI Ming1b

(1a.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of Emei Campu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mei 614202; 1b.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er, Chengdu 610031; 2.Facul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8, China;)

Key words: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tressful event; situational crisis; situational stress; mental health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the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437 random samples in Sichuan Province, we found that poor students had a good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hich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nd displayed similarity in gender. Poor college students level of mental health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through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有研究表明,心理症状与应激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1〕。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面临周围环境、角色地位、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的变化,他们所遭遇的应激事件与同龄人相比会更多、更集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更大。因而,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一直是近年来心理学关注的重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构建、心理贫困等方面〔2~5〕。且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贫困大学生消极心理的研究较多,而对积极方面的探究比较少;弥补性的建议或措施比较多,预防性的建议或措施比较少。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学者们在探讨心理压力问题的时候,一般将心理压力看成是个体的处理方式、认知评估或反应的行为。在这三种观点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积极应对的结果,即其从危机事件或压力情境中恢复原有良好适应(positive adaptation)状态的能力,由此形成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复原力逐渐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学者对心理复原力的探究或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或是从经验和对心理复原力概念本身的理解出发,使得心理复原力至今尚无一致的定义〔6~7〕。目前对心理复原力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将心理复原力视为抗拒困境而促进或修补健康,从而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8〕;二是将心理复原力看作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也就是“在明显威胁(significant threats)情境中成功适应而发展的现象”〔9〕;三是将心理复原力看作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比预期还要好的行为结果〔10〕。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虽然心理复原力的研究已较为广泛,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不管是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证的研究均未见到。鉴于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描述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找出能使其正确应对外界的压力情境的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对四川省四所高校(包含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独立学院)的贫困大学生发放问卷488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为89.6%。其中,文科学生231人,理科学生206人;男生209人,女生228人;获得奖学金的学生134人,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303人。

2.研究工具

(1)心理复原力量表。该量表是根据Wagnild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量表(RS)和Hiew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特质量表(TRS)编写而成,它包括个人能力、自我及生活接纳、自我调控和心理社会支持四个维度。量表由43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方式,分别用1~5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

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1。在结构效度方面,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KMO系数为0.903,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χ2=4939.037,df=903);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极大值旋转,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38.3%,各项目的负荷在0.45~0.76之间。这表明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在信度和效度上已达到测验的要求。

(2)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该量表从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不良症状)来评价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从康乃尔医学指数(CM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中挑选出的30个相关项目组成,采用Likert五点记分方式,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量表采用反向记分法,分数越低,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5,分半系数为0.876。在结构效度方面,KMO系数为0.927,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χ2=4793.066,df=435),量表能够解释总变异量的43.75%。项目负荷在0.227~0.803之间。这表明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具。

3.数据分析与处理

对437人实施的两种量表的测试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现状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测试对象的心理复原力及各分项维度的状况,并计算出心理复原力总均分和各维度的均分,见表1。

2.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在性别、文理学科、是否获得奖学金等方面的差别,将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分别按照性别、文理学科、是否获得奖学金进行均值检验,结果见表2。其中n为样本数,M为平均值,SD为标准差,t为t检验值。

表2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在性别及是否获得奖学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文理科上,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以及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两个维度差异显著,且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得分;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社会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

3.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为了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将心理复原力水平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以及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心理健康问题症状及其各维度与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症状及其各维度分值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由此可见表3数据反映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贫困大学生,其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反之则心理复原力水平低。

将数据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以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作为预测变量,考察它们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心理复原力中的个人能力、对自我及生活的接纳程度能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讨论

贫困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相比,面临的应激事件更多,而且应激事件对其影响更加明显。但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整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这说明他们对危机情境反应的修正能力较强,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情境对自身的影响。这可能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他们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里磨练成长起来的,贫困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这一点可从韩春伶等人的研究中得到证实〔11〕。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不少贫困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遇事比较有主见,并能主动适应外界的生存环境。研究发现,文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尤其是在个人能力维度上高于理科类的贫困大学生,这可能与文科学生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平时比较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关。研究还考察了获得奖学金的经历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奖学金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社会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水平上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贫困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获得奖学金带来弥补性的积极体验,有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有文献报道,短暂或漫长的积极经历一般不会对心理复原力产生太大的作用,只有那些要么可以克服危险因素,要么可对危险因素造成的损害进行弥补的积极经历才会对心理复原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

心理复原力是个体从困境或压力情境中恢复、修复或促进健康的特质,这些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特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阳毅以SCL-90作为外部效标对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复原力在个体应对压力事件,避免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健康等方面作用明显〔13〕。本研究显示,心理复原力水平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存在相关关系,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能够影响和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这说明心理复原力水平越高的贫困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反之则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但是心理复原力是外部困境或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心理复原力自身也受到多种保护因子的促发和影响,因而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在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五、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讨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良好。

(2)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在性别、是否获得奖学金上无显著差异;在文理科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水平明显高于理科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心理社会支持上显著高于未获得奖学金的学生。

(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复原力的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心理复原力水平能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6.

〔2〕谢桂阳,程 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25(5):632.

〔3〕谌时燕.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及其“疗补”〔J〕.教育与职业,2005,(36):86-88.

〔4〕张文芝.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318-320.

〔5〕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92-94.

〔6〕雷 鸣,张庆林.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16-622.

〔7〕雷 鸣,戴 艳,肖 宵,曾 灿,张庆林.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82.

〔8〕Howard,D.E..Searching for Resilience among African-American Youth Exposed to Community Violence:Theoretical Issue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6,18(4):254-262.

〔9〕Masten,A.S.,Hubbard,J.J.,Gest,S.D.,Tellegen,A.,Garmezy,N.,& Ramirez,M.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J〕.Developmental and Psychopathology,1999,(11):143-169.

〔10〕Bonanno,G.A.& Mancini,A.D.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in the Face of Potential Trauma〔J〕.Pediatrics,2008,121(2):369–375.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5

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学;临床科学思维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人体伤、残、疾病后的康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后遗功能障碍,其内在要求与新医学模式是一致,因为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这就使得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目前的康复心理学课程,基本满足了专业培训的要求,提升了学生对现代康复和健康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巧,拓展了临床思维,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临床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和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造成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为了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根据康复心理学特点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安排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并逐渐适应残疾现实,挖掘他们的潜力,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1]。我院现在康复心理学使用的教材是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也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康复心理方面的本科教材,这本教材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康复治疗学的集大成者,由于是包含多个学科,所以突出的特点是学科领域范围广,难点重点分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而内容较多造成教师无法就难点、重点问题深入讲授和探讨。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课程内容上有一定交叉和重复,比如同时安排有精神病学和康复心理学,据笔者初步调查,不少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也存在类似状况。从教材内容的重叠到教学安排的重复,导致不同教研室之间经常需要调整、协调,不能很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课时太少,内容太多、太杂,存在重复教学,造成学生记忆、理解困难。理论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周期和时间,解决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教材,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或者自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同时可以在教学安排上多做工作,由于康复心理学其中的心理学部分是基础,以往相当多的学时被心理学占用的,而疾病、伤残后以及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和治疗特点,这些与临床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所剩学时少而无法深入讲授,有些内容只能进行压缩和删除,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特点,除了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适当增加学时,同时增加学生的见习、实习课次数,必要时可调整教学内容,将康复心理学中涉及的医学心理学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并剔除康复心理学中有关精神病学的内容,从而释放教学时间给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心理学史教学,培养学科历史观,增强学科认同感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将康复治疗学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以来,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观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对非心理专业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理性思维培训容易造成重实证轻推理与逻辑的思维模式。心理学是逐渐脱胎于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人的心理过程又较为复杂,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是尚未验证的假设,加之心理学专业概念、术语相对比较抽象,在讲授过程中同学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对许多学生而言,缺少实证的心理学还很难同“科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存在轻视本课程学习,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少部分同学对心理学热情很大,但又难于把握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有时片面夸大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医学的严谨与客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以及历史的角度介绍心理学,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学科历史观,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使得“康复”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康复心理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与心理等方面,教师讲授的多是心理理论、治疗技巧、实践操作等较微观较具体的问题,教学大纲也没有心理学发展史方面的要求。这种教学不可能使学生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其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心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无法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心理学有个总体和宏观的把握,没有了历史性思维,学生对学科就缺乏认同,也就容易造成偏见和排斥。具体到临床应用中就会形成同学只会教条的理解理论,只知道心理学的各个流派,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加强心理学史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历史观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3 加强临床实验以及实习、见习学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培养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

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治疗师的基本素质。思维是人们对实践对象的能动反映、主体构建和自主反思的心理性操作过程[2],思维或思维方式的品质,决定着我们认识实践对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是在医学认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追寻客观真理,掌握规律,解决疾病和健康之间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重点与难点,还能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调动和启发他们的能动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也成为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心理现象与过程的复杂性,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客观介绍心理学目前面临的困境,注意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既认识到心理对人的作用,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看到目前神经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各种社会心理测试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理康复的疗效变化进行有效的量化,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课以及实习、见习课学习。在实验课中,重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训练徒手心理测量技巧以及测量结果评估;分组练习心理治疗与咨询技巧;模仿残障患者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加深对伤残患者心理状况的理解。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敢于接触患者,敢于实践,走出教材,最后再对各个病案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每一个病案的经验得失,以疾病为中心,分析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病”到“患者”,从生物学到社会心理,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内容;同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认知理论、心理生理学、人本理论的发展也使得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渗透,推动着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而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兼顾好教材和相关内容的安排,重视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康复心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74-02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弥补了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2008年2月,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新增运动康复与健康试办专业(依据辽教发[2008]18号文件),专业代码为040206S,修业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沈阳体育学院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发现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待提高[1,2],笔者认为改进以下几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增加实践课和实习的课时

运动康复作为一门以康复技能和经验为导向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为重要。我国临床医学大都采用五年制,实践课时与实习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为五分之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临床医学注重的环节;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运动康复专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医疗康复和运动康复体系较成熟,课程主要是康复医学,运动机能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等,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为一比一,每门课程的安排都参照这一标准,严格执行,培养出来的学生无需岗前培训,可即刻上岗。结合到目前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技能和实习的时间可提高到一年半,医疗系统和体育行业实习时间各占一半。

2调动学生实践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理论课时中的实践环节学生须轮流操作,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康复手法的熟练应用,康复评定软件的操作都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应用到实际的病例中。实践环节查找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手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每月增加竞赛环节,评定技能手法和康复效果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在传统康复技能和康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适合学生个体的操作思路。

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兴趣,给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平台,引用医疗和体育病例或实际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例子,作为康复教案,由点到面,由面概全,推广到相似病例的研究与康复技能的探讨。

3充分指导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在职康复治疗师多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知识技能较差,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规范[3],这就要求专业的指导教师,深入教学医院,与带教治疗师加强沟通,定期回访带教治疗师,协助完成学生实习,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4培养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运动康复人才

现代社会知识结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医学工程和社会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行业交流越发频繁,对于医疗和体育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只有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康复人才最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运动康复涉及康复医学、骨科学、神经科学、体育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专多用的特点。

5尽早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规范

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熟悉临床科室的基本安排,人员设置和相关基本准则;另一方面,要学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4,5]。

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医疗康复经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印发康复医学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对康复专业本身和相关专业都得有所了解,骨科的手术流程,CT,HR等影像学检查,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在临床科室体验实习,知行合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只有了解临床的整体环境,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医疗岗位,体育岗位上尽快的融入,适应自己的角色。

实践过程中,学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能非常重要。当前,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疗官司逐渐增多,正常的医疗秩序常常被打乱,治疗师无法专心地进行诊疗活动,患者无法得到最佳的治疗,在这种极为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95%的患者无法正常交流,与病人的交流实陈上变成了与家属的交流,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病人看病时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理想的医患关系建立在对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6掌握多套康复手法,至少精通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流行的康复治疗技术较多,六大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神经促通术,悬吊技术等,每套治疗手法都有适合的领域和患者人群。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针对个人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熟悉掌握一整套技术,同时对于其他治疗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结合教育医院,体育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强化治疗手法,拓展学生视野。

7掌握常用物理康复治疗设备的使用

除了康复治疗手法之外,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决定着康复疗效的好坏[6],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台设备治什么病症,每台设备的使用原理须深刻了解,编制个体使用程序。同时要注意,每种物理治疗手段的禁忌症,和临床操作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

常用设备为电疗,超声,微波。电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脏病,起搏器,心脏支架的患者不能适用,皮肤有破损尽量避开,防止交叉感染,正负极引起电灼伤的处理,海绵垫水分要足,防止电灼伤,加载电流的大小,由患者的主观难受度为宜。操作过程一定要规范,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微波治疗仪使用时,金属物件,潮湿衣物,心脏起搏器,助听器会形成干扰,不在出现在同一房间或周围。影响骨垢形成,对未愈合的骨折产生不利影响。操作者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辐射。

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多样化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符合现代康复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最终才能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96-697.

[2]刘婵,陈翔,汤行录.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97-898

[3]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康复评定技术;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前有赖于依靠康复评定技术对患者进行功能障碍作出的客观、准确评定来指导康复治疗计划的制订,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也有赖于康复评定技术。可以说,康复治疗始于评定技术,止于评定技术[1]。因此,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学好康复治疗学的关键课程之一。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康复评定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独立完成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评定操作。为了促进高职《康复评定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笔者多年高职教学的一些经验,本文就《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发表一点思考性的意见。

1 合理构建《康复评定技术》课程体系

《康复评定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学会采集、归纳,综合分析客观资料,提出符合障碍本质的结论。为预防和治疗功能障碍提出依据,也为各种康复疗法的实施奠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重点及难点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风向标来组织知识结构,同时注重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治疗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患者制订康复计划的正确与否,有赖于治疗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评定。评定的内容包括检查与测量、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确定障碍学诊断[2]。根据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可将课程内容分为物理疗法评定、作业疗法评定、言语功能评定三大主要知识体系,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

2 加强教学改革力度

2.1 教学资料的配备:①选用合适的教材 适宜的教材对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国内开设《康复评定技术》的历史不长,教材很不统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更不用说,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高职的教学特点是突出实践性和技能训练,但已有的适合高职的教材非常少,选择余地不大。《康复评定技术》教学应选择由高职学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的教材。②实用的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实用为原则,重点介绍并着重讲解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配备了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料,如我们参考有关专业资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康复评定技术》讲义、《康复评定习题集》、《康复评定案例集》等,从而保证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

2.2 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3],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将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讲授法、学导法、病例教学法、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讨论教学法等。教学的实施应主要以病例教学法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病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病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病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

2.3 教学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保证之一,因此也是《康复评定技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康复评定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开展操作性教学法,校内外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在毕业实习安排中,制定《康复评定技术》实纲等途径实现。高职教育采用职业实践导向课程模式,这决定了课程设置必须重视校内实训教学。在改革中,要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努力探索两者的交汇点,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康复评定技术》是高职社区康复专业的重要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安排教学计划时,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按1:1的比例,教学中应以实训课为重点,尽量将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训任务之中[6]。尽管没有真实的患者,但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一位同学扮治疗师,另一同学扮患者。或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

2.4 考试方式: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根据《康复评定技术》课程特点,我们对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作业提问、小测验组成,占40%)和考试成绩(占60%)构成,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又分别由理论成绩(占50%)和技能操作成绩(占50%)构成。理论考核的形式可以是笔试、面试等,技能操作考核的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3 改善校内康复评定实验条件

康复评定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是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5,6]。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条件应不落后于国内同行业的目前状况。 因此,改善康复评定实验条件应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

总之,高职《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专业改革的关键和基础,影响着专业的培养方向。特别是重点课程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定位。《康复评定技术》是高职社区康复专业的重点课程,也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参考文献

[1] 陈庆亮,王小燕,倪刚.高职《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探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8):799─800.

[2] 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的基本编写思路和特色.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8):680─681.

[3] 肖昆.优化医学专科课程结构,培养应用性人才.广州医学院学报,1999,27(1)27─28.

[4] 杨大鉴,胃方元,干锦华.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康复医学的学习兴趣.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6):502.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8

1 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

1.1 现代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 中医康复学 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学既重整体的协调,又重个体的纠偏,这是中医康复学最根本的特色与优势,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9]。

1.3 走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 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医康复学应引进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规范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量化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

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但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如对于两个同是中风偏瘫,中医辨证同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很难用气虚血瘀这一证候反映偏瘫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仅用气虚血瘀的变化来评定(衡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因此,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在中医古籍中,对功能障碍的评价尚无明确记载,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观点是中医康复学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心脏康复方面,也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心电图(12导联、24h动态)、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进而根据患者心功能、心脏能承受的负荷及心理应激制定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持续的时间等,并选择患者感兴趣且易于坚持的运动,量力而行,以身心舒适为度。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的特点;它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身心交融和高度统一,增强人体潜在机能,达到自我身心锻炼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冠心病人施行运动疗法的同时,再配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更佳的效果[10]。提示中药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解决心脏病后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2 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6000万残疾人,1.77亿老年人以及大量慢性病人[9]。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不少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和防治,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就是养生学的热点问题。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它是身心性疾病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综合反映,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有更为广阔的天地[10]。

中医康复专业在国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医学一样,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和服务网络。然而,全世界6亿残疾人中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20%,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服务;另一方面,当前在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保健和健康消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疗法的合法性,并在医疗保险方面给与支持[11]。

总之,康复医学在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促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促进全民保健,促进残疾预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随枝. 发展中的现代康复医学[J].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1): 60-61.

2 陈耀华. 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J]. 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 18(2): 30-32.

3 岳旭东. 略论中医康复学[J]. 国医论坛, 2003, 18(2): 14-15.

4 卓大宏. 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渠道和发展前景[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 146-148.

5 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 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11(5): 412.

6 卓大宏. 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1-103.

7 关骅. 康复医学与治疗学关系的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2-554.

8 张雅萍. 略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 25(6): 48-49.

9 袁嘉丽,李庆生. 中西医结合养生学及康复医学在21世纪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思考[J]. 中医药学报,2003,31(2):1-2.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92-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111

聋生由于听力和言语障碍,在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促使聋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社会生活日常化,就必须抓住他们的发展关键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兴趣爱好等特点,采用医学、工程、心理、教育、职业等各种手段,使他们在身体、感官、智能、精神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均达到最佳水平,以增强他们的自我生活能力,与社会良好接轨,提高生活质量。现阶段,在我国承载着较大育聋工作的是各级聋校,所以在现代的聋校教育康复过程中,正确的教育康复理念和科学的康复方法,对聋生个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ICF理论体系及其与听力语言有关的内容

2001年,WHO颁布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其中提出了新的残疾模式[1](见图1)。

ICF理论模式,重视积极的一面,将以往的技能障碍用身体功能和结构(Body functions and structure)来替代,从而将功能和结构分开处理,以便更全面地反映身体水平上的功能障碍状态。同时,以往的能力障碍用活动(Activity)来替代,由此导致的残疾状态用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来表示,社会性利用参与(Participation)来替代,而由此导致的残疾状态用参与局限(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来表示[2]。ICF重视功能的发展,强调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人体功能的影响。根据在ICF理论模式基础上产生的WHO-DASⅡ(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的六个维度,听力和言语残疾对个体日常活动和参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解和交流、与人相处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上。

ICF特别考虑了环境因素对残疾个体的影响,在ICF理论体系中,与听力和言语残疾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用品和技术(如助听设备等)、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变(包括声强、声音品质等)、支持和相互联系(包括父母、医疗人员等)、态度(包括身边人员的个人态度)、服务、体制和政策(包括通讯服务、法律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3]

二、ICF理论模式指导下的聋校康复教育目标

聋校对聋生的康复教育一直都注重知识教育、语言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对于如何建立一个更科学、更适合聋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康复教育目标系统,目前尚处于待完善的阶段。而ICF理论模式的产生,正是为现代聋校的康复教育目标提供了指南和参考。由于ICF重视积极的一面,强调功能的作用,倡导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整合模式,强调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人体功能的影响,这个整合模式正是适应现代多元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在注重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聋生个体发展的影响(见图2)。

三、 ICF理论导向下的现代聋校康复教育模式

根据ICF理论指导下的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目标可知,现代聋校的康复教育重在恢复聋生个体的听力语言功能,提升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同时降低他们对无障碍环境(如手语、助听设备)的依赖程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康复满意度。因此,为了充分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康复教育结局,需要在医教结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学科专业理论,以多样、灵活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和有针对性发展能力的内容,对聋生进行教育康复,笔者在进行康复教育的实践中,具体操作模式见图3所示:

四、 基于ICF的现代聋校康复教育方法

(一) 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的组织形式

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的组织形式应充分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以多种形式来开展康复教育。目前,在各聋校中,最常见的康复教育组织形式就是集体康复教育和个别康复教育,而ICF在强调身体、个体发展的基础上,还强度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常用的康复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应该开发并拓展康复教育的渠道,开展“同步式家庭康复教育”,即家庭与学校密切合作,实现康复内容、康复方法和康复进程的同步[ 4]。

(二)现代聋校康复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1.听力语言交流康复教育

听力语言交流能力的康复教育,主要在于听力和语音的识别,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方面,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1)言语基本训练。言语基本训练主要在于聋生个体的童年期(即“聋童”)进行,可通过呼吸放松、发声放松、共鸣放松和口腔训练,让聋童来体会最基本的发声频率和口腔活动,学会看唇,从而为以后构音做好准备。另外,重读的方法,也可以帮助他们体会音素的节奏,在指导重读的时候,可通过拍手等方法来提示他们注音重读的位置,以诱导耳聋掌握发音的节奏。在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常常使用汉语普通话中的23个生母(包括2个零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充分运用每一个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来控制、训练聋童的气流、发声等。(2)主题教育。即给定主题的康复教育方法。如每周可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主题为以传授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知识、培养语言使用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进行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全程使用听力辅助设备和扩音设备。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可包括组词、仿写句子、对话、短文和看图说话,所涉及的内容必须与聋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主题“在学校”“生病了”“劳动节”等为主题,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内容的难度随聋生个体的年龄变化而逐渐加深。如同样以“可爱的小猫”为主题的故事,小学三年级的聋生要求其完整读出故事,读准字音即可,而对于中学一年级的聋生则要求在完整准确读出故事的基础上复述故事。(3) 模块教育 模块教育可将康复教育活动肢解,结合聋生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如语言游戏、看图表演、讲故事等,在各个模块中充分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演练和操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统合其它感官,发展替代。

2.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教育

(1)情境教育。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教育,最主要是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在交通复杂的马路上该如何通行,在被困的电梯中如何求救等,让学生思考并进行演练,提高他们处理复杂情况问题的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通过情境,让他们感悟美与丑,体会社会公德与文明,从而为今后顺利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2)现代技术教育。主要是指电子化、信息化工具的学习和使用,如电脑、手机等,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减小聋生与健听人沟通上的困难。

3.课程发展康复教

(1)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知识传授,让聋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同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如语文作为基础科目,对他们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可以让他们指导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数字,地理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等。(2)课外教育。根据课堂中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待讨论而且比较有意义的问题,就按照聋生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级别的要求,发展聋生的创造性和遇到问题自我主动解决的能力。(3)健康教育。通过运动活动的形式,发展聋生的体能,锻炼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体质。同时运动活动中,还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4. 职业技能康复教育

职业技能直接指向于社会生存,主要是通过技能操作和实习而得以发展的,根据聋生的兴趣特点和倾向,可开设艺术和生活技能两大类康复教育:(1) 艺术教育。主要是书法、绘画、舞蹈、灯光设计等。通过训练与创新,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美、实现美,并且用这种美作为自己生活的资本。(2) 技能教育。主要是与生存紧密相关的技能康复教育。如按摩、理发、调酒、缝纫、陶艺、编织、维修、装饰等。掌握一门技术,就相当于有了一块敲门砖,在进入社会之后就有了生存的能力。

5.心理能力康复教育

聋生通常表现出来的最大心理问题就是缺乏信心,所以,对他们最主要就是要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拥有面对挫折和不行的勇气和胆量。

可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信心教育。第一是从聋生本身入手,通过梯度任务的完成来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产生自信;第二是从社会方面入手,让聋生体验到社会体制、政策、他人的关爱和支持,如介绍《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同类残疾人在社会支持下成功的案例等,从而让他们对社会产生信心,更对自己产生信心。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S],2001.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10

自从事语训教育事业以来,作为语训教师的我面对过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家长。由于大多数家长来自于农村,或不同的工作岗位,使他们面对听障的孩子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教育,不知如何面对亲戚朋友。自卑的心理及盲目的教育使他们痛苦、茫然。从教以来,有无数个家长对我抱怨过自己的不幸和无奈,有的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有的家长太溺爱孩子,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放到私立学校,或托人代管,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康复学校后,完全依赖于学校。很多家长由于不懂的如何教孩子,如何配合学校完成教学内容,不了解语言康复知识而举手无措,从而耽误了孩子的康复进展。为了推进康复工作的开展,进展,听障孩子康复水平的提高,我校开展了家长康复培训班,家长会,个别化的训练,谈话等形式,向家长推广和宣传康复知识及语言训练技能和方法等康复常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家长在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康复技能上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巧。使孩子的语言康复充满了希望。作为家庭康复指导教师应做好哪些方面?以下就是我对聋幼儿家长做的入学初期的康复家庭指导的总结。

1 首先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

1.1 家长的基本情况:其一,杨芮懿的父母都是健全人,初中文化。孩子的康复主要以母亲为主,其家长对康复知识一无所知。其二,安晶艺的家长父母都是健全人,母亲没文化,对康复知识一无所知,孩子由母亲带着。

1.2 孩子的情况:杨芮懿,女,年龄3周岁,两耳听力均在70分贝以上。口语如:简单的称呼爸爸、妈妈能说,其它的不会。安晶艺,男,3周岁,两耳听力均在95分贝,没有任何口语。

2 制定家庭康复指导目标

希望通过家庭康复指导,使孩子的父母了解基本的康复知识掌握一定的康复技巧,树立家长康复信心,对孩子有正确的康复期待值并能更好的配合教师完成孩子的听力语言康复工作。

3 制定家庭康复指导的内容

3.1 时间安排:2周1次(可根据情况自己安排)。

3.2 康复指导的形式:以讲授、示范演示、点评为主要形式。

3.3 康复指导的内容:如何指导家长?首先,开导家长正确看待耳聋问题,甩掉自卑、痛苦和矛盾的心理状态这几个包袱,以一个积极的心态,不娇惯、不放纵聋儿,让他们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康复。其次,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系统的康复知识。为了尽早实现聋儿得到有效康复的目标,家长要尽可能多的学习系统的康复知识,以应对耳聋问题的复杂、康复过程的艰难以及后续教育的挑战。

具体来说,家长所要掌握的知识就是康复机构对家长的理论培训要求,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下面就聋儿初期家庭康复指导中,指导家长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①初步了解听觉技能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知识和听觉理解。②初步了解言语技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呼吸、发声、共鸣、构音和语音五大模块。③初步了解语言康复与教育的理论与方法。④初步了解认知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再者,指导家长掌握有效、娴熟的康复技能。

家长可以运用游戏法、故事法、对话法、演示法、观察法、参观法等各种手段进行康复训练。如何要求家长?作为家长:一是要认真学习各种康复知识,深入钻研聋儿康复技术,研究聋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了解如何让孩子开口、发音、发声等知识;家长注意语速要慢点,口型要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在一个平面;让聋儿学会聆听音乐,能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点头、拍手、踏脚等动作;制订家庭康复计划,充分利用各种生活情境对聋儿进行生活教育。二是要虚心向专家和康复教师请教,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三是要加强家长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科学、高效、实用的康复方法。

作为一名语训教师,十几年来,我对聋幼儿语训工作尽心尽力,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热情毫不保留的倾洒在了语训教育事业上,值此,我衷心祝愿每一个聋儿家庭和每一位聋儿家长,早一天树立起直面现实的勇气,在老师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让我们一起努力、拼搏,携手打造聋儿的美好明天,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尊、自强、自立,对社会有所作为人。【邯郸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111019】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11

1 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

脑梗死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病,最早发生于国外发达国家其致残率、致死率都相当之高,因此发达国家对于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研究也相对较早,较为的完善成熟,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将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分为心理因素、肌肉运动能力障碍、不可逆的功能损害等方面,因此目前我国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2 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对策

2.1普通运动康复治疗 著名学者、脑梗死康复专家楚立云[1]发现在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相关的吞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四肢力量训练以及一些辅助的平衡训练会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邓艳红[2]通过接受深浅感觉治疗的实验组和没有接受深浅感觉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相关治疗效果的研究,发现在那些脑梗死发病患者3h内进行相关的深浅感觉输入法康复治疗的患者四肢肌肉力量的恢复和身体机能的回复都要明显的好于没有接受深浅感觉输入法治疗的患者。

2.2传统中医治疗方式 著名的中医学临床学者张春华[3]通过长期观察接受针刺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情况,并通过数据的形式证明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在通过针刺治疗后肌肉的恢复情况,尤其是患者的运动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中医康复方面专家朱丽芳,刘惠宇,杜碧青,曾春英[6]等人在《益气养阴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一文中提出一个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全新手段,可以说这不仅对于中医还是全世界对抗脑梗死的患者、学者来说都是一个可喜的消息。目前中医药方面对于梗死康复治疗的涉及几乎是一片空白,朱丽芳等专家通过多个实验对照即通过对一组脑梗死患者服用或者推射中医益气养阴液体(参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同时对照没有注射中医益气养阴液体的患者时发现注射患者的身体运动能力较于没有注射患者有着极为显著的提升。

主要讲述目前我国中医针灸各项对于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研究:①学者王松林,马力,许杨[7]等研究了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有着非常明显的提高;②中医学康复专家郭元琦,陈丽仪,周罗晶,李惠,区轩明,刘东生共同[8]撰写的《分期整体针灸法对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指出在梗死康复期通过间断时间的整体针灸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参与正常生活的能力;③赵大贵,穆敬平[9]在《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中所研究的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于脑梗死尤其是有偏瘫症状的患者有着极好的疗效。

2.3电刺激治疗方式 生物医学方面专家王丽英[4]在撰写的文章《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9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详细的说明了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这一点是目前我国比较缺失的疗法,但是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在由沈光宇,钱国全,蔡可夫[5]3位学者撰写的文章《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说道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为我国的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只要治疗适当将会大大增加脑梗死患者康复或者是恢复较多身体机能的可能性。

2.4立足于患者心理角度治疗方式 医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陈颖利[10]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一文中提及到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笔者根据目前大多数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在进入医院之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和烦躁感,并且心理上的问题会很快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学者卢长芳[11]就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态心理分析及护理》一文中很好的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影响,并通过相关的患者心理的护理对梗死患者康复做出了有效的贡献。

专家麦国钊,任醒华[12]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对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梗死患者上肢恢复的疗效做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方面,尤其是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的恢复上有着极为可观的疗效;另一方面学者符俏,陈文远[13]等人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也提出了并证明了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大的疗效。

3 结论

综合上文,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以及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对策可以说明目前我国在针对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手段已逐渐丰富,从基础的运动性康复治疗到现在全面的心理饮食治疗、电击刺激治疗,甚至在国外所未涉及的中医药康复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楚立云.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08).

[2]邓艳红.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1999(03).

[3]张春华.康复配合针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

[4]王丽英.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9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05).

[5]沈光宇,钱国全,蔡可夫.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5).

[6]朱丽芳,刘惠宇,杜碧青,等.益气养阴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01).

[7]王松林,马力,许杨.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05).

[8]郭元琦,陈丽仪,周罗晶,等.分期整体针灸法对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5(06).

[9]赵大贵,穆敬平.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5(01).

[10]陈颖利.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18).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12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是脑血管常见病,约占75%。脑梗死高发病率(150/10万)、高死亡率(120/10万)、高致残率(75%),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而脑梗死患病急,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介入,降低了致残率,使病人回归家庭、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脑梗死康复护理的理论

脑梗死康复护理是在康复护理学的指导下,为了康复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护理预防方法、评定和处理(协助治疗、训练的护理措施),是护理学的第四方面,与预防、保健和临床护理共同组成全面护理[2]。康复的目标是运用医药手段使残留的、生理的、解剖的受损功能,在生理、精神、心理、认知和社交等方面恢复到最佳状态[3],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最终能重返社会。

2脑梗死康复护理的机理

康复护理是以护理学、康复医学为理论基础,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尤以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力学和运动力学更为重要,而康复治疗护理的基础是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4]。主要是脑内轴突侧技长芽和潜在突触的应用,周围组织的代偿,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通过反复训练,即为外周一种刺激和感觉反馈,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生存,从而达到恢复功能的目标[5,6],这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医学上把这种治疗过程称之为“重建”。康复护理在这“重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脑梗死康复护理的时机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恢复应以能否建立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为标准。要起到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必须要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早期康复护理主张患者在脑梗死治疗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7]。赖程谋[8]观察160例脑梗死患者认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患者发病后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体征48h不再进展即开始康复,最快发病当天,最迟病后6d,平均3d,总有效率达到95%。王玉龙等[9]研究认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康复治疗,头3个月恢复最快,6个月后基本停止,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进行康复,能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度加快。梁光霞等[10]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患者,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超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功能,使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进而使机体重新组织和再生,减少残疾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促进功能恢复,可极大地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4脑梗死偏瘫的康复护理

4.1 心理康复护理 由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在短时间内从健康变成疾病状态,生活上不能自理,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常伴有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及焦虑,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疾病的康复及生存质量[11]。心理障碍尚可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治疗的有效性[12]。因此,心理康复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调整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心理康复护理贯穿在治疗的始终,以心理康复促进机能康复;在康复治疗阶段,患者常因肢体功能缺失,而又急于求成,产生失望、悲观、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讲解,争取家属配合,从精神上、生活上给予安慰和帮助。萧蕙等[13]应用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为干预组,与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方面的发送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4.2 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康复分期护理能够预防关节挛缩、关节疼痛等废用综合征,防止二次性损害,促进患侧功能的改善。因此,分期康复护理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脑梗死康复的分期从康复的角度划分,可分为5期:即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步行期和恢复期[15-18]。

4.2.1 卧床期(1~3天) 即发病到相对稳定期,主要是保持良肢位,从第1天起护理人员就应使患者保持良肢位,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同时进行适度短时间及简单的各关节被动运动,做好基础护理,避免心肺功能的损害,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量缩短卧床期。

4.2.2 坐位期 当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尽早进行坐位期训练。内容包括:康复基础训练、坐位维持训练、床上转移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指导帮助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如进食、穿脱衣服、洗脸、刷牙和进行自主大小便等训练。

4.2.3 离床期(5~15天) 患者坐位能维持30min以上就可以进行离床期康复训练,包括基础训练、站立动作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转移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意安全保护,避免过度疲劳。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树立信心。

4.2.4 步行期(8~21天) 患者独立站立30min并有移动能力时即可进行步行训练,这是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中最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包括:平行杠内步行训练、扶拐步行训练和独立步行训练,护理人员要给予保护及协助,逐渐增加难度,注意提醒患者的姿态。

4.2.5 恢复期(18~45天) 患者在独立行走50m的基础上进行室外步行。内容包括:上下楼梯训练、斜坡行走训练等,此期还要配合肌力强力训练和ADL训练等。

4.3 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 患者除了进行康复训练外,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应保持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入院24小时即开始做被动运动[19],被动活动可以通过按摩患肢实施,护理人员对患肢进行按摩,有利于改变血液循环,疏通筋络,消除肿胀,防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和促进主动运动,有很重要的意义,每天按摩上、下午各一次20~30min,可培训患者家属协助完成[20]。另外,头针、针灸、中药烫洗结合现代康复护理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好的疗效。李小军[21]对13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康复组、康复组、头针组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头针康复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康复组和头针组(P

4.4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钟美容等[23]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3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病人分为循证和对照组,循证组运用再学习方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效果。结果显示循证组简化FuglMeye运动量表(FMA)评分与康复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改善最为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4.5 脑梗死单元和康复护理 建立脑梗死单元病房,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管理。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评估和给予有效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梗塞单元是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梗塞患者预后的措施[24]。康复护理是梗塞单病中重要的一环。刘凤英等[6]通过对120例脑梗死病人的观察研究,揭示了梗塞单元的优越性:①多元治疗模式、标准化治疗、多学科合作、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是梗塞单元模式的关键,也是区别普通病房方式的不同点;②梗塞单元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医疗费用;③梗塞单元组并发症明显降低;④梗塞单元体现了人文关系,以人为本,医护人员能密切关注病人的症状、体征及感性问题,有利于护患沟通,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⑤梗塞单元小组会议,除了评价病人病情和确定护理方案外,一个重要内容介绍脑血管病最新进展,增加医护人员对脑梗塞知识的理解,因此有利于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5小结

近年来,脑梗死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病后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而偏瘫是脑梗死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5]。脑梗死后偏瘫致残后必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怎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残率已成为当今医护界关注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栓塞单元循证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个体化、规范化、科学化康复训练,均有利于病人从心理、生理、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全面恢复,有效地预防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减轻经济负担,为病人的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候熙德.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4

[2] 胡谨侠,杨红艳,主编.脑中风与脑瘫的康复护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24~30

[3] 祝凡,曹志刚.护理程序在脑卒中康复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04,19(5):315~316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6~100

[5] 郑有丽,黄春英,江小荣.中风偏瘫早期介入运动疗法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4,26(9):1288~1299

[6] 刘凤英,刘云生,赵慧军,等.中西医结合现代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175~1177

[7] 王培华,蔚占禄.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93~194

[8] 赖呈谋.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华原医学.2009,22(3):423~424

[9] 王玉龙,吴向琼,吴萍,等.康复早期介入是现代康复的特征[J].中国康复,2003,18(3):185~187

[10] 梁光霞,张向辉,史红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3):68~69

[11] 王月娥.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定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46~47

[12] 李承彬,杜秀华,杨至先,等.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神经病杂志,2003,3(5):280

[13] 萧蕙,张广清,王琳,等.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77~79

[14] 付亚利.分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15

[15] 陈文.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1):1~2

[16] 鲍瑞雪,王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334~335

[17] 方燕南,李华.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18~1820

[18] 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04~107

[19] 马奎云,王玉龙.康复医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74~75:171

[20] 罗海英,谢乃金,吴春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50例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53~154

[21] 李小军,郑斌.早期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0~382

[22] 沈士军.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47~1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