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转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8:32

会计转型论文

会计转型论文篇1

(二)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是顺应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期,这将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正在面临着一个重大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发生转变,经济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必须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必须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换言之,我国企业也必然要经历转型,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转型、管理转型和商业运营模式转型。企业产品转型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化、智能化、低碳化、集成化和循环化等;管理转型意味着管理精益化、组织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精准化;商业模式转型意味着价值多元化、系统集成化和服务集成化。以管理精益化为例,企业内必须创新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人本管理体系建设,降低日常管理和控制成本)和管理流程(推进精准决策体系建设,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减少重大经济损失)。

(三)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是顺应企业经营集团化的必然要求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它是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也是许多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为了强化管理和增加经济效益,很多大型集团企业正在逐步探索建立财务信息共享中心。为此,企业需要实现会计信息化。通常,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支持信息化三方面内容。其中,决策支持信息化包括财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和风险控制等的信息化,它离不开预测、预算、决策支持、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成本分析等管理会计工具。所以,顺应企业经营集团化的趋势,我们应当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培养大量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

(四)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指导意见》充分肯定了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余蔚平(2014)在《指导意见》会上指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会计体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

二、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的主要措施

(一)提升管理会计教学地位,使之由从属转向独立虽然人们一般把会计分为对外会计(财务会计)和对内会计(管理会计),看起来二者似乎地位平等,但是在高校教学安排上过度强调财务会计而轻视管理会计,后者事实上处于从属地位。为适应新形势,今后要逐步加强管理会计教学工作,使之成为重要而独立的课程体系。

(二)转变我国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设立了会计与财务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会计人才。但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毕业生的区分度不大,会计教育“同质化”很明显,其后果十分严重:首先,从社会需求来看,不利于用人单位选用人才;其次,不利于广大会计(财务)毕业生就业;再次,不利于企业管理升级,进而影响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此,必须转变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管理会计教学转型。鉴于此,本文认为,各高等院校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自身师资队伍情况、学生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和教育经费充裕度等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认为,可按照会计人才服务方向,将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如下三种模式,即:“单师”模式(只培养管理会计师)、“双师”模式(管理会计师与CPA并重)和“能力培养”模式(不以培养管理会计师或CPA为教学目的)。

1“.单师”模式以往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对外会计,发挥的是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这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作是注册会计师培养模式。随着《指导意见》的,预计今后我国将加大管理会计师培养力度,旨在培养会计人员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能力,我们把这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称为管理会计师培养模式。各开设会计与财务专业的高等院校,若受师资、教学设施、学生素质和资金等条件较强约束,并打算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可重点按照管理会计师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组织教学活动,旨在培养未来的注册管理会计师。这就是本文所称的“单师”培养模式。

2“.双师”模式对于全国财经大学(学院),或者其他会计学(财务学)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充足和学生来源广泛的高校,可同时选择注册会计师培养模式和管理会计师培养模式。实行“双师”培养模式好处很多:首先,从会计学科建设角度来看,“双师”制可同时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还可能实现教学资源优势互补;第二,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他们既可选择注册会计师培养方向,又可选择管理会计师培养方向,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可兼顾这两个培养方向;第三,“双师”制更加容易形成办学规模效应,并更加容易扩大教学影响力,继而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不直接以培养注册会计师或管理会计师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高端综合素质,如北京大学会计学本科培养模式。北京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理论和良好的会计理论基础,为培养具有现代财会、审计综合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奠定必要的理论,毕业去向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及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这种培养模式高端培养方向是研究型人才和企业家。除了会计本科之外,综合能力培养模式还适用于硕士生(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和成人在职培训。特别地,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公司高管及其他社会组织管理人员与职员的工作能力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转变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安排上,遵从国际公认的管理会计师培养标准,加强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和成本分析等内容的教学工作。条件具备时,在全国推行管理会计师认证培训工作。

三、推进高校管理会计教学转型应遵循的原则

鉴于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很难在全国按照统一模式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因此,拟在全国推进管理会计教学转型之前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原则。本文认为,如下四项原则尤为重要。

(一)实事求是原则各高等院校在加强管理会计教育过程中应立足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自身师资、教学设施、实验设施和教学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在盘点自身家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步骤,条件具备的可立即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条件尚不具备的,可先行开展师资培训,增设新的适合管理会计教学工作的各项设施,等将来条件具备了再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而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投入资金,争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项目。

(二)统筹原则在各高等院校开展(或筹备开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教学设施和教学资金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招聘师资,建设管理会计实习基地,或者建立国内外校际联合培养模式。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有声有色地开展(或者筹备开展)好管理会计教学工作。

(三)质量原则从国际视野来看,未来中国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巨大,可以预见国内许多高校将争相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项目。根据以往国内各类办学经验,盲目办学往往不能保证办学质量。鉴于此,各高等院校应当检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切实做好各种办学准备工作,特别要严把教学质量关。具体地说,要把好师资质量关,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上岗;要搞好各种配套,特别要建立起设施齐全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基地;要狠抓管理教学管理工作,重视教学实践中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培养出适合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合格管理会计人才。

(四)循序渐进原则当前,各设置会计与财务学科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其中,各财经类大学开展管理会计教学的条件最好,表现在师资、教学设施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这些高校增设管理会计教学项目资源约束较小,容易推进管理会计教学转型,甚至能立即上管理会计培养项目;其他各类大学会计与财务学科规模通常比较小,教学资源大都是按照财务会计教学来配置的,立即增设管理会计教学项目难度较大。相比前者,后者开展管理会计教学项目要有较长的准备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这些高校需要从长计议,有条不紊地开展管理会计教学项目的准备。即使财经类高等院校,在开设管理会计项目上也应当按计划按步骤进行,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使管理会计教学项目平稳开展。

会计转型论文篇2

二、管理会计如何促进商业银行的管理转型

管理会计发端于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仍是管理会计核心基础和底层代码,银行管理会计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计划、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由于银行的间接费用占比非常高,成本核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小银行的管理会计通过收入确认和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收入确认、直接成本归集、间接成本分摊、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预计损失和坏账、相关税负分摊和经济资本成本,实现对产品、客户、机构、人员等多维度的收入、成本和盈利核算和分析。由于银行的海量数据,管理会计的应用都是以系统开发为起点和基础,管理会计系统的核心是以盈利分析为主的管理会计系统本身,包括上述收入确认和五大成本的核算等内容,即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块、成本分摊模块、经济资本模块和盈利分析等模块。以此为核心进一步延展到预算管理系统和绩效考核系统,实现预算、核算和评价的管理循环闭路,进一步延展到客户产品定价系统以及经济资本管理系统等领域。管理会计促进商业银行转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管理会计推动银行由“规模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转型。管理会计本质是多维度的盈利管理体系,是盈利和价值管理体系的核心。管理会计可将“价值创造”理念和战略向各个责任中心、经营产品和客户落地,将价值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各个产品和目标客户。管理会计将综合价值创造目标分解到不同经营单位、管理部门,衡量、测算和评价每个责任中心的利润生成、成本节省和价值创造。全方位的价值管理,对前台营销部门实行利润管理,对中后台支持和管理部门实行全面的成本管理,既向外部客户要利润,也要向内部管理要利润。二是管理会计推动银行由“粗放式的规模管理”转向“精细化的综合管理”。商业银行的“粗放式的规模管理”源于过去30年来的国内经济稳步高增长的宏观环境和银行保护政策,中国经济将走下高增长的平台回归到平稳的低速增长平台,于此相适应的,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不能持续,差异化的战略、对小众群体个性化营销、内部精细化的综合管理是银行安身立命的必由之路,责任管理、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工具将广泛用于内部管理。三是管理会计推动银行向“客户价值提升”的方向转型。客户导向是商业机构经营的根本,但是将客户导向的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管理会计的支持。管理会计可以实现对客户和客户群的所有业务综合分析和盈利核算,可以促使提供多产品综合营销,提升服务的综合价值,使客户获得一揽子服务和整体的服务方案。管理会计对产品的成本准确核算,有利于在获取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有竞争力价格的服务。管理会计的核算可以展示有价值的客户和产品,从而为这些产品和客户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三、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路径

(一)建立规范的责任中心、产品体系和客户分类体系

1.构建稳定和清晰的责任中心体系

构建稳定和清晰的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建立稳定可靠的管理会计系统,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减少运行成本,也有助于责任中心经营的常态化和长期化。缺乏稳定清晰的责任中心体系,会导致组织架构边界模糊,责任主体的权责利不匹配,增加内部管理难度和各种内耗,无法实现责任主体目标与全行整体目标一致。组织架构和责任中心的经常变化,会诱使管理短期化和经营短期化,只重视当期的考核业绩,而忽视长期的管理提升和市场培育。建立稳定和清晰的责任中心体系,首先要有明确管理,稳定组织构架和管理路线,明确是总分支结构体系还是事业部制体系。无论哪一种管理组织构架都可以在管理会计系统中实现,但是经常变化和模棱两可的组织构架会影响系统的长期稳定。总分结构的管理体系,应将上级部门的产品开发和管理等的成本向下分摊;事业部制管理系统,可将产品研发、营销和风险管理等团队内部化,成本和权利边界较为明晰,所以有些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同时推行条线化的事业部改革。其次,确定责任中心的种类,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和成本中心,对责任中心的类型确定直接影响对它的管理模式,也会影响对其发生成本的处理方式。对不同的责任中心要明晰其功能和边界,减少交叉和重叠。最后,确定责任中心的细度,有些管理精细的银行,可以将单个客户经理作为一个责任中心;大部分银行是以团队作为责任中心,例如,将网点的进一步切分成运营责任中心、零售营销责任中心和对公营销中心、以及各个事业部派驻的团队。

2.形成全行统一规范和可拓展的产品体系和产品清单

银行产品是商业银行对外经营和服务活动的最小单位或组合,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建立产品体系和产品清单,管理会计系统的产品体系应与其他系统的产品或类别建立对应关系,应作为全行统一的体系。产品体系应该开放灵活,以适应以后产品的拓展和更新,以及各个责任中心体系的变化。

3.建立多维和灵活实用的客户分类体系

管理会计系统提供客户维度信息,可分析单一客户、客户组合(企业集团)和客户类别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分析。客户的分类管理要有利于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营销,例如不同的定价策略、产品搭售、定向营销等。客户的分类需要业务部门深入介入,需要业务部门对当前的客户分类进行梳理,构建全行统一视图的客户分类体系。

4.建立其他分析维度的结构和分析体系

其他包括渠道维度、科目维度、币种维度等等。渠道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渠道可以是作业渠道,主要包括柜面、ATM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移动银行和短信银行)等渠道,也可以是获客渠道,比如客户经理、柜面、电子渠道等。

(二)清理数据源和规范上游数据,视条件建立数据仓库

管理会计系统要实现对机构、产品、客户、员工进行多维盈利核算,所需数量较大,各种数据来源于上游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以及还需要客户关系信息、薪酬管理信息等。但是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不同系统之间不能形成有效匹配,各种数据未能有效整合,有数据不齐的“零散数据”,有数据不连贯的“信息孤岛”,有重复但又相互矛盾的“数据混乱”。因此,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数据整理和规范。数据清理首先要确认管理会计的数据单元,即数据粒度,商业银行的数据单元可以是账户、客户、借据和交易,一般多以账户作为数据单元。如果以账户作为数据单元,那么就需要规范账户信息,保证账户信息的完整性,包括金额、期限、收付息等等完整信息,内部账户也需要按照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非账户数据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虚拟账户,例如对中间业务收入和支出需要建立虚拟账户。对财务和薪酬信息,需要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将费用核算进一步细化核算到员工、产品、网点等责任主体,逐步增加直接费用减少间接费用,逐步减少公共费用,如果难以直接核算,可选择时机建立相关费用分割机制。为了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需要进一步丰富维度信息,根据数据的维度分析的需要,不断完善产品信息、客户信息、机构信息、客户经理信息等。客户信息的不完整或不规范可能是中小商业银行经常遇见的问题,因此,大规模收集或补录客户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大数据时代,客户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的重要资源和财富。数据的精细化要求应与管理的精细化需求一致,例如以机构为单元管理模式的数据要求可能会比以条线为管理单元的要求更低,以个人为管理单元的模式要求的数据精度会更高。管理会计系统是内部管理的核心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基本覆盖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数据,可以此为契机整合和清理全行数据,建立规范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有条件的银行可建立数据仓库,夯实全行的数据质量。

(三)统筹规划系统体系的建设,逐步推进系统开发

如前面所述,管理会计系统涵盖范围比较广,不可能一步到位,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往往只有开始没有结束,需要根据管理不断精细的要求不断深化,也需要根据上下游数据和系统的变化进行改良和优化。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范围很大,可以根据中小银行的业务侧重,抓住重点逐步推进,比如先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第一步,然后推进经济资本,最后推进费用分摊,在管理会计系统全成本核算功能完成之后,根据管理需要逐步推进客户定价、绩效考核和客户管理等应用。管理会计系统的模型和方法没有统一规则,不同银行之间不能完全借鉴,中小银行由于自身限制不可能向大中银行那样大规模投入和精益求精,宜由粗到精,先易后难。比如,转移定价方面可以先应用于存贷款业务,对资金业务采取简化的定价的方式,再过渡到完整的内部定价方式;在经济资本方面可以先直接采取监管资本中的标准权重法,权重和缓释都采取监管口径,减少内部争议,在观念和条件成熟后,再探索内部评估的经济资本法;在成本分摊方面可以先仅仅归集直接成本方式,对中后台的成本采取简单的分配方式,在条件成熟后,进一步加强财务开支的精细核算,并对中后台逐步应用推进作业成本法;在收入确认和交叉销售,可以先采取双算的方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一步采取分成的方式。管理会计系统是后端系统,其精细化程度和功能的实现需要上游数据支持和完整。比如,管理会计系统中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的数据需要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经济资本中的风险缓释数据需要上游低押品数据的完善。因此,管理会计系统建设需要统筹全行的业务推进,根据管理需要,优化管理会计系统优化,进而推进前端系统建设和优化。

(四)宣扬管理会计理念,循序渐进推广和使用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系统的推广使用与“价值创造”管理理念推行是相辅相成,没有理念的推行和宣扬,系统就没有运用的土壤;没有系统使用,理念也会成为空中楼阁。管理会计的推广和使用需要与理念推行如影随形,不断的培训和宣讲是必不可少的,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小银行推广使用管理会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急于求成,一股脑的开发所有模块,一次性投入考核和分析中,会导致内部各部门和人员不能接受,产生抵触情绪,对有关方法和理念也是囫囵吞枣,没有消化和吸收,甚至干脆放弃,被动接受,把管理会计作为不可理喻的“黑箱子”;二是畏头缩尾,认为数据不够精细,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理念不能普遍接受,现在经营状况也还可以,始终认为条件不成熟,不敢贸然推进,使得管理会计始终处于“实验室”阶段,或者即使管理会计系统上线了,但是由于管理会计的成果不能用于业绩评价和考核以及决策依据,而一直作为一般分析的工具,管理会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会计转型论文篇3

(一)教育理念不完善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培养人才就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向他们传授知识,但是并不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在教学模式上,对于学生的培养采用统一的模式,并没有因人而异,忽视学生个性多样发展。在评定高校的会计教学质量时,一般都是根据高校的教授数量和博士点等进行评定。另外,高等会计教育普遍重视研究型人才,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使得大家普遍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如果一个会计人员的学历越高,那么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教育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经济的发展,由于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会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不规范

高校在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时,对于相关的非专业的课程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基本上是作为课程中的选修课。不仅学校不重视,教师与学生也认为其无关紧要,除此之外,开设的课程之间没有什么协调性,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另外,在向学生讲授知识时,只是告诉学生业务的操作步骤,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只知道业务应该这样处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完全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会计教材方面,教材编写大部分章节都在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解释,而很少进行理论分析,这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不重视实习环节

在高校的会计教育中,都设置有实习环节,但是这个环节一般都是安排在学生将要毕业的时候进行,此时学生很难将精力完全投入在实习上,自然也就无法很好的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此外,实习是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室或者企业,一般只有这两种方式。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扩招,所以学校的相关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开始鼓励学生去企业进行锻炼。但是,学生去企业实习时,很多业务信息由于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根本不会让学生去实际操作,所以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而且,很多会计专业教师实务操作能力不高,对财务软件也不是很了解,这对学生的实习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教学模式落后单一

我国会计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一般只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理论,很少在理论讲解中引入案例教学,学生在纯理论的环境下很难有效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相应的,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与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尽管有一部分高校也重视案例教学,但是收集的资料没有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案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很多教师并没有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无法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传授知识。

二、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对策

现在的高等会计教育应该在教育理念、目标等方面有所突破,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应该转变观念去看待高等会计教育的新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新的会计教育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应当逐步的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会计教育走向国际化也预示着对会计教育资源要重新进行整合与调整,会计教师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并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对于相关的学科知识都要做到有所了解。高等教育应该树立一种观念,那就是终身教育,这样才能跟上经济变化的步伐。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职业道德教育,并逐渐培养其养成自主学习以及思考的习惯,这是很重要的技能。只有这样,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所培养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要转变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向其传授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保持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先进性

在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专业必修课所占的比重过大,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经济环境在变化,相应的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应该据其对教学计划加以调整。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应将信息技术结合到相关课程中,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在基础课程中,要设置经济管理类课程,使学生具备一些经济管理知识;除此之外,设置法学类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具备一些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适时补充新课程,以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实习指导

在高等会计教育中,理论和实践教育是两大重要环节。但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实习环节相对薄弱,所以应该在这方面予以加强。具体来说,在会计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适当的向其介绍各种会计账证,让其对会计行业有一个整体印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有针对性地设置阶段性的单项业务实习,这样不但能及时巩固理论知识,还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接触会计实务。

(四)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前面在阐述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到过,人才培养目标对会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能解决各种会计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上,同时,在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的定位上,做到各有侧重,界限清晰。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手段逐渐的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应在教课过程中多设计会计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传统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培养的会计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迫切的需要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在课件设计上加强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自主的进行学习。要强化案例和实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于会计属于应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是很关键的。因此,应让会计教师接触会计实际工作,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引进来,将会计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除此之外,搜集整理有代表性的案例资料,将其编写进教材,鼓励教师不断进取,编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会计教材,而且这些会计教材还要与实际结合的比较紧密。此外,会计学的技术性、操作性很完善,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学手段在多样化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只有这样,先进的科学手段才能真正服务于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除了应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外,还应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一般会计人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建设不是很强,这对其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将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不懂得会计知识,想要很好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是很难的。

(五)加强高等会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高等会计教育面临多种挑战,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如果想有所提升,教师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可以将一些会计理论水平较高,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整合进教育系统,这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会计人才的宝贵财富。培训现有会计教师的理论知识,并将其派到企业进行锻炼。

会计转型论文篇4

2.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迫切要求建立满足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升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种国际环境的影响,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包括首次的22项新具体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满足了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需求下会计制度的不足,并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

二、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的特征分析

1.路径依赖性在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市场化、国际化变迁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旧制度在此过程中的顽强维持和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新制度的逆向渗透,导致会计准则的变迁路径依赖性非常强,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过渡性的会计制度性安排,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同样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痕迹,带有新旧两种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但又能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双轨制”。

2.内容局部性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变迁,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极为相似,表现为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解决急需后解决一般,然后再进行整体协调的过程。其优点是把变迁成本分散化,尽可能减少整体变迁风险及时提供在哪些领域进行变迁具有最大收益的信号为整体变迁创造了一个过渡。例如许多规定都是先在国有企业试行,经过修订后,再推广到全国所有企业,带有明显的以点带面,从局部到整体的特征。

3.内外结合性所谓的内外结合性,即是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遵循着国际化、市场化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向结合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极为明显,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考虑本国特殊的环境,盲目迁就国外,而是充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充分实现变迁成本最小化,实用性最大化的目标。如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

会计转型论文篇5

就目前情况来看,核算型会计己无法满足工商行政管理的需求。因此,更多职能的管理型会计应运而生。首先,从会计工作侧重点来说,核算型会计主要是负责工商行政管理的日常业务记录并完成登记,一般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其次,从工作内容来看,核算型会计在提供财务报表时,是根据特定指标来衡量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成果。只能从报表中看工商行政管理的成本变动情况,缺乏详细的资料。最后,核算型会计的工作只是在做财务会计的工作,留于形式使报告式的会计,缺乏管理能力。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要想随时了解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各部门之间的材料,就核算型会计的能力是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

(二)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意义

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以往单纯的记录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账目,到强化巩固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实现最大的效益。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满足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发展的要求。管理型会计主要是负责工商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给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更好的服务人民。

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有利于对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未来的规划。可以对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进行规划,提供相关的资料,满足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更好的发展,根据财务预测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给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注入新鲜的血液,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单位更好的发展。

二、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策略

(一)会计应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要想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可以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就要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工商行政管理会计的人员要根据《会计法》以及会计相关的法规,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领导要带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执法,保证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会计人员应该转变工作思想,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会计工作不单是核算,还需要对单位的财务进行预算、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情况。要改变财务管理观念,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改善工商行政管理单位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要想工商行政管理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就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让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会计法规以及行业制度的要求工作。会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可以认识到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可以给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供制度支撑,会计人员可以根据财务情况分析影响单位财务状况以及工作成果的原因。此外,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也可以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工商行政管理单位,可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地位,强化会计的职责,进而使会计人员可以行使监督的权利。

(三)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会计转型论文篇6

对评论的“评论”

作为拙著《改革的逻辑》的开篇文章,“顶层设计的实践意义”(下称《意义》,见《新经济导刊》2012年1月号)所提问题颇受关注,肯定的很多,非议的不少。为了和读者共同讨论,拟就以下的问题提出商榷,意在抛砖引玉。

一、顶层设计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顶层设计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可以解决许多重大问题。《意义》中所列邓公对“高考制度改革”和朱公对“政府机构改革”顶层设计的例子,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阶段性推进改革的成功实践,其意义已被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肯定及积极意义言不为过。

二、顶层设计的思路和由此形成的方针政策来源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意义》中所言“顶层设计不可能来自民间,也不可能来自百姓”。主要是指现实社会中的制度统治构架和决策机构的作用。而决策机构在不同的体制和国家中的功能是不同的。“西方”体制的制度作用比较大,而中国目前体制的个人作用比较大,尤其是高层领导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顶层设计”也会有误区,也会犯错误,但总比“顶层不设计、不想设计和不敢设计”要好。当然,任何体制和制度构架的自我纠错机制都是需要的、必须的,也是顶层设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再形成正确设计思路的一个实践过程。《意义》中所举的有关例子,也证明了顶层设计自我纠错的现实选择。

三、“顶层设计”与“基层设计”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关联。没有各行各业和亿万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基层工作、实践和设计,就不会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基层设计的任何好的设计思路和改革实践都需要得到顶层设计的认可;基层设计显然无法代替顶层设计。如改革开放初期发源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从基层设计开始的,而不是顶层设计者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现实是,即使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大事件,也和顶层设计密切关联。如果没有顶层设计的许可,小岗村的基层设计不会推广到全国,此后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不会实施。所以,有学者认为,不存在顶层设计而只存在顶层许可。而我认为,顶层许可属于顶层设计的内容之一。我们不能把顶层设计理解为一种政策设计的思想或思路。它包括了政策制定的调研,实践、总结、设计、贯彻和施行。这才是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强调顶层设计的实践意义,不排除对世界上各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民主制度改革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强调顶层设计的实践意义,是呼唤领袖和明君的一厢情愿;也有学者认为顶层设计是鼓吹英雄创造历史,而抹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还有学者认为顶层设计不如公开辩论。而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但我要强调的是顶层设计的阶段性并不排斥与民主制度改革和公开辩论改革举措的同时进行。同时,顶层设计也不能囊括所有的制度改革。

厘清转型的逻辑

此前,朱敏先生推出了《转型的逻辑》一书。该书的出版绝非偶然,应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密切关联,也与民主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社会的公平正义、收入的发展水平和民主化的进程等问题息息相关。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不容质疑,如果此时能厘清经济发展与民主化之间的一些关系,可谓意义重大。称其为“转型理论”似有夸大之嫌,可否理解为现代化理论较为合适,也即是现代的理论、当代的理论或当今的理论而已。而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会带来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促进民主制度的出现。这是针对“转型国家”而言。如果推而广之,在已经实现民主化的国家则会促进民主制度的更加稳固。

“经济发展”会否必然导致“民主化”?回答是否定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经济越平等,民主化越容易实现;但导致民主转型的动力未必一定是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面临民主转型的契机,但存在两种转型的可能性:一是由于“收入平等”引起的主动转型,如由执政者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等;二是由于“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被动转型,如通过政治抗争而引起等。而中国目前存在“转型”的良机,也存在转型的问题。这是《转型的逻辑》引起人们思考的原因。

认真对待的问题

既然“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必然带来民主转型,因此在中国要建设法治国家和实现民主化发展还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以下问题:

一是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收入不平等也往往达到高峰。而收入不平等不仅可能引起社会动荡,还会引发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的兴风作浪,极易造成专制制度回潮并会导致民主倒退。这是当代中国尤其要注意的问题。

会计转型论文篇7

【关键词】企业转型;管理者角色;角色定位转换

【Keywords】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manager; role orientation and transi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07-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受到极大挑战,变革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随着时展对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出更高要求,以往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在此背景下,我国多次出台相关规定及政策促进转型升级步伐。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转型的速度与质量,而在企业转型进程中管理者至关重要,转型前后不同阶段的管理者角色定位应该随之转换,以适应企业转型带来的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国家及社会的转型升级。

论文以企业转型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为研究对象,以单个具体企业为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将企业转型与管理者角色结合进行分析,对选定企业发放问卷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在企业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应如何做好角色定位的转换,以期探索不同阶段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的有效路径。

2 文献评述

2.1 企业转型

企业转型的概念范围较广,国外学者的提出源于马歇尔,他认为企业规模会受其所处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限制。国外对于企业转型的研究涉及概念、目的、性质等方面,对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研究较少,且多用定性研究方法;国内对企业转型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程度不断深入,与国外研究相似的一点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与定量研究。

2.2 管理者角色

对管理者角色的研究分为理论与应用两方面:最早提出此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的著作中,随后70年代出现了研究管理者角色的经理角色学派,之后中外学者均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研究体系日臻成熟;关于管理者角色的应用研究均建立在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外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概念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类,主要以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为基础,内容包括各类企业及各层次管理者,测度有所不同,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均有,体系较完善[1]。

2.3 二者结合

国内外对两者结合分析的研究较少,学者大多研究宏观环境变动条件下管理者角色的转换,而具体针对微观企业在转型的不同阶段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的研究较少,这也正是论文创新点。

3 研究设计

3.1 假设

管理者是影响企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不同,通过发挥不同角色作用减小转型阻力,促进企业转型成功。论文假设:

①企业转型绩效与管理者角色定位密切相关;

②企业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应规划其角色定位转换路径,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具体为:转型前为资源整合者推进转型进程,转型过程中为决策制定者,在转型完成后为企业价值传播者。

3.2 数据来源

论文主要研究企业转型中的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涉及企业转型的绩效评价及管理者角色定位分析,所需数据无法通过公开数据库获得,因此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转型成功的A企业作为样本。

3.3 问卷设计

3.3.1 问卷说明

选取A企业作为调查样本发放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的形式,提出的问题答案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其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通过对调查者的分值进行加总来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

3.3.2 问题设置

问卷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是对被调查者自身情况的搜集,作为判断问卷有效性及对调查结果影响因素的参考资料;第二以管理者角色在企业转型中发挥的作用为目的设计问题,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管理者角色对企业转型绩效的影响程度;第三是以管理者角色转换为核心,研究企业转型不同阶段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具体路径。

4 数据处理

4.1 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计划一共发放300份问卷,考虑到研究核心为管理者角色,管理者自我评价对管理行为发挥作用更大,因此在被调查者中分为管理层与非管理层两类,其中普通职工占比70%,管理者占比30%。通过现场及网络方式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50份,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具体研究A企业中管理者角色定位与企业转型绩效的关系,及不同阶段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路径。

4.2 数据描述与分析

由于调查动机的不同,问卷设计分为三模块,因此搜集的数据也将按模块不同整理为三类,用SPSS20对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4.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A企业被调查者涉及不同职位层次、年龄阶段、入职年限及学历,其中管理层占比为30%,符合初始设定,年龄分布较均匀,入职年限多为6-10年,对企业情况比较熟悉,其意见更具参考价值,学历调查中大部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对研究问题的专业度理解更清晰。

4.2.2 管理者角色在企业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将{查者的意见根据李克特量表计算方法,数值越大代表管理者角色在企业转型中发挥作用越大,通过将不同调查者分值相加,求出其均值、标准差、偏度及峰度。通过测算数据样本基本上服从正态分布;其次采用信度系数α(克朗巴哈α系数)来检验样本信度;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效度分析,以此验证了假设1。

4.2.3 企业转型不同阶段中管理者角色定位转换具体路径

分别从企业转型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管理者角色进行调查。得到数据后分析方法同2,区别为要根据转型三个阶段将数据分为三个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来共同验证假设2。

5 小结及展望

论文通过选取A企业为具体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验证了初始假设,得出了两个结论。即企业转型绩效与管理者角色定位密切相关,管理者角色定位清晰明确有助于企业成功转型;企业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应规划其角色定位转换路径,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且具体转换路径为:资源整合者―决策制定者―企业价值传播者[2]。

随着国内外学者、企业及研究机构对企业转型、管理者角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二者的关系将会进一步从更多维度得到揭示,管理者角色定位的转换路径也会随企业发展特性的不同展现更多的复杂性,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的不断丰富也将会促进理论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共同进步。

会计转型论文篇8

一、引言

2014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在5到10年之内我国管理会计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它通过加工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业务资料等相关数据,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最优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能否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的作用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此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开始向经济业务具体事项的源头延伸,财务核算已不再是主要职能,以预算、规划、分析、管理、绩效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职能日益变得重要起来,财务人员面临转型问题。在以上背景下,进行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的研究无论是在企业发展层次还是在国家政策层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人员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无法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基础一项改革的实行,改革者必须要了解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效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推动财务人员转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必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清晰地理论认识,才可能设定可行适当的转型的目标、内容,确保推动转型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效果。回顾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引进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的最早出的美国相比,足足晚了60年。且在近三十年间,由于社会各界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不高,进行管理会计研究的人员远远小于财务会计且获得的研究资源极其有限,国内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现实经济的需求,也使得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缺乏清晰地理论指导。

(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不利于财会人员的转型技术性强的行业为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保证往往设立职业准入考试。比如,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专门这对管理会计设计的资格考试,管理会计往往依托着财务会计的准入标准,这极其不利于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建立既具可以考察专业技能,又着重考察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资格体系具有十分的迫切性。

(三)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首先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从目前情况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管理会计虽然是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很少有将管理会计专门作为一门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缺乏具体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顺利转型并不单单是财务人员自己的事,企业高管的重视、内部职业规划的建设以及企业推崇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企业大环境都会对转型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很少有企业具有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财务人员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虽然成为企业的普遍呼声,但却缺乏具体可行的考核目标。转型完成与否,完成的怎么样无从把握,极大的阻碍了转型的进度。

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的现实思路

(一)加大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科研投入,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要想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绝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科研投入,发动高校的学者和专家积极引进管理会计的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中国化的管理会计体系,尝试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第一线的实践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的创新,探索适合本企业的,更有效的管理会计运行模式和信息系统。

(二)建立注重职业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推动财会人员的转型

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必须同时涵盖对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对于专业技能方面可以将现有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准入体系作为依托,补充管理会计人员从业的专业知识,构建更适于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而对于需要着重强调的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指标的构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AICPA)特别考虑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制定了相关规定并提出了三种胜任能力。第一种是功能性胜任能力,具体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第二种是个人胜任能力,包括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第三种是广阔的商业视野,具体涵盖了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行业、部门以及国际视野。

(三)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

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首先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加强建设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的方向建设,加大对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争取培养一大批专业技能和胜任能力俱佳的管理会计人才,从而通过优秀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财务人员群体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此外,加强高校以及社会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性的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的同时为财务人员转型培训提供宝贵的机会。

(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

企业要加快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就必须积极引导这一转型过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内容,并结合本企业情况,挑选对于本企业发展重要的几种能力,量化为相关指标。在与员工协商确定每年的目标及发展计划时引入这些指标,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基准体系,从而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举例来说,管理会计职能[s1]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因而,企业可以将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细分为具体的指标,比如建立决策模型的能力,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等指标,并给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得出综合指标后,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财政部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更是将管理会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看,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主要存在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无论是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对国家经济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4.

会计转型论文篇9

 

如果我们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当代中国转型重要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无论是就业结构、城乡结构还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究其本质而言,归根结底是“人”的变化与发展。这些特征不是突出“人”在社会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就是强调“人”在社会结构中角色的变换,或是肯定“人”在社会结构中生存环境的变迁,演绎了“人”作为在社会主体发展的行进脉络与思辩历程。而如何使“人”尽快地适应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角色的变换、生存环境的变迁,承担起新的社会责任,发挥新的社会作用,就成为社会转型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现实命题。

 

2.社会转型彰显成人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透过中国社会转型绚丽缤纷的表象“人”的群体与个体的变化是社会转型的主旋律,纵观古今中外社会变革的行进脉络,无不是由变化的“人”的推动与倡导而兴起,最后由于“人”的整体转变而实现社会变革与进步。不可否认“人”的转变离不开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魅力与价值集中体现在催化“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蜕变,这也是西方学者关于“社会的改造要靠教育的改革”观点的实践依据,从这个视角上看,社会转型将进一步彰显中国成人教育价值。

 

成人教育价值在整体上表现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将积极回应社会转型的需求,审时度势、加快实现教育体制与管理机制的转变,卓有成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推动教育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同步发展。良好体现成人教育以促进“人”个体发展为逻辑起点,以推进“人”的整体发展为演进空间,从而实现以“人”的转变推进社会改革终极目标。

 

成人教育价值在具体形态上表象为,顺应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建立以市场引导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公益职能,以培养造就一代社会新人为己任,以开展持续不断、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的社会教育服务为平台,加快推进“人”的不同群体与个体社会位置、角色、环境的转变,为社会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人力资源支撑。

 

3.社会转型凸显成人教育缺憾

 

社会转型在彰显成人教育重要价值的同时,也凸显出成人教育的种种缺憾,涉及办学体制、办学定位、办学行为等诸多方面。尽管这些缺憾生成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现实因素,表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这些缺憾正是社会转型迫切要求教育改造的部分。

 

一是办学体制与改革要求相脱离。社会转型要求成人教育突破计划性体制与机制的藩篱,建立符合社会转型要求的办学体制与机制。然而,由于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必要的制度产品政府供给不足,成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引导、推动和保障体系缺失,导致办学体制与机制的计划经济性质迄今没有得到有效变革,计划制度体系依然就着惯性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制度体制的闭锁效应,导致中国成人教育体制与机制体系难以适应社会转型要求。

 

二是办学定位与办学实践相差异。在1987年国务院转批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但在成人教育办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推向社会,只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成为政府对受文革影响而耽误了高等教育的一代人所进行的学历补偿,尽管成人教育举办了函授、夜大学、业余制、全日制脱产等多种办学形式,但始终没有摆脱“学历补偿教育”的窠臼。而办学定位与办学实践相差异,必然导致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成人教育所应有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难以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三是办学行为与办学目标相径庭。成人教育办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提供广泛的教育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一些办学机构偏面或断章取义地理解社会转型和成人教育改革的要义,浮躁的功利意识抹杀了社会公益意识,追求经济利益的力量超过了社会服务的力量,严重污染了成人教育办学环境,导致业内的无序竞争和“低层次的生源大战”屡禁不止,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办学行为与办学目标相径庭,不仅与成人教育在社会转型中所肩负的使命背道而驰,而且必然严重削弱中国成人教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职能作用与社会责任。

 

二、当代成人教育转轨概念认知

 

1.教育转轨概念基本内涵阐述

 

教育转轨是指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教育所发生的和将要发生革命性变革与发展,它是教育创新理念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个层面上的集中表现。在教育理论层面上,凸显教育理念与学术观点的“创新”突出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要求以现代教育前沿理论、最新教育科研成果作为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在理论上界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为实现教育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在教育实践层面上,则认为社会转型必然促进教育深度变革,加快由“现行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进程。这种转变不是若千年前教育现代化热点话题的惯性前冲,而是在冲破旧体制、建立新机制的基础上,中国教育发展取向的重新定位、改革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模式的重新设置、教育行为的重新选择。因此,在整体上,强调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两个层面融洽,注重两个层面发展轨迹的重合,形成“理论一实践一理论”良性发展机制,彰显“现行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的科学性、现实性、可操作性。

 

2.教育转轨基本问题辩析

 

廓清转轨教育本质属性是当代教育转轨的基本问题。当前学术界在讨论教育转轨时总是把“现行教育”笼统归结为“传统教育”并就着所谓“传统教育”转轨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转轨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文化转轨论、历史形态转轨论、知识转轨论等。这些理论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对教育转轨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层透视,各有一定的理论特色,但都存有一个共同的重大缺憾,就是未能从理论的视角廓清当代转轨教育的本质特征,从而对教育转轨问题的整体认识模糊,但只要对中国教育发展之追根溯源,对中国现代教育进程稍加辩析,就不难发现,必须转轨的教育既不是“历史形态转轨论”认定的近代型学校,也不是“文化转轨论”认定的“儒家教育文化”更不是“知认转轨论”提出的“尚属我们希望建立的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教育”,而是新中国建立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迄今仍主导中国教育领域发展取向的“计划教育”,从哲学认识上看,这种“计划教育”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尽管有着某些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表象,但决不等同于以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为底蕴,以传承和推进先进文化发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

 

无庸置疑,当前我国现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被重重计划包裹着的“计划教育”,教育发展有计划、学生入学有计划、教育投入有计划,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甚至大学的教学活动无不围绕计划波动,更由于受“人口多、底子薄”国情的制约,各类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适龄人口的入学问题,国家只能通过招生计划指标控制入学率,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符合国情,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以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现象的蔓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普遍效应和长效闭锁效应,以致应试教育成为当今中国现行教育的主流形态。而这种带有强大历史惯性和浓烈计划经济色彩、以“应试”为主要特征的“现行教育”则正是社会转型迫切要求被转轨的教育。而转轨后的教育形态必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重合,与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3.中国成人教育转轨的特殊性

 

中国成人教育源远流长,但被正式确立为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并以“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为标识,成为中国“现行教育”重要构成只有短短二十余年的历史。从某个方面上可以说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同时,更由于成人教育社会属性的多元性、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教育结构的多维性,使成人教育无可避免地成为当代中国“现行教育”的特殊形态。与此相适应,特殊教育形态转轨必然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多元性社会属性决定成人教育转轨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多元性社会属性是成人教育基本特征,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成人教育不仅具有“有教无类”的社会公益性,而且更凸显“成本分摊、拉动经济”的产业属性,在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属性此消彼长,始终处于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的两难困境,对成人教育发展取向产生决定性影响。作为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的中国成人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理顺两种属性的逻辑关系,把握两者的行进脉络,掌控两者的矛盾焦点,界定两者的和谐节点,就成为实现教育科学转轨的关键,并由此实现转轨过程中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与强力互动,以理论实践的高度统一推进成人教育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多样性教育目标决定成人教育转轨是灵活性与实效性的刚性链接。多样性教育目标是成人教育的基本生态。与多元性社会属性相适应,成人教育既承担了为社会转型培养开发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历史使命,又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紧迫任务,还赋予了促进产业调整、拉动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意味着成人教育转轨的模式、标准、内涵的多样性,切不可以一概全、生搬硬套。既要注重方式的多样性,又要注重结果的实质;既要注重内涵的现实性,又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既要注重标准的同一性,又要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是行为方式灵活性与目的结果实效性的刚性链接,两者不可或缺。

 

第三,多维性教育结构决定成人教育转轨是艰巨性与长期性的深度重合。多维性教育结构是成人教育的基本形式。多元性社会属性和多样性教育目标必然生成多维性教育结构,在办学机构性质上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民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教育层次上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等类型,在教育形式上有学历教育、农村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岗位职业技能教育、农民工教育等形式。成人教育转轨就必然要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触动不同群体和不同机构的切实利益,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看,方方面面复杂关系的梳理与协调,决不可能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必将有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阶段。同样,解决盘根错节的多头利益间的相互矛盾,谋求一个最佳利益平衡点,也决非举手之劳,利益平衡将贯穿于成人教育转轨的全过程。而以上两个方面又是如此紧密地交织与叠加在一起,更决定了成人教育转轨必然是艰巨性与长期性的深度重合。

 

三、当代成人教育转轨路径构想

 

1.以“人”的转型为核心

 

人的转型是指通过教育促使“人”更新人生观、价值观,冲破旧的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扬弃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世界观、确立新的人生发展目标、改变世俗的价值观、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实现由“传统的人”向“现代的人”的转化。

 

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教育转轨中最为深层的课题,蕴含着多层意义,一是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教育转轨难度最大的转轨,不仅是“人”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转型,更是“人”思想观念、道德评价、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二是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教育转轨最为重要的转型,社会转型与教育转轨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需要以人的转型为前提与基础,否则,新型制度的制订、出台、实行、坚持就因新型主体的缺失而夭折。三是人的转型体现了社会转型、教育转轨的本质属性,社会转型、教育转轨既对人的转型提出了要求,而“以人为本”又是社会转型、教育转轨的逻辑起点、行进空间和终极落脚点。

 

综上所述,尽管人的转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引发各类矛盾与冲突,但人的转型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潮流,更是成人教育转轨不可跨越的途径。成人教育转轨必须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在全面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理念、目标、模式、方式的现代转轨,把由计划经济惯性而派生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文凭教育、闭锁教育等现象,转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社会要求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从而把带有传统计划经济印记的不思进取的人,转变为思想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把那些封闭的、扭曲的人,转变为开放的人和人格健全的人;把那些崇尚“官本位”和庸俗关系本位的人,转变为以能力素质为本位的人;把那些重德轻能、重道轻器的人,转变为德能俱备、广揽博收的知识型的人;把那些趋于保守怀旧的人,转变为敢于冒险与竞争、勇于实践与创造的人;把那些整齐划一的标准式“工具人”,转变为个性鲜明的具有科学理性的主体人;把那些目光短浅、醉心功利的“物化人”转变为富有理想、不计得失的社会主义新人。

 

2.以“物”的转换为基础

 

从社会经济学的视角上看,教育转轨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变革的重要部分,教育转轨需要以物质基础转换为前提和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转换不可能有教育的转轨。同理,既然成人教育转轨是由“现行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历史性变革,那么,承载成人教育转轨的物质基础的形态与关系就必须有实质性的转换,否则,成人教育转轨必然由于其物质基础的陈旧与欠缺,或流于形式或纸上谈兵,难以达到转轨的目标和社会转型的要求。

 

成人教育转轨所强调的“物”,是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的有机融合,有形之“物”是指教育设施、育人环境、教育科研、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社会品牌等固态物质形式,无形之“物”则是由教育资源融资投入方式、教育成本分摊与回收方式、教育效益分配形式运作而形成的复杂市场经济关系,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的有机组合,不仅构成了成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决定了成人教育“物”的转换与其他类型教育迥然不同,它既是固态物质内涵与形态的转换,又是复杂物质关系的转换,且固态物质转换促进物质关系转换,同时物质关系的演进又推动固态物质发生新的变化。

 

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较而言“物”的转换对成人教育转轨起着基础性作用,这种状况是成人教育物质基础原生态的必然产物。成人教育作为我国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自建立伊始,它的物质基础建设不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更不是利用社会集团捐赠,而主要是依托普通教育资源,通过成本分摊市场机制,以发展社会教育服务,收取合理的社会回报,再用于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方式,进行物质基础积累和物质资源更新。这种物质基础沉淀方式凸显了“物”的因素在成人教育转轨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在转轨过程中更应注重“物”的转换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一方面,要注重固态物质内涵与形态的转换,在增添教育设施、优化育人环境、发展教育科研、更新教育手段、加快师资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文化、教育品牌的根本性转换。进而为成人教育转轨奠定雄厚的现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融资投入机制、成本分摊市场机制、教育效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推动各类物质关系的和谐发展与科学延伸,并通过经济关系的拓展加速物质基础内涵与形态的转换,加快成人教育的无形物质向有形物质的转化,从而推进成人教育物质基础“质”的提升。

 

3.以“制”的转变为前导

 

会计转型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一、提出问题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性的证券市场逐渐呈现出震荡下跌的趋势,而且一小部分的投资人员也已经将资金从股市中撤离了出来。然而,面对经济不确定与存款利率下调的新形势,科学化选择投资工具属于众多投资人员广泛关注的重点。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可转债在投资方面的价值已经在实际投资活动中得到广泛体现,因此,详细分析可转债定价,并有效论证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将会起到强烈借鉴与指导作用。本文就价值单因素模型进行分析,并借助专业化的B-S可转债定价方法对相应的招行转债进行详细阐述。

二、文献的详细回顾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资本市场就已经开始了对可转债在定价方法方面的分析研究,然而大多数仅仅局限在总体概括性的描述。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及八十年代的中后期,由Meton Black以及Scholes分别在1974年和1973年研究得出的期权定价专业化理论,对可转债定价影响深远,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理论的研究已经到了快速研究发展的时期。

三、可转债的定价理论阐述

(一)纯债券部分价值

纯债券部分价值用公式表示是:

其中,Ii为每年的利息额,P为债券面值,r为预期收益率,n为债券期限。

(二)B-S期权定价基本模型

定价模型如下:

其中,C为看涨期权价格,r(t)为无风险利率,K为期权的执行价格,S为股票的市价,σ为股票波动率,T为可转债的存续期,N(x)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累计概率分布。

四、实证分析

(一)招行转债基本情况

(二)普通债券价值

本文采用银行间固定利率企业债收益率曲线AAA(wind数据库)来确定每一次现金流贴现的利率,从而使债券价格更符合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

(三)期权价值

1.股价波动率。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招商银行(600036)收盘价为历史数据对股票波动率进行估计(数据来自证券之星网站)。

(1)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于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采取GARCH模型对股价波动率进行估计。模型如下: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其结果如表2:

故波动率方程为:

(2)采用李勇和王满仓衡量股价波动性的方法――计算当月股票日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股价波动性。公式为: 其中,U为Ui均值。

(3)由于这两个估计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因此为使结果更加准确,对两种方法求得的波动率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股价日波动率为1.57%,故年波动率为(一年交易日约为240天)。

2.期权价值的计算。招行转债条款中规定的转股价格为9.34元,即X-9.34;以发行时国债利率为参考,无风险利率r取值为3%,在招行转债发行时招行股价为每股8.78元,即S=8.78;转债发行时离到期日的时间T-t=5(年),将这些数据代入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招行转债包含的买入期权的单位价值C:

由于招行转债的转股价格为每股9.34元,所以每张面值为100元的可转债可以转换成约10.7股招行股票,故每张可转债所包含的买入期权的价值为: 元。

(四)招行转债的理论价格

招行转债整体价值等于普通债券部分的价值与买入期权部分的价值之和:B+C=85.10+23.51=108.61元

即招行转债的理论价值高于市场价格8.61元。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可转债定价理论研究,利用公司价值的单因素模型,运用B-S可转债定价方法对招行债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招行转债被低估。低估的原因与模型本身、可转债具有的特殊性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的不成熟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附加条款。从某种程度上讲,转股权与回售权、转股价格的调整以及赎回权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是内嵌期权,应实施科学定价。但是B-S模型难以充分考虑以上所有的附加条款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则会严重影响到可转债市场的价格处理。第二,B-S建立需要建立在相应假设条件上,而这一系列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成立的,这样就会使得模型在参数估计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偏差,可能造成可转债的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发生偏差。最后,流动性不足导致折价,投资者要承担低流动性带来的潜在风险。因此,为提高可转债的流动性,政府需大力发展债权市场及可转债市场。

参考文献:

会计转型论文篇1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7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107- 01

由于互联网和网络教育环境的普及和发展,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方式[1]。网络化学习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网络化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更适于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但是,目前国内外对网络化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化学习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忽略了对网络化学习的主体即学习者个人的相关研究。因此,有必要在相关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会计专业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及知识转化模型进行研究,以提高会计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缩短其将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的时间。

1 相关基础理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构建会计专业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涉及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理论和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等。

1.1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

要把握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内涵,首先应理解个人网络化学习的内涵。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由学习者、学习资源、支持要素所构成的个性化学习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个人网络化学习者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进行个人自主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个人知识库,实现知识的迁移、创新和增值[2]。

1.2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自己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并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应用的信息,以此扩展个人知识的一种战略与过程。其目的在于整合自己的知识资源,提升个人的核心竞争力[3]。

2 会计专业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要素

会计专业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支持要素。

2.1 主体要素——会计学习者

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信息行为的实施者,是个人网络化学习的执行者,最主观、最能动,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个人知识库、信息需求强度、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吸收能力以及信息利用能力。

2.2 资源要素——会计学习资源

会计学习资源主要指会计学习材料和相关参考资源,如各种会计基础课程和实验课程、会计上岗证、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类会计考试课程及相应的习题库资源等。

2.3 支持要素——进行网络化学习的一切辅助要素

会计学习者进行网络化学习的一切辅助要素,包括各类硬件和软件、学习平台、学习氛围、导学者、学习伙伴、管理者等[4]。

3 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模型

3.1 模型定位——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

如果说个人资源管理使会计课程转化为会计理论知识,个人知识管理则使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个人网络化学习要想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需要对会计理论知识进行管理,需要强调会计理论知识的迁移、创新和增值,及提升为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因此,个人网络化学习需要由个人资源管理向个人知识管理转化,即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模型应定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型。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在于重新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实现会计理论知识向会计实务处理能力的提升。

3.2 模型框架——知识螺旋增长模型

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从纵向学习过程来看,是学习者根据学习需要从互联网知识仓库中搜集、评价客观会计理论知识成为学习者个人表观会计知识;对个人表观会计知识组织、分析并与个人其他知识整合成为个人主观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以实现会计知识的转移、创新和增值,是知识链形成过程;将个人主观知识显现、共享又成为客观知识,是会计知识创造、整合、开发和利用的知识创新过程。从客观会计理论知识到主观会计实务处理能力,整个会计知识链实现了会计知识的迁移、创新和增值,将个人会计实务处理经验共享,又成为客观知识,这样周而复始使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呈螺旋形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 罗华,阮建海. 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学习策略探讨[J]. 图书·情报·知识,2006(11):107-109.

会计转型论文篇12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