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推广宣传合集12篇

时间:2024-03-20 14:39:18

媒体推广宣传

媒体推广宣传篇1

党的十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广播电视各类宣传如何发挥媒体优势,切实搞好党的十精神宣传报道,为贯彻落实十精神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几点感悟:

一、大力宣传报道各条战线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何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时刻滋润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涵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生活。中央和省级广电媒体,应带头按照十报告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从宏阔视野上梳理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精髓和表现形式,深入浅出入脑入心地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力度宣传十精神,从战略高度继承好、弘扬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宣传报道精华,抨击摒弃糟粕,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反对过度娱乐,自身更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净化声频荧屏,拒绝庸俗、媚俗、低俗的文化传播;地方城市广电媒体和县级广电媒体,应坚持本土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大力加强区域性特色文化宣传,推进文化大市、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市、文化强县迈进。例如盐城市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又是海盐之城和沿海开放城市,红色文化、白色文化和绿色湿地文化的资源相当丰富。盐城又是中国淮剧和杂技的发源地,市辖9县(市、区)曾被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及相关协会命名的“中国书法县”、“中国散文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二胡之乡”、“中国小戏之乡”等“国字号”的特色文化县名称有10多个,区域文化资源富甲天下。盐城广播电视台除了由文艺中心创办了《唱响淮剧》《民间大观》《快乐多看点》等专门弘扬本土特色文化的电视栏目外,新闻中心、社教中心、广播传媒中心、盐城广电报《今周刊》也都设有专栏、专版从不同侧面报道文化强市建设的千姿百态。从而保证文化宣传报道在密度、深度、广度、锐度上都浓墨重彩、超出以往,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大力宣传报道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广电媒体宣传报道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理论体系、丰富内涵、价值目标、社会功能和实践作用,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比如说,我台社教中心《法眼生活》、《7点看法》栏目通过节目形态,采访报道“孝文化沦丧”的案例,抨击不孝行为,弘扬中华民族“百贤孝为先”的文化内涵;通过纪念雷锋逝世50周年喜看“社会道德依然向善”的系列报道,反映广大市民救死扶伤、拾金不昧、慷慨捐助、助人为乐的各种典型。同时通过具体案例,抨击一些官员道德缺失,一些企业和商人坑蒙拐骗道德沦丧、一些文化名人道德失范、一些公民道德滑坡的不良行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大力宣传报道各地如何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演艺剧团改制转企进度明显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史无前例。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并驾齐趋,文化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笋,令人欣慰。这些都是广播电视媒体宣传报道的极好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广电媒体的领导要带头下基层、下文化企业、进文化人家庭。广大广电新闻从业人员也要在文化创新的采访报道中进行体验式“走转改”,牢记“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只有植根基层汲养分,才能贴近实际出精品。”盐城市2010年和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举办“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大型洽谈会和成果展示会”,2010年吸引国内外投资65亿元,2011年引资达到165亿元。引资改建、扩建、新建的项目达到160多个,2012年引资达到205亿元。盐城广播电视台都进行跟踪报道。

四、大力宣传报道地方政府和各地文化新闻单位为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做法与经验

各级政府和文化新闻单位在贯彻落实十精神过程中,都能自觉做到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手强,使我们的城乡建设既拥有“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又拥有“文化”。比如盐城市近两年来累计投资300多亿元,新建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镇水街、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塔、杂技大世界、新图书馆、新体育馆、新美术馆、新会展中心、新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修扩建了新四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实现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与此同时,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扩建新建了45家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新建了近400家农家书屋,常年免费对公众开放。以往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民“精神增收难”和老人“精神欠收多”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缓解。

五、大力宣传报道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化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强化了艺术教育,社会上各类艺术类培训班更是星罗棋布,灿若云霞。盐城广播电视台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少儿春节联欢晚会”,推出少年儿童文艺骨干人才300多名,其中有20多人参加全省、全国各类少儿文艺比赛获得一、二等奖或金奖银奖。对这些出类拔粹的少儿文艺人才,我们经常进行跟踪报道或专题报道,鼓励、鞭策他们健康成长。当然,媒体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推介少儿文艺人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类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报道好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文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各种举措,解读好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刻内涵和方针政策;同时也要宣传报道好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人才强省、人才强市和人才强县的战略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报道好中央和各地如何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如何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方式,如果拓宽文化人才培养领域,提高文化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情况和经验。报道好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尤其是要报道好各种重大节庆、传统节日、重要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时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各类文艺人才在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广电媒体自身也要借助贯彻落实十精神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队伍建设,为广播电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

六、大力宣传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媒体推广宣传篇2

引言

图书馆是非盈利机构,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知识学习场所等,在新时期,图书馆管理模式也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为了积极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在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存活下去,很多图书馆在努力加强对管理模式的改进,积极制定图书馆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媒体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例如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网络营销,推广图书馆的服务,使得大众对图书馆的认知更全面。当前很多图书馆管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方式比较陈旧等,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随着电子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知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进行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改革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要借助新媒体对传统服务进行创新,同时要借助新媒体进行营销和宣传。

一、图书馆宣传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宣传推广理念比较陈旧

图书馆宣传推广是提高图书馆知名度,促进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管理过程中,由于图书馆的定位是社会非盈利机构,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图书馆很少进行推广和宣传。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各种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社会交流的主要形式,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打击和影响,在新时期,图书馆必须要注重宣传推广,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当前有很多图书馆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对宣传推广的内容没有更新,宣传推广的理念也比较陈旧,因此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二)宣传推广人员工作水平不高

随着图书馆宣传推广制度不断改革,图书馆负责人必须重视宣传推广工作的创新,并且还要引入先进的技术,实现高效推广。当前很多图书馆的营销人员都缺乏专业化的技术和水平,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不足,综合能力水平较低,对于各种信息技术的学习较少,因此导致图书馆的宣传推广水平受到影响。

(三)图书馆宣传推广模式比较传统

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推广营销过程中,一般是采用问卷调查、现场推广等方式,获得读者的需求信息,并且在图书馆为大家提供服务,其辐射范围较小。随着社会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营销推广和市场调研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要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推广,对图书馆的优势进行展示,才能真正赢得大众的喜爱。

二、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宣传推广中的应用

现代化营销指的是在现代市场环境中进行的一种营销模式,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改变,传统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各种电子媒体的出现对图书馆的传统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对自身业务的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推广模式的创新,使得大家对图书馆的认知可以彻底改变,有利于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加强宣传推广模式的创新,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例如在市场调查、市场营销过程中,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使得图书馆的市场调查更加全面、广泛,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为图书馆的经营管理作出指导,也能促使市场营销更精准,效益更高。

(一)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强,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纸质媒体是一种传统的媒体形式,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例如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新渠道,对传统的图书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新时期,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是基于自身业务转型基础之上的,此外还要加强营销管理的创新,应该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在图书馆宣传推广中的应用。当前很多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领导人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意义。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认识,要逐渐在图书馆的营销管理、市场调研过程中应用各种信息化手段,能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市场信息,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应该要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营销人员要明确图书馆的优势技术、优势服务,加强对各种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提高营销水平。

(二)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过程中对新媒体的应用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等,这些都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新媒体时代,宣传推广应该要加强对这些媒体平台的应用,从而使得被调研人群数量更多,获得更全面的市场信息。比如当前自媒体的风靡,使得很多图书馆将营销的目光投向了自媒体,一些关注者比较多的微信和微博账号,成为图书馆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的热门地。图书馆应该要借助媒体平台获得市场信息,比如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些基本功能,对大众的需求进行了解,如图书馆在对读者对电子图书以及纸质图书的态度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知名的微信公众号设置投票选项,让读者对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选择,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覆盖范围较广,传播速度快,任何一个网名都可能成为被调研的对象,图书馆可以通过对投票结果的统计分析,对自己的经营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例如对得到的结果分析可知,喜欢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人群几乎各占一半,图书馆可以加强对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完善,一方面为大家提供纸质书籍,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有电子书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

市场调研是为市场营销提供数据信息基础的途径,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图书馆也必须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可以重点给用户展示图书馆的各种新媒体服务功能,例如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检索方面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搜索信息的时候更便捷,图书馆可以对这项新功能进行宣传,借助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博平台,向用户告知这项新功能,诚邀用户体验。例如,某图书馆在服务大厅和阅览室等多处设置新型触屏电子读报系统,该系统的操作界面是42寸液晶触摸显示屏,可随意放大或者缩小版面,读者只需要通过手指触摸就可以实现字号改变、版面导航等操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这些功能的宣传,可以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有所了解,从而便于改善大众对图书馆的印象和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宣传推广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途径,随着图书馆服务的不断创新,在新时期图书馆也必须要加强对创新服务和技术的宣传推广,在宣传推广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并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提高图书馆营销水平。

媒体推广宣传篇3

政府主导型展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利用会展活动,以展会项目为载体实施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有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

一、政府主导型展会面临的发展新形势

2013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对各级政府主办展会和论坛活动的清理规范工作,政府部门主办展会、论坛数量减少,质量提升,展会更加注重实效;领导出席规格、频率得到有效控制;财政开支大规模压缩,去行政化效果明显。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展览行业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肯定了展览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平台作用,指出了目前的展览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从指导思想、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政策引导等方面对展览业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具体的要求。

随着展览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政府对展会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尤其对政府主导型展会提出了更高的办展要求,政府主导型展会都在谋变求新,重新定位,走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以期在展览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展览机构、行业协会都纷纷利用展览这一特殊的综合性平台,举办了各类契合地方经济特色和国家经济发展热点、专业性强的展会,展览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二、展会宣传推广工作的作用

在众多展会中,尤其是在同质同类展会中如何提升展会的辨识度,树立展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需要落实到宣传推广工作中。

具体来说,宣传推广有以下几个作用:

1.促进目标展客商了解展会

展会宣传推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介,将信息传播给目标参展商和客商,使展会进入他们参展选择考虑的视野范围。很多参展商和客商可能并不知道某展会,或者只是听说但不完全了解具体情况和特点,通过招展招商宣传,让参展商和客商从不知道该展会到了解该展会,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决定是否参加本展会,吸引潜在的目标参展商和客商。

2.突出展会竞争优势,促进招展招商

宣传推广点面结合,既要介绍展会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提炼出展会的亮点、特色和有别于其他展会的优势,围绕展会招展招商基本策略和目标,与招展、招商工作相互融合, 制订、组织、实施一系列有目的、有针对性、协调配套的宣传推广活动,吸引参展商来参展,同时也将起到吸引目标观众的作用。

3.扩大展会的品牌知名度

展会主办方通过把握宣传推广的时、效、度,对展会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传播,使展会在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参展商和客商中有一定的号召力,经过时间的积淀,将展会培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品牌会展,展会品牌来加强展会与参展商和观众关系。

宣传推广工作的目标就是让目标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品牌产生积极的联想,强化展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使目标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的认知更趋于全面,帮助目标参展商和观众进行选择决策,促成他们积极参加展会,并不断提升目标参展商和观众对展会品牌的忠诚度。

三、政府主导型展会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

1.传统宣传推广方法

(1)设计印制宣传资料

展会的宣传资料是让外界迅速了解展会具体情况的最直接、快捷的载体和手段。在展会前期筹备工作中,需要根据展会特点,传播对象类别进行展会资料的设计制作,同时要考虑展会各个阶段和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制作相应的宣传手册、宣传片等资料,设计制作宜简洁、大方美观、方便取阅和携带。

(2)召开新闻会

根据展会的筹备进展,适时举行多场次的新闻会。广泛邀请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主流媒体,快捷、传播性强的新兴媒体,及时将展会的特色、亮点、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布,对展会进行宣传造势,提高展览会的影响力,加快信息的有效传递。

(3)组织境内外宣传推介会

大型国际化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参展客户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有针对性地在国内外开展宣传推介是必要的。推介会的优势是可以面对面与商会、协会和企业宣讲互动,在客户资源集中的中心城市进行集中的展会推介将有效帮助展会在这一区域市场的推广。

(4)策划制作媒体宣传专题

根据展会的行业特点,选取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采编撰稿能力强的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策划专题,定期推出报纸专(特)刊、电视系列专题报道,网络专栏,就展会的重要活动和主要亮点进行高密度、滚动式报道。

(5)广告策划和推广

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传媒载体,航空、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载体展会广告,打造新颖、视觉性强的图文,吸引潜在客户参展参会。

(6)数据库推广

根据历年积累的客商和参展商数据库,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邀请及重点客户登门拜访等形式邀请客户参展参会。

(7)展会结束跟踪服务

展会结束后与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进行反馈沟通,采取发送感谢函、登门拜访方式向参展企业、客商商、合作单位征询意见及建议,为下一届展览会作预告宣传。

(8)成果

展会结束后进行全面的综述回,将参展参会企业数、参观人数、成交额、展商和观众的反馈意见等、重要活动举办等资料用定量数据分析和文字总结等方式,提供给新闻媒体,进一步扩大展会的影响。

2.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宣传推广新思路

当前,互联网对传统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带来了很大冲击。主流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面对新形势都加快了传播形态的融合进程,纷纷通过深度融合占据制高点。展会宣传推广应顺应传媒行业的变化,利用新的融合传播渠道。

(1)做宣传推广的主体,而不只是内容的搬运工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播主体是多元化的,不只是专业媒体从业者,客户和受众同样能够成为传播者,传受双方都构成传播的主体。因此,展会主办方应善于利用大数据监测分析内容源,敏锐找到传播的热点和重点,善于分析和整理参展商和客商的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同时配合吸引人的标题、新闻图片、视频、音频等可视化呈现内容,强化内容的渲染力,增强内容的传播力度,使得最终的宣传推广“作品”能够适合在不同平台上传播,助推媒体之间内容的融合。

(2)宣传推广渠道多管齐下,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应

媒体融合时代,宣传推广的渠道呈现多维化、交互式的特点。一方面要发挥传统主流媒体全面、深刻、权威的内容优势;另一方面,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渠道的兴起,各类重要活动和事件的网络直播、网民参与讨论等成为舆论生成传播重要源头,宣传推广的覆盖面更加广泛,为增加传播内容的实际到达率提供了可能。展会宣传推广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的目标受众偏爱哪一种传播渠道接收内容,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在宣传推广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选择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载体或组合。

(3)开发运用展会自身新媒体传播途径

政府主导型展会除了借助公共媒体资源,还应注重开发运用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APP等新兴网络媒体和工具,及时有关信息,拓展展会线上服务功能,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受众广、传播快、形式轻松活泼的特点,既能连接和呼应传统媒体,又能带动和改造传统媒体宣传风格,从而有效提升展会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语

宣传推广工作贯穿展会始终,与招展招商等工作密不可分。实际工作中,应深刻把握传播规律,根据时间、载体、受众等因素灵活运用。面对传媒业态的深刻变化,政府主导型展会既要巩固、保持主流媒体宣传阵地,也必须顺应媒体融合大背景,树立新思维,学会运用新手段,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概念,打好新媒体传播这张牌,运用组合拳,打造权威、深刻、生动、互动性强的宣传推广模式,主动提升展会全媒体融合宣传推广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松萍,李佳莎.会展营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2]黄彬.展览策划与组织.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3]董树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6.

[4]应丽君.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报告.人民日报出社, 2010.

[5]华谦生.服务承诺要实事求是――展会各个阶段的宣传策略分析.中国会展, 2004(5):46-47.

[6]刘雅祺.标新立异――会展活动常用的宣传推广方法分析.《中国会展》, 2012(21):52-54.

[7](美)亨利・詹金斯.融和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媒体推广宣传篇4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6-0124-02

高校自媒体是依托于高校学生群体但独立于高校行政机构,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创办营运的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其中微信公众号近几年更是作为了高校自媒体宣传和运营的主要方式。

高校自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号是自腾讯公司2012年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功能模块后疾速发展起来的,因其具有巨大用户潜在性、强大操作可行性和巨大利润空间性而慢慢被学生注意,并且因其具有有效传播性、强大互动性和良好灵活性而受高校群体欢迎。目前众多高校都有自媒体平台,各运营者根据学校各自环境特点对自媒体运营有不同定位,但在目标人群、推文、菜单栏、活动和盈利方面的定位具有一致性。微信公众平台“学贝财大”是由江西财经大学4个学生组成的团队运营的一个自媒体平台,本文以“学贝财大”为例论述高校自媒体定位的一致性。

高校自媒体的目标人群一般定位于高校全体师生及毕业校友。自媒体的日常服务针对目标人群设计,以降低了运营的成本。“学贝财大”拥有的16 000粉丝,主要由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和麦庐2个校区的全体师生、毕业校友构成。

高校自媒体推送图文定位一般定位包括校内新闻、活动报道、励志文章、时下热点、实用文章和促销打折等内容。高校自媒体的推送图文根据目标人群的选定也有准确的定位,以目标人群的兴趣点为基础编辑相关主题推文。“学贝财大”发出的图文便紧扣上述定位,对官方通知和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推送,对校园活动和考试时间进行预告宣传,分享生活技巧和诸如四六级攻略等实用信息。据此定位,编辑的图文受广大粉丝喜欢,让自媒体平台更加人性化,可增加粉丝的活跃度和提高自媒体的知名度。

高校自媒体菜单栏一般定位在于信息查询栏、校园资讯和商业信息栏与娱乐互动栏。现在不少高校自媒体都能提供菜单栏服务,在菜单栏3栏中每一栏都有相应的定位,众多自媒体定位遵从于信息查询栏、校园资讯和商业信息栏与娱乐互动栏。借助第三方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运营的成本,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吸引粉丝的作用,例如,“学贝财大”注重信息吸引粉丝,第一栏中提供成绩查询、自习室查询、校历表查询和四六级查询等基础服务;同时高校自媒体负责成员应主动搜集校园信息和商家信息放置于菜单栏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方便的服务,还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宣传费用。例如,“学贝财大”搜集社团、学生会等信息制作新生专题吸引新生的关注;为方便高校学生日常生活,诸如购物、小吃特色,与商家合作,在菜单栏中推出相关信息,互利双赢;主动与高校学生互动,也是高校自媒体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则,“学贝财大”提供表白墙和节日贺卡等娱乐项目供大家选择,让自媒体平台更加娱乐化,能很好地提高粉丝的活跃度。

高校自媒体O2O活动一般定位在举办集体活动,诸如投票活动。高校自媒体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关注以让自身更具影响力,而通过和商家赞助联合举办班级或寝室等集体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这是因为集体活动具有影响力大、受众广等特点,单位成本下能吸引的关注量更大。“学贝财大”在一年中举办两次班级投票活动,在4 000元的成本下吸引了共10 000多关注量,占到在校人数的1/3。

高校自媒体商业盈利一般定位在于:一方面切实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商业信息;另一方面,为目标市场是校园的商家进行平台宣传,从而收取宣传等费用达到营利目的。作为本校学生的平台运营者,必须深入挖掘学生和商家的需求,择优性地选择合作商,一般合作商定位于驾校、雅思、考研机构、学校周边美食店及软件推广商等与学生日常紧密相关的机构。“学贝财大”在寻找合作商时准备把握上述定位,在为学生提供可靠服务的前提下,与燕兴雅思培训机构及校园超市等进行长期合作。

高校自媒体商业信息宣传方式一般定位于文字推广、图文推广、菜单栏推广和活动赞助推广,辅之于卡券推广和图文后缀链接推广。不同类型商家的宣传需求不同,根据商家需求应用不同类型宣传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宣传效果,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商业利润,而且可以促进高校自媒体与商家的合作关系。文字推广指发送文字对商家信息进行推广,具有简明直接的特点,结合超链接的文字推广适用于商家活动和软件推广。“学贝财大”采用与粉丝互动的文字推广方式宣传雅思机构免费试听课信息和社交软件等信息,这不仅可以与粉丝互动提高粉丝活跃度,还可以降低商业性质。图文推广指发送图文对商家信息进行推广,具有形象具体特点,不仅可以对宣传对象进行很全面的描述,还可以通过添加有趣性元素降低商业气息,适用于商家活动宣传和商家自身信息的宣传。“学贝财大”与众多商业微信公众平台合作宣传其投票活动,与学校周边商家合作宣传其商店信息及线下活动信息。菜单栏推广指将商家信息放置菜单栏中供自媒体用户自行点击查阅,具有便捷针对性强特点,适合对长期合作商进行宣传。菜单栏推广又可主要分为商家链接推广和图文回复两种形式,商家链接推广指自媒体用户点击菜单栏选项自动跳转至商家相关网页或信息图文,适用于媒体运营良好的商家,但会大大降低自媒体用户体验;图文回复推广指自媒体用户点击菜单栏选项自动回复商家相关信息图文,这种宣传方式宣传力度不如链接推广,但自媒体用户体验高。“学贝财大”采用菜单栏图文回复的方式对燕兴雅思留学机构进行半年期宣传,大大推广了燕兴留学的知名度。活动赞助推广指商家赞助高校自媒体举办线上线下投票送礼活动以提高商家知名度,具有高传播性低商业性特点,活动宣传不仅使商家信息得到推广,还可以让高校自媒体几乎零成本的条件下大幅度地增加用户量,可以起到互利双赢的作用。活动推广能起到很好地宣传效果,但宣传成本相对较高,一般适合于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商家进行宣传。腾讯先锋队赞助“学贝财大”举办抢班费活动,不仅让腾讯先锋队在学校的知名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还让“学贝财大”增加了5 000余用户量,同时自媒体用户也得到了现金奖励,大大提高了高校自媒体用户的活跃度。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高校自媒体可为商家提供卡券和图文后缀链接宣传方式,卡券宣传指通过直接发放优惠券,自媒体用户领券凭券入店享受优惠的方式对商家进行宣传,具有强吸引性特点,一般适用于美食实体店宣传。“学贝财大”通过发放校园超市优惠券对校园超市周年庆活动进行宣传,致众多学生进店消费获优惠,这不仅起到宣传作用,还提高了“学贝财大”的知名度和用户活跃度。图文后缀链接指在图文末尾加入商家信息链接,供有兴趣者自行点击查阅,与菜单栏宣传类似,适用于对长期合作商宣传,但有别于菜单栏的是商家数量可随着图文的数量变化,高校自媒体能获利润更大。但针对于高校自媒体而言,后缀链接推广太过于商业化,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总体说来,很多商业合作不仅在商业利益方面可以互利双赢,在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方面也可以互利双赢。

高校自媒体总体定位于为在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娱乐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同时赚取一定的商业利润,综合官方媒体和商业媒体的特点减少商业性质实现隐形商业化是校园自媒体最优目标。“学贝财大”本着“以服务学生为本,实现商业化推广”的理念,定位于校园新媒体和校园O2O,坚持更新好图文服务学生,力求寻找好福利赠予学生,一贯选择性价比高的商业信息传递给学生,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高校自媒体的运营者而言,也要准确找准自己的定位。高校自媒体运营者的主要目的是在切实为高校目标群体服务的前提下,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以及勇于尝试开展盈利活动。运营者应严格遵循定位,按照先吸引关注,后提高持续关注度的模式进行自媒体运营,锻炼图片处理、文字编辑、活动策划、商业谈判和校园关系处理等能力。

媒体推广宣传篇5

“omni”在英文中是“所有的,共有的”,全媒体(om-nimedia)是不仅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平面媒体(报纸、杂志、期刊等)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等),还涵盖网络媒体或新媒体在内的多种媒体,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选择特定的媒体形式和深度融合进行传播,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传统的图书推广方式,即在平面媒体(如报纸、期刊杂志、招贴画等)登书评、书讯或通过电子媒体(即广播、电视等)开展作者访谈等在传播效果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图书市场推广的需要。出版人要想在图书市场占取优势,仅靠传统的图书宣传方式似乎不大可能,应尽快转变图书推广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性、互动性及个性化等优势,并根据受众需求和特点融合媒体资源,进行跨媒体图书宣传,从广度和深度上实现图书的传播效果,使潜在读者变成实际购买者,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此文将从分析传统媒体推广的缺陷与不足入手,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利用新兴媒体和跨媒体图书推广的优势,希望促进出版人转变传统宣传理念,积极运用全媒体图书宣传推广方式。 一、传统图书推广方式的缺陷与不足 从过去的图书推广方式来看,出版人主要利用书评、书讯等形式,将图书产品信息在《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书与人》等图书专业媒体上,以及各个省市晚报、都市报的文化阅读板块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新书会、研讨会、作者访谈等方式。传统图书宣传所耗费的预算相对较大,从实践来看,出版社对畅销书、重点书,才有宣传推广的“待遇”。图书市场细分化消费,分众市场已经兴起,一些“利基市场”的图书,首先是难以获得传统宣传,其次,即使采用这样的方式推广了,仍难以做到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进行“精准传播”,因此,不能与图书的潜在顾客需求保持一致。图书宣传推广过程通常有前期推广、中期推广、后期推广,前期推广解决的是根据目标群体的定位来确定推广哪些信息,中期推广主要解决如何推广,在哪里推广,后期推广在于如何做好售后服务。在传统的图书出版中,编辑环节是整个图书宣传的中心,市场推广处于一个低级层次,图书都是待成书之后推出、制造与图书相关的话题,是“先有产品,后有市场推广”,无法瞄准图书的潜在顾客,不能做到“先有市场,后有产品。”正如作家阿加西曾经对他读者说:“在得到编辑同意发表我的东西之前,我无法和你们交流”。[1]前期工作都没做好,要想使中期、后期推广有步骤、有目的的分步进行,似乎看起来不太靠谱。 以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具有直线型和单向性传播特征,即大众媒体作为信息源的上游,整合并信息,直接流向处于下游的受众,受众被动地接受信息,大众媒体无法及时收集受众反馈信息,更不用说满足受众的需求和要求。传统的图书推广方式只注重“推”的信息覆盖面,投入庞大的宣传资金和人力,而对“广”的传播效果却常常忽略,无从考证传播效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出版人重“推”轻“广”的宣传模式导致他们无法准确、客观了解读者的渴望和需求,未能及时对读者的渴望和希望做出迅速反应和掌握读者的最新消费动态。同时,传统的图书推广方式的费用支出高,产品回报利润与之成反比。不难看出,传统媒体在进行图书宣传方式上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与策划、选题、编制等各环节分离,图书产品与读者需求的相关联程度不高,使得推广上对于受众的针对性分析不足;二、不能与读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无法及时解决顾客的问题,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不能与读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三、从成本角度来看,传统的图书推广方式费用支出高,投资效益比不佳。 二、新媒体推广的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上网人数位居全球第一,网上巨大的用户群为网络推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另据《2010年中国网民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而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受众也在这些年有非常迅猛的发展。在近几年的畅销书排行版中,因网络人气造就的畅销图书占据一席之地,如《明朝那些事》、《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浮沉》。网络图书推广与传统的图书宣传的方式都大相径庭,《藏地密码》无疑是网络图书推广的成功案例,笔者将通过简要介绍其图书推广是如何获得水晕般层层扩散的传播效应,以此来证实网络推广图书的优势。 (一)广泛性、及时性 传统的图书推广,选题、策划、编辑等各环节相分离,《藏地密码》的推广从一开始就是由一个团队进行整体策划。在《藏地密码》成书之前,就已确定了自己的潜在读者群,即文化爱好者、悬疑或探险小说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前做好宣传文摘、书摘、资料,开展网络推广工作,利用综合性人气论坛,如天涯社区、豆瓣、猫扑和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络用户可到达的地方,并通过大量的超级链接、被主媒体连载、搜索引擎、QQ群等方式使图书传播效果由量的整合达到了质的集合。在出书后,相关主题在新浪、搜狐等强势主流网络媒体陆续推出,在当当、卓越上销售排行也成为噱头。同时,他们还与喜欢户外探险的人群中选择与中华户外网合作,同时与国内著名三夫户外用品专卖店合作。《藏地密码》系列已出版至《藏地密码十》,整套书销量已破千册,达到如此惊人的销量无疑不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 (二)双向反馈性 网络媒体推广特别强调出版人与目标顾客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用来克服传统图书推广“单向信息交流”方式造成的出版人和顾客之间无法沟通的致命弱点,网络作为自由、开放的信息沟通工具,使出版人、作者能够直接与读者相互交流和互动,通过这种双向信息的交流和融合,作者、出版人能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解答读者关于图书的相关问题,与读者产生“共鸣”,同时,读者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书评,相互之间进行口碑相传,不管他们对某书的评价如何,都会对图书推广效果产生质的变化。《藏地密码》经大势网上宣传后,浏览量由数千瞬间上升到数万,下载量均成倍增长。#p#分页标题#e# (三)成本费用低 《藏地密码》在进行图书推广时,除了基本的人工费用,基本不需要其他费用,注册和信息都是免费的,既不增加出版成本,还能够缓解图书宣传的压力。由此得出,网络推广的费用非常低廉,在低廉的费用下,网络推广图书信息即直接又廉价。比起传统媒体广告费用,网络推广要低廉很多。 三、全媒体图书推广的新方式 (一)论坛和社区图书推广 论坛和社区作为网络平台,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充分地和展示图书信息和内容,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提高图书的知名度和读者对其的认知度。我国主流的社区论坛有豆瓣网、天涯社区、猫扑网、搜狐网等,都拥有来自不同群体、阶层、年龄的广泛的读者群。论坛和社区推广都要求图书策划人对图书话题具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和创意力,掌握不同图书的目标读者的兴趣和爱好,锁定固定的读者群体是论坛、社区推广取得成功的关键点,以此制定与图书内容相关的主题,用个性化、鲜明化的图书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图书推广人可以通过大量的灌水式转载将图书信息传播到固定读者可以接触的地方,从而达到期望的传播效果,这种方式操作成本低,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财力。比如,豆瓣网的用户已达到23万多人,推广人根据自己的目标受众的兴趣和特点,策划与图书主题有关的内容,用户可以在自己所感兴趣的图书里发表自己的书评,这种口碑相传的传播方式会对图书推广的程度产生质的变化。《输赢》这本商战小说就是通过在腾讯、天涯、搜狐等各大论坛中连载、书讯和书评,聚集了巨大的粉丝流,掀起了成功学热潮,带动了图书销量。同时,论坛、社区推广人不能机械的图书消息和内容,会被读者视为网络广告,如果得过多,信息会遭到管理员的删除。 (二)微博图书推广 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5.13亿,微博访问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5亿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另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预计,2011~2013年这3年间,服务商微博账户数的年增长率将在140%~200%,2012、2012年微博用户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由此看出,国内的微博平台主要有饭否、叽歪、嘀咕、随心微博10余家,其中新浪微博是主流微博平台。微博作为全媒体时代下的新生力量,在图书推广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潜力。微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即时性和分享性,图书推广人利用图片、链接、文字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微博热点中图书信息和促销措施。要想在微博这一平台上使自己的图书信息内容迅速遍布到不同群体的用户中,并最终能够引起几何级病毒式扩张,聚集人气和关注度,微博内容需要推广人及其团队的精心设计,集情感性、积极的价值观、娱乐性三要素于一体,遵循“内容为王”的核心策略,用优质文化、内容吸引大众的关注。微博的另一主要特征在于其双向互动性,图书信息得到成功扩散后,用户会表达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甚至会发生互动,推广人可通过检索用户的评价和互动找到“沟通点”,在了解情况后,积极并及时反馈,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诉求和需要。藤原琉璃君他不久前编了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成为他微博的主要内容,每天都能看到他转发过来的关于城邦的微博,这对图书的销售量起到客观作用。再如,@艾国柱阿乙的《鸟,看见我了》,@赳赳的《北京的腔调》和@叶三的《九万字》。这三位典型大龄文艺男女青年的书均属于小众图书,要在以前,一万册都很难卖出去,而借助微博,在自己和朋友们的忽悠下,现在每本销量都在三万以上,都步入了“三万俱乐部”行列,这就是微博营销带来的直接效果。还有同事@潘采夫,他的新书《贰时代》出版没多久也已加印,相信很快也能加入“三万俱乐部”。 (三)手机媒体图书推广 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8亿户,用户人数还在持续增长,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手机媒体因其受众的普遍性、便捷性和多功能性等优势被赋予了“第五媒体”的称谓,即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四大媒体并列的新媒体。手机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新媒体,也必将成为图书推广的重要媒体现象。在手机的众多互联网业务中,手机阅读,部分内容在手机中的免费连载,影响力巨大。在手机的众多互联网业务中,手机短信使用者比例占据首位,随着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短信已从文字短信息(SMS,shortmes-sageservice)发展到多媒体短信(MMS,multimediames-sagingservice),从文本到声音,从声音到图像,从图像到视觉,MMS完全融合了视频、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信息形态,这为图书推广了强有力的信息传播渠道,出版人只需将图书信息内容发往手机用户客户端,扩大图书信息覆盖率,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图书信息,能够对图书信息做出反应,决定是否购买此图书或通过手机下载的形式查看图书文本。更广义的新媒体还包括了其它各种形式,如博客、SNS群组、QQ群、MSN、邮件营销等,在此不一一例举。 (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融合,提高图书推广覆盖率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虽然有费用相对高,不能互动等弱点,但优势则是受众广泛、真实感较强、社会影响力大等,网络媒体在进行图书推广时,拥有传播迅捷、沟通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缺陷则是缺乏真实感、公信力较差、权威感不高、受众碎片化。两者的结合,优势互补,可以使得效果得到最大化。例如,出版人可将图书网络推广与报纸等媒体相结合,先在权威电视、报纸上书评、书讯,既可增加信息的公信力,使读者全面了解登载的图书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转载到各个网络,这样又可增加网络图书推广信息的公信力。出版人同时可以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进行衡量,对于传统媒体覆盖不到的消费群体,代之以新媒体进行覆盖。最后,出版人还可以将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书,比如经管类、生活类,这些没有多少宣传预算的图书,利用新媒体免费、低廉,针对性强的特点,全部采用新媒体进行推广。这样,每本书都能够得到宣传推广的待遇。#p#分页标题#e# 四、结语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蓬勃发生,与传统媒体共生共荣,优势互补,图书产品以“全媒体”的全新视角进行推广和宣传已成为必然趋势,也对图书出版市场推广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人应对各种媒体的优点、弱点,各自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熟练地运用它。图书推广的形式与手段多种多样,出版方大可不必只利用某一种方式进行图书推广工作,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推广方式,可将多种推广方式相结合,可使传播效果发生质的变化。出版人在进行图书推广时,应按照不同媒体的特点,设计出最符合媒体特征的图书信息,对其进行包装和加工,使图书信息能够传播到广泛的受众群体中,进而扩大信息覆盖率。

媒体推广宣传篇6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单元。在这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社会中,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都必须加入网络,网络成为企业连接和沟通世界的一种新型和重要的工具。然而有不少企业,对网络宣传推广的认识,对网络手段的运用还远远不够,更谈不上利用网络提高经济竞争力、确立竞争优势。从企业对外传播的角度来讲,依靠网络和网络媒体来传递企业信息和形象,维护和塑造企业形象,是网络信息时代企业必须重视也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网络推广是企业宣传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实现其经济利益的第一步。

网络媒体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感染力更强,网络媒体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的立体呈现,给予受众全新的感官体验,让人更易接受和喜爱,使宣传的感染力更强;二是互动性更强,留言及评论等方式让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性更强,因其发稿门槛低的特点,普通员工也能加入到网络宣传队伍之中;三是信息量更大,相应较少的版面限制及快速更新的媒体信息,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最全面的新闻信息;四是传播渠道更广,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发展,让每个企业员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享有网络中的媒体信息和资源。正是因为网络传播的以上特点,使得企业借助网络进行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推广能将企业信息最大限度的表达出来;二是网络宣传推广是企业投放更灵活、成本更低的宣传方式;三是网络宣传推广是一种交互性的宣传方式;四是企业宣传推广在网络传播中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把信息长久不间断地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实现最广泛的传播。

二、企业网络宣传在媒体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

1.网络宣传巨大的信息流量与传统媒体宣传的资源优势结合,可增强宣传的广泛性和信息量。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也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信息的涵盖范围和可信程度是达到宣传效果的重要条件,容纳在宣传中的信息量不足,就不能引起受众对问题的足够了解和重视,也不能廓清重要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全貌。网络媒体以其包罗万象的海量信息著称,常常一个事件不仅有其主体及背景的介绍,相关周边信息和扩展信息在网络上也非常容易找到。与此同时,结合传统媒体处理信息的专业性和公信力高的品牌资源优势,去除繁冗信息尤其是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消除公众在处理众多信息中的厌烦、焦躁和无所适从,使公众能在充分、全面的信息支持下对相关事件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断。传统媒体在企业宣传内容上旗帜鲜明的引导和专业性公信力,与网络媒体广泛和充足的宣传信息量,为宣传效果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2.网络宣传的迅速性、大众性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结合,增强宣传可读性和感染力,这是独自运作的媒体难以做到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宣传是一种快捷、专业、全面的实时宣传,能够很好地做到既有权威性,又有大众性,既贴近信息内容的宣传,又贴近广大受众的感知。

3.网络宣传的交互性与传统媒体宣传的可控性结合,及时传递宣传效果的变化和反馈情况,增强宣传的即时性和宣传调控的准确性。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与宣传者和宣传信息的持续互动,是受众表达对宣传活动或接受或反对的能动反映。网络宣传的交互性能够使宣传者及时、迅速的与受众沟通,了解宣传效果,结合传统媒体在宣传控制 宣传策略中的经验和优势,在宣传者既定的宣传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途径更通畅,使宣传的反馈、处理和宣传策略的调整更及时,增强了对宣传活动的控制力和出现情况后的应变力,摒除了网络宣传与传统媒体宣传各自的不足,真正在宣传工作中达到及时、准确、可控。

三、企业开展网络宣传的策略

1.培育优秀的企业网络宣传队伍。网络宣传工作者应该是企业最具活力及创新力的队伍,为企业创造的是无形的资产和有价的财富,需要不间断地培训来促进网络宣传工作者队伍的扩大与发展。企业信息门户等网络媒体的建立,为网络宣传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企业发掘潜在的宣传人才提供了场所。通过定期聘请专家开设培训班培训,经常性地在网络宣传者之间开展研讨与交流活动等,可以提高广大宣传者的业务水平。在企业重大决策实施前,企业应首先针对宣传队伍进行培训与讲解,利于新闻宣传队伍做好工作。

2.建设全方位的企业网络宣传平台。随着企业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与发展,给企业信息门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企业网络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阵地。全方位的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应分为三个部分:通过企业信息门户等网站建设,提供信息共享及新闻宣传工作的优势平台;博客、微博的设立是企业网络宣传新的趋势和重要节点;网络论坛的建设为企业员工提供生活与工作交流互动的场所。所有的网络宣传阵地,如果主流正面媒体不主动占领,总会有其他的第三者占领或侵蚀,会给企业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3.增强企业网络宣传平台的吸引力。企业网络宣传平台在众多的媒体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要求企业网络宣传平台要做到“一个快速、两个贴近”。“一个快速”就是网络媒体的更新速度快,一个不经常更新的网站,没有人愿意经常访问与点击。时间久了,就会被人淡忘,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两个贴近”,一是贴近实际,就是要客观反映现实,企业网络媒体应以动态消息为主、理论研究为辅,围绕企业发展思路及目标,促进解决员工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二是贴近生活,就是要通过挖掘和反映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来反映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使宣传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四、结论

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媒体,管好媒体,善待媒体。在当前复杂多样的网络媒体环境下,企业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网络媒体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的积极作用,重视网络媒体宣传,创造全新的舆论领地,以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

媒体推广宣传篇7

肩负媒体责任携手娇子传播中国大爱

今年,是汶川地震三周年,全国瞩目四川,在重建任务圆满完成的大背景下,“5・12中国爱”三周年的活动,较一周年、两周年有更重大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为此,广告中心建议,争取与川渝中烟合作,决不能简单停留在争取赞助经费上,而要抓住四川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这一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把“中国娇子・中国爱”作为契合双方品牌价值和核心定位的主题;二是把满足客户需求和回报作为活动的内容部分;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宣传的规模和影响力。广告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台领导的有力领导和支持,也得到了川渝中烟工业公司的认同,从2010年年底开始广告中心就着手拟制活动方案。今年春节刚过,台领导亲自出面,带领广告中心与川渝中烟高层商谈,广告中心还多次登门与企业商讨活动方案,最终川渝中烟公司以上千万的活动赞助成为本次活动的冠名企业。目前,广告中心正在与“川渝中烟”密切沟通,有望与该企业进一步深度合作,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广告经营创造新的增长空间。此外,在活动期间,广告中心还积极与其他客户沟通,促成了伊利、王老吉、大运摩托等一批知名品牌在我台的公益广告投放,既增加了广告收入,也为广大企业提升公益形象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

公益营销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部门,广告中心主任高度重视整体活动的宣传推广和招商工作。希望围绕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宗旨,通过加大多媒体的推广、宣传内容中公益元素的强化和企业品牌融入的巧妙设计,在搞好公益宣传的基础上,实现媒企品牌的共同提升。中心张主任先后多次召集部门内部人员商讨活动相关的具体执行方案,并成立专门的项目组,责任到人,分别负责报纸、网络、广播、户外等多媒体的宣传推广同时逐一落实赞助企业的回报条件。

由于“川渝中烟”长期参与慈善事业,同时也与川台广告中心合作了两年的“5・12大型活动”,其企业的公益爱心形象已广为流传,针对这次活动主题和企业的品牌诉求,广告中心共同确定了既体现公益大爱,又能展现企业品牌内涵的活动主题,同时设计出精美新颖、形象生动的LOGO,全面应用到整个活动的细节中。为满足客户需求,广告中心先后与总编室、海外中心、新闻中心、各相关频道等多个部门对接和沟通,通过活动LOGO演绎、故事植入、场景植入、角标、冠名、人物访谈、新闻报道、多样化的宣传片和推广方式,实现了企业在多个节目内容中的软性植入和品牌传播,达到了赞助企业的预期目标。

全媒体整合传播,引爆活动舆论议程

广告中心在电视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多媒体的全方位宣传,谱写了“中国娇子・中国爱”的全国交响曲。

神韵网站联合多家门户网站强势推广

作为本次“中国娇子・中国爱”的媒体官方网站,神韵在线不仅在第一时间搭建活动专题,将电视节目内容延伸到了网络,还编辑了与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的图文花絮、社区专版、拍客征集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此外,活动在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新浪四川)、CNTV公益台、凤凰网、四川在线、优酷网、酷6网、土豆网、PPS、PPTV、激动网、悠视网、迅雷网、百度贴吧等网站均有大范围的集中宣传与报道。利用专题、博客、论坛、留言板、微博、QQ、手机短信等,网友能通过大众化的新媒体平台实现节目参与、表达观点与态度,并且积极参与到信息的采集、调查、传播中去,不仅拓宽了宣传渠道,活跃了参与人群,更提升了四川广电的公益媒体形象与“中国娇子・中国爱”大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在无线短信方面,官方短信通道由神韵在线提供,宣传方式是大屏呈现互动内容,屏幕下方出现游走字幕:“中国娇子中国爱”活动全称;而四川卫视俱乐部下发不低于40000条“活动预告”、“提醒收看”的短信给四川电视台所有观众,均带活动全称。在5・12当日12小时直播中,自活动开始网友持续热烈互动,在各合作网站留言、短信留言数量高达数万条。

多家全国性平面媒体深度报道

为了让今年的5・12活动更具规模和全国影响,广告中心在《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凤凰周刊》、《新周刊》、《经典视线》等覆盖全国、具备较强影响力的杂志上投放了多次活动宣传硬广。同时,广告中心还在合作的理事杂志《广告主》、《中国广播影视》、《新闻界》、《西部广播电视学刊》多家杂志上了活动的相关信息,使活动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前两年的活动在报媒宣传上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今年广告中心仍就携手强势的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特别选择了在全国和省内十分具有影响力的《新京报》和《华西都市报》进行全程报道,时间从4月24日至5月14日,采用新闻报道的传播形式,多次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报媒的运用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持续的关注力。

机场等户外媒体多点联动

为了让活动效果达到最优,扩展宣传覆盖面,本次活动继去年之后再次选择位于机场收费站处醒目的户外广告牌在活动期间持续刊登本次活动的宣传广告。此外,在纪念5・12三周年之际,四川卫视以“巴山谊,蜀水情,大爱中华,相偎相依”为口号在重庆地区开始了“四川卫视・中国爱”的品牌形象推广。本次推广以户外广告媒体为宣传阵地,以重庆本地长期住户为目标受众,以包围贯穿住宅社区为覆盖策略,分别在重庆主城区内选择公交站台灯箱和公交车身进行较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本次推广主题鲜明,立意深远,以贴合纪念5・12三周年期间的Wee4导向,有效利用大环境氛围唤起受众的强烈共鸣,明显放大了宣传效果和公益目的。

广播电台全面占领听觉注意力资源

除了在视觉上打造强力宣传攻势,广告中心还在听觉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台领导的同意和支持,邀请了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和经济频率参与本次活动进行宣传推广,自4月10日至5N12日持续播放60秒活动宣传广告,使更多的省内群众关注并参与到广告中心的系列活动中。

积极配合整体宣传需要提升广告投资回报率

媒体推广宣传篇8

一、会展的性质

狭义的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广义的会展我们一般统称为MICE,即Meeting(会议)、Incentives(奖励旅游)、Conventions(大型会议)、Exhibitions(展览)。同时会展它有着最基本的特质要素即会展内涵的五个方面:特定时间,特定空间,集体性,特定主题和交流。会展活动的品牌需要通过这五个要素体现。

二、会展品牌

会展的品牌可以是具象化的产物,不过归根到底,品牌还是大众心中的一种印象。一般来说,品牌展会都是拥有一定规模,代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反应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动态。在该行业也有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展会宣传推广是指展会前期和后期整体的宣传营销,围绕展会基本目标有目的、有计划举行的一系列促进招展、招商和建立会展形象的宣传推广活动,是展会策划和营销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会展品牌推广方式

会展品牌推广是指对会展的目标群体,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会展的信息,形成行业中良好的口碑。一般来说常用的方式大概有公共关系,宣传广告,新闻舆论,人员推广和全媒体营销等推广方式。运用推广方式之前需要明确宣传推广的步骤。

(一)确定品牌目标和定位。这里的目标是指宣传推广达到的最终目的。其次需要清晰的明确会展是以招商为重还是招展为重。最后还要有阶梯性的目标,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的宣传推广目标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会展筹备前期宣传推广策划的目标偏重于招展,而后期则偏重于招商。品牌定位则是对会展进行全方位的确定,包括了类型,主题,价格,规模和服务等方面。同时也有目标客户,品牌形象方面的定位。通过会展品牌定位,可以更好地进行会展品牌推广,提升会展的竞争力。

确定品牌目标和定位之后,需要准备会展宣传推广信息和资料。宣传推广信息策划目的在于确定会展的宣传推广需要向外界传递会展相关信息,包括了会展的理念、优势和特点等。此外,会展宣传推广的信息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别的同类会展雷同。宣传推广资料制造宣传攻势。会随着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会展规格的不断提升,各参展厂商在宣传推广材料的印制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宣传推广资料的素材主要包括专题报道、展前预览、新产品报道、参观指南、展期新闻、展会回顾等。

(二)会展品牌推广营销。在明确了会展品牌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科学的营销策划,整合品牌传播渠道,创造会展品牌,提升会展的竞争力。会展的宣传推广复合拉斯韦尔的“5W”模式。会展的媒介包括了印刷,电子,实物,网络,活动等媒介。一般策划常用的宣传方式包括了公共关系,宣传广告,人员推广,全媒体等。

会展公共关系:是指会展企业或组织为了取得企业或组织内部及社会大众的信任与支持,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关系环境,在分析和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行为。一般来说,公共关系包括了开幕式,招待会,拜会等。

宣传广告:广告不仅对于会展十分重要,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广告作为商品信息传递的最主要手段,在符号信息时代,语言和说话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不断发展与演变,当下会展依然推崇运用众多广告传播手段来宣传推广。对于会展来说,首要的广告方式应选择与展会题材有关的行业专业报纸、杂志、展会目录、展会会刊,展会官网等。

人员推广:会展人员宣传推广是企业通过人员来作为销售代表或者推销代表来宣传推广。这样的宣传推广会有双向信息沟通的特点,不但对于目标群体传递信息直接快捷,同时能把参展企业的意见,态度回馈给主办方。这样的宣传推广方式会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的满足参展商和观众。会展人员的促销方式包括了发函,打电话,拜会等。

媒体推广宣传篇9

关键词 全媒体 跨屏 营销

最近几年,省级卫视纷纷在综艺节目领域发力,力图通过优质的自制综艺内容,带动平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吸引观众。

在综艺节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省级卫视的跨屏营销推广成为常态。一方面是营销资源向“大”合围。如今,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其营销推广的规模、投入和手段,大有逼近电影营销的态势,通过资源的大规模释放,形成集束式的关注效应。另一方面是营销载体向“微”合围。微博、微信营销已跃升为主流的社会化媒体营销载体,要将这些“微”载体,作为内容营销的主攻平台。

去年以来,在音乐类节目扎堆、“海外模式”扎堆的背景下,安徽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超级演说家》的原创节目。这档大型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两季,在《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爸爸去哪儿》等“现象级节目”的合围夹击下,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影响,节目更是被业内专家誉为“语言类节目新标杆”,提升了安徽卫视的品牌影响力。

《超级演说家》走红并引发线上线下多屏共振,除了节目模式的差异化、节目制作精良等原因,与独具特色的节目跨屏整合宣传推广,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聚合优质资源形成全媒体合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综艺节目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除了在节目创意、制作水准上下功夫外,跨屏营销已然成为常态,多屏合围之势则更为显著。

《超级演说家》两季节目在宣传推广上,也采用了这一做法,通过各类媒体资源的大规模释放,形成集束式的关注效应,引发跨屏营销推广的极致化效果,实现了资源的规模叠加效应和多屏共振的效果。

《超级演说家》的宣传推广,主打“全媒体”概念。所谓“全媒体”,就是将各种优质媒体资源予以整合,并最终形成合力,打造出全媒体360度立体推广效果。在《超级演说家》的推广过程中,通过对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线下推广活动等传统资源的应用,以及对微博、微信、QQ弹窗、新闻迷你页、网易邮箱文字链接、360导航、新闻客户端、百度贴吧等各种新媒体资源的应用,节目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得以充分曝光。一些和节目相关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和讨论,甚至形成了全民关注、热议的话题,提升了节目的热度和受关注度。两季节目的百度指数不断提高,网络视频的总播放量也不断攀升。

二、微博矩阵引发集束关注效应

传统媒体资源固然重要,但仅仅运用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节目推广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微博、微信等社会化营销载体的重要性。社交网络的助推器功能,可以让“小众热点”变成大众娱乐狂欢,在放大节目影响力的同时,也会让商业价值无限放大。

去年夏天开始,微博推出了一款名为“疯狂综艺季”的产品。这款产品直接体现了各大综艺节目在微博上的热度排名。事实上,由于观众习惯一边收看节目一边参与微博互动、讨论。不知不觉间,微博已经成为各大节目宣传推广的一个重要阵地。节目在微博上的热度,直接折射了一档节目的火爆程度。

两季《超级演说家》播出期间,林志颖、周立波、袁咏仪、陆琪等100多位明星名人通过微博对节目给予关注,带动了粉丝的跟风关注。另外,包括三联生活周刊、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闻晨报、京华时报、东方早报、新浪娱乐、搜狐视频在内的数十家媒体官方微博对节目给予长期的关注和评论,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口碑效应。

除了明星、名人微博、媒体官方微博外,在微博宣传推广方面,《超级演说家》两季节目,还动用了传媒业内微博、草根大号微博、台内微博等。这些微博集群共同组成了微博传播矩阵,微博粉丝覆盖数量高达数亿,迅速形成集束轰炸式的效应。

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集束式、高密度的微博宣传推广方式,使《超级演说家》的曝光量迅速增大,并引发网友的持续围观。仅第一季节目首播当晚,在微博矩阵的带动和号召下,微博上有关《超级演说家》的话题讨论量极速攀升至120多万。这个数字,直接将《超级演说家》推到了微博影视热搜榜第一位、微博综艺节目榜第一位,引发更多网友对节目的关注。

三、媒企共振搭建共赢新平台

在碎片化、海量化的传播时代,某几个渠道或持续不断的内容、话题,都很难从成千上万个声音中脱颖而出。因此,单靠电视媒体的一方资源,很难在推广高地上占领传播制高点。而身处大数据时代,广告客户对精准化、个性化营销的需求更加明确。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如今,广告客户更注重专项的营销服务和整合化的营销效果,力图绑定节目品牌提升企业品牌,达到互赢共振。

《超级演说家》自筹备开始,就被很多广告商看好,两季节目的冠名都提前敲定。随着节目的热播,又有一些企业陆续投放广告。正是考虑到广告客户对整合化营销效果的重视,《超级演说家》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主动和广告客户相互合作、借力,最后形成媒企联动,实现节目推广和企业品牌宣传的双丰收。

《超级演说家》媒企联动的成功实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媒企双方分别成立了推广项目组。项目组有负责营销、企划和推广的相关人员参与,在内部实现无障碍沟通机制,保证了推广传播的及时有效;二、官方微博推广联动。安徽卫视为节目注册了官方微博,赞助企业也分别注册了推广官微,二者在微博上互相转发,成功实现微博无缝对接;三、话题内容推广联动。只要涉及到企业或广告品牌的话题,媒企双方会主动沟通,达成推广共识,联动双方推广渠道,扩大话题传播的影响力。四、软性植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在宣传推广过程中,《超级演说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稿件、视频等各种平台和形式,对广告客户的权益进行软性植入体现。

因为采取媒体联动的策略,两季《超级演说家》不仅收视可观,广告客户的权益也得到了最大化体现,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得到了提升。

媒体推广宣传篇10

树立面向受众的策略。判断新闻节目的成败,不仅是依据广电传媒采编人员素质的高低或节目本身的优劣,重要的是能否满足各层次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只有需要才会关注,才能被受众认可。赣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的《阳光热线》栏目,是一档与听众直接交流互动的节目,是广播媒体搭建的沟通平台。听众可以将自己遇到的及关心的问题直接反馈到相关负责单位,使问题得到重视并得以解决,同时也监督了政府职能部门及一些行业的工作。这是一个在社会上影响强烈的节目,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新闻品牌节目。又如,赣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630播报》的子栏目《630爱心桥》,为弱势群体架起了一个帮扶的平台,不仅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而且较好地树立了媒体的新闻品牌形象。

多做短新闻,增加新闻信息量。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收听收看长篇大论的时政报道,广电媒体要注重时政新闻的生活化、民生化,多编排短、平、快的资讯,让受众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到多而广、短而精的时事、热点、服务性的讯息。如赣州人民广播电台每半小时一档的《937最新闻》就是较好的尝试。

开办适合当地受众收听收看的新闻节目、栏目。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人员要在对本土的节目市场做好调查之后,对适合发展的节目形态进行策划、编排并精心制作,以供受众市场所需。在规避实力强的栏目的前提下,以独具个性的方式产生最大的效益。要创立品牌意识,打造名牌节目与栏目,以赢得最大的市场回报。如赣州电视台2011年开办的《今日聚集》《观点》《手语新闻:一周新闻日历》等新闻节目,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各层次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加大对新闻节目、栏目的自我宣传力度。在黄金时间对本频率频道的栏目、尤其是新闻栏目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因为节目在上档前进行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观众,激发他们的收听、收看欲望,尤其是频道栏目的改版,新的形象可以增添新的美誉度。如赣州电视台在各频道反复播出频道新开办的新闻节目、栏目,较好地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己任,实现自我超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介等来宣传新闻节目、栏目,以形成强大的节目营销集团。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特有的新闻节目品牌效应。

以活动打造新闻节目品牌。近年来,赣州广电媒体始终把户外活动当作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打造新闻品牌节目的重要工作来抓。赣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了“赣县韩坊乡的梅陂爱琳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主妇厨艺大比拼(总决赛)”“做文明交通人,我们在行动”“2011高考爱心车队”“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首届交通广播夏季汽车巡展”等几场活动或直播。赣州电视台开展了“未来新主播第二季主持人、形象代言人海选活动”“唱红赣州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媒体举办各种活动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在社会上树立了广电媒体的良好形象。

树立媒体推介意识,是打造新闻品牌节目、栏目的关键

在广电媒体各频率、频道等多层面上进行统筹宣传和整体推广。媒介推广工作应着力通过策划宣传,制造相关话题,组织相关活动,强化两台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份量。通过宣传,在本地媒体受众中形成对两台的强烈印象,引起对两台的热切关注。具体操作:通过网站和广电报纸版面有意识地围绕电台、电视台的媒体影响、媒体风格、媒体公信、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主题策划,进行主题探讨;从媒体推广的角度举办大型形象推广活动和相关“节庆”;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资源、技术资源、节目资源,进行整合包装,造就一个专属电台、电视台的,具有明显两台标记的推广品牌。

媒体推广宣传篇11

在中国目前的媒介市场格局下,省级地面频道的数量庞大,相对于省级上星频道以及城市台,省级地面频道从诞生之初就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不大不小的尴尬地位。在一个相对固定且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地面频道之间、地面频道与卫星频道之间的竞争难免激烈。近几年来,许多地面频道都在寻求发展与突破,电视荧屏也更显沸腾。

电视剧、新闻、综艺一直是电视收视的三大支柱节目类型。省级地面频道受制于自身资源和体量,做大型综艺或新闻类节目并非现实之举,而电视剧则作为最市场化的节目样态,以其播出量最大、市场份额最高、广告创收最多的高性价比,成为各家省级地面频道激烈争夺的媒体资源,也是绝大多数地面频道提升收视、稳定全天份额的最核心环节。如何最大程度地吸引电视剧观众、提高收视率,是许多地面电视媒体每天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为电视剧做营销与推广,不遗余力做宣传逐渐成为提高收视率的法宝。如今,随着电视媒体份额竞争时代的来临,电视剧宣传大战更是愈演愈烈,手段不断增加,规模日渐升级。

一、地面频道电视剧推广的主要方式

(1)媒体推广

媒体推广主要以平面媒体的发稿宣传为主,同时也包括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相关宣传报道。大众媒体作为制造话题、推动舆论的最有力的武器,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媒体推广能在为电视剧的播出广泛造势、创造收视。而媒体在助力电视剧推广的过程中也在接受电视剧的内容反哺,电视剧中的精彩看点、爆点为媒体生产了丰富的内容,很多地面影视专业频道往往和当地的主要平媒有着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

(2)频道推广

作为电视媒体,地面频道自身拥有的丰富的频道资源。屏幕飞字、屏幕角标、宣传片、宣传ID、自办栏目等一系列依托于频道基础的资源为电视剧提供了直接、便捷的屏幕推广空间。高密度、大面积的频道推广能对观众进行收视预热和培育,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愿望.激发起他们的收视兴趣。同时部分频道利用电视剧资源创作策划的伴生性栏目、特别节目将都显著提升了电视剧的收视率和频道的影响力。

(3)活动推广

电视剧活动推广是建立在媒体创意活动和整合传播营销的基础上的一种营销活动,活动推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营销对象聚集较高的人气,有效地提升品牌影响力、观众忠诚度、媒体关注度,为此,必须找到活动内容与营销对象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让活动主题巧妙地贴合剧集主题。通过社区看片会、有奖收视活动、首映仪式、主演主创见面活动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众对电视剧的好感,更为频道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4)户外推广

户外推广主要以户外广告的传统形式呈现。对地面频道剧场而言,根据地域性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重要,由于各个城市的监管法规不同,在剧场覆盖地区以有效形式投放户外宣传广告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常见的电视剧户外广告载体包括海报、传单、户外电子屏、广告折扇等。

(5)网络推广

网络等新媒体快捷、便利。已成为不少地面频道又一个与观众加强互动交流的新平台。在合作网站上及时电视剧相关信息,建立电视剧专题推广页面,开辟电视剧专门的讨论区,与网民、剧迷们开展交流互动。在微博盛行的今天,地面频道可以围绕大剧、热剧设置话题组织讨论,利用微博开展有奖互动活动。不仅能够节约活动成本,也提高了观众参与的互动性和便捷性,尤其对于一些年轻化的观众颇具吸引力。

二、案例分析:湖北影视频道《首播剧场》

湖北影视频道是湖北广播电视台着力打造的最具成长空间的地面电视频道,其收视率和影响力在专业频道中始终独占鳌头。2013年是湖北影视频道打造“新影视”的历史转折年,《首播剧场》的隆重出炉,打破了目前全国很多地面频道资源不足、只有多轮剧重播的现状,使湖北影视从“剧剧经典”的重播时代进入“剧剧新鲜”的首播时代,从“有名无实”的弱势时代进入“实至名归”的强势时代。今年第一季度湖北影视共推出四部首播剧,从有“中国版越狱”之称的开年大戏《地火》到“赵家班”打造的苦情大戏《樱桃红》、从抗战大戏《独狼》到民国武侠大剧《叶问》,四部首播剧接连登陆湖北影视,取得令人欣喜的收视成绩,这不仅得益于频道整体的战略调整,也与每一部剧后细致深入的推广工作息息相关。

(一)媒体联动,科学编排,分层次、分重点推动宣传:

湖北影视频道与武汉市主流媒体有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媒体发稿始终是新剧推广工作的基础环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2013年第一季度影视频道的发稿总量达396篇,远远超过同期湖北卫视以及其他兄弟频道的发稿量。在宣传形式上以报纸为重心,网络为支点,实现全媒体互动;通过在《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等武汉市本地主流报纸上频频发稿,首播剧场的热播剧屡屡亮相在报端,为频道培育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网络媒体中腾讯大楚网曾先后对《樱桃红》、《独狼》、《叶问》等剧以大图文形式突出报道,并在首页上进行推荐。另外杂志媒体《武汉壹周》、《新生活》以及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湖北综合《新闻360》、湖北经视《经视直播》等电视栏目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宣传排期上,湖北影视抢占时机、多轮推进报道,为每一部首播剧都规划了科学的宣传周期;3月2日电视剧《樱桃红》在频道开播,而该剧也在湖北卫视、江苏卫视、山东卫视、辽宁卫视同步首播。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频道抢先发稿宣传,《樱在湖北地区单集收视份额最高达到14.542% ,均创下三年来历史最高值。频道在发稿日程的编排上注重时效性和规律性,一般在新剧开播前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以内开始首轮宣传,率先抢占观众的注意力;在剧集开播当天或一两天之内强力推进第二轮宣传,营造悬念、引导收视;剧集播出后一个星期以内再次安排发稿以稳固收视。通过不同层次、不同重点的宣传安排,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收视成绩。

在宣传内容上,组织记者专线探访,获取最新鲜的剧集、演员资讯,与时下热点、爆点相结合炮制话题;在组织平面媒体发稿时,湖北影视尽可能地安排记者面对面与剧组进行交流,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报道流于把陈旧内容拼凑起来的形式,而是真正地去创造原创性的、吸引观众眼球的内容,从而让观众关注剧集、关注频道。

(二)全台营销,充分利用频道资源,营造开播氛围:

湖北影视除了利用外界媒体资源,也充分把握住自身作为电视媒体所拥有的传播优势。作为一家省级电视台中以影视为主打的频道,湖北影视自办的特色栏目《影视喜乐汇》和《影视大民星》,拥有与影视相关的精彩内容资源和大量忠诚的收视人群,开播以来积累了良好的收视基础,对于影视剧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在《影视喜乐汇》栏目中有一个专门介绍影视圈中人和事的板块“喜子讲故事”,当有新剧需要推广时,该板块会推出以剧中主演、主创、剧情为主题的专题,深入挖掘看点,吸引观众。另外一档栏目《影视大民星》也会配合电视剧推广进行内容开发。功夫大戏《叶问》在频道首播时,《影视大民星》栏目推出了4期“社区功夫达人”特别节目。从电视剧《叶问》中挖掘功夫主题,走访武汉本土各大武术民星,发现他们的武术才艺,感受共同的武者精神。在节目中主持人还会向功夫民星提问《叶问》中的一些小故事,并派发电视剧《叶问》定制奖品。

除了利用特色栏目,充分开发屏幕空间资源也能最大限度为剧集的播出造势。当观众打开影视频道的电视屏幕时,从宣传片、角标、屏幕飞字等各个细节感受到新剧开播的强大阵势。在首播剧《樱桃红》开播前10天起,湖北影视荧屏上便全面铺上“樱桃红了没?”倒计时5秒标版,以此类推,9天、8天、7天……在一切能安排的环节如频道宣传片内、导视、广告切口、自办节目中穿插,轰炸式播出以上宣传片段,首先勾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用悬念吊起观众的胃口。然后频道通过播出的《樱桃红》各版宣传片,让观众了解这是一部电视剧,进一步激发观众探索本剧的欲望。同时通过屏幕飞字、角标、字幕导视、宣传片、剧宣倒计时ID反复播出宣传信息,我们在屏幕上做足功夫,赚足眼球,源源不断地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传达该剧特色、揭开看点,为《樱桃红》的火爆上演蓄足了势。

(三)贴近社区,以活动营销深化互动,提升收视:

湖北影视频道致力打造“家庭娱乐频道”,由过去的“明星娱乐”转向“民星娱乐”,坚持与放大“稳定湖北,主攻武汉”的收视目标。围绕本土化、平民化的战略思想,湖北影视以社区为推广的核心单位,陆陆续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的社区行活动,为收视率和媒体品牌美誉度增色不少。

在《樱桃红》播出时,频道组织了“看樱桃红,吃红樱桃,赢千元现金”社区送奖活动,主持人在每天晚上到社区敲门走访收视情况。只要敲门观众在看《樱桃红》,就送上500元现金奖及红樱桃一箱,这一举动获得很多观众的好评,在江城掀起一股红火的“樱桃热”。

同时,湖北影视还集结一批民间才艺达人成立了湖北影视公益艺术团。自2012年创办至今,湖北影视公益艺术团走进江城多个社区举办了数场公益及娱乐活动,包括南湖中央花园“湖北影视公益艺术团”成立启动仪式暨 “世界地球日”公益晚会、“浓情影视爱满重阳”百步亭社区文艺晚会、“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汉阳江欣苑社区”、“红歌大家唱・乐游对天河”主题联欢会等多场大型社区活动。成为一直以来影视频道品牌化运作的一枚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标签,也自然成为频道热播剧集资源广阔而强有力的宣传平台。相比于传统推广形式,以艺术团表演为载体的整合推广模式不仅更具亲和力、感染力,也增添了观众与频道的互动,是提升频道收视率、美誉度的助力器。

在首播剧《终结杉计划》播出前夕,影视频道更是在武汉市大型社区内举办了规模浩大的首播会,晚会上设计了丰富的有奖问答环节和剧情相关的互动参与游戏,既拉近了频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推广首播剧和首播剧场。

(四)借力新媒体,以创意微活动,实现台网互动: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为电视剧推广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也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湖北影视官方微博不仅会在第一时间更新观众感兴趣的剧集信息,还会不定期举办创意微活动,鼓励观众参与赢取幸运大奖。电视剧《叶问》在登陆湖北影视播出期间,每日在屏幕左下角登出该剧主演头像,观众将屏幕左下角出现的角色画面拍下,并写下观剧感言,就可参与#观叶问 赢大奖#微博话题讨论,幸运网友可获得频道赠出的叶问定制款限量银盘。在电视剧《叶问》开播的第一天晚上,就有不少热心观众参与了本次活动,线上更掀起一股“看剧夺银盘”的热潮,活动总浏览人次达到43万。同时频道还邀请本片的主演通过微信与观众进行互动,获得大量追捧。三、省级地面频道电视剧推广新趋势

(1)品牌化:树立剧场品牌,构造特色观影带

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品牌,良好品牌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电视媒体的经营也不例外,必须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到服务竞争,最终过渡到品牌的竞争。

可以看到,同一部电视剧在全国各地的播出效果常常存在着差异,除了文化差异带来收视审美习惯差异外,还有播出平台的差异。频道是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识别标志,它的品牌效应来自其传播节目的品质,频道品牌直接关系到电视观众的到达率,会影响电视剧的播出效果;而剧场品牌则是打造频道品牌的基础,一旦形成剧场品牌,也会提升观众对该频道的认同,提升频道品牌的影响力。省级地面频道常常缺少资金实力购买大剧,但是只要积累品牌剧场的优势,即使某部电视剧质量不好,但由于观众已养成收看某个频道或剧场的习惯,收视率也不至于下滑非常明显。

(2)本土化:立足社区“接地气”,实现差异化竞争

在“中央一省一市”三级电视传播构架下,以及新兴媒体的不断施压,地面频道的生存发展空间日益被挤压。近年来,地面频道本土化节目兴起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本土可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省级地面频道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开展观众营销,贴近观众,培育稳定的收视群。走上社区街道,通过横幅、海报、礼品、问卷调查、观众见面会等形式引导观众关注频道的电视剧,以接地气的面貌拉近频道与群众的距离,进而提升频道竞争力与美誉度。

(3)整合化:多管齐下整合发力,资源共享成就多赢

整合营销就是把各个独立的营销体综合成整体以产生协同共振效应。在电视剧推广上则为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媒体,以新闻会、制作专题等方式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传播,并与企业合作进行联合营销,成就多赢的局面。整合化不仅是对外资源的整合,还包括内部资源的共享与协调。

(4)话题化:网络引爆热点,借力打力聚人气

互联网上越来越活跃的网民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网络热门话题,如此高关注度的一个又一个事件让商家看到品牌推广的机会,也让电视媒体的营销者看到了商业价值。近几年,在电视剧业内,因拍摄、播出、版权而引发的各类纠纷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吸引大家的眼球,其实这些都是基于炒作目的的话题营销。通过爆料电视剧剧情、主演主创相关的八卦新闻,或借势社会上的敏感、流行话题,都能在电视剧开播之前广泛吸引注意,让电视剧未播先火。对缺乏资金、规模的省级地面频道而言,话题炒作是相对而言低成本、高关注度的一种推广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亚萍.城市台电视剧宣传推广策略[J].声屏世界,2012,2:026.

[2]李琴.评析国内各大卫视的电视剧宣传潮流和趋势[J].媒体时代,2012(2):42-44.

[3]王永连.全媒体整合营销――以安徽卫视为例谈省级卫视大剧营销新趋势[J].视听界,2013(1):37-40.

媒体推广宣传篇12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96-05

1 广东省科普宣传现状概述

科普宣传历来是广东省科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V东跟进和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经济竞争发展步伐,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高效聚集和利用创新资源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将科普宣传作为其工作内容及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科普宣传工作以广东省科技厅为主体,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新闻传媒、科研院所、高校、科普机构等为协同,围绕中央和全省科技工作的重点和热点,结合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潮流和本土产业发展特点,多层次、多领域地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开展科普宣传工作。近年来,得益于广东“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四链融合、双轮驱动”等科技战略的有序推进,全省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的科技创新格局。总体来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东省科普宣传机构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科普宣传组织保障机制。广东省科技厅于2003年成立的省科普宣传小组,围绕广东科技工作中心任务,制订科普宣传工作计划,向主流媒体提供新闻报道线索和深度新闻背景[1]。

二是广东省科普宣传部门注重宣传平台建设,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媒体合作关系和平台机制。部门整合、利用多媒体资源,进一步加强科学宣传阵地和载体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科普宣传氛围,建立了层次丰富、结构较为完整的科普宣传平台[2]。

三是在宣传阵地建设方面,形成了以报刊、广电等主流媒体为主、以门户网站、社会化媒体为协同的全媒体传播方阵,逐步构建出集公共普及渠道、专业性渠道和教育渠道“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

四是在主题建设方面,广东省科普宣传部门围绕全省工作中心,积极跟进省内科普宣传重点。根据省科普宣传要求,为媒体和科研院所、创新企业之间提供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重点开展重大专题宣传报道,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及广东科技重大事件。

五是在科普品牌建设方面,形成了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广东省科学中心”“广东科技”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机构和媒介品牌。其中,尤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为代表。自1992年起,广东省科普宣传部门每年定期举办“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并按照国家科技部的统一部署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工作安排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目前,“科技进步活动月”已成为广东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参与层次最广泛、社会效益最显着的科普品牌[3]。

2 当前广东科普宣传的主要任务

2.1 培养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识

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广东科技创新驱动正全面提速,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广东要获得新的成长动力,就需要借助有效的科普手段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促进科技知识的创新扩散,为创新创业培育出肥沃的社会土壤。

科普宣传必须适应全省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立足于科技工作的阐释者、解读者和传播者角色,广泛宣贯全省科技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最新政策、发展成果、企业案例与前沿技术应用,描绘科技工作蓝图,使公众关注科广东技发展、理解广东科技发展、融入广东科技发展。

2.2 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公众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崇尚文明的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与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4]。一直以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进一步缩小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5]。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高学历、高文化水平的人群已经成为广东科普信息受众的主力军。更为重要的是,高素质受众对科普信息的需求是高度个性化的,传统的“从无到有”的科普宣传教育已经演变为如何能更有效地提升和丰富个人的科学素养和知识积淀,科普宣传和终身学习、岗位学习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科普宣传要转变原来的大众传播观念,积极借助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以精准化传播模式来满足新一代受众的高水平和个性化科技内容需求。

2.3 营造良好的科技工作舆论环境

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国家的灵魂和基石,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科技革命思想启蒙的精神动力。若要培育长久的全省推进创新驱动的意识,必须拥有与之相宜的创新文化“土壤”[6]。在培养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舆论引导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广东目前还未完全摆脱科技文化传播的弱势地位困境,缺乏通过系统、长期的宣传和传播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科技工作舆论环境的有效路径。在科普宣传中,如何提高全省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为科技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广东省需要在科普宣传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是因为在广东省当前的科普宣传工作中,无论是举办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具体科普活动,还是科技媒体的宣传报道,都对公众的实际需求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日常宣传中或多或少存在与弘扬创新文化相偏离的部分,宣传的盲目性稀释了以传媒力量助推创新文化的效果。因此,广东省宣传主管单位要努力实现与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的双向互动,综合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科技创新先进事迹,利用媒介互动与社交媒体的分享机制,传递全省重大科技创新的喜悦氛围,在振奋人心的同时,深化公众对创新文化价值观的理解。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激励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升创新文化的社会认同,使科普宣传成为创新文化的有力“助推器”。

2.4 推广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

当今世界,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科普宣传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发展经济、推动创新的同时,强化科普宣传,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7]。近年来,省级相关科普宣传部门在宣传手段和宣传模式上大胆创新,不断加强科普宣传力度,积极联合中央和省内主要媒体宣传广东科技工作,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乃至新型手机媒体等方式,建立起了完善的宣传体系与机制,形成一批优秀新闻报道品牌。

在中国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之下,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社交媒介正在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迅猛发展,并显示出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受众范围和成员群体较大、互动性强等诸多传播优势。随着新兴媒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科普宣传亟待进行积极的互联网转型,并需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宣传规律,持续将前沿的创新成果,通过多种手段呈现给受众,使公众对科学技术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营造更利于创新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广东的科技产业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

2.5 传播科技工作的资讯动态

与其他新闻媒介的传播范式不同,科普宣传是一种带有较强宣教性、说服性的传播活动,更多地体现我省科技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弘扬自主创新意识上的政府意志。因此,科普宣传活动需要在政府和权威主流媒体的引导下有序开展,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不能单纯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在确保培育创新意识、提升科技素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广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更要通过常态化的整合传播、实时监测、及时报道,为政府工作和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科研攻关提供历史文献。

首先,通过宣传报道,缓解科普主管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利用科普媒介作为纽带,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推广成功的科普经验,总结科普实践成效。其次,紧跟产业发展前沿,第一时间报道省内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向,顺畅产业信息流,以科普宣传报道为着手点,启迪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整合与企业间合作。再次,通过采集、分析和总结梳理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学术研究、产业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3 广东省科普宣传主体及成效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科技创新工作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更是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实践的基础。当前,广东省科普宣传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组织、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专门的科普机构组织等。

3.1 科技管理部门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挝桓叨戎厥涌破招传工作,不仅认识到科普宣传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把科普宣传作为重要的科技资源来运作,使之成为各级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

广东省各级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普宣传的媒介资源利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广东省科协主办的《广东科技报》;科技厅主管的省内唯一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广东科技》;广东省科技厅与科技日报社等单位合作成立的科技新闻网络视频媒体“中国科技报道”。此外,省科技厅还与南方新闻网共同开设了“科技频道”。经过多年发展,这些报刊杂志和网络新闻频道,都成为广东省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的中坚力量。

3.2 新闻媒体组织

广东发达的传媒产业、丰富的媒介资源,为全省的科技传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广东省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利用媒介资源的情况来看,主要以电视、报纸、期刊、网络媒体为主。

在报纸方面,主要是《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等,这些知名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均有涉及科普的相关选题与报道,并将科普信息融入各版面中。

期刊方面,主要以行业科学技术传播普及为主,包括省科技厅、农业厅、水利厅等行政主管部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研究机构,办有《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实用医学》《健康之路》《教育信息技术》《广船科技》《现代食品与药品》《新能源进展》《移动通信》《新医学》等专业刊物。

图书音像方面,如广东省出版集团下属的广东科技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科技出版社,负责出版工业、三农、中医药、卫生保健、少儿科普、科技专著等系列图书。

广播电视方面,广东虽没有专门的科普频道或者科教频道,但南方生活频道的《养生在线》、城市之声频道的《健康加油站》等节目,均是致力于科普宣传的电台栏目。在电视方面,南方电视台成立后曾设有科教频道,但是仅存在四年多时间后。改为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使得省内唯一的科教电视频道不复存在[8]。

网络媒体方面,广东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桥头堡”,拥有腾讯网、南方网、21CN、南都网、金羊网等多家大型综合门户网站,有着强大的全媒体资源整合能力。广东省科技传播的网络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以广东省科技厅、各地市科技局、各级科协等政府科技部门或者事业单位设立的网站,既包括公众网,也包括专门为科技信息传播所设立的网站。另外,广东省各个地市也都设有自己的“金科网”;第二种是广东省内媒体设立的网站,比如腾讯网科技频道、南方网科技频道等;第三种是民间(企业)设立的各种宣传网站。

3.3 科技企业

作为科技强省,近年来广东许多科技企业开始基于社会责任开展集企业宣传、科学普及和业务推广于一体的企业科普活动,并兴建了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广州市舰船科普基地、珠江钢琴科普文化基地等较为知名的企业科普基地[9]。

3.4 科普专门机构

广东省科协和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从事科普宣传、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侧重于通过各类科普活动、科普展览向广大公众传播一般性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实现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

多年来,广东省科协组织承办了一大批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如: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技活动周、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农业科技下乡、劳动技能大赛、广东科普创作大赛等,让科学普及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使公众受到科学的熏陶和教育,营造出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广东科学中心则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科普教育基地,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功能[10],它以其独特的设计,逼真的模型向人们展示自然界的奥秘。

4 全媒体时代科普宣传面临的挑战

4.1 信息过剩导致注意力资源稀缺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宣传技术不断更新、新的科普宣传媒介被不断挖掘。如今,受众不但在媒体资讯需求上出现了碎片化、个性化的趋势,对科普活动的形式也出现了更多偏好:如全息3D、动态模拟、实操演练等等,效果突出的全新展示方式在超越传统展板、讲座和宣传栏的同时,全媒体时代复杂的信息环境也大大超越以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因此,科技媒体需要对传统的宣传策略进行适时调整,对固有的经验进行重新考量与修正,科普宣传正处于一个持续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

4.2 传统宣传方式下的受众流失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手机应用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渐成为人们的宠儿。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了一倍多[11]。大量受众从传统媒体流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新媒体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并日渐成为科普主力军。

如今,网络在线虚拟博物馆、网络直播、网上实验、互动游戏等基于网络平台的独特科普方式也逐渐被更多的科普网站所采用,科普在论坛、社区、互动式问答等网络平台中也占有相当的位置。由此可见,受众更愿意尝试以多媒体和互动性的新颖方式,通过网络媒体接受科普宣传。

除了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宣传方式的受众流失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直以来,传播报道的聚焦是科学的可计量产出,而不是科学的过程。此外,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科研人员过于低调与含蓄,有些科研人员甚至认为所做的工作没有报道的必要性。这就使得科技报道单调而无吸引性,受众不易理解报道的意义与内涵。虽然目前全省科普宣传工作进展显著,但全媒体时代下的宣传理念滞后、内容创新乏力、新媒体人才短缺、传播阵地发展保守等问题,仍然较为严峻。

4.3 媒介受众的选择性接触与理解

科普宣传需要面向全社会、最广泛的异质性受众群体,他们具有不同的背景与属性,包括职业、年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所在地域、价值信仰等方面。科普受众群体间属性的差异,决定了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价值和信念,以及对事物的立场、观点、看法、心理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在面对同一科普宣传信息时,其需求、接触、反应和行为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根据传播学的选择性理论,受众在接触科普宣传信息的过程中,并非不加区分地对待任何媒介的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相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特别是说服性内容,用以增强个体原来的观点和认知。同时,受众倾向于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客观上看,科普宣传者意欲传递的“本义”与科普受众所解码的“意义”完全相符的情况较为罕见,更多的时候是部分相符,完全不符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科普宣传不仅无效,且适得其反。

4.4 平衡宣传任务与受众需求的双重压力

科普宣传部门要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宣传任务,宣传党和政府对科技事业的路线方针,展示全省科技事业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并根据中央的精神结合省情来制定科普宣传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然后通过媒体开展具体的科普宣传。

但是,随着网络媒体对用户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受众在科普宣传中主动性越来越强,且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此外,科普宣传中不可避免总会有一些必须宣传却未必吸引眼球的“硬性任务”。如何在尊重受众需求的情况下,让他们不产生抵触,平衡科普宣传任务与受众需求的双重压力,处理好正面与负面、普及与提高、理论性与趣味性的关系,值得我们在新时期的科普宣传工作中去不断探讨。

4.5 信息泛化传播对公信力的挑战

当前,随着网络已深深嵌入我国的政治领域以及介入政府行为的不断深入,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2]。在科普宣传领域,网络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科普宣传部门在拥有了网络媒体这样一种有力的多媒体工具同时,也面临着信息泛化传播对主流科普宣传机构传播公信力的挑战。

一方面,政府的宣传信息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被稀释,关注度自然降低。由于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稀缺,政府的科普宣传内容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科普宣传部门工作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很多虚假不实的内容,对权威信息进行着冲击,侵蚀着人们的科学常识体系。在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的传播面临着新的挑

战[13]。网络媒体参与主体和渠道多样化使科普宣传公信力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于科普知识的接受,正确的科普信息与科学谣言同向传播,使受众难以辨别,接受效率不高。

5 全媒体时代广东省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

5.1 转变工作思路,培育“互联网+科普宣传”新思维

一是引导科普宣传工作向受众本位转变,从制度上、思维上进行革新。在科普宣传的顶层设计上,尊重受众需求同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创新宣传路径,与时俱进地提升科普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明确科普宣传的目标与任务,制定全省科普宣传资源的整合与宏观方略。

三是培养全媒体科普宣传人才,加大培养对全媒体有深刻理解、丰富使用体验和实战经验的跨域宣传人才队伍。

四是创新科普产业链,推动科普宣传的产业化,鼓励教育、医疗、卫生、科研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机构,依托自身优势、通过自建媒体向社会公众开展细分领域的科普传播。

5.2 升级传统科普宣传阵地,推动数字化转型

一是明确传统科普宣传阵地的权威性地位,紧密围绕科技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和全省科普新任务、新目标,科学谋划专题,凝聚全省共识,凸显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

二是遴选建立一批传统媒体作为科普宣传的重点阵地,通过试点、重点扶持发展,创出一条科普宣传的渠道品牌发展道路。

三是引导与支持传统科普媒体从技术到内容的新媒体转型,鼓励各传统媒体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多样性延伸或转型步伐。

5.3 拓展新媒体阵地,强化资讯定制与精准推送机制

首先是明确新媒体定位,创新“互联网+微传播”业态,形成新媒体集群,满足全社会公众对于科普宣传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延伸传统科普宣传阵地的传播链条。建立微小篇幅、细分兴趣、及时分享、高效链接的“微内容”体系,吸引群众的参与互动,增强新媒体平台的用户粘性。

其次是鼓励潜在新兴传播载体在科普宣传中的应用,鼓励省内科技企业开展科普宣传关键载体与技术的开发研究,不断用科技的力量宣传科技创新的成果。

5.4 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网状的宣传矩阵与协同机制

一是摸查全省科普宣传媒体资源,构建科普宣传方阵,科技主管部门应主动开展全省科普宣传媒体的调查工作,构筑全省统一的科普宣传全媒体方阵,有C整合、协同宣传。

二是加强科普宣传阵地间的共享机制与协作机制,研究信息的二次传播规律,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的协同优势。

三是形成媒体宣传阵地间的“强连接”效应,通过跨平台的资源共享、平台互用机制,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省级宣传机构与地方宣传机构的互动、官方媒体与民间媒体的互动。

5.5 建立受众分析数据库,加大科普宣传相关选题研究

一是依托新媒体建立科普受众分析数据库,采集科普受众行为的“大数据”为用户生产更加精准、定位更加明确的科普宣传内容。

二是支持科普宣传阵地建设方法与思路创新的相关选题,重点支持宣传阵地建设方法与思路创新、科技成果向科学普及转化、科普宣传策略、科普宣传关键载体与技术开发四大领域的项目立项。

5.6 建立受众反馈闭环,完善科普宣传效果评测机制

一是建立科普受众的反馈闭环,通过线上线下调查倾听受众意见与建议,开发与利用舆情监控平台,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社会探讨进行有效引导。

二是建立基于科普受众的反馈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数据采集的便利性,建立基于互联网科普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全省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客观的绩效考核与评价。

参考文献

[1]谢惠芳,潘子欣.广东省科技宣传工作研究与建议对策[J].科技传播,2012(1):38-39.

[2]宋子夷,周德英.广东省科技宣传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12,21(21):6-8.

[3]潘子欣,谢惠芳.科技文化视角下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实践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7):235-238.

[4]宝胜.基于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科普工作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9):38-40.

[5]李群,陈雄,马宗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5-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6]许兴苗.实践创新需要创新文化[J].经济师,2008(5):64-65.

[7]黄臻.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意义及有效途径[J].理论与当代,2013(9):45-46.

[8]臧江江.广东省科技传播的媒介资源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9]广州市科协企事业科协联络部,广州广船国际科协.广东省企业科普文化设施建设需求研求[J].科协论坛,2015(8):40-44.

[10]向共和国60周年诞辰献礼――广东科学中心[J].科协论坛,2009(4):52.

[11]李群,陈雄,马宗文.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5-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2]李思慧.网络传播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3]罗希,郭健全,魏景赋.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传播的困境与突破[J].科普研究,2012(6):5-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