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6:16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部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部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部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2

1996年,一个国际研究机构在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的历史条件赋予我们的任务。站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知识经济爆炸性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创新,正以其巨大的威力和想象不到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如何培养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创新进取,就成为新时期教育问题中的重要环节。所谓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创新能力即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综合能力。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应该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遵循前人轨迹。真正的人才,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发现新规律,不断实践、不断开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创造性成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和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探索新问题,发现、研究新事物,从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应培养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也有相关方面的规定。从而以法律强制力的形式奠定了创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哈佛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讲坛上也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这足以体现创新教育是造就新时代人才的途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大批具有开拓性思维的人才为目标,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府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精尖的设备、丰富的资源、高水平的教师指导为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良好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发明创新的有利条件。然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模式受限制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3

二、活动设计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

开展大学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要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反映事物内在的东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与必然。掌握规律就可以使教育主动。从高等教育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计需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3],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结合。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表现为施教者已知而受教者未知,具有信息不对称,体现为已知和未知的统一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设计中,施教者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一特点,就会在活动设计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大教学活动。施教者在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时,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是专业性和综合性结合。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为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活动,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必备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外,还要让学生以科学为基础,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变化的环境中对事物做出有效分析和采取适宜行动,这就要求活动设计者在活动设计中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4

笔者从事中专教育已经十五年,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不可否认,创新型人才培养被提高到史无前列的战略地位,借此,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乃势在必行。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目前,创新教育表述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们一般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时说:“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格,造就创新型人才。

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被严重固化。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上千次的测验与考试。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之后学生所有的灵感、悟性都被消磨殆尽。由此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是单一,视角也越是狭隘。美国也有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起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这说明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被知识的经验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注意让大学生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那么培养出的大学生将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势必会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在高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1.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观念的重新厘定。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对高校来讲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比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以知识多寡、分数高低、学习优劣作为衡量人才的旧标准,逐步树立起“会做人、会做事、会求知、会创新”的新人才质量观,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淡化教育的工具价值,重视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发挥学生才能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教师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来增加课堂信息量,要尽可能的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性思维。倡导教授、知名学者给学生上课,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的创造性。

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安排上,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到自己联系或由学校负责安排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多参加面向社会的科技咨询,教育服务等有益的活动。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与联系,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创造条件。

3.教学民主化

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进行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学生围绕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唯有民主化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曾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种宽松的环境就是教学的民主与开放。

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能轻易否定考试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唯一方法。”高校也要认真研究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革考试的形式。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可信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实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允许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允许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新思想、新观念,创新素质逐步在其中培养形成。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内涵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6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2.创新人才的培养

(1)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等的有机结合。创新思维是对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的更多地体现在与发散思维的关联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往往与问题情境的设置、认知策略等联系起来。还有的利用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塑造创新人格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但创新人格在人的创新活动中也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活动就将陷于困顿。创新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的精神风貌。

(3)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增强,但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需要合理的基础知识体系。只有脚踏实地学好知识,真才实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升创新能力。

高校历来是传播、扩散和创造知识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我国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6,(5).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5

科技创新紧密相连,增设了批判性思维、最优化方法、科技创新思维等课程;将原来侧重理论的、彼此独立的多个课程设计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训,从而使实践教学系统化、模块化;并坚持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增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及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从而使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此为旨建立科学、完善的机械类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灌输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积极探索、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根据机械类专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优化创新实验班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面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具体表现为:①加强基础:通过思想政治、

数理、人文素质、计算机和外语等通识课程的学习,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此外,在创新班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批判性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数学建模、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等课程,为创新班学生

将来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②拓宽口径:基础课与专业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知识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

,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从而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发现和思考问题直至最终解决问题。③重视实践:在培养方案中将原有专业基础平台上侧重理论的彼此独立的课程设

计改为能将理论和实践较好结合的各种实训项目,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④培养创新:注重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写作、语言表达、人文素质、工程意识、道德修养

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撰写立项说明书、设计及制造作品、答辩等环节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表达能力、考虑问题的周到性、逻辑严密性等,提高创新实验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善课程体系是

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点,将通识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机械创新实验班的实践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参加各种大学生竞赛,进一步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培养创新班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要求创新班学生

必须参加国家、省、学校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全国“I-TAT”大赛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参赛,并参加相应的创新团队:“无碳”创新团队、“机电控制”创新团队、“晟远新动力”创新团队、“自动化机械”创新团队。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项交流活动,积极开展课外

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以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务实作风与科学态度为基础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项目的

组织、申报、设计、制作、现场参赛等环节,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

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往届毕业生经历表明,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毕业后在知名企业中工作的机率很高,并且在工作中的表现优异、发展前景甚好。

五、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选拔与淘汰,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入学考试,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欲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适当的淘汰机制。由于学校及学院的优质资源

有限,应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入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创新实验班;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严格把关,对学业成绩差、业务能力低、创新意识薄弱的学生,将取消其继续在创新实验班学习的资格。要始终

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意识,以此来激发大学生进取的斗志,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总成绩位于全院第一名,在2014年还获得大连市先进班集体、校优良学风

标兵班的称号。学生学会了使用线切割、钻床、铣床等设备,其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在2013和2014年的辽宁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六项,2014年辽

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三等奖各两项,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省一等奖一项,大多数同学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目前班级获奖人数达到60%以上,提高了学院竞赛

项目的获奖等级和数量。此外,有3名同学因学业成绩不及格而退出创新实验班,给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本学期全班同学积极设计并制作了多个作品,准备参加2014年国家和辽宁省组织的其他赛事。培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6

无论是透过“李约瑟问题”,还是纵观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都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与落后。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加快赶超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笔者认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前提,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从科技创新内涵看我国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科学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科学创新主要是指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技术创新具体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即科技成果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科学与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科学创新过程中同时伴有应用研究的创新。上述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既是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的发展,又是技术原理的发明和创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创新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促使资金向知识转化和使知识向效益与利润转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借助外在辅助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人是关键,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大小。因此,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不断挖掘人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培养,学习和培养的过程既是个自主的过程又是个受动的过程。在这个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与培养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社会价值观念等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因素有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宏观方面入手,创新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应试教育,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微观环节。要从源头、从幼儿、从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从我国科技创新现状看人才培养

从科技创新的性质表征、行为表现、创新体现的意义看,可把科技创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以传统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为基础而进行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诀窍的创新;第二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的创新;第三层次的创新是对技术原理的变革和创新;第四个层次的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其中,第一、二层次是沿着当前(有的是世界水平)的技术理论和发展路线,应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探索性地去做出新发现、发明和创造。我国目前主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1986年3月2日,王淦昌、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建议跟踪研究世界高技术发展。同年3月5日,邓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制定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选择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实施重点突破。这条科技创新路线的特点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发展道路走,技术路线是成熟的,技术源头在别人手里。搞技术引进进行跟踪研究并创新,出发点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使得我们在走这条线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越赶越远,越超越落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将地区发展划分为三类,即传统发展地区、依附发展地区、内源发展地区。从我国科技发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走出了传统发展阶段,正处于依附发展阶段,与内源发展阶段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依附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我们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勇于拿来西方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为己用,但是社会内部根本上还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水平依赖于外部思想的引进强度。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过渡和转变,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根本靠人才。

从科技创新的层次性和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科技创新水平,这样的发展水平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很不合适宜的。要想在国际大舞台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迫切需要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这已成为我国科技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创造环境相结合,这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本路线。

三、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关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已受到许多专家和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关于人才培养研究的视角和重点落在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普遍认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由高等教育部门承担。但是,笔者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教育问题;不仅是阶段性的单一培养问题,更是持续性多元化的教育熏陶问题;不仅是社会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是个人如何学习的问题;不仅是对一部分人的培养问题,更是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问题;不仅要培养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以人的兴趣爱好为根本出发点,尽可能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人的兴趣爱好是从新生命诞生后适应世界和探索世界开始表现的,如果能够抓住并适时引导他(她)们向着兴趣的方向学习,孩子的能力就能在早期被发掘出来。到了学校教育阶段,也能按照个体所表现的兴趣加以教育引导,即进行个性化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提高,从而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个性化的培养就意味着多元化的教育熏陶,这个过程不仅能把受教育对象培养成高素质、自主性很强的创新人才,同时,也对参与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自身思维创新的过程。思维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形式。因此,科技的创新首先要求创新者进行思维创新。

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入发掘中国文化内核,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突出创新思维教育。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总体上是一种闭锁、慎行、忍受、喜旧、守纪。虽然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群和家庭中,会表现出很多激进的思想和行为,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循规蹈矩更多些。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和行为多会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约束和限制,以至于一些新思想和新发现常常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造就了一批批对国家、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但谨小慎微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的新人,影响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当务之急是不断发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思想,用创新文化来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

2.重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紧密相关的。整个社会的文化因素、价值取向、人口素质、教育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宏观背景。如果这些外在因素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开拓创新思想,那么,受其影响下的人也不善于冒风险,不愿突破旧环境、旧模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对人的培养非常关键。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受过很少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做出很大的发明创造(如爱迪生),但如果缺乏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健康或不正确,不仅不能使其成才,甚至“不成人”。现在很多青少年犯罪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乏或不当的家庭教育所造成。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基本取得社会的一致共识。总之,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孰重孰轻之分,三者都很重要,应该把这三者统一起来,共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3.注重人“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输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等的技术能力,更意味着有否献身科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漫长且枯燥、回报低且慢的活动,任何一次思想的突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都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才会得以实现。这就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有无私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在目前劳动还是作为谋生的第一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工作和劳动是为了获取报酬,养家糊口。现实中,科学研究只求快速回报,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等的做法极为普遍。受短视心理的驱动,即使有很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因为金钱和名利的因素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当前和今后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熏陶和教化,对个体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远远重于科学研究技能上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7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融合,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下的关键趋势。技术仍在进步,移动互联网创新方兴未艾,正颠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构更应该把握时机。一方面,“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方针目标要求教育机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国内教育体制专注死记硬背知识记忆等应试内容,导致教育机构普遍忽视创新资源,尽管学生个体愿意进行创新活动,但缺乏外部资源支持使创新实践往往难以实施。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技术和工具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新思路。

2创新人才的内涵

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界定,多数研究依据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创新人才的界定也不相同,如顾明远认为创新人才是运用已知求未知,去创新、开拓的人;纪宝成指出具有创新型思维的、能在任何岗位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能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的人才即为创新型人才。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健全的创新人格是人才创新性的两个先决条件。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设定七项评价创新人才的标准,如对新的环境能够很快适应并利用与自我创造;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可应用于实践;善于时时学习,能适应科技的发展需求,人才个性的多样化。西方国家不仅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样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和综合化能力发展。笔者认为创新人才不是指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是指在某一领域能够运用理论去实践思想,既有创新精神也有创新能力的个体或群体。

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特征

3.1问题滞后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的第一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尤其严重的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显现出来,到研究生期间,创造性能力问题才明显暴露出来。也就是说,由中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培养和选的好学生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到进入科学研究前沿时,就暴露出很大问题”[1]。吴康宁认为,大学之所培养不出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或培养工作乏善可陈,重要原因在于大学自身尚不具备或十分欠缺创新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一系列精神品质。正如吴康宁教授提出大学应有“引领社会进步的魂灵”、“关注所有大学生创新潜能的眼光”“鼓励多元多样的开放胸怀”以及“拒绝依附的脊梁”,[2]才能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

3.2信息即时性: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手机终端、各类技术迸发盛行的时代,创新人才除了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掌握即时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标准也有要求。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用于以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3]信息的获取便捷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资源,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信息,过程一般不超过十秒。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在获取理论知识和创新技能的途径上更为简便,即信息能够以很快的速度传至手机或PC终端。

3.3学习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颠覆性变化。由于信息获取接口有多个终端,因此电视媒体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逐渐被网络端口所取代,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段网站的日军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仁慈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军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4]教育领域中像Coursera、Udacity、edX等一些知名的MOOC课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随地随地能够学习。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工程,包括理念、目标、内容、制度等内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左着手,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4.1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宏观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应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是人才培养。特里林和菲尔德认为人才应学会运用21世纪技能法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首先提及学习与创新技能,即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革新能力[5]。采取行动前,首先在理念上有所转变。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应明确“创新”植根于自身,尽管因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而被压抑,但创新作为与生俱来的天性并未泯灭,只不过是处于“冬眠”状态而已。每个人生来就有创新性,都有机会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创新人才是不能培养的,而只能激发、发现潜藏的创新天性,予以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以及相应资源去培养创新人才。

4.2目标时代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变化速度快,教育领域中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紧随时代变化,以变应变,以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之处在于各类IT技术的应用,这要求创新人才必须追踪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人才必然是掌握各类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应通力合作。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尚不完善,这一阶段谈论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切实际,但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创新精神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如家长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儿童善于提出新问题,让儿童适度接触电脑、ipad等设备引发好奇心;在中小学阶段,各类课程学习占据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利用课堂随机化教学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教育重点,如教师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计算机“0-1”算法;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的实践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如鼓励大学生参与机械模型创新设计大赛。

4.3制度保障化:创新人才除了技术等物质资源支持,还有培养制度支持,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教育事业中,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只针对学生群体,也包括教师以及创新实践中的相关人员,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时,他们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对象。首先,建立教师创新理论水平提升制度,鼓励和完善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并将其与教学考核相联系,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创新理论水平;其次,建立师生合作的创新活动制度,一方面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另一方面在紧跟科技脚步上学生更胜一筹,理论与新型技术的结合必然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增加。就各教育阶段而言,学前阶段的创新活动是以教师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为主,这一过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学阶段试行科学或技术知识的讲授制;高校应实行导师负责制,让导师对学生专业课程的选择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进行指导。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对在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学生,学校给予相应成绩加分[6]。

4.4评价多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因此,保证培养评价的规范性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限定,创新人才多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进行多方面评价。培养是否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细化的培养目标与宏观的总目标间有哪些不同等问题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应从由多方进行。评价主体不仅限于学校教师,还包括家长以及社会人员,评价内容既有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评价,在测量创新能力方面要书面汇报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等等。总之,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技术的重大进展,信息化工具的大量普及,ipad的广泛使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机遇正在我们面前。在机遇面前,势必要做出选择而非逃避。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让我们看到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给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以启迪。移动大数据的产生将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与技术的深入融合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协作,才能保证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的创新人才能迎合社会期望,最终立足于社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包钰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饶毅.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1999-04-17(06).

[2]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01):11-15,50.

[3]吴吉义,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2015(01):47.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8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其组成要素是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探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五)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9

二、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

按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KAQ定位,以“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强适应、促创新”为指导,修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及发展潜力,形成“就业有特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化整体知识框架,强化四方面知识(对专业发展起长远作用的基础知识,对进一步获取知识有用的工具知识,对发展新学科有用的综合性知识以及对促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有用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一套能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的专业教学计划,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框架、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

2.进行柔性课程设置,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结合,保证在第一课堂外能够参加多种类型的创新及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自主教育上的突破以及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突破。

3.对课程进行分层化处理,以改变课程设置上的“平面化”、‘平台化’倾向。

4.增大含有实验教学的课程门数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增设具有设计性的课程和创业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三、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应重点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现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以拓展实践教学范围,提升实践教学层次,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指导思想

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三层次”、“三模块”纵横交叉、相互融合的具有网络状结构的全过程实践、全过程监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三层次”:即基础层次,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提高层次,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综合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突出学生创造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三模块”:基础教学实验模块(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专业实践模块(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创新项目、科研活动等);社会实践模块(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开发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整合已有的实验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谈判、海关实务、电子商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等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以拓展实践教学的范围,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的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开发出实践教学教材及课件。

3.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与保障

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将各类实践教学内容分解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进一步研究各类实践教学内容应采取的教学模式、考核标准,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条件等,以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

四、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平台

1.构建“二级导师制”

如何把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形成一种互动式的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和教育平台,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应针对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多、自学环节与独立设计少,缺乏团队合作和实践分析能力训练,创新意识培养和跨学科综合性实践远远不够等问题,探讨建立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计划和双向选择的“二级导师制”,以项目形式接收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训练及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构筑一个专业教学与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教学平台和以老带新、以师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育才平台。

2.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

依托拥有的研究所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下设就业促进工作室、学科竞赛工作室、创新项目工作室、科研训练工作室、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平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与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

3.建立双导师制

为每个班配备由国际贸易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高级管理人才等担任的“职业导师”,形成班导师与职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这些职业导师由于来自一线,在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区域经济形势,驾驭企业经营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能力,相对校内教师来说,他们是实践专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上的不足。

4.搭建了多层次的竞赛平台

可采取自办、校企合作举办以及组织、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0

2“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步骤

2.1成立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成立由龙岩学院领导及下属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相关高校和企业的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预防兽医学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改革原有教学计划,适当压缩理论课时,部分实践教学在企业实习中完成,优化主要课程的标准体系,根据生产企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建议,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并一致认为“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注重校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优势,加强与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和联系紧密度。到目前为止,已有福建龙岩闽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汕头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瑞鹏宠物医疗服务连锁机构等20多家企业成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同时,还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森宝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单位雄厚的实力为我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认识和训练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平台,为“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2.3增设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为校内实践基地考虑到部分学生要考研,为了更好复习功课,增设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为校内实践基地。考研前他们在校内实习,考研结束后再安排到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动物医学研究所自2002年成立以来,掌握闽西、闽南及周边省份的最新疫情动态,每年有700多例次的病例,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现场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的现场教学,学生可以在学校跟着老师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疫病诊断,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到实验室诊断的全过程,同时掌握最新疫病防治技术,为学生的实验提供新鲜而又丰富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2.4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动物医学专业实行“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所以部分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比如在家畜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中,突出猪和禽的解剖胚胎,省略大家畜的内容,突出了地域性和特色。还有外科学和产科学,这两门课程有一些内容重叠,合并后,重新修订课程标准,这样可以节省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兽医传染病学,改变原先的教学模式,现以动物医学研究所为平台,部分课程实行案例教学,在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后,可以依附动物医学研究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典型案例讨论。通过介绍案例的发生,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循序渐进,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另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疾病诊断开始应用到动物医学临床,课程设置中增加分子生物学、现代兽医诊断技术和动物行为学等新课程。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打通相近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了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程,达到了资源共享,创新性强。另外,为了更好把握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和其它高校相关专业教授、专家作为评委,进行“3+1”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2.5实习安排及制定实习内容首先对学生根据实习志愿由实习单位负责人进行面试,择优录取后安排实习单位。整个实习分两个阶段进行。前半年以专业实习为主,后半年以专业轮岗实习为主,轮岗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实习单位之间相互轮岗,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将来就业意愿,回原第一阶段实习单位进行就业实习。实习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企业生产开展,主要包括各种养殖场、饲料厂、兽医院(宠物医院)、兽医站、动物医学研究所实习。根据动物医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制定了实纲,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内容。如到猪场实习,要熟识养猪的全过程并掌握常见猪病的防治方法;到养禽场实习,要熟识养禽生产的全过程并掌握常见禽病的防治方法;到宠物医院实习,要熟悉兽医院日常工作的内容及常用的临床技术;到检疫局(包括屠宰场)实习,了解肉品卫生检疫的工作流程及相关的方法;在动物医学研究所实习,熟练掌握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验室常规技术并应用临床诊断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实践环节,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对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的感知水平。

2.6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与学院的联系,强化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方案的落实,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对学院学生实习的认同,讨论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3+1”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实习第一阶段结束后,我们都要邀请各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各实习基地的代表就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开展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同时也对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实习基地代表一致认为,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实习意义重大,是互利双赢的,它既是企业人才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与学校一道在共同为社会培养人才。

3“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3.1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数从改革前的一个学期增加到两个学期。以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理论课时达1827学时,实验实践课时达1391学时,其中,在企业完成的专业实习课时为720学时(为期1年,以30周计),占总实验实践课时的51.8%。由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建立了牢固的专业思想,形成了浓厚的专业兴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多项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都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3.2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推行新的“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教师必须亲自带队到生产实践一线指导学生实习,这就使中青年教师有了接触动物医学临床的机会,极大丰富了实践经验,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既有从事教育工作理论水平能力,又有技师或工程师的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激发科研灵感的过程,增强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将收集的大量丰富的养殖场病例用于教学,丰富了教学素材,更形象更生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3.3大大提高就业率,增强了社会的影响力实施“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实践动手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3年来共培养了198名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反映,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五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安心基层、脚踏实地;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强;三是创业能力强;四是适应能力强;五是综合素质高。动医专业考取研究生20人,考研率达10.1%,录取的院校有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反映了毕业生适应面广、综合素质好、能力强。一些学生在企业发展迅速,有的仅一年多时间,就成为企业中层管理人才,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口碑,增强了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资料来源:/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三)高校教育理念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人才评价有待创新导向的引入。

三、有针对性调整并强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目前还存在诸如资源、机制和文化等因素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却是潜移默化、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

(一)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需要传授前沿知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无论在高等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必须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并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创新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如高校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

(二)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心于献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1)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引进来,派出去”,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2)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有计划地引导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其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基金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3)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给以同等待遇。对那些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要区别对待,适当增加教学方面的考[JP+2]核比重,不刻意追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和数量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的标准,以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研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篇12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第二课堂形式不够丰富,培养机制不够灵活。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充分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由于辐射面不够广,也不能更大程度地引导培养其他学生。

(2)缺乏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创新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创新型人才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而且,创新受任务和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客观的、准确的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3)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向高校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和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5)创新实践环节薄弱,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6)创新型人才培养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难于全面开展。

3.创新性人才培养举措与实施

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的形式,由教师引导,学生的电子创新协会自主运行,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并发展第二课堂,以学分为支撑,项目作品为考核结果,通过选修课、讲座、技术论坛等形式,争取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来。制定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学生评价体系、创新型教师培养策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一套适合我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并使之具有辐射作用,可应用到同类院校的相关专业。

4.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第二课堂,能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探索、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我院以电子工程实训基地为载体,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围绕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问题,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了一个由行动导向机制、保障机制、柔性机制、激励机制组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四轮共驱”新机制。四个机制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驱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良性运行。最终达到以下4点: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行动导向机制;

(2)以实施“项目制”为主线,强化创新培养体系建设,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