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9:34

外观设计论文

外观设计论文篇1

目前,包装设计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侵权行为,企业优秀的设计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仿冒等侵权行为,例如河北承德露露集团近来经常收到消费者的反映,说他们在市场上购买的所谓“露露”牌杏仁露,回到家后才发现受骗,因为仿冒商品的易拉罐及外包装箱上的字体、装潢设计与真正的露露极为相似,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出来。随着露露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覆盖率的扩大,露露商标和包装装潢被侵权和仿冒的事件屡屡发生,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1999年,此类仿冒企业有20多家,如今已增至43家,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等省。遭遇此种经历的企业不止露露一家,许多知名企业都有此经历。面对日益严重的侵权行为,包装行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

法律赋予我们各种权利,而权利的实现要依靠主体自身来行使,即要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包装行业维护自身权利主要有以下途径:

1)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外观设计又称为产品外观设计,它是关于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美国有一个案例曾依据字典的定义说:“产品是指人的双手利用原材料制成的任何物品,不论该物品是直接用手制成的,还是使用机器制成的。”[1]由此看来,产品实际上涵盖了除自然物之外的一切物品。外观设计的保护始于1711年,法国里昂市为保护该市的丝绸织品图案制定了规定,这一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制度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也采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方式保护其特有的包装设计,例如湖北某酒厂曾设计了一种编钟造型的酒瓶,并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加以保护。企业在包装设计完成时,甚至在设计过程中就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利用这种事前保护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防范能力,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企业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酿酒企业,该公司十分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其产品的外包装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2003年4月,丰谷酒业发现自己的包装设计在省内被大量仿制,仿制者是一家名为“丰各”的酒业公司,其生产的“丰各”头曲酒的酒瓶外观与“丰谷”的专利产品极其相似,丰谷酒业立即向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报案。经调查,丰谷酒业公司酒瓶的外观设计当时正处于保护期,通过对“丰各”头曲酒瓶与“丰谷”头曲酒瓶的专利公告图片相比较,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法律处认为二者极易混淆,因此依法做出决定:丰各酒业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丰各”头曲,并不得以其他方式将侵权产品投入市场。丰谷酒业运用专利权有效保护了自身的利益。在诉讼过程中,外观设计专利可以作为直接证据来反驳侵权行为,较事后收集证据更能为企业的维权争取时间,节省企业成本和资源。

2)注册商标

TRIPs协议为商标作了如下定义:任何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或者符号组合。我国商标法将商标定义为: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这里所说的三维标志即所谓的立体商标,主要是指以商品的外形或包装作为商标。长期以来,我国法律不保护立体商标,2001年商标法修改后,将其纳入保护范围,从立法层面为包装设计注册立体商标提供了基础。企业为自己独特的包装设计申请注册商标,比如我们常见的饮料类、酒类产品的容器以及一些袋装食品的外包装袋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例如最为著名的立体商标是“可口可乐”玻璃瓶的瓶形商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注册了立体商标。

注册商标还涉及到商标标识的问题,商标标识是指附有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等商标图样的物质实体。比如商标纸、商标牌、商标织带、印有商标的包装纸等。最常见的有化妆品、药品、酒的瓶贴,服装上的商标织带,食品、卷烟包装等。作为物质载体的商标标识在包装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数商品的质量、性能差别并不是很大,消费者购买行为主要是依据对品牌的认知。承载着商标的标识,在传递品牌信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商标法纳入保护范围,商标法第52条第3项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这种标识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近来,侵犯注册商标标识的案件时有发生。2004年9月,娃哈哈集团工作人员在延边发现,该集团的“纯真年代”纯净水和“娃哈哈饮用纯净水”两个商标标识在当地遭遇不同程度的侵权。如延吉市太和泉水厂生产的“水之星”矿泉水的商标标识酷似“纯真年代”的标识,和龙市长白山矿泉水开发中心生产的“石国矿泉水”和另外一家企业生产的矿泉水的商标标识酷似“娃哈哈饮用纯净水”的标识,甚至颜色搭配都近乎一致。为此,娃哈哈集团将三家企业分别诉至延吉市工商局及和龙市工商局。经两家工商局对三家企业的调查取证,已封存了有关商标标识18万余枚,各类矿泉水1600余箱。

3)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项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该项规定是对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及装潢的保护,但前提是知名企业。

商品的包装装潢是用来装饰、宣传商品的,它通过与众不同的图案、色彩、文字、造型甚至新型材料装饰商品,其目的既有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一面,更有引人注目、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一面。商品装潢设计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与商标同时出现在商品本身或包装上。它具有区别于商标的特殊作用,意在美化商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由于人们的审美情趣、消费习惯是不断变化的,商品装潢也随之不断变化,不像商标那样一经注册就相对稳定,其目的也是令消费者保持对商品的新鲜感和关注度。此外,商品装潢能够反映出商品本身的特点,使消费者直接感知商品的内容,从而体现企业的个性和特征。

哈尔滨啤酒诞生于1900年,目前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2002年,哈啤集团在国内市场上发现圣士丹啤酒公司生产的多种听装、瓶装啤酒包装装潢上,标注“哈啤金酒”和“哈啤豪酒”,并且都是四个字分两排,“哈啤”在上,“金酒”和“豪酒”分别在下。哈尔滨啤酒公司先是将圣士丹诉至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该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圣士丹公司予以行政处罚并查封了其部分产品。但圣士丹公司依然没有停止其侵权行为。为此,2003年10月末,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再次至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哈啤公司认为,“哈啤”已成为哈尔滨啤酒特有的名称,并已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和认可,被告在未经原告许可的情况下,于2002年以来擅自生产带有“哈啤”名称的7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哈尔滨啤酒生产销售的时间和地域,该商品年产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同类产品中的排名,以及该商品的广告投入和为消费者熟知的情况等,可以认定哈尔滨啤酒为知名商品,“哈啤”为其特有名称,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未经许可擅自在同类商品上使用“哈啤”名称,均系侵权行为。被告生产的啤酒包装装潢上,不论是横排书写“哈啤”还是竖排书写“哈啤”,均足以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这种行为损害了原告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原告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专用权,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以著作权方式保护

对于一些构思独特、创意新颖的包装装潢设计,可以通过著作权方式来保护。我国著作权法采取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经产生就自动取得著作权。所以,采取著作权方式保护装潢设计的,与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方式类似,一般都是在作品遭遇侵权后,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权利。

上海市荣翔礼盒有限公司是走设计产业化道路的一家礼品商品包装专业公司,拥有优秀的包装设计理念,每年投入50万元创新设计费用,并且印后加工能力完备,日产高档礼盒数万只,上千种款式,以满足各行业客户的包装要求。由于该公司礼盒设计新颖、精美,产品屡遭侵权,被一些公司仿冒。其中,上海远洋宾馆有限公司、上海精捷印务有限公司等对荣翔公司5款月饼和平面图案及书法“月饼”的著作权侵权最为典型,被荣翔公司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上述两侵权单位停止对荣翔公司著作权的侵害,并在《新民晚报》上公开赔礼道歉,共同赔偿荣翔公司经济损失4万元人民币。

5)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

上面我们谈到了企业可以用许多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包装设计,究竟用哪种方式要依企业自身的情况有所选择。例如通过外观设计专利来防止包装设计被侵权,虽然具有取得权利周期相对较短、授权时一般只进行形式审查、直观保护色彩和颜色及组合、且可申请系列外观设计专利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存在权利的不稳定性。当企业发现自己的外观设计遭遇侵权而时,被告一方常常会以专利授权不当为理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并要求法院中止案件的审理,待专利权的有效性得到确认后再恢复审理程序。用此种方式拖延诉讼时间,往往能为被告争取时间,即便最终原告胜诉,被告也赢得了诉讼期间的市场,这样就使得在企业的实际维权中仅仅利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自己的特有设计有一定风险,并且可能将企业损失增加。

其次,保护期有限。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10年,而国内的平均使用寿命还不到10年,超出保护期的仿制将不再视为侵权,一些好的设计如只采取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方式保护,显然不够,这也是一些经典设计往往采取同时注册商标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保护的原因。

再次,对于外观设计的侵权判定目前存在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判定的前提、标准以及主要方式等方面,不同的法官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企业即使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也难以保证不遭遇侵权,遭遇侵权后即便也不一定胜诉。

这样看来,同时利用注册商标来保护就有一些优势,从保护期限来说,虽然外观设计和商标同为10年,但外观设计保护期满后,不再受法律保护,而商标到期后在有效期内还可以申请续展,只要企业需要就可以一直拥有它。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现行的《商标法》规定在我国注册商标采取的是分类注册原则,因此作为注册商标要想得到全面保护,就需要多项注册,以求全面保护。

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会相对灵活,因为其第2条可以作为兜底条款,只要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似乎都会受到制裁。但在诉讼过程中,尤其是举证有一些困难,而且很多情况下要依赖工商部门的裁决结果。企业在维护权利时,要密切注意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它们对于当事人的保护更为具体一些。但其第5条第2项明确规定,保护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这意味着被保护企业首先应该是知名企业,对于正在创立、成长还没有成为所谓知名的企业,即使包装设计确实新颖、独特可能也得不到该法的保护,这类企业应选择其他方式来保护自己。不同的企业自身状况都是有所不同的,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利的保护方式,因为同样应对侵权,诉讼标的不同很可能产生不同的判决结果。

二、包装设计行业的法律意识

如果说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考虑自身权益,运用法律武器加以防范,是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那么避免所设计的包装侵犯他人的权利,也应该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包装行业中的侵权行为大多为一般侵权行为,即行为人给予主观过错实施的行为。过错是行为人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无论是基于故意还是过失的侵权,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设计过程中要故意侵权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如何避免因过失而产生的侵权确是企业要注意的。

首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比如通过专利局和商标局的文献查阅所要设计的包装是否会侵犯他人在先的专利权和商标权。前面我们提到企业保护自己的包装设计可以采取申请外观设计专利,那么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设计会不会侵犯他人的外观设计,注册商标也是如此。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可查阅专利文献和商标公告,对可能侵权的设计作适当的修改。

其次,对于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保护是以使用在先为前提的。搜索这方面的信息资料,可能没有现成的文献可查,这就要求企业平时多注意观察、积累,有必要的企业可以建立资料库,方便查阅。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更是市场不可缺少的运作机制,它是为降低企业成本而生,为企业服务的。例如前面刚刚提到的建立资料库问题,的确有很多企业有实力能够自己组建资料库,但这样企业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如果不只一家企业组建,对于整个行业就是一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完全可以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本着资源共享和为企业服务的初哀由协会来做,由协会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市场并且进行行业自律。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批行业协会之一,对包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特殊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行业协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协会要在逐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

收集整个行业关于包装设计方面的信息,组建资料库,节省企业成本,避免重复建,在这方面有许多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第一大农业州,全加州种植杏仁树的果园达300多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杏仁生产基地。2002年,加州生产的杏仁产量高达49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0%,而50年前加州生产的杏仁仅约2.3万吨。加州出产的杏仁70%已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和日本是美国杏仁最主要的出口地区。所有这些统计数字所显示的成功,都与整个加州杏仁行业协会多年来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加利福尼亚杏仁协会成立于1950年,隶属于美国农业部,是一个半官方、非营利的行业协会,执行联邦市场开发政策,负责制定行业政策,拟定运作项目的财政预算以及核查项目效果,担当着推广最优质的杏仁产品和提高全球杏仁消费的使命,当人们还不了解美国杏仁时,杏仁协会通过其在亚洲、欧洲、美洲各大城市的代表处举行各种推广介绍活动,进行宣传普及,广泛开发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人们对杏仁的了解及需求;当人们接受了杏仁之后,协会又开始对杏仁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进行研发,进一步培养市场,并为此每年花费上百万美元的经费,与美国加州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多所院校进行合作。可以这样说,美国杏仁今天取得的成绩与杏仁协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上述案例分析了行业协会在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拓宽政府维权空间方面的效能。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将全行业企业知识产权进行注册,对保护状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形成数据库,及时掌握行业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准确数据、信息,方便企业查询,既有助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快捷的服务;也为制定行业内相关产业政策、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管理、向政府汇报情况、进行横向经济协调等提供可靠依据。

2)发挥协会特有功能

行业协会可以在WTO规则下对本行业企业进行政府所不能的公开保护,在我国入世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之时,行业协会特有功能愈发突出。由于贸易摩擦的持续增加,单个企业难以面对和承担各项高额成本,而行业协会可以起到政府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

2003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棉花协会立即做出反应,以行业协会的身份表示强烈反对,美国方面十分重视,立即派特使前来交涉。这是政府在WTO机制下所不能做的。由行业协会出面就有理有据了,行业协会和政府可以实现有效的分工。而且以协会的身份使得应对举措更灵活机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内的集群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使得许多单一企业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得到解决,有利于协助会员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整体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

对于包装行业来讲,入世后所面临的知识产权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如何让国内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蒙受重大的损失,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优势将是包装协会的历史责任。

3)健全行业内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充分发挥协会沟通、协调的效能,在沟通的基础上,协调和处理行业内知识产权纠纷,遏制、杜绝行业内假冒伪劣产品,保证行业健康向上发展。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创造一个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发展。

通过建立行业内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整合无形资产,促进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避免国内企业的自相消耗及行业内互相侵权。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法制化环境。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协会还可协助企业打造具有诚信的知名品牌、驰名商标。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技术交流、培训的职能,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工作,以及行业产品的推广活动,使企业认识到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带来的应有利益;帮助企业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中的知识产权政策,提高国际竞争力;在行业内营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

4)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和生存之本,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没有创新的企业无法在行业中立足。这要求企业加大设计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创新。企业要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增加研发投入、增加创新能力的长期效益的追求上来,同时重视知识产权在产品创新、树立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开拓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建立起逐渐完备的知识产权注册、保护体系。

外观设计论文篇2

在外观设计的商标权保护上,商标法排除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是有其依据的。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应当受到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根据世界各国的专利法,一件产品要想获得发明专利权,必须符合严格的实质性要件,如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等。而获得商标权保护的外观设计,只要满足第二含义或识别性的要求即可。二者的保护标准截然不同,不能相互置换。而且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也不同。一般说来,发明专利权的保护为申请之日起的20年。就商标权来说,只要有关的商标一直被使用,一直具有可识别性,甚至可以获得永久性保护。版权与发明专利权也有类似的情况。版权只保护实用品外观设计的艺术性方面,不保护实用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特征。艺术性的标准与"三性"的标准也不能相互置换。同时版权的保护期限一般为作者的有生之年加50年,远远长于发明专利权20年。因此,如果对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特征提供商标权或版权的保护,必然会以商标权或版权的标准取代发明专利权的标准,必然以商标权或版权的保护取代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从而对一些不应受到保护的技术因素予以保护,甚至造成对某些技术因素的长期垄断,阻碍技术的发明与进步。 四、外观设计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我国,具有识别性的立体外观设计虽然得不到商标法的保护,但可以得到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根据1993 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5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相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知名商品的行为,属于法律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的"商品装潢"即含有商品(产品)外观设计的内容,包括平面的和立体的外观设计。对此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1995年7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其中第3条说:"本规定所称装横,是指为识别与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其包装上附加的文字、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在商品上附加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应当包括平面的和立体的产品(商品)外观设计。这样,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外观设计,只要具有可识别性,就可以获得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 美国也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具有识别性的外观设计。美国联邦商标法的第43条第1款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条款, 包括禁止商品或服务的虚假来源和虚假表示,也包括禁止虚假广告宣传。从字面上看,第43条第1 款所列出的保护对象虽然有"在商业中使用的文字、术语、姓氏、符号、设计,或以上之组合",但没有明确列出产品的外观设计。然而,从1976年第八巡回法院的"卡车"一案开始,联邦商标法第43条第1款就被解释为也保护商品外观(Trade Dress)。在一开始,商品外观还只是指产品的包装,但随后不久即被解释为也包括产品的外形和装饰。 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外观设计,必须是具有识别性和第二含义的外观设计,即能够向消费者指示商品的来源。按照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5条,法律所保护的是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包括外观设计),禁止的是他人使用与知名商品的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的外观设计,这说明,受保护的外观设计是具有识别性的外观设计。否则,他人就不会去模仿。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第3 条也说:"本规定所称特有,是指商品名称、包装、装潢非为相关商品所通用,并具显著的区别性特征。"这也表明,受保护的外观设计必须具有显著的区别性特征。 按照美国的有关司法判例,受联邦商标法第43条第1 款保护的商品外观(包括外观设计)也必须或具有内在的识别性,或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关于商品外观的内在识别性,在1987年的"布朗斯维克"一案中,第十巡回法院说:"虽然有些巡回法院要求产品具有第二含义,……但其他巡回法院已经裁定,如果商品外观本身具有内在的识别性,就没有必要说明第二含义。"关于第二含义,在1991年的"皮革公司"一案中,第二巡回法院说:"为了在主张商品外观的诉讼中取胜,原告必须表明,该产品的外表已经获得了'第二含义',即消费者大众能立即将该产品与其 制造商联系起来,而且购买者可能将仿造品与原产品混淆。"具有第二含义的外观设计,即使没有申请商标注册,也可以作为一件未注册商标,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在"斯伯茨可"一案中,第二巡回法院说:"一件产品的'商品外观',只要它是非功能性的,并且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使产品与其生产者联系起来,就可以作为一件未注册商标,受到联邦商标法第43条第1款的保护。"

外观设计论文篇3

1、引言

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以及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可以胜任消化外来技术成果的要求。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产品设计开发模式,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周期,提高产品研发的成功率。

当今,各个行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以此来吸引顾客,最终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点在消费产品的设计中体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手机、数码相机、汽车等行业。

1.1逆向工程及其应用范围

在工业领域,往往会碰到根据模型或实物来构建其三维数字模型的需求。这就用到了逆向工程技术,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也称反求工程,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即数字化采样,然后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建实物的CAD数字模型,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

逆向工程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新零件的设计,主要用于产品改型或仿型设计;

b)已有零件的复制和仿制,再现原产品设计.复杂产品仿制等;

c)损坏或磨损零件的还原,以便修复或重制;

d)产品的检测,例如检测分析产品的变形,检测焊接质量等,以急对加工产品与三维数字化模型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

在制造业中,逆向工程已成为消化吸收新技术和二次开发的重要建径之一。作为改进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有效地加快了新产品响应市场的速度。同时,逆向工程也为快速原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成为制造业信息传递重要而简沽的途径之一。

另外.逆向工程在文化艺术、医学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包括根据木制或泥塑模型进行艺术美学设计,数字文物和数字博物馆,虚拟手术等。

2、逆向工程的结构体系

逆向工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产品实物几何外形的数字化、CAD模型重建、产品或模具制造。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是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模型的重建。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逆向工程的第一步,其方法的得当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准确、快速、完整地获取实物的二维、三维几何数据,影响到重构的CAD实体模型的质量,并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

(2)数据处理

对于获取的一系列点数据在进行CAD模型重建前,必须进行格式转换、噪声滤除、平滑、对齐、归并、测头半径补偿和插值补点等处理。

(3)模型重建

将处理过的测量数据导入CAD系统,依据前面创建的曲线、曲面构建出原型的CAD模型。

3、逆向工程研究及应用现状

3.1基础研究现状

在逆向工程的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CAGD领域的曲面重构和实体重构算法研究。国际市场目前已出现了不少商用的逆向工程软件系统。国内有关逆向工程的基础研究也在不少单位内展开,如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由于曲面重构的复杂性,逆向工程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包括曲面重建和体视化技术、曲面造型方法、特征检测等。

3.2应用研究现状

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工程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

逆向工程广泛应用于产品改型或仿型设计。西门子电气的逆向工程小组通过对涡轮叶片进行逆向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在不到12天的时间内就开发出了用于其它方面的新型涡轮,目前该套系统已开始对外提供逆向工程应用服务。采用光学扫描仪对水泵叶轮进行数据采集,通过逆向设计完成水泵叶轮的三维造型。另外,在汽车的改型设计中奇瑞和通用都无一例外的应用了逆向工程技术。

在破旧零件的复原设计方面,2000年,波音公司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波音747的尾翼进行了复原设计,并在一个工作日内制造出了零件,为老式飞机的维修和零件更换提供了快捷途径。

逆向工程在产品检测和误差分析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早在90年代初.NASA就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就是研究X-38飞行器与其CAD设计模型之间的匹配精度和误差,以分析和验证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准确度。最近,AMT公司借助非接触的撒光扫描仪和CAI(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来提高零件检验的速度。扫描数据输入CAI软件,与CAD设计模型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并自动生成检验报告。之前,AMT检验一个零件需要半天时间设置和数小时运行;现在只需半小时设置,实际检测只要几分钟即可。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中,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获得二维图像,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模型重建.获得人体股骨的数字模型,用于人工关节定做式置换。国内外有人把逆向工程用于矫正牙套的设计中,通过对牙齿石膏模型进行扫描测量和三维重建,获得牙齿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进行修改和矫正,制造出一系列矫正牙套。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已投入商用.在国内上海交通大学也开发出基于逆向工程的快速牙套设计和制造系统,并开始初步应用。

总的来说,国外在逆向工程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国内逆向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复杂曲面零件的开发和模具设计上。在汽车、航空、玩具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

4、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4.1实物数字化技术

即实物扫描的区域规划及精度保证技术,研究在扫描时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保证精度而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检查和验证精度的方法;在进行扫描区域划时如何综合考虑扫描精度、扫描效率和曲面拟合重构时的拟合精度、曲面拼接光顺性问题;零件基准测量的精度保证问题。德立科技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基于美国星科和普赛技术的柔性三坐标测量及激光扫描检测系统FlexME代表着新一代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和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Inspection,CAI)系统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与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或激光扫描系统不同,星科的柔性三坐标测量关节臂,以及基于该关节臂和普赛公司的激光扫描测头的FlexME系统不仅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柔性好、范围大,而且轻巧易搬、对使用环境无特殊要求,可以用于机械产品的逆向工程、模具制造的计算机辅助检测、产品加工装配的在线或离线检测。

4.2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即云状数据处理技术:研究高密度、大容量的点云数据的处理技术,包括多次扫描点云的拼接问题,扫描点云的数据简化问题、云状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等。

4.3曲面重建技术

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表示方法、拟合修改算法、控制参数及曲面重构方法。以得到高质量、高精度的曲面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研究最近报道较多,曾建江等采用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和相应的快速学习算法应用于曲面重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逼近曲面并剔除输入数据点中的“坏”点。张伟等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三角网格方法可在有效保持原数据点集的拓扑特征的同时实现期望规模和精度的三角网格剖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

4.4重构曲面的评价和检验问题

研究对曲面的评价指标、检验方法以及修正工具。在SURFACER和很多CAD软件中,都采用NURBS来表示曲面。它可以表示非常复杂形状的曲面,但曲面的表示、显示、操作都不能用很直观的方式进行,很难对曲面进行评价、检验和修改。利用图形的质心和最小惯性主轴作为定位基准,可实现被测自由曲面与标准CAD模型的自动对齐,为实现已知CAD模型的自由曲面的在线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这种方法实现自由曲面的在线检测还需克服一些因素的影响,如CMM实际测量系统的速度、实际测量路径的转换精度以及由于工件自身高度在工件处于视场中心以外的区域时给定位及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

5、逆向工程中相关技术的研究重点

5.1三维数字化技术

目前大多数测量系统是针对具体的应用而开发,数据处理往往针对特定的测量设备、测量对象,通用性差。需发展面向逆向工程的通用测量系统,高速、高精度地实现三维物体表面的数字化,并能根据几何外形和后续应用选择测量方式及路径,能进行路径规划和自动测量。

5.2数据预处理

研究热点还将集中于扫描点云的数据简化问题云状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

5.3曲面重建技术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曲面重建技术的研究将会有很大前途,研究的重点是复杂的特征约束重建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还原出点云数据中的特征及约束,并且在保证有效约束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特征模型重建的速度。

5.4重构曲面的评价和检验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相信随着逆向工程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线检测的使用和重构曲面的评价会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的.

6、结论

产品的外观设计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使得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外观设计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实物几何外形的数字化、CAD模型重建、产品或模具制造都非常需要逆向工程技术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逆向工程中技术中现有的瓶颈将会被一一解除,产品外观设计也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孙进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7.02第43卷1期

外观设计论文篇4

1、引言

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以及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可以胜任消化外来技术成果的要求。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产品设计开发模式,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周期,提高产品研发的成功率。

当今,各个行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以此来吸引顾客,最终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这点在消费产品的设计中体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手机、数码相机、汽车等行业。

1.1逆向工程及其应用范围

在工业领域,往往会碰到根据模型或实物来构建其三维数字模型的需求。这就用到了逆向工程技术,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也称反求工程,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即数字化采样,然后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建实物的CAD数字模型,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

逆向工程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新零件的设计,主要用于产品改型或仿型设计;

b)已有零件的复制和仿制,再现原产品设计.复杂产品仿制等;

c)损坏或磨损零件的还原,以便修复或重制;

d)产品的检测,例如检测分析产品的变形,检测焊接质量等,以急对加工产品与三维数字化模型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

在制造业中,逆向工程已成为消化吸收新技术和二次开发的重要建径之一。作为改进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有效地加快了新产品响应市场的速度。同时,逆向工程也为快速原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成为制造业信息传递重要而简沽的途径之一。

另外.逆向工程在文化艺术、医学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包括根据木制或泥塑模型进行艺术美学设计,数字文物和数字博物馆,虚拟手术等。

2、逆向工程的结构体系

逆向工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产品实物几何外形的数字化、CAD模型重建、产品或模具制造。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是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模型的重建。

(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逆向工程的第一步,其方法的得当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准确、快速、完整地获取实物的二维、三维几何数据,影响到重构的CAD实体模型的质量,并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

(2)数据处理

对于获取的一系列点数据在进行CAD模型重建前,必须进行格式转换、噪声滤除、平滑、对齐、归并、测头半径补偿和插值补点等处理。

(3)模型重建

将处理过的测量数据导入CAD系统,依据前面创建的曲线、曲面构建出原型的CAD模型。

3、逆向工程研究及应用现状

3.1基础研究现状

在逆向工程的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CAGD领域的曲面重构和实体重构算法研究。国际市场目前已出现了不少商用的逆向工程软件系统。国内有关逆向工程的基础研究也在不少单位内展开,如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由于曲面重构的复杂性,逆向工程领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包括曲面重建和体视化技术、曲面造型方法、特征检测等。

3.2应用研究现状

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工程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

逆向工程广泛应用于产品改型或仿型设计。西门子电气的逆向工程小组通过对涡轮叶片进行逆向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在不到12天的时间内就开发出了用于其它方面的新型涡轮,目前该套系统已开始对外提供逆向工程应用服务。采用光学扫描仪对水泵叶轮进行数据采集,通过逆向设计完成水泵叶轮的三维造型。另外,在汽车的改型设计中奇瑞和通用都无一例外的应用了逆向工程技术。

在破旧零件的复原设计方面,2000年,波音公司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波音747的尾翼进行了复原设计,并在一个工作日内制造出了零件,为老式飞机的维修和零件更换提供了快捷途径。

逆向工程在产品检测和误差分析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早在90年代初.NASA就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就是研究X-38飞行器与其CAD设计模型之间的匹配精度和误差,以分析和验证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准确度。最近,AMT公司借助非接触的撒光扫描仪和CAI(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来提高零件检验的速度。扫描数据输入CAI软件,与CAD设计模型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并自动生成检验报告。之前,AMT检验一个零件需要半天时间设置和数小时运行;现在只需半小时设置,实际检测只要几分钟即可。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中,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获得二维图像,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模型重建.获得人体股骨的数字模型,用于人工关节定做式置换。国内外有人把逆向工程用于矫正牙套的设计中,通过对牙齿石膏模型进行扫描测量和三维重建,获得牙齿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进行修改和矫正,制造出一系列矫正牙套。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已投入商用.在国内上海交通大学也开发出基于逆向工程的快速牙套设计和制造系统,并开始初步应用。

总的来说,国外在逆向工程研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国内逆向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复杂曲面零件的开发和模具设计上。在汽车、航空、玩具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

4、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4.1实物数字化技术

即实物扫描的区域规划及精度保证技术,研究在扫描时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保证精度而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检查和验证精度的方法;在进行扫描区域划时如何综合考虑扫描精度、扫描效率和曲面拟合重构时的拟合精度、曲面拼接光顺性问题;零件基准测量的精度保证问题。德立科技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基于美国星科和普赛技术的柔性三坐标测量及激光扫描检测系统FlexME代表着新一代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和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Inspection,CAI)系统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与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或激光扫描系统不同,星科的柔性三坐标测量关节臂,以及基于该关节臂和普赛公司的激光扫描测头的FlexME系统不仅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柔性好、范围大,而且轻巧易搬、对使用环境无特殊要求,可以用于机械产品的逆向工程、模具制造的计算机辅助检测、产品加工装配的在线或离线检测。

4.2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即云状数据处理技术:研究高密度、大容量的点云数据的处理技术,包括多次扫描点云的拼接问题,扫描点云的数据简化问题、云状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等。

4.3曲面重建技术

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学表示方法、拟合修改算法、控制参数及曲面重构方法。以得到高质量、高精度的曲面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研究最近报道较多,曾建江等采用了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和相应的快速学习算法应用于曲面重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逼近曲面并剔除输入数据点中的“坏”点。张伟等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三角网格方法可在有效保持原数据点集的拓扑特征的同时实现期望规模和精度的三角网格剖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

4.4重构曲面的评价和检验问题

研究对曲面的评价指标、检验方法以及修正工具。在SURFACER和很多CAD软件中,都采用NURBS来表示曲面。它可以表示非常复杂形状的曲面,但曲面的表示、显示、操作都不能用很直观的方式进行,很难对曲面进行评价、检验和修改。利用图形的质心和最小惯性主轴作为定位基准,可实现被测自由曲面与标准CAD模型的自动对齐,为实现已知CAD模型的自由曲面的在线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这种方法实现自由曲面的在线检测还需克服一些因素的影响,如CMM实际测量系统的速度、实际测量路径的转换精度以及由于工件自身高度在工件处于视场中心以外的区域时给定位及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

5、逆向工程中相关技术的研究重点

5.1三维数字化技术

目前大多数测量系统是针对具体的应用而开发,数据处理往往针对特定的测量设备、测量对象,通用性差。需发展面向逆向工程的通用测量系统,高速、高精度地实现三维物体表面的数字化,并能根据几何外形和后续应用选择测量方式及路径,能进行路径规划和自动测量。

5.2数据预处理

研究热点还将集中于扫描点云的数据简化问题云状数据的特征提取问题。

5.3曲面重建技术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曲面重建技术的研究将会有很大前途,研究的重点是复杂的特征约束重建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还原出点云数据中的特征及约束,并且在保证有效约束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特征模型重建的速度。

5.4重构曲面的评价和检验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相信随着逆向工程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线检测的使用和重构曲面的评价会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的。

6、结论

产品的外观设计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使得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外观设计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实物几何外形的数字化、CAD模型重建、产品或模具制造都非常需要逆向工程技术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逆向工程中技术中现有的瓶颈将会被一一解除,产品外观设计也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孙进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7.02第43卷1期

外观设计论文篇5

记者在市场中随机采访了一个正在办理购车手续的中年男士,他对汽车外观的选择很重视颜色,乳白色车身、造型简洁的“东风锐达起亚”由此入了他的“法眼”。记者发现,中年人一般青睐银灰色、白色等比较稳重中性的颜色,而造型偏酷色彩靓丽的汽车更容易抢到年轻人的眼球。

买辆汽车长个“面子”,国人的消费心理无疑也让本土汽车企业对汽车外观设计投入不敢小视。

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外观设计科科长张长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好的汽车外观能够吸引客户青睐这辆汽车,好的内饰能够让客户决定买这辆车,好的底盘则能让客户想买第二辆车。好的汽车外观自己就会说话。”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吸引住汽车买主的眼球,再好的内室、再好的底盘也可能无法让客户接触认知,这也是诸多汽车公司竞相重视汽车外观设计研发的关键。

外观设计论文篇6

丹麦的景观没有华丽的装饰,也不追求磅礴的气势,景观的构成总是出于对功能的分析研究,这无疑是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然而,丹麦的设计却很少出现冰冷的直线,笔直坚挺的棱角总是被温和的曲线所代替。正是这“让线条带一点点微笑”,使得丹麦的设计更带给人一种温情。而这其实是基于对功能的更广泛的理解,是一种人文功能主义的手法。正如芬兰著名建筑大师阿尔托所说,“技术功能主义只有扩展到心理学领域才是正确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形式也能够完善功能。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简洁、平和、优雅和更具人情味的景观。

位于哥本哈根博物馆岛的BertelThorvaldsensPlads就是一例。这是一个博物馆前的广场,南边紧邻丹麦国会大楼。在这里没有复杂的活动要求,场地最大的功能要求就是对周围古老建筑的烘托。于是设计师用了一个几乎与地面平齐的浅浅的水池,池中是之字型的花岗岩条带装饰。没有过多的元素,也没有突出的标志物,景观只是谦逊地融在建筑的氛围中。但一个薄薄的水面,一个甚至会由于粗心而被忽视掉的艺术品,却把丹麦设计的简洁、优雅、精致、平和表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下,水池闪着濯濯的光,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建筑,历史和现代在这里共荣。

Havnegade庭院则是一个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实例。作为一个被建筑围起来的三角形地块,庭院完全是属于这个组团建筑的居民的,更像是一个扩大了的私家庭院。从功能上讲,这里要求的是可供不同人使用的丰富的空间。而从人文功能上讲,则更强调一种生机和情感。于是设计师在这片庭院中只留下了一个重要特征——草坪上一道迂回曲折的山毛榉绿篱。柔和而蜿蜒的曲线充满温情,而层层叠叠的绿色则围合出一个个不同的使用空间,也将院子点染得生机勃勃。

而Christinansbro是哥本哈根Nordea银行的新总部庭院,面向码头。由于建筑的安全私密性要求,这些庭院并不与办公楼贯通。庭院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公司职员视觉放松和思维放松的要求。设计师Sven-IngvarAndersson采用了两种处理方式。一些庭院中铺满白沙,矮篱和三年一换的小柳树在其上组成地毯般的图案,笔直的石板条穿插其中。白色与绿色的搭配加强了视觉刺激,而小柳树则增加了竖向上的变化和绿色感受,同时又不会过多遮挡来自建筑的视线;而另一些庭院则设计了极缓的水台阶,向码头方向缓慢跌落。建筑像从水中升起,而水又似乎流向大海,既加强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也暗示着曾经在这里出现的码头水面两种庭院都没有追求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十分简单的处理手法却使环境无比纯洁,充满禅意,也带给银行职员心灵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2.2关注场地历史

对历史的关注和重视是一种态度,大到国家和民族而小到场地。在丹麦的景观作品中,如果说国家历史传承和民族传统是一个设计的背景、产生的是一种潜在影响,那么场地历史则常常作为具体设计的一个契入点。景观设计师总是探索用不同的方式将场地的历史展现出来,并与现在的功能、形态等相结合,创造符合自身结构的新的景观。

GammelDok曾经是一个船坞码头,但在20世纪20年代这里干涸了,并被覆盖成为一块陆地。现在这块陆地周围是建筑展览中心、丹麦艺术工艺品中心以及政府外事部门的办公楼。面对这样一个曾经的码头,设计师JeppeAagaardAndersen努力挖掘场地历史中“水”的特性,用一个切合原有水面形式的水池来暗示曾经的船坞,并用一个“半岛”强化这种感觉。在曾经的木甲板的位置,设计师用枕木沙石铺地,重塑历史的路径。而靠近水边的地方则完全采用木平台,仍旧与场地的历史感受相呼应。整个形态处理简洁、材料选择古朴,设计没有过多的处理手法,却将场地的历史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2.3挖掘材料特性

丹麦的设计总是深入研究材料的内在特性,使材料以最佳的表现形式出现。地方石材的使用就是一个鲜明而生动的实例。

丹麦的景观设计师喜欢使用产自北欧的花岗岩。在哥本哈根城市步行街的一系列广场项目中,设计师没有做过多的装饰改造,许多广场只是简单地用花岗岩对场地进行重新铺装。这些花岗岩铺地与城市的建筑协调统一,以一种谦和的姿态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建筑和空间,而又从丰富的细节中展现自己的精彩。

天然石材的丰富纹理、色彩和结构也带给了设计师多样的设计可能性。设计师抓住丹麦多雨的气候特点,通过石材的使用使简单的设计变得丰富,耐人寻味。雨中,天然石材(如花岗岩)的花色纹理比干燥时更加清晰、更加突出也更加美丽。丹麦的一些设计师选择不同纹理和色彩的花岗岩来拼合场地铺装,并构筑小品,使场地更加生动有趣。

Vejle交通站广场(trafficterminal)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广场上,一个椭圆形的浅浅的溢水池上立有一个名为“天梯”的浅浮雕柱,这似乎形成了广场的全部。而其实,这个广场最有特色的是石材铺地。广场的地面是由6种不同规格和颜色的石材组成,他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连接,形成了45种不同的图案。特别是在雨中,各种色彩、纹理的相互穿插,清晰而明确,形成强烈的动感,好象水波在荡漾,生动而有趣(图9)

2.4关注细部、工艺精细

丹麦设计简单,但却丝毫没有简陋之感,反而处处体现出优雅和品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精致的细部处理和近乎完美的工艺丹麦有着悠久而闻名于世界的手工艺传统,而资源的缺乏又使得丹麦选择了以工艺作为国家发展策略。正如彭妮。斯帕克(PennySparke)在她的《设计顾问》一书中所说:“德国以科学之名销售设计,意大利以艺术之名,斯堪的那维亚以工艺之名,而美国则以商业之名。”

丹麦的景观设计中,作为景观细部构成要素的灯具、座椅等设施常常是针对每个具体项目而单独设计的。

外观设计论文篇7

专利法之所以对外观设计进行保护,是因为工业品外观设计饱含了设计者的创造性劳动,优秀的外观设计可以大大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某一领域的成长期,利用技术优势可以使产品领先于竞争者。但是在技术成熟的领域中,主要竞争者之间差距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设计新颖、富有美感的产品,才能博得消费者的青睐,给设计者和开发者带来较大的市场份额。在积压滞销的产品中,有的产品并非技术落后,也非质量低劣,恰恰是设计落后。人们购物时,买与不买不仅取决于商品的功能、功能、经济、安全这些基本标准,还取决于例如舒适、温馨、优美以及能够表达个性这些第二类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趋势将日益明显。 只有对外观设计加以保护,是设计者、开发者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才能激发其创造力,从而促进优秀产品的开发和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我国为保护外观设计,建立可一整套专利保护制度。我认为,这些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审查标准上的问题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外观设计专利质量水平较低,不少低劣的外观设计鱼目混珠于外观设计专利之列。[①]在许多厂家和申请者的心目中,并没有创造自己独特产品、独特造型的概念,模仿现象很严重。有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创造性很低,只是由十分常见的图案和形状进行简单的组合而成,这样使专利保护范围过大,妨碍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申请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属于一般产品的外包装和标贴的占了相当大的数量。在许多国家,这类标贴和包装不能作为外观设计进行保护,只有构成独立产品的包装物,才能作为一种产品的外观设计保护。 引入创造性标准 之所以造成上述问题,皆由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标准所生。《专利法》第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在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由此可见,现行专利法对授予外观设计专利仅具新颖性标准,而无创造性要求。这是一个明显较低的授权标准,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较低质量水平,其不仅不利于鼓励和保护创新设计,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009年“竞争与专利政策报告”即认为,低劣的专利质量、法律标准和程序又可能不经意的产生反竞争的作用,造成无保证的支配力,及不合理成本的增加。[②] 我以为,在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中引入创造性标准是提高专利质量根本途径。我国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应考虑引入创造性的标准。这样不仅使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标准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鼓励优质的产品设计申请专利,提高我国工业设计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二、审查周期上的问题 我国对外观设计实行初步审查制度,自申请人提出申请到获得授权,至少需要8个月的时间。这种审查方式,较多的考虑到专利申请在规格、法律上的共性,以求达到公平。可是针对某些特定产品,则忽视了相应产品的个性,授权周期显得相对缓慢[③].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产品中,包装类、纺织类产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产品设计周期短,生命力短暂。对产品生产者而言,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对其产品进行相应保护,并不指望该产品长期存在。如想冷饮产品及其包装,生产企业只需要在一两个夏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他们在完成设计后就进行产品投放准备。他们希望在准备工作时,就可以尽快获得专利权。这样,产品一上市,就可以获得法律保护。外观设计审批合格后,专利局将向其发出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审批合格,可以授权。当申请人按时交纳了相应费用,才可以授权。这样对这些需要迅速获得专利保护的申请人来说,产品被批准获得法律保护的时间太晚了。当产品获得保护时,也是该产品在市场上黄金季节结束之时。 建立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 《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法》(Community Design Regulation)是2001年1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的一项针对欧盟外观设计保护的理事会法规。这一法规对于外观设计实行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保护制度:[④] (1)注册制共同体外观设计(Registered Community Design ,RCD)。注册制共同体外观设计必须向OHZM或成员国的工业产权局提出注册申请,经OHZM形式审查合格后,方可获准注册。每项注册制外观设计的费用5年保护期350欧元。 (2) 非注册制共同体外观设计(Unregistered Community Design ,UCD)。指在任何外观设计自在欧盟公开之日起,无需提交任何申请文件或费用,即自动享有3年保护期。一项UCD允许一项外观设计自其在欧盟境内首次销售起3年期限内受到保护。该权利自动产生,只要该外观设计完全满足与注册的共同体外观设计相同的关于有效性规定。由于此种外观设计保护期较短,因此适合于流行中的产品设计。 非注册制的外观设计保护对于时装、新奇产品、玩具等需要立即且短期保护的产品来说,即为合适。这样生产者可以大胆的在销售旺季将产品投放市场,并且受到外观设计保护。当一件外观设计处于其申请已提出但未被批准,因此不能主张权利的阶段时,非注册的外观设计也可提供保护。因此建议我国亦建立此种制度。 虽然非注册制非常有用,但是设计人如果要寻求最终保护,仍应明确的获得一项注册的外观设计,因为这种注册的外观设计在行使权利时无需证明该权利的存在及权利人的资格。 三、关于授予专利后的公告制度 《专利法》第40条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子公告之日起生效。”可见,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保护后必须立即公告,这是申请人获得专利权保护的必经程序。公告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公告是否可以被延迟呢?产品开发商在获得专利权后,并不一定立即将产品投入销售市场。如果此时将外观设计公开,他人在几天之内便可能对其进行仿冒并率先投放市场。从而使专利权人的外观设计无法获得最有效的保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法》规定了延迟保护制度。注册的外观设计通常在注册后即于共同体外观设计公报中公开。但是,权利人可以请求延迟公开,延迟期限最长可达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30个月。延迟公开对于那些拥有若干外观设计专利而尚未选定最后将行销其中哪一种情况也十分有利。日本有申请保密制度。对于研制周期较长的产品,如汽车车型,从产品开发到上市平均两年半,企业不希望过早的公开其外观专利,针对这一需求,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内容可以最为保密申请不被公开在外观设计公报上,要求必须在一处申请之日起提出该要求,保密时间最长期限为3年。 我国可以借鉴延迟公开制度。权利人若不相立即公开其外观设计,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迟延公开,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其外观设计专利。 四、关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限为10年。在1993年申请的外观设计中,获得专利权并且专利权保护期限达到10年的不到10%.大多数人申请专利只为获得专利权证书,从而获得职称、税收等方面的利益。[⑤]因此其在获得专利权之后并没有将专利适用于工业商品生产的意识,很多专利因为专利权人的原因而丧失了专利权。有的专利权人则只为获得短期商业利益,并不将其作为自己的一种品牌产品长期占领市场。而对于一些实力雄厚且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长期占领市场,获得法律有效保护。对他们讲,10年保护期较为短暂。 对于外观设计,其保护期限在各国法律中不尽相同:外观设计在日本的保护期为自核准注册之日起15年;在德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在英国,其保护期为自注册之日起5年,可延长4次,每次5年;在美国,其保护期限为自核发证书之日起14年;在法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5年,经注册人声明还可延长25年。可见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短暂。 我认为,既然主张实行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的保护机制,那么对于核准注册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可以定为自申请之日起5年,可以续展4次,每次5年。这样既可以适应那些仅需要对外观设计进行短期保护的权利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那些要求长期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大企业的要求。 注释: [①]吴冬:《我国应建立符合本国特色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 [②]徐清平:《论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载《专利法研究2004》,知识产权出版社。 [③]鲍黎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适应》,载《知识产权》,2006,4. [④]关于《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法》的介绍,参见:《欧盟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介绍》,(英)David Musker,刘新宇、龙文译,载《电子知识产权》,2004,4. [⑤]吴冬:《我国应建立符合本国特色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

外观设计论文篇8

1.1.1楦体外观设计消极数据显示,对于大部分童鞋企业的设计师而言,直接使用客户提供的款式楦体,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惯例。童鞋楦体的开发,由于制作成本和设计人才的匮乏,更新速度和创新意识更是远远落后于款式的更新速度。大部分童鞋厂出于成本的考虑,会套用用过的旧楦头,或重复使用相同的楦头。而家长在选购童鞋时,更关注产品的颜色、面料、款式等,这种消费取向也造成设计师对楦体外观开发产生消极情绪。

1.1.2工艺形态设计落后与成鞋设计市场相比,童鞋市场中产品的审美与消费都还在成长阶段,设计师在童鞋产品面料形态的需求和设计上缺乏经验,无论是在款式新工艺处理模式上,还是新工艺设计形态的创作上,与国际品牌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没有形成完善的工艺设计技术数据平台。就国内制皮行业而言,高质量、高饱和的面料色彩工艺制作、加工、呈现形态以及不同质地、触觉的肌理感、多体编织单体穿搭等都还是皮革材料还在攻克的技术难题。

1.2外观款式设计手法陈旧国内童鞋市场,鲜有大师级的概念性作品出现,也没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童鞋设计大师出现,没能打造知名的国际童鞋品牌,甚至少有个性鲜明的产品设计。根源在于很多童鞋设计师并没意识到童鞋是需要有积极的原创意识的,没有真正了解到儿童的消费需求,也没能深入地研究儿童的消费心理,造成童鞋产品的款式设计观念陈旧。

1.2.1帮面的分割设计缺乏美感童鞋设计师因为极少受过系统的美学体系训练,对童鞋产品款式设计中点线面的基本构成形式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缺乏对常规形态的突破,造成产品帮面分割的设计观念陈旧。而在国际童鞋品牌的设计中,却是普遍重视设计构成的运用,设计师在构成基本元素的组建领域会花更多的时间考虑,通常会为构成选择打破常规设计的界面,带来帮面的变更性创新设计,使产品能源源不断地给儿童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保持消费的上升状态。

1.2.2色彩搭配缺乏专业精神童鞋产品的外观配色是极其专业的配色领域,设计师不但需要掌握色彩构成、儿童色彩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对色彩的性情更要有清晰的了解,而且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手法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能力。而国内童鞋设计师仅凭经验和惯性进行配色是不科学的,设计师在第一时间寻觅不到国际流行色,也就无法创新色彩设计模块,就导致配色不专业。现在很多童鞋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通过外贸公司对产品进行深度配色。

1.3外观形象缺乏象征性调查表明,大部分4~9岁的儿童对动漫中的虚拟卡通形象带有浓重的迷恋色彩,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到十二三岁,至此有部分群体才会慢慢进入到偶像阶段,有的甚至到成人后依然保留有特殊情结。而女童喜爱的芭比娃娃、白雪公主,男童喜欢的蜘蛛侠、奥特曼等都来自于国外市场。国内童鞋市场没有自主创造代言式品牌形象的意识,卡通图案上设计都是品牌间的相互抄袭,部分外观形象粗制滥造,毫无象征性可言。童鞋产品中图案设计的缺失,使得企业只能购买国外的卡通形象版权,资金受到牵制,也是中国童鞋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1.4外观功能研发单一虽然国内部分大中型童鞋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到产品的功能性研发,会发光的童鞋、可以唱歌的童鞋、带轮子的童鞋等都陆续面世,标志着童鞋功能时代的开启。但童鞋产品的功能性研发,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新产品的研发周期长,实验程序烦琐复杂,在成本投入上存在着很大的压力,成为企业抗拒的重要原因。从国内童鞋市场的大局观来说,功能性的开发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功能开发领域。

2童鞋产品外观创新策略

2.1加快技术更新速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国和出口国,政府机构应当更加完善匹配制度,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构建平台加速产品技术研发的速度。虽然国内数十家鞋研发机构定期在童鞋楦型设计上做数据调整,国外也有投资公司参与舒适形鞋底和环保类项目研发,但其规模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参照国外职业教育模式,要改变行业的现状,必须要加强高校鞋类设计专业与行业尖端研发机构的合作,带动一定范畴内的研究力量,全面动员,长效、系统地研发符合儿童消费者脚步生理结构的舒适形鞋楦数据。而高校专业与企业的联合,则可以引导设计类人才更直观地关注工艺等具体研发形态,研究比较种类差距,形成数据研究,为工艺创造的除旧推新献计献策。行业研发机构的技术研发优势应与高校稳定的研究体系、教育传承模式相结合,基础研究中需要极其严格的数据采集,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持续的跟踪调研和一定研发资金匹配等。高校与行业企业的相互扶持,优势互补,在根源上解决了高素质童鞋设计师的规模培养,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未来国内童鞋产品外观原创创作的可能性。

2.2创新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

2.2.1材质拓展童鞋产品材质的多样化开发,是改变产品形态造型单一的有效举措。例如,在童鞋雨鞋产品中的透明材质,不但可以与里面的鞋袜形成色彩造型的多样化,成就不同的形态造型效果;而且塑胶透明材质在童鞋产品中的一体成型既节约了成本,也在产品的防水性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使商品的用途更加多元化;再如近年来随着怀旧主题的回归,帆布、棉麻的面料经过专业处理后回到了产品的销售视线;经过专业处理的布类面料不但加强了耐磨度与抗污性,而且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了童鞋产品的舒适度和环保性,结合各种有趣的人造皮草打造不同形态,都是不错的材质拓展设计的实验。

2.2.2装饰再造设计师在童鞋产品中,应通过对面料的黏合、热压、车缝、补、挂、绣等工艺手段形成面料立体的、多层次的设计效果,可以丰富面料本身形态的变化,实现产品装饰再造的目的。拼接、缝合、环绕等设计手法,延伸产品仿生形体特征,扩大设计的空间,丰富设计效果;在童鞋产品上印刷图案、电脑刺绣图案、水洗油鞣图案、手工绘制图案等创作,对产品的整体设计有着积极的再造影响;各种装饰物件加入海绵体等混合材质的设计,创作出立体化及半立体化的处理效果,与平整的帮面形成了强烈对比,可以极大地丰富设计对象的物体呈现性;前期市场能有效开发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活泼可爱型鞋珠鞋花鞋饰等装饰配件,也有助于大幅度地推进产品的层次变化。

2.2.3样式创新童鞋产品样式设计比成鞋简单,较少采用水洗、油鞣、压花、镂空等传统工艺处理,也鲜有现代工艺制作的介入,造成了视觉审美上的匮乏。其实,童鞋产品借鉴成鞋的帮面分割体系,重建了帮面的设计体系。比如在产品设计中缩短帮面长度,加大弧度处理,简化裁断手法,使其符合儿童脚部生长规律和审美情趣;或选用鸵鸟纹、鳄鱼纹、蛇纹等名贵皮料,加工面料的颜色,采用粉嫩色系,呈现儿童的萌态;不同材质的混搭与不同颜色的拼接,都能够使鞋面造型呈现多元化,丰富装饰效果;或吸收轻纱、丝绸、蕾丝等成鞋常用元素,改良其花色和样式,创造出符合儿童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的设计;再如条纹、圆点、英格兰格以及爱心、圆点等高频率出现的图案,奶牛纹、斑马纹等动物纹路,在形态上进行儿化处理,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3创造经典形象儿童消费者更倾向于产品的外在颜色和感观形态,特别是幼童对卡通造型极有兴趣。国内动漫起步较晚,缺乏有号召力的卡通形象,但随着“喜洋洋”等国产动画主体创作的成功,也为童鞋企业的卡通形象设计提供了空间。很多童鞋企业都意识到自身对产品外观图案创作的力不从心,粗糙的动画形象不但不能赢得市场,还很可能适得其反。在国外,图案艺术家们本身具有的高层次的原创设计能力和对图案理解的纯粹的创作意识形态经常被著名的童鞋企业所借用,形成良性渠道,共享优势资源,携手创作儿童消费者真正喜欢、能够喜爱和接受的主题化童鞋产品,打破企业普通设计师被常态化的设计思维。国内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如插画设计师、图案设计师、漫画家都具备创作单体卡通设计,却没有渠道介入到童鞋产品的款式设计的图案形态中来,设计行业之间搭建良好的交流、沟通、共建、分享式平台已经迫在眉睫。

2.4创新外观结构国民的消费理念日益理性化,童鞋产品外观的创新性设计已经成为吸引消费群体新的热点。如何在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基础上,从不同的实用角度开发童鞋的实用功能,成为设计师新的研发课题。童鞋产品创新外观结构除去舒适性结构需要极其专业的技术人才,长时间的实验周期,非常严密谨慎的科学实验,实验单位成本高昂,小规模企业不能够承受等以外,还有各种形式的可悬挂、可拆卸、可拼接、可变装、易于携带、便于储存、具备部分玩乐功能的外观创新形项目等,朝着低成本多功能的技术开发方向,为童鞋的设计指出了新的设计契机。后者是普通设计师就能开发的,更适合中小型童鞋企业进行实用性的结构功能性开发。

外观设计论文篇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begun to serve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rural construction and even the entire national construction, create a comfortable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rtificial environment elegant.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more in line with the modern aesthetic and demand and gradually replace the classical gardening theory. Chinese traditional landscape gardening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of Suzhou as a specimen of Chinese garden design, its art beats nature. And beautiful artistic conception unforgettable. Suzhou garden for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o modern macro landscape design will have a definite impact.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苏州园林的历史和其设计造园理念

1.1苏州园林的简介和概述

苏州园林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主,占地不大,但意境久远,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看似很小的苏州园林却有着极为讲究的造园手法,在自身的布局和结构上更是千变万化。使人们在园林中感觉到了与自然的融合,情与景的交融。就算生活在苏州城里,也能够享受到山林野趣。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了自然韵味的园林,苏州园林的造园者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中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林内的山水花木都竞相呼应形成四季分明的景象,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冶,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1.2苏州园林的设计造园理念

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空间中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比如苏州最典型的古园林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子外的竹林海,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2.景观规划设计的起源发展概述和理论体系的变化

景观规划设计为了改变人们生活环境而进行的设计,与古典园林所不同的是,当代景观规划设计是面向大众群体的,而不像古园林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精神追求。“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原理。”景观设计既要解决人的使用功能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更加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层面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擅长的地方,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3.传统园林对于当代景观规划设计影响的必然性

九十年代时期,走在以大众聚居环境景观规划前沿的中国第一位景观学博士刘滨谊先生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理论—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景观设计: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群里行为心理。并且全面系统的提出了更加详细的三元理论:1.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2.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3.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的三元4.景观规划设计设计理论的三元5.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三元。

中国古典造园方法,拥有着物境、情境、意境。景观环境形象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虽然包含着理工和科技知识,但是在本质上还是在与美学相呼应的,艺术对于景观设计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当前的景观设计的误区之一就是模式化,缺少特色和视觉艺术感,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实现也是少之又少。无论是广场设计也好,或者大范围旅游区规划也好,甚至是简单的大众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设计中对于空间和景观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当前大部分景观设计缺少一定精神文化。古典园林却在文化上做的非常好,无论是植被的运用,还是情与景的交融都十分出色,突出了文化。苏园的借景与对景和对于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的巧妙设计,比如透过一个漏窗可以看见一座山,一棵树等。在大的宏观景观里同样需要,我们设想把物体放大其实是一样的,在景观里一样有近景、中景和远景。小的景观设计也好,大的也好。我们在处于景观中还是需要在视觉观察上有近远之分,需要用到古典园林的“步移景异”。用古典园林的意境和对于细节追求去解决当代景观设计缺少形象和意境文化的问题,使大景观里有小精细,宽阔却又耐人寻味。

在当前生态学的发展之下,景观设计关于环境生态绿化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植被配置要符合建筑环境。传统园林里根据不同的建筑日照环境采用中性、阳性、和耐荫性植物。建筑阴里面有耐寒性植物如女贞、罗汉松、竹等。背阴但能接触阳光的里面采用桂花一类。而牡丹用在采光好的建筑阳立面范围。在厅、堂等大空间运用高大的遮阴乔木和中型乔木和灌木进行搭配。苏园对于植物的配置包括水循环等生态的运用,对于现在大规模景观设计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大众人类居住景观设计中,景观作为建筑外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植物配置上可以运用苏园的配置方法去协调与建筑的关系,是环境绿化有特色并且因地制宜。

结语: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进程,给予当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很大的挑战。整个景观规划设计在中国属于一个年轻的学科,面对当前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的也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化和考虑。中国古典园林—其造园理论中很多都可以为现代景观所用。景观设计要在满足大众群体的游憩功能需要外,在文化和精神层次方面更进一步,设计出无论从生态环境还是文化艺术形象都优秀当代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美)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M],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

[4]裴相斌. 从景观学到景观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外观设计论文篇10

一、中国当代工业设计背景概况介绍

艺术设计中工业设计范畴直是我国制造业生产中被忽略的环,我国的工业设计一直没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产品生产上更多的是以加工和装配为主,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特而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产品。以苹果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华生产业务占其全部生产业务的比重很大,2013年初在17个生产该公司产品的地方中,有14个分布在中国境内各地。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技术方面没有太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核心部件还是依赖国外的技术进口。以手机核心技术为例,基本上还是以国外的处理器为主,包括海思K3V2在内的手机芯片作为ARM框架的基本结构,是由ARM公司作为上游技术授权公司而衍生出来的产品。另外,我国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及人体工程学升级方面的水平也直不够成功,基本以模仿为主。虽然我国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保护逐步完备,但是中国制造商对知识产权使用、盗用方面的漠视态度并没有明显改观。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我国的工业设计行业直处于低迷状态,工业设计企业或事务所在全国范围内非常稀少,这就造成了中国工业产品在设计方面的严重缺失,直接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和市场竞争力。这也成为2012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受到严重影响的原因之。

二、中国古代面论作为当代工业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的依据

通过以上对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的部分介绍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工业设计对工业产品的关键作用,而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是我国制造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从艺术设计角度来看,工业设计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方面,而由于工业产品的制造和技术方面的特殊性,所以工业设计的外观和内在技术与用户感受有着结构性的系统关系,外观的设计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工业产品的其他两个方面,三者是统于产品这整体系统下的三个组成部分。工业设计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产物,属于较新的学科。我国工业化起步晚,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工业设计从教育体系到市场实践直延续西方工业设计的历史思路和基本模式,这先天造成对西方设计思路和意识形态的依赖,虽然在设计研发方面并不会带来致命的缺陷,但是,在根本上很难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直接影响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

面对这问题,我国设计理论界也直寻求出路,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激发中国工业设计腾飞的一片沃土,初衷热诚而内容平平,常常直接引用一些过于宽泛的概念来对设计进行阐释。例如道家思想的“道”“天人合一”,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文化概念,把它们直接应用于工业设计方面的探讨,虽然这种探讨有着一定意义,但是,工业设计作为种操作性很强的设计行业,直接使用这些大的概念使论述的设计内容与设计思想之间产生很大的距离感,让人无从把握。所以,缩小中国传统文化的适用范围势在必行。

由此回顾我国思想文化宝库会发现,在我国文脉之中,虽然文论作为中国理论思想的重要根基,但更贴切于艺术设计的莫过于从文论衍生而出的绘画理论。首先,古画论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全面完整地体现着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次,在理论基础上画论由文论衍生而来,所以画论在逻辑性和结构性方面具有完善的架构。再次,画论作为一门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专业理论,它比直接引用诸子百家的言论要实际得多,而对于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要比文论更适宜于艺术设计。

三、中国古代酉论在我国当代工业设计中的基础地位和应用方法

中国画论有三大基本观念,即形神观、六法观和南北宗观,而六法观念和南北宗观念也是由形神观念发展而来,所以,形神观念是中国画论的一个主要核心内容。在工业设计中,如果把中国画论作为指导思想,那么形神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1.形神观念的历史文化考证

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韩非子云:“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这其中韩非子对于形之难做了很好的阐释,而汉代张衡的看法进一步对这种观点加以解释,即“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所以对形的把握和认知逐步成为画论当中理论探讨的重中之重,至唐张彦远所谈:”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譬香。宣物莫大干言,存形莫善于画。”

“神”为会意字,从示“申”,申为雷电之形。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亦泛指鬼神引申为灵魂。如《礼记·乐记》“幽则有鬼神。”郑玄注“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知之精气谓之鬼。”由此发现,后来又引申为一种精神内容,从而与“形”同道,如《苟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苟子作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将“形“置于“神”之上。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将形神之关系更为深刻地加以论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至顾恺之“以形写神”追求形神兼备,形神问题成为中国古代画论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

2.古代画论形神观念与当代工业设计思想理论之比较

形神之于工业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与以往西方工业设计理念方面的弥合并不会那么显而易见,就工业产品设计这一人造物概念而言,西蒙对“设计”有过精辟的定义:“人工界恰恰集中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这一界面上,它关心的是通过使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这一中心目标,那些关心人造物的人所要研究的,就是找到使手段适应环境的方法,而这一过程的关键就是设计本身。”由此定义可见,业界将设计过程看作一种“目的一手段…的过程。如果引入中国画论,寻求一种一一对应的参照点,会直接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设计“目的”所针对的是“形”还是“神”,抑或直接对应“形神兼备”’首先,应该排除的就是“形神兼备”。在中国绘画中“形神兼备”其实并不是目的而是结果,这一概念主要是作为绘画所追求的水平和境界,而绘画的目的还是作者抒怀自己某种情境。另一方面,形神兼备为目的也过于笼统,犯了概念过于泛化的毛病,在具体的工业设计各门类中,无法确切地指导实际工作。所以,“形神”与“目的手段”之间形成对应关系是比较贴切的,从工业设计角度来看,产品最终生产和零售,在消费者手中工业产品作为一种封闭性的具体商品,直接与受众接触的界面就是“外形”,那么“形”作为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具有现实市场意义的一种对应关系:而“神”之于“手段”,也不难分析。

《淮南子·原道训》提到:“夫形者,生之舍也。……神者,生之制也。”神为生之制,何为“制”,《说文解字》中说“制”为“裁”意。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这里的“制”为剪裁之意。又如《汉书·叔孙通传》“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从“制”的解释可以看出,”神”由”制”引申为生命之“裁剪”,在设计中,正是一种“手段”的明示。所以,如果说“形”为设计的“目的”,那么“神”则对应着设计的“手段”,也就是说,“形”作为产品的最终形态是每个设计师乃至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这种形体在消费市场上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适合消费者的使用,那么,契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生理与物理的体验就成为这么一种“裁剪”的手段,也就是工业产品得以“传神”的内在规定。

3.“气”与“骨”在当代工业设计中方法论的意义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画论引人工业设计,并不是说将工业设计变成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带有非常个人主义色彩的活动,这与工业生产大相径庭,同时也没必要照本宣科,就如文论能产生画论,则画论必然与文论泾渭以分了。如西蒙所言,西方的设计理念,观察角度着眼于“界面”这一中介概念,力求使内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在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面,这种适应过程可以理解为顾恺之“以形写神”理论的一个反向推演,即“以神运形”,是中国工业设计着眼的基础。而实际工作中仅仅固守这一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具体的操作、产品的质地决定了形神可否兼备、如何兼备的问题。那么,就引出了另两个概念,即“气”与“骨”。

何为“气”?它是一个象形宇。在甲骨文、小篆字形下,像云气蒸腾上升。《说文解字》中解释“气,云气也。”又按解说:”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所以,其是幽幽散散,不可捉摸之物,从人吐纳之气,引申为一种生命的元气。《孟子》有云:“气者,体之充也。”刘安也在《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出“气者,生之充也。”在工业设计中,什么又是“气”呢?产品的工程构造、技术内涵、设计者的底蕴和知识积累都是干变万化的,这些内容如“气”一般弥散难控。产品技术方面,如果仅仅只关注于工业产品的技术和工程内容,那么成品可能非常诡异怪诞,相貌丑陋,使用复杂不便,这种情况在早期工业时代的产品上是有所体现的,这也造成了在19世纪末约翰-拉斯金引领“工艺美术”运动,形成现代设计。设计思维方面,设计师具有丰富的设计知识和宽广的设计思路,但不加控制,不针对产品,则毫无意义。所以工业设计中的“气”是“神以运形”所要操作的“质料”,而这一质料也反过来制约着形神的运作。与沙里文所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终,在具体工作中,“神”这一任务的达成,在“形”上如何得以体现呢?而对“气”这一产品质料又是具体如何动手操作呢々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对“气”的限定是屡见不鲜的,有“士气”“气韵”等。在工业设计中,“神之于气”可以说是产品设计水平的一种体现,而手上的设计功夫则在于“骨”之于气,“神”操于手便是”骨法”,南朝谢赫所提六法观念中,第二点便提到“骨法,用笔是也”。骨本是中国相术中的一个概念,来源于汉代以来人物品藻之风,后由顾恺之引入《论画》,逐渐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的用笔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质和实践意义。相术认为,不凡之人,必有不凡之骨貌,引申入书画则为不凡之笔力张弛。而在工业设计中,产品外貌在适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创造良好的使用感受的同时,外形的美观正是一种设计师作品“骨气”之功的写照。如早期欧美汽车设计中很少出现且避免出现内部构造外露的情况,直到日本在20世纪异军突起,在摩托车设计中将机械构造暴露于外,形成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和科技感受,风靡至今。这就是两种不同方向利用“骨”来限定“气”的有力佐证,“骨气”正是设计本身受到生产架构和消费市场的限制时,设计者利用多年经验和文化积淀,根据生产和市场来控制自己的设计创意、矫正设计思路、完成设计活动的重要过程在产品外观上的集中体现。

外观设计论文篇11

二、南海岛屿建筑

我国拥有的诸多南海岛屿,如2012年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的撤销而同时建立的新行政区———三沙市。三沙市是中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包括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全国继浙江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南中国海,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三沙市管辖范围为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伴随三沙市的建立,在南海岛屿的建筑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目前主要建筑的着眼点在于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与基本的国家形象宣示,对于结合当地文化、地域特点以及多角度、立体化的体现国家形象存在较大的加强提升空间。目前在南海岛屿已完工的建筑当中,例如三沙市的一些政府机关部门建筑,不乏很多具有典型欧美建筑特点的外观设计。这些风格的建筑在我国内陆地区其实并不少见,但当在地处边疆地区以及出现归属被邻国曲解的时候,这类地区的事件、新闻、影像,会大量的被国内外各类媒体以各种形式传播。这种情况下,现实中的建筑外观所体现的装饰风格就会必然对受众起到潜移默化的认知性影响,具体而言就是其风格特征能够具有代表所属国家的民族风格,并进而体现所属地域的国家形象传播效应。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看,实现在三沙等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实际设计应用环节下的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价值与指导意义,应该通过结合建筑外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手段与方法,为当地政府机构等具备国家形象的建筑设计中巧妙的融入国家形象,形成可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升国家形象在实际建筑载体上的传播力度。回顾历史,学界关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国家形象应用研究,分散在传统的乡土建筑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传播领域、建筑与环境关系领域。我国古代专题记录南海岛屿建筑的书籍文献匮乏,能够对本课题有启发作用的古建筑研究文献如: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钟晓青的《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钟晓青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集》。乡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文献如:陈志华,李秋香著《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李晓峰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都提出了独到的民族特色建筑外观设计风格的应用方法。目前国内研究相关领域多集中在新闻传播或国际问题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对关于国家形象、国家形象传播、南海海权与我国国家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宏观的战略层面与政治学角度研究国家形象与传播。而从艺术学视角,与国家形象静态、固体化、立体化传播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少见,尤其是以建筑外观设计作为与国家形象结合的交叉点,较少有对类似问题进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从独立的以海岛岛屿为环境载体对建筑外观设计形态进行分析的近期研究,论文“辽南海岛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大连市獐子岛为例”,提出了气候环境对于岛屿建筑的重要影响。目前国外与之研究相关资料较为缺乏且多集中于LawrenceJ.Vale的研究。他认为(出处)建筑环境是反应国家力量和民族认同的中心要素,并总结城市建设与建筑是为政府意识服务的。无论何时,政府领导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都试图将他们的意志嵌入城市文化中,并想要创造文化和政治相关联的城市建筑结构。另一位作者ChristineM.E.Guth在他研究日本1868-1945年时期艺术,建筑和国家意志的文章中也指出当时的明治政府也曾通过艺术和建筑领域的相关措施来强化自己的和领导地位,而日本奈良与京都的城市建设面貌深受当时明治政府改造国民审美观念和宗教传统的措施影响;矗立于东京皇宫门口的楠木正楠武士铜像至今都是代表政府希望国民忠于皇权的象征。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古时或战后时期的城市建设,未涉及当今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现状。综上所述,关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国家形象应用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对其从建筑外观设计角度与国家形象元素进行结合研究的成果尤显不足。作为南海宣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外观设计不仅反映了地域性特征、民族装饰特征、民族存在状况、民俗特征等,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南海岛屿建筑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

(一)南海岛屿建筑设计与环境

海南岛屿建筑的气候适应性造就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好的建筑基础是要适应环境,尤其不能忽略的是环境特征、民族地域特色特征。同样的,中国传统少数民族的环境适应性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分地域的代表了民族存在,进而体现我国的国家形象宣示。中国南海岛屿少数民族建筑由于其独到的因地制宜,适应自然的设计原则与理念,应该成为我国南部沿海省份的国家形象承载于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民居因其环境适应性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特征,对这种地域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将成为我国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体现国家形象的应用趋势。另外,南海岛屿的建筑装饰材料亦可以就地取材。南海岛屿所归属管辖的海南省,自身就具有特点极为鲜明的热带装饰材质、材料。既具有典型的热带地域特征,符合岛屿建筑外观装饰所需的气候适应性,防潮、耐腐等性能优良,同时也可成为南海岛屿建筑材料的重要本土化来源。这种从材料上配合建筑装饰设计风格的结合,会更加突显南海岛屿与海南省的血脉相连,并可以从设计风格到材料应用,完整性的宣示国家民族的专属形象特征。

(二)岛屿建筑设计与民族

南海岛屿环境具有国内独一无二的热带岛屿环境特征。在建筑外观设计中,无论从材料到工艺均有着显著的地域性要求。南海岛屿建筑同时又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装饰特征,南海诸岛唯一的少数民族为黎族,也是海南主要的少数民族、海南的原住民,其自身千百年来形成的特色建筑装饰元素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在邻国对我国南海诸岛颇多争议的背景下,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更应体现国家形象的传达。而国家形象的强化,不仅是国旗、国徽的简单应用,更应与本国民族特点相结合。民族形象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在特定地域内的鲜明的国家存在与宣示,即是将南海岛屿环境因素、南海岛屿特色民族装饰元素、国家形象特征,进行三位一体的结合研究,才能形成带有鲜明本国民族地域特征以及区域性国家形象的建筑外观设计理论与实际可应用性设计方案,从而使之合理自然的与国家形象相融合,传递出更为鲜明、独特的国家信息。

三、相关性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相关性研究的主要问题

1.南海岛屿环境中的建筑外观设计所受的地域性条件限制与影响研究南海岛屿属于热带气候下的岛屿地域环境,与我国其它地域下岛屿环境区别明显。在南海岛屿进行建筑建设与外观设计需考虑更多的与本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材料与工艺,尤其在建筑外观设计中,造型设计与材料、工艺的协调与搭配在南海岛屿更显重要。因此这一方面是该领域研究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同时,对于不同岛屿的土壤特征、密度,潮汐情况、空气湿度等环境问题进行收集与分析,研发本土化的可耐性建筑装饰材料,并能够在解决质量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的体现材料美学下的国家意志审美标准,即将材料运用的方式与方法变成国家形象宣示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南海岛屿环境下的建筑外观设计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特色元素的结合性研究南海岛屿地处我国最南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海南黎族作为海南与南海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千百年来最主要的原住民,其建筑特征与装饰元素、符号成为我国在这一区域鲜明的民族特色代表,将海南黎族建筑装饰特色元素、符号与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造型相结合,更能凸显我国地域性民族特征,强调国家特征。例如黎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装饰符号大力神纹,其自身本就具备极为抽象、简洁的图形美,稍加修饰后,将其设计应用为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的装饰图样,其装饰效果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难得的是在其平面形式的基础上非常便捷的就可以进行立面化处理,成为建筑外观装饰结构造型的特色来源,能够呈现出优美独特的立体化装饰造型,尤其是应用到栏杆或立柱的装饰造型中,更加彰显出浓郁的民族地域装饰风格。这种形式也明显区别于南海邻国的建筑装饰特点,具有我国鲜明的地域装饰特征。3.国家形象在南海岛屿环境中建筑外观设计的应用方法研究基于目前邻国对我国的南海岛屿质疑的现状,强化我国南海建筑中对国家形象的宣示与传播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因此研究将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结合国家形象特征成为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环节。如海南黎族的船型屋,从建筑体量上说既有一人多高的小型民居,也有两层以上的杆栏式船型屋,总体特征上在屋顶都有着显著的相同点,类似一艘倒扣的船体,而材料上选择的是海南当地的长条形茅草,再结合筛选过的树枝,经过有序的编织后形成了一个兼具实用性与美学特征的独特建筑外观样式。这种海岛建筑风格也同时具备着我国岭南杆栏式建筑的诸多特征,因此,将其融入到南海建筑外观装饰设计风格当中,势必能够令建筑外观形式差异化最大程度的体现,也同时成为代表我国形象、彰显建筑所在地域归属的又一力证。4.国家形象在地域性环境下与建筑外观设计的结合方法研究结合前三个主要研究环节,拟将南海地域环境因素,即环境中的地势、地形、气候环境、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与南海岛屿民族即黎族建筑装饰特征,与国家形象特征,进行三位一体的结合性设计理论研究,并形成较为可行的设计理论与设计应用方案。

(二)研究重点

结合以上论述,对南海岛屿建筑风格与国家形象进行适度结合,必须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1.完整的收集、整理南海岛屿的诸多环境信息。如地形、地貌,以及适应南海岛屿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装饰材料研究;需要对南海岛屿实际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南海岛屿现存环境中的人为建筑情况进行记录;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耐腐、耐潮、抗风雨等特性进行分析,发掘当地适应环境需要的建筑装饰材料;对属性特点进行分析,进行不同材质铺贴后的质量与美学效果观测。2.收录南海岛屿内的黎族建筑装饰特征元素,与海南省内的黎族建筑装饰特征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南海岛屿居住的黎族建筑装饰元素独特性与代表造型、元素,与适应南海岛屿建筑外观设计的造型进行结合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逐步推进实际设计方案的绘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通过设计实践验证理论的可行新与效果,同时进行设计图纸分析与评估、修正。3.对国家形象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对国家形象与南海岛屿建筑造型设计的结合进行理论研究与设计分析。重点在于画龙点睛之处,即建筑结构或主体形象上与国家形象造型结合的设计手法,并通过电脑三维技术进行建筑外观设计的应用尝试,与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进行沟通,不断进行外观形象设计的修改,使之在具有浓郁地域民族装饰特征的基础上突显国家形象效果。4.对南海岛屿环境因素、南海民族建筑装饰元素、国家形象特征三者进行结合后与建筑外观设计进行结合,最终得出具有能够宣示国家形象、体现南海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南海地域条件的建筑外观设计理论与方案,即综合运用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最终方案的设计应用。

外观设计论文篇12

伴着世界范围内关于工业生产形势的转变,在城市的市中心内不断出现了许多工业废弃地。这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使用价值,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把重心放在对于环境污染的解决上。在预想的范围内,提前对可能会发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做好处理方案。

一、概念

(1)工业废弃地

工业废弃地是只之前曾经进行过工业生产活动的地方,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交通,仓库等用途的地点,但最后废弃不用的地段。

(2)棕地

棕地是包括废弃不用的,在一定年限内未进行使用的,或使用价值为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性质的用地及在用地内存在的各类工业设施和材料。对于棕地型土地的重新开发和改造时,容易遇到一个在其他类型用地上不存在的问题———污染。这就给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同时,棕地也被认为是按照城市规划政策或城市复兴目标有再开发可能的土地。

(3)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

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是对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部分为重点的改造活动,而被改造的对象需要具备历史,文化,技术,审美和科学研究价值。景观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场地规划,废弃地设施以及废弃材料的艺术加工。从气候,土壤,水汽和植物等方面着手。具有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现实的研究价值。

二、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废气景观,国外的研究与国内相较是超前的,这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以及工业转型和城市的发展程度是分不开的的。而非其景观这一课题也成功地饮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也早已意识到,面对适量如此放大的城市废弃物以及废弃景观,规划和设计是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今年来哈佛大学提出的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是对四大学科(景观设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动反应,它是一种革新性的城市景观研究的实践方式。

(2)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逐渐兴起的,20世纪的90年代快速发展。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丰富经验的设计阶段如下:1960年由于传统的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开始出现,1970年美国景观艺术家参加在新的地方实践中更新了煤矿与大地艺术相结合,在20世纪的80—90年代,生态思维和进一步发展科学和技术促进工业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废弃景观;1990年,鲁尔区工业标记荒地景观设计成熟,21世纪初,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促进繁荣的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审美观念的普及。

(3)国内研究进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结语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较,我国目前的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明显还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出于对目前城市工业废弃地问题的急需解决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要对中国的工业废气地景观改造的问题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将研究深入下去。废弃景观是我们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的重要方法,是具体解决城市积极而有序前进的一个新方法,也是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手段。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课题那么简单,他代表了全世界人们对与城市环保问题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废弃地景观的发展和前景及其理论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景观设计实际操作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发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牛慧恩.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1

[2]梁芳. 我国后工业公园设计探讨[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3]蔡海燕,彭震伟. 德国埃姆歇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从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198921999) 到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200022010) [J]. 现代城市研究,2007(4):82288.

[4]潘百红;吴健 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北方园艺

[5]吴健;潘百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综述。现代农业科技

[6]吴健城市记忆的延续:长沙火车南站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7]谢欣明上海产业类历史地段景观改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