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级别合集12篇

时间:2023-02-02 09:59:17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1

(一)语言文明 语言文明,在此主要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选择、使用语言时,要文明当先,以体现出自身的良好的文化修养。其具体要求有三: 1.讲普通话。作为一个地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基层公务员在这一点上必须身体力行。应当强调的是,基层公务员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不但反映着其较高的文明程度,而且也有助于其对外交流。因此,除面对外国友人、少数民族人士或个别不懂普通话的人员之外,基层公务员最好都要讲普通话,尽量不讲方言、土语。 2.用文雅词。在日常谈中,基层公务员要努力做到用词文雅。用词文雅,并非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咬文嚼字,脱离群众,而是重点要求其自觉回避使用不雅之词。即不允许基层公务员在日常谈中,尤其是在公务谈中动辄讲脏话、讲粗话,更不能讲黑话、讲黄话、讲怪话。 3.检点语气。语气,即人们讲话时的口气。它直接表现着讲话者的心态,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外人交谈时,特别是在面对人民群众之际,基层公务员务必要检点自己的语气,令其显得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在任何情况下,语气急躁、生硬、狂妄、嘲讽、轻慢,都绝不允许。 (二)语言礼貌 语言礼貌,是基层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礼仪修养。 具体而言,它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日常谈中主动使用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以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好之意。一般而言,基层公务员所须使用的基本礼貌用语主要有如下五种。 1.问候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你好”。不论是接待来宾、路遇他人,还是接听电话,基层公务员均应主动问候他人,否则便会显得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2.请托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请”。要求他人帮助、托付他人代劳,或者恳求他人协助时,基层公务员照例应当使用这一专用语。缺少了它,便会给人以命令之感,使人难于接受。 3.感谢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谢谢”。使用感谢语,意在向交往对象表达本人的感激之意。获得帮助、得到支持、赢得理解、感到善意,或者婉拒他人时,基层公务员均应使用此语向交往对象主动致谢。 4.道歉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抱歉”或“对不起”。在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带给他人不便,或妨碍、打扰对方,以及未能充分满足对方的需求时,基层公务员一般均应及时运用此语向交往对象表示自己由衷的歉意,以求得到对方的谅解。 5.道别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再见”。与他人告别时,主动运用此语,既是一种交际惯例,同时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与惜别之意的一种常规性表示。 三、提倡交际美 基层公务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往往有别,但从其本质上来看,都免不了要与他人打交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务员必须力求交际美,即妥善地协调自己的各种人际关系,高度地重视自己的每一位交往对象,以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一)内部交际 基层公务员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在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种内部人际关系,因为它是自己所须正视的种种交际的基础之所在。进行内部交际时,基层公务员应当讲究团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善于协调各种不同性质的内部人际关系。 1.与上级的交往。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不处理好自己与上级的关系。要做好这一点,基本要诀有三:一是要服从上级的领导,恪守本分;二是要维护上级的威信,体谅上级;三是要对上级认真尊重,支持上级。 2.与下级的交往。与下级进行交往时,基层公务员切切不可居高临下,虚张声势。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基层公务员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善于“礼贤下士”,尊重下级的人格;二是要善于体谅下级,重视双方的沟通;三是要善于关心下级,支持下级的工作。 3.与平级的交往。处理与平级同事的人际关系,也不容基层公务员有丝毫的忽略。与平级同事打交道时,基层公务员对以下三点应当予以充分重视:一是要相互团结,不允许制造分裂;二是要相互配合,不允许彼此拆台;三是要相互勉励,不允许讽刺挖苦。 (二)外部交际 不论因公还是因私,基层公务员都有大量机会与外界人士进行交往应酬。与外界人士交往或相处时,基层公务员既要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努力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又要不忘维护政府形象与个人形象,注意检点自己的举止行为,使之不失自己的身份。进行下列两种常见的外部交往时,尤须基层公务员处处好自为之。 1.与群众的交往。同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时,基层公务员既要不忘自己的身份,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身份;既要具备强烈的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又不能时时以施舍者的身份自居。为人民群众服务时,一是要待人热诚,不允许对群众冷言冷语;二是要主动服务,不允许对群众漠不关心;三是要不厌其烦,不允许对群众缺乏耐心;四是要一视同仁,不允许对群众亲疏有别。 2.与社会的交往。许多时候,基层公务员都离不开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与社会各界人士交道时,基层公务员须做好下列五点:一是要掌握分寸,防止表现失当;二是要公私有别,防止假公济私;三是要远离财色,防止腐败变质;四是要正视权力,防止权钱交易;五是要广交朋友,防止拉帮结派。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2

     (一)语言文明     语言文明,在此主要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选择、使用语言时,要文明当先,以体现出自身的良好的文化修养。其具体要求有三:     1.讲普通话。作为一个地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基层公务员在这一点上必须身体力行。应当强调的是,基层公务员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不但反映着其较高的文明程度,而且也有助于其对外交流。因此,除面对外国友人、少数民族人士或个别不懂普通话的人员之外,基层公务员最好都要讲普通话,尽量不讲方言、土语。     2.用文雅词。在日常性交谈中,基层公务员要努力做到用词文雅。用词文雅,并非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咬文嚼字,脱离群众,而是重点要求其自觉回避使用不雅之词。即不允许基层公务员在日常性交谈中,尤其是在公务性交谈中动辄讲脏话、讲粗话,更不能讲黑话、讲黄话、讲怪话。     3.检点语气。语气,即人们讲话时的口气。它直接表现着讲话者的心态,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外人交谈时,特别是在面对人民群众之际,基层公务员务必要检点自己的语气,令其显得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在任何情况下,语气急躁、生硬、狂妄、嘲讽、轻慢,都绝不允许。     (二)语言礼貌     语言礼貌,是基层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礼仪修养。     具体而言,它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日常性交谈中主动使用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以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好之意。一般而言,基层公务员所须使用的基本礼貌用语主要有如下五种。     1.问候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你好”。不论是接待来宾、路遇他人,还是接听电话,基层公务员均应主动问候他人,否则便会显得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2.请托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请”。要求他人帮助、托付他人代劳,或者恳求他人协助时,基层公务员照例应当使用这一专用语。缺少了它,便会给人以命令之感,使人难于接受。     3.感谢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谢谢”。使用感谢语,意在向交往对象表达本人的感激之意。获得帮助、得到支持、赢得理解、感到善意,或者婉拒他人时,基层公务员均应使用此语向交往对象主动致谢。     4.道歉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抱歉”或“对不起”。在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带给他人不便,或妨碍、打扰对方,以及未能充分满足对方的需求时,基层公务员一般均应及时运用此语向交往对象表示自己由衷的歉意,以求得到对方的谅解。     5.道别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再见”。与他人告别时,主动运用此语,既是一种交际惯例,同时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与惜别之意的一种常规性表示。     三、提倡交际美     基层公务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往往有别,但从其本质上来看,都免不了要与他人打交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务员必须力求交际美,即妥善地协调自己的各种人际关系,高度地重视自己的每一位交往对象,以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一)内部交际     基层公务员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在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种内部人际关系,因为它是自己所须正视的种种交际的基础之所在。进行内部交际时,基层公务员应当讲究团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善于协调各种不同性质的内部人际关系。     1.与上级的交往。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不处理好自己与上级的关系。要做好这一点,基本要诀有三:一是要服从上级的领导,恪守本分;二是要维护上级的威信,体谅上级;三是要对上级认真尊重,支持上级。     2.与下级的交往。与下级进行交往时,基层公务员切切不可居高临下,虚张声势。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基层公务员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善于“礼贤下士”,尊重下级的人格;二是要善于体谅下级,重视双方的沟通;三是要善于关心下级,支持下级的工作。     3.与平级的交往。处理与平级同事的人际关系,也不容基层公务员有丝毫的忽略。与平级同事打交道时,基层公务员对以下三点应当予以充分重视:一是要相互团结,不允许制造分裂;二是要相互配合,不允许彼此拆台;三是要相互勉励,不允许讽刺挖苦。     (二)外部交际     不论因公还是因私,基层公务员都有大量机会与外界人士进行交往应酬。与外界人士交往或相处时,基层公务员既要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努力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又要不忘维护政府形象与个人形象,注意检点自己的举止行为,使之不失自己的身份。进行下列两种常见的外部交往时,尤须基层公务员处处好自为之。     1.与群众的交往。同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时,基层公务员既要不忘自己的身份,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身份;既要具备强烈的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又不能时时以施舍者的身份自居。为人民群众服务时,一是要待人热诚,不允许对群众冷言冷语;二是要主动服务,不允许对群众漠不关心;三是要不厌其烦,不允许对群众缺乏耐心;四是要一视同仁,不允许对群众亲疏有别。     2.与社会的交往。许多时候,基层公务员都离不开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与社会各界人士交道时,基层公务员须做好下列五点:一是要掌握分寸,防止表现失当;二是要公私有别,防止假公济私;三是要远离财色,防止腐败变质;四是要正视权力,防止权钱交易;五是要广交朋友,防止拉帮结派。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3

在日常工作之中,基层公务员有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必须遵守,这就是工作礼仪。就时间而论,工作礼仪适用于基层公务员的一切上班时间之内。就地点而论,工作礼仪则适用于基层公务员的一切办公地点之内。也就是说,在一切工作场合,作为一般性守则的工作礼仪,是任何基层公务员均应恪守不怠的。具体而言,注重服饰美、强调语言美、提倡交际美、推崇行为美等四点,是基层公务员所应遵守的工作礼仪的基本内容。一、注重服饰美一般来说,公务员的服装应当合乎身份,庄重、朴素、大方。在工作中,基层公务员的打扮穿着是不宜完全自行其事的。因为基层公务员的服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其自身的教养与素质,所以对它不能不有所规范。注重服饰美,便是工作礼仪对基层公务员服饰所做的具体规范。进而言之,所谓基层公务员的服饰美,则又分为下述三点要求。(一)服饰素雅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所选择的服饰,一定要合乎身份,素雅大方。切不可令其有悖于常规的审美标准,进而有损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名声。1.色彩少。基层公务员在工作场合所选择的服饰,其色彩宜少不宜多,其图案宜简不宜繁。切勿令其色彩鲜艳抢眼,令其图案繁杂不堪。2.质地好。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基层公务员的服饰应尽量选用质地精良者。如其正装一般应选用纯毛、纯棉或高比例含毛、含棉面料,而忌用劣质低档的面料。3.款式雅。基层公务员的服饰,应以其款式的素雅庄重为基本特征。若其款式过于前卫、招摇,则与基层公务员自身的身份不符。4.做工精。基层公务员的服饰虽不必选择名牌货、高档货,但对其具体做工应予以重视。若其做工欠佳,则必定会有损于基层公务员的整体形象。5.搭配准。搭配准,在此特指基层公务员的服饰应注重搭配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服饰之美关键在于和谐,而服饰的和谐则又主要有赖于精心的搭配。(二)服饰庄重在讲究美观的同时,基层公务员在选择服饰时也不应对雅致有所偏废。基层公务员如果要打算做到服饰高雅脱俗,一方面应以其朴素大方取胜,另一方面则应要求其文明得体。具体来说,主要应注意避免以下五忌。1.忌过分炫耀。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之中所佩戴的饰物,应当以少为妙。不提倡基层公务员在工作场合佩戴高档的珠宝首饰,或是过多数量的金银首饰,不然便有张扬招摇之嫌。2.忌过分裸露。在工作中,基层公务员的着装不应过分暴露自己的躯体。不露胸、不露肩、不露背、不露腰、不露腿等“五不露”,便是对基层公务员着装的基本要求。此外,不使内衣外露,也不应被疏忽。3.忌过分透视。基层公务员在正式场合的着装,不允许过于单薄透明。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基层公务员的内衣透视在外,甚至令人一目了然。4.忌过分短小。基层公务员的衣着,不应以短小见长。在任何正规场合,背心、短裤、超短裙、露脐装等过分短小的服装,都难登大雅之堂。5.忌过分紧身。选择过分紧身的服装,意在显示着装者的身材,而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之中显然是不适合这样的。(三)服饰整洁服饰整洁,是对常人的基本要求,每一名基层公务员自然也不可对此掉以轻心。基层公务员的服饰整洁,具体上应注意如下几方面。1.忌肮脏。在任何情况下,基层公务员都没有理由听任本人的服饰肮脏不堪。具体而言,既不应令其存在异物,又不应令其存在异味。2.忌残破。基层公务员在服饰一旦出现残破,即应及时对其修补或更换。听任自己衣着褴褛、服饰缺损,甚至以此为荣,是缺乏理智的表现。3.忌折皱。一般来说,基层公务员的衣着以平整为美。若其出现众多的折皱,即应及时更换,或熨烫平整之后再穿,否则便难有服饰整洁可言。4.忌乱穿。基层公务员在穿衣服、戴首饰时,必须遵守其既有的规范性做法。不能随心所欲地将其乱穿、乱戴。二、强调语言美语言,是基层公务员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之一。基层公务员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能不要求自己做到语言美。在具体工作中使用语言时,基层公务员既要重视自己“说什么”,又要重视自己“如何说”。这就是说,语言的具体内容与表达方式这两方面的问题,均应为基层公务员所关注。不然的话,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语言美。(一)语言文明语言文明,在此主要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选择、使用语言时,要文明当先,以体现出自身的良好的文化修养。其具体要求有三:1.讲普通话。作为一个地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基层公务员在这一点上必须身体力行。应当强调的是,基层公务员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不但反映着其较高的文明程度,而且也有助于其对外交流。因此,除面对外国友人、少数民族人士或个别不懂普通话的人员之外,基层公务员最好都要讲普通话,尽量不讲方言、土语。2.用文雅词。在日常性交谈中,基层公务员要努力做到用词文雅。用词文雅,并非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咬文嚼字,脱离群众,而是重点要求其自觉回避使用不雅之词。即不允许基层公务员在日常性交谈中,尤其是在公务性交谈中动辄讲脏话、讲粗话,更不能讲黑话、讲黄话、讲怪话。3.检点语气。语气,即人们讲话时的口气。它直接表现着讲话者的心态,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外人交谈时,特别是在面对人民群众之际,基层公务员务必要检点自己的语气,令其显得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在任何情况下,语气急躁、生硬、狂妄、嘲讽、轻慢,都绝不允许。(二)语言礼貌语言礼貌,是基层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礼仪修养。具体而言,它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日常性交谈中主动使用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以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好之意。一般而言,基层公务员所须使用的基本礼貌用语主要有如下五种。1.问候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你好”。不论是接待来宾、路遇他人,还是接听电话,基层公务员均应主动问候他人,否则便会显得傲慢无礼,目中无人。2.请托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请”。要求他人帮助、托付他人代劳,或者恳求他人协助时,基层公务员照例应当使用这一专用语。缺少了它,便会给人以命令之感,使人难于接受。3.感谢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谢谢”。使用感谢语,意在向交往对象表达本人的感激之意。获得帮助、得到支持、赢得理解、感到善意,或者婉拒他人时,基层公务员均应使用此语向交往对象主动致谢。4.道歉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抱歉”或“对不起”。在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带给他人不便,或妨碍、打扰对方,以及未能充分满足对方的需求时,基层公务员一般均应及时运用此语向交往对象表示自己由衷的歉意,以求得到对方的谅解。5.道别语。它的代表性用语是“再见”。与他人告别时,主动运用此语,既是一种交际惯例,同时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与惜别之意的一种常规性表示。三、提倡交际美基层公务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往往有别,但从其本质上来看,都免不了要与他人打交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务员必须力求交际美,即妥善地协调自己的各种人际关系,高度地重视自己的每一位交往对象,以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一)内部交际基层公务员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在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种内部人际关系,因为它是自己所须正视的种种交际的基础之所在。进行内部交际时,基层公务员应当讲究团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善于协调各种不同性质的内部人际关系。1.与上级的交往。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不处理好自己与上级的关系。要做好这一点,基本要诀有三:一是要服从上级的领导,恪守本分;二是要维护上级的威信,体谅上级;三是要对上级认真尊重,支持上级。2.与下级的交往。与下级进行交往时,基层公务员切切不可居高临下,虚张声势。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基层公务员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善于“礼贤下士”,尊重下级的人格;二是要善于体谅下级,重视双方的沟通;三是要善于关心下级,支持下级的工作。3.与平级的交往。处理与平级同事的人际关系,也不容基层公务员有丝毫的忽略。与平级同事打交道时,基层公务员对以下三点应当予以充分重视:一是要相互团结,不允许制造分裂;二是要相互配合,不允许彼此拆台;三是要相互勉励,不允许讽刺挖苦。(二)外部交际不论因公还是因私,基层公务员都有大量机会与外界人士进行交往应酬。与外界人士交往或相处时,基层公务员既要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努力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又要不忘维护政府形象与个人形象,注意检点自己的举止行为,使之不失自己的身份。进行下列两种常见的外部交往时,尤须基层公务员处处好自为之。1.与群众的交往。同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时,基层公务员既要不忘自己的身份,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身份;既要具备强烈的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又不能时时以施舍者的身份自居。为人民群众服务时,一是要待人热诚,不允许对群众冷言冷语;二是要主动服务,不允许对群众漠不关心;三是要不厌其烦,不允许对群众缺乏耐心;四是要一视同仁,不允许对群众亲疏有别。2.与社会的交往。许多时候,基层公务员都离不开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与社会各界人士交道时,基层公务员须做好下列五点:一是要掌握分寸,防止表现失当;二是要公私有别,防止假公济私;三是要远离财色,防止腐败变质;四是要正视权力,防止权钱交易;五是要广交朋友,防止拉帮结派。四、推崇行为美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基层公务员必须努力做到勤于政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国家公务员的光荣称号相称。这就是所谓行为美。就基层公务员而论,要真正做到行为美,主要需要注意如下两点。(一)忠于职守每一名基层公务员,平时在实际工作中都必须以忠于职守为天职。没有忠于职守,便难言其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其实是爱岗敬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而言,基层公务员的爱岗敬业,需要在下述三个主要方面得以体现。1.具有岗位意识。所谓具有岗位意识,主要是要求基层公务员既热爱本职工作,又严守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不可一心二用,甚至脱岗,而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2.具有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是岗位意识的自然引申,它指的是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里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遇事不但要区分职责,更要主动负责,尽职尽责,不允许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缺乏基本的工作责任心。3.具有时间意识。具有时间意识,是基层公务员岗位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直接的体现。其具体含义,是要求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心到身到,自觉遵守法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准时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不得旷工、怠工、磨洋工。(二)钻研业务基层公务员的爱岗敬业,不仅要表现为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还要表现为干一行通一行。因此,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努力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业务,以便适应时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求基层公务员钻研业务,当前特别应当强调下列三点。1.精通专业技术。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求基层公务员首先精通自己所应掌握的专业技术,争当专业尖子或技术能手。2.掌握现代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公务员在精通专业技术的同时,还有必要开阔视野,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并特别注意外语、法律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3.重视知识更新。古人云:“学无止境”,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大特征,便是知识更新加速。因此,在钻研业务的同时,基层公务员还须注意知识更新,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当“落伍者”。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4

有一年,某部委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去做国际形势报告。李肇星副部长因为有其他安排,就让一位发言人代为前往。该部门主持人特别兴奋,在开场白中说:非常感谢外交部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我们本来想请个外交部副部长来讲一讲国际形势,没想到外交部竟然把他们的发言人派来了!

外交部一位部领导,有一年回家探亲。回家后,村里的老人殷殷地嘱咐:继续努力,争取当个外交部发言人。

有一次,李肇星与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参加完活动从街上步行回外交部,有一个行人惊喜地对同伴说:“那个人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同伴看了一下说:“不可能,他旁边的那个人根本不像保镖!”

外交部一代表团到某省参观、考察,当地接待部门负责人在介绍当地情况时说,现在领导同志很重视我省,上半年到我省来视察指导工作的领导同志有某某副总理、某某部长、某某外交部发言人……

1998年任外交部发言人的章启月有一天骑车下班回家,路遇几个骑自行车的人。有一位说,快看!刚才骑过去的是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其他几位都讥笑他说,亏你想得出来,外交部发言人能骑自行车?

其实,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是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包括美国、英国、比利时外交部发言人都是处级人员担任。只有在少数国家,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很高,正副部级的都有。

发言人的苦恼

名声大,荣誉高,受人敬重——这些对发言人来说是一好事,但有得便有失。由于经常在电视上露面,公众有点脸熟,麻烦也就随之而来。

据载,某发言人的一个侄女从老家来北京后,该发言人请她在一餐馆吃饭。外交部发言人在这一餐馆出现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并且居然还是和一位年轻的小姐在一起,这无疑引起了餐馆客人的高度注意。客人们不断把各种目光投向他们,并不时窃窃私语。

一位发言人一次骑车回家途中,被另一骑车人撞倒。起来后,本想与对方理论一番,但不承想惊动了路人。看到有人竟敢把外交部发言人撞倒在地,他们感到非常气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纷纷指责肇事者。这位发言人感到很难堪,从围观的人群中悄悄溜走了。

一位发言人每天坐地铁回家。每天在地铁上,都要忍受众多乘客好奇的目光。有一次一位乘客终于忍不住了,谨小慎微地问这位发言人,您是某某发言人吗?这位发言人不愧为外交部发言人,把对付记者的模糊答问技巧用到这里了,他幽默地回答:“大家都这么说。”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5

关键词:儿童欺骗;心理理论;欺骗策略;影响因素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7.051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171—06

一、引言

儿童欺骗是指儿童作为欺骗者企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至于他人产生错误的观点或行为[1]。在心理研究中,儿童欺骗是检测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探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常用范式[2],通过对儿童欺骗的研究,还可以为人类欺骗起源的探讨提供证据[3]。

现有的儿童欺骗研究中,研究者多关注儿童欺骗的运用,指向于儿童欺骗策略的考察。儿童欺骗策略是指儿童针对欺骗意图所采用的欺骗方式[11]。Chandler 等人发现,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欺骗策略主要有拒绝回答、擦去证据、说谎、制造假证据、擦去原来的证据并制造假证据五种类型[12]。Leekam认为,儿童的欺骗策略包含操纵行为、操纵信念、操纵关于意图的信念三种水平[13]。根据Chandler 与Leekam的观点可以发现,拒绝回答、擦去证据、说谎属于操纵行为水平的欺骗策略,制造假证据属于操纵信念水平的欺骗策略,擦去原来的证据并制造假证据属于操纵关于意图信息水平的欺骗策略。刘秀丽通过“找钱币”欺骗研究发现,3 岁左右的儿童只能出示操纵行为水平的欺骗策略,4 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出示操纵信念水平的欺骗策略,幼儿还无法达到操纵关于意图信息水平的欺骗策略[14]。

在儿童欺骗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考察了控制、道德感、人格特质、理解力、自我认知等内部因素和性别、年龄、同伴地位、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对儿童欺骗的影响[15],但很少有人从欺骗的发生发展角度考察儿童欺骗的影响因素。对于儿童而言,成功实施欺骗不仅需要理解别人所采用的交流方式,还需要能够进行清晰的交谈,并顺利进行社会性交往[16],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儿童欺骗应当受到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言语交流能力以及意图理解能力三种能力的影响[17]。Krout 认为,只有采择位于大家共识范围之外的观点,才能够进行欺骗[18]。Sacks 通过游戏实验证实欺骗确实需要交流技能[19]。而意图理解能力则是儿童成功的理解欺骗及成功的进行欺骗的前提[20],儿童在欺骗时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故意想让他人把自己的陈述当成是真实的,还要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在意图上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21],Selman 研究发现没有意识到对手也正在欺骗自己的儿童很难成功地欺骗[22]。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儿童欺骗研究中前人多关注欺骗的运用研究,而对儿童欺骗的识别与评价的考察较为欠缺,所采用的研究方案也参差不齐;此外,在探讨儿童欺骗与观点采择能力、言语交流能力及意图理解能力关系时,研究者的考察不够全面,并未从识别、评价及运用三个方面同时展开,也未涉及到中国儿童的欺骗特征考察及其关系研究。因此,本研究将从儿童欺骗的识别、评价及运用三个方面考察儿童欺骗发展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儿童欺骗的识别、评价及运用与观点采择能力、言语交流能力以及意图理解能力的关系。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一所公立幼儿园和一所公立小学儿童91 名,其中三年级儿童30 名(平均年龄=8岁9 月,SD=3.8 月,男生12 名,女生18 名),一年级儿童30 名(平均年龄=6 岁11 月,SD=3.5 月,男生16名,女生14 名),大班儿童31 名(平均年龄=5 岁8 月,SD=3.6 月,男生15 名,女生16 名)。所有儿童的听力、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

(二)研究工具

1.儿童的欺骗识别与评价。欺骗识别与评价任务改编自Cheung 等人的设计的任务材料[23],共有12 个故事,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要么向另一个角色讲述白谎(4 个故事),要么讲述讲述黑谎(4 个故事),要么讲述真话(4 个故事)。任务故事以手绘插图的形式介绍给被试,辅助儿童进行理解,每个故事包含3幅手绘插图,共36幅图片。

2.儿童的欺骗运用。欺骗的运用任务改编自Hala和Chandler 等人设计的“藏与找”任务[24]。材料为盒子3 个,1 小罐蜂蜜,2 个玩具熊,1 盒墨汁以及1 块抹布。

3.心理理论任务。心理理论测试改编自Sullivan和Zaitchik 的新故事范式[25][26],包括二级意外内容任务和二级意外地点任务。故事以手绘插图的形式介绍给儿童,二级意外内容任务故事包含6 幅手绘插图,二级意外地点任务故事包含4幅手绘插图。4.观点采择能力。观点采择能力任务采用张文新和林崇德编制的四个标准化小故事,包括两个认知观点采择测试和两个情感观点采择测试[27]。

5.言语交流能力。儿童的词汇发展水平代表着儿童接触或掌握的并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和使用的词汇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儿童的言语交流水平,因此用儿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代替儿童的言语交流水平,儿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通过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简称PPVT)软件测得。

6.意图理解能力。采用罗洁琴改编的失言故事,总共包含两个故事[28]。其中一个为有结果的故事,一个为无结果的故事。

(三)测量程序

实验在幼儿园或小学一间安静的教室内进行,由4 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担任主试,对被试一对一实测,每个儿童测试时间大约80 ~ 100 分钟。被试需完成上述所有任务,实验分为三部分,每部分之间儿童有5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1.儿童欺骗识别与评价任务

儿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完成儿童欺骗识别与评价任务,12 个故事随机打乱顺序后进行讲述。主试讲述指导语,“老师给你讲一些故事,每个故事之后会有一些小问题,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看着这些手绘插图。”在故事讲述完毕之后会有两个理解问题,只有当两个理解问题都回答正确之后主试才能询问识别与评价问题,识别问题是让被试判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否在说谎,回答是计1 分,反之计0 分,总的得分范围为0 ~ 4 分;评价问题则是指被试评价故事中的主人公的陈述好还是不好,回答好计1分,反之计0分,总的得分范围为0 ~ 4分。

2.儿童欺骗运用任务

儿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完成欺骗运用任务。首先,主试展示实验材料,让儿童熟悉道具。其次,讲述故事情境并让儿童回答问题。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计分,不同答案分别对应1 ~ 3 分,三种策略的联合计4分,无可用答案计0分。

3.心理理论任务

儿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完成心理理论任务。主试讲述指导语,“老师给你讲一些故事,每个故事之后会有一些小问题,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这些手绘插图。”计分只对两个任务的测验问题进行计分,答对又进行合理解释记2 分,答对但没进行合理解释记1分,答错记0分。

4.观点采择任务

儿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完成观点采择任务。主试讲述指导语,“老师给你讲一些故事,每个故事之后会有一些小问题,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看着这些手绘插图。”计分只对认知测验问题进行计分,正确说出故事中主人公的认知观点计1 分,同时说出原因计2 分,两个问题均不能正确回答的计0分,总的得分范围为0 ~ 8分。

5.言语交流任务

儿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完成接受性词汇测试任务。PPVT 包括123 张图片集(3 个示例,120 道题项),每张图片集有四幅图,由电脑发出词汇语音,要求儿童选出与所听到的词汇相对应的图片。主试讲述指导语,“老师请你玩一个游戏,请你仔细听电脑读出的词汇,然后从四幅图片中选出与所听到的词汇相对应的图片。”当被试连续错误匹配达到6 个词时,测试终止,系统自动生成测试报告,结果以言语智力商数呈现。

6.意图理解任务

儿童在研究者的引导下完成意图理解任务。主试讲述指导语,“老师给你讲一些故事,每个故事之后会有一些小问题,请你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根据被试的回答内容进行计分,无结果故事有2 个问题,总的得分范围为0 ~ 4 分;有结果故事有4个问题,总的得分范围是0 ~ 8分。

三、结果

(一)儿童欺骗识别、评价及运用发展水平

各年级儿童欺骗识别、评价、运用的发展水平的基本状况见表1。

对儿童欺骗的识别进行3(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大班)×2(陈述类型:白谎、黑谎)的方差分析表明,年级主效应显著,F1(2,90)=6.531,p<0.01。均数比较表明,大班儿童识别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一年级儿童,其余年级儿童识别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陈述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90)=15.568,p<0.001。均数比较表明,黑谎识别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白谎识别的正确率。年级与陈述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90)=3.307,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三年级儿童黑谎与白谎识别的差异显著,p<0.05;一年级儿童黑谎与白谎识别的差异极其显著,p<0.001;大班儿童黑谎与白谎识别的差异不显著,p>0.05。

对儿童欺骗的评价进行3(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大班)×2(陈述类型:白谎、黑谎)的方差分析表明,年级主效应显著,F1(2,90)=30.773,p<0.001。均数比较表明,三年级儿童对欺骗的评价显著高于一年级儿童,一年级儿童对欺骗的评价显著高于大班儿童。陈述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90)=121.458,p<0.001。均数比较表明,儿童对白谎的评价显著优于对黑谎的评价。年级与陈述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90)=16.719,p<0.001。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三年级与一年级年级儿童黑谎与白谎的评价差异极其显著,p<0.001;大班儿童黑谎与白谎的评价差异显著,p<0.05。

对儿童欺骗运用的方差分析表明,年级主效应显著,F(2,90)=20.419,p<0.001。事后检验表明,三年级儿童欺骗运用能力显著高于一年级儿童,一年级儿童欺骗运用能力显著高于大班儿童。

(二)儿童欺骗识别、评价及运用的相关性检验

儿童欺骗的识别、评价及应用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不同陈述类型的识别与评价之间均存在相关,即儿童欺骗的识别正确率越高,相应的评价越低;儿童真话的识别犯错率越低,对真话的评价越高;儿童白谎识别的得分越高,黑谎识别得分也越高;对白谎的评价越高,对黑谎评价也越高,欺骗运用的水平也越高。

(三)影响儿童欺骗识别、评价及运用发展的因素

1.性别因素

结果表明,男孩和女孩的欺骗识别、评价及运用表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年龄因素

根据儿童的年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黑谎的评价及欺骗的运用上存在显著差异,F1(4,90)=11.406,p<0.001;F2(4,90)=2.909,p<0.05;F3(4,90)=12.036,p<0.001。多重比较表明,8 岁与9 岁儿童在白谎的评价上的表现显著优于5 岁与6 岁儿童,其他年龄儿童的表现差异不显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白谎的评价及黑谎的评价上的表现越来越好;7 岁、8 岁与9 岁儿童在欺骗的运用上的表现显著优于6岁儿童,其他年龄儿童的表现差异不显著。

3.心理理论因素

根据心理理论任务得分的高低,本研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组,各自所占比例为25%、57%、18%。结果表明,不同心理理论水平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和欺骗的运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F1(2,90)=4.878,p<0.05;F2(2,90)=7.125,p<0.01。多重比较显示,高分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和欺骗的运用上的表现显著优于低分组与中等组,低分组与中等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和欺骗的运用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中等组儿童的表现略好于低分组儿童。

4.观点采择因素

根据观点采择任务得分的高低,本研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组,各自所占比例为53%、40%、7%。结果表明,不同观点采择水平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和欺骗的运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F1(2,90)=4.023,p<0.05;F2(2,90)=9.716,p<0.001。多重比较显示,高分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上的表现显著优于低分组,其他组别差异不显著,但高分组儿童的表现略好于中等组儿童,中等组儿童的表现略好于低分组儿童;高分组儿童在欺骗的运用上的表现显著优于低分组与中等组,低分组与中等组儿童在欺骗的运用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中等组儿童的表现略好于低分组儿童。

5.意图理解因素

根据意图理解任务得分的高低,本研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组,各自所占比例为15%、51%、34%。结果表明,不同意图理解水平的儿童在欺骗的识别、评价及运用任务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

6.接受性词汇水平因素

根据PPVT任务表现,本研究将PPVT得分在第33 百分等级和第67 百分等级进行划分,分为高、中、低三组。结果表明,不同接受性词汇水平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黑谎的评价及欺骗运用任务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F1(2,90)=21.946,p<0.001;F2(2,90)=3.732,p<0.05;F3(2,90)=14.459,p<0.001。多重比较显示,高分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上显著优于中等组儿童,中等组儿童在白谎的评价上显著优于低分组;高分组儿童在黑谎的评价上的表现显著优于低分组,其他组别差异不显著,但高分组儿童的表现略好于中等组儿童,中等组儿童的表现略好于低分组儿童;高分组儿童在欺骗的运用上显著优于中等组儿童,中等组儿童在欺骗的运用上显著优于低分组。

四、讨论

(一)儿童欺骗的识别、评价及运用发展

本研究考察儿童欺骗识别、评价及运用三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在欺骗的识别方面,儿童的识别欺骗能力已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的儿童都能够成功的识别欺骗,但一年级儿童欺骗的识别正确率要低于三年级与大班儿童;在欺骗的评价方面,儿童对欺骗的评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我们认为这与儿童的教育有关,在传统教育中,谎言都是不对的,不好的,因此大部分的大班儿童都会把与事实不符的陈述当成是谎言,并给予谎言较低的评价;但随着认知的发展,有些儿童开始认识到谎言并非都是不好的,但这与儿童已有的认知中谎言都是不好的,真话才是好的相矛盾,导致部分一年级儿童在对谎言进行识别和评价过程中出现了混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逐渐能够将白谎的欺骗性与利他性区分开来,这种困惑也开始会逐渐消失,因此三年级儿童欺骗的识别及评价任务的表现均优于一年级儿童。在欺骗的运用方面,儿童的欺骗运用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大班儿童中26%的儿童能够出示“擦除脚印”和“说谎”欺骗策略,45%的儿童能够出示“制造虚假痕迹”,6%的儿童能够出示联合欺骗策略;一年级儿童中7%的儿童能够出示“擦除脚印”和“说谎”欺骗策略,57%的儿童能够出示“制造虚假痕迹”,30%的儿童能够出示联合欺骗策略;三年级儿童中33%的儿童能够出示“制造虚假痕迹”,64%的儿童能够出示联合欺骗策略。这与刘秀丽的研究一致,即出示“擦除脚印”和“说谎”欺骗策略的儿童数量随年级的增加而减少,出示联合策略的儿童数量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显著提高[14]。

此外,我们发现,儿童欺骗的识别与儿童欺骗的评价显著相关,儿童真话的识别与儿童真话的评价也呈显著相关,这与Cheung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谎言的识别与评价存在相关[23]。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只有能够正确识别出他人的陈述是真话还是谎言才能够进行相应的正确评价。我们还发现,白谎的评价与欺骗的运用呈显著相关,黑谎和白谎的识别及黑谎的评价与欺骗的运用无关,这主要是因为5 岁以后儿童识别欺骗的能力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对黑谎也有了相当稳定的认知与评价,而对欺骗的运用与白谎的认知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二)影响儿童欺骗发展的因素

本研究着重考察儿童欺骗的识别、评价、运用与儿童的性别、年龄、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能力、言语交流能力、意图理解能力的关系。

1.影响儿童欺骗发展的人口学因素

本研究发现性别因素与儿童欺骗的识别、评价及运用无关,这与Silverman 的研究结果一致,Silverman用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抵制诱惑情境实验中不同性别的儿童的偷看行为,结果发现男女表现几乎没有差异[29]。年龄因素与欺骗的识别无关,与欺骗的评价及运用显著相关,这表明5 岁以后的儿童欺骗识别已处于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而欺骗的评价及运用还处于发展之中,这与史冰等人的研究一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欺骗表现越来越好[30]。

2.影响儿童欺骗发展的认知因素

在欺骗的识别方面,儿童欺骗的识别与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能力、意图理解能力以及接受性词汇水平无关。这与Vasek 的研究结论相反,Vasek 在探讨儿童识别欺骗情境中的谎言能力时发现,语言对儿童理解和识别欺骗十分重要[31]。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5 岁以后的儿童欺骗识别能力已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的儿童都能够准确区分谎言与真话,因此在任务数据上缺乏变化。

在欺骗的评价方面,儿童对白谎的评价与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能力及接受性词汇水平有关,对黑谎的评价与接受性词汇水平有关。由于白谎兼具欺骗性与利他性,儿童必须准确地采择并理解欺骗者的观点,区分白谎的欺骗性与利他性,才能够对白谎进行准确评价。此外,儿童对白谎及黑谎的评价均与接受性词汇水平有关,这表明只有拥有一定言语交流能力的儿童才能够准确地进行欺骗评价。

在欺骗的运用方面,儿童欺骗运用与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能力以及接受性词汇水平有关,与意图理解能力无关,这表明儿童只有正确地理解陈述的内容,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拥有一定的言语交流能力才能够成功地进行欺骗。这与已有研究的结果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差异之处。首先,在心理理论上,本研究与徐芬等人的观点一致,即只有正确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清楚地理解自己与对方的心理状态差距,儿童才能够有效地误导对方,才能够成功地进行欺骗[32]。其次,在观点采择能力上,本研究与Selman 的观点一致,Selman 研究发现,只有拥有一定观点采择能力的儿童才能运用欺骗策略进行欺骗,观点采择的能力的发展越完善,儿童出示的欺骗策略越好[22]。然后,在意图理解能力上,本研究结果与Shultz 等人的研究不一致,Shultz等人发现意图识别是促使儿童成功理解欺骗或成功进行欺骗的前提[20]。在言语交流能力上,本研究部分支持Sacks 欺骗需要交流技能的观点[19]。儿童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之后,才能够正确理解欺骗者陈述的内容,理解欺骗的情境,才能够成功进行欺骗。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5 岁以后儿童的欺骗识别能力已处于较高水平,欺骗的评价及运用能力仍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欺骗的评价及运用能力会不断的提高。在儿童欺骗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能力及言语交流能力的影响,心理理论、观点采择与言语交流的水平越高,发展越完善,儿童欺骗的表现越好。

[参考文献]

[1]Sodia B. The development of deception in young children[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1(09).

[2]陈静欣,苏彦捷.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J]. 教育探索,2005

(10).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6

问: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围绕哪些方面展开了商讨?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上,中英双方就教育、科技、文化、媒体、体育和青年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商讨,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联合公报等15份协议、文件。

在教育领域,双方重申加强教育伙伴关系建设,支持中英学生双向流动;促进和增强学生相互理解,开展中英大学生实习试点项目,鼓励和继续开展体验中国和体验英国项目;鼓励和支持中英中小学合作,共同支持“中英百对优秀中学交流计划”;继续加强语言教学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合作,开展有企业参与的新学徒制试点合作、职业教育标准和课程联合开发、职业学校领导力建设等项目;重视高校与企业界合作,进一步推动高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和知识转化合作。

在科学、创新和研究领域,双方有关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深化创新合作,为两国创新型产学研机构的成长和合作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在文化领域,双方鼓励两国文化机构和艺术家开展交流与合作,2008年,中国在英国成功举办“时代中国”文化节,今年4~11月,英国将在中国举办“艺术中国”文化节。中英双方还宣布一个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开展中英联合培养中国青年文化管理人才。

在传媒领域,双方重视进一步开展合作。

在体育领域,中英两国奥委会已就共同进行奥运遗产研究达成共识,有关工作将于伦敦奥运会后启动。

在青年领域,双方将进一步落实好现有人文交流、青年就业、志愿者服务等领域务实合作,做好“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议”、“志奋领青年领导人培训项目”,以及青年工作者交流等传统项目,同时开辟更多两国青年交往的长效机制和渠道。

总体来看,中英双方将着力扩大双方人员经常性往来,循序渐进,为双方各层次、各领域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

问: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哪些内容?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表达了在人文交流领域加强合作的意愿,通过加强双方人民之间的联系,增进中欧双方的认知与理解。

具体来讲,双方在教育和语言多样性、文化、研究人员流动和青年等4个方面进行了商讨,并采取一系列后续行动。

在教育和语言多样性方面,开展以下合作:

——双方将设立“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整合高等教育领域分散的政策对话,确定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集中并加强双方对现有的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等中欧合作办学机构的支持,鼓励开展相关办学活动。

——为加强学生学者流动,2012~2016年,中国政府将提供3万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中国学生赴欧盟、欧盟学生来中国留学。欧盟委员会将采取行动加强中欧学生学者交流,通过交流项目,支持5000名中国学生学者到欧盟国家学习,支持2000名欧盟国家学生学者赴华学习。

——双方将继续开展中欧教育政策对话,建立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制定开展相互认证的工具,双方将于2012年开展中欧联合研究项目。

——为加强语言合作和进一步推动语言多样性,双方将于2012年举办中欧多语言会议,凸显语言作为推动人文交流工具的重要性。

此外,双方还将支持青年学生交流互访,2012~2016年,交换万名中欧青少年学生。中方将推动中欧高校建立欧洲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和中国研究中心,以加强对彼此的研究。

在文化方面,双方同意,将提升文化政策对话;继续支持全面落实中欧文化对话年;在下届中欧高级别文化论坛上扩大知识分子和政策制定者交流的规模;加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高度重视加强声像领域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中欧广播影视领域的人员和节目交流,等等。

在研究人员流动方面,欧盟委员会将鼓励中方科研人员和机构参与“玛丽居里行动”和后续的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下的相关计划,中方将探索途径并向欧方建议,加强双方在长期互换青年研究人员领域的合作。

在青年合作方面,双方将于2013年举办中欧青年创业研讨会;大幅增加中欧青年之间的可持续的伙伴关系及网络联系,预计至2013年,中欧双方累计有500个青年组织将会参与到合作项目中;通过具体项目和措施,呼吁中欧各国青年组织推进中欧人文对话;建立并加强中欧青年专题门户网站之间以及其他形式媒体之间的网络合作。

以上是中英、中欧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还需要提到的是,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出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广大自费留学人员成为出国留学的主力军,他们为促进中外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加深海外友好人士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增进留学所在国民众与中国民众的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体现国家对自费留学人员的关怀,奖励他们在学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们回国工作和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经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03年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至今已有近3000人获奖。项目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对中外人文交流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问:这两项机制的建立,对中英、中欧的人文交流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人文交流是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通过教育、科技、文化和人文等活动交流思想和经验,以达到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7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Spoken English Test,简称CET-SET)于1999年首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广州试点,2000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口语考试[1]。随着公众对英语口语交流的日益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成绩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从2000年开始担任四、六级口语考试的考官以来,经过十年来的亲身体验以及与其他考官的交流中感受到这些年考生们的四、六级口语成绩比十年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口语能得到A的考生也在逐年增多。但考试中也反映出学生们平时口语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考生的口语成绩,因此特撰文谈谈影响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得分的一些因素,以及相应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策略。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评分标准和考试形式

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由于人力有限,并没有对在校大学生全面铺开,而是对报名资格有严格要求。如参加2011年5月的四、六级口语考试条件为:1.参加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且四级成绩为550分以上(含550分)或六级成绩为520分以上(含520分);2.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网考),成绩为550分以上(含550分)或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网考)成绩为520分以上(含520分);3.参加2005年1月(含)以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已获得四、六级证书的在校学生,且四级成绩为80分以上(含80分)或六级成绩为75分以上(含75分)。

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CET-SET主考在评分时使用以下标准:a.准确性。指考生的语音、语调以及所使用的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b.语言范围。指考生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c.话语的长短。指考生对整个考试中的交际所作的贡献、讲话的多少;d.连贯性。指考生有能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e.灵活性。指考生应付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f.适切性。指考生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确切的语言的能力[2]。因此考试评分也由这些部分组成,共有三项,即语言的准确性和范围;话语的长短连贯性;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切性,每项满分为5分。

CET-SET采用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形式,每场考试由2名主考和3名考生组成。考试要求考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口头交际,其语言能力将根据其在考试的表现予以评判。考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生和CET授权的主考进行简单交谈,交谈采用问答的形式,时间约为5分钟。考生首先回答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然后每位考生利用30秒左右的时间彼此作自我介绍。之后考官就同一大类话题向每位考生提一个不同的问题。话题的内容一般比较接近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是下一部分题目的预热。第二部分包括1.5分钟的个人发言和4.5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约10分钟。考生1.5分钟的个人发言有文字或图画提示,发言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小组讨论有固定的话题,一般与前面的发言都有一定的关系。第三部分就本次考试的主题,主考官进一步提问以确定考生的口头交际能力[3]。

CET-SET考试一年有两次,分别在5月和11月进行。四、六级口语考试的总成绩为15分,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更具体的得分有A+(14.5-15分),A(13.5-14.4分),B+(12.5-13.4分),B(11-12.4分),C+(9.5-10.4分),C(8-9.4分),D(7.9分以下)。C等以上者将获得由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注有CET Spoken English Test成绩等级的CET证书。对A等的口语能力表述为,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口头交际,基本上没有困难。对B等的口语能力表述为,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口头交际,虽有些困难,但不影响交际。对C等的口语能力表述为,能用英语就熟悉的题材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对D等的口语能力表述为,尚不具有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由于参加考试的考生笔试成绩都已经达到了良好以上,因此这些学生的口头交际也不会很差,这么多年的考试中很少有不通过四、六级口语考试的。从十年来的考试分数统计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达到B以上的水平,近两年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都是在B+以上,达到A等的考生人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整体水平在提高,更说明四级笔试成绩在550分以上,六级笔试成绩在520分以上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以后四、六级口语报考要求的分数可适当降低些。

二、在四、六级口语考试中影响得分的一些因素

从CET-SET评分标准可以看出,CET-SET不仅考学生的语音语调、所使用的语法词汇的准确度,以及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而且考学生能否根据不同场合选用得体的语言应付不同的情景和话题,能否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并能与其他同学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等[4]。也就是说,考试重视考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和效率。口语考试除了语言本身,实际是考查人与人的思想交流。虽然大部分考生在四、六级口语考试中表现不错,但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词汇量不足,特别是听力词汇不足引发沉默或答非所问。

口语不光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而是要接受对方的信息以作出相对的回应,因此说的能力和听力有很大关系。听力词汇量不足的考生在考试中有如下表现:1.听到考官的问题后反应比较慢,回答问题也比较慢。2.组织话题比较慢,时间到了还没有想好。3.不敢在讨论时率先发言。因为听不懂单词而影响了对句子的理解,不能确定讨论的题目究竟是什么。4.语言用词单调。在对话中无法用最恰当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思想。5.沉默或答非所问。因为不能确定是否听明白考官的问话以至出现沉默,不敢贸然乱答或答非所问。

(二)回应和过渡时表达不够自然,用语过于单调。

大部分考生回答问题时就是一问一答,显得语言比较生硬,缺少必要的过渡词和插入语。考生也不会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来使用语言。例如考生在回答问题和讨论时会使用太过正规或演讲比赛时的用语,缺少真实交流时的用语,特别缺少自然的回应和填充词。在考官问了问题后,不少学生都习惯性地说句“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令人感到太模式化。在讨论中许多学生都说“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似乎除了这句表达不会别的了。在没有听懂问题时多数只会使用“Pardon?”来进行询问而不会换另外的方式。

(三)语言欠流利,语音语调不够标准,音量偏小。

多数考生的英语口语流利度不够,思考停顿时间比较长。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对英语的表达还不熟练,平日训练量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语言的流利度跟考生对这一话题是否感兴趣、是否熟悉相关的英语表达有关。还有些考生是因为缺乏即兴组织话语的技巧和练习。

英语的语音语调是口语中一直强调的、好的语音语调听来让人舒服,给人以良好印象。大部分考生的发音都还正确,但说英语的节奏、连读、语调等把握得并不是很好。有些考生说话的时候音量比较小,考官会听不清楚,也显得这些考生没有自信,因此而影响得分。

三、对平时练习口语和四、六级口语考试备考的建议

我发现以下这些因素会对考官评分时起到正面的作用:1.对话题的投入、深刻或独到的见解;2.得体的语言及询问;3.优美的语音和适合的音量。除了语言本身的准确和流利,优秀的考生还会运用一些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language)如眼神、表情、动作来帮助表达。我从优秀的考生当中感受到他们有着共同的优点:声音响亮;正面情绪(精神状态好、专注);自然而不紧张;面带微笑;反应快、讨论的观点有见地;语音标准;会很自然地使用语气词、连接词等。根据以上在CET-SET考试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优秀考生的共同特点,我建议英语老师和考生在平时的口语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语言的灵活性训练,善于利用非言语行为。

口语活动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即运用不同言语(verbal language)和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language)进行瞬间信息交流。其中言语行为是通过语音、语调、语句、话语等形式来表达交流、沟通思想;而非言语行为主要通过手势语言(sign language)、动作语言(action language)和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等辅助手段传递信息、达到交流目的(Ruesch & Kees,1956)[5]。考生除苦练语言基本功外,要学会善用眼神、表情、动作、手势、姿势等体态语来辅助交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考试当中自信、微笑、专注投入和适当的身体语言都会给考官以良好的印象。

(二)增加语言的流利度和自然适切的反应。

口语交流是一个思维传递的过程,因此口语交流因该不断产生符合交流原则的话语,会话不应该中断太久而出现让对方等待或冷场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和备考阶段都要注意语言的流利度训练。如背诵课文段落,绕口令练习,即兴造句和口头作文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另外要训练如何保持对话的流畅,如何化解沉默和冷场的技巧。口语交流是双向的,如果听不懂问题或讨论题目,需要考官再重复问题或解释问题,一次两次是可以,但是明显没有听懂或半懂不懂是会影得分的。如果是没听懂问题,可以问一个问题加以求证。考生在没听懂时,用得最多是就是说“Pardon?”而不会用“Do you mean...?Excuse me,what’s the meaning of...?Do you want me to tell...?”,后几种问法就比光是一个Pardon要好。在思考的时候,学会运用一些过渡词和句子以保证语言不停顿。如填充词well,sure,Ah,what I mean is...,I’ve never thought about that before等。

语言适切性在平时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不是很强调,但从交际目的来讲,语言适切性比准确性和流利性还要重要[6]。因此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切性是作为评判口语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时的英语口语学习中,在听力练习和与外国人的交谈中都要做个有心人,注意学习母语者是如何回应,如何自然地回答问题,如何转折过渡到新的问题。在学习中不要只满足于听得懂、会表达,还要学习最得体和多样化的表达。

(三)关注校园和社会热点,平时多参加英语实践活动。

在口语交流时,会话者的思维须高度敏捷、脉络清晰。考生在平时和准备阶段都应该关注校园和热会热点。多阅读、多与人交流、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比较深刻或独到的见解。多运用才能记住相关词汇。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依附于具体内容。口语考试也离不开话题和观点的表达。如果只有漂亮的语音而没有好的内容与见解,在口语考试中是无法得到好的成绩的。

要训练英语表达的流利度,在平时需多参加英语实践活动,在课堂多争取发言的机会,如课堂的duty talk,speech,discussion,debate等要积极参加,对自己用英语思维和表达极有好处。如有可能,课外多找外国人练习英语,留心向他们学习用英语表达的适切性、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四)严格训练语音语调,习惯用洪亮的嗓音说话。

人们总以为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语音语调应该是早过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部分人需要不断完善。在平日的训练中,除了发音正确,一定要注意英语的节奏、连读,要学会英语升调的运用。在训练方面可采取听录音和电影片段的模仿、跟读、录音或录像比较的方法来提高语音语调。并要持之以恒,把语音从模仿阶段的语音变为自如运用的语音。语音就如一个人的外表,优美纯正的语音能给考官以良好的印象。同时洪亮的嗓音体现了说话人的自信并能赢得听者的关注,所以平时练习英语口语时尽量放大音量。音量从大变小容易,但想由小变大,平日如果没有练习过就会走调或声音发抖。所以力所能及地练就纯正的语音和洪亮的嗓音总是有益处的。

四、结语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间的交流和获取外部信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用英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体现英语交际的真正价值是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思考和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邢新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大纲及样题.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48-51.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8

1.引言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下简称TEM-4)是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是由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主持实施的全国性考试。学校用TEM-4来检测英语专业对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同时为校际间的教学评估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和衡量标准(李向民,1996)。通过对专业四级考试相关数据纵向和横向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基础阶段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找出差距,以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和改革,使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2.国际交流学院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情况分析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创办于2004年,招收范围为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学生及本校民族预科分流学生。到目前为止,共有三届全日制本科学生参加了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其中,2004、2005级的学生要求达到吉首大学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2008级学生要求达到吉首大学英语专业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下面针对三届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

TEM-4的主要指标之一是通过率。2004级和2005级的通过率均达到85.71%,创下我校TEM-4历史最好成绩。2008级达到73.61%。但三届学生的TEM-4优秀率为零,主要原因: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构轻功能、重形式轻意义的传统英语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这种现象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尤甚。

虽然由于生源、班额的不同,三届学生的考试结果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经过分析和比较,普招生和预科生在班级人数的比例上对TEM-4的班级通过率有较大的影响。参见表2、表3。

国际交流学院自办学以来,每年都要从本校民族教育预科学院招收一定比例的预科生。表2显示:2004级和2005级英语班的预科生占全班人数的比例没有超过三分之一,分别为19.05%和28.57%,而2008级商务英语1、2班的预科生占全班人数的比例达到或超过了三分之一,分别达到33.33%和38.89%。

2004级和2005级英语班属于同一类型的班级(国际联合办学班),班级人数相等。表2显示:两个班的普招生通过率都超过了90%,分别为94.12%和93.33%,而预科生的通过率分别只有50%和66.67%,比普招生的通过率分别低44.12个百分点和26.66个百分点。2008级1班普招生通过率超过了90%,2008级2班也达到81.82%,而预科生的通过率分别只有58.33%和42.86%,比普招生的通过率分别低33.34个百分点和38.9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普招生的通过率要明显高于预科生的通过率,预科生的通过率对班级的通过率有较大的影响。

3.国际交流学院TEM-4横向比较

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交流学院的TEM-4通过率(尤其是2004级和2005级的通过率)要远远超出全国综合性大学和全国普通高校当年的通过率。2004级超过全国综合大学25.89个百分点,超过全国普通高校30.29个百分点;2005级超过全国综合大学20.49个百分点,超过全国普通高校26.64个百分点;2008级也超过全国综合大学6.41个百分点,超过全国普通高校17.6个百分点。国际交流学院三届尤其是一、二届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加之2004级和2005级增开与专业相关的雅思英语课程,我院的学风好,英语师资力量强,教师负责敬业都是取得高通过率的重要原因。

4.分析与对策

通过对国际交流学院2004、2005和2008级三届学生TEM-4的纵向、横向多方位的对比和分析,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国际交流学院、本校及全国兄弟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情况,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1)三届学生的TEM-4优秀率为零,说明我院学生与英语优秀水平存在差距;(2)预科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往往受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性格表现各异,教学中需要区别对待。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应结合国际交流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对策。

4.1根据英语教学特点,尽量采取小班教学。

国际交流学院2004、2005级采用的是国际联合办学,即4+1的办学模式,也就是本院完成四年本科学习,通过雅思考试,再到国外学习一年攻读硕士学位。2004、2005级这两个班收费高,班额小,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线比2008级低,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总体上也略差于2008级学生。但经过两年系统、扎实的专业学习和训练,2004、2005级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有了快速和明显的提高,TEM-4的通过率达到我校历史最高水平,超过英语基础略高于他们的2008级12.1个百分点。这说明小班授课符合外语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但是,由于地域、生源、效益等原因,2008年,我院不得不停止国际联合办学,改招两个普通本科班,两个班人数各36人。班额增大后,学生课堂练习英语的机会明显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老师对学生的注意力,这不符合英语教学需要大量实践的特点,对教学质量,以及TEM-4的通过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应该根据英语的特点,尽量采取小班教学。

4.2 以语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由于传统惯性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构轻功能、重形式轻意义的做法还相当普遍。对于这种方法,很多大学生觉得和中学的教法差不多,收获不大。Michael McCarthy在他和Ronald Carter合著的《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一书中指出:“由于传统的基于句子语法的语言描写不能反映语言反映的实际情况,所以传统的基于句子语法的语言教学模式不能真正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提出了“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强调:“只有在语境中研究语言,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的功能。仅凭借丰富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英语教师很难胜任英语教学的任务。”(Michael McCarthy&Ronald Carter,2004:5)语篇教学应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在综合英语教学中。

综合英语是专业英语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语境对语义的影响,重点集中在对字、词、句的课文讲解,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不利于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语篇教学是以获得语篇整体信息为目的的教学,本质在于使教学的过程更符合学生习得语言能力的过程(贺小萍, 2002)。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运用语篇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基本技能训练,而且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共同组织和建构语篇的”。(Michael McCarthy&Ronald Carter,2004:4)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短文听写训练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判断相关的蕴含意义,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发觉预设的存在来理解语篇的整体含义;运用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使学生纠正在听写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如词汇搭配不当、时态不一致、人称和数不一致等;在分析讲解课文时,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还要学习外国人的生活习俗、思维模式、所交流的意义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学习文化因素就不可能学好外语。(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2004:13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3 从预科生的情感因素出发,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吉首大学是湖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每年民族教育预科学院为本校各个学院输送九百余名预科生。预科生是从当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的,他们的高考成绩低于一定分数(不低于省同批次最低分数线下80分),按志愿择优录取。预科生首先在吉首大学预科学院学习一年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程,考试合格后,按志愿、成绩再进行分流。2008年,国际交流学院招收了26名预科学生,超过学院总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虽然我院预科生中不乏佼佼者,但普遍基础较差,每次专业考试排名靠后的往往是预科生。TEM-4三次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见表3)。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存在类似情况。预科生成绩直接影响到国际交流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到学院乃至吉首大学TEM-4的总体通过率。

从学习者主体方面分析,预科生的通过率较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他们目标明确,学习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当;第二,有些学生受高考失利阴影影响,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他们敏感内向,缺乏自信;第三,有些预科生来自城镇,家庭比较富裕,他们活泼开朗,组织活动能力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目标不够明确。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从情感因素分析出发,我认为对待预科生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对好学上进,急于进步但基础较差的预科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部分基础较差的预科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在学习刻苦认真,希望有好的表现和成绩,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更信任、更依赖老师,他们认为只要刻苦学习、课后大量做题,就能提高语言成绩,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能力,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介绍名人的英语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方面的书籍和网站等;及时纠正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错误思想,让他们明白:外语学习完全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说和阅读实践,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掌握外语,(束定芳、庄智象,2000:10)大量做题往往不会真正提高英语水平。

二是对待性格内向自卑的预科生,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少数预科生由于受高考失利的影响,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敏感自卑,缺乏自信。一旦在测验或考试中得了低分,他们往往就会立刻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不是学外语的料。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获得的每一次成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断增加成功的体验。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自信往往会取代自卑,找到了自信,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

三是对待性格开朗但学习不够刻苦的预科生,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部分预科生来自城镇,为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富裕,他们乐观开朗,组织活动能力较强,但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动力。他们比较重视课堂学习和表现,忽视课外积累,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尤其是阅读和读书报告往往敷衍了事,应付检查。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为设计令他们感兴趣的课堂作业,如将课文改编成短剧表演,课件展示,担当辩论赛主持人和辩手,等等;课堂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院乃至学校的各项英语大赛,如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和比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并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转变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

预科生是国家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一大举措,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但如果我们根据他们的情感因素,因人施教,就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国家同等合格人才。

5.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际交流学院三届学生的TEM-4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对策。提出把语篇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根据英语教学特点,尽量采取小班教学;对预科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预科生在TEM-4中的差异表现,从而实现“优秀率”为零的突破,并继续巩固和发扬“通过率”的优势,最终为西部地区输送更多优秀合格的外语人才。

注释:

①②中数据来自2006、2007和201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李向民.浅谈英语专业四级考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6):64-70.

[2]Michael McCarthy, Ronald Carter.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5.

[3]贺小萍.语篇分析与语篇教学[J].高等函授学报,2002,(6):18-22.

[4]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36.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9

引言

一方面,随着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改革,近年来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显著提高,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也随之提高。部分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甚至已经达到或超过英语四级水平。另一方面,大学新生中也有部分的体育和艺术类特长生,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部分学生甚至只有初中生的英语水平。

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教育水平差异很大,目标和要求也有差别。这导致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如果大学英语课程仍然对同一年级的学生实行同教材、同试卷、同要求、同进度和一刀切的政策,势必就会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消极影响。水平高的学生会吃不饱,产生厌学情绪;水平低的学生则跟不上,同样会丧失学习兴趣。大部分过完四级的学生不想学习英语课程,没过四级的学生纷纷参加校外英语补习班,这样的结果是极大地浪费了大学的英语教学资源。客观实际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进行分级和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满足不同起点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1.分级教学的定义

分级教学可以这样定义:为进一步优化教学系统组织间关联和教学流程效率,提高教学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通过调整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资源配置,科学设计教学级别,并对教学系统实行动态、弹性管理,实现教学流程规范化、最优化和高效化。

2.指导原则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理据是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哲学,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其具体依据是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需要”。分级教学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科学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流程,突破传统外语教学在应试教育背景中简单的知识授受和习惯性运作模式,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分级教学为每一学生营造了公平、合适、平等的学习和发展的分级环境,使学生在合适的级别内,语言应用能力得到积极提升。学生体验到付出与得到的公平感,就会激励其以极大的信心迎接更高级别的学习。这是“跳一跳,摘桃子”理念的另一种意义表达。(严明,2005)分级教学主张水平低的学生按部就班发展,鼓励和支持水平高的学生跨越式发展,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这是因材施教另一层面上的意义解读。此模式也是从学生需要出发,教学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体学习效果。(王俊霞,2006)

3.组织实施

3.1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要与高中英语紧密而有效地衔接,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均应紧密对接。入学之后通过分级分班测试,把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起点级别,对起点高的学生,可以从高级课程开始学习,提前进入后续的英语拓展课程的学习,比如高级口语,实用翻译,实用写作,高级阅读,高级听说,中西方文化对比与分析,文学欣赏,影视欣赏和专业文献英语选读等,从而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对起点低的学生进行课余补习,补习高中的英语知识,使其尽快跟上高起点的学生。对中间级别的学生实行普通的按部就班的课程设置。

3.2师资配备。

建议实施教师两年一贯制,建议一个班的综合和听说英语课由同一教师讲授,让教师和学生互相熟悉,联系更为密切,解决教学风格和策略的适应性问题。低起点班的教师更需要有耐心和爱心。高起点班的教师需要宽广的知识面,授课的信息量大,教学理念比较先进,善于组织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活动。

3.3课堂教学组织。

分级教学应以思维能力培养和表达能力为主,加大信息量,采用交际教学和任务式教学法。综合课的教学重点应为:语篇主题,段落大意,难句理解,观点推断,修辞赏析,写作方法和逻辑条理的讲解和练习。听说课的教学重点为:大意复述,话题联想和讨论,观点归纳,观点交锋,情景表演,专题发言,背诵演讲等。此外,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收集反映时代气息的语料和话题,弥补教材的内容的不足,还要加大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学力度。

3.4教学方法。

在分级教学条件下,教师们要积极变革“独白式”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开展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而不是仅仅具有外语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将真实材料引入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尽可能丰富、内容广泛的信息。在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的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和学会交际;不固守单一、保守的教学方式,探索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研究式教学及“虚拟式教学”等多元教学方式,为学生发展尽可能提供多元的文化背景支持和学习策略上的指导;利用网络技术支持,注重与学生交际和互动,使学生形成利用外语思维方式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课后自主学习。

在课后学习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级别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课后安排进行充分合理的设置和引导及检查,督促学生进行词汇和语法知识等基本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布置完成视听材料的口头复述和听抄练习,推荐英语简易读物。布置学生撰写英语日记,英语随笔,读书报告等。布置基于网络搜索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写专题报告。

3.6考核手段。

改变以往以终结性考试决定成绩的局面,重视综合应用能力的检测,加强日常学习记录档案化管理,便于考核平时成绩。学生的成绩构成应包括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估的部分。考试题型方面,要注意增加主观题的比重,杜绝猜题,增加学生作弊的难度。严格补考制度,确保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力度。各级考题的难度梯度、难度系数的设定,组织专业人士,根据分级动态教学设计思想和社会发展特征,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相应级别的大学外语结业水平考试,这是真正实现对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的全方位检验、考核和评价。

3.7网络课程建设。

继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加大外语专业网络和多媒体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积极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大网络课程的开发力度,逐渐实现60%的课程学习依靠网络,30%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面授;建设和开发网络监控程序,督促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学习的效果;努力实现多媒体软件的配套化和系列化,做到教学软件的引进、自制和开发,不断充实网络资源和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逐步做到作业、口语交流、任务设计和完成、听力练习和了解文化背景等依靠网络实现。

3.8科学的评教体系。

计算教师工作量的方法要科学合理,除了传统的备课、讲课、改作业、出卷,评卷等工作外,还要把教师制作课件,搜集筛选网络资料,建设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管理和答疑反馈等工作计算在内,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另外,教务部门要科学对待学生给教师的评价,避免教师们因讨好学生、请他们给教师打高分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教师从难从严要求学生,敢于管理学生,真正保证教师的教学自和教学责任心。

3.9教师的发展和进修。

加大进修和培训交流的力度,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大学英语教师。教师们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而且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教研室和教学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集体赛课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亟待解决的问题

4.1激励和动态竞争机制。

实行降级和跳级的制度。对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考虑对高起点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加权,以激励学生考好分级考试并进入高起点班学习。对低起点学生则要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自卑、自暴自弃的念头。

4.2教务管理。

同一年级的学生学不同级别的教材,会增加教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各级教材选用变得更加不确定。分级教学可能会打乱学生的英语教学分班和平时的专业分班的一致性,对其他课程的排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需要学校的教务部门重视和协调,以解决课程分班和排课的冲突问题。

4.3教师管理。

由于分级教学,客观上让以前上同级别课程的教师分别上不同级别的课。

4.4试题编写。

各级课程的考试试卷和试题库的建设是保证分级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另外,教研室还要认真编写入学分级考试试题,确保入学分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4.5成绩登分系统。

英语分级教学需要专门的分级成绩登分系统,并能够和其他按行政专业和年级授课的课程成绩登分系统进行转换,这样才能减轻英语教师期末考试的成绩录入的工作压力。

总结

大学外语分级动态教学尚属新生事物,可能会给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三方带来一些新的棘手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分级教学是科学发展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事业中的体现,它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给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小炒和套餐”,满足了大学生的多种需求,避免了学生吃“大锅饭”而在英语学习上“营养不良”,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这既是向当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又是改革的核心和焦点。随着大学外语分级动态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必将以全新的外语教学特色,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开创力的外语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时展,并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架构起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10

看到编辑部转来的信,我对你的困惑和迷茫深表理解。当前干部交流力度较大,不少干部跟你一样,步入新的部门,走上新的岗位,遇到了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

从来信看,我觉得你是一位正直务实、兢兢业业的干部,但给我的感觉,你目前还没调整好心态,还没找到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的结合点,以致无法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去。

这方面我也有切身体会:我20岁大学毕业,起初在高校出版社当编辑,后来到市委研究室工作,之后到市教委工作,再后来到垫江县工作。每到一个新环境、新岗位,我都会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但每次我都暗暗告诫自己:“这是每一位新任干部必须要过的一道坎,也是领导干部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其实,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交往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常言道:“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是一名好干部的必备素质,像你这样一位从事统战工作的干部就更是这样了。此外,人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并不是讲理性就可以忽略情感交流,谈工作就一定要撇开私人感情。如果一味拒绝他人的盛情邀请,刻意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可能会给人以“端架子”和“不近人情”的印象,让人对你产生疏远感。

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是必要的,但与拉关系、搞派系不能等同。后者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具有狭隘性和排他性,而人缘好是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一定就是不干实事、左右逢源、溜须拍马;与同事打成一片也不能说一定就是结交酒肉朋友,不务正业。当然,搞好人际关系也不一定非要打牌喝酒。只要带着真挚的情感,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逐渐加深对你的了解,就能够慢慢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对此,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我有如下建议,供你和有着同样困惑的同志参考。

首先,对自己要严格。领导干部的人缘,是在领导过程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而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它有别于纯粹以感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因此,以突出的工作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他人的认可,是领导干部获得好人缘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宣传、发动、组织下属及群众开展工作是领导干部分内的事,而这些工作都需要靠语言交流来完成。因此,领导干部应该注重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多说一些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的话,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感召力。每次调到新的部门,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同时,我特别注意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经常找机会与他们交心谈心,有什么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大家开门见山,坦诚相待,不仅在工作中合作愉快,还成为了好朋友。

其次,对上级要坦诚。领导都喜欢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胸怀坦荡的下属。因此,对待上级领导应当真诚坦率,遇事应同上级领导亮明观点、表明态度,切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即使存在分歧,也应开诚布公地跟上级领导讲明情况和原委,而不应窝在心里犯嘀咕。我到垫江县担任县委常委分管教育之初,人生地不熟,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我主动找到上级领导,讲明自己的工作思路以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领导非常高兴地与我交流研究,对我开展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得垫江教育事业两年内有了较大发展。

再次,对平级要谦虚。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不仅能够使人进步,还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有助于人际交往。实践证明,一个人一旦处于骄狂的心态下,就容易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产生自满,而不易看到别人的优点,不愿接受他人的善言,就容易招人记恨,最终四面楚歌,成为孤家寡人。对待同一战壕的同事,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别人稍有点不耐烦、不配合,就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造成人际关系越来越糟糕,而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这样就容易赢得同事的好感。

最后,跟下属相处要宽容。领导干部在社会交往和实际工作中,要能够与不同性格、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下属相处,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善于在非原则问题上求同存异。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待下属应当宽容、豁达,不能眼里容不下沙子,对部下的缺点或个性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不仅会损伤下属的面子,更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影响团结。其实,领导干部若能够宽容下属,就等于对下属施以“滴水之恩”,下属肯定能够感受得到,从而加倍努力工作,以“涌泉相报”。曾经说过,要做领导者,必须团结你所不喜欢和不愿接近的同志,称赞其对的方面,批评其错误的方面,然后才能改造他们,同时也改造了自己。

俗话说:“话是开心锁。”我相信,只要能够调整好心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找到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的结合点,注重与同事之间的真诚交流,以心换心地与人交往,你一定能够逐渐改善人际关系,成为一名有好人缘的好干部。

让我们共勉!祝你工作顺心!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11

一、引言

中国和泰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就泰国方面来说,在东南亚范围内,泰国政府对华人可以说是最开放的。近一二百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华人移民定居泰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泰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泰国很注重汉语学习,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泰国人在本国学习汉语,有着双重任务:1.一般任务。泰国学生像其他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一样要遵循学习汉语的规律。2.特殊任务。如何把泰国特有的,比如地名、人名、食品、用品、风俗习惯等,用汉语表达出来。要完成这个特殊任务,不仅要研究泰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还要对泰汉语言翻译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比较重视制定一些词汇大纲、词表,以此规范教材对词汇的收录。以前的是《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最近又颁布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但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国别化的词汇教学。因为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其他国家的学习者要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向中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重要。因为外国人跟中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说中国的事情,而且还要说自己国家的事情。而中国研发的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是基于中国境内的常用词收录的,比如“饺子”“春节”等,不可能也把其他国家的专用词语和常用词都收录进来。从这一点上说,在不同国家进行的汉语教学,即国别化汉语教学不应当完全受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的限制,要重视与本土社会文化相关的词语的教学。

二、《等级划分》与《实用泰汉翻译教程》介绍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重点科研项目,是教育部社科司重大研究课题。《等级划分》是经过17年的不断思考、积淀和梳理,经过在香港11年3万多学员的长期实践,用了两年九个月的时间研制出来的。由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这项研究有两项重要成果:一是《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语言文字规范(GF0015-2010),一是《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两本书均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标准》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的等级划分,给出了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的音节表、汉字表、词汇表,体现了三维基准体系。它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工具书编写和音节库、字库、词库建设,也可供计算机辅助汉语水平测试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普通话教学之用。《等级划分》是基于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37亿字次最新大型动态语料(特别是对话体语料)、词典、字表、词表建立的现代汉语规范口语主导型的新模式。

《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专门编写的一本实用语言类教材。这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三、四年级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汉语导游工作者及其他从事与汉语有关工作的泰国人的自学教材。该教程共18课,以介绍泰国国情与泰国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18篇课文,系统介绍了泰国的国家政体、国民性格、、民俗节日、饮食特色及华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词语等级分析

(一)《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词语等级分布

参照《等级划分》,笔者把《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注释的1187个词语与《等级划分》的词汇表做出对照。发现同《等级划分》里的词语有266个,超纲词语有921个。同《等级划分》的266个词语的分布,一级词语有68个,二级有98个,三级有79个,附录有21个。同《等级划分》的266个词语占22.4%,超纲词语921个占77.6%。

(二)《实用泰汉翻译教程》不同等级词语的语域分布

结果证明,要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针对性,任何一套词汇等级划分或大纲都是远远不够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词汇超纲率高达77.6%。虽然只用一本教材难以全面证明,但也突出了教学和教材国别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深入了解超纲的词语,笔者把超纲词语进行分类并对超纲词语的语域分布做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到,超纲词语跟泰国国情密切相关,这些特有词语是能够反映该国社会文化的词语,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别化”词语。虽然使用范围不一定仅限于泰国,但这些词语是泰国社会文化的缩影,与泰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模式,对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作用。如在泰国,国王及王室有着崇高的地位,泰国华语反映国王及王室成员的词语十分活跃,如“陛下、公主、王子”等;又如:泰国素有“千佛之国”的美称,全国9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这就使得反映佛教及相关事物行为的词语,在泰国华语词汇中非常丰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条规律,《等级划分》表内的词多具有各民族通用性,而超纲词则多是表达泰国特有事物的词语(53.4%)。这些词尽管超出了《等级划分》这个大纲,但是在泰国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常用词,并没有超出泰国社会日常生活这个实际的“纲”,由此可见,要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就必须走国别化之路。

四、《等级划分》在国别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局限

(一)“国别化”理念的提出

“国别化”(country-specific)汉语教学的观念早己有之。2004年,陆俭明教授针对当时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认为迫切需要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包括根据不同母语语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汉语教学用的字表、词表、成语表、语法要点表等。陆教授在2007年又进一步加以强调,在基础性应用研究领域进一步提出了“对外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还得注意国别化的问题。”(陆剑明,2007)

第一次把这一观点升化为理论提出来的是甘瑞媛博士。她从认知科学、“中介语”理论、教育学、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国别化”的理论基础、“国别化”汉语教学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论述。甘瑞瑗认为:“所谓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汉语教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原则”,“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功率。”(甘瑞瑗,2005)

对外汉语教学既然把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就应避免出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到了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了汉语之后也多是在其母语国生活、工作,或者是从事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工作,唯有开展“国别化”汉语教学才能满足学习对象以及学习目标的多元化需求。

在语言系统中,从大的方面讲,语音、语法、词汇等都会因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认知模式等因素的差异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国别化”研究。鉴于词汇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差异最先在词汇层面上表现出来,本文以“国别化”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

(二)对外汉语“国别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国国家汉办在制定21世纪初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规划时,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并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专门学科的不可替代性特点,确立了6项研究重点,其中有两项涉及“国别化”思想:“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研究”“对不同母语者的汉语研究”。从这些方面足见国家对“国别化”汉语教学的重视以及所作的努力,这也对汉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使对外汉语教学朝着科学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开展国别研究、实施国别化教学将是一条必经之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估、成绩测试等,拓展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领域,应当真正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汉语教师以及汉语学习者服务。

(三)《等级划分》在国别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局限

作用:为各国汉语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最通用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

局限: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物态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反映在词汇上,都有一些特殊的常用词语为其他语言所没有或不常用,这些词语不可能全部收录到通用词表中。因此,通用词表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都有一定的不适切性,不能满足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特殊事物和思想的需要。《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这一真实反映泰国本土文化的教材中,77.6%的词语在《等级划分》中未予收录,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等级划分》这类通用词表只能为国别化汉语教学提供重要参考,但不应以此限制国别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选择。应当针对不同学习群体制定国别化的汉语词表,在这项工作中,《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这类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的精品教材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五、汉语教学和教材国别化的几点建议

(一)推出本国的《词汇等级大纲》

每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的汉语教学效率,应该推出自己的《词汇等级划分》表,《词汇等级划分》里应该收录和本国国情有关的专有词汇,包括专有名词的对译方法。比如:人名、地名的对译,文化习俗、宗教、旅游、饮食、熟语等领域的词汇。

(二)规定专有名词的对译标准

在泰国,目前汉语国别化教学的混乱原因就是缺乏标准。泰语人名、地名的对译有的用潮州话语音对译,有的用普通话语音对译,甚至泰国的六家华文报所用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都不一样。推出泰语人名、地方名的标准汉语对译,是国家教育部应该承担的任务,也是本国从事华文教育人士应该推动的工作。

(三)重视对特有文化习俗的对译和解释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文化,这些特有的东西需要特殊的词汇来表达,表达方式要能够充分让学习者了解它的背景含义以及跨文化的差异,所以有时简单的直译和意译方式还不够,还要加以注释或用附加课文来补充说明。

六、结语

本文为了研究2010年国家汉办推出研制的《等级划分》是否能够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可依据的国家标准,采用一本中泰专家合作编写具有国别化性质的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词汇来做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超纲词语超过70%。超纲词语出现在有关泰国国情的各种领域内,如人名、地名、文化习俗、宗教、旅游、饮食、熟语等领域。通过超纲词语的注释举例,证明汉语词汇教学国别化包括教材国别化,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等级划分》的作用是为各国汉语教学提供最为基本、通用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它的局限是不能满足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特殊事物和思想的需要。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承担汉语教学教材国别化的任务,从事汉语教育的人士也应该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推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词汇等级大纲》,规定专有名词和特有文化习俗的翻译标准,收集各种有关本国国情的特有词汇作为本国汉语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工具书编写和音节库、字库、词库建设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灼等.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6.

[2]戴桂芙等.初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

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

社,1958.

[6]高彦德,李志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10.

[7]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1992.

[8]郭志良等.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

化大学出版社,1996.

[9]李领军.议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2010,(3).

[10]李清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汇量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11]李如龙.汉语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2]刘德联等.中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3]卢晓等.对外汉语教学的国别化思考——以对泰汉语教学为例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14]裴晓睿.汉泰词典[Z].泰国理论出版社,2006.

[15]孙红.面向泰国汉语教学“国别化”词表研制[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16]王明东.两套泰国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1.

[17]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1983.

[18]杨德峰.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3).

[19]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义类与形类[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张凯.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1).

[2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2]张伟华.浅议外来词的翻译[J].大学英语,2005,(34).

[23]张晓丽.从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看社会文化对翻译

的制约[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

[24]郑通涛.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开发的启示[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1.

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12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5月26日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2006年5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的规范汉字。

第三条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省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和组织实施全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活动;指导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用的培训和水平测试工作;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负责管理和监督本单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下列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一)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机关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用列入对学校督导、检查、评估和考核的内容;

(三)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通信、信息产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对广播、电视、出版物、网络以及信息技术产品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商标以及广告、招牌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五)民政行政管理部门对地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的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七)公安机关对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中公民的姓名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省、设区市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按照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管理实施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八条下列情形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国家法律规定可以使用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的除外。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办公、会议、面对社会公开讲话等公务讲话等公务活动时的用语;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

(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和采访用语,影视用语,汉语文音像电子出版物的用语;

(四)商业、旅游、文化、体育、铁路、民航、城市交通、邮政、电信、银行、保险、医院等公共服务行业的服务用语。

第九条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和其他交往活动,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方言。

第十条下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下列等级标准:

(一)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为一级甲等水平;

(二)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为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老师为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语音老师为一级乙等以上水平;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四)公共服务行业中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导游等为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对普通话水平未达到规定等级标准的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并督促其参加培训。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的或者国家对普通话等级标准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由省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具体实施。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省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

第十二条每年九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新闻媒体负责宣传周活动的宣传报道,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推广普通话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三条下列情形应当以规范汉字基本用字:

(一)公务用字;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字;

(三)汉语文出版物用字;

(四)影视屏幕用字;

(五)公共服务行业用字;

(六)道路、建筑物的名称标志以及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七)广告、招牌用字;

(八)商品包装、说明用字;

(九)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名称用字、人名用字;

(十)汉字信息技术产品的用字;

(十一)网站面向公众的用字。

第十四条广告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用语应当清晰、准确,用字应当规范、标准。

建筑物的命名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使用不科学、不规范、名不副实、格调低俗的名称。

第十五条招牌中的手书字、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在公共场所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手书招牌、应当在明显的位置配放规范汉字的招牌。

第十六条在公共场所的用字不得单独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需要配合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的,应当采用以规范汉字为主、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为辅的形式,规范汉字的字体应当在于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

各类汉语文出版物不得在汉字标题或者行文中将汉字表达的词汇用外国文字代替,专业术语、缩略语确需要使用外国文字的除外。

第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编辑、记者、汉字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学生以及从事印章、牌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文案人员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第十八条公民和新闻媒体可以对社会用语用字进行监督,对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不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由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予以批评教育,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广告、招牌用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责令限制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拆除,并处一千元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