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6:16

天保工程论文

天保工程论文篇1

2雾霾危害严重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伤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国内雾霾天气呈上升趋势,范围明显扩大,持续时间加长,石家庄更是雾霾严重城市,雾霾指数全国第一,居民深受其害。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排名前五位之列,其中肺癌为恶性肿瘤死因之首,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1.02%。,这些疾病的形成,都与空气雾霾有很大关系。

3加强在建工程环境管理,减少雾霾的必要性

雾霾的形成来源有多个,其中工程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是其主要来源之一。水利工程施工时,土石方、混凝土等施工工程量非常大。这些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砂浆拌合、混凝土浇筑等都极易产生扬尘;机械、车辆使用不断排放尾气,产生霾物质。例如一个投资1965万元的管道输水工程。需开挖土方16.55万m3、石方0.15万m3,回填土方15.24万m3,浇筑混凝土0.98万m3,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有时能见度不足1米。运输原材料,安装12.00km混凝土管等需要工程机械、运输车辆上千个台班,燃烧汽油6400t、柴油6200t,大概产生有害气体1.3万m3、排放烟尘1.5万kg,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加强在建工程环境管理,减少雾霾发生势在必行。

4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霾物质生成

水利工程建设中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保护,达到现场目测1米以上无扬尘,车辆尾气排放不超标,大幅降低霾物质的生成。

4.1降尘管理措施到位

工程实施阶段,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挡,封闭作业。主要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区采用混凝土硬化或铺垫石粉等。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禁止产生扬尘的作业进行施工。同时施工现场要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派专人负责洒水、清扫,保持工地不扬尘。

4.2加强原材料管理,减少扬尘

松散材料进场时间要根据实际进度确定,不得过早进场,施工现场不能存放多余的水泥,砂子,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剩余材料及时入库或归堆覆盖,以减少扬尘。施工时尽量使用袋装水泥或使用密闭水泥罐,设置水泥仓库,下面用木方铺防水卷材或塑料布垫起30cm,卸货时严浸抛散。砂子、石子等松散材料在现场必须用塑料布或帆布进行覆盖,随用随清,卸货时严禁抛散。

4.3控制施工各工序,降尘减霾

工程实施时,土方开挖场地要经常洒水,开挖出的土方留足回填用土,就近堆放于工作面一侧,用塑料网、布覆盖。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运土方、渣土及散粒材料时必须使用防尘专用车辆或对运土车辆采取遮盖措施,避免沿途散落和飞扬。如果需运输土方、渣土等太干,要提前洒水湿润后再装车,以防沿途遗洒扬尘,减少灰尘污染环境。遇干旱天气,施工繁忙地段及运土道路要经常洒水抑尘,散落在公路上的泥土安排专人清扫。土方回填采用推土机,局部采用人工平整,用打夯机夯实。回填作业时尽量在无风天气进行,避开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拌合白灰或回填土时禁止抛散,以免产生扬尘。混凝土浇筑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做到:搅拌机进场前,用轻质类心板做好密闭式搅拌机作业棚,并安装好喷雾水龙头,进行定时空中降尘。搅拌站内及四周操作面、道路,派专人经常洒水湿润,防止扬尘。水泥尽量使用袋装的,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撞击地面,引起水泥扬尘,使用水泥拆口时,不得用铁锹铲破包装袋,造成浪费及扬尘。向搅拌机加水泥时,将水泥搬到料斗旁,拆开的袋口朝下慢慢倒入,不得过高的倒水泥,也不得用铁锹向搅拌机内加水泥,水泥袋要及时整理回收。向搅拌机倒入粉装外加剂时,先提前将外加剂称量好,装入塑料袋中,再慢慢倒入。搅拌棚外不得堆放过多水泥,粉煤灰等,剩余水泥等其他材料要及时回收,砂石料池重新堆放后覆盖,道路洒水清扫。预拌混凝土的罐车使用完,要冲洗干净,不要将杂物遗洒到道路上。

4.4降低施工机械及车辆的尾气排放

在施工现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密度比较大,加之通风条件限制,排放的有害气体会严重超标。为此,工程施工时,施工机械、车辆必须使用高品质的汽油、柴油,明显降低施工机械及车辆排放物。同时合理安排机具、车辆作业时间,施工现场不允许出现作业车辆、机具拥堵。有效降低尾气排放,减少霾物质。

天保工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44-02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应取水许可审批的实际要求而建立,其设立的宗旨是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水利局自2002年5月1日开始贯彻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已经先后对宝坻京津新城水厂、陈塘庄电厂、北疆电厂、雀巢矿泉水公司、中心渔港等多项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进行了全面技术审查。天津市各级水务部门严把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组织、监督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规范论证审查程序,论证工作逐步迈入正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对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义、内容以及如何做好认证工作展开探讨。

一、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 属于暖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流经本市行洪河道19条,排沥河道79条,天津市境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北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海河干流水系、黑龙港运东水系和漳卫南运河水系,天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4.9毫米,且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0.65亿立方米,占64.4%;地下水资源量5.9亿立方米,占35.6%,受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文地质条件差异以及开采布局等因素原因影响,天津市中南部地区的深层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形成局部地面沉降漏斗。

二、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历史上天津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有着水陆通达、工商兴旺的历史。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用水量剧增、上游开发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拦蓄工程的建设,使天津的水资源呈现逐年急剧的下降趋势,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日渐突出。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加上外调水量人均也仅有37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天津市城市用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给环境和社会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开发建设水利工程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对上下游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等。目前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合理性,造成投资效益差、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

2.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存在问题。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水资源配置格局不合理,工程取水利用率低,影响工程效益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建设项目取用地表水使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出现断流或间歇性断流等对原有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所在流域的水资源起到拦蓄作用,改变原有的水文径流情势,工程下游出现的断流或间歇性断流。(3)建设项目开发利用地表水,造成对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取水权益的影响。例如建设工程取水后,所在河段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量减少,使河段内原有其他取水户的用水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特别在干旱年份,将会引发水事纠纷。(4)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不了解。某些建设项目在开采地下水时,没有开展水源论证,不了解取水点地下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情况,出现开采量达不到用水要求和开采规模不合理等情况,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或工程效益较差。(5)部分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问题;并且影响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的取水权益。

三、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由于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促进天津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为建设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根据新《水法》,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实地勘测,依据实测系列资料,并根据相关规划,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论证建设项目取用水资源的情况及合理性,同时进行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等。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能有效保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节能减排,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及尽早排除水事纠纷的隐患、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四、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内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水源论证、用水合理性论证、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等。由于不同的建设项目规模不等,取水水源类型不同,水资源论证的具体内容也有区别,在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时候,应根据项目及取水水源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容开展论证工作。按照取水水源类型的不同,分为地表水源论证和地下水源论证两种:

对于一般的地表水资源论证,其重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设项目对用水保证率、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求。(2)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要依据较长的水文资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证率来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分析不同时段取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及其他取水户的影响。(3)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4)水质评价分析。对照建设项目对水质的要求,进行水质评价,并对建设项目取水后对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质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应遵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地下水资源论证包括水质分析、水量计算、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及其他相应技术措施的分析计算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取水项目对水质(包括水温)的要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2)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边界条件以及补给排泄状况)、开采要求(工业供水、农田灌溉供水、生活供水等所要求的年内或多年的开采量)从长期运用的角度进行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分析计算(或地下水文水利计算)。(3)分析论证在长期开发利用地下水后是否会引起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分析是否需要采用人工补给地下水源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5)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选择最优开采方案。

五、如何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一是面向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提高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认识和支持,树立建设项目申请取水许可应先进行水资源论证的意识。二是增强全社会宣传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改善水资源论证的软环境,是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基础。

2.加强自身技术力量,提高水资源论证成果质量。目前,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编制单位不断进行完善,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逐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方面的技术力量,使水资源论证成果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

天保工程论文篇3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应取水许可审批的实际要求而建立,其设立的宗旨是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水利局自2002年5月1日开始贯彻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已经先后对宝坻京津新城水厂、陈塘庄电厂、北疆电厂、雀巢矿泉水公司、中心渔港等多项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进行了全面技术审查。天津市各级水务部门严把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组织、监督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规范论证审查程序,论证工作逐步迈入正轨,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从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对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义、内容以及如何做好认证工作展开探讨。

一、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 属于暖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流经本市行洪河道19条,排沥河道79条,天津市境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北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海河干流水系、黑龙港运东水系和漳卫南运河水系,天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4.9毫米,且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0.65亿立方米,占64.4%;地下水资源量5.9亿立方米,占35.6%,受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文地质条件差异以及开采布局等因素原因影响,天津市中南部地区的深层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形成局部地面沉降漏斗。

二、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历史上天津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有着水陆通达、工商兴旺的历史。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用水量剧增、上游开发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拦蓄工程的建设,使天津的水资源呈现逐年急剧的下降趋势,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日渐突出。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加上外调水量人均也仅有37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天津市城市用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给环境和社会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开发建设水利工程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对上下游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等。目前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合理性,造成投资效益差、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 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存在问题。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水资源配置格局不合理,工程取水利用率低,影响工程效益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建设项目取用地表水使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出现断流或间歇性断流等对原有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所在流域的水资源起到拦蓄作用,改变原有的水文径流情势,工程下游出现的断流或间歇性断流。(3)建设项目开发利用地表水,造成对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取水权益的影响。例如建设工程取水后,所在河段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量减少,使河段内原有其他取水户的用水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特别在干旱年份,将会引发水事纠纷。(4)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不了解。某些建设项目在开采地下水时,没有开展水源论证,不了解取水点地下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情况,出现开采量达不到用水要求和开采规模不合理等情况,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或工程效益较差。(5)部分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问题;并且影响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的取水权益。

三、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由于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促进天津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为建设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根据新《水法》,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实地勘测,依据实测系列资料,并根据相关规划,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论证建设项目取用水资源的情况及合理性,同时进行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等。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能有效保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节能减排,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及尽早排除水事纠纷的隐患、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四、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内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水源论证、用水合理性论证、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等。由于不同的建设项目规模不等,取水水源类型不同,水资源论证的具体内容也有区别,在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时候,应根据项目及取水水源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容开展论证工作。按照取水水源类型的不同,分为地表水源论证和地下水源论证两种:

对于一般的地表水资源论证,其重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设项目对用水保证率、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求。(2)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要依据较长的水文资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证率来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分析不同时段取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及其他取水户的影响。(3)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4)水质评价分析。对照建设项目对水质的要求,进行水质评价,并对建设项目取水后对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质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应遵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地下水资源论证包括水质分析、水量计算、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及其他相应技术措施的分析计算工作,具体内容(1)根据取水项目对水质(包括水温)的要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2)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边界条件以及补给排泄状况)、开采要求(工业供水、农田灌溉供水、生活供水等所要求的年内或多年的开采量)从长期运用的角度进行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分析计算(或地下水文水利计算)。(3)分析论证在长期开发利用地下水后是否会引起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分析是否需要采用人工补给地下水源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5)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选择最优开采方案。

五、如何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

天保工程论文篇4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应取水许可审批的实际要求而建立,其设立的宗旨是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天津市水利局自2002年5月1日开始贯彻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已经先后对宝坻京津新城水厂、陈塘庄电厂、北疆电厂、雀巢矿泉水公司、中心渔港等多项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进行了全面技术审查。天津市各级水务部门严把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积极组织、监督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规范论证审查程序,论证工作逐步迈入正轨,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从天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对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义、内容以及如何做好认证工作展开探讨。

一、天津市水资源概况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 属于暖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流经本市行洪河道19条,排沥河道79条,天津市境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北三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海河干流水系、黑龙港运东水系和漳卫南运河水系,天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4.9毫米,且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呈北高南低的趋势。WwW.133229.coM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0.65亿立方米,占64.4%;地下水资源量5.9亿立方米,占35.6%,受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文地质条件差异以及开采布局等因素原因影响,天津市中南部地区的深层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形成局部地面沉降漏斗。

二、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历史上天津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有着水陆通达、工商兴旺的历史。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用水量剧增、上游开发利用程度增加以及大量拦蓄工程的建设,使天津的水资源呈现逐年急剧的下降趋势,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日渐突出。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加上外调水量人均也仅有37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省市,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天津市城市用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给环境和社会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开发建设水利工程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对上下游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等。目前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不合理性,造成投资效益差、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 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存在问题。建设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水资源配置格局不合理,工程取水利用率低,影响工程效益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建设项目取用地表水使生态环境恶化,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出现断流或间歇性断流等对原有生态环境不利的影响。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所在流域的水资源起到拦蓄作用,改变原有的水文径流情势,工程下游出现的断流或间歇性断流。(3)建设项目开发利用地表水,造成对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取水权益的影响。例如建设工程取水后,所在河段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量减少,使河段内原有其他取水户的用水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特别在干旱年份,将会引发水事纠纷。(4)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不了解。某些建设项目在开采地下水时,没有开展水源论证,不了解取水点地下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情况,出现开采量达不到用水要求和开采规模不合理等情况,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或工程效益较差。(5)部分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问题;并且影响周边地区其他用水户的取水权益。

三、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由于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如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促进天津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为建设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根据新《水法》,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实地勘测,依据实测系列资料,并根据相关规划,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论证建设项目取用水资源的情况及合理性,同时进行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等。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能有效保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节能减排,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以及尽早排除水事纠纷的隐患、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四、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内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水源论证、用水合理性论证、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等。由于不同的建设项目规模不等,取水水源类型不同,水资源论证的具体内容也有区别,在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时候,应根据项目及取水水源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容开展论证工作。按照取水水源类型的不同,分为地表水源论证和地下水源论证两种:

对于一般的地表水资源论证,其重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设项目对用水保证率、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求。(2)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要依据较长的水文资料系列,分析不同保证率来水量、可供水量及取水可靠程度;分析不同时段取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及其他取水户的影响。(3)用水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进行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否合理。(4)水质评价分析。对照建设项目对水质的要求,进行水质评价,并对建设项目取水后对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质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应遵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地下水资源论证包括水质分析、水量计算、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及其他相应技术措施的分析计算工作,具体内容(1)根据取水项目对水质(包括水温)的要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2)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边界条件以及补给排泄状况)、开采要求(工业供水、农田灌溉供水、生活供水等所要求的年内或多年的开采量)从长期运用的角度进行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分析计算(或地下水文水利计算)。(3)分析论证在长期开发利用地下水后是否会引起水质恶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分析是否需要采用人工补给地下水源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5)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选择最优开采方案。

五、如何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

天保工程论文篇5

 

0引言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污染、方便人民生活、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气体【1】,一旦因各种原因造成管道泄漏、破坏,则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给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带来较长时间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是天然气行业的关键任务。将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应用到天然气管道中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2】。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战后,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及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2自动控制理论在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在天然气管道方面也有很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蓬勃发展,尤其在西气东输管道投产运行后,我国数字化天然气管道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数字化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核心是天然气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建设。SCADA(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铁路运输、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及输油输气管道领域【3】。输气管道的SCADA系统常采用管理集中、控制功能分散的分布式控制方式,一旦通信系统或调度控制中心设备故障,各站仍能独立地运行。一个完整的输气管道SCADA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级控制:调度控制中心级、站场控制级和现场控制级。免费论文。

目前SCADA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实现了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全线远程监控,提供了运行参数在线采集、数据趋势和设备状态的显示;提供了多种管道运行报警手段,并启动了管道运行的各类保护系统,如管道压降速率保护、高低压保护、ESD紧急停战保护等,全面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程度。免费论文。天然气管道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不仅使控制工艺得到了改进,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而且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免费论文。

3 结论

在天然气管道中应用SCADA系统既可以减少作业人员的数量,又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到天然气管道中,实现天然气管道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极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玮.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的初探[J].工作研讨,2009,3:31

[2]陈建明.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天保工程论文篇6

 

( 一)、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84家企业,共有就业人员66314名,其中农民工22655人。毕业论文,农民工。企业类型主要集中在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行业主要分布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

(二)、农民工的构成情况

1、从被调查农民工性别来看,男性656人、女性367人,分别占总数的64.13%%和33.87%,男性多于女性30.26%。

2、按农民工的年龄进行分类,最小的农民工是19岁,最大的为60岁。年龄分布为:19-30岁361人,31-40岁347人,41-50岁260人,51-55岁38人,56-60岁17人。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年龄为40岁以下的。

3、从受教育情况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但较2007年调查数据有所提高。受调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511人、高中279人、中专、技校和职高138人、高级技工学校及技师学院17人,大专及以上文化78人,分别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0%、27.3%、13.5%、1.7%,和7.6%。较2006年调查结果数据,农民工文化程度略有提高。初中及以下文化人员占农民工的53.4%,下降3.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的上升了2.3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的法律法规普及情况

按性别和法律法规普及情况交叉分组,发现所调查的农民工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条例》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知晓率较高,而对《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了解程度较低,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

按文化程度和法律法规普及情况交叉分组,我们通过上面一系列图表可以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对法律法规知晓度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毕业论文,农民工。

(四)、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

按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来分类,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占比高达63.5%;初级工也仅为15.3%;中级工占比为15.2%;高级工及以上的仅为6.0%,说明我市农民工职业技能普遍很低。

(五)、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和经济类型交叉分组,可以发现1023名被调查农民工中有19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占比1.85%,主要集中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为15名和3名。有98名农民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占比9.58%;有2名农民工签订了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余904名签订了有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主要集中在12个月(占比40.4%)和24个月(占比26.5%)和36个月(占比26.1%)。

(六)、农民工的用工形式

1、农民工用工形式,主要集中在全日制工,有833名,占比81.4%,非全日制工仅占一小部分比例,为0.6%,劳务派遣工为184名,占比18%。

2、按经济类型和农民工用工形式进行交叉分组,我们发现非全日制工主要集中在股份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工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有限责任公司。

3、按行业和农民工用工形式进行交叉分组,图表显示非全日制用工主要在制造业;劳务派遣工主要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制造业。

(七)、农民工找到目前这份工作的渠道,主要表现在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推荐的占比最大,为39.9%,其次为自己到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占比为21.8%。

(八)、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毕业论文,农民工。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有764人,去年全年外出工作达12个月,占比74.7%;另外10个月的有97人,占比9.5%;11外个月的61人,占比6.0%。上月实际工作天数超过21天的有645人,占比达63%。上周的工作天数,最多为7天的有76人,占比7.4%,工作6天的有392人,占比42.4%。由此可见,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偏多。

(九)、农民工加班及补偿情况。绝大多数农民工存在偶尔加班,占比73.1%,有164人反映没有加过班,占比16%。在加班费的问题上,总体情况较好,有98.3 %的农民工都能拿到加班工资,仍有少部分拿不全或拿不到。

(十)、农民工带薪年休假情况。数据反映情况良好,没有安排带薪年休假且未补偿的有187人,占比18.3%,其余均安排年休假或给予了补偿。

( 十一)、农民工社会保险情况。农民工社会保险方面,工伤保险情况较好,有1020人参加了,占比达99.7%;其次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加保险人员占比分别达94.3%、93.5%和92.6%。其余几项保险参加人员较少。

(十二)、农民工劳动报酬及工资拖欠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农民工平均每月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在580-850的有26人,占比2.54%;850-1000元的有143人,占比13.98%;1000元-1500元有466人,占比45.55%;1500-2000元有274人,占比26.79%;2000-3000元有96人,占比9.38%;3000-6000元有18人,占比1.76%。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每月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低于1500元。

工资拖欠方面,总体情况较好,2007年12月31日之前,有5名农民工被拖欠过工资,占比0.5%,拖欠金额分别为50元,100元,不超过200元。今年以来共有13名农民工被拖欠过工资,占比达1.3%,拖欠金额为50-200元不等。

发生工资拖欠时,农民工首选解决途径是劳动监察的有355人,占比34.7%;选择找工会的有293人,占比28.6%;找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267人,占比26.1%。

(十三)、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在外出务工之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577人,占比为56.4 %,在城里找工以后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有810人,较前增加了233人,提高比例22.8%。毕业论文,农民工。在城里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期主要是以短期的为主,一个月以下的,占比72 %,一个月以上有227人,占比28%。

基本结论

我市农民工以男性为主,主要是40岁以下青壮年,半数以上的企业农民工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毕业论文,农民工。7%、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都在93%以上,比上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工资报酬基本得到保证,这充分说明我市贯彻落实农民工相关劳动保障政策取得了积极进展。毕业论文,农民工。

但是以下五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平均期限偏短,合同期限主要集中在12个月(占比40.4%)和24个月(占比26.5%)和36个月(占比26.1%)。农民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只占比9.58%;二是企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长,月实际工作天数超过21天的,占63%;周工作6天的,占42.4%,最多为7天,占7.4%,;三是企业农民工的劳动报酬相对偏低,绝大多数农民工每月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低于1500元,还存在少部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现象;四是企业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企业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在外出务工之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56.4 %,在城里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也只有22.8%,他们对职业技能培训有较强的需求。

天保工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07-02

引 言

基层台站的气象保障是航空兵气象台站的主要工作。飞行保障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关系到台站业务水平的高低,更是上级业务部门考核基层台站的着眼点和重要依据。因此,如何在目前航空气象水平尚不高、预报业务水平精度停滞不前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保障经验,做到对天气的趋利避害,是基层气象台站在气象保障业务过程中值得琢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基层气象基层台站所在的地区都有其不同的天气特点和气候特征,经过一辈又一辈基层气象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不断总结,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气象保障经验和提高保障能力的方法。如何快速汲取已有的大量保障经验和保障方法并将其传承,是值得广大的气象基层台站人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围绕保障能力的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着气象装备的全面建设,一些新的飞行装备要尽快形成战斗力,也对气象保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台站必须对气象保障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对复杂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不断完善气象保障预案的设置,不断改善对中期天气趋势的预测,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提取有用的、可靠的信息,借助于以往的保障经验对复杂的天气进行保障。全台站的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数的优势,紧紧围绕保障能力提高、重大险情的处置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保障经验的交流和保障技术的提升,走出一条“保障经验代代传承,稳步提高”之路。为气象台站保障能力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围绕保障能力的提高,基层台站的气象人员必须加大在三个方面的建设,具体体现在:

1.1 保障队伍的建设

预报员在气象保障中处于主导地位,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和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障质量的好坏和成功与否,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同时又对本站天气有充分把握的预报员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并实施成功的保障。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不仅要完成地方气象台的一些常规业务工作,并主持和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还要参与对年轻预报员的教导和帮助工作。因此,气象台的预报员队伍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要具有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考虑到年龄层次、保障经验和职务高低,气象台站必须建立年龄层次合理、保障梯队分配恰当、知识结构理想的保障队伍。

1.2 保障内容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过程实际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充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的基本原理和综合预报方法的思路和基本技能,培养预报员具有从事天气预报业务能力以及进行重要天气过程总结的能力。气象保障的过程包括天气分析、天气分析与预报综合、现场把握天气的能力和决策信心等。保障的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大气环境、大气物理、大气探测等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气象保障是对这些知识的实践,所以实践是最主要的。实践的内容包括天气图分析、以天气学为主的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MICAPS系统的操作使用、各专题短期天气分析与预报、以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分区预报等内容。每个内容又含有很多的子项目,如专题天气分析与预报项目里包含水汽条件分析与预报、冷空气活动分析与预报、影响系统分析与预报、中高纬环流形势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与预报等。由于气象保障自身的特点,预报员必须加强对这些保障内容的建设,将保障的内容充分地运用到平时的保障过程加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和迅速的把握天气形势的变化,做好保障工作。

1.3 保障方法的建设

气象保障的最终目标是保证飞行的安全,保障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保障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有其一般性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方法。预报员在保障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个流程制作天气预报,在年轻预报员的辅导中,应该引导他们建立短期天气综合分析与预报的思路,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归纳判断各种气象信息、制作业务预报的能力。为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地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构想能力和实践能力,气象台的老预报员也应该按照一套以新人为主体、实现以新人自我训练为主的保障学习模式。

(1)老预报员进场前会商、讨论,确定飞行当日的保障重点、难点,让新预报员列席听讲解。

f2)老预报员采用启发式讲解,由新预报员组成模拟预报小组再进行会商、讨论。

(3)台站的每一名预报员都参加会商和讨论,每一名预报员对新人帮助。

(4)由台长对会商、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评,讨论保障预案的制定,确立保障方法。

(5)由新人在公告栏上自己制作的预报并预报明日的天气。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应该是良好的。气象台为了帮助预报员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还可以模拟省级气象台的业务环境,与地方气象台的业务实现“无缝”接轨。具体措施是将天气分析与预报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新预报员每天下午以手工分析天气图为主,并讨论天气预报,锻炼新预报员的基本业务技巧;第二阶段训练新预报员操作和使用MICAPS业务系统,通过模拟地方业务气象台环境,调用各种气象资料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第三个阶段要求新预报员陪同外场值班的预报员参加队前的天气汇报、实时保障飞行任务、参加飞行结束的保障讲评等,让新预报员熟悉实时保障的业务流程,掌握实时保障的方法,提升自身实时保障的信心和保障能力。

2、围绕保障经验传递的建设

2.1 熟悉个人特点,确立传递对象

限于传递者和被传递着的个性、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差异,有必要在气象台站领导的协助下,分别确立传递对象。针对每一个传递对象,传递者必须首先对传递对象充分了解,熟悉传递对象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情况,掌握传递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志向,了解传递对象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分别选取传递的内容,制定传递计划。在传递者的督促和检查下,有效地落实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保障工作和业务训练的情况下,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传递者与传递对象应该不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传递者和传递对象要尽可能参加各种气象保障培训或者是其他传递伙伴的学习活动,通过一对传带形成多对互助的局面,通过传递过程中开展的多方位的气象保障能力学习和培养,促进保障水平的不断抬升。

2.2 注重方式方法,确保趣味传递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和基础。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都无形中产生一种力求认识它、掌握它的欲望,而这种兴趣又往往难以自然产生。因此老预报员必须根据新预报员的心理需要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寻找二者的结合点,使二者自然地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老预报员要善于寻找和发现这种结合点,意图明确地启发和引导新预报员兴趣的产生。培养他们对气象保障的兴趣,为此可以应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一是充分联系当地的天气特点。新预报员进入气象台站工作后,无疑会对这个城市产生特殊感情,一定会有很多兴趣点和好奇感。为此,在对该地区天气特点的传递时,可以将城市的历史、典故和天气特征相融合,恰如其分地介绍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常年的主要天气系统、季节性的天气现象等。

二是充分联系热点问题。热点问题饱受人们的关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传递者可以利用当然气候或天气现象的热点问题开拓传递对象的气象视野,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对天气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持续关注,达到传递者抛砖引玉的牵引效果。

三是充分妙引气象谚语。一个台站从初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代代的气象人在气象保障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天气特征,得出了许多的天气谚语和经典语录。这些对预报未来的天气、确保飞行安全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比如:“缸穿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便来到”、“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等等。传递者巧妙地运用这些言语,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传递对象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2.3 抓住恰当场合,实施有效传递

气象台站的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常年担负着战备值班、日常训练和应急作战的工作。在岗时间长,要求人员在位率高。这种情况下,新老预报员在一起的时间就很长,接触的机会就很多,为传递提供了时间保证。为此,传递双方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将传递活动紧密地融入到工作中,做到工作中有传递、传递时在工作,传递者要克服长时间工作的疲劳,对传递对象实施现场的教授、纠正、解释和引领示范等活动;传递对象应该利用好这种机会,勤思考、多动手、巧提问的主动学习,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应该克服为难情绪和懒惰心理,及时请教传递者。抓住时机累积工作经验;在平时值勤工作中逢有专项保障任务传递对象应主动作为,观摩和参与保障任务。如果传递双方对象长期工作外出,应积极采取各种通信手段保持经常联系,做到人不在身边,传递不间断。

3、结 论

飞行的安全备受关注,保障的成功与否备受关注,保障业务的水平高低备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注,如何在短期内快速的提高保障业务水平是需要广大气象工作长期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新预报员快速的适应岗位的需要。继承和发展基层台站的气象预报事业,使本台站整体预报水平进入新的层次,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

天保工程论文篇8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天保工程论文篇9

1 理论内涵阐述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缩写为mbo)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彼得.德鲁克

(p.f.druckec)于1954年《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并随后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nd self-control),并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他认为,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以“目标”来统和各个成员的工作,使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了解企业的总体目标,明了自己在实现企业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推动企业总体目标的达成。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德鲁克还认为,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这一理论使得组织和个人两个层次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在集体配合和集体成果上取得了突破性和根本性的进步。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是一种按照cims理念组成的组织、管理、运行、制造类企业的系统。其理念就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p)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优化,以改进企业产品(p)开发的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言而总之,cims是基于cim理念构成的一种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优化的先进制造系统。

2 航天产品文档目标管理的特点

航天型号产品文档包含了总体及分系统、配套及批产设备的研试文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及相关的软件文档,

它伴随着型号研制阶段产生和积累,体现着型号研制的各个时期和阶段的分目标,并对达成型号研制的总体目标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其管理工作有以下特点:

(1)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研制时期集中、研制周期长、状态多、变动大,使得总体目标下的分解目标多样性。

伴随着型号研制任务的日益繁重,航天型号产品的研制往往是在一段时期内多型号或同一型号下多系列同时并进,无论是预研阶段、在研阶段还是批产阶段,型号研制经过可行性论证、总体方案、演示验证、初样、试样、定型等几个阶段,周期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方案和技术状态也往往几经变迁,甚至同一型号的同一批次、组次,其技术状态也不完全相同,这些特点决定了型号产品文档的复杂性。落实到目标管理层面,就要求不仅要对所有型号产品文档的各个阶段状态进行精细化的目标管理,还要求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对其所反映研制的各个过程和流转的状态做到明确的区分和严密的控制。

(2)航天型号产品文档具有专业复杂、种类多的特点,要求目标分类必须与其一致。

航天型号研制是一项种类和结构繁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各个分系统通过一定的规律规则共同组织起来的完美整体。以产品型号为划分主线,形成从总体到控制、结构、电气、测试、仿真等十多个主要的专业设计,以研制目标为划分主线,形成预先设计、研究试验、工艺、批产等众多类型的文档种类,这就必然要求对其产生的文档采取专门的分类目标管理,明确类目划分,从而保证整体系统的一致和和谐。

(3)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目标管理具有程序化和过程化的特点。

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管理严格依据文件生命周期和使用目标划分为现行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过程,现行文件目标管理包含了文件的接收、晒印、发送、归档等工作程序;档案目标管理包含了档案移交接收、著录、编目、保管、利用等工作程序。这其中每一个过程都由不可逆的各个工作程序共同组成严密的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程序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文档遵循相应的步骤和规则来落实,达到程序之间的衔接自然,过程过渡的流畅严密。

如何将三部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目标管理的特点融入到cims工程的信息管理中,在保留实际管理工作优势的同时,充分借助cims工程信息资源,优化管理的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扩大管理的延展面和覆盖面,这才是未来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目标管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3 航天产品文档目标管理在cims系统中的应用

cims系统作为航天设计开发的基础平台,为航天产品文档目标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依据文件生命周期和利用阶段,系统为文档各环节管理过程提供了数据处理的目标源,并依靠严密全面的审签流程保证了文件管理中各个过程分目标和各个文件类属目标实现的系统性和流畅性。

cims系统作为型号研制集成设计的工作平台,实现文件编制与审批流程的统一结合。按照这一特点分为设计人员使用的前期设计库和审批流程完毕后的文件受控库。受控库作为正式有效的文件的信息源,也是现行文件目标管理的源头,从而实现各类属文件的审查、编号、打印,利用流程的单向性和唯一性,确保了文件版本的唯一有效,也就保证了该阶段该类目文件管理目标的达成。

(1)利用cims系统工具下的文档目标管理过程。

当文档审批流程完成后进入到受控库,文件审查模块开始对文件进行规范性审查,依据预先的型号专业的分类目标设置和文档的类别目标设置,给定文件编号,对文件的格式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文件属性的修改,符合规范要求的文件提交进入打印控制台,进行打印输出。同时对文件的送审流程进行实时查看,及时跟踪掌握各型号各阶段状态文件的审批流程进展情况。并对正式提交入库的文件按照产品和文件类型,进行选择,并根据系统的人员权限和文件密级权限,依据分发流程目标,进行文件的电子分发。

(2)管理特点和意义。

①现行文件目标管理工作过程与文件设计更改等流程实现了集成和统一,加大了现行文件控制的力度。 针对文件编号的给定、文件的审查、文件的内部分发等现行文件管理环节,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决定了文件管理人员对文件的输入和送审过程的了解处于信息盲点状态,也就无法无法获知文件的预期管理目标,造成文件审查管理工作的滞后,不利于文件规范性的控制。将这些环节纳入到cims系统中,与开发设计流程紧密结合,使得文件在入库前的审查意见得以充分反馈、修整,保证了入库文件的规范和版本有效,同时也避免了意见多次反馈带来的工作量方面冗繁和管理目标的混乱不清。

②文件发送实现数据化和电子化,提高了文件发送的专门性、保密性以及文件目标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avidm系统的数据资源数据,为现行文件实现的系统范围内的电子发送提供了依据。发送申请借助审批流程实现,发送过程通过系统赋权,邮件通知被指定的个人查看,实现文件管理人员对多个接收人的直接发送,避免了各级管理部门层层周转的繁琐和纸制文件发送的不安全等因素。发送记录的随时查询,也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利用,将文件目标管理过程透明化,加大了对相应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3)现行文件的数据导入机制。系统中的文档入库后,文档属性(如文档所属型号、编写者、编写单位、文档编号、原文路径等)通过xml格式导入档案系统数据库,实现电子归档,通过运行“目录信息写入模块”,完成专业的映射和文档目录数据的组织以及实时更新。从而体现了文档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档案数据库根据导入的现行文件数据信息,形成完整的型号分类记录,avidm系统中的更改信息也会实时导入到档案部门的后台管理模块中,现行文件各个版本的信息与更改信息建立明确的对应和挂接,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文件更改的可追溯性。从而使得文档管理目标根据实际工作的变化随时进行修正和调整,保证当前管理工作目标的有效和统一。

(4)数据导入机制的管理意义。

①数据的实时导入为现行文档的管理引入动态机制,全面提升了目标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传统模式下文档的管理工作环节,无论从文件的登记、利用、还是保管、统计,都取决于文件接收的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管理目标的不确定性。其管理被动的依靠业务部门文件的移交,因此从一个单位的文件综合管理的层面看,就无法对文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着明确的认识,管理上也就只能局限在相对较低的层次和较窄的幅度。对现行文件管理因而只能采用较为机械被动的模式。引入数据实时导入模式,设计输入的规范数据信息可以即时汇入到现行文件的管理中,为其提供鲜活的管理对象,将现行文件的前后期管理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管理者也可以随时掌握单份文件的状态、版本的有效性乃至一个阶段和型号项目的所有文件的系统性完整性,为管理注入了动态因素,也提高了管理目标的预先性,极大丰富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天保工程论文篇10

1理论内涵阐述

“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缩写为MBO)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彼得.德鲁克

(P.F.Druckec)于1954年《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并随后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Managementbyobjectivesandself-control),并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他认为,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以“目标”来统和各个成员的工作,使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了解企业的总体目标,明了自己在实现企业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推动企业总体目标的达成。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德鲁克还认为,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这一理论使得组织和个人两个层次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在集体配合和集体成果上取得了突破性和根本性的进步。

CIM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是一种按照CIMS理念组成的组织、管理、运行、制造类企业的系统。其理念就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P)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优化,以改进企业产品(P)开发的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言而总之,CIMS是基于CIM理念构成的一种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优化的先进制造系统。

2航天产品文档目标管理的特点

航天型号产品文档包含了总体及分系统、配套及批产设备的研试文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及相关的软件文档,

它伴随着型号研制阶段产生和积累,体现着型号研制的各个时期和阶段的分目标,并对达成型号研制的总体目标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其管理工作有以下特点:

(1)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研制时期集中、研制周期长、状态多、变动大,使得总体目标下的分解目标多样性。

伴随着型号研制任务的日益繁重,航天型号产品的研制往往是在一段时期内多型号或同一型号下多系列同时并进,无论是预研阶段、在研阶段还是批产阶段,型号研制经过可行性论证、总体方案、演示验证、初样、试样、定型等几个阶段,周期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方案和技术状态也往往几经变迁,甚至同一型号的同一批次、组次,其技术状态也不完全相同,这些特点决定了型号产品文档的复杂性。落实到目标管理层面,就要求不仅要对所有型号产品文档的各个阶段状态进行精细化的目标管理,还要求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对其所反映研制的各个过程和流转的状态做到明确的区分和严密的控制。

(2)航天型号产品文档具有专业复杂、种类多的特点,要求目标分类必须与其一致。

航天型号研制是一项种类和结构繁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各个分系统通过一定的规律规则共同组织起来的完美整体。以产品型号为划分主线,形成从总体到控制、结构、电气、测试、仿真等十多个主要的专业设计,以研制目标为划分主线,形成预先设计、研究试验、工艺、批产等众多类型的文档种类,这就必然要求对其产生的文档采取专门的分类目标管理,明确类目划分,从而保证整体系统的一致和和谐。

(3)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目标管理具有程序化和过程化的特点。

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管理严格依据文件生命周期和使用目标划分为现行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过程,现行文件目标管理包含了文件的接收、晒印、发送、归档等工作程序;档案目标管理包含了档案移交接收、著录、编目、保管、利用等工作程序。这其中每一个过程都由不可逆的各个工作程序共同组成严密的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程序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文档遵循相应的步骤和规则来落实,达到程序之间的衔接自然,过程过渡的流畅严密。

如何将三部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目标管理的特点融入到CIMS工程的信息管理中,在保留实际管理工作优势的同时,充分借助CIMS工程信息资源,优化管理的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扩大管理的延展面和覆盖面,这才是未来航天型号产品文档目标管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3航天产品文档目标管理在CIMS系统中的应用

CIMS系统作为航天设计开发的基础平台,为航天产品文档目标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依据文件生命周期和利用阶段,系统为文档各环节管理过程提供了数据处理的目标源,并依靠严密全面的审签流程保证了文件管理中各个过程分目标和各个文件类属目标实现的系统性和流畅性。

CIMS系统作为型号研制集成设计的工作平台,实现文件编制与审批流程的统一结合。按照这一特点分为设计人员使用的前期设计库和审批流程完毕后的文件受控库。受控库作为正式有效的文件的信息源,也是现行文件目标管理的源头,从而实现各类属文件的审查、编号、打印,利用流程的单向性和唯一性,确保了文件版本的唯一有效,也就保证了该阶段该类目文件管理目标的达成。

(1)利用CIMS系统工具下的文档目标管理过程。

当文档审批流程完成后进入到受控库,文件审查模块开始对文件进行规范性审查,依据预先的型号专业的分类目标设置和文档的类别目标设置,给定文件编号,对文件的格式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文件属性的修改,符合规范要求的文件提交进入打印控制台,进行打印输出。同时对文件的送审流程进行实时查看,及时跟踪掌握各型号各阶段状态文件的审批流程进展情况。并对正式提交入库的文件按照产品和文件类型,进行选择,并根据系统的人员权限和文件密级权限,依据分发流程目标,进行文件的电子分发。

(2)管理特点和意义。

①现行文件目标管理工作过程与文件设计更改等流程实现了集成和统一,加大了现行文件控制的力度。针对文件编号的给定、文件的审查、文件的内部分发等现行文件管理环节,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决定了文件管理人员对文件的输入和送审过程的了解处于信息盲点状态,也就无法无法获知文件的预期管理目标,造成文件审查管理工作的滞后,不利于文件规范性的控制。将这些环节纳入到CIMS系统中,与开发设计流程紧密结合,使得文件在入库前的审查意见得以充分反馈、修整,保证了入库文件的规范和版本有效,同时也避免了意见多次反馈带来的工作量方面冗繁和管理目标的混乱不清。

②文件发送实现数据化和电子化,提高了文件发送的专门性、保密性以及文件目标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AVIDM系统的数据资源数据,为现行文件实现的系统范围内的电子发送提供了依据。发送申请借助审批流程实现,发送过程通过系统赋权,邮件通知被指定的个人查看,实现文件管理人员对多个接收人的直接发送,避免了各级管理部门层层周转的繁琐和纸制文件发送的不安全等因素。发送记录的随时查询,也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利用,将文件目标管理过程透明化,加大了对相应工作的监督和考核。(3)现行文件的数据导入机制。系统中的文档入库后,文档属性(如文档所属型号、编写者、编写单位、文档编号、原文路径等)通过XML格式导入档案系统数据库,实现电子归档,通过运行“目录信息写入模块”,完成专业的映射和文档目录数据的组织以及实时更新。从而体现了文档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档案数据库根据导入的现行文件数据信息,形成完整的型号分类记录,AVIDM系统中的更改信息也会实时导入到档案部门的后台管理模块中,现行文件各个版本的信息与更改信息建立明确的对应和挂接,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和文件更改的可追溯性。从而使得文档管理目标根据实际工作的变化随时进行修正和调整,保证当前管理工作目标的有效和统一。

(4)数据导入机制的管理意义。

①数据的实时导入为现行文档的管理引入动态机制,全面提升了目标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传统模式下文档的管理工作环节,无论从文件的登记、利用、还是保管、统计,都取决于文件接收的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管理目标的不确定性。其管理被动的依靠业务部门文件的移交,因此从一个单位的文件综合管理的层面看,就无法对文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着明确的认识,管理上也就只能局限在相对较低的层次和较窄的幅度。对现行文件管理因而只能采用较为机械被动的模式。引入数据实时导入模式,设计输入的规范数据信息可以即时汇入到现行文件的管理中,为其提供鲜活的管理对象,将现行文件的前后期管理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管理者也可以随时掌握单份文件的状态、版本的有效性乃至一个阶段和型号项目的所有文件的系统性完整性,为管理注入了动态因素,也提高了管理目标的预先性,极大丰富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天保工程论文篇11

1、设施园艺工程装备与技术,包括:设施结构优化与配套装备开发,温室覆盖材料(保温、耐寒)开发、温室节能新技术与新能源利用,多功能、小型化、实用型设施专用设备等;

2、设施园艺作物高效安全栽培技术,包括水肥高效利用、温光高效利用的株型调控技术等;

3、温室环境控制与数字化管理技术,设施作物与设施环境模拟模型;

4、非耕地日光温室建造技术、非耕地设施作物专用新品种及其安全、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技术;

5、工厂化育苗技术与植物补光灯节能技术。

参加人员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理事、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以及论文代表和从事与设施园艺有关的科研、教学、生产、企业、管理、技术推广等有关人员。

有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2014年7月(具体日期见第二轮通知)

2、会议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翼龙大酒店

(二)会议日程

第一天: 全天,参会代表报到。

第二天: 上午: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下午:论文(专题)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

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第三天: 上午:论文(专题)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

下午: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

第四天: 吐鲁番规模化育苗基地考察

(三)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征集与设施园艺相关的创新性学术研究论文与专题综述,主要内容为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工程及高效生产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设施环境工程调控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稿件经专家评审后,优秀论文将在《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正刊刊发,其余合格论文将由《新疆农业科学》(增刊)刊发。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1、“专题综述”和“研究论文”撰写格式及注意事项参见《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投稿指南的相关要求(附件1);

2、被《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录用稿件按编辑部规定收取版面费;

3、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管理者、生产者、研究生等踊跃投稿,稿件请2014年1月15日前以word版格式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不接受纸质版论文)。

(四)报名及参会方式

1、因7月份为新疆旅游旺季,为保证会议与住宿安排,请与会者于2014年 4月1日前将会议回执表(附件2)、会议交流材料以及准备在会议上进行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有关材料以传真或Email方式发至会务组。

2、会务费待定,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展示。会务组联系方式:

马彩雯(0991-4550053,15999101958,)

张彩虹(13565822531,)

于秀针(18935922981,)

传真:0991-4500174

天保工程论文篇12

一、工业遗产的概念

(一)《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中工业遗产的定义

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①通过的保护工业遗产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中的定义: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遗留物组成,这些遗留物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广义工业遗产:包括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加工业、采矿业等年代相对久远的遗址,也有人认为包括一些史前史前的成规模的石器遗址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矿冶遗址等。狭义工业遗产:指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

(二)《无锡建议》②中工业遗产的定义

2006年4月1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一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采用了类似的定义,即“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工厂、车间、磨坊、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设备,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同时,《无锡建议》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段的近现代化工业建设,都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见证并记录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二、工业遗产的价值

遗产,其价值一般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遗产的“本征价值”,即遗产本身所承载的历史、科学、美学等意义;二是遗产的“功利价值”,主要的指遗产具有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功能。③

(一)历史价值

工业遗产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无不具有时代的特点。一切工业遗产都具有历史价值。不同类别的工业遗产,从不同侧面分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状况。各种类别工业遗产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反映了社会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④

(二)文化价值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它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而这些信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具体而言,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价值。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不同,工业遗产主要是在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淀生成的。⑤二是美学价值。高品质的工业遗产,包括典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工业建筑,设计精巧、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机器设备以及整体工业景观所形成的富有个性的城市景观。

(三)经济价值

将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更替等结合起来,在保护工业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再利用,是工业遗产保护中的一个突出特点。⑥《下塔吉尔》在其第五章“维护与保存”中提出“将工业遗址改造成具有新的使用价值使其安全保存。这说明对工业遗产进行有条件的改造、合理的利用,可以节约资金,带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发展。⑦

(四)科普教育价值

工业遗产的价值是通过科学研究认识的,发展工业遗产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科普教育手段实现的。工业遗产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其教育作用和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代替的。因此,工业遗产就成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时,运用工业遗产,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⑧

三、天津工业遗产现状

天津工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最多的还是因为政治因素,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天津开为商埠。天津的近代工业直接受到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其特点不仅仅是近代工业的勃兴,而是工业文明体系的建立。

“近代中国看天津”,这说明了天津在近代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近代天津和现代的天津在行政区划上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这里指的“天津”包括了清末“直隶”所管辖的范围,除了天津之外,还应该将“周边”的重要遗产收入研究范围之内,才能理解清天津近代化发展自身的脉络。⑨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就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还修建了大沽船坞。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天津兴建了北洋银元局和造币总厂。民国年间,天津又陆续出现了六大纱厂、久大精盐公司、永利碱厂以及一批近代化的面粉厂等工业基地。

天津的近代建筑调查开创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先河。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和指定近代建筑,1988年建筑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转变了原来的选定基准。1989年开始进行第一个城市的近代建筑普查,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总揽—天津篇》⑩。

但是上述调查尚不能反映天津的全部,因为其主要重点放在租界建筑上,大部分反映中国近代化进程主流的清末官办企业和民国时期的民族工商业没被囊括进来。在这些工业遗产中,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家,如原横滨正金银行天津支行大楼、原盐业银行大楼、原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等,但许多历史较为久远的工矿企业及与其相关的产业遗存并没有列入《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如天津机器局,大沽船坞等等,都没有被列入。

四、保护对策

如何解决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呢?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天津同许多早期工业城市一样,存在着城市扩张、工业转型以及产业升级等问题。调整城市产业及空间布局必然导致对原有工业用地的调整和改造,带来原有工业用地的功能置换及重组。由此,在城市工业用地的重组中保护见证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业遗存,实施审慎更新改造已经成为亟待重视的问题。

提出几点促进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1)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无锡市的成功之处最根本的就在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而一些地方乱拆滥毁文化遗产的行为,其背后也都有政府的影子。近几年来,国家的一些部委先后采取了有力措施,以切实强化自身的职责,如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风暴”、国家环保局的“环保风暴”、教育部的“教育风暴”等,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触动很大,违法行为开始得到遏制。要充分借助全国性的舆论,特别是网络的力量来进行宣传,这一点是地方政府最在意的。

(2)强化文物执法手段,每年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条款,惩处一批破坏文化遗产的自然人和法人,并予以公开曝光。

(3)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增加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督促地方文物管理部门,增加相应的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核定、公布文保单位时,由于过于谨慎,使很多本应入选的文化遗产失去了保护机会,从而削弱了某些地方保护工作的力度。总之,增加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要有紧迫感。

(4)由于工业遗产主要存在于工矿企业中,因此,要鼓励和支持文化遗产所在的企业搞好保护工作,因为企业对于其财产拥有较大的处置权。天津大沽船坞机修车间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与该企业领导的保护决心有直接关系;华北油田第一口油井的保护,其动机也出自企业。

(5)在对博物馆馆长、文物管理部门官员进行培训时要强化对于工业遗产,乃至整个近代文物知识的灌输。由于近代文物历时较短,大多不过百余年,且外表又缺乏审美价值,很难被大多数人认同,因此,这一做法很有必要。

无论怎样称谓工业遗产,也无论从哪一个学科来研究工业遗产,无论是从狭义的工业遗产着手,还是从广义的工业遗产去展开探讨,如何对待老工业区体现了我们对待文明的态度,为了多留一份真实的记忆给后代,也少一些遗憾,我们还是要科学、客观地解读工业遗产,保护工业遗产。我们应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当然,这也与科学的评估标准,运作制度、管理政策有关。

注释:

①TICCI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2003.

②参见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J].建筑创作,2006(8).

③参见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科学出版社,2005.

④参见刘静江.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J].湘潭大学旅游管理系,2006.

⑤参见邢怀滨、冉鸿燕、张德军.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⑥汪希芸.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一产品”转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系,2007.

⑦参见刘静江.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J].湘潭大学旅游管理系,2006.

⑧参加青木信夫、徐苏斌.天津以及周边近代化遗产的思考[J].文化,2007(6).

⑩汪坦.藤森照信.中国近代建筑总揽—天津篇[M].东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日本亚洲近代建筑史研究会刊行,1989.11

参考文献:

[1]刘伯英,冯钟平著.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2]王德刚,田芸主编.工业旅游开发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4.

[3]刘静江.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J].湘潭大学旅游管理系,2006.

[4]陆邵明.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规划师,2006(10).

[5]天津文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