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法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7:46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

一、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观念的转变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影响到学校教育能否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具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新发展。

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教学方法上表现出对运动技术的精雕细琢,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的不同;在师生关系上,学生处于次要地位,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始终都在跟着教师走,处在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可以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上毫无创新意识。在教育内容和标准上,主要是考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

终于我们迎来了新课程,使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标的实施表现出了体育课程发展的新方向。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师生关系。一切要从学生出发,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程目标主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多样化、弹性化,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发展。作为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尽快进入“角色”,走进新课程。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走进新课程、构建新型课,这是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教师个体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但由于教师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需要针对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学习。同时,进一步深入剖析和认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认真研究和探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从而在体育教学中能始终体现出以“以学生为本”的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思想。

二、对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

1.正确理解课程的名称和性质的变化

新课程不是传统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合并的综合课程,而是更加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能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

2.深刻理解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教学模式除了具有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我们将其加以概括,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依据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规律提炼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样式,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3.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

(1)体育教学思想

体育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模式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使人们能够了解教学模式的来龙去脉。如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课程结构,融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策略等方面。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五个领域目标得到部分或全部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构成体育教育模式的结构要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而体育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创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教师要由原来的重知识、技术传授向重学生身心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限制学生自由(如随时向教师发问),转变为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转变。

体育新课程主要是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体现课程的时代性。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客观条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时是外部学习动机起作用,有时是内部学习动机起作用,二者轮流交替、互相转化,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直至到达既定的学习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当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动机时,可以创设各种外部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内容,采用新兴的街舞、健美操、搏击操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外部学习动机以后,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并引导这些内部心理因素,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强烈而持久的内部学生动机之后,仍然要利用外部条件去激发外部学习动机。如让学生自己创编街舞、健美操等激发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总之,要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使两者并行或轮流交替。如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始终会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学习效果必定会大有提高。学生也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有权参与体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可以自由练习与思考,允许标新立异。师生关系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有力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和师生关系的改善。

2.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并且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学习。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什么动作技术为出发点设计的,它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远期教学效果的最佳获得。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追求的体育教学模式则以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出发点,最终达到由“教”到“不教”,由“学会”到“会学”这一目标发展。

在“快乐足球”中米卢提出了:单纯性的竞技体育也可以快快乐乐地训练、快快乐乐地比赛拼杀。米卢利用此理念激发了国家足球运动员的内在激情,从而实现了中国队进世界杯的梦想。而我们的中小学体育何尝不可呢?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传授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动作或提高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打从心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失去信心。新课程标准下的快乐体育教学,应该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学生产生活动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快乐体育强调以积极的方式去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追求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和最拿手的体育项目,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乐趣。

3.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近代班级授课制的建立使得对学生统一化要求很高。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与不同需求,其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致。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统一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束缚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而个性化的模式就考虑了人体差异的存在,根据人的心理、能力等的差异,及时调控教学的方法策略与教学程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体育活动中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个性特征的不同,他们的体育学习抱负水平也是不一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成就水平的特点,帮助抱负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实际的、动作复杂而成功率高的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从而在不断成功中加强体育学习动机。千万不要让他们好高骛远,一旦目标远离实际而在体育学习中受到重大挫折,就常会削弱体育学习动机,以至一蹶不振。对于抱负水平低的学生,一种情况是为他们选择较低难度的动作,因为这类动作他们确信能够完成,然而这种目标往往不能激发起奋发向上的学习动机。另一种情况是为他们选择高难度动作,远离他们的实际,使他们根本不可能达到,也不可能产生奋进的体育学习动机。因而一定要选择适合他们实际的、由易到难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从而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体育学习动机。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要自尊、自信、自强,相信自己通过不断追求,一定能使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达到最满意的程度。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要紧跟时展的脉搏,明确健康的新观念,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主张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为激发、引导、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从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进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界定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遵循教育规律,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通过内化和外化,培养和塑造符合该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成员及其开展的一系列与思想政治形成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①

根据此定义,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鲜明的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最重要的内涵。它最集中、最突出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这个定义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思想政治方面”等都明确宣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特征,其政治功能是十分明显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根本区别。②

第二,明确的目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政治目标和政治任务。在这个定义中,“有目的地”、“培养和塑造符合该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成员”等都明确表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属性。③这种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了人的能动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从而主动地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二是反映了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根据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要求而提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为实现其目标服务。

第三,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内容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整体的文化发展环境,而只有在整体的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去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属性时,使其表现为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当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文化属性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性。文化具有传承性,政治文化等等的传承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遵循教育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属性。在这个定义中,“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内化和外化”、“培养和塑造”等都明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是被教育者,就有主客体关系、有效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就有教育规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者队伍等问题。

第五,社会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人是具体的人,实践着的人,人思想的产生、变化,其基础和根源是人所处的客观实际和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进行空洞、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行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达到理论原则与人们言行相统一的效果,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人们思想政治方面的各种问题。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2.1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和特征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采用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指教育者为创造新的教育方法以解决其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主动进行的一种具有探索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的特征是:首先,方法创新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方法创新是教育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既根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又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任何脱离实践的“创新”都是不可能的。其次,方法创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者所面临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为了用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再次,方法创新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即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的用以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是否具有合规律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只有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才具有普遍的意义。第四,方法创新的成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教育主体基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或实践所进行的创造、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④

2.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思路来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不能等同,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首先,从社会性质上考虑。我们现在所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著的现实性和目的性,为现实的政治服务。这个政治的社会属性是社会主义,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为它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其次,从文化资源上考虑。作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资源上缺乏历史的积累,属于白手起家。善于从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中获得取知识资源,善于借鉴这些知识资源来发展自己,这是一条高效率的发展思路。马克思主义知识资源博大精深,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彻底的无私的学问,它可以避免科学的肤浅和庸俗。再次,从研究方法论上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要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科学的方法论,它能够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进行正确的研究。第四,从研究队伍上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这支队伍首先要解决生存,要有职业的依托。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队伍,有着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教育训练,理论教学活动是他们基本的生存状态,日常处于思维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队伍和骨干,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的生力军。

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法创新能否取得成效,不仅取决于方法创新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而且还取决于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环境对方法创新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3.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探索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欲使此种活动取得成效,只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探索活动离开正确思想理论的指引,就可能使探索活动迷失方向,乃至走向歧途,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因为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对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发展规律,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必须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必须坚持认识来源实践同时又接受实践检验的观点、必须坚持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观点、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等等。总结以往我们在方法探索中的成功或失败,无不与我们坚持什么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关。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使方法创新活动始终沿着比较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3.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注意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所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社会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活动能够得到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环境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活动之所以需要有利的社会环境,主要因为:第一,方法创新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一项新方法的诞生可能会给不同的人群带来各种不同影响,如果人们对新方法给予普遍理解和支持,那么,新方法就可能得以顺利应用并在应用中得到检验;如果人们不予理解和支持,新方法的应用和检验就无法得以正常进行。第二,方法创新可能需要政策支持和财力投入,如果支持到位新方法就会得以顺利实施,反之,则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社会大环境的营造,既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参与,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作出努力:第一,努力作好自己所担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做出成效,使人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结合实践努力钻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寻新的历史时期行之有效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理论上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出科学的论证,在实践中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积极的应用;使人们感觉到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确实具有理论魅力和积极成效。第三,积极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所具有的意义,增强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及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会对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环境氛围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历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任何方法创新都无从谈起。实践证明,很多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都是由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尽管有些方法开始时可能还很粗糙,甚至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然而,所有这些都是新方法产生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无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还是从事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者,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必须从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素材,任何脱离实践、想走捷径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能奏效的。

从认识论上讲,概括和总结实践中产生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有一个如何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问题。这是因为,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对方法的认识,只是认识到了方法的某些属性和某些外部的联系,还缺少对方法的全部属性以及方法与方法之间、方法内部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认识。只有当对方法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才可能真正认识方法的本质,才可能从理论上阐明方法的内在机理及外在特点,才可能真正揭示方法与人的思想形成规律,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3.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具有勇于实践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在创新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一可遵循的道路就是深入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固守以往的经验。只有根据实践的需要确立工作方针,只有根据实践提供的可能确立方法,我们对方法的探索才会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 景艳.活化社区文化资源优化学校德育环境[J].科技咨询导报,2007.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3

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评估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指挥棒。“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的研究”课题组试图以评估作为突破口,实现以评估带创新,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顺应国际、国内创新教育的浪潮。

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着手进行创造力的开发,60年代有了实质性进展。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创新中心;在每所大学里都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创造精神也随处可见。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从60年代始,纷纷引进美国的创造学理论和方法,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创造宣言”,主张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之目的。目前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我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将创新教育的研究深入到小学学科和课堂,推动创新教育的全面展开。

当前,虽然创新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小学教育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有的学校也在改革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还只局限在公开课、研究课、实验课的“点”上,没能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大部分的常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知识的状况。本课堂通过高校与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首先使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如果本课题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果,我们还将在其他学科教学上继续推进。

(三)以评估带创新,促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创新教育的普遍开展还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创新教学评估机制和评估体系。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创新理论,结合当前的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制定出可操作的科学的评估方法,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教师的教学创新列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具体项目,然后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上加以验证,进而完善评估方法,形成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全面指导创新教学,完成由“点”到“面”、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是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继承与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可操作的评估理论与方法,并使之丰富和完善,进而反作用于课堂教学,推动和促进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

预期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局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学校局面:通过实验的展开,增强全体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社会局面:通过实验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为全省的创新教育全面开展提供范例。

三、研究的方法与条件

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即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相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总结规律法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善评估理论,指导全面落实创新教育的实践。

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条件:

1.凡参加本项研究的全体人员必须按时认真参加培训学习。

2.学习培训、交流,集中活动时间,定为每周四下午。

3.认真完善实验基地的建设。

4.认真书写反思及案例、活动记录,认真完成阶段性总结,并及时反馈研究过程,遇到困难及特殊情况,实验小组共同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准备与启动阶段(2008.9―2008.10)。

1.制定研究方案。

2.进行实验教师的培训,组织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相关资料。

3.选取实验校、班。

4.做好各项资料准备工作。

5.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6.组建研究队伍。

(二)实验阶段(2008.10―2009.7)。

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选取新一路等三所小学,每所学校选取三个班(高、中、低年级各一个班)进行实验。

2.实验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做好笔记、小结。

3.建立班级实验档案。

(三)实验推广、深化阶段(2009.7―2010.3)。

将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完成研究报告,并把成功经验推广到全校、全市。

五、研究结果与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学生方面来看,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些学生在省级和市级的创新比赛上获奖。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从学校方面来看,通过实验的展开,实验教师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掌握了全新的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能够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有的实验教师的创新课在市级和区级的讲课比赛中获奖,还有几位教师发表了教学创新的论文。

从社会方面来看,通过实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模式和评估方法,在我市和我省的城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国的创新教育全面开展与推广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姜梅.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浅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7).

[2]李慧勤.郭晓静.国外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5,(3).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08-02

创新型国家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关键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寻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培养创新人才应当牢牢抓住创新人格这个根基。人的品德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等创新人格。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的价值根本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牢固树立起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在创新活动中自觉地去选择、实现最能为社会奉献的价值目标,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把服务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有了这种道德责任和理想信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需求,从而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和项目。

华罗庚曾经说过,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的道路遍布荆棘,只有具有坚定的意志,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并善于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面对种种失败的可能性和意想不到的重重艰难险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人的创造属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人生充满创造的欲望,树立起积极进取,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培养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开启创新活动大门的密码和钥匙,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综合作用的过程,代表着有价值的能开拓意识全新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在包含着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在培养、塑造、开启大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敏捷性和跳跃性、怀疑性和批判性等创造性思维个体本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马克思“三观”教育、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是对知识技能的获取和综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新与完善、发明与创造。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不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中去寻找问题,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发现新问题,创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和方法;唯物辩证法有利于创新人才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重组,能自由灵活地驾驭创新思维为创新目标的实现服务,从而形成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更代表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灌输并使之内化,培养高校学生的求变求新思维,促使其不断运用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进行创造,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每个个体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但是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对诱导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一种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学校的引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学术道德,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创新的意义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营造一种群体创造性活动的大氛围,充分激发个体创新潜能;关注时事,反映学术前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式,通过其自身改革和创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力发挥提供更

大的空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

1.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涵盖了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方面,内在地蕴含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受到个体哲学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制约和影响,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而加强世界观、方法论教育,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形势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政治教育跟不上,就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即使培养出了优秀人才,由于自身思想不可靠、政治立场不坚定,也不可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服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心态的调适,培养大学生积极、自信、竞争、合作、坚持、忍耐等良好的心态,从而为支撑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规范创新行为,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大力推行启发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创新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创新探究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看法都是有价值的,敢于各抒己见,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做适当的梳理和总结,为创新思维创造条件。要引导学生对知道的东西进行反思、追问和审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大胆反思、质疑、批判,勇于提出新的理论、创造新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深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取代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双向互动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可转化性。

(2)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指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培养环节,它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灵感,因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一般来说,大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是比较强的,可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实践属于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缺乏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磨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

3. 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1)改革考试方式,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考试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对教学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包括对教学过程的激励作用和对教学价值的导向作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命题形式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二是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简单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这种考试方式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的创新,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创新。只有改革考试方式,才能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科学的评价会促进人的创造力形成,不良的评价和测量会挫伤人的创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系统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进行价值上的考查、判断、评估,以确定其社会价值。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多以考试为手段,侧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素质的形成过程,这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摒弃现存的各种制约、干扰和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考核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构建起适应培养学生创造力需要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欲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书,周希贤.思想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周希贤.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刚,周希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5

教育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使创新理论与现实环境相容,避免新理论与广大教师受众心理、行为习惯之间发生摩擦,使得教育理论变得更富有实践效率,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是教育理论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是当今中国三大素质教育实验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试图以生本教育体系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理论内部结构、外部概念表征的创新特点由此带来的实践优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结构体系的后现代创新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谁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和不完全的。”他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的、多向度的,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用多视角的眼光透视社会,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性的一致性、同一性和整体性,高扬事物变化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一元的现论[1]。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主义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缺陷,唯一幸存下来的“规则”就是“什么都行”[2]。生本教育的理论核心虽然属于“学生中心说”,但无论是其多元化的理论构成体系还是纵横捭阖的创新方法都颇具后现代精神。

1.1政府主导型创新。

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等。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创新体系一样,从生本教育的创新动力来看,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创新。

政府主导型创新符合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借助政府推手进行大面积的理论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将不利于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我国在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创新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的自主创新。

1.2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绝不是完全丢掉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3]

生本教育教育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它的教学宗旨、课程观、教学观都可以找寻到儒家思想的踪迹,如孔子的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朱熹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循序渐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儒道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生本教育体系较之其他理论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核心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理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多种理论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么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要么障碍重重“穿新鞋走不了路”,这也是很多教育实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国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及不同理论的兼容问题,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其他理论体系,如探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尽管生本教育体系同样是以国外理论为其核心,但是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里面是以隐含文本或实践文本而存在的,而教师看到的符号文本则是具有传统儒家味道的中国式表达,比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也是生本教育理论体系结构处理上的最具匠心之处。

1.3广泛吸收中国当代成功教学实验经验为技术支持。

教育理论要作用于实践,离不开学生、课堂,每一种教育理论都要寻求或者创造适用的实践杠杆。生本教育实践体系里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合理吸收了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作为其技术支持,比如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学导类的教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多年的“探究式学习”,这些教育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的影响广泛,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当代教育科学大发展为母体,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并汲取西方教育精华,兼融并蓄各种教育流派,以传统文化为衔接点,以当代文化为推动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转换和整合。

2.以简驭繁,基于受众心理的概念表征创新

教育理论的推广过程,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需要遵守传播学规律,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受众意识,不仅需要考虑作为个体受众――人的心理特点,而且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教师的心理特点,增强受众心理的亲近感,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如果过于生僻,只会让教育实践者在常规活动中迷失方向,继而产生逆反效应。很多理论在实践中由于其概念符号的选用不契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因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比如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2.1识别优势:快捷、有效传达教育理念。

牛顿曾说:“自然界喜欢简单。”普通规律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有助于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摆脱无助于效率的、繁文缛节的、空耗精力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德鲁克在对创新提出的“五个要求”中认为,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如果过于复杂,就很难修正。[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教育理论深刻化、复杂化、洋化,这恰恰违背了创新扩散的规律。

“生本教育”,表达简洁、明了,不像“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那么模糊,也不像“探究性学习”那么高深,有助于在短时间里抓住理论的受众视线,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更有效、快捷、无误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并且能接受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2.2相容优势:师本生本,在对立统一中找到受众心理稼接点。

教育理论是文化创新,新的理论或者是新概念的提出都不能只考虑创新者的表达需求,只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受众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惯性,缺乏承前启后的思维桥梁,都难以达到认知、态度、行为的全方位改变。生本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体系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异中求同,在对立中求和谐,寻找到教师心理的稼接点。

2.3执行优势:扣住课改主要矛盾的民主实践创新。

2.3.1避虚就实,构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育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空想阶段就有成为故纸堆的危险。生本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是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

2.3.2避轻就重,抓住课改主要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解决[5]。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6],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是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的价值理想[3]。民主是世界的趋势,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教育民主是世界民主的必经途径。中国民主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文化,而“师本位文化”就是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它已经阻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生本教育”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7]。

3.总结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兴盛,同时,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体制也形成了以官方价值为主导的潮流,当前应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术研究更为自由化,学术价值多元化。

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自身的学科框架内思考问题,而要遵循创新的规律及信息的传播规律,在翻译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中国的国情特色予以本土化改进,在自创新理论时亦应汲取本土营养。

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课程本体:符号实践本体和符号研究本体。这里“符号实践”指的是符号化活动,即符号体系的建立实践和使用实践。而“符号研究”,则是指对符号和符号实践的再探查、描述和审视,它脱离了符号实践本身,而形成独立的以研究成果为主的本体。[8]

作为学术研究者,不论是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或者推出新理念,都不能仅考虑到教育理论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研究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到其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与现实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同样,作为一线实践者,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就必须有意识地将其提升到符号研究本体的科学高度。只有如此,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从学术走向民间、从民间走向学府,理论才不会脱离实践,实践也不会抛弃理论,创新才能产生效益,所有人的辛苦才会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创造性对话性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2.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23.

[3]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J],2007,(10):3-7

[4]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3-10.

[5]冉隆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9-72.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6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在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持,教育部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硭担创新教育应是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研究课题,将创新理论TRIZ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理论,依托研究性学习,多层次递进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1 创新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的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创新型国家代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要把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批判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同时也要关注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学相继开设了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在一种开放式的工作室进行,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进行采取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也有很多工具供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动手,实验、探究、设计制作。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创新中心,以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这些都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

我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从认知习惯上看,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知识在量上的积累,注意对知识本身的拥有,对创新能力关注不足。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加强研究性学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性与创造性是有因果关系的,没有探究性就没有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是国际教育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策略,从广义的理解是探究问题的学习,从狭义的理解是以问题或专题为知识载体,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于1946开始创立,是在分析了250多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揭示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所遵循的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是一个由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TRIZ流传到西方,受到极大重视和迅速发展。如今TRIZ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体系,它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及高效的创新成果享誉全世界。

TRIZ理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它使创新过程变得有律可循、有术可依,大大提高创新效率。TRIZ作为高效的创新方法,在学校的推广,无疑对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TRIZ理论能帮助实践者准确定义问题,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两者的融合会产生良好的创新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依托研究性学习,构建一个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 依托必修课程,自下而上培养创新性人格

TRIZ是技术创新理论,完全可以融入到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以课程为载体,让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入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同时,学到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 依托拓展课程,培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在必修课程中融入TRIZ理论,是以该课程为主,在相关的内容上适当地介绍创新原理,这种融入是零星和分立的,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让他们知道创新是有方法的,并了解到一些具体的创新原理,而要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如开设TRIZ理论的选修课。将TRIZ理论课程化,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选修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作为课程的考核依据。

3.3 依托研究室,自上而下提高创新能力

依托研究室,以项目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为抓手,让学生接受TRIZ的实践训练。由老师给出课题(将老师进行的研究工作中的部分“问题”)让学生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TRIZ理论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课题也可来自学生所学的各类课程,还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进行,并延伸到毕业设计中。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丰富了学生的多方面的体验,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综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切入。在现有的必修课程中渗透TRIZ,并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这是对全体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拓展(选修)课的形式介绍创新理论,这使有兴趣学生可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再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构建了一个基于TRIZ的全方位覆盖,多层次递进,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式。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把TRIZ理论渗透到必修课中,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让学生不断地接受TRIZ创新方法训练,依托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多种形式的TRIZ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螺旋式TRIZ创新教育。这样以课程作为一个载体,研究室作为一个平台,研究性学习为一条主线,形成基于TRIZ理论的一个动态、开放式的创新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Z].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殷华方.试论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1).

[3]王发棠,韩小惠,卢琦.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4).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7

一、高职院校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

1.教学理念落后,理论研究滞后。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只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忽视了对教育方法本身的研究,这样的教学研究态度导致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于劳动人才的质量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改革,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就会成为空谈,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注,使得高职教育的教育欠缺人文性色彩。

2.高职院校的教学观念不能适应新型教育要求。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仍然存在以学科知识为导向,教授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教育环节的现象,并把理论考试作为评判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进行最大程度的培养,缺乏对高职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忽视了学生潜力发掘和培养。

3.缺乏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视。理论的学习和时间的锻炼是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只有以实践为导向推行教学理论,以理论为实践指导的方式践行教学,高职院校才能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融合和把握。只有立足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才能培养出理论素养良好、实践技能熟练的新型技能人才。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理论与时间完全脱节的教育状况,使得学生在实践当中操作效率低下,造成就业的不顺利。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要求

在当前高职教育中,高职人才的竞争趋势日益紧张,为了让学生在面临企业选拔时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对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1.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和“我教你学”进行了全新的方法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互动性,重视学生的互动性,打破教学模式的“权威”色彩,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以致用,坚持以实践为本。面对着企业选拔和人才聘用时,不仅需要理论素养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更需要其能熟练掌握技能操作。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课堂求知,而更在于致用,所以只有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所学和所用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努力使学生在课堂所学合理地用到实际所操作中。

3.将学业、就业和创业紧密结合,对学生能力培养。很多职业学生毕业时,都会面临着就业还是创业的选择,尤其是在校学习表现出对创业极大兴趣并小有成就的学生,创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于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汲取,再加以实践运用,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更需要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资格证。从而在高职学生面对就业和创业时有更为适合自我发展的选择。

三、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中,相比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改革,在教师作用、知识传递、学生参与、质量评测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创新的目标上强调教学会生学习,在改革的基点上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现代化元素,进行教学。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8

求真务实,全面发展创造教育素质教育是目前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环节。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创造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回顾2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我国创造教育,不仅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其存在也受到了质疑。创造教育队伍和课程一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缓慢而艰难地发展,基本上以教师的个人兴趣和执着来维系,在岗位编制、课题立项、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成果评定等方面长期难登教育“正堂”。

伴随着近年的“创新”研讨热,创造教育似乎也“热”起来了。“创新”和“创造”成了教育界最流行的用语之一。但这种“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炒作。更不容忽视的是,许多管理者和教师自身对创造教育理解也还比较肤浅。显然,我国的创造教育正处于十字路口,在世界范围创新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将我国现有的创造教育务实深化绝非易事。它涉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变革、中华精神的重铸、中国文化的创新,是远非就教育论教育所能解决的。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教育关注的中心是伦理道理问题,采用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教学方法,从其中无法找到创造教育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革,教育内容变化了,但教育观念却缺乏深层变化,教育界关注的重心仍是伦理道德教育和分科知识的传授,无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难以找到创造教育的明确位置。目前,许多教育界人士把创造教育理解为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看成是社团活动或科技辅导员分内的事,这是片面的。事实上,创造教育绝不仅止于创造知识和技法的传授,而是直接关系教育观整体变革和新世纪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涉及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创造精神觉醒和创造潜能解放。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育学单学科视野,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从时代特点和改革开放的全局着眼,将民族文化观念变革与教育变革融会贯通,建设以“大创造教育观"为核心的21世纪中国教育新理念和新理论。只有全面深化创造教育,才能为教育改革开拓新的视野、为创新竞争社会提供新型人才。

东西方创造教育的整合与发展所谓“大创造教育观”是针对目前将创造教育视为小发明小制作的“小创造教育观”而言的。后者注重“成物”,前者不仅注重“成物”,而且更注重“成己(人)”。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54-03

【Abstract】The creative education of the general college should rely on the advantage discipline and reflect local features. Innovative methodology should be taught in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educati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inter-school joint should be improved. The practice educ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by the multi-level research projects, extra-curricular interests, and social practices.

【Key words】General college Creative educ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指创造出与现成事物不同的新东西,即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是发明与开发的结合,是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价值的实现。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

高校肩负着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任务,是推进我国创新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的差异,不同层次高校在开展创新教育时难以采取“一刀切”的统一模式。本文从办学思路、课程教育、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就一般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一、一般高校面临的现状

按照办学规模和水平,大众普遍将我国普通高校划分为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重点高校通常是指“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而一般高校则包括了专科、职业院校和地方性普通本科高校。相比于重点高校,一般高校数量巨大并承担着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但是其经费来源不足、办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较差,这决定着我国一般高校在推进创新性教育方面难以采取与重点高校相同的方式方法,须根据自身定位,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多个层次推进创新教育,为我国培养开拓性人才。

二、创新教育应具有院校特色

实力雄厚的重点高校进行全方位拓展获得成功的机会较高,但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一般高校,跟风追求专业设置齐备,不但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反而会导致宝贵资源浪费和原有优势的丧失。做好定位对于一般高校尤为重要,创新性教育也应当体现办学特色。

一般高校通常为地属高校,生源和所培养人才去向主要是本地。因此,一般高校的建设更需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体现出地方特色并创造性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事业。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不平衡,这决定着各地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学科设置也应存在地域性差异。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对外贸易、高端技术和金融业活跃,当地的一般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偏重于管理、工业设计和金融类专业的发展。而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制造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可纳入当地一般高校专业设置的考量范围,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地方特色专业。

学科交叉与渗透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一般高校,以原有强势专业为核心结合其他学科可创新出不少极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专业。成都理工大学以地质专业见长,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传统勘探专业中引入先进信息化技术,从教学层面实现新兴学科对传统学科的更新改造,促进了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所培养的学生不但可从事现代勘探工作,也可以较快的适应信息类技术工作,体现宽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对于一般高校,创新教育需紧密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并能体现地方特色。

三、在课程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般高校办学经费比重点高校匮乏,这就决定了一般高校的创新性教育很大程度上需依赖课程教育完成。课程创新教育可从创新方法论教育、通识教育和师资力量建设等几个方面予以考量。

1.创新方法论教育

创新是有方法可循的,国际上已形成诸如TRIZ理论、头脑风暴理论等创新方法理论体系。创新方法论的掌握和运用可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的涌现。为推动自主创新,我国已在黑龙江省、江苏省和四川省进行创新方法试点工作。进行创新方法论的教学,可使学生快速习得创新方法,有效缓解一般高校进行创新教育资金相对紧张的矛盾。创新方法论课程可在低年级阶段单列开设,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新方法论的讲授有别于其他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的积极性。根据青年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强的特点,创新方法论的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通过课堂辩论、知识沙龙、情景设置等形式均可诱导学生深入参与,感受创新的无穷乐趣。

目前的课程教学通常是以知识的由浅入深为序,若同时体现创新方法上的承启关系,可使学生既能掌握具体的知识又能掌握创造知识的方法。如有机化学在由烷烃过渡到烯烃的教学过程中,若以创新方法论为线索,抓住烷烃与烯烃在饱和性上所体现的物理矛盾,运用矛盾分离原理和物-场分析方法创造性引出烯烃的知识点,则可在向学生讲授烯烃知识的同时展示由已知到未知的创新方法与过程,实现知识教学和创新方法教学的双丰收。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也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如教师第一次上课时可按班级人数进行分组,将所授内容分解,分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分内容收集、整理资料。第二次上课时,每组的同学做汇报,请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全班互动,最后教师再对小组汇报内容做补遗和总结,并针对学生了解的薄弱环节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是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2.创新与通识教育的结合

通识教育基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根据知识普遍联系的规律探索揭示人类基本经验的相通性和全面性。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判的创新精神。高校的通识教育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不同人文学科的交叉以及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交叉,体现知识的普遍联系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将枯燥的理论说教转变为启发学生创造力的思辨过程,从更为广阔的人文、社科角度揭示专业与社会的普遍联系,激发潜在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轻视文科学习的倾向,在具体的教学计划设置中也由于考虑到课时限制,常将文史类课程砍除或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最终导致理工科学生文学修养普遍较差。科研内容的陈述和成果的总结都依赖于研究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史类知识特别是语言文字、逻辑修辞工夫的欠缺往往使富有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得不到准确阐述,进而不能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可,制约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语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通识教育应实现对理工科学生的语言文字、逻辑修辞的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校际联合

按照开门办学的思路,一般高校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应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组织专家学者到学校访问讲学,聘请杰出人才到学校任职任教。聘请知名专家对在岗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培训,积极承办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不断增强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

一般院校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到学术水平领先的教学科研机构进行学术访问,鼓励教师开展校际联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时一般院校之间要形成定期相互交流机制,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与兄弟院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即: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4.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水平决定着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首先要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一般高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可采取“送、培”结合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送”就是要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深造,并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要求。“培”是指对青年教师实行助教制的导师“一帮一”培养,由学术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其导师,进行传、帮、带。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创新团队,促进师资力量建设。

5.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教材建设既可反映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又能促进教师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适应创新性教育的需要,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知识前沿性,更应体现创新的方法体系。一部优秀的教材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还能从中体会到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个别教师的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显著效果,要形成教材编写团队,教材编写团队应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富有创新精神的资深教授为主导,带领相关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四、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教育

有别于项目多、经费多的重点高校,一般高校开展实践活动所面对的制约性因素较多。但从根本上讲创新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创新的实践性教育是众多一般高校所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一般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校企联合实践教育

一般高校所培养学生的主要去向是当地,因此可优先考虑与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结成对子,采取“订单式培养”的联合办学的思路。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拟定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到用人单位教学实践教育的培养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用人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般高校也应依靠院校学科优势,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带动高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参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项目研发的实际过程,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与企事业单位的项目合作可能导致教师轻视课堂教学,将过多精力放在做项目上的弊端。媒体也屡次曝光学生沦为“老板型”教师廉价“打工仔”的现象,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公信力。如何将高校项目研究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同时克服其负面影响是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

2.自筹实践教育

对于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一般高校,校企联合相对容易些,但对于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纯依靠校企联合很难完全解决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需要。为弥补科研项目的不足,院校宜结合自身实际多设立校级、院级科研项目。成都理工大学按照“挑战杯”的形式多次举办校内挑战杯竞赛,鼓励并支持各院系参加。该活动不但可以为省级、部级“挑战杯”活动练兵,还可广泛调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我校还设立青年教师基金、校级重大项目基金等资助项目,鼓励年轻教师和杰出教师利用有限资源带领广大学生从事形式多样的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还应该注重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如开展各种科研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并不需要预先给学生设定具体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创新方法解决问题。这些活动不但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形成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3.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促进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不拘一格但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将所学创造性的应用于社会实践,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磨练,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在高校推进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着学业与社会实践如何兼顾的问题,过分强调社会实践存在让学生分心、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尝试将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假期可避免社会实践活动对正常教学的挤占,但假期尤其是寒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较低,教师所能提供的指导也较少。如何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五、总 结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一般高校,创新教育更需同自身的办学特色、地域特色相结合,坚持课程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方针开展创新教育。在课堂教育方面,可引入创新方法论,结合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是创新教育不断与时俱进的重要保证。根据一般高校地方性较强的特点,创新实践教育既可以采用校企联合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校级专项资金支持的形式予以支持。创新实践教育还应当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0

1.前言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跨世纪中国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作为21世纪的教师,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的科研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此,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因为体育教师是广大教师群体中的一分子,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和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启蒙者,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咨询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人类健美的工程师,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创新人才,广大体育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体育教育体系。体育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体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体育教育家转移。

2.体育科研能力与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2.1 体育科研能力的内涵

学校体育是一项探索性的事业,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献身精神,还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体育科研理论设计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只有具备体育科研能力才不愧为开拓型的体育教师。因此,体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体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体育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各专项运动技术(含专项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搜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敬业精神等。

2.2 新世纪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具备体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教育理论,而且具有时代对广大体育教师的要求。传统体育观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体育教师。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体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体育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三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从而娴熟地运用体育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训练育人。

3.培养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基本策略

3.1 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多年来,在学校体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体育教师能否从事体育科研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古老的教学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以换取升学率。而有些体育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体育科研神秘观”,即把体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体育科研无用论”,认为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训练,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体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宣传体育科研的重要性,使体育教师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体育教师是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体育科研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搞科研的体育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体育教师。

3.2 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

有人说,搞体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体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在此主要介绍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及常用的研究方法。

3.2.1 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把体育科研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步骤,并把这些阶段和步骤按照不同的时间、空间及各自不同的任务与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使之既有次序,又有密切的联系,即称之为体育科研程序。它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阶段和步骤。它们既有独立的含义,有各自规定的内容和范围,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的,可以说每一个程序都是上一个程序的发展和下一个程序的引导(见附图)。四个程序有时又是交叉的或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如,常常把提出问题时产生假说;在验证假说过程中,有时会修改假说,有时会产生某种结论。因此,我们应把程序看成是统一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是提出问题,即选择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对体育教师而言,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指南和信息指南,二是本校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后者是主要来源,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体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体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当前体育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体育创新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各运动项目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体育健康课实施等。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假说。假说是人们在科研中根据不同的事实材料,运用已有的科学原理对某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来的一种初步的假设或解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一方面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建立假说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是获得更多的此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料,为下一步的验证假说奠定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验证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就是将预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相比较。如果结果一致,那么该假设可以成立;如果除了和结果一致外还能借此预见新的事实现象,而且在新的科学实验中被证实,该假说就有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如果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不一致,经检查实验设计又没问题,则该假说就应该被否定。为了可靠地验证假说,该实验观察事先要经过周密设计,它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目的: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通过这项研究达到什么目的?(2)课题的价值:所选课题的意义、作用、理论依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等;(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自身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优势及经费预算等;(4)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设计(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选择,等等。

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即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就是把科研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不一定要遵照某种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论文题目;(2)前言(或序论、绪言、问题的提出等);(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正文部分(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5)结论与建议;(7)参考文献等。

3.2.2 常用的体育科研方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主要采用的科研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在此主要谈谈调查法与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是指在体育理论指导下以专家访谈、电话采访、设计问卷现场考查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的方法。调查法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2)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还是座谈走访);(3)研究对象或抽样情况;(4)设计指标体系(这是中心环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有体育专业理论依据);(5)设计问卷的访谈提纲;(6)结果的整理、分析,即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体育教师欢迎。另一种方法是行动参与研究法,它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与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切不可为研究而研究。行动参与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即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可行有效即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如果计划方案有不妥,应立即修正计划、改正行动,直到可行有效。就目前而言,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参与的体育教学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行动参与研究,也有的人称之为“试验”。可以说,行动参与研究法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研究的主要方式。

3.3 学校领导要为体育教师创设体育科研的氛围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过多限制、干涉或要求体育教师按某种模式行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科研活动。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应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因此学校应本着这一宗旨,做好如下工作,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向体育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不定期地请专家搞讲座和指导体育教师科研创办学术刊物等,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高质量的体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同时要把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使体育教师尝到科研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1999-06-15.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26-02

引言:

人类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把职业技术院校建成学生“创造教育”学习的第一场所,建立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配合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发挥职教语文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些对于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均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笔者及课题组的成员,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总结出如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一、树立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初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这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所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内容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别出心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至真至善至美”的活人。而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就要让学生去做,在做中学,要行动起来,解放学生手、嘴、脚、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只有通过做,才会发现困难,困难解决了,新价值才能产生,而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这一思想对于占据中国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首先从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而言,培养的是能够从事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而不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科研人员。这就强调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适应时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如果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容易被淘汰。其次,针对职业教育的对象而言,职校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所以学习中应该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也就是“做”很重要。最后从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仍未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重讲有余实践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同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所以严重排挤语文等人文素质的软科学严重排挤。这也与职教语文教学存在众多弊端进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有重大关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职教语文教师应该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以生活为内容,让学生灵性地学习语文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强调只有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创造教育,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他进而指出“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应该生活化。只要善于挖掘,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取舍,引入课堂,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也会教学轻松,师生在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容易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种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职校生的智能类型,在教学中必然会举步维艰,教师痛苦,学生沉闷。那么如何把生活和语文相联系,实行语文教学生活化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的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这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了。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三脱离”,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和贴近社会,把生活充分引入到课堂中,用生活诠释语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理解生活,目的是更好地懂得生活,将来更好地改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和创造者。

1.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是热爱生活的人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教材中,有的课文所写的内容或对象经常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物或现象,但学生因为平时不善于观察,所以对此在内心并未存在相关的知识架构,造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的障碍。如果老师去讲,学生们不屑去听。所以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学习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一文时,笔者就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不过多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观察不同时期荷花生长的过程和形态,甚至要求学生把不同时期荷花的形态画下来,进而思考荷花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学生们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攻自破,同时还衍生出很多新知识。

2.再现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应该以情境教学为主,这是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是主动存在的,而教师是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是反应存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真实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如临其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事半功倍。如学习《氓》《雷雨》《祝福》等文章时,笔者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倾情演绎。学生们认真研读课本,反复讨论,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角色定位,这个过程便深入理解了课文。同时,学生们思维活跃,紧跟时代,演绎了现代版的《氓》,把文中的生活和现代生活进行了比较再现,效果很好。

3.体验生活。这里的体验即为“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做。“通过行动来学习”是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关注的一面。教师把课文内容形象展现给学生之后,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的元认知,进一步加深体验和感悟。如学习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文,笔者把课文中描写的幸福瞬间结合学生的实际做成幻灯片,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爱中,应该学会珍惜,学会热爱生活。同时要求学生给爱自己的人做一件事,让别人感到幸福。这样学生明白了“生活即语文”,提高了生活的觉悟,拓展了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克服了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的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创新,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方法向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转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注重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这也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陶行知反对偏重书本知识、偏重主观研究、没有发明的心理教育,注重体验教学法,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通过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帮助、咨询,在课堂上流汗的应该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以师生及生生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

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第一步,笔者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给以分析、评价和质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谈出了不同的见解。如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简短而有内涵,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此文很普通,甚至在用词上存在不妥之处。第二步,笔者并没有忽略学生的看法,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通过精彩的唇枪舌剑,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达成了共识。第三步,教师针对辩论多元评价,同时给以明确的指导,把此次课的重点和精华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第四步,就文章主题,结合社会现实,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第五步,请一位同学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观瞻墓地,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给大家建构了一次生动感人的旅游历程。同学们重新回归课文,也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这样,通过师生多种形式的互动,学生不仅开阔了思路,展示了思维的灵活性,并表现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对于学生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教师要从正面给以肯定和启迪,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否定的思想品质,从而不断创新。

四、营造和谐民主的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

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间民主、平等、理解的和谐环境,创设一种宽松、宽容、宽厚的氛围,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到生活中去扩大视野,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支配。这样,把自还给了学生,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思维活跃,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创新型人才必将日渐增多。

这里,关键是语文教师要更新创新观念。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一位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语文教师要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树立起多元智能的人才观,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要不断实施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昌来.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J].文教资料,2005,(1):5-7.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2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师要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有创新的本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事实证明:有一桶水还远远不够,教师的知识储备应该如同源源不断的溪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继续再教育,不断的吐故纳新,求新索异。同时还要大胆突破教材的束缚,及时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

2.教师要选准语文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语文创新教育是以中国几千年所积淀的最优秀的文化为载体,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前提。选好语文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语文创新教育的关键。

首先,对教材的处理要创新。教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材料,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处理,才能更加有效的教。例如,在讲《祝福》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祥林嫂是怎样死的?是饿四,冻死,病死?还是自杀而死?学生可以有多种见解,并且根据课文找到依据,这样就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然后让学生讨论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塑造这个人物又有何用意?最后学生分组讨论,续写课文。这样处理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创新。在设计问题时,要打破常规,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2.1 设计形象性问题,锻炼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推测的能力。比如,让学生扩写文章,续写文章等等。

2.2 设计有争辩性的问题。问题不辩不明,辩论后不仅理解了课文,而切锻炼了口才。比如,在分析《项链》文章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时,我让学生找她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学生不仅理解她有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一面,而且领悟到她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的一面。通过讨论,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把握了作品的人物。

2.3 设计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能力。如《石钟山记》一文,抓住中心句“事不目见耳闻,而用意断其有无,可乎?”苏轼暮夜亲自乘舟到绝壁下考察的事实,明确课文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学风,在此引导学生反向思维,课文反对什么?“目见耳闻”就一定正确可靠么?作者目见“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耳闻水声,可是得到的结论并不正确,为什么?这样从多角度开掘课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开设语文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自我独立的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上,限制在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范围内。创新教育更应该有开放性,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这样才能扩充知识,扩大视野,经受各种锻炼。

4.提供宽松环境,为创新学生提供存在空间

学生只有在感受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的观点,才有可能创新。如果过重地看老师的脸色行事,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天才般的想象力将被窒息,不可能进行教育创新,不可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5.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创新

创新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活动为主线,师生互动。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用脑思考研究。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

首先,在教法上做到一个“导”字。“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分析兰芝被休的原因?学生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有力的证据。有的学生说是因为不尊敬父母,用“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为证;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婚后无子,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共事二三年,婚后无子,所以被休。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赞许,然后讲封建社会丈夫休妻的七种理由,即所谓的“七出”,让学生认识到兰芝的无辜与不幸,从而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