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7:03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1

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功能、价格、周期、服务、营销和消费者心理接受程度,这些因素大部分都在产品的设计阶段确定。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表明,制造业产品成本中的70%~80%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而这一阶段的花费却只占到了总成本的5%。在目前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接受程度显得异常重要,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不但能增强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甚至可以带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文化和相应的购买力,从而创造新的市场,拉动整个行业和经济的发展。

当前,世界先进的制造业企业已经走过了以产量和质量占领市场的两个阶段,进入到了以创新占领市场的崭新阶段。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支持、激励和推进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新发展,从审美、使用、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通过创新设计巩固其经济地位,把其占据优势的高新科技转变为新的全球市场。日本在战后把设计作为国策之一,从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引入“设计先导”的理念,强化设计教育,提倡创造学。韩国借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提出“设计立国”口号,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许多领域中的水平已接近日本。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上任不久就制定了激励设计产业的政策,认为英国的设计产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曾在19世纪被誉为世界工厂的英国正期望成为21世纪的世界设计工作室。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远低于“生产能力”。产品创新已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解决产品的产量之大和创新能力之低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大力开发新产品,努力把高技术、高质量、最具发展前途的新产品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

现代的产品创新设计与传统的设计过程的最大不同在于增加了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而正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成为了必要和可能。

德国学者GerhardPahl和WolfgangBeitz在其1984年出版的《EngineerDesign》一书中,把传统的产品设计分为明确任务、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四个阶段。明确任务是分析市场需求,确定新产品的定位;概念设计包括功能、原理、结构、布局和外形五个方面,它确定了产品的大部分消费者可认知特性,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环,是体现产品设计创新性的关键,尤其是外形设计最能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技术设计为概念设计的要求服务,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的发挥阶段。市场需求及与之对应的产品定位可以驱动概念设计的创新,并带动技术创新,反之也有促进作用。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产品设计的新特点,笔者认为,需要在传统的设计过程增加或突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增加数字设计内容,以适应目前产品数字化浪潮的特点;其次是增加人机设计阶段,因为随着商品的丰富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产品的智能性、舒适性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成为必要和可能。

广义而言,产品创新设计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根据目前产品设计的时代特性,可以总结出产品创新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企业角度观察,能为产品创造高附加值;

从市场角度观察,能保持强劲的吸引力,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从消费者角度观察,能不断获得新产品,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从设计师角度观察,能不断迸发灵感进行创造;

从经济发展宏观角度观察,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看,产品创新的关键在于实现市场、科研和生产三类信息的获取和碰撞(如图1所示)。

就某一个产品设计而言,其一般设计流程包括产品策划、概念设计、造型设计、视觉设计和结构设计。上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直接或间接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与能量交换、传递的现象。基于这种思路,我们认为,产品创新设计是在多种因素的不断“碰撞”、“整合”中诞生的(如图2所示),每一个“碰撞点”都是刺激设计不断向新目标前进的动因。产品创新在这些“碰撞点”的协调与促进下不断地“新陈代谢”,通过整合以完成其生命周期。导致设计创新的这些“碰撞点”可能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的变化、新材料的出现、流行趋势的变化、设计工具的变更,也可能是设计师自身思想、观点的变化,或者是一些看似毫无联系但实际上却起着重要作用的事物的出现。

产品的创新设计就是在这样一个动态的、不断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从设计初始状态走向设计目标状态。不管是哪一种思想,哪一种风格,哪一种因素,都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碰撞点,它们都对产品创新设计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与影响。

产品创新设计趋势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使产品创新设计正从效用型创新向知识型创新转变。

美国的DeaneRichardson将世界近现代产品开发设计的主要趋势归纳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摸索时代,商品便宜就是好,设计并不重要;70~80年代为经济的标准化时期,将消费者的爱好、差别统一起来,进行标准化设计;90年代后,重视消费者的个别趣味,产品设计出现差别化,商品则表现得更有情趣和多样。因此,在企业制造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产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情况,产品设计总体呈现出从效用型创新向知识型创新转变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需要加快产品创新的速度以满足和带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企业的信息收集机构不断地分析市场信息并迅速反映给决策者,决策者根据这些信息对产品的创新方向提出构想,并在设计师的协同下进行产品设计,最后技术部门进行实际产品的现实转化。整个过程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2000年,一辆汽车从概念创意到可展示产品的时间仅为24个月,而1990年时,这个周期是其2倍,即48个月。

高新技术大量应用

在知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更趋明显,并从效用型转向知识型。首先,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其产品设计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其次,高新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造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在传统产品设计中也融入了大量的高新技术;第三,CAD等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产品设计的质量和速度。

多功能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完成单个产品功能所需要的材料的体积、重量和成本都在下降,使多功能集成成为可能。多功能集成化的产品设计是人类需求、技术发展和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目前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功能集成化趋势就十分明显。

突出以人为本

传统的工业产品以实现功能为目的,而后产品设计开始突出易用性,并实现了从人适应产品到产品适应人的观念转变。目前,人性化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传统的人性化概念一般包括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融洽性等比较直接可见的因素,而现在人性化更加突出了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消费者不但能安全舒适地使用产品,而且能从产品的使用中获得心理享受,所产生的愉悦感包括安全感、自信感、荣誉感、兴奋感和满足感等。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如何使技术复杂的产品以人性化的形象展现给消费者,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设计师分工专业化

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加之产品创新设计具有快速化、集成化、高科技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决定了设计师必须十分专业,才能有高质量的作品。

产品智能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智能技术与传统产品相结合形成的智能产品,其功能上比传统产品更具优势,更容易打开市场。同时,产品的智能化使产品和人的距离大大拉近,符合产品个性化的趋势。例如,三星最近推出的智能吸尘器VC-RP30W,能自动扫描周围场景,避开障碍物,分辨出垃圾和日常用品,具有相当的智能性。

绿色和环保

绿色产品设计首先要符合整个社会的环保要求,其次要符合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的环保意识,并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绿色设计提出了4R原则,即减量(Reduce)、重复(Reuse)、回收(Recycle)和再生(Regenerate),着眼于全人类未来的总体生存和发展。

计算机辅助的创新产品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的这些趋势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为了能够把握机遇,健康快速地发展经济,增强产品竞争力,我们需要整套的产品创新设计支撑环境,其中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和系统的应用是这个支撑环境的关键部分。

目前,CAD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产品设计领域,以CAD概念为核心,已经发展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一系列相关的CAD技术和系统。国内的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相继推出了一批三维的CAD软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CAD系统几何造型技术从二维起步,走过了实体化、参数化到变量化的历程,并出现了并行工程、虚拟产品设计等新的CAD技术。但如何使传统意义上的CAD系统支持产品的创新设计是企业界关心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们认为,在技术路线上,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技术需要将CAD、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和工业设计等多种学科加以融合,在整体上形成新的技术交叉、革新和突破。在系统实现方面,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系统需要一个新的能够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和集成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它所支持的产品创新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源于市场,又走向市场,彼此连成一个环(如图3所示)。

目前,就我国产品开发的现状而言,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技术的研究应着重解决以下5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产品的创新产品创新的关键是概念设计的创新,其本质是要实现市场、科技和生产三类信息的获取、碰撞和综合。

如何使产品的创新面向市场各种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软件系统应集成打通,彼此联成环,源于市场,又走向市场。

如何适应当代产品信息化的趋势要集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外形设计三种功能为一体,以适应当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

如何适应产品设计个性化的要求要研究适应中国人特点的人机工程、模拟技术,能从视觉、触觉、人体力学、舒适度等多角度分析与模拟产品的使用。

如何适应区域块状经济的创新要求既要研究网上协作技术,又要研发针对轻纺、电子、机械的特殊计算机辅助技术。

·实例·

产品创新设计系统

浙江大学在原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项目等的支持下,联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将人工智能、CAD、多媒体、工业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多项技术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突破传统CAD的局限,强调面向市场、基于网络、支持新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的产品创新设计。通过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外购软件上的二次开发以及系统集成等手段,成功地研制了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集成系统平台。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2

1机械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首先是建立技术系统的功能结构。然后通过选择相应于功能结构中的每个功能的功能载体,并组合这些被选择的功能载体形成整个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案。

通用设计理论认为,方案设计过程可表述为两个映射过程(图1):即用户需求域到功能域的映射以及功能域到结构域的映射。由需求域到功能域的映射过程最能体现设计者的创造能力,这一过程涉及到对设计思维规律以及创造性机理认识水平,涉及到自然语言到专业技术语言的转化。尽管有些学者提出通过对设计要求进行层次分解来建立功能结构图的讨论,但一般还要通过人工干预进行。从功能到结构的映射,实际上是功能结构图中的每一个分功能与能实现该分功能的结构进行匹配,一般情况下,总体功能往往包含着许多分功能。而每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结构来实现,因此存在组合、协调和评价筛选的问题。具体的机械方案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机械方案设计过程还可通过数学形式进行描述。设总体功能为U,它可分解为一些子功能,分解过程可形式化为:

U=(U1,U2,…Um)(1)

即总体功能是有m个子功能UI(I=1,2,…m)组成的。

任何一个子功能UI(I=1,2,…,m)对应着能够完成该分功能的子结构的集合TI,即

TI=(tI1,tI2,…,tin)(I=1,2,…,m)(2)

式中tij(j=1,2,…,n)对应于能完成子功能UI的所有子结构,n为完成该子功能的子结构总数。如果用UI定义行,tij为元素构成矩阵,即得到功能与结构相联系的“功能—结构技术矩阵”:

(3)

当然能够实现各子功能的子结构数并不相等,可以将能够实现某一子功能的最多子结构数定为n,少于这个数的子功能元素项用零表示。图2所描述的机械方设计的一般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计算机实现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总功能如何分解为子功能、功能如何表达(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功能表达词汇是不相同的)以及如何有效根据功能索引子结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基于机构结构类型变异综合方法

自60年代图论理论首次被应用于机构设计以来,它在机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应用得到深入的研究。在图论中,封闭的图代表机构,顶点代表连杆,边代表运动副。图可以用矩阵(如邻接矩阵和关联矩阵)表示、分析和计算。1979年,Freudenstein和Maki提出“功能与结构分离”的方法用于机构综合,随后许多学者对这一方法进行研究和深化。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2.1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出机构创新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1)拓扑结构要求

如运动性质(平面运动或空间运动)、基本回路数(或独立环数目)、运动副类型及数目、构件类型及数目、主动副类型及其位置以及机架的构件类型及其位置;

(2)功能性要求

如输出构件数目及其位置、每一输出构件的任务(如轨迹生成、函数生成、导引以及其它要求、满足对预定的速度及加速度要求、满足对机构整体的动力学性能要求;

(3)约束条件

如运动精度、结构紧凑性、刚度、机械效益、轴销作用反力以及制造、装配、成本等方面的约束。

2.2结构类型综合

通过结构类型综合列出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全部结构类型并以适当形式表示。

2.3优选结构类型

根据功能要求和约束条件,筛选出好的结构类型。

该方法目前研究局限在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类型综合,且一般集中在运动链同构识别、自由度识别方法以及平面运动链自动生成等理论方法研究阶段。尽管有一些应用的研究报道,但都是针对简单机构(如变冲程发动机活塞机构、车门开启机构等)通过人工方式实现。计算机实现还有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很有效的方法,如运动链同构识别问题,主动副位置确定、机架位置的确定、杆组的自动划分以及对运动链进行评价筛选等问题。

3集成功能推理及结构推理的方案创新设计过程模型

如果用人工智能语言描述,在上述第1小节中讨论的机械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基于功能推理方式,而第2小节中所讨论的机构结构类型变异综合方法是基于结构推理方式。这两种方式有其内在的联系,如何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机械方案创新设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功能推理主要解决功能到结构之间的映射,通过结构部件组合途径形成机械方案。而结构推理是从结构部件的拓扑结构上通过机构演绎(机架变换,主动件位置变换以及运动副类型变换)途径对机构进行变异创新,尽管目前结构推理局限在平面连杆机构结构类型综合,但通过本文的研究,该方法可以扩展到一般刚体机械方案创新设计。有鉴于此,作者提出如图3所示的集成功能推理和结构推理的机械方案创新设计过程模型。

该设计过程模型由以下主要步骤组成:

Step1:功能结构图的建立。根据设计要求,建立功能结构图。

Step2:根据建立的功能结构图,寻找满足各子功能要求的功能载体并组合成为原始机械方案。

Step3:将原始机械方案进行抽象化为表达机械方案连接信息的运动链表示。并记录原始方案一些约束信息,如自由度数、杆数、原动件必须是几副杆、输出构件是否必须与机架相连等等。

Step4:运动链发散。列举所有与抽象化表示的运动链具有相同自由度、杆副类型以及杆数的非同构运动链,并进行筛选。

Step5:机械方案元型集的生成。对筛选的运动链进行机架识别、原动件识别、杆组识别,形成用连杆和转动副表达的机械方案元型。

Step6:候选方案集的生成。将以上生成的机械方案元型通过类型替代,形成候选方案集。

Step7:方案的评价决策。得到最优方案。

Step8:方案的尺度综合。

4机械方案创新设计智能支持系统

根据以上的过程模型,我们开发了机械方案创新设计智能支持系统MCIDISS。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系统由五大模块组成:

(1)基于实例功能推理的原始机械方案生成模块:该模块采用两级实例推理的模型,完成从设计任务到功能结构图的建立以及装置提取与组合协调设计生成原始机械方案的

任务。

(2)基于结构推理的方案设计创新模块:该模块在上面模块产生的原始机械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化表示,将原始机械方案表达为一般化运动链,从机械方案拓扑联接上进行变异创新。

(3)评价决策模块:该模块主要任务是对各阶段的设计解进行评价决策。系统主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

(4)机构尺度综合模块:该模块主要任务是对组成机械方案的机构参数进行综合,以便从尺度上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3

二、设计管理之于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企业获得可观的利润,也就是说,产品要卖的出去,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和目标客户有明确的调研分析、定位的基础之上,轻视消费者研究所获得的产品将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是创新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同时,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是设计管理的新理念。管理人的设计管理与研究人的创新设计就具备的共通点,设计管理可以应用于创新设计活动中。简单地说就是产品创新过程本身具有很多的感性因素在里面,会有很多不确定和不成熟的部分,这些都需要设计管理来加以疏导。

创新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活动往往是多样化的,像那些艺术家、狂热的科学家那样,有时甚至难以理解。然而,经过初期的灵感创作之后,在实际的开发流程中会遇到数以百计的问题,这些就需要规范化的组织、协调与控制。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创造出创新性的产品或者服务,同时把创新思想转移到市场中去,通过把设计者的作用从产品设计过程拓展到其他方面,设计的敏感性能够与其他功能相结合,从而扩大影响。设计管理的技巧和知识能够在经营的很多方面发挥作用,包括研究、营销、促销、创建品牌、发现新机会、趋势预测以及产品改进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管理之于创新设计,设计管理能够使创新设计最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理念、响应市场变化,根据新的挑战及时产生新的应对策略。在企业设计和经营活动的竞争中引入设计管理的系统理念,无疑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创新设计也会更有优势。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我们迫切地需要创立一个“新的创新模式”来面对急速变化的市场。创新设计正是企业应对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策略,企业设计策略顺利的展开则需要对创新设计实施有效的策略管理,通过管理,提出一个适当的设计策略程序。这种方式,有助于理解企业设计策略管理的全面性和指导性特征,并有益于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设计策略分析;(2)创新产品设计策略的制定和选择;(3)创新设计策略的实施。制定完善的创新设计策略框架,面向以“消费者”的创新设计策略,才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样做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和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对创新设计实施管理还可以大大减少不符合期望的设计策略,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成本。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4

(2)管理措施不能强有力地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认真地进行实地勘察,这对水利工程的施工作用明显,因此,对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管理应该坚持科学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落实。实际的勘测工作中,应该将这些工作的实际效果落到实处。对于一个工程的建设来说,参数的准确性以及详实性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保证勘测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建立在详细的实地勘测基础上的研究才会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依据。可是许多实地勘测考察只是表面功夫,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最终导致勘测管理工作与现实的情况存在差距,给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从而影响后期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结果的质量对后面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工程勘测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有时候需要反复进行,所以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很重要。检查工作不仅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把好质量关,提高勘测的准确性,也要做好勘测结果质量的审查工作。现在管理中很多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由于没有完整的监督检查措施,造成部门人员虚设,没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使水利工程隐患未能准确地被预知,给水利工程后期的建设以及使用带来经济损失。

二、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管理的创新发展模式

2.1创新水利勘测设计管理体制

现在的管理模式中,很多企业存在着粗放型管理的问题,要保证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结果的准确性,就应该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水利勘测设计管理部门。在体制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明确管理部门基本的人员配置,以及对应的责任承担。根据水利勘测工作具体工作内容,结合即将开展的施工建设部门创建一个包括具体工作实施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完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先进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有时候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设计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可以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发展变化。设计单位通过正规化的管理操作可以实现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控制,这又会反过来使管理人员加强对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所以一个好的、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对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最好的促进。相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体制来说,管理工作中注意对赏罚的控制,这对于管理效果的体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及时的奖励先进惩罚落后,对于管理团队本身的健康发展很重要。

2.2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管理创新应该具备可操作性

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工作具有很强操作性,它所提供的数据应该严谨、科学,所以它使用的工作方法必须建立在可操作性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操作才是有实际意义的。针对当前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技术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总结,淘汰不合理、不准确、不科学的计算方法,将行之有效、具备可操作性的统筹方法及时进行归纳。从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技术规范入手,针对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工作对象,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应该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普及给每一个管理人员。将有效的方法及时地普及开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可操作性的管理还包括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维护设备性能,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管理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成本高昂、比较高端的仪器设备,如何更好地做好维护,是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行检查设计的过程中,一般由操作人员来完成,所以管理创新应该结合广大一线职工的使用经验以及智慧。在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之后,应该及时将这些方法进行普及推广,针对经常使用的技术装备,列出详细的管理细则,解决常见的基本问题,邀请对操作有经验的人员做专业的讲座,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修正。

2.3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的管理创新,应该从理念创新着手

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时进行调整。水利勘测设计单位管理最主要的是一线职工积极主动进行配合,也就是有参与管理的意识。这首先要求加强管理创新的理念创新,吸引广大职工主动参与进来。只有经过管理意识强化的工作团队,才会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从水利勘测单位的领导到基层的工作人员都要认识到管理理念的创新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这对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所谓的理念创新并不是随意捏造,应该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要对广大的管理人员以及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这样才会有双重的效果。对水利勘测单位的管理创新目的在于提高建设团队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对应的专业能力,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5

1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经济学作为推动国家建设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如何有效革新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造优质创新人才队伍成为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研究改革的关键环节。

以经济学专业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双创”发展基本要求,以加强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进行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实践性,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确保其专业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方向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落地实施,打造实用型、复合型的优质创新人才队伍。

2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选题缺乏应用价值

由于学科限制,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关性较差,不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全球经济发展瞬息万变,部分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时效性较差,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脱节,忽略现实情况,在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方面难有建树,缺少应用价值。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期间,学生面临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有所下降。此外,学校缺少相应的意识教育与号召工作,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待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敷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律性,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2.3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差

本科阶段对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较弱,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及运算软件的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系统性实践训练较少,论文局限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证研究作支撑,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论文独创性较差,创新点不足,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2.4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教学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作用较小。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间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学指导计划过于笼统,学生个性与特点难以施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大纲不完善,缺少长远规划与适宜的管理考核目标,毕业设计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足。

2.5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指导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教学指导模式缺乏改革创新,不满足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方法

3.1优化日常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学科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针对财政、经济、贸易、金融等基础专业门类,科学制定招生培养指标,有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改善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科发展。

二是依托全国高校经济学重点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师资情况,合理制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创新课程的科学搭配,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率。

三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日常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与思维意识,制定科学、详尽的教学指导规范,提高经济学学生培养质量。以日常教学环节的课程论文融入为切入点,倡导将提交课程论文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能力考核的最终检测形式,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推动毕业设计(论文)日常指导常B化发展。

四是紧跟全球经济研究新进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平衡,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合理吸收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内容,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科技、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分析;加大推进双语及全英教学,培养国际化经济人才。

3.2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加强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SPSS、Eviews等研究工具,提高案例分析、统计模型等相关实证研究在论文中的应用比重,解决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数据支撑的突出矛盾,增强论文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推进经济学实验室、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科研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发展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专业及创新活动,加大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经济学优质人才储备。

3.3加强论文选题管理

为有效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应用”的尴尬情况,应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化选题的顺利实施。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争取将实习内容,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习情况与研究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增强选题实践性与应用价值。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选题自,在保证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论文选题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选题审核小组,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及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核表》,审核小组从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选题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修改,以此保证选题的科学、有效。

此外,在选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切合专业培养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满足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在操作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向毕业实习内容靠拢,保证选题具备相应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论文题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确保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符合当下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避免老套、陈旧的选题出现,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效性。

3.4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层次

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适宜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前三年的学习表现与潜力,从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因此降低考核要求,应积极提高其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增强其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丰富其实践训练经验。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应在毕业设计的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拓其研究思维、锻炼其科研能力,在保C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论文独创性,创造更多优秀论文,争取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在修改完善后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

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财政、贸易等不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指导,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5加大监管考核力度

一是规范相关政策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小组,协助教师和本专业有关部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监督、管理、考核等工作。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绩效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的考核与评定、优秀论文的选拔等等。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工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计划与管理考核目标,适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合格标准,加强教师和学院的监督约束力度,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质量、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参考文献:

[1]武卫莉.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7-120

[2]喻永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76-277

[3]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4]费志勇,冀宏.高校“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66-69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加强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6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应用性本科,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学生四年大学获取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纵观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

首先,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应用性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本科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正好与用人单位招聘时间相矛盾,这种社会大环境必然导致本科毕业学生不得不分心于求职择业.他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时间用在找工作上,而用在潜心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上较少.其次,考取研究生的过程对毕业设计(论文)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把考取研究生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次择业,这些致力于考研的大学生,大三、大四正是他们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准备复习、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做毕业设计(论文)自然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包袱,很少有精力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2学生自身

首先,很多大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既是一个消化知识、整合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对于初涉科学研究领域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求毕业生设计(论文)具有创新性是一项重要挑战.因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搞科研或学术研究,他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在考试前一个月搞突击,平时很少去深入探究,所以这些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不精或能力的缺乏造成毕业设计(论文)无深度,或缺少新意,搬运别人的观点居多.其次,在大学生中存在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是其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许多用人单位在本科毕业学生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招聘,这正是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选题、调研等环节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因时间紧迫,觉得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好坏,不会影响他们的就业,从而对毕业设计(论文)消极对待.

2.3指导教师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引进较多的青年教师是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学生实习的主力,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定深度和高度,致使这部分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其次,一些青年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指导一两次就定稿,指导基本是流于形式.因当前严峻的就业态势所迫,本科毕业生不得不奔波于各种各类的招聘会,指导教师出于学校学生就业考虑,对学生是否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去做而不予理会,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低水平拼凑现象,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况愈下.最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课堂教学,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授课是其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时间相对集中,有学校质量监控做保障,课堂教学得到了足够重视.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方式比较灵活,时间跨度长且耗时多,需要反复修改与改进,如学校过程管理监控不严,教师本身对自己要求松懈,投入指导的精力不足,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

2.4学校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监管不力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尽管各高校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流程均做了相关规定和评定标准,但在实施细则方面还很不完善,职责不明、执行不严,缺乏督促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执行力度不够,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一系列过程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优先监控.有的学校虽然对指导教师所具备的条件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执行时,有学院因指导教师不足或其他等因素,仍存在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或有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指导的现象.其次,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在职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完善,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培训政策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部分青年教师闭门造车,未能得到较好的业务培训.针对以上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3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管理策略

3.1加强过程管理,使过程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3.1.1制度化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集计划性和经常性管理为一体的基础性工作.为使我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有计划、按进度科学规范运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专门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暂行)》一系列文件,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机构、职责、选题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在此基础上,为使过程管理制度化,学校组织各学院根据其专业实际,按照学校统一标准要求,制定了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和标准要求来指导具体工作.3.1.2程序化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严格有序的进行是提高和实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我校对此项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均制定了规范、清晰的工作流程和脉络(见图1),使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有序的程序框架下明确自己的职责.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具体执行,做到环环相扣、有章可循,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鼓励校企合作

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校特制定了《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暂行)》来规范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我校鼓励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鼓励指导教师加强和企业合作.具体办法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单位进行现场实习与交流,同时聘请技术辅导老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学生,这种做法既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质量,同时缓解了学生就业和学习的矛盾.

3.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学生实践科创活动的结合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资助、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实践科创活动.如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活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按照自然年度申请立项,每个项目学校给予一定资金资助,以帮助学生完成科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创活动兴趣小组等各种实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探索方向,为毕业设计(论文)提前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专业基础.3.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密切相关.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责任心等是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实施了有效的奖励机制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设立不同等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二级学院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选出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在院级评优的基础上,再次评出校级获奖等次,按照校级优秀等级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5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为使我校一些新进的年轻指导教师能准确把握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要求,学校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校内外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求各学院分阶段定期组织指导教师交流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经验总结等多种方式互相交流和学习,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我校在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生科创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李瑞瑾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治橙.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4):53-54.

〔2〕张依凤等.地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12-13.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298-02

1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意义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设计(论文)是被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创新实践能力。

2 当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在选题、教师指导、论文撰写、论文评阅和答辩四个环节都存在一系列问题:选题方面,学生所选题目涉及的内容与专业不吻合,论文选题不恰当,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雷同的现象;教师指导方面,指导老师的专业领域和学生所学专业不一致,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导致在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无法胜任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论文撰写方面,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低,指导教师不能确切把握学生的设计与写作进度;论文评阅和答辩方面,成绩评定还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和客观,存在评价标准和尺度不一致的现象。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院从学院、系部2个层面狠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历经三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3 全面引入ISO9001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体系

3.1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ISO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一组标准,其建立在当今国际流行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基础上,其中ISO 9001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基本要求。ISO 9000族标准的核心思想是集成了现代质量管理先进理念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被确定为最高管理者用于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的指导原则,也是企业按照ISO 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3.2 引入ISO9001标准化管理体系,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

从2010年开始,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全面引入ISO9001标准化管理体系,强调采用过程管理的手段来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学院先后制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标准,学院、系部及校外三级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学院层面,教务处负责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的审查、验收和反馈,利用学院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CRP系统中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从选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抽查评价。在系部层面,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答辩的组织工作,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由3-4位教师组成,负责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工作。同时,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对学生全程指导。在校外层面,成立外聘专家团队,每年随机按5%比例抽取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网上公示,送外校专家评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体系,如图1所示。

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的所有过程通过PDCA循环实现持续改进。通过质量监控,对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协调解决,有效地强化管理的及时到位,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教学质量。

4 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四个环节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4.1 研发创建论文选题库,多重举措对学生选题进行指导

在毕业设计中应尽量选择真实的课题,课题应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课题的来源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论文选题时,学院要求指导教师做到三管齐下: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习岗位,对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课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其次,结合学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可以就目前教学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依据。第三,结合企事业单位生产实际的课题,这些题目是企业迫切需求解决的,学生能够结合生产实际来撰写论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同时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4.2 引入课题查新的手段,保证课题的新颖性

学生选题往往新意不够,可通过课题查新的手段,了解所选课题立项的意义及结果分析,保证课题的新颖性和先进性,同时进行选题论证工作,要求每个学生进入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进行论文题目检索,严禁论文选题重名,避免重复低水平的课题研究。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初稿、修改稿、定稿,要经过指导教师至少三次的论文审核,指导教师可以借鉴刊物出版前的论文防抄袭系统进行识别。同时,通过学院图书馆论文系统数据库,进行论文相似度检测,有效防止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4.3开发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电子化全程管理

学院组织开发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将论文选题的申请、提交和公布,全部在系统中完成,论文指导过程进行全程电子化管理,老师利用该系统,录入对学生的指导记录,有效解决了以往QQ等指导途径的缺点。该系统能够完整记录学生论文由初稿到定稿的整个过程,有效防止了论文写作过程中前期过于放松,后期赶进度的现象。

开发的论文管理系统,将学生历年的论文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方便学生对历年论文的检索,能快速检索历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及成绩排名,能查看到指导老师全程的指导建议,能查看到答辩老师的评语,最终能有效帮助自动完成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系统能保存历年的优秀论文进入数据库,作为校园网图书馆的馆藏资料,这一做法非常受学生欢迎。

4.4 成立答辩委员会,引入公开答辩制度

建立由专业负责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由系部教学主任任答辩委员会主任,下设若干答辩小组,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评价的平台。毕业设计(论文)先进行第一轮的小组答辩,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推荐,产生优秀设计(论文)的候选对象,参加第二轮公开答辩,由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优秀论文的答辩和推荐工作。公开答辩的整个过程,允许师生旁听,邀请相关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参加论文答辩会。这个公开答辩制度,鞭策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实现公平竞争。

5 结束语

今后,在校企合作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孟飞.高职“四层四段”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24.

[2] 杨敏.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86.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5-03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出“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2007〕1号文件和〔2007〕2号文件及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结合当前形势探索出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的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倡导“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能力。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工作,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要花大力气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如可把学生的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安排到工厂、企事业单位中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技术,增长见识,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将工厂、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指导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帮助学校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三、抓好实践教学主要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1.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各二级院(系)、教学单位要结合新专业建设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积极制定本单位的下一年度实验室需求,学校应结合实际,在每年年底制订下一年度的实验室建设计划,保证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实验室建成后一年内,学校应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各二级院(系)、教学单位因实验教学等任务变动需要调整、合并或撤销实验室,应及时报学校相关部门审批。为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管理,学校还应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建设网上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尽可能保证所有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使用该平台。促进实验室开放。要逐步实现所有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做到资源共享,大力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所有实验室开放的平均时间要达到10学时/周。进一步创新实验室管理机制,破除晚上、周末不排课的传统,探索实行“双轨制”的教学模式和“少台套,大循环”的管理体制,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全面开放,并配备高水平教师指导和管理,注重开放效果,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做出成效的指导教师给以适当的奖励;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对参加科学研究、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以上以及各类课程的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重复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仿真实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逐步推进分层次实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实验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难度),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实验类竞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并将参加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实验类竞赛作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9

在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当今经济环境中,企业如果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将很快就会被更富于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因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基础上。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集中探讨企业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在当今社会,最能体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就要看其文化建设做得如何。因此,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文化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一样的,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点。

一、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组织的动态能力能够使组织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使组织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其关注的是企业能力的改变过程。企业的动态能力被认为是改变能力的能力,是一种提倡创新的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具有企业战略能力、组织学习、企业文化创新三个构成要素,而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长期保证企业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因此,本文下面将结合实例来具体分析如何构建企业文化以及其后续的创新问题。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创新

1.了解目标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

重庆某设计院在1984年以前,只是所在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职能处室,承担集团公司的大、中修及技措、环保等单项工程,全部设计任务(项目)均由集团公司安排下达。1985年成为设计院后,在完成公司的指令性计划前提下,允许承接部分社会项目,同时在设计院内部进行了以产值计奖的分配改革。

如今,设计院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冶金、建筑、市政道桥、环卫四项甲级设计资质证书和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甲级资质证书;工程勘察类岩土工程和工程测量甲级资质证书;原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甲级证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压力管道专项设计资质证书。重庆市建委颁发的排水、燃气乙级和城市规划丙级设计证书。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具体分析目标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状

我们采取员工问卷调查、管理层面谈和仔细研究设计院的最近五年规划,辅以计算机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

(1)目前的设计院依然没有提炼和构建出自己的文化体系,只是几句用了也不知多久的横幅口号挂在设计院正对门的墙壁上。

(2)设计院里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相当不足。从和部分管理人员的面谈的情况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有清晰认识的不到所有面谈的人员的三分之一,有一定认识的不足二分之一,其他的被访谈人员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好在他们并没有反对的意见。

(3)由于设计院从国有企业分离不久,还没有完全融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创新的欲望也不强烈。可是,它的竞争对手确一直发展不错。

(4)企业文化的建设缺乏激励手段,不能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4.采取的具体措施——对症下药

(1)提炼企业愿景,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重庆国际化道路上的铺路石;努力创建国际型的工程设计院。

设计院五十年来能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设计室成长为部级综合甲级设计院,而在竞争异常激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能保持这样的发展尽头呢?除了继续发扬设计院的优秀企业精神外,就是要定一个宏大而又符合现实的企业愿景来为企业的辉煌未来指明一个方向。立足集团、立足重庆,致力融入重庆国际化建设的浪潮中,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构建企业精神,凝聚和提升员工战斗力。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追求卓越

五十年来,设计院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设计室成长为部级综合甲级设计院,其中倾注了几代领导和科技人员“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智慧和心血。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10

1.1关于管理机制方法论的认识

管理机制理论的诞生受机械论的影响巨大,其中“定构定动”的思想是管理机制的理论来源。“定构定动”思想认为,一些要素经过相关作用的特定关系形成特定结构系统,进而形成稳定的、规律的运动过程和形态。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和拉美特立等哲学家的思想体系是这种思想的来源。在这种机械论的指导下,对管理机制的认识有两种主要的思想,一是机制是静止不变的思想,即机制是规律的体现,是永恒不变的;二是结构决定机制,机制是结构的体现,有什么结构就有什么机制。

1.2关于管理机制基础理论的研究

管理机制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行为、效率、信息和集体行动选择等方面的机理研究,进而展开对组织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关于管理机制基础理论和设计理论的概述,李学栋(2005)作了比较详细的归纳,并在研究了管理机制的概念、作用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设计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的管理机制研究主要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对于系统内微观主体研究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委托-理论、科斯定理,还是博弈论,均是从微观主体的人性假设出发构架一系列的管理机制,衡量机制健康的要素也主要是帕累托最优等有关效率的因素。然而,正如KennethArrow(1951)年指出的那样,微观研究下没有一个管理机制能够满足组织所有合意的特征。“不可能定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纯粹从微观基础理论出发研究组织管理机制是不充分的。

1.3关于管理机制作用的研究

管理机制的作用与组织结构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与组织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管理机制的作用依赖于组织结构的形态,当组织结构处于一种集权状态时,管理机制要是能够支撑高度控制的作用方式;当组织结构是一种松散的分权状态时,管理机制就是能够支撑分散体系有效协同的作用方式。如果管理机制无法在组织结构的构架中支撑组织的运行,整个组织就将处于一种崩溃或变革的状态。同样,组织中技术的复杂及可控程度,组织的扩张方式、组织的管理艺术以及组织外环境对管理机制作用方式影响极大。

2.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

利用多向度两极对偶结构,可从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集权和分权的协调方式,封闭和开放的创新方式三个方面对组织的管理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如图1所示,这种两极对偶的框架能够比较恰当地说明管理机制在组织管理构架中具有矛盾的特征,并可以解释当前在理论上关于管理机制的不同理论发展,并提出机制设计内容。

2.1基于行为方式的管理机制内容

管理机制设计不仅要在微观个体层面考虑价值取向、竞争行为和理性思维,而且要考虑宏观群体层面的文化形成、合作态势和超理性的集体行动模式。

管理机制设计的微观层面主要是经济学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从人性的基本假设出发,研究个体的价值层面的对自由和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研究对由此引致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行为,以及研究由此引致的理能够导致何种效率问题。

管理机制设计的宏观层面主要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所涉足的范畴,从群体的文化形成出发,研究群体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由此引致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形态,以及研究由此引致的个体或群体的非理性的稳态行为和效率问题。

2.2基于协调形式的管理机制内容

不同的管理机制在集权和分权的之间按协调的形式呈现谱系分布。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组织中,管理机制必然依赖于管理权威和高强度的控制;在一个行政权威和技术权威相互依赖的团队中,管理机制必然是参与式、权利和收益分散的机制;在相对分权的组织体系中,部门之间形成占有互补资源和能力的多中心形态,管理机制趋于包含平等基础之上的协同决策的内容;在由基于战略或产业契约关系构成的组织集群中,管理机制趋于包容地缘、人缘和血缘等非市场因素在内的非理性的信任机制;在由纯粹市场的组织体系中,组织间的管理机制建立在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制基础之上,由合约关系中的利益驱动来形成。

这种管理机制在集权和分权之间的谱系分布,将进一步拓宽组织的管理机制设计广度,并将管理机制的设计从考虑组织中人人关系扩展到考虑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管理机制中协调形式设计内容中,重要的内容不仅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也包括考虑组织传统文化影响之下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组织文化再设计和形成。

2.3基于管理创新的管理机制内容

作为组织的生命特征,创新来源于组织内部要素的运动和发展,也可能由于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刺激和压力所导致。不能引致创新的任何管理机制都不是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管理创新必然作为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

管理创新机制设计内容,可在系统内和系统外两极的谱系之间展开。管理创新可考虑系统内部要素相互作用规律上,当一个组织的制度和战略发生变化时,管理创新机制驱动内部要素在结构和数量上进行变化和重新排列,以达到组织战略目标的要求。另外,管理创新机制在环境产生压力和提供机遇的情况下,触发组织吸收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以重新构造组织内部要素,并进而提升组织的战略和制度,以适应或改变环境。

3.管理机制设计的框架及其东西方差异

3.1管理机制设计的立体构架

狭义的管理机制设计主要局限于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即以微观个体自私假设出发,将组织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视为委托-关系,进而根据组织构架设计管理机制。广义的管理机制设计应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系统中考虑组织的运行机制,其内容涉及宗教、民族、法律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包括在开放的系统中考虑组织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OliverWilliamson(1999)社会分析的内容,本文提出精神和价值、制度和战略、行为和策略三个层面的机制设计构架。

层面一,管理机制主要考虑组织内外的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影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组织的惯性主要反映在组织的精神和价值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因为组织外环境的精神和价值的对组织的浸没。管理机制应能够反映这两个方面的精神价值的内容。

层面二,管理机制主要考虑其在制度和战略方面的依附关系。制度使得机制得以在组织结构上发挥作用,并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形式予以符号化。战略是机制应达致的目标,机制是战略的动力源,两者相辅相成。在制度和战略层面上,机制着重解决目标的一致和分解,资源和信息的配置和流动,权责和收益的组合与分配。

层面三,管理机制主要考虑其对组织成员行为和策略的导向作用。不同成员的行为和策略选择,是其受组织管理机制的影响而在自我行为和认知上的选择。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主要是对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强化,而对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为进行限制。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关于管理创新机制的设计同时体现在三个层面中。在精神价值层面,在权衡内外文化环境的影响基础上,管理创新机制的作用是触发组织精神和价值基于创新的变革。在制度战略层面,在权衡战略取向的基础上,管理创新机制的作用是触发组织内要素的重构以形成创新导向的组织构架和制度。在行为策略层面,在权衡个体收益的基础上,管理创新机制的作用是触发创新推动和创新利益团体的形成。

3.2东西方管理机制的设计向度及差异

如3.1所述,管理机制设计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然而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却在东西方的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作用逻辑和形成逻辑上却存在较大差别,其差别如图2所示。

作为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中,契约关系是解析社会关系的重要理论支撑。西方社会是由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出发构成各种社会契约,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构结社区、社团和国家的权力结构。组织管理机制作用逻辑和形成逻辑亦在考虑个体自私假设基础上,自下而上地考虑其制度战略的形成和价值文化的升华。

作为东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中,权威和责任是社会关系构成的关键。因此,对于东方,管理机制的作用逻辑和形成逻辑首先考虑的是精神和价值的统领作用,然后在制度和战略层面予以符号化和物化,最终考虑在制度的框架中考虑给予个体行为和策略选择的指导。东方的政权构成和运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种管理机制自上而下的构架。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11

在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当今经济环境中,企业如果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将很快就会被更富于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因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基础上。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集中探讨企业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在当今社会,最能体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就要看其文化建设做得如何。因此,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文化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一样的,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点。

一、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组织的动态能力能够使组织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使组织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其关注的是企业能力的改变过程。企业的动态能力被认为是改变能力的能力,是一种提倡创新的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具有企业战略能力、组织学习、企业文化创新三个构成要素,而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长期保证企业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因此,本文下面将结合实例来具体分析如何构建企业文化以及其后续的创新问题。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创新

1.了解目标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

重庆某设计院在1984年以前,只是所在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职能处室,承担集团公司的大、中修及技措、环保等单项工程,全部设计任务(项目)均由集团公司安排下达。1985年成为设计院后,在完成公司的指令性计划前提下,允许承接部分社会项目,同时在设计院内部进行了以产值计奖的分配改革。

如今,设计院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冶金、建筑、市政道桥、环卫四项甲级设计资质证书和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甲级资质证书;工程勘察类岩土工程和工程测量甲级资质证书;原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甲级证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压力管道专项设计资质证书。重庆市建委颁发的排水、燃气乙级和城市规划丙级设计证书。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具体分析目标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状

我们采取员工问卷调查、管理层面谈和仔细研究设计院的最近五年规划,辅以计算机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

(1)目前的设计院依然没有提炼和构建出自己的文化体系,只是几句用了也不知多久的横幅口号挂在设计院正对门的墙壁上。

(2)设计院里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相当不足。从和部分管理人员的面谈的情况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有清晰认识的不到所有面谈的人员的三分之一,有一定认识的不足二分之一,其他的被访谈人员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好在他们并没有反对的意见。

(3)由于设计院从国有企业分离不久,还没有完全融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创新的欲望也不强烈。可是,它的竞争对手确一直发展不错。

(4)企业文化的建设缺乏激励手段,不能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4.采取的具体措施——对症下药

(1)提炼企业愿景,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重庆国际化道路上的铺路石;努力创建国际型的工程设计院。

设计院五十年来能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设计室成长为部级综合甲级设计院,而在竞争异常激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能保持这样的发展尽头呢?除了继续发扬设计院的优秀企业精神外,就是要定一个宏大而又符合现实的企业愿景来为企业的辉煌未来指明一个方向。立足集团、立足重庆,致力融入重庆国际化建设的浪潮中,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构建企业精神,凝聚和提升员工战斗力。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追求卓越

五十年来,设计院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设计室成长为部级综合甲级设计院,其中倾注了几代领导和科技人员“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智慧和心血。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篇12

1.1关于管理机制方法论的认识

管理机制理论的诞生受机械论的影响巨大,其中“定构定动”的思想是管理机制的理论来源。“定构定动”思想认为,一些要素经过相关作用的特定关系形成特定结构系统,进而形成稳定的、规律的运动过程和形态。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和拉美特立等哲学家的思想体系是这种思想的来源。在这种机械论的指导下,对管理机制的认识有两种主要的思想,一是机制是静止不变的思想,即机制是规律的体现,是永恒不变的;二是结构决定机制,机制是结构的体现,有什么结构就有什么机制。

1.2关于管理机制基础理论的研究

管理机制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围绕行为、效率、信息和集体行动选择等方面的机理研究,进而展开对组织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关于管理机制基础理论和设计理论的概述,李学栋(2005)作了比较详细的归纳,并在研究了管理机制的概念、作用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设计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关于的管理机制研究主要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对于系统内微观主体研究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委托-理论、科斯定理,还是博弈论,均是从微观主体的人性假设出发构架一系列的管理机制,衡量机制健康的要素也主要是帕累托最优等有关效率的因素。然而,正如KennethArrow(1951)年指出的那样,微观研究下没有一个管理机制能够满足组织所有合意的特征。“不可能定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纯粹从微观基础理论出发研究组织管理机制是不充分的。

1.3关于管理机制作用的研究

管理机制的作用与组织结构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与组织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管理机制的作用依赖于组织结构的形态,当组织结构处于一种集权状态时,管理机制要是能够支撑高度控制的作用方式;当组织结构是一种松散的分权状态时,管理机制就是能够支撑分散体系有效协同的作用方式。如果管理机制无法在组织结构的构架中支撑组织的运行,整个组织就将处于一种崩溃或变革的状态。同样,组织中技术的复杂及可控程度,组织的扩张方式、组织的管理艺术以及组织外环境对管理机制作用方式影响极大。

2.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

利用多向度两极对偶结构,可从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集权和分权的协调方式,封闭和开放的创新方式三个方面对组织的管理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如图1所示,这种两极对偶的框架能够比较恰当地说明管理机制在组织管理构架中具有矛盾的特征,并可以解释当前在理论上关于管理机制的不同理论发展,并提出机制设计内容。

2.1基于行为方式的管理机制内容

管理机制设计不仅要在微观个体层面考虑价值取向、竞争行为和理性思维,而且要考虑宏观群体层面的文化形成、合作态势和超理性的集体行动模式。

管理机制设计的微观层面主要是经济学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从人性的基本假设出发,研究个体的价值层面的对自由和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研究对由此引致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行为,以及研究由此引致的理能够导致何种效率问题。

管理机制设计的宏观层面主要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所涉足的范畴,从群体的文化形成出发,研究群体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由此引致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形态,以及研究由此引致的个体或群体的非理性的稳态行为和效率问题。

2.2基于协调形式的管理机制内容

不同的管理机制在集权和分权的之间按协调的形式呈现谱系分布。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组织中,管理机制必然依赖于管理权威和高强度的控制;在一个行政权威和技术权威相互依赖的团队中,管理机制必然是参与式、权利和收益分散的机制;在相对分权的组织体系中,部门之间形成占有互补资源和能力的多中心形态,管理机制趋于包含平等基础之上的协同决策的内容;在由基于战略或产业契约关系构成的组织集群中,管理机制趋于包容地缘、人缘和血缘等非市场因素在内的非理性的信任机制;在由纯粹市场的组织体系中,组织间的管理机制建立在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制基础之上,由合约关系中的利益驱动来形成。

这种管理机制在集权和分权之间的谱系分布,将进一步拓宽组织的管理机制设计广度,并将管理机制的设计从考虑组织中人人关系扩展到考虑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管理机制中协调形式设计内容中,重要的内容不仅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也包括考虑组织传统文化影响之下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组织文化再设计和形成。

2.3基于管理创新的管理机制内容

作为组织的生命特征,创新来源于组织内部要素的运动和发展,也可能由于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刺激和压力所导致。不能引致创新的任何管理机制都不是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管理创新必然作为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

管理创新机制设计内容,可在系统内和系统外两极的谱系之间展开。管理创新可考虑系统内部要素相互作用规律上,当一个组织的制度和战略发生变化时,管理创新机制驱动内部要素在结构和数量上进行变化和重新排列,以达到组织战略目标的要求。另外,管理创新机制在环境产生压力和提供机遇的情况下,触发组织吸收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以重新构造组织内部要素,并进而提升组织的战略和制度,以适应或改变环境。

3.管理机制设计的框架及其东西方差异

3.1管理机制设计的立体构架

狭义的管理机制设计主要局限于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即以微观个体自私假设出发,将组织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视为委托-关系,进而根据组织构架设计管理机制。广义的管理机制设计应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系统中考虑组织的运行机制,其内容涉及宗教、民族、法律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包括在开放的系统中考虑组织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OliverWilliamson(1999)社会分析的内容,本文提出精神和价值、制度和战略、行为和策略三个层面的机制设计构架。

层面一,管理机制主要考虑组织内外的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影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组织的惯性主要反映在组织的精神和价值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因为组织外环境的精神和价值的对组织的浸没。管理机制应能够反映这两个方面的精神价值的内容。

层面二,管理机制主要考虑其在制度和战略方面的依附关系。制度使得机制得以在组织结构上发挥作用,并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形式予以符号化。战略是机制应达致的目标,机制是战略的动力源,两者相辅相成。在制度和战略层面上,机制着重解决目标的一致和分解,资源和信息的配置和流动,权责和收益的组合与分配。

层面三,管理机制主要考虑其对组织成员行为和策略的导向作用。不同成员的行为和策略选择,是其受组织管理机制的影响而在自我行为和认知上的选择。管理机制的设计内容主要是对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强化,而对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为进行限制。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关于管理创新机制的设计同时体现在三个层面中。在精神价值层面,在权衡内外文化环境的影响基础上,管理创新机制的作用是触发组织精神和价值基于创新的变革。在制度战略层面,在权衡战略取向的基础上,管理创新机制的作用是触发组织内要素的重构以形成创新导向的组织构架和制度。在行为策略层面,在权衡个体收益的基础上,管理创新机制的作用是触发创新推动和创新利益团体的形成。

3.2东西方管理机制的设计向度及差异

如3.1所述,管理机制设计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然而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却在东西方的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作用逻辑和形成逻辑上却存在较大差别,其差别如图2所示。

作为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中,契约关系是解析社会关系的重要理论支撑。西方社会是由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出发构成各种社会契约,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构结社区、社团和国家的权力结构。组织管理机制作用逻辑和形成逻辑亦在考虑个体自私假设基础上,自下而上地考虑其制度战略的形成和价值文化的升华。

作为东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中,权威和责任是社会关系构成的关键。因此,对于东方,管理机制的作用逻辑和形成逻辑首先考虑的是精神和价值的统领作用,然后在制度和战略层面予以符号化和物化,最终考虑在制度的框架中考虑给予个体行为和策略选择的指导。东方的政权构成和运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种管理机制自上而下的构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