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7:02

安徽教育论文

安徽教育论文篇1

增强信心,努力奋斗,真正把职业教育办成“有地位”的教育

2012年10月26日上午,在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上,安徽省职成教学会金辉会长代表常务理事会作了学会2012年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一年,学会紧紧围绕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局,紧紧围绕贯彻国家和安徽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一是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推动群众性职教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会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已走上常规轨道。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与立项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已初步形成,科研课题的申报面(院校)逐年扩大,申报课题的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学会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今年学会重点抓了两件事:一是更加重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管理,二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学会在安徽省教育厅分管领导和安徽省教科院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社会团体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努力走出提升群众性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路。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添砖加瓦。调研工作从今年4月初启动,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与,与省教育厅高教处、职成处共同发动,上下结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工作思路和计划。学会联合高职分会、中职分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并遴选组成专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调研工作。调研专家组在初步分析省内外职教集团状况的基础上研制了调研工作安排、调研座谈提纲、调查问卷等一系列调研工具和资料,并且将整个调研任务分解成八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6月到8月,调研组深入到18个职教集团牵头院校逐个开展调研,全省18个职教集团形成了18份总结报告。调研工作历时半年,形成了系列成果。

首先,摸清了安徽省职教集团的家底。全省18个职教集团广泛联系了全省193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426家企业单位,以及69个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是职业院校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其次,总结了自2006年全省职教集团开始组建以来,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第三,弄清了职教集团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四,从顶层设计、统筹指导、校企(行业)对接、机制创新、政策支撑、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建议。

三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教育行政,服务职业院校。一年来,学会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推进六项工作开展:继续打造“中国·安徽职教论坛”学术交流平台;协办全省技能竞赛,推动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物流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服务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全力做好中职教材网站工作;加强学会舆论阵地建设,积极宣传职成教改革发展成果;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国际交流。

此外,学会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次年会还为荣获安徽省职成教学会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优秀论文的代表、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牌。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江春副书记对省职成教学会工作以及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的总论坛、分论坛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过去一年,安徽省职业教育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是很大的。一是基础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师资的数量和素质也大幅度提高;三是工作格局和工作特点日益突出;四是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五是高职、中职稳定发展,规模适度。成绩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要讲成绩,不讲看不到希望,可能会感到信心不足,但是问题也要讲,不讲,容易盲目乐观,也可能导致工作滑坡。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要高度重视职教发展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职教发展的保障条件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他强调:“职业教育无论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人才培养各个角度来看,都是必须要大力推进、加快发展的一种类型的教育,所以,我们还是要增强信心、努力奋斗,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把职业教育办得更好,办成真正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需要的教育、企业欢迎的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很有成效的教育,那就是有地位的教育。”

加力

合理搭建平台,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速

10月25日晚,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召开。高职分会就分会换届大会情况和高职分论坛情况作了汇报;中职分会介绍了今年4月18日中职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和成功举办“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中职分论坛”情况;成教分会(筹)重点汇报了近期召开的成教分会筹备会议的情况。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变动情况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

在高职分会换届会议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高职分会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传海出席会议。

陈传海代表高职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作报告。高职分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坚持围绕职教大省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高职教育重大方针政策;主持召开“中国·安徽职教论坛”,充分发挥分会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精心组织多个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分会服务院校和社会的功能;积极配合职成教学会做好年会、展览、评先等工作,努力发挥好群众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会议一致推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单位,陈传海担任高职分会第二届理事会长。陈传海还代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工作设想。

李和平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安徽省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内涵建设继续加强、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政策环境继续优化;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任务是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具体来说,要以学习落实“两个意见”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切实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教、学、做一体”导向、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实践

切实强化内涵建设,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此次职教论坛的分论坛上,共有20多位论文作者作了发言交流,其中有职技校校长,也有一线的专业教师,他们多视角、多学科的精彩发言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在中职分论坛上,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徐淮刚等10位获奖论文代表进行了论文交流,他们用PPT形式展示了中职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新成就,形成多样,内容丰富。

安徽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中职分会会长李炳银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中职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中职分会服务学校、服务教育教学成绩可圈可点,他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列举了中职发展的亮点,鼓励大家要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共克时艰,迎难而上。

在高职分论坛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代表分别作论坛交流发言。发言代表紧扣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话题,分别从高职院校的宏观发展形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不同角度,阐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构想,达到了交流、思考和启发的预期

效果。

高职分会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传海对代表的发言逐一进行了点评,他在总结讲话中说:“本届论坛的论文紧紧围绕‘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结合、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主题,研讨新形势下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高水平、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推动我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希望论坛能继续创新,直面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推动高职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安徽教育论文篇2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排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和安徽外国语学院4所院校的排球教师队伍、排球教学现状、大学生上排球课的学习态度、课外排球锻炼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对提高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的效果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民办公共体育;排球教学;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2;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60-03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2013jyxm284)

1 前言

我国排球运动经历过辉煌也走过低谷,女排的五连冠深深的影响了我国排球运动.80年代后,我国排球运动开始在大中小城市普及,开始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现行的国家体育纲要规定高校应有公共体育课或专业体育课等,排球运动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对我国体育事业具有一定的影响.[1]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文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多位体育教师共同研究并编制《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4名体育教师分别向安徽省4所民办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的40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率96.25%,有效率94.8%.另外又分别向四所高校的58位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84.48%.此次发放问卷的有效率分别是94.8%和84.48%,达到统计学要求.

2.2.3 访谈法

访谈了部分教师、学生,获得了真实宝贵的资料.

2.2.4 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所得数据运用百分数计算法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排球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1 排球课教学任务现状分析

排球课教学任务现状调查问卷采用多项填写,通过对58名体育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有74.24%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有65.15%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喜爱;有43.12%的教师认为排球课的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意识,同时认为排球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和培养学生课外锻炼习惯.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师认为排球课教学任务主要是提高技能与理论知识和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3.1.2 排球课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58名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学内容调查问卷中采用多项填写与选择,全部体育教师均选择了基本技战术和裁判规则;有55名教师选择组合技术,占到统计人数的94.83%;有50名教师选择排球游戏,占到统计人数的86.2%;排球运动概述与运动发展有56名教师选择,占到统计人数的96.55%;而在排球场地器材和排球运动中的规范与礼仪方面分别有4名和6名教师,即占统计人数的6.89%和10.34%.由此可以知道,安徽省民办本科体育教师在排球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传统教学内容.

3.1.3 排球教学课时数现状分析

10名体育教师认为排球实践课教学课时数充足,占统计人数的17.24%;13名教师认为课时数不充足,占统计人数的22.41%;35名教师认为教学课时数基本充足,占统计人数的60.34%.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每学期36学时的排球课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另外研究发现排球理论课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仅7名教师认为每学期能够上满4学时理论课,占统计人数的12.07%;42名教师认为一学期只开设2学时的理论课,占统计人数的72.41%,选择不开设理论课的教师有9人,占到统计人数的15.52%.

3.1.4 排球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从58名体育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组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错.另外还分别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有18名体育教师选择快乐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31.03%;有13名教师采用分层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22.41%;有10名教师选择合作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17.24%;有10名教师选择启发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17.24%;有2名体育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占统计人数的3.45%;还有5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其他教学方法,占统计人数的8.62%.以上数据可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基于传统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3.1.5 排球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现状分析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多媒体使用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有1人,占统计人数的1.72%;偶尔使用多媒体的教师有21人,占统计人数的36.21%;从来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有36人,占统计人数的62.07%.由此可以看出排球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率较低.

3.1.6 排球课考核与评价现状分析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考核形式为期末技能考核(占总分的60%)和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而个别学校还有理论考核,三项考核内容占总分比例为50%(技能),30%(平时)和20%(理论).[2]在考核内容上,四所本科院校的平时和理论成绩的评分标准基本趋于相同,即根据学生平时出勤率和综合表现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则以排球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健康科学的锻炼方法为考试内容.[3]各个学校在技能考核中有所区别,三联学院和文达学院的考试内容为传球与垫球,新华学院和安徽外国语学院则以发球和垫球为考核内容.这四所高校的58名体育教师都采用终结性评价,其中也有3名教师采用诊断性评价,占统计人数的5.17%;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教师有8人,占统计人数的13.79%.

3.2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学历结构数据中可发现,有9名教师是本科学历,占统计人数的15.5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9人,占统计人数的84.48%.4所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基本上不超过45岁,青年教师(22—30岁)有12人,青壮年教师(30—40岁)有42人,中年教师(40—45岁)有4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20.69%,72.41%和6.90%.教师职称结构上,助教47人,讲师10人,副教授以上1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81.03%,17.24%和1.73%.排球教师的科研能力结构上,任教期间发表1—4篇相关论文的教师有45人,发表5—9篇论文的教师有12人,发表10篇以上论文的教师有1人,分别占统计人数的77.59%,20.69%和1.72%.综上可知,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排球教师主要为硕士学历的,助教职称的,缺乏科研能力的青壮年教师.

3.3 排球课中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

3.3.1 大学生上排球课的意愿调查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排球课中愿意和感到一般的男、女生比例分别是85.57%和75.28%.男生愿意上排球课的人数比女生多,对排球课感到一般的学生中,男生要多于女生,而不愿意和讨厌排球课的学生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此结果证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上排球课,学生上排球课的态度较端正和积极,而女生不喜欢排球课的人数比例高于男生,可能由于女生担心排球运动会造成手臂疼痛,因此不愿意去接触排球.

3.3.2 通过排球课的学习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的调查分析

通过排球课学习,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有所提升,总体而言男生比女生的学习兴趣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于排球运动不感兴趣.这就说明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排球课教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女生兴趣比例较男生低,可能由于女生在体能、体质方面逊于男生,造成女生对排球运动不感兴趣的比例增高.

3.4 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排球锻炼情况现状分析

通过对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的379名大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调查发现,有253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占统计人数的66.8%;有79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重要,占统计人数的20.8%;有47名学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一般和不重要,占统计人数的12.4%.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可度很高,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4 对策

4.1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整体素质培养

国家教委规定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高校教师人数应达到40%,而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的学历结构与规定相比还有富足.但在职称和科研能力方面,与其他院校相比相差甚远.因此,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师应加强科研能力,提升自身专业与学术素养.

4.2 加大排球教学改革力度,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排球教学应加强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而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4.3 强化现代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排球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合理搭配排球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时数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技能习得.

4.4 完善排球课考核评价制度,创造良好的排球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为学生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与考试氛围;建设适合排球运动的专业场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4.5 提升学生主动参加课外排球运动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吸收、消化和实践课堂所学体育知识、技能,可以顺利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强化课外锻炼意识,提高参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身体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安徽教育论文篇3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

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

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51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探索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3结论与建议3.1结论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3.2建议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就 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安徽教育论文篇4

1891年,陶行知诞生于安徽歙县城西的黄谭源村。与同属徽州府的另一位近代教育名家胡适,除同庚之外,也同样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旧式大家族。陶行知的先祖,由浙江绍兴迁居徽州,到他父亲陶槐卿一代,已呈积弱贫困之象。陶槐卿以秀才之身,务农乡间,陶行知母亲曹翠仂为补济家用,在城内教会办的崇一教堂做佣工。幼年小名和尚(大名文jun)的陶行知,聪颖早慧,五岁时在邻村秀才方庶咸处免费开蒙读书,七岁时随父去休宁万安的吴尔宽先生的经馆伴读,曾熟读贯穿儒家思想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左传》与《四书》、《五经》等,大约十一岁时,在歙县航埠头一学馆听前清贡生王藻讲经。后因父亲为耶稣教内地会员的关系,被教会新办的崇一学堂校长英国人唐俊贤赏识,15岁免费入读城内的崇一学堂。该学堂除教授中国历史和国文外,还开设数学、理化、英文、医学常识等课程。陶行知用两年时间,即读完中等教会学校的三年课程。早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西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为陶行知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1908年,17岁的陶行知,抱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宏大理想,离开黄谭源,远赴杭州,考进广济医学堂,拟实现其“医药救人”的志愿,而折射在心田里的是徽州故土父老乡亲的无限期待和冀望。

“古城岩下/水蓝桥边/三竿白日/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才慢慢的转回家去。”

倾心推动安徽教育与社会进步

1910年,陶行知改入南京汇文书院(后改并称金陵大学)文学院,四年后以成绩第一名毕业。他在大学本科论文中,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建造共和最重要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即建亦必归于失败”。为此,1915年秋,在取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后,又投拜著名教育家杜威门下,专心研究教育。1917年,这位被哥伦比亚大学同学胡适推重为留美中国学界“不可多得人才”的陶行知,归国即全身投入到中国的教育改造和社会进步事业,对故乡安徽的教育和社会进步,尤其倾心而为,不辞劳苦。

1921年8月,陶行知赴安庆参加本省教育人士邀请的旅外皖籍学者暑期讲演会,为了改变安徽教育落后混乱的状况,他联合胡适、梅光迪、蔡晓舟等人,公开发表《根本改造安徽省教育会宣言》,力主用民主、合议、分权的委员制,取代武断官僚式的会长制,并参加省教育会筹备处。

1923年,陶行知作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主要发起者和主持人,在全国大力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他认为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以实现“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的目标。为此,他不仅在北平、南京动员胡适、姚文采、洪范五等同学、友人响应,还在自家中设立了一个以父亲字号命名的“笑山平民读书处”,安徽是他重点推广的地区之一。他鼓动安徽省教育厅江彤侯、安徽省公署江爱吾、安徽省第一监狱袁烈青等去试验推广;帮助芜湖成立了芜湖平民教育促进会,发展有二十多位干事,“专司推广平民读书处之责”。还在芜湖与徽州同乡共同草拟《徽州推行平民教育八条》,甚至亲自给省教育厅两位六十五岁的夫役讲了两堂平民教育的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10月,他组织成立了安庆平民教育促进会,向中等学校师生、公务警察、商人宣讲平民教育的宗旨和社会意义。当月28日,他还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省会安庆17000多人参加的平民教育集会大游行。赠送《平民千字文》教本给旅沪不识字歙县同乡,以达到旅沪乡友“一年内无人不识字”的目标。

1923年9月,陶行知召集安徽旅宁同乡会、安徽旅宁同学会等同乡组织,发起成立了南京安徽公学,这是安徽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重大史事。他亲自出任校长,以旅宁安徽会馆为馆舍,选聘南京高师、金陵大学等皖籍高材生为老师,树立“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贯彻“勤俭办学、用钱必当”“共事共学、民主建校”“后生可畏、师道可经”的办学方针,用“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办法,办“真正的教育”。此校历经艰辛困难,二十多年历史中,为安徽培育了一大批优良人才,成为今日南京六中这所江苏省级重点中学百年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彪炳史册。

陶行知也是1920年代安徽女子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在他积极倡议下,于1922年设立屯溪隆阜安徽第四女子师范,成为徽州区域社会新女性的摇篮。

作为一位教育家,陶行知清楚了解民初以来安徽教育的落后状况,为此,他曾给歙县的知事写信,要为“数十万歙民请命”。1924年,他写信给安徽教育厅长卢绍刘,提出平民教育10条,劝卢绍刘要着眼于安徽教育进步:“还要做三千万人民之教育厅长,做平民教育厅长。”在他三十年起的普及教育的“小先生制”活动中,陶行知不仅介绍骨干教师指导安徽六个师范区的推广工作,还亲赴安庆演讲小先生制推行的社会意义。在1934年安庆省立安徽大学一次题为《关于普及教育问题》的演讲中,他声称放弃自己原来的“知行”名,改为“行知”。“我现在的名字叫陶行知,让我先来介绍自己,陶行知出生才三个月,可以代表我的思想的转变”,即转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观。正是在他的不懈奔走之下,这一年安徽把小先生制列入全省普及教育计划,吸引了不少外省、县前来参观和研究小先生制推广经验。陶行知指导组织的旅淮新安小学及其开展的新安儿童旅行团等活动,也为安徽教育界增添了光彩。

曾经身受徽州十七年家乡教育的陶行知,到1940年代,已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著名教育家。这位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平民教育家和民主主义志士,被业师,闻名世界的教育大师杜威公开夸赞:“陶行知是我学生,但比我高过千倍。”至今,仍有多达八成的徽州人,把陶行知与胡适、戴震等看作是可以代表徽州文化形象的文化符号。

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1月9日由中国新闻周刊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论坛上首先是颁了2010年最具责任感的企业奖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粮集团、中国中钢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平安、联想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现代汽车和安利等十二家企业获得了2010年的最具责任感企业的奖项。

安徽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安徽报刊 激进民主

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面对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从19 世纪末开始,“开民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并在20世纪初成为时代潮流。清末报纸条例被废弛,民国政府制订的《暂行报律》成一场闹剧,未得实行,加之言论出版自由为临时约法所保障,导致民初报纸大量涌现。辛亥革命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 年前的100 多种,陡增至500 种①。这些新兴的报刊对新生的政权和新政府的民生政治外交等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在安徽,一批不同政治主张的人和党派创办的报纸,相继在安庆、芜湖、六安、徽州、滁县等地出现,皖省报刊迎来了一次办报高潮。

一、民国官报体系的创立与革命激进报刊的消亡和转型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以《安徽官报》为代表的晚清政府报刊退出历史舞台。各地革命政权为了掌控舆论,建立了新政府的地方官报报刊系统。《安徽公报》就属于其中一员。该报由皖都督府编印,先后由安徽都督府、巡按公署、省长公署编印,安徽印刷总局发行。我们从其栏目的设置,可以鲜明地看出该报的宗旨和定位,其主要栏目有总统示令、院部示令、本省示令、法制等。第一期的总统示令详细地刊登了《临时大总统令》,如“任命周学熙为财政总长,许世英司法总长,范源廉为教育总长……”②,在“法制”一栏全文连载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鲜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从之后刊登的内容来看,该报主要是传达中央一级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令,而且《安徽公报》已经具备了后来政府机关报的特性,在该报启示中明确指出“本省各级官署及各法定机关均有购阅本报之义务”③。从报刊组织社会、宣传动员的功能来看,这个时候的《安徽公报》对辛亥革命成功后新生政权的巩固,对革命思潮的进一步传播,意义重大。

“安徽最早而且负有革命使命的日报,应推清末时代陈乾生所办之《安徽俗话报》,及韩蓍伯所办之《安徽船》。这两种日报,均在宣统年间发刊于安庆,以民族主义为背景,在皖鼓吹革命。”④也有资料称该报系《安徽通俗报》改名而办⑤。对于该报的革命宣传意义,主笔韩衍在其《豫告》中提及:“闻之十万毛瑟枪不如一报纸直立……若夫本报,消息灵通,事实详尽……。”⑥该报公然宣称不承认袁世凯总统职位,大声疾呼将革命进行到底。《安徽船》是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民主激进报刊,1913年与《民极报》合组为《均报》。《霹雳白话报》是革命党人史沛然创办,该报侧重于时政方面的宣传,主要报道反对蒙古独立和帝俄干涉等国内外动态;革命党人袁家声先后创办的《民极报》、《民嵒报》、《共和急进报》三份激进报刊;芜湖《皖江日报》安庆分馆的成立,对宣传革命,沟通安庆、芜湖革命党人之联系,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⑦

辛亥革命后,这些革命激进的报刊,如《安徽俗话报》、《安徽白话报》、《安徽船》、《霹雳白话报》、《民极报》、《共和急进报》等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而消亡。部分综合性报刊如《皖江日报》、《民嵒报》等则发生了转型,继续活跃在安徽报刊发展史上。这一变化的历史原因主要是革命高潮已去,宣传鼓动性报刊已不适合新政府新生活的种种诉求。随着皖省光复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政治斗争更加复杂,这些不同背景,不同政治指向的报刊都转向对共和体制新生活的关注,政党报刊、实业报刊、专业报刊、消遣文艺性报刊兴起,替代了革命激进报刊。

二、皖省光复与政党报刊的兴起

民国初年,随着“三民主义”的广为传播,加之对新生政权的极大热情,民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参政意识遽然提高,不仅组建了很多党派,也兴办了许多政党报刊。在民初兴起的500 多种报刊中,政党报刊占据半数居多。“民初兴起的政党报刊从隶属关系上看,主要以同盟会—国民党系统和共和党—进步党系统的报刊为多。”⑧皖省代表性刊物是《青年军报》、《安徽船》等由资产阶级激进分子创办的报刊。当时倾向反帝反封建反对军阀斗争的报刊还有《民嵒报》、《安庆日报》、《共和激进报》、《六安白话报》、《清流溪》等报刊。

受辛亥革命影响,在1912 年前后,老省城安庆报刊界出现第一次小高潮,当时创刊或备案的报刊,有十数家之多,为安庆报界一大盛事。“安庆久为安徽省会,其军事、政治、经济动态往往具有全国瞩目之新闻价值。”⑨加之处于安徽辛亥革命的中心位置,其政治斗争在报刊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辛亥前后短短几年间,省城安庆政党报刊林立,各报刊观点不一,政治观点复杂,它们因主办的党团改组分合频繁,但在民初国家政治之争中,就大体政治倾向,多数报刊的观点和主张或与国民党或与进步党接近。具代表性的有宣传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 字纲领的《安庆日报》,有“以讨论民主、鼓吹共和、监督政府,指导国民”为宗旨的《民嵒报》,以及由《安徽船》和《民极报》合并为“策划独立武装讨袁大造舆论”的《均报》。

芜湖有国民党芜湖党部的《安徽民报》、《安徽日报》,有共和党芜湖支部的《共和日报》,有社会党芜湖支部的《讽报》。除芜湖安庆两大报业中心外,其他地区的新闻事业也有所发展。如六安出现了宣传辛亥革命胜利、皖西各地施行新政情况的《六安白话报》,该报兴于宣统三年九月,系六安响应武昌起义而办,主要宣传民主、新政。徽州屯溪创办了宣传共和党主张和党务活动,反对封建专政、鼓吹议会制度的《新安报》,歙县也有痛斥独裁专政,而又主张“复开议会以缩小其范围,恢复自治而改良其制度”的《徽州新闻》。滁县的学生自办的动员民众积极响应民主革命的《清流声》也是在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主要刊登时事、政治宣传材料,也刊登地方政治、社会新闻。政党报刊在宣传各自政党主张时,不乏有标榜自己拥护民主共和、关心民众疾苦的言论和文章,其实质都是为了张大其党派声势,在当地扩大其政治影响。这时的报纸出版时间,大都很短暂。短暂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登台后查禁和整顿报业的“癸丑报灾”,迨至民国3 年,安徽报纸大部分停刊。

三、新型报刊与消闲性报刊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新型报刊

“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两种社会思潮。在维新期间,教育作为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重视,即发展教育可拯救中国。“实业救国”的思潮则认为实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国家得以存立的基础,为抵御外辱,振兴中国,必须行实业。这两种社会思潮在报界的反应就是实业报刊和教育报刊的盛行,安徽也不例外。

《安徽实业报》以报道各地经济新闻、介绍实业知识、实业理论为宗旨,为安庆最早的实业报。这是当时适应安徽经济发展出现的一家新型报刊。此外,安徽实业厅于1917 年刊行《安徽实业杂志》,安徽“农业促进会”于1912 年创办《农业日报》,其宗旨是增加生产,“主要与乡区农民联系、灌输农业知识、改良种植方法……”⑩

教育类期刊除了前文提到的《霹雳白话报》改版而成的《通俗教育报》外,还有安徽省教育厅1915 年发行的《教育杂志》,1916 年发行的《安徽教育季刊》,安徽教育会的《安徽通俗教育报》等。《安徽通俗教育报》创刊于民国7 年。后国民党人孙希文任该报经理,聘黄梦飞任主笔。该报以“评斥军阀,评论时政,勇陈是非,扶持教育”⑾为宗旨,提倡“科学与民主”,刊登过进步知识分子王步文、蔡晓舟、朱蕴山等的政论文章,并逐渐成为“五四”运动中“科学与民主”思潮在安徽的主要宣传阵地。

《改良浅语》也是一份受“五四”运动影响颇深的刊物,此刊原为传播基督教教义而创办。“五四”运动后,《改良浅语》转为宣传新文化思想。这个刊物在内容上彻底改变了宣传“教义”到宣传新文化思想,是一份以破迷信、改良旧风俗和提倡白话文,提倡妇女剪短发等内容为中心的社会改良性质的进步刊物,是全椒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消闲文艺性报刊和副刊的兴起

芜湖地处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处,作为通商口岸的芜湖,经济较发达,人员来往频繁,为城市市民的休闲文化滋生提供了条件。这种享乐消闲性的文化底蕴,推动了以《风月谭》为代表的消闲小报的诞生。《风月谭》是芜湖第一张黄色报纸,作为一份消闲性的报纸,专供市民阶层消闲的。其阅读对象是迎春坊、锦绣坊、美仁里、集益里、德仁里等妓院、烟馆、茶馆和戏院中人。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前后安徽报纸副刊得到长足发展。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中,多成为发表新思想,开拓新文艺的阵地,有力地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芜湖《皖江日报》率先将副刊辟为《皖江新潮》,芜湖《工商日报》继而开设《工商余兴》副刊,刊登白话文,宣扬科学民主,并开始了长篇小说连载,对当时的青年启蒙运动起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个时期的副刊,一般只有门类之分,而无副刊之名。其内容多是倾向革命、积极的,不少进步的知识分子、青年和革命党人士都积极撰稿支持报纸副刊,宣扬新思想,新文化。也有一些商业性报纸是陈辞旧调,消闲性质,如安庆《新皖铎》的《小合罗》副刊,《民嵒报》随报赠送的副刊《皖江画报》,《唤花魂》等。

【该文系2013 年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项目编号QK201310】

参考文献

①黄远生:《远生遗著(卷二)》[M].商务印书馆,1984:163

②③《安徽公报》[N].1912-8-24

④吴景贤,《安徽新闻纸与杂志》[J].《学风》,1935(2)

⑤胡真等,《清末至解放前的安庆新闻报纸概述》[M].《安庆文史资料》第八辑,1984:43

⑥⑦⑨端木宪维,《安庆报刊概况》[M]《. 安庆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87:18、47

⑧姚琦,《民初政党报刊与政制之争》[J]《. 贵州大学学报》,1996(3)

安徽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07

区域历史文化随着城市史、社会史、经济史等各学科的发展,逐渐成为高校历史学科中开设的课程之一。汤显祖一首“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为人传颂至今。自上世纪50年代徽州近几十万件文书陆续问世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对徽州文化的研究层层深入,徽商、宗族、新安理学、徽州社会经济等都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进而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者对学科体系建设纷纷著书立作,专著上千本,学术论文更是硕果累累。徽学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历史学中较为成熟的一个学科分支。

近年来,随着徽学研究的深入,在一些高校中也开设介绍徽学的课程,由于徽学是以明清时期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在向学生讲授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阂,学生很难真正对区域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思索。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成为课程改革关键。结合自身经验,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以徽学概论课程为例,笔者对区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改路径作一论述,浅陋之处敬请指正。

1 树立上“讲授为辅,思考为主”的教学理念

这是教育者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决定着教学过程和目标效果的开展与落实。教学绝非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授”(即单边的知识灌输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自古以来就是睿智的教育者所信奉和恪守的教学思想和法则。有研究者指出,“古代的教育思想都包含着比较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都比较重视人的个性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1]被奉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更是强调要“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出发点”[2]。时至今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代之需,面对个性十足、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大学生,我们的教学理念更应该更新。并且历史学教育由于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显得较为僵化且具有意识形态教化倾向,若再秉持一种将学生视为被动灌输客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自然南辕北辙,遑论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树立一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兴味盎然、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思想升华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因此,徽学概论的教学理念可以简化为十六个字,即“讲授为辅,思考为主,讲授思考,相辅相成”。这里的“讲授”包括3层涵义:第一,讲授主体,即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讲授是课堂的基础,没有教师的“讲”不成课堂,更谈不上教学。第二,“讲”什么,即内容的安排。教师按照大纲要求和学生需求,主次详略合理讲授,方能建构起一个有效率、有价值的课堂,没有重点和层次的“讲”意味着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让学生头绪纷乱、迷糊懵懂。第三,怎么“讲”,即方法的运用。教师恰当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才能在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方法和技巧的“讲”,会让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学”自然变得被动懒散、消极漠然,更谈不上“思”了。因此,课程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及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彰显导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讲授”起到引导作用,即教师精心编排的“讲”是教学的首要和灵魂环节,是一种方向性的选择、设计、引导和驾驭。另一方面,“讲”是教学的出发点,却非教学的落脚点。“讲”是为了“思”,“讲”的根本目的是要突破由教师到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单向静态模式,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形成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争鸣的多元动态局面,最终使学生自主领会课程知识体系和思想精髓,实现由“讲”到“思”的飞跃。可见,教师角色选择性的退出、学生参与式的实践性的“学”和自主领会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和终极旨趣。简言之,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并力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付诸实施,使两者交叉融通、相辅相成,对指导徽学概论教学改革,优化该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积极有益。

2 教学内容上

因应需求,就地取材,增减取舍,张弛有度为贯彻“讲授”到“思考”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重构。这就是说,教师在不违背课程教学目标前提下,要对教学内容着眼全面而作严谨且适当地筛选与整合,该增加的要增加,该删减的要删减,力求取舍合理、张弛有度。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将在徽州的宗族、徽商、社会组织、新安理学内容进行全面讲述,在此基本上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轨迹及原因条分缕析,而相应的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内容则相应弱化,只做简略之介绍。同时,根据徽学这一学科体系仍在构建这一特点,在讲述中将学术动态纳入到徽学的学习中。

3 教学方法上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早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梁启超等人就极其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在不长的教学实践中推广了多种教学方法。如:以“趣味”组织教学(宣称“趣味就是一切,一切为趣味”);“海潮狮吼”式讲授法(古今中外广征博引的教学方法);札记批答法(学生多读书、作札记,然后由师批答,借以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师生共同研究法(师生共同讨论以培养学生能力)[3]。可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切实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也是彻底贯彻教学理念中“思考”为主的重要环节。针对于此,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如下改革措施。

首先采用反串式教学。每次课前由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对大江南北的区域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同时易于引导学生纵向比较,思考地理人文条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不同风俗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同学自己上讲台也能够从自身的视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会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时较为具体,因此可以教师阐述结合图片、影像资料运用,使学生对于研究对象有具体认识。如介绍徽州地理特点,运用视频很容易就将其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讲到徽商发展时,放映各地徽商会馆图片,会馆的大气辉煌使学生对当时徽商执商界之翘楚有所体察。介绍到徽州村落、祠堂结构时,视频、图片更是不可少的工具。

再次,讨论式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及独立思考能力所必须的。结合教授内容,设计众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由于选课学生专业背景不一样,在问题设计是要照顾到外专业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层次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以徽商教学为例,在开始教学前,首先要学生们设想如果自己要从商,会选择什么样的经营项目,学生们的回答多种多样,但多是跟随与自己的专业及兴趣,从而引出徽商在从商之初,随国家盐业政策,明初扩城、一条鞭法后银子需求量增加等情况,相应选择了盐、木材、典当等行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经营项目,正是由于顺势而为,才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引导学生将徽商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相联系,对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前,一定要去了解国家、世界发展的大势,顺势而为才能够借力而上,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规划。其次,了解了徽商运营的项目以后,开始讲述徽商从商资本来源。课堂讨论,如果现在从商,启动资本从何而来,学生们有说从银行贷款的,有说从亲戚借的,从而将课程内容导入徽商资本来源。徽商资本的来源与现代学生相比有共同的地方,即通过血缘为基础的借贷,也有不同的,如宗族共同集资,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理解明清时期徽商成长的背景。第三,徽商资本的去向。课堂讨论学生如果从商其投资去向,大多是买房、创业、奢侈品消费,与徽商的置地、消费有很类似之处,从而引导中国传统影响至今的消费观,进而理解徽商的消费选择。最后,将徽商的发展轨迹、徽州区域发展轨迹介绍给同学,同时让同学将眼光放长,分析现在徽商的发展以及安徽区域的发展。同时将明清徽商与现代温商做比较。通过这样的学习,明清徽商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徽商的作为对于他们又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联系自身的课堂讨论容易让他们产生代入,从而对于徽商有更强烈的理解的欲望。

最后,是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作为一门研究明清地方文化的课程,如何让学生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及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针对于此,除了准备了大量的徽州图片以外,组织学生去省博物馆体验徽州建筑、徽州工艺的魅力。真实的触及到徽州文化的实物载体以后,对于为什么在皖南山区形成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成为学生们乐于探讨的问题,进而对于现在文化发展进行反思。在讲到徽州社会风俗介绍徽州美食时,笔者会专门买黄山小烧饼与学生分享。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让他们与徽州社会产生接触,打破时间及空间上的隔阂。

总体来说,徽学概论的课程改革中尽可能实践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式、讲演式、研究式、问题式、讨论式、座谈式、演讲式、表演式、反串式等等。“教学方法的全部内涵,就是能够应付自如地把教材与学生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结合的产物。离开内容讲方法,方法是低效的;离开学生讲方法,方法是盲目的。”[4]一句话,方法本身无好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 教学模式上

师生双主,二元互动,强化实践,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并非等同于教学方法,而是教育者在某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顺应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的特定策略和方案。在此教学理念指导下规划和施行的教学模式主要蕴含两方面要义:第一,“讲授”的主体(教师)与“思考”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两者于和谐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第二,“讲授”是理论教学,而“思考”是通过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而达到的,构成教学过程的立体面相,两者于相辅相成中达到知行合一。简言之,前者的实质是“双主互动”,后者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并行”。“双主互动”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互动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过程,[5]“理论与实践并行”是把教学活动化为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举一反三的灵动过程。单向(教师学生)的、单一(纯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只会助长学生对课程的“超然感”乃至“漠然感”,进而使学生产生厌课心理。若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行“双主互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自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并在富有“现场感”的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通过教学实践,推行一种“学生主导模式”,即按照教学内容体系把一个教学班分为若干组(可以按照学号来划分,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学生根据各章的主要内容就某个主题(可由教师设定、也可自拟),经师生沟通在该章教学进行中或者完成后,组织一次活动,形式、方法、手段由学生自主决定和安排。如徽州宗族内容讲授过程中,学生对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基层组织为什么能够具备如此强烈的向心力不能够理解,有小组就提出进行宗族实践,他们通过参加到网上的宗亲网中,并模拟了祭祖仪式以后,对宗族的向心力有所体验,也引导他们进一步思索仪式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从实际反应来看,这种模式的尝试对增强教学效果不无裨益,今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课程教学究应如何改革,本无固定套路和模式,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立足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学术修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从教理念,实为改革的基点和旨归。

参考文献:

[1]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

[2]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3・教育学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0.

[3]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8.

安徽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25-02

物流是21世纪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逐渐凸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各行各业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物流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物业业的快速发展。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新的类型,承载着教育体系中培育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高专教育已经为我国物流建设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但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因此,研究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发展现状及物流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现状

1、院校

截至2009年8月,我省56所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已达51所。包括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

2、专业设置

物流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财经领域的工商管理大类,院校大多是在工商管理系或经济管理系下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大多专业学制为3年,属于文史类。如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经济管理系下设“物流管理”专业。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其管理工程系下设与物流相关的两个专业“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其管理工程系下设“物流管理”专业。

(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识不足,政府投入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就职于物流基层岗位,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才有可能成为中高层物流人才。社会对高职高专评价普遍较低,认为只有成绩不够优秀上不了大学的“差生”才会进入高职高专学习,包括许多高职高专学生本人。社会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认为从事物流就是做运输、仓储、搬运、快递等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少、发展前景有限的工作。同时社会和各级政府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办学中,政府的教育政策和经费投入更偏向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通常参考《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一部具有客观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法》。

2、物流专业建设不成熟,课程设置没有突出行业和地域特色

高职专业培养人才应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因而专业建设应结合当地物流发展特点和经济需要。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理论研究体系仍不成熟,所包含知识较宽泛,专业设置课程多且杂。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是简单模仿较成熟的工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专业,没有突出行业特色,亦缺乏与实践要求的联接。职业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位。

3、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现代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匾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首先不少高职院校普遍缺少专业物流教师,大多是直接从交通运输、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转行而来,不少教师边教边学,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缺乏必要的物流新知识、新理论的了解。其次大部分教师是从院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理论型教师,缺乏在物流企业实践的经验。最后,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年轻,职称层次较低,缺乏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4、教材混乱陈旧

物流是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而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物流教材种类繁多,但高水平教材不多,大多只是对过去及国外教材的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抄袭。不少院校使用的物流教材也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撑和教学体系,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角度出发,大多是各个院校及授课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来选择教材,存在着概念太多、系统性不强、脱离实践、滞后行业先进理念的情况,精品实践教材极度匮乏。

5、毕业生实操能力差,流失严重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采用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校内模拟实验室还是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存在着无法满足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有不少毕业生反应,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已经十分陈旧,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大多数物流专业毕业生不具备一毕业即上岗且能迅速满足岗位职业需求的能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的比例低,实操能力差。再加上部分学生对待工作岗位缺乏责任心和实干精神,只是片面追求高薪高福利和优越的企业工作环境。因此很多企业干脆拒绝选择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而宁愿选择学历更低的中职毕业生或者干脆对学历没有要求,只要具有实践经验即可。

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转行情况较为严重。在对往届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跟踪统计中发现:由于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不满,毕业后1-2年转行做销售或其他服务行业比例大约占到毕业生比例的30%-40%左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解决对策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能认识到高职教育也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政府应逐步加大高职物流教育的资金投入,解决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不断增加高职物流教育必备的实验室和实训教学设施。同时,应给予高职院校的学习者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或在职者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或深造。尤其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经济困难而成绩优异的学生,采取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手段鼓励学生上高职。

(二)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及“岗位群”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现代物流业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操作应用人才。对于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就业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高职高专物流专业重在培养高素质、操作型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

(三)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师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双师型”物流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目前高职物流教育师资偏重理论缺乏实践,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应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并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地方政府和企业则应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聘请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供业内最新技术、管理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先进的精品教材建设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人才培养的载体。目前,不少院校使用的物流教材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大多是各院校及授课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教材,精品教材极度匮乏。可以组织各高校以及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出版一些精品教材,也可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材课本,翻译试用一段时间后修改形成自己的教科书。

(五)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大多院校仍以授课老师理论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且大多高职院校更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应用,以老师“教”为主,不能吸引学生去深入学习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很难满足企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物流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物流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以学生“学”为主,通过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式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习兴趣、加深实践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拓展校企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不少院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相继投资数百万建立了物流模拟实验室,安装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学院等则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建立了若干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激活办学机制,这样才能逐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沿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健康、持续发展。行业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配合”、“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实体合作型”等参与模式,与院校建立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不断寻找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双方在利益上找到平衡,并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三、展望

我国高职物流教育任重而道远,物流业又是安徽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2009年11月17日,安徽省正式出台了《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2009年至2015年,将大力发展三大物流区域、构筑五大物流枢纽、建设五大特色物流中心、规划五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力争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规划提出了2009年至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的发展目标。

2011年2月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职教园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双元化”办学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式教育。

安徽省高职物流教育必须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机制,建立起适应社会需要的、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物流高职教育体系,为安徽物流产业发展服务。

安徽教育论文篇8

古老书院里的历史原声

清顺治九年(1652年),当时清王朝的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日为兴教办学,以个人名义捐银2000两,创办了一所书院,并以李的名号命名为“培原书院”,定址在安庆城内同安岭(今龙山路市中医院北边军招附近)。

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下令各省在省城设立一个大书院,办学经费由藩库(省财政)拨给。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再次下旨,进一步明确省城的大书院其地位相当于“古侯国之学”。依照这道谕旨,清朝政府把大书院当成高等教育机构。这时,以个人名号命名的“培原书院”便改作“敬敷书院”。“敬敷”一词,语出《尚书・舜典》,意为恭敬地布施教化。“敬敷书院”当时成为清代安徽旧式教育的最高学府“省学”和教育的标志,闻名遐迩。

此后的敬敷书院均由官办。历任巡抚及主要官员均兼任书院的主讲。书院的山长(校长)由巡抚亲自聘定。山长同时总领书院事务。据《安庆市志》载,先后担任敬敷书院山长的著名学者有刘大、全祖望、姚鼐、王宽吾等。桐城派大师姚鼐于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三年、嘉庆六年至十年两度主持敬敷书院,前后长达14年,并在这里写下了《仪郑堂记》、《庐州府治序》等许多文章。

1853年太平军攻占安庆后,和清军有过数次惨烈的城池争夺战,战争给安庆城带来巨大劫难。至1861年太平军失败安徽省巡抚衙门重新迁回安庆时,城内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同安岭的敬敷书院也“悉数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将书院移建于姚家口西街(今孝肃路西段安庆电视台附近)。

由于当时书院地盘较小,适应不了省学的要求,安徽布政使于荫霖、按察使赵尔巽奉命在北城门外柏子桥广植树木,营建校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暮春,新校舍落成,敬敷书院移迁到现在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址上,由此揭开了这块土地百年育人的序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省城大书院改为省大学堂。由此,兴办时间达250年的敬敷书院于1901年冬停办,以全部校产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堂,成为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掀开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崭新的一页。

风雨流变

江淮名士高擎新学火薪

从1902年到1926年,安庆北门外的这块校园(现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成为安徽近代军事教育、女子职业教育、法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兴办武备学堂是晚清洋务派官僚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的主要方式。安徽武备学堂筹办于1898年,安庆知府兼学堂总办。1902年6月,武备学堂迁到敬敷书院。这里也成为青年有志之士接受新式军事教育,反对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之地。1905年秋,武备学堂停办。次年11月,安徽巡抚将安徽武备学堂改为安徽陆军小学堂。徐锡麟任总监督,1907年7月,徐锡麟刺杀恩铭,发动了震动全国的安庆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大批出身武备学堂的军官们继承了徐的遗志,终于将“辛亥革命”胜利的旗帜插遍了江淮大地。

1917年,安徽省教育厅在这块校址上开办了“安徽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这是安徽省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由于发生军阀侵入校园师生的事件,1919年冬,蚕桑讲习所与城内的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互换校址。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是民国时期安徽大学创立前唯一经中央政府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私立江淮大学。1915年改为公立。1920年,安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法学家,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左派著名领导人光明甫就任法专校长。法专分文、法两学院。法学院有政治、经济、法律三系。这是安徽近代第一所有院系建制的分科大学。1924年, 正值大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光明甫参加了国共两党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926年1月,中国共产党安徽法专支部成立,这是安徽省高校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同年秋冬,光明甫遭到通缉,省立法专学校停办。

从1902年到“辛亥革命”、从“”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安庆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抗日名将方振武、焚烧英国鸦片的将军柏文蔚、马炮营起义领袖熊成基、范传甲,广州起义烈士、上将倪映典,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中的石德宽、程良,辛亥革命志士史沛然、张劲夫等,都是从安庆师范学院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莘莘学子。

寒暑迭递

名流硕儒会集竞展风流

安徽教育论文篇9

众多学者通过对徽州各宗族商人的研究发现,他们在步入商海之前大都受过正规的儒家经典教育,如清歙人江春“少攻制举业,乾隆辛酉乡闱以兼经呈荐,因额溢见遗,遂弃帖括经商扬州”。“少攻制举业”的经历使江春具有了敏锐的判断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从事商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体系的尴尬与不足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严重不足。

我国各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工商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略显不足,只占到总学分的30%左右。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课程之间有一定的重复,内容安排流于形式。而一些必要的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却不见踪影,结果造成学生毕业后人文与科学素养出现严重的问题。

2.专业基础课过多过泛,造成专业个性不足。

如工商管理专业,国家教育部规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高校遵循教育部标准进行排课,就出现了学生知识面广则广矣,但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相比,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3.专业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与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不符。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但事实上,很多高校教育目的依然是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形成了以抽象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程体系不顾现实社会对毕业生的真正诉求以及市场的反馈信息,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和高深,严重偏离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重构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面对问题和不足,利用地域优势,在承继徽文化之精髓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育。

1.公共课程设置上增加文化类课程,优化政治理论课程。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开设选修课《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等。

2.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可开设《徽商》、《徽文化》等。

3.加大与现代新徽商校企合作的力度,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技能的场所。

二、建设“移动课堂”,践行徽商精神

(一)徽商重文化,更重实践

徽商的成功不仅在于对文化的重视,更在于他们从来不局限于死读书,读死书,他们更注重在耳熏目染中培养实践技能。徽商成功的经验也为我们今天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以“草根、安徽特色”为宗旨,“承继徽商精神、传播徽文化、树立新徽商品牌”是安徽管理界尤其是企业管理界的重要责任之一。为突出办学特色,体验古代徽商艰苦创业的过程,将“徒步徽杭,重走徽商路”作为开展“移动课堂”学习的重点。徽杭古道是古代徽州商人离开徽州出外经商的首选的一条山道,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段自绩溪县伏岭镇至浙江省浙基田,一直延伸到杭州,徽商们通过京杭大运河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是现存的徽文化物质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移动课堂”建设的重点。

(二)“移动课堂”建设的基本策略

1.徒步徽杭,体验徽商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徽杭古道即是出安徽至浙江一条最近的路上通道,全长五十余里,明清时期一代又一代徽商就是从这儿走出去,他们饱谙寒暑之苦,频历风波之险。学员们通过徒步徽杭,体验当年徽商创业之艰难和百折不饶的进取精神。

2.参观胡雪岩纪念馆和胡适故居,体验徽商诚信的处事风格和“徽骆驼”精神。

绩溪商人胡雪岩的胡庆余堂挂了两块匾,一块朝着顾客,上书“真不贰价”四个字,另有一块对着柜台,上面是胡雪岩亲手写的“戒欺”两字,旁边还有一段小字:凡有贸易均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不可欺。余存心救世,誓不以劣品代取厚利。唯愿请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关善为余谋也可。学员们通过参观胡雪岩纪念馆和胡适故居,体验徽商诚信的处事风格和“徽骆驼”精神。

3.开展拓展训练,体验徽商以众帮众的团队意识。

徽商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勇于进取和敏锐的眼光,还在于他们往往利用宗族、乡里组成商帮,以众帮众、同舟共济。学员们在拓展训练中注重的即是团队意识的培养。

安徽教育论文篇10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指依托中等技术学校来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安徽省中等技术学校始建于建国后50 年代初,在至今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安徽;中等技术学校;中等技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RWSK1403)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开玉(1972.03—),男,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指依托中等技工、技术学校(简称中技)来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它与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职业高中(简称职高)共同构成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述

安徽省中等技工学校是建国后50年代初在原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954年,省劳动局、交通厅在合肥联合开办一个驾驶员训练班,前后共办了5期,每期200人左右,以招收复员军人为主,培训半年至一年时间,毕业后由交通厅负责分配工作,这是安徽第一所技工性质的学校,也是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合肥、淮南等地陆续办起几所技工学校。1958年,技工学校猛增至76所,学生1万多人。1962年调整时,被压缩到11所,在校学生不足千人。1964年以后,半工半读性质的技工学校40多所[1],“文革”中又几乎全部被撤销。“文革”后,安徽中等技术职业教育得以恢复。近年来,安徽在加强办学条件、健全规章制度等举措下,中等技术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健康发展道路,在质量提高的同时,规模增大、数量增多,仅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就有654所,招生37.6万人,在校生90.8万人。[2]

2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与管理体制

2.1 培养目标

国家劳动总局在1979年制定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中规定,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工种、专业的技术操作技能,能完成本工种中等复杂程度的作业;能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

2.2 学制

安徽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未婚青年。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三年;高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二年。

2.3 管理体制

1964年以前,对技工学校的管理由劳动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协助。1964年4月,国务院通知将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由劳动部门划归教育部门主管,劳动部门协助。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再次移交给劳动部门,安徽于同年8月完成移交,省劳动局成立技工培训处,负责技工学校的管理工作。近年来,安徽各类技工学校由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管理。

3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

3.1 课程、教学

技工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国家各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制订,学校执行时不得任意变动。技工学校的课程分四大类:(1)政治课类;(2)文化课类,一般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体育6门;(3)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类;(4)实习课(包括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类。在时间分配上,要根据培养操作工人这一特点,执行以实习教学为主的原则,生产实习课在总授课时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50%。

3.2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在技工学校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此,教育部曾下文明确指出:“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课,技工学校必须抓紧进行生产实习教学,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成为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

生产实习课一般以班为单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练习应结合生产进行,并且定期轮换学生的工作岗位和实习作业。

技工学校应具备生产实习的场地、厂房、实验室以及相应的设备,应有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的保证。对于不便于建立实习工场的专业,除加强实验和模拟教学外,要和相关的公司加强联系,组织学生进公司实习。

生产实习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和毕业考核等几种。生产实习教学时间,以不少于总课时的50%为原则。

4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

4.1 统一招生办法

1964年以前,技工学校的招生由学校负责组织。具体办法是,学校制订招生计划,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后,学校即按计划要求和规定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内招生。制卷、考试、体检、政审、录取均由学校组织进行,初选合格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1964年,技工学校交教育部门综合管理后,招生改为全省统一进行。严格制卷、考试、体检、政审及录取的手续。

“文革”中,技工学校招生取消了考试,改为“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学校复审”的办法,并以招收本系统、本部门职工子女为主,不足名额再向社会招生。

1978年技工学校交劳动部门综合管理,招生即由劳动部门负责。1978年到1983年,技工学校的招生由各行署、市劳动局组织,各行署、市劳动局根据省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其它有关规定,制定具体要求并负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1984年,技工学校实行全省统一招生制度,由国家劳动人事部统一命题,省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统一制卷,各行署、市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报名、考试、评卷、政审、体检和录取。

近年来,由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管理各类技工学校,招生也实行全省统一招生制度,由教育厅具体实施,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4.2 内部招生

为了调动办学单位和办学部门的积极性,每年招生时留有一定比例的内部招生指标给这些单位。内部招生条件除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内部招生指标只照顾办学单位和部门的职工子女。

5 结束语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于建国后初期,在至今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短、平、快式地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安徽省教育大事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12-524.

安徽教育论文篇11

诉求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实践教学,以教育部所制定的要求为基准,设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团队专业性和创新意识的不足,学校对思政理论实践课程重视力度的有限等,导致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和知识识记成效极为有限。此外,在终身制教学、素质教学的教改目标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实践教学往往惯性复制其他院校教学模式和内容,教学缺乏创新性、针对性、个性化、实践性和本校特色。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即最大化整合校内外有效资源,立足本校学生思政教育诉求和思政理论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发展特征,设计和构建出本校特色思政理论实践教学应用模式。

二、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育创新要求下地域文化的供应方式

(一)历史文化资源对丰富课程的辅助

以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的安徽为例,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安徽地域文化由徽州文化与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共同构成,并统称为皖文化和安徽文化。三大文化各具特色,如极具有区域特质和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其内容深邃、广博,系统的融合了东方文化和社会发展奥秘,基本覆盖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文化、生活、社会、经济等的基本内容,因此被视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研究标本。徽州作为移民社会,绝大部分是中原世家大族,《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所收纳的清前历代4万名人中徽州就占800多个名额。如理学家朱熹、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的汪机、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资本论》唯一提到的理财家王茂荫、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哲学家戴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著名学者胡适、革命音乐家等。徽州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氛,扶贫济困、勤俭持家、兴文重教、以众帮众的宗族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和儒家思想的弘扬,包含新安画派、篆刻、版画、刻书、医学、建筑、菜系等的文化特色,以及历代名人的品德、思想、人格、学说、奋斗历程、贡献、对该历史时代及后世的影响等,都可以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辅助学生提高民族素养,完善理想和信念的重要素材。

(二)革命文化资源对实践活动的辅助

开展思政教育引导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爱国思想。爱国意识的培养以深入了解、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为起点,以本区域各类革命斗争事件、革命历史纪念馆及红色文化等资源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基础,学生从视、听、触三个方面来逐步强化对本地区革命斗争的认识,则对学生思想认知的提升更具有推动性。安徽自古就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美誉,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三国时期的“张辽威震逍遥津”战役,到柘皋战役、顺昌大捷、红巾军之战、捻军起义、淝水之战、三河大捷、皖南事变、安庆保卫战再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广大安徽人一直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惜为国捐躯,置生死而不顾。安徽不仅是陈独秀时期为中国革命培养火种的起源地,同样也是历代革命者的主战场。近现代安徽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勇直前,坚持抗战,此过程中所留下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事件,无不显示着中华儿女报效祖国、抵御外侮的决心。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各类如参观、聆听老红军演讲等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深刻认识到自己家乡的文化,为家乡文化的悠久灿烂而自豪,还可在解读平凡的安徽人民以国家存亡为己任,宁愿抛弃生命而誓死捍卫家乡和祖国的各类事件上,学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会身为一名安徽人应有的强烈责任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望。

三、地域文化资源辅助下高职思政理论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

(一)丰富课程内容,开展课内外实践教学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及实践活动与安徽文化尤其是徽州文化密切衔接,可作为课程创新的首要切入点。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十章课程内容学习时,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同梳理和总结安徽古往今来的各类志士仁人及为中国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以此激发学生身为安徽人的自豪感,鼓励他们以历代志士仁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矢志不渝的毅力,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可设置成邀请学生共同调查近现代安徽人反帝反封建反外来侵略的各类斗争事件,并以日志、读后感等的形式撰写自己的感想和感悟,设计辩论赛和实践调查课程,让学生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入手调查,以客观存在的事实和数据“说话”,学生在亲身调查期间必然会受到感染,此种设计方式不仅有利于促动实践课程的全面展开,还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和熟悉家乡文化的过程中,受到家乡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及熏陶。

(二)结合专业特性,倡导地域文化价值观

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遇到的心理、思想障碍存在差异性,结合学生专业特征,在融入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可实施“自选性+基础性”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基础性理论实践教学即侧重地域文化对同一年龄阶段,具有同种心理和生理发展共性特征学生的系统化影响,如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和形成热爱家乡的观念等。自选性实践理论课程的应用则是按照学生的专业趋向,如食品类专业学生,使其研究徽菜文化,体育专业的学生引导其探究安徽文化中的武术文化部分,历史专业的学生研究安徽文化中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发源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则为其提供徽商的发展历程资源等,学生自行选择性的阅读和研究,对其自身专业知识的丰富和眼界的拓展等均有无法预估的辅助作用。此外,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扬地域文化的价值观应该被视为地域文化与高职思政理论实践课程结合的重点,古往今来本区域各类优秀人物的事迹和本区域民众的智慧发挥成果等都可作为鼓舞学生的基本资源,如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奉献精神、勤劳自强精神、和谐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均可辅助学生应对现阶段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类障碍,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爱护集体、关注社会的意识。综上所述,地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效融合可辅助思政课程的创新。除上述应用方式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平台,使用专题讲座、地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地方名胜古迹知识竞赛”和“地方古今名人知识竞赛”等、民俗和地方戏剧进校园活动等,同样可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优化的重要辅助。在现阶段高职生的思政教育运作中,学校和教师可借助校园BBS论坛的在线交流功能,实时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趋向,构建和应用具有专业性的地域文化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三下乡”、参观访问、参与志愿者行动、社会公益、服务性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锻炼和展示自己,以此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李会军,付红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地域性别文化进路[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安徽教育论文篇12

国家教育部2002年针对学校艺术教育相继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 一2010年)》两个文件,强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学校艺术教育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除了缺乏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艺术教育师资缺乏,教学设施建设滞后,教学理论和实践无法紧密结合以外,笔者认为要想发展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还必须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各类艺术形式,将其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加以利用。

笔者以为,安徽地区的学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其深厚的徽文化底蕴,把本地丰富多彩的地方艺术形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仅从音乐艺术教育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求抛砖引玉,求得大家商榷与指点。

一、源远流长的“徽风皖韵”

(一)“徽风皖韵”是一种文化

安徽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思想文化活跃,流派纷呈;艺术灿烂,绚丽多姿;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孕育了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绚丽精深的徽学。因此,“徽风皖韵”中蕴藏了无数珍贵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和传承。

(二)“徽风皖韵”中的音乐文化

1.安徽音乐—唱一首原汁原味地方民歌。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

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特点多样化: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燎亮;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等。

2.安徽舞蹈—跳一曲“东方芭蕾”花鼓灯。安徽民间舞蹈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 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滩舞、巫舞、龙舞、狮舞等。花鼓灯在全省流行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在汉民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安徽曲艺—听一段“土掉渣”的安徽大鼓。安徽大鼓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淮北地区流行的曲种有太和清音、毫州清音、四句推子、颖河溜等。江淮之间流行着白曲;六安地区有四弦书;马鞍山、芜湖等地则有梨簧调等。

4.安徽戏曲—演一出韵味十足的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省地方戏曲的代表剧种。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天仙配》、《女骑马》等优秀作品,无疑是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安徽省境内的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教育、熏陶和培养,让年轻人重新认识民族传统艺术的美,为把安徽建设成为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徽风皖韵”是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丰富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各民族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无疑可极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因此,将各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曲艺等不同程度地纳人学生学习的范畴,既能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能使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对地方音乐文化产生兴趣。

(二)打破了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单纯的课堂讲授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而如果把课堂移到学校之外,让学生亲临其境,活生生地接触、感受到种种艺术形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以及更为直观、感性的了解。“生活现场即课堂”,这就是亲身感受当地的艺术形式的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由此,再加上教师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效果必然呈现多元化,使学生再听课时感到更具体、更直观、更有兴趣、记忆得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座以及邀请民间老艺人、民间演出团体进校为学生表演等形式,可以使得教学手段更加灵活,教学模式更加多样,艺术教育的效果自然也就显现出来。

三、学校艺术教育是传承“徽风皖韵”的载体

(一)有利于促进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了各一一徽文化的传承来说,艺术教育更是具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不仅如此,艺术教育还能增进学生对相关地域文化的了解。对于本地学生来说,学习家乡的本土音乐,会使他们更了解和热爱家乡。艺术教育不仅要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走进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深刻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树立起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能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有利于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

“徽风皖韵”作为安徽省的本土艺术资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强调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本质上应该是对当今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一种回应。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据笔者对好几所学校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艺术形式了解不多或不了解;89. 2%的学生对本民族的舞蹈或其他艺术形式会一点或一点不会;甚至有近20%的学生认为这些艺术已经过时了或虽然很美,但不够吸引自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民族审美主体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今天,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强调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民族审美主体意识的“缺失”,更能强化我们民族艺术文化的主体意识,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四、传承“徽风皖韵”的实施构想

(一)统一认识,加大投入

各级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此才会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投人,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快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有效进行。

(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充分挖掘其艺术内涵来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应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与地方部门配合,并和地方文化局、歌舞团、群众艺术馆等相关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或重要节假日时,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团体到校内进行演出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艺术形式。这样以来,学生在风格特征、韵味特点上不断地学习熏陶、模仿,会逐步形成这些民间音乐演唱、演奏的良性循环。既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又对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培训师资,广邀名师

当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师资,主要由各学校音乐教师任教。这就必然存在一些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如何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音乐教育;二,专业性较强的音乐学科教师,如何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丰富相关领域的学习,提高教好公共艺术课的能力;三,是否可以培养一些在职的有艺术专长的非艺术学科的教师兼任;四,如何针对艺术教育师资进行师资培训,即为艺术教师的发展创造“走出去”的机会,拓宽其视野,从而不断提高本校艺术师资队伍水平。

此外,可以采取专兼结合,面向社会灵活聘任艺术教育师资的方式,广邀名师,即“请进来”的办法。比如: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做短期讲学、示范课观摩等;聘请民间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等,这些都有利于本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学生组团,自编自演

学校学生社团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据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