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信息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4:38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1

二、做好应急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应急信息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对事件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上报和应用,从而为指挥决策和员工群众提供足够、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便有效地突处置突发事件。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并向上级组织报送重要信息,就成为检验办公室系统执行力的重要手段。

(一)突发事件前的信息管理

主要是,事前的信息储备和预警工作。汇总整理以往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及取得的效果,以随时进行相关查阅;对各种隐患风险做好跟踪、检测和评估,发挥预警的作用;对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演练,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应急情况下的宣传准备工作,避免信息披露缺失和滞后,导致员工群众获取信息不及时、甚至恶意炒染和以讹传讹,增加处置突发事件的难度。

(二)突发事件发生中的信息管理

主要是,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包括各种资源的调度、人员物资的调派、现场指挥情况等等,及时将各类信息传达给相关的职能部门;借助于电视台、互联网等对突发事件做好面向公众宣传报道,树立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形象。

1.突发事件中信息报送管理要求信息报送是信息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涉及如下环节:一是信息初报,做到快速反应,准确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将有关信息报送至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做到随时发生随时报送,不能迟报、漏报和瞒报。方式上,如有紧急情况可先打电话,再报文字材料。二是信息续报,做到力求详实,时效性强。及时了解掌握并报送相关信息的进展、处置和调查情况,可一日数报,也可多日多报,既不能延误时间,又要有合适的层次和范围,避免给领导决策提供错误的信息,干扰领导的判断。三是跟踪汇报,做到全面细致,善始善终。应急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会随时变化,要做好突发事件中各种信息的跟踪调查,不能一报了之,要及时上报善后工作的处理和各方面的反映。尤其是加强对影响事态的控制和处置的信息的保密工作,注重控制传播范围,慎重处理。

2.突发事件中应急信息报送的渠道要求应急信息的及时报送不仅有助于各级领导、相关单位了解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处置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人们心理上的压力,避免谣言和恐慌的发生。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于不的应急信息,主要通过网络、传真、电话等形式上报;对于的应急信息,则必须由企业保密办公室派出专人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当面报告。二是对需要向上级详细报告的应急信息,经同级党政领导负责人审阅后,在规定时限内以报告文本的形式进行上报。三是建立员工群众获取最权威信息的平台,既方便了解必要的信息,又消除误解,实现双向良性的互动。四是在报送应急信息时,本层级的各单位和部门之间应做到信息共享、口径一致,防止出现信息混乱。

3.突发事件中应急信息报告的要求要加强对各类应急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对收集回来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总结,供领导层作决策参考。要加强报告的编写。在强调准确性、时效性的基础上,力求要素齐全(时间、地点、起因和性质、过程、影响及处置情况、各方面反映、下步建议等)、事实准确、表述清楚,做到不回避问题、不抹煞工作和成效。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管理

主要是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总结,对造成的危害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对处置人员、处置措施、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等。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2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06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21-07

汶川、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禽流感、7·23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对社会和谐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公众避险,政府、相关部门做出应急救援决策部署,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科学的管理决策方法配合应急管理的全过程而建立的信息系统,具备业务处理、动态决策、应急指挥、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价功能,包括决策支持、指挥协调、监督预警、资源调度、信息系统等主要功能模块[1]。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涉及信息技术,危机管理,相应突发事件专业技术等多个方面理论知识,加之评价专家知识有限性且评价过程受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测度及综合评价造成一定困难,因此需要研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不确定条件下评价模型帮助其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行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加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用户的理念;

(2)加强用户和相关部门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和监督;

(3)提高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的规范性、经济性、可靠性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应急信息的有效利用;

(4)定期检查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状况,查漏补缺,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5)了解用户需求、改进服务质量,为公众充分掌握、利用应急信息有效避险,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良好基础。

1国内外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相关研究现状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应急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基础。但是关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可供参考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应急管理能力和准备能力的评估研究都为本论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本文就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评述。

Daqing Li通过对一些主要城市的调查。从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接收4个方面建立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10个二级指标,论文运用集对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2]。Osama通过对南加州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高级旅行者咨询系统在应急和救灾中的表现,并对其改进和完善提出了建议[3]。Steven运用人因工程方法从显示形式、输出设备、用户与系统会话3个方面对沸水反应堆应急响应信息系统进行了用户测试研究,分析了应急响应信息系统的有效性[4]。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和国家应急管理协会开发了应急管理准备能力评估体系[5]用于对属地和列岛的应急准备能力进行评估。该体系包括13个一级指标:法律和授权、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指挥控制和协调、通讯和报警、运作和流程、后勤保障和设备、培训、演练和演习、公共教育和信息沟通、自己保障和行政管理。日本消防厅消防课、防灾与情报研究所于2002年10月12日设定了地方公共团体防灾能力的评价项目[5],评价项目包括:危机的掌握与评估;减轻危险的对策,整顿体制,情报联络体系,器材与储备粮食的管理,应急反应与灾后重建计划,居民间的情报流通,教育与训练以及应急水平的维持和提升,并制定了更进一步的衡量指标,通过专家评分评估地区的防灾与危机管理能力。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2001年6月8日对国家自然灾害管理办法进行了评估审查[5],评估内容包括:与灾害有关的政策制定;备灾措施;应急反应措施;减灾措施;灾后评估;灾害风险评估;长期救济与恢复措施;短期救济措施。通过评估详细分析了澳大利亚当前灾害管理的优势与弱势,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国外的应急管理相关评价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并进入了实践阶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我国该研究主要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管理评价体系;从评价对象上看,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将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应急管理能力的一部分进行评价研究或直接运用通用的信息系统评价模型分析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缺乏针对应急管理信息特点的评价研究;从评价角度上看,目前的研究多从应急管理的功能,内容和目的来建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未能兼顾成本、用户及发展等因素;从时间段看,以往的应急管理相关评价指标多对当前系统状况进行评价,未考虑系统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学习改进;从评价方法来看,已有的研究多是在指标值确定的情况下来研究,且数据类型多为单一精确值,实际评价中由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且评价主体的知识有限性难以对指标精确测定,因此依据指标特点采用语言评价值,区间值,主客观结合的形式则可更真实地描述不确定条件下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状况。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充分考虑财务、用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纬度,构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运用语言评价值,区间值多种形式测定指标值,并综合运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方法构建信息不确定条件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模型。

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充分体现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

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应急管理对信息的需求是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和核心任务[15]。这些需求包括:收集、传输、存储灾情信息;提供备选方案和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动态分析,挖掘各类信息内在联系,发出预警信息;指挥协调应急管理各相关单位;对资源进行优化调度和跟踪管理。

22指标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评价应涵盖系统的各个要素,完整、全面、系统地反映系统的真实效果,保证综合评价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可信度。主要涵盖的主要指标包括成本指标、用户满意度、功能完善度、发展能力几个重要方面。

23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基于上文分析,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对部分指标进行数值测度存在一定困难,采用定性方式的语言评价集加以测度,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既能客观反映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际状况,又能将专家经验与知识融入评价模型。

24关注系统投入与产出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而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公众是否能够获得满意的应急信息和服务也成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关注的重要方面,因此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体现成本的节约和用户的满意。

25指标体系应具有导向性、利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改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具有导向性。为了推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应能反映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状况的差别,甚至发出预警信息,进而在此基础上制订或调整未来的建设内容。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价不仅需要考虑其建设运行过程中的财务成本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顺利的信息沟通流程机制准确的做出决策,为政府、专业部门、公众提供信息支持,并且根据突发事件应急环境和应急管理对信息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改进,研究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从组织理论角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社会系统,其为实现应对突发事件这一目标服务,以规范的应急流程和法律制度为根本,以决策协调等组织行为为重点,以评估为基础,以全员参与为条件,符合组织的基本要素;

从价值观角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为公众提供应急信息预警,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而平衡计分卡对组织绩效的评价也正是基于组织使命展开的;

从平衡的角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关注建设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是必然的,但是其核心功能,用户满意度,以及不断升级完善则更加重要,平衡计分卡超越传统以财务度量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从财务、内部流程、用户、学习成长4个维度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价,两者具有相似性;

从对战略绩效的反馈形式看,平衡计分卡为反馈学习提供定性、定量两种形式,对难于量化的指标可从其对战略的作用角度加以描述,平衡计分卡有助于实现主客观因素及定性定量指标的平衡与结合。

综上所述从平衡计分卡角度构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运用其分析指标体系。根据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6-22]及前期研究成果[23]基础上,构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层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一级指标)。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财务、用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框架如图1所示。图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框架

指标层(二级指标)。从不同方面综合测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直接描述,是目标层的细化。

数据层(指标内涵)。该层是对指标层指标的内涵及数据获取办法的阐释。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4个维度定义如下:

财务纬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财务支出)主要运用建设成本、维护成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进行衡量;

用户纬度(为满足政府、专业部门、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努力)主要运用用户的操作(可操作性、易学习性)和系统技术(信息质量、上报及时)衡量;

内部流程纬度(为提供协调的信息流程和动态的应急决策而进行的努力)主要运用系统功能(决策支持、指挥协调、监督预警、资源调度、信息系统)衡量;

学习与成长纬度(适应突发事件应急环境不断变化如何提供可靠及时准确的信息需要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能力和长期效益进行的衡量)主要运用系统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安全性)和综合效益(战略效益、运作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衡量。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陈安,等.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Daqing Li.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Emergency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Computing and Global Informatization,2011:267-269.

[3]Elhamshary.Osama,Lively.David,California,Tournay,Bill.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Overview of Californias System Application and Its Performance as Part of Emergency Response Planning[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5th Annual Meeting,2006.

[4]Steven MCasey,Robert ADick,CC.Allen.Human Factor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Information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 Annual Meeting,1984(3):225-229.

[5]汪寿阳,刘铁民,等.突发性灾害对我国经济影响与应急管理研究——以2008年雪灾和地震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喇娟娟.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基本框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210-212.

[8]邓云峰,郑双忠,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5(6):33-36.

[9]邓云峰,郑双忠,等.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Kappa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6(2):69-72.

[10]刘传明,王玲.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绩效评测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4-68.

[11]铁永波,唐川,等.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灾害学,2006,21(1):8-12.

[12]杨青,田依林,等.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3):103-106.

[13]朱正威,胡德基.我国地方政府灾害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以美国、日本为鉴[J].学术论坛,2006,(5):47-53.

[14]张欢,陈学靖.应急管理评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15]明华.关于突发事件在线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3,(8)47-48.

[16]Eppler M J.Managing Information Quality[M].Springer,2006.

[17]Knight Shirlee-ann,Burn Janice.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n the World Wide Web[J].Informing Science Journal,2005,(8):159-172.

[18]M B Parker,V moleshe.An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Quality Framework for the World Wide Web[C].MI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Quality,2006.

[19]Nezih Altay,Walter G.Green Ⅲ.OR/MS research in disaster operations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5(11):475-493.

[20]邱均平,张荣.信息系统评价举证分析及指标体系的分立与整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17-20.

[21]谢娜.基于SERVQUAL模型改进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J].经营管理者,2009,(9):10.

[22]黄国青,张会云.基于SERVQUAL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10-14.

[23]许振宇,郭雪松.基于用户满意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1,(3):161-165.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3

Abstract:Military hospital emergency capac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which evaluate military hospital medical service capability. Strengthen emergency process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hospital emergency disposal system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re conducive to the military 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enhanc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information level and strengthen emergency disposal of“ integration” management degree.

key words:Emergencies; Process management; Military hospital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9-02

1 突发事件过程管理的内涵

1.1 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的事件,指组织或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知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和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其程度分级也一般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种级别。

1.2 过程管理的含义及特点:过程管理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对组织所涉及的过程,进行设计、改进、监控、评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2],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它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从横向视角把突发事件管理看作为一个包括医疗后送、卫生防疫防护、心理救援、卫生物资保障等各个子系统相互衔接组成的网络系统,对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来说,都必须紧密衔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卫勤保障效率。②应用信息论方法,将突发事件管理内部的各过程视为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输的过程,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解决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问题。③应用控制论方法,将突发事件管理过程视为可控过程,建立一体化控制指挥系统,运用反馈控制等控制方法解决突发事件行动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1.3 军队医院应对突发事件过程管理的内涵:军队医院是实施平时和战时卫生勤务的主要力量,是自然灾害、各类应急事件的卫勤保障力量。突发事件发生后,军队医院主要承担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组织医疗队奔赴事件现场实施紧急救援,另一方面是组织力量进行院内急救和治疗。作者认为,军队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主要指从接受救援指令开始到整个院内救援行动结束的过程,其中应包括应急响应、组织指挥、信息管理、资源配置、医学救援等过程。因此,突发事件过程管理应指使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方法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进行策划、控制和改进的一系列活动。军队医院引入突发事件过程管理方法,对军队医院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

2 突发事件过程管理理论在军队医院中的应用

2.1 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系统设计:军队医院应急行动是一个过程网络系统,而每一个过程又可以看成具有特定功能与目标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按科学的方式组合形成整个应急行动系统。①应急行动系统设计就是要根据医院卫勤任务的目标,按整体最优原则、精简原则和效益原则,围绕应急活动的关键过程设计其他过程,如突发事件应急活动应围绕实施医疗救援这个重点过程和关键过程,去设计组织指挥、资源配置等其他过程。其次,应急行动系统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子过程的层次,把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若干较为简单的过程,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指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指挥层次,避免多头指挥和多头领导。②应急行动过程要不断调整和改进,通过简化、合并、组合、替代和改变子过程间的联结等方式优化整个应急过程[3];要确定各子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输出与输入关系,使各个过程相对独立,如要正确处理好信息管理和资源配置的逻辑关系,只有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灾害信息,如伤病员的数量分布、伤情分布等信息才能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员、装备、药材等卫生资源。③通过对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系统设计,可形成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系统结构模型,如图1。

2.2 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军队医院除开展日常医疗工作外, 还担负着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军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基层部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电子伤票系统和网络医疗系统[4]等,在应急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特点,要求军队医院必须不断提高突发事件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信息搜集精确化, 有效控制灾情、抢救生命提供信息保障,因此,建立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指应用信息论方法,把军队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看做是一个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能描述突发事件各处理过程及过程之间的信息输出和输入及加工处理状况的信息模型, 从而解决应急过程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处理问题。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应急信息管理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2008年5月震惊全球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10年“南方旱灾”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爆发,说明人类正时刻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潜在威胁,急需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和应对工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是在世界各地不断频发灾难性事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信息管理作为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部分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关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安抚好公众的情绪,争取不让公众作出非理智的行为。

1.公共突发事件与应急信息管理概述

1.1公共突发事件

国内外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进行关于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对于这个概念并没有统一的严格界定,同时存在多种表述,比如“公共危机”、“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突发事件”等。虽然表述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正如罗伯特.希斯(RobertHeath)所言:“他们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同一个概念——紧急情况、灾难或危机”[2]。

本研究认为,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1.2应急信息管理

应急信息管理就是以突发事件的全过程为基础,利用信息管理理论和信息手段,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全面、系统、准确、连续地收集、分析和利用与突发事件处置有关的重要信息,为应急管理决策机构提供足够的信息服务,从而进行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应急信息管理是一种非常态管理,换句话说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做出正确的应急决策和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必须要有充分的信息支持。

2.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信息管理的现状分析

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常不在人的意志之内,也是难以避免的,重点是怎样迅速有效地识别应急信息,及时采取准确无误的应对措施避免或减轻对社会的影响。为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有良好的信息管理水平,能够及时发现隐患信息并处理。然而,由于我国应急信息管理水平不够,限制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目前,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信息管理现状大致有以下几点:

2.1政府信息纵向不对称

目前,我国形成了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源于对地方利益或者个人利益的考虑,政府总倾向于报喜不报忧,故意隐瞒危机信息,把重灾报成轻灾,或者拖延上报的时间,从而使上级政府无法及时、迅速的了解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状况,迅速、及时的做出有效的处理决策。

2008年山西发生襄汾“9.8”溃坝特别重大事故,山西省襄汾县县委、政府领导谎报事故原因和性质、瞒报死亡人数,贻误抢救时机,导致遇难者人数上升到267人,1000多人受灾,酿成重大后果[3]。这一事件说明了政府行政管理系统对应急信息管理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在此情况下,行政中枢不但无法做出及时、科学的决策,反而还要为下级政府瞒报应急信息的行为承担领导不力之责,承受民众的质疑与不信任的眼光[4]。由此可见,传统行政管理系统传递内部信息迟滞与失真,会严重影响政府公共行政职能在应急信息管理中及时、有效的启动和运作,也使得政府的行政权威与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2.2处理应急信息方式不当

2003年非典之初,官方极力掩藏真相,媒体的报道也是以正面宣传为主,信息的失真和扭曲导致公众陷入了恐惧和慌乱中,各种谣言猜测纷起;随后,官方领导决定向社会公开疫情,及时消除了群众的猜疑和不满,这足以说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最好办法是信息公开透明化,以清晰信息克制模糊信息。试图掩盖真相、欺瞒公众,没有坦率地在第一时间公开真实信息,不仅会给外界形成一个不负责任的形象,突发事件也可能会进一步蔓延和恶化[5]。

2.3应急信息沟通力度不够

通常对公共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时,往往忽略了向社会公众传递适时可靠的信息,也难以从公众那得到公共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如此则违背了应急管理的全员共同参与原则。在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仅仅只依靠整合自己内部的资源,大多无法达成有效处置、减少损失的目的,因而解决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便是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没处理好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沟通不到位,不仅无法及时获得外部支持解决突发事件,也会造成负面信息的肆意传播,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利益,对稳定社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忧患。

2.4对媒体的舆论引导存在问题

公共突发事件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自然而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基于公众高涨的情绪,如果引导得好,会向着突发事件管理的有利方面发展;反之,则会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媒体反映并引导着公众的情绪,一旦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媒体有责任积极面对,将社会公众的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但是目前来看,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对媒体的引导往往不够到位,报喜不报忧,向公众隐瞒最真实的情况,没有发挥媒体本质的作用,并且对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大打折扣,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5预防公共突发事件意识薄弱

公共突发事件预警和预防的基础是应急信息意识,但是政府的应急意识往往不够。虽然我国信息化建设有所成效,但对应急信息管理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把它纳入到正常的信息管理中,不了解应急信息管理流程,没有深入把握应急信息的特性,所以不能辨别潜在的隐患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量变形成质变,要注重采集诱发和征兆信息,尽早发现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将公共突发事件扼杀于萌芽之中。

3.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信息管理的对策研究

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信息,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应急信息管理能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制定应急管理信息策略的必要性源于信息在应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3.1重视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设

众所皆知,信息透明度不够一直是我国比较突出的问题,而确保信息公开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义务。信息披露不力是造成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中陷入被动状态的原因之一。我国目前处于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缺少透明度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严重隐患,造成事态的恶化。只有信息公开及时,公众才能适时了解情况,降低公众的恐惧感。所以,政府一方面要从组织上严格落实信息公开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建设,加强对外信息工作;另一方面要从认识上明确信息资源处于战略性地位,针对2008年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严格从法律上来规范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

3.2建立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机制

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应急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应急管理重在预防,而信息收集是预防的关键。首先,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突发事件信息收集网络。根据应急管理特点,建立以信息为核心,纵向政府一专业组织一媒体三级信息收集体系和横向社会一公众一网络多渠道联动收集机制;其次,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库。零散的、临时的信息不能有效支持决策,需要运用科学的分类分级方法,加强对收集的信息整合再有效利用;最后,加强信息收集的硬件环境建设。有效的信息收集依靠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的资金投入有限,难以实现信息收集的完全现代化,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尽量建立半科技化的信息收集网络。

3.3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和公众两者的共同“代言人”,是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加强与媒体互动沟通是非常关键的。新闻媒体的职责是保证新闻报道能实事求是,也在于沟通协调基础上的引导舆情。媒体应充分发挥应急启动的桥梁功能。事发之初,常规状态下的信息传递失灵,因信息阻塞引起各种猜测与流言。客观报道事件的真相,既有助于平息公众的非理性舆论压力,又有助于促进政府的系统化应急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媒体自身的可信度;再者是发挥应急报道的中介功能。应急之时,不单是听从政府的声音,也不是只关注公众的言论,而是努力以新闻媒体特有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构建起信息沟通、意见交流、情感对话的中介平台;然后是应急管理的纽带功能。事发之后,通过透视事件的本质,进行适度的总结与反思,客观地解读事件,公正地发表评论。

3.4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推动信息公开建设过程中,也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处理好信息安全与公开的关系。应注意甄别保密信息,保密信息一方面包括国家机密,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方面的信息保密工作;另一方面也包括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如果泄露出去,会对工作带来损失。还应注意防止信息丢失、系统瘫痪、病毒攻击而导致突发事件管理的失误,影响社会的安全。同时还需注意对网络设备、通信设施、计算机设备、数据库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杜绝信息安全隐患。

3.5提高预防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

政府应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加强公共管理者对公共突发事件管理的信息意识、知识和技能。通过公共信息的传播、教育及多学科职业训练等途径,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

3.6解决应急信息弱势问题

信息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信息不公平的表现。信息获取的公平,主要强调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信息分配的公平,主要强调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6]。因此,解决信息弱势问题的存在,应该从信息获取和分配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应急信息上,要利用多种渠道去,拓宽覆盖面,且信息的表现形式要容易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信息社会中信息能力的分层,信息数字鸿沟的扩大和弱势群体增多,很大程度是由于有些人不懂得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机会缺乏以及学习能力低,应通过教育方式提高应急信息弱势者个人的信息素质。

4.结束语

公共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把信息管理融入到应急管理,支撑整个应急管理的过程,能提高应急决策水平,也能更好地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可以说,应急信息管理是应急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认真加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计雷,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3

[2]刘焕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IM8.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3]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顶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5

1.绪论

1.1政府应急管理

政府应急管理(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GEM)是从早期的危机管理以及应急管理发展而来的,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的产物。综合相关的理论探索,可以将“政府应急管理”的概念界定为: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在科学的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防止和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灾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

1.2信息与政府应急管理

政府应急管理的对象是突发事件,政府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往往伴随着对信息的搜集、披露、转化运用等过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让人们看到信息技术在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正是由于信息本身与应急管理的密切联系以及政府应急管理领域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信息”成为了政府应急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从信息交流的角度看,政府与公众缺乏互动

2.1信息交流的心理模型

右图为信息交流的心理模型, S,R分别为交流发送者和接收者,M为交流界面,其两侧矩形框中表示的是交流双方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S、R的心理过程可以看出,信息交流的实现依赖于S、R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基础就是从需求到动机到刺激作用到信息交流行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除了S的知识库是交流信息的来源之外,信息交流双方的信息需求也是实现交流的必要条件。

2.2政府忽视了公众对信息的心理需求

传统的应急管理信息沟通立足于政府本位,在多年的计划经济理念的影响下,政府认为应急管理的任务只能由政府承担,公民对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知晓与否并不重要。传统观念中这种对公民参与的忽视,实际上是政府没有对作为交流主体之一(交流接受者)的公众的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心理需求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政府就不会有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的“动机”,缺乏“信息交流的心理模型”中需求、动机等行为基础,SMR信息流就无法形成。这也是目前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中信息沟通不畅的重要主观因素。

2.3公众信息交流参与意识薄弱

沟通是互动的,有效的危机信息沟通应是能够与公众开展双向互动交流的沟通。只有当公众意识到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交流双方的信息沟通才有可能,否则,“需求―>动机―>刺激作用―>信息交流行为”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情况是,公众的参与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应急管理主体中的重要一环,在政府应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基于信息传递的保真原理,政府应急管理中信息公开存在问题

3.1信息传递的保真原理

信息保真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基本要求,所谓信息保真就是信息守恒。尽管信息交流的过程受信息衰减的影响而无法使S的信息全部准确地传递到R,但S与R之间的信息分享应有一个基本标准。信息保真就是力求使信息交流能够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4]具体来说,信息保真原理既要求信息传递过程避免信息的衰减,也要避免信息的增值。

3.2政府信息披露滞后,影响信息真实性

在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实践中,一些官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当危机出现时,第一反应总是压制、掩盖,不愿公开。但事实上,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威信。

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和安全受到威胁,社会便会陷入恐慌,公众势必会迫切地想知道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此时如果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事态发展、应急措施等信息准确地告知公众,谣言就会产生,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恐慌。

3.3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传播杂乱无章

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旦政府出现上述的信息披露滞后,其他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传播就会取代政府的权威信息,充斥着社会舆论和媒体。

这些非官方信息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这些信息分布散乱,而且在公众中流传很快,其中又难免真假混杂,面对如此繁杂的信息,要从中找到真实的,鉴别出虚构的谣言,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信息杂乱无章往往会扭曲事件真相,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

4.基于信息传递的冗余原理,政府在公众意识引导中存在问题

4.1信息传递的冗余原理

冗余原理是在信息多路传递基础上产生的,为实现信息准确传递、减少衰减和增值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指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为了使信息准确地自S传递到R而使用各种冗余方法来加强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效果。采用多路传递是有效的冗余手段。即:为了使信息更有效地传递到收信者R,我们可以采取多条路径,防止信息传递因为通道的单一而中断,从而保证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4.2政府对防灾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是其能否在突发事件中把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关键。同时,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也与公众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政府对公众防灾宣传、危机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政府在全民防灾宣传方面仍有许多不足。我国目前较为常见的宣传渠道是以防灾专题活动的形式在一定区域开展防灾宣传,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区域、一段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受到一定的地域局限,同时由于对人力物力要求高,这种宣传很难长期坚持。而政府却没有很好地利用其他的宣传渠道对已有宣传进行补充,宣传渠道和宣传方式的局限,致使公众防灾宣传的效果受到了影响。

4.3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公众意识引导渠道单一

我国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公众意识的引导上存在着渠道单一的问题。我国公众信息的接受,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的比例是8: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主要通过电视台等正规渠道与公众进行信息,而当今社会真正汇聚大量信息的新兴媒体和通讯网络等非正规渠道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公众意识引导渠道的单一,也加大了政府全面掌控各方面民意和社会舆论的难度。

5.从信息集成的角度看,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分散,共享受阻

5.1对信息集成的理解

不同研究者对信息集成的理解虽然在用词上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将其表述为: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用户的需求,以信息为对象,信息资源为本体,服务为动力,网络技术为手段,协同作业为方法,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把信息资源诸要素有机融合并使之优化的动态过程。信息集成的核心是以信息资源作为大系统,采取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5.2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中部门协同较差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应急管理的相关信息也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部门。这种机制下,应急管理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基本上可以做到畅通无阻,而在很多情况下,应急管理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应急决策需要位于各个职能部门的不同系统中的信息作为决策支持依据,而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期信息集成工作没有到位,信息共享利用也就无从谈起。

6.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发展建议

6.1完善法律建设,对信息沟通和信息集成等问题进行明确

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完善,归根结底都要由法律的充实来加以规范。2007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一部统一调整各种应急管理行为的基本法律,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中。

然而,中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政府应急管理活动的很多环节还缺少强制性的法律依据。为确保政府与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避免社会恐慌,必须制定相关法律对应急管理中政府的信息公布做出明确规定。同样的,政府应急管理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不同政府部门的信息集成协作也须建立在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只有明确了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储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信息安全等问题,应急管理统一的平台建设才能成为现实。

6.2建立信息良性互动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做好民意引导

把确保政府与公众有效的信息沟通作为政府应急管理的任务之一,避免突发事件信息被扭曲,社会舆情被虚假信息错误引导。政府应有效进行信息的、引导和批驳,第一时间把公众想了解、也应当获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知公众,既可以矫正视听,避免信息传递失真,又可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所以,政府应该坚持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同时积极与主流媒体沟通,运用多渠道对公众意识进行积极引导,逐步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

6.3多渠道加强公众防灾宣传及民间危机意识的培养

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效率,培养全国公民的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已成为每个国家一项重要的任务。

基于信息传递的冗余原理,在应急管理的日常防灾宣传中,除了坚持原有的宣传方式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其他渠道培养公众的防灾意识、危机意识。在这一点上,美国、日本等过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在网络上制作了应急指挥系统的学习课件,公众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应急救援计划和工作流程,同时,为公众提供相关的网页浏览,普及应急知识。而在日本,为了提高国民防灾救灾的意识,政府在各个城市都设有“市民防灾中心”,免费供市民参观。

6.4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完善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全面的应急信息是关系应急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对应急相关信息的全面掌握,以支持应急决策,我国政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

其一是各地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其二是统一的应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在这个应急管理体系下,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子系统的建设都依据着统一的标准,在数据存储、交换等标准的严格控制下,“标准化”的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集成,获得信息共享带来的效益;而统一的应急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则主要用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组织应急信息的共享利用,在处置影响范围较广的跨地区突发事件时,也是中央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通讯平台、各地政府部门协同配合的枢纽,为危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8]孟笋,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研究[D]

[2]丰成君.信息交流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4-47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6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发生日益复杂化和频繁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强对应急管理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美国多年来一直深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加强了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还在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教育和培训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保障了全球领先的应急管理能力;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也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建立了较完善地紧急事态专业处置机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在国内,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一直自立于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专家宋英华博士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等相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成果,丰富并深化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领域的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已越来越重视高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但是,总体上讲,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整体能力不强,应急管理效率不高,目前国内外的应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已远远滞后于应急管理实际发展的需要,应急管理已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角度来研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一、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概述

1、应急管理过程论概述

应急管理过程论是关于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实施的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应急决策与处置、事后恢复全过程行为的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过程包括应四大活动,囊括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应急预防是防止、控制和消除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减少事故、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应急预警是在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对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能力及其应急响应的效果;应急决策与处置是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期间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并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事后恢复是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进一步改善的行动,事后恢复的目的是尽快创造人们生产、生活的物品,减轻灾害的损失。

2、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

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指的是为了给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运用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手段,构建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科技体系、信息监控科技体系、决策指挥科技体系、紧急事态专业处置科技体系和事后恢复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组成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运用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应急管理流程划分为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通过四大科技支撑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有机运行,增强应急管理整体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要素构成

通过上述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由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见图2所示)。

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依次贯穿应急管理流程始终。其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是有效支撑并增强应急管理预防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预防效率的科技基础,并为应急预警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防科技支撑;应急预警科技体系是实现应急管理预警能力高效实施的科技支撑,并为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警科技支撑;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决策、高效处置、迅速救援等一系列应急决策与处置活动的科技支撑,并为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决策与处置的科技支撑;事后恢复科技体系是实现科学高效实施事后恢复一系列活动的科技保障。通过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有效地运行,实现了高端先进科技技术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将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分析

1、突发事件日益复杂性和国际化增加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有了国际化关联性,造成了突发事件发生的日益复杂,并连带有国际化因素,对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要求不断地加强高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之需要。

2、应急管理高效化增强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面对复杂性和国际化的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是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建设,而是侧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职能建设,就是说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高效化,以便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要不断运用高端科技,建设高端科技支撑体系来增强应急管理高效化,实现对复杂化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

3、应急管理科学性强化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除了要求应急管理高效化外,还要求要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就是说应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活动过程要求尽可能的实现科学化,尽量避免经验主义造成的应急管理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建设高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活动,在应急管理活动不断运用高端应急管理先进技术,努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实现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案三制”的保障下,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基本建成,有效地支撑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技术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监测与控制体系,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系统不科学;应急预警科技体系不完善,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不科学,应急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高端决策与处置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缺失,造成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系统低效化;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端恢复技术支持和先进的善后处设备支撑,事后恢复能力不强。

四、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应用应急管理过程论,构建由科学高效的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如图3所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1、建立与完善高效、综合的预防科技支撑体系

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应急技术与管理综合研究基地和各类突发事件专业研究中心,加强预测分析模型、方法与预防技术的研究,并将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预防活动中,增强预防活动科技支撑程度;要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培训;要建设以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预防监控科技支撑体系;要运用风管理管理理论,建设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支撑系统。

2、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预警科技体系

要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综合系统、重大事故灾难灾害隐患源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风险等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工程的反恐体系等重点紧急事态领域的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增加监测点密度和监测覆盖面,改进和提高监测预警与防范技术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完成网络化的风险隐患自动识别与排查,构建综合预警系统,提高各类紧急事态预警防范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汇总和研判机制,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预警信息共享,提高对预警的反应能力;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重点完善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报警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信息手段建设。要建立立体化的突发事件监测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

3、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

要培养决策指挥专业人才,提升政府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决策指挥能力;要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职守应急、信息集成、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要以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为主体,整合现有专业救助力量,研究建立复合型、多功能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以及队伍组织运作体制、应急处置协同机制等,完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装备体系,健全队伍人员的培训机制与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助队伍;要建立易管理、易扩展、可控性强、安全性强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信息数据库;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综合应急技术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建设、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4、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事后恢复科技体系

要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等技术对灾后损失开展图像化绘制工作,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真实灾后损失的图像;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后评估技术系统,加强对灾后损失的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要在科学的处理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灾后救援、处理、恢复等各项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强与大众社会权威媒体良好合作关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要运用先进的公共医学卫生技术,对个人开展心理援助,弥补灾害对人性造成的心理创伤。

五、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突发期”,突发事件发生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加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运用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7

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受到全社会范围的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系统建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多个相关项目如何统筹?怎样处理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处理系统的关系?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边界应该如何划分?等等。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就难以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甚至象以前办公自动化和门户网站一样,变为一场“运动”。

本文试图对应急信息系统给出一个目标,描述“理想”情况下的系统模型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整个应急信息系统规划的看法。

二、应急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需求分析

应急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配合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大面积的、跨专业和部门的信息资源、处理资源和通讯资源的实时调度,使应急指挥过程更加科学化和可视化。

这里用到了一个超越“应急”的概念——危机管理,我们把支持危机管理作为应急信息系统的目标。这是因为,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突发或紧急事件带来的损失,不仅仅要求我们在事件发生后做出迅速、准确的应对和处理,还要求我们在事件前期进行预警和辨识、在后期进行常态恢复。“危机管理”的三阶段理论更能指导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全面、全程的支持。

显然,这一目标,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系统可以达到的。它要依赖基础性的网络和多个专业化的应用系统,要依赖多种技术的支持。但是,越是复杂,我们就越应该分析清楚,那些是核心、哪些是基础、哪些是锦上添花;哪些应该先建,哪些可以后建。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利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和统一的规划。

我们用如下的三层逻辑模型表示应急信息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的关系。

……

应急信息系统

信息处

理系统

通讯调

度系统

信息

采集

信息

调度

资源

调度

信息

表现

基本网络和通讯系统

辅助

决策

应用支持层

集成应用层

基础设施层

GIS

应急信息系统的三层逻辑模型

各层的关系如下:最高层即是应急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它是一种集成式应用;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各种相对成熟的技术系统(如GIS和Call Center系统)是构建应急信息系统的支撑性应用,我们称之为应用支撑层;而基本网络和通信系统是以上所有应用的基础。相邻层次之间有着双向的信息供求关系。

我们从对信息的处理角度来分解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

任何类型和目的的应急指挥系统,都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1、信息汇聚:从应急事件现场或监测网络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将被传输到信息汇聚点(应急指挥中心)。这些信息可能是直接事件现场的视音频信息,也可能是来自传感设备、监控设备的信息或信号,还可能是来自相关的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的数字化信息。

2、信息表现:应急信息系统应该有直观而准确的信息表现形式,为指挥员进行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提供最大的帮助。GIS是一项广泛使用的技术,可以将危机管理所涉及的信息(如危机态势、应急指挥相关资源分布、应急方案等)在基础的空间地理图形上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指挥和决策人员直观地进行形式判断、形成决策或进行资源调度;各种信息还可能要借助一定的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系统表现出来。

3、信息调度:所有信息在汇聚点被组合和集中呈现,供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作为决策和调度依据;有时还要将信息分发下级指挥中心(或分中心)的不同的专业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或从这些系统收集处理结果。

4、通讯和物资资源调度:应急指挥最终都表现为通过一定的通讯手段,完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调度。例如警力的调度、救灾物资和设施调度、对事件现场的疏导和部署,等等。

5、辅助分析决策:在应急指挥过程中,提供一些逻辑分析模型、统计模型或预案,以及案例库中的参考案例,帮助指挥员进行理性决策;同时,应急信息系统还应记录下整个指挥调度的过程,形成完整案例,丰富案例库,为实现知识化、智能化的危机管理作积累。

以上是一个较为抽象的逻辑功能模型,它有助于我们把握应急信息系统的核心建设目标,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和各种“物理的”系统。

三、应急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周边关系

1、技术型应用系统与应急信息系统的关系

在应急信息系统建设领域的最大误区,在于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缺失——从需求的陈述(实质上是一种需求定义)直接跳到技术方案,甚至成为技术方案或产品的简单堆砌。以技术方案代替功能需求,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普遍现象。

例如,我们经常能在招标书或所谓规划中看到这样的做法:即直接把“数字录音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作为“需求”本身的内容,对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和产品型号进行招标,甚至还有的招标书把“数据库系统”也作为应急信息系统需求的一部份提出来。这里面缺少了对应急信息系统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的把握,缺少了一个理性的论证和分析过程。这样的“需求”拿出来招标,多半会造成建设的混乱和失控。

并不是说以上的技术系统不能作为应急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相反,逻辑的功能最终都会落实为一系列“物理”的技术子系统。但是我们在进行技术子系统的划分和分包之前,有必要对有机信息系统的“原始”功能需求作一定义和陈述,为技术方案的展开提供理性的约束,而不会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例如,GI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熟的技术,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系统。独立运行的GIS甚至可能成为整个应急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操作平台。这也是一些项目直接把GIS作为一种“默认”的“需求”的原因。但是,应急信息系统是否要采纳GIS,还要看具体的应用领域是否具备了应用GIS的数据条件和环境。而且,即使有必要和有条件使用GIS,也要从整个应急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分析,提出技术应用需求:

第一, 要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GIS的双向联动。GIS虽然可以独立运行,但在应急信息系统环境下,应该可以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GIS的多种联动方式——包括双向的相互驱动和基于数据共享的独立操作,等等;

第二, 要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GIS的底层整合。GIS系统与应急信息系统应共同遵循一定的数据标准,产生和传递一致的数据;底层应实现数据库共享或公用。

第三, GIS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整合。GIS的基础数据来自测绘部门,而应急指挥所需的“活”的应用数据往往来自其他业务部门,如建设、交通、气象、卫生,等等。为让信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而“一劳永逸”地导入数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活”的地理数据,建立与数据源进行同步更新的完整机制,贯彻专用属性数据“谁使用、谁负责”和合理共享的原则,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

以上是应急信息系统中对GIS的需求分析应该考虑的内容。只有对这些问题都分析清楚了,才可能对应急信息系统中GIS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术方案和造价作一正确判断。而这种全局的、客观的、中立的分析,恐怕要在请GIS厂商提供技术方案之前完成。

在应急信息系统领域,类似的成熟技术系统还有Call Center、知识管理系统、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对这些相对成熟、“自成一体”的技术应用系统,都要作类似的分析,才能保证最后的应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体现建设初衷的系统,而不是一组不分主次、繁复、独立的技术系统。

忽视需求分析或缺乏正确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存在于信息化建设的通病。对于应急信息系统建设而言,这种只有方案,没有需求分析的现象尤其有害。因为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几乎成了一种潮流,而且它同时承载着政府危机管理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双重重任。缺乏对需求的分析和规划,会使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失去理性,导致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的精神背道而驰。

2、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与应急信息系统的关系

我们对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认识往往是始于“混沌”的。尤其是当因为信息系统缺位造成重大损失的时候,更是希望通过一个项目、甚至一个系统的建设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应急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危机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离开了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应急信息系统对科学决策的支持就会落空。另一方面,应急信息系统往往是跨管理部门、跨专业领域的系统,涉及多个专业系统。处理这种兼具“宽度”和“深度”的复杂需求的合理做法,是把项目进行分解,把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合理划分。

一般来说,专业化信息系统负责专业化的信息监测和预警、信息处理;应急信息系统则负责信息的汇聚、分析,以及对会商、决策和资源调度的支持;二种系统之间通过共同认可的标准来实现信息传递和工作协同。应急信息系统从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中收集预警监测的结果;应急信息系统则向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提交信息加工请求并收集信息处理结果。

检验是否较好划分了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和应急信息系统界限的直接办法,是看二者之间是否有足够的独立性。一个好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情形:应急信息系统本身不一定很“专业”,但它能与很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高效地协同工作。应急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对跨专业的、公用资源的调度能力;专业的判断和业务流程应该留给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这点上来说,应急信息系统其实需要有一定的“通用性”。通用性越好,它动态“接入”不同专业信息系统的能力就越强,整个大系统的“应急”能力也就越好。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针对SARS的预防和控制建设了一个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如果它不能百分之八十、九十,甚至更高比例地应用到其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上,那么它的规划和需求定义就是失败的。相反,如果我们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能把专业化事件处理的差异性需求尽可能地体现在“应用支持层”的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中,那么无论是作为通用应急指挥平台的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还是专业化的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科研信息系统,等等,都能沿着相对稳固的需求轨迹发展。

四、应急信息系统的规划与标准化

现在我们跳出单个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来看看多个系统——或者说整个城市级别的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或者说一种规划。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如果采用一个相对通用的“应急信息系统”和一系列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面向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系统“两层”构架。也即从理论上说,可以构建城市级别的唯一的、集中的、公用的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因素制约这种“两层架构”模式。一是系统的规模和负载问题;二是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和系统工程实践经验,每个系统下辖的子系统个数是有限的,超出这一限度,不仅系统的业务负载和复杂度会难以承受,为保障系统运行可靠性所付出的代价也会十分巨大。我们通常采用系统分级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中,就是通过建立一些区域的或“领域”分中心来分担“总中心”的负载和复杂性。

但是,采用分中心的“三层”构架,应该满足两个先决条件。否则,就有可能使整个城市的应急信息系统更加混乱和难于管理,操作起来无所适从,甚至变成一盘散沙,为信息资源综合增加新的负担。

第一个条件,还是比较、分析和论证。在具体的城市危机管理环境中采用三层构架,一定要有与两层构架的对比分析。三层系统的优势在于其上的业务操作流程通常可以更好吻合现有管理体制;劣势是分级处理带来了额外的信息分配和汇总的效率开销,甚至为一些导致低效的“门槛”创造了条件。我们对架构进行分析的结果,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构架的模式,而且有具体的构架实施方案,包括对弱点的分析,以及弥补的方法,作为系统后续建设的前提条件。这是应该在决定建分中心之前完成的。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于城市应急信息系统的构架模式选择,盲目模仿或是“拍脑袋”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构架的选择往往不是对流程科学性、系统运行效率、系统建设周期和投入、系统的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而是避开业务整合的深层困难、对现有管理体制过分迁就和妥协的结果。这对于整个城市的危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个条件,无论是二层还是三层构架,都离不开标准化基础。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应该在应急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层面,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层面来进行。在某个具体应用系统中谈统一标准的意义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每个系统都实现了“内部”的统一标准,也可能导致多个系统之间无法沟通。

对于标准化的认识,也是信息化建设中误区多多的一个领域。如把统一数据规划甚至统一数据库设计等同为数据标准化,把标准化局限于管理标准化而无视应用标准化,把应急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局限于应急事件的分级,等等。应用标准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弱点和紧迫点,也是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能在国家层面整合专业化研究资源,组织面向应急指挥和危机管理的统一的标准化研究,则能有效促进整个国家的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反之,如果我们不抓住应急信息系统这一建设背景,则不仅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进入有序状态,标准化建设本身也将摆脱不了滞后于信息系统建设的状况。(参考《把标准做“实”》)。

参考文献:

1.

《把标准做“实”》 黄以宽,《信息化建设》2005-1,2

2.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8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已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这四类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一般意义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闭。因为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很可能同时也对当事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同时也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件。

“管理就是决策”,应急管理就是应急决策。及时科学的卫生应急决策是卫生应急管理的核心,也是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一些研究者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等因素,认为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决策中具有局限性,不应作为核心的决策方法,本文即从理性决策和卫生应急管理的内在倾向性分析出发,来论证理性决策在卫生应急决策中的普遍适用性以及优化。

1理性决策

最早关于理性的论述应该说是隐藏在哲学理念中。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指出,自然真理“隐藏”在事物之中,唯有人的“思想”而不是“感觉”才能获得它。赫拉克利特所指的“思想”其实就是“理性”。

18世纪的哲学家们将“理性”从认识论引申到其他领域,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后来的经济管理学者们认为个体人的决策行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可以获得完全的信息支持,个体根据完全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在既定方案集中选择决策方案,获得最优结果。这种完全理性假设是传统管理科学的逻辑起点,但超越现实的完全理性假设显然是绝对和理想化的。于是,有限理性、过程理性、渐进理性、适应性理性等理论紧随而出,其中以赫伯特·西蒙等为代表的有限理性最具影响力。享有“决策之父”之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取决于理性,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决策就是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择较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比较其他各种“理性”流派,论述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理性的实质就是基于某种原因的逻辑性分析。

有限理性为人们决策提供了一个更契合实际的参考点和新的思维框架,同时也为管理决策指出了一条通途,有限理性与决策的藕合机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者乐此不疲探讨的领域。根据对“理性”概念的历史分析,可以认为理性决策是一种有明确的决策目的,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够对决策对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决策方法,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理性决策实现的要素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完整性,推理的逻辑性,决策的客观性。同时分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特点,理性决策依然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决策的主要决策方式。

2理性决策在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中的适用性分析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具有内在特殊属性,适用于理性决策,现分析如下:

(1)决策者身份的特殊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公共决策者、政府,这和私人决策是不同的,应该更加重视强调程序性、合法性、合规性、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决策者在决策的时候,虽然也受到普遍意义上的个性气质、心理特征、偏好习惯的影响,但是理性客观依然是公共决策者的核心要求。

(2)卫生事件特定的目的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牵涉到人们的健康,而健康很多情况下具有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价值,这就要求决策要有更高的成功概率。而理性决策在众多的决策方法中,由于其逻辑的推理性具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3)执行决策的约束性。决策的执行力往往取决于决策的可操作性。应急处理中的约束因素,如人力,财力,地理方位,信息管理、技术等都要充分了解和评估,而不是主观臆断。

(4)决策者知识和认识的限制性。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起因可以说纷繁复杂,有毒物质的威胁、传染病的快速传播、水和空气的污染、工业事故、自然灾害、意外或者故意制造的卫生安全事件、环境灾难等,作为安全管理者很难对每一种情况都很熟悉,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对客观危害的分析和评估,经验和直觉往往和现实会有偏差。

(5)决策目标的确定性和统一性。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影响到决策目标系统各要素的权重分配,而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性很确定和统一。人民的健康总是第一位的。这也符合理性决策的一个必备条件。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和新异性。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生疾病的发生已经不再是稳定的和容易预见的。人口的激增、工业化的普及、迅速的城市化、恶化的环境、药物的滥用、生物世界平衡的破坏等,特别是微生物世界的平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出现的传染病即以空前地、每年新增一种或者多种的速度被发现。现今有近40种疾病在一代人以前是不为人所知的”。这些都对决策者提出了挑战,决定了决策不能是随意的、主观的,必须进行科学分析、理性推理、参考咨询、统筹择优。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特点符合理性决策的适用条件和需要,理性决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决策的水平,进而决定了应急管理的水平。

3动态理性决策框架设计

决策大师西蒙在指出“决策即是理性”的时候,同时认为理性是有限的,应该在理性决策前加一个限定词。作为卫生应急理性决策,决策过程绝不是静态和一劳永逸的,根据卫生应急事件的特点,动态理性决策方法就是对理性决策的补充和优化。

卫生应急决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具有明显的动态特性,是阶段性处置结果和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动态博弈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机理有利于提高决策准确性和事件处理效率,发挥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3.1基于决策目标变动性的框架设计

“应急动态决策行为具有比较明显的程序非常规化、目标动态化以及信息稀缺性等特征”。由于时间、资源的限制,卫生应急管理决策者们往往可能需要在决策的程序和步骤方面有所调整,虽然决策的核心方法依然是理性分析、科学决策,但在决策的具体方式就要有所优化和完善,强调动态性和调整性。

在卫生应急管理系统中,目标系统是核心,信息系统是关键,综合智囊系统,管理者作出决策,然后付诸实施,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丰富认识,根据实施过程和结果,把信息反馈到信息系统,管理者根据信息的变化调整决策目标,再次综合智囊系统,进一步作出决策调整,形成一个如图1所示的动态循环系统。

3. 2基于决策内涵层次性的框架设计

“突发事件本身的随机变化与动态性质决定了应急决策的资源调度是一个动态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在卫生应急的实际决策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比过去复杂得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重大的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稍有不慎就会失去转危为安、化解危机的良好契机,使管理陷人被动。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的不同时段和阶段,决策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决策内涵的变化,决策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卫生应急管理的决策非常注重及时性和即时性,层次性和递进性。

突发事件初期,无法尽快确定一个比较明晰的决策目标,决策者总是尽快控制局势,及时救助,防止事态的恶化,决策强调要“快,’;到了“事件处理层”,随着信息的增加和深人了解,进人事件的实质处理阶段,这时的决策要求就强调“优”,决策内涵也相应发生变化。到了应急事件处理的后期的“改进提升阶段”和“追本溯源阶段”,工作要求就要强调“实”和“真”,工作重心也相应调整。如图2所示,应急管理决策在不同层次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决策要求也是不同的,它是一个动态递进的过程。

4完善卫生应急动态理性决策系统的途径

虽然动态理性决策是卫生应急决策的必然选择,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也影响理性决策;而且无处不在的媒体效应使恐慌疑惑情绪的传播比卫生事件本身传播还要快,决策者有时也难以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并难免不受舆论情绪的影响。因此,实现科学合理的对应急事件的理性决策,还必须优化整个决策系统。从各个环节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图3是卫生应急管理的动态理性决策系统分析图。如图所示,明确决策目标系统,优化决策主体系统,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强化决策保障系统是实现动态理性决策的重要环节,其中,优化决策主体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是保证理性决策成功的关键。

4. 1强化决策主体专业化倾向

中国的管理学专家这样来给决策下定义:“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国外关于决策的权威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从两种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同时也是决策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着决策的水平,应急决策的非程序化和时间的紧迫性,未来决策的复杂性决定了应急决策的专业化倾向。

决策者的心理倾向、经验气质、人格魅力、知识智慧总会影响到决策过程,作为卫生应急管理的决策者,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要通晓卫生知识,还应懂得管理学的理论,学习教育、经济、传播、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科学。只有这样,才能视野开阔、观察敏锐、善于明辨是非。否则,对问题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或残缺不全,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决策。这些都决定了卫生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倾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科学及时地处理卫生应急事件有待于专业的卫生应急反应机构的设立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卫生应急反应机构和负责人,负责以各种形式集中处理疫情信息,突发卫生事件信息的获取、诊断、病例管理、控制、风险评估、舆论沟通、组织分析、评定、检测以及,同时协调已经发生或者潜在的卫生事件的应对事宜。

4. 2完善决策支持系统

理性决策的前提就是信息准备。现在所有流动的要素中,信息应该是最快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应急决策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决策者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能够成功实现理性决策的关键环节就是及时、客观地获取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信息系统和智囊系统。信息系统建设既要强调信息的搜集提供,也应该根据管理科学,设置相应的参数和处理程序,在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的同时提供相应的智能决策结果。实现通讯指挥调度、医疗救治资源管理、医疗救治情况分析、健康随访分析、公共防治分析、物质保障分析、防治隔离分析、政府文件管理、疫情动态分析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的信息采集、信息统计、信息分析、信息展现等功能。进而在完善数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全国疫情、化学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环境相关卫生事件、群体卫生事件预普及反应系统等。此外,理性决策的时间要掌握合理,理性决策并不是充分考虑后的决策,而是及时科学的决策,因此,智囊团的作用也很重要。卫生专业人员,决策者,安全官员要科学沟通,智囊团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的作用,为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4. 3融合辅助决策方法

动态理性决策过程并不排斥其他决策方式方法,其中直觉决策就是动态理性决策的一个可选补充。虽然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直觉思维不是以充分的信息为基础、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但直觉思维也绝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主观臆断、盲目决策,而相反,直觉是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在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状态下,未经逻辑推论而突然跃出所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它不仅是基于现实观察的结果,更是人脑在既往经验和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判断。“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并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在充分肯定严密的逻辑推理是获取最优化决策结果的合理方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卫生危机中的一些微观决策或者即时决策是纯理性的方法所较难解决的。事实上,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利用超理性和反理性决策方法的次数,远较用纯理性和有限理性决策为多”。这种理性决策的优化模式—“超理性和反理性”的思想基础就是直觉。直觉在理性决策中的补充应用就是决策者基于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源的前提下,凭借直觉或灵感来对头脑中即存的理性解决方案做出选择的过程,是理性决策水平得以飞跃的重要条件。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9

(一)积极参与,熟悉会务工作。积极参与省应急办组织的一系列理论研讨、业务培训、上级调研和工作座谈会。先后在全省第三期科级干部应急管理实务培训班、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20____4年论文征集和参加应急管理高层论坛、国家行政学院和省应急办联合举办的美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事件现场处置研讨班、国务院应急办在陕举办的部分省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座谈会、20____4年省应急管理专家座谈会及应急管理研究课题评审会参与会议策划、筹备、组织、协调等工作,认真做好会议报名、报到、联络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参与了部分文稿的起草。较快熟悉了省应急办培训及会务组织工作程序。

(二)做好内务,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办理常规性的传、办、阅件,总结办文注意事项,熟悉公文运转流程。共整理送审文件350余件,办理领导批示件30多次,及时落实领导指示批示60余条。收集送审应急管理杂志、其他省市传送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省直相关部门反映的应急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40余件。尽力做到严谨细致、热情周到,不出差错。

(三)踏实工作,做到准确高效。在承担的应急值班、省长专线值班和公务迎送等日常工作中,迅速掌握熟悉了三级应急值守、语音调度、视频点名系统操作方法,公务迎送协调规则和注意事项,突发事件信息接收、处理、编辑、印送、省政府领导周工作安排和领导批示公文下发工作规则、流程等。共参与值班近20次、省长专线值班5次、公务迎送5次,接收突发事件信息30余条,编辑值班要情20余期,下发领导批示和通知公告5期。做到了值班不缺岗、脱岗,信息编报准确、高效。

(四)勤奋学习,转化工作成果。按时参加省应急办的每周晨会、每天工作交接会、指导处每周处务会和办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先后参加了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的“机关大讲堂”专家领导知识讲座两期、国家地理信息建设研讨会学习讲座一期,参与了机关工会组织的读书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等知识,坚持阅读《中国应急管理情况》杂志。通过学习,丰富和改善了知识结构。撰写了《读<世界是平的>有感》心得体会文章____篇,调研文章《安康市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困境与转型策略》在《西北大学学报》和《安康发展》刊发。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46-02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欧美在城市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探讨一下它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演变过程及处理各类危机方面的决策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我国建立城市危机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欧美的城市危机管理特别是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在理论研究方面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实践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中期)

1666年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火,伦敦大火刺激了人们对建筑规范和保险的逐渐采用,可以说这是人们最早发明的、最重要的非结构性城市突发事件应对形式。1803年,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发生了一场大火,受灾社区和州的恢复面临巨大的困难。此事传到国会,国会决定用联邦的财力来帮助州和地方政府。1803年的关于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城市的火灾法案被认为是第一个灾害法规,这是城市参与危机反应的开始。1950年8月,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众议员哈罗德•哈根向公共工程用房委员会提出他统计归纳的128项法令的一览表,这些法令都是自1803年以来通过的,每一个都是在一次特定的灾害之后制定的。按照哈根的观点,这些法令已经建立了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进行灾害支援的先例。就在这一年,美国制定了联邦救灾法,这是城市危机管理走向法制化的开始。

2理论探索和综合管理部门的建立阶段(1966年~200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危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的学科分支,前者的代表人物如巴顿(Barton)、福斯特(Fostor)、格林(Green)、米卓夫(Michof)等,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罗森塔尔(Rosenthal)、罗伯特•吉尔(Robert-Gill)、科塞(Gose)等,大量的研究著作出版,危机管理成为大学的学科和专业。

1966年大西洋学会出版的《大西洋论丛(II)》上发表了巴肯(Alastair Buchan,1966)的《危机管理:新的外交》(Crisis Management:the New Diplomacy),被认为是目前见之于文献中最早的有关危机管理方面的专著,成为危机管理由初步探索向理论研究过渡的重要标志。20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并研究应急管理系统。拜松和克鲁拜(John M. Bryson,Barbara C.Crosby,1992)认为,城市在灾难发生后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管理能力,而城市管理能力是由可得资源和资本的多少,以及有效发挥这些资源最大效用的能力决定的。迪比克和荷默(Drabek,Thomas E,Gerard J. Hoetmer,1992)认为应急管理能力体现在预警、撤退、公共安全和保护等方面。欧盟于2000年建成的erisk系统是一个基于卫星通信的网络基础架构,为其成员国实现跨国、跨专业、跨警种、高效及时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并提供支持服务。1979年,卡特总统总统令,建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将分散在整个联邦官僚体制下的有关灾害应急管理的计划和人员集中起来,这标志着综合城市危机管理的开始。

3体系和标准构建阶段(2001以后)

2001年“9.11事件”后,为了防止恐怖主义袭击,布什总统合并了20多个政府机构,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土安全部FEMA被并入该部成为“突发事件准备局(BPR)”。迄今该体系不仅面对自然灾害也面对工业化环境和复杂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突发事件。2003年布什总统颁布了国土安全方面的总统指令HSPD-5,指示国土安全部长根据此指令的要求建立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The 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美国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是一个从国家层面出发进行响应和管理的框架。该系统为联邦、州以及地方等各级政府高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一套普遍适用的方法。它包含了应急指挥系统(Incident Command system)、多部门协调系统(Multi-agency coordination systems)和公众信息系统(Public Information Systems)这三个核心系统,以及和应急指挥、培训、认证、资源管理等方面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原则、协议和标准。美国应急管理突出城市功能。一旦当地社区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地方政府具有第一时间的反应和第一位的责任,因此,地方也注重发展和维护应急管理方案以履行向公众提供安全的责任,因为第一时间的灾难处理将决定整个行动的失败与成功,并决定恢复阶段的成本。

从以上三个阶段可以得出美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发展呈螺旋上升,对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从事后救灾转变到事前防灾而且不断深化的渐进过程;从对突发事件的零星反应应急到对突发事件的集中有序管理;从事后应急到事前预防;从综合管理部门建立到体系和标准构建阶段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完善法律、预防在先、适度集中”的危机管理机制。

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模式是危机管理机制最重要的要素,综合而言欧美城市可分为分部门、分灾种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综合性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分部门、分灾种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城市危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方面和层次。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系统的复杂性,使危机管理研究形式多样、内容复杂。从近年国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分部门、分灾种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城市危机管理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信息技术,对发生在城市的地震、火灾和洪灾等灾害进行监测、控制以及应急救援研究。

防震减灾信息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主要是GIS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的。美国FEMA在Utah地震演习中研制的RESPONSE93,将GIS、专家系统(ES)与地震动模型相结合,评估人员及相关震害的损失。2001年,东京大学和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立了地震灾害预报组(Earthquake-Disaster Prediction Team),利用GIS,CAD等先进技术,构筑一个名为CAST的地震灾害模拟系统(Earth quake-Disaster Simulator)。对于强地震动模拟下,建筑物性能评价、建筑物损害过程和程度都可以进行推定。日本建筑署建设研究所、NASDA(the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等政府机构在联合国区域发展项目支持下,建立防震减灾应急系统,选用Arc/Info对阪神大地震的震后影响作出评估,建立各类数字地图库,如地质断层、倒塌建筑等图库。把各类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对应急有价值的信息。该系统的建成使有关机构可以对发生在神户这样的城市的大地震作出快速响应。

近年来,在防洪方面,决策支持系统在国外发展迅速,人们普遍认为从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过度到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竞相开展这类研究和开发工作,但目前仍处于针对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在中小河流域试验开发的阶段。并已在水资源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在火灾应急领域,弗朗西斯(Hamit Francis,1997)发展了用于城市火灾扑救和医疗急救调度的GPS/GIS系统,可在GIS平台上给出事故发生地点及其环境信息,应急力量的状态和相对位置,并采用GPS实时显示应急力量的调度情况。詹姆斯(T Sai Yichang James, 2002)对美国911城市报警应急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缩短应急响应时间的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了基于GPS/GIS的应急响应系统,给出了最短路径分析方法。

(2)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美国和日本在城市危机管理应急系统的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所以非常有必要借鉴和学习美国和日本典型城市的经验。

洛杉机市应急管理组织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主要由洛杉机市市长、洛杉机市应急处理理事会(EOB)、洛杉机市应急处理组织(EOO)、洛杉机市应急预备局(EPD)、洛杉机市应急处理中心(EOC)、洛杉机市应急管理委员会组成(EMC)。洛杉机市市长能够随时了解和监控整个系统的运作。EOB作为一个高层领导的联席会议,确保了洛杉机市应急管理工作在市高层领导之间能够有效沟通与协调;EOO作为一个虚拟的、跨部门的应急协调性网络,集中指挥和控制应急准备、响应、恢复工作的规划协调和管理;EPD作为洛杉机市应急管理的常设部门,在洛杉机市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协助下,准备全市范围内的应急响应计划; EOC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战时指挥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应急信息和资源管理,其应急处理中心由七大部分构成:主管、运作部、规划/情报部、后勤部、财务/财务部、信息/公共事务部和联络部; 洛杉机市应急管理委员会(EMC)为应急管理过程提供了决策辅助。

东京于2003年4月确立了“知事直管型应急管理体制”,设置局长级的“危机管理总监”,改组灾害对策部和成立城市综合防灾部,综合防灾部由信息统管部门和实际行动指令部门组成。信息统管部门主要负责信息收集、信息分析、战略判断。实际行动指令部门主要负责灾害发生时的指挥调整。综合防灾部主要实现三大功能:(l)强化信息统管功能;(2)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3)加强首都圈大范围的区域合作。东京都防灾中心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指挥中心”,中心的具体功能有:(l)对灾害信息进行收集、传达、处理和分析;(2)对灾害对策进行审议、决定和协调;(3)向各防灾机构发出各种指示和请求。中心配有防灾信息系统DIS(Disaster Information System) DIS分为四个主要的子系统,即灾害信息管理、地图信息管理、对策制定、系统基础管理子系统。

(本文获得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突发事件决策支持研究(YKJ200903)资助)

参考文献:

[1]郭晓来.美国危机管理系统的发展及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1):90-92.

[2]王绍玉,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M].四川:重庆出版社,2005.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11

一、主要内容

突发事件新闻信息应急机制就是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预判、应对、引导新闻信息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的工作系统。新闻信息应急机制作为一个无形的工作原则、流程和规范实际上维系的是有形的高效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迅速反应从而应对处理突发事件。(1)新闻宣传部门。在建设和完善新闻信息应急机制中,新闻宣传部门占据主体地位,新闻宣传部门人员处于新闻信息应急机制运转的核心,由他们搜集、整合、协调、各方面信息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2)新闻信息预案。新闻应急预案是新闻信息应急机制的文本体现,也是应对突发事件中新闻信息决策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的正确制定和实施关系到突发事件中新闻信息应对和公关活动的开展。新闻应急预案的中心内容包括新闻公关机构的常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后的恢复以及预案的更新维护等。(3)硬件建设和经费保障。随着突发事件中新闻信息来源的多渠道和信息技术的高科技化,需配备相应的新闻设备和信息场所,如新闻会场、电脑等,从而与新闻媒体有效对接。

二、存在问题

处理突发事件问题时,处理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保障性的作用。而信息应急机制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1)信息搜集渠道不畅通。尽管都建有多层级,多机构的信息传递渠道,但是在诸多突发事件中不难看出,很多问题的扩大化都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偏离或者误传,尽管由于有组织架构合理性、信息人员队伍素质和信息自身价值的诸多原因,还是有很多关键性信息没有传输到决策者手中或者在传输过程中由于部门或者个人利益和责任而发生隐报、少报的事件。(2)错过最佳信息时机。要在突发事件新闻信息中握得先机,掌握发言权,就一定要认清事态的轻重,及时客观信息、以免由于时间延误或者被人利用导致丧失话语权。(3)与媒体沟通能力不够。由于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大众传媒的发达而逐渐被重视的,也都深知优秀的新闻发言人的重要性,但是仍旧难以引入,很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新闻媒体时,仍旧是难以适应,只会一味地遮掩事实、隐瞒真相,最终会导致媒体反目,公众激怒。

三、如何建设新闻信息应急机制

(1)把握信息源头。英国危机公关专家罗杰斯特(Michael

Regester)曾提出在危机处理时的“3T”原则,即:“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公布)”,“Tell it fast(尽快公布)”,“Tell it all(公布全部情况)”。从这个原则不难看出处理危机时主动性的重要。主动消息,主动寻求与媒体之间的合作,通过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避免危机带来更大的损害。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事件无外乎关注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的原因、相关当事人和责任方的处理、事件的善后处置和受害方安抚。这四个层面,媒体不论从哪一点来挖掘都是可以深入报道的,但是越是处于前面的层面掌握的信息越多、主动权越大,媒体想象的空间也越大。此时更需要将信息公开透明,同媒体建立信任,以免误传误报,导致后面的处置程序处于被动。(2)策略。应该建立成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不仅是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言论向导,也是塑造形象、展示水平的窗口。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团队,新闻信息的搜集、发言、资料的支持、与媒体的沟通等等都由一个规范的团队来完成和。(3)实时监控。在尊重公民基本人格、不破坏公民网络言论权利自由的前提下,规范bbs论坛等的实名制管理,对不良IP地址进行监控、跟踪和查封。对网络bbs实施审查,删除不良信息。对自媒体进行引导,不让歪曲事实的言论得以传播,对于公民比较喜欢的微薄、人人网、QQ空间等实施一定的监控,充分发挥校园舆情信息员的作用,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培养“舆论领袖”。因势利导,转化舆论危机。

面对着层出不穷的传媒方式,传统在应对方面显然应接不暇。在信息网络平台高度宽敞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可能是发言人,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如何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树立舆论道德自律意识,如何过滤普通网络信息、收集重要敏感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地学习。

参 考 文 献

应急信息管理论文篇12

(一)编制目的

为快速、准确地了解社会公众关切的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问题,有针对性地真实、权威信息,及时回应、解答互联网上与应急管理有关的言论、热点和疑虑,积极稳妥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应急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切实提升应对网络新媒体的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关于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微信、微博、论坛、贴吧转帖,可能对应急管理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应急管理系统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应对处置工作。

(三)基本原则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领导和分工

1.加强网络舆情管控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组长:XX(党组书记、局长)

常务副组长:XX(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组长:XX(党组成员、副局长)

XX(四级调研员)

成员:XX。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办公室,负责牵头承办相关日常工作。局办公室主任兼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局各股室负责人、办公室全体人员组成。由XX同志担任信息员,负责收集分析梳理我局有可能成为网上舆论热点、敏感的话题,及时监控网上与我局相关的舆情,及时报相关领导做好应对处置,并向县委网信办报送舆情。各职能科室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担任涉及本职能工作领域的网络舆情监控员,及时向局信息员报送有关情况。XX同志为网评员,及时回应网络评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真相、最大限度压缩不良信息传播空间、引导主流舆论。

三、舆情响应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舆情监控员通过主流搜索引擎不间断搜索相关信息,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承办股室监控员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处置。

第三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半小时内)上报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重大网络舆情要上报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网信办。舆情上报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四步:正面回复。新闻发言人在舆情发生后12小时内根据通稿,通过媒体渠道进行正面回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承办股室根据通稿撰写网络评论文章对舆情正面回复,回复评论文章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

第五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网评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合理方案加以回复,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四、分级响应

(一)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指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极高,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扩大到了整个社会,舆情即将化为行为舆论。根据需要,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请示,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二)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指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高,境外媒体开始关注,传播速度快,影响扩散到了很大范围,舆情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上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委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三)一般网络舆情

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较高,传播速度中等,舆情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直接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同时报告县委网信办备案。

(四)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国内网民对该舆情关注度低,传播速度慢,舆情影响局限在较小范围内,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五、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监测

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实时搜集应急工作相关信息,通过分析预判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确定舆情的等级和影响程度,筛选出相关舆情并按一般网络舆情、较大网络舆情、重大网络舆情、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分类报送和处置。

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职能股室监控员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加强与县委网信办、县公安网安办等部门对接,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应急管理系统各种类型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相关股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股室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