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5:07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1

因为建筑材料和社会功能的不同,使得我们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当然建筑风格的不同,他们作为载体所承载的的文化就不同,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语言的不同,表达的思想就不同,艺术工匠们所倾注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建筑的材料一般是石质的,而且是纵向发展,直指上帝的,这也显示了他们对神的无比的崇拜。而作为我们中国古代建筑的“城市法则”,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类型,故宫的飞檐有很多的类型,从天安门到乾清门,他们神态各异,有的低垂,有的直朗,有的上挑。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我们的各式的建筑,无不遵循着对称,威严的法度,而西方的建筑在西方宗教主义神学的环境里,追求的是一种奇特,一种原始的对上帝的敬畏,也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无比的虔诚,归根结底,中西建筑的差异是是文化差,中国建筑法则都来源于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而西方主要是反映圣经的典故,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建筑都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我们可以从中西建筑上的材料,布局,价值来分析中西建筑的差异的本质。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建筑上主要的是材质上的不同,西方的建筑大多以石质的材料为主,他们都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他们把建筑看作是上帝休息得场所,希望他们与上帝共存。例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等,全部是用石材筑成,可以说,西方建筑史是一部以石材为特色的历史,而在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印度建筑有些例外)他们是以木材来做建筑的主要构架结构,大都采用现在很少使用的隼榫结构,因此我们中国的建筑史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的建筑对材料的选择为什么差别就如此大呢?西方在原始社会主要是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他们食不果腹,所以他们对物实用性比较看重。另外一方面西方人最后选择了石材的作为建筑的首要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务实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人定能胜天”。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们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养成了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他们重视节约,讲究储存。随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就发展为我们的传统的哲学文化,他的本事就是宣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个西方的世界观是截然相反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将木材作为基本建筑材料,就是是天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体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除了自然因素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理念,我们才会看到今天这样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建筑空间的布局也有所不同。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西方建筑大都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并且纵向发展,建筑所使用的柱廊、门窗,他们无一雷同,形态各异,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每个窗户设计讲究,每间屋子都有一个窗户,以增加它们之间的交流。用外部广阔的园林来包围建筑,西方人在奴隶民主制就已经实行这样的格局了。西方的建筑布局最大的特点就是占据着纵向高空的空间,所以我们看见的欧洲的建筑多以耸高,尖顶见多,如,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而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西方人把建筑与科学结合一体,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西方建筑截然相反,我们传统的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多在地面平面铺开。与西方的高空发展有所区别,他展现的是一种“整体”的美。当看到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山东曲阜孔庙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重重院落相套,并且大的方格围着小方格,构建占地面积巨大的建筑群,各个宫殿的排列有主有次,体现了我们传统思想的本质,也体现了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最后,中西建筑价值的迥异,显现中西审美观念的不同。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体现的一种精神,西方的建筑更重视他的社会功能的实用性。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他们大多没有特定的法则,主要靠是工匠们的实践、经验,这种经典的建筑格局大都是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无论是帝王的宫殿黑石平民的居所,他们的讲究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旨在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当我们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强调人工美,注重建筑的规则美,把建筑概括为几何形体,如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对于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也与中国的园林建造的思想不一样,如我们的苏州园林,讲究借景,让我们感觉,园林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己。而西方的园林的花草必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由此西方建筑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中西在建筑价值上做大的差异了。

2l世纪不仅有信息资讯的网络化,还有科技创新的神奇化,都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在20世纪曾不断出现的中国美术中的中与西的问题,特别是中西的建筑风格的差异仍将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怎样在21世纪中处理好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怎样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上看传统的现代化,看西方文化的对中国影响。我个人仍觉得应该变古为今、化西为中。相信这句话在我们现代的建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李福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美术出版社

[3]《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3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式和交际工具多种多样,大概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简单的来说语言交际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这种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受关注的,曾经被看作是交际最重要的方式。而非语言交际,也就是作为不用语言的交际方式则往往被大家忽视,但研究表明,在实际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运用高达65%以上,这充分说明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目前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由其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会和冲突也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开始慢慢的关注这些差异,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冲突。而建筑作为非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信念。

1. 建筑材料的不同。

   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表现出了他们在物质文化以及在哲学信仰上的差异。西方人选择石头作为他们传统建筑的主要的材料,而中国人却选择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除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因素之外,大概还是由于彼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所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他们不同的心理在建筑上的体现。以狩猎为原始经济中心的西方人非常看重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石头不仅坚硬,而且简单有力。从他们选择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这点上,可以看出西方人追求真理的理性的精神。而中国的原始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中国人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的这些思想,他们相信人和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选择有生命的木头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表明了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他们是如何看待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2. 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

   西方建筑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轩敞性。他们很少有类似中国的围墙,即使有,围墙也是在若隐若现之中,并不给人一种压抑、封闭的感觉。这一点跟中国的传统建筑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无论是古代的宫殿、花园还是一般的住宅都是用高高墙围起来的,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四合院,院外的人根本无法看到院内发生的事情。在旧中国,一些有钱人还喜欢在后院修个花园,里面有花、假山、小溪、小桥,亭子、所以即使足不出门,也能感觉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西方人则非常重视建筑的外部空间,他们有时把城市中心广场叫做这座城市的起居室,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们性格的开放性和外向性。

3. 建筑风格的不同

西方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实用、坚固、美观”。同实用相比,他们把坚固与否作为检测该建筑好坏的第一标准。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古埃及留下的建筑。另外西方人在建筑中喜欢运用直线、轴线以及几何图形来表达建筑的宏伟及气势磅礴,平直、外露和开阔是其蕴含的主要特征,而中国人则喜欢在建筑中运用曲线和含蓄美,所以中国建筑有含蓄型、象征性以及暗示性等这样的美学理念。同时中国的建筑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称性。中国的宫殿、寺庙及住宅都强调对称,对称不仅是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大统一的象征。

     从以上中西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表达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信念,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例如,西方的建筑就充满着神秘的宗教主义色彩,而中国的建筑则反映的是儒家文化思想。所以说,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归根结底是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理念造成的。

1. 中西方的信仰差异

   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家庭和文学艺术等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则对西方人的生活、思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它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它看来人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同大自然之间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但是西方的基督教徒认为人是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人优于其他所有的动物。基督教徒强调的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在他们看来,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一切。因此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而非统一和谐的。这样不同的信仰导致了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的不同。中国人选择了具有生命力的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人同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西方则选择了石头,因为石头简单、有力,可以用来改变大自然,同时也表明了西方人的那种理性以及勇于探索真理的欲望。

2. 中西方的观念差异

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所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则更注重和谐与合作;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个人的自由,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强调的则是大统与保守。

在以集体主义观念为主的中国,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个人的隐私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这也就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墙文化”。在中国的建筑尤其是院落建筑中,高高的围墙或许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而西方建筑的围墙即使有,也是在若隐若现之间,并且不给人以压抑、封闭的感觉。

   西方个人主义所宣扬的个性的独立造就了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从古希腊的古典柱到古罗马的穹窿顶,从哥特建筑的十字拱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外形还是在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集体主义对个性的遏制使其建筑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长时间的保持不变,成为阻碍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4

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我国的造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更是世界园林的珍宝,与此同时,西方园林因其独特的风格也备受关注,两者可谓共性与差异并存,并在浩瀚的园林史中相互影响交融。

一、中西方园林的共性

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致使中西方不仅在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思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1、以“人”为主体。中西方园林艺术不管形式如何不同、类型如何特殊,其主体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园林的建造都源于人们希望在其对自然的传统观念中去寻求某些新的实践,因为园林建造的本身就是要赋予自然一种文化的形式。园林艺术的实质是“人”的艺术。

2、构景要素相同。细察中西方园林的构成,无一例外都是利用了植物、山石、水体和建筑等构景要素,所不同的只是在具体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上。西方园林将这些构景要素按建筑法则来设计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在建筑方面则更注重其布局的严整;而中国园林则用绘画的法则来布局安排,更多地采用自然的形状,建筑布局也较自由随意。

3、由奢侈品向大众化转变。在中外历史上,无论是中国的“半亩园”还是法国的“凡尔赛宫”,抑或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都是为特权阶级所享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开始逐步淡化,公共园林逐渐形成。公共园林的出现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也开始拥有了享受园林的权利,园林艺术也因此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变。

4、相互渗透与融合。“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土生土长的中国园林艺术不仅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扎了根、开了花,还深深地影响着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而扎根于西方的园林艺术亦不仅没有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排斥,反而被汲取和采纳。这种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其本身就是出于人类对于艺术和美的共同认识和追求。

二、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概而言之,就是前者着眼于自然美,后者侧重于人工美。这一不同侧重的形成,可从思想性、风格形式、建筑等三个方面来细作比较。

1、思想性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而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其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2、风格与形式的差异。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总体风格上的最大区别,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一大原则是“可游”、“可居”。中国园林既具实用性,又具审美性,既具工作性,又具休闲性。审美性与休闲性就体现了“可游”,实用性与工作性就体现了“可居”。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布置,往往随意、自然,注重环境构成因素的利用,因此在总体布局上,中国园林将自然与建筑相融糅。西方造园也讲究因地制宜,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完全统一在园林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它们大多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甚至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法国宫廷画院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平面构图上很强调园林中部的中轴线,在这根中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则布置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物也就控制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物。正如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的,要“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

3、建筑的差异。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而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园林开放、轩敞、一览无余,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园林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多维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三、结语

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不同,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园林的交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只有真正把握住中西园林的差异性,汲取其艺术的精髓,才能科学地继承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不断开拓的现代园林崭新局面。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5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6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7

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设计思想日趋成熟和完善,但后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定论。部分学者认为这两种流派是完全对立的,而也有人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继承的关系,认为后现代建筑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延续与超越。因此,在对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工作中,对其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作一下综合性的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的产生是以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反叛面貌出现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性:

第一、艺术追求的差异性。作为建筑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向,后现代建筑思潮不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技术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实际问题,它所关心的是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艺术表现和建筑创作的方式方法等。这些方面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能代表建筑的全部问题。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解决的问题则是全面的,它回应了在社会生活、思想上的各方面的变化,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技术的相应发展,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的更新以及建筑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满足现代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等重大问题,都为现代主义建筑所考虑到和努力解决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历史上空前的伟大的建筑进步,是建筑界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这一方面来说,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总体而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基调是崇尚机器之美的,强调现代主义的批量生产或复制。而与之相对的后现代建筑思潮则试图重返人本主义,以实现人与自然、历史及机器的和谐交流情感,其作品的表现的是无中心的、不集中的、零散的、碎片的。

第二、艺术形式的差异性。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和最主要的特征是功能主义。它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设计注重对空间和建筑成本的考虑。从早期的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中体现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雏形,到芝加哥学派的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从德国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建立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强调经济效益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到米斯追求的“少即是多”的现代主义的经典的主张,无不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功能主义的显著特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后现代建筑思潮的对形式和装饰的追求。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从文丘里主张建筑的复杂与矛盾的宣言,到詹克斯归纳的装饰主义的特征,从后现代建筑对形式的专注和纯粹的表面装饰,到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上的怪诞及对传统原则和秩序的颠覆,都表现了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注重形式的立场。

现代主义建筑以单纯的几何形式即“少”为手段,以实用性为目的。后现代建筑则主要以审美判断力为主导,包容了实用目的,手段丰富多样,通过矛盾规律来营造多样性的艺术形态。

第三、艺术语言的差异性。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追求的是理性主义、禁欲主义,认为建筑作品的高度的装饰是美学上的反功能和腐败。它的典型结构是规整的六面体、高大的钢筋圆柱和玻璃外墙,致力于用纯正的建筑语言、标准的结构取代建筑的社会意义。现代主义建筑认为只有形式的精确性、艺术语言的严格性才是建筑的本质和意义。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反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装饰上的单调和极度的贫瘠,将建筑的装饰视为一种符号和标志,是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丰富的装饰的体现传统文化、地域与民族特色以及历史文脉等建筑内涵。它提倡建筑与城市的形象有生动的意义,使得人、建筑与历史之间产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唤起人们丰富的审美体验。

现代主义艺术语言较为单调,以纯几何手法和技术来代替一切手法,以实用性代替一切目的,甚至不免以样式和用途的简单来代替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所有主导,即以知性感性的形式功能来代替其他方面。后现代建筑理论家斯特恩将后现代建筑思潮概括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其包含的意思是,建筑的设计与实施两个阶段不是孤立的,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建筑式样、风格的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建筑风格与所在城市的历史关联,等等。建筑是被自觉地作为一个符号设计的,它有着比较明确的意义表达。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外部,除了功能和材料工艺等技术的必要性,建筑设计要有审美的安排。因此,后现代建筑思潮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较为丰富的艺术语言。

在分析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差异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统一性:

第一、在功能方面,由于建筑艺术的独特性,其最终的目的是人居住的场所,建筑作品的使用功能在任何建筑运动中都不可能被忽视。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强调了功能的首要地位,而后现代建筑思潮更为强调形式的丰富,而没有将功能方面突出出来。这些并没有阻碍二者建筑功能的统一,它们的建筑作品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和心理的需求。

第二、在材料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的发现和生产出新的材料,可以运用于建筑领域,满足经济方面或是功能方面的要求。而后现代建筑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跨度,因而在一些新材料的运用上会有所差异。但建筑的基本材料,如沙、石、水泥和钢材,在任何建筑的建造中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建筑都是如此。

第三、在技术方面,建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类型,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的发展,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形成了非常规范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无论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还是后现代建筑思潮中,总体的建筑技术都是相同的,有区别的只是某些细节的工艺手法。

总体来说,在建筑的发展史中,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这个共同的基础是近代科技文明所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自文艺复兴以来所积累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因此,它们不应该被理解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而应该被理解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8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情色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9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10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11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篇12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