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2-24 00:20:38

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安全论文篇1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古话的哲理寓意深刻,如果用这句古话来诠释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话,那么,今天的比较优势在未来就转化为比较劣势。现如今,我们利用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外资金,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使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日渐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将因户籍制度而依附于土地的剩余劳动力晰出,中国的隐性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达240万个(朱之鑫,2004);同时,增加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1983年农民家庭纯收入为31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1978年仅为134元人民币),而到了1993年增长为921.62元人民币。仅就中国经济增长来说,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仅是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中国铸造成“世界工厂”,也是未来利益的受损者,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单单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对中国有限能源的巨大消耗,必然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加之利益的驱使和“条块结合”的体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或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或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

所以,本文在承认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对推动中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拟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对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其逻辑结构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变中国为“世界工厂”,从而使中国能源过度消耗,着眼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反思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世界工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制定相应的能源战略,置中国的未来能源于安全之中。

二、文献回顾与前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并成为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禀赋。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通称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商品的生产相对地更有效率,也即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的《国富论》中曾多次讨论比较优势。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观点包括: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原理包含一系列假定条件(黄辉,2001),如国际经济是静态经济、边际成本不变等。主张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就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层面来分析问题的(吕政,2001;徐晓玲,2004)。但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具有严格的产业和能源限制(许经勇,2005;陈庆修,2003),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性和能耗较小的产业或领域。如果不讲产业和能源等约束条件,滥用劳动力资源,就可能陷入“资源的陷阱”:其一,低工资陷阱。有资料显示,我国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说,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制造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是最低的,与韩国的比值为1∶8.12。低工资成本造成廉价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遭遇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具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优势,另一种是遭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近几年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民工荒”(钱凤娟、王晓娣,2005;刘湘国,2006),则说明人口红利随着未来人口结构进一步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终究是要消失的,为此,“避免经济增长源泉耗竭现象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在仍然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借助这种人口红利,创造出持久性的经济增长源泉。……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蔡昉、杜阳、王美艳,2005)。其二,高就业陷阱。目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制造业所吸收,其表面和现实的利益是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如果不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技术含量及综合素质的话,廉价劳动力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社会里注定是没有光明前景的,众多廉价劳动力必然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而大量减少,从而涌向社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和贫富分化扩大,最终危及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

说到底,劳动力资源优势,毕竟不是人才资源优势,除去自身科技含量较低之外,还要受到来自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只能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世界分工格局和产业结构转换的结果,发达国家利用FDI,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将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生产充满危险的产业或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代谦、别朝霞,2006)。积极吸收和利用FDI,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工业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生产效率高,二是能源消耗大。1990年至今,我国经济对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5%上升至50%(刘伟,2006),我国的能源弹性系数,也即能源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1991-2000年为0.2,而2001-2004年为1.29,2004年则高达1.6。根据中国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也就是2080年中国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照此计算,我国人均收入将达8000美元,人口—车辆比率将从1998年的125大幅提高(傅庆云等,2004a),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从2000年的大约30%增加到2010年的60%和2030年的80%(傅庆云等,2004b)。这种严重依赖程度,不可避免地对经济运行,甚至政治、军事、外交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涛,3005)。能源如此重要,不仅提示我国政府要加大新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保持一个长效机制,而且警示我们要节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三、经验观察与结论

为了能够有效地阐明劳动力资源利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我们不妨假定:(1)新能源开发在未来30年极其有限;(2)现有能源探明储量和生产量不变;(3)中国的GDP年均增长为6%。

1.人口数量、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与工业总产值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近年来,学界出现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的这一传统观点的反思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中,有三项研究成果:《人口的迅速增长:后果及其政策含义》(由罗格尔·莱维尔主持,197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由罗纳德·李、D.盖尔·约翰逊主持,1986)和《终极资源》(朱利安·西蒙,1981)。,有学者提出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盖尔·约翰逊,2004)。通过表1的有关数字分析,可得以下信息:

(1)我国的人口和经济都保持较快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下降,如第三个五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6.21%,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8.04%,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2005年突破13亿。

(2)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呈绝对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6714万人增加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8349万人,增长率为近25%,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9697万人增加到第八个五计划的15655万人,增长率超过了60%,这四个五年计划中,工业部门劳动力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这也印证了有学者关于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当然,要说明的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政治等因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出现减少的状况。

(3)我国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不断向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其增长率保持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在50%左右,特别是“六五”计划到“七五”计划增幅为146.2%,“七五”计划到“八五”计划的增幅为284.11%。与此相联系,外资规模和贸易出口额也不断扩大。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是要借助工业部门总产值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说明这些数值增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能我们源耗费过快过多,危及我国能源安全。

2.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

资源禀赋及其生产能力对于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来说,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但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资源的诅咒”,便说明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徐康宁、王剑,2006)。这一命题给予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启示是,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也可能是一种“资源的陷阱”。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劳动力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降低,而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不断提高。所以,撇开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研究这一比较优势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负面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结果之一,就是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能源供给弹性空间不断缩小。为了简捷方便,我们仅在表2中列出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以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子项目的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分析可得:

(1)十个五年计划中,除了“二五”计划外,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在稳步增长,但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呈递减趋势,“六五”期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51,但到了“八五”期间变为0.18,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降低了2/3。这充分说明能源消费增长率对GDP的增长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GDP增长率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在降低,能源消费率增长的百分比高于GDP增长率的百分比,能源消费不合理凸现。

(2)我国能源结构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生产总量而言,原煤递减,原油、天然气递增。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至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原油、天然气的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基本持平,表明我国的能源自给率较高,2004年为94%。但是,经济发展的许多指标显示,我国的能源自给率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从消费总量来看,2004年,石油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7%,而生产总量只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13.5%,两者之比为近2∶1;天然气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生产总量只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3.0%,两者之比超过2∶1。按此消费总量与生产总量之比,我国将面临巨大的能源压力。更何况在未来30年里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一个高速增长期。此外,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200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单位能源生产的GDP(国际元/千克标准油),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为3.5,2000年为4.5,而同期中国的水平分别为1.7和4.1,虽然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3.结论

比较表1和表2,可以发现,我国在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速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即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增加,能源消费总量也增加,当然,国民经济总量也在增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十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倍(文懿铎,2005)。就“十五”期间而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均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三者的增长速度之比分别为11.86∶9.5∶10.88,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近1个百分点(参见图1、图2)。这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本积累带动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引发了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危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劳动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即使未来的劳动力资源可能因计划生育政策而出现萎缩(曾毅,2006),但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人口等相关政策,促使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然而,自然资源中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仍然保持目前的耗能模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能每天要消耗50亿~60亿吨煤炭和8亿~10亿吨原油,这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的。如果不精打细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危及后代人的能源分享,那么,我们今天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不能再走某些西方国家的老路,要注意节能和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经济发展与环境危害的不良循环。

四、政策涵义与启示

1.政府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资源的诅咒”命题,说明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把自然资源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要素,而忽略了对其它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开发。同样道理,如果仅把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而不着眼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实际上是“资源的陷阱”。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具体国情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条件下,如何兼顾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仅仅依靠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实质上是把劳动力置于依附外资的条件之下,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当务之急,是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劳动力资源的贡献率,这已为许多学者所证实。所以,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将一般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化所需要的技术工人,从而提升我国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能源安全-[飞诺网]

2.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考虑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人陷

入比较优势陷阱。在我国工业化初期,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李义平,2006),要将这一优势变成真正优势、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引进外资政策,对于那些对资源消耗大和对环境破坏大的外资项目,要做充分论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进入门槛,根据动态资源禀赋原则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样,将劳动力资源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而且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3.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于此,我们必须反思地大物博、能源大国等传统思想,借鉴日本和美国的能源战略经验,多管齐下,推行能源消费多样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石油储备制度,把石油的地上油罐储备与地下技术储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制定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把开源与节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内生产与参与国际竞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社会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的预警指标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蔡昉,杜阳,王美艳.2005.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35.

陈庆修.2003.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J].岭南学刊(3).

代谦,别朝霞.2006.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4).

傅庆云等.2004a.各国能源概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1.

傅庆云等.2004b.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形势[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83.

盖尔·约翰逊.2004.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林毅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37.

黄辉.2001.国际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8.

李义平.2006.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N].人民日报:04-19.

吕政.2001.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J].中国工业经济(11).

刘伟.2006.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1).

刘湘国.2006.“民工荒”与私营企业的管理理念[J].嘉庆学院学报(1).

钱凤娟,王晓娣.2005.民工荒成因及对策[J].企业经济(11).

王涛.3005.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能源挑战[N/OL].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4-29.

文懿铎.2005.世界资源争夺形势及我国面临挑战与对策[EB/OL]//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http///11-25.

徐康宁,王剑.2006.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1).

徐晓玲.2004.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模式的选择[J].经济问题(12).

许经勇.2005.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J].经济经纬(3).

能源安全论文篇2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要探寻粮价上涨的真实原因,首先要考察粮食市场的供求问题。从统计数据可见,近十多年来,世界谷物、小麦、稻米和玉米的产量逐年上升,大米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以上,玉米在4%以上;同时消费量也在平稳增长,消费年均增长率与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十分接近,个别年份消费增长率还略低于产量的增长率。虽然2000年后,世界粮食库存呈现出渐进式减少的趋势,但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消费库存比17%~18%的安全线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其次,判断以“玉米制乙醇”为首的生物能源开发是否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需失衡?数据显示,2006和2007年,美国分别用5340万吨和6500万吨玉米生产了乙醇,但2004-2007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一直增加,其中2007-2008粮食年度还以7680万吨的出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足以应付生物能源开发带来的玉米市场的供需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次全世界感受强烈的粮价危机中,恰恰是玉米价格涨势比较平稳(见表1)。

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小麦的价格涨幅超过了130%,而作为生物能源(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的价格涨幅不足40%,充分证明了生物能源对世界粮价危机的影响很小,不可能是“主要原因”。

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时至今日,粮食价格已明显回调,对于当初的上涨原因,可做如下总结:

(一)市场的正常周期性波动被夸大

数据表明,1995-1996粮食年度国际市场粮价升至历史最高,同期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1996年以后,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下行阶段,并于2000年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2004年,是粮价的低位盘整阶段;2005-2008年上半年,粮价逐步回升并达到新的历史高点。

鉴于国际粮价的长期过低,2005年以来粮价的渐进式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然而追求新闻效应的媒体却对粮价上涨及其原因做了略显片面的报导,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心理,对粮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提升了粮食的生产成本

通过长期研究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国际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全球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几乎同步涨跌。其缘由不难理解,因为粮食种植、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化肥、农药、塑膜和农业机械,化肥等是石油的衍生品,农业机械需要消耗柴油和电力,油价的上涨必然增加粮食生产成本。由于粮食的需求具有刚性,成本的上升注定会抬升价格。

(三)金融危机中出逃的资金扰乱粮食市场

自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美股市屡屡下挫,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等国家多次下调利率,释放出大量的“热钱”。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存在上行预期的农产品市场成为这些出逃资金的新流向。据新加坡《星岛日报》报道,2007年商品指数基金通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持有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期货合约增加了29%;而据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统计,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4月,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已从250亿美元猛增至650亿美元。大规模频繁交易使得粮食价格和波动率都创出历史纪录,华尔街的投资家们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囤积居奇者。

更能反映世界粮食市场有非正常资金进出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迅猛回落。以200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报告宣称“次贷危机影响被低估”和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从2008年6月以前的金融系统危机阶段进入了7月以后的实体经济危机阶段。此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已不可能存在,投资者增加资本效用的主要方式也从增值转变为避险。在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宣布减少用于生物能源的粮食数量,但国际粮价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幅回落。FAS(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月初主要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各自的最高价跌幅都超过了40%(见表2),而且如此巨大的下跌都是在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突然出现的。这只能是投机者抽逃资金所致。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全面认识并积极对待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清洁环保、可再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甚至委内瑞拉等石油出口大国都非常重视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和扶持。我国曾在2006年出台四项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后,因为顾及“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舆论,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实际上,这种舆论忽视了生物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会因生物能源的需求而提高,有利于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另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的可能性会因此变小,有利于粮食政策的长期稳定和粮食的持续增产。此外,开发生物能源并不一定要消耗大量粮食,如巴西主要使用甘蔗,马来西亚主要使用棕榈油,中国可以主要使用薯类等非粮作物或农作物秸秆。总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成本的下降,发展生物能源既能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选择。

(二)坚定不移地推行农业改革

“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在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限制出口、压低粮价。保证和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途径则是维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必然要求粮食价格,即粮食相对于工业品、服务等的相对价格,要适时适度提升。实际上,农产品的供给完全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民协议一致抬高农产品价格的可能性,因此,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供求平衡的正常表现抑或通货膨胀的中间环节。一切直接限制农产品价格的措施,只能压缩农民的利润空间,迫使农民减少粮食生产并且把预期升值的农产品作为“金融资产”囤积起来,进而在减少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同时增大涨价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名言:“粮荒和饥荒从来不会因气候原因而产生,更多是人为因素,即政府对自由市场的人为干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面对中国有13亿人需要吃粮的客观实际,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地坚持农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一切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包括生物能源产业都应当鼓励而不能打压。

(三)关注金融与粮食市场的相互作用

本轮粮价危机再一次提示,如今粮食的期货和现货市场都已成为国际游资逐利的重要场所,金融机构有必要更加关注粮食市场,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尽早发现异动,提示风险。当前中国还应当研究增加粮食期货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作用,给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更多选择,给国家宏观调控以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粮引导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282号,2007

2.庾晋.生物燃料的主要作物及经济性分析.中国新能源网,2008

能源安全论文篇3

论文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论文关键词:中国 能源安全 石油短缺 国际环境 国际战略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能源尤其是海外石油资源的需求呈迅猛增长之势。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影响因素。如果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能源的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供求总量矛盾不太突出,但结构严重失衡。 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能源供给总量基本大于需求总量,当时还是能源净出口国。从90年代开始中国能源呈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态势,且随经济增长缺口逐渐扩大,1992年中国的能源供求缺口为19.14 Mt标准煤,2000年扩大到190 Mt[1],从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在新世纪之初,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起来。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能源总量问题,而是能源结构的矛盾。基于资源禀赋特点和建国初期所制订的经济建设路线,中国能源供应几十年来一直采取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方针,从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占到75%左右。尽管石油勘探开发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实行油品限供与高价政策并大量出口原油以获取外汇,2000年,2000年,中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仅为23.6%,而煤炭的比重高达67%,天然气仅为2.5%,一次电力为6.9%。然而全世界1998年平均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9.9%、煤占27%、天然气占23.1%,一次电力高达23.8%[2]。这表明,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多年来在中国的能源构成中,煤一直居主要地位,而石油、天然气等其他烃类能源相对较少,水电等非烃类能源所占比重也比煤少。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能源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并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中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据有关机构统计,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6%,远高于10年来的年平均增长趋势1.4%。可是,同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却增长了l9.7%,而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则低于1%,连续第二年低于经济增长趋势。煤是2002年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而中国的煤消费增长高达28%,而世界的煤消费只增长了7%,如果把中国除外,世界煤的消费仅增长了0.6%[3]。在中国,目前消费量最多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常规能源。尽管水电、风力、核电和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资本、技术差别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在中国能源的总构成中还不可能担当主要的角色。从能源清洁度、使用价值和开发成本来看,煤、石油、天然气各有优缺点。同煤相比,石油是较清洁的能源;同石油相比,天然气则是更为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在许多方面可以代替煤,但煤却不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煤同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相比,是笨重而肮脏的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大国,国民经济各部门除交通运输之外几乎均以煤为主要燃料。然而,要想用煤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必须通过深度加工的代价来开发洁净煤、洁净燃料新技术,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这样做短期内未必能够奏效。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中国国内能源供求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不应求,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总产量和品种规格的增长赶不上迅速扩大的需求。在改革开放的头20年,煤一直是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在能

能源安全论文篇4

论文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石油市场来解决,然而,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论文关键词:中国 能源安全 石油短缺 国际环境 国际战略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中国对能源尤其是海外石油资源的需求呈迅猛增长之势。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影响因素。如果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能源的总需求略大于总供给,供求总量矛盾不太突出,但结构严重失衡。 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能源供给总量基本大于需求总量,当时还是能源净出口国。从90年代开始中国能源呈现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态势,且随经济增长缺口逐渐扩大,1992年中国的能源供求缺口为19.14 Mt标准煤,2000年扩大到190 Mt[1],从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在新世纪之初,中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起来。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能源总量问题,而是能源结构的矛盾。基于资源禀赋特点和建国初期所制订的经济建设路线,中国能源供应几十年来一直采取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方针,从而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占到75%左右。尽管石油勘探开发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实行油品限供与高价政策并大量出口原油以获取外汇,2000年,2000年,中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仅为23.6%,而煤炭的比重高达67%,天然气仅为2.5%,一次电力为6.9%。然而全世界1998年平均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9.9%、煤占27%、天然气占23.1%,一次电力高达23.8%[2]。这表明,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多年来在中国的能源构成中,煤一直居主要地位,而石油、天然气等其他烃类能源相对较少,水电等非烃类能源所占比重也比煤少。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能源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并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中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据有关机构统计,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6%,远高于10年来的年平均增长趋势1.4%。可是,同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却增长了l9.7%,而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则低于1%,连续第二年低于经济增长趋势。煤是2002年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而中国的煤消费增长高达28%,而世界的煤消费只增长了7%,如果把中国除外,世界煤的消费仅增长了0.6%[3]。在中国,目前消费量最多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常规能源。尽管水电、风力、核电和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资本、技术差别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在中国能源的总构成中还不可能担当主要的角色。从能源清洁度、使用价值和开发成本来看,煤、石油、天然气各有优缺点。同煤相比,石油是较清洁的能源;同石油相比,天然气则是更为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在许多方面可以代替煤,但煤却不能完全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煤同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相比,是笨重而肮脏的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中国

能源安全论文篇5

论文摘要:1965年以来世界电网最严重的大停电都发生在自由复杂、不分层、不分区、负荷任意转移的电网结构,同步网愈大,大停电的范围愈大。最典型的是2003年美加大停电,波及美加多个洲的5000万人口,有史以来最大的超过7,000万千瓦负荷损失。我国八十年代贯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包括技术导则)以来,建成了分层分区的可靠电网结构和建立了防止大停电的三道防线,20多年来完全防止了大区范围的大停电。无论由原定的全国特高压联网或后改为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联网,实质上都是违反现行安全稳定导则,破坏己有的分层分区结构,不安全、不经济、不环保、危害深远。我国最高层的科研部门试图通过美化宣传特高压联网,称它仍然遵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又称它采取分层分区布局、 根本不符合事实,这是实是求是的科学研究吗?因为电网结构是安全、可靠的基础,任何计算、仿真和控制预想都不可能改变结构的基本性质,更不可能通过安全对策研究就能解决特高压联网的不安全、不可靠的根本问题。 论文关键词:交流特高压;直流输电;电网结构;负荷转移;失步振荡 ………………………………………………………………………………… 2006年11月国务院领导批示“特高压一定要充分论证”,“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有关问题”。 为了论征,我们从40多年世界上最严重的电网大停电总结交流同步网的规律,最严重的大停电都发生在甚么样的电网结构?而且通过20多年来我国电网之所以能保持安全可靠的事实来判别特高压电网能安全、可靠吗?祗靠科研部门计算、仿真、控制预想作安全对策研究是不实际的,祗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 世界电网大停电的规律 重点分析了四十多年世界上最严重的九次电网大停电(每次损失800万千瓦以上): 1965年北美纽约大停电 - 损失 2,100万千瓦 1978年法国电网电压崩溃 - 2,900万千瓦 1982年加拿大魁北克大停电- 1,547万千瓦 1982年瑞典电压崩溃 - 1,140万千瓦 1987年日本东京电压崩溃 - 817万千瓦 1996年7月美西部大停电 - 1,058万千瓦 1996年8月美西部大停电 - 3,050万千瓦 2003年意大利大停电 1,421万千瓦 2003年美加大停电 - 7,000万千瓦 上述每一次大停电事故内容都己列在2006年4月26~27日北京“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会刊(中文)和2006年巴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B5-207文章中(英文)。主要大停电的发展规律如下: (1) 线路过负荷跳闸或故障(如碰树)跳闸,负荷转移到并联的线路,特别增大无功损耗、电压下降,更易连锁反应的引起更多线路过负荷跳闸和更大负荷转移。 (2) 大量的负荷转移且叠加在联系阻抗增大的并联回路上,由於无功损耗突增,引起电压崩溃。 (3) 同样原因,同时或继而引起稳定破坏。 (4) 线路和发电机保护在失步振荡时乱跳闸,线路断开的都不是预设的解列点(自由联网根本无法设解列点),系统四分五裂,结果发电、用电不平衡,最后大停电。 从世界电网大停电的实践总结出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的关键问题如下: (1) 电网结构是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述大停电都发生在自由、复杂的交流同步电网结构,和我国相比就是发生在不分受端系统、不分远方电源、不分大区間联络线,不分层、不分区的任意通过电网送电网的交流同步网上。 (2) 一个自由联网的交流同步网,即使研究任何高深的控制方法,它也是不受控制的。例如线路故障必然负荷转移、增大无功损耗、又叠加在联系阻抗增大的回路上,造成电压崩溃/失稳振荡。这些问题是由於电网结构的性质决定的。 (3) 交流同步网愈大,线路愈长,愈会出现复杂的技术问题,电压崩溃和失稳问题愈严重,一旦发生将立即波及全网,有发生整个同步网大停电的高风险。 (4) 直流输电不受交流同步网失稳振荡影响,如2003年8月美加大停电事故中,2002年投入的新的VSC直流输电使纽约长岛很快恢复用电。美国西部WSCC连续三次大停电都

能源安全论文篇6

内容提要 国际资源主权、能源主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凸显。世界能源短缺国特别是世界大国纷纷从战略高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维护其能源安全与主权。虽然国际能源形势短 期严峻,但长期看仍谨慎乐观。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国能源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大,能源问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争取和维护能源主权,多管齐下,以“竞争、创新、合作”的三C构想应对国际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关键词 能源主权 能源安全 竞争,创新,合作,大国能源战略 历史教训 战略储备 战略杠杆 内外并举 居安思危 多元化 能源效率 一、“烽烟猎猎”:资源与能源主权问题凸显 主权、经济主权、资源主权、能源主权。主权(sovereignty)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凭借这种权力可以以最高权威和独立自主的方式处理它的一切内部事务和外部事物,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或实体的干涉和影响。主权具有对内属性和对外属性。主权对内最高的属性实质上指国家的政治统治权力,它通过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来实现,体现在颁布法律、废除法律、决定国家组织原则、决定政权组织原则、决定经济体制、统率军队等权力上。主权对外独立的属性派生于主权对内最高的属性。它主要指一个国家有权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方针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和享有国际权利与国际义务,不允许其他国家或其他实体干涉一个主权国家在这些领域中的自主活动。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它构成了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国家经济主权表现在国家对其全部财富和资源的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以及对经济活动的支配权等。在内容上,该原则包括国家对其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国家对外国投资者及其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权;以及国家有权决定对境内的外国资产实施国有化或征收的措施等。资源主权、能源主权提升重要日程。随着全球化进程向纵深发展,资源,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或稀有资源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作为一国经济主权一部分的资源主权越来越涉及政治主权范畴。而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等等)同时属于资源范畴,能源主权也相应成为资源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主权涉及其政治利益、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攸关一国的战略利益与战略安全,它既是政治主权范畴,也是经济主权范畴,战略意义凸显。 各国高度重视维护或争夺资源、能源主权。油价波动既反映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结构,也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权力结构。斯特兰奇指出,能源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是权力运作的绝对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可靠的能源供应就无法获得安全和财富。各国针对极地资源的“圈地”运动在或明或暗地紧张进行,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近年来积极争取北极圈的能源主权,同时许多国家染指南极大陆 “资源宝库”的欲望也与日俱增。2007年,英国外交部计划向联合国提出申请,要求获得对南极洲100万平方公里海床的主权权利,在南极地区掀起新一轮的资源或能源主权争夺角力。早在1959年,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1961年生效),宣布“冻结”对南极洲领土主权要求,倡导科学研究和合作。1991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又促成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1998年生效),决定全面禁止南极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50年,使南极争夺在表面上暂时趋于平静。不过,经济、科技发达国家对南极领土和资源的欲望从未减弱过,不少国家以“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为名,一直从事矿产资源的考察和勘探活动。南极海床太深,以现在的技术还很难进行开采,但英国现在考虑提出申请,明显是为将来争夺资源做好准备。英国此举可能掀起新一轮的资源争夺角力,特别是引起智利和阿根廷的不满。在当初正式对南极洲提出主权要求的7个国家中,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挪威等4国互相承认各自要求,而阿根廷、智利、英国等3国要求的领土互相重叠,各方坚持各自的主权要求,互不承认他方的主权要求。 中东、中亚、拉美等地区一些油气资源丰富国家的领导人更深刻地意识到能源主权的战略意义。伊朗敢于与美国和以色列进行惊心动魄的周旋,沙特等海湾国家能够在风云变幻的中东地区稳坐“钓鱼台”而富甲一方,俄罗斯能够有足够的底气与欧洲、美国较量,哈萨克斯坦能够平衡大国外交、左右逢源,与这些国家所拥有的丰富能源储备、也即占

能源安全论文篇7

在治理和应对能源安全事故时,还需从长远出发,立足全球经济转型,改变能源竞争格局,坚决推进低碳发展战略。如此,人类才会真正拥有窗明几净的那一刻。 本周,美国内政部长萨拉查将向白宫递交有关英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的报告,之后美国政府将决定是否重新发放海洋石油开采许可证。此前,美国政府已经宣布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为“渔业灾难”状态,这三个盛产海产品的州受到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严重影响。 现在,各国虽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但在当前的能源资源开采利用中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那就是安全问题。据统计,在高度重视安全保障的美国,每年也有数十人葬身于能源的开发过程中,特别是近期美国还出现了安全事故集中爆发、数量有所上升的趋势。比如,今年4月就分别发生了蒙特科尔煤矿的爆炸事件和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分别造成25人和11人死亡,后者还对美国近海海域造成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环境破坏。 如果说以前我们还往往习惯性地以监管不到位、技术低下、缺乏社会责任等理由来解读矿难频发的现象,那么现在当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里同期集中出现矿难事件时,我们就很难再以一般性的理由来加以解释了。实际上,矿难背后所折射的是全球能源竞争下的经济驱动和脆弱环境。 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油、气、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高度稀缺资源,不仅其蕴藏总量难以维持人类的长期发展,而且其分布结构还极不均衡,在生产和消费上极为不对称。与此同时,从需求上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总体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在供需矛盾下,对于能源的争夺自然成为各国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各主要能源消费国,他们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加强对海外全球能源矿藏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兼顾开发国内油气煤资源,以缓解海外扩张带来的巨大国际压力。 以美国为例,就在油井泄漏事件之前,奥巴马政府刚刚放行了一个近海油井开发项目,并准备接下来批准更多的油井项目,其意图便在于逐步减少对外石油的依赖度,以便更好地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为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撤兵作准备。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是供求矛盾导致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加速国内能源的开发开采进程,这必然使能源行业承受着来自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经济上,能源销售价格逐步攀升给能源开发和开采带来强大的经济驱动,尽管可供开采的能源资源矿产其水平位置逐年下探,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大能源公司不惜成本,不断提高开采水平,致使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直接增加了开采的各种事故风险。环境上,随着开采的深入,人类征服自然的生产水平无限接近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在科技尚未厘清生态环境系统的奥秘之前,一旦这个极限被突破,脆弱的生态环境将就此崩溃,依附于脆弱环境之上的能源开采业者便将遭受灭顶之灾。就以上而言,在经济驱动和环境压力下发生的环境破坏和污染事件,只不过是通过矿难的形式加以表达。据此可以推断,只要一刻不解除经济驱动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矿难之类的事故便将不断重演。 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除矿难之危,唯有真正改变全球能源竞争格局,如此才能釜底抽薪地根除高悬于能源矿藏之上的经济驱动和脆弱环境双重压力。 一则,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借助气候环境立法,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如果新能源可以在可预见的时期里形成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必将提高传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成本,使传统能源不仅在经济上失去优势,而且在环境上也无便车可搭。相信,在近期的矿难事件后,各国都将考虑进一步推动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法律和政策措施,美国的气候法案将获得更多的支持,而中国近期在节能减排上的政策措施也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将在 “十二五”期间继续提高新能源发展速度的趋势。 二则,从生产和消费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包括节能产业、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等。这将从能源需求的角度来推动传统能源市场结构的变化,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不仅意味着新能源的长期开发利用,更是强调在现阶段减少经济增长的能耗水平,实现能源需求零增长或负增长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减轻短期内经济增长对于传统能源开发利用的压力,缓解市场中的供求

能源安全论文篇8

论文摘要:阐述了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安全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进行的几项有关安全的工作经验,最后提出了对安全监控的几点想法,供同行参考。 论文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大中型水电工程,尤其是巨型水电建设项目,其全部施工任务由某一家施工承包商独立承包已不可能,而往往是由数家承包商独立或组成联营体分别承担某一标段的施工任务。考虑到不同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及工作习惯不尽相同,不同单位的职工共同组合成联营体在一起进行土建、机电工程施工或业主授予的其它工作内容,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矛盾。为了给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在所承担的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规章制度的建立 (1)完善监理机构自身建设。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我们在监理机构三控制一协调的职权范围内,又增加了一条安全控制。为此,特别增设了一名安全监理,并授予他可以在施工现场发口头停工令的权力,并由其负责协调承包商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电网建设部和华中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联合出版的《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安全评价; (2)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建设。 从承包商一进场,就督促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尽力帮助承包商完善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安全产品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和发放制度。凡属重大施工项目,承包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报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除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外,还着重加强了承包商有关领导、经营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并且不定期地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宣传材料供职工学习; (4)开展预防性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劳动条件、隐患治理和职工上岗培训教育等情况的检查。同时还规定,对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安全监理人员有权停止承包商的现场施工; (5)加强伤亡事故统计和事故批复结案工作。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对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者,坚决进行罚款并令其退场;对于造成人员伤亡者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安全活动 (1)安全月活动。 通过安全月活动的举办,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检查、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制定整改措施,使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根据安装进度及施工环境的不同变化,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月活动。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承包商和我们分别进行了如下主题的安全月活动:①消除隐患,遵章守纪,为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而奋斗;②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落实责任、加强法制。 (2)安全周活动。 根据具体的施工内容及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查习惯性违章、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查流动吸烟、查高空作业中的违规违纪等。同时,现场安全和施工监理人员每周分别到有关班组参加安全周会和安全活动,以促使其安全活动制度化。 在每周的安全活动中,协助承包商开展了如下主题的安全周活动:①遵章守纪、杜绝三违;②勿忘安全、珍惜生命;③治理隐患、保障安全;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⑤加强管理、保障安全;⑥落实责任、保障安全;⑦安全、生命、稳定、发展。 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以周促年等。 3安全工作的研讨 安全工作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为了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监理工程师不定期地和承包商的有关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安全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并就下述论点达成了共识。 据有关专家论证: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而现有生产力的安全运行能带来1~3个百分

能源安全论文篇9

2011年北京的电力和天然气都出现了供应的瓶颈,7月随着气温的上升电力需求直线攀升,在政府采取一系列控制用电措施,并“停产避峰”限制企业用电30万千瓦之后,用电负荷仍高达943万千瓦,电力系统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备用负荷,供电安全危悬一线;无独有偶,12月随着气温的降低天然气也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市长亲自号召降低采暖温度,大用户实行分时停气和限制采暖温度,1352辆天然气公交车停驶,但仍然无法保障众多市民家庭采暖温度达到16℃。北京日耗气2400万立方米,还没出农历二九,储量11亿立方米的地下储气库仅剩下4.7亿,市政府最大的担心就是春天未到已无气可供。 其实问题不仅仅是电力和天然气,集中供热、供水等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什么北京的能源供应会频亮红灯?王岐山市长说:“魔鬼就在细节中”,那么“魔鬼”究竟又是什么? 北京的能源供应真存在安全隐患吗?客观的说,北京大量的能源被“漫灌”式的供能方式浪费了,而这种漫灌供能还加剧了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当天然气这种宝贵的资源和它娇脆的供应系统代替了粗犷的煤碳,但我们的利用方式确没有改变,继续沿用传统的直接燃烧集中供暖方式,不管你是否需要采暖,不管你家里有没有人,也不管你感觉舒服不舒服,只因为强制收了你每平方米30元的采暖费,就“照供不议”,大量的天然气在给空无一人的房子加温,把宝贵的资源和老百姓的辛苦钱一把火烧了,结果还带来了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北京的集中供热浪费巨大,目前每建筑平方米每小时需要热量超过40瓦,如果包涵中间输送环节损失将达到50瓦,而日本相同纬度的城市建筑能耗只要10瓦,造成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建筑的节能水平和供能的精确程度,日本的房子不仅保温好,而且在你需要采暖时供热,即便在每个家庭,也只有在需要的房间和需要的时间供热采暖,决不浪费。 北京的问题还不仅是天然气,电力的问题更加严峻,北京电空调负荷超过总容量的40%,而且北京居民大量使用的制冷效率不到2.8的电空调,而日本住宅电空调制冷平均效率超过4.3,也就是说同样一套房子,日本每小时需要1度电,北京就要1.5度,如果再考虑建筑节能因素,北京可能需要3~6度才能达到同样室温。所以北京供电的峰谷差距更大,由此进一步带来了电力供应的安全问题更突出。夏季制冷高峰用电负荷急遽增加,电力设施不堪重负,而春秋季,甚至冬季大多数时间又会出现设备利用不足。去年12月30日晚高峰,即便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使许多家庭不得不使用电采暖来提高室温,最大负荷也只有865万千瓦,不到夏季负荷的92%。由于电力使用的不均匀,使供电企业支不敷出,又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电价来弥补亏空,最终还的老百姓自己抗着。而北京去年用电最高峰时,尽管电力系统已经狼烟四起,但天然气管网中竟有7/8的容量被闲置,而这些天然气容量如果使用直燃机制冷可以减少220万千瓦的电空调负荷。所以解决电力安全或燃气安全,关键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建立相互优化的协调机制。 如今我们搞市场经济,就认为电、气、热、水都是商品,既然是商品自然卖的越多盈利越多,GDP也增长的越快,但大家都忽略了这些“商品”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况且全世界现有的资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支撑我们这种粗放型的现代化。我们理解,王市长所说的“魔鬼”就是我们每一个政府部门、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市民对于身边的能源“细节”上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模式。 如何解决北京的能源供应安全?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能源供应系统更加可靠?使我们的能源支出更少?使我们的城市更具有竞争力?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对能源的使用从“漫灌”变“滴灌”,从根本上说,是需要“教育民众、动员民众、依靠民众”,打一场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人民战争,调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到节能工作之中,实现全民节能,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的重重困难。 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也曾因为能源供应安全造成了两次能源危机,造成了社会和经济的严重衰颓。危机之后痛定

能源安全论文篇10

水资源战略管理对于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粮食安全、以及长期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华北地区的人口达5.38亿,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但是却依然十分贫困,是世界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十大地区之一。而由于地上及地下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更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缺水状况。较之华北,华南人均拥有的净水量虽然较多,就全国而言,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中国的农民由于缺水而面临着灌溉难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粮食安全,也使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北部地区的稳定受到了威胁。据估计,水源短缺使中国每年的经济产出损失达4百亿到6百亿元($58亿到$88亿)。持续的缺水以及不确定性挫伤了国内外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同时,水质低劣以及污染严重使公众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据推测,2011年,中国有3亿左右的人口缺少安全的饮用水。由于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不当所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缺失及生态破坏更使目前的状况雪上加霜。 要想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就必须制订出全面的战略部署。该部署必须要能够应对包括城市、工业、以及农业在内的所有用、排水 领域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农业部门,需要加强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可持续使用,减少非点源污染对水域的渗透。小规模农户占绝大部分的零散部门所采用的低效灌溉技术同样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市政部门及工业部门必须加强供水基础设施方面的持续投入,在水的收集、处理和输送等环节的技术 和运营方面必须取得明显的进步。迄今为止,中国的污染治理一直侧重于整顿城市及工业用水中的问题。中国政府的资金投入及政治决心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给新举措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机遇。 推进城市及工业用水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增强政府投入的有效性,这样不仅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还为政府的关注重点向农业等其它领域的扩张提供了必要的机遇。最终,水利基建的快速发展不仅在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有助于中国的社会及经济稳定。 中国从未忽视其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198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随后,又在2000年的“十五规划”中对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制订了较高的目标。化学需氧量是衡量中国水源污染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COD是衡量水样中悬浮性有机物数量的间接指标。有机物含量过高可以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并且说明水中含有水生病原体。中国曾计划到2005年将城市及工业污水排放的COD水平消减10%。“十一五规划”延承了这一目标,承诺到2010年底再将COD水平降低10%。 同时,中国还完善了大量与水质及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法规,对污水排放制订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力争降低污水无处理排放比例,在2010年底,将城市污水处理比例增加到70%。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单位GDP水耗降低60%,并使缺水的北方城市的循环用水率达到20%。 所有这些数字和目标都说明了政府有着极大的政治决心。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在现有资产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基础设施和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更高标准的排放。此外,在运输环节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技术及设备从而提高其效率。 但是,“十五规划”期间取得的进展极为有限。“十一五规划”的引言部分清楚地写道:“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2000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声称其城市及工业化学需氧量减少了2.3%,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同样,中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被监测地表水被评为不适合人类接触或使用,62%无法达到最低的三级标准,而饮用水资源的建议标准为“二级”。 然而,官方早前宣布的这个本来就很有限的进步却面临着最新统计数字的挑战。今年二月份,国家公布了一项全国污染情况调查,其规模与范围都远远超过以前的政府研究报告。这份调查显示,2007年工业及城市COD水平要比之前报告中的数据高出5.3%。因此,2000年到2005年期间的COD消减实际上不太可能是2.3%。 显而易见,改善水质不能简单地依靠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升级、及提高效率等手段。“十五规划”的政策目标未能完成表明中国其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在当前的五年计划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好的趋势。用与“十五规划”相似的方法对COD进行测量后发现,与“十五规划”期间所公布的消减2.3%相 比,中国2007年的COD水平比2005年下降了6

能源安全论文篇11

一、 石油供应安全 (一)传统概念 石油供应安全是指石油的可获得性。对进口国来说,供应安全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数量的石油。石油供应安全多用石油进口依赖度来表示,石油进口依赖度越高,石油供应安全性越低。从20世纪70年代起,石油安全就是指减少石油消费和进口的依赖性,这是传统的石油安全观。 (二)石油市场的发展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4年IEA成立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供应者增加,探明储量和石油储备增加;价格变得灵活和透明,它由市场而不是垄断来决定;总体上世界紧张局势有所缓和;贸易发达、自由化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供应者没有使用石油制裁的武器,世界上也没有真正的石油短缺。即使一些石油供应者受到联合国或其他的制裁,也未影响世界石油贸易或产生短缺。 (三)新的论点 今天部分人群心目中的石油安全观在悄悄地改变,认为目前石油安全是进口国和出口国共享的问题。大部分进口国渴望有一个可持续的资源和市场来保证供应安全,出口国也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出口市场,来保证可持续的收入。 高油价是一柄双刃剑,不仅伤害了石油消费者,也伤害了石油供应者。因为高油价既能使石油出口国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会促使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从而加速结束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从而一些专家认为,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没有什么石油供应安全的问题。动用很多的资金去搞石油储备,是得不偿失。 (四)石油安全的两点论 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关系方向发展。因此,估计不会再发生石油危机的看法越来越普遍。但1999年5月IEA部长理事会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虽然故意中止石油供应的危险得到了缓和,但自然灾害、技术上的障碍以及政治混乱所引起的危险还是继续存在的。并且还强烈指出:今后如再发生石油危机其原因不一定是产油国的企图。过去发生的石油供应中断事例分析可看出这一点,最近的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高油价更是一个例证。 我们认为:石油安全观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是国际石油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石油安全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进。二是这并不意味着大规模供应中断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最近油价长期居高不下,已经一再突破每桶50美元的心理大关。所以,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提高警惕,丝毫不能麻痹。二、 为什么我国要关注石油安全? (一)石油需求劲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1991~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年均递增6.9%,200l~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17%,石油年消费总量已达3.57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受资源条件限制,近年来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从70年代的13%下降到80年代的2.7%,90年代以后进一步下降到1.8%左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石油进口逐年增加。1993年,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石油进口增长情况见表1。2003年我国净进口原油8299万吨,成品油1439万吨,进口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0%以上。进口石油已成为弥补国内供应不足的重要来源。 1993 1996 1998 2000 2001

能源安全论文篇12

俄罗斯最大煤矿之一拉斯帕德斯卡亚一处矿井本月8日晚发生爆炸,至今已有66人丧生,另有24人下落不明。此外,爆炸还造成至少99人受伤。而就在上月5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座地下煤矿也发生爆炸,29名矿工遇难,为美国过去40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起矿难。 煤矿安全从来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每年都会有许多生命因之消逝。即便如此,人类在煤矿开采上也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目前,加拿大、德国、英国、挪威等国已经实现了“煤矿开采零死亡”。在煤炭占国内生产能源1/3的美国,煤矿安全水平甚至比从事渔业、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还要高。 美国 三板斧打击矿难 作为世界主要产煤大国之一,美国也曾经历过安全状况恶化、伤亡事故严重的年代。煤矿安全专家估计,自从有煤矿以来,美国大约20万矿工被事故吞噬了生命。 20世纪前30年,美国煤矿每年平均事故死亡2000多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伤亡人数才迅速减少,2000年死亡40人。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生产指标百万吨死亡率来看,美国的这一指标已下降到0.035左右。从总的历史趋势看,美国的煤矿安全状况在100多年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死亡率甚至比渔业、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还要低。 1 矿工有权要求安全调查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性的《联邦煤矿健康与安全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项详细地规定煤矿安全监督及惩罚办法的法律。 根据这项法律,联邦政府成立了矿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主动出击检查。一旦发现安全违规问题,即对煤矿罚款。如果证明严重违规属于有意为之或明知故犯,矿主就有可能遭到刑事起诉。 这项法律还将监督权直接授予矿工,规定矿工有权要求政府派人调查安全问题。而检查未完成之前,如果问题的确严重,煤矿工会有权阻止矿工下井。 2持之以恒的矿工培训 在美国,对煤矿工人和矿主的培训主要由矿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下属的全国矿业安全与健康学会负责,这个学会在每个财政年都举办短期集中安全讲习班,各课程一般为期几天,针对的是联邦安全检查人员、各州检查人员以及矿主、矿业公司人员等。除了集中培训,管理局还在各州举办巡回性质的安全课程,主要向矿业工人讲授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设备操作等。煤矿工人参加课程是免费的,经费从劳工部的培训费中支出。 3 及时推广采用新技术 美国矿业协会认为,新技术在安全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大幅度减少煤矿挖掘中的意外险情;二是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下井人员数量;三是推广安全性较高的长墙法,取代传统形式的坑道采掘;四是推广新型通风设备、坑道加固材料、电器设备,从而提高了安全指标。而政府主要是通过技术认证这一方式来批准煤矿专用设备的生产和使用。 澳大利亚 高额罚款确保安全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四产煤大国、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同时澳大利亚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据统计,澳大利亚全国矿山从业人员多达10万,但事故率却很低。2000~2001年间,产煤大州新南威尔士州煤矿每百万吨死亡率为0.014左右。 澳大利亚1984年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法》,1994年联邦政府又参照该法制定了《矿井安全健康法》并每5年修订一次。在联邦政府颁布的法律基础上,联邦各州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规。 澳大利亚煤矿事故的成本非常高,经认定为责任事故后,矿井不但要承担高额的罚款,发生事故的煤矿、所属矿业公司、经营者及其委托的管理人员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在新南威尔士州,煤矿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业主将被处以1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630万元)以上的罚款。情况严重的,矿井还会被勒令停产并关闭矿井。 加拿大 矿山都要建“避险站” 加拿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煤矿开采、生产安全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前沿水准,也属于“煤矿开采零死亡”的国家。今年1月29日,加拿大72名矿工被一场大火困在矿井下。26个小时后,这可怕的一幕随着最后一名矿工毫发无损、兴高采烈地出现在地面上而结束。美国媒体特意刊登文章,认为其安全经验值得借鉴。 据悉,这72名矿工当时躲进了钾盐矿中遍布的“避险站”中。在那里,他们可以免受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