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3:06

教改论文

教改论文篇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应当引起重视。”这两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下,始终把作文教学改革放在首位,并在卓有成效的教改实践中悟出了一些规律,一些经验。下面就此作简单回顾。

一、更新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

对于作文教学,我们传统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写出好“文章”来。老师的精力往往集中于如何出题目,如何讲要求,如何作提示启发等上面。实践证明,如此的教学思想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要求提示,勉强完成,效果很不理想。正因如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作文教学的得失,认为作文教学不只是训练表达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认识能力的培养过程,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先提高认识能力。要立足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形成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中曾有这样的顺口溜:“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星期五(写作文)。”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拧断双眉,感觉无从下笔。脑子空空,肚里空空,笔下空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不勤练,不想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而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一些消极思想因素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低下的影响外,感知社会的能力和习惯,老师的出题、指导、改评等,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观察,感知社会,积累材料。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根本源泉,没有一定的生活认知是不能写好文章的。因此,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观察到的人、景、物分门别类,储存备用;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到街上摊点、厂矿等去走访,了解人情世故,把握时代脉搏;跟学生讨论当今热点话题,领悟其中真谛。另还进行多次的观察比赛,那些妙趣横生颇富启发的比赛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结果表明,学生的写作材料丰富了,“言之有物”了,就愿写、想写、多写、有兴趣写,笔下就会生出“花”来。譬如,武宣大桥朝夕的雄姿令人赞叹,补鞋匠的艰辛、勤劳颇让人同情,营业员的尖刻泼辣使人不屑,学校食堂的乱倒剩饭让人义愤等,不一而足。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大得到提高。

(二)灵活指导,巧妙出题。

作文的指导固然重要,它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但假若这一过程过多地设置条条框框,死死板板,比如死定“主题”,硬套“模式”等,那将使学生的思路钻进死胡同,勉强地依样画葫芦,这样写出的“八股文”当然不会是高水平的作文。我们经过总结这种得失以后,便致力于打破这种旧模式,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指导方法。一是根据刚上过的课文,多角度地进行拟题,变向性地进行构思、仿写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拟出题目,指导学生散发性地进行采料、构思,允许学生有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尽量写出真情实感。三是一题多写,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知道砖头不但能砌高楼,还能用来垫东西、打狗、甚至当枕头用等。对材料尽量能化平淡为新颖,化简单为深邃。四是给学生提供材料,自由命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是联系前面讲评,有针对性地指导出题。结果证明,灵活的指导方法,剌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了写作兴趣。

(三)改评一分为二,重在鼓励。

学生作文的提高总有一个过程,对好作文加以肯定,这是容易做到的。对较差的作文,若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那可能就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一蹶不振,再无作文兴趣。我们在评改作文过程中,采取了一分为二、鼓励性原则,不管对优还是对差,我们都是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挖掘闪光点,重在鼓励。特别对学困生,我们注意用放大镜找出他们作文的一些“优点”加以肯定,予以鼓励。结果学生都看到了光明,作文兴趣倍增。

(四)重视自改,授之以渔。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老师的批改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自改却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步骤。在教改实践中,我们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对作文的自我批改。我们从内容、结构、字词句等方面分别进行修改方法的指导。经常性地制造修改的机会,组织同学之间的修改经验交流,并适当进行归纳总结,使他们真正掌握到修改的门径。这样,不但提高了每次作文的质量,而且写作的兴趣也随之而来。

三、注意纵横联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写作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很多。其中的“听、说、读、写”更是难以分割,尤其是“读”与“写”。正如吕淑湘先生说的“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也不难了。如果只会糊里糊涂的读,必然也只会糊里糊涂的写”。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重视了这一点,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班上发动赠书捐书活动,并成立“读书角”经常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组织文学欣赏活动,指导具体的阅读方法。为增强写作基本功,我们组织了“词汇大赛”、“周、日记比赛”、“手抄报比赛”、“观察比赛”、“背诵比赛”、“古诗词竞赛(背默)”、“板报比赛”、“书法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教改论文篇2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08、09级数学教育专业学生采用的教材是李迺伯主编《物理学》(第二版),全书共分为十二章七十二节,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较多,部分内容难度教大。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让学生掌握够用的、能学会的物理思想、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相关代课教师在早期教学实践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对一些偏难的、计算复杂的、分析繁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对热力学基础一章中的“耗散结构”、“能源与节能”;波动光学一章中的“光度”;侠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两章中“波函数及其统计”、“薛定谔方程”等进行了删减和整合。

1.2注重教学探究模式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主动、互动环节及课后课题探究模式。督促和提倡学生课外自学,注重课前引导,利用学习任务单(预习提纲)等方式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度。事先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并写出相关预习章节内容的预习提纲,这样一来让学生提前熟悉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再对其进行引导、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识及教学要点,这样一来,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的掌握就变得容易起来,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如:在具体操作中,一些学生以前在课堂上明显心不在焉,课堂气氛沉闷,通过这种方法的采用,学生在提前预习一边后,在课堂中更加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做笔记的学生也逐渐增加,师生问答也反映良好。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加深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中还加入了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学生提前预习和复习,每节课就上一节课所学和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理论等教学要点进行随机提问,并将回答情况记录,记入平时成绩。通过课堂提问与课外预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模式,督促和调动学生的自学,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撰写小论文,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加分体现。课后小论文的论点(题目)是根据所学章节的相关学习内容任意选做,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它是由与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知识有关或具有时代气息的思维活动及学生的继续学习构成。拓展模块内容的确定,各代课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安排。

1.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

多媒体是结合多种表现信息的媒介如文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手段于一体,现在一般指融合幻灯、录音、电视和电脑等多种传媒的性能为一体的设施。多媒体技术就是要将多媒体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一系列随机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主要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密度和广度,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当然,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不恰当运用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1.4精心选择教学课件

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运用多媒体目前来说主要就是教师对课件的制作。所有该课程的代课教师,都根据每一个年级,不同教材,通过收集大量教学资料和资源,对上课所用课件不断进行更新、充实和修改,形成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教学课件,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

1.5优化测评体系

结合教学改革成果,修订学校2012版教学大纲。结合新的教学内容模块,将以前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出勤、作业占30%),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的考核修改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作业、课堂情况等占30%,实验和课后小论文占10%)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的考核方式。

1.6精选作业

精选部分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习题作为作业,编制每章的综合练习,作为学生学习资料,为其学习创作了方便条件。虽然课后习题中计算题部分题目在教学辅导书中有解答,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只有答案,没有解题思路和步骤,这样一来,给学生的课后自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惑。编制相关的习题解答手册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应用物理相关知识和理论提供了有力保障。

1.7拓展课堂教学

研究和实践学生实验模块的内容,拓展课堂教学,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已开出物理实验项目,精心挑选了多个在大学或者中学中已被大量使用,或正在被推广的、容易操作的相关物理实验,编制了相关实验手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巩固所必备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学习内容,为将来走向相关教师岗位打下基础。

1.8开展问卷调查

通过进行各项学生问卷调查,不断完善教改内容。通过调查结果反映出现在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学生的相关要求与希望,为进一步完善《普通物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及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以及完善方向。

2项目研究方法

该项目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际,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践与调查,有力的支撑了正确的改革方向。

3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与特色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材,修订了2010级教学大纲及2012及学分制教学大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仅有注重学生专长发展的内容,还有适应专业需求和贴切现实生活的内容,将专长、专业、生活集于一体。(2)通过大量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了每节课板书内容与课件内容的科学结合,修改教学讲义和教案,即发挥好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又将关键的教学内容用黑板演示分析,切实保证了学生课堂质量。(3)完成了2-4套的课件并刻录存档。(4)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09级、10级学生进行了“《普通物理》课程学生学情调查问卷”及“《普通物理》多媒体教学情况调查问卷”。(5)在教学过程及课后加入课题探究模式,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理或物理知识的应用为论点,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加分体现。(6)改革测评体系,考试内容多样化。在考试题中体现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突出物理思想和解题思路。(7)讨论和实践进行了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知识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通过实验,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巩固了课堂教学知识。(8)实践和总结课堂提问内容的初步整理统计。(9)针对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同教材,编写了习题和综合练习题,并对课后习题编写解答手册,巩固课堂教学知识。(10)总结教学改革成果,实际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4项目实施的效果

该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研究,对本校《普通物理》课程教学起到了极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在教学改革前后教学主要效果有以下变化。

4.1教学内容的变化

改革后的《普通物理》课程教学,与原来的教学相比,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选讲或者不讲,这样一来,选择符合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内容,无论从教师授课或者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双赢”。

4.2学生学习及成绩的变化

通过相关调查问卷和课后交流,对比之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自学时间和能力增强,容易对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08级数学教育专业学生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共6个班《普通物理(二)》课程平均成绩为66.67,实践进行教学改革后,09级共3个班学生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普通物理(二)》课程平均成绩为71.16;10级共3个班学生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普通物理(二)》课程平均成绩为79.09。这说明改变考核方式后,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4.3考核形式的变化

通过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外撰写小论文、实验操作等各种形式加入学生考核体系的实践研究,优化考核模块,使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培养物理思维能力,达到课程学习目的。

4.4师资方面的变化

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通过交流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内容等过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来适应和完成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优化了师资。通过改革,教师普遍认为:此次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成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与选择性,更符合大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业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改论文篇3

(一)由于高校会计教育的发展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培养模式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变为本科压缩型,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没有凸现出来。

(二)适应市场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探索研究不够,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还未真正树立起来。

(三)课程设置上反映信息化内容不多、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滞后于会计业务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不少学校“纸上谈兵”。黑板“记账”,课堂“理财”。实验室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立严重滞后,学研产结合基本没有。

(四)知识和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和教材内容重复较多,课程教学缺乏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培养,课堂计划刚性过强、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选择与发展的空间。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过于僵化、封闭,培养模式落后。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仅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高校会计教育模式改革

(一)改革必要性

高等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高超的从业技能。因此,面对市场的竞争,面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走低的现实。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1、市场经济给会计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对更高层次信息的需求,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由核算型逐步向预测、决策和理财型会计转变,即会计人员不仅成为核算人才,而且要成为用计算机分析财务活动的专家,对企业的经营预测进行管理。因此要求会计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多学科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结构。

2、市场经济对会计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大多数课程是对财务会计制度作简单的解释或利用制度对会计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学生所学课程,教师所讲的内容多数是对有关会计制度、规定的复制。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会计只是依法依制度办事,只是制度的重复使用者,而无该学科研究的独立性内容,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也会阻碍会计学科的发展。

3、市场经济对会计教师队伍提出了严峻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一方面,要求师资队伍更新知识结构以管理理论,会计理论,税法,决策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构筑适应时代特点的会计理论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识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结构。

(二)学科体系构建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会计实务和理论将进一步发展。在构建会计学科体系时,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立足市场,适应社会对企业理财的需要。有市场就有竞争和风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理财活动较之过去更为复杂。从外部看:企业理财需及时了解各种动态、抓住机遇、避免风险,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内容看:由于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不断强化内部财务管理、降低消耗、灵活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企业偿债能力、提高获利能力等。因此企业理财面临的任务,是建立会计学科体系的基础。

2、学用结合,应为财会人才培养教育的目标。我国目前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实用、通用、开拓和外向型的高级人才。按照这个目标,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联系实际解决企业理财中的问题,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有分析及概念性思考的能力,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情况,不断开拓新局面能力,改变以前强调计划方法的重要性而转向以财务决策为中心,以培养财务预测、控制、分析、决策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学用结合,以用为主是建立财务学科体系的客观必然要求。

3、面向未来,适应会计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求会计人员管理的内容将更加丰富,管理的方法将更加科学,管理综合化趋势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综合化发展趋势既表现为学科本身的分化与综合,又表现为综合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表现为综合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经验。并将西方财务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择善而从,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学科体系的迅速形成和发展。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将融会大量新兴学科知识,如:现代数学、预测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电子计算机、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社会行为学等,因此,我国现代会计学科体系的建立要立足长远,高标准、高起点,使之符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理财的需要。

(三)会计教育改革需要树立教育新观念

人们的行为必定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和支配下完成的。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研究,还是在会计实务中,观念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知觉和判断。正如赵德武教授所言:一个缺少现代化观念的会计,无论采用多么现代化的方法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观念是思维的起点,起点错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因而,会计教育改革,应该确立以下五个观念。

1、市场观念。就是要按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要求组织教育。这样,—方面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员的内在学习动力。

2、竞争力观念。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技能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备特质,以适应未来竞争的职业生涯。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只有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了,在参与就业竞争时,才能成为最具优势的群体。只要大学生自身不断努力,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

3、质量效益观念。就是要在办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以质量促效益。对于会计教育,把“要你学,要学好”的强制和“我想学,我要学”的自觉性结合起来,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保证教育的高质量;把教育质量与社会工作中的实际联系起来,以产生明显的质量效益和互动效应,同时还要加大会计教育的科研力度,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为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信息。

4、开放教育观念。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我认为,不能把会计教育的办学思路局限于课堂,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广为吸纳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管理知识。实践将会证明,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证券市场的大众化,以及投资主体多元化。会计将与每位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计与财务知识将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5、信息化观念。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为宏观和微观经济决策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为目的,是会计文化、计算机及其网络文化和信息系统文化三方面的融合和整合。信息化观念的确立,有助于人们改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看法,将原本视为一个独立于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纳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中,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这就使得会计工作深深地嵌入到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之中,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校会计教育发展对策

(一)适应时代特点的会计教育发展目标和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要用会计知识核算,而且要用会计知识去经营决策。也就是说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管家理财思想无时不用。为适应时代特点,会计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政治觉悟高,理论知识博,从业能力强的会计教育体系。

(二)建立能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培养规格和培养体系,构建并优化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深入研究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案,探索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显明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根据会计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大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的改革,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务动手能力。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要贯彻“实践、实用”的原则。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案例教学和完善模拟教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学研产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理想入手,以掌握方法论和创新性思维为主线,以知识、概念和理论为基石,采用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分析式、情景式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设置有关会计教学的实验室,模拟真实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参与预测、决策的环境,提高学生对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使之经常深入实际,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大兼职教师的比重,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即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的

现行的教育模式是注重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力和重视实践应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与50年代只重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无疑是巨大进步,但这种教育模式还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实务轻理论、重技能轻体制、重技术轻道德”等四轻四重

现象。这些现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具体体现: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借鉴西方现成模式中合理成份,更应体现中国国情我国传统的理财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发展,目前从事老财的人员其教育背景多为会计学,其工作背景也多为会计实务,因此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考虑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有较强的会计学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此外,由于未来企业理财工作又要和金融市场发生紧密联系,所以也应考虑设置一定数量金融学课程。

(二)改革不合理的课程整体结构。针对专业课过多过细,基础课相对薄弱,对企业环境和活动要素全面教学力度不足,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工作作为一项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寻求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做出决策的复杂工作,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许多情况下,专业以外的其他知识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对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地理与自然状况、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某些文学、艺术知识的了解、品德与修养、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等等。而目前,涉及上述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明显不足。

(三)深入实施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分解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模块教学

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后,必然面临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因此,培养实践技能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成为会计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分解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模块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性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3个层次,第一年培养目标是出纳员。按照出纳员的岗位要求开设专业课程,组织实践教学;第二年,培养目标是主管会计,按照主管会计的岗位要求开设专业课程,组织实践教学;第三年培养目标是会计师,按照国家会计师考试科目的要求,开设专业课,组织实践教学。通过改革学生在每学年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有针对性,掌握知识准确,有积极性,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四)改革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重复现象严重的现状。目前,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各门课程有其自身的完整体系,重复现象在所难免。但是,在整体的统筹规划上应对这一问题给予考虑。例如,在管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这两门主干课程中就存在“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以及“资金需要量预测”等重复的内容,这完全可以通过统筹加以解决。

(五)文科课程比重低,不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在会计教学中,应将会计诚信伦理道德的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促进“负道德”教育现象的克服,树立正确的会计诚信伦理道德观,使诚信观念成为会计的本质。

(六)必须重视案例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过程,构建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重视案例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十分必要的。增加学生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积极推进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等“多书证”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等。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朱学义,黄国良,张亚杰.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专业学生[J].当代知识教育.航空教育,2004,(1).

教改论文篇4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表现为人们对传统的学校观、教学观、师生观、教学媒体观和教学方法观在信息社会中发生改变。社会的信息化使人们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传递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接受优秀教师的网上教育、网上辅导,参加网上学术活动,也可以随意查阅世界各地电子图书馆的有关信息。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可以从学校转移到家庭和工作单位,这一转移所产生的开放式的远程教育模式、远程会诊,可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学生和教师,同时坐在“虚拟教室”、“虚拟诊室”中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从而打破了“学校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学医院中心”的模式,成为真正意义的开放大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如果学校不改革,就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材的多媒体化和教育的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以及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更加灵活多样。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现这一基础领域的重大突破,知识除了用文字、图形外,还可以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目前,我们已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通过声画并茂的多信道感知教学内容,以完美的形式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但使学生加速理解教学内容的速度,而且可以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学媒体也由原来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手段。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教育应用于教学,不仅使自主教育成为现实,而且使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互联网使全世界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多种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并使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相同的知识素材和教学指导,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适宜的时间、地点从互联网论文格式上自由的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使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在职学习、在线讨论都成为现实,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式教学模式,从而使长期以来可望不可及的“因材施教”成为现实。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学生获取知识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品格等良好心理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主体、个性、创造性和实验能力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的主体。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发生改变

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建构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具有高度的创造能力、很强的自学能力、信息检索、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继承型人才。同时,网络教育给学生求知和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网上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并使自己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育过程发生改变

教改论文篇5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后来的教育者们对其祖师爷孔子推崇了几千年,遗憾的是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含意至今都未能理解,至今都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我们今天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进行一个新的、大胆的解释,也可付予它新的含意,那就是素质教育。就语文教学而言,那就是要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因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一目的付诸于实施呢?

首先,教师要做到不但能教,而且会教。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要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三,要做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吻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教改论文篇6

上个世纪末,我国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教师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在战略转型、机构设置、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在理论上准备不充分,在实际上又没有调查清楚,对改革缺乏科学的论证,使得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些偏差,出现了以下问题,本文拟作粗浅的探讨。

一、教师教育开放化进展缓慢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封闭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的培养培训主要依靠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通过封闭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教师,支持和保证了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师资供给。可以说,没有这种封闭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也就没有基础教育的今天。但是,这种体系下培养的教师往往基础知识不够全面和厚实,学术水平较低,适应面窄。在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提高和高等学校单科设置的体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师范毕业生在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鉴于此,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潮流,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明确提出教师教育体系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所有高等学校只要具备培养师资的条件都可以培养教师。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加入教师教育行列对于改善教师的学科结构,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防止近亲繁殖都有好处。2003年11月,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倡导和支持下,100多所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在厦门大学召开了“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研讨会”,成立了“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协作会”,并了《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行动宣言》。但由于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对教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内部管理机制没有理顺,以及外部政策性环境还不完全具备等原因,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数综合性高校对参与师资培养在实践上不够积极1。我国有非师范院校1000多所。而举办教师教育的只有100多所,只占10%左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不具备条件的师专、师院纷纷扩展为综合性高校,甚至急于更换校名,摘掉“师范”帽子,淡化或削弱了原有的教师教育特色与优势。师范院校综合化的目的本来是提高师范专业的学术水平,但是目前的事实是有多少转型的院校把力量放在加强师范专业上?它们都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因而有不少学校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抽调师范专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这就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与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师范院校自身的发展。师范院校转为综合性高校本应该按照综合大学办师范的模式,先在专业学院修完基础学科课程,再到教育学院接受教师专业培训。可是我国师范院校的学校类型转变了,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并无变化。这从每年高考招生目录上,不少纯师范类专业夹杂其中可以说明。有些师范专业试行4+2的模式,但也还存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等诸多问题。

当然,建立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并不意味着在短期内完全改变我国传统的封闭型教师教育体系,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的教师教育将会呈现出“一主多元”的格局。所谓“一主”,是指开展教师教育的主体或主力军仍然是现在的高师院校(尽管有些高师院校已更名或将会更名),如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确定免费招收师范生的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所谓“多元”,是指参与教师教育的不再局限于师范院校,还包括其他类型高校的参与2。

二、教师教育一体化徒有虚名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别由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承担,这是两个独立的体系。由于两类学校之间缺乏联系和整合,学习内容缺乏衔接,教师水平倒挂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职后培训沦为低层次的重复,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很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教师教育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必须改变培养、培训相分离的状态,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立各阶段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然而,目前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只是“名”变“实”不变,教师培养与培训各行其是的状况仍然十分明显,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连续体,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仍然不高,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1)一些教育学院在并入师范院校后,虽然在领导体制和机构上实现了一体化,但教师教育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职前、职后各负其责的做法;(2)教师教育仍然将关注点集中在教师的职前培养上,职后培训并未得到加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内容仍然相互割裂,无法为教师提供连续的、一致的支持;(3)教师的培训仍然主要是在教师教育机构中集中进行,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普遍认可的仍然是由教师教育机构提供的可控制的正规化学习,非正规的学习场所与机会自然无从谈起。

要进一步推进当前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教师教育机构中真正打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设计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内容,建设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次是加强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逐步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育机构下移到中小学校、从职前培养转向职后培训,致力于建立以教师校本培训为核心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三、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履维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因而教育信息化也就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而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因为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最终是要通过教师才能贯彻实施到学校教育中去,因此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为实现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2003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有八所开展网络教育的重点师范大学和中央教育电视台等机构联合组建了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网络联盟3。教师网联的建立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使不同地区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大规模开展教师职后教育、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信息化在农村地区推进较为缓慢,全国性的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的机制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由于经费欠缺导致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普遍较差,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严重不足,卫星通信系统和基于光纤通信的校园网基本不具备。即使是已经拥有设备的一些学校,由于无力支付设备的日常开销和维护费用,他们的设备也处于一种闲置状态。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90%的中小学校园网络都处在一种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运用硬件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或与其他学科教育结合起来的,估计不超过10%4。第二,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较落后,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农村,许多教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清楚,认为教育信息技术课只是教授学生计算机知识和上网知识。而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及网络工具的极少,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没有得到充分使用。第三,培训力度不够,使得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比例较低。由于广大农村教师大多数都没有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再加上自身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学校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比例较低。同时,许多学校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十分匮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信息技术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教师资格认证门槛太低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许多国家在创建教师教育制度的同时或稍后,建立了教师考核或资格证书制度,成为教师教育制度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还处于初创阶段。从全国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具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一,许多地方虽然已开始了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但并不严格执行,只是搞个形式,有些部门甚至以此为创收手段,借培训、考试之名,行敛财之实,实际上等于降低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其二,目前教师资格考试的测评标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大多数地方只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书面考试,然后通过一个几乎人人都能通过的面试、试教,就能获得教师资格;忽视教育实习,导致一些毫无实际教学工作经验的人也可获得教师资格。其三,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教师的差别。第四,教师资格一旦获得,终身有效,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起不到激励作用。

为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必须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师范类毕业生,在获得相应的学历后还不能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必须通过担任一年助教、获得满意的评价后,才能授予教师资格。非师范类毕业生,除了严格把好学历关外,必须集中起来专门学习教育学科知识,通过严格的考试后,再进入实习学校实习半年至一年,实习合格后方可授予教师资格。对已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每隔5年重新认定一次。对那些教学能力差、教育监控能力弱、教育反思能力低、学生反映不好的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进修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如果经过进修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可以免除其教师资格。要打破“一证定终身”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段艳霞,论综合性高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质量

保障措施[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刘湘溶,综合与特色——关于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

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3]王建磐,中国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师教

教改论文篇7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大,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单指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词江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等等。

创新教育是以探究性为核心,以科学学习为主体,以兴趣学习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实践和创新的教育。

二、加大提高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力度

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克服思维的定势,拒绝平庸,大胆想像,敢于创新,不怕失败,以研究型的学者风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读教材,因材施教。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丰富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探索适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论,培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创新人才。

三、利用教学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手段,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创新。例如,在讲授《杨修之死》这一课时,可将《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关键情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于课堂。学生通过观看,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情节,而且能够深刻领会曹操的虚伪狡诈、忌才多疑、老谋深算和杨修的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轻松接受。三是在美育和德育中创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美、辨别美、创造美,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达到语文科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四是在口语表达中创新。例如,讲《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制作成课件并配以经典录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声、光、色融汇一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伴着美妙音乐,模仿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当前教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首先,要改变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相互对话的过程,是师生间人际关系交流的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有可能畅所欲言,真实地表现自己所思所想,学生才能走出自己的领域,打破陈旧的模式,大胆地想象与创新。

其次,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以及课堂上要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有关活动,往往是少数优秀生得以活动锻练,而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这显然有悖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启发诱导,设置背景、环境、情景,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思考、活跃思维。第二,质疑引导,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易难适度,而又富于启发性,能够拓展创新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第三是延伸指导,即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向纵向、横向指出研究方向,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再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是“录音机”,考试时是“放映机”,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创造性。常言道:“方法大似气力”。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借鉴先进学法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关于观察,主动积累,大胆质疑,勇于革新,不畏挫折的学习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活动置入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如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的比赛,即兴辩论等;定期开展班级、校级演讲比赛。在读写能力培养方面,坚持“一日一记”制度;坚持“读书活动”制度,并摘录读书笔记,使校园充溢浓浓的“书香”气息。引导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及课外积累的知识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办好校刊,学生“手抄报”、板报等。积极组织学生稿件向相关报刊推荐等。在实际操作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丰采。

教改论文篇8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适时安排学生及时完整地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改革动。教师通过对作品深入挖掘以及合理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采用既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审美、情感教育,使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教师对作品深入挖掘以及合理引申。“任何作家都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作家和作品与学生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教师要善于消除隔阂,将作品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再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同时完成审美和情感教育。从组织学生选择作品,安排时间阅读文本,到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以及即时的引导和总结,整个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

对作品深入地挖掘以及合理引申,这既需要教师的文学素养,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掌握一定的哲学原理,同时也需要教师有相应的人生阅历,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将具有时代隔阂的作家和作品,让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接受,并能够感同身受,通过文本的阅读和思考,让正能量进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生的学习与生活起正面的引导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会学生文本解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使其终生受益。首先是从文本出发。任何是想象和联想都离不开具体的原始的文本,这是思想起飞的起点,我们提倡作者接受文学作品过程的再创造性,也要注意忠实于原作。任何没有依据的主观臆测都可能背离作家的思想,成为天马行空的泛滥。曹雪芹就曾慨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阅读文本,我们首先要老老实实做作者的“解味者”,其次才是合理地挖掘和想象,拓展作品的空间。最后是创造性地运用。

教改论文篇9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时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职工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材的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参与者,激励者转变

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转变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

3、新课程更需要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三、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风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产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改变原有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教改论文篇10

对此,课题组决定精减课时总量,“让学生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一方面,实验教师以现时学生生理特征和智力水平为依据,减少单位教学内容的用时。如将汉语拼音教学由通常的8周浓缩至3周完成,以及适量增加识字量为阅读提前作准备等举措,均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将部分时代间隔远、学生较难理解的课文,以泛读、速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经试验调整,我校常规课程精减为原课时总量的50%。“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提供了足够空间。

“课本之外,学生更需要些什么”,这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教师思索的焦点。通过对学生个案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家庭及周边环境、影视等媒体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现有教材的时间滞后和空间狭窄,与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形成鲜明反差,除了“听、说、读、写”之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面开阔、眼界拓宽、对事物认知的形成有效判断等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引不起兴趣的内容,最终成为学习的负担。

为此,课题组教师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学生自选课程,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将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作品推荐到课堂上,再加上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选文章,由课题组汇编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选辅助读本,使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充满情趣的作品跃入学生的视野。

在对现有的教材补充完善之时,我们课题组教师还认识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但有赖于兴趣的引发,还需要在学生自觉的交际活动中得到激发和形成。为此,课题组为学生设计了系列活动课程。从低年级的“自我推荐”、“讲身边小故事”,中年级的“自编故事”和“辩论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型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际与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翱翔,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挖掘培养。

就以“辩论赛”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删选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

教改论文篇11

2、课堂教学方式和效果不佳在高校法律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讲授教学,很多课程都是大班课程,教师用心的讲,学生拼命记笔记。一般情况下,教师讲完课就走,教师与学生很少沟通,有的学生教师都可能不认识,课堂的效果不好。法律是一些按法律法规的课程,教师的讲解最后应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师生之间多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3、考试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就是笔试,期末以卷子的成绩为依据,这种考试模式严重阻碍教学改革,法律课程不应该以笔试浅析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白化秋哈尔滨金融学院摘要:在高校教学中,法学是一门基础课,当代大学生都要懂得一些法律基础知识,现在社会非常重视高校法律课程,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对法律方面人才的需求,要想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需求的法律高级人才。关键词: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改革构思成绩为主,考试方式应该多元化,以多元方式考核学生,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一名学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法学教学改革的构想

法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法学知识的技能,如何通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1、把素质教育作为法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包括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既涉及学科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安排,涉及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也涉及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但法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或核心要素,仍在于法律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改论文篇12

二、融合其他学科

哲学观早就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联系的。语文课程同样也不例外,它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很多观点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语文教育一再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并把跨学科的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加以说明。可见,没有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沟通和渗透,是不足取的。跨学科、多领域整合,这是目前所提倡的,也是所必需的。我们必须看到这个方面,走出传统教学的泥潭,倘若仅仅放在语文课程的学科中心上讲,与其他课程相隔离、独立为战,为教学语文而语文,这就泯灭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毕竟语文本来就是反应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同时还夹杂其他学科的内容,生活处处皆语文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退一步说,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哪里就有语文,毫不夸张、实实在在。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多重性,它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文学性、综合性、基础性以及实践性、情意性、知识性、人文性等相统一的综合性学科。生活中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因为它是学习交际交流和表情达意的工具。与此同时,它还是做人的工具,语文承载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单一的语文课型就严重束缚了这些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只有转换课堂形式,转变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