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6-26 08:42:35

立体教学论文

立体教学论文篇1

2多媒体和多元智能的特点

2.1多媒体课程一是多媒体课程能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块。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教学让大学英语学习告别枯燥单调的生词、句型、语法学习,可以更多地利用图形、声音、动画等形式进行更直接的讲授,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信息量,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大班授课。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近十多年高校扩招也让教学资源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学生人数偏多,多媒体技术让大班授课成为了可能,解决了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稀缺的问题。三是多媒体让教师省去板书的劳累,可以腾出注意力关注学生们的反馈情况,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授课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内容并且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让课堂组织得更合理紧凑。

2.2多元智能差异教学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不够全面,没有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7个范畴(后来增加至9个)即: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测验和学科的统一考试提出了质疑。传统的单一考试手段使学生依靠死记硬背,照搬课本内容,缺乏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并且严重缺乏创造性思维,也无法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等。而借用多元智能理论能认识到学生之间的智能差异并好好利用各自的智能特点帮助其学习。贾宁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大班授课能大大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的多种智能,其目的在于发展和利用学生之间有差异的智能,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弱势智能,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Tomlinson把差异教学定义为一个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要想学到最好的前提是教师能不同地迎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乐意程度、兴趣爱好和其他的学习特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可以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借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语言。同样教师也可以相对自由并创造性地利用好时间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共同协作的教学环境。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有着传统多媒体一刀切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结合方案

3.1课程观与评价观多媒体课堂上,同一个教师教授给每位同学的知识是一样的,可是学生在同样的教学条件下不一定能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因为每个人的智能程度不一样,学生实际所获得的学习经验相差是很大的。因此此课程观强调一个新的教材观,不只是静态的教材内容,更多看重大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的获得。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差异教学更强调单个大学生获得自我学习经验的积累,让学生英语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评价观是以考试为唯一标准的,是对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的无差别的基础理论考试,却忽视了作为个体大学生的其他智能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再单纯地以标准的语言水平考试和学科成绩考试为主的评价观,而是建立以“个人为本”的真实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测试,而是借用结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根据实际智能表现为每个同学量身定制适合他们智能的教学计划,让每位学生能最大化发挥他们的优势智能并改善其弱势智能。这样才能真正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3.2教学观与学生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以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的教学态度。因此教师有怎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相应的教学行为,最终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借用多元智能理论更好地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因此从教学观来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结合传统多媒体教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差异教学。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位置和作用的看法。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那么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不合理的。根据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几乎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作为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共性,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可以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帮助他们尽可能大空间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但是作为个体,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发展每个学生最优势的智能,帮助其最优化掌握大学英语。

立体教学论文篇2

(1)体育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武汉地区独立院校课程的设置一般一年级上普修课,二年级开设先修课或俱乐部,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一年级开设的普修课大多以竞技运动为主,较为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育课程教材的使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20%的独立院校使用的是体育院校专业教材,使用社会上的教材占到70%,只有10%的独立院校有自己教材。由于独立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缺乏经验,所使用的教材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安排教学,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教学手段。大部分独立院校因领导对体育持有偏见,体育教师培训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很难学到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的缺乏,也不利于教学手段的实施。因此,难以达到《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4)体育教学考核与评价。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工作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检查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使教学双边达到良好双赢效果。独立院校体育课考核都是由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组成,最后通过总成绩表现出来。从调查结果看,在体育课考核中,选择技术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比较多,平时成绩一般只注重学生的考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反映的比较少,不利于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3.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分析。调查发现,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武汉地区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已初步建成,主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为辅构成。独立院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居多,工作热情饱满,但在科研和编写教材方面存在不足。

4.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严重缺乏。由于独立院校办学时间短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使得体育场地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求。由于场地的缺乏,使得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项目无法开展,例如羽毛球、形体课等。

二、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特征

1.体现全体性特征。素质教育主张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教育。独立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学的目标、内109容和考核都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体现全面性特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独立院校体育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又要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3.体现学生主体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视野下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对策.

1.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为体育理念是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探索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2.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性为主的观念;在教育目标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主,同时促进其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合理使用教材、丰富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课程设置:尽量减少竞技运动项目,增加目前比较流行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比如体育舞蹈、瑜伽、散打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体育选修课,如学旅游的学生,可以先修形体课锻炼自己的气质,适应社会需求;学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耐心,可以选修太极拳。俱乐部模式在武汉地区开展的不是很多,主要受到场地、师资等方面的制约,但这种模式是独立院校体育课程今后发展的趋势。教材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院的特殊条件编排的教材更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钻研体育理论知识,加大教材的编写力度。学院也应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比赛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通过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知识的掌握;比赛教学,锻炼学生的配合和抗压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欣赏能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立体教学论文篇3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社会的调整发展,对人们语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识一些字,能读一些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连能说会写的要求已日渐有了新的内涵。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能说会写,更要求人们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到点子上,说到关键处,卓有成效地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人们能写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2)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教育是建立在旧经济体系之上的,而教育改革提倡新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上。因此,旧经济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传授技能为目的;而新经济的教育是以终生学习为目的。“教育改革的中心,应以创造一个学习的社会为目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运用他们的天赋,从幼年到成年不断地学习,随着世界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倡导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乐学、爱学、会学、自学。

(3)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适应人才选捉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现在用人制度虽然还没有彻底地改革,但是,引人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势在必然。例如,招考公务员要考试;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英语等级证、各类计算机证的取得都要通过考试。这些考试,都要求应试者有较好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重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正好适应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升学考试制度、考试形式也在不断改革,改革的趋势就是对学生读写综合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升学考试中,就是读写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适应升学考试改革的需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实施办法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不仅在于要使学生识多少字、读什么程度的文章、写多少字的作文,更要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授之以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驱动力,使学生主动发展,以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建立“大语文观”,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扩大视野,多渠道学习语文,多渠道获得信息,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要实施师与生、生与生多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提倡主动自学、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甚至辩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变评价学生单看考试分数为看全面发展、是否学有个性。要实施语文教学立体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落实到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适应了教改形势的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精神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都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建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观念、主动自学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主动式”教学、“自学辅导法”、“导探教学法”等,体现了新教育思想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主旨。

立体教学论文篇4

1.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以水利水电工程各类水工建筑物的施工为对象,依其施工技术、组织特征,建立相应的科学体系,归纳了几个典型建筑物(如土石坝、混凝土坝和地下洞室),引入案例教学法,按这些建筑物的施工程序(施工过程),阐明它们的基本技术组织原理,构成课程结构体系的骨架。

2.构建分级课程导学体系。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导学安排来学习,教师导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三个:一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二是指导学生,解答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监控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本教学团队按照“课程团队-课程辅导教师-教学班-学生”设置分级导学体系,导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在线辅导和讨论等。课程团队负责课程的整体设置,包括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安排教学进度,分配教学资源,以及确定教学方案等。课程辅导教师负责按照课程团队的安排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如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教学班的设置是以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按进度安排参加课堂教学,完成课外自主学习。

3.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了优选的课程纸质教材、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与辅助教学的案例库动画短片、习题库等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工程资料录像等教学课件,主要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的信息量与课程教学的学时相适应,用提纲式的幻灯,阐述课程的重点、难点。(2)辅助资源库。为了辅助教学,除了多媒体课件外,还需要大量脚本数据、图形、音频、视频、教学软件等元素释解教学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资源以施工对象为单元形成辅助资源库,用于教师备课和学生扩展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导航(已建工程施工技术影像实录)、视野拓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仿真动画(对难以理解的复杂施工过程及其组织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动态仿真模型,对复杂的工艺过程开发Flas等)等模块。教学团队自主开发制作和整理了三峡、水布垭、龙开口等工程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演示视频及部分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的视频,根据教材中的附图制作了flas,通过对施工技术的说明及工程实例的演示,将枯燥的文字表述和静态的黑白图片变成动态影像,直观形象地演示大坝的浇筑过程,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分析等。(3)习题库。试题库,是以课程为单元的测试手段集合,用于检验教学效果。团队精选并编写习题,兼顾题目的难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计算机随即抽取、组合,以适应不同的测试对象,利于考教分离。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考核及学生自测。

4.开发网络互动平台。其主要功能:(1)系统导航与管理。本系统主要通过检索、导航条、图文链接等方式实现导航,提供对应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简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情况、考核方法以及使用本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2)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互动学习。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学环境,让远程共享与远程学习成为可能,为学生深入学习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为师生之间提供即时的讨论、答疑平台。(3)实时反馈与评价。系统可以实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单元测试、课后作业、综合测试和教师课后评价等。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测试,教师依据测试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测结果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立体教学论文篇5

2.数学CAI软件的设计原则

目前流行于市的CAI著作并不多见,但软件市场可见到不少cAI软件商品。其中绝大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性质的。实际上,CAI所涉及的面很广,它包括教与学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软件几乎都不可能覆盖它的全部内容。本文也只打算对数学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任何一个软件产品,制作者都要事先确定该软件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此目的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设计要求。如果该产品已经很成熟,这些要求会成为公认的标准。数学课堂教学CAI软件的制作目的当然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即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最后效果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衡量的,但大部分时间往往采取一种更简易的评价方法----就课论课。例如大部分的公开教学或观摩课,最后的评价并不是去考学生而是听课者按照已有的或心目中的标准来衡量这节课的好坏。对教学软件的评价暂时也只好采取这种方法。实际上设计的原则与评价的原则应该一致。由于目前课堂教学软件不多,且大部分是各个教学单位为自己的教学而开发的,缺少统一的标准。笔者只是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设想与心得写出来,与同行切磋。

2.1.“辅助”的含义就是以教师为主计算机永远也不会取代教师上课,就象计算机不能取代人的思维一样。把软件搞成录像式的就完全失去了教师的作用,这是最失败的软件。除了特殊情况,如偏远地区无教师或一些冷门学科找不到相应的教师只好采用纯电教手段外,教学软件应是主讲教师的助手。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任何软件也替代不了的。

2.2.交互功能

一个好的软件应能适合不同特点的教师的要求,这就需要软件更加灵活。比如一个立方体,有的教师喜爱正等测投影,而另一些教师喜爱正二测,这大部分取决于他们使用该软件前的讲课习惯。如果一个图形,教师自己看着都不习惯,当然不能指望他会很自然和流畅地讲给学生。那么对这个软件来说,该立方体的随机旋转能力便是非常重要的了。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选择该立方体关于三个坐标轴的转角,旋转过程对学生是透明的。实际上,教师在选择合适方位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安排图形的颜色、说明文字的位置……,这时教师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这个软件的主人。试想一下,如果对一个使用软件的教师来说唯一能作的就是控制它的运行和停止,所有的画面都是编程者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这会是什么感觉!

2.3.动画的数学含量

数学教学的图形动画不同于卡通片。它对光学效果、色彩效果等一些对美术人员至关重要的指标并不在意,相反,它却极其重视图形的准确性。无论是旋转还是平移,无论是中心投影还是平行投影,画面上的每一点都是准确计算出来的。

比如说空间不同位置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于所在的平面的法矢不同,投影自然不同。相等的角看上去不等,不等的元素却看起来相等;又如空间的垂线,反映在投影上当然不一定垂直。这些图形在没有CAI教学软件之前,教师只能在黑板上象征性地画一下,?根本谈不上准确性。而在CAI软件中,这些图形是一个点一个点计算出来的。教师可以用交互功能把需要的图形在平面旋转到与投影面平行的位置,使学生看到“不走样”的图形,这就需要准确性,而准确性是由一系列正确的数学变换公式保证的。在这里每一个画面都是算出来的,而下是象一般动画是从图形库里取出来的。

2.4.学生的临场操作功能

过去,一节电化教学课讲完,老师会为学生准备许多胶片。学生把老师临时留的练习题做在胶片上,在用投影仪映到银幕上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取代了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为什么不能再前进一步,让学生操纵计算机屏幕,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画上他自己的辅助线,让学生控制计算机屏幕图形来讲解他的答案呢?我们正是这样设想的,让计算机的屏幕取代胶片投影仪,就象投影仪过去取代黑板一样。

2.5.人工智能

这一点正是目前CAI软件的欠缺。?但是对于课堂教学软件来说,这一点并不特别重要。最直接的应用是在学生把答案(图形或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自动判断答案正确与否。?专家系统的最重要的用武之地是在CAI的另一个领域----课外辅导。但现在面临的全部辅导软件几乎没有涉及到该项功能,尽管这方面的讨论超出本文的范围。

立体教学论文篇6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立体教学论文篇7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立体教学论文篇8

二、整体语言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调整公共英语课程设置

目前,大多独立学院只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程。而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以阅读为主的综合课。这种教学状态偏向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听、说、写的能力训练。因此,独立学院在英语教学课程中,不仅仅只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锻炼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同时,独立学院需充分运用院内的教学资源,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而开设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

(二)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目前,大学独立学院主要向学生提供的英语教材形式包括主教材、辅教材、配套电子资料(电子资料库)、教学网站等。此类教材的形式包括纸质教材、电子音频教材等。因此,教师需根据此类教材的特征,充分发挥其教学意义。

(三)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整体教学中是极其重要作用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英语成绩较差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调整,注重以探究式、任务型、合作型联合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目前,多媒体教学法发展迅速,教师应充分应用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实现多元化评价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中,其提倡以整体与非传统形式的评估与测试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的真实状况,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从中了解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进而在后期努力改进。

立体教学论文篇9

二、加强归类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习一些概念、公理、定义、公式等知识技能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思路,特别是将题型分类后,总结出解题规律,形成思维定势,以后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总可以将题归纳出某一题型将题解出,这是我们比较习惯的解题思路,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过程。四、要向学生展示模型、教具、画图实例,以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来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从中使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因为在立体几何中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力是相辅相成的,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对于具体的一个问题或某一图形,不能在头脑中想象出来,对问题中的各种情形考虑的不完整不全面,因而就会造成错误的判断推理,也就影响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三垂线定理时,可将一三角板的一直角边放在桌子面上立起来,启发学生怎样放置,其斜边才能和桌子的某一边缘垂直,怎样放置,直角边才能和桌子的某一边缘垂直,从而加深学生对“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中的题设和结论的理解近而知道应用“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讲授异面直线时,学生很难理解两条直线的这种关系,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室中这样的线,及大街上的高压线与横穿的电线,以及桥上汽车行驶的直线与河中船的行驶线等,从而使学生知道确实存在这样的直线,同时掌握异面直线的即不想交也不平行的特点。例:已知 直线a、b及a、b外一点p,画出各种可能的图形。解:按a、b的位置关系及点p的可能位置分以下几种情形

(1)a、b相交,点P在a、b确定的平面内。

立体教学论文篇10

2高校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

2.1立体化教学模式特点。立体化教学模式是2001年8月28日《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这种模式的提出取代了以往由老师授课,教材为主,而学生只听课的模式。商务英语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适应了现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像、视频等方式进行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突破以往的单纯教材教学方式,有效的将多方面资源、杜昂方面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立体化教材教学。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教育,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英语知识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商务英语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的培养出商务英语实用性人才。

2.2立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依据。商务英语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说是由现代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的观点而得来,学生进行学习是从自己内心出发建构知识的心里表征的过程,是对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同样也是只是建构体系的主要建构者,学习者通过自己对知识结构的建构,自主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学习,这一学习模式对商务英语的教学相当实用。商务英语的教学旨在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知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英语知识与实际的商务交际融会贯通,这正符合了立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立体化教学教材、立体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构建。商务英语教学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在对学生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商务英语的有关知识,达到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

2.3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是“平面”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和课本知识作为教学主体,而学生成为了教学客体,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根本无法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需在课前完成对课程的预习,提出有关课程的一些问题,之后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来,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学习,一方面能够自主的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重点,并且能够运用自己学习学到的知识,做到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将立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中来,使教学环节形成三维立体化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3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体现

3.1主体。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学生作为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主体,显而易见学生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这就要就在商务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商务英语中发挥主动作用,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那么就得要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也得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样就能在积极主动中进行教学。这样老师也能进行很好的教育。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要主动进行沟通,这样可以给同学一些意见,那么学生就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那么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学生对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也就变的熟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要能够进行自由的交谈,在语言环境中和语言情景过程中,学习就会很好,这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就会增加兴趣,那么在学习中就会更加主动。

3.2客体。在商务英语学习中,顾名思义商务英语的客体就是商务和英语。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主要精髓。在学习英语中,要讲究的就是在商务上的英语。其中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习英语的过程,还有就是在商务的交流基础上进行学习。其中商务英语的组成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商务英语背景知识,在熟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就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知道商务英语的精髓,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同学们和老师们就能最为有效的进行学习和交流。在有些课程讲解过程中,像是在关税及贸易过程中,老师就要积极主动的去找一些关于关税的一些定义、及有关知识。只有这样在丰富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学生对这样的一些抽象知识进行慢慢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商务知识产生,也只有这样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更加的主动。同时也有这样在以后的商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才能更好的配合,更加具有效率的进行学习。同时这样才能为了以后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商务英语增强生命力。

立体教学论文篇11

所谓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等)进行整体设计,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运行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各构成要素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功能。[1]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在学校教学,尤其是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型院校强调培养适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动手能力强,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于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应用型院校的文科专业。文科专业的教学素以理论性见长,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是各个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但从目前各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文科实践教学体系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改革。

一、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在应用型院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乎学校教学目标,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各应用型院校的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建立原则不明确

在众多应用型院校中,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是按照理科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的。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各类专业可以基本上划分为理工科与文科。两类专业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差别。理工科专业分为理、工、农、医四个学科门类。理工科的各个专业基本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相当多的课程是在实验室完成的。文科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外语、法律、经济、管理等各种系科,文科教学伸缩性比较大,偏重于分析和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对社会现象进行评判。相对来讲,理工科的教学更加强调实践性,文科教学更加强调理论性。很多院校以理科实验教学体系为模板,建立了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此类做法,虽然有利于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快速建立,但是忽略了理工科教学与文科教学的差别,形成了目前文科实践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很难切实进行的现状。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原则的不明确,是目前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院校的文科教学中,基于文科教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基本上进行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教学。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基础课与必修课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马列文论、美学、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等课程。并辅以《诗经》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西方现代派研究、语法修辞研究等众多研究性的选修课。

(三)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少

应用型院校强调培养适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实习实训基地必不可少。各应用型院校中,相对于比较完善的理工科实验室与校企合作制度,文科专业要落后很多。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比较晚,实习实训基地比较少。再加之,文科专业的特点,很少有企事业单位能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实习、实训基地少是目前制约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重要问题。

(四)评价模式单一

在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中,基本上形成了以分数为中心的固化单一的评价方式。目前在各应用型院校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课程考核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考查和考试。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开卷考试和结课论文两种形式,考试则指闭卷考核。无论采用哪种考核方式,最后都是以分数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的考核方式比较适合理论知识考核,而应用型院校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试卷考核方式不能够满足应用型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评价要求。

二、应用型院校文科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针对目前各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

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根据应用型院校的办学特点,应用型院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文科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区别文科实践教学体系与理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特点,明确文科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建立符合文科教学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纲领性文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保驾护航。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实训环节、实践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现代汉语》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48学时,完全为理论教学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可以按1:1的比例,设定为理论教学学时24,实训学时24。让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深入的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其次,建立立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增加课程实训、实践周环节之外,将学年论文、毕业作品(设计)、毕业论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设置适当的学分,只有修完实践教学学分才能够毕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可以增加社会调查类的题目。专业见习,让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身临其境的感受职业氛围。尤其要强调的是专业实习,目前很多应用型院校,除教育类学生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其他专业则采用了放羊式的实习方式,学校不统一组织,由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只需在实习期结束时,交回实习鉴定表完事。学校对学生是否实习,实习的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实习只停留在书面上,收不到最好的效果。最后,学校团委可以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真正深入基层,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老乡做贡献;组织更多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

(三)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验实训基地

应用型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有大量的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为支撑。通过实验室、实践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锻炼能力的场所,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多人合作项目,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步入职场之前,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毕业之后能够尽快的融入职场当中。

(四)建立一支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注重学缘结构、年龄梯队、职称梯队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改变以往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从观念上确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各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教师直接深入到行业一线,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在挂职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成为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业实训与实践。

(五)建立复合型的评价体系

以往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方式,不能全方位的客观的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型院校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学校特点、课程性质的多方位、多层次、多种考查手段的评价方式。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建立起学校考核与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首先,学校自我评价。学校的自我评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每门课程单一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确定实验、实训的评价方式。二是学校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学校通过对学生就业率、就业方向、就业之后的知识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全方位了解学生就业之后的状况,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调整本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用人单位评价。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定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各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平时表现、单位对毕业学生的满意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到学校进行参观座谈,对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来自行业一线的指导。应用型院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既可以了解学生就业情况,又可以了解行业一线状况,并据此对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能贴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高级专门性人才。

立体教学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3-0052-05

一直以来,学界对教育技术学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存有分歧,争论是许多教育技术学问题存在的常态。从功能上说争论有利于问题本质的外露,有利于学科基本理论的完善。但争论若是常态,很多问题甚至本质的问题就容易缺乏“定性”的共识,研究者之间缺乏通约,其研究囿于自说白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研究者处在不同的学科场域下造成研究思路的分化。进一步说,研究者之间缺乏共识的学科立场。适理的争论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形式,教育技术学需要在一定共识和原则下理性地进行争论和研究。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内在的规定教育技术学的争论的原则性依据,是“观察、认识、阐明与该学科建构与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因此,厘清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涵,阐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结构和本质属性就十分必要。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解析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对其一贯的看法是与教育密切相关。目前教育技术学存在两种学术理念派别,以现代媒体在教育中有效应用为研究兴趣的“媒体派”和致力于教育中实际问题解决下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优化研究的“学习派”,无论是“媒体派”还是“学习派”都不约而同地和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可见,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探讨不能绕过不谈教育学领域有关学科立场的研究态度。

1.教育学的学科立场研究

教育学一直以来采用私有对象、问题、方法和规范等的研究范式,也就是说教育学的问题是唯一的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受限于此,教育学不仅面临与交叉学科存在关系模糊不清的可能,因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不是一个学科的事,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同一研究对象处于多学科的焦点上”。还存在对自身学科独立性解释乏力的可能,“在知识融合时期,从问题、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对学科进行区分变得相当困难,学科范式的趋同成为一个显著特征”。为此,叶澜先生指出“教育学要突破对象、方法、起点、规范、体系等表层问题的局限,探寻深层问题,即教育学的立场、视野和价值问题。”教育学学科立场问题是明晰学科发展的相关前提性问题的支点,是“区分学科差异的重要指标”,是教育学学科的本质问题,它可以消除教育学与交叉学科就研究问题归属的纠缠,还可以成为知识融合时期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探索的新思路。2005年在内蒙古师大召开的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曾专门就“教育学的学科立场”问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各自见地。金生铉教授认为“教育学无立场,无立场的教育学就是无立场地对涉及人间、人事和人心的价值问题进行思考,以求得价值真理。无立场的教育学就是在文化的立场或者说是在教育从各种文化中吸取思想资源建构新文化的过程”,有专家认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是由教育学者的立场决定的”,其体现的是立足教育学理论的框架,“以教育实践为思考问题的原点,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从事教育学史研究的专家指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曾有哲学立场,科学立场和问题立场等多种形态。

教育学领域关于学科立场问题的研究价值已经达成共识,对其进行研究的意识也颇为强烈,但专家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学科立场本质的认识。从教育学对学科立场的研究可以知道,学科立场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比如有效解决学科独立性的问题,文化语境和学者的立场可构成影响学科立场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强调的是,教育学内部存在学科立场认识的分歧,然而分歧并不表明教育学学科立场研究的不合理,相反它是源自不同研究视角的合理的分歧,反而能从各个角度深度的透析学科立场的本质。鉴于此,为了研究更具合理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

2.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

教育技术学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特点是其本质的内在逻辑的反映,本研究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按照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类。就性质说,它不同于同类下的其他学科,其价值取向不在于“事理研究”,而在于“效用性研究”,“事理”主要以教育学原理直接作为自己的形而上学。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这层内在关系令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探讨偏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教育学学科立场直接的移植的观点,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也的确和教育学学科立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认识忽略了教育技术学的内在规律,而过于强化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形而下的事实。教育技术学首先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其次才是划归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除了具有一般学科的共性特征之外,还有区别于同门类下的其他二级学科以及其他任何学科的独特性,这是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研究群体基于学科价值进行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活动也是有别于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

首先,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的存在。纵然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不高,“颠簸”在学科的“小道”上,它仍是一个学科具有一般学科的价值诉求。教育技术学会面临学科一般性问题的诘难,比如最根本的独立性问题,传统的对象,问题和方法的独立性研究思路己很难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互融时代“被沿袭”,学科立场可以成为教育技术学探索学科独立性的新思路。比如学科成长的问题,学科的发展和人的演变进化具有内在同构性,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简单趋向复杂,“没有反思的人是不值得活的”,反思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没有反思的学科是没有价值的,反思也成为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其实,学科立场的研究是学科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逐渐形成的,它具有“反思和建构的双重属性”。他的这种反思属性能够成为教育技术学就本学科成熟度和良构度的自我测度的重要立足点。因为学科之间的差异,对教育技术学学科而言,其他学科学科立场的就明显地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教育技术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存在。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明显的,它以教育学作为形而上,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假设。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很容易被设定为“二级”立场,缺乏自明的独立性,随教育学之“波”逐教育学学科立场之“流”。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杜威的名著《心理学和社会实践》中提到的联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学科,教育技术学就是这样的纽带学科,它是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教育技术学不同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它关注问题的实践性层次,直接与实践活动进行对话,由此产生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独特性也催生了学科立场的鲜明的实践观

念。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立场直面问题具有的直接实践性的价值倾向大大强于教育学学科立场的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以及“委婉”的干预观念。教育技术学内在的价值诉求与教育学学科立场有内在的差异,匹配这样的学科立场是对教育技术学独立性和独特性的质疑,无异作茧自缚。在探讨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时要摈弃肤浅的学科等级划分观念。

最后,教育技术学研究作为人的活动的存在。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由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确立的,对其开展的研究活动本质上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的认知活动。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承担着学科立场的解蔽之责,如果说学科的价值诉求是教育技术学的“势能”,研究主体的研究则是教育技术学前进的“动能”,教育技术学价值实现需要发生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此外,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具有两种知识构成,一种是固有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实然知识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桥梁性质和实践观念构成的应然知识,而且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自身的价值旨趣和情感将上面两种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结构的类型和比率都影响到教育技术学研究活动的性质,知识结构的独特也促成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具有独立的“研究人格”。从该层面说,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不仅与教育学研究群体还与其他任一学科研究群体不同,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确立的学科立场就绝不会趋同于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学科立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因研究群体的特殊表现出唯一性。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教育技术学是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科,无论是从学科自身的透视还是二级学科的划分,教育技术学的价值诉求都是独特唯一的,其学科立场体现鲜明的学科诉求。其次,教育技术学人是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群体,教育技术学任何的变化都是由这个群体的研究引起,群体特征的变化俨然成为学科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由此,我们可以明晰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必兼顾学科与研究主体,它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时代诉求和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的融合,由研究主体确立的具有学科特性和主体认知特点的双重性,始终是进行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研究活动的基本立足点。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结构及属性分析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构成基础是学科事实和研究主体,有时偏重学科的诉求,有时又以研究主体的取向为核心,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学科立场的研究是立足于统一的整体把握,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和研究主体不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状态,它们中间存在教育技术学学科特殊性和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的个性元素交融的过渡地带,它是教育技术学体系个性成分的综合,包括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直接实践性观,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使命,以及研究群体个性化的研究和实践等,因而不同于其他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主体,个性成分反映整个教育技术学体系的唯一性。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形成的基础就是学科基础,研究主体和个性旨趣,它们构成了学科立场的内在规定性,对结构基础层面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分析是深及内里的从根源上揭示其本质属性的有效途径。

1.学科事实层面的分析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的研究一定是围绕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展开,一旦越过教育技术学这根“学科红线”,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本身就成为“问题”,对其的研究也会失去价值。在此前提下,根据认知的深度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可分为两种状态,一般认知概念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和上升为一种社会关怀和价值情怀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科立场其解读的内容也不同。

第一,学科概念的知识论角度解读。“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有了概念才能形成判断,作出论证。一门学科若没有它的若干基本概念,这门学科就不能成立”,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概念就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之网中的一个节点,它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思维生长的起点,是一切判断和论证活动的基本立足点。学科的意识形态历经历史长河无数次“跌宕”被世人和时代所表征。在表征的过程中,一些没有时空属性的概念被“尘封于河底”成为历史的“淤泥”,继而经久弥坚形成历史用法,最终这些历史用法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语义场,为我们今天的理解提供了意义的基础,并决定我们的理解所能达到的界限。从知识论的知识证实角度看,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某一特定时空下的特定认识状态,教育技术学学科以及学科概念体系的历史性用法正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这个知识信念得以证实的缘由,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受自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历史性。

第二,学科与社会系统自组织性的价值情怀的表述。教育技术学学科是一系列教育技术学知识的体系。既然它是一个体系,我们就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去审读教育技术学学科。追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教育技术学学科每次变革都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目的,美国二战期间对视听教育的需求,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信息化的依赖。教育技术学学科与外在社会自发形成的大系统的自组织性赋予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而教育技术学学科系统的这种时代感的结构和社会关怀的功能能够自发的保持稳定也得益于教育技术学学科永恒的价值情怀,始终以促进人类学习绩效和推动社会发展作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情感诉求。从学科客观维度上说,学科情感诉求凝结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立场。但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这种永恒情怀会因为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社会发展层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具体表述内容。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国教育技术学的认识发生变化,教育技术定义频繁修订。我国上世纪姓“电”还是姓“教”之争也是教育技术学顺应社会发展的辩论。从历史来看,教育技术学学科情怀具体表述的差异造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多元存在,可见,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没有固定的内容只有稳定的情感基调,基于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之上的多元学科立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基础上的社会关怀而且伴随社会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是学科价值在文化意义上的科学表达。

2.研究主体层面的分析

与人类社会所有的活动一样,教育技术学的活动也是由研究主体发起,他们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认知核心,也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形成“场所”,并且经常性的和研究主体的学科思维和研究行为交织。不仅如此,就学科立场这个问题生成而言,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对教育技术学的一系列的研究“可能”作价值选择的结果。

第一,研究主体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概念的认知探险。研究主体并不是盛装知识的简单器皿,也不是一张有待挥毫泼墨的白纸,他们在进行教育技术学科立场的概念认知之前就已有了与其相匹配的一系列上位和下位的概念群,因为研究主体的生存气质和文化熏陶的差异,即使在已形成的相同概念中其内涵和外延的也表现的参差不齐。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的多学科背景使得概念的分歧容易产生,研究主体形成各自的认知范式,并在各自认知范式下逐步构建个性的图谱文化。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因研究主体图谱文化的多样而呈

现多元构成。以此,研究主体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形成的研究群体“合立场”即是学科立场在研究主体维度上表现出的大致的原生形态,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构建提供原型。

第二,研究主体的情怀表述。研究主体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研究自始至终就不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研究主体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过程或多或少都会夹入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于对教育技术学的热爱,研究主体在构建学科立场的过程中注入一定的情怀。研究主体立足社会形式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进行关怀,其中渗透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然而,研究主体的情怀的表述容易受到研究主体“前解释”结构的影响,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的构成既有自然科学背景也有社会科学的门徒,体现的不仅是思维方式、研究逻辑和行为范式的不同,还有深一步的价值追求和社会情怀的差异,研究主体原有的文化层次,价值水平和情感韧度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构建的潜在阻力。

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依托于研究主体的多个性意义上的“合立场”,融合多文化多层次多背景的研究主体的价值情怀而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依随研究主体的境变而变迁,只能在文化意义上获得的连贯性和科学解释性。

3.个性成分层面的分析

教育技术学研究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并且这些理论之间的领域跨度较大,包括教学理论,哲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甚至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也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形而上理论原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个性特点之一是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容易造成研究活动的“理论互助”和理论基础的“多元结合”,理论基础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源头活水”,它的不定性直接导致教育技术学研究取向的泛化,从而致使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涵盖领域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除此之外,人们在研究中往往只重视那些容易知觉和描述的“‘显性的’理论基础,而忽视那些‘缄默的’的理论基础,如教育民俗”。依照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关于“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之间关系的判断,即民俗是理论的“伟大施主”。文化民俗对遵循该文化民俗规则的地区的影响根深蒂固。其中有时间的先后,有空间的异同,教育技术学内部的价值分歧深深镌刻有各所在理论“部族”的文化倾向的差异,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自觉过程中必是要尊重这种自为文化的差异。所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立论正确的基础就是尊重和认可文化理论的多样和差异。

“桥梁学科”的纽带性质是教育技术学根本的个性特点,它以搭建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之桥为旨趣。多年来,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干预能力为学界内外所诟病。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们在不断地摸索尝试如何将教育技术学理论更好的深入教育技术学实践的“主战场”。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肯定存在着一种中间环节的特殊认识形式,这种认识形式区别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就是实践观念”。实践观念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独特拐点,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与教育技术学实践之间实现中间交互。刘美风教授认为“技术知识就是对实践观念的展开或具体化,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特殊认识形式。教育技术知识是连接有关对教育、教学认识的科学理论或经验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杨开城教授认为“反映性知识不能直接运用于实践,必须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运用于实践……出路只有一条:发展新性质的教育理论。这种新性质的教育理论必须提供一套技术性知识体系以满足实践的要求。”教育技术学实践观念的交互和技术性知识的旨趣是教育技术学个性基因的时空序列,它们不断地与时俱进,以所处的时代为理论原型进行“时尚”钩沉,不断地为教育技术学“桥梁性”注入时代的主流观念。

依据前文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结构基础的内在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两个重要理论元素,学科事实和研究主体,它们存在的“个性”特点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之所以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而不是其他立场根本的学理性依据。

教育技术学不论从其概念体系还是价值诉求和学科使命上说,其存在的意义都不在于学科实体的逻辑形式之中,而是在于它所依托的文化情境之中,包括纵向的时代变迁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等,离开相应的文化情境,学科价值诉求的科学性即被颠覆,学科立场的多元就会演变为混乱。而研究主体的立场随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人是文化中的人,不同的文化塑造差异的人性,不同的文化场域下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使用不同的价值解读方式,文化积淀的差异是研究主体自为立场形成的根本缘由。综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学科自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以价值建构为目的与文化阐释目的相一致,其形成和实践活动中有相关文化的涉入并与相关价值发生关联,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合理性也体现在文化和价值中。于此,文化性构成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本质属性,它是历史性,时代性和个性化总的概括。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形态,而是文化涉入和价值关联易变的产物,具有价值倾向和价值构建的特征。

三、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对学科建设的干预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教育技术学一切学科活动开展的基本立足点,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活动,也不例外的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为开始点。此外,学科立场以学科为基础并反映学科的价值诉求,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彰显和寻求学科意志以及学科价值的“进行时”,顶礼“在路上”的旋律,二者都是对学科的价值尝试和探险,不过前者是机制层面上的思想引领,后者是措施层面的思想外化,这是学科立场和学科建设的深度交织。所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必定会影响的学科建设的开展。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文化性是其能够在“时间规则”下永葆适合的源机制,它能够“外圆”地“接纳”外界彪炳的合理诉求和“内方”的“坚持”自身的原则。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研究以科学的学科立场作为原则性起点是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学科立场的文化性角度思考学科建设问题,重点提炼学科立场文化性对学科建设实践的有效干预的启示,也算是对学科立场文化性价值作的一个“实践考量”。

第一,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思想的文化性提升。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思想是开展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路线图”,建设思想是发展教育技术事业的重要构件,一旦被确定,其科学性进程就直接指向学科最终的命运。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思想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分散在学科建设问题上的一根支脉,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思想理应秉承学科立场内在逻辑。然而,现实的学科建设多是盯着成果,认同以易于产生研究成果为导向的建设思路,忽略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诉求,缺乏历史性和全球性的时空视野。为了达到教育技术学的使命和保证教育技术学使命完成的完整性,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思想境界必须跃进,立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科学内蕴,跨越时代,文化,社会的认识鸿沟,文化性提升便是建设思路的科学性追求的科学之路。

第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成就的理性对待。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发展势头强劲,成果丰硕,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其他部门吞并,这种吞并不是经济的资金链断裂的破产保护,却真的是学术界的“破产保护”。针对当前研究效果被看好的普遍现象,我们提出质疑。首先,很多学者关注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也作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这是学者们在自有的学科立场支配下的研究倾向,不排除人性的功利色彩助长学术泡沫的可能。其次,教育技术学是学科发展不断细化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的产物,逻辑上说,教育技术理应是时代弄潮学科,然而取得的成就似乎实难匹配这样的身份。纵向看教育技术学较之于历史的教育技术学是进步的,可转向现实的横向比较,成就变为现在的问题。这是“历史用法”的感性,过去的成就很可能在今天被放大,今天的成就在明天也可能被放大。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本质体现为文化性,教育技术学的成就却不符合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过去式”意识,成就常常在“历史”的对岸。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过去的成就,不放大,当然也不贬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