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艺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7:59

媒体艺术论文

媒体艺术论文篇1

这里要指出,无论对“波”的中间处理方式如何变化,“波”仍旧是视听造型艺术的基质,“比特”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而“基因”是构成信息有机艺术的内在源泉。“波”不会因为有数字“比特”的概念而失去在新媒体艺术中参与造型的机会,媒体艺术中的电讯号也不因为“基因”而失去参与信息传递和运算的功用。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复杂的共生。此外,在我们固有的印象里,艺术始终是在一个空间和(或)时间内由专门的艺术家来创作,而在另一个时空内呈现给受众。这便造成舞台上下、银幕内外、画里画外,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明显的区分和距离感。身份的客体化无情地将大众与艺术的生成剥离开,转而塑造单向的接受者(受众)。新媒体艺术则不同,它倾向于打破这种传统的时空秩序。随着数字交互与感知技术的逐步普及,新媒体艺术越发体现出其快速传导、即时反馈的优势,继而趋向于沉浸式的心理体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艺术“接受者”,无须在另一时空中苦苦等待艺术创作的果实,而是艺术生成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创作与欣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在空间的体验上导致各种交互和虚拟,而在时间上致使艺术的生成在个性化体验与偶发性感触方面显著增强。过程性的沉浸式体验逐渐成为新媒体艺术在展览形态中的重要表达方式。除以上提及的数字性、过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体艺术还具有其他多种特征。这其中有一些特点是原有的艺术形态所不具备的。

比如跨越时空的即时性体验,是基于远距离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分隔两地的信息呈现在同一时间中,获得即时性呼应。2004年中国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创作的《友谊井•第三只眼》系列作品就借助网络实时影像传输技术连通了中国上海与挪威奥斯陆、中国成都与法国蒙特利埃,人们可以通过井中多媒体影像来互动交流,感受的传递就源于跨越空间的惊诧。如果我们把研究视野放大至人类艺术史的全过程,就不难发现,新媒体艺术的上述特性是艺术历史发展中的自然结果,某些要素于艺术审美的原初体验中早已存在,又因造型手段的发展而式微,却又随着新的媒介呈现方式的出现而复兴。例如新媒体艺术的“参与性”就绝非是新媒体所独有的艺术形式或属性。对艺术生成过程的“参与”可以追溯到艺术诞生的早期,原初的艺术创造即使不是大众的,也绝非如今天这般分工明确。没有证据显示原始艺术的创造是由专门的艺术家独立完成的。例如原始部落的舞蹈,本就是大众参与的愉悦性审美体验,辛苦了许久的人们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自发地舞之蹈之,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可见“参与”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接触艺术美的重要方式之一。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特征的概念范畴也多有延展。即新媒体不仅仅是在传播介质上的更新,它更透过网络、虚拟、互动等一系列参与形式,使艺术“创作与接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使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间的距离感逐渐消退,从而更多地表现出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性趋向。生活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生活,曾经是对立的两极,而今它们已随市场、消费与日常文化的延展而逐渐趋向融合。简言之,新媒体艺术在造型呈现上亲近于数字虚拟,在艺术语汇上趋向于多媒融合,在行动上贴近于实时交互,而在价值追求上指向平等、参与和共享。这些都与长久以来现代主义艺术及其主体性主张所导致的两极化取向背道而驰。显而易见,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更是艺术观念上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拨。一场对主体性及其艺术观念的反思渐渐在当下新的艺术实践及艺术思潮中孕育而生。

二、主体性与艺术观念的反思

总的来说,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是以现代主体性(subjectivity)观念为基础的。这种观念自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的方式逐步确立人类自我意识的主体性以来,已成为现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代性无疑同主体性捆绑在一起而对长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态起到决定作用,即以科学精神追求真理、以民主政治建立秩序、以艺术自律呈现审美———这正是构筑在理性基础上的主体性的延伸。现代性的三位一体取决于理智的客观性、合目的性及有效性,知识的客体化必然伴随着现代性树立起自我理解和自我指涉的权威地位。现代世界的原则是主体的自由,这自由完全取决于“思考状态下的自我”———即主观理性与整体同一性在思维主体上的反映。思考的自主性对人类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帮助人们摆脱康德所谓的“不成熟状态”[1](P22);摆脱蒙昧的束缚、破除中世纪神权强加在人身上的奴役与枷锁。主体性成为理性贯穿现代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一条重要线索。然而自19世纪末以降,人们对主体性问题及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普遍理解不断提出质疑。尼采认为,有行动的主体才会有行动发生。这实际上将“存在”问题与主体性并置起来。继而海德格尔将现代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我们称之为现代的时期……是以人成为所有存在的中心和尺度为标志的”[2](P28)。

人取代了自然万物,而成为一般主体,即所有存在的基础。于是,人的自我意识、经验及其延续(再现性地)凌驾于自然万物的瞬息万变之上,成为真理的教条。现代性成为所有对象化和再现的基础,亦即笛卡尔将自我意识的主体性确立为所有“再现”的绝对基础。这足以揭示现代性所潜藏的隐患。首先,这隐患来自再现(represent)对在场(present)①的剥蚀。存在最终被转变为再现在主体世界中的客体,真理被转变为主观的确定性。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人类主体性的再现。而再现的统治地位预示着整个现代性及其文化环境正日益陷入一个先验的、单向传导的、教条式的危局之中。先验的主体性已然过时,声讨之声此起彼伏。无疑,今天的新媒体艺术正实践着这样的对主体性的反思。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艺术试图摆脱传统再现性艺术,打破由艺术家向受众的单向思维传递模式,而建立在场性的艺术交往。再现性,注重表达主体性思维和创作者的权力意志(某种笃信灵魂的历史观);而在场性,注重每一个个体的多元存在。从后现代性的角度看,现代性文艺容易铸就作者权威,将其推向高高在上的话语逻辑顶峰。于是,“审美现代性”变成脱离大众、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笛卡尔对主体性的美好初衷已被现代性演绎为“我思故‘你’在”的悲剧,即以少数人(作者)的思维及其单向传递的再现来左右大众的存在。后现代性恰恰致力于填平高雅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沟壑。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上,一个由澳大利亚和美国联合创作的新媒体艺术品———《无声攻击》①,正好凸显出这种艺术观念的内在趋向。作品将远在澳洲实验室中的鼠脑细胞及其所含神经元阵列放大,通过网络与北京展览现场的机器阵列相连,参观者漫步在这个柱形阵列之中,其位置和移动会透过每根柱子上的传感器(带有机械滑动装置和圆珠笔)实时地反馈给鼠脑细胞,后者根据这些数据发出生物电指令并传回北京,阵列柱子上的机械装置依据这些指令上下滑动并旋转,过程中带动笔在每根柱子上留下一圈圈螺旋痕迹。这个作品相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人不再作为绝对的思维主体对艺术呈现负责,取而代之的是动物神经元细胞的自主映射;其二,打破了再现式的结果性艺术,而提倡实时参与中的过程性体验的生成;其三,人与艺术品的关系由完全的创作者或欣赏者变为置身其中的客体参与者。这些变化本身就是对现代性主体观念的反思。《无声攻击》利用观众在建筑般空间阵列(放大了的“神经元活动”)中的客体存在来激活培养皿中的生物细胞并获取反馈信息,最终实现交互性内心体验。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尕在《延展生命》中写道,“生命不仅受灵魂和理性的支配,也受电脑运算法则和程序语句的驱动。生命的多样化是数字当代中新的主体基础,它摆脱了再现的傲慢。它是一种既不源自文化也不源自自然的生动显现,摆脱了拟人的模仿,摒弃了人类中心论的排他性”[3]。

这是为什么近来“有机艺术”在新媒体艺术中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与数字化编程操控为基础的“硅艺术”不同,以各种动植物细胞、基因、生物电、生物芯片为基质的新媒体艺术创作,找到了人类主体性思维以外的、原生于自然的灵感驱动力。这充分表明,不论是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化,还是从再现的结果到在场的参与,都意味着新媒体在艺术观念上具有反思“主体性”的趋向。其次,再现的背后意味着主体性意志的沉淀,以及随之而来———工具理性的崛起,这是现代性危机的另一个状况。“理性”泄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它一方面彪炳着客观规律与客体存在的重要性,一方面又无可避免地构筑在主体思维之上;这种双重身份使它既是征服的主体(Sub-ject),又可能成为被征服的对象(subject)。现性既然能够驾驭客观事物,就无可避免地通向工具统治,并使人类导向功利主义,进而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不断被物化。工具理性将主体的欲望视为现代性的根本目的,形成工具统治的意志。这种意志不仅控制着物,也囚拘着人。现性日益使人成为世界的中心,油然而生的傲慢强化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体必然性。这使得现代性解蔽(摆脱蒙蔽)的过程受到阻碍,即海德格尔所说,在工具统治的意志下,人依仗自身的中心利益“向自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求它提供可以提取的一切能源……由此自然成为一个采矿区”[4](P14)。而被置于主体性地位之上的人却难以全面审视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责任。因此,想要真正祛除现代性的阴魂,就必须对主体性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联系。随着数字技术、生命科技的蓬勃发展,新的媒介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延展。新媒体艺术正逐步唤起某种“生态意识”②,这使得当下新媒体艺术观念将不仅是体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更着重于新技术条件下对生命意涵的伦理思考。

三、“新媒体艺术观念”与中国

有关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研讨对于推动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面向新媒体艺术的本土化梳理,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本无国界。在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它虽不乏本土化的特质与闪光点,但毕竟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论是西方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及艺术观念,对中国的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在影响的基础上)不断认识、理解、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而从上世纪后15年张培力、王功新等的早期视频作品到2011年的“延展生命”———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就恰恰体现了新媒体艺术观念在中国发生的各种变化。从目前西方艺术观念的某些倾向来讲,它朝着一个“观众解放”的趋向探索。2013年的巴黎艺术双年展中国项目就提出很多设想,例如:放弃“展览”与“艺术品”的概念,拒绝用艺术思考;艺术不应依靠艺术品而存在;鼓励将艺术日常化的行为,任何人可以以任何方式自愿来参加展览,打破“艺术品”由艺术家创造、最终摆进博物馆的固有概念。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不论北京还是巴黎,艺术观念在今天碰到了相似的困惑:一方面,艺术家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观众(或者叫接受者/参与者);另一方面,我们的受众、我们希望邀请并参与到艺术过程中来的观众们,他们是否具备了这种冲动、愿望、意识或者能力,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原来的“对艺术的客观审视”顺畅地转换成“主观的参与”呢?当新媒体艺术来到中国,这样的问题(或者说矛盾)就更加突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发达程度与西方是有落差的。当西方艺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已经开始批判、反思电子媒体的时候,我们还处在惊羡并拥抱“新媒体”的阶段。

60年代白南准在西方面对技术“异化”所进行的反思与80年代张培力在中国所尝试的新媒体艺术表达在精神内蕴上或许并不一致。但正是落差如此巨大的两个文化土壤,在今天却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西方,自行为艺术起,其观念就着力于摆脱“艺术品”作为某种权力的象征而进入博物馆的固化形式。然而时至今日,很多艺术仍旧以物化的方式依存于画廊、展厅和展品之上,再现性始终难以去除。物化使艺术具有了符号价值、交换价值以及使其最终成为商品的根基。带有社会批判色彩的西方左派艺术家们寄希望于博物馆的取消,以使物化的符号无处藏身,进而彻底铲除交换的、商品的以至于权力的根基。围绕这一观念,近几十年来西方的各种策展制度屡屡提出新的主张和思路,不过每一次都摆脱不了物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展览空间。但无论如何,西方艺术观念的趋向中,主张作者的消匿、受众与作品之间平等交互关系的声音,的确与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有着某种契合。若以此为参照,在中国,我们也感受到类似的状况。从早期流浪艺术家们的个体性反叛到被“招抚”并纳入到体制之中(如从圆明园画家村到798艺术区的全面商业化),继而丧失批判性和创作原动力,成为固化体制的一员,最终被新一轮策展活动和理论探索撇开或批判,陷入不断替代的循环往复之中。简言之,艺术观念在各自的舒展过程中总有着不同的文化诱因、社会背景、创作驱动力及呈现的结果,但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所需面对的困境,在宏观上也总有相似之处。其次,作为一种基于高科技手段的新媒体艺术,它的艺术形式是否具有地方性?其民族性又能否得以体现?这些问题还值得不断探讨。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所谓“中国新媒体艺术”就存在伪命题之嫌,而应该改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如果新媒体艺术的地方民族性真的存在,其本土化特色也大多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这其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的西方文化扩张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这个大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地因素包括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国家形态、特定时期的文化语境以及艺术家特殊的教育背景与实践环境。

高明潞在《现代性与抽象》中曾提出这样的质疑:西方的艺术发展及其叙事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在中国现代性开始出现之初,艺术即被看做是中国的整一的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因此,它被认作是人的社会化生活的一种和谐方式,而非异化方式。”即在中国的背景中,“现代性和前卫的概念不是二元的,是时间、空间、价值三位一体的现代性……”,新的民族、国家“更多的是空间意识,而不是时间意识”[5](P18-20)。这种“空间整一”的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时间分治”是需要区别考虑的。正是这些特殊性造成了中国新媒体艺术与西方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差异或距离,而这种差异与一个芬兰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和一个巴西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是不同的,后者的差异更多体现出同一文化语境中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是特定时空下的文化现象———对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吸收与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对文化复兴的幻想之间的矛盾心态。如果说再现性艺术是主体性的艺术,那么新媒体艺术就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艺术,前者所依赖之“作者—作品—受众”的三段式结构与后者探索中的“发起—呈现—参与”的交互式艺术体验截然不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由早期的视频艺术发展到现在的更具交互性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的转变。但由于各种因素(主要还是观念上)的限制,这种在场性是不彻底的,主要体现在“作品”意识仍然主导着艺术创作,加之展示场地的特定化(画廊、美术馆、艺术中心等)强化了展品的客体性,从而使参与者成为“被参与”的接受者。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娱乐至上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中国大众与新媒体艺术的“参与性”之间出现了兴味索然的断裂。这为本文开始的疑惑提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媒体艺术论文篇2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l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媒体艺术论文篇3

二、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任何艺术设计形式出现,都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技术条件。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和信息时代到来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带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蓬勃发展,设计艺术同多媒体技术实现了高度融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视觉表现风格,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品质。不过在多媒体数码艺术设计给设计工作人员带来兴奋以及视觉新奇的过程当中,同样因为科技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同传统艺术设计之间出现情感上的差异以及艺术表现方面的区别。因此接见传统艺术设计,特别是民族艺术文化来进一步丰富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可以有效改善数码艺术设计过程当中文化内涵的缺陷,从而体现出数码艺术设计同传统艺术设计的结合。数码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实现各个学科的相互补充,从而不断推动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进步。结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数码艺术设计有着自身魅力,可以为传统的艺术设计与表达提供更加形象化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设计工作人员的想象能力。靳埭强设计的数码作品就有着的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比如汉字主题系列,典型地体现出设计人员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准确把握水墨以及书法艺术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精髓,形成那种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的数码艺术设计风格,从而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除此之外,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艺设计术形式,需要融合多学科以及多知识层面,从而发挥取长补短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掌握数码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数码艺术设计的操作技巧,具备身后的艺术设计修养以及艺术设计能力,这是做好数码艺术设计的重要前提条件。数码艺术设计高度依赖计算机,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将计算机当作人脑的扩展与延伸。任何艺术设计形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数码艺术设计同意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可以说是做好艺术设计的前提,能够改善数码设计形式方面的不足,并且缺乏相应的艺术修养,无法设计出有着文化底蕴以及审美价值的数码艺术作品。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各种图形软件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尊重艺术设计的规律,加强自身美学修养,只有这样才可以创作出更好的数码艺术作品。

媒体艺术论文篇4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媒体艺术论文篇5

纵观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更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应该丰富当前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手段。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来说,对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很多。例如,相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等。从理论的指导性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初期的课件的设计形式也多以框面以及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的设计为主,但是随着课件设计理论的丰富,课件设计也得到了完善。在多媒体课件的发展阶段,艺术设计类多媒体课件除了受认知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外,同时也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课件的设计开始关注课件受用者的内心需求,开始慢慢地适应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开始将学习和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需要联系在了一起,这对于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

1.2开放性设计原则

针对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特点,艺术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还应该根据实际出发,因为在真正的设计时,由于教学内容以及思想的不同,多媒体设计的差异性也非常大。由于每个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师的教学经历、实践经验以及教学者的思想文化观的不同,在对教学对象的课件设计时,课件中融入的主观色彩也不同。所以开放性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性的教师需要,同时也可以方便教学发挥课件的最大作用。

1.3动态交互原则

以上我们提到过,偏向于教师直接使用的演示类课件的应用最为广泛,这种课件的实际操作只需要进行鼠标点击就可以进行,而课件的播放顺序也是事前在设计时候进行设定的,这种课件的设计更加趋向静态交互,但是这种方式却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还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动态交互,这样对于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和注意力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以此来更顺利地完成基本的教学过程。基于动态交互原则上的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更具灵活性,这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件教学效率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2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原则分析

2.1适度运用原则

无论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课件,还是其他课程的课件中都会具有一定的文字、声音、动画或是其他形式的多媒体,这也是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但是如果这些色彩比例过大,演示的效果虽然较好,但会使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和理解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课件的设计教学效果也会很差。因此在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一定的适度运用原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创造性,以帮助学生反思学到的东西,从而对教学内容达到更深刻的认识。

2.2适量信息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展示的信息较多,会让学生囫囵吞枣,来不及消化和理解。同时,过多信息展示使得教师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回应,师生互动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的信息一定要适量,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必须根据课程特征适量使用多媒体。

2.3有机结合原则

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使用适当的表现媒体和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动画设计专业中,对于自然运动规律的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出自然界中很难观察到的景象,使学生更快地理解自然运动的规律。因此,理论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涉及实践的环节,则更适合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

媒体艺术论文篇6

1、公共艺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渗透,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专业教育,它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学生,涵盖了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和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是一门加强学生综合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发展创造力的的艺术课程。具体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从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兼顾了理论、赏析和技巧等多个层次,体现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而且对于未来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公共艺术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艺术实践空间较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只有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技术,运用其创造性,挖掘其教学本质,变革期教学内容和方式,找到两者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2、新媒体技术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结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化、多元化的新媒体教学平台的发展更是成为必然趋势,其作为新动力、新引擎影响着公共艺术未来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既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凸显新媒体技术优势,应对公共艺术教育变革,深化其教学本质认识,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新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具体应用优势体现在:首先,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固定在教室,受时空限制较多,而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拓宽了教育场地的范围,延伸了教学范围,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艺术培养,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的融合发展;其次,新媒体的出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使学生切身的感受艺术魅力,拉近学生与艺术本身的距离感,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变革思路

1、加快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

公共艺术教育最早源于广义的艺术教育,随着人们对于该学科教学本质的深化认识逐渐衍变成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关注的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然而,就目前我国公共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其课程体系还不健全,需要重新审视,以提高教学效果:首选,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要更新传统的观念,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该课程的开设有其重要的审美艺术教育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除了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之外,也要注重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在课程类别选择上坚持多层次、多元化的原则,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

2、促进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要想提升教学质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加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知识的获取、艺术素养的培养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实践,而鉴于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选,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具有重要影响,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现代艺术发展潮流,跟进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次,新媒体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和氛围,艺术教育强调的是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借助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能够为学生搭建、创设更好的艺术情境,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策略

1、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在让学生切身的去体验和感受艺术魅力,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这都必须以良好的艺术氛围为前提。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艺术教育情境,改变了以往单调、范围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看精美的、生动的艺术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真实的感受艺术效果,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据此促进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提升了其创造性思维。

2、利用新媒体,创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开始转向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教师通过网络上传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现艺术课件的学习、下载和沟通交流。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引入新媒体技术,拓展了艺术教育模式,使其呈现多样化发展,使得学生自主学生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e-mail、BBS、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进行在线学习,实时接受艺术教育,进行艺术交流,由此改变了单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新发展。

媒体艺术论文篇7

新媒体时代是真正的个性化时代,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选择,并且人们的审美观较以往有着较大的变化。个人与各种社会环境之间都存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的传递使艺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过去泾渭分明的各种艺术之间的鸿沟逐渐被高速传递的“比特”填平,艺术不但向商业消费转移,也变成视觉符号转移到商业艺术中间。手绘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其极具个性化的艺术特征被人们所认可,在广告、影视、平面设计、网络界面等内容中,都可以窥见手绘动画设计的元素。[2]一方面人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受到视觉冲击,无须再为审美而跑博物馆这些高雅艺术的聚集地;另一方面,眼睛又无不很快厌倦而需要新的视觉冲击。在新媒体时代的映衬下,人们对于动画艺术的欣赏角度发生了变化。

(2)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表现形态。

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很多艺术形式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新型艺术形式将快速取代旧的艺术形态,而成为当下时代的主流艺术。在社会变革内驱力的推动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新媒体文化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它更代表着多种文化的交融与整合的过程。如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芥蒂越来越小,甚至造成了科学化的艺术假象,带给世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2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表现个性化的价值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动画家或艺术研究人员对手绘动画艺术表现个性化课题的研究一直在继续。相对于国外手绘动画的发展而言,国内新媒体环境中的手绘动画艺术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但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手绘动画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该艺术形式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基于此,需要业界共同构建出一个健康的手绘动画艺术平台,让手绘动画艺术中的个性化表现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推广,让人们意识到手绘动画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及其多元化的影像特征,使手绘动画艺术的个性化表现通过新媒体的包装之后重出江湖,令现代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重新认识到手绘动画艺术设计的价值,并能够从中获得绝佳的艺术感受。

(1)新媒体时代环境中的手绘动画的艺术价值。

手绘动画艺术不是一项孤立的艺术科目,而是集合动画原理、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内容的综合艺术门类。对于手绘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要将其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来分析,因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所看到的手绘动画艺术的价值不尽相同,而且,其艺术内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新媒体时代下的手绘动画大多应用了多种平面设计技术,将层层画面通过影响技术呈现出来,给人们带来一种似乎可以触碰到的视觉感受。这便是手绘动画的艺术价值所在。

(2)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个性化的实践价值。

1)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自从我们的社会步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动画艺术的审美角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且,审美角度可任由人们转换,以便于获取更新潮更丰富的有效信息。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诸多艺术都依托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其艺术表现力较为相似,但新媒体时代手绘动画艺术略有不同,以其个性化的美感让人们在内心当中不自觉地就为其留有空间,让手绘动画艺术填充进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手绘动画可以调节并改善现代商业动画中的重复模式,将更多个性化的元素融入动画市场当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2)丰富了动画艺术的内涵。在当前,动画艺术制作领域中蕴含着较为繁杂的媒体技术,无可厚非,这是时代带给我们的福利。但就动画艺术表现而言,具备再多的多媒体技术,却不具备动画艺术的内涵,则也是一种不完整的艺术形式。相比之下,传统的手绘动画艺术更具有“人情味”,经过新媒体技术的包括,则更具看点,也好过那些现代动画制作中花哨的光与影、烦乱的打杀动作等内容。

媒体艺术论文篇8

我们现在将“媒体”理解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发展也经历了几大阶段,从先后顺序来说,“纸媒介的传统报纸”为第一媒体,“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为第二媒体,“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为第三媒体。在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新闻委员会年会发言表明,“基于互联网传输的网络”成为新的第四媒体。21世纪初,随着手机等媒介的普及,移动网络将正式成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美国苹果公司2011年3月了个人掌上电脑IPAD2,并称2011年为IPAD年。苹果iPad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它可以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平板电脑更是快速便捷的电子阅读器,苹果iPad支持标准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其中最为常用的阅读器包括苹果自己的iBooks和Stanza,iBooks的阅读界面极佳,支持苹果的网络书店,不过书店目前大多数书籍都是英文的,中文书籍较少。Stanza是免费的电子书EPUB阅读器,这个阅读器的功能非常强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很多在线书库,用户可以直接浏览很多在线书库而无须同步本地文件,比较知名的在线书库包括“书仓”和“掌上书苑”。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极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2.印刷广告电子化

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还有人定义多媒体是“传统的计算媒体—文字、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等与视频、音频以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

3.商品包装网购化

从国际包装业未来发展来看,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包装的工业化设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品牌的战略,环保战略、技术战略、材料战略、印刷战略、营销战略都为企业产品提供包装系统化而生。如何更好地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的宗旨来发展包装设计,是各企业和包装设计公司须考虑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上购物、网络商城愈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非实体店的销售形式,对传统的包装设计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媒体艺术论文篇9

2新媒体时代下对民间艺术的视觉传播形式的完善探寻

(1)实现民间艺术产业化与视觉本真性的双重表征。保守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使民间艺术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消费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对于中国民间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许多人为了振兴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产业化,实现学校大规模教学,开办教学班等,但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口口相传的一对一讲解,更是改变了在身心相授过程中被传承人情感的投入,使大规模教学下的学徒在作品的制作中总是追求技术的高超,却少了对作品人文属性的感知。因此,要实现民间艺术产业化与本真性的双重表征,在活态传承中,被传承人应多加入一些作品创作理念的情感讲解,使技艺的传授与文化的学习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传承人需要理解作品中孕育的生命意识、人文主义精神及自然生态观等文化潜能,使民间艺术的精髓得以最大限度地传承。

(2)深入开发新媒体技术下民间艺术的能指,挖掘受众审美口味。视觉表征以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二分模式作为理论基础,视觉表征包含着能指与所指,能指就是反映事物图像的具体形式,所指就是事物的概念。为了迎合受众审美口味,挖掘他们的视觉需求,就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尽可能多且优质的民间艺术的能指,在这些多样化图像的呈现中,完成民间艺术的大众传播。例如,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网页皮肤、表情、输入法均可以加入民间艺术元素,实现淳厚质朴、尽善尽美的设计风格;如当今受大众喜爱的微电影,以爱情题材为主,可以在其中加入表现多子多福形象的动植物,表现中国传统爱情意蕴的蝴蝶、白狐或是表现长寿富贵的寿桃、牡丹等,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意味。

(3)视觉图像作品与现实文化应保持最大限度地意义关联。商业文化的过分渗入对民间艺术造成了一定程度地消解,要改变这种盲目物质的消费观念,就要从民间艺术视觉图像作品入手,从内容上严格控制作品的市场流入,从根源改变民间艺术作品质量差的局面,做到与现实文化应保持最大限度地意义关联。首先,作品题材的选择应该贴近现实,反映当今社会人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及心理特征。其次,内容的设计要有意义,不要把无任何意义的图像展现出来,这是由于快节奏的视觉阅读状态,受众应在最短时间内接触到最有意义的信息,这才符合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

(4)大力加强民间艺术视觉传播的立法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机制。现如今,针对保护民间艺术活态视觉表征的法律法规包括《: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望出台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也已经进入了第6稿,在草案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以分级保护管理为原则,实行以行政保护为主、以民事保护为辅的保护措施,但是法律规定还不够具体,在活态传承与活态视觉表征方面没有给予细致的保护措施以及违反措施的法律后果,欠缺可操作性。我国应该在立法上加强民间艺术活态视觉表征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法对于民间美术的保护力度及措施,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民间美术进行规制。

媒体艺术论文篇10

1.CDIO教学模式概述

1.1CDIO概念。CDIO其名字的灵感来源于产品或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该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其缩写构成名称CDIO[1]。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体现了模型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1.2CDIO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学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1.3毕业设计教学。毕业设计是检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成果的最有效途径。以往的毕业设计任务是教师假想的一个题目,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结构进行综合训练的一个项目,强调的技能操作能力。

1.4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我国艺术类高校或者综合类艺术学校及职业学校教学学校起步晚,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课程体系不够明确,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就业不对口等诸多问题。CDIO人才培养模式恰恰适合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构思、设计等过程实现课程的艺术形态,更加适应艺术创作空间的发挥,并能与多种艺术手段有效的交织在一起,形成真正的艺术审美与艺术价值。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

2.1毕业设计前期课程的改革。毕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不仅仅是毕业设计这一门课程,对于基础课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如素描、色彩、原画课程中对于造型能力的训练与绘制,可以结合手绘板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数位板绘制或者Painter绘制,充分改变传统手绘的形式,让数字技术按层次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2.2毕业设计定位。由于此门课程设置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和思想波动较大。这个时期的毕业设计方案设计追求的是效率,谈不上研究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授课计划中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及有效方式,才能解决这一问题。CDIO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一方面,毕业设计教学安排在学生实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企业承接项目自选设计题目范畴;另一方面,前期的教学与企业捆绑,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性,最终实现了毕业设计题目真题真做。

3.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

3.1毕业设计阶段性分析。第一阶段:构思阶段。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为毕业设计前期,由教师、甲方联合提出阶段构思,提出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并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或者2个以上的设计类型;第二步为设计选题,利用1-2周时间,学生根据企业项目与教师讨论毕业设计的研究的方向与类型,教师根据学生自选的情况指导学生编写设计任务书;第三步,学生要根据自选的题目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明确甲方的要求及技术范围,通过邮件、QQ、微信的方式与教师沟通,以便教师能够实时把握学生的设计构思动态。第二阶段:设计阶段。包括设计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初期阶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创作主题的立意、背景、相关表现元素、人物造型特征等;设计中期以小组讨论中方案较优秀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落实。;设计后期为学生独立思考为主,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完善所有图纸及动态文件。第三阶段:实现阶段。以学生在企业独立思考制作的文件,反复推敲、修改,以规范性、准确性、艺术为标准。第四阶段:运作阶段。增加设计的针对性,针对甲方的要求去运作,最后达到甲方、企业、教师三方面通过检验。

3.2毕业设计的教学运作。CDIO教学模式融入到毕业设计中,教师担当总指挥的角色,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毕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明确的情况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指导、交流关系;其次,毕业教学承载着设计的前期、中期与后期设计成果,让整个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教师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与节奏;最后,通过参与、构思、设计、实现个人技术体验,使学生达到预想的目标。

4.结论

4.1实现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在四个环节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的整体思想的实施过程中,整个体系日趋完善,使毕业设计过程到成果层次清晰,评价结果根据学生实施的环节按过程给予评定,完善了过程性课程评价体系。

4.2充分刺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毕业设计CDIO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维过程不断的迸发设计与表现的火花,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这种虚拟充满无线可能的想象力一步一步的向设计目标实现。

作者:毕秀梅 李志 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媒体艺术论文篇11

二、多媒体教学强化了声乐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声乐教育模式,是通过声乐教师的口述以及学生做示范达到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这样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足的问题。比如说,声乐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男高音、又有男中音。因为男女性别的差异性、声部的多样性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麻烦。不仅教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很麻烦,而且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教师在进行声音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性的掌握各种声音,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情况。但是,将多媒体技术教学和声乐教学融入在一起,能通过光盘资料的播放,让学生通过图片的形式正确的了解每个声部的特色,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意识。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声乐教师能研究如何整合优化教师、学生、多媒体、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从而达到构建一个新型的声乐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相关的情景模式,强化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融入,引发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研究、协调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MIDI技术强化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正确的节奏、准确的音准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必然手段和技术,对于学生更好地表达声乐作品内涵具有积极影响。在传统声乐教学过程中,是通过钢琴训练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其避免在于钢琴自身的音准和调律师水平的高低有积极影响,节奏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水准,阻碍了学生形成准确音准和正确节奏感的意识。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MIDI技术先制作好钢琴弹奏以及练声曲,通过管弦乐队的配合让学生进行演唱或者是练习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声音的练习和演唱能具掌握准确的音准以及正确的音源伴奏,能更好的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情绪。并且,声乐教师也能从弹奏过程中脱离出来,更全面的指导和注意学生发声的状态,强化其音乐表达能力和意识。对于歌唱技能运用不熟练的学生,经常性的会因为音准掌握不正确、气息等原因会造成音准和节奏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其实在他们心中音高的准确的,但是因为在歌唱技术掌握不熟练的情况下造成了音准的差异性。在没有任何参照情况下,学生并没有正确的感受到自己发出的音高没有达到标准。但是,对于听者而言却能从其声音中找出转却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音高不准的波形剪辑下来,通过问题的指出、研究、分析,从而达到建立准确、修正音高、正确听觉,调整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声音掌握的程度,从根本上调整其气息,帮助其打开喉咙,从而将其声音的位置,达到提高学生音高,强化学生音高的印象。

四、通过多媒体的录像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和舞台表演状态

从目前声乐的教效果来看,尚不理想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此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出其问题。第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学校度过,其所需要面对的实践表演次数非常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实践能力具有消极影响。对于舞台的表演经验、塑造舞台形象、舞台表演能力等环节存在欠缺。第二,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会在声乐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唱。但是,毕竟声乐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其掌握的歌曲有限,难易水平有限。因此,导致了学生所学习到的东西只能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久而久之,学生在较易或者是不规范的环境下无论从技能亦或者舞台表现力都呈现一个不良的状态。当学生真正处于舞台当中的时候,会显得尴尬和紧张。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舞台表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声乐练习的培养具有消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将多媒体伴奏功能和录像功能融入到学生的声乐练习当中。针对学生演唱的内容进行录音或者是摄像,并且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素材进行讲解和播放,能让学生在画面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自己所存在的不足改变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并且,通过电脑伴奏能调整学生的韵律和整体音乐的感知意识,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和纠正能帮助学生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中,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强化学生的演唱能力。

媒体艺术论文篇12

事实上,我们已经降临并生活在这种令人忧虑和沮丧的空间环境中。拯救这个环境也是拯救自我。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而环境艺术家们(建筑师、园艺师、工业设计师、雕塑家和画家)则肩负着更大的责任。陶瓷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本文试图从现化环境要求出发,着重对陶瓷股理自身特点的分析。以寻求陶瓷雕塑艺术适应现代环境要求和新途径。

一、趋新的现代环境要求

当今,西方正流行着一种"徒手攀崖运动"运动员不用任何器械和保护措施爬上海拨几百或几千英尺的悬崖峭壁。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冒险行为。仅仅是为寻求刺激。其实不然,这种动动包孕着一种正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展的新观念--它以为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对抗的关系。这种运动与其说是寻求刺激。宁说是为求人和自然的亲近。成功的攀登意味着征服。但这种征服并不是赁借人类的理性力量和延长肢体--工具,而是凭借人类的自然力量实现的。这种近于原始谋生行为的运动。在险恶的背景上将二种自然力相协调的可能性和审美内函鲜明地凸现出来:人在悬崖峭壁上获得对自我的观照。自然亦通过主体显示对人类的永恒承托。

这俯身即拾的事例,深刻反映现代人正在寻求失落的自我。壳求与自然的新的连接点。

人与自然本身是协调的,心灵实体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成就。著名心理学家龙格认为我们切身体验的内心动向即心灵实体物。即有针对物质世界的动向。又有针对精神世界的动向。在原始人那里二种心灵动向混沌一体。对物的观照于主体的自省是没有区别的。主体与客体交融互渗。原始世界的解体造成心灵实体物的分裂。即精神与自然的分裂。于是人们在日益增长的对物质世界实在性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与人的心灵世界对立的理性文明。偏执于物质世界的内心动向孕育了十八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推出了人类理性的结晶--现代技术。现代技术产品的无以伦比的物质效用曾鼓舞和慰籍过千千万万的人,以致工业进步观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永恒真理。然而,现代技术力量在不断扩展生存空间,提高人类生存能力的同时却上升为一种超越人类控制力的外在力量。

人们慢慢觉察到现代技术强迫自然交出无它寻的物质和能量的行径。不仅破坏了人类的物质生态平衡,也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态环境:田园变成了郊区、郊区成了商业中心;大批的森林、土地被蚕食,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离都市远去;简洁、明快、方整的包豪斯或建筑空间形象替代了参差错落的田园式古典城市形象。从简陋却生机盎然的平房乔适到"火柴盒"式塔楼的人们,在欣喜之后很快就发现自己被闭锁在一个与人、与自然和社会隔离的狭小空间里,失去了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和条件,而时常接触到的则是那些宠然大物投射过来的冷漠轻蔑的"目光"。产业革命的成果使传统造物的原生材料为工业再生原料(如塑料、化纤、橡胶、合金等)所取代;个体手工制作为机器生产所取代;充满人情味的手工痕迹为充斥技术理性精神和加工痕迹所取代--造物的内在品格和外在形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受制于工业技术规定性的工业制品日益趋向单调、简洁、规整、精确和冷静。理性和物用因素的编执发展削弱了建筑式日用造物中的审美情感成份。

不断扩大的工业化,打破了前工业时代宁静和谐的世界秩序。技术理性淹没了人的性灵,遮蔽了主体的精神世界。现代技术控制自然,占有自然的力量愈强大,物的价值就愈增值,而人的价值愈贬值。这种历史的二律背反,使现代人由失望进而恐惧,于是疏离社会,厌恶机器文明的心理情绪在当今世界普遍蔓延滋长。

敏感的卢梭早就发出了拯救人的自然情感的呼喊,"回归自然"。也许人们那时还对新生的工业文明充满热情和幻想,卢梭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神经过敏。然而,命运和观点,却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将这种"神经过敏"转形为披糜全球的文化反省势力。人们开始将批判的眼光投向工业进步观:投向标准、精确、规矩的工业造物;投向远离自然的现代生活环境。且不说工业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该有何等强烈的反映,即使是在外在工业起步阶段的我国,对现代生活环境的批判意识和相应的抗争行为亦已初露势头。国内近几年出现的"旅游热""交谊舞热""音乐茶座热""花卉鱼宏热""集邮收藏热""体育热""民间美术热""家庭手工制作热"便是现实的表现。

人们似乎已从离异状态中醒悟过来,他们不再迷恋和沉溺于完善的物质功能的享受,而期待和要求对物的全国占有:从物质到精神,从功用到审美。这标志着新观念的崛起,它要求校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它主张人与自然亲和融合;主张人与人消除隔阂相互交流和依赖;主张人自身的灵与肉,理智与感情协调平衡;这一切便是现代文化反省意识的主题,简而言之就是"回归自然"。

现代文化反省意识孕育了新的环境观念。唤起了新的环境要求。人们期待和要求一种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人的价值和尊严,保持身心平衡的全国占有式的空间环境。--从建筑到用品摆设。这种期待和要求无疑要靠艺术来实现,换句话说,只有艺术才能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经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艺术的介入。因为,即然高技术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那么,它必然会引出另一种补偿性的必然。即环境的高情感。只有艺术能够使空间环境充满人类的情感;只有艺术的情感表现力和情感激发力能够使造物不只在物质功用上而且在精神审美上给人以慰籍和关怀,使之成为一个向人向自然开敞的环境。

陶瓷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也必须分担改造现代环境的历史重任。它应该在一种新的意义上介入环境。这种意义并不是说它会客观地构成一种环境。而是说它要是以新的态势展示新的环境艺术观念,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换句话说,介入环境的陶瓷雕塑应该具有高度的适应弹性,使审美主体能获得感受和联想和充分自由。

诚如人类接近自然的途径是多向的那样,陶瓷艺术介入环境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西方的一些雕塑家已积累了

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卡得尔的活动雕塑以自由运动的客体造成时空变幻的视觉效应,使审美主体产生丰富的体验和自由的联想;苏联马马也夫高地的《祖国--母亲》以群体空间的综合造成一种特殊的空间机制,令人产生身如其境的现实情感体验;史密斯的雕塑把造型要素抽象到最低限度,使它融合到自然中去;里伯曼的雕塑的空间形体构造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使审美主体在对同构于自然性状的空间形态的观照中产生愉快的心理效应。

上述诸例都是可资陶瓷雕塑家借鉴的经验。但我们说陶瓷雕塑还有属于它自己的介入环境的途径,其中之一便是它作为泥与火的艺术所特有的魅力和品质--肌理的充分显露和利用。这种可能性曾被某些偏执的观念遮蔽,以致陶瓷雕塑在趋新的环境要求面前,显得窘迫和拘谨,本文试图探探这种途径。

二、陶瓷肌理的概念,形态和本质

肌理(textwre)一般指物体表面诉诸视觉或触觉的组织构造,它包括材质,信理等内容。肌理作为陶瓷艺术术语,一般指陶瓷作品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手法和烧成阶段所造成的表面信理组织,它是材料、制作、火炼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在艺术作品中,肌理一般有二种主要形态:(1)自然肌理,指不经艺术家之手已存在着的信理组织,如:石纹、木纹、布纹或纸纹。(2)人工肌理,指由艺术家的人为作用而产生的纹理组织,如笔触、墨迹、水痕、刀迹、凿痕等。由于陶瓷雕塑在艺术家手中成型后均需烧制方才完成其全部制作过程,是故就烧制的人工性而言、陶瓷雕塑表面的纹理组织均属人工肌理,这是陶瓷艺术与其它造型艺术的不同之处,故?quot;火的艺术"之称誉。

就陶瓷肌理产生的人为性我们说它是人工肌理,但从陶瓷肌理自身的决定因素,传统技术标准权衡,我们可进一步划分其形态:

陶瓷肌理(人工肌理)自然性肌理(材料性肌理)人工性肌理(制作性肌理)合技术肌理反技术肌理合规范肌理反规范肌理"完善"肌理"缺陷"肌理

自然性肌理(或称材料性肌理)主要受控于工艺制造特别是烧造中的技术因素而产生的纹理组织,如泥釉料化学成份,坯体釉层物理指标(如干燥系数,体量厚度,坯釉结合度等)窑温气,冷却速度等。一般胎釉表面效果都属这种形态的肌理。人工性肌理(或称制作性肌理)主要受控于操作者即陶艺家,由操作主体有意识地作用控制品表面而造成的纹理组织,如刻划、镂雕、堆贴、刮削、揉捏、战戳拍击,挤压、摸印、打磨、彩绘、浸淌等。二者相比较,前者取决于陶瓷材料和工艺,不为陶艺家直接作用或左右,故带有自然性;后者则取决于陶瓷艺家的直接作用,故显示着人工性。

上述二种肌理形态都具有实践性,也就是说都是人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实中产物即人工产物。因此,为判断这种实践产物的合目的性程度,形成就有一定的作为判断准绳的技术指标。根据即有的技术指标自然性肌理与人工肌理又分别可以划分出合技术,合规范肌理和反技术,反规范肌理二种形态。作为物质性实践活动,其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是否合规律性。长期的实践使人们掌握了陶瓷材料和烧成技术的科学规律,根据这种规律人们采取合规律的技术措施并建立反映这种规律的科学的技术参数指标。产品表面符合技术参数指标的便是合技术肌理,反之象釉泡(釉面凸起呈现的破口泡;不破口泡和落泡)针孔(釉面分散和集群的小孔),缺釉(局部表面无釉),缩釉(釉面聚缩局部表面无釉),裂釉(釉面开裂),斑点(釉面不和谐的色点)釉色不正(不合技术理想的呈色)等等都属反技术肌理。陶瓷自古以来便以实用为目的,因此传统陶瓷装饰规范主要以维护陶瓷的实用机能为其内容,是故这种规范要求:(1)装饰合于器体;(2)装饰制作效果,合于实用要求。按这种规范只有吻合于器体与之协调统一的装饰肌理;光滑平整和细腻均匀的制作肌理效果,(这些肌理效果有利于实用和洗涤)才属于合规范肌理,相反象淹没器体而过分突出的肌理(精糙、凹凸、肌理)不合器体性格的装饰肌理效果(如造型纤弱秀丽可表面肌理精泗雄强)不在规范部位的肌理效果(如刻式点戳肌理效果出现在器皿口沿)破坏规范空间形体的肌理效果(如坯体未干燥前造成的扭曲变形或不合实用的空洞缺失或装饰制作不慎造成的肌理效果(如刻划纹样时在线沿造成的崩缺)等都属于反规范肌理,反技术和技规范肌理都属于不合技术规范的缺陷。故可称为"缺陷"肌理。

除以上肌理形态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肌理形态--复合肌理。这种肌理并不来自陶瓷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规定性,它由非陶瓷材料和工艺产生。它即有自然形态(如竹藤、棕草、金属等的肌理效果)又有人工形态(如打磨、刻削、编织肌理效果)。尽管它不在陶瓷肌理之列,但用于创作中会对陶瓷肌理起衬托作用。把握陶瓷肌理与复合材料肌理的关系,也是陶瓷雕塑应该重视的。当然,本文不能专门讨论它。

雕塑是雕塑家借助特定的物质媒介和制作手段将内在观念情感物化为三度空间形态的艺术。它诉诸视觉或触觉的感性肌理构成艺术作品的外部艺术,成为表现创作主体观念情感的有机成份。因此,肌理在陶瓷雕塑创作和欣赏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然,物质性的肌理本身并不具备审美的价值,它对于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在于它有自己的规定性,而是在于创造或欣赏主体的内在现实的外在投射,即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及品格情操的外在投射。肌理效果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它完全取决于主本的人,取决于它感性的形态特征与主体的观念情感的交融互渗。因此,肌理的审美本质根本地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情显现。造成肌理审美价值的心理机制便是"心物同物"。格式塔心理子派认为,知觉对象的"形"不是容体本身的性质。而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即格式塔(From)性质的力的结构形式。在心(心理)一种(视觉容体)之间的"场相互作用"下。同构的张力样式被激活而产生审美知觉。于是这种心物同构便赋予视觉客体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三、对唯观的反思

如前所述,作为具有物质性。但就是的审美本质而言却根本不是物质,而是审美创造主体观念情感的凝聚和反射。就这利审美的意义上说,肌理本身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完全取来自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赋予。是故肌理本身也无所谓高下优劣。

但是,在现实生活甚至在艺术生活中却常常能看到将陶瓷肌理强分尊卑优劣的不公平态度。似拿一些陶瓷肌理品质天生就是优劣的。从而被人们精暴地剥夺了参与艺术表现的权利和资格。人们尚和追求的是含技术、含规范的肌理。而将反技术,反规范的肌理视为陶瓷艺术的大敌。恐其沾污了艺术的纯洁和光彩。显然,这是那种反人生性的技术理性在陶瓷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中心的反映,是离异于人的自在力量对审美意识的遮蔽和对艺术力量的征服。这种技术理性在陶瓷艺术创造和欣赏中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知识。即唯技术观念,它表现在对陶瓷肌理的认识和评价上就是唯技术肌理观。

受这种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人们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努力将陶瓷制品的表面肌理提高到合技术、合规范的境界。在泥料上,为改进原始的粗糙朴质而不断追求高纯度、高细度或高白度。釉色上,尽最大可能地避免缺陷,追求釉质釉色的纯净、光洁、平整和细腻。装饰上,一味强调表面处理的细腻的刻划和塑造。尊守高度理性,冷静的装

饰规范。追求装饰操作的完善和造型的规矩、严整、烧成上。囿于技术规定,保持稳定的烧成温度和气氛。

当然,若把陶瓷作为一种追求物质性目的的活动看,强调技术规范按陶瓷生产规律办事绝没有可指责之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处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及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2)人的社会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成功。实现人的目的。而且,美作为人改造世界的能动创造的生活表现,与真(合规律性)有着离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的能动创造性表现为人能够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规整、光洁、匀静的釉面肌理美与人们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把握直接相关。它所依赖的高技术正是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认识的结晶,但是,合规律性之真本身并不就是美只有当它"为人所创造性地加以掌握和运用的时候,它那与人的目的性相一致的感情具体的存在形式。具有了体现人的创造智慧,才能和力量的意义。因而唤起了人的美感,成为审美的对象"(3)可见,合规律性的技术必须为人创造性地掌握运月并按人的目的创造出与之一致的感性存在形式即技术产品时才有可能转化为美。因此,技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就陶瓷生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言,以合规律的技术理性来规范制品肌理。判断其价值这是一种合目的要求。是必要的。这样的肌理也是美的,但就陶瓷生产还是一种精神实践活动,硬确切些是人的审美活动而言。仅仅从合规律的技术理性选择和规范肌理。势必使肌理失却它适应人的多样审美需要的可能性。势必使人的审美观囿于技术理性所圈定的樊篱之中。显然这是反主体目的性的,因为人们期待于审美活动的是从中获得自由的情感表现和丰富的情感激发。倘若我们说日用陶瓷主要是提供实用效能满足实用要求的话。那么,用技术理性选择和规范表面肌理还不致于完全背离人的目的。但是同样地要求陶瓷雕塑,将技术理性作为其表面肌理的最高价值标准。那就严重地与人的审美目的相博。这势必使陶瓷雕刻艺术沧为纯粹的技术产品。成为处在陶瓷于人的客观规律的形象展示。对陶瓷雕塑而言。以技术理性为核心的肌理对实质上是要让人的趣味形式。这无疑是反人性、反审美的削足适履。可悲的是,我们仍在受这种反审美的肌理观支配和影响。这种肌理观在帮助人们有效地把握制作活动合规律地进行的同时,却上升为一种超越人的控制力的自在力。它只要求人的心灵去适应它的规律性。而不去考虑适应造物主义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正是工业技术理性恶性膨胀的结果。也是工业进步观在陶瓷艺术领域的表现。倘若我们反顾一下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唯技术肌理观的反思和对现实离异状态的认识获具一个理想的参照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生活环境中成长的。长期的循时序、观天象、种五谷,使人们体认到人与自然的神圣意义和审美价值。于是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主张"天人合一"。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合一"是一个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思维模式二知与行,内与外、阴与阳、理与气、形与神、文与质、情与理、道与器………它强调对立双方相互的融合,沟通和不确定性。因此,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入客体或者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消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4)这是一种纯粹的审美精神,它所放射的是心凝形与万化冥合的诗意的光辉。

中国古代的陶瓷肌理观受这种文化精神指引和影响。主张物我同一。能动地从物的感性形态中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这种肌理观使主体对物理的选择不囿于它的合规律性而强调合自我目的性。因此这种肌理规不受理性遮蔽,而充满人性的光彩。

可以看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展示了中国传统肌理观的先。人们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在器表面上创造丰富的肌理(如绳纹、划纹、席纹、纹钉纹、点戳纹等)而不抹去粗糙的痕迹。进入封建社会层,这种肌理观目渐成熟。从原始青瓷到唐代的越瓷。宋代的官瓷,汝瓷和龙泉青瓷,?quot;如冰似玉"、"釉若凝脂"之肌理品质的逐渐完善,显然是有意识地追求"玉"的肌理效果。而"玉"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和审美理想的比附象征,基于自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而不是技术理想和技术要求的肌理观。使人们不技的限制和难度。一遍遍地挂釉,以求在含蓄沉静的肌理品质中观照自身。正是这种肌理观,使人们能够放弃胎釉洁自如雪的形瓷而代之以乳白如象牙的定瓷和隐青有如假玉的景德镇窑。正是这种肌理观使人们能放弃唐代高光泽的铅釉而代之以宋代的长石釉。也正是这种肌理观才使人们不会失去发现和利用那些仅技术,反规范肌理的价值并发展其审美特质的机会?"黾裂"与"冰裂纹""鱼子纹""百极碎""柳叶纹":气泡与"油滴"橘釉"钓釉",缩釉与元代青花,庇点与明乐宣德青花………也正是这种肌理观,使人们对陶瓷肌理的评价是审美的而非技术质量的评价。如炉均的光泽和呈色指标远甚于带有针孔。棕眼和气泡的宗均,泥均和宣均,但所得评价却远低于后三者。

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传统肌理观从来没有立却大写的"人"字。人们能动地创造,欣赏着肌理。人们自由地从中获得"干峰翠色""秋水澄""嫩菏涵露"等与自然美色相比附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感受。物与人,自然与人生,肌理与理想的交融同一在这种肌理中得到强调和肯定。

与中国传统肌理观相比,现代的唯技术肌理观显然缺乏那种心疑形。与万化冥合的诗意光辉和人情意味。它既背离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又背离了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现代人对于环境的期待。根本上是对主体融入容体。容体融入主体的审美环境的期待。而唯技术肌理观崇高技术理性,以不带主观感彩的技术标准来评价和规范制品表面的肌理效果。排斥反技术和反规范肌理的倾向,一方面使创作者在观念上囿于工艺技术的规定性,不敢超越其外去自由地选择和开掘肌理语言;另方面则使欣赏者在观念上囿于技术的创造审美形象。这一切都影响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交融对话的自由性和丰富性。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它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很大程度是在逆反唯技术肌理观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材料方面,它不问粗细优劣,而强调和关注质地个性;在工艺方面,它不重技术的规定,而重技术的肌理效果。常常有意识地利用反技术的缺陷肌理;在装饰制价方面,追求肌理效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保持并显露手工制作痕迹;在造型方面,它不完全强调规整有序,对称比例,而重视发掘委员长中空间形态的潜能甚至有造我扭曲,变形和透空的空间形态。总之,陶瓷肌理的丰富性潜能在现代陶艺中被充分地显露在展示出来,使作品本身获具内涵的多义性和高度适应弹性。现代陶艺为主体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开敞的审美环境,为主体的人提供了观照自身,观照自然的对象。且不说唯技术肌理现在现代社会为人扬充的必然性。其实它那种囿于技术理性追求完善的倾向本身就内在地潜伏着一种危机。因为就美字意义说,艺术的完善就意味着艺术的死之。一位诗人曾感慨?quot;然腊人以他的完美技巧使我们屡见则厌"(5)为使陶雕塑艺术不让人屡见则厌,我们实有必要对追求完善目标的唯技术肌理观作深刻的批判和审思。

四、为技术理性遮蔽的审美品质和潜

唯技术肌理观使人们将工作热性和注意力于表面肌理的完善化。胎釉质地均匀、平整、细腻或光洁;釉色纯净、鲜明、透亮;装饰表面合于形体,完整园熟,不露手工痕迹。总之完善化就是对高技术之秩序的追求。秩序的实现所呈现的秩序性便是合技术合规范肌理的审美品质。如果不是为技术的目的而是为着审美的目的的活,陶瓷表面纹理组织的秩序性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它符合格式塔心理学所揭示知觉的"筒化"倾向和贡布里希所阐明的知觉主体的"内在秩序感"。

但一味追求高技术的肌理效果,单纯追求秩序性肌理效果,容易使人注重于技术本身也容易使陶瓷艺术品流于单调乏味缺少刺激性而且,高技术自身的规定会使合技术肌理失去有助于显露和强化其技术肌理自身的审美物质和能照映衬物。就这些意义,我们说技术理性甚至遮蔽了合技术肌理自身的审美品质。

当然,为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更多的是为反技术反规范肌理所具有的品格--自由性。"缺陷"肌理的自由性品格表理为纹理组织反秩序的偶然性、随机性。对于技术理性要求,"缺陷"肌理不存在其它潜能,它唯有的价值便是作为含定性参照对象帮助人们修正技术方案,使技术手段更趋完善。对于审美感性要求,"缺陷"肌理不存在其它潜能,它唯有的价值便是作为含定性参照对象帮助人们修正技术方案,使技术手段更趋完善。对于审美感情要求,"缺陷"肌理的自由性品格却显示了它丰富的指向审美的潜能。这些潜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陶瓷"缺陷"肌理的偶然性、随有性,便具直接形态具有超越模似的抽象性和象征性,可为欣赏者提供广阔的再造想象的余地和充分的参与创造的机会。一群庇点、一组裂纹、一片缩釉或一丛手工留下的痕迹都有可能引起审美主体自由联想或想象--或许是翠色的山峰。清澄的秋水,风姿卓约的少女或双花白的老夫;或许是扩张之力度,疾驰之速度,忧郁之情绪,奔放之然情的贴切的物化形态………造成审美欣赏主动性的客观机制在于"缺陷"肌理视觉形态并不明确指向现实事物而有着不确定性。把现实生活保持的一定距离,可客得欣赏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自己心中的意象投射到空灵的审美对象中去,使艺术的观赏活动变成对照自我的创造活动。非摸拟的视觉肌理形态。引导诱发观赏者穿过物理领域并忘记它的存在从而达到心理领域去体悟和感受纯净的自我情感。总之,由内涵宽泛多义,形态抽象无序?"缺陷"肌理所构成的视觉媒介。可为审美主体提供对话的机会并造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同一。

2)陶瓷"缺陷"肌理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所造成的非平衡结构摸式的视觉样式,会具有更强烈的形式意味和激活力,有效地唤起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知觉具有一种以"需要"的形式存在的"组织"倾向即"简化"倾向。知觉的这种对简洁完美的"形"的追求,构成"完形压强"即构成知觉主体内部的一种能动的自我调节倾向,它最大限度地追求内在的平衡。每当外部刺出现时,特别是那些具有非平衡结构模式的刺激物出现时就会破环知觉主体的内在平衡,引起改造刺激物使之与主体内部状态达到同一或同型的活动,使知觉的心奋程度大大提高。(7)可见,陶瓷"缺陷"肌理的非平衡结构摸式的刺激,会造成观赏者心理内部的紧张或"完形压强"。虽然这不太"愉快",但会引起进取,追求的内在紧张力。于是审美主体便会投入积极的组织活动,当这种活动完成即将非简洁规则的纹理组织同构于审美主体内部状态时,开放的紧张消失。显然这种内心体验较之那些规则简洁的纹理组织所造成的愉快体验更富有起伏性,因而更符合审美欣赏的刺激力,强化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而"缺陷"肌理的品质恰恰具备了心理学所揭示的刺激潜能。3)陶瓷"缺陷"肌理的偶然性,随机性所造成的丰富视觉样式常常能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陶瓷肌理作为人类情感的物化形态往往隐含着与人类心理对应的同构契机。艺术家对表现媒介的选择并非对物质客体的选择,而是对同构于自我心理情感的投射对象的选择。人与物同构默契的关系,虽由主体的人能动地建立,但物也常常以它具有表现潜能的表面纹理组织启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缺陷"肌理的偶然随机性所造成的丰富的视觉样式,无疑会使这种启发的可能性更大更多。

一位雕塑家曾告诉我一个"秘诀",他说:"当你拿起一块瓷土的时候,你并不要去想着表现什么,你把泥土在手上来回捏着、捏着不时停下来看看你的泥块,通常你可以发现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构图形式。当一个形式最打动你,激起你创作灵感之时,很快你的雕塑构思就出来了?quot;当然这位雕塑家告诉的并非真是解决一切造型问题的"灵丹妙药"但他道出了一个深刻的艺术道理:物虽是人选择的,但物也可以启发人的选择,启发人的创造灵感;艺术家应该重视物质媒介的特性,重视从中发掘各种潜在的表现因素、使物充分地为我所用,为我而存在。

可以说包括陶瓷"缺陷"肌理在内的一切客观对象都有丰富的富于表理力的潜能,它们等待着,盼望着来自审美创造主体心灵的碰撞--它将在这种撞击中向人奉献审美的,充满奇丽色彩的火花。当然这需要审美的敏感也需要观念上的准备。倘若艺术家信奉唯技术肌理观,首先在观念上排斥轻视某些肌理(特别是"缺陷"肌理)用于艺术表现的可能和潜能,而不是用自己的心灵去现实地发现开掘它们潜在的审美品质,他就会失去世很多走向成功的机会,也会使自己的表现语言流于单调平庸,乏味呆板,使整体的艺术作品缺乏审美的灵性。

以上三方面是由"缺陷"肌理的自由性品质所显示却为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指向审美的潜能。它们共同地表现出一种似乎是客观的适应弹性,即可以使审美主体自由地融贯其中与之默契同构的属性。这不正是趋新的环境要求所期待的那种审美质吗?这不正是欲图介入环境的陶瓷雕塑可资利用的质素吗?我们肯定这一切,我们相信从技术理阴影里突现出的"缺陷"肌理会将它的适应弹性奉献给陶瓷雕塑,增强共形态的开敞性和内涵的多义性,造成审美主体感受体验的丰富性和诠联想的自由性。

五。"缺陷"肌理涉向审美的机制

在讨论反技术反规范肌理向审美肌理即肌理美转化的机制之前,我们需要提出一个认识前提--基于审美和艺术表现要求,我们必须扬弃唯技术肌理论,将它改造为艺术肌理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反技术反规范的肌理,纳入合技术的轨道,即采用技术手段再现"缺陷"肌理,因此也就需要首先在观念上承认反技术规范肌理的存在价值。这种新的肌理观不唯技术,但主张借助技术手段有效地呈现现那些合乎审美的艺术表现要求的各种肌理效果。

反技术反规范肌理固然有指向审美的潜能和品质,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确是一种缺陷。不过这里的缺陷并不是基于技术理性判断的缺陷,而是基于审美和艺术表现要求判断的缺陷,即"缺陷"肌理作为艺术媒介的不利性因素。它表现为二个方面:(1)非秩序性;(2)偶然随机性。事物总是辩证的,肌理也不例外。这二个方面即是"缺陷"肌理的优点又是它的缺点。这里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如何转化"缺陷"肌理的不利性因素,使之涉向审美成为有效的表现媒介。

贡布里希认为人有一种"秩序感"存在,而且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发展了这种"秩序感"。"人类不但喜欢根据同异性来安排各种成分,而且还喜欢重复

和对称的结构。"⑧从贡布里希所揭示的人有追求秩序的倾向看,反技术反规范肌理显然是反秩序的。在创造主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时候,它们常常表现为自在的多样性和无目的的多样性:零乱,无条理、非对称。多样性固然是人所需要的,诚如西方近代美学家贺加斯指出的:"人的全部感觉都喜欢多样,而且同样讨厌单调",但他接着指出这种多样性是"有组织的多样性",因为杂乱无章的和没有意图的多样性,本身就是混乱如丑。"⑨可见,贺加斯所出的人的多样性要求与贡布里希所说的人的秩序感是一致的,即人需要条理,需要知觉对象条理化。

如果说现在有二件花瓶,一件是釉面上不均匀地呈现着大大小小的气泡,另一件釉面上的气泡则是均匀地呈现的。现在要你选择共中一件你所想要的,我敢肯定无论你对艺术的了解是深是浅都不会选择前者。因为它的的确确是有缺陷的。无秩序的气泡与观赏者内在的秩序感相冲突而预先产生的排斥力必须会影响人对花瓶的欣赏态度,大大降低它的审美价值。从审美主体的内在要求出发,反技术规范肌理只有构成一定的有秩序的排列,形成一种整体气氛,它才能使人获得美的感受。这就是反技术反规范肌理涉向审美,转化为艺术表现媒介的机制之一--条理化。

条理化表现有二:

1)有对有序的排列组合:此种条理多由人有意识地构成。如采用其它有纹理的材料如麻袋、布面、编织物或事先做好的有纹理的印压模具,以不同的方式把纹理均匀或有规律,有重点地压印在陶瓷坯体表面的效果。另如,采用不同的色泥按一定秩序或均衡地排成色彩交坯体表面肌理。

2)无序而均匀的排列组合

总之,条理化作为"缺陷"肌理涉向审美的机制,它要求"缺陷"肌理的纹理组织无论是有序还是无序的都必须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即保持对比与调和,第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的辩证统一。

要实现条理化,也就必然依赖于"缺陷"肌理涉向审美的另一个机制--规范化。所谓规范化就是克服偶然性随机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有效地控制或预见肌理效果。使之成为贺加斯称之?有意图的多样性。

艺术是有目的创造活动,陶瓷雕塑固然有人工艺上的特征,但也可能放弃合目的性的追求,那种盲目上去,带着狡幸心理从事陶瓷雕塑,将出现奇迹的希望寄于"窑神"的态度和行为都不是艺术的。虽然偶然随机生存的肌理效果可能符合审美要求,但总是在偶然的期待中待火的创造,那艺术家的自我在那里呢?艺术家怎么能表现自我呢?

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要在很大程度上使各种肌理有意图,使肌理的多样性有意图,使肌理的多样性有意图,对"缺隐"肌理也是这样。这就要求陶瓷雕塑家对材料,工艺的规律性有所把握;对所技术、反规范肌理的生成原因有所认识。而从因势利导,将反技术反规范的失误作为一种技术和规范,?"缺陷"按创作要规范地产生,即均匀、重复、规则或按特定要求地出现,达到条理化。这既是一种控制也是一种预见。总之,要使肌理效果有意图,有秩序、合规范地多样化。如斑点导因与泥釉料中的某些金属成分,我们可对症下药,将错就错使某种金属的含水量量均匀地混入泥釉或有重点地施于器表;表面粗糙不匀导因与泥料颗粒大小不均或所含水量成份烧成温度不,那么我们可有意识地将这些因素均匀地或接某种要求组合在泥料中,使器表产生均衡或特殊的粗糙肌理效果;制作不填造成的塌陷,歪扭,划道,落渣等缺陷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使之合于韵律。总之,我们应该把握缺陷产生的规律性,并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云再现它,让缺陷按我们的意图显示呈现在雕塑的表面,成为我们观念情感的表现媒介。在这一点上,我们并不片面地反对技术理性,相反我们重视和强调技术理性。但这种重视和强调不是唯技术为目的,只不过择它为手段。我们主张的是唯技术肌理观所遮蔽的指向审美的肌理品质和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借助技术的手段合目的地显示这些品质,放这些潜能,创造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使雕塑艺术在审美观照中具有高度的适应弹性从而真正构成为人的美的环境。

六、借肌理之优势介入环境

艺要主需要创机关报,这种创新不只是题材、内容上的创新,同时也必须是形式上的创新,必须是包括肌理在内的材料,技法的创新。陶瓷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常态观念基础上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对陶瓷助理的新认识,实际上就是对陶瓷材料的一个重新认识过程,也就是陶瓷艺创新和介入环境的要求。既然"在自然方面的因素(阳光、树木、花草、山河、砂石)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因素融合起来成为"人类环境的联系者"⑩已是现代环境艺术的趋势和要求,那么我们就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和要求,高度重视陶瓷艺术方面的自然因素。而陶瓷助理正是陶瓷艺术所特有的自然性因素,陶瓷肌理所显示的指向审美的品质和潜能正是改造和美化现化环境所需要的。因旋风,人类企图把失落了的情感追寻回来,返回自我。人们需要能动的审美的占有,需要充满情情感的创造。与是天然材料为人们所钟爱。砖、石块和木材先进不加修饰地暴露与众,草抑,竹藤的手工艺品越来越多地进入现代家庭,它带给空内空间的更多的人情味。

陶瓷雕塑作为室内环境艺术的一部分,将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并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给人们以精神舒适和美的享受。

陶瓷雕塑介入环境的途径和方式是丰富的,如造型、色彩、尺度、题材、材料的表面处理(肌理)等等,但在笔者认为,对陶瓷雕塑肌理美的发掘是陶瓷雕塑与现代环境相吻合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前面我们已经对陶瓷肌理作了分析。这一切都表明了陶瓷肌理特别是缺陷肌理与现代环境要求的适应性以及满足要求的丰富潜能。

人作为大自然本身的产物,具有向往自然、接近自然的心理要求,这是人的天性。因此,我们认为充分发挥材料的特征,发掘陶瓷肌理美的审美属性,是陶瓷肌理介入环境的重要途径。

陶瓷雕塑与室内环境

莫里斯曾经断言:艺术和美不应该局限在绘画和雕塑的范围中,所有的人都能采取高尚而普遍的装饰产品来布置我们的生存环境,应当消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使生活艺术化。

环境艺术,也是美化人的室内环境的艺术,它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为人的环境,使它具有某种特定的气功,情趣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随着工业技术的高度发展,各种现代材料被广泛地运用于室内,形成了一个趋于"硬化"的环境。人们生活在一个为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的世界中: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现代化的组合家具、灯具等,所构成的室内环境与人仅仅是物质的实用的关系,人们只是享受着一堆有物形的实用体,而不能在精神上享受与物的对话和理喻。继60-70年代的"回恒"自然风之后,80年代人掀起了"追求原始味"的更多的审美质素。对于这种室内环境要求,陶瓷肌理是称职的。

陶瓷雕塑与室外环境

任何室外雕塑都应该作为景观艺术去感染人,在世界性的美化人类生存环境的艺术潮流中,雕塑日益受到重视,而且,材料肌理的发掘创新成了雕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就目前陶瓷雕塑在环境中的地位来看,仍然囿于室内而没有气宇轩昂地走向室外,这种阻力主要来自艺术家头脑中的陈旧观念:认为陶瓷雕塑本该属于室内,而且只应呆在

博古架上;它的工艺性决定了这种命运,在他们的眼中陶艺家成了艺人。翻开雕塑艺术史,我们将不难找到大量惊人的和真正标新立异的大型陶瓷雕塑作品,但长期以来,陶瓷--这种似乎失去重要性的艺术手段,在环境艺术的创造中仍然表现的更为明显。其次是来自工艺技术上的局限;由于陶瓷雕塑在制作中有一个较复杂的工艺过程,在设计较大型的雕塑中易产生"缺陷",不尽人意。这也是陶瓷雕塑未能介入环境的一,具有自然品格或具有启发自然性状之力量的造型艺术是现代环境迫切需要的。在一个新型建筑的客厅,幽雅舒适的卧室及一个组合式的现代家具的环境中,放进一个表面粗糙、朴质、风格古拙自然的陶瓷雕塑作品,再配上灯光,整个环境的气氛就会大不相同。在众多?硬性物"的衬托下,它们具有欢快活跃的性格,使室内环境充满自然,欢闹的情趣,从审美的作用来看、形、质、色是视觉领域同一层次的三大信息维量。质即肌理,是感受美的重要形式因素,在整个室内环境中,肌理不仅具有悦目性,而且富有情感性。丰富的肌理变化会激起审美的联想和想象,并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

现代室内环境的单调,冷漠的气氛可以靠艺术陈设的材质变化来协调,通过质地的光细与精糙,挺括与柔软,无光与闪光,透明与不透明,天然和人工纹理的协调来取得整个环境气单调与丰,冷漠与热烈,窄义与多义的协调统一,从而?quot;硬化"的气氛召回人性,赋予个重要因素。

陶瓷雕塑是"火的艺术",我们不可否认在构造室外景观环境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确,陶瓷雕塑的创作必须虑及制坯、成型、施釉和烧成等工艺程度中的技术要求。但实际上这些工艺要求都是按技术肌理目的提出的,也就是技术工艺标准化。因为超越这种技术标准和要求就意味着"缺陷"肌理的出现。既然,我们并不以为肌理"缺陷"就是缺陷,那么这工艺上的局限也就不成其为局限了。而恰恰是这种"缺陷"肌理构成了陶瓷雕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它介入现代室外环境的重要艺术媒体。前面我们已经对陶瓷的"缺陷"肌理作了分析和研究,也对存在于某些艺术家心目中对陶瓷的陈旧偏激观念作了批评。从而找寻到了"缺陷"肌理在陶瓷雕塑构造室外景观艺术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来探讨陶瓷雕塑在室外环境中应有的出路。

有人认为陶瓷雕塑要介入环境,首要的问题是解决作品的尺度问题,认为只有作品在构成一定的体量时,才能作为景观雕塑出现。笔者不完全赞成这种看法,从某种角度来说,提出这种看法的人,多多少少受制与唯技术观的影响,表露出了他们对缺陷的恐惧。雕塑尺度取决于所处外部空间的尺度,并与所处环境的性质有关。一般说外部空间尺度大,雕塑尺度也大,反之亦然。就目前国内陶瓷生产的条件来看,烧制大件的陶瓷雕塑作品不是没有可能,笔者在考察了全国的主要产资区后发现很多厂家就能完成。江苏宜兴就有个能烧制三米内的陶瓷推板窑,可见这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另外,还可以采用分段烧成法,组合成型,雕塑的尺寸可以无限发展,至于说组合后遗留下来的缝隙,我们就不能按传统的规范去看待了,这种形式往往会给人更多的视觉共鸣。

诚然,现代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园林,庭院的外部空间是特定的环境和背景。园林、庭院迁回曲折的道路、自由的绿地,高大建筑轮廊线与直线构件构成的体量与质感,对陶瓷雕塑也提出了特定了要求。陶瓷雕塑在构造室内外环境中与室内雕塑,室外空旷纪念地雕塑应有区别,它的主要特点是:1)题材广泛,位于建筑与建筑之间,街道二旁的绿地、园林、庭院等外部空间的雕塑,要求题材有生活气息,轻松活泼,生动自然。大千世界的人物、动物、植物和抽象构成物均可为题材。而这些恰恰是陶瓷雕塑最有利的表现题材。2)尺度适宜,造型富现代气息,一般来说位于街道旁、园林、庭院绿地中的雕塑尺度不宜过大,大体上与人的比例接近,利于在人们的观赏时创造与日常生活欣赏实物时相似的视线。3)富于变化的材质、色彩,与周围环境相比,雕塑是局部,为了平衡整体,协调整体给人的感受,作为重要局部的雕塑往往对对比手法强调自己,强烈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用材不同利于创造鲜明的不被环境"淹没"的形象,也利于烘托整体。陶瓷材质的丰富性表现和肌理的内在品格,在构筑此类环境时可谓天之骄子。陶瓷肌理的丰富性表现,即能够体现其身的材质特色,又具模仿其它任何材质的可能。

另外,应该指出的,陶瓷室外雕塑的表现肌理与室内雕塑肌理要求不同,不能太细腻,要显眼,要强调光影效果,在制作工艺上的要求要比室内雕塑宽松些,对缺陷肌理更不惧怕,甚至要夸大缺陷。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陶瓷雕塑在构造现代环境的优势所在。我们不仿假设这样一个环境,在由四周高大建设物形成的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内,设置一件异型的略带长形或园型的陶瓷作品,表面色彩华丽且粗犷。材料上即打破了空间内的由钢筋混凝土造成的平整墙面的,单调冷漠气氛,造型上又可避免轮廊线上与建筑物垂直线条的重复。造型表面处理上又带给人视觉上轻松自然之享受,显得宁静;安定,使这半封闭环境幽美文雅。假如在这样的空间中,置设一尊金属或水泥的雕塑则显然显现出二种不同的气氛。容易产生单调呆板甚至不稳定的感觉,材料的类似,使得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很容易被高大建筑物所吞没,可以陶瓷雕塑在某些方面较之金属,水泥更多地具有"软"的情感因素。

结束语

陶瓷肌理有着极宽的表现邻域和丰富的潜能,可以称它是构筑环境艺术中的钢琴。它可以华丽也可以淡雅,可以凝重质朴也可以晶莹璀粲,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是"致广大"也可以是"尽精微"。但尺管它们奉献如此丰存,其内在品格和潜能仍未受到重视和开发,新的环境,新的观念,新的要求,迫使我们对传统的老观念提出反思。

陶瓷雕塑介入环境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相信它必将在构造环境艺术的创造中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1)墨哲兰《在返回感觉之据的途中》9页

(2)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页、200页

(3)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32页

(4)《哲学研究》85年9期

(5)美国诗人罗埃尔丁·语

(6)参见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

(7)参见可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