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5:15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1

【关键词】精准教育 教育扶贫 高校优势

引言

教育脱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2013)指出“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精准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社会,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本研究将结合本校精准发力教育扶贫实际情况,开展高校精准教育脱贫模式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及现状

纵观国外文献,Thodore W.Schults(1962)提出贫穷国家或地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匾乏,发展教育扶贫事业,影响人力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发展。Karl Gunnar Myrdal(1972)在《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中提出了反贫困理论,他在“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教育改革和权力关系改革三个方面的反贫困战略模式。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的发展也曾发生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严重落后的问题,美国《中小学教育法》(1965)的实施是朝贫困宣战的重要举措,该教育法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获得大量精准资助。发达国家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教育扶贫和资助的特点主要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对教育的支持性援助由一般性资助转向精准分类资助,形成有差异性的经费分配机制,经费投入对象逐步精准教育扶贫到学生。Thomas L. Jennings(2014)通过对公立学校教育经费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呈明显正相关系,即学校教育经费投入越多,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越高,其研究结果为处于低收入地区的学校提供额外的经费支持提供了证据。

二、国内研究梳理及现状

我国的教育脱贫研究的成果当中,有相当的部分是结合某个贫困地区的个案研究,还有部分调研报告。如,张久兰(2010)对小凉山区、杨海平(2011)对湘鄂渝黔桂边区的教育扶贫进行研究;对精准扶贫概念、内涵及本质的分析( 黄承伟2015、汪三贵2015);与经济的关系理论有教育反贫困(汪祥2015、彭腾2015)、扶贫开发(扬波2015、饶勇2015)、产业扶贫(段淇斌2015、马楠2016);与社会的关系理论有教育公平(周晔2015、程玮2013);与文化的关系有扶贫文化(李禄胜2015)等。

专门针对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研究成果目前尚凤毛麟角,陈大柔(2004)认为高校对口扶贫教育应该紧扣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各种理论和技术,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及信息通讯技术的优势,来克服现存模式的不足之处。熊文渊(2014)提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

校应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能力,借助资源优势,在教育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他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有何丕洁(2015)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杨定玉(2016)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华东(2017)提出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新路径:“找准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扶贫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加强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动”。

本文认为探索精准主体、精准识别、精准培养、精准帮扶脱贫等精准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对口精准扶贫,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对于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减贫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构建和举措

1.精准教育扶贫主体

甘肃省定西地区是中国西部典型的贫困地区,灾害频发,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我国扶贫开发任务最艰巨、最困难的地区之一,“苦疾甲于天下”曾是甘肃定西的真实写照,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对口支援我国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提高贫困生的受教育水平,直到消灭贫困,全面奔向小康。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认真贯彻精准教育扶贫重要战略思想,深刻认识教育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2016年开始,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响应福建省委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福建省帮扶甘肃定西精准扶贫工作,参与“双百助学工程”、“千名结对帮扶工程”等爱心帮扶活动。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精准教育扶贫主体,识别教育扶贫对象。本着“教育是一种大爱”

的情怀,决定精准结对帮扶甘肃定西临洮县衙下中学。明确扶贫教育精准主体后,全校教职员工自觉为精准教育扶贫贡献教学和物质力量;同时注重“协同作战”,以学校精准教育扶贫为主、充分调动当地党政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企业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教育扶贫。

2.精准教育扶贫识别

建立贫困户精准识别评价体系,建立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云信息数据库,准确掌握建档立卡学生信息,以大数据分析教育精准反贫困的工作进展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派出常务副校长等有关人员赴甘肃省定西市开展奖教助学活动,先后赴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陇西县福星镇马营湾村、大安村,渭源县锹峪乡锹峪村、田家河乡西沟村,临洮县南屏镇康家沟村等,深入了解当地教情、社情及民情,实事求是地确定精准扶贫目标、任务和举措,科学制定教育精准脱贫方案。

3.精准教育扶贫培养

2013年12月,到河北阜平考察时专门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最本质的教育扶贫。要发挥高校的优势,落实贫困生接受个性化教育的责任目标。加大高校对口支援,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加强招生倾斜力度,开展高等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和信息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帮助当地学校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为定西市临洮县培育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4.精准教育帮扶脱贫

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帮扶提高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训师生的应用技能,从“人”“钱”和精准扶贫方案落实,确保贫困生识别出来以后,精准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每个人。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精准教育帮扶主要方式是:

(1)筹集1500万元对口帮扶甘肃省定西教育事业。

(2)与衙下中学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筹集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免费邀请优秀学生到福州夏令营培训和教师教学培训等方面进行帮扶。

(3)为定西贫困学生上学提供了有力的资助,充分体现了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关注西部教育扶贫、热心公益事业的博大爱心,也体现了学校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4)定向录取的来自定西的贫困学生已免费开始在大学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5)全校教职工教师节自愿捐款4.3万元助学金给结对中学献爱心。

四. 精准扶贫建议

1.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扶贫的主要路径,高校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要找准贫困县需求与本校本单位优势的结合点,采取的帮扶措施既要反映教育特色又要符合当地实际,努力探索一条体现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多元高效扶贫路径。

2.建立一套涵盖各个子系统的扶贫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评价和识别贫困生的现状,特别是适龄贫困生失学的现状,汇集各受教育阶段的扶贫对象、扶贫现状、扶持措施、扶贫效果等综合信息,建立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各地各类各级学校教育资质的现状,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提供大数据依据。

3.开展教育与精准脱贫的相关关系分析,在高校教育反贫困模式的理论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实现教育精准脱贫。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机理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立足于大数据理论研究前沿,围绕教育扶贫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呈现及应用服务全过程,从技术层面实现了各类学校与贫困生的数据的量化与显现,着力探索教育与反贫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一对一的精准教育扶贫机制,提供贫困生文化建设、个性化教育引导、贫困生学习成绩预测、教与学方式方法改善、教育反贫困决策制定、教务教学管理优化等教育反贫困的精准模式,以期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构建动态的教育反贫困评价与跟踪机制,不让一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去人生出彩的机会。

4.应用精准教育扶贫模式理论,结合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大数据驱动教育工程,汇集高校教育脱贫领域的海量数据,在对精准扶贫的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教育反贫困博客等社会化网络教育数据,构建高校精准教育扶贫模型,探索教育与反贫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精选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教育精准扶贫思维方式变革、精准扶贫教学评价方式重构、个性化教育提供,精准教学扶贫模式创新,为高校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U.S.Congress.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Public Law 89-10[Z].Washington,D.C.,House Report Number HR-2362.Pub Date 11 Apr.1965.

[2]阿马蒂亚・森 詹姆斯?福斯特.王利文等译.论经济不平等(增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1.

[3]徐鹏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远程教育杂志[J]2013(6).

[4]李怀杰; 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思想教育研究[J]2015(5).

[5]彭腾.基于反贫困的农民教育投资矛盾分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15(2).

[6]梁文政.重庆市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庆行政(公共论坛)[J] 2015 (6).

[7]李禄胜.多元化扶贫开发与扶贫文化理论构建――以宁夏为例.宁夏党校学报[J]2015(1).

[8]马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6(1).

[9]吴刚.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教育:策略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J]2015(7).

[10]程华东,刘.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7(3).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2

总书记说,“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建立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战斗队伍。无论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措施、再多的资金、再多的项目,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没有高效的落实,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要发挥广大干部的作用,落实好政策、措施,把资金用到实处,项目落实到村到户。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找准对策,自觉履行党和群众交托的重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脚踏实地的为群众谋福利办好事实事,要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第三加强对业务知识特别是脱贫攻坚等惠民政策的学习,提高服务本领,强化政治担当,突出政治作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精准方略,改进工作作风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二至第七部分系统总结了我国新时代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一是“精准”。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要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将条件差、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分类施策,实施“五个一批”扶贫开发路径,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保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就要求在深刻认识贫困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分析致贫的共性要素,以共性要素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多层次扶贫脱贫路径;又要考虑贫困个体致贫的具体因素,开展多层次、精细化的针对性帮扶。二是务实。习总书记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提到,“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尽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扶贫工作最终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在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方面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靠材料、表格来开展工作,这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反映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3

在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引领下,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区域条件明显改善,区域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阶段,武陵山片区要尽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必须创新方法,探索适宜的路径,有序推进区域的精准脱贫步伐。

一、围绕精准扶贫目标,制定精准脱贫科学规划

1、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制定脱贫致富规划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一脉相承。在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推进中,我们必须将这一最基本要求贯穿于始终,结合片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困难,将落实好贫困群众的温饱和为贫困群众提供好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作为脱贫攻坚整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并在实践中通过救助、帮扶等措施,确保他们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有药吃、有房住,达到最基本的脱贫标准。

2、围绕“提升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制定脱贫致富规划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分别提出“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和“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这是确保精准脱贫能够实现和保证扶贫开发成果可持续的重要所在,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中,各省市以及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跳出“就扶贫谈扶贫,就扶贫推进扶贫”的思维,将贫困人口的健康发展作为脱贫规划的核心,并在实践中因“人”而异精准施策,科学实施教育、培训、思想文化建设等事关贫困群众能力提升的扶贫工程,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思想,拥有脱贫致富的意愿,开始脱贫致富的行动。

3、围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制定脱贫致富规划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以贯之的内在要求,新时期的精准扶贫战略,旨在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与发展的效率,改善贫困落后的面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武陵山片区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将提升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生产力水平做为精准脱贫的最终目标,列入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划,并尽最大努力逐步付诸实施。在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中,要克服短期行为、注重长期发展,要减少输血帮扶、注重造血功能,要克服形式主义、注重真干实干,从提升贫困人口劳动生产技能出发,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生产效率,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二、围绕精准扶贫方向,构建精准脱贫制度体系

1、因地制宜,片区各地要完善精准脱贫政策

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有区别的贫困治理方略,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思想。武陵山片区地域范围广,贫困程度深,各地贫困原因和贫困现状都不一样,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各省市要指导辖内市州县结合本地实际,在实现整体联动,实施有共性的措施的基础上,更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科学设计发展思路,实施有效的发展路径,走一条内涵式的脱贫攻坚道路。

2、统筹协调,片区主管省市要共建精准脱贫制度

武陵山片区作为我国新阶段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试点地区,要探索建立片区联动、内部互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和体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制度扶贫理论。要建立省省之间、省市之间、市市之间、县县之间等多层次的扶贫开发协作领导机构,并结合《纲要》和《规划》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引导建立新型的扶贫开发片区规划协调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产业互补机制,并且加大对协作机制构建的考核与评估,提高扶贫开发协作水平。

3、积极争取,呼吁国家出台武陵山片区专项政策

武陵山片区虽然受惠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但是政策力度弱、政策落地率低、政策效果不高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片区各省市必须在国家方针政策的范围内,积极向中央和各部委申请武陵山片区精准脱贫专项政策,特别是在积极向中央争取到优惠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生态补偿等等,将武陵山片区打造成精准扶贫部级政策的聚集地,为片区摆脱贫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提升精准脱贫整体效益

1、实施生态扶贫模式,促进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共融

结合拥有的良好自然生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资源,打造资源性优势产业,是武陵山片区摆脱贫困的应有之义。片区各地特别是贫困村应该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资源产业,将资源转变成贫困群众的致富产业。可以有序开发好现有动植物资源,改良势植物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开展产品深加工,特别是茶叶、猕猴桃、百合、中药材等优势品种要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深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可以依靠自然地理条件,凭借高寒山区的特点,探索高山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产品种植,让贫困群众能够在家门口脱贫致富。也可以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根据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在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的内涵价值,推进生态扶贫,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共同发展。

2、实施文化旅游扶贫路径,促进文化繁荣与脱贫攻坚同步

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世居之地,拥有浓厚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俗风情,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当前,片区应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既提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更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文化的回馈。片区各地要积极发现开发现有民族风俗风情资源,将民俗建筑、民俗活动、民俗产品、民俗符号、民俗形象等进行深度挖掘,向世界展现独特的民族文化。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开展全域旅游,将纯朴的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旅游产品,让贫困群众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最为重要的是,片区各地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尽快搭建跨省市的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发展,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和同质化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永亮.应对武陵山片区试点的湘西州扶贫开发对策探讨.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5.

[2] 韩建民等.西部农村贫困反贫困路径选择[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4

基金项目:本文属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精准扶贫少数民族――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xhmks1710)产出论文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背景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西部脱贫致富是关键,西部能否脱贫,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1]在592个部级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自治县就有257个。2014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达7017万左右,其中2205万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部,有3736万之多。西南少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切相关。

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精准扶贫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以来,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成果丰硕。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主要对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特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进行研究。

(一)对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精准扶贫的概念。沈茂英认为精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机制。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环境和不同的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加以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以及精确管理。[3]邓博文指出精准扶贫的主旨是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形成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核心。[4]赵和楠、侯石安、祁毓从内涵和构成的角度来分析精准扶贫。从精准扶贫的内涵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通过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扶持识别出的贫困家庭与人口,消除导致其贫困的障碍因素,增强其自主的发展能力,并且要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的内容构成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5]

精准扶贫的理论特征。沈茂英指出精准扶贫的三大特征是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3]赵和楠,侯石安、祁毓认为精准扶贫独特的要素是多维瞄准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各环节之间内在的关联、互为藕合特征。[5]

(二)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

刘东燕指出云南、贵州、广西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又是石漠化严重区,这导致在新阶段的贫困状况更加严峻、致贫的原因更加复杂、贫困的程度更加突出以及防返贫的任务更加艰巨。[6]黄悦、梁鹂、唐洪亮认为地处乌蒙山片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属于高寒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可耕地少,产量低。这就直接增加了精准扶贫的难度,尤其是增大了返贫的挑战。[7]

沈涛、朱勇生、吴建国指出自然生态脆弱以及生态多样保护是云南边疆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8]罗绒战堆、陈健生指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冰雹、霜冻与暴雨,以及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当地的百姓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处于中下等甚至中等的一些农户的生计将处于困境之中。[9]

郑双怡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西南地区属于季风性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多受流水的侵蚀。[10]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经济底子薄,抗L险的能力差,一旦发生灾害就很容易丧失生计,气候变化的风险容易造成民族地区大面积返贫,影响精准扶贫的进程。

(三)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的对策

1.研究发展教育脱贫致富

高天跃说“贵州作为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省份,省内贫困程度依然位居全国前列。”[11]杨定玉认为贵州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人的思想观念滞后。在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来脱贫,断其贫困的“根”,使贫困不再代代相传。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和返贫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必须保障贫困对象的子女能接受一定的,甚至良好的教育,这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培养大量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参与精准扶贫的实施。[12]只有这样才能使精准扶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效发生本质的转变。

邓秀华认为通过对农村成人引导性培训、农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使其转变旧观念,能塑造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的就业者。大力支持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从农村成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成人培训项目设置的科学性。[13]

2.研究旅游精准扶贫

陈祥碧、唐剑认为旅游扶贫是长江上游广大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他们认为立足于“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创新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形式,把实现旅游业与农牧业的扶贫相结合,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进而扩展帮扶渠道等途径来增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实效。[14]

沈涛、朱勇生、吴建国着重研究发展旅游业的转向问题。通过传统旅游转为包容性的绿色发展途径来推进精准扶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制度倾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进而保护好生态环境。[9]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45-03

2015年,中央扶开发工作会议,将教育扶贫上升至国家战略,扶贫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精准扶贫是继攻坚扶贫之后的新时期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另一个战略举措。职业教育面向服务三农,担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培训,发挥的作用在精准扶贫阶段中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在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行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广西的高职服务精准扶贫的调查发现,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如农户内生动力不足、职业教育积极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不够明确等。如何科学审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将意义重大。

一、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优势

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通过精确瞄准贫困人口,采取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战略措施脱贫的一种扶贫开发机制。高职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具有用时短、见效快、针对性强等优势,又符合教育战略需求,将长期实践。职业教育是精准扶贫工作对于贫困人口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体现的优势将决定它是精准扶贫选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主要体现为:

1.职业教育特征符合精准扶贫的需求。职业教育具有普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培训对象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符合农村大众文化水平的现状;培训目的性强,职业教育根据市场的需求能提供更多针对职业岗位的精准培训,助力贫困人口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时间短,能在短时间内给贫困人口基本的技能训练,达到就业的要求,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点,贫困人口更容易接纳这种培训方式。

2.以专业优势开辟新的扶贫路径。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在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行业扶贫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经过近3年的探索,尤其在行业扶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以专业优势带动行业扶贫,比如作为广西唯一的水利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山区倾斜,加快贫困山区的水利项目建设。水利工程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院校在帮扶贫困山区建立节水灌溉、人饮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在培训农村能源、农村人饮安全巩固工程、农田水利、节水改造、土地整治等工作的技术技能方面都具有专业优势,解决贫困山区水利民生问题。以职业教育的优势助力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技术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供“智力”扶贫功能。

二、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1.农民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贫困山区中的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等、靠、要”思想严重,思想观念守旧、被动,影响扶贫项目的推广和深入。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为贫困人口“授之以渔”的实践探索仍有待进一步推进。2015年,根据自治区扶贫办的工作部署,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九圩镇6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学院先后选派了40位包户干部、6位第一书记到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下村,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过程中,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老人,老人大多不识字、语言不通,识别工作持续进行了大半年,经过反复讨论、比较,公示无异议后,筛选120名贫困户建卡帮扶。筛选的贫困户在区扶贫办上备案后,在包带干部的帮扶下加入各种脱贫项目。但由于贫困人口缺乏生产技能、生产意识淡薄,主动性不强,看不到扶贫政策带来的收益,积极性难以调动,这些因素影响了帮扶的项目开展。因此想方设法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将是推进脱贫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2.职业教育积极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教育扶贫作为扶贫的手段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参与服务精准扶贫的时间短、经验不足,职业教育理论与精准扶贫理论融合程度不深,有些甚至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人力、物力简单的帮扶工作和行政挂职上,战略上不主动,政策上不倾斜,专业上不吻合,包带干部不主动深入基层帮贫困户协调解决发展产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都导致职业教育积主动服务精准扶贫的动力不足。另外政府各类政策推出后,只是行政命令,把指示吓到基层,却没有配套措施,使政策不能及时落地,贫困户感受的帮扶力度得不到及时显现,影响帮扶者和受援者主动性的发挥。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6

关键词:精准扶贫;主要内容;助力;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以空前的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中国扶贫实践的指导思想应时而生,且在脱贫攻坚实战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充实,逐步成为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精华和新时代具有独创性、时代性的新思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随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做出决策部署,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工、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工作思路,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六个精准”等为主要内容[2],精辟阐述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习近平在关于脱贫问题时多次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并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扶持谁”就是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确定好扶贫对象,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调查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谁来扶”就是要针对贫困现况确定扶贫工作的执行者,从基层到主管部门、个人到团队,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同时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自扶贫工作执行者到扶贫对象建立起勇担当、善作为的强大队伍;“怎么扶”就是要找准路子,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严格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如何退”就是确保精准脱贫,要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县摘帽评估机制,明确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和后续扶持政策,重点了解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群众满意度等,确保脱贫结果真实。

(二)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八个最新论述,其中之一就是“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内因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智和志其实就是内力、内因。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扶志”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指出,要淡化“贫困县意识”,“人穷不能志短”,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自暴自弃,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积极面对现状、改变现状;“扶智”是学习知识与技术,对教育欠发达地区,对缺少知识和技术的群体,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根本上说是从“输血型”扶贫变为“造血型”脱贫。因此,做好“扶志、扶智”工作,要改进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做法,教育和引导贫困地区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内在活力,培育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最终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三)六个精准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不准违背程序、漏评错评。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是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

项目安排精准,不准盲目决策、脱离实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深入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愿,科学安排项目,着力破解“造血功能”不足难题,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金使用精准,不准贪污浪费、截留挪用。要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对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

措施到户精准,不准政策棚架、有失公平。要用足用活行业扶贫政策,紧密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梳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着力解决“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确保帮扶措施不偏离政策、不违背群众意愿。

因村派人精准,不准应付了事、形式主义。组织部门要加强指导调研,结合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情况,围绕需求,因地制宜,把政治素质高、担当意识强、工作能力棒的优秀骨干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不能滥竽充数,消极应付,走形式图过场,避免扶贫“中梗阻”。

脱贫成效精准,不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巩固精准扶贫成果,聚焦贫困家庭稳定脱贫,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增强脱贫实效,严防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靠。

二、精准扶贫思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长期以来对中国扶贫伟大实践的思考,集历史高度、理论深度、实践维度于一体,它继承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国情[3],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因此,在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时期,更要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达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坚持以精准为标尺,做好贫困村、贫困户清查摸底工作,找准“扶持谁”,做到扶脱真贫、真脱贫,防止脱贫成效反复化。十八大以来,全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西宁市所属的湟中、湟源、大通等贫困县也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还存在个别贫困户未脱贫或贫困户去年脱贫了,今年又陷入贫困的现象,故必须得把好“精准”的标尺,再次进行清查摸底,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抓住主要矛盾的“牛鼻子”,排查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如何、致贫原因是什么等基本要素,不落下任何一个真正贫困的人或户,坚决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以精准为标尺,明确“怎么扶”,切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一些贫困村的扶贫产业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周边什么产业“火”就跟着做,造成扶贫产业脱离乡村特色,耗资耗力,收入不佳;同时贫困户自身基础不稳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放,“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脱贫成效不稳定。故政府部门和扶贫工作执行者要依据各贫困村致贫原因、乡村地理气候环境、人文特色等科学指导、统筹规划本地的扶贫产业,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软实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有志气、有技能、能主动,才能达到真正的、永久的脱贫。没有志气、智力这些内生动力,仅靠外在帮扶,再多也富不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故要从内在的精气神开始脱离“贫困”,进而积极主动学习技能,达到自身乃至全家脱贫。政府部门和扶贫工作执行者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积极引导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完善基础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培训体系,让贫困地区处于义务教育年龄的孩子都能接受学习教育,进而靠知识改变命运;让超过义务教育年龄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掌握一门技能,成为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爱国敬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贫困地区真正落地生根,进而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软实力,调动扶贫工作团队积极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7

关键词:精准扶贫;主要内容;助力;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以空前的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中国扶贫实践的指导思想应时而生,且在脱贫攻坚实战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充实,逐步成为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精华和新时代具有独创性、时代性的新思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随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做出决策部署,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工、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工作思路,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六个精准”等为主要内容[2],精辟阐述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习近平在关于脱贫问题时多次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并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扶持谁”就是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确定好扶贫对象,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调查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谁来扶”就是要针对贫困现况确定扶贫工作的执行者,从基层到主管部门、个人到团队,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同时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自扶贫工作执行者到扶贫对象建立起勇担当、善作为的强大队伍;“怎么扶”就是要找准路子,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严格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如何退”就是确保精准脱贫,要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县摘帽评估机制,明确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和后续扶持政策,重点了解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群众满意度等,确保脱贫结果真实。

(二)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八个最新论述,其中之一就是“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内因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智和志其实就是内力、内因。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扶志”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指出,要淡化“贫困县意识”,“人穷不能志短”,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自暴自弃,要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积极面对现状、改变现状;“扶智”是学习知识与技术,对教育欠发达地区,对缺少知识和技术的群体,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根本上说是从“输血型”扶贫变为“造血型”脱贫。因此,做好“扶志、扶智”工作,要改进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的给钱、给物的做法,教育和引导贫困地区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内在活力,培育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最终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三)六个精准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不准违背程序、漏评错评。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是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

项目安排精准,不准盲目决策、脱离实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深入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愿,科学安排项目,着力破解“造血功能”不足难题,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金使用精准,不准贪污浪费、截留挪用。要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对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投入新格局。

措施到户精准,不准政策棚架、有失公平。要用足用活行业扶贫政策,紧密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梳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着力解决“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确保帮扶措施不偏离政策、不违背群众意愿。

因村派人精准,不准应付了事、形式主义。组织部门要加强指导调研,结合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情况,围绕需求,因地制宜,把政治素质高、担当意识强、工作能力棒的优秀骨干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不能滥竽充数,消极应付,走形式图过场,避免扶贫“中梗阻”。

脱贫成效精准,不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巩固精准扶贫成果,聚焦贫困家庭稳定脱贫,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增强脱贫实效,严防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靠。

二、精准扶贫思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长期以来对中国扶贫伟大实践的思考,集历史高度、理论深度、实践维度于一体,它继承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国情[3],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因此,在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时期,更要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最终胜利,达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坚持以精准为标尺,做好贫困村、贫困户清查摸底工作,找准“扶持谁”,做到扶脱真贫、真脱贫,防止脱贫成效反复化。十八大以来,全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西宁市所属的湟中、湟源、大通等贫困县也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还存在个别贫困户未脱贫或贫困户去年脱贫了,今年又陷入贫困的现象,故必须得把好“精准”的标尺,再次进行清查摸底,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抓住主要矛盾的“牛鼻子”,排查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如何、致贫原因是什么等基本要素,不落下任何一个真正贫困的人或户,坚决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坚持以精准为标尺,明确“怎么扶”,切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一些贫困村的扶贫产业还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周边什么产业“火”就跟着做,造成扶贫产业脱离乡村特色,耗资耗力,收入不佳;同时贫困户自身基础不稳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放,“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脱贫成效不稳定。故政府部门和扶贫工作执行者要依据各贫困村致贫原因、乡村地理气候环境、人文特色等科学指导、统筹规划本地的扶贫产业,确保扶贫产业稳固、快速向前发展。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软实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有志气、有技能、能主动,才能达到真正的、永久的脱贫。没有志气、智力这些内生动力,仅靠外在帮扶,再多也富不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故要从内在的精气神开始脱离“贫困”,进而积极主动学习技能,达到自身乃至全家脱贫。政府部门和扶贫工作执行者要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总结推广脱贫致富成功经验,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积极引导群众,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完善基础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培训体系,让贫困地区处于义务教育年龄的孩子都能接受学习教育,进而靠知识改变命运;让超过义务教育年龄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掌握一门技能,成为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爱国敬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贫困地区真正落地生根,进而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软实力,调动扶贫工作团队积极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8

一、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一)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

2015年,到云南和贵州省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机制的重大创新,即通过精确瞄准贫困人口,切实地实现直接针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同时,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二)社会工作参与扶贫的理论依据

第一,社会排斥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创始于1974年,是随着法国学者 Lenoir ,相关著作的发表,才逐渐被学界重视和推广的。他认为“当今正是‘垂直社会’向‘水平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的‘金字塔式’结构被打破,社会成了一个平面,原先处于底层的人群被分散到这一平面上多个中心的边缘地带,弱势群体面对的不再是裸的压迫,而更多的是被中心人群的忽视”。因此,社工专业在参与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对扶贫对象的心理关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以减少贫困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到的冷漠和忽视。同时,还应该增强贫困人群的社会参与度,让贫困人群以主人公的态度加入到反贫困的事业中。

第二,三重失灵理论。三重失灵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非政府机构研究专家萨拉蒙教授提出的。作为社会治理新机构的非政府组织,出现的目的是协调政府部门单一管理社会的局限,而不是要代替政府来承担其所应该发挥的功能。总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配合、协调工作,而不是把两者对立起来。三重失灵理论为社会工作参与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以社会工作理论和价值为指导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具备承担实施社会扶贫政策的能力和优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与政府通力合作,在公民和政府的互动之中,起着缓和和的作用,减少官民之间的直接冲突。

二、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

(一)农村地区缺乏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工作,即是缓和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社会工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于不完善,甚至空缺的状况,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社会工作是为何物,更谈不上寻找社工机构来帮助解决困难,而农村地区社工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发展缺乏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了解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美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者一般会在政府担任相关的职务,或者会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这种方法把专业知识高效地在农村付诸实践。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于一个被忽视的现状,制度不健全,资金不到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相对稀缺等一些现实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限制社会工作人员利用专业优势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因此,如何使社会工作参与到农村反贫困工作中,服务农村发展,还需要政府、社会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共同努力。

(二)贫困农户的思想观念影响扶贫工作

大多贫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都比较偏低,思想观念也较为落后,甚至有一些贫困者仍存在过去的等、靠、要落后观念,懒惰,不愿意劳动,对于到手的扶贫资金不是有效利用,反而拿去吃、喝、玩、乐,更有甚者还用来打麻将输掉。还有一部分贫困农民为了得到扶贫资源,不愿意自主脱贫,占用贫困名额,也是对扶贫资源的一种浪费。但由于政府下放到村里的扶贫资金很有限,所以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了解致贫原因及贫困农民的不同需求,做到扶贫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同时,扶贫工作还应坚持扶勤不扶懒,对于因为懒惰和不务正业而陷入贫困的农户,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是给钱或实物,而是首先要改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错误认识。

三、创新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城市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社工机构配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共同解决本地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在城市建设、社会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民享受社工机构专业服务的渠道没有打开,尤其在边远的农村,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社工为何物。他们处理困难的形式,还是像从前一样,求助于亲戚、邻居或政府,这就给基层行政组织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导致其运作不畅。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反贫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国际经验,因为反贫困不只是经济问题,其中贫困者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对贫弱群体的社会服务、社会支持和心理抚慰更是社会工作的长项。因此,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社会工作队伍,通过对村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等进行社会工作培训,建设适合本地情况的社会工作队伍。发挥社会工作者特有的专业优势,利用当地社会资源、组织相关活动、提供社会服务来改变困难群体、脆弱群体被边缘化的状态,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对扶贫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参与和监督,保证扶贫工作的效率和公平公正。

(二)建立扶贫对象的增能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贫困人口总是处于一种比较劣势的地位。因此,社会工作在参与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贫困人群的自身发展。首先,是心理辅导方面。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干预,是社会工作常用的治疗手段,社会心理模式认为,心理因素的变强能够增强人克服困难的决心。所以,这个体系要从培养贫困人群脱离困难的决心做起,注重扶贫中的情感投入,增加人文关怀,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增能体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增强贫困人群克服贫困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其次,是社会支持系统和自然支持系统的和谐方面。这两个系统的完整性,一方面可以减少面对风险的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增加贫困人群摆脱困境的能力。在这个培训体系里,社会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通过鼓励、引导贫困人群参与社会活动,参加本地区的事业管理,扩大其交际圈,拓展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去寻求更大范围的支持资源。

(三)注重扶贫治理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精准帮扶

首先,建立完善的政策宣传体系。社会工作发挥其专业特性和优势,将社会工作思想植入扶贫政策的宣传中,把扶贫政策注重人的发展理念传播给社会大众,激发民众主动了解政策的积极性,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工作。

其次,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体系。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当中,这样这个体系就行成了政策监督的整体力量,其中包含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受助人群共同监督社会工作机构,对农村扶贫政策执行的操作。同时,对结对帮扶实施动态监管,及时更新帮扶资源信息记录。这样在多方力量的监督下,可以促使社工作在农村精准扶贫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精准扶贫的时效性。

(四)整合扶贫资源,强化发展扶持政策衔接

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提供和配置资源的优势。社会工作可以调解农村扶贫资源的社会分配,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社会工作能把资源分配到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等最需要的目标群体手中,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参与、社会机构的成立就可以为贫困人群建立一个获取社会资源的平台,为政府和社会,贫困农村和城市之间建立了沟通和互动的有效渠道。

在精准扶贫阶段,健全扶贫资源整合与配置平台,积极争取各种配套资源,做好与贫困人口身份具有连带关系的资金资源、政策资源、行政资源的优化组配,用尽可能完善、翔实的信息来弥补扶贫资源供需分离与分配不当的负面效应。努力形成扶持政策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使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资源合力,发挥扶贫资源汇聚效应与协同效应,促进贫困人口安稳致富。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政府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扶贫开发工作,并且不断探索、创新贫困治理机制。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精准扶贫,步步推进,扶贫工作的成效大大提升,并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扶贫开发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解决难度大。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扶贫任务,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摘掉贫困帽子,我国政府就要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的扶贫理念,齐心协力,打一场扶贫攻坚长期战。

(作者单位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婷婷,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Oppenheim . Poverty:the Facts[M] . 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1993:83.

[2]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世界银行. 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5.

[4] 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3(3).

[5] 阿马蒂亚・森(印度).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让・德雷兹(印度),阿玛蒂亚・森(印度).饥饿与公共行为[M].苏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谭诗斌.现代贫困学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8]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对象、过程与变革[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9] 帅传敏.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 李洪波.当前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的必要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

[11]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12]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2).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06-03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如何把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使脱贫整体推进而不反弹,建立有效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后劲增强的长效机制,这里谈几点思考。

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制,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贯彻与落实。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精准扶贫”思想的全面阐述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的根本特点是“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2 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2.1 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28日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4年国务院做出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2012年12月底,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中表示,“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 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2.3 精准扶贫,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精准扶贫,克服原来那种“大水漫灌式”扶持,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从输血到造血,增强后续发力,实现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让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人民群众从“精准”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这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扶贫方式。

3 精准扶贫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10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加快贫困地区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体现和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深刻揭示。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有关专家指出,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这些地区大多是水源、河源等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等相互交织,是全面小康建设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聚集生态建设要素,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贫困地区转型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路子,为全国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积累先进经验、提供好的做法。

二、深刻把握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

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以来,他在多次调研中就精准扶贫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对精准扶贫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的精准扶贫思想是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工程。

第二,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2015年6月,在贵州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他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就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扶持政策、机制,帮助一批具备软硬件基本条件的群体迅速脱贫;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因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不具备扶贫脱贫的基本自然资源的贫困群体,有计划性的移民搬迁,安置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居住地,并继续实施帮扶直至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劳动能力低下,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不再以就业培训为主,而是果断通过低保等民政救助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就是帮助部分群体缓解医疗压力,杜绝因病致贫、增加贫困人口,也防止因病返贫、使得扶贫工作倒退。

第三,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因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信念、追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缺乏理想追求,进而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出现内心孤独、人格不独立、得过且过等状态,脱贫的动力不足。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这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精神脱贫理念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的观点。他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其中,“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2015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到: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随后,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未来几年乡村教育发展做出了纲领性指导意见。

三、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全国各省市区和国家部委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和可喜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的同时,扶贫发展仍然面临精神不振、资金缺乏、劳动力缺少等诸多难题,扶贫工作仍然存在脱离实际、扶贫失准等不足。

(一)不少贫困对象“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较为普遍。广西、青海等省区市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一方面,缺乏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立马解决。另一方面,在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导致大量劳力外出打工,这种劳力大量外出造成的农村空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

(二)一些贫困群众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扶贫多是自上而下、单向的政府行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多由政府部门负责,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不少受益群体只能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导致扶贫项目的设计不能精准满足贫困对象的实际需求。

(三)少数地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滞后明显。以物质基础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其所取得的成效明显大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扶贫开发中,劳动力培训是培养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实现最终脱贫目的的重要方式,能够直接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导致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覆盖面不宽。另外,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侧重于对劳动力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忽视对劳动者思想观念素质的提高,难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返贫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较为严重。由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在个别地方脱贫后的农民返贫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对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而言,政府就是慈航普度、救苦救难的菩萨,欲壑难填的依赖心理较为严重,往往特惠政策“断奶”之日,就是他们返贫之时。青海省囊谦县大多数困难群众从事传统农牧业生产,收入渠道单一,导致贫困的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灾、因病、因学、因丧致贫返贫问题突出。

(五)扶贫工作方式有待改进,扶贫力度亟须加大。一方面,不少扶贫工作者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深入基层调研方式方法不科学,了解问题不够深入、不够精准,导致在顶层设计扶贫方案及相关标准时不够科学、不接地气。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扶贫工作力度亟须加大。一些地方扶贫工作者偏少,除了完成自身业务工作外,还需对扶贫工作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工作压力大,疲于应付,难以深入,导致扶贫失准;还有的扶贫工作者不愿为提升扶贫效果而承担责任,对于扶贫只是停留在形式主义,未能充分考虑贫困户的实际致贫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

四、深入调查研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精准扶贫工程

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思路。

我们的工作怎样才能适合人民群众的要求,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不能靠空谈、拍脑袋,而必须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扎实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要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困难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困难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动力,把困难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利益,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扶贫工程。

(一)要创新扶贫发展理念和方式方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做好扶贫工作,一要扶志,确保思想脱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必须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必须让贫困群众主动创造、自主脱贫,防止“贫穷更好、越穷越好”思想的萌生,不能让“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群众中蔓延开来。再好的扶贫政策,贫困群众没斗志、不主动也是枉然。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他们或因地理环境条件影响,长年累月养成“随便”的思想;或因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遭遇重大变故,深受打击而失去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所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的指示,摸清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找准思想“穷根”,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他们重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树立人穷志不穷的理念。二要扶智,提升致富能力。贫困群众之所以贫穷,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的缺乏。所以,在树立贫困群众致富信心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家庭中的“80后”“90后”农村青壮年的培训,以确保脱贫致富的延续性。三要创新,引导致富之路。贫困农户一般缺少劳动力或年老体弱,独立从事农业劳动力不从心。要鼓励党员、团员和种田能手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吸纳贫困农户加入,政府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科学技术是精准脱贫致富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科学技术贯穿于精准脱贫整体工作中,统筹协调解决扶贫发展不平衡问题。一是把精准扶贫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特色项目工程。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十百千亿元大招商等活动,着力抓好区域经济与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协调联动,真正使扶贫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二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精确扶贫既要注重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又要注重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三是解决好贫困户及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的发展问题。不要让一些位处贫困边缘的农户心理失衡,从而激化新的社会矛盾。对于这类贫困户,扶贫工作首要的不是给钱给实物,而是要改变其思想与认识。四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推进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时,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依靠科学技术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和半文盲,要通过科技兴农活动,给扫盲以动力和压力。科学既要用于生产,又要用于精神生活。要把科学技术进步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三)要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滴水穿石”精神,体现了铁杵磨针、积沙成塔的韧性意志,体现了弱鸟先飞、勇为人先的创业激情,体现了矢志如初、奋斗不息的进取品格,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是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改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始终保持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韧劲。在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指出欠发达地区发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他强调,“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我们要把“滴水穿石”精神贯穿于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过程,“咬定青山不放松”,扑下身子,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以坚韧之力驱除急于求成的浮躁之气,用长远之计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四)要以改革精神激活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的规律,指明了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根本方法是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五个活起来”:让农村土地活起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及用益物权归农民,经营权归市场主体,并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使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民资产活起来,探索推动房屋等资产可抵押、可转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市场主体活起来,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转变;让农村劳动力活起来,在继续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适合留守老人、妇女等闲散劳动力从事的家庭手工业,努力发掘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让农村金融活起来,保证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同时,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离不开“输血”即外部帮扶,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只有把“输血”和“造血”有机结合起来,贫困地区的发展才更有潜力、更可持续。

(五)要加快l展壮大绿色扶贫主导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实施“一区(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的目标。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本地特色产业。贫困地区一般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通乡通村公路也基本建成,完全具备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要做好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支持贫困农户发展农家乐。此外,还要把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大整改力度,切实把保护生态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贯穿到扶贫开发的全过程。

(六)要突出开放,带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前,要坚持在开放中抓扶贫,以扶贫倒逼深化开放合作,依托政策机遇,着力构建大开放格局,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聚强大的项目流、资金流、政策流。一是引进资源型企业,为贫困农户务工创造条件。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条件,有针对性地引进能够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企业,想法设法为当地贫困农户就近务工创造条件,以取得工资性收入。二是为缺少资金的贫困农户解决生产资金。贫困农户普遍无资金投入再生产,因此多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通过政府担保和贴息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三是注重政策导向,提高经济效益。要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多、支持扶贫工作的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外商投资兴业,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带动效益,提高开放合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及意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邓小平同志在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大步迈向美好生活。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今天的中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因缺技术、劳力和资金致贫返贫等现象频频发生,大量贫困人口的生活仍然十分艰难,与我们提出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距甚远。因此,精准扶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紧迫的。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帮助困难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精准扶贫体现了民生重于一切的思想。在2017年新年贺词别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精准扶贫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三个“格外”字字千钧,寓意深刻。为此我们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做到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户,达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破除穷根”的目的和效果,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民生大于天的思想,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海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原因分析

海南省目前而言扶贫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目前,海南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7.4万,5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既有连片的贫困区域,也有分散的贫困农户。大部分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在中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干旱地区、北部火山岩地区。

综合海南省农村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分析,海南省农村和农民贫困原因主要有:

1.原始我坏呐┮的J街圃剂伺┟竦姆⒄埂:D吓┟衲壳霸谂┮捣⒄鼓J缴匣咕窒抻谌斯ず透牛种地为主,农业发展模式远远滞后于我国其他农业发达地区。同时,农业种植利润太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以种植水稻为例,假定每户人家有10亩水田,以目前的海南的产量,每亩产400公斤稻谷,每公斤2元,种一季水稻收入8000元,一般一年种两季,收入16000元,但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等6000元,每年纯收只有10000元。这种低利润的农业种植,难以帮助农民通过农业种植走向富裕,打击了农民农业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2.贫困农村地区代际贫困传递情况严重,精准扶贫工作难度较大。举例说明,在定安县龙门阵红花岭村,40岁的贫困户陈某与未婚叔叔、弟弟同住,妻子年初不堪贫困改嫁,丢下两个3岁和5岁的孩子。由于孩子太小,陈某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维持家用。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得到政府全资建设的统建房屋,以及免费发放的羊苗和猪苗。按照标准,他家今年便算脱了贫。陈某说,他希望贫困不要延续到下一代,但“小孩没妈管,我又顾不上,村里的小学教学质量差,我没能力送他们出去读书,小孩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在海南贫困农村地区,像陈某家庭这样存在代际贫困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其他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在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非常显著,特别是在绝对贫困相对减少的下,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更加严重。

3.产业扶贫能力较弱,难以帮助农民有效摆脱贫困。

产业扶贫是目前海南实现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从目前产业扶贫的效果来看,因产业扶贫在方式、目的、效果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短期内难以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三、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途径探析

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工作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确扶贫措施、扶贫效果精准等。在诸多要求中,寻找到精准的扶贫途径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只有找准精准的扶贫途径,才能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确扶贫措施,也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从而实现帮助贫困群众永久脱贫的目的。结合海南省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精准扶贫途径:

1.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并找准扶贫对策。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致贫的精准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具体可而行的扶贫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永久脱贫。为此,扶贫工作必须细致、认真,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为追求短期成效而采用统一且单一的形式。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给贫困户发放一些猪苗、鸡苗、鸭苗等养殖动物,发放完后就不再过问、不再关注。所以经常发生只发不管的现象。而农民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对市场、销售缺乏基本常识,经常出现养殖亏损的现象。曾有海南省万宁市南桥镇南桥村10户贫困户得到政府扶持的1000只鹅苗,养殖三个月上市时,遭遇市场无情“肃杀”,若不是政府资助鹅苗、鹅舍,养殖企业兜底收购,贫困户将血本无归。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工作人员必须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具体特征制定具体的扶贫措施,并在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等具体工作中做到从始至终的关注、帮扶,确保扶贫工作精准有效。

2.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僻远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交通出行不便、上学就医困难、生产生活用水不便、用电通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下,根据贫困农村生产生活发展需求,一要下大气力严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做好建设村庄道路、加快危旧房改造、建设排水排污设施、建设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等,从而优化村容村貌整体形象,使群众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有明显改观。二是集中力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业产量。三要改善通信设施,加快电力、通信、网络等设施建设进度,为农村发展电商产业等奠定基础。

3.重点发展贫困农村的教育培训事业。教育是永久改变贫穷落后的最根本、最知名度的途健N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扶贫事业。针对海南贫困农村地区的情况,我们建议做好如下工作:一要狠抓基础教育。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投入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通过学习走出贫困地区。二要抓职业技术培训。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应积极联系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技能培训,使大部分农民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技能,使他们外出务工或在家种植、养殖都能通过专业的技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这样可使农民自身获得长足的发展。

大学生精准扶贫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22-03

引言

自党的十以来,就我国扶贫工作发表了系列讲话,其中涉及到有关如何更好开展扶贫工作的相关战略,并且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在的扶贫观当中,不难看出其中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原型,这对我国扶贫开展和落实扶贫工作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对积极有效实施扶贫工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1]。由此可见,在我国扶贫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农村扶贫,以下就具体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运用分析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当中,贫困理论主要提及的内容包括了贫困根源的分析、解决贫困的方法等。依据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涉及到两大原因,即制度的贫困和阶级的贫困[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贫困的具体分析当中,明确提出要打破和消灭无产阶级的贫困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只能通过消灭私有制才可以实现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变化发展每段时期出现新的矛盾、问题,其中关于如何解决贫困也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如时期,以为代表的党和中央领导人正面提出并承认社会主义存在贫困的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进行了中国化的第一次尝试,力图通过不断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带动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中“三大改造”“工业化”“”等均相继开展,我国社会逐步脱离贫困。到了邓小平时代,更是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充分与我国国情结合,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此时,我国进一步脱离贫困,经济得以飞速发展[3]。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之下,现代社会解决贫困问题,则是以主席在十的系列讲话及扶贫观为主的,以实施精准扶贫开展和落实扶工作。

从以上对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其在我国发展运用的分析,扶贫是我国现代社会解决贫困重点和关键,尤其是针对我国农村的扶贫成为当下的重点内容。就此,“精准扶贫”也上升到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二、当下农村扶贫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将其理论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扶贫方面有着深刻的体现。但是,从扶贫工作本身而言,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农村扶贫精准程度不足

目前针对农村扶贫,最为重要的是实现精准扶贫,提升扶贫的实际效果。但是在开展农村综合性扶贫方面,其精准程度仍有待提高。就该问题,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村扶贫当中,扶贫对象标准、扶贫程序、扶贫资金等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带来真正贫困户的遗漏,降低精准扶贫的效果[4]。依据2011年我国农村扶贫监测报告的数据,农村贫困户户的受益率仅占17.6%,这也反映了扶贫精准程度还不是非常高。(2)在精准扶贫中,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于为贫困户为提供无息或低息的贷款,但是在由于贫困户对这方面的支持并不是非常了解,真正参与其中的农户非常少,如此一来,该精准扶贫的方式和手段不能够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二)农村脱贫状况不稳定

农村脱贫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具体指的是由于市场变化、家庭原因等各种因素造成已经脱贫的农民又回到贫困线以下的问题。该问题在农村扶贫工作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甚至在部分地区贫困户返贫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市场变化为例,农村贫困户从事农业生产、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其收入,由此使得农户脱贫不稳定。如受到市场价格变化影响,如果洋葱、鸡蛋等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农户收入也会因此降低,甚至陷入新的贫困。

(三)精准扶贫机制不完善

精准扶贫工作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扶贫机制作为基础保障,即以“委托-”为基础,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公共性扶贫机制。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这一机制当中的问题也逐一突显出来,例如机制中各部门、机构等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权责不明或者履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又例如扶贫机制在监督体系方面,存在监督主体不明、监督实施不到位、监督渠道不畅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下,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对实现国家富裕、民族富强是不利的。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农村扶贫路径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现代社会农村扶贫工作开展及其效果的体现,需要依赖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需要进一步扶贫方法的优化。就此,以下则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农村扶贫的路径。

(一)以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农村扶贫

在农村扶贫当中,精准扶贫的开展首先需要进行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基于此,相关政府部门、机构应当从基层工作入手,依据农村排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等进行细致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相关政策具体将扶贫措施实施到真正的贫困户当中,实现有效的精准扶贫[5]。例如,将贫困户可具体分为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人口结构等形成的贫困户,针对这些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相应地实施低保、扶贫贷款等相关扶贫工作。此外,在确定扶贫对象的过程中,合理评价标准衡量农户是否贫困非常重要。因此,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农户的收入作为标准,而是以多元、自主性质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判,实现真正的贫困户识别,进而开展一区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扶贫,以上措施,均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要求。

(二)以群众为基础实现农村扶贫

所谓以群众为基础实现农村精准扶贫,主要是指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等需要坚持以群众为基础,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简而言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具体了解扶贫资源的利用情况,将广大贫困户所关心的利益问题、热点问题纳入到扶贫规划中来。就此,扶贫工作具体开展,可以通过村民会、评议会等宣传、听取广大群众的建议,让广大农村人口在了解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就精准扶贫进行自主参与、自主监督等[6]。由此,既是以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为指导,又充分实现了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当中,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到我国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为代表提出的关于贫困问题的解决战略,实际上均属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范畴。而该理论之下,对此以上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提出两点关于农村扶贫工作的路径,即始终则以实践标准、群众基础等为重点。

[参考文献]

[1]符悠悠.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农村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

[2]罗保华.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6.

[3]徐建飞. 乡村社会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