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3:48

艾灸法论文

艾灸法论文篇1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1-0056-03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周楣声(1917―)主任医师出生于安徽天长市的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周树冬是晚清安徽知名中医,尤以针灸见长。周楣声自幼不仅接受儒学教育,而且受到祖传中医的熏陶,曾行医于皖东、苏北一带。1943年参加新四军方毅举办的新医班,学习西医知识,之后在新四军卫生组织的半塔“保健堂”当医生。1946年蒋军进攻淮南,奉命回家隐蔽,在北撤时脱离了队伍,落伍后当上了乡公所副所长。渡江前夕,离家出走江南。南京解放不久辗转在江苏省第七、八康复医院工作。肃反中,被押送回乡,经查实无民愤,属一般历史问题,管制3年,后又安排工作。1958年反右运动中,因“历史问题”,赭服加身15年。直到1979年,调入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

周老在学术上不守旧不畏难,敢于推陈致新,奇思妙想,发明多项专利,痛砭空谈,讲实话,干实事,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尤其在灸法理论和临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整理继承发扬针灸医学精华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学会顾问,安徽省灸法学会会长。现将其主要贡献介绍如下。

1 注重实践,专于临床研究与灸疗器械创新

灸法治病,周老往往出奇制胜,他对癫狂、哮喘、心脏病、癌症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在取得痈疽疔疖等热证施灸经验基础上,他大力提倡热证贵灸。1985年12月10日,安徽砀山暴发流行性出血热,周老不顾年事已高,毅然来到疫区,运用灸法及火针代灸针对本病的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6个临床分期进行辨证施治,从而截断了本病的6个转变过程,控制了病情变化,促进了疾病痊愈,缩短了病程。通过对200余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总有效率97.18%的良好疗效,比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是用灸法治疗危重热证的一次成功的探索,从而破除了热证禁灸的陈腐见解,为灸法治疗热性传染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级鉴定,并撰成专著《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正式出版。热证贵灸,是周老对中医与灸法事业的一大贡献,前人乃至今人虽倡议热证可灸,但实施者少。周老认为要想扭转传统的热证忌灸、禁灸的错误观念,使之转归热证宜灸、贵灸的正确途径,必须亲自实践证实,使反对者心服口服。

周老认为振兴灸法,关键在于灸法改革,灸疗器械的创新,扩大灸法临床适应证。灸法的许多特殊功效尚未被人们认识,必须努力挖掘与探讨。自古以来,艾灸都以壮数来计时显效,后来发展成手持艾条灸,但费力费时,弊病多端。早在铁窗之中,周老就开始了从事艾条熏灸器的研制工作,终于在1978年,研究并生产出省时省力不易烫伤皮肤的艾条熏灸器。这个小小的发明结束了几千年来浪费人力、时间的传统艾灸方式。1985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灸法会议上,受到当时卫生部崔月犁、胡熙明两位部长的高度赞扬,为推广灸法提供了方便,在国外也极受欢迎。继后周老又发明了周氏万应点灸笔、热流喷灸仪,并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2004年在研究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上周老又发明了肛灸仪、耳灸仪、汽灸仪,并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使医疗器械创新更上一层楼。灸具的创新,提高了灸法效果,简化了操作方法,广泛用于多种疾病,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灸法的推广得到了普及。

2 释疑解惑,医术医德传道后学

1984年以来,周老受卫生部委托,在合肥由他主持举办了4届全国灸法学习班,应邀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举办3届全国灸法学习班,以及在国际针灸学习班讲授灸法课程,以《灸绳》为教材,释疑解惑。学员们接受了他的灸法传授,使灸法这一濒临绝境的古老技术得到了发扬光大,惠及民众。

周老常说要学好中医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1)打好古汉语基础知识

周老小时候家境贫寒,7岁时在三家村私塾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史子集,同龄的孩子有钱上城里的洋学堂,他只得偷着抹眼泪,凭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坚定了学医志向。现在回想起来,周老说这些古典文史知识是幼年的必修课,继后,学习古典医著便轻车熟路,中国传统教育有其公认的先进性,幼时的学习对后来的文学功底、写作功底打下了基础。

(2)古典医籍是必修之课

《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针灸甲乙经》《汤头歌》《药性赋》等均是必须熟读,有些甚至需要背诵的专业书籍。《灵枢》《针灸甲乙经》对经络针灸的研究尤为重要。古典医籍基础雄厚,可知源达流,对于推陈致新,汲取精华剔其糟粕,能慧眼识珠,增强了临症的理论与实践功底。

(3)杂书亦是医生必读之书

《黄庭经》中论医之处良多,周老由此所著《黄庭经医疏》亦是读后所感。《菜根谭》中医保健知识不少,周老围绕此书撰写了《医道(菜根谭>》,正在脱稿之中。周老对《易经》亦有所研究,在熟读论著基础上对市面上广论《易经》好的论著亦是爱不释手,在此基础上经常谈及他的独特见解,并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业医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则更胜一筹。

(4)崇尚孙思邈、庞安时先辈医德

周老常谓医乃济世活人之术,大力倡导孙思邈《千金方・大医精诚》篇章,《诸氏遗书》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古今医统》谓:“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轻财如粪土,而乐义耐事如慈母。”常谓张仲景、孙思邈大医也,要多品味,让学生背诵《大医精诚》《论大医习业》《伤寒论序》。对当今医学界浮华之士,眼睛只盯着钱财而不深究病痛等恶习深恶痛绝。并常说:能一穴治愈病痛而绝不用二穴,一药能治愈病痛而绝不用复方,脚踏实地干实事,实事求是讲效益。

(5)练好汉字,亦是医者之本

周老是琴棋书画、金石样样能来,书法亦为上乘,他说做医生必须要把字写好,古人早就强调医生要写正楷字,而不能写草书甚至天书,让人不识,尤其是误识。《吴医汇讲》载顾文撰写的《书方宜人共识说》中强调医生书写药方医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以免耽误病情。许多学生处方字写得很潦草,他都耐心指导,经常让学生练习钢笔书法。

3 擅长总结,著作论文见解独到

周老立足临床,勤于实践,擅长总结经验,几十年来不断写出临床经验及读书体会。1979年,国家中医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经省卫生厅考核,周老以名老中医身份调入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柳暗花明的新天地,要在这个舞台干一番大事业,实现报效祖国的心愿。尽管当时已年过花甲,但他开始为针灸事业奋力拼搏,为灸法振兴而奔走呼号。他撰写论文多次参加全国针灸会议,对灸法理论和临床应用作了深入的论述。尽管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一些人对如何使用周老这样有“历史问题”的人还存在种种分歧甚至责难,但学院领导和中医界的前辈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他挑灯夜战,首先着手从家传破书残卷中整理重订了先祖周树冬所撰《金针梅花诗钞》,为抢救安徽针灸历史遗产作出了贡献。1982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他一心教学,一心读书,一心临床,讲实话、干实事、不空谈、不争论。在劳改农场服刑期间,因通医道当上了狱医。当时服刑人多、疾病多,医疗条件差,药品供应少,故针灸疗法备受欢迎。农场野艾遍地,故艾灸多于针刺,进而发现了艾灸疗效远高于针刺,并积累了大量灸疔医案,撰成《灸绳》一书初稿。此间又完成《周楣声脉学》初稿,出狱后正式出版。周老曾调侃地说:“15年囚犯生涯实际上是住了15年针灸研究院。”在这段时间里,他作了1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记载了大量针灸临床验案,尽管身陷囹圄,环境恶劣,但他在灸法上奋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始终未变。随后又集其几十年临床经验,着手完成《灸绳》这本理论与临床灸法专著,并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周老治学严谨,思路广阔,古典文学功底深厚。读其诗词歌赋是一大乐趣,观赏其书画金石是一大享受。周老慨然日:“虽能集艺苑之精华,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若入轩岐之堂室,则既可利己,亦可利人。”先后撰写成《金针梅花诗钞》(1982年)、《针灸穴名释义》(1985年)、《黄庭经医疏》(1991年)、《针灸经典处方别裁》(1992年)、《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992年)、《针灸歌赋集锦》(1993年)、《周楣声脉学》(1994年)、《针铎》(1998年)、《灸绳》(1998),之后台湾出版了《周楣声全集》。“以退为进,将暮作朝”这是周老退而不休,老当益壮手书的座右铭。退休后又撰写了《填海录》(2000年)、《说灸――艾灸治疗艾滋病的思路与方法》(2005年)。周老行文立论新颖,见解精辟,迥非拾人牙慧者可比。

4 奇思妙想,笃信艾灸能治艾滋

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获得成功的驱动下,周老总结灸法在临床治疗热证、虚证、杂证的经验,萌发了应用灸法治疗艾滋病的念头。1995年,年近八旬的周老毅然来到阿根廷,经过初步实践并有所体会,认为艾灸治疗艾滋病有功用。

(1)提高免疫功能。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灸法除了即时效应外,对恢复和重建免疫系统不见得就无所作为,而应该是大胆设想,小心验证。

(2)异病同治。艾滋病病毒其结构变化大,故同一药物既不能适用于不同病人,也不能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病人发挥其前后一致的治疗作用,而灸法恰能对不同症状不同并发症,不论细菌或病毒取得异病同治的良好效果。其优越性是:①艾灸适于各种感染的治疗。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几十种病原体,均可乘机而人,这种混合感染,一般药物难以治愈,而灸法对其头痛、发热、咳嗽、胸痛、腹痛、腹泻、肺炎、疱疹、皮疹、黏膜溃疡、盗汗、淋巴结肿大等多种症候,均有显效或速效。②艾灸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艾滋病毒可以进入大脑,脑是其重要藏身之处,即使对艾滋病的有效的药物也无法到达,反而大脑成了艾滋病毒的保护基地,往往脑外病毒已控制,一旦停药,它可能再次从大脑往外扩散。周老用艾灸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灸感进入颅腔而受启发,认为艾灸治疗艾滋病颅内感染可望有效。③艾灸适应病毒结构和病情迅速变化。艾滋病病毒的外壳和化学结构能以很快的速度发生和衍变,故不同阶段就不能用同一种药物治疗,新病毒不断地发现,而研制这种病毒的疫苗非常困难,一种疫苗只能对一种病毒有效,病毒的可变性越大,疫苗的作用就越小,而灸法异病同治,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适于不同的病毒和不同的发病阶段。

(3)艾灸能阻断“酶”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阻止感染了病毒的人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意义重大。

(4)艾灸能发挥灸效的积累作用。长期治疗能提高和巩固疗效,且无副作用。

(5)艾灸能直接作用于艾滋病的病毒。艾滋病病毒对温热缺乏抵抗力,日光也能将其杀死,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的复合作用,能向体内直接导热,这种导热,可望治愈艾滋病。

(6)艾灸能破积消坚,活血行瘀。卡波西氏肉瘤是艾滋病的病症之一,化疗、放疗副作用大,而艾灸价值不可忽视。

(7)艾灸能消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化脓性炎症是艾滋病并发症之一,艾灸能使坏死组织消除,充血、水肿消退。

(8)艾灸能集中药物优点,弥补其缺点。

对艾滋病治疗手段方面,周老针对传统灸疗方法费时费事的缺点,研制了汽灸仪、喷灸仪、肛灸仪、耳灸仪等针对不同主要病症和并发症进行治疗。

艾灸法论文篇2

主题词《采艾编翼》灸法中医药学文献

《采艾编翼》是清代岭南的一部灸法专著,目前尚未见对其系统研究,有关介绍甚为简略。如《针灸医学史》介绍曰:"《采艾编翼》3卷,叶茶山辑,约成书于1711年。卷1为经穴部分;卷2为临床各科的灸治及药治;卷3则收录简便外科验方百余首,与针灸不相关联。"[1]笔者在研究岭南针灸史时,对《采艾编翼》进行考证,现将一些心得公诸同道,以期抛砖引玉。

1《采艾编翼》的作者和辑校者考证据载,《采艾编翼》约成书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者为广东新兴县人,姓氏不详。[2]该书辑校者叶茶山的序言曰:"是编藏虽久,尚未校订,盖以前编残阙几半,痛无力以补辑,不暇痛心。戊子春,妹夫君以载忾然自任,捐赀镌复。庚寅冬,以载复趣余抄正是帙,而同社顾君苑、陈君其统、彭君达海、李君子创咸愿捐助,登之梨枣,于是与每野、活人二家兄检视校订,阅两月而编就,书林弟文大亦蠲工六之一,成之,俾公之同志云。时

嘉庆岁次乙丑之春

岭南叶茶山题于环翠书屋"从这篇序言可以看出,《采艾编翼》由叶茶山家封藏已久,原书残缺不全,叶氏想要校订编印该书,但感难度较大,心有余而力不足,直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亲戚支持下开始筹划出版该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得到亲友资助,叶氏三兄弟合力补辑、校订书稿,交付刻版。书商则通过减免六分之一的出版费以帮助该书出版。历经35年后,于嘉庆十年(1805年)刊行问世。该书从书名到体例是以岭南灸法专著《采艾编》为蓝本,补后者之不足,发后者之未发,力图成为与《采艾编》齐名的灸法著述。《采艾编》由叶广祚所著,署名茶山草木隐,本书校辑者署名叶茶山,而有关的新兴县志、肇庆府志等地方志均未见叶茶山的记载,这里叶茶山是真名还是托名,尚待考证。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认为该书是"针灸宝库中尚未发掘的珍品",将其收入《中医珍本丛书》系列,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所藏的清嘉庆十年六艺堂刻本影印出版。

2《采艾编翼》的内容考证嘉庆十年六艺堂刻本分三卷:卷一,为十二经脉循行部位歌诀及图谱,十四经分经图谱、解说及综要,经脉主治要穴歌诀,以及灸法须知。卷二,为临床各科疾病"治症综要",收录内、外、妇、儿诸科113种病症的取穴处方、灸法要则及药物治疗。卷三,为"肿疡主治类方"、"肿疡敷贴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洗涤类方""膏药类方"、"去腐类方"、"生肌类方",介绍中医外科疾病的内服外治方剂近百首。

笔者深入研读,发现该书有相当篇幅的内容辑录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计有:卷首"十二经循行部位歌"至第21页的"足膝外内歌",共5首歌诀及注释和8个图谱;卷一第99页"分配藏府脉图"至第121页"肿疡溃疡结代脉歌",共1个图谱及按语和28首歌诀及注释;卷三"肿疡主治类方"、"肿疡敷贴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洗涤类方""膏药类方"、"去腐类方"、"生肌类方"的全部内容均辑录自《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其中《采艾编翼》第274页与275页之间上下文无法连贯,对照《医宗金鉴》此处缺少琥珀蜡矾丸、护心丸、透脓散和托里消毒散等4首方剂,显然是脱页。还有数处脱字:如第289页"草乌狼毒半夏南星各等份"缺"乌"、"狼毒"、"各"字;第290页"真君妙贴散"缺"妙"字;第304页"溃疡主治类方"缺"方"字;第305页"八珍汤"缺"珍"字等。《采艾编翼》约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1,2],而《医宗金鉴》刊行于乾隆七年(1742年),上述这些内容肯定为后人加入,联系到叶茶山在序言中提到:"与每野、活人二家兄检视校订,阅两月而编就",这些内容很可能为叶茶山三兄弟从《医宗金鉴》中加进来。如果从现版本《采艾编翼》里剔除后人加入的内容,该书就是一部上、下两卷的灸法专著,这一点可在该书第23页和第123至126页的目录得到印证。从目录中可见,原书上卷为灸法基础,主要论述经络、腧穴、灸法治则等;下卷为灸法治疗学,主要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灸法治疗,虽然其中也配合使用药物,但是灸法在前,药物在后;灸法为主,药物为辅。

3《采艾编翼》的学术特点通过对剔除后人补辑内容的原书深入分析,与同类针灸古籍比较,笔者认为《采艾编翼》有以下三个特点。

3.1内容简明扼要本书经络、腧穴部分多采用歌诀形式,且精简短小,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卷一"经脉主治要穴诀",用五言、六言或七言歌诀,扼要介绍十四经脉重要腧穴的主治功能,言简意赅,如"脾热泻大都,冲脉公孙求,三阴阴症取,寒汗大横收"。

卷一"十四经络图说综要",每条经脉图示、解说之后,都有提纲挈领的"综要",介绍该经的主要腧穴的取穴要点、主治要点或灸法要点。如"大肠经综要合谷:要穴,孕妇慎。温溜:多热头痛。曲池:伤寒余热不尽,肢痛。肩:臂痛举臂取"。

3.2经验独特实用卷二"痈疽"中可通过隔蒜灸使痈疽移位以免影响重要器官:"诸疮相其经络部位,如在上下而关系官窍、隐曲者,可移使上下,如便毒在髀枢未甚,则灸下部而移之,将成则灸疮顶而压之"。通过灸法治疗特定的痈疽:"乳痈腋疟,灸手部而散之。鼻痔,通天消之。……马嘴疔,正生人中一日死,灸百会七壮即消"。这些方法丰富了灸法治疗痈疽的内容。

卷二"救急"中介绍用灸法抢救断肠草中毒的方法:"吾邑山多苦蔓藤,一名断肠草,食之即痰壅咽喉,须臾气绝。冥顽负惫者往往食此破人家产,丧己性命。此方活人甚多,凡心头尚暖者可救。先灸涌泉下痰,艾要坚实如黄豆,每三五壮;次灸劳宫退逆气,艾坚如绿豆大,每三五壮;次灸章门疏五脏,艾坚实如绿豆大,每穴三壮;……次灸天突清气,艾坚如米,三壮。白羊血灌之亦效,但恐不便,则灸法为效速"。用灸法抢救危重的断肠草急性中毒,实属难能可贵,此类针灸急救经验,确有发掘价值。

3.3灸药相得益彰本书注重灸法与方药并用,卷二介绍内、外、妇、儿各科113种病症的症治,其治疗措施大多数为灸法与方药并用,一般先陈述灸法治疗,再介绍方药治疗。

有些病症仅列针灸方法,如小儿痫证治法。也有个别病症仅介绍方药,如中风所附的厉风、癜风、历节风三证。灸法与方药相互配合的治疗方法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种方法既有灸法的简便速效,又有方药(包括汤剂和丸、散、膏、丹、酒等成药)的疗效巩固,且方药可防止灸法太过温热,更适合岭南的气候特点,两者配合,相得益彰。

总之,剔除后人补辑内容,显示出《采艾编翼》是一部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灸法专著,其内容十分丰富,临床经验独特实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参考文献

艾灸法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R47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73-01

肩周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50岁左右,又称“五十肩”。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或痛及上臂或背部、疼痛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影响上举、外展、内收、外旋、后伸等功能,后期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运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肩周炎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住院肩周炎病人60例,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艾灸仪组与直接灸组,艾灸仪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45-66岁,病程1周-2年。直接灸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46-68岁,病程2周-2年。艾灸仪组与直接灸组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均相当,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肩、曲池、肩贞、臂、肩前穴,

2.2 操作方法:

艾灸仪组:把多功能艾灸仪(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DAJ-10型)灸头的插头连接到仪器插座中,将专用艾壮置入艾腔内,用胶布将艾头固定在所选穴位上,然后旋转设定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30分钟,1次/d,10次为1个疗程。

直接灸组:常规消毒,挑选合适艾柱,将艾柱放在已选好的穴位上,从艾柱顶尖点着, 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患者感觉灼热时, 即用镊子夹掉, 再放第二壮艾柱于原穴处再灸,每穴每天施灸5壮, 1次/d,10次为1个疗程。

2.3 治疗标准 根据实用骨科学诊断特点拟定治疗标准【1】 。

临床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完全恢复。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日常工作不受影响。

有效: 症状消失, 疼痛减轻, 功能改善, 日常工作稍受影响;

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变,肩关节功能无改善。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的显著性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分析处理。

4 治疗效果

艾灸仪组经1疗程治疗后, 临床治愈15例, 显效7例, 有效5例, 总有效率90.0% ;直接灸组经1疗程治疗后, 临床治愈13例, 显效10例, 有效3例, 总有效率86.7%;艾灸仪组与直接灸组比较,P>0.05(见表1),说明艾灸仪组与直接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效果相当。

5 体会

艾灸法论文篇4

1.1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1.2 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艾灸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日本大西[1]和西谷[2]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2 灸法的热作用(物理作用)

2.1 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特别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2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3]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3 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3.1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艾灸作用于阿是 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3.2 经络腧穴是否在灸法治疗中起到特殊作用呢?上述杨氏的研究已经说明了物理因子与经、穴的特殊关系。虽然目前尚无艾灸的药化作用进入经络特殊传递途径的直接研究,但其它类似研究可证明这一特殊途径的存在。刘氏[4]等在穴位注射的研究中发现,在适当选穴的情况下行药物穴位注射,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或更强的药效,并认为穴注下药效的产生并非通过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是另有作用途径和机制。这一不同于血循环的途径,就是经络的特殊途径。这一研究证实了经、穴特殊作用途径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也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位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机理,虽然传统中医的认识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但他与现代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而现代研究结果为传统艾灸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因此我们认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灸法是临床常用治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人们对灸法的作用原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尚需作更多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大西基代.艾燃烧生成物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2;14(3):60

艾灸法论文篇5

【关键词】:小儿反复咳嗽;艾灸治疗;体会

正文

小儿反复发作的咳嗽,大多是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有的患儿吐少量清稀痰;有的没有痰;有的患儿大便稀或较软;有的患儿早晨起床咽喉不适。一般认为抗生素属寒性药物,所以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大椎、风门、肺俞是治疗咳嗽的常用穴位,取穴简单、操作方便。现将临床上观察到的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象:9例反复咳嗽患儿,其中男性患儿4例,女性患儿5例,年龄3——14岁,平均9岁,全部病例具有以下特点:有急性外感咳嗽史,主要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经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反复感染或剧烈运动后会出现气喘、咳嗽加重。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方法:

大椎:位于背部,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位于背部,俯卧姿势,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二突起处即为第二胸椎,风门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处即为第三胸椎,肺俞穴(双侧)在第三椎骨旁边开一指处。

2.2 艾灸方法:

点燃艾条靠近穴位15——30分钟。若皮肤感觉发疼可晃动艾条,增减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若艾条没有用完,在艾条燃烧端滴几滴水熄灭艾条,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3 治疗结果

9位患儿治疗3——4天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

4 讨论

大椎:主治热病、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和风疹。

风门:主治伤风咳嗽鼻塞多涕。

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鼻塞。

艾灸的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小儿反复咳嗽的艾灸的三个穴位均在背部,艾灸时患儿可取俯卧位,风门和肺俞属于临近的穴位,可以一个艾灸盒扣上两个穴位艾灸,还可以在这附近移动艾灸,因为艾灸的部位就是肺区,所以整个肺区都会有效控制宝宝的咳嗽。艾灸的热非常重要,热则可以通络,热则可以消炎,所以每个穴位艾灸不要少于15分钟,如果感觉不到热,那么艾灸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消失而已。在艾灸期间,小儿得艾灸之温煦,表现得异常安静,特别是灸肺腧穴位,十五分钟内就会入睡。艾灸是种绿色疗法,可补肺壮外相,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家长用这个绿色疗法给宝宝治病,不用总是给孩子吃药,破坏孩子的免疫力。用艾灸的方式给孩子治疗少花钱,治大病,主要是艾灸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使孩子免去更多的药物伤害。灸法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减轻血管四周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削减和消弭炎症,故以本法治疗能够使肺部炎症较快领受,使肺部的有用呼吸量增加,病灶得以解除。

艾灸法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91-02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炎性病变,涉及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炎症。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器官炎症之一,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复发率高等特点[1]。该病的单一疗法效果较差,我院采用艾灸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观察对象为大庆油田总医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门诊妇科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共计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年龄24~48岁,平均3011±534岁;治疗组40例,年龄25~50岁,平均3222 ±604岁。所有病例均无治疗禁忌症。

12诊断标准

患者自觉下腹部坠胀、痛经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或有异味;月经失调;有不孕史;痛感,劳累后加重。体检:下腹压痛,宫旁两侧组织增厚、压痛,可触及条索增粗的输卵管或韧带及宫颈举痛。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阳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高。B超提示盆腔内积液,输卵管增粗,附件肿物。后穹窿穿刺可抽出少量渗出液或脓性分泌物。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炎,静脉点滴药物甲硝唑与青霉素类,或氨基甙类,或大环内酯类配伍为主,常规治疗量。治疗组在以上药物抗炎同时再联合艾灸治疗,采用隔姜艾灸法,取穴:关元、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艾灸腹部穴位可用两眼或三眼艾灸盒插艾条施灸,足三里、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每穴位施灸20--25分钟,施灸过程中根据病人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灸至皮肤潮红,皮肤温度 40℃ 左右为度。10 d 为 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统计疗效。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大部分转阴,超声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 2/3以上。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好转,超声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 1/3 以上。无效:症状稍有缓解或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变。

2治疗结果

3结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较为顽固,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率逐渐趋于上升,西医理论认为盆腔炎以厌氧菌及需氧菌混合感染为主,炎症长期刺激,器官周围广泛粘连,炎性渗出包裹,病情顽固,抗生素难以进入病灶,恢复慢,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二重感染,不能达到满意疗效[3],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为此,我院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药物联合艾灸疗法,是从病变局部入手的治疗手段。

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归属于“腹痛”、“热入血室”、“带下”、“瘕”之范畴[4],其病因病机是感受邪毒,寒湿侵袭冲任胞宫,瘀滞化热,或湿热邪毒入侵,凝聚下焦,使气血壅滞阻塞胞宫胞脉而成。艾叶能通十二经、理气血, 通透诸经而除百病,故联合艾灸达到温通经络、散寒的功效。艾灸在体表穴位上燃烧,借助灸火的温热力和药物作用,刺激了穴位本身,直接疏通局部淤血、瘀滞,使毒素、湿气排出体外,调节人体气血平衡。同时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五脏六腑、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去除寒邪、消肿散结而达到治疗目的。艾灸中极, 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 通于胞宫, 灸之可通调冲任, 温肾助阳,就可以加快祛湿逐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双侧子宫穴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有效穴。三阴交穴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对肝、脾、肾经均有调理作用,可益肝肾、调气血、通经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远道要穴。灸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能,此穴位是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预防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总之,实践证明,艾灸联合药物的综合疗法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痛苦小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Haggerty CL,Totten PA,Astete SG,et al Mycoplasma genitalium among women with nongonococcal,nonchlamydial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2006,30(2):184―189

艾灸法论文篇7

【关键词】皮部;经络;脏腑;艾灸

十二皮部位于人体的最外层,也是经络系统的最外层,与十二经脉相对应,既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分区,也是艾灸治病养生的起始部位。艾灸治病养生的作用与艾草燃烧产生的药力及热力经皮部激发经脉感传,促进气至病所而发挥其效应密切相关。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释皮部与艾灸治病养生的相关性。

1十二皮部的理论渊源

皮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分区,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即十二皮部源于十二经脉,乃诸经外现。《素问•皮部论》言:“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皮有分部”,“视其部中有浮络者”。说明十二皮部是依据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而划分的十二个体表分区,在十二皮部的分区中,布满络脉。《外科启玄》:“外有部位,中有经络,内有脏腑”,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组织、器官不是孤立的,十二皮部位于人体的最外层,又与经络及脏腑气血相通,故经络、脏腑的病变,多可反应于皮部,如《灵枢•海论》所言:“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以说,人体皮部与五脏六腑、经络、营卫气血均有密切联系,具有属脏腑、通经络、固体表、密腠理的作用[1]。《素问•皮部论》即言:“百病之生先于皮毛,由皮毛而腠理,腠理而络脉,络脉而经脉,经脉而脏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合于脏腑”,即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而至脏腑,由表达里,逐渐深入[1]。

2十二皮部是灸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经络论》认为:百病之生必先于皮毛,而善治者亦以先治皮毛为主。经络学说是艾灸疗法的理论基础,对皮部、经络及腧穴的刺激作用最终通过人体经络系统对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调节作用,使人体的整体功能活动保持良好运转。皮部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皮部不仅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同时也是各种穴位刺激方法由外入内,进而影响经络、脏腑功能的重要环节[2]。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是艾灸施于皮部及络脉、腧穴等,艾草燃烧产生的热力和药力,通过皮部及经络腧穴的传导,激发经气,进一步作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多层次、多功能的调节人体气血,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放大效应。

2.1十二皮部是脏腑经络之气藏聚的府库

十二皮部分布有许多“腧穴”,《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而《灵枢九针十二原》则释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非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经络及脏腑组织有着密切联系,是经络及脏腑组织与皮部相互联系的特殊部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藏聚的地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和外治疗法的刺激点。十二皮部依赖十二经脉及其络脉运行的气血所濡养,与十二经脉气血相通,可护卫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保护人体各脏腑组织,适时调节并使机体适应外环境的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此阳气即指卫阳之气,由肺所宣发的卫气所濡养。周楣声教授[3]在其《灸绳》中谈到:肺主皮毛而朝百脉,由于肺的呼吸运动,才能将经气向全身输送,并能使各个空穴得到经气的灌注,有如经气藏聚的城府。《素问•经脉别》即说明,经络体系是以肺为中枢的根据。可见皮肤既是百脉包罗统束的囊橐,又为百脉灌输的原野与精(经)气积聚的集市。正因为如此,由灸针作用所激起的感传路径均是沿皮肤行进。

2.2十二皮部是灸性感传发生的关键环节

灸性感传即灸感。关于“灸感”,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一书中指出:“灸感和针感一样,当开始沿经行进时,能出现多种多样的感应而为病人自身所感知。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或是像内打气及压重感等”[3]。十二皮部的分区中布满络脉及腧穴,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腧穴有三大功能,即腧穴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同时还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施术部位。施灸过程中,艾草燃烧而产生的药力和热力,必然会激发皮部络脉及腧穴的功能活动,通过皮部系统的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灸感及经气感传,最终气至病所而发挥灸疗作用。《热敏灸实用读本》[4]描述为:“灸在皮部,热在深处;灸在局部,热在远处”。《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5]记载:“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

2.3十二皮部作用的叠加是灸疗效应的重要环节

十二皮部联结皮内,对加强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各种针灸疗法均起始于皮部、络脉、腧穴,有学者从“灸法、卫气与皮部”三者关系的角度探讨灸法的作用途径与原理[6]。灸法作用于皮部,激发宣行卫气,通过卫气循行和皮部—络—经—腑—脏的途径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灸法通过对皮部的刺激,能激发宣散卫气,加强卫气在人体肌表与体内的循行,从而发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温阳补虚、回阳救逆、升阳举陷、祛风散寒、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护卫人体,增强人体抗邪能力,保护人体不受邪气的侵犯。

2.3.1十二皮部及其腧穴具有透热、传热、扩热的作用

《本草纲目》认为:“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草燃烧时“艾火”的烟熏火燎作用,使艾草本身的药力、艾火的热效力与皮部交互作用,并通过皮部、络脉、腧穴的渗透、传导、扩散等作用叠加[4],经皮部—络脉—经脉—腑脏传导系统,激发全身经气,加强人体各层次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最终形成了灸火、皮部、络脉、经脉、腑脏生理上的放大效应,终而温经行气,温养脏腑,治病养生,故《黄帝内经》指出:“善治者,治皮毛”。

2.3.2十二皮部及其腧穴具有存储药物性能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精)气是一种不断运动的肉眼不可见的极细微物质,这种极细微物质其本质是运动的,因运动而产生温煦作用,即“气主煦之”。从广义的角度讲,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等均属精气。气、血、津液在流行过程中可产生“能量”,此能量不仅布散于全身,发挥其温煦作用,而且可通过经络而输注于皮部、络脉及腧穴,故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皮部及其腧穴具有存储药物性能的作用。艾火产生的热力及药力所以能持续一段时间与腧穴储存药物性能的功能密不可分。腧穴储存药物性能的作用,使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进而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三伏灸、三九灸过程中,灸疗时间短,用灸量小,却依然产生灸疗效果即很好说明了腧穴储存药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化学物质经皮渗透率取决于皮肤的厚度以及屏障结构的完整性。当皮肤受到一定强度的物理、化学刺激后,其屏障结构会随之改变。另外,药物经皮渗透过程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温度能影响药物透皮速率,还会影响皮肤中的血流。灸疗过程中,艾草本身的药力与皮部、络脉及腧穴的双重调节作用相互协调,相互激发,相互叠加,是艾灸疗法持久效应的关键[2]。

综上所述,艾灸疗法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可充分发挥艾灸与皮部的双重调节作用。艾草自身“生温熟热,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艾灸作用于皮部时,皮部、络脉、腧穴系统其结构及功能作用的叠加关乎灸疗能否发挥作用。灸疗过程中,皮部与艾草燃烧产生的药力及热力的交互作用,可激发经气,并经皮部—络脉—经脉—腑脏系统使气至病所,使艾灸疗法最终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灸疗放大效应[7]。

参考文献

[1]张欣.发掘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精髓拓展中医效应机制研究新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2221.

[2]王茵萍.皮部理论与穴位敷贴疗法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6(27):1554.

[3]周楣声.灸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58,112.

[4]陈日新.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12.

[5]周仲瑛,于文明.中医古籍珍本集成•针灸推拿卷•备急灸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3.

艾灸法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102-03

1 资料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的住院患者,共40名,男22名,女18名,年龄55~90岁,其中实证患者10例,虚证患者30例。均为卧床病人,卧床时间1个月到8年不等。

把上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名,1组为实验组,使用穴位艾灸方法解决便秘,另1组为对照组,使用药物疗法通便。

使用艾灸穴位法,要排除实热证型患者。

2 方法

2.1 实验组

2.1.1辩证

便秘属肠道病变,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分虚证实证。实证有热秘和气秘,虚证分气虚、血虚、阳虚。

热秘:面赤身热,口臭唇疮,尿赤,苔黄燥,脉滑为辨证特点,此证型不宜艾灸。

气秘:欲便不得,暧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气虚: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不干硬,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

血虚: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涩。

阳虚:又谓冷秘,尿清肢冷,喜热恶凉,苔白脉沉迟。

使用艾灸穴位通便时,应辨证论治。因艾灸以温阳为主,故病证为热证者,不可施灸。而对血虚便秘患者,在每次施灸后,病人诉有便意时,可予开塞露塞肛以帮助通便。因血虚者肠燥不利于下,可减轻便下的痛感。

2.1.2操作材料

艾条1条、灭火盅1个、弯盘1个、石腊油1瓶、打火机1个、棉枝1扎、酒精灯1盏。

2.1.3穴位定位

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天枢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有1穴。

气海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简便取穴,可于肚脐眼下量二横指。

2.1.4操作方法

取物到床边,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患者取仰卧位,以脐为中心,取中脘、天枢、气海穴,点燃艾条施灸。每穴灸5-10分钟,以雀啄穴、回旋灸、温和灸等不同方法灸之,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热痛感,及时调整距离,注意弹去灸灰,防止病人烧烫伤。一般以病人感温热、皮肤微红为度。在艾灸的同时,可不时用拇指进行穴位顺时针按摩增强刺激。

灸后在施灸处涂以石腊油。

2.1.5操作时间

艾灸时间可根据患者便秘病程长短而论,便秘病程较长,艾灸时间可适当延长,甚至1天2次,连续施灸,直至病人大便正常1段时间以维持疗效。

2.2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均使用常规通便药物,包括口服大黄胶囊、番泻叶等药物通便。

3 评价

4 结果

卧床时间不超过1个月,未形成习惯性便秘者,使用药物疗法后1天内有效果,但超过3个月的病人,一般须连服药物,再配合使用其它通便手段,如灌肠,才能有效解决,但在连服多天通便药后,亦因引起腹泻而须停药,而停药后因病人本身久卧气虚,便秘再发,如此恶性循环,病人的便秘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

而艾灸穴位法,超过90%的病人当天有效果,肠蠕动明显增强,且无出现腹泻等并发症,灸后病人诉腹中温热有气而感舒适,令大便有力,若连灸1周,效果更佳。期间做好病人的腹部活动指导,辅以食疗,虽不能根治,但维持时间更长,效果更好。

5 讨论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点燃后在人体某穴熏灸的一种技术方法,此法利用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人体穴位361穴,加上48个经外奇穴,通过有效刺激,能通行气血、调和阴阳。在脐周穴位中,有中脘、天枢、气海穴,其中,中脘穴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刺激中脘可使健康人胃肠蠕动增强。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能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愈、产后体虚等证均可取为补虚要穴。天枢穴主治便秘,腹胀。

在40例病例中,其中有1例卧床时间长达8年的90岁病人,自理能力完全丧失,且长期便秘,一次大便7天未解,期间按医嘱连服蓖麻油2天,再服用大黄胶囊1天,均无反应,再使用清洁灌肠,方解下少量软便,查肠内宿粪仍然较多,属本虚之证,遂予连续艾灸天枢、气海、中脘等穴位2天,并配合拇指顺时针穴位按摩,病人能有效通便,解下大便黄褐色软便。再每隔3天予艾灸穴位,连灸5次,病人基本形成3~4天定时排便。另1例76岁老年病人,有不全性肠梗阻病史,经常性腹痛、便秘,通过食疗及药物通便、使用开塞露、灌肠、大肠水疗等均不能解决,予艾灸天枢、气海、中脘1天后,患者肠蠕动增强,连灸2天后,开始通便,再连续艾灸1周,期间指导患者加强腹部按摩、增加户外活动,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等,有便意后予开塞露塞肛,患者基本能每1~2天排大便1次,初时大便量少而硬如石,后大便已呈正常便形,腹胀明显缓解。

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中医传统技术,艾灸中脘、天枢、气海等穴位,对解决老年人长期卧床引起的习惯性便秘,对比使用药物疗法更有优势。且在临床实验中,病人对使用艾灸穴位解决便秘较为欢迎,接受度较高。而艾灸作为有悠久历史的中医传统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有效,无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艾灸法论文篇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多见于30~50岁女性,在中国发病率为0.32%~

0.36%[1]。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国内外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在缓解其症状、控制病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1 RA的中医药治疗及艾灸治疗的优势

中医治疗风湿痹证以药物为主,外治为辅。中医学认为,RA发病的内因是“肾虚”,以致寒湿深侵入肾,气血经络痹阻[2]。历代医家对于RA的辨证辨病角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以散寒除湿、温经扶阳、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为治则。经典方主要有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外治法主要有针刺、艾灸等。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采用艾绒等各种施灸材料烧灼、熏熨体表部位,以温热或药性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温热效应作用[3]、药物成分作用和通过穴位刺激调解经络作用[4]。艾灸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并且能够直达病所,易于操作,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钟峰等[5]以不同疗程温和灸治疗活动期RA患者,结果显示,温和灸治疗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晨僵时间和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丁放[6]

采用艾条温和灸治疗RA,结果治疗组对改善关节压痛、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及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龚福英[7]、李建武等[8]采用艾灸治疗RA并与西药对照比较,结果提示艾灸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西药。上述研究都显示了艾灸疗法在治疗风湿痹证,特别是RA研究中的巨大优势。

2 子午流注理论及其在中医痹证中的应用

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形成极富特色的传统时间医学体系。子午流注理论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人身气血是按一定的循行次序,有规律地如潮涨潮落,出现周期性的盛衰变化。《内经》中记载人体气血按时流动的经文有很多,如《灵枢・卫气行》“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些论著都说明人体的气血是不断运动的,而且是有一定顺序、节律和时间的。所以说子午流注主要指气血按时间有规律地循行于经脉之中。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气血”按时间推移,在经脉之间有规律地循行,灌注于经穴中,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反映相应部位气血的功能状态,所以选用五腧穴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RA患者的时间节律性已经被多个临床研究证实[9]。《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经络闭塞,气血不通,认为RA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之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内外相因,流注于经络关节之中,使气血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形成痹证。其中感受风寒湿邪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下午阴长阳消,阴邪加重而阳气蒸腾气化、身体修复能力与免疫能力此时随着时间变化下降,所以在下午时分给予扶正祛邪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床上RA症状多表现为肾经病症,子午流注理论内容认为,十二经脉气血在酉时(17:00至19:00)流注肾经,在此时肾经气血最旺,祛邪能力增强,而下午阴气渐升,邪气加重,正邪交争激烈,因此在此时给予扶正祛邪收获的效果是最佳的。

子午流注理论在临床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风湿痹证的应用中。孙云廷等[2]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针刺联合辨证取穴治疗RA,选取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辨证取穴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午流注组加辨证取穴组),分别治疗。子午流注组40例,显效11例,

有效11例,进步9例,无效9例,有效率占77.50%;辨证取穴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80.00%;联合治疗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00%;结果显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RA具有确切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子午流注法或单纯辨证取穴组。李健强等[10]子午流注蜂针辅以中药治疗类风湿病,证实子午流注蜂针辅以中药治疗类风湿病有独特疗效。上述研究都显示了子午流注理论在治疗风湿痹证研究中的巨大优势。

3 讨 论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又称“历节病”“鹤膝风”“ 痛风”等,并认为与风寒湿邪有关。因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晚期多导致患者残疾而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艾灸是中医药治病方式中重要的一种,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运用在了防病治病上。艾灸疗法具有止痛消炎的作用,而且能够直达病所,经济有效,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对于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宝库中的宝贵遗产之一。随着现代医学和时间治疗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步认识到时间因素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故对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日渐增多,其卓越疗效也逐渐被认可。我国关于子午流注理论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子午流注理论的科学性及临床上的实用性均被证实。

从上述对艾灸疗法及子午流注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艾灸疗法内容独特、理论完整,深入探讨子午流注理论与艾灸疗法的联合疗效,在拓展RA中医药治疗方案、更加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降低致残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Giles JT,Bathon JM.Serious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Anticytokine Therapies in the Rheumatic Diseases[J].Intensive Care Med,2004,19(6):320-334.

[2] 孙云廷,魏铭,姜学连,等.子午流注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2):227-229.

[3] Freire AO,Sugai GC,Blanco MM,etal.Effect of Moxi-bustion at Acupoints Ren-12 (Zhongwan),St-25(Tianshu),and St-36 (Zuzanli) in the Preven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duced by Indomethacin in Wistar Rats[J].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2005,50(2):366-374.

[4] 魏育林,屠亦文.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5,25(11):817-819.

[5] 钟峰,胡玲,罗磊,等.不同疗程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167-169.

[6] 丁放.单纯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40-41.

[7] 龚福英.隔药饼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J].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47页)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42.

[8] 李建武,刘建民,马志毅,等.隔物温和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06,26(3):192-194.

艾灸法论文篇10

古代的非医学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医学资料,其原因在于:越是早期古书的内容,越是简朴和概括。另外,医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如编写医书要利用汉字,从而古代字书必然也要涉及医学的名词术语,又如医学人物的活动与医药科学的发展,是属于历史范畴的方面,也离不开历史学。特别是不少宝贵的临床资料和大量的医学史料不见于历代医书中,而是广泛存见于各种史书与其他非医书中。

《二十四史》作为古代众多文献的一部分,是中国历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二十四史》记载了明末以前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医学、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历史的宝贵资料。

刺法史料与分析

刺法是采用各种材料制作成的针具刺激体表穴位,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方法。《二十四史》记载的刺法工具有:砭石、镵石、箴石、金镵、长针、九针。

砭石: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镵石:形獘者,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箴石: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汉书·艺文志》)

金镵:以金镵疗其祖目,于梦中喜跃,遂即惊觉。乃遍告家人。三日,祖目果明。(《北史·张元传》)

长针:长针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元史·李杲传》)

九针: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涩滑之候,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旧唐·书职官三》)

通过研究刺法史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显示了古代针具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

《二十四史》记载针灸的原始工具是砭石,从砭石-箴石-九针,显示古代针具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鑱石即砭石,为针法的原始工具,据《素问·汤液醪醴论》载:“鑱石、针艾治其外也。”全元起注《素问》时曾向王僧孺请教有关砭石的问题,王僧孺回答:“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多针石。’郭璞云:‘可以为砭针。’《春秋》:‘美疹不如恶石。’服子慎注云:‘石,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见《南史·王僧孺》)可见,砭石最初是用来治病的工具。箴石为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原始社会早期本无专门的医疗工具,只有简单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如缝兽皮用的骨针,后来有了粗纺工艺,又有了缝亚麻粗纺布的石针,再后来有的工具兼行治病之用,即最早的医疗工具。九针是指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现代各种针具均由九针发展而来。金镵即金制的镵针,镵针为九针一种,特点是针头大,针尖锐利,除去末端一分尖锐外,有1.5寸的针柄,共长1.6寸。金镵针主要用来刺人体阳分的浅表部位,即可以用于针刺皮肤疾患。长针为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2.历代的针灸医家重视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指进针、行针、出针过程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在针刺治疗中,常因操作手法不同,在同样疾病、同样穴位的针刺条件下,所产生的疗效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古今中外的针灸学者都非常重视针刺手法的研究。得气即针刺时所产生的经气的感应,当这种针感产生时,医者感到针下沉紧,患者自觉针下有酸、麻、胀、重或传导感。《史记》记载了仓公论及“气”的传导情况,云:“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针灸补泻必须产生一定的得气针感才能有效,因此得气是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中产生疗效的基础和关键。华佗在针刺时,非常注意针感,常常把针感的循行路线和方向告知患者。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3. 历代医家掌握刺血疗法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作为针刺手法之一的刺血疗法是一种损伤性的穴位刺激治疗方法。在《二十四史》记载不少著名医家也都掌握了刺血的专门技术。扁鹊善用针砭方法,如他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用“厉针、砭石,以取三阳五会”;在为齐桓侯治病时,亦提到“(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唐朝侍医秦鸣鹤刺百会放血治愈唐高宗“苦头重”。李杲遇见“陕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杲以长针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刺之。如此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已”。明代周汉卿采用针刺十宣穴放血治疗痫疾,“长山徐妪痫疾,手足颤掉,裸而走,或歌或笑。汉卿刺其十指端,出血而痊”。

灸法史料与分析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易燃药物在穴位或患部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多适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二十四史》多处有灸法的记载。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三国志·华佗传》)

永明中,虏中童谣云:“黑水流北,赤火入齐。”寻而京师人家忽生火,赤于常火,热小微,贵贱争取以治病。法以此火灸桃板七炷,七日皆差。敕禁之,不能断。京师有病瘿者,以火灸数日而差。(《南齐书·五行志》)

是岁,有沙门从北赍此火而至,色赤于常火而微,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二十余日,都下大盛,咸云圣火。诏禁之不止。火灸至七炷而疾愈。吴兴丘国宾密以还乡,邑人杨道庆虚疾二十年,依法灸即差。(《南史·本纪》)

嫡母刘氏寝疾,沙弥晨昏侍侧,衣不解带,或应针灸,辄以身先试之。(《梁书·庾沙弥传》)

洪之志性慷慨,多所堪忍,疹疾灸法,艾炷围将二寸,首足十余处,一时俱下,而言笑自若,接宾不辍。(《魏书·李洪之传》)

长安为之语曰:“宁饮三斗醋,不见崔弘度。宁灸三斗艾,不逢屈突盖。”(《北史·崔辩传附说子弘度传》)

萧后当灸,杲先请试炷,后不许之。杲泣请曰:“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后竟为其停灸,由是尤爱之。(《北史·赵王杲传》)

妇人产乳,必食子衣,产后以火自灸,令汗出,五日便平复。(《北史·流求传》)

帝既入立,高祖不得已来朝,而心颇自疑,欲求归镇,且难言之,乃阳为羸疾,灸灼满身,冀帝怜而遣之。(《新五代史·刘延朗传》)

晨兴方对客,足有灸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宋史·刘遇传》)

六年春,因疾灸两足,创溃出血数斗,自是体貌羸瘵,手诏慰劳之,俾归京师。(《宋史·钱若水传》)

趋左右持艾来,卧张于床,灸之数十。(《金史·纥石烈牙吾塔》)

通过研究灸法史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灸法使用范围广,可治疗多种疾病

从《二十四史》的灸法史料可见,灸法可治疗多种疾病,内科病证:气疝、虚疾、寒疾;外科病证:腰痛、足疾、中矢、病瘿;皮肤病证:奇痒;五官科病证:龋齿。

2.古代灸法的种类主要是艾灸法

灸法的种类主要是艾灸法。艾灸法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灸方法。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又称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等。由于艾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艾绒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艾柱、艾条;艾绒易于点燃,燃烧时热力温和持久,能窜穿皮肤,直达深部等优点,所以在生产力低下、医疗资源匮乏的古代社会,广泛使用艾灸治疗疾病。

3.古代灸疗注重点火的火源

历代灸疗注重点火的火源。在《黄帝虾蟆经》就有记载“辨灸火木法”,认为松、柏、竹、橘、榆、枳、桑、枣八木不宜作为灸火,灸则对肌体有所伤害,宜取阳燧、醋石、槐木、膏油之火作为灸火。据《南史·本纪》所载“法以此火灸桃板七炷”,反映当时人们以桃板作为灸火木。桃板亦作“桃版”,即桃符板,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但也可能不是以桃板作为灸火木,而采用桃板作为灸材,桃板灸的功效与用法可能与桃枝灸相类似。桃枝灸,又称神针火,是一种以燃着的桃树枝施灸的方法,主要治疗心腹冷痛、风寒湿痹[1]。

4.宋代以后灸法的地位有所下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仓公与齐太医采用灸法治病的医案。齐太医采用“灸其足少阳脉口”及“灸其少阴脉”治疗齐章武里曹山跗病,仓公采用“灸足蹶阴之脉”治疗齐北宫司空命妇“气疝”病,采用“灸其左大阳明脉”治疗齐中大夫病龋齿,等等。说明在西汉时期,采用灸法治病已经相当普及了。南北朝时期到宋代,灸法十分盛行,在《南齐书》、《魏书》、《南史》、《北史》、《宋史》、《金史》等史书中都有灸法治疗疾病的记载,甚至王公贵族也会使用,宋太祖采用艾灸为其弟宋太宗疗疾。灸法的主要缺点是会在体表形成灼疮,造成疼痛。特别是直接灸,对病人造成的痛楚较大,术时是皮焦肉烂,术后是脓水浸淫,必须多日保护。如:“足有灸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使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以致许多患者宁愿遭受疾病的折磨,亦不愿承受炮烙之苦。在《魏书·李洪之传》、《梁书·庾沙弥传》、《北史·赵王杲传》记载采用灸法来形容某人勇猛、剽悍、有孝行,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灸法在古代的盛行。但是《宋史》以后,记载灸法的史料越来越少见,反映出宋代以后灸法的地位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整体发展以及国家力量和民间势力对医疗事业的积极参与,使得汤药、针刺等疗法逐渐惠及下层民众,在医疗资源日渐丰富的情况下,灸疗法地位开始逐渐下降。灸疗法在民间地位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时代整体技术水平和民众生活品质的差异[2]。

艾灸法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8-1433-03

灸法历史悠久,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与针刺同属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地合称为针灸疗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等诸多优点。现代灸疗学已发展成为我国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理论基础、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禁忌等诸多内容。

1 灸法的起源

灸法的产生是在人类掌握了火的应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大约170万年前开始用火,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温暖。祖先们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除,就这样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发现温热可以治病,于是人类主动用火烧灼来治疗疾病,灸法从此起源。灸疗的最早材料为树枝,后因“艾”易燃且慢慢燃烧和具有温经散寒等作用,而作为灸法的原料。

灸,本本是一个木工术语,后被医家所引用。灸在帛书中作“久”是象形字,如一位驼背老人手拄拐杖。《说文解字》曰:“灸,灼也”。指出灸疗就是用火烧灼的意思。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表示一个人肚子上放草,躺在床上,据推断,这就是用灸法治病;还有表示用火灸下肢的象形文字。

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灸疗的医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在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灸法、熨法的记载。说明灸法在那个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2 春秋战国时期灸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对我国医学的一次大总结,其中就有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进一步为灸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其《灵枢》中经脉、针灸方面的内容占该书的4/5,所以人们又将《灵枢》称为《针经》。《内经》首先阐述了灸疗产生的原因,《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故灸者亦从北方来”,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灵枢・官能》中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经脉》曰:“陷下则灸之”等,这些内容说明了灸疗可以补充针刺的不足,涉及到灸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多方面。同时还指出灸法可补可泻,既治虚证又治实证,并描述了补泻灸法的具体操作:“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灵枢・癫狂》:“治癫狂者,……灸穷骨二十壮”等记载了某些疾病的具体灸法。《左传》中记载了公元前518年医缓为晋景公治病时的情景,其中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达”指针砭,“攻”为灸法;《孟子・离娄》篇云:“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灸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盛行。

3 东汉三国时期灸法的发展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后世尊为辨证论治的圭皋,书中以内治为主,但涉及灸疗的也不少。张仲景很重视灸药并用,以提高疗效。其书中有20余条涉及到灸法,《伤寒论》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气核上各一壮,………”。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提出对少阴病,不论是表阳虚还是里阳虚,都宜灸疗。115条:“脉浮热证,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劫,必咽燥吐血”,十分重视的提出了灸疗的禁忌,指明误灸的危害。

三国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曾撰集《曹氏灸方》7卷(已佚),《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对该书内容有所收录。华佗有《枕中灸刺经》(已佚),善灸术,取穴少而精,其所创华佗夹脊穴,至今还在临床广泛应用。

4 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的发展

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的内容总结整理而成。书中针刺与灸法并论,他认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之而后灸之……陷下者则从灸之。陷下者,其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明确提出了禁灸腧穴,他认为如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等穴不可灸,共计26个穴。

东晋医家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如治疗卒死、霍乱等疾病:“卒死而张目结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等都是治疗急症得处方。他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首次记载了隔物灸,如隔蒜灸、隔面灸、隔盐灸等治疗方法。葛洪的选穴原则简便实用,采用绳竹等为测量用具,擅于在体表标志处和患病局部施灸。其妻鲍姑是我国著名女灸疗家,世传其生长南粤(广东南海),擅长用灸法治疗赘瘤、赘疣而闻名。

晋隋医家陈延之也推崇灸法,其《小品方》发展了葛洪的学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瓦甑灸,将器械作为灸疗的工具。南北朝时,南方也已盛行灸法,《南史》中有这样得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

5 唐代灸法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灸疗学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韩愈的《昌梨先生集》“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诗句中可知,唐朝已有专门从事灸疗的“灸师”。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涉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科疾病的诸多灸疗内容。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如“小儿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呼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问使,男左女右,随年壮”等。《千金要方》专设“灸例”一节,特别重视取穴尺寸的准确性及灸火多少。认为“凡点灸法,皆须平直,体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灸例》)。他注重灸量灸壮可上百,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记载了隔蒜灸、豆豉灸、黄腊灸、隔盐灸、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法,并对施灸材料有一定的发展,认为灸法不一定用艾,可用竹茹等代替艾进行灸疗。他用“筒灸”治疗

耳病,开创了灸疗利用器械的先河,近展为温筒灸。他认为针灸的作用不亚于汤药,灸法与针刺应配合使用。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应用已很普遍。

王焘《外台秘要》专设“明堂灸法”一章,通篇皆论灸法,倡言“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对施灸的方法、材料以及灸法的禁忌等都有较详的叙述,特别是王氏笃信“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至于火艾,特有奇能”;“不录针经,唯取灸法”;“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等,体现出他有重灸轻针的倾向,虽然他的说法不免有些偏颇,但足可见他对灸法的重视。其时灸疗专著还有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的方法。无名氏所撰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症的灸疗法。

6 宋金 元时期灸法的发展

宋代灸疗论著颇多,推动了灸疗学的进一步发展。宋朝宫廷内灸法比较盛行,宋太祖曾亲自为太宗帝施灸并取艾自灸。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次记载了“天灸法”,即利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关穴位,使之发泡,如用毛茛灸、斑蝥等,这是一类特殊的灸法。宋・窦材《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法,每灸数十壮或数百壮,为防治烧灼痛,采用“睡圣散”,以曼陀罗为主药,进行全身麻醉,这是用于灸疗的最早记载。他提出灸法是保健措施,“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长寿”,主张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可延年益寿。这个时期的灸疗专著还有宋・闻人耄年所撰的《备急灸法》,全书记载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疗方法,将灸法作为救人第一法,并附图17幅,为临证医家所喜用。在《备急灸法》中闻人耄年介绍的“难产灸至阴”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灸膏肓俞穴法》是南宋庄绰所著灸痨专著,共分为10篇,图文并茂,对膏肓俞的部位、取法等作了考证和评论。

元・胡元庆《痈疽神秘灸经》,是以灸法治疗痈疽的专书,主张审受其证之经,灸其应证之穴,使气血流畅,隧道疏通,则痈疽自愈。元・窦桂芳辑《针灸四书》,将《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内容及《小儿明堂经》抄录在一起,改名《黄帝明堂灸经》刊行。书中收录了大量古人灸疗经验,他还提出古人用火灸病,忌松木、柏木、竹木、榆木、桑木、枣木、枳木、橘木火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认为热病不可灸,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也可用灸。朱丹溪认为灸法可以“拔引热毒”、使“阳生阴长”,认为灸法可功可补,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元・罗天益,他强调温补脾胃和防治中风用灸法,著有《卫生宝鉴》。其中“名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针灸法,书中提到灸中脘、气海、足三里3穴可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也收集了数十种灸疗处方,如“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中极五十壮”;“诸虚极:灸膏肓、气海穴,壮数愈多愈妙”等。

7 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

灸疗法在明展到高潮,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其影响较大的医家和著作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针灸问对》等。在朱棣等人编的《普济方》中,也保存了丰富的灸疗内容。明代灸疗学成就,其一,是发展了灸疗形式,使之更适用于临床。灸法从用艾炷得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明代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有“桑枝灸”,及用特制的桃木棍醮麻油点火后吹灭,趁热垫绵纸熨灸的所谓“神针火灸”,其后发展为“雷火神针”及“太乙神针”。明初《寿域神方》记载了艾卷灸法。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也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阳燧灸”。《针灸逢源》中有以多种药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施灸的“隔阳燧锭灸”。其二,丰富了灸治痈疽的理论及经验。薛己《外科发挥》擅以灸法治疮疡。另一位外科专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痈疽门》中对痈疽治疗的论述:“不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当先灸”,灸治痈疽贵有度,“不痛灸至痛,疼灸不疼时”,贵乎早灸为佳,因其时正气不虚,易借艾火以托毒外出。其三,出现了灸疮护理及晕灸处理的专论,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中均有论述。其四,重视灸法的养生保健作用,张景岳《类经图翼》;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认为灸法可以“补诸虚,祛百病,益寿延年”。

清代医家重药而轻灸,灸疗渐入低谷。其时灸疗专著有吴亦鼎《神灸经纶》,介绍各种疾病的灸法,及一些特殊灸法,如黄腊灸、豆豉灸等。《采艾编翼》(作者不详)强调灸法与针刺、药物并用。吴谦所著《医宗金鉴》也很注重灸法,其“刺灸心法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陈延铨撰《罗遗编》介绍了奇穴施灸。李学川《针灸逢源》在灸法治疗外科疾病方面有很大贡献。廖润鸿的《针灸集成》;魏的《续名医类案》他们对灸法的论述,对后世都很有指导意义。

8 新中国成立以后灸法的发展

艾灸法论文篇12

自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确认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1],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目前我国正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虽然AIDS免疫重建治疗(如HAART等)可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由于疗效局限、毒副作用、价格昂贵等原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关于补充与替代医学抗AIDS药物和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第4届在佛罗伦萨召开的国际AIDS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医药是攻克AIDS的关键[2]。针灸作为中医学研究的重点,其防治AIDS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1 研究概况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该病由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艾滋病属于中医学“疫病”、“伏气瘟病”、“虚劳”、“五劳损伤”等范畴。本病既不是单一的“疫毒瘟病”,也非单纯虚证,而是一种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本虚标实证。针灸治疗是通过整体调节,调畅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明确指出艾灸可预防时疫传染病。针灸疗法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功能,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效价等。针灸可激发人体自身的正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通过整体调节,调动自身之气抵御毒邪的侵袭。

现代医学的抗逆转录病毒高效联合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疗效肯定。与此同时,西药的耐药性使其疗效受到影响,其毒副作用降低了病人的依从性[3]。面对药物滥用、耐药性、治疗过度等,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如:拔罐疗法、按摩疗法、艾灸疗法、耳穴疗法、穴位敷贴疗法等,彰显出一定的优势。针灸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目前认为针灸疗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病情,对提高和稳定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其症状体征具有一定的效果。

2 临床治疗

2.1 针灸治疗艾滋病咳嗽 咳嗽是艾滋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上以干咳、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感染HIV后约37%的病人可出现此症状。艾滋病咳嗽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是HIV选择性地侵犯和破坏CD4+T细胞和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缺陷,继发肺部反复机会性感染。其病理机制包括分支杆菌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虫感染和肿瘤等等。其病程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从病因病机来看,艾滋病咳嗽不外外感和内伤两端,其与普通咳嗽最大区别在于,艾滋病本身属消耗性疾病,常见机体气血津液的严重损伤,因此咳嗽以内伤多见,亦可见虚实夹杂者。病变脏腑涉及在肺、脾、肾等多个脏腑,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急性期病变多在肺,随着毒邪的日益侵袭,正气日渐损伤,从而向脾、肾传变,使病变加深而致疾病恶化。故有以邪实为主者,如风邪袭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外寒里热、外寒内饮等;也有虚实相兼者,如脾肺气虚兼风寒袭肺、肺阴亏虚兼痰热壅肺,外寒内饮兼肾气亏虚等;对于久咳久喘,尤其是动则喘甚者,则为肺肾气虚或肺肾阴虚[4]。治疗上应扶正驱邪,攻补兼施。有学者[5]通过对以咳嗽为主的282例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归纳其内在的证候特点和规律。共得出10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其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3.139%,反应出艾滋病咳嗽以虚为主,元气亏虚,同时受外感六淫之风、湿、热邪的侵扰的病因特点。另有研究[6]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1例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咳嗽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同样指出正气亏虚是艾滋病咳嗽的主要证候特点和前提,痰湿、痰热、瘀浊、虚寒或虚火内生乃属其重要病理因素。

M D Smith等早在1982—1987年间,研究针灸对200余例AIDS及ARC(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患者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后患者情绪稳定、呼吸改善、气短减轻、鼻腔引流通畅、盗汗及腹泻减轻、淋巴结肿大缩小,各种神经症状如四肢麻木、乏力和疼痛均得到缓解。同年,芝加哥学者提出AIDS保健计划:运用针刺配合指压、推拿治疗各种症状的AIDS患者84例,16例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接受6个多月的定期治疗,多数患者感到疲劳、气短、排痰等症状有较大的和较长时间的缓解,普遍体重增加[7]。巴西从事艾滋病研究的学者[8]通过大量动物模型实验及亚临床试验也证实了针刺尤其是灸法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极大的帮助。通常多选用足三里、合谷、大椎、关元、气海、命门、百会、血海、膈俞、外关、曲池、神阙等穴,或针或灸,或针灸兼施。

2.2 针灸治疗艾滋病腹泻 腹泻也是艾滋病患者一大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特点。研究表明[9],约有30%~80%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腹泻症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热带地区的艾滋病患者腹泻发生率可高达90%。急性或慢性腹泻,并逐渐出现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恶液质,是引起HIV/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与普通的腹泻最大区别在于其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病变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病情复杂,而且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针灸治疗艾滋病腹泻上,根据辨证分型而选取不同穴位。有学者[10]以神阙、天枢、足三里、关元为主穴治疗艾滋病腹泻60例,脾肺气虚型配肺俞、大肠俞;脾胃虚弱型配脾俞、胃俞、中脘;脾肾阳虚型配肾俞、命门。采用艾条温和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5~10 min,至皮肤潮红为度。若大便水谷不化或水样便5~10次/d,隔姜灸神阙穴。大便中有黏液者,隔盐灸神阙穴。每天1次,7 d为1疗程。有效率为93%。根据艾滋病腹泻具有脾肾亏虚的特点,乌干达学者[11]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23例HIV/AIDS病人,选用培元养精的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益气养胃的中脘穴、胃俞穴,佐以艾灸以获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祛瘀、回阳固脱的功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腹泻等症状。另有研究[12]同样证实,采用单纯艾灸穴位的方法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病人,疗效可靠,并具有缓解症状、安全无副作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特点。另有学者[13]总结出艾灸治疗腹泻基本穴位:关元、神阙、足三里、天枢。选用艾条灸法。治疗30例艾滋病腹泻病人,结果表明29例临床治愈,1例无效,痊愈病例随访60 d未见复发。另有研究[14]选取符合我国CDC1993修订的AIDS-C3期诊断标准的AIDS腹泻病人50例,按常规治疗给予抗病原、输液、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加用艾条灸疗法,主穴选神阙、关元、双侧足三里,给予温和灸,为便于观察疗效,2组病人均不加用收敛止泻药成分,结果表明有效率达92%。

西医对艾滋病腹泻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案,而且疗效不佳。中医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不能完全治愈,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医病因病机没有认识完全有关,而是仍然按照中医泄泻的辨证思路去治疗。正如知名艾滋病专家指出[15]:解决艾滋病人的腹泻,治疗不能一般化,要结合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如隐孢子虫感染等)考虑,阐明艾滋病腹泻所特有的中医病因病机,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2.3 针灸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艾滋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在艾滋病患者中发病率可达到10%。艾滋病带状疱疹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皮损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疱疹愈后常遗留有神经痛,疼痛剧烈难忍,常持续达数年之久。由于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发病前往往有轻度发热、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皮损常沿单侧皮神经分布,好发于腰腹、面、颈、胸背部,故治疗上应标本兼治,从整体入手,配合局部围刺加强止痛效果。

临床上艾滋病带状疱疹的治疗,常根据辨证分型而选取不同穴位。有学者[16]用针灸治疗40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热毒炽盛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分别施以针刺治疗,局部用艾条施灸,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5%,从症状消失时间看,针灸组最短为9 d、最长为25 d。另有学者[17]采用针灸治疗43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主要辨证为本虚标实,湿热内蕴。穴取外关,阳陵泉,风池,三阴交,合谷,曲池,大椎,肾俞,足三里,其中外关,阳陵泉,风池用泻法,其余用补法,均留针30 min,局部施以艾灸,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经过1~3个疗程,结果4例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艾滋病带状疱疹治疗中的难点之一。研究表明,针灸介入还对缓解艾滋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独特疗效,在艾滋病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中担任重要角色。研究发现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疗法,对艾滋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具有显著疗效,其效果比单纯的针灸或封闭疗法效果更好[18]。

3 问题与展望

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二大艾滋病感染国,自1985年我国发现自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43.4万人,其中死亡8.8万人。每位艾滋病患者每年的治疗费用大约需20万~30万,为个人及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治疗艾滋病时,应选用符合国情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灸是其中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医疗成本较低。因此及早确立中医治疗艾滋病方案,无论是对患者的病情复原程度、病程的缩短程度,或是对社会的医疗成本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经过20年的临床探索,国内外相关研究已初步证明了运用针灸疗法治AIDS可显著改善AIDS及ARC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方案上,穴位选择主要依据经络学说、特定穴理论及随证取穴,以针刺补法和间接灸法为主。

纵观国内外针灸治疗AIDS文献资料,以临床报道为多,鲜有机理的研究。临床资料多以小样本为主,临床研究虽设有对照组,但大多未遵循盲法、随机性,并且均未对随机步骤进行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其疗效观察多是局限于综合疗法与单一疗法的对比,未能体现针刺与其他疗法结合治疗的优越性。此外,要建立一个以针灸为主的治疗体系,除了重视加强针灸与现代医学结合外,尤其应加强针刺在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针灸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目前的针灸治疗可以阶段性地增强和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某些机会性感染,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但是如何来具体评估这些指标,以及如何在发挥中医的优势的前提下,更客观的评价疗效以及疗效的科学性、可重复性,则需要进一步探讨。未来针灸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应在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调查研究,并与专家经验、文献调查等方法总结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计量手段,有效整合患者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而制定更加科学规范、客观实用的辨证选穴分型和诊断标准,提高针灸治疗艾滋病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从而取得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

[参考文献]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Update: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United States[J]. Morb Mortal Weekly Rep, 1986,35(49):757.

[2] 唐照亮,宋晓鸽,朱崇斌,等. 中医药、针灸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与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2 (1): 2.

[3] 王建,刘颖.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及展望[J]. 科技导报,2005,23(7):29.

[4] 尹勇,段丽萍,刘玉生.针灸治疗艾滋病23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2):29.

[5] 马素娜,谢世平,郭会军,等. 艾滋病及病毒携带者282例咳嗽病例回顾性分析[J]. 中医学报,2011,5(26):513.

[6] 宇,郭会军. 41例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咳嗽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182.

[7] Albano A, Biffi M R, Pianetti A, et al.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J].J Clin Med, 1987, 68(2):671.

[8] 吴耀持. 巴西艾滋病及其中药针灸治疗观[J]. 中国针灸,1992,4: 37.

[9] 聂青和.艾滋病相关性腹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0] 郭燕,钱宝延.艾灸治疗艾滋病腹泻60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4(4):6.

[11] 尹勇,段丽萍,刘玉生.针灸治疗艾滋病23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2):29.

[12] 彭勃,李华伟.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中医药,2006,27(4):4.

[13] 周立华,卢依平.从艾灸治疗艾滋病腹泻看艾灸治疗优势[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4.

[14] 王金定,黄国恩,翟靖崎,等.艾条灸治疗艾滋病腹泻症5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22):6.

[15] 王永奇.艾滋病腹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11(6):8.

[16] 李敏.针灸治疗带状疱疹HIV携带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2(2):17.

[17] 吴欣.针灸治疗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4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29.

[18] 李敏,刘金喜.针灸加臂丛神经封闭治疗60例HIV携带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J].中国针灸, 2002,22(4):271.

Applications of acupuncture in relieving AIDS-related symptoms

YANG Xiao-chen1, LU Jun2, TANG Yan-li1, WU Xin-fang1, LI Yong1*

(1.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2.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