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0-29 15:10:50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1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内重要场所应加强防火措施,如大楼内的配电室、各种设备机房、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具有高价值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昂贵的设备或资料将毁于瞬间,同时给大楼的造成毁灭性损害。为防止灾难得发生,在大楼的重要部位设计单独消防系统,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采用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火情发生的瞬间就将其扑灭,减少损失,而且火情消失后可在较短时间使大楼恢复正常使用。

2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简介

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没有主管道、没有单独设备间气体灭火系统,系统采用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的七氟丙烷气体为药剂,灾情发生时,在不超过10秒时间内释放完气体,并均匀分布在被保护区内,达到灭火的效果。

和有管网气体灭火系统相比,无管网系统没有主管道和独立的钢瓶间,节约空间,减少了施工周期,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维修方便。七氟丙烷(HFC—227ea)是一种环保的气体灭火剂,无色、无味、低毒,且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值为零),灭火效能高、速度快、无二次污染。

灭火装置作为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核心设备一般安装在柜内,只将喷头露在外,美观整齐,并均匀分布在被保护区内,采用4芯屏蔽线缆与气体控制盘连接,接受控制信号。

3系统特点及适用场所

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特点:

1)系统无专用主管道和钢瓶间,节约了大量空间。

2)施工工作量小,建设周期短,条件具备一周内可完成整个系统安装调试。

3)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保护环境。

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广泛使用于计算机房、配电房、电信中心、图书馆、档案室、珍品库、地下工程等其他不宜用水灭火的场所。但不适合钾、钠、镁、铀等活泼金属及金属氢化物、硝化纤维等火灾场所。

4系统结构及原理

4.1系统结构

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工作可靠、效率高,结构简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报警部分、控制部分、灭火装置。如图所示

报警部分包含:烟感、温感、控制模块、声光报警器、喷洒指示灯、紧急启停按钮。

控制部分包含:气体控制盘、电源盘。

灭火装置包含:灭火装置箱体、灭火装置(包括喷嘴、压力讯号器、连接管、电磁驱动器、容器阀、压力表等)、七氟丙烷气体。

4.2工作原理

当一种探测器报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预警信号,只有当两种探测器都报警时,此时控制器一方面输出声光火灾报警信号,另一方面输出火灾启动信号给该防区气体灭火控制盘,该气体灭火控制盘发出延时启动信号,同时关闭空调、风口及照明等设施,30秒倒计时完毕,即启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实施灭火,同时喷洒指示灯亮,提示人们切勿进入防区,气体灭火装置会在10秒内释放出七氟丙烷气体,扑灭火情。

4.3工作模式

本系统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自动启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同时报火灾信号,控制器根据设定发出灭火指令,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不需要人员操作控制。

手动启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同时报火灾信号,,控制器即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而不启动灭火装置,需经人员观察,确认火灾已发生时,通过按下保护区外或气体控制盘操作面板上的 “紧急启动按钮”,方可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应急操作:用于控制器自动和手动均失效时,当现场人员判断为火灾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系统设计的机械应急操作启动灭火装置,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5七氟丙烷气体用量计算及钢瓶选择

无管网灭火系统的关键是七氟丙烷气体使用量的计算,在计算时要综合考虑

保护区的净容积、保护对象、保护区的最低、最高温度、气体设计浓度、保护区的海拔高度。

5.1灭火剂设计用量计算

七氟丙烷气体使用量的计算有两种方式

1)按公式计算

式中 W:灭火剂设计用量(kg)

V:保护区净容积(m3)

S:七氟丙烷蒸汽比容(m3/kg)

S=0.1269+0.000513t,式中t=保护区的最低温度(℃)

C:设计浓度(%)

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2)设计用量也可以根据表格查取,并用海拔高度修正系数修正。

保护区单位体积的灭火剂用量(kg/m3)

5.2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剩余量

每只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喷放剩余量按2.0kg计算。

5.3灭火剂设计总用量

灭火剂设计总用量=灭火剂设计用量+瓶组数×2.0

5.4设计浓度选择

1)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2) 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3)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5.5灭火装置选择

装置的充装密度与七氟丙烷灭火装置规格和数量密切相关。七氟丙烷充装密度选取是否合理,决定着整个系统的经济型及合理性,一般为600KG/M3~900 KG/M3之间。

灭火装置的瓶数计算公式如下:

Wa=Vb×∫

N=W/ Wa

其中:N为灭火装置数量

W为灭火气体设计总用量

Wa为单个装置冲装灭火气体量

Vb为储存容器容量(L);

∫为灭火剂充装密度(kg/ m3)

6结束语

无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结构简单、节约空间、效率高、环保及施工量小等特点,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2

1 概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的制定,为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但以上规范并未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控制方式、控制盘的安装、信号线选型与敷设等关键要素作出明确描述。这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气体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文章针对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中存在的缺陷,分析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疑点,拟探讨解决方案。

2 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控制设计

气体灭火系统分为管网灭火系统与预制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有手动、自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启动方式。

规范规定:对于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延迟喷射的延时设置可为0s;若需要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则可设计为不大于30s的延迟喷射。对于有人工作的防护区,文章不建议采用自动控制启动的方式,在火灾发生后,提倡人工确认后现场手动操作启动。手动控制方式较为安全,它在人员完全撤离后,手动无延时启动灭火装置,保障了人员安全与及时灭火。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远距离手动或自动控制的启动方式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规范中指出“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其中“才能启动”是指在收到两个独立火灾信号后,自动控制装置非必需启动。换而言之,报警控制器接到两个独立系统的火灾信号,只是启动气体灭火系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而采用哪种火灾探测器组合来提供“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则必须根据防护区及被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对于计算机房和通信机房,一般会用空调等设备使房间温度保持在一定区间内;当火灾发生时,防护区温度不会迅速升高,感烟探测器会比感温探测器较应到火情。此类防护区在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设计上,采用烟-烟的两个独立火灾信号的组合比温-烟组合能更早的探测到火情。

3 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的安装位置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未对气体灭火系统控制盘的安装作出明确规定。这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单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仅考虑了施工的便利性与经济性,将控制盘安装在无人值班的地下室内、储瓶间内、防护区外的走道内、防护区内(平时无人值班),这些不合理安装方式,是气体灭火系统施工中的普遍现象。

控制盘是在接收火灾探测器的火警信号并确认后发出灭火动作指令的气体灭火系统控制器。若火灾探测器发生误报,控制盘却安装在无人值班地方,系统就会发生误喷,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不少业主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维保,控制盘发生故障亦不能被及时发现,使气体灭火系统形同虚设。因此,为了保障气体灭火系统正常工作,并能及时发现与处理系统的故障与火情,文章建议将控制盘安装在消防控制室内或有人值班的场所。

4 导线选型与敷设

气体灭火系统是具有报警、联动控制一体化的系统,回路总线中不仅传输报警信号,而且还传输控制命令信号,其导线的选型与敷设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4.1 导线的选型

在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中,仅对传输信号导线的线芯最小截面面积进行了规定,而对导线是否应采用单根\双绞、单芯\多芯,以及软\硬材质等方面未作明确的要求,所以导致了设计单位在导线的选型上有些随意与盲目,有的出于经济性的考虑,选用的导线仅考虑了阻燃要求,有些设计单位甚至采用了单根铜导线进行布线的方案。这些设计乱象对气体灭火系统工作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现在报警总线为二总线,在信号的处理上,这要求二线之间的电容越小越好,若电容过大,就可能将有些必要的信号过滤掉,从而影响消防信号的传输。经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双绞线导线间电容较两根平行导线小,即双绞导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要优于两根平行导线。因此,气体灭火系统信号总线的设计应采用双绞多芯铜导线,尤其是大型消防工程,控制中心的集中报警控制器与多台分报警控制器联网,这对信号线选型要求更加高,必须满足消防信号稳定传输的要求,才能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多芯铜导线还因多芯铜导线材质柔软,在穿线与连接过程中不易划伤和折断。

4.2 导线管路的敷设

现行消防技术规范中对气体灭火系统导线管路的敷设要求主要侧重于保护导线免受机械损伤,或是强调了阻燃等方面要求;而对导线管路在泄放强电、屏蔽、静电及电磁干扰等方面未进行要求,在室外以及地下建筑的管路敷设要求也未作明确规定。这导致许多场合导线敷设材料采用了塑料管,而塑料管不能起到泄放强电、屏蔽、静电等作用。

塑料管敷设的管路若与穿在其中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时,就很难被检测到,如果此时遇有静电放电、强电线路漏电或雷击等情况,系统导线管路不能有效屏蔽和泄放入地,系统一旦串入强电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轻则系统出现故障、漏报、误动作,重则造成系统瘫痪或设备损坏。

为保障气体灭火系统运行稳定,文章建议导线管路的敷设改进如下:气体灭火系统室内导线管路无论明敷或是暗敷,均应在做好防火保护措施的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内敷设。敷设在潮湿场所或室外的导线管路应采用阻燃或耐火屏蔽电缆,敷设在电缆井或电缆沟内的屏蔽电缆可不用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金属管(槽)以及导线屏蔽层应在消防控制中心的入口端与控制器机壳、保护接地地良好连接。

5 结束语

由于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控制方式、控制盘安装、导线的选型与敷设等要点未进行规定,或者由于侧重点不同,造成了系统设计方案的混乱,最终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以上设计疑点问题,文章分析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提出了解决方案,为科学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2]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S].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3

摘要: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装机2台,单机容量30.0MW,总装机容量60.0MW,水头变幅范围为9.5~18.0m,为国内灯泡贯流式机组应用水头较高的机组之一,机组额定水头14.20m,额定转速125.0r/min, 多年平均发电量19730万KW·h,本文介绍该水利枢纽工程的消火栓灭火系统、CO2灭火系统、探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贯流式水电站;消防总体设计;消防给水;CO2灭火系统;干粉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控制系统 1. 工程概况和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1概况及其特征。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供水、航运以及水库养殖等任务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工程规模为:水库总库容为7.76×107m3;电站总装机容量60MW。 该工程位于贡水左岸支流桃江下游赣县大田乡夏湖村境内,距赣县县城约28Km。桃江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6℃,多年平均蒸发量1576.2 mm。 工程是由挡水坝、溢流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筏道及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对象是水电站建筑物及其机电设备。其中水电站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含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高压开关室、厂用屏配电室、油库、机修车间和坝区等。除检修期外,水电站及其机电设备一般都处于生产运行状态。 1.2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国家、行业颁布的下列现行规程规范进行: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 (99年版) (7)电力系统设备典型消防规程(GB 5027-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9)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DL /T5186-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04-29) (11)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4717-93) (12)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方针,并结合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如下基本设计原则: 在消防区内,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畅通的安全通道,设置安全出口及其标志; 以生产重要性和火灾危险性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特殊部位按防火规范采取其它消防措施; 在电站设置消防控制中心(计算机房旁)和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电源采用双可靠独立电源; 采取消防车、消火栓、CO2灭火和干粉灭火器四种灭火方式,消防用水取自可靠而充足的水源; 设置通风排烟系统; 选用阻燃、难燃或非燃性材料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火灾发生; 有火灾危险性设备之间, 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墙或门隔离,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灾的漫延与扩散。 1.3消防总体设计方案。枢纽总体配备一辆消防水车,若遇重大火灾时,则由县消防部门支援扑救。工程消防系统按其生产及防火功能要求分为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及大坝(含启闭机室、坝区用电变房)七个区,其中主厂房、副厂房采用自动灭火与灭火器具结合的灭火方式,开关站、高压开关室、油库、机修间、大坝则采用灭火器具灭火。 为确保消防区灭火要求,本工程消防水源及电源均按双水源、双电源设置,互为备用。当其中之一停止工作时,备用水源及备用电源均能自动切换投入。二台消防水泵从上游水库取水或下游取水,水泵扬程为52m,作为消火栓消防备用水源,两台消防水泵布置在技术供水设备室;另外,由两台深井泵从水井取水给高位水池(V=100m3)供水,作为消防水源及生活用水,为保证消防水源的可靠性,应经常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4

0 前言

化工装置火灾极易扩散且由于化工原料的复杂性不易扑灭,传统的灭火方式无效,工艺灭火的使用对化工装置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工艺灭火的复杂性,使用不当不仅会导致火灾扩散还会造成事故。为对工艺灭火在化工装置火灾中得应用做详细分析,本文将从工艺灭火措施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事故进行分析,针对使用存在得问题对工艺灭火措施的正确应用方法进行介绍,利于化工装置火灾扑救的进行。

1 工艺灭火措施

工艺灭火指的是在化工企业中连续生产装置某一部位着火时,利用工艺灭火装置或利用着火部位与生产设备的关系,采取的一系列灭火或控制火势的技术措施,工艺灭火技术,是防止化工装置着火火势蔓延,火势复燃的,爆炸,预防火灾的重要手段。但其使用过程需要十分小心,否则适得其反,会造成事故,火灾蔓延扩散,造成人员生命危险及财产损失。故而,需要按照规格及顺序进行使用,才能保证工艺灭火措施得到有效运用。

主要的工艺灭火措施有:一是关阀断料,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就是要把装置中的化工原料输送切断,以防火灾进一步蔓延,控制住火灾;二是开阀导流,将未着火部位的原料进行导流,中断燃料供应,为控火灭火创造可靠条件;三是火炬放空,此过程与开阀导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将与设备相连部分的火炬放空总管,控制火灾情势,防止爆炸发生;四是搅拌灭火,通过温度从高温传向低温,降低燃料温度,从而停止燃烧,一般是在燃料着火后,从底部输送相同的冷物料或氮气二氧化碳等实现的;五是填充物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所需填充物量,一般适用于反应塔、反应釜、再沸器、回流 罐等设备容器;六是系统置换,是去除燃烧物所需的助燃物,通过水蒸气,惰性气体将设备与管道中的助燃气体及有毒气体彻底置换出来;七是工艺参数控制,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调整装置内化学反应的具体参数,控制反应程度,减少火势达到熄火的作用。

2 工艺灭火措施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

工艺灭火措施造成的事故主要是源于工艺灭火措施使用不当,工艺灭火措施的每个工艺都有所需注意的关键,下面就对工艺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列举:

(1)开阀导流时,由于火灾中紧急排放的都是处于沸点温度下的易燃易爆的原料,在紧急导入放空塔等设备中,如果控制不当流速过快装置内压力不够,就容易引起闪蒸,遇火极易导致液体整齐爆炸,比外若是排液速度过快,生产装置易形成瞬间真空环境,会导致回火爆炸。

(2)火炬放空的危险性大于开发导流,这是由于火炬系统中极有可能存在外部空气,主要原因是火炬末端,敞口,管道,管件的不严密性,当系统中没有余压时也会吸入外部空气,外部空气的进入很有可能会导致火炬系统的爆炸,此外当火炬系统某一部位发生泄露时,燃烧气体或蒸汽就会扩散到空中,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遇火就炸。

(3)搅拌灭火时也要注意物料的流速,过块物料会产生一定热量,对于闪电低的物料来说可能会使未燃烧的物料也燃烧起来,从而导致或是扩大,且或是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或是传输过量而物料溢流,也会致使火势扩大。

(4)填充物料时,必须先计算出精确的填充物量进行填充,才能够保证填充物不会过量而导致设备液体溢出,扩大火势。

(5)系统置换时,需要注意两个危险因素。一,若是采用氮气或水蒸气进行系统置换,必须保系统压力调节正常,否则装置,管道内会发生发生超压爆炸事故;二必须保证系统置换彻底,不能够死角,否则会形成瞬间真空,易发生回火爆炸。

(6)在进行工艺参数控制时,需要注意参数控制操作的正确性,若是参数控制失误,火势蚕食控制仪表失灵,参数控制系统失效,就会导致火势蔓延,火灾扩大,所以采取此措施前,一定要对参数控制系统及设备进行检查。

3 工艺灭火措施使用不当造成火灾扩大事故树分析

图1为工艺灭火措施使用不当造成火灾扩大事故树,从图可以看出火炬放空措施相较于其他工艺灭火措施而言,更需要进行注意,更容易发生事故,而工艺参数控制措施与填充物料措施安全程度更高,开发导流事故的发生频率一般,搅拌灭火及系统置换措施需要额外注意下安全。具体的分析过程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直接将结果及运算重点点出,公布下结果。首先通过布尔代数法计算出最小割集,再假设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发生概率一致,这样以来,虽然各事件对工艺灭火事故的影响程度不一,但可以金聪结构上进行分析,判断出各基本事项对于工艺灭火事故的影响,按结构重要洗漱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是:I(9)=I(10)=I(11)=I(22)=I(23)=I(24)>I(4)>I(1)>I(20)>I(15)>I(2)

=I(6)=I(7)=I(8)=I(17)=I(18)=I(19)>I(5)=I(12)=I(13))

4 工艺灭火措施的应用

由事故树分析及相关注意事项可以看出,开阀导流与搅拌灭火都需要控制好物料流速,不能过快排出也不能过快搅拌。搅拌灭火,火炬放空,系统置换,工艺参数控制工艺措施在实施前都需要对相应设备进行检验,以保证不会由于设备或仪器的失误而导致火势蔓延扩大,尤其是工艺参数控制与搅拌灭火,一旦仪器或设备故障,极易导致爆炸,这就要求工艺灭火措施应用时,必须保证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转,这就需要平时对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而且要保证质量。基于事故发生的原因,为有效预防化工装置火灾发生以及工艺灭火措施的正确应用,需要培养化工工作人员对化工装置,储罐,火炬系统及管道的熟悉程度,明确工艺流程及化工原料的火灾特点及危险性,定时对管道,装置,设备进行检查,最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并安装好监控系统,以掌握火灾发生的准确状况,保证工艺灭火措施的有效实施。

5 结语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5

1 水雾系统原理及要求

1.1 水雾灭火原理

水雾系统以水为灭火介质(通常为淡水),采用特殊的水雾喷嘴在系统动力站提供水压的条件下释放细水雾对设备保护区域进行灭火或保护设备的灭火系统。细水雾颗粒直径小,雾化后表面迅速增大,在高温火焰作用进一步汽化,吸取火场环境的热量,并降低空气含氧量,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其灭火原理可归纳如下:

高效吸热:压力水在经喷嘴特殊结构分流和撞击下迅速雾化,细水雾颗粒直径在1000μ以下,喷洒扩散后在高温火焰作用下由小颗粒升华汽化,在这一过程吸取火场环境中大量热量,按100℃水的蒸发潜热为2257kj/kg计,每只喷嘴喷出的水雾能吸收的热功率约为300kW。

窒息:细水雾喷入火场后,汽雾化后表面迅速增大约1700倍,能将火场内的空气迅速排除,降低火场内空气含量和含氧量,并且能够阻挡空气的进一步进入火场达到窒息、熄灭火灭的目的。

阻隔热辐射:细水雾喷入火场汽化后体积增大,雾化汽化的水雾能迅速将设备或火焰和燃烧物包围笼罩住,达到抑制热辐射和阻隔物品燃烧,防止火焰蔓延至周范的效果。

浸润:水雾喷洒到设备和燃烧物体表面后,能有效的降低物体表面温度,且不停地浸润冲刷撞击表面,阻止物体表面再次发生燃烧,从而达到灭火和蔓延的目的。

乳化:水雾喷洒到物体表面后,能对可燃液体表面形成保护层,降低液体表面蒸发,撞击液体表面开成乳化层,隔断可燃液体和火焰,起到阻燃的作用。

1.2 规范要求

对于2002年7月1日或以后铺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建造的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或20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凡其A类机器处容积超过500立方米的船舶,除应装设公约要求的固定式灭火系统外,还应根据IMO制定消防规则,安装经认可的固定式水基或等效的局部灭火系统(简称水雾灭火系统),用于保护船舶主推进及发电所用的内燃机、锅炉燃烧器、焚烧炉和加热燃油的净化器。

1.3 机舱水雾系统基本要求

系统具备自动释放和手动释放功能。

系统启动时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船舶性能。

系统应通过按本导则附录所规定的试验来证明其能实施对火的抑制。

系统在不切断机舱通风的情况下进行水雾的灭火,保证通风不影响水雾灭火喷嘴的覆盖范围。或者能于机舱通风系统关联,自动切断电源关闭机舱通风机。

系统满足连续供水20min的最低要求,并且时刻处于可用状态。

系统及附件应能承受船舶环境变化对其系统的影响,如境温度变化、湿度、振动等,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发生阻塞和腐蚀等。

系统及其部件应按照本组织认可的国际标准设计和安装,且其制造和试验应符合系统导则附录相应规定。

水雾厂家应提供喷嘴检验的报告,船厂安装完毕应进行效用试验,检验喷嘴的性能和安装位置可靠性。

用于水雾系统的电气元件的防腐等级应达到IP54以上。

每个区域的流量、压力、管径应通过计算,进而设计系统的总体性能参数,保证能满足所有保护区域要求。

水雾系统能同时满足提供两个区域足够的水量和压力,动力站应处于不同的防火分隔区域外。

每个保护区域的操作控制应设在保护区域外易于到达的地方,且不应受其他保护区域灭火隔断或处于其他保护区域内。

系统的动力源部件应布置在保护区域外。

应标明系统灭火使用介质及关于自动释放的告示,张贴在机舱入口外部,操作使用说明应张贴在每个操作位置处。

应按制造商的推荐提供系统的备件及操作和维护说明。

喷嘴管路放样应考虑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及维护所需要空间和通道要求。另外还需要注意主机行车及其他一些常用于维护的吊梁和设备活动的部件工作的范围。

2 设计时注意事项

2.1 通风口的布置

通风系统设计时应结合机舱水雾喷嘴布置进行,通风口应避开设备喷嘴保护范围,防止发生系统的相互干扰现象保证满足水雾系统灭火时不需要将通风系统关闭的要求。这点在设计时应尽早向水雾厂家索要相关资料和数据,同时系统制造商设布置喷嘴时也应与船厂沟通确定喷嘴角布置方案。若因实在无法避免相互干涉,则需要采用自动切断风机电源的方案,或者与验船师沟通增加喷嘴数量解除因干涉造成的影响。

2.2 系统管路设计

为确保系统的管路设计能适用于船舶航行环境,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介质应尽可能采用淡水。管路材料尽可能选用不锈钢,以提高耐腐蚀的能力。为防止杂质对水雾灭火效能的影响,在淡水柜进水管和水泵前应设置滤器。

2.3 喷嘴选型

喷嘴的选用应按照厂家提供的型式及各项参数进行对比,采用对船舶建模相对有利的喷嘴进行。喷嘴大至可以分为垂直向下型、垂直向上型。若喷嘴上方有过多的结构或其他管路那么垂直向下型比较适用,若空间充裕可以选用垂直向上型,但应尽量考虑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注意系统的压力等级选定工作压力可分为高、中、低三类,压力5.0MPa为高压水雾。

3 安装注意事项及施工要领

3.1 水雾喷嘴的正确定位

水雾喷嘴的定位安装在整个水雾系统安装过程中十分重要,喷嘴定位的正确性直接影响系统安装的进度和决定修改的返工量,因此必须重视。

根据水雾喷嘴的有效保护范围和需要保护的危险区域,进行喷嘴位置设计和的布置,按厂家的退审图要求和定位尺寸进行定位;结合与水雾系统相关系统的布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如风管布置是否影响喷嘴效果;喷嘴定位后水雾是否对电气设备有影响等)。

3.2 严格控制喷的安装高度

水雾喷嘴安装高度必须满足喷嘴证书要求范围,同时应注意水雾系统在退审图是否有特殊要求。极限位置如锅炉、主机等上方应特别注意。

3.3 管路放样或打样时应注意管路不应有存水弯;安装后喷嘴不能被管路或其他物体或结构阻碍,影响喷嘴效果。

3.4 管路安装后按要求用压缩空气将管子内杂物吹除干净,防止堵塞滤网。

4 结束语

机舱水雾灭火系统是船舶消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船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通过对机舱水雾灭火系统要求的认知和实船管路安装和效用试验,为以后船舶施工提供更多的指导,减少材料浪费、降低返工率、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参考文献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一、消防工程的定义及范围

消防工程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主体防火要求的而专门设计的消防专用设备、设施。消防工程必须配合主体工程同步开展建设,并和主体同时投入使用。各地方政府消防主管部门(消防局)是消防工程的监管、审批单位。

消防工程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紧急疏散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等。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装置组成的,它具有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2、消防栓灭火系统是由水枪、水袋、消防栓、消防水喉、消防管道、消防水池、水箱、增压设备、和水源等组成,它具有简便快捷、使用容易、修建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国内低等级防火要求场所的首选灭火系统。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并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照采用的喷头分为两类:采用闭式洒水喷头的为闭式系统,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按照准工作状态时管道内的介质可分: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水的,为湿式系统;充满用于启动系统的有压气体的,为开式系统;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后,转换为湿式系统的,为预作用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备反应灵敏、灭火效果好、安装保养简便等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灭火系统,它基本可用于所有防火等级的场所。

4、泡沫灭火系统是目前扑救石油、化工企业、油库、地下车库场所B类大面积液体火灾最有效的灭火系统。完整的泡沫灭火系统由消防泵、泡沫贮罐、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装置、阀门及管道、电气控制装置组成。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可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按设备安装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5、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并能在防护区空间内形成各方向均一的气体浓度,而且至少能保持该灭火浓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浸渍时间,实现扑灭该防护区的空间、立体火灾。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用在不适于设置水灭火系统等其他灭火系统的环境中,比如计算机机房、重要的图书馆档案馆、移动通信基站(房)、UPS室、电池室、一般的柴油发电机房等。气体灭火系统按照灭火介质的不同可分为: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混合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等。

6、紧急疏散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是为了便于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进行逃生、疏散而设立的消防配套系统。根据《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在有人员活动、居住、工作、集会的场所都必须设立紧急疏散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因此这两个系统已经普及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场所。

除了以上阐述的几种消防灭火、自救系统外,单独设立了消防设备、设施也属于消防工程的一部分。如:防火门、防火卷帘、灭火器等。

二、消防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简要的说从消防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工程管理的目标是合法合规以及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生产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等。所有的管理车成效都是通过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的结果即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来体现。

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它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核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工程管理目标的是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工程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管理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企业声誉方面的损失,更有甚者会造成所作的消防工程没有实现消防防火、自救的目的,造成使用单位的更大的火灾损失,造成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的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必须将消防工程技术管理与工程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等同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实现优化项目管理过程。

技术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项目以及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而作为特殊工程项目的消防工程的优劣更是消防企业赖以合法生存发展的关键。要提高消防工程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技术管理这个关键。消防工程技术管理则是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是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工程技术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消防工程各阶段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求和施工企业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随着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消防工程科技有了很大的改变,防火设计也从单一的实现灭火功能,转变为防火、灭火、逃生、自救一体的综合设计,消防工程施工也转变成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调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的过程。

因此消防工程的技术管理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管理活动”。包括了熟悉图纸、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质量检验、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局审核验收等各个阶段的各项技术工作。

消防工程技术管理在时间上可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划分为: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每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下:

1、工程前期准备阶段:

在工程前期设计时,作为设计管理单位应根据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设计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投入使用的防火自救功能的实现,同时要加强人员自救逃生辅助设备、设施的配备,更主要的是要从防火的角度对工程进行整体规划,使火灾发生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在设计中必须要求设计单位将消防设计单独成章,制定防火设计专篇,这有这样才能符合石化行业防火设计要求,才能通过当地消防局得审批。在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后,应立即相关单位和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审核,组织召开图纸会审会,并从合法合规、方便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单位根据图纸会审会内容修改、细化图纸,全部完成后。工程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和工程所在地的政府的要求进行建设前的报建工作,消防审核单位为当地消防局建审科,设计图纸只有得到当地消防局建审科审审核通过后才可进行正式消防工程施工。

在成立了项目组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首先根据设计图纸收集相关消防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图纸等资料,然后着手建立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体系,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组成员技术质量责任制,制定工程质量规划。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消防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各类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的资料选择合法合规、经济适用的施工技术方案、劳动力组织计划、材料、设备投入计划等并根据此编制出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HSE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人员、设备、材料的特性编制《HSE方案》、《应急预案》等安全性文件。在各类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程管理要求对组织各级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一定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符合设计图纸的意图的前提下,对具体工作进行详细阐述,指出重点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关键点。

在正式施工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还要对分包商资质、施工人员资质进行审核,不得出现跨级承揽工程的现场,不得出现无证人员上岗的现场,只有这样才能为消防工程的顺利实现奠定人力基础。

以上技术准备工作是消防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工作的核心,对消防工程施工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必须充分收集各生产要素信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2、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时在各工序、分部、分项施工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因地制宜的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合规和经济性。对于新兴材料的使用应持慎重态度,消防工程虽未主体工程的配套工程,但是消防工程过程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主体工程能否正常使用,而新兴材料在某一些方面的质量性能可能会比普通材料好,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整体的防火性能。所以在尝试新兴材料的问题上消防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一定审慎对待。

在施工过程中不间断的对分包方的技术、质量保证能力考察。分包方的施工技术能力直接决定消防工程质量好坏,而消防工程的质量评判只有优和劣之分,所以对于不能胜任施工的分包商和作业人员一定要予以更换,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从而保证工程投入使用后的消防安全。

消防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仔细检查个技术方案的执行实施情况,对执行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对各检验批、分项、分部的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隐蔽工序的检查、验收管理,杜绝不合格品进行下步工序。若发生质量事故,应对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并监督实施和复查结果,建立质量事故档案,追溯并提出预防措施。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提出变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消防工程的变更需在既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满足相关法律、规范的条件下方可提出。建议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一般不要再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出大量变更,更不要提出如更换主要材料和改变使用用途等方面的变更,因为这类变更的提出将会为竣工阶段的消防局审核验收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

3、竣工验收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尽快组织人员完成技术档案资料、其他各类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因为消防工程不像其它工程,在消防工程竣工,通过业主、监理及各方联合验收后,还必须通过当地消防局得审核、验收,才能正式交付使用,而消防局在验收过程时会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要求对工程进行审核,一般都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如:竣工图纸与实际不符、消防产品资料不全、防火间隔不到位情况。所以尽快完成消防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有助为消防局验收争取较多的时间,从而为整体工程的投入使用争取时间。

因消防工程在我国还处于不断改进、发展的行业,所以在工程完结后总结工程技术管理成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今后工程的顺利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有了较先进的突破和创新,工程技术管理还应整理相关资料为企业修改、编制新的标准做准备。通过本阶段的总结可以使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积累和升华,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两个PDCA过程的衔接,是提高过程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四、消防工程技术管理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工程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未能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导致相关部位施工质量下降或留下质量隐患。前面已经说过了,鉴于消防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消防工程绝对不能出现任何质量隐患,哪怕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返工,都是必须的,因为这比在今后防火使用中所产生地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要要小的多,也为公司和个人避免了承担更大、更严重的法律制裁。

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进度同步甚至存在严重措施,影响工程项目的验收和工程进度,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缺失、错漏,给以后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带来困难,也难以给项目管理的其它方面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对项目技术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建立或落实项目质量管理制度,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权利过低。应当在公司一级的文件中明确对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各技术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从程序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中的地位,提高他们的权威。

2、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不足:

当前中海油和社会上公司新开工项目迅速增加,不断增多的新施工单位需要引进有经验的消防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并且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吸纳了不少消防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导致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匮乏和从事消防管理工作的人员达不到相应素质和资质要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公司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公司需要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加企业的人才资源。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开拓自身的眼界、增长知识、了解国内外最新消防动态和科技,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逐步缓解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和技术水准不高的问题。

3、工程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7

1 引言

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由57个国家共同签定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决定逐步停止生产和逐步限制使用氟里昂、哈龙灭火剂。而目前七氟丙烷灭火剂则是取代卤代烷灭火剂的理想产品。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它对臭氧层无破坏,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比较短,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是集气体灭火、自动控制及火灾探测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型自动灭火装置,具有设计先进、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环保良好等特点,在大型建筑消防灭火当中被广泛采用,下面,就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及调试进行介绍。

2 管道及设备的施工

2.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及管道、管件的采购管道表面涂覆防锈处理管道排布,支、吊架制作墙壁开孔、穿套管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备安装、启动系统安装钢管套丝、管道连接、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备选择阀与管道的对接管道气密性和强度试验系统调试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调试、验收、交付使用。

2.2 管道系统施工要点

(1)管材及管件

系统中采用的管材及管件必须符合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管道与管件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2)管道布置要求

应满足各防护区的吊顶标高要求,支架制作应参考现场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吊、支架形式制作及安装。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3)吹扫及试压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要求,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或气压严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扫。

2.3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备施工要点

灭火系统设备安装在钢瓶储存间,钢瓶储存间是气体灭火系统的核心,钢瓶储存间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应充分考虑预留操作空间(钢瓶与建筑墙体净距1m为宜)和调试检修通道,以便日后的正常使用。钢瓶储存间设备的安装分为以下几部分。

(1)钢瓶固定架和集流管的安装

钢瓶固定架是灭火剂钢瓶和启动钢瓶的固定支架,其功能是将灭火剂储存钢瓶和气动启动钢瓶可靠固定,使钢瓶的安装位置相对固定、排放整齐,并保证在灭火剂喷放时,在巨大气流冲击下能够可靠和稳固的固定气瓶,以防钢瓶组因气流的冲击而倾倒或晃动造成危险。

钢瓶固定架宜采用组合焊接方法制造,即首先将立柱、底板等配件在其生产厂家焊接成组件,然后在钢瓶间按图纸结构组焊为成品。将钢瓶固定支架和启动瓶固定支架按钢瓶间布置图安装在相应位置,再将集流管固定在钢瓶架上,并用U形卡夹固定。最后将选择阀安装在集流管对应接口上,各选择阀出口与对应防护区的管道应连接牢固,在距离选择阀出口约50cm处的连接管道上焊接压力反馈装置底座。封堵各防护区管道末端,利用压力反馈装置底座接口对各防护区进行气压密封性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

集流管是钢瓶组灭火剂气体喷放后药剂的集合管道,当系统启动灭火剂储存钢瓶,药剂首先喷放至集流管,经集流管汇合后再经选择阀、灭火剂输送管道和喷嘴,将灭火药剂均匀喷洒在指定的防火区域。集流管是承受高压力的设备,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密封性试验。

(2)灭火剂钢瓶组和启动钢瓶的安装

灭火药剂钢瓶组包含单向阀和连接软管,如图1所示。

启动气体钢瓶组包含电磁阀、启动管路、气路单向阀及启动管件。首先将灭火药剂钢瓶组可靠固定在钢瓶固定架上(压力表接口必须朝向操作者,与容器阀方向一致),将单向阀安装在集流管接口上并做好密封层,接着将单向阀与容器阀出口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按照气动启动管路连接图连接启动瓶组、选择阀和灭火剂瓶组容器阀的启动头接口,并按要求加装气路单向阀,而后安装灭火药剂容器阀手柄,最后再将各接口连接部位紧固一遍。待系统调试完毕交付使用时,将电磁启动阀接线与24V电源线连接,同时将压力反馈装置的接线与控制器连接,再将灭火药剂容器阀的保险销拆除,如图2所示。

3 七氟丙烷灭火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配合结构预埋管路敷设扫管、布线报警设备及控制设备安装系统调试。

3.2 电气管线安装

埋入墙体内的钢管离表面层的净距应大于30mm,在砖墙内剔槽敷设时,必须用强度等级大于M10#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其厚度大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钢管在通过建筑物的伸缩逢、沉降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时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钢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敷设到设备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干燥房屋内,可在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管口应包扎严密;在室外或潮湿房屋内,可在管口处装设防水弯头,防水弯头引出的导线应加套绝缘保护软管,导线经防水弯头后再引入设备。

3.3 自动报警系统布线安装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如表1所示。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阻燃铜芯绝缘导线或阻燃铜芯绝缘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3)导线穿入钢管后,在导线出口处,加装导线保护装置。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得有扭结和接头,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4)消防控制设备箱(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引入主机的电线、电缆及其它各种箱、盘、联动柜的电线、电缆应配线整齐、避免交叉并牢固固定;端子板每个端子接线不超过2根;活动地板下敷设的电线、电缆应加线槽;设备的接出电线电缆,应标明其用途与功能。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7)主机、联动柜、多功能综合控制台等交流主电源,由本消防控制室专用UPS双路电源箱直接引入,严禁使用插头、插座连接,交流AC220V主电源应有明显标记。

3.4 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点型探测器至建筑墙体、结构梁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探测器周围50cm内,不应有遮挡物;当梁高度高出结构顶板超过60c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2)探测器至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cm;在宽度小于2m的内走道顶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末端建筑墙体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3)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15cm余量,端头处应有明显标志,底座出线孔应封堵,安装完毕后的底座应采取防尘保护措施。

4)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采取防潮、防尘、防腐措施。

5)当报警控制器单列布置时,控制器面盘前的操作距离不小于1.5m,当控制器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0m;控制器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控制器后面维修间距不应小于1m;集中式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3.5 自动报警系统接地及绝缘

采用单独工作接地时,阻值应不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时,阻值应小于1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完后,对每一回路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绝缘阻值应大于20MΩ。

4 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调试

1)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

2)火灾报警系统调试,应先分别对探测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和联动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各单机设备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3)火灾报警系统调试合格后,可进行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应对每个防护区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和备用灭火剂贮存容器切换操作试验。

4) 进行调试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避免灭火剂的误喷射。

5) 模拟喷气试验的结果,应符合规定:试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且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贮瓶间内的设备和对应防护区内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

5 工程应用

某办公楼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位于二层,其四个防护区为人事档案室、档案室、计算机房和UPS机房。按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规范,采用有管网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按组合分配系统设计,分别保护人事档案室、档案室、计算机房和UPS机房各防护区。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于2010年1月中旬完成联动调试,经消防检测和消防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有效地保护了人事档案室、档案室、计算机房和UPS机房的安全高效使用。

6 结束语

总之,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对防护区的保护反应速度快,效率高,系统稳定,清洁无毒害,对保护的物品无任何损坏,因此,该系统在消防灭火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加强系统的施工及调试工作,使得系统能在火灾的状况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8

     1. 工程概况和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1.1概况及其特征。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供水、航运以及水库养殖等任务的综合利用工程。其工程规模为:水库总库容为7.76×107m3;电站总装机容量60MW。

    该工程位于贡水左岸支流桃江下游赣县大田乡夏湖村境内,距赣县县城约28Km。桃江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气温19.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6℃,多年平均蒸发量1576.2 mm。

    工程是由挡水坝、溢流坝、河床式发电厂房、船筏道及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对象是水电站建筑物及其机电设备。其中水电站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含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高压开关室、厂用屏配电室、油库、机修车间和坝区等。除检修期外,水电站及其机电设备一般都处于生产运行状态。

    1.2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本工程消防设计依据国家、行业颁布的下列现行规程规范进行: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93) (99年版)

    (7)电力系统设备典型消防规程(GB 5027-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9)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DL /T5186-200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04-29)

    (11)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4717-93)

    (12)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便于管理、经济实用的方针,并结合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如下基本设计原则:

    在消防区内,按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畅通的安全通道,设置安全出口及其标志;

    以生产重要性和火灾危险性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特殊部位按防火规范采取其它消防措施;

    在电站设置消防控制中心(计算机房旁)和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电源采用双可靠独立电源;

    采取消防车、消火栓、CO2灭火和干粉灭火器四种灭火方式,消防用水取自可靠而充足的水源;

    设置通风排烟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9

1.引言

火灾是一种对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给人们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的事故。航行于海上的船舶如果发生火灾,后果更为严重,由于船上地方狭小、设备集中、载有易燃物品,因而扑救条件比陆上差,人员脱险也较陆上困难,且很难得到快速的救援。因而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施救,因此,船舶消防系统是船舶保证安全的重要系统。

2. 船舶消防系统概述

船舶消防系统是为了预防船舶火灾,保护船上人员货物安全的设备系统。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要求,船舶上除了必备的消防水系统,手提式灭火器,还必须设置符合《消防系统安全规则》的固定式灭火系统[1]。固定式灭火系统的分类根据灭火介质的不同,一般分为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压力水雾灭火系统等三种,每艘船根据其大小、航行区域、载货种类相应设置一种或几种固定式灭火系统[2]。本文简要介绍了船舶上比较常用的是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和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2.1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按其发泡倍数分为三种:发泡倍数低于20倍的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介于21~200倍之间的为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介于201~1000倍之间为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其中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具有发泡倍数高、灭火效率强、灭火迅速,极强渗透性等特点。能快速充满大空间的火灾区域,阻断火灾的燃烧蔓延等特点,不但适用于扑灭一般火灾,对于扑灭油类火灾更为合适。因此船舶中除了机器处所外,货油舱甲板上也常采用泡沫灭火系统[3]。

泡沫液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冷却、窒息和隔离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泡沫原液和海水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混入空气而产生泡沫。泡沫群大量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形成泡沫覆盖层,使燃烧物的表面与空气隔绝,同时泡沫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降低燃烧物附近氧气的浓度,起到窒息灭火作用。其次,泡沫层还能阻止燃烧区的热量作用于燃烧物质的表面,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通过冷却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船舶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通常由泡沫舱+泡沫泵+比例混合器+主干管道+喷嘴或泡沫消防炮等组成。通常泡沫舱、泡沫泵及比例混合器通常存放于机舱内,喷嘴或消防炮的布置应保证喷射泡沫能有效覆盖所有的灭火区域。

采用泡沫灭火系统时,首先应计算需要船舶上需要保护区域的面积。根据发泡倍数确定泡沫原液的容量,泡沫原液和海水的比例通常为3%~6%,确保船舶上携带的泡沫原液容量足够覆盖船舶需要的灭火区域,根据发泡率确定泵的有关参数。扑灭A类火灾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最高保护高度的1.1倍,且应高出最高保护对象0.6m以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水泵或泡沫混合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保护区域的时间不大于5分钟,淹没时间一般不大于5分钟,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用于扑灭A、B类火灾时,系统水和泡沫液连续供应时间一般不应小于12分钟,对于货油船舶,泡沫持续供应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

2.2 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根据规定,设有燃油锅炉或燃油装置的A类机器处所,设有内燃机的A类机器处所及用于载运油箱中备有自用燃料的机动车辆的密闭装货处所,1000总吨及以上客船的装货处所(除运载危险货物外),2000总吨及以上货船的装货处所(除运载危险货物外)等,一般均应装设固定式高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3]。

二氧化碳灭火作用主要是窒息,其次是冷却。灭火中,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氧气含量的降低会使燃烧时热的产生率减小,当热产生率减小到低于热散失率的程度,火焰就会熄灭。另一方面,因热焓降低,温度会急剧下降,二氧化碳有一部分会转变为微粒的固体粒子——干冰。干冰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升华,即产生冷却燃烧物的作用。

船舶上固定式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控制阀+气体释放阀+主干管道+气体释放喷头组成。船舶中的二氧化碳气瓶存放室,应位于安全和随时可到达的地方,并应有经主管机关满意的有效通风。这种存放室的任何进口最好应开向开敞甲板,且在任何情况下应与被保护场所分开。出入口的门应该是气密的,构成这种存放室的舱壁和甲板应是气密和适当隔热的。

采用二氧化碳灭火时,首先要计算船舶居住区、机舱以及其它需要保护区域的体积,得出船上所需携带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使用CO2作为装货处所的灭火剂时,所备此种气体的数量应足以发出体积至少等于该船能密封的最大货舱总容积的30%的自由气体。当使用CO2作为甲类机器处所的灭火剂时,所携此种气体的数量应足以发出至少等于下列两者中较大值的自由气体:最大处所总容积的40%或最大处所包括机舱棚在内的全部容积的35%。此外,由于过量二氧化碳会导致人窒息死亡,为了船上人员的安全,对经常有人员在内部工作或出入的处所,应设有施放灭火剂的自动声响报警装置,它应在灭火剂施放至少20秒前发出警报,以便工作人员迅速撤离[3]。

3. 结束语

与陆地相比,船舶内部结构复杂,分舱多,通道狭窄,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因此火灾扑救条件较为恶略,固定式灭火系统是扑救船舶火灾十分重要的设施,被视为灭火自救的最后依靠手段,因此了解并熟悉固定式灭火系统,是保证船舶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10

1.概述

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以高效、快速、电气绝缘性高、清洁等优异性能,越来越多的被选用和安装在建筑物内部,在降低、消除火灾的危害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气体灭火剂可以用于扑救可燃固体(A类)表面、甲、乙、丙类液体(B类)、可燃气体(C类)和电气(E类)等的火灾。典型的应用场所或对象包括:电器和电子设备、通讯设备、易燃可燃的液体和气体、其他高价值的财产和重要部位(图书、档案、票据、文件资料库)等。

然而,在目前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当中,对系统的设计浓度、喷射时间、喷嘴大小等问题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虑,但是往往忽略了泄压口的设置问题。事实上合理的泄压口设置关系到能否成功灭火甚至是人身的安全,国内在灭火试验中多次表面,由于泄压口的设置问题而引起防护区围护结构损坏的事例。

2.泄压口的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泄压口由装饰面板、阀门组件、箱体部件、装置启闭执行驱动部件或装置固定框架组件等部件及配套的辅助设备组成。一般分无电源式系列结构和有电源式系列结构两种。

其工作原理是,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并喷射灭火气体。此时,对于无电源系列结构泄压口,当作用在叶片或盖板组件上的气体压力值达到设定压力值时,压力调节驱动部件立即驱动叶片或盖板开启泄压;而对于有电源系列结构泄压口,当压力检测装置达到设定压力值时,通过控制信号启动电动驱动部件,迅速开启叶片或盖板,泄放出防护区内超压气体,以避免建筑物墙体、门、窗、玻璃等围护结构遭受破坏和导致灭火失败。

当防护区内的压强降到设定值以下时,泄压口中的叶片或盖板将自动关闭,维持防护区内灭火剂的灭火浓度,使其达到一定的灭火浸渍时间,将火灾及时扑灭。

3.设置泄压口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各设计部门对建筑物,无论轻型和高层建筑,还是标准建筑及地下建筑,防护区内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均为1.2kPa,该值的设定是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标准中3.2.6条款。

对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一般为灭火设计浓度8%~10%。当七氟丙烷灭火剂释放到一个完全密封的防护区,驱动气体(氮气)的释放和七氟丙烷灭火剂在20°C标准大气压下,气化使防护区压强随之升高,试验数据表明,防护区内压强升高值为8~10KPa,这个压强值将超过轻型、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1.2kPa的6~8倍。对于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内的压强值甚至超过允许压强1.2 KPa的25倍以上,足可以摧毁防护区内整个围护结构。[2]

近几年来,采用泄压口的多为一些重点工程和项目,对防护区内温度和湿度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对防护区的密封性要求也很高。2006年3月2日的《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中,从设计要求条款和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计算公式条款用词来看,无论防护区门窗密封性好与差和防护区门安装的是否为外开弹簧门或弹性闭门器,如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则防护区内都必须安装泄压口。

4.泄压口常见注意事项

4.1泄压口的安装位置

在不影响泄压口正常工作的同时,泄压口应选择排放的路径应最短,并能有利于将超压的灭火气体快速排放到建筑外部的位置上。

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中3.2.8条规定,“泄压口宜设置在外墙上”,也即是说应优先安装在外墙上。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建筑,部分防护区的墙不靠近大楼的外墙,靠走廊内墙。此时,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中3.2.8条规定,“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即也可安装在靠近走道的内墙上。

对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中3.2.7条规定,“泄压口应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目前,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常见的是七氟丙烷、IG541混合气体,其比重均比空气重。当灭火系统自防护区顶部向下喷射灭火剂时,由于灭火剂的比重最大,防护区内部地面的灭火剂浓度最大,有利于迅速扑灭火灾。而防护区顶部大多数将会是被压缩的空气。泄压口设置在防护区净高度2/3以上位置时,在达到释放压力时,排出的将会是以压缩空气为主,即减少了灭火剂的流失,从而在保护围护结构的同时,确保了快速扑灭火灾。

4.2泄压口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安装泄压口时,应先详细阅读说明书,同时应严格安装书中的要求进行安装、检测和维修。安装时应注意泄压方向,倒装将会导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在泄压口安装和检测合格后,装置应处于关闭状态。

参考文献:

[1]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

[2] 朱劲武.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自动泄压装置)设计与安装使用[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年第9期.

上接第100页

⑴ 新建管网应按标准要求配置可实施平衡调节的各类装置。

⑵ 既有管网应做好相应改造,使其具备平衡调节能力。

5.1.3室内系统

⑴ 新建住宅按标准要求在散热器安装恒温阀。

⑵ 既有住宅在节能改造中按标准要求在散热器安装恒温阀。

5.1.4热计量装置的设置(新建、既有)

⑴ 锅炉房、热力站一次水进口和二次水出口均应设置计量总供热量的热量表。

⑵ 楼栋的各热入口均应分设各热力入口的热量表

5.2供暖系统散热器技能

目前国内市场流行的独立供暖系统主要有低温热水散热器供暖,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空调供暖和电供暖等几种形式。地面辐射供暖主要以辐射方式传送热量,这种直接迅速的传送方式热量无须通过任何介质便可传给供暖对象,降低了传热成本,提高了热效率。因此地面供暖可以用较低的室内设计温度(16-20℃)达到较高室内设计温度(18-22℃)的对流散热的供暖效果。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1℃可节约燃料10%。同时其散热损失亦小。地面辐射供暖正以其自身的特点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在其发展前景中必将伴随巨大的节能效果。

5.3供暖系统热源技能

热电联产是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以燃煤方式的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进行比较,为产出同样数量的热力和电力,热电联产方式可以比热电分产可以节约1/3左右的燃煤(仅从热源角度进行比较,未比较二者的热网损失),综合效率可由50%提高到75%

5.4使用绿色新型采暖系统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既是一种能量消耗系统,也是能量生产系统,它具有节能、清洁与环保、舒适性好、便于热计量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的采暖方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邹 平 华.借鉴俄罗斯经脸积极发展我国集中供热事业[J].暖通与空调,2000, (4)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TU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063-01

在大多数高层建筑中,水喷雾灭火系统都用于燃气、燃油锅炉房和多油开关室、柴油发电机房等主要的设备间中使用,由于这些部位都属于重点防火部位,所以要求灭火系统一定要具有准确性和及时性。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中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水喷雾灭火系统主要的自控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这些问题来深入探讨具体的解决措施。

1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

水喷雾灭火系统主要由水源、供水设备、管道、雨淋阀组、过滤器和水雾喷头等组成,并通过向被保护对象喷射水雾来达到灭火或冷却的目的,雨淋阀组是水喷雾灭火系统中主要的动作机构,通过控制雨淋阀组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按照相关规定,水喷雾灭火系统应设有手动、自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又包过湿式和电气控制。①湿式控制。在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中,应该设置闭式喷头,并利用传动管来连接雨淋阀隔膜室。在发生火灾时,闭式喷头打开喷水,雨淋阀隔膜室的压力也会随之降低,雨淋阀被打开而起到水喷雾灭火的作用;②电气控制。在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中,需要设有感温和感烟探测器,并使之连接到火灾自动报警主机。当火灾自动报警主机收到火灾信号时,就会发出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开启信号,这时雨淋阀隔膜室的压力就会下降,雨淋阀被打开而发挥灭火的作用。

2 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两种自动控制的成本较高。在大多数高层建筑中,在保护区内都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以一般都会利用电气控制的方式来设计水喷雾灭火系统,而取消了湿式自动控制。在某高层建筑中,其发电机房对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了两种设计方式,包括电气控制方式和湿式控制方式,这两种控制方式一共花费了将近12万的投入。其中共设立了两组水喷雾泵,一组雨淋阀,12个高速水雾喷头,8个闭式喷头,系统的最低工作压力为0.35 MPa,闭式喷头需用高速6.6 m,但此工程的闭式喷头安装的实际高度已经大于6.6 m,需要再做处理。通过对系统的研究,如果将湿式控制取消,不会影响灭火系统的性能和整体使用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工程的投入。

2)湿式控制管路出现设置错误的现象,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在某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中,就使用了湿式控制的水喷雾灭火系统,其传动管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连接的同时也和雨淋阀隔膜室相连接,而技术人员在图纸会审时没有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从而导致在工程完工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压力波动经常会影响到隔膜室的压力而使之出现误动作。在工程施工中,如果没有按照规范来安装闭式喷头,在无吊顶时将喷头朝下安装或离顶板太远,都会影响闭式喷头的正常功能,从而使灭火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3)电气控制采用的消防控制模块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在一些高层建筑系统设计中一般都使用模块控制,若报警设备缺乏稳定性,控制模块出现故障后,电磁阀就不能打开淋浴阀,从而使灭火功能无法发挥。

4)电气控制时电磁阀不能动作,系统失灵。某高层建筑中的发电机房采用的就是电气控制水喷雾灭火系统,在系统安装调试时发出启动信号之后,雨淋阀没有被打开,在经过仔细的检查之后发现,出现异常的原因主要是电磁阀被异物卡住,所以造成系统的失灵。

5)对某些不适合使用湿式控制的高层建筑使用湿式控制。湿式控制的闭式喷头动作时,喷射出的水流是未经过雾化的,这对要求电气绝缘效果较高的场所来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多油开关室、电力变压器室等。

3 高层建筑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控制的改进措施

1)在使用电气控制时,应该采用多线控制形式,并且在雨淋阀隔膜室并联安装两组电磁阀。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总结研究得出,多线控制性能所具有的稳定性要高于总线控制,二组电磁阀所能降低的系统故障率要大于单个电磁阀。通过对这种方式的调查研究来看,该系统在运行几年之后,没有出现任何故障,这就证明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水喷雾灭火器系统的稳定性。

2)在必须使用湿式控制时,闭式喷头要仅与雨淋阀隔膜室相连接,不能同时连接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闭式喷头安装的规范性。

3)在系统自动控制中应该将电气控制作为的首选方式。在拥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中,应将电气控制方式作为首选方式,就是利用报警系统来作为控制元件和探测,取消湿式控制,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对于不适合使用湿式控制方式的高层建筑,更应使用电气控制。

4)在水喷雾灭火系统安装时,应该做好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弥补和改进,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案。

通过以上几点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喷雾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从而使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灭火的功能。水喷雾灭火系统由于具有高效、环保、经济和安全等主要特点,已经为被交通、建筑和石化等部门所利用,在水喷雾灭火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得到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有利于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4 总结

水喷雾系统是近年来使用较广泛的消防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使现有的灭火手段得到丰富,也增加了消防系统的安全性。这一系统由于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高层建筑的使用中,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都需要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进行完善和处理。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控制的探讨,了解到系统自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为今后自动控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J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2?0048?03

电气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电源供电、车辆起动、车体防护、重要参数信息指示以及灯光、音响的提供等功能,其各项功能的实现将直接影响整车战技性能的发挥[1?2]。由于电气设备故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有必要在车辆使用前后对整车技术状况进行普查,方便车俩的管理与使用。然而,针对车辆多个电气设备实施系统精确性能测试耗时较长,这在基层级测试过程中难以实现,同时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本文以面向任务的装备性能普查为目标,设计一种车辆电气系统不解体快速技术状况检测方法,并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车辆电气系统总体性能,为车辆动用提供数据支持。

1 总体测试方案

针对快速技术状况检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分层测试方案,首先进行总体指标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任务确定底层检测方案,实施检测。检测方案如图1所示。总体指标检测主要通过对检测仪表的观察,对起动过程的经验判断,初步判断被测车辆电源系统、起动系统、检测仪表是否存在明显故障[3],完成整车基本信息收集,给出整车性能初步评估,为底层测试方案的确定提供基础信息。

底层指标检测根据总体指标检测提供的基础信息、车辆历史状况记录以及本次车辆保障任务的要求,确定各子系统检测方案,综合运用目测、手动检查及仪器测试等多种手段,对各电气子系统的技术状况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检测,给出各子系统状态描述,为车辆具体性能评估提供信息支持。

2 测试手段的选择

电气系统各子系统相对独立, 测试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系统采用通用的分布式节点设计,根据被测子系统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测试终端。考虑到测试时间要求短,针对性强,有必要对测试手段及测试层次进行选择与优化。可直接通过观察、试验实现性能测试的被测设备要求尽量简化其测试手段,特别是有自检功能的子系统,尽量利用其自检功能完成测试。对于检测过程繁琐,检测节点难于安装的系统,可采用系统内分层测试方式[4],首先进行1级参数测试,在1级参数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级参数检查。

根据以上规则,最终确定整个检测过程中基本信息的采集、灭火系统自检、仪表系统检测、辅助部件检测由测控人员直接手动实施,并通过PDA无线输入终端传入测控主机。电源系统检测、起动系统检测、灭火系统部件级测试采用专用检测控制终端,设计有专门的检测接口电路,实现子系统的分布式检测,检测结果通过数据总线传入测控主机。

测试原理如图2所示。

3 测试流程的整合与优化

各测试项目的内容虽然相对独立,但各测试项目需要放在一个整体测试流程中实施,为节省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需要对测试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测试流程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需要考虑各测试流程准备工作的相互制约。如电源系统测试需要车辆起动,并使发动机达到充电转速,这就需要测试时合理设计测试流程,避免重复起车或重复开关电路总开关。

(2) 测试流程还应考虑被测系统的重要程度,如电源系统、起动系统较为重要,有些任务可能只需完成此两项测试即可,应该优先测试。而辅助部件功能相对单一,可放在后面测试,甚至不测。

(3) 测试节点的安装也应该在测试流程设计中考虑,部分测试内容可使用相同测试节点,如蓄电池容量测试、起动系统空载试验和电源系统试验,均需使用蓄电池电压采集节点,可尽量集中测试。

最终测试流程的确立还应考虑测试目标、前期基本信息采集、历史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采用智能决策专家系统,综合考虑多种决定因素,自动生成测试流程。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4 电气系统评估体系

车辆电气系统总体性能可分为“良好”、“堪用”、“禁用”三类,其具体效能的定位又与各电气分系统的状态有关(分系统状态也可分为“良好”、 “堪用”、“禁用”),因此要实现整体性能的评估,必须实现各分系统效能的评估[5]。评估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根据评估体系,系统完成不见检测及故障诊断,通过元件结论评估部件性能,评估子系统性能,通过子系统性能评估车辆电气系统整体性能。其评估流程如图5所示。

面向装备动用的车辆电气系统评估涉及装备运用的各个侧面,评估内容进而也具有多层次新性,为完整、清晰地表述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以装备结构划分为主线展开,具体分为任务层,能力层,功能层三个层次。各分系统根据测试项目,测试部件的不同,评估方法各不相同。以灭火系统为例,某车型含两套灭火系统,包括一套灭火系统及一套灭火抑爆系统,系统良好必须要求灭火系统及灭火抑爆系统均处于良好状态,但只要有一套系统处于其他状态,那么性能的评估就变得比较复杂。通过分析发现灭火系统能实现战斗室和动力室灭火功能,灭火抑爆系统主要用于战斗室灭火,因此灭火系统评估权值较大,而灭火抑爆系统评估权值较小,最终可根据经验把知识存入专家系统的评估矩阵中,评估子系统性能。表1列出了两部件系统的评估矩阵结构。

3为禁用。

在各分系统性能评估完成后可进行总体性能评估。评估时,同样应考虑各子系统权值,如电源系统直接决定车辆其他用电设备性能的发挥,起动系统直接制约车辆机动性能,权值应很大;而灭火系统在作战任务中作用较大,但其他情况作用较小,权值可适中;而辅助部件功能相对单一权值可较小,根据以上规则可确定某车型电气系统评估矩阵如表2所示。

5 结 论

本文以面向任务的性能普查为目标,在缩短测试时间,简化测试手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车辆电气设备不解体测试方法,优化了测试流程,并提出了评估方案,该方案能够短时内完成所有车载电气设备总体性能的评估,为车辆动用提供数据支持,方便车辆的管理使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豫南,谢永成.装甲车辆电气与电子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 杨军,冯振声,黄考利,等.装备智能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 中国人民总装通保部.ZTZ96式坦克修理指南电气设备与检测仪表[M].北京:中国人民总装通保部,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