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分析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02-23 14:40:10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1

在教务处的安排与指导下,一周一次的英语教研活动如期举行。5月9日,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及跟组领导付主席在英语组办公室参加召开了中期考试试卷分析研讨会。全组教师提前备好了试卷分析案,实实在在的从试题,学生成绩,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教学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透彻到位的分析。并在会上每位老师都做了很好的发言。由此可见,全组英语老师对本次中期考试的重视,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积极参加以及爱岗敬业的态度令人赞叹不已。

接下来,我就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我在监考阅卷中,以及结合各位老师的发言,就试卷分析从以下方面做具体总结

一、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写作题,占分值最大(15分)但扣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1)考试态度不端正,不动脑不动手,交空白卷。

(2)写作题所留答题时间较少,做题速度慢导致字数不达标。

(3)胡乱摘抄一些阅读理解中的内容,离题万里。

(4)书面潦草,不带草稿纸,不打草稿,不列提纲。

(5)思路不清晰,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受母语影响,在句子表达时总是根据中文的意思或中文的顺序来进行写作,缺乏英语思维能力,语法错误,病句较多。

2.完成句子题

(1)学生在记忆单词上不下功夫,词汇拼写不准确 ,词汇不过关,

(2)不能对词汇正确变形,灵活运用。

3.听力题

(1)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捕捉关键信息能力低下.

(2)无法辨析干扰项,不能从整体上理解听力材料意思,只是再听个背单词.

4.两篇完形填空题,短文填空题,是学生的软肋。得分的同学不常有,得零分的同学却常有。此题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1)词汇记忆含混不清,单词不能灵活运用

(2)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低下,语法及句子结构 分析能力低下

二、今后教学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1.教师要从思想方面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端正答题态度。不要在一些送分题上丢分。比如一些简单的题型上,在文中能找到原句,如,听力题,阅读理解题任务型阅读题,补全对话第一个题。答题过程要做到细心,认真,耐心,仔细额检查,抄单词不能丢三落四,书写整齐,不要急于交卷,交空白卷。

2.教学中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把听说读写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抓基础狠抓落实。学完一单元,做到词汇短语的的扎实全面复习及考核。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晨诵,晨读 辅导课上加大单词的检查力度。

3.在日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听力。

(1)在课堂上多用英语组织教学。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2)平时坚持听力训练,通过听读,听说,听写等方式来提高

(3)多听英美人士的录音,不断刺激听得感官

(4)加强课本听力材料的阅读的背诵

(5)听力前先浏览听力选项,做到心里有数,听力中适当做好记录,抓关键信息,学会辨析干扰信息,选项中内容有时都会听到,要求学生听清问题,筛选正确信息。

4.补全对话题

本题是对常用句型的考查,以笔试的形式考查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

(1)要求学生平时对grammar focus,2d对话和听力部分的日常句型熟练背诵和应用.

(2)对常见话题进行归纳总结.

(3)多训练句型转换题,尤其是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5.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答题技巧的指导训练。短文填空题和完形填空题,一定要掌握“先完意, 后完形,答案都在原文中”的解题方法,

(1)注重分析词性,进行词性转换,

(2)平时注重词汇短语教学,加强基础语法教学

(3)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习惯,多阅读,多做题,得阅读者得天下。Practice makes perfect!

6.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保优,补中。提差 加强课后辅导,不放弃每个学生。关注学困生,多鼓励,多监督,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

考试的结果既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管理水平,同时也是检测学校教风 学风的重要依据。因此,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都要高度重视每次考试。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2

晚上好!

时光如梭,我们高三年级从8月9号开学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同学们进一步体味了高中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生活,用勤奋战胜了诸多的困难,用汗水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上周我们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了期中考试,现在考试成绩已经揭晓。利用今天这节课的时间,我们召开期中考试分析总结表彰大会,目的就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差距,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促进同学们加快发展,更快地提高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二是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

第一部分: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试题中相当一部分题目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直接识记考查,但这样的题目仍失分较多,成为制约我们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同学们在六个学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反映出部分同学上课的效率意识、记忆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不高,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没有真正掌握,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警示我们,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提高效率。

2.部分同学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审题方法,不能从题目所给条件中采集有效的信息点,表现为审题不准。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希望同学们在日常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在每天完成学科作业的过程中,在平时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审题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不断积累,从点滴做起,有意识的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3.题目做答不规范,随意性较强,不能按要求书写规范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大家在这个环节上也存在大量失分。这里要特别强调,我们在平时课堂听讲和作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那些典型题目,借鉴老师的讲解,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另外,我们各个学科课本上的例题就是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范例,对我们的示范性价值非常大,一定要重视起来,决不可忽视课本例题对我们的示范性作用。

4.基本能力不强,应变能力及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本次考试反映出同学们对理、化、生学科的演示实验及其阅读内容不够重视,不会用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也不会分析其原因,这一部分失分也很严重。高考中,实验部分的分数容易得到也容易丢失,只要重视起来,这一环节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5.在阅读、记忆、理解、推理、基本运算等方面的能力还亟待提高,尤其是运算能力,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各种训练中努力提高。

第二部分: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

1、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顽强的自信心,良好的心态以及稳定的情绪,对每个人的活动总是起着调动和调节的作用。你们已经经历的三年或四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和挫折,最关键的是怎么样来面对。事实上,要想学好,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是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失败者是因为把困难、挫折和失败看的过重,失去了自己定能成功的信心,故而把自己应该坚持做的事情放弃,把自己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做的不是那么圆满,久而久之,好多知识一知半解,问题成堆。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能免于困难、挫折和失败。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诸如天天有很多的作业需要完成,每一个学科的作业里都会有难题;平时学的很用功,一到考试,成绩就考的不理想等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得自己的心理发生变化。那么,怎样来面对这些学习中的困难呢?有志者,借助于困难,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我,面对同一种困难,你克服了,就前进了一步,他退却了,就落后了一步。所以,我们不要一见难题就望而生畏,考试成绩一低就心灰意冷;我们更不能因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而改变、放弃自己考上理想大学的信念,这种信念能使我们坚持,能增强我们必胜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我们所说的基础知识是各个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应用范围。所以,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一定要弄明白并牢固记忆各种定理、定义阐述的实际意义,一些重要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等。总之,我们要把课本读懂、弄透,这是学好各课知识的前提。

我们所说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在每个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我们一贯强调重视读懂课本,重视整理笔记,及时记录并改正自己的错题,不断回顾和强化旧知识等,都是提高能力的需要。

同时,要注意规范自己的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要认真并独立完成各个学科的作业;整理好每天的课堂笔记;不懂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错题的整理和归纳等,这些都是提高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必不可少的,这些规范、细致的学习环节,无时不在培养着各种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中的这些环节完成好,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有吃苦精神。说起吃苦精神,有的同学还很欠缺,决心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中。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一是方法不对头,二是吃苦精神不到位。

3、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会使我们终身受益。那么,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需要培养那些习惯呢?

(1)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在看书和做题的过程中,反复琢磨每一句话,仔细推敲每一个概念、定理、公式,直到弄懂为止。实在不懂的,应当做好标记,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勤学好问并不是说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问题就问别人,应该是遇到问题先深入思考,百思不得其解时再请教。说到向老师请教,我再强调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跟着老师思路走的问题。小聪明不如大聪明,另起炉灶、另立门户、自以为是,是复习的大忌。我们的高三教师,都是学校精心挑选的,他们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对高考有较深的研究,一定要相信老师,复习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认真上课的习惯

最大的收获在课堂,最大的损失也在课堂。上课一定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同学们在课堂上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还要强调一点,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要高度注意老师的点评总结,老师的点评、总结之处往往是你们容易出错之处或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

(3)勤于动笔的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靠眼睛、耳朵获取的知识既不会牢固,也不会变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难题一时找不到思路,就迫不急待去翻看答案,看答案时往往觉得答案的每一步都顺理成章,该用哪个定理,该用什么方法,非常简单,就盲目的自认为把题目已经理解透了。过几天再做这道题,还是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你们对这道题的接受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机械地看到了具体解题过程,而没有真正理解解题思路。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有意识强迫自己不去翻课本、不去看答案、不轻易求助别人,而是静下心来,主动寻求自己的解题思路,自己动笔去演算,去推导,去求证,去表达。

(4)重视复习的习惯

复习可以是对当天知识的复习,可以是阶段复习,也可以是章节复习。复习时应当对照当时笔记上的重点,重要的概念、定理、规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5)常翻笔记的习惯

笔记永远是你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是各学科精华所在,大到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小到作业中发现的一个好题,报刊杂志上浏览到的精彩语言,要经常补充和阅读。

(6)整理错题的习惯

错题集是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必备的,它不只记录考试中的错题,也记录平时做题时有代表性的错误,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旧日的"伤疤",你们的错题基本上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根本不会做,因为太难了,没有思路;另一种是自己会做,因为粗心而做错。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错题是第二类。因为粗心也有许多种,我们也要分析它。第一,看错题目。是看错数字还是理解错题意?为什么会看错题?怎么样误解了题意?要弄明白。第二,切入点、思路出错,自己的思维、解法根本不适合这类题目。第三,计算错误。为什么会算错?有没有方法杜绝?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细心?其实在高考中,如果你能把自己粗心的错误杜绝,那么在高考中一定会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4、要改变两个错误观点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3

大学考试作为评估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考试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且它的反馈性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考试还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采取多样而灵活的考试可以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考试成为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考试更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更好地发挥其评价作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服务[1]。近年来,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首批考试改革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改革内容、重点及原因说明

目前组织胚胎学考试存在以下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往往局限于教材,多为记忆性的知识,以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为主,重视分数而忽略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短期突击获得高分,这种考试模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2]。

2.考试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准确评价教学效果。目前课程考试偏重于闭卷笔试。闭卷笔试这种考试形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试卷所涵盖的内容有限,考核的知识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而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就难以考察。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过高(70%);注重结果性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占总成绩比例相对较高。就课程考核次数而言,仅凭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以这两次的考试成绩评价大学生的学习是不公正和不科学的。

二、考试改革方式

基于以上原因,对组织胚胎学考试作如下改革:

1.期末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由70%降至60%。

2.丰富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改革后平时成绩的内容包括13次实验报告的成绩、课堂提问、课堂回答问题、课堂纪律等方式。

3.加大了实验课的考试成绩的比重。以前考核方式是期末只有一次切片考试,作为最后的平时成绩。考试改革后切片考试的次数增加了,期中增加了一次切片考试。

三、考试改革具体实施过程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结合学校考试管理制度对组织胚胎学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和临床实践要求,提出将“实验报告(10%)、实验技能考试(20%)、期末考试(70%)”模式改革为“实验报告和平时课堂表现(10%)、实验技能平时考试,即期中的切片考试(10%)、实验技能期末考试,即期末的切片考试(20%)、期末考试(60%)”模式,从而实现了考试的多元化。

1.实验报告和平时课堂表现与纪律

教师需及时对实验报告进行讲评,学生总共有13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分数以10分制评分。实验报告为本教研室制作的画图册,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画图,然后写出组织或器官的名称,对组织或器官的结构进行描述,同时写出相应的结构名称,在每次的实验报告中,根据几项综合要求给学生评分,最后以13次实验报告的平均分计入平时成绩。将每次质量较高的实验报告作为模板,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2.实验课技能平时考试(即期中切片考试)

这是在学完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后,对学生进行的一个阶段性考试。主要考试内容为四大基本组织的切片考试。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写出结构名称,总共观察10个结构,每个结构1分,总分10分。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正常组织的结构,为学生以后学习器官的结构奠定基础。

3.实验课技能期末考试(即期末切片考试)

主要考试内容为正常器官的结构描述,内容涉及各种器官。考试时每个学生随机抽到一套切片,每套切片由5张切片组成,抽签拿到的5张切片首先要写出器官名称,然后从5张中自选2张,对器官的组织学结构进行描述。最后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正常器官的结构,为学生以后学习病理学、观察异常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期末考试

增加考试的题型,考试的题型有选择题(选择题又分为单选题与多选题)、填空、是非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问答题又分为一般问答与综合问答题)。题型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以上题型综合交叉使用。

总的来说,考试改革后,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重,考核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加强平时考核并不是单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等各种形式的考核相结合、中期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态考试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四、改革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本改革实施范围是临床、检验、口腔、预防、影像的本科班学生。改革后,加大了平时考核的范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五、学生成绩分析与对比

因本学期2011级所有的本科班都参加了考试改革,所以将2011级成绩与未参加考试改革的2010级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对比结果如下:2010级平均分:77.32,及格率:94.31,不及格率:5.69。2011级平均分:78.48,及格率:95.9,不及格率:4.03。

通过以上分析,及格率2011级比2010级提高1.59%,不及格率2011级比2010级降低了1.66%。平均成绩2011级比2010级提高了1.16分。

六、总结

在考核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了平时考核的成绩。同时还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掌握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在期末全部考核都完成后,汇总学生的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很少,和以往相比及格率有了提高。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14-02

大学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考试后情况的分析,不仅会对今后教学过程的改进完善有所帮助,而且对学校教学文件的制订和课程设置安排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目前,期末考试后,多数教师把试卷改完,在学校网页教务处本科教学一体化平台登录成绩后就算完成任务了。虽然教师们做了试卷分析,但也只是按要求统计一下及格率、排一排分数段等,真正使教师们能静下心来,分析研究一下试卷、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等不多,这样考试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因此,有必要进行考试后的总结,总结一下经验与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会对今后教学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5级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的期末考试为例,对考试后进行了总结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行了一点思考。

一、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

(一)对考试试卷的总结

1.对试题质量总结分析。试题质量分析是一项非常细致而耗时的工作,在期末考试后,教师对试卷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试题、区分度小的试题和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要逐一加以修改完善,对有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试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以后考试中再次出现。而对于试题的难度适宜、区分度较高和语言描述准确的试题,应该重点标注出来,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建设重点素材。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结果,可为教师在改进教学工作(包括改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命题组卷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因此,应把试题质量分析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工作认真做好。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中较容易题比例为40%,适中题的比例为46%,较难题的比例仅为14%;表明试卷难易的比例搭配基本合理,试卷内容涵盖广、题目类型多样,因此试题整体质量基本适中,但试题的难度相对不大。在今后命题过程中要注意试题的难易比例分配。只有一个相对合适难度的试题,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过关,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的兴趣。

2.对试题内容的总结。期末考试试题内容应当是一门课程核心内容的浓缩,是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真实体现,不但能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能反映各部分内容和各认知层次的相对比重,还能确定各部分内容的数量比率,以保证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的效度。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基础知识题目占80%,综合性题占10%,实际应用的题占10%,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但应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问题方面的题目较少。在今后的考试中,力求做到综合性题和实际应用题的比例占30%―40%,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考试题型的总结。期末试题一般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种类型。其中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题型包括综合分析题和论述题。由于《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知识点较多,范围较广,出题覆盖面较大,因此,客观性题目的比重较大,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4:1,做到了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基本符合命题要求,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题型少。今后要减少选择题、填空题和概念题的分值,增加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题型分值,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对考试成绩的总结

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44分,平均分76.9分,及格率92.3%。从试题类型得分率来看,名词解释题的得分率为87.1%、填空题86.7%、选择题77.3%、判断正误题76.9%、简答题70.7%、综合题目70.8%。可以看出,名词解释得分率最高,其次是填空题,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较好。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来看,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因此,本次考试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的是缘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不好;有的是对学习缺少动力,厌学造成的;有的是沉迷于网络,疏于学习造成的。在教学中如何兼顾到这些学生,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专心学习,也是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总结

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成功与失败的一种有效形式。考试后不仅要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对照学生的成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目前很多教师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认识不够,往往只把考试当作评价学生学习的工具,忽略了考试本身所具有的评价教学效果的功能。因此,教师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分析试卷中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

二、对期末后的一些思考

(一)不断提高试题质量

期末考试试卷常规命题办法是由任课教师在考试前出题,这种出题方式是教考不分离,易受出题教师个人经验和偏爱的影响,且易与往年试卷试题重复,并且可能出现试题阐述不严密甚至错误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试卷的质量,使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对一门课程的出题原则既要能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考试,同时试题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使学与不学、学得好与学得差的学生能在课程考试的成绩中得以体现,以此打消学生的学习惰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在期末考试后通过试卷分析不断优化、补充和完善试题,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确保试卷质量本身的准确性、科学性,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真正起到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的作用。

(二)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分析研究卷,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后教师要依照评分标准认真批改试卷,细心统计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分出名次,以此作为评优、评奖学金、助学金、入党、保研等的重要依据[2]。批改试卷要公平、公正、避免人情分,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要做到有理有据,避免随意性给分。同时,教师平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使学生不但重视最后的考试,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考试后,教师对试卷的试题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及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区分度小及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加以修改完善,对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差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下次考试中再次出现类似的现象。而对于质量较好的试题,可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优秀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而且要重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注重课程知识的记忆,而且要强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要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从考试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因此,考试将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良好评价作用。

(三)教师要教书育人

考试只是大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目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思想状况,要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逐一克服。教师要认真备课,用心讲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也反映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水平。从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努力不够,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平时能认真听课、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树立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5

一、引言

教学与测试分不开。测试可以检测教学的结果,为提高改善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对一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所有院校都有开设英语专业,还有各式各样的英语培训机构。但是老师们教得如何,培训机构培养得如何,人们学英语到底学得如何,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的英语又怎么样,我们还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来检验。我们熟知的英语考试很多,比如全国英语公四、公六考试,出国留学的雅思、托福考试等等一系列的考试。这些考试测试操作严格,有很完整的试卷设计、测试操作、评分操作、还有试卷分析过程,获得了人们普遍的认可。其实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大大小小的测试也要学会对测试试卷的分析,以获取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准确信息。我们首先要保证我们的测试是客观的和科学的,从而发现我们在试卷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提高我们的测试水平和测试能力,为教学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本论文选取2007级英语专业一次精读半期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试卷题目的信度,难度系数,区分度等,为以后此类考试题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和建议。

二、测试的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的基本概念

(1)信度: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如果用同一份试卷对同一组学生进行前后两次测试的话,两次测试成绩在多大程度上会相吻合。信度受试题的质量、考试的组织、试卷的评判等因素的影响。要保证试卷有较高的信度,首先试卷要有一定的量,一般题量越大,信度越高。同时作为考试结果的分数要有一定的分散度,要呈正态分布,及中间大,两头小。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保证试题具有一定区分度,且难度适中。

(2)效度:效度就是考试的有效性,是指考试是否测量了它所想要测量的东西,即考试是否达到了目的,考试所考的内容是否是想考的内容。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同期效度、构卷效度和内容效度。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是否考了大纲规定要考的,或者说考试的题目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所有测量的目标。主要是测试的内容是否和测试的目标有关;测试内容是否有代表性;是否全面地体现了要考查的各方面的内容;试卷中是否有足够的题目去体现所要考的各方面内容;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等。(刘润清, 韩宝成. 2000: 172)

(3)难度系数:难度一般以正确或错误回答某道题的人数与总体人数之比作为指标,一般来说,最好是测试的平均难度接近 0. 5。对于对错型项目的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P=答对题目的学生人数/总的答题学生人数

难度系数的数值越大,难度反而越小,项目越容易。

而对于非对错型项目的易度指数难度,就是一组受考的成绩率。所谓的成绩率,就是一组受考在一个项目上的平均成绩与这个项目完全做对时的成绩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P=学生在这个项目上的平均成绩/这个项目完全做对时的成绩

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是可以接受的,难度系数达到0.4~0.6的项目是比较好的。

(4)区分度:区分度是指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区分度用D 来表示。当D为正值时,说明试题为积极区分,即高分组通过率高,低分组通过率低,当D为负数时,说明该题是消极区分,高分组通过率低,低分组通过率高。一般来说,我们将所抽出的总学生分为高分组,中等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取抽样总人数的1/3。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

区分度=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

区分度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区分度可以显示项目的质量。一般来说,区分度应该大于0.2。小于0.2的项目质量比较差,应该予以淘汰。

三、试卷分析结果和讨论

这次我们选择了2007级英语英语语言文化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总共抽取了26位同学的考试成绩进行试卷分析。

试卷的题目清楚,排版一目了然,试题没有拼写错误。这首先能够保证学生不会因为没有误读题目而答错题目。在此基础上再就试卷进行分析。

1. 我们先看一下这份试卷的结构。

这份试卷分为六个部分,考察了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写作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识记能力。有四个主观题型,分值占65分。分别是选词填空及词型变换、释义改写、改错、和篇章理解,考察了学生的词汇、语法和写作的能力。两个主观题型,分值占35分。分别是阅读理解和常识选择,考察了学生的阅读推理能力和识记的能力。另外试卷总共题目差不多60个。

从结构上来讲,信度和效度这份试卷是较好的。首先,试卷的题型比较多,有六个。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是具有效度的。像改错,释义改写,篇章理解这样的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很好的题目占到了55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考试成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60个项目的题量也比较合适。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把答完卷子。对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这是合适的。

2. 学生成绩

抽取的26人的考试成绩为67.2分,24人及格,2人不及格,通过率为92.3%。

平均分以上的有13个,刚好一半。对于期中考试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是可以的。

再看下面的学生成绩分布图

学生成绩基本上称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但是60分到65分的人数比较多,正态分布图还是不够明显。初步反映出题目的设置有些问题。当然也许这和我们选择的人数太少有关系。只有对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仔细分析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试卷的具体质量。

3.试卷的难度、区分度

试卷各个题型的难度系数几乎都在0.6以上,多数在0.7左右,甚至有的达到了0.8,可以知道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不大。对于像期中这样的非选拔性考试来说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是可以的。但是选词填空与词型变换这一题难度系数达到了0.8,可以适当加大,而改错题目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减小难度。学生说明题目的区分度也是不错的。多数题型的区分度在0.2以上,释义改写和阅读选择的区分度甚至达到了0.4~0.6之间,是很好的。但是选词填空及词型变换、改错的区分度为0,说明题目出得不够理想,这样的题目下次应该不再选择。但这并不是说这样的题型不好,而只是针对这次选择考试的题目还存在问题。下次应避免这样的题目的出现。

具体到各个题型看考察学生的能力,可以发现学生做其它题还好,做改错题,和阅读理解题还不够不理想,特别是改错题,原因到底在哪里?改错题,阅读理解题,还有篇章理解题同样是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什么篇章理解题的难度系数小这么多?改错题和阅读理解有标准的答案,篇章理解的答案却是灵活的,老师在评卷过程中的标准是不是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分数?进而影响了试卷的难度系数值。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卷的信度。

4. 阅读理解和常识选择的分析

这一题主要考察的学生的识记的能力,所以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就能够答得对。这一题的总的难度系数也只有0.7,算是拉分的题目了。甚至出现了第五题这样的送分题目,一点难度没有外,也没有区分度。虽然说我们需要保证一定的通过率,但是题目也不能没有难度,只是说难度要适中。但是这一题难度不一,好些题目难度不是太小就是太大,比如第六、七、九题就是难度太小,而第十题又是难度太大了。再说区分度,虽然区分度都是正数,是积极的,但是总的来说这题型区分度过小,一、二、三、五、六、七、九区分度都小于0.2,属于应该淘汰的项目。只有四、八、十这3题的区分度可以接受。但从难度、区分度一起看的话,只有第八题是比较理想的题目。即使作为拉分的题目,这道题型所设的题目还是需要大加改进,一定程度上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加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阅读理解是考外语时学生们通常做过的题型。它的出题可以很灵活,可以考察学生的迅速反应查找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老师们通常喜欢出的题就是选择题。

这份试卷阅读理解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12,难度适中,总体比较好。不过有些题目难度还是不够好,比如八、十四、十六。再看比如区分度,很不理想。五道题目的区分度为负数,四道题目的区分度为0,另外还有六道题目区分度不到0.2,总共十五道题目都应该淘汰,比例太高了。但是也有很好的题目,比如说第二题,难度0.42,区分度0.5,刚刚是我们最最需要的。

所以说虽然选择题是老师很容易出的题型,也是老师们喜欢出的题型。但是选择题很难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四、小结

作为半期考试,这张试卷的题型是不错的,主观题客观题的分配比例适中,便于老师修改试卷,总体的难度还够,对于非选拔性的考试还算通过。但是试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题目项目的难度区分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区分度的把握上,非常弱,不能明显地区分学生的能力。选择题的难度区分度不理想,有些题目该淘汰的应该予以淘汰,该改进的改进。还有评判试卷的标准也要适度。

这只是我们就一次半期考试作的简单的试卷分析。虽然简单,可以反映出试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给老师们发现学生们的薄弱处,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比如这次的改错和阅读理解,学生们做得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或者提醒学生自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所以进行试卷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每次考试后,老师们应该坚持进行试卷分析,暴露显示的问题,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如果能做做试卷分析,了解自己的不足,对于提高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扣, 李绍山. 谈语言测试的结构效度[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3),45-49.

[2]黄和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4, 223-240.

[3]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刘润清, 韩宝成. 外语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苏惠芬. 英语试卷质量分析方法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06), 45-46.

[6]孙成岗. 现代语言测试与试卷分析[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04), 82-86.

[7]汪美琼. 大学英语试卷分析探析[J]. 青海师专学报, 2008(02), 103-107.

[8]王新. 浅谈试后卷面分析的重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83-85.

[9]刘丽华. 英语专业精读期末考试内容效度的个案研究[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1), 104-106.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067-01

普通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的必修课程,不仅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普通物理课程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常常令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科学系统的试卷分析有助于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普通物理教学改进提供指导。为此,我们对普通物理试卷进行举例评估。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对象为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数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11级四年制1、2班普通物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在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下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题由任课教师出两套,随机抽取。充足的试卷份数,保证了试卷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

2.方法

依据提前制定的标准答案,采用流水方式进行阅卷。数据处理:将每份试卷的总成绩和每小题的得分情况分别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运算,得出结论。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试卷内容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题数共30道。题型包括客观题(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题(简答题、计算题)。其中客观题25道,分值为40分,主观题5道,分值为60分。试卷总分100分。

2.考试成绩分析

试卷成绩分析涉及学生总数、参加考试人数、缺考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与全距。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的人数分布及百分比。

3.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指标有:试题难度、区分度等。

第一,试题难度。试题难度是说明试题难易程度的,以P表示。难度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试题难度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难度值越小则试题越难。本次考试试卷难度值为0.81。

第二,试题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题对于被试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用符号D表示。其数值范围为[-1.00,+1.00]。试题区分度统计及评价见附表。

三 讨论

1.考试整体成绩分布

100份试卷,平均成绩78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23分,全距69分。及格人数91人,及格率91%,优秀率14.89%。

学生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成绩正态分布性也反映了试题的知识点全面,难易程度适中。优秀率较高,表明学生对普通物理课程在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等方面已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但有的试卷卷面成绩不及格,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大班授课,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2.试题难度

试卷难度为0.81,试卷总体偏易。没有复杂的计算、灵活性较大的难题。其中与中学物理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第2题)偏易,可适当增大难度。而涉及刚体转动惯量(第15题),麦克斯韦方程组(第22题),气体粘性力(第4题)的题偏难,应稍降低难度。其中有12道题属于难度适中题。如能量及能量转移(第11题)、静电场(第30题)、毕奥萨伏尔定律(第24题)等。可以看出,学生对力和运动部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理想。但在刚体上应给予适当地加强和引导。

四 总结

试卷基本上覆盖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题型分布合理。本次考试的平均分是78分,成绩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试卷的难度系数是0.81,相对偏易。区分度适中,基本能区别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7

以我校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7级1班《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期末考试试卷为例,参加考试人数38人,试卷共6大题。试卷结构如表1:

表1.试题分值分布表

表中q1是填空题;q2是选择题;q3是判断说明题;q4是名词解释;q5是简答题;q6是论述题。

二、试卷成绩数据的定义与录入

1.数据定义

在SPSS软件中,点击Variable view(变量视图)标签,在Name标题下定义:班级、学号、题1、题2、题3……题6、总分。在Type标题下定义各个项目的类型,其中班级、学号定义为String类型,长度为4,各题和总成绩均定义成Numeric类型,长度为5,小数点后长度为1,其余项使用默认即可。其中题号和总成绩均定义成Numeric(数字型)类型,长度为5,小数点后长度为0,其余项使用默认。

2.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可以直接输入,将窗口切换回数据视图,点击Data view标签,按照定义变量的顺序将共计38份试卷的相应数据输入SPSS。数据录入也可以通过数据文件直接调入,先建立一个扩展名为txt的数据文件;再读入ASCII码数据文件并将其转换为SPSS格式。转换的操作步骤:按FileRead Text Data顺序展开Open File对话框,指定前面已建立的扩展名为txt的数据文件并打开按钮,展开Text Import Wizard对话框,分6步完成转换工作。其中,固定格式ASCII码数据的转换,要求根据变量所占列分配分隔线,其他使用默认。

三、考试成绩统计分析

1.考试成绩的基本描述性统计

对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和离散程度分析。其中,通过频数分析反映数据的整体分布概况;集中趋势分析,通过计算“总分”的平均值(Mean)、中位数(Median)和众数(Mode)等指标,反映考生成绩集中所在的分数段,代表考生的集体水平。而离散程度分析,通过计算“总分”的标准差(Std.Deviation)和全距,反映考生之间的差异。全距是最小值(Minimum)与最大值(Maximum)之间的绝对差。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用来描述数据分布是否对称,偏斜程度如何,分布陡缓程度等。操作如下。

在SPSS中单击:①执行AnalyzeDescriptiveStatisticsFrequencies,弹出Frequencies对话框,将需计算的“总分”和“各题”(题1、题2、题3……题6)变量移入Variables框中;②按Statistics按钮,弹出Fre-quencies Statistics对话框,选上Mean,Std.deviation,Mini-mum,Maximum, Skewness,Kurtosis等指标;③按Charts按钮,弹出Frequencies:Charts对话框,选上His-tograms和With normal curve,然后单击Continue按钮,再单击OK按钮,即可获得总分和各题的有关统计,以及成绩分布直方图,结果见表2图1。

表2“总分”一栏显示1班期末考试的总分中,众数=中位数>均值,偏度值<0呈左偏态分布状态;标准差为16.03,同学之间成绩差异很大,特别是最低成绩32分,使全班均分受到影响,低于中位数和众数,综合以上信息,以中位数和众数74分更能反映该班同学在这门学科中的整体水平。此外,表2显示峰度值接近于0,图1也表明全班成绩从60分开始基本上呈正态分布,说明1班期末成绩可以看成是正态分布,表明该试卷命题基本合理。试卷所反映的知识点全面,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对本门课程在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等方面已达到基本教学目标,但要重点关注和辅导55分以下的5个同学。

图1.200701班期末成绩频率数分布

2.考试成绩的等级比率统计

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我们往往想知道各分数段的人数及所占比例。为此,可以先分组后统计。

首先,将百分制分数转换成5等级,即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不及格(

接着,统计期末成绩的等级比率。操作如下:选择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中,选中“期末成绩等级”送入Variables,再单击OK按钮,即可得出表3。

表3.200701班期末成绩等级分布(N=38)

表3显示,学生较多集中在良(28.9%)、中(18.4%)和及格(18.4%)段,优和不及格段分布少(各占18.4%、15.9%),说明本卷试题难度适宜,绝大部分学生能在及格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若要按班进行试卷分析,则要首先划分数据,方法为:拆分文件,执行DataSpilt File……,弹出Spilt File对话框,选择Organize Output by Groups,将“班级”变量移入Groups Basedon框中,然后单击图中OK按钮,即将文件按“班级”进行了拆分。然后按照上面的操作流程,得到按班完成的成绩分析表单和图形。

四、试卷质量分析

1.试题的难度分析

试题的难度是指全体考生对试题失分的统计量,公式为:P=1-X/W,其中:P为难度值,X为均分值,W为该题满分值。计算方法为:首先将窗口切换回数据视图,点击Data view标签,将表1中的各题满分和表2中的各题平均值直接录入,并定义变量名“满分”和“均值”。然后,单击TransformCompute,在Numeric expression中输入公式1-Mean/W,在Target Variable中输入难度系数,单击OK按钮,得到各个题的难度系数(见表4)。若要计算整个试卷的难度系数,只需要将各题的难度系数与各题的满分之积相加,再除以100即可(见表4)。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4.各题难度系数、区分度和信度分析

一般认为,难度系数P值越大,试题难度越大,不及格的考生越多。试题的难度在0.3~0.5之间为宜,P>0.7为难题,P0.2,虽然比较恰当,但难度偏小,试题容易,提示应该适当增加难度,特别是判断说明题。

2.试题的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将考生成绩优劣区别开来的统计量。在进行区分度分析时,常以考试总分作为被试的实际能力水平,而把被试在某题上的得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该题的区分度。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很多,对于客观题来说,使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于主观题来说,看成是非等间距测度的连续变量,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这些分析在SPSS中都有相应菜单命令可选用。具体操作:单击AnalysisCorrelateBivariat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各客观题号变量和总分进入Variables,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单击Spearman,完成后即可得到客观题的区分度。主观题的区分度方法同上,只需选择主观题和总分字段进入,然后选择Pearson即可。若要计算整个试卷的区分度,只需要将各题的区分度与各题的满分之积相加,再除以100即可。本次考试的区分度结果见表4。教育理论认为,区分度D>0.4为优,D0.75,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为0.792,说明本卷区分度都很高,试题和试卷能区分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结合前面难度偏小,试题容易,提示成绩比较低分的学生要加强课外学习,增强学习自觉性和行动力。

3.试题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反映试卷的题目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统计量,表示考试的可靠性、稳定性,反映试卷或试卷测试结果是否代表考生的真实水平。其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信度越高。对试卷信度大小的衡量通常用信度系数α来度量,此系数的估算方法很多,有重测法、等值法、克伦巴赫系数等。如果测验中包括有非0-1记分的题目,可选用克伦巴赫Alpha系数来计算一致性信度系数。做法是:在SPSS中单击AnalyzeScaleReliability Analysi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有题目变量进入Item框中,在Model中选择Alpha模型,得到测试信度。本文中实例的信度Alpha=0.8351。一般来说,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信度应在0.9以上,学校教师自编考卷的信度应在0.6以上。可见,本自编测验的信度很高,本次测评成绩较真实地反映了该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

4.试题的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常用的效度检验有内容效度分析、结构效度分析、关联效度分析、项目分数效度分析。试卷分析一般采用效标关联效度分析法,即首先寻求一种可靠的效标,然后求出测试结果与效标的相关系数,该相关系数则为效标关联效度。具体操作:首先将窗口切换回数据视图,点击Data view标签,将“可靠的效标”录入,并定义变量名“平时成绩”。然后,单击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选择“平时成绩”和“总分”进入表达式,然后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单击Pearson。得出总分与平时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837。说明本次考试与平时成绩相关性较高,即平时成绩好的学生此次考试成绩亦较好,平时成绩差的学生此次考试成绩亦较差。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考试平均水平为74分(宜用中位数和众数表示),成绩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标准差为16.03,标准差值较大,说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此班的极少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也不下功夫复习所致。因此,以后在教学中应当关注这类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常鼓励他们,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成绩的目的。

在难度分析中,可知第3题判断说明题特别容易,其他各题和整个试卷的难度>0.2,虽然比较恰当,但难度偏小,试题容易,应该适当增加难度,特别是判断说明题;在区分度分析中,可知各题的区分度均>0.75,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为0.792,说明本卷区分度都很高,试题和试卷能区分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所以本次测试的各题均有较好的区分作用;在信度分析中,可知信度为0.8351,此次考试的信度比较高;在效度分析中,可知本次测试的效标效度为0.837,说明本次考试与平时成绩相关性较高。

通过SPSS对试卷成绩的统计,可以知道学生个体的差异程度,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水平与效果;通过对试卷质量进行分析, 可以进一步筛选试题、修订试卷,将符合指标的题目,分门别类归入题库,防止出题的随意性,提高试题和试卷的质量。

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时,只需了解相关统计术语和操作步骤,具体的统计分析和结果输出均由SPSS自动完成,可以较大地提高分析试卷效率,准确地得到分析结果;且操作方便快捷,大大减轻教师负担。因此,SPSS是进行学科成就测验质量分析的理想工具。

(参考文献本刊略)

作者单位: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8

一、命题定量分析的准备工作

启动SPSS19.0中文版,选择“变量视图”中,在名称下输入学号、题目1―12、总分等命题基本情况项目。在类型标记中,将学号定义为名义,将题目1―12定义为度量,小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其他项保留默认设置。选择“数据视图”标签,在各行内输入学生的各题得分和总分数据(图2)。

图1 定义变量设定图

图2 数据输入图

二、命题的定量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量分析

用以描述考试总体情况的各分数统称为描述性统计量。在SPSS中,点击“分析―描述分析―频率”。将“总分”等变量名称选入待计算变量框中,在“统计”中选择要计算的统计量,选中均值、极值、标准差、中位数等项,最后输出结果(表3)。

表3 有效数据的得分描述性统计

(二)试题的正态分布预期

在学生群体足够大时,学生的能力呈正态分布。处于能力尖端和尾端的学生数量少,处于能力中端的学生数量多。在考试命题适宜,教学状况正常,学生水平相当,试卷评阅严谨的前提下,一份合格的试题,所反映出的学生成绩应呈现正态分布的特点。为研究试题能否体现学生能力的正态分布,可在SPSS软件中点击“分析―描述分析―频率”,在“频率”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点选绘制“总分”的直方图并标变化曲线(图4)。

图4 学生总分的直方―变化曲线图

若学生总分的直方―变化曲线图能呈现正态分布,那么,可进一步探究命制试题的正态分布预期。可利用单个样本K-S校验测查给定数据与正态分布间的显著差异。在SPSS中,点击“分析―非参数检验”,对“总分”进行单个样本K-S检验(表5)。

表5 试题总分的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

(三)难度

试题的难度(P)是测验题目难易程度的统计量。试卷难度等于试卷内各题的平均难度。要观测命题试卷难度,应先测量命题试卷内各题难度。试题计分方法不同,难度计算方法不同。

二分法计分(选择题、判断题)题目的难度统计。对于二分法计分的题目,答案只有对与错两种可能的结果(即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此类题目难度通常用通过率(P)表示。其中,P=1―R/N(其中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答题总人数)。由此,可在SPSS中,运用“转换―计算变量”方法,在“计算变量”对话框中输入公式,直接算出二分法题目难度(表6)。

表6 二分法计分题目难度值

非二分法计分(主观题、论述题)题目的难度统计。对于非二分法计分的题目,难度(P)可以通过公式P=1―X/W(X为该题目均分值,W为该题满分值)计算。可采用“计算变量”方法直接输入公式,算出非二分法题目难度(表7)。

表7 非二分法题目难度值

全卷难度值(P)等于卷内各题难度平均值,采用SPSS“计算变量”可得p=0.4。

(四)区分度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区别学生水平和能力的统计量。在实际统计时,常以考试总分作为考生的实际水平,而把某题的得分与学生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该题的区分度。

客观题的区分度统计,可把客观题得分视为等间距测度的连续变量,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统计区分度。主观题的区分度统计,可把主观题成绩视为非等间距测度的连续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在SPSS中,点击“分析―相关―双相关”。先选择客观题各题分数和总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1-6),再选择主观题(7-12(2))各题分数和总分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得到结果合成(表8)。

表8 各题区分度汇总表

(五)信度

信度是衡量一次考试可靠性、稳定性的统计量。信度代表着试题的可靠性,其取值在0至1之间。信度越高,可靠性越好,但容易造成成绩标准差过大。一般采用SPSS中克伦巴赫系数(Alpha模型)计算命题试卷一致性信度系数。在SPSS中,点击“分析―度量―可靠性分析”。在可靠性分析对话框中,选择试卷各题得分数据。点击“统计量”,选择“如果项已删除则进行度量”,结果如下(表9-10):

表9 信度统计值表

表10 删除变量后项目统计值表

(六)效度

效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程度的统计量,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学生水平的程度[2]。可采用效标效度法测量试题的效度。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效度分析的校标,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计算命题测试分数与校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即为试题效度(表11)。

图表11 命制试题得分与平时成绩间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

三、命题质量评价

第一,描述性统计量分析。由表3可知,命题平均成绩为32.54分(满分49分),最高分45分,最低分12分,标准差为6.94。平均分、标准差数值适当,极值差距较大,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对题目的理解差异大。由此可见,试卷命题中,部分题目可能表意不清,引发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作答的情况。此卷应注意题干的表达,使学生清晰了解题目意图。

第二,正态分布预期分析。由图4可知,学生总分变化曲线呈正态分布曲线样式,因而命制试题具有正态分布预期。由表5进一步分析K-S检验中的各数值可知,Z值为0.493,sig(双侧P值)=0.851>0.05,由sig(渐进显著性)>0.05,可得给定数据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总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要求。

第二,试题难度分析。一般认为,命题难度在0.4至0.7之间为宜,难度值小于0.4的题目难度较小,难度值大于0.7的题目较大。一般认为,最好的试题难度应接近于中等难度(即p=0.5)。因此,本命制试题全试卷具有中等偏下的难度(p=0.4)。这份命制试题如果运用在终结性考核中,用以检测学生在群体中知识掌握水平,作为合格水平测验,则效果较好。但作为过程性考核,则其难度水平较低,需适当加大难度。由表6、7可知,T9、T1难度过小,建议予以删改。T6、T3难度过大,应进一步结合课程评价标准加以研究,检验是否超纲。

第三,区分度分析。一般认为区分度在0.4以上的题目,鉴别能力优秀;区分度在0.3至0.39间的题目,鉴别能力良好;区分度在0.39以下的题目,应进行删改。由表8可知,全卷区分度总体水平适宜,能够区分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优劣。但T1、T3、T4、T6四题区分度较低(

第四,信度分析。从表9可知,本次考试的信度为0.455。普遍而言,学校测验采用试卷信度应达到0.5以上。本命题试卷达不到可信要求,为提高本卷信度,本卷应进行修改。从表10可知,删除T1后全卷信度提升至5.0,故可考虑对T1进行替换。同时,目前本卷题量共12题,题目数量较少,可考虑通过适当增加题量的方法,提高全卷信度。

第五,效度分析。从表11可知,全卷效度值为0.837,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sig.值(显著性)为0.000,表明学生完成命制试题的得分与学生平时的成绩两者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命制试题具有较高的效度。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9

期中考结束,不知道同学们怎么对待这一张张的试卷?我发现有的同学看完了成绩就把试卷随手一丢,有的可能改完试卷答案就塞进了书包,有的可能还在纠结分数的多少,如果你这样做的话,那么,你就低估了试卷的价值。同学们,我们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分数永远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去挖掘分数背后的问题,你要研究的是:做错的题是什么原因:是粗心还是审题不细、思路不清、概念模糊还是知识存在盲点?哪些题型是我的强项、哪些是我的弱项,哪些题型还存在增分的空间,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思路是什么?只有理性地分析得分背后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你才能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考试。

我记得世界上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被誉为"球王"的贝利,人家问他:"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总是说"下一个".我希望我问同学们"哪一次考得最好"时,你们也能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次!"所以,你可以忘记你的分数,但不要丢掉你的试卷,记住: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每次考试后利用试卷反思与总结,你才能一次次地进步。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试卷来反思总结学习的情况。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10

我记得世界上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被誉为"球王"的贝利,人家问他:"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总是说"下一个".我希望我问同学们"哪一次考得最好"时,你们也能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次!"所以,你可以忘记你的分数,但不要丢掉你的试卷,记住: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每次考试后利用试卷反思与总结,你才能一次次地进步。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试卷来反思总结学习的情况。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11

飘雪,是冬天的一种美丽。雪花片片随风舞,寒枝点点梅花香。纷纷扬漫天皆白,飘飘然行人匆匆。风门檐扰残梦,雪落窗台落闲花。风飘雪舞,犹是天女散花纷纷零乱,卷起来一些寒意。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工作伴随着冬日的飘雪已圆满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务总结

1.19下午在参加完抽检工作会议后,我们立即利用周六周天两天按照抽检考务安排,进行了期末检测工作安排。我校三年级共83人,共设3个试场,按照学校上报教研室的学号依次安排试场,学生全部单人单桌,严肃强调考试纪律。

考务工作因天气原因调整后,我们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检测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确保期末检测工作不出任何纰漏,确保交出一个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的期末答卷。

二:阅卷总结

   我校本次阅卷工作严格按照试卷的评分标准,任课教师不参加自己所任学科的阅卷工作,确保成绩真实有效,并安排专人负责试卷登分工作,教学副校长亲自监督。

三:质量分析:

按教研室的统一部署,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考务工作,根据《栖霞市小学教学质量联检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成立考务领导小组,教导处协调学校各部门,严格组织和有序安排,及时召开学校考务会,保证期末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

第二部分:考试成绩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阅卷工作结束后,学校全体教师于周四下午对各学科平均成绩进行了分析,然后专门召开教研组长和3年级任课教师试卷分析会议,对试卷和学生进行了认真到位的分析。从考试巡视和监考教师以及阅卷教师反馈看,学生对答题纸已经初步适应,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答题。尽管我们在考前按照教研室提供的模板进行了数次模拟考试,但是答题卡的使用情况仍有一定问题,主要有:(1)个别学生铅笔不是答题卡专用的铅笔,涂一段时间后,涂的区域就会变窄,需来回涂几次;(2)个别学生竖着涂答案;(3)学生改错时,原答案擦得不干净;(4)学生涂卡速度较慢。尽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强答题卡的使用练习。

二、各学科情况分析

期中考试分析总结篇1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WCXSL1302)、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理工类学术英语读写”和上海理工大学人文重点项目“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12XSZ0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备受关注。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差别较大,一直以来是很多人比较苦恼的问题。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很多大学纷纷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行分层教学。然而在分级试题质量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试卷为例,对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旨在对试卷进行客观、准确、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使考试能更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分级更加科学合理,为建立分级试题库做铺垫。

二、研究基础

就分级考试研究现状来说,国外针对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者(EFL,ESL)的分级考试的研究起步较早,硕果累累。Wall 等人(1994)研究了用于判断学术英语环境中受试语言能力弱点的大学英语分班考试并指出效度研究中较大的难题就是进行同期效度检验。也有学者(Fulcher 1997)对英语分级考试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校验。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如Green & Weir)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英语分级考试,并质疑了语法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国内学者对分级考试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综述和试卷结构描述分析为主(如:王瑞,2006;彭家海,2007;刘立,2009),并没有对分级考试试题的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数据统计,试卷的平均分为39.6092,说明整体得分较低;标准差为18.63556,说明分级试卷分数上下分值波动非常大。另外,倾斜度为0.065,大于0,呈正偏态,这个数值表明很多分数都低于平均值,因此分级试卷难度较大。除此之外,峰值为-1.256,小于0,说明曲线比较平坦,从另一角度说明分数上下差异很大,符合分级考试的目的,挑选优差生,可以根据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把他们编入不同班级学习。由于倾斜度和峰值在-2至+2之间,表明本次分级考试分数呈正态分布,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分析。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整个测量优劣的评价指标, 它揭示测量值与真值的相差程度, 反映样本与总体的接近程度, 从理论上讲, 信度越高, 测量结果越可信。Lado(1961)认为,若一个测试既包括主观题又包括客观题,它的信度系数应高于0.7。根据SPSS信度检验,该试卷信度系数(Cronbach )为0.825,表明该试卷得分可信。

(三)效度分析

效度(胡中锋,李方,2000)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亦即测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效度的估计有多种方法, 常分为三大类: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念效度。由于本论文是关于分级考试试题的定量分析,笔者重点分析了构念效度。

1.各部分之间的相关

Alderson等(1995)认为,测试中之所以设计不同项目是因为他们能够考核不同的能力,因此我们预期的相关也比较低,可能在0.3-0.5之间。从数据分析看出,听力、写作、阅读理解、词汇、完型、阅读和试卷总体的相关度分别是0.935、0.750、0.687、0.874、0.842 和0.860(在0.01水平上相关)。除了完型和听力、翻译与听力、完型与翻译的相关度在0.7左右之外,试题其他各个部分的相关度均在0.5左右(在0.01水平上相关),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此次分级测试的效度整体上是可以保证的。

2.各部分与总分相关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每一部分与总分的相关都在0.01水平上显著。“根据经典测量理论,子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可能被期望达到0.7或者更高,因为总分是对语言能力的综合测量”(Alderson等, 1995:184)。根据这个标准,每一部分与总分的相关度都符合理论要求,其中听力与总体相关度最高,高达(0.934)。

3.难度与区分度分析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决定了整份试卷的难度及考试分数的分布。在常模考试中, 大多数试题的难度应控制在0.3~ 0.7 之间(胡中锋, 李方,2000)。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用D表示(胡中锋, 李方,2000)。如果试题的区分度高,他就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难度与区分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难度数值越大,分级试卷试题就越容易;然而区分度系数越高,分级试题质量就越好。数据显示每个部分的难度都在0.3和0.5之间,且试卷整体的难度是0.4。对于难度而言,理想的范围是在0.3和0.7之间(Brown, 2006)。据数据分析, 听力部分的难度最小,也就是说在试卷的所有题型中难度最大。因此我们推断这次分级考试试题难度略为偏大。根据区分度系数值,除了词汇略低,其他部分的区分度基本达到0.4的理论要求(Alderson等,1995)。并且听力、阅读和构词部分的区分度都在0.55附近;完型和翻译部分的区分度甚至更高,分别是0.83和0.64。区分度系数这一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一个项目从总体上区分出优差生(Brown,2006)。一般而言,区分度的理想范围应该高于0.35(越高越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此次分级考试试卷质量很高,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四、结论

本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试卷为例,对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卷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方面都基本达到理论要求。但在该试卷的开发和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从分级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分析得出,虽然试题的总体质量很高,有些题目尚需改进;完形填空与翻译的相关度超出了0.3~0.5的理想范围,在完形填空和翻译试题项目的设计上可能存在问题。

受限于研究条件,本文只分析了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一部分受试样本。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试卷的总体质量,但是鉴于分级考试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对教学产生巨大的反拨作用,笔者将在未来研究中扩大研究样本,并进行历时研究,以对该项考试进一步修正,提出更全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Fulcher,Glenn.An English language placement test:issues i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Language Testing,1997(14):113-139.

[2] Lado,Robert.Language Testing: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Tests―A Teacher’s Book[M].London:Lo-

ngman,1961.

[3] Lee,Y.&Greene,J.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n ESL Place-

ment Test:A Mixed Methods Approach[J].Mixed Methods R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