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22

食堂管理论文

食堂管理论文篇1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食堂都实行了社会化管理,由于各企业管理水平的不同,各校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经营状况也各有千秋。高校食堂的经营管理者,如果能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和该校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制定明确的经营管理战略思想,就能达到经营的目标。

一、战略思想

(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你公司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你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分额或其他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

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公司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

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定单农业,从而达到稳定价格的最佳境界。

(二)、创新战略

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为求得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合理同步,创新就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前提。企业发展需要充分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充分调动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产权制度、经济制度的改革,管理制度的完善,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产品创新是企业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如果不能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创新,使所产生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保障。管理创新中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无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都需要经过企业的管理职能逐步实施,都需要经过管理的各个层次具体执行。管理要以“物”为中心的“钢性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转变,要实施战略管理。

(三)、品牌战略

品牌是所有竞争优势当中最持久而且最有价值的,它把商品、服务和顾客紧密地连接起来。品牌的建立就是要使产品能激发顾客的忠诚与热情。只有精心管理的品牌才具有竞争优势。

一个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扩大知名度,企业才会有大的发展。企业要做“名牌企业”,产品要做“名牌产品”,服务要提供一流的服务。

严格质量管理。名牌产品首先是质量过硬的产品,因此,要树立名牌产品形象,质量是第一关键因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IS09002质量体系标准要求,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是企业名牌战略的基础。

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服务。同时,企业要加强全体员工的品牌意识,产品做品牌,企业同样要做品牌。要维护好品牌,宣传好品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二、战略实施的措施

(一)、全面创新,增强竞争力

1、制度创新

饮食的安全在两块,一是生产安全,一是食品卫生安全,为了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管理成员之间条块结合,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定各种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预案。2、为促进管理者与同学的沟通,设立处理学生意见的专门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认真收集、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建设性意见,下发到学生食堂执行。工作的方式可以在学生就餐大厅设立意见簿、向就餐的大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与学生代表座谈等方式进行。3、设置专门的食堂管理员,在食堂设置专门的管理员,对学生食堂的一日三餐进行监督和管理。学校一日三餐次,每年开饭1000餐次,即使是99的师生满意,那也有10餐次以上不满意,出人意料的重大不安全事件就往往发生在这里。一定要明确食堂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加强日常管理。

2、产品和服务创新

不少高校的大学生基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口味,我国有菜系,川菜、徽菜、鲁菜、闽菜、苏菜、湘菜、粤菜、浙菜,它们无论是从口感还是色泽、烹饪技巧上来看都各有千秋。公司应该认真分析所承包的食堂所在学校的学生来源,针对学生数量的多少,认真进行菜肴的研发,研发出价位适中、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可

口各种地方菜。同时,还可以针对大学生年轻,好奇心重的特点,在卖菜窗口增设全国地方的名小吃,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小吃的品种,并且,在有条件的高校,在周末或重大节日期间可以开设自助餐,尽最大的努力吸引客源,以此与其他的食堂展开竞争并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在可提供的服务内容方面进行拓展:

(1)、开展就餐包月服务,大学生学习紧张,又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营养非常重要,但他们多以自己的口味为主,不懂营养搭配。餐厅可以设计出每周不同档次的食谱,以供学生选择,按月结算。既保证学生营养,又为学生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2)、成立面向学生的餐厅工作岗位,为贫困生提供兼职机会,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为希望毕业前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增强就业的信心。

(3)、每个学期和学校学生会生活部开展学生美食大赛,比赛可以分预选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内容是爱好烹饪的学生亲自掌勺,烹出可口菜肴由评委打分,评委可以由主要学生和万友的厨师组成,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布奖金和纪念品,以此来增加大学生对公司品牌的好感并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现场管理创新

食堂管理论文篇2

目前,普遍存在一些高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不足的现象。对食堂经营管理模式老停留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习惯了以自主经营、自我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该经营管理模式基本上只注重个体经营的利益,不为服务质量作长远考虑。另外,还存在一些高校在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没有取得成功的效果,如出现食物中毒的状况,因此造成了食堂发展滞后的现象。

(二)以社会招标、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各大高校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以社会招标、个体经营为主。此经营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与物力资源,并为高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但是,也存在一部分高校不对中标者进行实质性考察,造就了经营资质、信用承诺以及经营力度存在很大隐患。

二、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刻意保留传统的自主经营模式

目前,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刻意保留传统的自主经营模式。虽然自主经营模式给领导、教师提供了方便,并保证了食品的安全;但是从学生角度上分析,该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性。例如:食品样式很难有所改观,在早餐、午餐以及晚餐上,样式总是一成不变,没有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用餐。另外,饭菜的质量、服务的质量以及食堂设施的更新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这便不利于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而影响了高校的整体发展。

(二)个体经营过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个体经营过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会呈现食堂管理混乱、卫生不具合格性以及食品具有安全性等状况的发生。首先,普遍存在部分个体经营者只考虑个体经营自身利益,不充分创造卫生条件,在购进卫生设施上表现的尤为不重视。例如:对于像防虫蝇与餐具保洁等重要卫生设施完全没有购进的意向。其次,一些个体经营者完全没有实施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存在食品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食品卫生意识不高以及食品卫生知识匮乏等现象,这便让食品的卫生性与安全性大大地降低了[3]。最后,高校食堂监管显得尤为困难。有些中标者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食堂的服务价值观与公益价值观。普遍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例如:经过一些不合理途径购进劣质的食品来充当优质的食品,以此糊弄广大师生。以上一系列的隐患将无法保证高校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进而影响了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优化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实行公开招标、择优引进方式

对高校食堂实行公开招标发包,运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其中要体现出租承包经营的特点,这样便充分避免了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实行公开招标的时候还尤为注重审核投标方的资质信用、资金能力、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二)规范管理,充分保证饮食的卫生性与安全性

实现高校食堂规范管理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制度规范约束、用严谨的措施保证饮食的安全、严格把关主食的采购与储存工作以及充分做好卫生预防工作等。另外,强化对高校食堂饮食从业者进行教育与培训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便需要对饮食从业者实施定期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让他们成为高校食堂中的高素质人才。鉴于此,规范管理,充分保证饮食的卫生性与安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高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得到优化。

(三)以公平竞争为原则,建立竞争机制

想要让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得到充分有效的优化,以公平竞争为原则,建立竞争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可以把高校食堂的承包权分散开来,分散给3到5个承包商进行经营管理,这样便有效防范了独个承包商垄断高校食堂的状况。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看出将食堂经营管理承包权分散开来,有利于激励经营管理商之间的竞争,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激烈竞争中保证食堂饮食的卫生与安全,让广大师生以及经营者自己能够受到巨大的利益。

(四)统一购置设施,合理分配利润

食堂管理论文篇3

二、签订经济责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确定中标企业后,高校要与中标企业签订经济责任合同。除了在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外包食堂的地点、面积、合同期限、经营范围、营业款的结算方式、时间周期、中标方应向学校缴纳的费用的项目及计算公式等内容,还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内容。

1.在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1)学校有权对中标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有权向中标企业提出整改措施并要求中标企业遵照执行。学校专门配备不少于一人为专职伙食质量与安全监管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甲方的相关规定以及合同约定对中标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

(2)学校保证场地在交付中标企业使用前没有产权、债务纠纷,明确约定中标企业自投资金建设或购置在食堂内所有资产设备在合同终止时的设备所有权归属。

(3)学校有权对中标企业的物资采购、伙食质量、销售价格、食品卫生、安全生产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有权定期检查中标食堂内的主体结构和食堂外的电、水、燃气主线及管道等基础设施,确保房屋主体结构的安全和食堂外的电、水、燃气主线及管道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4)学校要为中标企业办好伙食创造必要条件,并积极支持和配合中标企业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如协助中标企业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校区人员及车辆出入证等工作。

2.在合同中要明确约定中标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1)中标企业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主动接受政府部门和学校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监督管理。中标企业须主动到当地政府行政部门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等相关营业证件。

(2)中标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人事、采购、服务等日常管理制度和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防火、防盗、防毒等安全保障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做好稳定餐饮供应的质量和安全工作。

(3)中标企业须坚持高校食堂公益性、微利性、服务性的原则,坚持薄利、质优、卫生、安全的理念,努力拓宽服务层面,为师生员工提供热情周到、物美价廉、安全卫生的满意服务。中标企业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观念的教育、培训。中标企业聘请的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有效健康证明并报学校备案。

(4)中标企业须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并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安全责任等事故,涉及学校安全、稳定时,应主动承担责任,直至法律责任。中标企业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承担包括但不限于所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包含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及劳保福利等一切费用。

(5)中标企业不得变更房屋的使用功能和布局,严格按照约定进行设备配置和装修,确保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协助学校做好清产核资工作,保证资产设备的完整。中标企业改变房屋的使用功能布局或装修,或安装对房屋结构有影响的设备,须先征得学校及相关房屋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涉及改变生产流程布局及防火安全的工程变更,还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消防部门书面批准,方可进行施工。

(6)中标企业须定期对房屋和食堂内的电、水、燃气主线、管道等设备进行保养。其中,厨具设备必须每学期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修和清理;抽排系统的风管必须每学期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疏通清洁;室内燃气管道保护层必须每学期进行不少于一次翻新,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施工,所需费用由中标企业负责。

(7)中标企业在营业期间应当用明显的标识对外标示自身的身份,该标识不能使任何第三人产生中标企业与学校具有关联关系的误解。

(8)中标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的采购、清洗、加工、制作、储存、销售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合作区域内(包括操作区和就餐区)的卫生,垃圾杂物定时自行运到学校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并负责垃圾清运和相关费用。

(9)中标企业如自行采购食材,食材采购要严格落实食品、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中标企业应确保食品采购的安全、可靠,不得采购过期、变质、伪劣食品。若所使用的食材被政府相关部门检测出有单项指标不合格,视为违约。除立即停止使用外,情节严重者还要追究法律责任。中标企业须执行饭菜留样备案制度,派专人负责收集每日售出饭菜样品并妥善保管48小时。若出现食品卫生安全乃至食物中毒现象或对学生身体造成损害等,经有关部门检验确定是由中标企业提供的饭菜引起的,一切责任和费用由中标企业承担。若后果严重,除没收履约保证金外,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10)中标企业须在合同约定的营业时间提供饮食服务,按时开餐,超过规定时间30分钟及以上不开餐者视为违约。

(11)中标企业所售食品价格必须报学校备案,所售食品价格调升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书面同意后方可调价。在每个正餐的高峰时段必须保证低价菜品种不少于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或数量。

(12)中标企业销售饭菜须使用学校指定终端机进行收款,所有收入必须上交学校。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证金机制和食堂经营管理考核奖励机制

(1)建立保证金机制。中标企业中标后在与学校签订合同时,须缴纳规定金额的履约保证金,用于赔偿因中标企业原因造成学校的损失或因中标企业违约而支付给学校的违约金。若履约保证金不足以赔偿学校的损失,中标企业必须追加赔偿金,以足额赔偿学校的损失。在发生赔偿后,中标企业必须按合同规定补足履约保证金。

食堂管理论文篇4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改革始终要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因地制宜、积极稳定推进学校食堂改革方案,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改进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注意纠正“随意涨价”的错误认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更主要的是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利益,又要讲究职业道德。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是有明显的公益性。更要兼顾广大师生利益,决不允许不顾学生兼受能力,以涨价、质量差,在采购原材料时发生差别。来推动经营,来衡量食堂工作的标志,保质保量,价格适当,是搞好食堂改革的关键。学校食堂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关心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学校及后勤部门要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产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合法经营。按卫生程序操作,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食堂经营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各食堂检查、评估。对食堂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承包单位或个人的责任。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建立健全学生食堂食物中毒和疫、病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

四、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实行食物招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食堂管理论文篇5

1.1 对象

监测对象为如东县所有学校食堂,包括职业中学和幼儿园食堂。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校食堂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1.2 方法

采用卫生许可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进行监督监测。创建文明城市前后监督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县卫生监督所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并具体负责填写,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卫生设施、消毒后餐具合格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138家学校食堂,其中高级中学18家、初级中学30家、小学59家、幼儿园31家。创建文明城市前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为67.39%(93/138),创建文明城市后为89.85%(124/138)。各级学校食堂在创建文明城市前后卫生许可证持有率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均显著提高(表1、表2)。

2.2 基本卫生情况

138家学校食堂创建文明城市前有防蝇、防鼠、防尘“三防”设施齐全的有102家,创建文明城市后有127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3,P<0.001)。

2.3 餐具消毒效果监测情况

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创建文明城市前监测1 380件,合格1032件,合格率为74.78%,创建文明城市后监测2 078件,合格1 721件,合格率为82.82%。经分析创建文明城市前后消毒餐具合格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创建文明城市后消毒餐具合格率高级中学(99.15%)、初级中学(80.26%)、小学食堂(82.82%),均比创建文明城市前高级中学(89.83%)、初级中学(73.86%)、小学(67.36%)有明显提高,经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如东县以“告别陋习,讲究卫生,倡导文明”为主题,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06年成功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前后各级学校食堂基本状况监测,结果显示,创建文明城市后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消毒后餐具合格率明显提高,并增设了卫生设施。表明创建文明城市有利改善学校食堂卫生状况。

食堂管理论文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12-02

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学习质量。为了了解我镇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情况,保障师生的用餐安全,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25所学校的食堂进行调查,以发现食堂食品卫生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改善我镇食堂的食品卫生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中的调查对象为我镇5所学校的食堂,5所学校中有3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

1.2 调查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为调查依据,根据当中的相关要求制作调查表,调查表中需包含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卫生设施、食品卫生的管理等方面的调查项目[1],此外,还需从受调查食堂中随机抽取从业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等进行知识问答,调查相关人员对食品卫生常识的了解。

2 调查结果

2.1 食品卫生管理的调查情况 经调查发现,5所学校食堂中,均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占食堂总数的100%。5所学校食堂中共有23名从业人员,其中持有健康证的有22名,占总人数的95.65%。4所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较为健全,2所学校食堂在食品原料方面有索证索票的制度。另外,调查现场抽查相关人员的卫生常识中,抽查人数为20名,抽查合格的共16名,占抽查总人数的80%。

2.2 食堂卫生设施的调查情况 经调查发现,5所学校食堂中,仅有2所学校的食堂在布局流程方面较为合理,占食堂总数的40%。另外,在基本设施方面的分布情况,见表1。

3 讨 论

3.1 调查状况分析 经调查发现,我镇学校食堂在方面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食堂管理人员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较为薄弱、食堂所配备的基本设施不健全、食堂卫生的管理制度方面仍存在漏洞等。另外,少数学校食堂的冷藏/冷冻设备或是其他设备较为老旧,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近年来,个人承包学校食堂的情况较为普遍。然而,相比食品安全,承包商更重视的是经济利益,因此在个人承包的学校食堂中常有投机取巧的现象[2]。例如,在采购原料时以次充好,在从业人员的体检上通过少检或是拖延体检时间等不良手法,减少体检费用。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不少学校食堂还具有布局流程不合理的现象,该现象的出现多是因为大部分食堂在建造食堂前,未向相关卫生部门提出申请,食堂的设计方案也为进行审查便落实,直至装修完成了才向卫生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该问题属于基层工作的一种常见问题,同时还是相关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的引起的问题。

3.2 改善学校食堂在卫生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3.2.1 学校应建立与落实校长负责制,在食品卫生的管理工作上,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且管理人员应充分掌握相关的营养知识以及食品卫生知识。其次,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完善,例如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以及岗位责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另外,要求学校食堂在健康证有效期内安排从业人员再次接受健康检查,并确定其取得健康培训的合格证明后,方可允许其回到工作岗位上[3]。要求所有从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工作期间,穿戴清洁过的工作衣帽。在食品采购方面,建立进货记录档案,在进货时需所取票证,并做好记录。一般情况下,应从固定的商家处采购食品,从而确保食品质量。

3.2.2 学校应根据相关标准以及学校食堂的设施配备情况,增加对配备卫生设施的投入资金,并做好食堂设施的管理工作,为食堂设置独立的用餐场所以及食品的出售场所、加工操作场所、原料存放场所。另外,食堂厨房需做到四防一消,即防蝇、防鼠、防腐、防尘、消毒,以确保学校师生用餐的安全性。

3.2.3 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力度进行加强 相关卫生部门应针对食品卫生构建长效的管理机制,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稽查。一方面,在审批发证方面,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在卫生许可证的换发工作中,需保证食堂在流程布局、基本卫生等方面均符合食品安全法中的要求。教育部门可将食品安全这一项设为学校考核项目中的第一指标,以此加强学校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视,进而改善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保障学校师生用餐的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食堂管理论文篇7

 

学生伙食“零利润”目标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食堂落实公益性和服务性原则提出的数字化要求,它用“O”来界定利润,具有严肃性和绝对性,体现出严格控制学生伙食利润的社会要求和重要性。如何实现学生伙食“零利润”目标,这里从严肃性和绝对性的角度,谈几点“必须”性的思考:

一、践行学生食堂公益性与服务性原则必须割舍赚钱意识。学生食堂的实际利润率与“零利润”目标之间距离较大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决策人的观念还没有从经营型向管理型、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过来,本应退除的单纯创收意识在脑海里还占据有相当位置。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时期,学校公用经费紧张,为增强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学生食堂曾一度被默认为学校勤工俭学创收的途径,也曾为学校资金紧张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义务教育新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教师的工资和津补贴有了保障,学校公用经费也有了固定投入,因此,勤工俭学筹措教育经费的功能将逐步减退,单纯的创收活动已不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也不必再为保运转而动创收的脑筋,勤工俭学的方向逐渐要从过去的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从过去的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把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转移到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生活、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上来。因此,学生食堂单纯创收的功能应毅然退出,从创收型回位到公益型和服务型上来。淡于隐退食堂创收功能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决策人对新时期勤工俭学及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责与任务领会不到位,把学生食堂还一直当作勤工俭学产业项目,把食堂营利看作勤工俭学收入,并给予自主意识的合理化界定。培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是新时期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必须是以育人为前提的,并且是育人与创收的有机结合体,其主旨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责任和实践能力。没有学生参与的不为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目的的单纯的创收已不是勤工俭学的范畴。因此,学生食堂已不再是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其收入当然也不再是勤工俭学收入,只能是商业利润而已。那种把学生食堂利润冠以勤工俭学“创收”名义进行再分配的做法应从根本上予以纠正,把食堂的公益性还给学生,从而理顺学生食堂与勤工俭学创收之间的关系。二是决策人的关顾点没有放在学生这个无收入的弱势群体上,所代表的是除学生及家长之外的学校和教师的利益。三是决策人灵魂深处有一颗攫取的心,不外乎是为捞点什么和图个手头“活泛”。作为以“零利润”目标界定的学生食堂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它要求决策人必须端正学生食堂的经营思想,痛下决心割舍赚钱意识,把心思用在管理与服务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食堂的公益性,才不负于时代的重托,否则将无法实现“零利润”目标。

二、对学生食堂“零利润”目标的理解和践行必须持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正确理解“零利润”的含义是实现学生伙食“零利润”目标的前提。“零利润”,不能机械、狭义的理解为每月的伙食结算平衡表的利润是“O”,如果那样,就失去了伙食结算表的真实性。因为伙食结算只有盈、亏、平三种结果,碰巧为“O”的机率太低了,怎样控制都很难做到使刷卡制食堂窗口卖出的菜价和配菜制食堂所配菜的分量及个数恰巧与成本持平,所以,分月结算的伙食平衡表就应该有一定数量的盈利和在特殊情况下如市场菜价突涨而出现的亏损才是真实的——就亏损而言,从实际调研情况看,出现的频次也是较低的,盈利还是占主体地位的。每月盘点后伙食利润都显示为“O”的伙食平衡表,其真实性是值得思考的。对于分月的客观盈利应该正确看待,不能以一言而蔽之就是不对——利润储备对保持伙食质量的均匀性和售菜价格的平稳性具有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对应对下月未知的伙食风险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伙食分月结算只是一个分段小结,其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修正伙食质量的决策依据,学期终了的结算才是真正的盈亏结论。发表论文,学生食堂。平时要求“保本经营”是为实现“零利润”目标在确保饭菜质量的前提下的具体环节、过程中的努力,它与“零利润”目标还存在有一定差距,学期终了时将伙食结余按比例如数还利给学生,既是“保本经营”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更是从根本上最终完全实现“零利润”目标的总结,它具有彻底性。对于期末的伙食结论应向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公布,伙食盈余应以公开的方式还利于学生,这才是从根本上去实现“零利润”目标。发表论文,学生食堂。总之,学生伙食不赚学生的钱应该是对“零利润”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

三、实现伙食费专款专用目标必须圈死成本费用摊销范围。伙食成本费用不外乎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无论是直接费用或者是间接费用,允许摊销的前提都必须是与伙食有着密切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个“密切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就是摊销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摊销就是非正常摊销,如给学生统一添置床单,虽也是用之于学生,但它与伙食没有密切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就不能在伙食费用中摊销。即便是允许摊销范围内的摊销,在核销时还必须严把摊销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真实性决定摊销对象是否确为伙食的客观支出;科学性决定摊销时次是否客观合理,如锅炉、灶、供水管道等大型设备的添置与设施维修费用,在学校无力投入的情况下,在充分考虑使用年限的前提下,采取折旧的办法实行分年摊销,这样对当期在校的学生而言更趋公平;再如燃料的分月摊销,一般应做两周以上的日燃烧量统计记录,取接近实际燃烧量的平均值作每个月的固定燃料摊销数量,更趋合理。食堂实物核销的原则应是在允许节约的前提下的实销实报,只有实销了才能实报,而不应该是实报了就是实销了。在伙食成本费用摊销中,只有圈死伙食费摊销范围,同时严把摊销对象的真实性和摊销时次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公平、合理,才能实现学生伙食费专款专用的目标。

四、控制伙食节余必须分月清盘结算伙食账。对于学生伙食而言,无论是家长排菜制、学校配菜制、还是刷卡制,分月清盘结算伙食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落实了日清月结的财务制度:伙食账务属财务范畴,无疑应执行日清月结财务制度;二是能及时掌握伙食真实的盈亏情况,以便对伙食的超额度的盈余与亏损作及时的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对下月伙食质量的指导能力;三是分月结算间隔时间长短适中,能减少或避免收支错漏现象;四是能及时的对学生提出的伙食意见作更完善性修正;五是能为下个月的物资需求提供准确的采购计划。发表论文,学生食堂。因此,分月清盘伙食账是食堂规范管理的必要程序,也是食堂运行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省略,也不能拖延,更不能走过场。清盘过程中点数、过秤必须认真仔细,下转物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资金平衡表所反映出的盈、亏结论必须是伙食运行的真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分月清盘的作用,否则就是粗放的“估盘”或者是象征性的走过场,那将难以控制伙食节余,更难以优化伙食管理。

五、学生在校的刷卡就餐必须区别于商场里的刷卡消费。学生刷卡就餐是规模较大学校较为青睐的一种非现金收讫的伙食管理方式,它规避了现金直接来往的诸多弊端,既简化了手续,又减少了学生保管现金的风险。发表论文,学生食堂。自愿性和消费层次的差异性是刷卡消费的本质特点。发表论文,学生食堂。对于学生而言,刷卡消费所不同的只是付费方式发生了变化,输一次卡就是支出一次现金;对于食堂饭菜明码标价而言,学生刷卡消费也是明白消费,与商场刷卡消费一样,自愿性特点也渗透在交易环节之中,所不同的是食堂窗口的售菜价格与商场商品的价格组成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价格组成差别是商场的商品价格是含税和房租以及人员工资的,而学生食堂窗口售出的饭菜价格中是没有摊入税费和房租的,人员工资也只是部分摊入,因此,作为学生食堂窗口的饭菜就不能与商场商品一样以“卖得出去、有人买”为标准去定位价格。作为在校的寄宿学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正处长身体阶段,学校一日三餐的饮食供应是他们获取营养的主要途径,对于卖主他们并不具备选择性,对于价格评判标准他们也不具备明朗性,通常是只要卡上还有钱,即便是饭菜价格高也得吃,因此以“卖得出去、有人买”为标准去定位价格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把本没有摊入伙食成本的税费、房租以及人员工资也一并让学生负担,那就完全丧失了学生食堂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原则了,这也常常是少数学生食堂刷卡利润较高的主要原因。学生刷卡就餐只是付费方式的改变,它与食堂利润的高低本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然而,由于刷卡就餐方式中暗含着相当比例的自愿性成分,也由于人们习惯上认为自愿、自主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总存在着些许的合理性,因而使得属自愿消费所产生的食堂利润也似乎近于合理,这也似乎是被认同与默许的理由所在。学生刷卡就餐仅仅只是付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并没有影响和改变学生食堂的公益性质,刷卡就餐方式只能给学生的在校生活带来便利,而不能作为学校伙食谋取利润的工具和载体。刷卡食堂并不因为交易方式是刷卡而就具备营利的特许,它与其它收费方式的学生食堂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同样要执行零利润经营原则,如有盈余同样要通过免费加餐、免费充卡等形式返利于学生,以实现学期终了的“零利润”目标。学生伙食是不实行全额成本核算的,食堂经营是不纳税的,使用的房屋也是不出租金的,且大型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添置按规定应在学校基本设施建设中预算安排,不得计入学生食堂经营成本,因此学生食堂饭菜的价格定位必须区别于商场里商品的价格定位,学生在校的刷卡就餐必须区别于商场里的刷卡消费。发表论文,学生食堂。

食堂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R 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55-02

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轶序和师生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近年来,虽然学校饮食卫生状况有较大改善,但有些学校由于食品卫生管理不到位,以致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危害学生的健康。笔者于2008年选择郑州市5所高等院校的65个食堂,对其食堂餐厅卫生管理状况及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探索当前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郑州市5所高等院校校内的由学校经营管理的食堂和个体饮食店共65个,其中由学校经营管理的食堂22个,个体承包经营的饮食店43个。共有从业人员638人,其中学校经营管理的食堂从业人员167人,个体经营的餐饮从业人员471人。

1.2 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方法并用统一的调查表记录,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简称“三证”)持有情况,学校食堂经营方式、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建筑与布局、食品采购及储存、卫生设施等。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食堂卫生管理情况 由表1可见,学校经营与个体经营食堂均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卫生制度,卫生管理员落实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8,0.07,P值均>0.05),而食堂采购索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

2.2 食堂基本卫生设施情况 由表2可见,学校经营食堂与个体经营食堂在流程布局、冷藏设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专用食品原料库、专用水池标志、防蝇防鼠防尘设施、餐具清洗消毒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与对策

本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高校食堂依法进行食品卫生管理的意识和行为都有明显的提高。无论学校经营,还是个体承包经营,总体卫生许可证持证经营率均达到100.0%,卫生管理员配备率接近97.0%,完善的冷链设施拥有率达98.5%。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学校管理的食堂和个体承包的餐饮户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差异,提示存在食品卫生的隐患,特别是个体承包的餐饮户有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部分食品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卫生知识欠缺。目前,食堂从业人员大多为临时聘用,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比较低。从业人员包括部分管理人员在内,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仍然欠缺,对搞好食品卫生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自觉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操作规程操作。特别是个别学校在新学期招收新的从业人员,在试用期内未经专门的卫生常识培训或未取得健康证就从事食品加工生产,不具备从业的基本资格,这种情况在个体承包的餐厅中比较明显。(2)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转制、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完全由社会企业或个人承包食堂,可以采取一包了之的方式,放弃了对餐饮卫生的监督管理职责。由于承包人以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采购食品原料考虑价格因素多,强调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忽视食品卫生质量。说明学校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度缺位[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到位。(3)学校食堂内部布局及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本次调查学校多为老校,在当初建食堂的时候,未经卫生部门严格审核,造成工艺流程布局不完全符合卫生要求;现在的个体承包者又无力或不愿花费更多的经费去改造硬件设施,加上学校食堂管理者疏于管理,在食堂结构布局不能达到现行食品卫生要求的情况下,既未下决心改造食堂流程布局,也未能督促个体经营着对一些硬件设施更新改进。而食堂卫生硬件设施不全和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3.1 加强学校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各级教育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建立并落实食堂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强化卫生知识培训,增强卫生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食堂从业人员除要求必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外,临时患病(如皮肤病、肠道传染病等)的从业人员也应及时调离食品工作岗位。

3.2 加强和完善学校食堂的监督和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3],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力度[3]。具体措施为:(1)严格学校食堂的准入条件,严把食品卫生许可关。(2)督促学校食堂建立健全内部卫生管理、食品卫生质量、餐具消毒质量、索证等一系列制度,设立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及采购员,明确职责。明确强化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加强采购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从源头上把好采购关,严禁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制度不落实的要追究责任,杜绝伪劣食品进入食堂。(3)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防止投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3 加强食堂改造和硬件设施的改进 对食堂设备与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或布局不合理的食堂,学校在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必须设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标准对食堂的消毒设施、冷拼间、粗加工间、配餐间、库房、更衣室和功能间加以整改,做好防“四害”及通风设施,配备完善的食品冷藏设备及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设备等,以保证学校师生的用餐卫生安全。

4 参考文献

[1] 姚吉成.高校学生食堂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 375.

食堂管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也朝着独立的公司制发展,提高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服务。如各高校食堂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给各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近年来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大众媒体上看到高校食品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加强和规范高校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消费观念的多元化的矛盾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体现在了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消费需求呈现了多元化,对食品的质量、食堂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特别是市级高校和一些民办院校的基础设施还较滞后,食堂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建设的资金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食堂的服务质量,再加上高校的扩招,更让高校的食堂管理捉襟见肘。例如2010年江南大学学生食堂发生了令人哗然的“老鼠门”事件,暴露了高校食堂食品加工场所卫生不合规格,脏乱差等问题。而2011年卫生部通报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高达30起,有1901名学生中毒,还导致了1人死亡,其中就有25起发生于学校的集体食堂,凸显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令人堪忧[1]。

2.食堂的内部管理不到位

(1)食品生产操作不规范

由于高校的就餐人员较多,就餐时间集中,而高校食堂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因此会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操作中,工作人员为了满足就餐学生对速度的要求,不顾安全生产的操作流程;在原材料和餐具清洗时,因数量较多而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以及食品的消毒、环境的消毒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工作人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高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结构普遍是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临时员工较多,这使得学校食堂管理及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服务意识也较低,从卫生部报告的关于学校食堂中毒事件来看,食品储存、加工不当导致食品变质或受到污染,以及微生物性中毒是最主要的中毒原因,其中食堂餐具的清洗、食物污染等是重要的发生因素。

3.“双轨”经济体制带来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建立了公司化管理体制,在食品的采购、加工、员工聘用方面都是靠市场规则运作,但是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以及其本身的一些特殊性,高校食品的价格涨幅是严格受到政府和学校的限制的,同时高校食堂还兼有办学的一些政治任务,市场的运作与政府的限制双重作用也是造成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高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高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千家万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为了有效地防治学校食物中毒以及学生各种肠道疾病感染的发生,首先我们对于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

(1)建立统一的食品及材料采购供应部门

学校的食品及材料的采购量极大,同时采购的时间以及数量也比较稳定,因此各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可针对学校的集体食堂主、副食品及原料的采购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送。而为了符合高校后勤的市场化改革,则可采用集中招标的方式,从而严格根据食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以及价格、质量等因素对供货商的资格进行筛选,并对供货商的供货渠道以及食品的加工流程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合格的供货商,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与其签订食品卫生安全保证责任书,才赋予其相关的供货资格[2]。

(2)加强对仓库的管理

食材采购进入仓库后,需要对仓库中食品的保质期、数量、生产日期进行记录,同时要及时地清理变质、霉烂、蛀虫等食品,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食品安全保管,同时让食堂保有对不合格的食材向其供货单位进行拒绝和退货的权力,在食品装仓过程中对于掺假以及“三无产品”要及时地停止使用并退货,对于有不诚信行为的供货商要取消其供货资格。

2.建全高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食品生产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食品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责任到人,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2)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堂食品采购、加工、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以及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素质和卫生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员工实行上岗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定期对员工的食品安全技能及知识进行培训,包括餐具的清洁及消毒处理工作都要高度重视起来[3],对违反食品安全生产规定的部门和相关人员要进行处罚和通报。

三、结语

高校的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规范高校的食品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食堂管理论文篇10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79-01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食品卫生管理水平,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爆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精神,石嘴山市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底开始在全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并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 主要做法

1.1 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实施方案 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石嘴山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现状,依据《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标准,其重点在卫生组织、食堂布局、实施方案、食堂面积、食品采购及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等几方面。

1.2 提高学校食堂管理者的卫生知识水平 加强对学校负责人、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所了解。通过反复培训,提高了学校食堂管理者的卫生意识及食品卫生管理水平,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具体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 加强宣传,形成舆论氛围 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以电视节目向市民介绍石嘴山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在卫生监督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提高了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确保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 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效果

自2003年底开始在石嘴山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准确掌握了全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市45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根据量化评分表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将量化分级管理落到实处,避免了搞形式、走过场。

2.1 学校食堂硬件及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教育局和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广泛推广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下大力气进行整改,投入了近3万元的资金对学校食堂的硬件进行了改造。通过食品量化分级管理,食堂面积扩大了,食品加工流程、布局得到了合理调整;许多学校加大投入,添置了食品加工操作台、冰箱、洗涤设施,部分学校购置专用蒸汽消毒柜,保证学生安全用餐;增设操作人员二次更衣、洗手设备,增设主、副食库房及机械通风装置,从而改善了食品储存条件。

2.2 转换监督模式,提高监督效率 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将政府的监督管理与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身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确定监督频率,将监督重点放在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上,实行重点监控,帮扶打劣,同时也加强了经营者的自律性,提高了监督效率。

3 问题与建议

3.1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执行标准过高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标准是参照餐饮业的标准执行的,相对于学校食堂要求可能过高。餐饮业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共涉及五大环节65项内容,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涉及七大环节38项,其中关键性项目,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评为差,且确定得分85%以上为良好。所以就学校食堂具体条件,大部分只能达到C,D级。

建议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将关键性项目控制在10%以内。

食堂管理论文篇11

一、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敢于担当责任的能力

一名优秀的食堂管理者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成为“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的无主见之人,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将上级精神落到实处。一名优秀的高校食堂管理者不仅要向员工宣传富有正能量的好人好事,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勤于思考,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不断完善人品操行,不断提高人生境界,将个人思想与学校服务育人的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将“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准则来遵循,来开展工作,才能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俗话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其位谋其政”,一个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的管理者常常会受到人们的拥戴。相反,遇到事情就往后躲,遇到问题就将责任推向他人的管理者往往会不得人心,遭人反感。有的人做了几十年的食堂管理者,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已经疲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们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难事推他人,不敢坚持原则。类似种种,既败坏行业风气,又贻误餐饮事业的发展。责任重于泰山,一名优秀的食堂管理者在重大事件前往往是沉着冷静,敢于直面问题,因为这样的管理者心里永远想着集体和员工的利益,始终把集体和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孚众望,所以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二、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高校餐饮的专业知识包括烹饪理论和实操技术。烹饪理论包括原料知识、烹调知识、烹饪营养学、食品卫生等相关知识,它是研发新菜品、指导菜品制作的理论支持。实操技术包括冷荤制作、面点制作、热菜制作及其他技能的实际操作,它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成果,是理论知识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丰富的烹饪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对管理者开展伙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做好食堂管理工作的奠基石,更是说服员工、教育员工的看家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管理者掌握全面的烹饪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实操技术,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食堂伙食工作。

舌尖安全逐渐被就餐者所重视,就餐者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堪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也已实施,对餐饮企业的惩罚力度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高校食堂就餐人员密集,且对外的出菜口很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确保食堂所售菜品为安全食品呢?

首先,制度是保障。“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工作的开展,任务的完成,卫生的保障,制度一定是最坚实的基础。优秀的食堂管理者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原料采购卫生制度》、《岗位职责》、《菜品制作、出售卫生制度》等规章制度,将各种规章制度制作成手册,人手一本,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系统学习。

其次,贯彻是重点。针对食品安全要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和培训后的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否则不予上岗,力争做到制度到组,责任到人,要使员工在内心深处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执行是关键。严格执行《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安全法》及各种食品安全相关制度,从原料采购、择洗切配到饭菜上桌严把安全关、卫生关,控制各流程中的关键点,将风险降至最低。

三、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具备语言表达和书写的能力在食堂日常管理中日益重要,特别是在高校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尤为突显。作为食堂管理者,不仅要经常向上级部门汇报、总结工作,还要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召开各种会议等,这都需要得体的语言去准确表达。食堂管理者要学会善于说话,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只有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讲出的话更具条理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食堂管理者不但要会说更要会写,在各种通知、通报、报告、请示等众多应用文贯穿高校日常办公的今天,在关键时候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往往得到事倍功半的后果。说得好不一定就写得好,写得好也不一定就说得好,要想二者都具备还需要管理者们下苦工夫。“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平时就应多看书,勤写作,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四、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和组织能力

协调沟通和组织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能力,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使食堂工作开展游刃有余,而低效落后的传统方法则会让食堂发展停滞不前。

身为食堂的决策者,对内要以团结为首,乐于倾听不同意见,与员工打成一片,与食堂骨干处理好关系;对外要以提高单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己任,协调沟通好学校、社会各界关系,如与上级领导保持沟通顺畅,与就餐者建立起意见交换平台等。作为食堂一把手应抓大放小,无须凡事亲历亲为,但必须掌握食堂的核心管理,如人员的管理,财务的管理,设备设施的管理,全面掌握食堂经营的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五、具备善于用人和培养人的能力

餐饮业门槛相对较低,员工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优秀的食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多看员工的优点,不要紧抓缺点不放。一名优秀的高校食堂管理者要合理利用好手中的权利,善于放权,不要什么事情都插手过问,更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一定要拥有宽广的胸怀,心胸宽广、目标远大的管理者才能成大事。

一名优秀的食堂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员工的情况。政治上关心他们的进步,督促员工向党组织靠拢;业务、技术上关心他们的提高,鼓励员工多学多练,多组织食堂内开展技能实操比赛,多组织员工到社会餐饮、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们改善,如主动为生病的员工送饭,改善员工住房环境,为其子女上学提供必要的支持等等。

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食堂亦是如此。作为一名优秀高校食堂管理者必须懂得培养人,必须有一套体系完整的用人机制,以人为本,对普通员工、班组长乃至厨师长、助理都应有一套详细的培养方案。在工作中多鼓励、多表扬,将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做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促进员工成长,给员工一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都看到晋升的希望,这样才能使员工燃起更好为师生服务的动力。

六、具备甘于奉献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甘于奉献是每一位成功者身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其本质内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乎所有单位都要求员工甘于奉献,对于基层员工是这样要求,对于管理者更要如此。高校食堂的工作量大且繁杂,每天上班时间较长,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做到早来晚走,以单位为家,要经常奔走在厨房第一线,要与单位、员工共患难,不计较个人得失,集中精力把食堂伙食和效益搞好,达到学校满意、师生满意、员工满意的目标,这才是奉献的意义所在,也是奉献的最高境界。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创新也是高校食堂发展的灵魂,兴旺的不竭动力和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各种新思维、新机制、新挑战层出不穷,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优秀的高校食堂管理者要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唤醒自己的创造性潜意识,要有一股“推陈出新”的创新意念,善于走出去,引进来,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从常见的菜品创新到就餐模式的创新,再到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等,及时引进当前先进管理模式,如5S管理、6T管理等等,要做到对当前形势的发展有预见性和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食堂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始终领先于同行,处于不败之地。

七、具备应对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高校食堂的日常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短期或长期的危机及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如何能最快解决问题,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尽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给食堂经营带来的冲击,从而尽快恢复生产,是评价一名高校食堂管理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食堂管理论文篇12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晓率;调查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现状,由卫生部推出的一种全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牡丹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10月起对市直属学校食堂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为了解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的知晓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48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1.2 方法:依据2003年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和多年量化工作经验,制做成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8道题,由调查员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一对一逐题调查收录。

1.3 资料分析:用Excel进行调查问卷资料的录入,对所得的计量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调查结果

调查发出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5.67%。

2.1 单项知晓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答对者有25个,知晓率为54.35%,哪一个风险最小、信誉度最高,答对者43个,知晓率为93.48%。实施量化分级的目的,答对者33个,知晓率为71.74%,取得卫生许可证最低要达到哪一个级别,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答对者28人,知晓率为60.87,量化分级结果是否向社会公示,答对者40人,知晓率为86.96%,食品量化分级是否终身制,答对者33人,知晓率为71.74%,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是谁,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

2.2 总知晓率:每份问卷答对5题以上(含5题)者为知晓。总知晓人数为39,总知晓率为84.80%。

3 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牡丹江市直属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个别问题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等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对这些知识点卫生监督部门在宣传培训时应注意重点加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