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7:20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1

国际贸易的进行和发展,需要比较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作为支撑环境,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从林林总总的商品组织到联合国贸发会上震耳欲聋的讨论,从GATT的第一回合到多哈刚刚启动的新一轮贸易谈判,各国、各地区都在为改善自身所处的国际贸易环境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进步和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在不断突破国家和地域的限制,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日趋扩大,国际分工日益加深,世界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正是基于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作用的深切感受和发展自身经济的强烈愿望,各国、各地区不管国力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和文化差异,都在试图逐步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因而也就更加重视全球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WTO成员,目前已达144个,成员间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0%以上,这样就使它具备了根据全球化要求和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制定和实施全球通行的交易规则的能力和条件。

作为当今世界处理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WTO在以往的实践中,在所有成员的配合下,卓有成效地履行着它的基本职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规则并监督成员执行。WTO也成功地组织了多个国家的贸易谈判,为建立公共的国际贸易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微观经济活动中为促进贸易的公平进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帮助和评断。WTO运转以来,以其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和实践,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WTO要求各成员实施统一的对外经贸政策,主张各成员不分大小,实行非歧视的贸易待遇原则,给予外国货物国民待遇,保护知识产权,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主张公平贸易和公平竞争。WTO的这些基本原则已为全球各国、各地区所接受,成为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说GATT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协调起来,追求国际贸易的良好秩序的产物,各国、各地区都视之为同国际经济体系联系与合作的重要桥梁;那么,当这个组织演变到WTO以后,就不仅仅是联系国际经济的简单通路了,当然它仍有这个作用,但这时的WTO本身就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这样讲,它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舞台。它现在的方式、运行机制就是为经济全球化而设计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乌拉圭回合的19个协议,就很容易理解了。19个协议浩如烟海的条文,对全球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做了相当全面的规划,其精细与具体可谓无微不至,不仅WTO成员奉为至典,WTO以外的国家也不能等闲视之。当贸易专家们不时翻阅这个1995年文本的时候,参加多哈部长会议的贵宾们已经着手环保等更深层次与贸易有关的立法

了,人们当然还无法评估本次回合的成果,但有一点已经不容置疑,那就WTO为了国际贸易秩序的优化,为了从次优逐步过渡到最优,在严格监督现有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懈地推进新的立法。

不仅如此,WTO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还突出表现在它对各成员的国内立法产生了强制的影响。这就是各国在国内涉外经济立法和经济管理实践中必须坚持法律的一致性和透明度等基本原则。

法律的一致性是指禁止颁布与入世承诺相抵触的法规,这意味着不能通过与WTO规范相悖的法规。

公平地执行WTO规则是建立世界贸易秩序的又一基石,这一原则不允许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存在不平等的竞争和垄断。

透明度要求全面公布并提供与贸易有关的现行法律、规则和措施,其目的在于可使成员清楚地了解制度信息、准确评估贸易环境,可见,透明度也是法律一致性的必备条件。

二、FTA的贸易创造效应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各国、各地区出于深化国际分工和合作,配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已不甘于WTO所形成的次优原则和秩序,主动从双边交往和局部地区间的联盟寻求更大的便利和自由化。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FTA无论是数量还是进程都变化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全球已经完成和正在商谈的FTA总量已近50个,其中双边的FTA占90%;区域性的FTA绝对数量虽少,但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先简略描述在当今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来看FTA的作用。

1985年6月欧共体发表白皮书,提出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2年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实现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的考虑。1986年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签署了《欧洲一体化文件》。该文件规定在1992年年底正式实现12个国家间统一市场。事实上,经过6个年头的努力,到1992年底,作为这个目标的重要标志,三个“自由流动”得以实现。

一是商品自由流动:取消共同体的商品在相互边境间的全部检查,统一商品技术、卫生标准;

二是资本自由流动:公民可在各成员国自由存款、贷款和投资,取消外汇管制;

三是人员自由流动:公民在欧共体内可自由迁徙,他国公民享受本国公民同等待遇,相互承认居留权、学历和技术职称。

在这个基础上,欧共体成员继续努力,1992年又正式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成立欧洲联盟,确定在上世纪完成单一货币、建立中央银行。如人们所见,随着欧元的启动,欧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入到了更高的阶段,此时的成员间,已经具备了完全的贸易自由和便利。

1991年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公布了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同年,三国之间开始了协议谈判,在一年零两个月的争吵之后,于1992年8月达成协议,同年12月三国分别签署。

1994年1月1日三个国家正式步入自由贸易区,三国约定15年之内逐步取消货物和劳务以及资本流动的所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经过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基本的优惠安排:

一一美国、加拿大对墨西哥的出口的工业品和农产品的65%已经在2000年前实现了免税。

一一美国、加拿大对墨西哥出口的汽车整车关税已经减半征税,2000年前已实现了取消75%汽车零件出口的关税。

一一在原产地规则方面,实现了汽车必须包含62.5%的北美制造的零件可以享受减少关税的优惠安排。

一一墨西哥逐步开放对美国通讯设备及服务的投资限制。

一一墨西哥取消对美国、加拿大农产品实行的进口许可证,使美国农产品的出口的25%获得了基本保证。

一一美国、加拿大逐步取消对来自墨西哥的纺织品和服装的限制。10年内实现没有壁垒。

一一墨西哥对美、加开放金融市场,经过6年的过渡期,美加银行、证券公司都可以在墨设立独资的分支机构。

一一2000年前已经开放了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所有资本市场。

一一三国间的货物跨境运输为贸易的便利和自由提供了支持。

一一三国一致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当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开放进程还在继续,自由化程度还在逐步提高,较之欧盟确实存在很大差别,但即使如此,我们从上述两个自由贸易区已经实现的目标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对经济和贸易的积极作用和促进效果。

首先,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度已相当高,在商品贸易上,不仅不能存在关税壁垒,就是比较复杂的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也都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其次,为了实现区内贸易便利化,成员在开放投资、人才、技术、服务等领域上予以全面合作,贸易自由已逐步演变为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各成员原来追求的贸易便利化目标确实得到了实现,但成员很快就把这一成果作为推进区内经济一体化的手段,区内的各项安排产生了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虽然从其本意上是为促进区内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作为结果之一,区内的贸易以其独到的便利条件迅速增长,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

第三,FTA间的攀比和竞争,使成员经济的让渡范围越来越扩大,欧元的启动把这一苗头发挥到了极至,人们现在考虑的已不再是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一系列原则问题,摆在日程上的是如何推进并尽快取得成效。

凡此种种,自由贸易区便利的自由的经济结构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

第一,FTA促进了区内经济和贸易增长。

综上所述,内部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及自由流通的实现,将促进内部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同时生产要素将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更趋合理,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根据测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分别给各成员带来利益,节约了开支。

如欧盟在实现了商品、服务、资本和人才自由流动后,可从取消的壁垒过程中获益3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物价下降6%,公共费用减少20%,工业成本下降7%,增加200-300万个就业机会。

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同样使三国获利。美国可因此得到1715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对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将增加100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以后的数据也说明了三国是受益的,贸易出口都有明显的增长,墨西哥年增长率最高达20%,其次是加拿大10%,美国是5%.

第二,影响世界商品、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向。

战后,世界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一直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FTA的产生和发展,将加剧这种趋向。以发达国家为主建立的FTA如上述的两个,由于区内逐步清除各种壁垒,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加速,各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趋合理,从而使相互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更为紧密。

FTA是区域间经济联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要看到FTA的产生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联系。仅以资金和技术的流动就可说明,在FTA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国的主要使用者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因而对科学技术尤其是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也是巨大的,这样就势必造成了资金和技术首先是流向发达国家,之后才是流向区内的发展中国家,真正流向区外发展中国家的就很少了。

近年来,人们对FTA的作用和优势认识得越来越清楚,FTA的优化机制对非成员的吸引也很明显,这就引起了区内外合作的问题。为了分享FTA的利益,FTA以外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与其开展合作,这样就出现了FTA之间相互投资和技术交往以及贸易交流,特别是为了绕过FTA的贸易壁垒,区外国家的投资设厂成为最普遍的进入方式。近二十年来的跨国兼并、战略重组之所以发展很快,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第三,FTA所固有的排他性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FTA的基础就是内部开放市场,相互提供优惠,这样的结果是以区内不断扩大和增长的贸易取代与区外国家的贸易,区外的国家和地区不能享受区内的种种优惠,从而导致外来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如欧洲以共同农业政策为支柱的农产品统一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排他性很强、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很浓的市场。同样,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中,随着墨西哥产品对美输出的大幅增加,亚洲地区的电子产品和纺织品出口美国势必遭受巨大冲击。

三、FDI带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形势似乎变得越发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各国政府竞相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贸易和投资壁垒大幅削减,全球和区域范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转移资源、扩张经营、全面开发市场已经非常便利。

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等权威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5万多家跨国公司,其海外分支机构达30余万家,累计跨国直接投资总计约4万亿美元,其中30%是由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控制,由这些投资所创造的商品销售额,比世界出口总额还要多。2000年,跨国公司海内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达6.5万亿美元(其中30%是公司内部交易)。各种数据都清楚地表明,跨国公司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而且成为推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们从既往的跨国投资实践中已经看到,跨国公司大规模向各地区渗透,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跨国公司采取全球经营的战略,不仅增加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量,而且所开创的以公司内部分工为特征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因其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使母公司分支机构间的内部贸易量急剧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增长中的重要构成。

据统计,上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20%;八九十年代这一比重上升至40%.目前世界贸易总量中有70-80%与跨国公司有关,而且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之势。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要求各成员通报其与此相关的法规中存在的限制情况,并要求各成员根据确定的时间表在最长7年时间内取消这些规定。可见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证。

作为90年代末最突出的全球经济现象之一,跨国公司的购并重组不仅对跨国投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对世界贸易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全球企业的兼并风潮,十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的资产和股本在一夜之间易主,存续几十年、甚或上百年的公司、企业,一纸合同就改朝换代。从曼哈顿到地中海,从传统的制造业到充满高科技成分的IT产业,还有老牌的商业银行都在洗牌之中。

但这次兼并浪潮席卷之处仍以欧、美为主,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几未波及,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情况不同,美国是这次兼并浪潮的最大目标,同时也是自身兼并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与70年代的那一次“把企业作为一件商品”的兼并不同,这次兼并主要是基于公司的长远的全球的经营战略考虑,目的主要在于扩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优势互补,通过跨行业、产业的混合兼并,降低经营风险,避开贸易壁垒,开拓全球市场。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政府推动、金融界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方位的推动兼并的大环境。

之所以要关注跨国公司的全球兼并,首先是由于它对全球经济产生着现实的与潜在的影响。毫无疑问,新一轮的兼并改变了国际资本的流向,推动国际资本在发达国家中的流动,这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造成很大困难。

其次是兼并与重组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贸易壁垒在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已土崩瓦解,很难发挥作用。可以说,全球跨国企业的兼并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使许多国家之间,双边范围乃至多边场合久拖不决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再次是企业兼并增加了跨国公司的力量,扩大了他们占有市场的份额,使得国际贸易格局更加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四、电子商务所提供的交易平台迫使既定的国际贸易格局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国际贸易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张的需要,90年代后半期产生的电子商务一经问世,就以不可逆转的势头为世界贸易搭建起了快速运行的平台,特别是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电子商务已成为本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最具前途的领域之一。

在1995年以前,全球电子市场交易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论,但到1997年就迅速达到约300亿美元,到2000年为2500亿美元。专家估计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电子商务市场完成的交易额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超速发展,到2010年,交易规模约为10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将占1/3的比重。如果再划细一点,届时欧盟的网上出易将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美国可能在2万亿,日本在1万亿,亚太地区约15万亿美元。

人们还能看到,在进行电子交易的同时,各国、各地区已将传统国际贸易领域内正在进行的全球制度化建设的思潮同步应用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上,世界有关贸易组织、经济组织和致力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发达国家都同样非常注重电子商务运行规则的建设。这个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经过几十年间成千累万件交易实践才令世人基本认识的道理,在电子商务这个虚拟的交易产所内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当然,由于电子商务平台自身运行的高技术特点,其规则的制定并非一蹴而就,但应当讲,人们的这一努力方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WTO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全球电子商务宣言》、WTO总务理事会通过的《电子商务工作方案》,OECD召开的电子商务部长级会议以及电子商务全球对话形成的《巴黎倡议》都是国际范围内进行电子商务规则建设的可喜成果。

又如美国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关于电子商务最佳实施方案调查的总结》、《互联网免税法案》,欧盟的《欧洲电子商务倡议书》,英国的《电子商务-英国税收政策指南》,亚洲国家新加坡的《电子商务比较框架》等都是从本国能力和利益出发完成的单项立法,虽然还不系统,但是对解决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障碍还是有积极作用和针对性的。

上述两个方面的概述虽然还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全貌,但是已清楚地说明,电子商务提供的交易平台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优势多多,如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以及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小等。我们可以把其对现有国际贸易的影响大致地归纳为如下几点:

首先是电子商务以其快捷的运行和履约冲击现有的交易方式,使交易商可以在传统的谈判室与因特网之间做出选择。

其次显然相当数量和比例的新生业务从初始就进入网络运行而压根就与传统的市场没有关系。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2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WTO成员,目前已达144个,成员间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0%以上,这样就使它具备了根据全球化要求和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制定和实施全球通行的交易规则的能力和条件。 作为当今世界处理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WTO在以往的实践中,在所有成员的配合下,卓有成效地履行着它的基本职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规则并监督成员执行。WTO也成功地组织了多个国家的贸易谈判,为建立公共的国际贸易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微观经济活动中为促进贸易的公平进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帮助和评断。WTO运转以来,以其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和实践,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WTO要求各成员实施统一的对外经贸政策,主张各成员不分大小,实行非歧视的贸易待遇原则,给予外国货物国民待遇,保护知识产权,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主张公平贸易和公平竞争。WTO的这些基本原则已为全球各国、各地区所接受,成为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说GATT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协调起来,追求国际贸易的良好秩序的产物,各国、各地区都视之为同国际经济体系联系与合作的重要桥梁;那么,当这个组织演变到WTO以后,就不仅仅是联系国际经济的简单通路了,当然它仍有这个作用,但这时的WTO本身就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这样讲,它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舞台。它现在的方式、运行机制就是为经济全球化而设计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乌拉圭回合的19个协议,就很容易理解了。19个协议浩如烟海的条文,对全球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做了相当全面的规划,其精细与具体可谓无微不至,不仅WTO成员奉为至典,WTO以外的国家也不能等闲视之。当贸易专家们不时翻阅这个1995年文本的时候,参加多哈部长会议的贵宾们已经着手环保等更深层次与贸易有关的立法 了,人们当然还无法评估本次回合的成果,但有一点已经不容置疑,那就WTO为了国际贸易秩序的优化,为了从次优逐步过渡到最优,在严格监督现有环境的同时,还在不懈地推进新的立法。 不仅如此,WTO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作用还突出表现在它对各成员的国内立法产生了强制的影响。这就是各国在国内涉外经济立法和经济管理实践中必须坚持法律的一致性和透明度等基本原则。

法律的一致性是指禁止颁布与入世承诺相抵触的法规,这意味着不能通过与WTO规范相悖的法规。 公平地执行WTO规则是建立世界贸易秩序的又一基石,这一原则不允许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存在不平等的竞争和垄断。 透明度要求全面公布并提供与贸易有关的现行法律、规则和措施,其目的在于可使成员清楚地了解制度信息、准确评估贸易环境,可见,透明度也是法律一致性的必备条件。

二、FTA的贸易创造效应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各国、各地区出于深化国际分工和合作,配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已不甘于WTO所形成的次优原则和秩序,主动从双边交往和局部地区间的联盟寻求更大的便利和自由化。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 FTA无论是数量还是进程都变化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全球已经完成和正在商谈的FTA总量已近50个,其中双边的FTA占90%;区域性的FTA绝对数量虽少,但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先简略描述在当今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来看FTA的作用。 1985年6月欧共体发表白皮书,提出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2年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实现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人才的自由流动的考虑。1986年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签署了《欧洲一体化文件》。该文件规定在1992年年底正式实现12个国家间统一市场。事实上,经过6个年头的努力,到1992年底,作为这个目标的重要标志,三个“自由流动”得以实现。

一是商品自由流动:取消共同体的商品在相互边境间的全部检查,统一商品技术、卫生标准; 二是资本自由流动:公民可在各成员国自由存款、贷款和投资,取消外汇管制; 三是人员自由流动:公民在欧共体内可自由迁徙,他国公民享受本国公民同等待遇,相互承认居留权、学历和技术职称。 在这个基础上,欧共体成员继续努力,1992年又正式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成立欧洲联盟,确定在上世纪完成单一货币、建立中央银行。如人们所见,随着欧元的启动,欧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入到了更高的阶段,此时的成员间,已经具备了完全的贸易自由和便利。

1991年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公布了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同年,三国之间开始了协议谈判,在一年零两个月的争吵之后,于1992年8月达成协议,同年12月三国分别签署。 1994年1月1日三个国家正式步入自由贸易区,三国约定15年之内逐步取消货物和劳务以及资本流动的所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经过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基本的优惠安排:

一一美国、加拿大对墨西哥的出口的工业品和农产品的65%已经在2000年前实现了免税。 一一美国、加拿大对墨西哥出口的汽车整车关税已经减半征税, 2000年前已实现了取消75%汽车零件出口的关税。

一一在原产地规则方面,实现了汽车必须包含62.5%的北美制造的零件可以享受减少关税的优惠安排。

一一墨西哥逐步开放对美国通讯设备及服务的投资限制。

一一墨西哥取消对美国、加拿大农产品实行的进口许可证,使美国农产品的出口的25%获得了基本保证。

一一美国、加拿大逐步取消对来自墨西哥的纺织品和服装的限制。10年内实现没有壁垒。

一一墨西哥对美、加开放金融市场,经过6年的过渡期,美加银行、证券公司都可以在墨设立独资的分支机构。

一一2000年前已经开放了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所有资本市场。

一一三国间的货物跨境运输为贸易的便利和自由提供了支持。

一一三国一致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

当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开放进程还在继续,自由化程度还在逐步提高,较之欧盟确实存在很大差别,但即使如此,我们从上述两个自由贸易区已经实现的目标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对经济和贸易的积极作用和促进效果。 首先,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度已相当高,在商品贸易上,不仅不能存在关税壁垒,就是比较复杂的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也都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其次,为了实现区内贸易便利化,成员在开放投资、人才、技术、服务等领域上予以全面合作,贸易自由已逐步演变为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各成员原来追求的贸易便利化目标确实得到了实现,但成员很快就把这一成果作为推进区内经济一体化的手段,区内的各项安排产生了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虽然从其本意上是为促进区内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作为结果之一,区内的贸易以其独到的便利条件迅速增长,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

第三, FTA间的攀比和竞争,使成员经济主权的让渡范围越来越扩大,欧元的启动把这一苗头发挥到了极至,人们现在考虑的已不再是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一系列原则问题,摆在日程上的是如何推进并尽快取得成效。 凡此种种,自由贸易区便利的自由的经济结构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 第一,FTA促进了区内经济和贸易增长。

综上所述,内部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及自由流通的实现,将促进内部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同时生产要素将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更趋合理,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根据测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分别给各成员带来利益,节约了开支。 如欧盟在实现了商品、服务、资本和人才自由流动后,可从取消的壁垒过程中获益30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物价下降6%,公共费用减少20%,工业成本下降7%,增加200 - 300万个就业机会。 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同样使三国获利。美国可因此得到1715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对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将增加100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以后的数据也说明了三国是受益的,贸易出口都有明显的增长,墨西哥年增长率最高达20%,其次是加拿大10%,美国是5%. 第二,影响世界商品、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向。 战后,世界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一直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FTA的产生和发展,将加剧这种趋向。以发达国家为主建立的FTA如上述的两个,由于区内逐步清除各种壁垒,生产要素的流动必然加速,各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趋合理,从而使相互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更为紧密。

FTA是区域间经济联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要看到FTA的产生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联系。仅以资金和技术的流动就可说明,在FTA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国的主要使用者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因而对科学技术尤其是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也是巨大的,这样就势必造成了资金和技术首先是流向发达国家,之后才是流向区内的发展中国家,真正流向区外发展中国家的就很少了。

近年来,人们对FTA的作用和优势认识得越来越清楚,FTA的优化机制对非成员的吸引也很明显,这就引起了区内外合作的问题。为了分享FTA的利益,FTA以外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与其开展合作,这样就出现了FTA之间相互投资和技术交往以及贸易交流,特别是为了绕过FTA的贸易壁垒,区外国家的投资设厂成为最普遍的进入方式。近二十年来的跨国兼并、战 略重组之所以发展很快,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第三,FTA所固有的排他性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FTA的基础就是内部开放市场,相互提供优惠,这样的结果是以区内不断扩大和增长的贸易取代与区外国家的贸易,区外的国家和地区不能享受区内的种种优惠,从而导致外来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如欧洲以共同农业政策为支柱的农产品统一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排他性很强、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很浓的市场。

同样,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中,随着墨西哥产品对美输出的大幅增加,亚洲地区的电子产品和纺织品出口美国势必遭受巨大冲击。 三、FDI带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形势似乎变得越发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各国政府竞相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贸易和投资壁垒大幅削减,全球和区域范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转移资源、扩张经营、全面开发市场已经非常便利。 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等权威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5万多家跨国公司,其海外分支机构达30余万家,累计跨国直接投资总计约4万亿美元,其中30%是由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控制,由这些投资所创造的商品销售额,比世界出口总额还要多。2000年,跨国公司海内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达6.5万亿美元(其中30%是公司内部交易)。

各种数据都清楚地表明,跨国公司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而且成为推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们从既往的跨国投资实践中已经看到,跨国公司大规模向各地区渗透,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跨国公司采取全球经营的战略,不仅增加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量,而且所开创的以公司内部分工为特征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因其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使母公司分支机构间的内部贸易量急剧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增长中的重要构成。 据统计,上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20%;八九十二年代这一比重上升至40%.目前世界贸易总量中有70 - 80%与跨国公司有关,而且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之势。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要求各成员通报其与此相关的法规中存在的限制情况,并要求各成员根据确定的时间表在最长7年时间内取消这些规定。可见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证。

作为90年代末最突出的全球经济现象之一,跨国公司的购并重组不仅对跨国投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对世界贸易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全球企业的兼并风潮,十几亿、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的资产和股本在一夜之间易主,存续几十年、甚或上百年的公司、企业,一纸合同就改朝换代。从曼哈顿到地中海,从传统的制造业到充满高科技成分的IT产业,还有老牌的商业银行都在洗牌之中。 但这次兼并浪潮席卷之处仍以欧、美为主,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几未波及,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情况不同,美国是这次兼并浪潮的最大目标,同时也是自身兼并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与70年代的那一次“把企业作为一件商品”的兼并不同,这次兼并主要是基于公司的长远的全球的经营战略考虑,目的主要在于扩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优势互补,通过跨行业、产业的混合兼并,降低经营风险,避开贸易壁垒,开拓全球市场。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政府推动、金融界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方位的推动兼并的大环境。 之所以要关注跨国公司的全球兼并,首先是由于它对全球经济产生着现实的与潜在的影响。毫无疑问,新一轮的兼并改变了国际资本的流向,推动 国际资本在发达国家中的流动,这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造成很大困难。

其次是兼并与重组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贸易壁垒在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已土崩瓦解,很难发挥作用。可以说,全球跨国企业的兼并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使许多国家之间,双边范围乃至多边场合久拖不决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再次是企业兼并增加了跨国公司的力量,扩大了他们占有市场的份额,使得国际贸易格局更加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四、电子商务所提供的交易平台迫使既定的国际贸易格局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适应国际贸易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张的需要,90年代后半期产生的电子商务一经问世,就以不可逆转的势头为世界贸易搭建起了快速运行的平台,特别是在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电子商务已成为本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最具前途的领域之一。

在1995年以前,全球电子市场交易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论,但到1997年就迅速达到约300亿美元,到2000年为2500亿美元。专家估计在21世纪的前十年里电子商务市场完成的交易额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超速发展,到2010年,交易规模约为10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将占1/3的比重。如果再划细一点,届时欧盟的网上出口交易将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美国可能在2万亿,日本在1万亿,亚太地区约15万亿美元。 人们还能看到,在进行电子交易的同时,各国、各地区已将传统国际贸易领域内正在进行的全球制度化建设的思潮同步应用到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上,世界有关贸易组织、经济组织和致力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发达国家都同样非常注重电子商务运行规则的建设。这个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经过几十年间成千累万件交易实践才令世人基本认识的道理,在电子商务这个虚拟的交易产所内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3

一、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舆情

国际舆论总体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给沿线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国家众多,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历史等情况各异,国内外存在着多种舆论,国际舆论上主要有几种声音。

1.积极支持,希望参与以取得较大收益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可选择线路看,大致可分为五条线路。从南至北依次为:第一条是中印缅经济走廊线,涉及缅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等国家;第二条是中巴经济走廊,经新疆至巴基斯坦;第三条是经中亚至欧洲,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第四条是新亚欧大陆桥,即目前已经运行的从连云港至欧洲的线路;第五条是第一亚欧大陆桥,从中国经俄罗斯至欧洲。土耳其、伊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国家都有浓厚的丝绸之路情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特殊感情,对复兴古丝绸之路抱有积极参与的态度,这些国家的媒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度肯定,在国际舆论上大力支持。沿线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线路选择在舆论上高度敏感,主要是希望搭上中国经济便车,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因而对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实施等相关新闻较为关注,媒体报道中都希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率先从与本国合作开始,尽早搭上中国高速发展列车。

2.消极质疑,担心国家利益受损尽管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普遍有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国家由于涉及一些战略上的疑虑,担心国家利益受到影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舆论报道上有一些消极质疑之声。例如,印度担心已启动的中巴经济走廊,会使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争端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舆论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抱有疑虑。中亚一些国家舆论上担心则是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大,产业竞争力强,而这些国家自1991年独立建国后,经济结构尚不完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不愿意失去这个发展良机,又担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过快导致国内产业发展受到冲击。

3.造谣抹黑,企图误导舆论走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把沿线国家连接起来,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转变,丝绸之路历史上就是繁荣之路和盛世之路,把丝绸之路激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信号。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不希望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功从而影响美国、日本的经济主导地位,利用西方在国际话语权的优势地位设法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造谣抹黑。如给“丝绸之路经济带”贴上新殖民主义的标签,攻击我国主要目的是攫取当地资源,会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破坏;利用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指责我国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谋取地区霸权,搞大国沙文主义;歪曲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破坏当地的民族宗教文化和生态环境,导致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和生态环境恶化等。

二、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传播立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在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军事实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影响力,但短板在于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传播中的议题设置能力不强。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仍有一部分持消极质疑的舆论倾向和西方发达国家造谣抹黑的报道,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传播中要主动设置议题,打破西方独占独享的排他性思维,在国际舆论中主动通过媒体释疑解惑,减少“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中的“噪音”和“杂音”。

1.传播合作共赢理念对国际舆论中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所谓“新殖民论”“中国地区霸权论”“大国沙文主义论”“破坏人文自然论”,我国舆论在针锋相对反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主动设置重大议题,引导国际舆论方向,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图已经绘就,国家已经给出了权威定位,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我国媒体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国际传播中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共赢之路阐释好,准确、全面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要用“中国元素”和“中国语境”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共赢的理念报道好。如在报道中避免片面强调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利益,而对东道国利益少报道甚至不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避免在报道中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要充分尊重当地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对于一些国家出现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质疑的消极情绪,媒体报道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客观报道。

2.倡导共商共建思维“丝绸之路经济带”报道涉及的国家多,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不尽一致,我国作为倡议国,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吸引沿线国家一起参与。但沿线国家都是独立的国家,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利益。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涉及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国家战略,因此,媒体要有长期跟踪报道的准备,在报道过程中要提倡共商共建的新思维,拉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利益纽带,避免激化敏感的政治问题、军事问题、领土争端问题。共商共建的新思维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对沿线国家的立场求同存异,不把自身的立场强加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而是兼顾沿线国家的利益和关切,充分听取沿线国家的建议和意见,融合双方的合作优势和合作潜力,从而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用“求同存异”的东方智慧化解“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则机制难以达成的难题。媒体要在国际传播中以报道能够为双方带来利益,能够合作共赢的新闻议题为主,为扩大经贸合作奠定国际舆论基础,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减少阻力。如在报道中避免落入西方设定机制、成立组织、制定规则然后行动的传统思维,“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设具体机制和组织,而是一国一策,用好现有机制,吸引各方共同参与建设;避免“丝绸之路经济带”被敏感的地区争议议题绑架,“丝绸之路经济带”首要是商贸之路,是互联互通之路,希望通过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实现地区经济共同繁荣;避免给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予以恩赐的印象,“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是对外援助项目,中国提倡的是各国之间把生意做好,在共同收益中拿取属于自己的利益。报道中注意突出中国不追求主导权,不谋求地区霸权,“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对于美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设想和规划,只要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益交汇点,我国都乐观其成。

3.突出文明和谐愿景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相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错分布,沿线有着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主要的古代文明地区,是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交汇处。由于各个国家的宗教文明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各个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多元文明背景,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必须坚持文明包容原则,因此,国际传播中应突出倡导文明和谐愿景。要以宽容的理念,尊重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推进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媒体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往,继承古代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流互鉴经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打下良好的民意基础,实现“民心相通”。突出文明和谐愿景,就要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传播中杜绝“文明冲突论”,在报道中不评论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制度。特别是在一些新闻事件报道中把宗教极端分子与大多数人民区别开来,避免引起宗教和民族冲突。

三、提升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传播效果

为使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传播立场在国际舆论中占主导地位,让沿线国家了解我国的战略构想和内涵,关键是秉持平衡报道原则,使我国媒体报道能够“走出去”,使我国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报道成为国际舆论的风向标,使“中国声音”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流声音。

1.秉持平衡报道原则国际上提出与新丝绸之路相关建议和规划的不止中国一家。如美国2011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目的是在从阿富汗撤军后通过“新丝绸之路”计划继续在中亚保持影响力,其理论依据是该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提出的,只有控制中亚,才能控制欧亚大陆;只有控制欧亚大陆,才能控制世界。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延长美国世界霸权。俄罗斯将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北线作为“新丝绸之路”核心,以避免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冲击其在欧亚经济联盟中的主导地位。此外,印度、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日本、欧盟以及联合国等都有自己的新丝绸之路构想。面对如此众多的新丝绸之路版本,我国在国际传播中必须科学利用国际传播规律,秉持平衡报道原则,对其他国家的受众进行细分,主动迎合其受众心理,在报道中注重客观、公平地对其他国家的丝绸之路构想进行比较,打破西方媒体的报道议程,突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优势、经济优势、理念优势、新思维优势,用其他国家受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秉持平衡报道原则的关键在于客观、真实、可信。秉持平衡报道原则需具有全球思维,多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利益和立场出发,多报道其与我国的利益交集。对于其他国家的新丝绸之路构想,我国要有怀,避免非理性攻击,在报道中要体现灵活性和艺术性,对其客观合理的一面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在报道我国国内经济社会背景时要客观公正,对有利和不利的方面都予以报道,如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仍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制尚待健全,科技创新水平仍不够高等,以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对我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以经济合作为主,但对其报道要跳出单纯经济报道的窠臼,要对社会、环境等议题综合考虑,减少西方媒体的一些不公、不实报道影响,以更好地凝聚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共识。

2.与沿线国家媒体合作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加上新闻媒体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敏感性,我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传播中应强化与沿线国家媒体合作以提升传播效果。我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都有着悠久文明历史以及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经济发展愿望,中国提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等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欢迎就是例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传播中强化与沿线国家主流媒体的合作交流,可以采取节目资源共享、互用播出频道、常驻记者交流等方式,通过沿线国家媒体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准确传达给东道国受众。如2015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俄罗斯报社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节目素材互换和推介、新媒体互动、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效报道机制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再如,新疆广播电视台以租赁频道和整频道落地两种形式已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成功播出。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4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

1 经济全球化。加强亚洲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博鳌亚洲论坛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 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调剂,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博鳌亚洲论坛正是亚洲各国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

3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对外经贸,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利于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博鳌亚洲论坛,为我国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政治生活》角度

1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亚洲各国面临诸多的共同利益,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一种交流的平台,有利于维护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开展博鳌亚洲论坛,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为本国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因而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3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开展博鳌亚洲论坛,有利于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谋求发展思路,有利于提高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三、《文化生活》角度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各项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友好交流活动,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3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博鳌亚洲论坛,能够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博鳌亚洲论坛立足当前亚洲经济发展实际,是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陛。博鳌亚洲论坛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以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3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个互信合作、共同发展的亚洲,不仅符合亚洲的利益,也必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国际政治秩序的进一步稳定。

【创新试题】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自2001年成立大会起,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据此回答1~3题。

1、对国际组织的怍用,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④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亚洲各国能够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根本原因是( )

A、亚洲各国的国家利益完全相同

B、亚洲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C、亚洲各国已不存在分歧

D、亚洲各国存在共同利益

3、博鳌亚洲论坛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说明( )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可以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4、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相对而言,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较好,但也难以完全摆脱外部经济不利影响。这说明( )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善于抓住重点

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5、强调,中国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内外方针政策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把自己事情办好,同时处理好同外部世界关系。这说明(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真理是对历史的超越

D、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发展目标出发

6、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利好消息。这是因为( )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流③我国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④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7、中国越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有利,这是因为( )

A、发达国家能够平等地对待发展中国家

B、中国发展的非常强大了,世界事务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C、发达国家力求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经济

D、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提高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3年度报告》指出,2012年亚洲经济体之间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保持着稳定的高依存度,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据此回答8、9题。

8、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B、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要求实现经济全球化

D、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9、面对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我国应该( )

A、在同其他国家互通有无中实现优势互补

B、在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中寻找广阔的市场

C、增加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62-02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当代国际经济学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并能结合实际中国际经济状况,对现实中的国际经济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对于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设国际经济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国际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贸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大量的精通国际经济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人才,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对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分析工具,了解现实国际经济状况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不同的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国际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具体的外贸工作,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进行条分缕析,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表面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原因。这方面对于准备考硕、考博,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2.精确的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术语,各种解决纠纷的国际法律等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国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公司开展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市场,确定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区,定价策略等。这些工作都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外贸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3.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流利的英语是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基础。所以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各种术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通晓如何用英语和外商谈判,如何用英语解决贸易纠纷等。另外,由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所以掌握日语、俄语等小语种的人才也比较受欢迎。

4.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国际贸易的复杂程度较高,往往需要团队共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时能够迅速融入团队,善于与同事交流,共享信息,互相帮助,能够帮助团队提高运作能力。

5.数理分析技术。不管是将来准备到科研院所找工作,有志于科研的学生,还是将来准备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数理分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数理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看的更深,想的更远,从而有利于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6.论文写作能力。即使是不准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也应该掌握一些论文写作的技巧,熟悉论文写作的规范,这有助于他们撰写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和会议纪要等文件。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7.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使用,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巧,熟知一些数理分析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这些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能力。

8.实践与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比较抽象。很多从事外贸实践工作的学生在刚毕业时往往难以很快地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要求很高,必须是具备上述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这为《国家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国际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仅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对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及购买力评价、IS-LM-BP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经典国际金融理论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结合,也不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结果是学生仅仅是机械地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机会甚至造成贸易方面的损失。

2.仅注重本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虽然国际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时需要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种技能,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本课程的教学上都仅仅进行本课程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难以仅仅通过英文课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专有词汇,常见的外文表达方式与表达习惯等。

3.所用教材老化,难以反映国际经济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常见的《国际经济学》的教材主要有五种,分别由佟家栋,高乐咏(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李坤望,张伯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袁志刚,宋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和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等人编写,但是这些教材出版的时间较早,难以反映最新的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并因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理论就没有被所有的教材收录,而此理论全面整合此前全异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深刻揭示了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和全世界范围城市化背后的驱动力等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4.教学模式僵化,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教学方法单调,讲授手段不灵活,虽然大部分学校采用了PPT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基本上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考试前突击背诵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学习较少,学生缺乏思考,考试方法与内容比较传统,使得学生普遍觉得本门课程术语和定理较多,内容枯燥,难学,难应用。这种教学情况必然造成学生“平时学没兴趣,考试前靠突击,考试后全忘记”的结果,无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创新能力。

三、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注重案例分析,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若干国际经济方面的情景假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作出经济决策,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权威教材,并随时补充国际经济领域的新成果。虽然《国际经济学》本科阶段的教学目的是使得学生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能够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但是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3.在有条件的班级开展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还能够通过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或者回答问题而提高英语交流技巧,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够在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开展。

4.注重开展课堂讨论,开展小论文教学的方式。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小论文,然后再课堂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理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定要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查询资料,这对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时间,因此不能经常采用,建议一学期不超过两次。

5.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在教学、课后辅导和考核中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已经普及,给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能够也应该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不仅在课堂教学时应该采用PPT、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应该在课后辅导、答疑、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时采用,甚至可以采用电子化的考试方式。教师的讲义等学习资料也可以制作成电子格式,方便学生的传阅与学习。这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四、结束语

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对国际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邢淑清.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128-02

[作者简介]李艳(1979-),黑龙江省密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三合一、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黑龙江大学“卓越对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施。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2013010067);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YJS_2013004);2013年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12年货物贸易总额达3866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仅落后美国15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研究型人才;熟悉国际贸易实务,了解WTO规则,精通外语的应用型人才;熟悉海关、银行、物流、检验检疫流程,能够熟练地进行国际贸易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型合一的国际贸易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三型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工具、方法,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外语水平,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为进一步培养打好基础。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或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中担任经济分析和项目规划等工作,可以从事各类外企和跨国公司的决策参谋和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承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博士)等工作,还可以出国留学或在国内继续深造以冲击更高的目标。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掌握应用WTO规则维护企业利益的能力,有较高的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了解进出口的具体事务,能够熟练、准确地填制进出口所需的单据。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和行业企业贸易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针对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人才。此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报关员”、“单证员”等技能的培养。

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研究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学习了大量的难度较高的经济理论,例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但不适于实践操作。“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精通外语,了解国际贸易惯例。但又疏于对高深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继续读研读博深造,搞科学研究时,又受到高级经济理论的限制。“技能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只擅长于具体的贸易操作,熟悉报关单据的填写,运输手续的办理,却缺乏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的综合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从事政府经济咨询、决策工作、科研院所科学研究、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国际结算、外贸、物流等工作。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同,有的侧重理论,有的侧重应用,有的侧重技能。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上应该将“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在一起,既教会学生基本经济理论,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在培养方案中应选择以理论研究、经贸实务或操作为主的课程序列。

二、“四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教学与科研同样重要,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应该将科研渗透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介绍国际贸易前沿、热点问题时,可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撰写论文或成立科研项目,授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会使学生们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培养学生适应外贸一线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在岗实习两种培养途径。在校内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配以相关的软件,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仿真软件、单证和报关软件等。同时充分寻找校外资源,主动与外贸企业、物流公司、银行、保险机构等建立联系,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培养适应国际贸易一线工作的需要,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3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7

1 对国际经济学课程主要特点剖析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如下:

1.1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依托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以相对应的它的研究方法也是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国际经济学包含两大板块内容,它们分别是微观部分,即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即国际金融部分。

1.2 在研究内容上不断创新演变。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形式,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微观部分对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和宏观部分对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的单一性研究,而是对国际经济学变化中的领域也进行相对应研究,以此来适应全球性经济的发展需求。

1.3 在课程体系上承前启后。为了更好的学习国际经济学,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充足准备,如学好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相应的基础课程,为后期学到的财政、投资、金融、贸易等学科埋好伏笔。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与后期的相关课程,如国际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学相连接。

1.4 数学素养在学习国际经济学中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因其逻辑性强,理论体系大多运用数学模式进行讲解,所以学生的数学知识一定要过硬,才能对国际经济学有更加渗透的了解。

从教学角度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千变万化,教师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理论支撑,并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经济问题能力。

2 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2.1 对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和样本的选择研究 从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而引发的本科国际经济学教学问题,这些都有待解决。问卷调查方式能有效解决和实现本科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我们对关于国际经济本文由收集整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南京晓庄学院2010级、2011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发现现有的国际经济教学问题,并针对问对提出改革方案。本次调查所涉及到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与保险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37份。有调查问卷得出四类主要问题:第一类为学习效果;第二类是教学方式;第三类是教学效果;第四类为教学期望值。调查内容涵盖范围广,所涉及到的有教学方法和质量、教学进度安排、专业考核要求、学生的兴趣态度等。

2.2 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由问卷调查得出,国际经济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需要改进,其主要问题如下:

2.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连接不上 在本次调查中,65.2%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连接不上。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只重理论,而忽视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问题应引起广大老师的重视。

2.2.2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截至目前为止,多媒体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例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图形展示,用多媒体展示既美观又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劣势,比如信息量的大量输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最后,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此外,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生仅充当放映员和播音员的角色,缺乏了师生互动。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得出,有31.1%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逻辑不够严密,没有传统教学严密。有13.5%的学生认为信息量输入大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有32.3%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明显变小。综上所诉,在国际经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该与其他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2.2.3 经典教学案例缺乏 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理应由案例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使学生能通过案例更好的了解教学内容。因此,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缺乏引入经典案例,且案例更新速度缓慢。

由调查问卷我们得出,有42.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恰当,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但同时仍有45.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不够,这个问题急需提高和改善。在“您对《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的调查中,有58.6%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经典案例教学,以此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2.4 课程考核形式死板 截至目前为止,国际经济学考核形式死板待久,和传统考试的考核形式并无区别,都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而平时成绩的依据是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主,期末成绩就是以期末考试的最终得分为基准。考核形式死板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把这门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体现出来。很多同学认为这样的考核形式对于他们将来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甚小,因为期末考试是依据短期内的死记硬背通过的,而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后督促不到位,有19.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考核范围,如添加课程论文和案例讨论环节作为考核形式。由此得出,增加课程论文和案例讨论为考核形式势在必行,如此来跟上教学方式的改革。

2.2.5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担任国际经济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缺乏外贸公司和企业锻炼的经历,导致教师对实际工作缺乏直观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其案例教学的水平。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提出“您认为企业职业经历对于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是否有影响。”有66.7%的教师认为企业职业经历与教学是相关联的。

3 对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实施的提出的方法策略

3.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综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单单输入纯理论知识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理论知识输入只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半知半解,最终导致学生只会理论而不会把理论运用的实际上。单纯的理论是抽象的,教师应该增加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摒弃了纯理论,从而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消化吸收。此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导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力的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源上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3.2 全方位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构建校内校外教师队伍 为鼓励教师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经济的真实运行过程,可从以下几种途径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第一,增加国际经济学教学任务的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把教师调到与国际经济学相关的公司或部门挂职学习,这些公司或部门有外贸企业、统计部、金融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等。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聘请与国际经济学相关的兼职教师。可引进外经贸实际工作者加入本专业师资队伍,补充校内教师的不足。

3.3 努力提高和完善教学内容,并鼓励参与式双语教学 国际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国际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教学应努力不断地提高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多样化并且符合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由于国际经济学培养的人才是跨国际的,所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经济学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用英语讲解知识点,营造用英语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氛围。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真正落实到英语教学。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均,教师还得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多端,教师还得以实事为基础,增强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做到内容的与时俱进。学校应积极建立学生实践模拟基地,让学生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学校应建立起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课程网站,广泛整合和应用除教材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听、cai 课件、网络教学等。学生可以有效运用网络知识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扩展自己的水平。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8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法学院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材中,陈安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不少法学院的授课教师所采用。该教材根据陈安教授的“国际经济法学边缘性理论”确定了比较庞大的内容体系,包括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等八个部分。经过多年的研讨,该理论已为我国绝大多数国际经济法学者所认同。不少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教材也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内容体系。对于初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直接接触和感性认识,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庞大的内容体系往往使得他们感觉无法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该学科内容。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的讲授需要进行选择、突出重点,另外,还要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和内容体系,为此,该学科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基于上述情况,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学习和教学都存在较多困难的课程,它包含与国内法不完全相同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不但要求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公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因此,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授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突出的法学专业课程,根据作者的教学心得,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结合其鲜明特点来运用教学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与传统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系庞大,而且包含学生不熟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背景——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可是,教师是无法在五六十个课时内将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制度充分展示给学生的。为此,很多法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等选修课程,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各项制度。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的特点。换言之,在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重视该学科基本理论的讲授,尤其是与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践相结合,展开介绍国际经济法部门法中的各项法制。例如,对于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国际经济条约,一方面要强调国际公法中的国际条约法原理与其学习上的密切关联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条约法原理讲授具体的国际经济条约,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能够明确学习国际经济条约的角度,又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事实上,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也是由其基本理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国际法体系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法律体系,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法学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基础就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包括讲听式或讲记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和记笔记,因为课时有限,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不多。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背景。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其形式有些刻板枯燥,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省去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而且可以形象地展现抽象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就要提高,换言之,课件的内容应该丰富充实,扩展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授,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突出讲授课程内容的重点,指出难点内容并作出分析,拓宽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国际性与双语教学方法

 

作为国际法法律体系的主要部门法之一,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具体制度具有突出的国际性特征。这是由其调整对象——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渊源是国际经济条约,此外,对于国家经济关系或国际经济活动的规范,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制定了大量的国际软法文件。就这些内容而言,外文尤其是英文的条约文本或相关文献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双语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广泛提倡的教学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等一些高校法学院陆续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对其双语教学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不过,目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瓶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例如,合适教材的选择、教师资源短缺和师资培训、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问题[1]。另外,国际经济法学的课时已明显不足,如果完全采用双语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是较大的,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过,就国际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一定内容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是很有裨益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性的认识。例如,国际经济条约的英文文本往往是作准文本,以其作为讲授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条约规定,而且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律英语的学习,提高他们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等选修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倒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2]。尽管上述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对于培养既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又熟悉外语的、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发展改进是法学(包括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就国际经济法学的国际性而言,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说来,在国际法的理论中,国际法的立法主体就是国际法主体——国家自身,具体而言,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国际条约的制定者就是条约的缔约国。在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时,主权国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其国内法制。国际经济条约是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时,教师有必要介绍各国相关国内法制的主要特点,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条约的缔结以及国际习惯法的产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深化学生对国际经济立法问题的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发展性与网络教学方法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作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性是明显的,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也随之变化发展着。当代国际经济立法的主导者仍然是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国际经济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而他们的网站则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制定、修订的信息。例如,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公法的编纂和逐渐发展的有用资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法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制度的重要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货币金融法的主要资源等。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和追踪了解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实时了解国际经济法制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一部分,其运用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一般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及通过网络课堂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等方式之外,网络教学的形式应该更加广泛地实现对互联网资源的真正利用,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南方中心等有关政府间国际组织和第三世界网络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网站,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动向及其发展趋势。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经常、及时地了解网络资源,而且要把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教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这种重视网络资源的网络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性法学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变“以教材为中心” 为“教材和课外读物并重”,变“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堂与课外并重”,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变“以学会为中心”为“以会学为中心”[3]。

 

另外,鉴于国际经济法学的综合性、边缘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说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国际商法、国际私法、各国的涉外经济法及民商法等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交叉与重叠。

 

综上可见,在授课当中,教师应当根据法学课程的特性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繁复与学习方法的强调

 

如前所述,用以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涉外经济法、民商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的边缘性综合体。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性法学学科[4]。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边缘性学科,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现了突出的繁复性特征。为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内容体系,教师必须重视在授课之初向学生介绍并强调学习方法的有关事项。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制度的角度和路径;其次,告诉学生学习资料的类型、种类和不同学习资料的研习方法;第三,告诉学生必要的学习工具,如工具书、重要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主要的网络资源;第四,提醒学生保持对重大国际经济活动或事件的关注等。其中,外文资料及其学习方法是教师应当着重介绍和强调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外文资料的学习。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推动学有余力又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知,锻炼其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除了学习方法之外,学习思维和视角也是教师应当提醒学生的。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和繁复性都要求学习者采取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性的研究视角,其视野应当始终关注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关系。

 

五、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互动式教学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采纳。

 

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案例和现实案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论、立法实践和争端解决实践的理解,尤其是其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增强其实际运用法律资料的能力,使其能够逐渐积累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设计和运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当对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呈现、案例的思考问题、案例教学的目标和案例评价总结等环节进行精心准备。

 

在案例教学中,首先,案例的选择需要体现案例的教学价值,实现上述案例教学的目标。其次,案例教学的时间需要合理计划。一般而言,案例教学适宜安排在一章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之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案例分析总结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提示有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和案例问题的解决,而且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

 

又如,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视角和视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某些问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首先,问题的选择需要考虑该问题涉及的法律原理和法律实践,考虑体现问题讨论价值的争议性。其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辩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论证、相互评论、敢于质疑。最后,在评议总结时,教师应当提示学生注意相互之间的学习,尤其是彼此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使学生明确辩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而获得丰富的思维视角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通过辩论澄清模糊认识,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性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实现知识的升华,以及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5]。该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氛围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其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6]。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希望教师能够讲授与司法考试有关的问题。笔者认为,授课当中兼顾提及司法考试的知识点,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概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9

地缘经济是与地缘政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转变而逐步形成的。学术界一致认为,最早提出地缘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爱德华 路特瓦克,他于1990 年发表《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冲突的逻辑、贸易法则》一文,并使用了地缘经济这一概念。地缘经济实际上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新兴起的一门国际关系理论。陆大道认为,地缘经济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基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形成的合作、联合或竞争、对立乃至遏制等经济关系。并认为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是同一本质问题的不同表现。认为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理论逐渐从二战前的独立学科发展到二战后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不断融合的过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地缘经济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从理论孕育到目前理论框架的基本构建,从地缘经济理论本身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理论孕育期、理论萌芽期、理论初创期。

第一阶段是二战后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时期,学者们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在这种实践背景下,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等角度对地缘经济现象进行理论解释,为地缘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地缘经济理论的孕育时期。从经济学视角,按照时间先后,经济学家分别从古典贸易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贸易理论等角度解释了地缘经济合作现象;从政治学视角,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等都从自身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区域合作的政治动因和必要性;从地理学视角,用空间相互作用解释地缘经济合作现象,并认为对流、传导、辐射是空间相互作用的三种主要方式。

第二阶段由于国家间固有矛盾冲突的存在和经济合作的松散性质,导致多数经济合作联盟的瓦解和国际经济贸易的颓靡,此时盛行的地缘政治学成为学者们研究地缘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从而为地缘经济理论创立作了直接准备。此时的地缘政治学已经从单级论、一元论、对抗论、唯政治军事论,转变为多级论、多元论、合作论、政治军事与经济生态并重论,实际上,这一阶段已经出现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转变的苗头,经济实力成为了地缘政治的一项最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阶段是冷战结束后的阶段。张丽君认为该阶段经济第一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首要因素,传统的地缘政治学逐渐让位于新的地缘经济学。地缘经济成为地缘政治新的外在形式。欧美各国的学者,立足本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地缘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美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意大利学派。但是这些学派的观点都没有完全脱离地缘政治理论的影响,更像是从新的视角解释地缘政治现象,并借助地缘政治的理论体系逐步建构起地缘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地缘经济理论的流派划分

由于地缘经济学理论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理论,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而实际上,在理论研究中,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流派,形成了两个研究中心,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洲,欧洲中心以俄罗斯和意大利为代表。

美国学派:在三个学派中,美国学派是对自由市场最为推崇的学派,也是最为强调经济因素的学派。该学派几乎用纯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地缘经济现象,认为地缘政治冲突正逐步被地缘经济利益所取代,国家和地区与跨国公司一样,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参与者,以收益和成本为利益衡量的标准,最大限度的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维持良好的国际经济关系。相对于地缘政治注重国家边界和位置而言,地缘经济更侧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或实现自身的某些经济利益,国家要尽可能地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运用经济、金融手段,对目标国进行经济影响,而不是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

意大利学派:该学派是地缘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融合发展的推崇者,认为地缘经济学的发展是以地缘政治研究为基础的,地缘经济学实际上是经济地缘政治学,政治和经济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该学派将经济现象与政治目标挂钩,通过两者的双向互动,来确定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行为。例如,他们认为外国投资一方面能促进发展,但另一方面会造成贫困化,这就是典型的将地缘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表现。

俄罗斯学派:强调地理因素对地缘经济学的影响和试图构建一般化的地缘经济分析模型是俄罗斯学派的典型特点。该学派试图通过将包括气候、地理特点等影响国际地缘经济关系的因素全部纳入分析框架,来建构起能够实现国家间战略利益均衡和避免技术模式碰撞的一般化的地缘经济分析模型。

(三)地缘经济理论国内研究进展

由于现代经济理论是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所以,国内对地缘经济理论的研究也是晚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其基本理论框架也是源自欧美。我国早期对地缘经济的研究主要是以加强跨国合作为目的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的区域是东北亚和东南亚,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陈才、刘继生、王勤、施本植等,他们都是从加强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研究特定区域的开放发展问题,并未特别明确地提出地缘经济的概念,也并未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地缘经济基本理论框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学者们开始觉察到欧美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动向,并将其纳入中国实际,在我国特有的条件下,验证并发展了国际地缘经济理论。

1. 地缘经济理论的认识

由于地缘经济理论多学科交叉的性质,不同的学者对其理解的角度也有差别,有学者认为地缘经济是对地缘政治理论的延伸,是一种后地缘政治学,虽然地缘经济理论将竞争形势从军事、外交转变为了经济、贸易,但在精神实质上,它只是继承了权力政治理论,并从经济角度进行了补充;也有学者将地缘经济理论狭义的看作是国家战略目标实施的一种手段,是从地缘经济角度应对挑战和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构想;更多的学者则是将地缘经济理论看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匹配、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市场,以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和本国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经济理论。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地缘经济理论的理解更倾向与最后一种解释,虽然不否认地缘经济对地缘政治的历史继承性,并且是为地缘政治服务,但是,我们更加倾向于将地缘经济理论归结为一种经济理论,因为过于复杂的理论关系会造成理论体系难于构建的后果。

2. 地缘经济系统理论

陈才认为地缘经济系统也叫地缘经济区,一般是指地区位置邻近或地体毗邻的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地域组织形式。黎鹏总结了地缘经济系统(区)普遍存在的主要特征,认为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能够加快世界空间经济系统的融合,能够为参与国或地区提供更多的外部发展空间和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能够为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国际合力,提出了构建生产型地缘经济系统的操作思路。李红等通过贸易网络分析,解释了地缘经济系统中贸易伙伴国或地区在各自网络中邻近关系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促进贸易合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3. 地缘经济战略理论

所谓地缘经济战略是指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地缘经济空间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资源,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总体构想。根据地缘经济空间的范围,地缘经济战略可以分为国际区域战略、国家战略和地区战略。段进军、陆大道从国际层面,分析了世界主要大国在东亚地区的地缘经济战略,认为要制衡美日,必须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地缘经济合作,并要不断促进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王志民从国家层面,分析了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不断增强的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地缘经济空间,有利于中国在不打破现有国际秩序的前提下,成为世界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但是仍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吴垠、唐剑从地区层面,分析了我国在南海的地缘经济战略,认为中国南海地缘经济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体系中的一环,其主要功能在于使用一切国家资源,通过分配任务和协调行动来妥善解决这一领域中的经济、政治、外交等问题,有时为了服从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还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并制定放眼长远而又务求实际的战略政策。

二、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背景

(一)全球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态势与走向

地缘经济格局(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地缘经济板块)是指在一定宏观区域范围内的国家或地区组成特定的区域经济集团,集团内部进行着密切的经济联合,尤其是社会再生产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共同调节,以维护集团内部成员的共同利益与发展。二战前,世界经济格局以英国为中心,西欧各国围绕英国形成了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带。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各国受到战争的影响程度不同,战后欧美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再加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也开始发生剧烈的动荡。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

二战结束后,由于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一直以两大经济体系为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政治上,两大经济体系分属不同的阵营,局部还存在着军事冲突和斗争,这使得两大阵营之间在经济上来往甚少,而两大经济体系内部经贸往来则较为频繁。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随着日、德经济的快速恢复,在两大经济体系的框架下,又形成了四个地缘经济集团,即以英、德、法、意为主的欧共体经济集团,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经济集团,以日本为主的亚太经济集团,以苏联为中心的东欧经济集团。四大经济集团的目标都是保护本集团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经济一体化的方法和手段,扩张本集团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经济共同体多少都带有政治遗留的问题,所以都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经济合作组织。

2. 苏联解体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苏联解体、华约组织解散、东欧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已完全崩溃。从而世界范围内的地缘经济格局从四大经济集团减少为三大,即: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圈。有学者认为,随着日本和欧共体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急剧削弱以至丧失。但是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单纯从国家层面考虑经济实力,已经不能满足冷战后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经济竞争的需要。邓瑞林就认为美国经济不是衰落,而是相对的削弱,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北美、欧洲和亚太成为世界上三大地缘经济区。史敏认为世界经济体系也将逐步形成由美、日、欧三驾马车主导的格局。

3.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1997 至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影响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一次大型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亚洲,但是除了对亚洲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以外,对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影响。危机之后,日本在东亚乃至世界中的相对地位下降,美国不但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甚至因危机受益,其经济霸权地位有所上升,危机还进一步促进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了东盟与区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国与区外国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受危机的影响不大,其在亚洲的经济地位逐渐与日本平起平坐。可见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是东亚内部,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的地缘经济格局发生微调,北美经济实力略增而东亚实力略减。东亚经济体内部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日本一支独大,逐渐转变为中、日、东盟协调发展。

4.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现在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点是美国金融界,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和美元的强势地位,这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是世界性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金融危机对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对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分析也越来越具体。金芳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金融格局、国际贸易格局、国际投资格局、国际生产格局、国际经济协调格局等6 个方面探讨了次贷危机对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陈继勇等则在金芳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规模、世界经济治理格局两个维度来分析危机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胡艺等则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作为新的变量加入分析框架,认为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动不再是发达国家之间内部力量的再分配,而是新兴发展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角力。

总结以上学者对危机过后世界地缘经济格局新变化的认识,可归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贸易、金融、投资等都从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力开始被新兴经济体所稀释;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世界经济管理格局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诚然,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这次危机的胜利者,中国在2010 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巴西、俄罗斯等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不断涌现,正逐渐打破已有的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使得世界经济逐渐扁平化。但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的综合实力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尚有距离,且共同面临发展模式转换的问题,因此现有西方主导的传统世界地缘经济格局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走势

1.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发展历程

1967 年东盟成立,但是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下,东盟国家内部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并未有实质性行为,之后,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东盟主要国家增强了对美国的依赖性,与中国只是保持低水平的民间或者半官方的贸易往来,贸易量占总贸易额的比重极小。20 世纪70 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步入正常化,依附于美国的主要东盟国家也纷纷调整对华政策,加强与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往来,相应的中国也调整了自己的地缘经济战略,肯定东盟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中的积极作用,迈出了改善与东盟关系的步伐。但是该阶段双方的经贸往来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个别东盟国家对中国仍然实行贸易禁运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事例。随后中国与东盟某国的军事对抗,曾一度导致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往来陷入冰点。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合作领域从经贸往来,扩展到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贸易量也不断扩大。1996 年第29 届东盟常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中国由东盟磋商伙伴国升格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在随后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同时力所能及地为东盟国家提供经济支持,避免东盟部分国家被金融危机摧垮,这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2004 年开始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黄金10 年,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进入全新的时期。经过10 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2.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强度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地缘经济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竞争性关系和互补性关系。程永林、邱丹阳按照地缘经济依存度和互补性,将我国的国际开放格局划分为三大圈层。第一圈层:与中国互补性最强,地缘、人文优势条件最佳。范围大体包括大中华经济圈、中国与西欧北美经济圈、中国与东北亚经济圈;第二圈层:与中国互补性次强,地缘、人文优势良好。范围大体包括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圈、中国与中亚经济圈、中国与西亚经济圈;第三圈层由于与中国的地缘联系较弱,基本上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边缘层。东盟国家作为第二圈层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对外开发地缘经济空间的重要区域。苏东辉等运用多元统计方法,更加精确的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内部各个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强度。认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资本利用率和利用数量上互补性较强,与泰国在资源转换效率上互补性较强,与越南在资本转换效率和劳动效率上互补性较强,与柬埔寨和缅甸在资源与产品外向流动上互补性较强,与新加坡在劳动效率上互补性较强。

3.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趋势

2013 年9 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提出了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倡议,这被视为是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势。升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着重提升双方的贸易质量,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以扩大双向投资的发展,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金融服务以及海上合作等。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从目前来看,主要面临几大考验,一是,美国重返亚太就是冲着削弱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而来;二是,南海部分岛屿主权争端矛盾上升,个别东盟国家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在中国还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尽快解决争端问题,三是,东盟优先建设东盟共同体,分散了对升级版的关注;四是,个别国家担心进一步开放会给本国产业带来冲击。针对这几大考验,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梁颖提出一方面要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和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强陆路、海路基础设施、金融、产业等方面的合作。邓应文则认为加强中国东盟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和青少年互信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必备条件。高歌则以广西边境自由贸易区为例,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探讨了自贸区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三、已有研究未及问题与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理论研究方向选择

(一)已有地缘经济理论研究未及问题

国内外对地缘经济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按照今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趋势,以及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实践的需要,已有相关研究存在许多未及或未深入研究之处:

一是已有相关研究没有系统地结合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新趋势与时代特征系统的研究地缘经济理论发展前沿与进一步综合创新的理论空间与应用空间探索。

二是已有相关研究没有系统地考察与分析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没有系统分析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在地缘经济演化进程中的影响机理、影响方向与路径、驱动力大小与驱动传导机制;构建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逻辑与路径网络关系,揭示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体系对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动因与驱动方向、影响特征与影响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趋势。

三是没有系统地结合全面开放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综合国际地缘经济环境,以及开放发展对开放经济战略的构建与实践需要,结合新形势系统研究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地缘经济理论创新,系统开展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影响开放经济战略要素分析、揭示开放经济战略的地缘经济战略环境要素构成、更替组合规律以及与开放经济战略的互动关联路径,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动态机理与因果路径,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特征、规律与趋势对开放经济战略的影响动因、影响机理与互动关联模式,以及地缘经济格局下开放经济战略构建实施的实践方法等。

四是没有从国际视角与国家开放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对地缘经济关系及地缘经济博弈演化的契合与对接问题,没有系统分析揭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良性互动的主要结合点;没有深入研究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的要素及其指标层次与指标体系;没有深入研究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关联支点与耦合机制,以及避免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不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影响的机制;没有系统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与深化中国东盟合作要求及其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关联耦合与相互促进等问题。

五是没有系统研究在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东南亚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我国新型周边经济外交战略的定位与调整,以及研究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面向东盟开放发展战略定位与优化布局等重大问题。

六是没有系统研究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中国东盟跨境产业网络分工与我国产业开放战略的构建与实施管控,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地缘经济新格局,研究跨境产业网络分工演进的关联与互动,高端价值链的产业开放战略构建与实施管控等问题。

七是没有系统研究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流空间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的关联互动特征与规律、相互关联运动方向与趋势,互联互通中的信息技术战略地位与作用途径,互联互通建设的空间博弈竞争合作与战略布局,新阶段面向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升级的方向、内涵、要求与策略等问题。

八是没有基于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博弈背景,系统研究地缘性国际金融合作理论与金融市场一体化关系理论,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化合作中金融市场一体化需求,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区域化关联程度的综合测评与存在的问题,中国和东盟金融市场一体化战略构建和实施的政策支持等问题。

九是没有系统研究在国际地缘经济格局及其演化博弈条件下,地缘经济关系与多边博弈关系及其与信任关系消长理论问题,地缘经济关系多边博弈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信任关系及其风险特征问题,地缘经济关系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信任关系风险分析与测评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信任、政府信任与制度信任机制建设战略的建构问题,面向东盟开放的经济合作中信任危机的处理机制等。可见,已有研究成果并没有系统研究和解决上述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方法论问题,需要对今后的地缘经济理论研究做出思考。

(二)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理论研究方向思考

1. 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问题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时空规律支配的前沿研究与创新方向,揭示新阶段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特征、规律、趋势并思考、探索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模型的理论研究,以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拓展地缘经济理论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基于地缘经济理论核心内涵与核心思想,科学全面搜罗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系统分析其在地缘经济演化进程中的影响机理、影响方向与路径、驱动力大小与驱动传导机制,从而建立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逻辑与路径网络关系,揭示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体系对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动因与驱动方向、影响特征与影响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趋势,由此建立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模型系统阐释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模型分析与应用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关联规律,影响因素及驱动因子分类与组合模式(类型),影响因素及驱动因子对国际地缘经济演化的关联互动机理与关联互动调控路径等,形成特定内容构成的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新学说理论内涵,极大地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拓展地缘经济理论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

2. 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开放经济战略关联互动理论问题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前沿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创新研究,探索创立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开放经济战略关联互动理论模型的内在理论规律与关系,以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地缘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基于地缘经济理论基础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的核心思想内涵,结合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与战略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思维与方法,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背景下地缘经济理论应用方向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创新,结合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开放经济战略要素关联分析,来梳理开放经济战略的地缘经济战略环境要素构成、更替组合规律以及与开放经济战略的互动关联路径,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开放经济战略要素关联互动的关联方式与方向、关联强度、关联动态机理与关联因果路径等,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特征、规律与趋势对开放经济战略的影响动因、影响强度、影响机理与互动关联模式等,由此构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开放经济战略关联互动理论模型。并系统阐释该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开放经济战略的地缘经济战略环境要素指标识别与选择,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开放经济战略的关联互动机理与关联互动调控路径等。由此极大地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拓展它们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

3. 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理论问题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与规律,结合博弈理论思想与现实,探讨国际( 特别是中国东盟区域) 地缘经济演化博弈格局及动态趋势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的契合点与链接平台,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理论模型,以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博弈理论、点轴(交通经济带)理论及相应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拓展它们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通过深入分析地缘经济理论与博弈理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交合区间,以取得地缘经济博弈演化叠合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在国际地缘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新阶段,在共赢性目标、共同性需求与平等合作基础上,系统分析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与地缘经济博弈演化关联耦合的最优目标,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建立一套国际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地缘环境指标,分析揭示其中地缘经济博弈演化具体指标的构成、动态组合与动态影响,研究一带一路与地缘经济良性互动的主要结合点,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指标层次与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关联支点与耦合机制,建立避免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不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影响的机制。

由此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理论模型,阐释该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一般化理论分析框架与理论分析思路,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联耦合机理与关联互动路径,契合点链接方法与协调机制等。由此极大地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博弈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或交通经济带理论等,拓展它们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

4. 多维度的地缘经济与分领域开放经济战略建设实施的理论与方法论思路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10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法学院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材中,陈安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不少法学院的授课教师所采用。该教材根据陈安教授的“国际经济法学边缘性理论”确定了比较庞大的内容体系,包括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等八个部分。 经过多年的研讨,该理论已为我国绝大多数国际经济法学者所认同。不少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教材也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内容体系。对于初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直接接触和感性认识,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庞大的内容体系往往使得他们感觉无法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该学科内容。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的讲授需要进行选择、突出重点,另外,还要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和内容体系,为此,该学科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基于上述情况,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学习和教学都存在较多困难的课程,它包含与国内法不完全相同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不但要求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公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因此,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授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突出的法学专业课程,根据作者的教学心得,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结合其鲜明特点来运用教学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与传统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系庞大,而且包含学生不熟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背景———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可是,教师是无法在五六十个课时内将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制度充分展示给学生的。为此,很多法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等选修课程,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各项制度。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的特点。换言之,在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重视该学科基本理论的讲授,尤其是与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践相结合,展开介绍国际经济法部门法中的各项法制。例如,对于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国际经济条约,一方面要强调国际公法中的国际条约法原理与其学习上的密切关联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条约法原理讲授具体的国际经济条约,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能够明确学习国际经济条约的角度,又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事实上,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也是由其基本理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国际法体系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法律体系,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法学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基础就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包括讲听式或讲记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和记笔记,因为课时有限,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不多。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背景。 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其形式有些刻板枯燥,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省去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而且可以形象地展现抽象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就要提高,换言之,课件的内容应该丰富充实,扩展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授,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突出讲授课程内容的重点,指出难点内容并作出分析,拓宽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国际性与双语教学方法 作为国际法法律体系的主要部门法之一,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具体制度具有突出的国际性特征。这是由其调整对象———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渊源是国际经济条约,此外,对于国家经济关系或国际经济活动的规范,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制定了大量的国际软法文件。就这些内容而言,外文尤其是英文的条约文本或相关文献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双语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广泛提倡的教学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等一些高校法学院陆续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对其双语教学正在进行积极探索。 不过,目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瓶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例如,合适教材的选择、教师资源短缺和师资培训、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问题[1]。另外,国际经济法学的课时已明显不足,如果完全采用双语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是较大的,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过,就国际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一定内容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是很有裨益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性的认识。例如,国际经济条约的英文文本往往是作准文本,以其作为讲授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条约规定,而且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律英语的学习,提高他们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等选修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倒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2]。尽管上述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对于培养既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又熟悉外语的、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发展改进是法学(包括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就国际经济法学的国际性而言,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说来,在国际法的理论中,国际法的立法主体就是国际法主体———国家自身,具体而言,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国际条约的制定者就是条约的缔约国。在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时,国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其国内法制。 国际经济条约是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时,教师有必要介绍各国相关国内法制的主要特点,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条约的缔结以及国际习惯法的产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深化学生对国际经济立法问题的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发展性与网络教学方法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作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性是明显的,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也随之变化发展着。 当代国际经济立法的主导者仍然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国际经济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而他们的网站则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制定、修订的信息。例如,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公法的编纂和逐渐发展的有用资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法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制度的重要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货币金融法的主要资源等。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和追踪了解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实时了解国际经济法制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一部分,其运用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一般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及通过网络课堂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等方式之外,网络教学的形式应该更加广泛地实现对互联网资源的真正利用,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南方中心等有关政府间国际组织和第三世界网络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网站,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动向及其发展趋势。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经常、及时地了解网络资源,而且要把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教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这种重视网络资源的网络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性法学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变“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和课外读物并重”,变“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堂与课外并重”,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变“以学会为中心”为“以会学为中心”[3]。 另外,鉴于国际经济法学的综合性、边缘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说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国际商法、国际私法、各国的涉外经济法及民商法等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交叉与重叠。 综上可见,在授课当中,教师应当根据法学课程的特性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 四、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繁复与学习方法的强调 如前所述,用以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涉外经济法、民商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的边缘性综合体。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性法学学科[4]。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边缘性学科,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现了突出的繁复性特征。为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内容体系,教师必须重视在授课之初向学生介绍并强调学习方法的有关事项。 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制度的角度和路径;其次,告诉学生学习资料的类型、种类和不同学习资料的研习方法;第三,告诉学生必要的学习工具,如工具书、重要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主要的网络资源;第四,提醒学生保持对重大国际经济活动或事件的关注等。其中,外文资料及其学习方法是教师应当着重介绍和强调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外文资料的学习。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推动学有余力又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知,锻炼其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除了学习方法之外,学习思维和视角也是教师应当提醒学生的。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和繁复性都要求学习者采取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性的研究视角,其视野应当始终关注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关系。 五、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互动式教学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采纳。 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案例和现实案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论、立法实践和争端解决实践的理解,尤其是其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增强其实际运用法律资料的能力,使其能够逐渐积累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设计和运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当对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呈现、案例的思考问题、案例教学的目标和案例评价总结等环节进行精心准备。 #p#分页标题#e# 在案例教学中,首先,案例的选择需要体现案例的教学价值,实现上述案例教学的目标。其次,案例教学的时间需要合理计划。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适宜安排在一章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之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案例分析总结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提示有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和案例问题的解决,而且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 又如,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视角和视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某些问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首先,问题的选择需要考虑该问题涉及的法律原理和法律实践,考虑体现问题讨论价值的争议性。 其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辩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论证、相互评论、敢于质疑。最后,在评议总结时,教师应当提示学生注意相互之间的学习,尤其是彼此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使学生明确辩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而获得丰富的思维视角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通过辩论澄清模糊认识,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性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实现知识的升华,以及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5]。该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氛围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其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6]。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希望教师能够讲授与司法考试有关的问题。笔者认为,授课当中兼顾提及司法考试的知识点,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概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国际经济法学的学科特性来采取和创新教学方法,而且,应当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运用多层次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11

2017年2月26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并举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区域发展: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为主题,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响应。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工作执行小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应邀接受了包括《财经界》在内的媒体采访。

问:我们知道,当前关于区域经济的组织已经有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成立“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论坛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曹文炼:经济区域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和重要热荨G域经济研究主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研究如何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各级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首先由范恒山、杨开忠、金碚、肖金成和我本人,我们五人倡议提出。我们各自在不同岗位,都长期组织参与有关区域经济的大量研究工作。后来,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三个机构共同发起,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和中青年新锐加入。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嘉宾合影

这一论坛将打造一个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深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推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问:论坛成立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曹文炼: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十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定实施我国深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同时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政治新形势,不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分化态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许多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成立,旨在更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问:“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组织特点是什么?

曹文炼:论坛成员由长期致力于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组成,分为荣誉成员和正式成员。论坛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和自由讨论、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论坛工作机构为论坛工作执行小组。论坛工作执行小组负责论坛成员的推荐、研讨会议的组织和涉及论坛的有关事项的研究审议。论坛成员在论坛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遵守国家法律规定,论坛成员中如有违法行为受到法律追究的自动除名。

我们与目前国内其他50人、40人论坛的不同特点,主要在于研究领域的专业性,专注致力于区域经济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此外,我们不像其他论坛设立领导机构或和学术委员会,论坛成员分为荣誉成员和正式成员,不论级别和职称高低,均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由上述五位论坛倡议人组成论坛工作执行小组,履行论坛召集组织等职责。论坛工作执行小组秘书处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三个发起单位都派人参加,负责论坛日常工作。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37-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 我国开拓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作为迅速发展的国家间交往内容,在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引言

就课程内容而言,国际经济技术与合作是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之一,主要阐述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各种具体形式、原因、效应,强化学生关于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经济合作工作和国际化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一个新兴的经济范畴,也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但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相比,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设置要晚得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课程中。[1]近30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影响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的重视,现已成为国贸类专业骨干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性无庸置疑。高校国际经济技术与合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掌握国际经济技术与合作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国际经济技术与合作的基本形式、理论、政策和实务的新型人才,为发展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经济合作事业奠定一定的理论及业务基础。

然而,与国际贸易等课程相比,目前对于高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的教学研究无论从成果数量及探讨深度上而言都明显不足。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迫切需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思考与探讨该课程的改革与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作用,给学生今后从事涉外经济合作事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及业务基础。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本身的特点加大了课程教学难度

和高校国贸类专业其它核心课程相比,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虽然涵盖了如同国际贸易学中所包含的理论性、原理性教学内容,但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目的并非与其它课程的知识性教学那样,能让学生简单记忆,而仅是为后面的操作性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又包括大量的操作性内容,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务课程相比较而言,本课程的实物教学部分并不那么系统与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具有既非纯理论性也非纯操作性的特点,使得简单的阐述与单纯的案例分析,都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该课程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2.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内容设置过于庞杂,与其它学科重叠较多

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学习,约40~50学时。然而从课程内容上看,该课程包含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中国利用外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技术转让、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租赁、国际发展援助、国际经济合作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等。在仅有的40~50个学时中,要想把十几项内容都讲深讲透,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学会实务操作,往往杯水车薪,可望而不可及。此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的内容设置中,还存在明显的学科重叠。该课程与本科国贸类专业的其它课程的内容有着较多的重复部分,不论是作为经典教材的卢进勇主编的《国际经济合作》,[2]还是较新出版的吴朝阳编著的课程教材,[3]其中都有与其它课程重叠的内容。如“跨国公司创建与并购”与国贸类专业的“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的课程内容重叠;“投资基金”与“国际金融与投资”重叠;“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学”及“服务贸易学”课程内容重叠。这些重叠部分,不但浪费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很难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目前该课程在大部分高校中仅安排了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单一,很少专门安排训练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的实验课程。虽然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缺乏实践与应用,往往出现理论与操作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例如在讲解“国际间接投资”时,尽管教师把国际债券、国际股票、投资基金、国际证券投资分析等理论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但缺少实践环节的支持与帮助,使得学生仅仅是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这些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了半天,到应用的时候还是不会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教材建设不尽如人意

教材建设对于课程至关重要。然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的教材建设与“国际贸易”等高校国贸类课程相比,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着明显的不足。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目前国内现有的教材至少有上百种,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类教材仅有三十余种。而这三十余种教材中,大部分都是泛泛而谈,人云亦云,特点不突出,精品甚少。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课程设置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不足,教材建设还不成熟,尚在完善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该课程教材的编著者大部分为长期从事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动手能力大多不足,真正参与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过程者很少,因此制约了该课程教材的纵深发展。

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