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设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7:33

ppt设计论文

ppt设计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67-04

一、研究背景

目前,教学PPT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中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文献整理发现,教学PPT设计后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PPT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①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密度较大。在整个教学PPT中,文本、图片、动画等都是信息,每个信息所包含的密度是不同的。但是,并不是信息的密度越大越好,而要将信息密度把握适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PPT中信息密度的多少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②设计风格不统一。一些设计者设计教学PPT易轻视整体设计风格,使版面风格不统一,大大影响了教学内容传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③缺乏亮点。在教学PPT中要体现出设计亮点,要利用视觉焦点法和对比法,考虑教学PPT颜色明暗、图形排列和动静结合。这样设计出的教学PPT才会吸引学习者去学习。④总结不完善。部分教学PPT在结束时只是简单的回顾所讲内容,并没有系统性的概括。所以,教学PPT要做到有逻辑性的概括:首先回顾内容,把前面所讲内容简单的梳理一遍,强调主要观点;然后,整理逻辑,梳理观点间的联系,将信息系统化;最后,提出结论,结论要明确。

教学PPT中呈现的内容杂、乱、繁、过,视觉效果没有达到清晰明了。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设计教学PPT考虑一致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一致性原则的意义是减少不相关自由度的一个集体操作模式,与认知功能的知觉、注意、感觉运动整合、学习、记忆、意识、决策等有联系[1]。

二、相关理论

1.一致性原则

梅耶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提出了七大原则,分别是认知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个体差异原则。我们重点讨论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当多余的文字、 图片、资源或无关材料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2]

梅耶通过对一致性原则的充分论证,得出结论:对于多媒体中增加不相关的词和图片、背景音乐和声音以及词与符号应遵循“少即是多”的原理。

2.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是指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够加工的信息总量,主要包括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工的总量,揭示出如果教学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信息超出了学习者短时记忆的容量,那么那些多余信息就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它会造成学习者的认知出现过载,从而损害其认知加工过程,影响学习的结果。[3] 根据人类认知加工的过程,应考虑有效信息的容量,选择有效信息呈现给学习者,使学习者的学习容量保持有限性,进而促使学习者的记忆空间得到最大有效利用。

3.容量有限假设

基于工作记忆模型,梅耶为多媒体学习的科学研究建立了第二个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即人在每个通道中一次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2]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和群体的视觉记忆容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表现在存储容量上,也表现在处理变化信息的能力上。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是制约视觉注意力的关键因素,工作记忆编码及其注意力的有效维持对视觉对象的认知和行动具有重要影响。[2]人类把视觉和听觉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在工作记忆中形成言语模型与图像模型,将人类长时记忆中的先前知识调用出来,与当前知识进行再度整合,进而存储在工作记忆中。而工作记忆的存储量就影响了人类大脑的记忆。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方法及问题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选取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所学专业,课堂使用PPT的频度,你认为课堂中使用的PPT存在哪些不一致的问题,如何才能使PPT更完善。

2.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对30名学生进行访谈,涉及到的专业分别有汉语言、数学、历史、地理、化学、英语、政法、经管、体育、物理10个专业。如表1所示。

3.数据处理

访谈后,针对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将整理的内容导入到NVivo11中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学PPT设计反馈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10个专业都会用到PPT进行教学,但使用的频度各不相同。汉语言、历史、地理、英语、政法和经管使用的频度较高,而数学、化学、体育、物理使用的频度较低。

教学PPT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通过对30名学生的访谈,我们将访谈内容绘制成学生对课堂使用PPT的看法表,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个别学生对教学PPT制作的效果满意,而大部分学生对内容、交互技术、文字、图片、动画等有不满意的看法。通过以上不同学科对设计教学PPT的不同看法,说明了教学PPT设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影响教学PPT设计的因素

用PPT进行教学时,PPT中包含许多媒体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便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因此,在使用PPT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多种媒体不同组合方式的使用。为探寻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学PPT设计的一致性,我们利用NVivo11,将收集到的访谈内容经过整理之后导入此软件中,经过软件分析获得影响教学PPT设计因素的词语云,如图1所示。

(1)每页所呈现的内容

教学PPT中每页所呈现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制作过程不要将大段文字复制粘贴到PPT中,这种大段文字的出现会给学习者造成视觉疲劳,降低了学习者的注意力。部分学习者可能会放弃观看PPT,而另一部分学习者可能会关注PPT上的内容,但由于教学PPT上的内容多而繁杂,造成学习者认知加工负荷,加大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

设计教学PPT时,应把大段文字进行简短概括,把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清晰简练的呈现给学习者,使教学PPT的容量适度,做到合理取舍。每页所呈现内容的知识点不应过多,要做到“少即是多”。有些设计者可能会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都搬到教学PPT上,这种堆砌的做法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PPT所选内容要真正做到“少即是多,少即是好”的原则。

(2)技术

教学PPT中还会渗入一些技术的运用,这些技术应具有易操作性、实用性、交互性。教学PPT设计要做到方便、简洁、灵活,易于操作者的使用。为方便学习者的学习,要合理设置好教学PPT界面上各部分技术的衔接,使这些技术更加实用。对于那些需要做出即时应答的教学内容,就需要设置交互性技术来帮助实现其功能。技术的使用要符合学习者的视觉效应,同一张幻灯片不要出现多种技术,避免杂乱无章,没有逻辑性,防止学习者只注重技术的使用而忽视了教学内容。

(3)设计

教学PPT的设计要突出重点,在同一PPT中出现的元素不应过多,减少学习者频繁关注无关信息的干扰。

①文本一致性。根据教学PPT版面大小,合理安排文本排放。字体的种类、大小以及字体色彩的运用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在整个教学PPT中,字体种类较少会给人一种文雅、精致的感觉,而字体种类较多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通常以粗细一致的非艺术字为主,所选类型要依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爱好设计。在教学PPT中,对于题目、目录、标题等具有标志性的信息,他们字体的大小要根据不同页面布局的标准进行合理缩放,把标志性信息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区分开,使页面整体看起来更加醒目,方便学习者学习。

教学PPT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的运用,如果色彩运用的好,给人的视觉效果就会眼前一亮。字体色彩要根据教学PPT整体背景进行合理搭配,将背景色彩作为标准色,选取一、两种色彩作为辅助色,但不要采用太花哨的色彩,因为这样会使学习者产生阅读困难,尽量色彩简单,避免学习者只关注色泽的转换,而忽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不同颜色的搭配,给学习者造成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是不同的,尽量减少干扰学习者学习的影响因素,使PPT整体效果达到和谐统一。

②图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教学PPT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除了文本需要保持一致性外,还需要将所选图片信息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性。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中的注意分离效应,当呈现图片和文本信息时,两者应该同时呈现,否则会造成注意分散,并且当学习者在头脑中将两者建立关联时需要占用额外的认知资源,会增加工作记忆负担。[4]当教学内容需要图片进行搭配时,要注意所选图片信息是否合适,只有图片与教学内容有联系时才可以将二者同时放在一起。如果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把它们放在同一张教学PPT中,此时的图片会对文本信息造成干扰,学习者除了加工文本之外,还需加工图片,而这张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就占用了大脑的记忆容量,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使大脑的有限记忆空间减少。

根据注意分离效应,图片与教学内容同时出现时,二者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重复表达同一内容,造成冗余效应。出现相同的内容,学习者在理解时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浪费精力。在包含文字和图片的同一张教学PPT中,学习者更倾向于观看图片信息。一方面这是因为图片具有把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特点,并且可视化较强,观看的瞬间就能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文字相比阅读速度更快。因此学习者对文本信息一瞥而过不进行深层阅读,忽视文本信息。另一方面,学习者认为只要简单了解图片就可以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图片呈现的信息固然重要,但文本信息我们也要认真阅读,有时文本信息包含了图片所不能表达的信息,这时就需要以某种强调的方式让学习者同时注意图片信息和文本信息。

③动画一致性。设计教学PPT时要注意动画的动静结合。通常在教学PPT中设置动画可以改变事物的呈现方式,能够有效的把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但是,太多的动画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学习。Lowe 的研究发现,对于新手学习者来说,他们更容易被动画中具有显著知觉特征的信息吸引,而难以关注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内容。Kettanurak 等人也证实,新手学习者缺少必要的知识来识别教学动画中最有用的信息,而且高速变化的动画也会对他们造成较高的认知负荷。[4]

将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静态信息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与动态信息同等的教学效果,就不要采用动画形式,避免动态对学习者的干扰。动画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不能简单的界定,而要因人而异。对于先前学习水平和年龄较低的学习者,他们的视觉会更多地集中在动画效果上,因为动画能够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起到强调作用,迫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相反,对于已有一定知识结构的学习者来说,动画的设置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他们除了要把教学PPT中的信息与原有工作记忆中的知识进行整合之外,还需要应对各种动画连续性转变的方式,这样的认知加工过程反而需要占用学习者更多的工作记忆空间,加大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因此,如何设置动画,什么地方需要设置,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

动画播放速度也是影响动画一致性的重要因素。动画速度的快慢极大的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果动画的速度太慢容易使学习者失去耐心,造成学习者工作记忆暂停,阻断了认知加工过程;而动画速度太快会使大脑高度紧张,造成视觉疲劳,学习者不太容易对信息进行记忆,工作记忆区域还没来得及对信息进行选择,更谈不上之后的组织与整合。只有把动画的速度控制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动画的速度才不会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干扰因素,才能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加深印象,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设计教学PPT时,尽量合理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材料,把大量的文本进行简化,要将图片与教学内容进行互补,合理选择动画的使用,避免教学PPT中有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

3.教学PPT设计方案及流程

通过以上分析,为了将一致性原则更好地运用在教学PPT中,我们绘制了教学PPT设计方案鱼骨图,如图2所示。

(1)了解教学对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制作不同类型的教学PPT。通过学习要让学习者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设计者要对所收集的材料以及教学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整体把握。

(2)制作。所选材料要做到简单易懂;确保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交互有效结合。

(3)设计。内容结构条理清晰;视听元素及交互活动合理排放在教学PPT页面中。

(4)试演。将做好的教学PPT进行播放。

(5)评价。通过播放查看制作效果从而进行修改。

一个优秀的教学PPT并不是盲目做出来的,它需要一定的步骤,因此我们绘制了教学PPT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流程图是制作教学PPT的首要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出优秀的作品,就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掌握,才能够有效地辅助设计者制定教学PPT。

五、教学成效及启示

1.教学成效

第一,教学PPT要合理选择材料,不仅要考虑学习者对所选材料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还要考虑教学PPT制作的效果是否与预期效果一致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排除在外,合理考虑文字、图片、动画的组合方式。只有适当的把各种教学材料组合在一起才能呈现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对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文字加图片的组合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得。对于不同认知风格和空间能力的学习者而言,多媒体学习效果也不一致,也就是说,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应当多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5]

第三,教学PPT要运用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

2.启示

设计教学PPT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涉及到许多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能力。在设计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将文本、图片、动画等信息合理地安排在恰当的位置。因此,在今后的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删除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遵循梅耶等人提倡的“越少就是越多”的理念,从而确保知识的有效性。[6]

参考文献:

[1] Matej Plankar,Simon Bre zan,Igor Jerman.The principle of coherence in multi-level bra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J].Information Sciencces,2013(111):8-29.

[2]郑旭东,吴秀圆,王美倩.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未来:基础、挑战与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17-22.

[3]王建中,曾娜,郑旭东.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15-24.

ppt设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微软1990年代开发了PPT软件,在此后的20多年里,这款软件极大地改变了外语教学模式,成为教师授课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近年来教育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我国现阶段PPT软件的使用一般都定格在教师施教的层面上,是一种“单向度人”的教学工具。( 于忠海,2012 )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学院英语教学的观察和研究认为,PPT软件的使用既可以是教师施教工具,也可以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1 软件与教学模式转变

PPT软件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文字和图片一起带进教室,这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PPT软件问世以前,国外教育先进国家就广泛地使用着图片图像进行教学。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有胶片幻灯机和薄膜投影仪。那时,我国课堂里除了一些挂图外,则较少地使用图片图像教学。长期教育技术上的差别导致了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教育水准的差距。回忆一下当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观看幻灯片的故事,能使我们认识到图片形象在认知过程中的震撼力量。鲁迅在《藤野先生》和《呐喊·自序》中都提到了在日本课堂里观看幻灯片的事。那是一些中国人被杀头或枪毙的幻灯片故事图片,围观的人群中有日本人,也有麻木的中国人。鲁迅回忆说正是这些幻灯图片,使他弃医从文,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鲁迅所言说的正是图片图象的教学效果。

时过境迁,近年来PPT教学课件将图片图像带进了课堂,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PPT软件也成了最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一般而言,PPT课件主要是在教学信息量和学生记忆模式上带来了变化。首先是信息传播量的增加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外语老师授课主要依靠口头和板书传递信息。老师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板书上,而学生则把时间花在抄录上,教学效率低下。使用PPT课件的不同在于,语料资料事先就制作在PPT页面上,实现了信息的大量传递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在认知模式和记忆模式上也带来了变化。过去,教师基本上是以单纯语言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虽然偶尔也使用教学挂图,但次数有限。PPT课件使图片图象的使用成了一种教学常态。从理论上讲,学生的识记行为,分为有意识识记和无意识识记。其中无意识识记的内容在头脑中存在时间短, 有意识识记的内容在头脑中存储时间长。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识记,有时是对口语的听觉识记,有时是对书写文字的视觉识记。学生注意力稍不集中,听觉识记和视觉识记就转化成无效的无意识识记。因此,当语言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图象时,学生识记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由此得到延长,强化了有意识识记。此外,学生的识记还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容易遗忘,意义识记保存长久。PPT课件中的图片图象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支持意义识记,使记忆保持长久。(郭庆然,2008) 国外认知理论研究表明,人类对于语言文字的记忆与图片的记忆模式不同。语言文字具有一套表示因果关系、类比关系以及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联系的复杂的明确标志。语言文字的记忆依赖于这些关系。 而图片的主要特征则是其视觉上的形象性,图像被认为比文字更容易获得传播。因此,在语言文字教学中,使PPT课件中的图片内容与文字内容相结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观察,目前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高等院校的课堂里,PPT教学课件的使用已经普及,实现了从单纯语言文字讲授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变革。然而,PPT软件的学生认知工具层面的意义以及方法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2 软件驱动的教学再创新

PPT软件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推进,源于它的从教师施教工具向学生认知工具的转变;一些看似偶然的在PPT使用方法上的创新,比如令学生利用PPT软件完成课后作业,存在着必然的普及与常态化趋势。

笔者最近对浙江台州学院的调研显示,该学院至少有两门外语类课程的教师,把PPT的使用作为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一项要求。一门课程是该学院的《商务英语I》。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教育部近年来确认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这门课程除了对同学进行商务英语语言的教学外,还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商务能力的培养。就外语专业的教学而言,英语语言教学为其优势,而加强商务能力培养的要求往往难以落实。为此,该院《商务英语I》课程设计了一系列虚拟的商务活动,要求同学通过PPT软件平台来完成。这些虚拟活动包括,虚拟公司组建,商务信封信笺设计,商务名片设计,员工服装守则制订,文档转换展示,组织结构图设计,图表制作与转换,音频视频编辑展示,商务报告报表制作,市场份额表达,营销促销计划设计,品牌标识和商标设计,产品和广告设计,工作流程设计,虚拟盘存表达,各种商务软件使用展示,群发邮件地址库的建立等近百种虚拟商务活动。要求利用PPT完成作业的课程并非只限于商务英语,该学院的英美国家概况课程也借助PPT软件带动学生学习。英语国家概况在外语类课程中是一种扩大知识面的阅读课程,内容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和英国等英语国家的综合知识。该课程课堂讲授内容量大而繁杂,以往教材倾向于使用数字和地图来浓缩讲授信息,因而大大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学生对这门重要课程的兴趣不高,不少学校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自修课。针对此种情况,该院《英美国家概况》课程老师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他们将每个单元分为两个基本部分,文本学习部分和利用互联网和PPT进行制作的学习部分。比如在主题为“民族”的单元里,除了一段基本英文学习外,学生被要求分组围绕“民族”这个话题,选择规定的子话题,利用互联网和PPT制作来完成学习作业,所涉及英语国家民族话题包括:少数族裔的体貌特征,书写语言的多样化,衣饰首饰的特征,族裔关系的演变,少数族裔对社会的贡献和政府政策等十几个英语子话题。又如在主题为“教育”的单元,除了英文文本学习外,学生利用互联网和PPT完成的十几个子话题包括介绍英语国家大学、国外校园暴力、、歧视等问题,还包括比较中外大学同异,接受留学生政策等。整个英美国家概况课程可供同学选择的PPT学习话题不下上百个。

台州学院的商务英语和英美国家概况教学实践有着较好的效果。学生利用互联网和PPT软件进行学习的热情十分高,他们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性和能力出乎教师的预料,学生对自己完成的PPT作业也感到自豪。在展示环节,学生表现出了对现代企业商务活动的理解,表现出了商务文案工作的能力,也表现出了对学习话题的研究能力。可以肯定,利用PPT软件作为学生认知平台是一个值得倡导的学习方法。

3 软件认知工具的新定位

学生利用PPT软件完成作业应该被认定为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在这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可以得到培养。以下仍以台州学院的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学生PPT作业的完成过程。这个分析表明,学生至少在9个方面可以获得商务知识和商务能力的培养。(1)团队能力:按规定每个PPT作业子话题均由学生小组完成,同学在团队作业中,可以学会互相依存,互相协作,从而培养了现代企业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2)审美能力:学生在PPT作业中,对素材的色彩,形状,布局,格调均有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审美和批评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3)设计能力:完成规定的商务英语子话题的PPT作业,无意间使学生进入了平面设计领域。商标设计、品牌logo设计、广告设计等均需要平面设计技巧。以前外语专业的学生一向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此,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了实践的机会。(4)自学能力:PPT作业的完成,要求对互联网进行搜索,鉴别材料,取舍资料,接触公司网站,因而可获取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5)软件能力: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客户管理等软件中包含着商务原则。商务英语课程安排同学试用互联网中共享软件,将数据导出贴在PPT页面上。这个作业能够使同学接触商务软件,也能使学生对软件中包含的商务原则有所体会。这种对商务知识的认知很难通过短暂的课堂语言教学实现。(6)动手能力:PPT页面的制作对学生动手活动有所要求。各种材料压缩解压,下载上传,图表制作,图文设计都有赖于“动手做”才能完成,这种活动部分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7)想象能力:学生所完成的PPT制作页面,均以虚拟公司为背景,各种商务活动的操作,大多出自想象。员工的想象能力是企业创新的源泉,PPT学习平台可以支撑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8)展示能力:PPT作业完成后,按要求须进行展示讲解。这涉及到英语口语,肢体语言,表情表达,团队配合。讲解中商务展示能力,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此外,(9)计算机网络能力:外语专业的学生以往不太强调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译。”PPT软件的使用,使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培养。以上分析仅仅部分地论及了PPT软件的使用和学生认知过程的有益关联,其他隐性益处尚待深入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正在向学生中心,教师主导模式转变。这个转变是以一系列认知理论为依据的。国外一些培训机构的研究表明,人们大脑记忆的信息10%来自阅读,20% 来自听觉,30% 来自视觉,50% 来自视觉和听觉,70% 来自视觉和讨论,90 % 来自亲身参与。他们提出,“讲授易于遗忘;展示有助记忆;参与获得知识 (Tell me, I will forget soon; Show me, I will probabl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certainly learn.)”的认知理念最近几年,教育领域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参与的提倡与鼓励。PPT软件可以认定为外语类学生可资利用的认知平台。这个平台使用的特点是动手参与,进行资料搜寻,资料舍取,图片裁剪,页面设计,逻辑排序,信息识记等。这是个与外语类课程传统学习习惯不同的学生中心-教师主导的认知过程。

4 小结

PPT软件从外国语类教师的施教工具转向学生的认知工具既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变化,也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支持和认可。一个可持续的支持和促进这种转变发生的方法,就是教师加强对外语类课程的学生PPT活动设计。不仅将学生参与的PPT活动写进教学教案,而且,应该像台州学院的商务英语和英语国家概况课程那样,将成熟的学生PPT活动任务,编入教材里,使其如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一样成为外语类学生的常规认知手段。

参考文献

[1] 罗刚,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幻灯片事件:9.

[2] 郭庆然.广告理论与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0.

ppt设计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48-02

Powerpoint简称PPT,中文名称演示文稿,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办公软件的重要组件之一。其作用是通过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及音视频等形式,让观众直观、形象地了解你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加深对你要表达的意思的印象。主要应用于教学、演讲和广告宣传等领域。

很多人用PPT进行演讲和宣传时,只是把文字、图片进行简单地罗列,或者文字、背景颜色搭配不谐调。结果是给人一种单调或者是眼花缭乱的感觉,PPT强大的演示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还降低了演示效果。

那么如何制作出设计精美、视觉效果和演示效果较好的PPT呢?我认为作为设计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充分认识PPT

首先应对Powerpoint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PPT的作用与功能,以便在使用中能充分发挥PPT的强大功能,达到较好的讲解或宣传效果。

1)PPT可以制作精美的电子相册,用来介绍你的成长经历或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等。

2)PPT可以对产品进行广告宣传,介绍产品的外观、特性和功能,以提高观众对产品的认知程度。

3)PPT可以用于课程的讲授,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及动画,做到深入浅出,简洁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4)PPT可以向观众展示你的才华,让你的思路更加清晰和逻辑化,让人更容易了解你的思想和能力。

人们在进行讲课、作报告或者是推销产品时,目的是想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让人容易记住。心理学指出:同时采用多种记忆方式要比单一的记忆方式更容易产生长时忆记忆。这正是PPT在当前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和认可的主要原因。

为了充分发挥PPT的作用,最好能使用Powerpoint2010以上的版本。这是因为在Powerpoint2010较早期的版本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视频和图片编辑功能以及增强功能、在两个对象(文本或形状)之间复制和粘贴动画效果、使用SmartArt图形图片布局等将会使你的PPT制作更简单、更丰富、更能使人接受。

2设计PPT的思路

一个好的PPT作品不仅仅要求设计者对Powerpoint的熟练应用,还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一定的审美观和现代的设计理念。

1)掌握PPT的构件;一套完整的PPT文件一般包含:片头Flash、动画、PPT封面、前言、目录、过渡页、图表页、图片页、文字页、封底、片尾动画等;所采用的素材有: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等。在设计PPT时应根据内容选取适当的幻灯片和所用素材。

2)在设计PPT前应明确你的PPT是用来干什么。产品宣传?课程讲授?工作报告?不同的用途所选用PPT的模板和设计风格都是不一样的。

3PPT设计原则

PPT的作用是帮助演讲者将所需要讲解的内容更直观地让观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如何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感兴趣并接受我们的观点是我们设计PPT的目标。我认为设计PPT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简洁原则要知道PPT只是一种演示工具,是配合演讲者进行讲解的,PPT的内容是通过演讲者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的。演讲者才是主角,因此在制作PPT时幻灯片的文字不要太多、太乱,尽量做到简洁、整齐,要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讲者的身上,切记喧宾夺主。

2)统一原则要根据演示内容对版进行统一安排,对文字的标题、内容、图片和表格等进行合理的排版。如果是进行课程讲授就应该在母版中进行统一设计,使各幻灯片使用统一的风格。

3)谐调原则首先我们应根据演讲的目的选择不同风格的模板,模板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你的宣传效果和听众的感觉。

颜色搭配 色系不要超过三种,避免过于接近的或刺眼的颜色。

用相邻色表达风格,用对比色体现重点

根据室内光线选择背景和文字

4)适当原则在进行幻灯片制作时,不论是文字、图表还是图片,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多不宜过杂,如果文字内容过多,应进行适当提炼,文字排版时尽可能地采用提纲的方式,内容太多时采用注释和备注的方式等。而作为产品宣传时则应使文字内容简洁,提纲挈领。另外动画效果在PPT中能够起到强调内容、修饰美化等作用,合理地使用动画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动画使用要适当,否则滥用动画,反而会起到喧宾夺主、画蛇添足的不良效果。

5)强调原则为了达到较好的宣讲效果,在文字编排时可以利用加粗、更改字号或反色等方法对主题进行强调,突出重点。

6)对齐原则为了使PITT在播放时给观众留下赏心悦目的感觉,制作时尽可能使文字、图片、图表整齐美观,应注意段落间距适当、整齐,图文编排合理,表格正文是否对齐配色是否合适,各页面标题位置是否统一。在Powerpoint2010中可以使用自定义工具栏―横向或者纵向分布或网格线等方法可以快速对齐大量文字和图片。

7)视觉化原则心理学指出,人类的记忆信息中有70%~80%是来自视觉的。图像优势效应理论认为图像总是比文字更容易被人记住,尤其是在人们不经意间注意到并且持续时间很短时。因此,在设计PPT时应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创意设计,通过网络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图片作为配图或者对文字进行图形化设计,可能提高对观众的视觉效果,加深对演讲内容的印象。另外,在Powerpoint2010中可以利用自带的SmartArt图形工具制作出精美业务流程图等。

4PPT的设计过程

在设计思路清晰后下一步就是着手设计PPT了,PPT的设计过程主要有以环节:

1)根据课题,设计提纲,设计者应根据PPT要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个贴近主题的提纲,要表达什么,展示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根据设计思路组织所需素材,文字的排版,图片、图表的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动画效果。

3)根据要表达的内容对PPT进行编排,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模板并对模板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在PPT的轮廓已经成型后要及时对PPT的O计版式、文字字体、颜色、大小和切换效果及动画方式等进行更改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协调。

ppt设计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84-04

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为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系统系列软件之一。由于具有制作门槛低、多媒体表现良好、使用方便等特点,PPT受到各行业人士的喜爱,并被广泛应用于新产品展示、工作报告、企业培训、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近年来,PPT几乎占领了高等院校的课堂,大有取黑板而代之的趋势。然而,PPT的设计和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教育类PPT的问题尤为突出,不少专家和学生已站出来指责PPT的多种不是。

我们认为,PPT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媒体著作工具,属于技术的范畴,它既然能为大众接受和使用,本质上并无大是大非,所有的褒贬都应当归咎于设计和使用的“人”。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PPT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设计策略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讨论PPT制作的共性,研究林林总总的技术和视觉传达技巧,却忽视了PPT在不同场合使用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无论是产品展示、工作报告还是课堂教学,PPT在设计和使用方式上都有其独特的诉求。这种独特的诉求,决定了每一种场合PPT的设计需要面对各自的对象,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教育类PPT作为课程演示的平台,必然应该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和使用,从而达到优化辅助教学的目的。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1]在教学设计的视域下设计和使用PPT,就是要根据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优化PPT在信息表征与传达上的设计,提高教师与学习者使用PPT的成效。

(二)教育类PPT的种类及特点

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教育类PPT可以分为课堂教学类PPT与自主学习类PPT。长期以来,我们讨论PPT的制作和使用并没有将二者有意识地区分开来。实际上,课堂教学类PPT和自主学习类PPT由于其使用环境和面向的对象不同,在设计上有很大的区别。

课堂教学类PPT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共同使用者,该类PPT在设计时应当注重简洁凝练,既要适宜教师展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也要关心学习者的学习步调,因此对教师的使用过程即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有较高的要求。自主学习类PPT直接面向学习者,更加关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过程,因此在设计时注重材料的丰富性和交互性。本文讨论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类PPT,关注其设计与使用的整个过程。

(三)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教师、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一堂优秀的课程必然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发挥主导作用,支持和帮助学习者与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交互并实现意义建构。因此,课堂教学类PPT的设计必然要关注学习者的特点、学习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流程。

1.学习者分析与PPT设计策略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教学之前,我们都会对课程进行系统分析,即前文阐述的教学设计。对学习者进行分析,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课程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环节,PPT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必然需要面向学习对象进行设计。

从多媒体设计上看,色彩明快、板块活泼,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一体的PPT课件较受中小学生的欢迎;色彩沉静、板块稳定、图形图像重视逻辑展现、多种媒体所示信息量高的PPT较受成年人欢迎。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避免中小学生观看呆板的冷色调课程和成年人使用过于花哨的PPT,将会有益于课堂教学。同时,在进行媒体设计时,还应当注意适度和多样化的原则,那些干扰学生注意力的媒体信息尽可能不使用,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从内容设计上看,中小学生尤其喜欢那些充满“故事感”的学习内容。充满“故事感”的PPT,就是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叙述性语言,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事实性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学习活动过程[2];在成年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功利性心理更为突出,在喜欢“故事感”的前提下,还注重信息的含金量,因此,长篇累牍的“故事设计”可能不适合一些成年人。

从教学流程上看,PPT的设计应当注重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的不同。一般来讲,低年级学生的持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因此,在进行PPT设计时,每隔7~12分钟应当有相应的设计,给予学习者适当的放松,再将其注意力重新引向课堂。

2.内容分析与PPT设计策略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来看,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主要内容说明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行分析好这些内容,并进行板书设计,应景发挥。课堂教学类PPT的设计,由于软件本身可承载的内容较多,能够整合多种媒体,使用方便,因此较之使用黑板时进行的板书设计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前期的要件分析是二者设计的根本出发点,PPT设计的不同是它拥有多媒体信息传达的优势,但它在控制课堂步调时又存在一定的劣势。由此,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利用以下策略使其扬长避短。

(1)细节设计,关心信息传达。通常,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层次,重难点分析围绕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延展。在设计PPT的时候,对知识与技能中的重要概念、关键词采用放大字体、粗体、画线、换色等方式突出显示,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在用正体字的页面插入斜体内容,学习者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斜体表现的字词。在重难点的把握上,PPT的设计采取一个主题一页或多页幻灯片演示,幻灯片一级标题表现该页主题是一种有效的重点突出方式。如果利用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展现复杂的内容,并设置得简繁得当,就能更好地让学习者抓住课堂学习中的重点。此外,利用PPT的自定义图形功能,对项目符号、标题进行美化修饰,可以让条目内容调理清晰、辨识度增强,在信息传达上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结构化设计,理清思路。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最早是用在软件设计上的方法,指给出一组帮助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区分设计质量的原理与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它从整个程序的结构出发,利用模块结构图表述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3]。结构化设计的要点在于将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对这个整体自上而下分层细化。在这里引入结构化设计的思想,目的在于利用PPT的信息包容功能,将板书设计做不到的环节进行优化。在设计时,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来设计内容纲要,只显示每个模块的主题内容,辅之以导航设计,逐层显示繁多的教学内容,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如在进行标题设计时,各级标题的字体形态、字号、位置等都应当一致,各个大的模块之间,背景应该相似,有时也可以辅以颜色变化加以区别。结构化设计的关键在于模块分析与内容细化,这是每一个PPT设计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3)增强“故事感”,优化内容陈述。目前,大部分的教学材料在未被教师加工之前,都充满了理性化的色彩,并不适宜课堂教学的“讲演”和“启发”属性的展现。尤其是在利用PPT教学时,教师容易被事先制作好的幻灯片控制,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当更加“书面化”的PPT充斥课堂时,教师的适时发挥越来越少,课堂教学缺乏思维和情感的深度交流。思维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的,事实性知识的传递和情感的交互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两大法宝。[2]如果我们能将PPT设计得更有“故事感”,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感官刺激的元素整合,形成一部立体化的“影片”,将更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的激情。

(4)图形组织器,共享思维过程。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s)是一种用于表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图形结构形式。[4]它是一种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利用图形组织器可展现内容之间的对比、因果、所属、关联、流程等不同的逻辑关系,包括星状网络图、矩阵图、树形层次图、链锁型图、素描图等几种类型。PPT的设计者,可以利用自定义图形或者Smart Art工具构建不同的图形组织器,展现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展现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案例:老婆婆去市场买李子,来到第一家摊位,店小二满脸堆笑打招呼,说自己家的李子又大又甜,老婆婆似乎不满意,摇摇头走了。到了第二家摊位,店小二热情招待,问老婆婆需要什么样儿的李子,老婆婆说要酸的,按照老婆婆的要求,小二卖出了一斤李子。接着老婆婆看到第三个摊位的李子又大又圆很抢眼,就问小二多少钱一斤。小二马上问老婆婆需要什么样的,老婆婆表明她想要酸的。小二觉得奇怪便问,别人都要又大又甜的,婆婆干吗想要酸的。老婆婆说因为儿媳妇怀孕了,要吃酸的。小二恍然大悟,说老婆婆儿媳妇喜欢吃酸的,一准生个大胖孙子,婆婆一高兴又买了一斤酸李子。紧接着,小二指着猕猴桃对老婆婆推荐说,孕妇需要补充维生素C,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高,对孕妇特别好,随后老婆婆又买了两斤猕猴桃。

上述为一个营销学常用案例。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故事的主角为一个老太太和三个摊主。如果按照文字陈述的方式,学习者需要加工更多的信息,以形成和归纳背后的知识关联。若我们采取如图1的矩阵图,一切就显得清晰明了了,能够较好地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担。

二、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使用策略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课堂和一定数量的中小学课堂使用PPT进行课堂教学,与其应用的广泛程度相比,PPT的课堂实施即PPT的使用环节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教师和学生的抱怨层出不穷。焦建利(2010)曾总结PPT的教学错误,其中包括使用的问题如下:目无受众,照片宣科;晃动光标,过分紧张;拘泥文稿,忽视交互;过分迷恋,依赖成瘾;准备不足,手忙脚乱[5]。由此可见,解决PP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除了设计,我们还应当关心教师的使用问题。

(一)PPT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黑板与粉笔是教学内容表达和展示的工具。教学的实施过程便是教师主观能动实现的过程,板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展现了教师的思维过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

在以PPT为内容载体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电脑、屏幕及鼠标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PPT的预先设计和制作具有较强的媒体功能,它将教师从板书的书写和繁杂的作图过程中解放出来,减少了课堂中教师生成内容的环节,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但是,这也弱化了知识的生成性,禁锢了教师自己的身体和思维过程,使得整个课堂缺乏体态语言、思维和情感的交流。

(二)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使用策略

在PPT课堂环境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受制,大部分的教师成为幻灯片放映机器或者是有声阅读机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下三点:PPT设计和准备不足,不熟悉幻灯片的结构与流程;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中走出,不适应PPT课堂教学的传播方式;在新型的环境下,缺乏相应的讲解策略,或者是根本就缺乏课堂教学的引导、组织和讲演的能力。我们根据PPT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优化课前准备,帮助教师熟悉PPT教学材料

目前,由于PPT制作门槛较低,大多数的单位和个人并不重视其开发技能的培养。事实上,优秀的PPT设计和优秀的教案一样,抛开实施的环节,它几乎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成败。此外,精心设计PPT耗时过长,大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选择从网上下载PPT的成品。一方面,网上免费的PPT资源良莠不齐,教师很难找到优秀的资源;另一方面,PPT本是展现教师教学设计流程的课堂教学材料,下载PPT等于是放弃了教学设计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出现诸如紧张慌乱、照片宣科等现象。

从上述的两个问题来看,学校和教师个体应当注重从技术和理论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PPT素养。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出版商精心制作的PPT开发资源,供教师修改使用。教师在使用资源时,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对PPT的一些页面进行修改和二次创作。

2.利用工具,解放身体,充分利用体态语言

在PPT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为了播放幻灯片,不得不坐在多媒体电脑前操作鼠标,成为一部PPT放映机。这使得本就缺乏分享知识生成过程的课堂更显得尴尬和死气沉沉。电脑手写板和激光翻页笔是两种PPT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它们虽然操作简单,却能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脑手写板,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推算和演绎过程应时应景地展现给学生,将PPT页面和传统的板书结合起来,与教师三位一体,在情感上会给学生一种“同在感”,因为学生不会再感觉教师“偷懒”,而是觉得教师在同他们一起书写和分享。激光翻页笔的主要功能在于让教师脱离讲台,让他们和以往一样,可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使用体态语言,与学习者近距离地交流。

3.重视PPT的讲解修炼

与传统课程相比,教师利用PPT进行教学时,虽然节约了板书书写的时间,减少了知识生成的展现,却使自己缺乏思维的缓冲过程。当一页页的幻灯片显示出来时,不少教师无法选择合适的语言去描述和延伸教学内容,仿佛是被PPT控制了整个步调,机械地一步步展示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显得被动,学生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办法规避上述问题。一是在进行PPT设计时,尽量减少页面呈现的内容,显示要点和重点即可。在备注中可标明授课时所要延展的内容,其余部分在课堂上应景发挥。当PPT页面内容不多时,必然逼迫教师采取更充分的准备方式,以免授课时无现成的内容可讲。二是尽可能地用PPT内容的动态显示来设计和展现知识演绎与推理流程,或者利用手写板描绘,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动手和思维缓冲机会,以便掌控课堂。三是重视常规的演讲策略修炼。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准备好的案例、逻辑推理、比喻等来重点解释部分条目,以保证在遇到页面内容过少、理论性太强或者页面条目过多、重点不明时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设计的视域下探讨了PPT的设计与使用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重点从学习对象、内容分析与使用流程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美国社会科学家Rich Moran指出,PPT是21世纪新的世界语,比尔・盖茨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人类社会交流的世界语PPT[6]。如何设计和利用好这一世界语,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尹睿.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1):35-38.

[2] 钟志贤,张晓梅.全新思维视域下的PowerPoint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86-92.

[3] 赵增霞.态度教学的结构化设计在活动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论文,2009.

ppt设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32-03

1 前言

PPT用于教学有20余年的时间了,直至今日有关研究一直不断,成果颇丰。截至2015年初,在某著名学术搜索中,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到

102 000条相关文献;以“多媒体优势”为题目进行搜索,搜索到146 000条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中,以“多媒体教学优势”为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到161条相关文献;以“多媒体优势”为题目进行搜索,搜索到128条相关文献[1]。所有的文献都是对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总结,内容涉及各个科目。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正在探索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探索的同时,多媒体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在Google学术搜索中,以“多媒体节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5290条;以“多媒体节约教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2790条;以“多媒体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为搜索关键字,搜索结果为1480条。由此,说明对于多媒体技术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受到很大范围的关注。

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文字性叙述的阶段[2-5],很少有学者用数字或者客观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几乎没有用量的形式来说明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效率关系的研究成果。

上述情况,不能不说是当前相关研究的一种缺失,因此非常有必要用客观的方式对“用PPT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结论进行验证[6]。

2 研究设计

“课堂效率”的界定 效率一词源于物理学,但被各行各业引申出多种含义。在教育研究领域,虽然在大量文章中都出现过“课堂效率”或与之相类似的词汇,但对其进行深入讨论的并不多。由于研究需要对“效率”“时间”等进行计算,得到具体的数据,因此仅从定性的角度泛泛地探讨其含义是不够的。为此,首先引入节约时间的概念,即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教育装备完成教学工作的时间差。节约意味着花费时间的减少。

如以黑板教学为基准,用PPT教学所节约的时间te为:

te=tB-tp

其中,tB为使用黑板完成教学的时间,tP为使用PPT完成教学的时间。

有了节约的时间,便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的效率”,即以黑板教学为基准,用PPT教学所提高的教学效率为:

研究的总体设计 本研究的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由课程分析及分类、演测课堂的设计与观察、真实课堂的观察和演测、数据分析和处理几部分组成。

1)课程分类。虽然都是在教学中使用文字,但是各种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本研究将其做了多种维度的划分。

①按文本长度划分为“很少的文字(简洁的提纲)”“适中文字”和“较多文字”;

②按文本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了解文本(浏览观看)”“学习讲解文本”“记忆文本”“抄写文本(如一些简短的定义或文字)”“试题文本和答题过程文本”和“小结文本”等;

③按文本内容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单纯文本”“表格类文本”和“多种类字符文本(含部分数字、字母、符号等)”。

2)实验课堂的演测。演测法是研究教育装备效能的一种有效方法[7]。研究中针对课程分类,设计一组典型课程,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分别用PPT和黑板对内容相同的课程进行演测,以得到结果。

3)真实课堂的观察和演测。分别选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语文和数学的视频课程(用PPT的)直接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况下用黑板进行演测,得到对比结果。选取的视频课程均为各省市优质的视频课程或者省级、部级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

4)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各演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用统计处理的方法分析使用PPT教学和使用黑板教学的差异情况,最终给出问题“PPT是否能够提高纯文字类教学的课堂效率”的研究答案。

数据采集的基本规则 由于没有寻找到能够满足研究所需要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采取人工观测教学视频、人工采集数据的方法,即人工将课堂上符合观察要求的时间段的时刻记录下来,通常是边观看边记录。记录原则:教师利用PPT进行授课时,在播放文字类教学内容的开始,对视频进行暂停处理,记录开始时刻,然后继续播放,到播放文字类教学内容结束时,对视频再次进行暂停处理,记录结束时刻,此刻人工数出该时间段PPT展示或板书的总字数并记录。如果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观看不够清楚,可以回放视频,重新进行时间段的记录。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对样本采集的规则做了规定。语文样本对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字、数字、标点符号,字数统计时,每一个文字作为一个单位,计入总数;每一个数字按照数字表示的含义,计入总数;标点符号不作为计数单位,不计入总数。数学样本对象构成比较复杂,表现形式有文字、数字、数学符号、数学单位、标点符号。在进行字数统计时,与语文学科相同的部分,按照语文学科的记录方式计入总数;其余的部分,完整的数学符号、数学单位分别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入总数。数学样本计数规则示例见表1。

数据的误差控制 由于采用了人工方法对视频数据进行提取,势必存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种误差。为了避免这些误差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有必要对提取的数据进行误差控制,保证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具体做法如下。

1)对数据提取人员做培训,达到可以熟练操作有关设备以及采集数据的水平。

2)针对同一视频资料,分别由两名数据提取人员独立开展提取数据;若两者的数据相差20%以上,便对该数据进行重点审核,查找误差原因,再次提取该数据,直到误差小于20%。

3)对各组数据进行平均,获得最终数据。

3 使用PPT教学与提高纯文字类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

每字用时的统计 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和数学学科实际教学时的每字用时进行统计。使用PPT和黑板教学,每字用时分别见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表3所示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无论是PPT教学还是板书授课,数学学科的每字用时均小于语文学科的每字用时;

2)学科相同的情况下,小学教学每字用时较初中和高中长,初中和高中的时间更为接近,且时间短;

3)单纯从文本展示的角度来看,用PPT进行授课,每字用时均小于板书每字用时。用PPT为媒介代替黑板进行文字展示,展示的字数越多,可以节约的课堂时间就越多,能够提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提高课堂效率的分析

1)使用PPT教学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实验数据表明,使用PPT教学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由于授课内容的不同,其提高的效率多少也不同,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精确值。将所有研究样本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得到平均的课堂效率提高值为3.84%。

这个数字仅是一个笼统的数值,与参与平均的样本有密切关系,不能作为一个精确的量化结论。但是,这个数字说明课堂效率确实提高了。

2)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上文结论表明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与展示文字的数量以及学科性质、学习内容、教学风格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对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①文字数量很少的课堂,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不明显。如在低年级段的教学和文科类的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每节课板书的字数非常少,因此使用PPT所能节省的时间也不多。如观察视频记录中的一节小学语文课,整堂课所展示的文字仅仅为11个字!教师板书时间不到20秒。20秒对40分钟的课堂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使用PPT教W对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②出现“记忆文本”和“抄写文本”时,使用PPT教学所节省的时间不明显。如果课堂上出现了“记忆文本”和“抄写文本”等,那么完成教学所需的时间大多是由学生所决定的。在此情况下,无论用PPT还是用黑板,教师都要等“最慢”的学生完成任务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③大量“了解文本(浏览观看)”情况下,使用PPT教学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此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文科课程中,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浏览文本出现。在使用黑板教学时,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口头朗读一遍,不会往黑板上书写;如果一定要书写到黑板上,必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PPT教学,这些文字内容便投影在幕布上,教师再朗读一遍,学生边听边看,学习效果要好于只听不看。

④需要回顾和反复时,使用PPT教学可以明显节省课堂时间。在用PPT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时调整翻页,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在课程讲解结束后返回前面的页面进行强调说明,也可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操作起来也是非常快速方便。用黑板教学时,相关内容有可能被擦掉,若需要回顾这些内容,则需要重新书写,浪费了时间。但是,如果教学设计考虑得十分周全,教学所必要的回顾内容一直保留在黑板上,那么此刻黑板教学的回顾作用就非常出色,比用PPT省时间。

4 总结

通过对实际课堂视频的观察记录以及接近真实情况的演测,用量的研究方法,得到数学和语文学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板书每字用时和PPT每字用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研究样本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得到使用PPT教学可以使课堂效率提高3.84%这一数据,从而证实“使用PPT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的观点。

研究过程和观察记录方法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中尽可能多地用客观方法,排除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因此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研究结论和一线教师的主观感受基本一致,但研究结论更加客观和明确,研究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董莎莎.纯文字类PPT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孙海明.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天地,2010(12):81-82.

[3]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长三角:教育,2012(3).

[4]蒋启亮.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研究与探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5]韩浩.高校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153-154.

ppt设计论文篇6

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教师、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一堂优秀的课程必然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发挥主导作用,支持和帮助学习者与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交互并实现意义建构。因此,课堂教学类PPT的设计必然要关注学习者的特点、学习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流程。

1.学习者分析与PPT设计策略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教学之前,我们都会对课程进行系统分析,即前文阐述的教学设计。对学习者进行分析,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课程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环节,PPT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必然需要面向学习对象进行设计。

从多媒体设计上看,色彩明快、板块活泼,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一体的PPT课件较受中小学生的欢迎;色彩沉静、板块稳定、图形图像重视逻辑展现、多种媒体所示信息量高的PPT较受成年人欢迎。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避免中小学生观看呆板的冷色调课程和成年人使用过于花哨的PPT,将会有益于课堂教学。同时,在进行媒体设计时,还应当注意适度和多样化的原则,那些干扰学生注意力的媒体信息尽可能不使用,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从内容设计上看,中小学生尤其喜欢那些充满“故事感”的学习内容。充满“故事感”的PPT,就是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叙述性语言,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事实性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学习活动过程;在成年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功利性心理更为突出,在喜欢“故事感”的前提下,还注重信息的含金量,因此,长篇累牍的“故事设计”可能不适合一些成年人。从教学流程上看,PPT的设计应当注重中小学生和成年人的不同。一般来讲,低年级学生的持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因此,在进行PPT设计时,每隔7~12分钟应当有相应的设计,给予学习者适当的放松,再将其注意力重新引向课堂。

2.内容分析与PPT设计策略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来看,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主要内容说明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行分析好这些内容,并进行板书设计,应景发挥。课堂教学类PPT的设计,由于软件本身可承载的内容较多,能够整合多种媒体,使用方便,因此较之使用黑板时进行的板书设计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前期的要件分析是二者设计的根本出发点,PPT设计的不同是它拥有多媒体信息传达的优势,但它在控制课堂步调时又存在一定的劣势。由此,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利用以下策略使其扬长避短。

(1)细节设计,关心信息传达。通常,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层次,重难点分析围绕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延展。在设计PPT的时候,对知识与技能中的重要概念、关键词采用放大字体、粗体、画线、换色等方式突出显示,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在用正体字的页面插入斜体内容,学习者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斜体表现的字词。在重难点的把握上,PPT的设计采取一个主题一页或多页幻灯片演示,幻灯片一级标题表现该页主题是一种有效的重点突出方式。如果利用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展现复杂的内容,并设置得简繁得当,就能更好地让学习者抓住课堂学习中的重点。此外,利用PPT的自定义图形功能,对项目符号、标题进行美化修饰,可以让条目内容调理清晰、辨识度增强,在信息传达上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结构化设计,理清思路。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design)最早是用在软件设计上的方法,指给出一组帮助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区分设计质量的原理与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它从整个程序的结构出发,利用模块结构图表述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结构化设计的要点在于将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对这个整体自上而下分层细化。在这里引入结构化设计的思想,目的在于利用PPT的信息包容功能,将板书设计做不到的环节进行优化。在设计时,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来设计内容纲要,只显示每个模块的主题内容,辅之以导航设计,逐层显示繁多的教学内容,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迷航问题。如在进行标题设计时,各级标题的字体形态、字号、位置等都应当一致,各个大的模块之间,背景应该相似,有时也可以辅以颜色变化加以区别。结构化设计的关键在于模块分析与内容细化,这是每一个PPT设计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3)增强“故事感”,优化内容陈述。目前,大部分的教学材料在未被教师加工之前,都充满了理性化的色彩,并不适宜课堂教学的“讲演”和“启发”属性的展现。尤其是在利用PPT教学时,教师容易被事先制作好的幻灯片控制,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当更加“书面化”的PPT充斥课堂时,教师的适时发挥越来越少,课堂教学缺乏思维和情感的深度交流。思维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的,事实性知识的传递和情感的交互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两大法宝。如果我们能将PPT设计得更有“故事感”,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感官刺激的元素整合,形成一部立体化的“影片”,将更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的激情。

(4)图形组织器,共享思维过程。图形组织器(GraphicOrganizers)是一种用于表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图形结构形式。它是一种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利用图形组织器可展现内容之间的对比、因果、所属、关联、流程等不同的逻辑关系,包括星状网络图、矩阵图、树形层次图、链锁型图、素描图等几种类型。PPT的设计者,可以利用自定义图形或者SmartArt工具构建不同的图形组织器,展现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展现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案例:老婆婆去市场买李子,来到第一家摊位,店小二满脸堆笑打招呼,说自己家的李子又大又甜,老婆婆似乎不满意,摇摇头走了。到了第二家摊位,店小二热情招待,问老婆婆需要什么样儿的李子,老婆婆说要酸的,按照老婆婆的要求,小二卖出了一斤李子。接着老婆婆看到第三个摊位的李子又大又圆很抢眼,就问小二多少钱一斤。小二马上问老婆婆需要什么样的,老婆婆表明她想要酸的。小二觉得奇怪便问,别人都要又大又甜的,婆婆干吗想要酸的。老婆婆说因为儿媳妇怀孕了,要吃酸的。小二恍然大悟,说老婆婆儿媳妇喜欢吃酸的,一准生个大胖孙子,婆婆一高兴又买了一斤酸李子。紧接着,小二指着猕猴桃对老婆婆推荐说,孕妇需要补充维生素C,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高,对孕妇特别好,随后老婆婆又买了两斤猕猴桃。上述为一个营销学常用案例。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故事的主角为一个老太太和三个摊主。

如果按照文字陈述的方式,学习者需要加工更多的信息,以形成和归纳背后的知识关联。若我们采取如图1的矩阵图,一切就显得清晰明了了,能够较好地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担。

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使用策略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课堂和一定数量的中小学课堂使用PPT进行课堂教学,与其应用的广泛程度相比,PPT的课堂实施即PPT的使用环节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教师和学生的抱怨层出不穷。焦建利(2010)曾总结PPT的教学错误,其中包括使用的问题如下:目无受众,照片宣科;晃动光标,过分紧张;拘泥文稿,忽视交互;过分迷恋,依赖成瘾;准备不足,手忙脚乱。由此可见,解决PP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除了设计,我们还应当关心教师的使用问题。

(一)PPT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黑板与粉笔是教学内容表达和展示的工具。教学的实施过程便是教师主观能动实现的过程,板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整个过程中展现了教师的思维过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在以PPT为内容载体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电脑、屏幕及鼠标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PPT的预先设计和制作具有较强的媒体功能,它将教师从板书的书写和繁杂的作图过程中解放出来,减少了课堂中教师生成内容的环节,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但是,这也弱化了知识的生成性,禁锢了教师自己的身体和思维过程,使得整个课堂缺乏体态语言、思维和情感的交流。

(二)教学设计视域下的PPT使用策略

在PPT课堂环境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受制,大部分的教师成为幻灯片放映机器或者是有声阅读机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下三点:PPT设计和准备不足,不熟悉幻灯片的结构与流程;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中走出,不适应PPT课堂教学的传播方式;在新型的环境下,缺乏相应的讲解策略,或者是根本就缺乏课堂教学的引导、组织和讲演的能力。我们根据PPT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优化课前准备,帮助教师熟悉PPT教学材料

目前,由于PPT制作门槛较低,大多数的单位和个人并不重视其开发技能的培养。事实上,优秀的PPT设计和优秀的教案一样,抛开实施的环节,它几乎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成败。此外,精心设计PPT耗时过长,大部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选择从网上下载PPT的成品。一方面,网上免费的PPT资源良莠不齐,教师很难找到优秀的资源;另一方面,PPT本是展现教师教学设计流程的课堂教学材料,下载PPT等于是放弃了教学设计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会出现诸如紧张慌乱、照片宣科等现象。

从上述的两个问题来看,学校和教师个体应当注重从技术和理论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PPT素养。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购买一些出版商精心制作的PPT开发资源,供教师修改使用。教师在使用资源时,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对PPT的一些页面进行修改和二次创作。

2.利用工具,解放身体,充分利用体态语言

在PPT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为了播放幻灯片,不得不坐在多媒体电脑前操作鼠标,成为一部PPT放映机。这使得本就缺乏分享知识生成过程的课堂更显得尴尬和死气沉沉。电脑手写板和激光翻页笔是两种PPT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它们虽然操作简单,却能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电脑手写板,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推算和演绎过程应时应景地展现给学生,将PPT页面和传统的板书结合起来,与教师三位一体,在情感上会给学生一种“同在感”,因为学生不会再感觉教师“偷懒”,而是觉得教师在同他们一起书写和分享。激光翻页笔的主要功能在于让教师脱离讲台,让他们和以往一样,可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使用体态语言,与学习者近距离地交流。

3.重视PPT的讲解修炼

与传统课程相比,教师利用PPT进行教学时,虽然节约了板书书写的时间,减少了知识生成的展现,却使自己缺乏思维的缓冲过程。当一页页的幻灯片显示出来时,不少教师无法选择合适的语言去描述和延伸教学内容,仿佛是被PPT控制了整个步调,机械地一步步展示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显得被动,学生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办法规避上述问题。一是在进行PPT设计时,尽量减少页面呈现的内容,显示要点和重点即可。在备注中可标明授课时所要延展的内容,其余部分在课堂上应景发挥。当PPT页面内容不多时,必然逼迫教师采取更充分的准备方式,以免授课时无现成的内容可讲。二是尽可能地用PPT内容的动态显示来设计和展现知识演绎与推理流程,或者利用手写板描绘,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动手和思维缓冲机会,以便掌控课堂。三是重视常规的演讲策略修炼。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准备好的案例、逻辑推理、比喻等来重点解释部分条目,以保证在遇到页面内容过少、理论性太强或者页面条目过多、重点不明时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ppt设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65-02

一、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PPT课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外语教学辅助手段。传统的外语教学只重视纯语言文字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教学开始呈现多模态化,它不仅能以语言文字模态出现,还能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模态形式出现。在设计和演示PPT课件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交际的效果,如何选择模态以及如何协调好模态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英语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二、多模态性

多模态性是PPT课件的显著特点之一,它能够结合文本、图像、颜色等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建意义,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强化记忆力的效果。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多模态进行了定义,李战子(2003)认为多模态指的是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Van Leeuwen(2005)指出不同的符号模态共同参与日常的人际交际活动中,形成了多模态交流;朱永生(2007)认为模态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手势等符号系统。新伦敦小组首先提出了多模态化教学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它是指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通过PPT演示教学并结合教师的身势语、手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言语符号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师PPT课件的多模态分析

1.教师PPT课件的基本情况。本文选取3名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PPT课件为研究语料,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把他们分别称为T1、T2和T3。三个教学课件共有76张幻灯片,其中最多的是T3的课件,共31张,T1和T2分别为25和20张。课件制作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教材以及一些网站,如优酷网、土豆网等。教材为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和第三册,课件所演示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涉及到诚信、生命的价值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课件来讲解,同时开展了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赛、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

2.不同模态的特点。胡壮麟(2007:5)认为在PPT语篇中主要涉及到两种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前者包括点句、图像、图表和色彩;后者包括音响或声音等。在这76张幻灯片中,三名教师都使用了视觉模态,T2和T3还使用了少量的音响模态。根据不同模态的特点,我们把PPT语篇中所表现的模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文字模态。三位教师都采用这种模态来呈现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如T1在导入课之后,以点句的形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目的是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思路,突出重点,同时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任务。②图片+文字模态。从三位教师制作的PPT课件来看,这种组合模态是教师最喜欢的设计方案。无论知识点讲解还是文章结构分析,他们都借助图片来形象地表达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如T2在引导学生理解画线单词的意思时,在这张幻灯片最右边插入了三张相关的图片,图文并茂,这样不仅表明这些单词的意思,也强化了学生记忆的效果。③图片模态。图片模态具有直观的特点,如T3在导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话题时,连续用了四张富有幻想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直观的图片比抽象的语言表达更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④字体和颜色模态。这两种模态经常被混合使用,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颜色的字体来突出教学重点,强调信息的显著性,让学生更加关注这部分的内容,使得模态的构图意义表现出来。⑤音响模态。这种模态符号在教师的PPT课件设计中运用较少,只有5张幻灯片设置了音响效果,目的是增加PPT演示讲解的多维化和趣味化,它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情景并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3.多模态PPT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通过分析PPT课件的多模态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使用PPT课件教学的优势:多模态PPT具有清晰、多维多变、操作简便等特点,它能把静态的资源(图片、图表、文字等)和动态的资源(声音、音响、视频等)融合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可把静态的资源动态化(设置自定义动画),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对PPT多模态技术使用较多的是视觉模态、视听组合模态和视频模态等,其中视频模态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脑的立体思维,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但是,多模态PPT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授课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教师整节课都围绕PPT授课,而忽略了课本,如何协调好PPT课件和课本的关系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斟酌的问题。从这三位教师制作的课件来看,听觉模态设置过少,有的教师过多地使用了图片,比如T3在导入部分时,借助了大量的图片及视频片段导致结构失衡。如何选择模态并处理好模态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时需要关注的问题。顾曰国(2007)指出多媒体教学好比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强化记忆力的作用;处理不好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觉课堂的学习内容转瞬即逝,导致瞬间热闹而事后空空之感。

本文以3名大学英语教师竞赛课上所演示的PPT课件为语料,粗浅地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PPT课件的多模态性,并提出了使用PPT课件授课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将对多模态PPT教学提出以下建议:英语教师在制作和使用PPT课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多模态优势;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多渠道选择模态,并适当调整各种模态的使用比例;设计多种活动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使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更好地融合;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计算机培训以提高PPT课件的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6,(1):60-92.

[2]Van Leeuwen,T.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M].London:Routledge,2005.

[3]顾曰国.多模态多媒体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4]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9(6):8.

[5]胡壮麟.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J].外语教学,2007,28(4):4-5.

ppt设计论文篇8

“工作型PPT”这个名词在国内最早是我在自己的博客“让PPT设计NEW一NEW”中提出的概念,没想到如今这个名词成为了PPT业界公认的叫法。由于我核心工作是做管理咨询的,所以我接触到了不同性质的企业,我深刻体会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把PPT作为日常交流的最常见工具,但我也体会到绝大多数企业的PPT使用都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至少在观念上存在问题,今天我会对部分常见问题做个回答,同时提供大家一些较为实际的操作思路。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经常和大家再细致地聊一些关于PPT设计,尤其是工作型PPT设计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问题一:“PPT就是设计得漂亮一点,有必要那么在意它吗?”

我知道很多人看不起PPT的,认为PPT仅仅就是图个好看而已。其实,真正独立做了几个50页篇幅以上的PPT之后,应该会有一种“想发力而不知道怎么发力”的感觉。

其实,绝大多数人太小看PPT所需的能力要求了。工作型PPT核心考验的是一个职场人士的四种核心能力:逻辑能力、写作能力、设计能力和演讲能力。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PPT作为信息呈现的一种载体,其真正体现的作者对公司战略、发展思路、具体举措等方面的理解和阐述,这需要的是严密的逻辑能力,并通过较好的写作能力表达出来,然后借助合适的设计手段表现出来,最终要通过良好的演讲把平面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加深大家的理解。其中,PPT所呈现的思考高度和对自身行业的专业洞察是工作型PPT的“重中之重”。其实,大家通常所说的PPT美观程度只是工作型PPT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核心部分。正如我一直强调的一句话:“优秀PPT的价值不在于花架子,而在于内容本身的实架子。”

问题二:“如果我素材有你们那么多,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好PPT?”

通常大家讲的素材分两种:模板素材、图片素材。(1)模板素材。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收集模板。因为一般公司都规定有自己的模板,所以根本没什么机会使用其他模板的,我建议不用下载那么多模板素材,要收集也是收集自己公司里的模板,确保有淡色底色和深色底色各一套模板即可。(2)图片素材。图片是PPT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我建议大家不要使用卡通人物的图片,而应该选择全真彩色图片。一般而言,你通常可以去下面几个网站搜索图片:

微软:/zh-cn/images/

搜索引擎:、/images、

图片网站:昵图网、素材中国

问题三:“我们公司的PPT都需要放文字很多的,我怎么办?”

我在客户公司做PPT内训时,经常有学员问我这个问题:“老板喜欢在PPT上放很多字,我们怎么帮他做出比较美观的PPT呢?”

经过长年积累,我总结了一些小诀窍,供大家尝试:(1)小标题法。把一大堆文字梳理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设置一个小标题,这样方便大家只看标题,不细看具体的内容,这样大家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率;(2)缩字体法。目前流行的很多所谓的PPT设计原则本质上对工作型PPT而言根本就是错的。例如:10/20/30原则(只有10页幻灯片,持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字体不小于30号 ),如果用30号字,每页上几乎放不下50字。究其原因,不是原则的错误,而是使用场景出现了“错位”。10/20/30原则适合那种“演讲型PPT”,PPT只是演讲者的一个观点,核心论据都是靠演讲者以口述的方式去表达。然而,工作型PPT恰恰相反,它更适合让领导去“阅读”,所以一般采用14-16号字体即可,让页面“留白”多一些。任何成功都是需要积累的,任何美化都是需要空间的;(3)图表化法。由于文字信息一多,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合理运用图表化的方式,可以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取悦观众的眼睛。PowerPoint 2007与2010版中的SmartArt功能就自动化地提供了较多的可以直接套用的图表素材,初学者完全可以多多采用。

工作型PPT也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最后,我给大家“三不三要”的建议:

ppt设计论文篇9

PPT设计能力是新时代的写字水平,是个人形象和团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它是知识一度收集,二度消化,三度转换后的艺术品。PPT功能非常强大,绘图、动画、编程无所不能,它是将知识转化为多媒体符号,以标题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的方式直观呈现。学习PPT的目标是学会利用多媒体符号表达,要求设计精,表达巧。

一、文、标、图、动、音的使用说明

PPT初学者往往会把Word中大篇幅的文字复制进PPT,在他眼里,PPT是大号的发言稿;也有人会找个模板,把大篇幅复制到图表里,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PPT中文字的呈现应该遵循2.5法则,即每页不超过两段半,每段不超过两行半。这样避免了文字过多,不易阅读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把PPT做成发言稿。即使这样也要把文字设计成动画型,还要配套声音,才能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

陈三明教授在新概念多媒体快捷技术中讲到“文不如标、标不如图、图不如动、动不如说”的观点。这里“文”指的是篇章文字,“标”指标题,图包括smartArt图、图片等,“动”指动画。这些统称多媒体符号。文字的特点是表达准确,但不易形象理解。一般定义类必须用文字表达才准确,我们可以在文字下面配套相应的注释性图片、动画等,这样既有准确的文字说明,又有形象的多媒体符号。流程、项目可以做成smartArt图,这比文字描述自然要高明的多。故事或流程我们可以做成swf动画。

PPT中的声音包括主题音乐、插曲、音效、语音等。这些声音除语音外,大多是营造氛围的作用。主题音乐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一条主线,在听觉上通过合适的乐器用音符的起伏向观众传达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将观众第一时间引导进入自己所感受理解的情节中去。插曲专属特定的情节内容,是烘托某一特定情节的氛围变化,调动观众的情感起伏,表达特定的思想。这就像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一样。音效是一种提示性的声音,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滑稽有趣的特殊音效可以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音效的使用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自然,再好的文、标、图、动、音的设计都不如演讲者形象生动的讲演让人难以忘怀。只有它们与生动演讲相结合,才能成为完美搭档。

二、从模仿到设计

设计是思维的呈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中借鉴别人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就要经常浏览别人制作的PPT,取长补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许多PPT论坛,微信公众号等,经常逛逛这些论坛,会发现,PPT的功能非常强大,高手做的PPT真的漂亮,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

仿制优秀的PPT动画,关键是在制作中体会动画制作的要点,掌握PPT基本的绘图技巧,以及PPT模板的构成,包括主题、配色、图表等等方面。模板太花哨,会影响到表达过程,让观众过多注意模板,从而忽略幻灯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模板的制作和使用要根据使用的场合来确定,如果是一堂普通的课,建议使用色差强的模板,这样会让每个学生能够看得清楚。如果是答辩或学术汇报,推荐选择简洁明了的幻灯片,可以显示出严肃认真的学术气氛。如果是广告推销,就要主题突出,吸引眼球等等。标题文字、图表、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符号就是信息的载体,它们不仅可以减少PPT里的文字,还可以让理解变得更容易。在仿制过程中我们可以抛开现成的模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善PPT所承载的信息,调整PPT逻辑,尽量不再使用现成的模板。

ppt设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TU7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3-114-02

PPT presentation-site supervision of auxiliary

【Abstract】 Pick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requires a higher level of improving supervision

management level.The previous paper correspondence and verbal requirements has become pale and persuasion,this require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management mode, with the comput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network

connection to the site, it uses PPT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the modern supervision work in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mea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PT in project supervision work in the role, application of PPT mode and scope,lists the PPT application

example, designed to guid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level.

【Key words】 PPT;component;function;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example

1 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作为“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现场项目监理机构在工程监理工作中,也就要求更高一级提高监理管理水平。以前的纸质来往函件及口头的相关要求已显得苍白,无说服力,这就要求增加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管理模式,随着计算机普遍推广和应用,网络连接到监理现场,无疑插入PPT演示的管理模式已成为现行监理工作中的重要和必要手段。不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前几年就制定了PPT管理模式和目录,如龙湖地产集团等。一些管理严格的监理企业也在PPT管理中尝到了甜头。如江苏安厦项目管理公司等。本文介绍了PPT在工程监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PPT应用的方式及范围,列举了PPT应用的实例,旨在引导现场项目监理部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2 PPT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1 PPT的概念。PPT,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的程序,即Power Point的简称,是美国微软公司出品的办公软件系列的重要组件之一,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制作幻灯片。利用PPT形式制作的文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播放,也可将演示文稿打印成一页一页的幻灯片,使用幻灯片机和投影仪播放,可以要所叙述事项一目了然。

2.2 PPT的组成部分。PPT的组成可以根据演示文稿的需要几具体所需处理问题而达到的效果来进行制作。一整套的PPT文件一般包括:片头动画、PPT封面、前言、目录、过度页、图表页、图片页、文字页、封底、片尾动画等。所采用领域越来越广,已成为办公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工作汇报、企业宣传、产品推介、项目竞标、管理咨询等。近几年来,不少大中型、有影响、复杂、创优的项目在监理工作中已优先采用了PPT辅助管理,并起到了良好效果。

3 PPT在工程监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3.1 提高现场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在现场项目监理过程中,从进场做准备工作,到最终交付验收,整个监理工作都在细致、高节奏中进行。从开工准备到最终交付留下来的一整套PPT资料可在工程结束后再次进行系统的浏览,分析这个项目在监理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便提高项目监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在另一个项目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3.2 为工程监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举证提供依据。总所周知,监理工作现在如履薄冰,条条框框的条例、规范、法律层层对监理人员进行束缚,广大监理人员正如茧中的蛹,收到周围环境的控制,质量事故、安全事故频发,弄不好监理人员就有可能在如履薄冰过程中湿了鞋,或坠入河中。PPT相关资料留有大量工程中的实际照片,及监理提出的相关要求,一旦事故发生时,追查监理责任,就有可能从中找到部分监理取证材料。

3.3 提高现场监理人员对现场全面了解的洞察力。制作PPT需要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现场进度情况、质量、安全情况,投入劳动力、设备、材料情况,施工和监理过程中是个错综复杂的过程,现场总监理工程师制定了PPT统一模板,那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则可以根据这个模板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拍照,对进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高监理人员巡视的次数及频率,强化思维分析能力,锻炼提高监理人员的监理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4 为今后处理质量问题提供查阅资料。总所周知,无论是国优、还是省优、市优工程都是一线工人凭双手劳动创造出来的,无论再精致的工程总不免有质量通病的发生,渗漏、裂缝等常见通病几乎在每个交付的项目上都有存在。而实则交付时,有些分项、检验批已经隐蔽了,为查找出质量通病(甚至质量事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推广PPT管理后,便可查询到通病施工部位在隐蔽前的实际状况,以便对症下药,提出整改措施。

3.5 为建设及监理机构负责人全面了解施工状况提供依据。一个大中型的箱门有若干个单体,又有若干个参见各方,而监理人员又是分标段、分房号、分专业进行配置的,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仅各有一人参与管理,对自己内部事务进行管理。那就要各部门配置的人员通力合作,把第一信息提供给这两名负责人,如果监理机构能采用PPT的形式进行网络传递,那这两名负责人即可坐在办公室,了解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通盘考虑全方位工作安排。

3.6 提高监理人员处理事情的效率。 PPT的好处即将现场大量工程实照归纳里面去,通过投影仪,便可将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进度等问题真是地反应出来,在通过PPT演示时,可以一目了然看清楚存在缺陷,既起到景观作用,又起到促进作用,比口头交流更有说服力,更能促进承包商巡视整改。杜绝今后此类现象发生。

4 PPT在监理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PPT在监理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这样说:监理工作的每项工作均可用PPT形式进行反应出来。常常采用的有:监理机构内部培训、监理交底、监理例会、专题例会、监理日报、样板点评、监理投标、质量分析、安全分析、进度分析、各种汇报、月度考评等等。通过PPT的演示,可以提供参见各方全面熟知施工要点,提醒做好预控措施,做好今后纠偏计划及措施等。

5 PPT在监理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我项目管理公司去年的九月份承揽了龙湖集团在江苏常州开发的龙湖原山项目,这个项目我单位监理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共用38栋四合院别墅,9栋高层,以及商铺、商业酒店、商场、停车库、人防等工程,体积大,单体多。在承接这个工程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便考虑了在这个项目上采用PPT管理模式,并征得公司分部的同意。制定了工地例会、监理日报、监理技术交底、监理内部培训、监理月度考核、每月工程情况汇报、样板引路点评、监理日报等均用PPT形式进行操作。起初,由于操作人员对PPT形式的熟悉程序欠缺,往往在实际操作时感觉太繁琐,消耗了大量时间。在不断摸实、调整后,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终于得心应手。在这个项目中,PPT的应用为监理机构规模、高效率管理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起到了实际效果。

6 PPT在监理工作中应用示范二例

以我项目监理机构在龙湖原山监理过程中PPT应用举例二题,以便让广大监理人员初步了解PPT演示文稿的编制内容。

6.1 监理例会PPT演示的组成内容。监理例会时监理工作中常用的监理手段,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施工项目部组成人员参加,监理工地例会的成功召开,也就意味着监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监理例会的PPT形式在监理工作中是常用形式,要求高的项目可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各自用PPT形式在工地例会上进行演示。监理例会PPT的组成内容一般有以下组成部分:

6.1.1 PPT封面,可制作成工地例会的专题名称(如XXX工程第X次工地例会),时间(X年X月X日);

6.1.2 会议议题(一、二、三、四……);

6.1.3 检查应参加此次工地例会人员到会情况(参加工地例会人员名单);

6.1.4 检查上次工地例会的落实情况(未落实的限期到位,要求责任单位分析出原因);

6.1.5 分析项目进度情况(与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提出提前或之后天数,分析原因,提出纠偏要求和措施);

6.1.6 进度不满足进度计划的实物照片及产生进度滞后原因的分析图片;

6.1.7 分析项目质量情况(针对不同分项进行分析,分析质量好的,查的,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6.1.8 质量缺陷照片(若干),可插入其他项目施工质量好的照片进行对比;

6.1.9 分析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提出安全文明施工存在的不足,落实整改措施);

6.1.10 安全文明施工问题照片(若干);

6.1.11 造价控制情况(完成工程量情况,监理审批付款情况,下期预计可发生工程款支付情况,额外签证情况);

6.1.12 监理下阶段工程安排(截止下期工地例会召开前的相关工作安排);

6.1.13 施工单位汇报下阶段工作,提出相关需协调事项(一、二、三、四……);

6.1.14 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提出要求(一、二、三、四……);

6.1.15 会议总结(总监理工程师对本次议会进行总结)。

6.2 样板引路PPT演示点评的组成内容。工程推行样板引路是监理工作中的基本手段。在一个分项大面积展开施工之前,监理人员往往要求施工方先做出样板,样板经建设、监理共同对照设计图纸、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达到质量要求后方可大面积进行施工。在我单位监理的龙湖原山项目中,从场地平整,到桩基施工,最终交付验收,每个分项的第一次作业均推行了样板引路,采用将现场收集来的数据、照片制作成PPT点评演示文稿,并在以后大面积施工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样板点评内容的,便打开演示稿,让承包单位组织观看演示文稿,及时纠正,为工程质量等级的提高起到了辅助管理作用。

6.2.1 PPT封面(包括内容:工程名称、样板点评分项名称、组织单位、主持人、时间等);

6.2.2 参加样板点评人员及单位(建设、施工、监理,必要情况下邀请设计、质监等单位和部门参加);

6.2.3 分项样板点评的设计概况简述;

6.2.4 施工现场实际施工状况(附照片);

6.2.5 本次样板点评的主要内容(一、二、三、四……);

6.2.6 原材料的点评(质保书、检查报告、现场实测结果,分析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附检查照片);

6.2.7 原材料加工的点评(实测几何尺寸,附检查照片);

6.2.8 需点评部位,施工现场全景照片;

6.2.9 施工工艺点评(对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进行实际验收,附现场验收照片);

6.2.10 施工资料点评(检查方案、材料、工序报验,附检查照片);

6.2.11 点评分析(满足规范要求的子目,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子目,整改要求等);

6.2.12 结论(确定此次点评项目是否可以作为样板参照)。

7 PPT制作及演示的相关要求

ppt设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基本接触过PPT,在前面几节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进一步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但是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的实现信息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理解美化PPT的基本原则,结合运用文字、图片、自定义动画、自选图形等美化PPT,更好地表达信息,将自身的情感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2.2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实例比较,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学。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 综合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教学重点

如何美化PPT,更好的表达信息。

4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工具,达到美化效果,表达出各自的创意。

5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小组分工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6教学过程

6.1通过“大家来找茬”的活动引入课堂讲述内容

展示学生PPT作业,让学生讨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

提问(1):让学生联系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所见到的PPT,总结让人印象深刻的ppt的特点,从而进入到PPT的美化学习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有一种意识,好的PPT从哪些方面来表达主题以及突出PPT美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提问(2):给定你的主题和素材后,你怎么做PPT?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全局意识,能意识到版面与色彩、整体规划的重要性。

6.2课堂实践活动

实例(1):展示样例PPT模板,让学生意识到版面及色彩对信息表达的作用。

体会合理的布局以及恰当的色彩运用对主题的烘托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有全局意识,体会到版面及色彩对信息表达的重要性。

实例(2):在实例(1)基础上提出美化文字的重要性。

比对不同的字体,体会其对表达内容的不同诠释。

比对字体颜色的选择,体会文字色彩对信息表达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字体的大小、颜色、字形对信息表达的作用。

实例(3):图片的作用。通过实例对比,体现PPT中以图说事的表达优势,并结合PPT中图片的美化,穿插讲解图片工具的使用及作用(如设置透明色、设置亮度对比度、裁剪等工具),并综合运用自选图形更好的表达信息。(装饰线条、图形的综合运用 使用自选图形显示画面等。)

实例(4):音频与视频的引入与控制。对主题的烘托作用,根据时间情况,本部分学生可结合知识回顾自主学习。

实例(5):自定义动画的使用。可结合几个例子说明,如何让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以及路径动画的使用等,加强画面的动态表达效果,做简单复习回顾,学生可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PPT制作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在熟练使用的基础上对PPT美化,更好的实现信息的表达。

分析过程中展示学生的修改、老师的修改,穿插展示比较典型的PPT,突出问题讲解。

将制作技巧融入在学生的思考与实践活动中,让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实例(4)和实例(5)也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穿插讲解。

6.3课堂活动任务

(1)可以重新整合同一主题的PPT,用图片、简要的文字和声音表达内容。

(2)也可以从老师给定的素材里,选一个PPT,将内容美化,更好的表达信息。

(3)要求:分大组比赛,大组内部2人一小组,修改PPT,比速度,比质量,各组总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4展示学生作业,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作品的点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讲评注意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各小组之间的作品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生制作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快速建立PPT页面美化的思维方法,其自身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都会有一个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ppt设计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70-05

英语学科教学以其独有的工具性、情境性等特点,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实践中探索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英语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外语学习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深层次整合已经成为教学教研活动关注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是指在左脑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右脑思维,掌握高概念和高感性的能力,即“六感”(the Six Senses):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其主要含义是:不仅要有焦点,还要懂整合;不仅重功能,还要懂设计;不仅有论点,还要会讲故事;不仅有逻辑,还要会共情;不仅要严肃,还要懂幽默;不仅重积累,还要追求意义。[1]

本文主要关注PPT教学课件这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工具,结合在大连庄河地区实际调查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英语课堂实际情况,力求探讨全新思维视角下如何设计与使用PPT教学课件,以求为教学教研工作者提供一些资料和建议。

一、研究方案制定

1.研究对象

本调查主要是针对大连庄河市内2所中学和3所小学。笔者在调查时,选择了两所小学,分别是庄河市向阳小学和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在庄河市向阳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四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在庄河市新华路小学分别从二年级和五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调查。同时选择了两所中学,分别是庄河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和庄河市第二十八初级中学,在这两所中学都分别从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对英语教师进行调查时,还在这四所学校外另调研了一所小学,是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但由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在这所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兼有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的研究手段来了解大连庄河地区中小学英语课堂中PPT教学课件的使用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试图探究出一种有关PPT教学课件的创新设计思维。

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问卷,主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调查,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对PPT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整体性的有效把握。另一部分是学生问卷,主要是调查学生对课堂上PPT教学课件使用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也调查了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都设置了两道相似问题,答案不同者,则判定为不能真实反映接受调查者的态度,即为无效的问卷。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的具体情况是:教师问卷51份,学生问卷500份,共回收问卷551份,其中有效问卷是497份。详细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小学英语教师PPT教学课件应用情况

关于教师日常上课使用PPT教学课件频率的调查如图1所示。

由图1上数据可知,目前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能够使用PPT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但是PPT课件并没有真正走入英语课堂,甚至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依旧拒绝PPT教学课件进入课堂。

在使用PPT课件教学的英语教师中,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师有35.2%,同事之间交流共享的有37.3%,而网上下载并修改的占到了27.5%,虽然网上的PPT教学课件资源很多,但是精华很少,英语教师在网上下载的课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对于重难点的突出也不一定能很好的把握。如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学会自己去制作教学课件,就相当于亲自去感受课堂设计,对于把握课堂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这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不失为一条良策。

在调查教师认为PPT教学课件的设计水平是否影响教学效果时,有82.4%的教师认为是,而有15.7%的教师认为不是,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英语教师认同PPT课件的良好设计在教学中应用的积极影响,但从与一些教师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于PPT课件的认识程度不够,设计方面更是缺乏相应的指导。PPT教学课件对于英语课堂的意义远不止其被普遍认可的优势,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模仿对象,在促进学生会话练习的同时,还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2]所以提高英语教师对PPT教学课件的认识和PPT教学课件设计的水平是重中之重。

2.中小学学生对英语课堂PPT课件的基本评价

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其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意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据调查,有61.4%的学生对英语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PPT教学课件非常满意,而仅有1.8%的学生对教师用的PPT课件非常不满意,两个极端选项不排除个别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和抵触心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学生对教师的PPT教学课件还算比较满意。

当问到PPT教学对学习的影响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减轻了教师板书负担,加快了讲课的进度,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认可更能体现出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完全依照PPT课件进行教学也是不可行的。在问及针对PPT课件教学和“黑板+粉笔”的教学哪种教学格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时,有81.2%的学生认为应该两者结合,这说明英语课堂不仅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基本的拼写和写作能力也尤其不能忽视,结合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的优点,为其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音效, 认为音效对于他们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音效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教师讲授形成双重记忆,更有利于加深印象。但是加入效果音或者装饰性动画有可能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所以笔者针对此项调查了学生的看法,仅有6.8%的学生认为经常会,40.3%的学生认为偶尔会,而有52.9%的学生认为从不影响。对于PPT教学课件中音效最好在哪些地方使用的调查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对PPT教学课件的使用整体上表现出支持的状态,可以说,对于学生来说,PPT教学课件就像英语课堂中的一种调剂品,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

3.英语课堂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析

针对PPT教学课件的设计,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进行多方面调查。

(1) PPT课件整体设计分析

PPT课件整体设计包括整体布局、背景使用等,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97.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页面整体布局简洁明了,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整体布局眼花缭乱,呆板生硬。并且有62.8%的学生认为教师通常使用的PPT课件背景很简洁,也有11.2%的学生说教师使用的是空白背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综合使用这些背景,合理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情境的内容,做到激励、启发、协调、反馈等教学功能的合理运用。

(2) PPT课件设计的内容分析

在内容设计方面,68.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PPT课件内容组织层次化,主题内容突出,46.6%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在照搬课本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内容的层次化,还要注意与书本内容的合理结合,如果完全照搬照抄的话,那么PPT课件教学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能够符合课本要求的内容,比如与单词相关的猜词游戏等。

(3) PPT课件设计的艺术性分析

高质量的PPT课件应该是优质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的统一。高质量的PPT课件让人赏心悦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总体协调,图象清晰,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元素与情境变迁、教学进程相一致,使学生和教师间产生情感互动,创造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3]在幻灯片的呈现中,文字篇幅的设计体现一定的艺术性,篇幅的大小有时会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每页幻灯片中的文字篇幅调查,师生的反映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幻灯片的篇幅不易过长或者过短。PPT课件中幻灯片篇幅过长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视觉压力,而张数过多则会引起视觉疲劳。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95.1%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使用的PPT课件里面的幻灯片张数正合适,并且易于理解;而在教师的调查中,有60.7%的教师说自己设计的PPT课件一般在10张左右,有27.5%的教师一般在20张,剩下的教师选择的是30张或者30张以上。从教学效果来看,数目在10-20张左右的幻灯片在英语教学中易于使学生理解接受,当然,由于具体的教学目标不同,这个数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应该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而定。

艺术性的另一种表现在于色彩的设计,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4]色彩隐性作用在于它可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人的心理和情绪。为了不让人眼花缭乱,一页幻灯片的标准色彩不应该超过3种,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每张幻灯片也可以使用超过3种颜色,但多出的颜色只能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喧宾夺主,尤其要注意以图片为主的课件的颜色选择。[5]根据笔者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同一页面上文字颜色种类超过3种的有19.6%,3种的有27.5%,2种的有43.1%,1种的有9.8%。在色彩设计方面,有50%的学生认为主辅色不能合理搭配,重难点内容不突出;有32.7%的学生认为色彩选择上随心所欲,没有针对性;有28.5%的学生认为色彩整体风格与教学内容不相符;有11.7%的学生认为色彩杂乱花哨,无统一基调;还有16.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具体数据如图4和图5所示。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PPT教学课件在色彩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在PPT课件中文字是最常见的,而文字的特效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师问卷调查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选择了课件中大部分文字有特效和少部分文字有特效,分别为33.3%和49.0%,说明目前教师在文字特效的使用上是比较均衡的。但是文字具体该加什么特效,还是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定。而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教师使用最多的文字特效就是使用不同的颜色,归根结底还是在色彩的搭配使用上出现了问题。

很多英语教师没有充分使用视音频,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觉得视音频的过多加入会影响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并且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说,这一教学手段并不被教师广泛认同。很多英语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中加入背景音乐,他们认为背景音乐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效,而学生也确实是认同这种效果的,因为有84.8%的学生认为背景音乐搭配合理,有助于课件内容的呈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背景音乐对课件内容不起任何作用甚至是干扰了课件内容的呈现。

(4) PPT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分析

教学时交流的艺术,不能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而要更加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要在PPT课件设计中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件设计中加入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一些猜词游戏等。在调查中显示,有26.0%的学生表示英语教师课堂经常展开互动,有17.0%的学生表示教师从不开展互动活动,而有57.0%的学生反映英语教师只是偶尔开展课堂互动活动。

而在对教师的调查中,有52.0%的教师表示自己的PPT课件中偶尔有设计趣味性互动游戏,而选择通常和每次的分别为27.5%和3.9%,这说明教师的PPT课件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的不是很好,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游戏等互动性活动会让学生分心,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精力不够集中。在调查教师课件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时,72.5%的教师表明是演示法,仅次于它的是情境教学法,有68.6%的教师选择,而任务驱动法有43.1%的教师选择。这说明,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PPT教学法是演示法,这种教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却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散思维,激感,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对认知有增力效果,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几种教学方法,不仅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还要用到任务驱动法这种能够给予学生大量实践,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并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三、结束语

1.PPT教学课件创新思维设计探究

既然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PPT课件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那么教师在PPT设计时就要慎重考虑每一步。用创新思维去辅助设计恰到好处的满足了学生的要求,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领会大纲,做到适“材”而定。然后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界定学生的层次水平,做到因“人”而异。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属于有意识的学习,而有意识的学习又必须置于自然环境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创设出真实的交际情景。而且英语教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已经远不止基础语言的学习,还融入了文化,所以英语的学习是包罗万象的,这就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创新手段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也进行了真正意义的英语教学。笔者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可读性设计

即在幻灯片中突出教师想要强调的部分,准确定位视觉元素,注意信息条理性,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结构。

(2)简单就是美

使每张幻灯片的表现形式和展示内容简洁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3)多模态演绎

过多的信息和数据是枯燥无味的,而且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英语学科的学习应该充满趣味性,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对于学生的左脑思维来说,已经足够认知教师在PPT中所给出的信息和数据,而为了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就需要使PPT多模态演绎,将信息、情感、视觉效果三者合一,构成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4)交际式情境

要在PPT教学课件设计中融合交际教学法,就是要在课件设计中有意识地展开课件与英语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创设交际式情境。

2. 具体改进分析

英语教师在PPT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利用丹尼尔・平克提出的全新思维作为PPT设计的引导,[1]注重交响感、设计感、故事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使PPT设计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全新思维。

PPT教学课件不仅仅是用来展示学习内容的工具,它更重要的角色在于“融情于景”,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笔者根据分析总结了几点设计理论:①精心设计,注重实效。②强调学生主体性,增加课堂互动设计。③创设英语听说环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④加强教师PPT设计培训,优化教师信息素养。

目前大连庄河地区英语教师在PPT课堂教学上是比较用心设计的,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听说能力培养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探索,加以运用,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熟练运用PPT课件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所以教师在PPT课件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互相补充,让它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平克(著),林娜(译).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洪慧玲.英语多媒体PPT课件设计和使用的误区及策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13-514.

[3]周旋.基于PPT的课件设计原则初探[J].科技传播,20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