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4 15:23:50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1

全球化是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由提奥多尔拉维特在其《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演变成一个描述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特征的基本概念。全球化作为一种理论,马克思早有论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引起了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工具的大规模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转过来促进了工业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发展,资产阶级也越发发展了……资产阶级既然榨取了世界的市场,这就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各方面人士的研究。全球化亦被称作世界化或国际化是指地球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往,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可见,全球化具有:广域性,它包括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往而发生联系;规则性,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要依据国际通行规则;趋势性,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趋势。

全球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经济全球化最为人们所关注。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跨越国界的,通过市场经济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等。

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它既给世界经济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的历史性机遇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等。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有: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和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急于发展或使用外债不当,纷纷陷入债务危机之中;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加深了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的矛盾;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受到碰撞;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等。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全面认识、认真分析,审时度势地采取相应对策。

(二)全球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全球化对会计的冲击是全面的,影响到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和会计教育等各个方面。

1. 会计观念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会计人员对原有的强调稳定的、静态的、保守的、传统的一些观念要进行分析研究,有的观念需要更新,有的观念需要修正有的观念需要充实。适应全球化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树立现代会计观念。

2. 会计范围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会计范围在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使用,有些会计工作的内容被取代,或被简化,或被综合、集中,或被分散;与会计国际通行规则趋同进程的加快,为会计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扩大了会计工作的范围。

3. 会计规则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会计准则要与会计国际通行规则趋同,依据会计国际通行规则制定和修订我国的会计准则,并在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与全球化相适应,根据经济现实的需要,也需要制定会计国际通行规则未涉及的其他会计准则。

4. 会计教育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需要培养适应全球化的会计人才。对原有会计教育体系、培养会计人才的模式和培养会计人才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改革,以适应全球化对会计教育的需求。

5. 会计理论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会计环境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相应会计工作也在发生变化,这些为研究和发展会计理论开创了良好的基础。原有的会计理论,在中西会计理论的碰撞与交流中,将在以新的会计实践为基础的创新中,不断充实、更新和发展。

二、目标:跟踪国际前沿

(一)会计理论国际前沿的涵义

在全球化影响下,会计理论发展的目标是跟踪和达到国际前沿,即会计理论国际前沿。前沿是“防御阵地最前面的边沿比喻科学研究中最新或领先的领域。”®理论前沿是指理论发展至今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最前面的水平或领先的领域。据此,会计理论前沿是指会计理论发展至今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最前面水平或领先领域的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是一个发展过程,发展到当今时期已达到的水平就是所处的前沿。会计理论发展水平的高低,要分析其所在的范围,如一个单位、部门、地区、国家或全世界。因此,会计理论国际前沿是指会计理论发展至今在国际范围内处于最前面水平的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前沿或者说处于前沿的会计理论应具有以下特点:先进性,反映了在全球化影响下经济、科技、法制和管理发展客观要求所达到的最新水平;时代性,反映现在时期的与时倶进的要求;重要性,反映对各方面的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创新性,反映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创新成果;实践性,反映会计工作实际运行规律。

发展会计理论以跟踪国际前沿为目标具有一定的意义:(1)有利于与现时理论发展相联系,促进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的发展;(2)有利于与现时的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相联系,指导会计工作,为现实服务;(3)有利于与目前研究工作相结合提倡创新研究,把握时代性,研究前沿问题,提高会计科学研究水平;(4)有利于与当前会计教育状况相联系,更新会计教学内容,建设会计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二)跟踪会计“难题”、“热点”国际前沿

会计理论都存在已达到什么程度的前沿,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会计“难题”与“热点”问题,我们要跟踪这些会计理论问题是否处于国际前沿。

会计难题是在认识上、理论上、方法上、计算上和操作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难题的目的是去解决难题。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开始,是科学发现的起点。科学的发展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原有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入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如此反复,促使科学的不断发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①在会计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提出了各种会计理论难题。例如:常勋教授在《财务会计三大难题》©一书中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折算”和“物价变动(通货膨胀)会计”为国际会计三大难题。随后,常勋教授在《财务会计三大难题》基础上修订为《财务会计四大难题》,“金融工具会计”、“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核算”及“物价变动与财务报告”被称为财务会计四大难题③提出会计难题和解决会计难题,有利于发展会计理论,建设会计学科,指导会计工作,促进会计教育,培养会计人才。

会计界更关注会计热点问题。“热点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会计热点问题是在某时期引人注目的问题。例如:“会计热点是会计诚信这一话题”,“中国特色会计是一大热点问题”,“实证会计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于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问题,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管问题,关于会计诚信建设与职业道德问题关于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披露问题,关于会计监管问题,关于审计理论与实践问题等。”“就下面五个热点问题组织正反方进行了激烈辩论:会计到底为谁服务;会计信息失真是否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应以何为突破口;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最高要求还是基本要求;会计常在河边走是否难免会湿鞋。⑤

以上所述会计理论的难题与热点问题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其区别。相联系的方面,在内容上,基本上相同,难题也是热点问题;又不完全相同,热点问题不都是难题。但是,我们都需要跟踪难题和热点会计理论问题是否达到国际前沿。

哪些会计理论的难题和热点问题需要跟踪是否达到国际前沿即会计理论国际前沿问题,还存在各种认识。例如,王松年教授在《国际会计前沿》⑥一书中提出的会计理论前沿问题有:会计环境和会计模式、比较国际会计、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跨国公司的联营与合并、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物价变动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跨国财务报告的披露、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跨国财务报告分析、跨国公司的计划与控制、跨国公司的业绩评估、国际税收和国际转让价格、国际审计等。

选择哪些会计理论的难题和热点问题为会计理论国际前沿问题是相对的。依据选择的会计理论国际前沿问题具有先进性、时代性、重要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下会计理论问题可作为国际前沿问题的研究参考:①会计本质;

②会计监管;③会计准则;④会计国家化(中国特色会计)⑤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协调)⑥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规体系、⑦会计诚信;⑧合并财务会计报表;⑨外币财务会计报表折算;⑩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战略会计;©环境会计;⑩会计内部控制;5衍生金融工具会计;⑩会计研究方法等。对以上会计理论国际前沿问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如从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或从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等不同方面对会计理论国际前沿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

(三)科学跟踪会计理论国际前沿

在会计科学研究的评价中,有的评价已达到国际水平,但缺乏科学根据,实际上尚未达到国际水平。会计理论的难题和热点问题是否达到国际前沿要采用科学跟踪的方法,可供参考的方法有:

1. 以文献综述为依据

会计理论国际前沿是在原有研究水平基础上的向前发展,不了解过去会计理论已达到的水平,也就是不了解从哪里起步,也会把自己低起点的研究成果误以为已达到当今的前沿水平。要查阅专题研究的中外专业文献,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所达到的水平,以此为评价的依据和研究的新起点,真正进行国际前沿性的研究。

2.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和网络,搜集学术信息,了解古今中外,以便全面、系统认识研究对象;学习相关知识和规范,扩大视野,积累知识以便深入进行研究;沟通各方研究信息,掌握学术动态,抓住新因素,讨论研究新情况,深入进行研究,把握研究时机,及时提出研究新成果,跟踪会计理论国际前沿。

3. 建立跟踪和评价制度

会计的教学单位资料室和研究机构,可以建立会计学术档案,按论文、专著、教材和其它,分类别、国家、时期登记国内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国家有关部门或单位,可以建立会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标准,对各单位和部门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鉴定已达到的水平。

三、创新:面向国际水平

(一)会计理论需要创新

跟踪会计理论难题和热点问题国际前沿的目的是在此基础创新发展会计理论。创新是发展会计理论的灵魂。创新才能以新的理论树立新的会计观念,以新的理论发展会计学,以新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以新的理论推动会计改革深入进行,以新的理论发展会计教育。

会计创新的“新”,是相对于原有的理论而进行的比较。有的是全新的,原来没有的;有的是对原有的补充,或充实,使其全面;有的是对原有的修订,使其完善;有的是对原有的改正(改错、纠正、订正),使其正确;这些都是新的因素,都是新的表现,是一种创新。

在创新研究中,要明确创新的要求。面向国际水平创新,是会计理论创新的奋斗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客观的需要,按照逐步提高又要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创新的要求。创新的要求(或标准、水平),是创新研究相对性或层次性的体现。创新研究的层次或级次,一般可有:单位创新水平,在本单位历来没有而达到的创新水平;地区创新水平,在本地区历来没有而达到的创新水平;部门创新水平,在本部门历来没有而达到的创新水平;国内创新水平,在中国历来没有而达到的创新水平;国际创新水平,在世界各国历来没有而达到的创新水平。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要树立面向国际水平而创新会计理论的观念,从创新国家水平而逐步达到创新国际水平。

(二)开拓会计理论创新的途径

面向国际水平创新要从会计理论发展战略考虑,开拓会计理论创新的途径。

1. 从“大会计学”出发寻找会计理论新创新点。

会计学(大会计学)是各种分支学科集合的总体,按其对研究对象是否计量为标志划分为计量会计学与非计量会计学两大类。

①计量会计学亦称定量会计学,是指主要从定量方面研究会计工作规律的知识体系。计量会计学主要采用定量研究。会计定量研究,主要采用会计专门计量的方法和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与应用计量模型,从量的方面对会计系统的规模、结构、要素、程度、速度和范围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即侧重从量的方面建立计量体系(计量单位、计量行为、计量规范、计量信息系统和计量模式),认识会计系统,研究资金运动数量规律。计量会计学包括企业会计学、个体经济会计学、政府会计学、非营利组织会计学、专门会计学和综合会计学等及其各种会计分支学科。

②非计量会计学亦称定性会计学,是指主要从定性方面研究会计工作规律的知识体系。会计定性研究,是依据哲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采用会计专门定性的方法,从质的方面对会计系统发展变化的过程、关系、原因、趋势和相应的措施,以及会计系统的规模、结构、要素、程度、速度和范围进行的确认、记录、报告和管理,即侧重从质的方面认识会计系统,研究资金运动相关方面的运行规律。

计量会计学与非计量会计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在会计学总体上对会计学研究对象质与量的关系,在计量会计学的基础上拓展非计量会计学,非计量会计学又促进计量会计学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非计量会计学在不断扩张。将大会计学划分为计量会计学和非计量会计学,可以打破“纯”会计学的框框,扩大创新的视里予,从中选择会计理论新创新点。

2.从会计学边缘化出发寻找会计理论新创新点。

客观事物的联系性、复杂性和效用性,需要各学科的边缘化。边缘化是两种事物在某点上或某方面、某种性质上的相互溶合。会计学的边缘化是将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发展会计学的过程。会计学边缘化按学科融合的性质分有:

①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的结合形成《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会计与生物学的结合形成某种会计理论等。

②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的融合而形成《税务会计》,人文科学与会计学的融合,如会计学与文化学的融合而形成《会计文化学》,以及《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和《网络经济会计》等。

(三)会计理论创新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2

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体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现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到处可见的不同类型的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对大连、烟台、威海、青岛、连云港、上海、杭州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极大地制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当前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当前要系统研究东部沿海地区群众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东部沿海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三)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面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三、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沿海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给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3.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是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二)建议

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2.要重视广泛吸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攻关。重视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规模,加快体育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41-03

专题课程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对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通信技术专题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前沿课程,也是很多高校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对于研究生建立通信系统知识体系和掌握通信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1]

因此,有必要开展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运用和拓展,锻炼并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及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把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作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和目标。[2][3]通信专题课程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前沿课程,教学较为普遍,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

在国外,通信类专业基础课多以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其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高;理论教学多以专题报告和技术研讨专题的形式进行[3];实验环节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在学习通信类仿真软件和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课程设计任务。

在国内,通信专题课程多数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各自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而缺乏通信系统层面的讲述;且授课环节以理论授课为主,缺少与通信新技术匹配的实践环节[4],不利于学生对通信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掌握。而且,教学环节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如下:

(一)课程理论内容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授课过程中本科化模式严重[5],基础性内容偏多,而忽视了研究生课程更注重专业性和前沿性的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另外,学习内容偏重专业基础,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论知识不成体系

专题课程一般是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一个大的学科而言,研究方向很多,各个专题分属独立的研究方向,缺乏系统性。学生无法将各个独立的专题和整个学科系统地联系起来。

(三)研究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理论基础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脱节

专题课程90%以上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与专题对应的实践环节,课程的研究成分较少。因此,研究生的研究主动性没有激发出来,研究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6]

基于此,需开展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为例,要改变以往的以单纯经典通信理论教学为主或单纯进行新技术讲解而忽视整个通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忽略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其研究能力的锻炼过程的做法,而以数字通信系统知识框架为基础,采用专题授课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通信知识体系。同时,在各专题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进行扩展性教学,引入对应通信专题技术的发展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其对通信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实现掌握基本理论、了解前沿技术和实现关键技术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学习。

二、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根据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加大课程的教学训练强度。[7]因此在专题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学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上实现前沿技术与通信系统基本框架对接

改变以往专题课程中各个专题内容各不相关的情况,结合专业研究方向,形成一个主体系统。按照系统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将整个系统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引入各功能模块相关的前沿技术专题,让学生不仅了解到相关的前沿技术,也能够掌握该技术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形成系统性的授课内容。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以往的基础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开展专业性、创新性的培养。每一个专题都包括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等研究内容,形成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应用的专题内容。

(二)课程结构上将实践环节作为重要一环

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是采用纯理论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仅仅对课堂讲解的理论内容有所了解,而无法学习与专题课程相关的关键技术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在专题内容理论授课结束后,设置相关的关键技术的模型设计和仿真实现,并在课堂上交流和演示自己的实现方案,能让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紧密结合

在研究生教学环节中,教师多以讲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容易发挥。因此,在专题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引导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由教师根据专题内容设置一定的课题,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的仿真实现,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专题的知识体系专题授课模式研究和探索

结合我校教学指导思想,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需求和通信专业的特点,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为基础,学院开展了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主要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开展系统性教学

以数字通信系统知识框架为基础,建立基于知识体系的授课模式,并结合目前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开展系统性和研究性的理论教学体系。

1. 构建现代通信技术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

结合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数字通信实现过程,将理论授课内容分为: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专题、数字调制专题、无线信道专题、多址技术专题、分集和均衡技术专题等。基本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各专题的主要原理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以信道编码为例,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学习信道编码的意义、基本原理,以及在信道编码技术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线性分组码、卷积码和级联码的基本实现过程。具体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如图1所示:

2. 加强前沿技术研究扩展教学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将数字通信技术中的前沿技术融合到通信系统框架中。比如将喷泉码作为信道编码专题的前沿技术扩展,将协作通信加入到分集和均衡技术专题中,让学生在接收前沿技术的同时,能够清晰认识到该技术的特点、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各专题基本理论与前沿技术的扩展如图2所示:

以上两部分构成了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理论教学中,以教师授课,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引导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讲授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前沿技术。当然,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调整,也可以扩展补充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前沿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产生的一些相关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二)加强实践环节,开展研究型教学

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就不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实践环节是研究生教学中必要的补充。要将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实现作为课程的重要一环,开展研究型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理论和前沿技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为目标,设定前沿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实现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研学习,完成关键技术的实现模型设计和算法流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并与所学理论内容进行对照和验证,然后在研讨课上进行讲解和展示。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实践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三)创新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改变单纯以报告结课的评价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建立综合评价体制。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1. 将课程学习过程计入评价体系中

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每个专题学习后都要求学生设计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这既考核了学生对该模块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能够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将课外实践环节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一环

加强能力素质考核,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任选一个关键技术,按照设计的实现方案完成软件仿真。在加强方法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培养其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将学生作为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研讨环节中,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关键技术实现部分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将此部分作为课程考核体系的一部分。考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学习他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对现代通信技术专题课程进行教学研究探索。结合通信系统框架,将前沿技术融合其中,并对其关键技术加以软件仿真实现,让学生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前沿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性及其缺点,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前沿技术与通信系统的对接。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调研,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都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求,达到既掌握基本理论,又培养了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当然,专题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个别学生的研究方向是信号处理方向,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调整。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伟陵,牛凯.移动通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8.

[2] 杨林,刘念才.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和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23-29.

[3] 刘楠,申爱兵,赵韦仑.国外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0):248-251.

[4] 张莉萍.浅析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2):38.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11-02

哲学前沿类课程已成为国内很多高校哲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这门课程始终站在学术前沿把握当前哲学学科和哲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对当代哲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本理念以及主要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就课程本身涉及的内容而言,它不仅仅关注传统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更关注新形势下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驱动并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引发的哲学思考。不断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新问题,对课程研究内容与教学对象新动向的掌握并提出相应该的对策是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的重点所在。

一、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现状

哲学前沿类课程在国内很多哲学专业已开设数年,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也在逐步开展,当然,这一过程吸收了很多国外相关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尤其是欧美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对我们开展此课程建设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我们的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这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哲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不够

这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并加深学生对哲学自身的理解,即传统哲学理论的时代意义、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哲学内涵的拓展以及哲学与时展的内在关联等根本性的题。当下很多高校的哲学前沿课程的开设并未能真正对待上述问题的实际存在,课程的设计及内容仍脱离不开固有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束缚,最多将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的新现象、新理论放到已有的哲学理解范式中去理解,比如对当前出现的虚拟哲学、全球化哲学、应用伦理学等极具时代前沿性的哲学形态仍然用传统哲学的分类及分析方法对号入座,定性定派,忽视了新形势下的哲学的应用与实践性的维度,另外有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国哲学界的理论研究与中国实际存在的问题严重脱节”造成了对哲学前沿问题真正的“前沿性”把握不足[1]。

(二)对教学方法与实践的探索重视不足

关于当代哲学前沿课程建设全国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探索式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注意,即研究者过于强调对哲学前沿问题的理论内容探究,而对此课程应用哪些教学方法最为适宜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研究重视不足。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哲学前沿类课程的教学仍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对学生在何种程度接受这一课程缺乏互动式探讨,对诸如在哲学前沿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前沿意识与基础意识”、“问题意识与文本意识”、“主讲方式与互动方式”等事关哲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研究不足。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新媒体资源促进教学想长以及尝试使学生切身体验式教学等都要适当应用,从而有助于哲学前沿课程更加切实有效开展。

(三)教学内容缺少特色

哲学前沿问题课程的设置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果按传统的做法对哲学研究方向划分为中、西、马三大块来设定教学内容自然无可非议,但其中必然缺少对某一部门哲学或国别哲学的重视。历来研究西方哲学前沿问题的人毫无疑问会将理论关注点放到欧美哲学上,如果按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欧美哲学是作为“体系哲学”的“大写的哲学”与“元叙事”,向来以人类文化的中心自居,这一研究倾向已成为国内研究西方哲学的主流。在哲学前沿问题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体现明显。这样就极易忽视作为部门哲学如俄罗斯哲学前沿理论问题的发掘和研究,而俄罗斯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部门哲学有其特殊的理论论域和理论价值,亦是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对诸如俄罗斯哲学等重要部门哲学关注哲学前沿课程建设就是不完整的,可适当将其特色内容融入到本课程建设中来,从而促使学生们对这个课程有整体性的了解。

二、哲学授课内容与对象的新变化

哲学前沿问题课程建设应始终围绕体现时代性最为核心最具价值的学术问题展开,原有的哲学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另外,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以及对哲学前沿问题的关注方向已发生很大改变,如果教师不注重对授课内容以及授课对象新需求的研究和改进,那么很难适应当代哲学前沿课程的教学实践要求。

首先,研究者要跳出传统哲学授课内容模块及课程体系束缚,吸收更为新鲜与前沿的知识构成,并将其融入到本课程改革建设中。有学者已经注意到,“21世纪,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当代中国哲学走出了原先的框架和视野,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向:一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向;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转向;三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认识的转向”[2]。学者们意识到了新时期我国哲学研究方向的转换是值得赞赏的,关键是要将这一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的转换纳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进程之中,真正使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加深自己的理论休养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为日后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哲学前沿课程应当重点对诸如数字化时代的哲学思考、对全球化的哲学思考、对发展的哲学思考、对当代科技革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哲学思考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3]。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研究者应始终对时代性的哲学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与吸收,同时不能丢掉传统哲学理论的精华,将其融入到当代哲学发展的视野中。

其次,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大学生,大都属于“90后”群体,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和传媒手段,他们更能快速接触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理论,同时对学习哲学、理解哲学甚至研究哲学产生新的认识,哲学前沿课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找到学生关注的理论生长点,捕捉学生的哲学理解意识的转向,尤其学生对哲学发展的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理解倾向,引导学生从正确的非功利的视角进行哲学前沿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课程研究不单单从教师的讲解和对书本的学习中理解时代性的哲学前沿问题,更应当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师生间教学相长。另外也要注意到,我们的高等教育往往以就业率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指挥棒,学生们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往往对哲学前沿问题关注与重视不够,甚至“哲学无用论”等言论在学生中间蔓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抛开不必要的思想观念的干扰而单纯进行学习与研究也是在课题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哲学前沿课程建设的对策

鉴于以上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新教学内容的改变,针对当下学生接受哲学前沿课程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的相关学术领域,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应对哲学理论的前沿意识、问题意识以反思意识,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不拘泥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除理论教学外,应加强与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绝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教师的教学形式,更是一个开放与走出课堂走出书本的过程。比如,哲学前沿问题非常关注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问题,必然要涉及生存的反面即死亡问题,而涉及这一理论的教学如果把课堂搬到医院、殡葬机构、教堂、临终关怀处所等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死亡的历程,则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哲学前沿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课程教学宜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相关哲学前沿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提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对相关哲学原著的阅读,以“读书会”、“哲思论坛”等形式鼓励学生公开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在考核方式上将学生平时参与讨论的程度、公开表达自己见解的态度与理论水平或撰写相关小论文的理论层次等方面纳入到对学生最终成绩考核中,这样就丰富了课程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哲学教学的独白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构建哲学前沿问题研究领域。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哲学前沿问题课程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教材w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甚至对哲学前沿问题的内容以及关注重点都未能达成一致见解,哲学前沿问题课程开设更显得五花八门凌乱不堪。建设一门好的哲学前沿问题课程要明确课程内容所展现出来的具体的知识体系以及理论论域,要关注以下哲学发展出现的新动向:人工智能、虚拟哲学、网络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新儒家哲学、政治哲学、实践哲学、后形而上学等,它们越来越成为哲学新的理论生长点。哲学本身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哲学要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当然这更源于哲学研究者和哲学教育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2-0091-04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网站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网络学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如何建设既具有教育意义,又为受众所喜爱的思政类网站,已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全国高校十佳思政网——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网”为例,在分析高校思政类网站设计理念、传播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同行讨论。

一、 高校思政类网站的设计理念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影响不断扩大,从普通百姓到高层领导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获得所需信息〔1〕。思想政治类网站作为高校重要的网络教育平台,是全校师生员工了解时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素养的有效渠道,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2〕。目前,国内主要高校均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类网站或专题子网站,如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中国人民大学“创先争优促发展 十年腾飞跻一流”专题网站,南京大学“‘开拓创新求突破 科学发展建一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站”,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创先争优活动专题网”等。网站的“传者”主要为高校党政管理干部、政治辅导员等,受众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主,其传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网络评选活动中,有近百个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参评。从这些参评网站的介绍中,可初步归纳出高校思政类网站的设计理念为:与时俱进,弘扬时代主旋律;品味高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彰显学校特色。

鉴于高校思政类网站本质上的共通之处,本文以全国十佳高校思政网站——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网”为样本进行分析。西南交通大学旧版“前沿网”集思政网、新闻网、部门网三大功能为一体,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校园新闻,推荐理论成果,丰富校园文化。网站主要开设了“交大新闻”、“媒体交大”、“时政前沿”、“理论前沿”、“交大风采”、“交大人物”、“校史回眸”、“前沿影视”、“文化欣赏”、“电子校报”等一级栏目以及二十几个二级栏目,并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兄弟院校,教育部、四川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新华网、人民网等校外新闻媒体,扬华素质网等校内主要网站建有超链接。此外,受众还可通过“前沿网”主页链接直接进入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的网站。2007年,在由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网络评选活动中,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网”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思政类网站。可以说,旧版“前沿网”的设计就体现了“与时俱进,弘扬时代主旋律;品味高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彰显学校特色”的设计理念。

2010年1月22日,由我校新闻中心建设的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开通试运行。新闻网以“聚焦交大,报道交大”为宗旨,开设了“交大要闻”、“领导活动”、“媒体交大”、“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电子校报”等栏目。新闻网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网站系统架构,有利于向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更为丰富、及时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新闻网在栏目设置上与旧版“前沿网”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了大量信息的冗余,影响了信息传播效果。加之,随着学校发展,校党委宣传(统战)部应建立独立的部门网站,以便更好地开展对外宣传(统战)工作,为校园建设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校党委宣传(统战)部决定将旧版“前沿网”所承担的思政网、新闻网、部门网三大功能相剥离,将“前沿网”建设成为纯粹的思政类网站,以便更好地为基层党组织进行网络学习提供长效的平台和阵地。但鉴于旧版“前沿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版“前沿网”在色调、整体风格和主要元素等方面并未做大的变动,使新、旧版“前沿网”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新版“前沿网”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时政学习资料外,还重点建设了“理论争鸣”等栏目,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和思想交流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同时为了方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投稿还开通了在线投稿的功能。

“前沿网”改版的结果显示,西南交通大学在建设思政网站时越来越注重网站的纯粹性、思辨性、高雅性,同时又结合了学校的具体情况,彰显了学校的特色,更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政类网站的设计理念。

二、 高校思政类网站传播效果分析为了了解高校思政网站的传播效果,笔者以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中依据学生工作处及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统计资料,采用了等距抽样法,以寝室为单位,抽取了本科生党员150人,研究生党员50人,在学校九里校区、犀浦校区发放调查问卷①。随机抽取本科生党员15人,研究生党员5人发放深度访谈提纲作为参考和补充。

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本科生为149份,研究生为46份。同时,共发放访谈提纲20份,收回有效访谈提纲17份,回收率为85%。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对新版“前沿网”的“文化欣赏”、“理论争鸣”等栏目欢迎和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互动平台建设”等建议。

1.浏览旧版“前沿网”主要以理论学习为目的

问卷显示,有75.4%的学生(147名)“曾经浏览过旧版‘前沿网’”。由此可见,“前沿网”作为全国高校十佳思政类网站之一,在学生党员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也是新版“前沿网”得以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但学生党员浏览旧版“前沿网”的频率偏低,有近半数学生每周或两至三周才浏览旧版“前沿网”一次。超过九成的学生党员每天或两至三天上网一次,而坚持每天或两至三天浏览旧版“前沿网”的学生不足4%。

当147名曾经浏览过旧版“前沿网”的学生被问及“您浏览旧版‘前沿网’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时,32.0%的学生选择了“理论学习”,30.6%的学生选择“文化欣赏”,还有25.9%的学生选择“浏览宣传(统战)部网站”。

回答“您对新版‘前沿网’的满意程度”时,有54.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21.0%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15.4%的学生认为“一般”,还有5.1%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仅有3.6%的学生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党员对新版“前沿网”表示满意。

学生党员对新版“前沿网”的满意程度当问及“您最喜爱的新版前沿网栏目”时,有28.7%的学生选择了“文化欣赏”,19.0%的学生选择“理论争鸣”,18.5%的学生选择“前沿影视”,还有17.4%的学生选择了“时政前沿”。

在“请写下您最想说的一句话”中,不少学生党员希望“前沿网”越办越好,还有部分学生从网页设计、整体风格、栏目设置、内容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有19%的学生呼吁,应进一步完善互动平台建设,诸如在线投稿、留言板等互动性栏目,或开设专门的论坛栏目,供大家进行思想交流和探讨学习心得体会。学生们表示,如能完善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必将进一步提高网站的浏览量。而在依据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时,不少学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从传播效果理论和传、受双方的关系来看,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是不无道理的。

在调查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前沿网”传播效果的基础上,笔者又对国内知名大学思政网站的浏览量、留言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国内思政网站的总体传播效果是比较好的,在师生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互动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进一步改进。

三、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类网站传播效果的措施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类网站的传播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充分重视受众调查。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可知,多数学生党员对新版“前沿网”表示满意,尤为喜欢“文化欣赏”、“理论争鸣”等栏目,但浏览旧版“前沿网”的频率偏低,师生均‘呼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网络互动平台建设。据学校各学院师生反映,各学院的思政类网站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探讨症结所在,笔者深入学校土木、机械、电气等7个主要学院,实地走访了部分辅导员老师、学生党支部书记、普通学生党员等。结果发现,各学院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平台建设时,一般都参考了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等国内知名红色网站,并聘请了网站技术、美工人员进行网站建设和维护,但7个学院在网站建设前均未进行学院师生学习需求的系统调查。这种前期调查环节的缺失是影响网站传播效果的直接原因。

因此,进一步提高网站的传播效果,网站建设和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受众调查。网站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有充分了解、把握媒介特性,以完善的受众调研机制为基础符合学生需求的信息内容,才能真正规避上述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建成学生党员所关注、喜爱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网络学习平台。

(2)网站内容必须重视思想内涵、理论深度,坚持高雅性标准。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满足师生需求绝不等于要流于娱乐化、庸俗化。网上的新闻以及观点和评论,通常需具有广泛性,能令人为之折服。而多数网络传播,仅满足于扮演信息平台的角色〔3〕,这也是影响传播效果一个缺陷。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注重网站的思想内涵、理论深度建设,坚持网站内容的高雅性,才能真正获得好评。

(3)健全多元化表达渠道。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抗扰性使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4〕。缺失了受众的反馈意见,网络学习平台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要提高网站传播效果,还应建设读者评论、评分等多样化平台,利用留言板、在线投稿、论坛等栏目,为广大师生提供意见的自由、多元化表达渠道。

(4)注重科学的舆论引导。面对受众千差万别的言论、观点,网站管理者需要采取“议会式”的平等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地进行舆论引导,在最大化满足受众表达意见的需求和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平台教育引导功能之间寻找平衡点。惟其如此,才能逐步建立权威,形成品牌,而只有不断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形成校园文化的“软实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

总之,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从普遍意义来看,要提高高校思政网站的传播效果,重视前期受众需求调查,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意见自由和多元化表达渠道,科学地进行舆论引导是普遍适用的。

注释:

①抽取150个本科生党员样本的具体步骤为:(1)依据幢数、楼层数对7720间在用本科生宿舍编号:1、2、3……7720;(2)通过在用本科生宿舍总数(N)及抽取的子样本容量(n)确定抽样距离(k):k=N/n=7720/150=51;(3)在1——k中随机地抽取一个随机数(i),则第n个单位为抽中单位以后每隔k个单位为一抽中单位,即第i+k, i+2k,…,i+(n-1)k,直到抽满n个单位为止(k=51,n=150,i=5,i为随机确定);(4)确定150个在用本科生宿舍后,在每个宿舍的4人中随机抽取一名党员作为研究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如果所抽中寝室无党员,则该样本无效。抽取50个研究生样本的方法与此相同。

参考文献:

〔1〕黄鸣刚.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网络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9.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6

[分类号]N99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数据获取,采用主题检索形式,经过反复比较,参考若干比较权威的技术创新研究文献,并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确定采用T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OR(technological lnvcn-tion*)),在Web of Science的SCI、SSCI与AH&CH中进行主题检索,比较符合学术规范。检索时间跨度为2004-2008年。

研究所用的主要软件是CiteSpaceII,是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美籍华人陈超美博士开发出来的一种知识可视化计量软件,该软件可以在其主页(http://cluster.cis.drex-el.edu/-ccben/citespace/)上自由下载,免费使用。

2、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利用CitespacelI软件对所下载的5179篇文章进行文献共被引(cited document)分析,运行结果显示网络中有304个节点与l 321条连线出现,并且形成形象化的“聚类面积”;另外,启动CiteSpaceII中作者关键词与出现频次功能,图谱的各文献聚类中会进一步显示各共被引聚类文献的施引文献出现的关键词,见图1。

某一研究领域作为知识基础的被引文献与作为研究前沿的施引文献,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生依附。对于知识基础的内涵而言,可从被引文献的中心度、被引频次等角度进行解读;相应研究前沿的研究主题可在代表性被引文献解读的前提下,从施引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内容剖析,相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而界定。

2.1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根据核心知识群中关键节点论文和施引文献关键词,对这个研究前沿的内容和特点做如下概括:以演化理论和知识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创新系统为条件,以企业及产业联盟为主体,形成从机会来源、研发、产品到扩散的技术创新链。

在这个核心知识群内,存在10多个关键节点论文,如纳尔逊与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和格瑞特的《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等,是这一研究前沿的主要知识基础。同时,从这个知识群的施引文献中提取出若干关键词,作为核心知识群的内容分析与术语标识。

这一研究前沿知识基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两个主要理论:①演化理论,其代表性著作为――纳尔逊与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被引频次为43,中心度为0.09。纳尔逊等在著作中,提出经济变迁的演化思想,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其在提出惯例、搜寻、选择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惯例化行为是产业分析的微观基础,企业间的竞争是产业演化的动力思想。②知识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核心知识群的一个关键节点论文――格瑞特的《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被引频次为17,中心度为0.01。在假定生产的知识需求与知识特征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一个集成知识的制度,探讨了企业集成专家知识的协调机制。

这一研究前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成为企业技术创新链的社会条件。其代表作是弗里曼的《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被引频次为23,中心度为0.08,该著作是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名著。弗里曼根据日本的经验,首次提出并阐释了“国家创新系统”学说,其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本质和各个层次的分析,指出技术赶超不只是个别技术的赶超,而是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和赶超,依赖于国家创新系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集成能力、集聚效率和适应性效率。

这个研究前沿的中心内容是以企业及产业联盟为主体,形成从机会来源、研发、产品到扩散的技术创新链。其涉及到的主要关键点文献有:①斯彻勒的《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机会与专利发明的结果》,被引频次为13,中心度为0.06。该文论述了企业规模与专利及发明、企业规模与国家环境政策、市场结构与技术机会及技术绩效、市场结构与技术变迁、市场集中度与创新等问题。②艾森哈德特的《动态能力:它们是什么?》,被引频次为23,中心度为0.04。该文重点集中动态能力与更广泛的资源基础观的企业问题,提出动态能力是一组具体过程,譬如,产品开发、战略决策制定与联盟。

核心知识群“以演化和知识理论为基础的创新链”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1所示:

核心知识群的研究内容中,代表性的被引文献主要体现演化经济学、企业知识理论、国家创新系统、动态能力、架构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生命周期等思想,同时,表1所示施引文献中出现了创新、研究与发展、产业、企业、知识等代表性关键词,由此可以推断,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演化和知识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链”方面。

2.2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由图1可知,以“核心知识群:演化与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链”为中心,经由若干关键节点论文的中介作用,在附近衍生出若干小聚类迭加而成的“次级知识群”,这是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进一步延伸。

2.2.1 次级知识群1: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

在显现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l中知识基础的被引文献,突出的内容是对国家创新系统深化发展的新见解:创新三螺旋。其代表作是提出“创新三螺旋理论”的艾茨科瓦茨的著作《创新动力:从国家系统与“模式2”到大学一产业一政府关系的三螺旋》,被引频次为8,中心度为0.01。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针对研究体制,比较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可替代的模式。

次级知识群1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及相关创新能力。涉及到的重要论文有:①伦德瓦尔的《生产、创新与竞争力构建的国家系统》,被引频次为11。首先,该文说明了国家创新系统慨念的出现与扩展;其次,从生产结构与创新及竞争力构建结合方面,描述了国家创新系统奥尔堡版本的演化;再次,讨论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挑战。②普拉哈拉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被引频次为23。普拉哈拉德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鉴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有三:①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②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③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性。

次级知识群1“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创新、研究与开发、企业、产业、动态能力、吸收能力、成长等施引文献的关键词以较高频次

出现,可以推知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方面,同时,绩效、产品开发、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等关键词的出现,可做为该知识群所密切关注的“知识域”。

2.2.2 次级知识群2: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研发与创新

次级知识群2中,构成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研发与创新”主要代表作是:巴尼的《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被引频次为43,中心度为0.03。巴尼基于企业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不可流动的与稳定的前提下,认为企业资源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头,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潜力的四个实证指标是价值、稀缺性、可模仿性与可持续性。这个研究前沿被引文献的主要关键词,如表3所示:

巴尼的企业资源观的思想属代表性研究内容,另外,表3中创新、研究与发展、产业、企业、基于资源观等代表性关键词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研发与创新”方面。

2.2.3 次级知识群3: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合作创新与企业成长

次级知识群3中,体现研究前沿的首要内容是国家创新系统,其中深入探讨国家创新系统的有两篇代表作:①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概念与开发工具》,被引频次为35,中心度为0.36。该文认为创新系统慨念产生已有20余年,并在今天的决策者与学者之间广泛传播。该文还探讨了这一概念如何与为何产生,主张进展的关键是更好地理解作为创新基础的知识与学习,理解不同的创新模式之间如何相互补充,找到具体国情的支持。②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个比较分析》,被引频次为13,中心度为0.01。该著作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并明确指出:创新是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的复合体制,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在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并且研究了大学、政府、企业在新技术生产中的作用。

次级知识群3“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合作创新与企业成长”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4所示:

次级知识群3中的被引文献,伦德瓦尔与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等的被引频次与中心度处于突出位置,并且,表4所示创新、合作、成长、企业、产业等代表性关键词出现,这说明其研究主题为“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合作创新与企业成长”;另外,技术、知识、扩散、创新系统、可再生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其亦是该知识群所关注的前沿所在。

2.3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图1显示,除“核心知识群”延伸而出的“次知识群”之外,周围分散着一些“边缘知识群”。它们虽然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但是属于值得关注的创新研究前沿的生长点。这三类知识群构成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核心一衍生一边缘”三个层次格局。

2.3.1 边缘知识群1:行为医学与人口质量边缘知识群1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主要有艾然博格的《如何评估诊断标记测试――氟美松抑制试验的上升与下降的经验》,被引频次为1。边缘知识群1“行为医学与人口质量”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边缘知识群1中,行为改变、信息、医学、人口、质量等关键词出现,结合主要被引文献的内容,说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行为医学与人口质量”方面。

2.3.2 边缘知识群2:工程设计与工程教育 边缘知识群2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主要有何弗的《反现代主义:魏玛与第三帝国的技术、文化与政治》,被引频次为2。边缘知识群2“工程设计与工程教育”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6所示:

由6可知,边缘知识群2中,工程教育等关键词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与前沿主要集中在“52程设计与工程教育”方面的问题。

2.3.3 边缘知识群3:生态毒理学与微污染物处理技术 边缘知识群3中,作为知识基础的主要文献有莱恩尔特的《瑞士农民从再循环人类基因营养中如何认识肥料》,被引频次为1。该文对467个瑞士农民进行邮件调查,研究接受尿样为化学产品的情况。研究认为,信息与早期利益参加者,对于成功的技术转移是至关重要的。边缘知识群3“生态毒理学与微污染物处理技术”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7所示:

边缘知识群3中,被引文献内容及表7所示废水系统比较、循环、生态毒物学危险评估、微污染物质等关键词的出现,说明该知识群的研究问题主要关注在“微污染物质处理”等方面。

2.3.4 边缘知识群4:新型临床检验与诊断 该知识群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主要有萨迟尼的《膀胱癌诊断中调聚物的适当量》,被引频次为2。边缘知识群4“新型临床检验与诊断”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8所示:

边缘知识群4中,通过对被引文献内容的理解,另外,表8所示蛋白质组学化验、诊断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主要研究主题与前沿围绕着“新型临床检验与诊断”等问题。

2.3.5 边缘知识群5:胚胎干细胞与基因技术 边缘知识群5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有古顿的《从喂养蝌蚪肠上皮细胞提取的核开发能力》,被引频次为11。边缘知识群5“胚胎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9所示:

由表9可知,边缘知识群5中,胚胎干细胞、胚泡、杂交细胞、重组等关键词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与前沿主要集中在“干细胞与细胞重排”等方面。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7

[关键词] 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8- 03

1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 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

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 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笱芯糠椒ǖ幕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 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

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 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 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 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d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 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 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

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 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

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

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 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网络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包括:①语义特征的抽取转换。语义转换及概念特征生成、概念映射匹配算法分析。②网络信息的聚类与分类方法。Web文本信息的聚分类、本体的聚分类、语义聚分类分析。③基于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④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聚类。舆情信息聚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凝聚层次聚类。⑤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分类。舆情信息分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分类算法。

舆情采集与处理的功能实现及评测。包括:①原型系统的功能和开发平台。②舆情采集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数据选取和测试指标、URL与主题相关性判定算法测试、舆情采集应用分块方法的效果测试。③舆情信息聚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④舆情信息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8

二、前沿问题之“前沿”确立的维度

前沿问题之“前沿”的确证应基于一定的划界标准,明确从哪个角度来看该问题或该对象属于“前沿”,即是什么(或谁)的前沿。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抽象地讨论“前沿问题”。前沿问题之“前沿”的确证,应考虑其不同的归属维度。

(一)时间维度

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而不同时代往往又具有不同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即所谓的“时代问题”。前沿问题的时代性使前沿问题有了古今之分、新旧之别,但总归是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热点问题。从时间的维度纵向分析,所谓前沿问题,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热点问题,其之所以成为热点问题,正是其前沿性、紧迫性的体现。无论从学科的角度还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热点问题都不容回避。热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问题,是因为其处于时代(可以是学科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社会实践问题的思考与回应)的前沿,导引着研究前进的方向。学科的发展与完善、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总是伴随着一系列时代问题的提出(出现)、探索和解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也是人类不断探索、解答时代问题的科学史(这里指广义的科学)。就前沿问题的本质而言,是不同时代人类认识过程中面临的特定矛盾或诸多矛盾的复合体。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矛盾论的观点,任何事物总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同样也兼具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所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之所在,此类问题也即所谓的核心问题。因此,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兼具有核心问题的意义,即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样,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前沿问题或热点问题,正是由于其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外显。同时,诸问题与问题的各个方面又具有内在的规约性,因此,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与核心问题并非是非此即彼、绝然不同的,只是不同时代、不同主体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如果人为夸大二者的区别、割裂二者的内在联系,只能造成更多的混乱,对问题的解决毫无益处。

(二)学科维度

学科的本意是指特定的“知识门类”或“知识领域”。提出划分前沿问题的学科维度,在于强调“学科范式”对前沿问题的规约意义。科学活动一般要基于一定的学科立场,特别是对一些相对成熟的学科而言,这一学科立场类似于库恩“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所捍卫的“范式”。同样,理论的本意是自由、公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恪守学科立场则是学术自由的前提。学科知识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多元化,但不等同于学科的“概论化”或“泛化”。成熟的研究或学科必须恪守一定的学科立场,这也就是学科分化的意义与价值。如果研究所根植的学科立场尚不明确,说明其学科发展尚不成熟,学科建制还处于初创阶段。基于学科立场,才会有专业的分化,研究才会有专业与业余之分,对学术自由才会有所规约与限制,避免学术中的“放纵”与“信口开河”。同样“,一门学科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让人视为达到了最后的独立,因为只有其他科学没有研究的那类事实成为它的研究对象时,它才有理由独立存在”〔1〕。就教育研究而言,教育研究学科立场的缺失使教育研究者成了高明的教育“郎中”,成了挑毛病、提对策的“专家”。恪守学科立场是培育学科独立思维、捍卫学科自治的必然要求。从事教育研究、发表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必须恪守独立的教育学学科立场。从学科的维度来看,由于各个学科关注的焦点(发现、面临不同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科使命不同,因此,可以区分不同学科的不同前沿问题,即针对实践中的同一前沿问题,不同的学科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立场进行研究。就学科的发展而言,前沿问题是学科的生长点,前沿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科获得突破性进展,在学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因此,学科前沿问题既可能是学科自身建构中的问题,也可能是学科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问题中的突破。前者意味着学科科学范式的发展,以“科学革命”为表现形式;后者则是“常规科学”阶段学科实践价值的突破,是对研究对象实践难题的解决,这一点对应用学科而言尤为明显。二者都体现了研究活动的价值,都是学科学术知识的重大突破,前者是学科“科学知识的增长”,后者是“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前沿问题既有“学科前沿”,也有“实践前沿”,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内在相通性。就概念的内涵而言,理论与实践本是哲学中相对应的概念,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以教育研究为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具有价值的内在通约性“,离开了实践,理论不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也失去了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理论与实践是双向互动的,教育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可以是为优化实践、解决实践困境而确立的“教育前沿问题”。

(三)主体维度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不外乎两类,“创造价值”与“追求真理”。这样,人(人类)才能既活得“满意”,又活得“诗意”。人是实践的主体,不同的实践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规约着不同主体对不同客体属性的追求。依据主体的维度,作为客体的前沿问题既可分为前人的前沿问题、当下人的前沿问题、后人的前沿问题;又可分为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主体的前沿问题,即地区的、区域的、国家的、世界的前沿问题。这样,前沿问题也就有了不同的范围,有了地域上的大小之分、人群上的寡众之分、历史中的古今之分。因此,所谓教育的“‘前沿性研究’,首先应适应于本国教育的主体问题域”,这样,“不同的国家也就可能有其各自不同的前沿性研究”〔3〕。同样,伴随着学科的发展与分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学科主体,不同的学科主体一般恪守不同的学科立场。学科立场一方面如叶澜教授所言,是“学科研究主体确立的,观察、认识、阐明与该学科建构与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4〕;另一方面,就某一既定的学科立场而言,其与研究主体的知识背景、研究旨趣相比,同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无论研究者先前的学科和知识背景是什么,只要他想从事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被某一特定学科共同体所接受,就必须遵守该学科的基本信念、恪守学科规范。正如库恩强调的“,科学家必然在一个明确的概念框架内发现自己的思想”。以学科范式为规约,不同的研究者逐渐分属于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也就出现了库恩所提出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在学科范式的规约下,不同学科主体的分化就会引发(发现)不同的前沿问题,也就出现了各个学科的前沿问题。当然,从人类群体角度来讲,所有的前沿问题都规约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之下。

三、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辨

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教育学的语言必须具有可理解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研究也是一种交流活动。明晰语言概念的意指是必须的,但不应像解剖蚂蚁一样刻意、牵强地肢解概念,主观臆断夸大概念间的差异。主观臆断夸大概念非但不能起到明晰概念的作用,反而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与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中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明晰彼此意指的异同。

(一)教育前沿问题与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

教育前沿问题不等同于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要区分教育前沿问题与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就要明确“研究教育”与“教育研究”二者的区别。要区别二者,又不得不提及“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区别。跨学科与多学科的区别在于“,多学科研究是一种学科中心或者方法中心倾向,限于各个学科从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用自己的一套计生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某个层面或某个侧面”。而跨学科研究是从问题出发,“从对象本身的具体丰富性出发,立足于问题,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将原生并分散于其他各学科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组织成有机的方法体系来解决问题”〔5〕。这样看来“,研究教育”是对多学科共同关注“教育前沿问题”这一研究现象的描述,并非是客观存在的、相对独立的特定研究活动或学科研究;而“教育研究”则是基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以学科化了的教育中客观存在的“实质对象”,即以教育的“形式对象”〔6〕为出发点,用教育学的逻辑框架对该问题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干预等。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多学科研究”并非一种特定的研究范式或取向,而是对一种研究现象的描述,而“跨学科研究”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或取向。其次,明晰教育前沿问题与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二者的区别,就不得不提及“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的区别。有关此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石中英教授曾有过详细的论述〔7〕。“教育学问题”与“教育问题”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一,问题的发生不同。“教育学问题”一般是由教育学学者基于一定的学科立场(教育学的各分支学科)提出来的;“教育问题”则主要遵循教育实践的逻辑,属于实践范畴的问题。其二,问题的指向不同。前者主要是指向教育认识领域的理论问题,后者则主要指向教育实践领域的实践问题。其三,解决问题的目的不同。前者的解决并不直接回答实践中的问题,主要遵循理论建构的价值取向;后者则主要服务于实践,以优化教育实践为直接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教育前沿问题”并非尽是、仅是“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教育研究前沿问题的确证应以教育学学者的实践介入为前提。再次,“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又有内在的通约性,过分夸大二者的区别,也就割裂了“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价值的通约性,忽视了“教育实践”中的前沿与“教育学”、“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回应。因此,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不仅包含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狭义的教育学学科前沿,同样也包含教育生活中的实践前沿。作为教育研究“实质对象”的教育客观现象中的前沿问题,同样也可以是其他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

(二)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与教育学的前沿问题

“教育研究”与“教育学”同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与“教育学”的前沿问题二者的关系亦然如此。首先,无论是“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还是“教育学”的前沿问题,二者都是针对教育而提出的,都属于广义的“教育学问题”。在此意义上“,教育学”和“教育研究”二者是对等的概念,只是提出问题、表征问题的方式不同。如人们日常提及的“搞教育学”与“搞教育研究”,二者在此意上是一致的、互通的。无论是“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还是“教育学”的前沿问题,都是也必须是“关于教育的问题”。其次,从学科立场的角度来讲,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都属于“教育学的问题”。同样,这里是说“教育研究”不等同于“研究教育”,只有教育学学者在研究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才能称为“教育学问题”,而其他领域的学者在研究教育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则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学问题”。教育学问题是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学学者提出的,解决教育中的“教育学问题”则是教育学学者的使命。再次,从学科构建的角度来讲,教育研究的问题又不仅仅是教育学的问题。这一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从教育研究的使命来看,教育研究兼具优化实践和建构教育学理论的双重任务,因此,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既可以是回应实践的教育实践问题,也可以是构建、完善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教育学问题(如元教育学及科学哲学的问题)。前者是关涉实践范畴的问题,后者则是隶属于理论范畴的问题。因此,简单地将教育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概念化为“教育学的前沿问题”,否认其“教育前沿问题”的意义,实属不严谨的做法。其二,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需要教育学学者进行跨学科研究,同样需要不同学科学者共同进行“多学科研究”。因此,教育研究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学科或专业学者共同面对的实践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并不仅仅是教育学(或教育学学者)单独面临的问题,只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立场不同而已。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9

长期以来,边境城市建设还未能统盘考虑,诸城市之间还未有合理明确的地域分工,边境城镇的直接腹地,由市、县、国营农场、森工局林场等条块分割的体制构成,地方利益的倾向,各自为政的开发方式,使边境城镇各项事业规划和建设发展难以协同并发挥整体效应;由于边境地区开放较晚,开发层次较低,加之多年处于边防前哨为国际重镇,致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落后,边境城市实力较弱,一般均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各城急功近利,忽视城市性质的深入研究,致使多数城镇发展方向雷同,诸如“口岸城市”、“商贸城市”、“农副产品加工”城市等。

问题之二:城市规划与发展单纯注重经济效益

当前许多边境城镇在规划与开发中单纯追求容积率和聚集效益,不是见缝插绿,而是见缝插针(房),眼前虽然利润可观,但人居环境差,城市交通对策等大城市问题提前在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小城市)出现。

问题之三:重开发区轻老城区

尽管出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等良好的愿望,不少边境城镇纷纷脱离老城区避建边境经济合作区,致使老区规划建设脱节,开发区热问题不少。

问题之四:影响规划的不定性因素太多,规划人员进退维谷

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边境城市规划与发展在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数量与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从多的不定性,作为计划的继续和深化的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已不复存在,按传统规划模式规划人员难以搞出既令地方领导满意,双能通过专家评审的规划方案。

问题之五:缺乏城市特色

近年来边境城镇的建设一哄而上,在缺乏城市设计与风貌景观总体规划控制的情况下,千楼一面众城一面的现象大有一发展不可收之势,边境城市缺乏特色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创造陶冶居民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问题之六:技术落后,规划方法陈旧

由于,缺乏设备、资金、人才等因素,致使边境地区规划在理论、方法、技术仍沿用50年代以定性设计为主的状况,已远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急待解决。

问题之七:规划缺乏民众参与

当前边境地区城市规划基本上属于领导与专家规划,以人为主题的规划思想在边境地区刚刚传播,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城市规划意识差。

问题之八:忽视对应国家对应城市的研究

知已知彼能战而不殆,但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对对方城市的必要了解,因此不利于与对方城市取长补短的发展有机联系。

问题之九:缺乏对国外边境城市规划的系统研究和引以为戒

国外边境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为我国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所借鉴,但目前掌握资料少,难以借鉴参考。

问题之十:土地基本无偿使用与土地有偿使用的盲动性。

当前沿边开放地区城市土地基本上所处于无偿使用状态,城市用地分等定级和控详工作普遍尚未全面展开,但土地有偿出让“试点”工作却已纷纷开始,土地的有偿转让已出现很多问题。

二、背景考察

长期以来,我国沿边地区作为边远地区,受国际关系,方针政策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远离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其经济发展未能与全国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受“打完再建”思想民影响,投资甚省,边远成为沿边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人才奇缺等使沿边地区大部分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国家每年需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帖。沿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下。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沿边各地区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和正常化,使沿边地区成为与我国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开放门户相对应的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交往、国际交流的地域和口岸。使边远这一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使沿边地区、城市同沿海地区、开放特区一样,成为我国大陆最具开放开发潜力、发展力的区域和城市。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分析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规划目的计划的深化与继续合理布局项目,主要为生产服务――贯彻规划(贯彻规划原则与国标)与计划相辅相成既为吸引外资、经济发展服务也为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研究型规划(研究预测疏导综合发展问题)

规划背景影响因素单一性、封闭型复杂性、开放性

把握因素的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

对象主体政府与官员除政府官员外,新增房地产商、企业家等

城市建设投资渠首国家投资(目光向上)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还有外商投资(目光上下、内外结合)

土地利用制度主要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有偿使用

规划核心内容行政手段为主注重综合性的超态规划

规划措施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社会手段并重

沿边地区城市发展的动力由比较单一的戍边、开发边境资源的据点向比较多元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境贸易为导向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大通道的建设、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口岸的全方位开通、沿边开放城市的建设等方向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沿边地区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仅就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由此可见,沿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沿边地区及城镇的超常规发展而面临着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系列问题,须适时提出新对策。

三、对策思考

对策之一:我国边境长1万多公里,边境城镇建设发展的个性大于区性。地域性即是边境城镇得以存在、发展的个性。

如以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为例,强调宏观的区域分析,应着眼边境地区开放地区对内与全省、东北经济区、全国,对外与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世介经济地带之间的宏观地域关系,摸清边境城镇的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特点与优势,如边境口岸城镇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有陆路、水路之别,陆路中双有铁路、公路之分,其历史基础与现状态势、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与口岸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对比等分析论证,才能明确口岸城镇的地域分工,邓其在不同层次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及应该承担的任务,明确其吸引与辐射的腹地,为合理确定或调整口岸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及其总体布局提供切实的区域依据,为口岸城镇开发、建设在南联北开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因时制定,进而避免与诸多口岸城镇在发展项目上雷同或一哄而上,避免造成盲动的损失。

对策之二: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妥善处理好边境城镇发展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为中心,创造市场发育的规划软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双要节约土地少占良田,还要积极控索土地及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边境城镇规划成为边境城镇成长发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指南书和科学兰图。

其次,要为边境城镇居民和到边城从事经营活动的客商规划创造一个工作、生活、游息都方便、舒适的空间环境,以不断满足边城人民随着边境城镇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点、线、条、块、面有机联系的绿化生态系统,从而使边境城镇成为能予防减少和克服环境污染、促进边境城镇和区域经济、技术、生态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健康城。

对策之三:强调规划与发展的整体性,重视协同好老区和新区的关系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边境城镇在老区改造和开发区(实质是新区)建设上都存在着新问题,老城区挖潜改造的潜力和步伐与新区拓展应因地制宜按着《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准绳,切忌盲动,应以老城区改建为依托,适当开发新区,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避免新的条块分割的产生,也减少土良田的占用,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

对策之四:突出强调弹性,适应多变性

强调弹性规划与设计,处理好影响边境城镇发展的多情景问题,是边境城镇规划适应并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边境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变化着的不定情景,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再如双边国家价值观不同、将导致对合作与开发认识上的难以统一,开发问题单方难以确定,因此这些变化对规划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强调弹性设计,是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倾向,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境城镇规划在人口、用地规模的预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等方面,应充分贸有余地保持活性,尤其是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以综合区替代功能区,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项目难以确定,需要滚动发展,从而既能满足现实建设需要,又有为远期、远景的发展奠定规划软环境,而且能增强边境城镇在国防等方面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边境规划期限与实施程序上,应灵活贯彻《城市规划法》及有关子法,规划不一定绝对按10年、5年、近期考虑,而是按目标体系的展开,因时制宜分期滚动实施。

对策之五:因地制宜,创造边境城市特色与风貌

着眼边境城镇所在的微观地域,处理好边境城镇的规划、发展、建设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条件等的具体关系,因地制宜,挖掘文脉,继承和发扬光大已有优势;进一步创造边境城镇的特色和景观风貌。

对策之六:强调科学性、加强技术进步

加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运用现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和定性与定景相结合的方法,是边境城镇规划科学化、合理化的有效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手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在信息储存、统计分析和辅助设计等方面有了新开拓边境城镇规划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演技榔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丰富我国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提供实证。为此边境城镇规划,首先要在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建立边境城镇规划设计、管理、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

应在实践中控索和总结一套适应边境城镇发展规律的实际操作方法,丰富和完善边境城市规划工作系统,以满足边境城镇规划为市场经济发展超前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及时的反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有关因素对边境城镇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充实、完善、提高边境城镇规划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以过程规划和跟踪规划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应构造边境城镇规划的方案库,应强调多方案比较和综合平衡,以优中选优的原则适应多情景因素变化和有备无患观点。

对策之七:建立民众参与机制,创造参与环境

多创造民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民众参与强化社会民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边境城镇规划至关重要,世界许多城市的调查表明,若市民存在较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则规划实施在组织管理上将十分顺利,反之,则给规划及实施带来麻烦,甚至会拖延或阻碍规划目标的实现。

强调公共参与,发挥共众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普遍性的需要,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到“公众主动参与规划,规划必须公众参与”是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迫切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和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边境城镇规划的意识,应注重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规划决策和规划编制者应进一步扩大边境城镇社会先遣队是层及热心边城发展的海内外人士的公众参与面,采取协商对话等多种途径主动接纳公众的参与;其次,应贯彻《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规划透明度,形成宽松和谐的规划环境,激发公众的主动参与精神;第三,应普及城市规划科学知训,使公众自学更新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未来观念、深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参与的科学性。

对策之八:强调宏观与微观对接与对等,主动为开放服务

强化对接性,是适应边境城镇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要求,适应双方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长远需要。

首先应是宏观战略上的对接。沿海特区和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圳与香港对接,珠海与澳门对接、厦门与台湾对接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取得惹人瞩目的成绩。因此编制边境城镇规划,应首先考虑我方边境城镇和区域所面对的对方城镇和区域的发展态势和战略,如绥芬河等边境城镇所面对的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确定了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为目标的“大海参崴规划”,因此在编制绥芬河市总体规划时,如不考虑与之对接的战略,则难以从地域综合协调的角度谋划绥芬河市的外向型经济建设与发展。

其次是微观建设上的对接。俄罗斯非常重视边境城镇的建设,黑龙江省黑河、抚远、饶河、虎林等市、镇结应的俄罗斯城镇在人口规模、城镇建设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我方,这是涉及到国家形象的大问题。因此从国格心理角度出发,我方的边境规划建设水准起码与俄方边境城镇相对接、对等,可见加强边境城镇规划的微观对接研究,对提高我省边境城镇的景观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策之九:强调借鉴性,以国外边境城镇规划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边境城镇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经历,为我国边境城镇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避免走弯路,应在充分的比较和借鉴中探索一条具有沿边地区特色的城镇规划模式。

例如,美――墨边境地区已形成一个潜在的、爆发性的国际性城市化地区。美――墨边境成对的城市中心或“孪生城市”的增长,被称为“国际化共性现象”,是典型的沿边城市的增长到一定阶段后,边境地域逐渐一体现化且已加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在此过程中边境城镇既发挥着积极作,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以便超燧指导我方边境城镇与对方边境城镇“共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科学预测边境城镇的未来提供研究背景。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10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学科,主流的网络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必须随之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便与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是谢希仁教授于1983年首次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1995年以后,通过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原理部分放到本科生教学中,称为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则定位于该课程的高端部分,称为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本科教学主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结构的概念,更加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我们采取了国际上通用的分层教学模式。经过本科阶段对网络知识的初步学习,大多数研究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讲述相关的技术原理,侧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构建了网络高级技术专题、网络基本设计原则、网络实践教学和论文阅读研讨写作的研究生高级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将研究能力培养前置到课程学习阶段,构建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研究生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新模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进而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1 教学内容组织

当前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作为核心课程,按照传统的分层体系结构组织,但讲授过程中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比本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有很大提高;另一类是作为选修课程,主要设置一系列的前沿技术专题讲座,由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人员组织论文讨论。

上述两种授课模式各有优缺点,按照分层体系结构组织的讲授模式能够帮助研究生更加系统地把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核心问题,但由于大多数研究生本科阶段已经按照该模式学习过计算机网络课程,因此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按照分层模式系统地讲授一遍课程内容在课时安排上也难以保障。按照前沿技术组织专题讲座能够帮助研究生迅速把握本专业的热门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但该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课程内容的组织缺乏系统性,难以帮助学生把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并且,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新技术大多为英文文章,对于刚入学的硕士生而言,多数人并不具备短时间内阅读大量英文文章的能力,因此盲目按照前沿技术方式开展课程教学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国内也出现了多个围绕研究生计算机网络教学开展的改革创新,它们大多与所在学校的教学特点密切相关。我们在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具体特点和培养要求,设计了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网络高级专题和网络设计原则等内容;实践教学则包括课程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进行课堂及论文研讨,从而注重培养研究生对计算机网络核心知识、核心原则和前沿研究的了解与掌握,锻炼其利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理论教学

高级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研究生完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关键问题、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技术。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授课教师能够尽量避免相关教学活动与本科先修课程的重复,以便开拓新领域、学习新方法。结合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我们设置了理论教学内容,见表1。

在课程设置中,首先较系统地综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便帮助研究生陕速回顾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由于当前跨专业、跨学科报考研究生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差异性明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能帮助这些学生尽可能弥补专业知识上的差异,使后续高级专题的教学更加易于开展。

随后,围绕应用层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网络管理与测量等计算机网络的高级专题开展教学,重点讲授这些专题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核心思想以及核心技术等,帮助研究生提升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这些专题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突出当前的一些前沿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强调其中涉及的网络基础知识和原则。

再次,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对计算机网络当前研究热点的了解和把握,专门设计了一章网络新技术专题,重点介绍数据中心网络、软件定义网络、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等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体现教学思想,避免陷入研究怪圈,我们在讲授过程中主要向学生阐述这些技术产生的背景及解决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网络新技术带来的优势是什么?同时又引出了哪些问题?有没有办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等。这样将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思考创造的过程,从而帮助研究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最后,在网络设计原则部分,总结回顾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一些典型设计理念和原则,包括软状态机制、随机化技术、间接技术、虚拟化技术等,通过介绍这些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技术本身的价值,为以后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1.2 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于如何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关注的不够,这一现状与国家重点倡导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越来越不符合。对于具有强烈工程应用背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而言,如何建立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类实践教学内容,一部分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教学内容,如应用层网络技术专题中设置针对P2P数据传输协议进行仿真分析的实验内容,在多媒体网络专题中设置多媒体视频传输实验内容,在网络管理与测量专题中设置大规模网络测量数据综合分析的实验内容等。这些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针对整个课程的自主性综合实验,又称课程设计,其选题相对具有开放性,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和技术。一方面列出部分课题供学生选择,如基于OPNET/NS2的网络路由算法性能仿真分析、简单包过滤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NetFlow的网络流量采集与分析系统、基于SNMP的简单网络管理系统等;另一方面也鼓励研究生与导师进行交流,将导师正在进行的重大课题研究内容抽取一部分作为自主性综合实验的内容,达到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有机的结合。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自主性综合实验包括基本要求和扩展功能两个部分,课程只给出基本要求作为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扩展,实现更多的功能。在自主性综合实验的验收和考核工作中,以课题实现的创新程度和反映出的研究生进行研究探索的工作量,作为自主性综合实验的考核重点。

1.3 课堂研讨

为了避免授课内容过于偏重基础,对国内外学术界新兴领域和新兴技术关注不够等问题,综合锻炼研究生通过阅读文献跟踪前沿研究的能力,以及通过文献阅读报告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相应设置了课堂研讨环节,主要包括论文研讨和课程设计研讨两部分内容。其中论文研讨环节首先选取计算机网络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和前沿性研究文献开展文献阅读,然后让研究生上台就所阅读的文献开展报告,其他学生则针对该报告进行相应的质疑,通过讨论促使研究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促使创新思维火花的进发、碰撞。进一步要求研究生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分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网络问题,阅读5篇以上著名会议或者期刊的相关文献,并完成读书报告,从而综合锻炼他们语言表达交流和论文撰写的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提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的研讨与论文交流研讨的过程类似,在完成课题的详细设计方案后开展一次研讨交流,每名研究生根据所做课题进行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则针对该课题的内涵、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进行交流,达到综合受益的目标。

2 考核机制设计

以往的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一般采用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的方式,且期末考试成绩在评价中所占比重过大。然而,评价研究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应该从理论学习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个体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展开,从平时作业、课堂研讨发言、平时实验与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程论文报告及理论考核等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测。用考核机制引导研究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对学习的每个重要过程都进行量化计分,以衡量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激励他们全面发展。根据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在这种评价指标体系中,既包括平时的课堂作业、研讨发言、课程实验,又包括设计性实验、课程读书报告以及期末考试等,实现了对整个授课阶段的全过程管理,综合考查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文献阅读报告、论文撰写、实践动手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具有更好的合理性。

3 教学效果

利用设计的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先后被学校评为校级教改示范课程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并得到了选课研究生的一致好评。调研过程中专家和研究生普遍反映,这一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比以往的方式更加注重对知识本质和科学方法的揭示,注重对研究生学术质疑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学习新知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实践能力的综合效果。大部分研究生对于课程教学改革在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课堂研讨等方面印象深刻,最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实践教学及课堂研讨过程中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自主性综合实验的设置需要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内容太简单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内容太难学生又会觉得无从下手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4 结语

高级计算机网络作为国际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领域通行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对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工作者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实践教学的组织、课堂探讨机制的构建以及考核机制的设计等。通过这些改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研究生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网络高级技术专题、网络基本设计原则、网络实践教学和论文阅读研讨写作的研究生高级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这一教学实施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学科领域,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在后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关注这些新变化,并不断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达到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邢长友,陈鸣,许博,等,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9-52

[2]陈鸣,谢钧,刘鹏,等,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科学思维训练[J]。中国大学教学,2013(3):62-64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11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沿边开放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境城市,这些城市既是我国内陆边境地区国土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据点,也是对周边国开放的窗口,当前崭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沿边开放地区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了带来了相应的新问题,积极探讨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新问题及相应对策,无疑对促进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考察 长期以来,我国沿边地区作为边远地区,受国际关系,方针政策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远离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其经济发展未能与全国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受“打完再建”思想民影响,投资甚省,边远成为沿边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而且由于交通不便 、人才奇缺等使沿边地区大部分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国家每年需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帖。沿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下。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沿边各地区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和正常化,使沿边地区成为与我国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开放门户相对应的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交往、国际交流的地域和口岸。使边远这一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使沿边地区、城市同沿海地区、开放特区一样,成为我国大陆最具开放开发潜力、发展力的区域和城市。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分析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规划目的 计划的深化与继续合理布局项目,主要为生产服务――贯彻规划(贯彻规划原则与国标) 与计划相辅相成既为吸引外资、经济发展服务也为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研究 型规划(研究预测疏导综合发展问题) 规划背景 影响因素 单一性、封闭型 复杂性、开放性 把握因素的程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对象主体 政府与官员 除政府官员外,新增房地产商、企业家等 城市建设投资渠首 国家投资(目光向上) 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还有外商投资(目光上下、内外结合) 土地利用制度 主要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 有偿使用 规划核心内容 行政手段为主 注重综合性的超态规划 规划措施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社会手段并重 沿边地区城市发展的动力由比较单一的戍边、开发边境资源的据点向比较多元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境贸易为导向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大通道的建设、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口岸的全方位开通、沿边开放城市的建设等方向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沿边地区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仅就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由此可见,沿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沿边地区及城镇的超常规发展而面临着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系列问题,须适时提出新对策。 二、问题审视 问题之一:城市发展方向雷同化 长期以来,边境城市建设还未能统盘考虑,诸城市之间还未有合理明确的地域分工,边境城镇的直接腹 地,由市、县、国营农场、森工局林场等条块分割的体制构成,地方利益的倾向,各自为政的开发方式,使边境城镇各项事业规划和建设发展难以协同并发挥整 体效应;由于边境地区开放较晚,开发层次较低,加之多年处于边防前哨为国际重镇,致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落后,边境城市实力较弱,一般均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各城急功近利,忽视城市性质的深入研究,致使多数城镇发展方向雷同,诸如“口岸城市”、 “商贸城市”、 “农副产品加工”城市等。 问题之二:城市规划与发展单纯注重经济效益 当前许多边境城镇在规划与开发中单纯追求容积率和聚集效益,不是见缝插绿,而是见缝插针(房),眼前虽然利润可观,但人居环境差,城市交通对策等大城市问题提前在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小城市)出现。 问题之三:重开发区轻老城区 尽管出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等良好的愿望,不少边境城镇纷纷脱离老城区避建边境经济合作区,致使老区规划建设脱节,开发区热问题不少。 问题之四:影响规划的不定性因素太多,规划人员进退维谷 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边境城市规划与发展在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数量与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从多的不定性,作为计划的继续和深化的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已不复存在,按传统规划模式规划人员难以搞出既令地方领导满意,双能通过专家评审的规划方案。 问题之五:缺乏城市特色 近年来边境城镇的建设一哄而上,在缺乏城市设计与风貌景观总体规划控制的情况下,千楼一面众城一面的现象大有一发展不可收之势,边境城市缺乏特色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创造陶冶居民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问题之六:技术落后,规划方法陈旧 由于,缺乏设备、资金、人才等因素,致使边境地区规划在理论、方法、技术仍沿用50年代以定性设计为主的状况,已远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急待解决。 问题之七:规划缺乏民众参与 当前边境地区城市规划基本上属于领导与专家规划,以人为主题的规划思想在边境地区刚刚传播,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城市规划意识差。 问题之八:忽视对应国家对应城市的研究 知已知彼能战而不殆,但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对对方城市的必要了解,因此不利于与对方城市取长补短的发展有机联系。 问题之九:缺乏对国外边境城市规划的系统研究和引以为戒 国外边境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为我国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所借鉴,但目前掌握资料少,难以借鉴参考。 问题之十:土地基本无偿使用与土 地有偿使用的盲动性。 当前沿边开放地区城市土地基本上所处于无偿使用状态,城市用地分等定级和控详工作普遍尚未全面展开,但土地有偿出让“试点”工作却已纷纷开始,土地的有偿转让已出现很多问题。 三、对策思考 对策之一:我国边境长2万多公里,边境城镇建设发展的个性大于区性。地域性即是边境城镇得以存在、发展的个性。 如以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为例,强调宏观的区域分析,应着眼边境地区开放地区对内与全省、东北经济区、全国,对外与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世介经济地带之间的宏观地域关系,摸清边境城镇的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特点与优势,如边境口岸城镇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有陆路、水路之别,陆路中双有铁路、公路之分,其历史基础与现状态势、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与口岸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对比等分析论证,才能明确口岸城镇的地域分工,邓其在不同层次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及应该承担的任务,明确其吸引与辐射的腹地,为合理确定或调整口岸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及其总体布局提供切实的区域依据,为口岸城镇开发、建设在南联北开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因时制定,进而避免与诸多口岸城镇在发展项目 上雷同或一哄而上,避免造成盲动的损失。 对策之二: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妥善处理好边境城镇发展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为中心,创造市场发育的规划软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双要节约土地少占良田,还要积极控索土地及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边境城镇规划成为边境城镇成长发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指南书和科学兰图。 其次,要为边境城镇居民和到边城从事经营活动的客商规划创造一个工作、生活、游息都方便 、舒适的空间环境,以不断满足边城人民随着边境城镇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点、线、条、块、面有机联系的绿化生态系统,从而使边境城镇成为能予防减少和克服环境污染、促进边境城镇和区域经济、技术、生态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健康城。 对策之三:强调规划与发展的整体性,重视协同好老区和新区的关系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边境城镇在老区改造和开发区(实质是新区)建设上都存在着新问题,老城区挖潜改造的潜力和步伐与新区拓展应因地制宜按着《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准绳,切忌盲动,应以老城区改建为依托,适当开发新区,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统一建设避免新的条块分割的产生,也减少土良田的占用,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 对策之四:突出强调弹性,适应多变性 强调弹性规划与设计,处理好影响边境城镇发展的多情景问题,是边境城镇规划适应并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边境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变化着的不定情景,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再如双边国家价值观不同、将导致对合作与开发认识上的难以统一,开发问题单方难以确定,因此这些变化对规划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强调弹性设计,是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倾向,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境城镇规划在人口、用地规模的预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等方面,应充分贸有余地保持活性,尤其是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以综合区替代功能区,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项目难以确定,需要滚动发展,从而既能满足现实建设需要,又有为远期、远景的发展奠定规划软环境,而且能增强边境城镇在国防等方面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边境规划期限与实施程序上,应灵活贯彻《城市规划法》及有关子法,规划不一定绝对按20年、5年、近期考虑,而是按目标体系的展开,因时制宜分期滚动实施。 对策之五:因地制宜,创造边境城市特色与风貌 着眼边境城镇所在的微观地域,处理好边境城镇的规划、发展、建设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条件等的具体关系,因地制宜,挖掘文脉,继承和发扬光大已有优势;进一步创造边境城镇的特色和景观风貌。 对策之六:强调科学性、加强技术进步 加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运用现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和定性与定景相结合的方法,是边境城镇规划科学化、合理化的有效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手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在信息储存、统计分析和辅助设计等方面有了新开拓边境城镇规划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演技榔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丰富我国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提供实证。为此边境城镇规划,首先要在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建立边境城镇规划设计、管理、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 应在实践中控索和总结一套适应边境城镇发展规律的实际操作方法,丰富和完善边境城市规划工作系统,以满足边境城镇规划为市场经济发展超前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及时的反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有关因素对边境城镇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充实、完善、提高边境城镇规划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以过程规划和跟踪规划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应构造边境城镇规划的方案库,应强调多方案比较和综合平衡,以优中选优的原则适应多情景因素变化和有备无患观点。 对策之七:建立民众参与机制,创造参与环境 多创造民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民众参与强化社会民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边境城镇规划至关重要,世界许多城市的调查表明,若市民存在较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则规划实施在组织管理上将十分顺利,反之,则给规划及实施带来麻烦,甚至会拖延或阻碍规划目标的实现。 强调公共参与,发挥共众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普遍性的需要,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到“公众主动参与规划,规划必须公众参与”是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迫切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和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边境城镇规划的意识,应注重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规划决策和规划编制者应进一步扩大边境城镇社会先遣队是层及热心边城发展的海内外人士的公众参与面,采取协商对话等多种途径主动接纳公众的参与;其次,应贯彻《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规划透明度,形成宽松和谐的规划环境,激发公众的主动参与精神;第三,应普及城市规划科学知训,使公众自学更新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未来观念、深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参与的科学性。 对策之八:强调宏观与微观对接与对等,主动为开放服务 强化对接性,是适应边境城镇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要求,适应双方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长远需要。 首先应是宏观战略上的对接。沿海特区和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圳与香港对接,珠海与澳门对接、厦门与台湾对接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取得惹人瞩目的成绩。因此编制边境城镇规划,应首先考虑我方边境城镇和区域所面对的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12

一会议主题与研讨内容体现行业最新趋势。围绕智慧时代教育创新这一主题,研讨智慧教育研究、大数据教育应用、MOOC的发展趋势、微课程制作、翻转课堂模式等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前沿议题。

二首次实施具有原创意义的翻转会议模式。专家报告将在会前一个月以微视频的形式在网站上预告,业界同行可以提前了解并在线提问。在论坛期间专家与听众将主要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和互动。

三打造教育信息化行业内的首次行业春晚。组织方联合领军企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界,挖掘文艺人才,凝练行业文化,打造一台体现行业文化的春晚节目,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尚。

论坛主题: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汇聚行业的力量

论坛议题:智慧教育及其标准化、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MOOC研究的前沿趋势、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智慧校园的技术方案、大数据技术教育应用、在线资源可持续发展、录播与视频资源建设、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3D打印技术教育应用、极限学习过程及理论、2013-2014年教育信息化发展与趋势等。

论坛时间:2013年12月6日至7日

论坛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注册:通过在线注册,或将回执表发送至,或将回执信息发送微信公众账号“教育技术资讯”。

汇款账号:会费每人600元,收款单位:清华大学(073);帐号:0200004509089131550;开户银行: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联系电话:010-62782405,627819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