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30 11:43:30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1

2.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的表达能力是由语言与肢体共同构成的,它是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与教育宗旨,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提倡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理念,要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观,培养他们的自主运动意识与能力。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传承,而语言又是理念的载体。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要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新课改的新教育理念正确的体现出来,并使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诠释出来,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中学体育课堂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事实上,中学体育课堂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主要是实践方面的锻炼课程,它也需要理论方面的讲解。那么,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把体育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动作的要领与注意事项等。因此,我们说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即语言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准确性以及强化性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3.较高的教育创新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这也是新课标对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出的一项全新要求,是时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说,创新能力是当前推动中学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所在。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使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新观念通过新课堂更好地展现出来。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对场地和器械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要能够使得中学体育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体育器械和运动场地。这件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凝聚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此外,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能够把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激发出学生参与到成功体育与快乐体育中去的乐趣。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运用一些自制器材来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引导,树立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教材,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从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来让师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多以鼓励作为回报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正确处理好创新精神与德育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让中学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引导下,获得新生的力量与源泉。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2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中专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骤变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有比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学期初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比较高,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其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二)班级管理过程复杂

中专学校不同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专业性强。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构成和社会体验程度的不同,使得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本班级专业的差异性,并且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三)家长与班主任缺乏沟通

目前,大部分家长普遍存在溺爱子女的现象,平时与班主任联系较少,对子女疏于管教,不能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部分家长在班主任家访时表现出不理解和不配合,替学生辩解或者编造谎言欺骗教师。还有的家长对班主任的做事风格不认同,甚至会在学生的面前表现出对班主任的不满意。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家长对班主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班主任的看法,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二、体育教师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

在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比例相对很小。但在中专学校中,体育教师做班主任的比例就大大增加。体育教师不仅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而且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有着更大的优势。

(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召力

体育教师充满活力,坚毅果敢,谈吐幽默风趣,加之超凡的体育运动能力,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无形中树立起威信,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体育教师的专业练就了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体育教师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教育学生都有较大的角色优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体育教师更加便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往往更受喜欢,并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充分施展学生才能,培养其兴趣爱好。同时,体育教师又是组织课余活动的能手,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兴趣爱好,获得了全面发展。

(三)能及时调整学习气氛,多方面挖掘人才

体育教师具有开朗活泼、外向的个性,善于与人交往,所以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生活,并能教导学生注意课余休息与放松。一张一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从而多方面发掘人才,培养人才。

(四)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将“智育”放在第一位。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可根据教育指导方针拟定计划指导和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配合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广大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并珍惜担任班主任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管理

中专学生大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素质偏低,加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言行不文明、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漠等。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自我控制力差。针对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应发挥自身优势,多沟通多引导,端正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学生自身虽然存在较多问题,但他们内心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好学生。他们也有理想,也渴望进步,关键在于他们对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无能为力。一味使用说教和批评的方式,有时反而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采取“肯定”学生的方法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多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一点好的迹象都应充分肯定,一点点重树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班级管理制度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班级管理,一定要有章可循、违纪必究,所以制定合理的班规是非常必要的。但班规并不是越严越好,而是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同时,制定班规不能是班主任或班干部说了算,应该由全班学生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而教师则对学生的班级日常活动进行考核,奖励先进,带动中间,激励后进。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3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走过了十余年的路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着课程和教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不懈探索,五花八门的教学法层出不穷。但总体来看,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依然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升学成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做文章;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化,缺乏时代新意;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在这些因素的反作用下,中学语文教改步履维艰。

从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语文教学是只重形式主义的课文分析和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充当“听众”,充其量学会机械地去解答一些模式化的试题,而很难成为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语文工具的人。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这个怪圈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注重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

语文课不仅难教,而且收效慢。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想把一个班或几个班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材和一份参考资料,而是至少要熟悉整个初中、高中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必须博览群书,有较渊博的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还要粗通一些边缘学科如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而言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各方面的知识都得涉猎――语文课好比一个超级市场,百货齐全,百十来个学生,古今中外、天上地下都要问老师,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比如说,学生问到古代的注音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反切”;再比如说,学生问到填词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词的平仄和用韵的规定以及应当使用什么工具书等。

在表情达意方面,语文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无论是在书面或者口头,应当能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明白透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准确、自然、感人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

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还不够,语文教师还得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比如,布置学生背的课文,教师也要能背诵如流;再比如,布置学生作文,教师自己也应当“下水”作它几篇,以示规范。言教不如身教。如此,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有些教师,眼高手低,讲起作文理论来滔滔不绝,可就是从不练笔。这种懒于动笔的习惯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最重要最难做好的,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兴趣爱好,以便于因材施教。这里面的工作是很难“量化”出来的,但这种针对学生个人的指点和督促则是非常宝贵的。

总而言之,既当了语文教师,就得学“十八般武艺”(最好能精通一门外语并且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就要有“殉道的”的精神,不可有丝毫懈怠。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唯一的渠道,完全不顾及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只是一味训练学生怎样去应考。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味地灌输,学生的“主动学”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讲”所夺走,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束缚了学习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学习主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如“快速阅读法”“精读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做卡片、编索引的方法”“快速作文法”等等。

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在四十分钟里,应尽可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开头几分钟,教师可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或预习的学习情况,然后布置作业,规定阅读或写作的要求。接着便进入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自己独立作业,教师巡视答疑――这一环节约需半小时。最后,教师用几分钟归纳和布置预习。当然,课堂结构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处理――比如遇到带有共性的疑难的问题,则可将独立作业这一环改为小组或全班讨论,讨论而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教师则可开怀畅讲,或纠正或补充或阐发。最后,教师还应十分注意学习主体的非智力结构,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操、信念等。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以唤醒学生的潜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诸般心理品质,滋润其潜在智能,最终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发展。

将课堂还给学习主体,这是个绝不能让步的原则。课堂教学绝不能讲究形式上好看,一会儿这样引导,一会儿那样分析,搞得眼花缭乱,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浪费了时间。还是实在一点的好。

语文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语文可以无师自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反之,从学习主体方面来说,一个学生,如果他不执著、刻苦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或者他学而不得法,那么,即使他有一个高明的教师,那也是徒然的。决定的因素是内因,决定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去打。因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会过分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关键还是在于抓学法,看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4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走过了十余年的路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着课程和教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不懈探索,五花八门的教学法层出不穷。但总体来看,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依然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升学成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做文章;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化,缺乏时代新意;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在这些因素的反作用下,中学语文教改步履维艰。

从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语文教学是只重形式主义的课文分析和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的培养,学生就只能被动地充当“听众”,充其量学会机械地去解答一些模式化的试题,而很难成为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语文工具的人。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这个怪圈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注重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

语文课不仅难教,而且收效慢。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想把一个班或几个班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材和一份参考资料,而是至少要熟悉整个初中、高中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必须博览群书,有较渊博的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知识、文章学知识,还要粗通一些边缘学科如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而言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各方面的知识都得涉猎——语文课好比一个超级市场,百货齐全,百十来个学生,古今中外、天上地下都要问老师,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比如说,学生问到古代的注音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反切”;再比如说,学生问到填词是怎么回事,教师就要能解释词的平仄和用韵的规定以及应当使用什么工具书等。

在表情达意方面,语文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无论是在书面或者口头,应当能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明白透彻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准确、自然、感人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动形象地描绘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

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表情达意的能力还不够,语文教师还得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比如,布置学生背的课文,教师也要能背诵如流;再比如,布置学生作文,教师自己也应当“下水”作它几篇,以示规范。言教不如身教。如此,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有些教师,眼高手低,讲起作文理论来滔滔不绝,可就是从不练笔。这种懒于动笔的习惯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最重要最难做好的,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兴趣爱好,以便于因材施教。这里面的工作是很难“量化”出来的,但这种针对学生个人的指点和督促则是非常宝贵的。

总而言之,既当了语文教师,就得学“十八般武艺”(最好能精通一门外语并且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就要有“殉道的”的精神,不可有丝毫懈怠。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现在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唯一的渠道,完全不顾及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只是一味训练学生怎样去应考。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味地灌输,学生的“主动学”被教师的“一言堂”所取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讲”所夺走,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束缚了学习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学习主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如“快速阅读法”“精读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做卡片、编索引的方法”“快速作文法”等等。

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在四十分钟里,应尽可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开头几分钟,教师可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或预习的学习情况,然后布置作业,规定阅读或写作的要求。接着便进入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自己独立作业,教师巡视答疑——这一环节约需半小时。最后,教师用几分钟归纳和布置预习。当然,课堂结构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灵活的处理——比如遇到带有共性的疑难的问题,则可将独立作业这一环改为小组或全班讨论,讨论而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教师则可开怀畅讲,或纠正或补充或阐发。最后,教师还应十分注意学习主体的非智力结构,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操、信念等。甚至可以巧妙地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以唤醒学生的潜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诸般心理品质,滋润其潜在智能,最终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发展。

将课堂还给学习主体,这是个绝不能让步的原则。课堂教学绝不能讲究形式上好看,一会儿这样引导,一会儿那样分析,搞得眼花缭乱,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浪费了时间。还是实在一点的好。

语文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语文可以无师自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反之,从学习主体方面来说,一个学生,如果他不执著、刻苦地阅读、思考和写作,或者他学而不得法,那么,即使他有一个高明的教师,那也是徒然的。决定的因素是内因,决定的“战役”要靠学生自己去打。因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会过分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关键还是在于抓学法,看你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5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趣和兴奋地智力内心状态,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使用语言技巧的的时候应该巧设悬疑,并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破学生受固定知识的限制,变无疑为有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探索思维,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开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体育的基本动作技能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维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的教材内容,巧设语言悬疑,体现教师语言艺术性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武术练习的课堂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编一些比较顺口的词语或顺口溜,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记住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名称,比如说"马步横打"、"抡臂砸拳"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

2在教学中要适时、有节奏的运用语言

突显语言的艺术性价值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课堂语言运用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语言的节奏和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语言,不同的情境下采用不等同的教学语言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更能突显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价值。快速地教学语言是不可取的,不能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慢节奏的使用语言,并通过一定的动作技巧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这样既突显了语言的艺术性,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训练情趣。所谓慢节奏的教学语言不是漫无目的"慢"教学语言,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情况来确定的。如果教师能够做到适时、有节奏的运用教学语言,突显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价值,这样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体操运用中的跨跳抛绳的动作的时候,众所周知,这一个动作具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将绳子抛到一定的幅度,又要要求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优美的动作和姿态。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运用准确、规范、标准、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提示与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快速的掌握抛绳的动作与技巧,使学生能够对抛绳的力度、顺序等基础性知识有效地掌握,进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体育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6

二、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建议

1.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情境以促进教学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创造生活情境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备课阶段教师就要明确教学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进行运动介绍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介绍运动的起源、背景还有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如果在学习之中遇到了问题该怎么办。此外,教师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上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尽可能的用实物演示、游戏讲解等有趣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关运动的基础技能之后教师再有意识的将动作进行具体化,并且有针对性的提高运动的难度。有可能的话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这样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就会更加的深刻。在进行实践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和了解,通过肢体语言的沟通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入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有意识的创造共赢的结果

体育运动是一项竞技运动,因此其难免会出现输赢的结果。但是中等师范的学生因为年龄、阅历还有生活经历等原因其对于输赢却不能很好的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在需要的时候有意识的创造共赢的结果。其实运动本身目的在于锻炼身体以提高身体素质,出现胜负输赢等情况是对体育的不尊重。在胜利者出现的同时必然也会出现更多的失败者。而如果失败者不能很好的接受失败的结果那么其对体育的热情必然会慢慢的衰减,长此以往这个人也肯定会越来越远离体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护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在锻炼的过程之中应该有意识的进行团队运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力。举个例子来说,笔者在教学活动之中一般都会让学生进行团体运动,比如四百米接力跑还有多人往返跑等。在确实没有办法进行团队合作的运动之中也尽可能的保护学生成绩的隐私。比如在一千米测验之中,虽然学生没有办法进行接力跑,但是在现代仪器的帮助之下笔者会让学生不在同时起跑,而是让学生一个一个分开起跑,这样学生在终点的时候就只告诉学生他本人的成绩,其他人的成绩只有笔者自己知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好的保护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传统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的要求和束缚太多,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传统体育教学之中对更多的考虑到体育教学的系统规范性,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考虑情况欠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了消极的阻碍作用。人生来就有追求自由的冲动,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也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意愿,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体育教学和学生的个性自由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师通过合适的方式完全可以“鱼和熊掌兼得”,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要求,并且将之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多给学生安排团体合作和自由活动的机会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帮助实现学生自由和教学需要之间的和谐共处。

4.将社会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其实体育的起源就是生活,因此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过程之中有意识的引入社会生活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社会生活的引入可以首先同当地的民间运动引入开始。传统的体育教学资源可以有效的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比如民间游戏、民间竞技等项目通过有针对性的改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此外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也可以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登山、游泳、长途耐力跑等都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很好的选择。

三、实施体育教育“生活化”的建议

1.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实施体育教学生活化一定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体育教学“生活化”的意义所在,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要针对社会和生活的需要有目标性的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7

体育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将其转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能力称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教师的个体科研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其综合教学水平的参考指标,对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国自1978年以来,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主要以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师为主,而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教师在体育科研中所占比例较小。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活动的实践者,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对全国体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且对我国更好的开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其个体科研能力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实现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提升。

1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

通过在电子期刊网(中国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以“体育”为主题进行跨库检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2010-2015年中的科研情况进行整理(见表1)。搜索来源主要以期刊、国内会议、专利、特色期刊、国际会议、年鉴和学术期刊7种类型为主。

从表1数据可以了解到,搜索文章总计298926篇,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43440篇,占搜索到的全部体育类相关文献中的14.53%。其中年鉴和专利所占比例最小,而发表在期刊、特色期刊以及学术辑刊上的论文分别占总体比例的9.87%、39.1%和13%。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近五年所参加的科研会议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566篇,占近五年体育主题会议的9.65%。以上数据直观的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的科研成果的发表状态,而科研成果的发表是衡量科研工作能力高低的方法之一,科研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刊物,是对其科研能力及论文质量高低的另一个评判标准。从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中遴选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见表2),以便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主要参照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2015)中的体育学学科标准进行遴选。

由表2数据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内在体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总计55篇,占其总体比例的0.85%。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所数量最多,发表13篇;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数量最少,发表0篇。

结合表1和表2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在期刊及特色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分别占近五年期刊数总体比例的9.87%和39.1%,而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却只占各类期刊总体比例的0.13%,从中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论文级别整体较低,论文质量及所作科研的可借鉴价值不是很高,间接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科研能力不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着自身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我国体育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2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

2.1内在因素

2.1.1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占有量导致的科研能不足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从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多数人认为,体育实践重于理论,导致自己在获取理论知识时产生心理上的倦怠,而这种倦怠,直接导致科研能力的不足。另外,大多数教师是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或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之前的训练和在校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相对的也就造成了体育从事者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的精力不均,造成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体育训练的时间较早,并且技能训练占据了其大部分的时间,中学教育系统性的培养遭到破坏,导致其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贫乏。造成了运动员或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导致其在工作中不能真正的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或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体育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体育工作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体育教师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也是导致其科研能力欠缺的因素之一,即使能够发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却不能将其上升为理论研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体育教师群体在科研工作中的一种缺憾。

2.1.2对体育学科传统的思维定势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降低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大量的示范动作,对于技能的掌握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传统观念认知看来,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方法主要以体育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为标准,理论水平掌握程度的多少则被看作是无关紧要。现阶段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依然持有“体育以技能为核心”的观念,认为理论知识水准的高超远不如技能动作水平的高超受人认可。因此,体育学科一直处于技能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体育学科中的理论发展也较为缓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参与者中的一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指导下,导致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较低,科研意识淡薄,对待科研的态度始终呈现片面性、曲解性,不能正确地认识科研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造成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科研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体育教学而不是体育科研。这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升个体科研能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出于对体育学科的传统思维定势导致体育教师较少的去考虑改变现状,反复执行较为低下的工作。而科研工作在外界认知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声望,或者只有社会的主流学科才有资格开展的一项工作,因此外界对体育和科研二者认知的差距给体育教师造成的压力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望“研”却步。

2.1.3对体育学科地位的认识偏差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出于人们对体育教师存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认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升学压力下过度追求升学率,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学科一度被列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副科”,学科地位低下。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论是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声望还是在社会中的大众认同感都比其他学科教师要低。学科地位低下间接造成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体育学科地位低下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消极怠工。体育教师受学科地位低下的影响,在对待课堂教学、在职继续教育、体育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上积极性大大降低,造成以体育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堂群体对体育学科未能树立正确的认识,平时忽略对体育科研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关注与了解甚少,个体科研敏感度和科研工作能力降低。

2.2外在因素

2.2.1体育信息实时传输性差

在体育信息建设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远比对软件开发和体育信息收集整合的投资建设要大。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建设充足,软件开发却相对缺少,造成体育信息传输的衔接性大大降低,信息的收集整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在体育信息传输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效性落后,由于缺乏对体育前沿信息实时动态的掌握与了解,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严重脱轨,只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开展的交流活动也比较少,造成体育信息的流通性较差,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几乎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体育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几乎不能有效涵盖欠发达地区,造成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缺乏对最新体育动态的了解,无法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展开。

2.2.2科研氛围差科研氛围对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影响,体育教师群体普遍受“重技能,轻理论”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系统的科研培训造成其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结构改善不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无法科学转换成理论指导,做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大的可供参考价值。而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他们虽有着强烈的科研意识,对科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有着深刻认识,但由于缺少可供利用的体育设施、科研资料查阅整合较为困难以及科研工作缺乏科学的纠正指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制约了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另外,“同工不同酬”是目前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教育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课程任务繁重并且还要组织课间活动、课间操等课余锻炼,科研工作的开展受到时间限制、薪资待遇低以及科研经费缺少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工作不仅受到人文设施环境影响,还受到工作待遇环境的影响,这些对科研工作的进行具有较大的阻碍。

2.2.3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作为对其教学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具有相对的推进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教师评审工作中依旧存有评审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负责,过分注重职称评审的外在工作,对评审的内在工作关注较少,导致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时只注重论文数量的发表,曲解科研工作的意义,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上缺乏主动积极性,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科研工作,发表的科研论文缺少可借鉴价值,不能更好的深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此外,青年体育教师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起来的科研习惯使其成为体育科研工作大军中的新鲜血液,而在学校教育的评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资历一直作为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职制度的“论资排辈”压抑了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导致其在科研工作上很难做出成绩。由于体育教师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将只是当作工作晋升的工具之一,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从而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质量较低、可鉴性较差、科研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的产生。

3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3.1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

体育学科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所保留的传统认知,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技能,技能丰富理论的同步提升。体育教师注重自身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使体育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传统认知,真正做到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此外,体育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指导型学科,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牵涉到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对体育科研的自信。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一些高质量的核心论文期刊,将其理论和教学实践能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体育科学理论来高效指引体育教学,改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定势思维,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平衡体育教学中技能和理论二者的关系,使体育教师逐渐变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2提升中小学体育学科地位,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提升体育学科地位使体育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为提升体育学科现有地位,我国对现有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体育地位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切实执行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学校体育政策,将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到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对所制定的制度措施进行不断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工作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不仅要求有制度政策的保障,教师还应该做好学校日常体育工作,充分运用学校的已有资源提升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此外,像日本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得到松懈,我们完全可以向国外学习他们较为成功的经验,指引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3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信息的有效传输需要体育教师之间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合作,以此达到对体育信息的有效整合。这种交流活动不应该仅限于本校体育教师的交流,也不是某个学校和某几个学校的单独行为,而应该是一种有相关部门牵线,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活动。本校内的交流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间共同展开,从而开阔体育教师的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此外校与校间,市与市间,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的交流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广泛的交流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动有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交流活动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面对面式大家坐在同一间房间里的交流,而应该是多种渠道的。例如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这种形式,不但省时省力,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通过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使体育信息的传输渠道更为宽广,有效把握科研信息的实时动态,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动力。

3.4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应有的薪资待遇并给与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缓解因参与学校日常管理而带来的工作压力,重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除了对体育科研的物质支持外还应对体育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在职继续教育科研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技能的良性成长。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设施进行一定的投资修建,使体育教师可以具备良好的场地进行教学,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指引技能,以技能转变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技能的相辅相成。而对于刚就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则应该多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积累科研资料。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优秀教师成立学科科研小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引,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评审制度,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4-03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9

1.前言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跨世纪中国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作为21世纪的教师,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的科研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此,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因为体育教师是广大教师群体中的一分子,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和优秀体育人才的发现者、启蒙者,是学校体育组织领导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咨询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人类健美的工程师,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创新人才,广大体育教师应当不遗余力地探索研究适合社会发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体育教育体系。体育教师在创新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体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体育教育家转移。

2.体育科研能力与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2.1 体育科研能力的内涵

学校体育是一项探索性的事业,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献身精神,还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体育科研理论设计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只有具备体育科研能力才不愧为开拓型的体育教师。因此,体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体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体育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各专项运动技术(含专项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搜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敬业精神等。

2.2 新世纪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具备体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教育理论,而且具有时代对广大体育教师的要求。传统体育观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体育教师。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体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实施这个变革。根据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活动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可以纠正体育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新观念;三是可以形成自己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从而娴熟地运用体育教育规律去教书育人、训练育人。

3.培养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基本策略

3.1 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多年来,在学校体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体育教师能否从事体育科研的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科研的意识。他们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古老的教学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靠苦干、加班、超负荷地工作以换取升学率。而有些体育教师头脑中则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诸如“体育科研神秘观”,即把体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体育科研无用论”,认为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训练,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体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体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宣传体育科研的重要性,使体育教师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体育教师是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体育科研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搞科研的体育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体育教师。

3.2 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

有人说,搞体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体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在此主要介绍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及常用的研究方法。

3.2.1 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把体育科研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步骤,并把这些阶段和步骤按照不同的时间、空间及各自不同的任务与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使之既有次序,又有密切的联系,即称之为体育科研程序。它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阶段和步骤。它们既有独立的含义,有各自规定的内容和范围,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的,可以说每一个程序都是上一个程序的发展和下一个程序的引导(见附图)。四个程序有时又是交叉的或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如,常常把提出问题时产生假说;在验证假说过程中,有时会修改假说,有时会产生某种结论。因此,我们应把程序看成是统一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是提出问题,即选择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对体育教师而言,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指南和信息指南,二是本校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后者是主要来源,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体育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体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当前体育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体育创新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各运动项目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体育健康课实施等。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假说。假说是人们在科研中根据不同的事实材料,运用已有的科学原理对某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来的一种初步的假设或解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一方面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建立假说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是获得更多的此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料,为下一步的验证假说奠定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验证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就是将预期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相比较。如果结果一致,那么该假设可以成立;如果除了和结果一致外还能借此预见新的事实现象,而且在新的科学实验中被证实,该假说就有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如果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不一致,经检查实验设计又没问题,则该假说就应该被否定。为了可靠地验证假说,该实验观察事先要经过周密设计,它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目的: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通过这项研究达到什么目的?(2)课题的价值:所选课题的意义、作用、理论依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等;(3)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自身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优势及经费预算等;(4)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设计(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选择,等等。

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即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就是把科研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科研报告或论文的撰写不一定要遵照某种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1)论文题目;(2)前言(或序论、绪言、问题的提出等);(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正文部分(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5)结论与建议;(7)参考文献等。

3.2.2 常用的体育科研方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主要采用的科研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在此主要谈谈调查法与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是指在体育理论指导下以专家访谈、电话采访、设计问卷现场考查等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得出规律性结论的方法。调查法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目的、背景、意义;(2)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还是座谈走访);(3)研究对象或抽样情况;(4)设计指标体系(这是中心环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有体育专业理论依据);(5)设计问卷的访谈提纲;(6)结果的整理、分析,即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体育教师欢迎。另一种方法是行动参与研究法,它是一种由科研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和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与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切不可为研究而研究。行动参与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即对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可行有效即可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如果计划方案有不妥,应立即修正计划、改正行动,直到可行有效。就目前而言,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参与的体育教学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都是行动参与研究,也有的人称之为“试验”。可以说,行动参与研究法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研究的主要方式。

3.3 学校领导要为体育教师创设体育科研的氛围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体育教师开展体育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过多限制、干涉或要求体育教师按某种模式行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科研活动。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应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因此学校应本着这一宗旨,做好如下工作,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向体育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不定期地请专家搞讲座和指导体育教师科研创办学术刊物等,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高质量的体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同时要把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得科研资助联系起来,这样使体育教师尝到科研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1999-06-15.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10

摘要:由于传统教育制度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因素,许多人认为体育教育者只是户外的实践工作者,不需要做科研,因而体育教师

队伍相较于其他专业课教师,科研水平并不高。本文主要探讨中职体育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优化体育教育

师资队伍。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科研水平

2013 年 11 月,我有幸参加了嘉兴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

90 课时集中培训,聆听了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

任毛振明教授关于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的理论课,收益

颇深。

一直以来,各种院校的体育老师较之其他专业的老师,处境

多少会有点尴尬,因为中国式教育仍然长期受到“重文轻武”思

想的影响。纵观各个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教育一直

被轻视。而作为体育这个大花园的“园丁”,也总是相应地被人

们扣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帽子。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其

中之一就是要做好体育教育科研工作,来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

质,这是面对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科研兴

校的关键所在。对于此,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我提出以下几方面

的建议。

一、扭转观念,正视体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其中一项,教育

这项伟大的事业就显得不够完整。体育教育也是一样,尤其是中

职体育。教师既要从事体育教学,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因而要把

教学科科研统一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受过义务教育的

学生,学生的年龄段基本在 16 到 19 岁左右,体能锻炼中职学生

来说尤为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质都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

必要,因此,体育教师正视科研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大力提

高教育教学素质,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丰富理论储备,提高科研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超强的体能,更要有较高

的理论素养。教师应该将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转化为素养。

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要将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学理论知识、心理

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现代体育教学是

以前人的体育科研成果为依据的。现在的体育教师都是专业出

身,在校期间的专业体育学习使得他们对文化专业的学习相对不

够精湛。而教育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研究中等理论知识中,他们

也只是学习了公共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提体育心理学等基础学

科,对此并无深入研究。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尤其是中职体育

教师更应该深入研究理论著作,弥补自己的不足,用更多的理论

储备投身到科研建设中来。

此外,专业化发展需要教师既要通晓本学科知识,又要了解

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具备更宽广的知识面,这样在我们的课堂

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取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能了解社会的发

展动态。在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高度统一的形式下,体育教师

也应该与时俱进,将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以便更好地驾驭教学

活动,增强科研实践。

三、丰富科研内容和科研方法

从整体上看,体育教育的科研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

从论文的细节内容来看,有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比如,中职体育

中的运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有待加强,有关心理问题的论文数

量很多,但还需扩大研究范围。面对这种种情况,中职体育教师

更应关注时展和学科前沿,将研究内容与时代接轨。要努力

做到在选题上避免低水平的研究和重复研究;做到科研内容丰富

多彩;重大研究问题做到跨学科深入、全面、细致的研究。

在科研方法上,很多种中职体育教师普遍运用搜集资料法、

调查法,很少使用观察法。而在搜集资料时又大多采用文献资料

法。在采用调查法时,很多论文都没有对调查表进行信度、效度

等方面的检验。有些论文的实验和调查方法还缺乏规范性和科学

性,很多论文方法过于简单,只是对观察的描述,仍然以一般性

的经验总结为主,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证。正是由于体

育科学与研究是多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因此,进行教

育科研需要采用多角度的、技术性较强的的方法,要多种研究方

法综合应用。运用实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等通过实践性的操作

来获取数据资料。要做到定量分析多于定性分析,较多地运用系

统科学、和哲学方法。这样才能推动中职体育科研快速、全面深

入的发展。

四、加强投身科研的实际行动

一个好的愿望往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行动来支撑。中职体育

教师从事科研,是对教育教学的规律的深层次的认知和实践,要

求教师用严谨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科研中国来。

(一)重视领导的带头、引领作用

调查显示,很多体育老师的科研目的是“完成任务”等客观

因素。因此,科研行动就有了相对了滞后性。作为教师科研的后

方保障,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

的科研氛围学校。学校领导更应该重视科研,明确自己在学校科

研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校长是对学校整个教育科研的方向、科

研题目的选择、科研方案的设计、科研工作的总结,都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二)积极参加培训

“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师,应采取不同的手段与措施促进

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资料显示,英国的教师培训计

划是有关部门的一项长期固定的工作,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到

课程培训、座谈、交流和团体研究等活动中来。调查显示,80%

的教师认为开展培训的次数太少,也有部分教师认为,虽然培训

次数多,但是收到时间和教学工作的限制而少有机会参加。学校

作为教育教学机构应该利用一切资源、创造一切条件,组织教师

进行培训,作为教育工作也我们也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身

的职业素养、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总之,应该通过种途径使中职体育教育积极参与到科研建设

中来,使广大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

充满工作兴趣,做到既能驾驭课堂又能投身科研,做文武双全的

新时期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黄诚.建设科研型教师的探索[J].教育研究,1997(12).

[2]张民生,金宝成.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2.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11

1 体育教学泛人文化浅析

“所谓体育的人文精神,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1]而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品鉴其中意味,《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性质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在《纲要》看来体育教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身体教育层面,所谓的“身心和谐、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揭示的是体育教学应作为关怀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教学,其人文特征可谓彰显无遗。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实际上是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将技术传习与人文体育观有机结合,将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式导向对人类自身生命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应充分渗透进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反馈在内的众多方面。

2 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

2.1 从基层教育工作的知行矛盾看《纲要》的困境

《纲要》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实施的主要指导性政策,《纲要》在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方方面面做出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指明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通读《纲要》的人会发现其不仅是一个约束性政策法规,更表达出制定者们对体育课程人文化发展的期望。然而长期以来在基层体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并没有对体育课程中的人文关怀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只是简单的技术传习。这种现象只能让体育教学变得机械,让参与其中的人变得麻木,因此也就不难想象学习者对于体育及体育课程会产生怎样的误解。从根本上说这将导致他们缺失长久进行体育实践的内驱力。造成这种情况的表层原因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理解的偏差,深层原因则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缺乏文化素养提升的意愿。因此,纵有《纲要》的苦口婆心,许多体育教师也未必愿意深刻领会其中用意,更不要说什么体育课程创新和新一代创新人材的培养。最终《纲要》仍将摆脱不了束之高阁的命运。

2.2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泛人文短板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双方共同付出努力。然而,当前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急需改进、纠正之处。首先,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基本问题缺乏思考、理解不深。何为体育,何为体育教育,现实中少有体育老师去认真探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形不成独立见解,上课就只能机械地传授运动技能,把学生当成训练机器。学生在没有理解体育究竟所为何事的情况下被动地参与其中,更多地只是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体验,而无法获得愉悦,如此教学必然令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打压教学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缺乏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体育理论知识虽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体育,但须知学生人文体育素养的提升需要以诸多体育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构建。当前基层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缺乏讲述,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为了完成技术传习的任务往往容易忽视体育知识、理论的阐述。直到两年大学体育结束依然不懂如何制定锻炼计划的同学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讲了但没讲透,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途径过于单一。许多体育老师仅仅依靠每学期4个学时的体育理论课草草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且传授过程机械,缺乏多种媒介物的有效利用。

2.3 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物质化误区

多数大学生在经过几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后普遍有如下感受:①、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②、体育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但不知道具体的科学机理;③、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④、体育课就是一门“玩”的课,一门让自己放松身心的课程;⑤、上体育课最害怕耐力跑,最喜欢自由活动。

从文化的层面而言,这些认识更多地表现了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特征,而未表现出人文体育所追求的对人自身价值的关切。其实,对于体育的认识早有许多学者做过深刻的研究。宋卫在其《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的文章中认为:体育起源于原始人对生存、安全、娱乐三方面的需要,并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即生存、安全、爱为目的;[3]徐飞鹏认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阴阳平衡,内外调适’,它与西方竞技体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表现形式而正在于此。”[4]由此可见体育绝非简单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对爱、超越、和谐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3 分析及建议

3.1 领会《纲要》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实践在操作层面上是具体的。首先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纲要》,明确《纲要》的指导地位,领会《纲要》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贯彻体育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其次,作为体育教师自身提升人文素养的需要,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及时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经历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内涵。身为体育教师应该保持一份清醒,保留一份坚持,让人们相信我们的体育教育能够担当起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概括地说,正人先正己,体育教师要想让体育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养是第一步。

3.2 融入人文体育,强化体育教学独立性

融入人文体育不是新概念,却长期倍受冷落。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过分偏重于技术教学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这产生了许多被人们广为诟病的问题。例如:一个大学生在其求学路上至少经历了十四年的学校体育教育,然而学生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却始终难以改变;耐力跑是一个对心肺机能极有帮助的运动,但学生们无论如何也难言喜欢。尽管我们说体育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体育课的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最终随着问题的不断积累人们不禁会怀疑体育课作为课程独立存在的理由。笔者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体育课重技术而轻人文的教育方式,因此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是彰显体育教学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体育课过度技术化缺陷的重要突破口。以学习打篮球为例,学生们可以通过看nba比赛学习之,亦可通过体育课堂学习之。体育课的特点在于它是即时互动的形式,师生分分秒秒都在互动,反馈及时、生动并融入了教师的体育理念。电视转播是单向的,半强制性的,是写实的,电视转播缺乏提炼,不能即时问答,与课堂教学相较而言其在概括性和理念的提升方面要明显逊色。可见在人文精神的融合上,课堂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缺少课堂教学是断不可行的,体育教学的独立性只有通过技术传习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形式方能凸现。

笔者有长期实践之经历,认为:在学习技术前,体育教师应先与新生进行一次关于体育意义的广泛探讨。体育教师需阐明学习体育的意义,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所为何事时才能产生持久学习体育的内驱力。也许有人觉得“何为体育”连学术界都未必能给出清晰的结论,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又如何敢“科学阐释”。笔者认为,教学在保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是可以有多样性的,每一位体育教师甚至学生其实都可以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不妨大胆地与学生讨论之,不必纠结于所谓的“真义体育”。体育教师阐明观点时只需把握大方向正确,同时将讨论引入有利学习的方向上即可,至于以后学生自己能产生何种体会那就看他们各自的领悟了。对体育教师而言关键是“体育教师的独立见解,这是实现体育课独立性的核心,是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思考的!”

3.3 反馈——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积极的反馈不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知识、技术,更是体现体育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最直接的反馈包括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和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讲述完动作原理、训练方法之后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练、练、练,把学生当成机器,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且屡屡不能突破、改进,就会在“挫折”中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巡视学生训练过程,发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训练间隙的交流也较为匮乏,也许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经常和学生互动,比如:一起打球、休息时一起聊天等。殊不知交流绝不仅是和学生打球、闲聊如此简单的事,以笔者的教学经历而言这种表浅的交流或许能够让学生放松其紧绷的精神、了解教师的秉性,但是对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并无太大帮助,更何况这种方法所能照顾到的也仅仅是部分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而技术水平低下者绝无法融入这个圈子,这对于这些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有失公平,因而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有意识的行为,既体育教师要将有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的内容融入反馈互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对于体质弱的学生,你可以从关心他的身体开始为其解释如何通过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告诉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最后告诉他体育课不是要把你培养成运动员,如果体育课能让你健康一点那也是功德无量之事……”等等。让其逐步建立信心,找到新的定位,进而产生正确的体育观。

除了课堂上的直接交流外,也别忽视理论作业的交流、反馈作用。和直接交流相比,理论作业具有覆盖面广,内容深刻等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在布置理论作业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写出自身感受而非网络中随处可见的“范稿”,更不要太多政策、定义之类的阐述。所以体育教师在布置理论作业时要注意出题的方向,尽量将作业引向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和表露学生真实心声的方向,让理论作业展现人文关怀的魅力。

4 小结

完善、提升体育教学的突破口在于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运用。同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体育教学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提炼出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

4.1 认真学习《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科研成果,不断自我总结,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4.2 体育课虽以技术传习为主,但应更多融入人文精神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展现体育教学的独立性。

4.3 反馈是促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认识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应注意反馈的多样性及差异性,熟练运用各种反馈方式彰显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的人文精神. http://.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宋卫.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2.

中学体育教师论文篇12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