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7:59

机械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篇1

施工项目的实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应用,因此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也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以便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1]。然而,从当前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应用和使用效率,因此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以下本文就有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探析。

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1管理意识淡薄。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工程项目发展,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施工机械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项目施工时投入使用即可,不需要在日常的管理中进行特别的管理。这种管理思想很显然是限制当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2]。施工机械设备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则有可能造成机械设备的老化和功能的退化,从而影响施工使用的效率,甚至有可能引发施工安全事件,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提升要求企业能够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以便指导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和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如企业需要规定施工人员使用完机械设备之后要做好相应的维护和保养,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等。但是由于我国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企业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施工机械设备制度不够完善、施工机械设备制度不够具体以及规范执行力度不足等,均影响了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3管理措施和方法不够科学。管理措施和方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率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好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机械管理的效果和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但是不恰当的管理方法则会限制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果[3]。就目前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来看,大部分企业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时没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仅仅是按照一般的设备管理形式进行管理。甚至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定期开展机械设备检查、维修工作及对设备适时更新,导致施工机械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无法适应项目施工的需要。当然,也有少数企业盲目大量采购新的施工机械设备,这实际上并没有必要,而且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影响企业的长期效益。

2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1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新时期要想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够转变自己过去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制度上、行为上以及策略上进行相应地调整和转变[4]。施工机械设备对于施工的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领导应该要从长远眼光出发,加大平时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投入,并制定和完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以便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2.2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规定是按照一定的管理制度而执行的,只有当企业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才能够了解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以及怎样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因此,企业需要从本单位的是情况出发,对本企业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然后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果和目标进行预期,从而制定出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较强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5]。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注意管理内容的具体化和全面化,要尽可能地将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内容涵括在内,切实发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例如,企业需要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施工前和施工后的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施工机械设备的档案管理为例,施工机械设备采购入库之后必须要求将机械设备的详细资料登记在档案之中,包括机械设备的生产时间、购置时间、使用年限、技术参数、配套动力参数、保养要求、使用注意事项等等,这样可以方便设备管理人员对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果。2.3做好定期维护工作。企业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施工使用之前进行紧急维修或者检查,这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式容易出现很多的弊端。比如,当企业在施工前期才发现施工机械设备出现较大问题时,如果采购新的设备或者进行维修就容易增加企业施工的资金和技术成本。此外,长时期的停置不用或者频繁的使用都有可能对施工机械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和定期的维护。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以便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例如,企业需要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特征规定维护的周期,如一个月进行一次维护和检查,或者两个月进行一次机械设备维护和检查等。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检查不仅是为了检查出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防止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时出现安全事故,也是为了保障施工机械设备的功能常态化,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维护很有必要。2.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企业在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时也能够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出发,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效果。新时期企业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才不仅仅是管理人才,而是技术型、经济型管理的结合和统一,要求的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着手,尽量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培养成为适应新时展的复合型和综合型人才,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果。2.5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施工项目常常点多面广,设备使用分散。根据现有条件及网络化的发展,可以为大型,专用设备安装网络终端。采用互联网+技术,利用管理平台,能使管理人员、管理部门远程、及时掌握设备动态:比如机械设备的机况、工作时间、工作消耗、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生产时间及施工安排等,从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管理好设备。

3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对于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施工质量以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上不太重视,导致企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较低。新时期要求企业领导能够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制定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干预效果,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作者:杜正玉 单位: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虞育栋,张永辉.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应用中采取的安全措施[J].江西建材,2015,17:299.

[2]张建忠.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交通世界,2016,Z1:160-161.

机械设备论文篇2

2、基于人机工程的维修性定性指标的设计与验证

人机工程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分析研究人、机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为目的,为设计人——机械——环境配合达到良好乃至最佳状态的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基于维修动作标准化的维修性定量指标的验证

定量评价是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性指标进行验证。要求在自然故障或模拟故障条件下,根据调研和试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和评估,以确定其维修性是否达到设计的指标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维修性指标来说,人们更注重定量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平均修复时间(MTTR)是维修性验证中最常用的定量参数。在虚拟环境中,依据维修动素标准数据库,进行维修操作的动态仿真,可以生成机械设备维修的客观时间。而维修动素的时间要考虑维修环境、维修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制定成标准条件下的时间。这个时间要依据当前的修理水平经过评定转化为规定条件下的标准时间。对机械设备各个维修部位维修时间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机械设备维修时间的仿真数据,为定量指标的验证提供可靠样本。

4、基于价值工程的机械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

价值工程就是以最低的总成本、为切实可靠的达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致力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对于机械设备维修来说,离不开技术和经济的组合。因此,利用价值工程,可以在“价值”最优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维修级别。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主要有事后维修、定期维修、视情维修、改善维修等,作为维修方式的“价值”目标,主要有维修方式的实用性(可接受)、附加价值(质量高、可预测)、费用(平均维修时间短、备件库存充足)、安全等因素。在机械设备设计阶段开展维修性定性因素的设计与验证,其难处有两个。一是无法将人的因素纳入维修性分析的范围,虚拟人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二是缺乏可信度较高的样机模型,虚拟样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基于人机工程对维修性进行定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机械设备的维修性设计是否符合可达性、可视性、维修姿势的受力分析、疲劳度分析、安全分析等,其思路是:将虚拟人、虚拟样机导入虚拟场景中进行维修操作,通过与虚拟样机的交互进行动态测试,以判断分析诸如维修部位是否具有足够空间、是否可达、可视,在任何需要工具进行安装的区域是否可以进行操作等等,给出机械设备在维修时的可达、可视、维修人员的受力、疲劳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给出了基于工效学的维修可达性指标验证的流程,半圆环反映的是当前姿势下操作人员的可大范围。

机械设备论文篇3

1)现有教学内容沿袭了传统的体系与架构

知识点面面俱到,没有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分。缺乏生产实际内容,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介绍不足,不能全面反映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2)教学手段与方法相对单一

仍以教师单方面授课为主,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课程教学为32学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尤其目前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更进一步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追赶进度,学生无暇思考,只能填鸭式被动接受。而一旦某一环节跟不上,则会一步落、步步落,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现有授课计划

对于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足,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机会不多,对于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层面,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应对,违背了课程内容组织强调实践性与实用性的初衷。

4)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一般仍取平时考勤、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学生为考勤而到课堂,身在课堂心在外,临近考试就突击死记硬背,不会花时间去主动思考,更不会去深入研究如何应用所学到的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极大损害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综合创新能力的发展。

5)伴随高校扩招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源规模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他们虽然储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却在自身实践经验上有所欠缺,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中的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和夹具设计等都需要丰富的生产实际经验作为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把握工程教育要面向工程实际的基本原则

对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过程,不仅仅关注结构与功能原理的实现,也要从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等方面将其视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技术项目来加以考虑,全方位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多地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钻研精神以及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这就对教师本身在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技能、教学与管理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2.2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课程教学内容要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目标,以培养行业认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为导向,突出学校与学科专业特色,紧随生产与社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与领域的需求相结合。以此为原则,保留原有教学内容中的经典核心部分,删减或剔除与专业认证目标不相符合的内容。针对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面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及数控机床产品设计制造的专业培养特色,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矿山机械装备与工程机械装备的设计方法与过程,对于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着重讲解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设计、进给传动系设计与典型部件设计,减少普通机床设计相关内容。机床控制系统设计重点介绍数字控制技术原理与设计过程,其它控制方式酌情删减或剔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增补介绍反映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做到融经典、基础、实用、前沿于一体。适当淡化教学内容中的深奥理论知识,增强应用与实践,增加实验与实践教育环节时长,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多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企业沟通联系,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直观接触与动手实践,深入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强调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精心组织,讲深讲透,如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几何表面成形原理和机床主传动系设计过程、夹具定位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等。对于物流系统设计和机械加工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则可以采取学术讲座的形式加以介绍。

2.3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求,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要针对工程实际,可以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综合设计、小组学习、项目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和设计技能。教师也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将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成果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主观学习积极性。如为使学生对于装备制造业有清晰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于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学习的热情,在绪论中详细介绍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多方搜集资料,以详实的图片、文字、视频和数据资料深入透析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与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迄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学生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训练学生的独立分析与思考能力,教师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布置课后作业,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分组讨论,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和点评,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讨论与专题作业。讨论与作业的形式也需多样化,以便于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2.4考核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必不可少。在常用的平时考勤、课堂作业与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评价机制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拓展,以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态度和意识。针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特点,采取“日常课堂教学考核+创新实践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模式。日常课堂教学考核从考勤、课堂讨论、课堂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等;创新实践考核结合实验教学进行,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期末闭卷考试适当增加主观题和应用型试题比重。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拓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机械设备论文篇4

1、我国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特点

1.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工作人员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一生各个阶段管理的综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包含着多种专门技术知识,同时也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作用;(2)机械设备管理的内容实际上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和组织管理三者的全面综合;(3)为了更好地获得设备的最佳经济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实行全过程管理。1.2全员性。此特点是全员参与的表达,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重点强调的是应用性,具体来讲就是推行人本管理模式,以职工为主体,全面调动一线职工的广泛参与。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对各个专业领域的综合,由于公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大多集中于一线领域,所以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机械技能水平要求十分严格,只有通过全员参与,才可以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1.3技术性。机械设备是我国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具,施工机械将现代科技和施工专业融合在一起,已然成为现代科技的物质载体,所以我们所说的施工机械管理是具备一定的技术性的。首先,因为施工机械是对计算机操作、机械动力以及液压系统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知识的全面综合,所以对机械管理维护和检修的要求也在逐步向专业化方向转变。其次,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一定要掌握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现场的操作经济进行全面积累,不断提高自身机械操作的技术性能。1.4随机性。许多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故障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设备维修和其管理工作同样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质。这就要求设备管理部门信息渠道一定要保持畅通,无论是材料还是配件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另外,还应该具备组织指挥有力以及业务技术过硬的特点,为第一时间做好现场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单位和人员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检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公路工程中,因为施工项目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分散的特点,并且每个项目对机械设备的需求量非常大,还呈现出使用时间的不确定性,往往一台机械在一个项目中的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另一个项目就需要这台机械马上投入使用。总之,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没有规划和设计,非常不合理,使用的时间上还具有不确定性和频繁性的特点,最终造成机械设备在本该需要维修保养的时候却在坚持工作,进而耽误了机械设备正常的检测维修和保养时间。另外,现在还有一个普遍性问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更加重视工程的进度,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和保养工作一直提不起重视程度。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为了尽快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都直接将设备日常的保养工作忽略掉,这就导致机械设备常常带着小毛病工作,久而久之,小毛病慢慢就会演变成大故障,只能被迫彻底停止工作进行大修,反而是对时间的大量浪费,并且还会不断增加机械设备的维修成本。2.2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公路工程中,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我们确保机械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之处,但是现在因为许多单位缺乏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最终导致机械设备经常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是出现管理失控的局面。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单位只是在口头上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一下,而在实际施工中却无法保证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最终导致安全管理呈现形式主义态势,实际工作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2.3工程机械设备施工任务重。在现在公路工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全面降低工程的成本,往往会在投入机械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机械设备的工作量,促使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甚至有时工程机械设备都是带着故障在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仅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会受到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老化程度也会不断加速,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不断缩减。除外,受公路工程施工地点的影响比较严重,通常而言公路工程都是在山区或者是郊外,无论是天气情况还是地质情况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施工场地有限,致使机械设备常常会受到雨水、暴晒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最终导致机械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能得到保证,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那么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2.4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在我国现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工程中许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并且还没有经过专业性的技能培训,甚至还会出现让现场普通施工人员临时进行机械操作的现象。因为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和管理工作都不到位,最终导致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工程机械设备出现突发状况是不可能得到及时性处理的,而且这些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的意识也不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3、我国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3.1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与培养。公路工程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施工单位要从根本上严把用人关,对于机械设备一线操作人员一定要要求其具备优秀的上岗条件,上岗之前还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且还要全面考核,在合格之后才能正式上岗。与此同时,还要对已经上岗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展开定期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并且还要对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展开加强训练,这样才能保证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操作人员可以保持冷静的姿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3.2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制。施工单位应该感觉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促使安全管理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并层层得到全面落实,对安全问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并且还要和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兼顾两者进行制定。3.3强化对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调配要有合理性,并且还要有规划,这样可以确保工程机械设备正常的维修保养时间。并且还要注意合理分布好施工现场,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运行的环境和作业时工程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要得到保证,同时在施工现场还要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标语和防护措施。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有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杂的特点,假如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或者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而且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是必须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其次是确保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促使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都能够保持正常使用的状态。

作者:朱静清 单位:陕西省建筑构件公司

机械设备论文篇5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设备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下面我就当前矿山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工程机械管理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不能明确工程机械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2、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的需要。

3、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1、在使用方面,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

所以在使用中,一是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三是坚持实行包机责任制,责任到人,将个人经济利益与责任机械的维修费、燃油费相结合进行考核,奖罚并举,加强管理设备的责任心,调动爱护设备的积极性。

2、在保养方面,对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保持机械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对于工程机械,保养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零件工作面的磨损、零件表面的腐蚀和材料的老化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机械零部件的3种主要失效形式,而零件工作面的磨损所引起的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机械的磨损是使其各种零部件走向极限技术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解决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在使用过程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

据统计,工程机械的故障有一半以上是由不良引起的。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械故障。正常合理的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选用剂,要根据机械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剂类别,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剂牌号。二是经常检查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三是根据保养周期、设备技术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强制保养计划,到时间必须停机保养。

3、维修方面

机械设备论文篇6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设备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下面我就当前矿山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工程机械管理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不能明确工程机械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2、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的需要。

3、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1、在使用方面,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

所以在使用中,一是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三是坚持实行包机责任制,责任到人,将个人经济利益与责任机械的维修费、燃油费相结合进行考核,奖罚并举,加强管理设备的责任心,调动爱护设备的积极性。超级秘书网

2、在保养方面,对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保持机械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对于工程机械,保养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零件工作面的磨损、零件表面的腐蚀和材料的老化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机械零部件的3种主要失效形式,而零件工作面的磨损所引起的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机械的磨损是使其各种零部件走向极限技术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解决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在使用过程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

据统计,工程机械的故障有一半以上是由不良引起的。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械故障。正常合理的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选用剂,要根据机械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剂类别,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剂牌号。二是经常检查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三是根据保养周期、设备技术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强制保养计划,到时间必须停机保养。

机械设备论文篇7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设备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下面我就当前矿山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工程机械管理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不能明确工程机械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2、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的需要。

3、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1、在使用方面,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

所以在使用中,一是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三是坚持实行包机责任制,责任到人,将个人经济利益与责任机械的维修费、燃油费相结合进行考核,奖罚并举,加强管理设备的责任心,调动爱护设备的积极性。

2、在保养方面,对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保持机械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对于工程机械,保养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零件工作面的磨损、零件表面的腐蚀和材料的老化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机械零部件的3种主要失效形式,而零件工作面的磨损所引起的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机械的磨损是使其各种零部件走向极限技术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解决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在使用过程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

据统计,工程机械的故障有一半以上是由不良引起的。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械故障。正常合理的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选用剂,要根据机械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剂类别,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剂牌号。二是经常检查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三是根据保养周期、设备技术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强制保养计划,到时间必须停机保养。超级秘书网

3、维修方面

机械设备论文篇8

科学合理的机械成本控制,是提高施工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工程施工越来越多,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成本管控,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益。

1机械化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1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运行状况,对施工的质量、品质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对施工机械进行科学的成本管控,不仅能提高施工中的工作效率和施工效益,而且能有效减少原材料消耗,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科学控制,不仅能有效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还能保证施工的效率和施工效益,加快推进建筑施工的工业化进程。由于机械使用不仅流动性大,频次高,连续作业时间长,并且受现场施工环境、技术操作水平、工种交叉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其科学的使用管理较为复杂。有的施工中会用到多种不同的机械设备,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来选择所需的机械设备的组合方式,尽量考虑到经济和高效。

1.2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制定成本计划,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对施工全程进行成本管控,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置,确保在计划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并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高效。也就是说,成本控制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证,成本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近年来,随着先进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不仅缓解了急剧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工期,投资成本降低,使企业的施工效益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当前的工程施工中科学地选用和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法宝”。

2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坚持的原则

2.1坚持成本最低化

施工过程中是通过成本控制管理来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升经济效益的。但是坚持成本最低化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质量。要创新成本管控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手段,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建设成本的最低化,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本而忽略了质量和其它因素。

2.2坚持全面管理化

施工过程中,要结合项目和周围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并注重施工全程的成本管控,对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在保证安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加快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科学使用机械设备,科学管理施工过程,确保工程保质保量保期圆满完成,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

2.3坚持成本责任化

为了使施工全程的成本控制更加科学,要加强全面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责任细化具体化,建立成本管控责任制,把责任压实,把压力传递到每一名施工和管理人员。要把实施计划的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位人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成本管控责任落实体系。同时,要加强施工全程的动态化监控,及时发现施工处的隐患或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处理解决问题隐患,防止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3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3.1加强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能占到整个项目投资的60%-70%,采购过程中要货比三家,确保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低的价格。施工中要加强质量管控,防止出现反工而增加材料和人工二次投入。要加强市场调研,科学预测施工速度和材料价格,做到未雨绸缪,实现对建筑材料的最优的成本控制。

3.2科学控制机械使用费

工程机械费用主要来自设备租用费和使用过程的费用。要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防止因技术不过关而降低机械使用效率或因其安全事故。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施工机械随时能用;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工期进度,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和进场的时间,降低设备租赁费;同时,要科学安排操作步骤,合理搭配工种,防止因机械设备相互干扰影响使用效率。

3.3加强施工全程成本控制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各部门、各工种、各环节的成本控制,结合不同的施工段、施工工种、机械的使用、场地的限制等诸多因素,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使用,科学分工,统筹协作,确保施工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将成本管控、质量管控、进度控制等共同作为考核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共同促进机械施工中质量、成本和工期得到最优的管控,为项目的顺利施工和完美竣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合理选择和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并做好成本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和高效进行,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肖晖 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城通公司

参考文献:

[1]冯永彦.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277.

[2]孙煜峰.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的选用与经济化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115.

[3]王润丽,马佳泰.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07,109.

机械设备论文篇9

工作不完善劳动防护是保护所有机械加工操作者的重要手段,如果劳动防护管理工作不完善,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及时发放到操作者手中或操作者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物件,极易产生划伤、烫伤、砸伤等事故。

1.2操作者技能不足

很多企业现在招聘的是技术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开始上岗,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过类似的机械设备,但由于经验及技能不足,对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对刀具的使用不太精通,如果单独操作时易产生撞车、刀具刃磨不正确断屑不利伤人、装夹方式不对工件飞出伤人等事故。

2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

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保障机械加工参与者参与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人的行动,使其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将管理组及操作者的工作具体化,使实际操作过程实现可控制化。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就是明确每一个机械加工参与者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然后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责任,同时配备一名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班组全体成员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确保参与者人人有责,才能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断和形式有多种多样,对不同工种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也须有区别。安全教育可通过讲、看、谈的方法进行,讲就是聘请有经验、专业安全知识丰富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授课;看就是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教育影片或书籍,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实例给机械操作者以警示;谈就是班组成员互相之间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流的过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对上述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的检查考核,如发现有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人、教育培训无效果的情况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2.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工作机械设备就是机械加工创造效益的工具,维护好设备是每个机械加工者应尽的义务,同时有利于安全生产。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一定要记录在案,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及使用要求,维护与保养知识,相关部门要制定每台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者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有异常,不得强行继续工作,要停机检查,操作者可以自行解决的及时处理,否则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检修后要详细填写维修记录,以备参考。设备管理部门应配专人对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及设备的损坏。

2.3加强劳动防护管理

工作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时每个机械加工操作者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为每一个员工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有权利监督每一个员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如发现没有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具或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具的人员,必须及时停止其工作,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2.4加强操作者技能培训技能培训

包括组织专业的操作机理论培训、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等方法,通过培训可学习到如何合理使用设备、维护设备、装夹工件、刃磨刀具、安全防护等知识。同时需要学习各种材料的性能及特点,比如在加工镁、锆等金属或含有镁、锆成份的合金是注意防止燃烧,避免烧伤。

机械设备论文篇10

工作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显著提升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效果。首先需要构建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完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并将其作为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部分。该类机构的人员需要将机械推广作为工作的核心,要全面掌握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的分布、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实力等,山区或者偏远地区还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及技术进行推广。另外,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及技术,如果条件适宜,可以积极引进,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2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意识

农业机械的管理不仅是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发挥出基本功能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也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因此需要深刻的认识到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促进作用,强化农业机械管理意识,积极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农业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基层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从农业发展资金中专门拨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养、管理等工作,保障设备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基层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使得农民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机械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积极参与到设备的管理中。

3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机制

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其对于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性等,均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维修机制。农业部门可以将企业引进到农业机械维修机制中,引导企业合理的设置维修站点,保障分布的全面性、均匀性及合理性。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量极大,劳动强度大,且运行时间长,容易出现各类故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而现代教育体制中对于该类人才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不仅人才数量不足,技术实力不佳,且缺乏实践的经验,需要联合教育部门即相关的技术学校,强化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培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机械设备论文篇11

在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维修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学习设备操作的管理规则与安全规则,积极预防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由于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与地面机械的运转情况不同,所以在维修过程中,要求维修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维修技术,一定要认真分析出现故障的各种原因,才能制订解决故障的针对性措施,应用正确的修复办法。而且还要求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维修管理经验,发挥仪器的作用进行检查,准确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制订解决策略。进行预防性维修时要根据时间与技术状态应用合理的维修系统,防止发生二次损坏。在掌握煤矿设备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应用正确的维修方法,认真参考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依据严格的时间标准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机械设备由于老化出现故障。还需应用主动预防性维修方法,使预防性维修发挥应有的作用,发挥系统状态监测的作用,利用预防性维修,在认真检查各项系统参数的前提下,防止煤矿机械设备发生各种故障。

2做好事故维修

如果煤矿机械设备发生损坏,而机械维修没有制订相应的计划,维修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这是由于发生故障前没有制订合理的计划,所以在维修过程中就需较长的时间,这种情况导致煤矿企业由于长时间的维修机械设备而延误的生产,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而被动后修复就是指由于设备的长期运转而发生故障或者机械的运行性能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而必须进行维修。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日常没有有效维护和管理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才会突然发生故障,而出现这种问题常常会给生产带来措手不及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不利于维修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预防维修也没有进行,那么修复质量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煤矿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要想准确做好事故后维修工作,就需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应用主动预防性维修法,对煤矿机械设备经常进行检查,才能有效防止机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造成严重的后果。应用正确的煤矿机械设备维修措施,对处于相同工作环境的机械设备而言,发生的故障也存在相同的特点。假如一个组件失效不但会存在发展的情况,并且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因此最好应用合理的预防性维修。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要能够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选择正确的维修方法,依据发生的损害情况与安全因素,准确确定应用正确的修复措施进行维修。再有,还需拥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制度,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应该具有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应用操作性强的管理标准,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控制不同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标准,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测工作,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形成高效的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系统。

3加强事故预测

维修要想有效防止发生各种机械设备事故,预测检修发挥着重要作用。预测检修就是指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利用必要的现代化措施,对处于不同工作条件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测,从而对煤矿机械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正确判断。预测维修就是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假如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则可迅速断定该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可以有效缩短维修时间,节约大量的维修费用。依据不同事故在时间的要求下选择恰当的维修措施,可以发挥在线检测的作用,明确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才能准确断定该设备的技术参数,有利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严格管理煤矿机械设备发生事故,对事故信息做出及时准确的分析与判断,主要内容有分析事故理论与管理事故信息。应用不同的维修措施需要不同的时间与程度,因此有利于实现煤矿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保证设备零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正常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维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常常会发生二次维修,增加设备的停机时间,同时有可能增加维修资金,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对机构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严格的检测,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检查,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发生的各种故障,如振动或噪声等,应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过大破坏机械设备,防止发生多次安全事故,有利于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论文篇12

一个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同时对各部门人员职责有着清晰的定位。通常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施工过程因为项目性质存在叠加性,施工队伍编制存在不合理情况,管理结构过于模糊,人员的随意调动给施工带来众多困难。同时,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工作,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不应该只因为单个业务而存在联系等概念模糊情况导致管理结构的过于散乱,甚至出现一人担任多职的情况,更严重的是,管理层与工作层间部门的不协调容易引起工作暂停的局面,使得设备管理工作难以开展。还有,某些施工企业因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使得机械设备的相关工作处于空白状态,这有可能引发企业危机。

1.2设备管理工作不全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建设单位越加重视人才与设备的储备以保证跟上社会提出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要求。施工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不重视,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某些施工企业的设备过于陈旧,且为节省施工成本而不予以更换,这就容易导致施工技术面临瓶颈,使其严重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成为企业在与其它企业竞争时的阻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建议对于此类设备,应及时更换。还有,极个别施工企业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顾企业自身财政实力而高价买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这是不可取的。机械设备的购买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过于盲从不仅可能使新购置设备闲置,亦有可能浪费企业财政资源,而使企业财务处于负增长状态。同时,设备的维修工作应该有待加强。就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防修工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养措施使得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处于“事后维修”的状态。“先保养后维修”意识的不强使得不能在早期发现机械设备故障并及时进行维护,以致引起公司财务损失。

1.3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

我国的建筑行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行业,多数施工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不是很高,职业素养等方面有待加强。虽然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作结构,但是由于各部门间接受教育的水平不一,职业素养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在进行有效的管理时会发生困难,不能正常进行管理工作。但是,大多数企业过于注重短期投资,而忽视了长期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要知道,企业优秀人才的培养是有利于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然而,市场上常有的情况是企业因为看重综合实力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利用大笔资金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增强施工队伍实力,但是花费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的投资却显得过少。这样做会带来一个问题,人员知识水平的低层次不能适应机械设备的高层次,从而难以实现机械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最终难以实现企业的最初目标。

2强化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2.1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统筹兼顾,综合管理公司的各项事务。适当调节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的比例,各司其职,强调和重视职员工作积极性的培养。第二,设置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即“三定”制度(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以便于每台机械的保管、检修等工作有人负责和管理。由于“三定”制度为良好开展机械化施工和管理工作提供前提条件,制度运行的效果对企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派遣专业人士负责每一个岗位,形成完整的管理结构同时需要保证其管理结构的完整,不轻易进行人事调整。

2.2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是密切关联的。任何设备会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故障,从而导致故障率、设备使用寿命有所下降,因此,管理人员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部门工作,定期做好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同时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针对设备的工作情况针对设备作出添减,及时清理老旧设备,按需增添新设备,不仅要保证企业的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要考虑企业额的经济效益等实质问题。对于某些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仅仅凭借传统的修理模式已经不能达到修理的效果,因此,必须采用现代的修理方式,考虑其经济效益等情况开展维修工作,采用“视情修理法”,即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规格参数、故障因素、故障位点等),在熟悉其故障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各项维修工作,此举不但保证了设备结构功能的完整,同时在设备正常投入使用的同时,发挥其良好的工作效益。企业可以为加强各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可通过不定期评比活动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依照奖惩分明的原则对优秀个人进行奖励工作,此举不但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也有效促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般而言,良好的企业人才结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大更广的空间,因此,企业应将人才培养事业作为本企业的一项长期服务事业,致力于企业的终身发展。首先,现代科技在高速运行的同时加快了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每一款新产品的推出,都意味着其自动化程度与技术含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便需要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因此,施工企业要想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就必须从根本途径出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案,以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批综合型人才,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其次,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以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共同探索企业的发展之路。并依照施工的详细内容,通过参观学习、外出调研等形式,同时将经验交流等工作落实到位,以便于企业人员在掌握理论的同时结合社会生产实际,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