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8:25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

二、应用分析

(一)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分析

经济效益是企业在定量劳动消耗中产生的劳动成果。由于企业投入生产要素和劳动成果的不同形态,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有四个,分别是:周转性、报酬性、效果性和效率性。企业的周转性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活动的效率,包含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报酬性指标对应的是企业的资本收益能力,包括资产报酬率和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效果性指标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设计生产的收益水平,有销售收入、产值、成本费用、人均利税率;效率性指标反映企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有人均产值、固定资产产值率和资金产值率。以上这11个指标共同构成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分别设定为x1,x2 ,..., x11。

(二)构建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构建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把企业作为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对象,可以把其上一年的截面数据作为数据样本,通过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其相关矩阵R,再求R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同时,依据统计分析理论得出主成分及贡献率,并选择贡献率最高的四个作为主成分因子来构成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组合指标。这四个因子包含了所有指标最多的信息量,分别设为F1、F2、F3、F4。第1主因子F1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设置为企业的要素效益系数;F2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要素效率,设置为企业的要素效率系数;F3能够反映企业的报酬率,设置为企业的资产报酬系数;F4能够反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报酬率,设置为所有者报酬系数。经过以上分析,四个主因子便构成了企业综合评价体系。

(三)企业经济效益的因子评价方法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方法,在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因子的得分模型,即将通过正交因子解转置矩阵乘以R系数矩阵得出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系数矩阵,进而得出因子得分模型和该分析样本的主因子得分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排列。根据各个因子的得分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素效益因子F1可以用来衡量企业投人生产要素的获利能力,从主因子分析得知在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市场销售份额可以影响企业的收益水平;要素效率因子F2反映企业资本和人力运用的效果和协调程度,通过主因子反映可以知道,通过资源配置的优化、运行等手段能够较好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资产报酬因子F3越高,说明资源配置和占用比较合理;所有者权益因子F4得分越高说明企业资产构成比例合理。

三、企业效益的综合评价

为此,我们可以把以上四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作为权重来计算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总得分。经过计算和分析,将企业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综合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公司的主因子单项得分基本也是较高的,说明这些公司在资产运用、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得较好,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也较好。主因子得分较低的企业,说明它们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较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另外,从因子特征值、贡献率来分析经济效益的综合得分,可以根据主因子的单项得分来分析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优势和劣势。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2

内容论文摘要:经济效益的评价是考察经济行为效率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归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原则,以使效益评价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修正原则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11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11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 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11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 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 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 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 )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 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 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 滑冬玲.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3). 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6). 陈柳钦,宾建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南方论丛,2005(2). 李晓龙.我国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导刊,2005(10). 黄萍.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及其实现条件,湖南大学学报,2001(4).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81-02

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1.1 公共投资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国家出资、融资以及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用事业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是维护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支撑城乡健康运行的命脉,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1.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定义与要素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基于预期目标,对公共投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公平性和效果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分为三个部分: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指标。评价主体是实施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而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客体指的是评价对象即公共投资项目本身。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对公共投资项目作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决定着评价结论的科学合理性。

1.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1.3.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绩效评价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而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绩效评价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在公共投资项目中,纳税公众就是财产委托人,而政府则是财产受托人,政府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时,必须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以公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对拟建公共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

1.3.2 “5E”原则

著名学者T.芬维克于1995年提出的“3E”评价准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益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成为了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平台。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E”评价准则的重经济效率、轻效果与公平无法适应我国国情,因此本文提出在“3E”基础上增加效果性(Effect)和社会公平(Equity),构成“5E”概念,将更加体现公共投资项目的目的和效果,也更加符合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属性。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理解。从高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共同繁荣;从中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从低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理念丰富了公共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的内容。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重视项目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对公共投资项目绩效的评价应是动态发展的,既要关注项目在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又要关注项目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通过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来进行项目的多系统、多效果、多功能的评价。

2 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的形成机理

公共投资项目最本质的属性是公共性,因此公共福利是确立适当的公共投资项目评价标准的判断依据,而公共投资项目产生的公共福利在城市社会中表现在:(1)是否有助于降低城市生活成本;(2)是否增加城市就业率;(3)是否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

公共投资项目的其他属性如效益外部性、工程系统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工程效益的多元化与工程的辐射效应。效益的多元化是指公共投资项目不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其辐射效应对于城市居民、组织、城市、区域甚至国家都将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影响,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共投资项目评价标准的另一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要求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微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城市经济资源配置、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等宏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2.2 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2.3 评价指标的分类

针对不同的项目、部门或机构职能,所建立的具体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但就总体来看,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经济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和环境评价指标三大类。

2.3.1 经济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是指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有形收益及成本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重点在公共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采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而宏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考察的是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2.3.2 社会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1.1 公共投资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国家出资、融资以及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用事业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是维护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支撑城乡健康运行的命脉,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基于预期目标,对公共投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公平性和效果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分为三个部分: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指标。评价主体是实施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而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客体指的是评价对象即公共投资项目本身。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对公共投资项目作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决定着评价结论的科学合理性。

1.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1.3.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绩效评价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而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绩效评价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在公共投资项目中,纳税公众就是财产委托人,而政府则是财产受托人,政府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时,必须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以公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对拟建公共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

著名学者T.芬维克于1995年提出的“3E”评价准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益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成为了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平台。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E”评价准则的重经济效率、轻效果与公平无法适应我国国情,因此本文提出在“3E”基础上增加效果性(Effect)和社会公平(Equity),构成“5E”概念,将更加体现公共投资项目的目的和效果,也更加符合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属性。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理解。从高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共同繁荣;从中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从低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理念丰富了公共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的内容。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重视项目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对公共投资项目绩效的评价应是动态发展的,既要关注项目在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又要关注项目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通过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来进行项目的多系统、多效果、多功能的评价。

2 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的形成机理

公共投资项目的其他属性如效益外部性、工程系统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工程效益的多元化与工程的辐射效应。效益的多元化是指公共投资项目不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其辐射效应对于城市居民、组织、城市、区域甚至国家都将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影响,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共投资项目评价标准的另一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要求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微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城市经济资源配置、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等宏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2.2 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2.3 评价指标的分类

针对不同的项目、部门或机构职能,所建立的具体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但就总体来看,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经济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和环境评价指标三大类。

2.3.1 经济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是指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有形收益及成本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重点在公共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采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而宏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考察的是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2.3.2 社会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22-03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 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的性与科学性;2) 统一性;3) 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20位专家的专家征询意见表(共20份)来确定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再通过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根据模糊运算规则,(其中i=行,j=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0.576。

4结论与建议

1) 以社会效益为重点来评价竞技体育可以充分显示竞技体育的实际效用。2) 将有关的社会效益、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更客观地体现出竞技体育项目的效益,相应体系的建立便于进行不同项目的横向比较,从而为决策管理层提供参考依据。3) 应建立相应完善的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与已有的技术及经济评价相结合,可以从客观、系统、科学、全面的角度分析评价竞技体育。

参考文献:

[1] 王五英.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8.

[2] 金敏求.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探讨[J].投资与信息研究,1999(2).

[3] 张理海.社会评价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4]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 王琳.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3年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6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与科学性;2)统一性;3)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转贴于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

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83-01

因我国国土面积大,地质地貌比较多样,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也各有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对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进行评估,保证在各地科学、有效的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何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理论

(一)土地适宜性

关于土壤适宜性的概念,《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调查与制图》中已做出了定义:受土壤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的,土壤类型及规定用途间的和谐度;此外,关于土地适宜性,在《土地资源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中》也有所规定:于土地潜力区范围内,划分牧业、林业、农业的适宜性。所以,土地及土壤适宜性应当是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2个特征。因多样性和综合性强是水土保持措施的特点,其内涵需比土地及土壤适宜性更广。此外,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所以,生态效益是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关注重点,并且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还应具有经济及社会适应性。根据以上分析,可对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做如下定义:在符合该地地理条件基础上,运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否使经济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1]。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认为:在土壤资源评价范畴内包括土壤适宜性,即,土壤自然适宜性和土壤适宜性二方面会在分析土壤质量与土壤用途关系时被涉及到。通常来说,在评价土壤适宜性中会偏重于评价土壤自然适宜性,会对土壤质量与土地要求的相符程度进行衡量。所以,土壤利用应当是土壤适宜性评价的目标。《土地资源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中讲到:以土地使用目标为依据,对土地改善的质量与数量进行鉴定与统计的过程,就是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分为适宜性和限制性。对于土地适宜性评价,若划分标准不同,则分出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多目的及单目的评价是根据评价目标细分出的;定性评价、定量自然评价、经济评价是根据评价成果分出的几大内容。

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式

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生态效益会较大的受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影响。除了生态事务,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还属于社会事务、经济事务。为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在开展该工作时,应当充分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并以区域发展目标为指导[2]。

(一)确定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人们应当对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内涵深入挖掘,并确定清晰的评价目标与原则,保证评价工作落实到位。“促进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进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本工作的目标。评价工作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落实、水土资源的利用与布局的。本工作的充分开展,利于有效配置水土资源,也可成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生态修复战略落实的有力依据[3]。

为客观评价适宜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实用、科学,有些原则需要在落实适宜性评价中得到遵循,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土地质量评价原则、土地评价原则、土壤适宜性评价原则、土壤质量评价原则等。具体原则和一般性原则是从总体上划分的2类原则。富于差异性、针对性在评价工作开展中比较必要,工作人员应当可以运用合适手段实现对不同地区的合理评价;同时,评价过程还应具有系统性、综合性,这样才会使评价更为可行。

(二)明确具体评价依据

工作人员应当仔细分析当地土地资源运用状况、土壤调查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展开适宜性评价。在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中,土壤质量是重要衡量指标,尤其是对于水土流失工作质量的衡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肥力。此外,水土保持适宜性还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影响,评价人员应当仔细分析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并根据土质情况判断土壤使用的合理性[4]。

(三)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

第一,应在对评价目标充分考虑后,对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具体原则严加遵守,实现多层次续分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第二,应当建立参考性佳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说,评价指标必须与我国有关规定中的要求、标准相符合;第三,应当杜绝随意、盲目的评价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必须充分反映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并有重要参考性和区域适宜性。

(四)做好适宜性纲及类的评价

第一,应当基于调水保土效益,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定出包括调水保土效益的适宜性纲评价指标,具体有侵蚀模数、减水减沙效益等指标,并通过对指标的有效使用,进行调水保土效益评价,将水土保持适应性纲确定出来。水保法、水文法、小区法、核素示踪法、点位监测等为监测、计算的方式,见下表:

第二,应当全面围绕土壤质量,进行适宜性类评价,特别应当重点关注肥力质量、环境、土壤健康,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第三,时间、空间等要素均会影响土壤质量,所以,应当保证在确定合理的时间、空间尺度的前提下,展开土壤质量评价。若需要进行大尺度评价,还要考虑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此外,可将土壤指标按时空要求分为“短期的,动态的”、“长期的,静态的”,并检测土壤质量,可从坡面尺寸、流域区域、分区尺度入手,以实现不同措施生态效益的最终完成[5]。

(五)做好适宜性等评价

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适宜性评价,该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和经济度量对水土保持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经济效益有直接和间接的: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增加的未通过中间环节转化的产量与产值就是直接经济效益;基于直接经济效益,在中间环节转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是间接经济效益。应当对代表性强的小流域、地块、农户进行检测,实现以上目标。若有对大尺度效益进行监测的需要,要以优、中、差小流域为目标,并对流域不同的农户、地块进行选择,以获得具合理性的样本。除了展开必要的监测,还要利用政府采集的有关数据来做出验证。可在对GB/T 15774-2008有关内容进行参考下,计算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方式有比较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算模型法等。

结束语:

工作人员应当充分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并以区域发展目标为指导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工作,在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中,土壤质量是重要衡量指标,而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做好适宜纲、适宜性类、适宜性等的评价比较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晖.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8):169-169.

[2] 郭剑,向万丽,罗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06-106.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8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代理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 审计范围广泛, 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 条规定: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群体事件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

图2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块的关系图?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总结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 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通信建设项目中可研报告的作用

对通信建筑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从技术上、经济上多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项目决策的能力,提高投资效益。

(一)作为通信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一个投资项目能否成功、效益如何,都将受到社会、技术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项目又具有不确定性,本着“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通过对通信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有助于认识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弄清楚拟建通信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切实提高投资经济效益。投资决策者主要就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终结论决定是否投资以及如何投资,因此,它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作为向金融机构申请项目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

金融机构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申请项目贷款的重要依据,在我国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国家发展银行也要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才能同意建设贷款。银行通过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而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确认贷款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偿还能力,确认项目本身是否具有社会效益,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过大的贷款风险。

(三)作为编制通信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建设方案规划,可以根据可研报告中提出的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规模、项目主要设备选型和项目总体布置等,作为初步设计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以及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的依据。

(四)作为建设项目往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作协议的依据。

二、经济评价的重要性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通信项目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以及提高通信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经济评价在通信建设项目中的具体运用,结束了以往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有尺无标”的局面。

在比较、选取项目的方案时,一般需要对项目的工程技术、工艺以及资源等因素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但归根到底,这些因素都要尽可能量化为投入产出的代价和效益。从此意义上讲,经济评价是通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一)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提高项目的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改善项目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任何一笔资金的耗费,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应讲究经济效益,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即谋求最好的投资效益。然而,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并不是可以简单的凭感觉就能识别和判定,而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计算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正是为了这一目的,在项目建设前期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如果事先不进行认真分析就盲目决策往往会导致投资效益低下,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有助于优选项目或方案。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需要承担投资的风险,分享投资的效益,这就更需要在决策前进行项目的经济评价,把拟建项目周期内的获利能力、清偿能力、应变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反映出来,以便于投资者权衡利弊,择优决策。

(二)通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需要。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了影子价格进行费用效益的估算,影子价格是反映资源经济价值的最优价格,是实现优化的手段。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看,进行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可以从宏观的,综合平衡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效益,指导投资方向,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通信项目经济评价是引进外资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来华进行投资,包括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财团和商团等。他们来华投资的共同目标之一就是寻求期望的投资效益。因此,首先需要进行经济效益和风险的分析及预测。另外,经济评价也有利于促进中、外投资者或合作者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

三、经济评价中两层次评价的区别和联系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两个层次,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联系。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是它们都是经济评价,都是要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都采用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编制基本报表计算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二是评价的基础相同。两得都是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厂址选择、工艺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论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基础上进行的。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0

项目社会评价的内涵

项目评价是为了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目标,对政府或私人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价。从投资主体角度出发,评价就是通过分析项目费用和效益来进行可行性分析,这种评价称为财务评价。从国家角度出发,评价就是通过考察国家在经济方面所付出的代价和项目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以判别项目的可行性,这种评价称为国民经济评价。以上这两种评价统称为项目经济评价,也即传统的项目评价。

社会发展使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发展应是以人为核心、以可持续为原则的发展。项目评价也应着重强调项目与社会的相互适应性,即项目与自然、社会等之间的协调发展。而这些问题是经济评价所不能解决的,故需要从社会层面对项目进行评价,使之成为经济评价有益补充。这种评价就是项目的社会评价,即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目标,把效益目标、公平目标、环境目标、以及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等影响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通盘考虑,对项目进行多因素、多目标的综合分析评价从而选出并实施那些有助于实现国家或地区最终目标的项目。

项目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个项目的完整评价包含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评价三个层次,其中,社会评价居于最高层面。其组合层次见图1:

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相比较有着相当大的区别:首先是目标多元化,经济评价主要是财务赢利与经济增长,而社会评价要统筹资源、环境及社会的诸多方面。其次是社会评价的长期性,社会评价不但要考察项目近期的社会效果,更要考虑项目对社会长期的影响。再次是定量难,不但大部分指标难以用经济货币指标来衡量,而且既要考虑短长期效果,还要考虑直接和间接效果。由于上述种种特性,社会评价至今缺乏统一的标准与方法,目前只能进行以定性为主的分析。见表1。

另外,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范围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要进行社会评价。从项目的类别来看,只有以发挥社会功能为目的的公益性和基础性的公共项目,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态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影响的项目才要进行社会评价,如电力、水利、原油、交通、化工等项目。

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与意义

进行项目社会评价,有利于加强投资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实现项目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进而促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进行项目社会评价,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充分考虑公民的真正要求,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重大损失,有利于全面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项目决策民主化。

当前,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社会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均对贷款项目要求进行社会评价,否则不予立项。进行项目社会评价,有利于同国际社会接轨,吸引外资,深化改革和开放。

许多项目仅仅着眼于短期效益,结果造成项目长期效益逐渐退减,甚至对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负面作用。对世界银行资助的57个项目的一项研究表明,社会评价与项目的高回报很有关系。例如,30个与当地社会经济相协调的项目平均收益率为18.3%,是27个被认为不具有社会协调性的项目的收益率8.6%的两倍以上。

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有利于在经济建设中合理利用与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国在这方面早已有了许多的教训与经验。

项目社会评价研究现状

项目评价的主要理论是建立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如效用理论、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但是,社会评价更关心的是“社会福利”,而不是“经济福利”,而社会福利是难以计量的。故迄今为止,项目社会评价理论和方法仍处于发展之中,尚未规范化。

目前,社会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包含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社会效益评价;在经济评价中加入分配分析;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基于社会学基础上的社会分析与评价。从理论上分析,前三种都属于经济学范畴,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第四种社会评价是广泛的社会分析,理论上以社会学为基础。这种方法是西方国家在近几十年来开展起来的,它以社会学家参与分析为主要特色,是项目社会评价的发展趋势。前三种评价方法只是着重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无疑已不适应当今社会以人为本、以可持续为原则的发展要求。故此,现代项目社会评价应以第四种方法为主。

项目社会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能建立较为系统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社会评价涉及到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境、资源、卫生、民族以及国家或区域政策等等众多的社会因素,具有显著的多目标性。除此之外,社会评价指标还具有长期性、许多指标难以量化、不同具体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不确定性等特征,故至今仍未形成较为系统的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评价涉及社会诸多方面,有许多方面无法采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即各指标之间缺乏有效的比较手段。社会评价着重于其社会效益,而经济学界研究证明,“经济福利”是可以计量的,“社会福利”则难以计量。同时,效用内涵是随着需求者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且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个体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就造成同一评价体系中存有定量与定性两种不同的计量口径,而且许多指标衡量单位也不同,难以简单相加计算,这就造成在衡量社会效益时易于失真。

未将可持续发展观引入评价中,造成生态资源过度的开发和浪费及代际间发展的不公正。传统项目评价理论核心是经济评价,理论基础是生态环境外因论,即仅将资本、劳动看作经济增长的内在变量,而将生态环境视为经济发展的外在变量。这种思想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所以,未考虑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传统评价方法的显著局限性。

在社会评价决策处理方法方面,目前主要应用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HP法),此方法基本特征是分解、判断、综合,具有思路清晰,方法简便和系统性强等特点。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AHP法)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判断矩阵是由专家或评价者给定的,因此其一致性必然要受到有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判断水平及个人偏好等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判断矩阵有时难以保持判断的传递性。评价方案集中方案数的增减有时会影响方法的保序性。综合评价函数采用线性加权形式,因而有属性的线形及独立性的限制。

参考文献:

1.万威武.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论证[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朱东恺,施国庆.项目社会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河海大学学报,2003(3)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F301O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537(2016)06002006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 Construct of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Shar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

LI Can, LI Xiaotong*

(School of Accounting/Center for Finance and Accounting, Hunan Business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China)

Abstract Dire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er of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s and th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of farmland scale.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s shares is a turnover mode which is particularly worth exploring. So it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shares transfer. In this paper, it is mainly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and come from business side, investor, the right to own side and regulators to 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which has dynamic equilibrium effects. It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benefits derived by stakeholders in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shares transfer, and provide new ideas,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basis to proces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Key words farmland management right; shares transf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akeholders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三农”问题都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得以体现,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问题更是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在多种农地流转形式中,农地经营权入股的优势逐渐凸显.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表示,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部在部署201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试点工作,建立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将成为一种常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地等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股权量化到户,让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收益.在此背景下,农地经营权入股绩效评价研究将为相应“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但当前学术界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农地经营权入股的意义、方式等宏观层面,在微观层面上专门研究农地经营权入股绩效评价的文献极少.基于此,本文就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地经营权入股绩效评价模式展开了探讨,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应用研究.

1 文献回顾

近年来,学术界对农地流转的关注已从制度模式研究扩展到流转效果研究,有学者对农地流转绩效的定义或构成进行了分析,岳意定等[1]将农地流转绩效定义为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农地流转”因素的变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的影响;程飞认为,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果产生的效应,具体体现为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带来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张式恩[2]指出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土地流转因素的变化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影响程度.

针对农地流转如何进行绩效评价,有学者分别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提出了不同模式或具体方法,基本上都涉及到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关键维度的考虑.其中,刘莉君[3]通过分析农地流转绩效的影响因素,设计构建了基于经济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程飞等[4]将土地流转的绩效分为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环境绩效3个方面,并从中筛选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等10项指标构建农地流转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规制的角度,农地入股流转是指农户可以以自己的承包地为资本入股,把原本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进行统一生产管理,农民可凭借其所持有的股份分享最终利润.吴义茂[5]认为,农地入股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用益物权出资于公司企业,从而取得其股权的行为.农户以土地作价入股,不仅保证了土地的收益性,还把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由于制度环境的差异,国外针对农地流转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绩效等方面对农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提出了基本的模式框架和评价内容体系,构建了相应的研究基础.但现有评价方法单一、重复性较高,虽然不少学者对于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提出了合理的导向,但多数为定性的考量标准描述,缺乏一种同时具有科学理论基础和充分实践检验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对不同地区的农地流转做出统一衡量从而比较其流转绩效.再者,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农地流转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同流转模式的差异分析等,而极少有学者专门针对农地入股这种新兴流转模式,来研究其效果和效率,并建立入股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和框架模型,以致于农地入股流转绩效评价方法与提升路径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这将不利于入股流转制度的顺利推行与发展.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至今已近50年,最早由美国学者Ansoff引入管理和经济学界,代表性研究学者有Freeman,Blair,Flammer等; Freeman[6]定义利益相关者为“任何能够对组织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团体或个人”;Blair[7]进一步指出,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股东,而且来自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这些主体提供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 Flammer[8]研究也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会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也颇具成果,如张兆国等[9]认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合作,而不仅仅是依赖于股东.此外,随着近些年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宋献中[10]指出,企业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主动承担责任;马国勇[11]进一步指出,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进来看,该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合理协调和管理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或投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在摒弃了“股东至上”观念的今天,企业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分担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企业在做出经营决策时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S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日益成熟,其与绩效评价的结合运用衍生出许多积极有效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美国学者Sonnenfeld(1982)提出了外部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式,加拿大学者Clarkson(1995)提出了RDAP模式,他们都认为企业绩效应包含社会绩效[12];2000年,Andy联合安达信咨询公司开发研究的绩效棱柱,是一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完整的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分别从满意、贡献、战略、流程、能力5个利益相关者层面出发,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在不断探索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模式,分别从内外部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框架构思与指标设计,并进行一定的应用与发展,如刘亚莉、陆庆平、杜慧慧等[1314]学者都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保护所有者权益、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模式;李婷等[15]的研究结合了平衡积分卡的思想,认为在评价组织业绩时,要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外部利益、长短期利益之间的均衡,同时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迅速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的绩效评价思维,企业绩效不只是经济绩效,还应充分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需在科学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进而从多角度剖析影响企业绩效的各层面,构建更完善更适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农地入股流转绩效评价的意义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要依据,分别从经营方、投资方、权利所有方、监管方4个利益相关者维度构建具有动态平衡效应的绩效评价机制,以测度农地入股流转中的短期绩效与发展能力,以及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实现,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农民股东或社员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有效运用股份制的制度优势,使农地、技术、资本、管理得到最佳结合,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股东的收益分配;同时在利益相关者绩效导向下,加大有机农产品的产销量,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增进社会和谐.目前我国参与入股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多数是经济实力雄厚的“核心”大户带领弱小的兼业农户,导致“核心成员”几乎完全控制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忽视了农民股东或普通社员的权益,以致他们缺乏经营管理热情.因此,施行“利益相关者”分层评价,有针对性地考核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的绩效,有利于维护农民股东或普通社员的权益,传播“互助、民主、平等、公平”的价值观,促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实现其促进社会公平、共同富裕的社会功能,推动农村社会和谐、进步.

(3) 有利于增进股份制农业经营组织的环保责任感,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近些年农地经营权入股作为一种规模经营方式的地位不断提升,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基于对入股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业股份制经营组织实施“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必然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强化股东和当地农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有利于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形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地入股绩效评价模式构建

3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绩效评价框架构建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需要兼顾效率、公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农地入股流转的绩效评价必须动态考察农业经营短期绩效与发展能力、以及农地入股流转中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平衡性.笔者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要依据,从经营方、投资方、权利所有方、监管方4个维度构建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的农地入股绩效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图1).

3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经营方视角的绩效评价指标 经营方是指吸收农地入股的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合作社.经营方视角下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应包含:单位农地净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经营者对入股流入模式的满意度.我国农地经营权入股正处于起步阶段,流转效益是否良好直接关乎农地入股的后续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需通过实施绩效评价来解答,单位农地净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主要从财务角度反映农地入股产生的短期经营绩效,对这几项指标的合理考察可直接促使经营方提高入股流转的资产回报率;经营者对入股流转模式的满意度将进一步考察对股份制农业经营组织管理模式的改进.

322 投资方视角的绩效评价指标 投资方是指以承包地入股的农民股东及以其他资产入股的非农民股东,农地入股流转制度改革旨在盘活农村土地市场并保证农民分享流转收益.基于农民股东的弱势地位,农地入股流转绩效评价应侧重考察其有形的股利回报以及无形的利益增长,从农民股东家庭收入变化、农民股东的综合满意度等进行定量定性评价,主要的绩效评价指标包含:农民股东单位农地所获股利、农民股东劳动力转移务工收入、农民股东的综合满意度、其他股东的投资回报率等.其中农民股东单位农地所获股利及其他股东的投资回报率是指投入资本所获得息税前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是极为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农民股东劳动力转移务工收入指的是参与入股流转后,脱离承包地束缚的农民通过务工所获得的其他收入.

323 权力所有方视角的绩效评价指标 权利所有方指的是有参与入股流转规模经营的村集体组织,农地经营权入股流转不仅要追求经营方、投资方等的短期经济利益,同时还要考虑权力所有方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总体利益.这个视角主要的绩效评价指标包含:农地保值增值率、当地村民的综合满意度.农地保值增值率主要考察经营方的规模经营对农地数量与品质的影响;当地村民的M意度是指农业经营组织对当地农村建设的公益性支出,对当地农民就业的促进、以及对乡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社会问题的改善.

324 监管方视角的绩效评价指标 监管方主要是指入股流转当地的各级政府部门,依据农地入股中农业生态环境改进、农业安全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等要素的变化来评价农业经营的发展能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监管方视角下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经营方对农业安全的贡献;经营方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其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是指经营方为处理、减少各种污染物,防止生产消费过程中各类环境退化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对农业安全的贡献可以通过考察经营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进行评价;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是指经营方自发进行科技研发及培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额.

上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经营方资产经营效率的财务维度、投资方资本投资报酬率、权力所有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利益相关者维度以及监管方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予以考察分析,用于评价入股流转主体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或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农民股东参与入股的满意度以及入股流转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图2).针对我国农地入股流转的现状,构建这种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合理、科学有效.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基本情况

位于长沙县金井镇的湖南康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综合型大型农业企业,注册资金5 000万元,净资产8 000万元,公司依托茶叶、优质稻、蔬菜三大产业,是省、市授牌的种粮、种植大户,长沙市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以优质有机水稻为主打,主营大米蔬菜产业、承租谷酒产业、饮用水产业和休闲产业.截至2016年初,公司共吸收入股稻田2 510亩,已将石井村90%土地流转至公司名下,参与入股流转的农户达600余户,产生农民股东约2 000人.

42 案例分析

在对石井村农民股东以承包地入股康乾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公司的财务报告,将石井村入股流转案例按照上文构建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农地经营权入股绩效评价(表1):

注:指标中的满意度通过走访调查、打分统计进行定性测算,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基本满意;4表示非常满意.

(1) 经营方.康乾公司作为参与入股流转的规模经营主体,吸收石井村农地入股后,以优质有机水稻为主打,每亩稻田经济效益提高5倍,增长至3 610元,发展态势良好.公司农地资产利润率53.33%,总资产利润率9.12%,农地资产的利润率相较其他资产高出四十四个百分点,可见,吸收耕地入股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股东对公司吸收农地入股后的效益增长基本满意,并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2) 投资方.石井村有600余户农户入股康乾公司,产生农民股东2 000余人.公司仅2015年一年就发放农地入股流转股利133.54万元,农民股东单位农地所获股利532.03元/亩.石井村全村人均年增收2 498元,已经参与入股流转的农民股东每年增加收入7 000至10 000元不等.由于入股流转后进行规模经营并种植优质有机水稻,公司效益大幅度提升,其他股东的投资回报率也高达21.53%,显著高于行业内平均水平.此外,相比其他流转模式,入股流转带来的收入增长增幅更大,甚至超过农民股东的预期.

(3) 权利所有方.截止2015年,康乾公司已累计还耕石井村抛荒土地152亩,修建机耕道23.8公里,道路绿化亮化7.6公里,发生对当地农村建设的公益性支出达78.45万元.由于规模种植优质有机水稻,相较于入股流转前,石井村耕地的保值增值率高达500%.此外,公司还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康乾公司仅2015年就支付农民员工工资共计366.17万元,提高了村里农民的平均收入,使更多青壮年可以在当地就业,相比其他村庄,大大促进了农民家庭的和谐、对老人的照料以及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

(4) 监管方.康乾公司致力于生产培育化学农药零污染、负增长、绿色健康的优质水稻,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以保护环境,并且研究开发农村有机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2015年共计发生环保投入支出312.74万元.由于生态农业的开发,康乾土地流转区域内的蔬菜、水稻、茶叶等经济作物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已达到100%,项目区生产的绿色农产品2015年销售额达1 869.13万元.康乾公司2013年与双江职中(双江农校)签订了为期10年的联合办学协议,2年多来共培训农民工5 000余人次,发生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支出达257.59万元.

石井村农户入股康乾公司进行农地规模经营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了农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当地的村容村貌以及生态环境.此外,依据走访调查结果,少部分未参与入股流转的农户也体会到了这种经营模式的益处,对农地入股流转的发展前景纷纷表示看好.

5 结论与建议

我国农地经营权入股流转是一个新命题,正处于快速蓬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实施效果评价都迫切需要更深入、系统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四维度”的评价模型,分别从经营方视角、投资方视角、权利所有方视角以及监管方视角开展入股流转绩效评价,直接有效地对各利益相关者绩效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展望,考量了入股流转中农地价值是否增值、农民收益分配是否能得到保障、农地资本投资报酬率是否有所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农业与农村是否得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益于推进政府科学决策,引导农地经营权入股流转健康发展.

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农地入股相关政策措施时,应综合考虑经营方、投资方、权利所有方以及监管方各方的利益诉求,从“四维度”来科学评价农地入股流D中各方利益主体的绩效实现程度,并从时间角度和地域角度分别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以不断进行农地入股流转模式的优化;同时,主管部门通过“四维度”评价模式来考察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实现的平衡性,以测度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政策完善.

参考文献:

[1] 岳意定,刘莉君.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土地流转经济绩效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10,26(8):3647.

[2] 张式恩.三化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农地流转绩效评价――基于河南新乡的实证调查[J]. 农业经济, 2015,35(6):3436.

[3] 刘莉君,岳意定,谭舒允.基于经济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3(6):104107.

[4] 程 飞,信桂新,魏朝富,等.农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37(1):110117.

[5] 吴义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6]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 Boston: Pitman, 1984.

[7] BLAIR M M, LYNN A S. Team produc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n introduction[J]. J Corpor Law, 1999,32(4):743750.

[8] FLAMMER 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hareholder reaction: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investors[J].Acad Manag J, 2013,56(3):758781.

[9] 张兆国,刘晓霞,张 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J]. 会计研究, 2009,30(3):5459,95.

[10] 宋献中.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J].财会学习, 2009,4(3):1213.

[11] 马国勇,陈 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 2014,30(4):3336+49.

[12] CLARKSON M.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 Manag Rev, 1995,20(1):92117.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2

电网作为连接电力生产、电力输送和电力供应的基本设施,与地区内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城市配电网经济性评估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三类:静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本文以某省电网建设改造项目为例,对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经济指标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内部经济性分析四大部分进行项目经济性评价。本文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效益比率、成长能力五方面对方案进行项目经济指标分析;从盈亏平衡点、安全边际两方面对项目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最后又从电量效益、质量效益、电价效益、战略规划效益四方面进行内部经济效益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体现本文所采用研究理论的实用性。

1 电网经济前评价原则和要求

根据我国目前的电网经济体制情况,对电网建设项目经济前评价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和要求:

(1)必须注意宏观经济效益分析和微观经济效益分析相结合,采用最佳投资效益方案;

(2)应遵循经济前评估的可比原理,使项目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在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基础数据应使用国家和部门统一规定计算的评价价格和国家通用参数。

(3)经济前评估的内容、深度和计算指标,应能满足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

(4)必须具备经济前评估所必需的基础资料,应保证基础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时间上的同期性。

(5)项目经济前评价应采用有无对比的方法,使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6)电网建设项目经济前评价工作要从电力市场的实际出发,以电网整体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分析项目投产后对电网平均销售电价的影响及电价承受能力。

2 城市电网建设项目经济前评价实证研究

2.1 项目计算方案

该项目主要采用以下投资方案:该城市电网2010-2015年全部投资(2010-2014年110kV变电站和配电网投资,可能延伸到2015年)。

在搜集基础参数和编制基本报表的基础上,对该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评价该项目的工程经济可行性;并在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预估该项目抗风险能力的强弱。

2.2 项目经济指标结果及分析

该电网改造建设期为2010-2015年,还贷期为2011-2020年,计算期为2010年-2035年。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表1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工程静态投资160237.2万元-

工程动态投资163989.32万元-

主要经济指标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万元)投资回收期(年)

项目投资(税前)9.3826109.4712.84

项目投资(税后)8013.44

项目资本金9.3812519.2216.6

基准收益率8%-

总投资收益率10.26%-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6.26%-

电量电价(不含税)120.29元/MWh-

电量电价(含税)140.36元/MWh-

表2 盈亏平衡分析计算结果

年份2012201320142015202020252030

盈亏平衡点(GWh)798.76799.90801.831267.61162.1970.49319.58

安全边际率(%)4.2325.1738.2614.7043.9767.4891.58

在设定的8%的税后项目投资收益率基础上,通过反算法,求得电量加价为120.29元/MWh(不含税)和140.36元/MWh(含税),处于较合理的范围内;项目投资收益率(税前)为9.3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项目投资(税前)与项目资本金的财务净现值分别为26109.47万元与12519.22万元,均大于0,经济收益可观;项目投资税前、税后与项目资本金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2.84年、13.44年、16.6年,远优于同类其他项目;盈亏平衡分析表明该项目实施后,安全边际售电量逐年增加,电网经营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不论是从投资税前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税前和税后的投资回收期、电量电价几个指标,还是从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来判断,该电网建设项目在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2.3 内部经济效益分析结论

通过对某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内部经济效益的分析可得,改造后的城区电网的网架结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都将得到极大改善。适度的超前性既为未来电网的后续建设抢占最有利位置,又可规避目前电网建设成本逐年倍增的风险,为电业局节约大量远期投资成本;供电能力的极大提高,可有效解决目前城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现状,缓解电网压力。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强有力的供电能力又可为电业局售电量的增加提供支持,为电业局带来巨大的增收电量效益;供电质量的提高,将有效解决频繁、大面积断电问题,减少用户的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为电业局带来可观的免损电量效益;也将有效解决电压降过高、线路超负荷等问题,降低线损率,减少网损损失.

3 结论

电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将电源所发电力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网络通道。电网建设作为公益性基础型工业项目,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在项目经济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项目经济指标和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可知,该电网建设项目在经济上都是可行的。由敏感性分析可知,电网企业可通过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投资额,增强营销能力增加售电量来进一步增强项目的经济性。通过内部效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知,电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显著提高,该电网建设项目在改善城区电网的同时,也为其带来巨大的内部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佳贤.城市配电网经济性评估研究[D].2008.

[2]王国威.电网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研究[D].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