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硕士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28

典型硕士论文

典型硕士论文篇1

所谓的实例,具体指的是社会实际所需翻译领域的实例练习。口前高校的MTI教学中不乏翻译练习,但是练习文本多以文学文本为主。这种情况下,习惯了文学文本翻译的翻译硕士接触到与文学文本差别巨大的工程类文本时必然会一头雾水,无法把握自己极少翻译过的文本类型,难免会心生抱怨,觉得所学无用,一切都得工作后重新开始学起。    

所以加实例,高校MTI翻译练习文本以及翻译H类型应以社会实际翻译需求的类型为准。这就要求高校应立足于市场,通过增加校企合作从而增加H来源;通过翻译领域有代表性的企业所获得的市场翻译H,结合近几年的社会翻译需求,制定翻译硕士的教学计划、选择练习文本。如果无法及时获得或总结市场H,则可以在翻译硕士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训练。比如通过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的翻译领域统计可以了解到当年市场的翻译需求类型以工程类、财法类为主,因为市场翻译需求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太大变化,所以对于2016年春季毕业的翻译硕士的翻译练习应该以这两类为主,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对于尚未毕业的低年级翻译硕士,应该把工程类以及财法类的练习更多地加人课程翻译训练。同样,高校又可以根据翻译公司2016年所做的统计数据对即将毕业的翻译硕士进行针对性的阶段性类型训练,对尚未毕业的低年级翻译硕士进行更多对应市场需求类型的训练,以此类推。    

通过此方式的加实例,让翻译硕士习惯社会翻译需求类型文本及翻译技巧,毕业后从事翻译行业的翻译硕士也就不会对该类型文本感到陌生,从而熟练地融人自己的行业。    

(二)减文学    

典型硕士论文篇2

中国古典舞专业学位硕士是专业领域的最高学位,培养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身体能完成的技术技能有多高超,更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审视人才培养的结果。纵观专业学位硕士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业界对于技能提升的话题已经探讨过许多。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呈现出来艺术修养是舞蹈技术层面上的最高体现,当今中国古典舞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从外在技术的追求转而倾向舞者自身的内涵化发展,这就离不开艺术修养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是对专业型硕士提出的一个高标准目标,鞭策培养机构对于人才的全方位提升。专业学位硕士并不是要与学术学位硕士在培养模式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差异,而应该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汲取养分,共同向社会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塑造。

一、中国古典舞表演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特点

专业学位,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0年11月印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明确了专业学位基本概念。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种类,它蕴含其独特的古典气质,要求表演者能够用古典舞动作语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诉说当代人文关怀。中国古典舞专业学位硕士无疑是这一专业领域的最高技术人才象征,培养目标是职业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对象即生源主要来源于各大专业院校的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体素质较好,连续四年的专业训练使专业基础能力达到本科阶段学习的最高值,但因为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总体来说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眼光,与既定的培养目标存在差距。人的肢体艺术的追求,不仅仅是肢体层面的磨练,更要有人的内心感官世界的滋养,做一个能够体现出艺术修养的中国古典舞表演专业学位硕士,是该专业当前应该研究的重点方向。

二、何为艺术修养

常常用“有修养”赞赏一个人的行为品格,“修养”不止在具象的某一动作上体现,更多是一个人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的气质,这二字更多时候是一个综合性评价,并且是带有褒义的高度评价。艺术家的修养更多是在艺术作品中进行体现,各个门类的艺术异曲同工,互通有无,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与其本人的学识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修养的高低又决定艺术作品深浅。无论是苍白浅薄,亦或是底蕴深厚,全在艺术家创作的一念之间,短暂的一念却需要长期的艺术修行才能炉火纯青,所以说艺术是充实于内才能呈现于外的一种创作美的过程。中国古典舞擅长于从古诗词或者文字中提取素材,这首先就要求表演者要有丰富的舞蹈专业理论修养,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卷有益,读中西方舞蹈史可以拓宽知识面,品美学文化,可以感受意象世界。中国古典舞用古典舞语汇述说当代人文关怀,要求表演者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修养,能够了解社会学科知识,感受社会热点话题,熟悉人性与社会的关系,产生广博而深刻的社会体验,形成独特的艺术见解,创造出个人的艺术风格特色,才能让艺术作品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沟通。中国古典舞长于抒情,以情动人,娓娓道来。要求表演者有出色的情感修养。感人,是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够表演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需要健康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完善包容的审美情感和独立自主的人格,这三点是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能够展现艺术修养所需的必备条件。

三、专业学位硕士内涵化发展离不开艺术修养的塑造

中国古典舞表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在强调应用实践的同时注重专业化的知识结构构建,对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专业学位的价值既要满足社会需求,又能繁荣社会文化。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体系往往对学术性人才的各种培养要素和模式略为修改后就简单套用,二者存在雷同现象,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得不到体现,导致培养结果只能是应用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理论研究能力提升不大。针对这个问题,二维发展,实现专业型硕士价值最大化。技能展演和实践应用贯穿全程三年学制,以舞台表演的形式促进专业能力提升,再以文字进行梳理,结合当下艺术发展准则,审视自身专业是否达到职业领域要求。

舞蹈研究生教育应基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考虑,横向上要考虑专业技能和学术思维的综合性发展,纵向上要考虑专业技能的精湛程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推痈昧煊蜃ㄒ导寄艿墓娣痘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一的技术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还需要有更广阔的学术思考来实现专业学位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艺术修养”是优化中国古典舞表演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专业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性学位的本质特征,“艺术修养”就是能够极大提升艺术品质的途径。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该是能够创造高品质艺术作品的、具有民族使命感的、对本专业透析清楚的艺术人才。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是文化的一种载体,高标准技术人才的培养会从技术层面的关注最终指向内涵发展的层面,从内向外的提升艺术作品的质量。

四、提升艺术修养的有效手段

艺术修养的提升可以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经典文化作品的观赏。这里包括经典舞剧、经典音乐剧、经典画作、经典文学的观赏。文化经典是人文、天文和自然相结合的产儿,其富含的人文性“不仅是相关学科门类的专业专业知识,更是人类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精神探求而积累下来的,对自身、对社会的一种理性认识成果,它形成一种认知的框架和范式,规范着人对自身及社会的进一步探索。”经典作品是前人智慧心血的凝练成果,通过观赏,能够感悟前辈艺术家在作品当中使用的技术技巧,理解作品结构。审美标准是艺术表演和创作的标杆,文化经典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审美标准,有助于探寻审美转变过程。还能够在观赏经典的过程中,明辨艺术中的是与非。因为经典作品中的价值观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不是为了取悦、讨好的目的而存在。甚至经典还能给艺术家们带来新的灵感源泉,从经典艺术作品中延伸出新的智慧果实。

2、多学科知识的涉猎。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多学科知识的涉猎有助于增强文化底蕴,开拓个人眼界,创造出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中国传统历来注重专业技能濡染。濡染的本义是指沾染、感染,与“耳濡目染”一词相通,是指人的言行的相互沾染、感染。作为舞蹈表演的高级人才,要对各艺术门类都有所了解。艺术门类具有很强的共通性,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字体犹如飞舞一般。雕塑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栩栩如生,仿佛能够诉说一部故事。舞蹈演员运用的是肢体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传播文化知识,这个载体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传播知识的多样性,因此要鼓励中国古典舞专业学位硕士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涉猎,宽厚的学识,可以增强艺术修养,决定艺术作品的宽厚度。

3、创新思维的开拓。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 是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发现新事物, 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决。创新,让艺术源远流长,不断焕发生机。良好的艺术修养也能从艺术作品的创新精神中体现,创新素养也是艺术修养的一种体现。艺术家充满好奇心,就是要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或冲动,始终渴望着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让创新素养转换为艺术修养,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结语

通过十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性”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践性”的质量是更为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中国古典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来说,真正重要的与其说是个体的机遇或专业技能,不如说是他的艺术修养的养成。内涵化发展的新挑战已经来临,内涵化的发展目标应从艺术修养入手,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好强有力的储备。

典型硕士论文篇3

二、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设计与构建

了解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新生专业背景、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是实施融会式分级教学的起点。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是近些年来研究生招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大学目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中几乎没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近一半的学生是经管类其它专业的学生,还有一半是非经管类的跨学科学生;科学硕士的这种情况要好于专业硕士,但学生的跨专业率也几乎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多数学生只学习过经济管理的一般知识,而从未接触过农林经济管理知识。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为达到培养目标,设计并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就成为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核心。

(一)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首先将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硬核、主干和外延三个层次,明确各个教学层次的关系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指标,选择具体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硬核、主干和外延三方面的关系从下至上来看,处于下层的知识是学习上层内容的基础。例如,硬核是学习主干的基础,主干是学习外延的台阶,并且硬核处于最下方,是“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必备内容。从上至下看则是,外延是主干内容的具体化,是对硬核的拓展,而主干将在学习中固化为硬核,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阶梯。此外,上述三方面教学内容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但不是简单的逐级向上关系,而是在相互支撑的同时,彼此之间相互促进,使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更高级的层次。下面分别就三个层次内容的构建目标和依据展开具体论述。具体来说,硬核包含知识与能力两项。知识是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必需的专有知识。能力则是指专业分析能力,具体指是否能从基本假设出发,瞄准论证目标,通过分步骤严格推导论证,得到最终结果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包含了对研究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的才能。因此,硬核内容的确定依据:一是从专业知识层面出发确定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必备的专业知识;二是从研究与应用能力出发的综合分析能力与逻辑推导能力,是超越了专业知识范畴的通用能力。所以就专业知识而言,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的硬核教学内容明显有别于其它专业;但就能力而言,农林经济管理硕士与其它专业的硕士极为相似。学生在掌握了硬核内容中属于知识部分的内容之后,就可以进行主干学习了。从专业知识角度上看,主干具有明显的课程属性,表现为不同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中级宏观经济学主干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一是处于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位置,是学习该课程其它内容的起点;二是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当前的专业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三是能反映研究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专业研究领域中最有可能取得新突破的研究点;四是与当前宏观经济领域中突显出来的主要经济矛盾密切相关,倍受关注。确定了主干教学内容,硬核中所要求的能力培养就有了可以依托的平台。通过向学生讲解模型构建的出发点、过程及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论证的顺序性、逻辑性与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严谨论证的思维习惯,提升其理论模型发散式探讨的能力,在探讨中发现并拓展方向。外延由于完成时间较灵活,考核形式较宽松,通常被误认为是最不重要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在对外延的重要性进行合理评价之前,应先明确外延的教学目标。经济学在经管类硕士生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毋庸置疑,当前许多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都要学习该课程,形成了在同一经济学课堂汇集了许多不同专业的经管类硕士生的局面。但各个专业甚至具体到每个学生需求的具体知识不同,这就决定了外延学习的多目标性。从大的方向上讲,一是通过外延的学习,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模型生动化、具体化,学生能接触到与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运用实例。二是通过外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科研工作展开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论证本专业学术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大量学术性论文的阅读与具体案例剖析,使学生形成查阅参考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中发掘学科研究热点与空白,熟悉规范性科研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选择指标及教学内容确定

明确了各层次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下一步就是要将教学内容选择指标具体化,并确定每一层次的具体教学内容。考虑到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专业背景与培养目标的不同,指标确定与具体教学内容选取也将有所不同。首先,硬核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的硬核选取指标极为相似,都集中在基础假设、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三个方面。所不同的是,科学硕士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教育背景,硬核的选取重在知识深化,专业硕士重在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具体来说,专业硕士的基础理论学习是要使其养成从专业假设出发,按照专业思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科学硕士则是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尽管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假设与初级并无根本不同,但受层次上的限制,初级经济学中的假设往往直接给出,较为武断,有关理论与事实不相吻合的现象也没有给予全面系统的解释,使得学生常对理论是否有价值产生疑问。为使经济问题的探讨能在更为客观、合理的基础上展开,需要对已学假设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例如经济人假设合理性的问题。基础性分析工具是贯穿“中级宏观经济学”始终,并被大量反复使用的工具。没有这一基础性工具就无法系统准确地学习中级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考虑到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知识储备上的差距,专业硕士的学习重点是基础技术学习,以运用为目的学习分析工具,不做系统理论探讨。科学硕士则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数学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函数极值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问题的讨论与求解,理解动态均衡的内涵与求解方法。在分析方法上,无论哪类研究生都要掌握从合理的假设前提出发,通过科学逻辑推导得到结论的推理论证法,科学硕士出于研究上的需要还应做到各种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依照分级要求,两类硕士研究生的主干选择指标不同,科学硕士以研究中的使用频率、学科发展方向作为选择指标;专业硕士则以基础模型、体现专业性、实用性作为选择指标。选择指标确定后,两类硕士“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主干内容就明朗化了。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索罗-斯旺模型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而且是理解其它增长模型的基础,在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该模型还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中,有着大量丰富的模型运用案例,所以该模型应列为宏观经济学主干教学内容。再如,市场非完全性、技术与知识的外溢性与非递减增长等,都是近些年来宏观经济研究取得突破的方向,经典的新古典模型未能涵盖上述内容,AK模型则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了高度概括,所以对AK模型的解析是科学硕士另一主干教学内容。相比之下,专业硕士的主干学习是为了构建学科框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因此,主干内容以一般性的宏观知识为主,重在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宏观供需模型、管理政策、农业与工业化专题、“三农”专题便成为了专业硕士的主干内容。外延较硬核和主干而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随专业研究热点、研究技术、实际经济运行以及学生学习状况调整。科学硕士的选择指标是模型加深、运用拓展和热点追踪。根据这三项指标确定的教学内容,一是与基础模型密切相关的经典论文原文精读,如索罗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通过经典论文原文阅读,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研究成果,经典原文中提供的大量信息以及语言上的要求也是学生的必学内容。二是国内外优秀专业杂志论文选读。研究生阶段可以把重点放在国内优秀杂志阅读上,避免要求过高而学生无法实现的问题,但论文阅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实现了解国内研究动态的目的。文章的选取要把握好与主干模型相关,体现主干模型变化与运用的原则,同时要与学生专业相关,体现专业研究热点的原则。专业硕士的外延包括获取当前农林经济数据,了解当前农林经济管理状况及具体管理案例等内容。学生通过数据文献查询,熟悉掌握数据来源、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培养自己日后实际工作中对数据的敏感性与重视度。管理案例剖析是专业硕士重要的外延内容,通过对不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掌握各种运营模式的发展演变、管理绩效,探寻不同管理模型、运营方式的适用空间,做到学以致用。

三、融会式分级教学法的实施与考核

(一)组织实施

“中级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性决定了该课程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但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内容定方式,以方式促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综合考虑各层次教学内容的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方式的长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阶段采用最为适宜的教学方式。对于硬核中较为稳定、规范化的内容,如基础性数学知识,仍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一定的课后习题式作业。目前研究生阶段课后习题式作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现象往往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和学生都应集中精力做科研,而研究生已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不需要再进行费时、费力而又刻板的课后习题练习。殊不知,这违背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原则,没有硬核支撑的研究将难以维系,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何况研究生还处于积累专业知识的阶段,课后习题是掌握知识所必需的。硬核中属于能力的内容则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互动和学生课后阅读等。因为能力是多维的,单一教学方式不可能实现培养多维能力的目的,能力的评价也需要具体问题支撑,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也没有现成程序可以遵循。为构建学生坚实的综合能力硬核,分阶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第一阶段以课堂教学法完成研究思路、分析方法的讲解;第二阶段由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相关作业,并要求将学习成果书面化;第三阶段针对学生提交的书面化学习成果进行课堂或课后的师生互动,保证整个教学都围绕着提高能力展开。主干内容的学时数最多,教学场所也主要在课堂这一较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觉的场所中展开。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能自行阅读掌握的主干内容可采用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合理安排后续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营造更为活泼的课堂氛围。外延教学形式最为灵活,通常采取学生课后阅读、自学和完成一定课后作业、研究任务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上看,外延内容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外,容易产生外延学习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错误印象。事实上,外延之所以采取课外自学的方式,是因为通过前期的课堂教学,学生已经可以脱离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现在需要的是个人在课外拓展性学习,针对研究课题选择性学习。应当指出的是,外延教学不是完全放任学生不管,及时督促、检查是促进外延学习所必需的,因此,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文献解读、案例剖析,并在期终考试中设置一定的外延内容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外延学习任务。

典型硕士论文篇4

郑文凯强调,举办“扶贫发展与管理研究生班”本身,就是应需之举、创新之举,办好这个班,对于构建扶贫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培养基地、创建扶贫专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长远意义。“扶贫与发展管理研究生班”开学典礼的举行,标志着“扶贫高级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展开,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高层次人才建设规划付诸实施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使命,希望同学们尽快完成从领导岗位到学生角色的转变,结合扶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更新理念、汲取知识,努力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金龙安华扶贫英才成长硕士项目”的捐资企业方陈安华、曹金龙表示,扶贫英才成长项目旨在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作为企业家,他们愿倾力资助。

典型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 会计学;硕士学术实验班;科教融合;协同创新

Key words: accounting;pilot class in Master of Accounting;integr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56-03

0 引言

科教融合,强调的是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二者在资源与政策上的协调与平衡,以和谐共进的方式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和效率。尤其在学术型硕士学术研究生教育阶段,科教融合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于科研训练的需求比较急迫,另一方面,教师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契合度。正是基于这样的框架与思路,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学术实验班(以下简称“学术实验班”)在不断摸索中实践着科教融合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学术实验班建设的概况

1.1 学术实验班建设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级财经人才,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会计学科的研究水平。但是,在会计学专业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建设大步迈进的同时,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却未落到实处。这种情况突出表现为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内容理论深度不够,学术研究方法课程不完整,学术训练不充分,学术兴趣不浓厚,学术活动配套支持力度不足,学术发展空间狭窄,学术就业路径不畅通。

上述在培养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导致那些具有学术理想和志向的学术型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平提高缓慢,学术成果产出的质量和数量较低,学术能力不全面,进而影响了学术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以及配套的就业支持,那些原本具有科研潜力的学术型研究生,往往做出现实的选择,即与其在学术培养薄弱的环境中缓慢成才,不如转而做应用型会计人,这种选择最终导致了在学术培养方面本就有限的资源投入没有带来预期收益和产出,以及学术研究的潜在人才大量流失。为此,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学术实验班,在科教融合的框架下,设计出一套课程设置合理、培养模式科学、配套资源充分和就业保障扎实的系统性培养机制,以便实现其定位的向博士研究生过渡性的教育目标。

1.2 学术实验班建设的现状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学术实验班于2009年起组建,现已开设2009级、2010级和2011级三届硕士学术实验班,共91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改革与创新,在过去的三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班的学生在毕业时达到:①能够恪守学术道德;②能够独立撰写中英文学术论文;③能够熟练操作学术研究过程中需要的统计和计量软件;④能撰写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的学位论文;⑤能够自行安排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进行大会发言。三年来,共向各大高等院校输送博士6名,其中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生3名,学术型研究生班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发表一级论文12篇。目前,已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制定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办法》、《学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办法》、《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和调研管理办法》、《与国内部分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的协议》以及《推荐学生攻读海外博士学位的合作协议》等制度规范,开展了学术沙龙等学术研究支持活动。

实践经验证明,进入博士阶段之后,无论在研究可延展性上还是学术成果上,经过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均优于其他人。总而言之会计学硕士实验班经过三年的摸索,已经初步达到“博士预科班”的期望效果。

2 学术实验班建设中科教融合的方式

学术实验班建设中科教融合的思路就是充分体现“教学”与“科研”相长,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体现出科研的规划与内容,使得“教”成为自身科研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科研”的乐趣与精神,对科研从感性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追求。

2.1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增加学术方法训练和经典文献阅读的比重,通过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构思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中的学术分享、交流和共进,加速学生从学习研究到学术研究的思维转换。

2.2 深化硕博连读的培养机制 硕博连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开始相关的学术准备工作,同时还可以保证教师在授课中按照博士预科的培养方式来实施安排具有学术导向的理论研究课程。这就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科教融合的机会,客观上为学生构建了更为丰富和广阔的科研平台。

2.3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间学术交流作为学术实践的重要环节,实际上是高端层次的科教融合。这是因为,在国际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学生更易于发现相关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创新机会,更能够找到自身学术研究中的瓶颈问题。带着这些创新机会与瓶颈问题再来学习与研究,既对教师授课内容提出了具体科研需求,又创造了更多的师生科研合作机会。

2.4 鼓励团体合作 科教融合不是单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创新授课的模式与内容,更需要师生间的互动。鼓励团体合作,意味着更多的引导学生以研究兴趣和研究专长为基础,自愿组合形成研究小组,并为这些研究小组寻找适合的指导教师。通过团体合作中的科教融合,教师能够更为有效地在“教”中开展研究和指导研究;学生能够更为直接的就“学”中的科研究思路与方法,针对实际问题来求教和争鸣。

2.5 协同创新的学术平台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①。从本质上说,协同创新为科教融合所提倡的“教”“研”相长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制与平台。因此,我们依托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中日韩研究所和中德管理控制研究中心,为实验班的师生在国内外提供调研机会。以师生的共同学习和实践来推动科教融合,并最终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从而实现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目标。

2.6 丰富学术沙龙的内容和形式 科教融合需要具体的契机与内容,学术沙龙就是一种。学术沙龙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学术交流方式,在课堂以外,让教师和学生就科研相关问题展开有益的学术沟通。学术沙龙的形式,包括学术报告、论文评点、项目申报论证和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沙龙的内容也有所延伸,除了传统的研究议题探讨,还包括学术研究感受的分析,学术研究困难的解决方法,以及学术研究的心理辅导。通过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教师对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需求更为清晰,学生也能够从教师的个体实践中学习到学术经验。

3 学术实验班建设中科教融合的方案

根据前述科教融合的基本思路,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设定了具体的方案。

3.1 第一学年 选拔方式:通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初试成绩数学不低于135分,英语不低于70分)和我校复试后获得录取的学生,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实验班选拔考试。实验班选拔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是否有志从事科研工作,以及在数学、英语、申论等相关学科的综合能力。

培养模式:目前,实验班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侧重科研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在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中英文文献查找、阅读、整理和宣讲的训练。

教学计划:与普通硕士研究生相比,实验班课时总量相对少,这样可以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科研实践。在课程设置上,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内容都属于高级部分,适用于理论分析和科研实践。在英语方面,开设“专业外语与文献阅读”课程,以取代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程,有效引导和辅助学生对外文资料的阅读和英文论文的撰写。“资本市场会计研究”、“资本市场财务研究”和“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等单独为实验班学生开始的专业课程,深入到当代财务与会计研究的核心领域,解析精髓。

师资力量:会计学硕士学术实验班任课教师主要构成: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突出,在国家特级刊物发表文章、主持部级重大课题、具有学术特长的教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主讲精品课程、多次参加国际会议、英文表达流畅的一线优秀教师。

3.2 第二学年 学术沙龙:邀请国内著名会计专家与学院科研骨干教师给实验班学生讲授论文写作技巧,组织实验班学生与优秀博士生座谈,分享论文写作心得。通过学术沙龙活动,实验班学生获得了更多启迪,并与身边的科研精英建立起学术联系。

经典文献阅读:定期举办经典文献阅读活动,组成阅读小组,将经典文献按照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进行分类阅读,并总结归纳并于班级内进行成果展示。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经典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参与项目:财政部年报分析数据采集、中国会计学会内刊会计最新动态编辑工作、内部控制指数采集、学院老师定期公布手中课题,供实验班学生选择自愿参加。

科研激励措施:在实验班学生选择导师时学院向博士生导师优先推荐实验班的学生,为实验班的学生创造更多科研实践的机会。为保证实验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的学习和实践中,学院为实验班学生外出参会提供资助,按级别给予奖励,参与论文评奖承担参评费,参与课题申报提供全面扶持。

实习基地: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注重对其进行实务操作的锻炼与培养。目前会计学院已经与“沈阳机床厂”“华润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实践中升华理论,于理论中感知实践。

3.3 第三学年 就业支持:联合培养与优先推荐:为了将就业压力转变为动力,实验班的学生可以在第四学期申请直读本校博士,或者参加我校与国内著名高校的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或者优先推荐到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工作。目前实验班已有部分学生通过了我校的直博考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另一部分学生正在备战校内和校外以及国外的博士入学考试。学院还通过与国内部分科研院所的联系,为实验班学生推荐工作。现有的就业支持措施,与其他配套安排一并,围绕着“学习―科研―就业”建立起一种集中、高效、连续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管理体制。

4 科教融合导向下学术实验班建设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科教融合的思想来建设学术实验班,目前已初见成效。不过,在践行科教融合思想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4.1 科教融合遭遇师资瓶颈 在学术实验班建设中实施科教融合,对授课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模式需要教授具有较高的科研功底和学术造诣,尤其在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讲授中,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模式。目前,在学术实验班的课程体系中虽设有学术方法课程,但并未占据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是因为这类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需要授课教师对于前沿学术发展具有比较精准的把握。拟解决的途径有二:一是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招聘具有国际研究水平的海外博士和教授,充实学术型研究生教学队伍;二是对现有师资进行深度培训,促进其科研能力的迅速提升。

4.2 科教融合未能与职业规划完全结合 学术实验班建设中的科教融合还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引导学生步入科研轨道。学术型研究生没有继续深造读博,既有自身能力的限制,又有培养机制的问题,总体而言,这种现状反映出科教融合未能与学术型研究生职业规划相结合。拟解决的途径有四:一是对学术型研究生选拔严格把关,确保入选学生具有学术情趣、学术志向和学术潜质;二是强化学术方法和能力的训练,促进其学术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大学术奖励力度,引导学生将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理性融和;四是设计多种攻读博士学位的途径,加强推荐攻读博士学位的外部合作。

4.3 科教融合未能与协同创新完全结合 学术实验班的科教融合模式,需要切实的实践平台,这就对配套的协同创新机制提出了很高要求。虽然会计学院对于资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和学术会议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办法,也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想更为充分的利用这些协同创新的平台,还需要更多给予更多的资助和扶持。拟解决的途径有三:一是设立专项基金,以学生取得的科研成果为标准,给予参会和调研补助;二是鼓励导师在学术调研和会议中选派学生参加,由导师承担差旅支出;三是对于重点学术培养对象,经过学院考核后,由学院承担参会和调研支出。

注释:①摘自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典型硕士论文篇6

1引言

档案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典型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加在档案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异同与优劣,使我国档案高校明确自身优缺点,进行调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的档案管理特种教席,为我国档案学教育之滥觞。目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在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育层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档案学教育的前列,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极佳典型。196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图书馆学院;1981年,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开始招收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了整个北美地区档案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图书馆学院正式更名为“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种类丰富的档案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档案学硕士、档案学硕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哲学博士(档案学方向)等,且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成为北美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为iSchools联盟第31位成员,这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之一。因此,二者在档案专业成立的背景、现实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比较

2.1培养层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三个层次。2003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建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招收档案学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可能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对狭窄。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的档案学人才培养层次起点较高,从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层次。学院招收所有正规大学任意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档案专业学习,但学生成绩在本科期间至少在“B+”以上,同时,还招收外籍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人才。

通过比较,我们可发现,两个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数量众多,且社会整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起点高,且可为国外培养专业人才,与加拿大总体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养目标。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在不同培养层次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敦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硕士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计划、实施和提升档案馆保存、组织和有效利用社会记录信息的能力”,注重对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够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丰富档案专业核心知识,通过研究创新贡献于信息学领域及其学科的发展”,意在提升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通过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国虽然都认为档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层次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我国则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层次来贯彻这一专业教育理念。

2.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反映档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了两个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进行分析,课程设置详情见下表。

武汉大学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设置了《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包括:档案学理论与应用;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应修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其余为选修学分。

自1981年设置档案学课程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紧密结合本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学院要求学生应完成48学分的课程,其中,24分为核心课程,24分为选修课程,以及一些0学分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等,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中加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加拿大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写毕业论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设置

通过两个学院硕士课程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学院课程设置,均具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汉大学设置了许多与政务信息相关的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则设置了图书馆学相关课程。

2.4师资队伍。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从职称结构上来看,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长约61.5%;从学历结构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档案学教师数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长近4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经调研,目前,档案系共有教师10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8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拥有12名档案专职教师外,还拥有26位兼职教师,共29人拥有蹲士学位,占师资队伍的76%以上。兼职教师来自当地一些信息机构或大学图书馆、城市档案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师的国籍构成多样化,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国文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

3启示

我国档案学教育具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有利于系统地培养档案人才,这是我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应进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的前提下,分类型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指导档案研究生教育和档案就业工作的开展,使美国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世界范围内档案学教育的典范。而我国与加拿大都没有档案工作机构为高校档案学教育进行类似的实际调研,并指导其制定培养目标,这是两国档案学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分为本、硕、博三个层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硕士、博士阶段均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本科毕业后希望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学生,增加其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比重,并为学生积极提供实习机会;而对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开设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大都处于导师助手的位置,在导师确定的研究课题下,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不符合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制约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瓶颈。

3.2课程设置在坚持特色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档案”特色,如,设置了《档案古文书学》、《档案文献管理与著录》等课程。由于其档案学专业是由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课程和培养项目的设置还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该校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档案、图书馆学两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文档一体化、图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典型硕士论文篇7

1引言

档案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典型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加在档案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异同与优劣,使我国档案高校明确自身优缺点,进行调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的档案管理特种教席,为我国档案学教育之滥觞。目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在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育层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档案学教育的前列,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极佳典型。196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图书馆学院;1981年,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开始招收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了整个北美地区档案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图书馆学院正式更名为“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种类丰富的档案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档案学硕士、档案学硕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哲学博士(档案学方向)等,且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成为北美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为ischools联盟第31位成员,这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之一。因此,二者在档案专业成立的背景、现实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比较

2.1培养层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三个层次。2003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建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招收档案学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可能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对狭窄。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的档案学人才培养层次起点较高,从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层次。学院招收所有正规大学任意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档案专业学习,但学生成绩在本科期间至少在“b+”以上,同时,还招收外籍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人才。

通过比较,我们可发现,两个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数量众多,且社会整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起点高,且可为国外培养专业人才,与加拿大总体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养目标。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在不同培养层次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敦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硕士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计划、实施和提升档案馆保存、组织和有效利用社会记录信息的能力”,注重对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够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丰富档案专业核心知识,通过研究创新贡献于信息学领域及其学科的发展”,意在提升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通过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国虽然都认为档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层次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我国则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层次来贯彻这一专业教育理念。

2.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反映档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了两个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进行分析,课程设置详情见下表。

武汉大学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设置了《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包括:档案学理论与应用;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应修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其余为选修学分。

自1981年设置档案学课程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紧密结合本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学院要求学生应完成48学分的课程,其中,24分为核心课程,24分为选修课程,以及一些0学分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等,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中加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加拿大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写毕业论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设置

通过两个学院硕士课程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学院课程设置,均具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汉大学设置了许多与政务信息相关的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则设置了图书馆学相关课程。

2.4师资队伍。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从职称结构上来看,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长约61.5%;从学历结构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档案学教师数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长近4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经调研,目前,档案系共有教师10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8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拥有12名档案专职教师外,还拥有26位兼职教师,共29人拥有蹲士学位,占师资队伍的76%以上。兼职教师来自当地一些信息机构或大学图书馆、城市档案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师的国籍构成多样化,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国文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

3启示

我国档案学教育具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有利于系统地培养档案人才,这是我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应进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的前提下,分类型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指导档案研究生教育和档案就业工作的开展,使美国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世界范围内档案学教育的典范。而我国与加拿大都没有档案工作机构为高校档案学教育进行类似的实际调研,并指导其制定培养目标,这是两国档案学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分为本、硕、博三个层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硕士、博士阶段均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本科毕业后希望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学生,增加其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比重,并为学生积极提供实习机会;而对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开设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大都处于导师助手的位置,在导师确定的研究课题下,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不符合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制约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瓶颈。

3.2课程设置在坚持特色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档案”特色,如,设置了《档案古文书学》、《档案文献管理与著录》等课程。由于其档案学专业是由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课程和培养项目的设置还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该校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档案、图书馆学两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文档一体化、图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典型硕士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88-03

一、翻译硕士(MTI)专业的设立和培养

近年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求,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之中。日益扩大的对外学习交流和合作共建,引发了口译、笔译类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以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起点,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为目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7年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首批批准北京大学等15家高校为教育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截至2014年8月,翻译硕士获准试办的高校已达200多所。

(一)翻译硕士(MTI)与翻译硕士(MA)的区别

与我国以往主要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传统学科体系培养通用翻译人才的学术型硕士(MA)学位点相比较而言,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点的办学定位一开始就非常明确,以强调“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为特色。具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和职业导向、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师资队伍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取向等等。显然,翻译硕士(MTI)与翻译硕士(MA)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偏重于翻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后者则更强调翻译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可以这样说,前者培养的就是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后者培养的则主要是翻译教学与研究人员。

(二)翻译硕士(MTI)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

在近几年的全国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会议上,针对于MTI培养模式应紧密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这个核心目标作为高度强调的对象。翻译硕士(MTI)的课程设置,应以注重符合其职业需求为前提,从而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其三者相互支撑,最后的重点是对学生笔译和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硕士(MTI)主要是培养其良好的双语运用及转换能力,因而应该加强基本翻译理论的了解;注重基本翻译方法技巧掌握;培养相关专业知识的巩固;熟练翻译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翻译硕士(MTI)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翻译学科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是相对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译界中以人们对翻译的认知是翻译具体社会性、文化性、复合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特点。翻译不仅仅只是作为一本学科立足,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认知、一种沟通的技巧、一种传播的艺术和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原文文本到语文文本的转换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同时目的语文本是译者对认知体验的产物。

作为一位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笔者个人以为,根据翻译硕士(MTI)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在修读MTI课程、进行翻译实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着重培养以下一些能力素质。

(一)双语语言基础

双语基础,或者说双语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于互译语言的掌握和运用。Wilss认为翻译能力衍生于双语能力,是人类基本语言能力,是一种“天性”,译者必须具有原语接受能力和译语生产能力,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构成翻译能力的基础。可见,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是做好翻译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或者进一步说,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做到能用两种语言自由地思维和表达,亦即具备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于中国学子而言,首先是具有良好的国语沟通能力,即扎实的汉语功底,许多人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虽然说汉语是我们自己的母语,但在我们在英文翻译中也未必就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英文的确切含义;其次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所以,务实双语基础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译者除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双语的语法知识外,还要使双语的阅读和写作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一种常态,或者说习惯。可以说,双语基础和能力,既是译者语言素养的体现,也是衡量译者翻译水平的衡量水平和标准。以代表翻译最高难度的同声传译为例,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听、想、记、译想结合,做到“一心多用”。这就要求同传译员必须具备近乎母语的自如的表达能力,如果不具备通达流畅的表达能力为前提,要想做到这种迅速的转换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般翻译专业硕士,虽然对转换的速度要求不是太严格,但是在质量上对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的要求是严格把关的。

(二)双语文化认知

翻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双语文化之间的交际,用规范的术语表达,亦即“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特殊性及文化在语篇中的表现,等等。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在双语文化的交际中,充当“双语文化调停人”角色,尽量缩小双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因此,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译语理解障碍,就要求译者有较好的双语文化认知,亦即谙熟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并努力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巧妙打破双语之间的理解壁垒,有效克服“鸡同鸭讲”似的译文现象。当然,双语文化认知也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人们广泛关注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社会影响。译者通过研究指出,翻译更侧重于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对掌握一定的规范性,寻求文化意义的对等有严格的要求,而不仅仅只是把跨越语言范畴翻译单词、短语和句子作为译者的工作任务。因此,应该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到译者的双语文化认知当中。文化能力分为文化认知能力、比较能力、协调能力三大模块。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方法来实现对当代译者双语文化能力的培养,如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国典籍外译、西方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等。

(三)双语经典阅读

现代社会的翻译内容和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囿于时间、精力、专业、阅历等因素,译者又不可能样样精通,很多时候只能“点到为止”。如何应对形形的翻译工作?毫无疑问,译者唯有博览群书,勤于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全才”。而要有效达成如此目的,养成良好的双语经典阅读习惯,实践证明不失为一种“捷径”,或者说最佳手段。广泛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充分吸纳古今文明成果,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而且可以加强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这,自然对于翻译工作者大有裨益。譬如,《圣经》就是一本我们经典阅读必不可少的“大书”。因为在英美作品中《圣经》格言仍耳熟能详,《圣经》典故则俯拾即是,通过对《圣经》的阅读,从而加强译者对这些作品的阅读、理解,增加自己的领悟、想象。《圣经》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仍是各种文字译本最多、印刷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著作,我们今天在政治、经济、历史、体制、法律、民俗、哲学、伦理、神话、文学、艺术、语言等领域,仍然能够感受到圣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久远魅力。又如,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要学习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必须先阅读“四书五经”,以及后来所谓的“四大名著”等经典,这些被尊称为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瑰宝。只有把经典阅读,尤其是双语的经典阅读形成了持久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那么对于我们翻译工作者来说,就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不能迎刃而解的了。

(四)双语写作功底

关于写作与翻译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论述似乎不大见诸文献,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双语写作作者同时在翻译方面也颇有建树,从实践上足可以看出翻译与写作之间的息息相通之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坚持用英语来写作,然后又把它翻译成汉语,

许多较高双语写作功底的作者在翻译方面也功底了得,因此翻译与写作两者之间在实践中是户户想通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始终坚持用英语写作,后翻译成汉语的原则,如其用双语所著的《生活的艺术》,在欧美国家就有很大的市场。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以诗享誉世界文坛,他的《乡愁》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双语作品。还有不少人认为,他翻译的王尔德名剧中很多对仗部分优于原作。这一点不仅只是通过实践证明,很多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著者李长栓教授,长期从事口笔译工作并兼做国际会议口译和文件翻译,在口笔译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非常的丰富,他在自己编写的这本书中就提出要用写作来指导翻译,首次把英语写作原则引入汉英翻译实践。

关于翻译本质的论述有很多,多数研究者将翻译研究定位为科学门类,而视翻译活动为一种语言技能,认为翻译要以具体的语言转换为依托,而娴熟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显然有赖于扎实的双语写作功底。可见,双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条件。双语写作能力的增强,能够有效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双语写作能力好坏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下。

(五)双语互译水平

双语互译,是翻译硕士(MTI)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既然专业定位是培养“高级”翻译专门人材,那么,翻译硕士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将翻译能力分为:翻译才能,即理解或者表达语言内容的能力;翻译语能,运用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翻译熟能,翻译过程的熟练程度和翻译智能,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体智力因素。国内学者王树槐、王若维提出的翻译能力的综合模式说,将翻译能力分为六种分项能力,亦即: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思维能力、人格统协能力等。但无论翻译能力如何划分,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在校学生来说,都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条件,如学校的口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场所,以及与学校签约的翻译公司、政府机关、出版机构、语言服务企业等实践基地,唯有在长期的、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中,熟练运用业已具备的双语能力和翻译理论原则及其方法技巧,努力遵循翻译界前辈“信达雅”、“神似”、“化境”的翻译标准,精心做好每一桩译事、完成每一项练习,通过细心琢磨、深入探索、广泛研讨和认真总结,才能使翻译能力得以强化,使翻译水准得以提高。

(六)双语交际能力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跨文化交际”在很大层面上实际上是双语的交际。双语交际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双语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译者的社会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硕士之所以要具备这种能力,是因为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决定了的。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双语文化认知方面前文已有论及,这里主要论述译事活动中涉及到的社会交际。由于当今社会的翻译活动日趋走向复杂多样,从而对翻译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并且复合化,建立在翻译项目基础上的团队活动是相应翻译公司或其部门的运作,在如今绝大多数的翻译行业中,对翻译业务的流程要求不仅仅是在文字编译上的限制,一个完整的翻译项目工序流程包括业务洽谈、项目管理、原稿审阅、术语编写、分稿、译稿、合稿、译审、语料的管理、排版、终极审核等,在有些翻译机构中,作为一名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工序还包括文稿编辑、检测文稿质量与测试、管理与维护数据库、培训与开发译员等。因此,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仅要高质量的达标,而且对其交际、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是严格把关的。

要具备良好的双语交际能力,要在学校就读期间包括实习阶段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韩晓.从翻译能力到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再思考[N].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1):102--107

典型硕士论文篇9

0.引言

教育硕士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不仅反映了学位申请者本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学位论文标准论文质量的评定是个复杂性的评价与决策问题。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不同于经典的综合评判;而是模糊技术同经典的综合评判理论相结合。使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本文采用模糊评判方法进行评价。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评判模型,然后设计开发设计网上论文评价系统,来解决论文评价问题。

1.建立评价体系

1.1确定指标体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不是学术型学位,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位,它是专门为从事基础教育职业的人设置的一种专业性学位,其授予对象主要是在基础教育战线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因而,在评价标准上,区别于学术性硕士,通过使用文献调研法,查阅大量教育硕士及相关专业的专业硕士的培养文件、论文评价标准和学科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内容,并综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和学生的意见,初拟指标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见表1)。

表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

1.2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常常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这时要求根据多个因素对事物做出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有效的多因素、多指标的决策方法。它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是模糊数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非确定性、模糊性问题的解决。具体原理如下:

(1)确定与评估有关的各参数集:评价因素集U=

,...,r 表示因素ui的评判结果,rij=1 。结合表1,可得U={论文选题,知识能力,论文水平,答辩表现},V={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2)因素集中诸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各有不同,所以需对每个因素设置相应的权重,表示成U上的模糊集A=(a.a,...a) ,其中a=μ (u)表示因素 u对评判对象的重要程度。一级权重A=(0.2,0.3,0.3,0.2)。

(3)评判结果为:=。=(b,b,...b),其中b=μ(v)表示评语uj 在评判结果中占的权重。

(4)归一化 ,使bj=1 。

最终结果的处理根据上述算法,可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取中最大隶属度对应的评价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也可以根据评价集中各一级影响因素的标准值及其权重,计算其加权平均值。

2.教育硕士学位上评价系统的设计

2.1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总体目标是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动态评价体系,提高论文评价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设立通用的数据处理功能,并允许用户根据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作及时调整,实现层次变化、评价指标重定义、权重重新分配等功能。针对用户使用的特点及分布情况,在网络结构和应用软件功能设计过程中,计算机处理透明化,处理过程自动化,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2系统结构

教育硕士学位上评价系统采用层次结构,包含系统管理、指标管理、网上评价、评价对象管理几个部分,可进行用户、评价对象、指标数据的维护和管理,数据的采集和报表打印等操作,系统有较好的完善性维护功能。当发现数据处理方法不够理想时能按用户的某些要求进行处理直到较理想为止。

(1)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分为密码与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登录管理等几个部分。用户管理主要用于密码修改、学生基本信息录入;登录管理对不同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评审专家、一般用户几种角色,系统管理员负责指标数据的维护,评审专家针对评价对象按照指标进行论文评价。

(2)指标管理模块。维护评价体系的各类指标及权重,包括了增加、修改、删除指标及权重,并允许用户根据需要对评价指标体系作及时调整,评价指标重定义、权重重新分配等功能,保证(下转第31页)(上接第14页)指标体系的导向性、科学性、合理性。

(3)网上评价模块。网上评价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完成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包括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查看结果及打印报表等功能。采集专家对某论文的评判,通过对系统自动采集到得模糊评判记过的量化,可得到评判结果集{U1,U2,……Un},模糊变换后得到模糊集{R1,R2,R3,……Rn},从而得出模糊评判矩阵R,最后按照模糊评判算法计算。评价的最终结果可存储在数据库中,也可进行报表打印输出。

(4)评价对象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被评价对象即学位论文的管理,包括对评价对象的增加、删除、查看管理,对已评价对象进行数据输出和评价结果分析功能。

3.结束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一个复杂性评价问题,网上论文评价系统采用模糊数学模型综合评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针对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评价系统的模糊性,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进行建模,所得到的量化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论文水平的实际情况,可根据系统需求,调整指标内容和权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龚艳丽,梁纯生,周珊珊,孙娜.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成果纵横,2007,(1).

典型硕士论文篇10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具有学术性、精英性、创新性等研究生教育的一般性特征,还具有典型特征即岗位任职导向性。这决定了其培养模式向基于岗位任职需求的“能力导向型”的必然转变,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岗位任职能力的军事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构建。

1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现行的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存在招生渠道不畅、教学体系缺乏岗位任职导向性、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和导师作用发挥不强等问题。

1.1 招生渠道不畅

军事硕士现有招生体制是由上而下逐级下达指标,再由下而上逐级审批资格,时间长、层次多,许多基层部队远离国家考点,加之作战训练任务繁重,致使许多经组织批准的报考对象错过报名和考试。再者,院校没有宽畅的渠道进行招生宣传,部分基层部队机关对招生政策和统考组织方式缺乏了解,对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特点认识模糊,对专业学位的设置原则、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了解不清楚。[6]另外,从眼前工作考虑较多,不愿把有发展潜力的骨干选送入学,往往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指标任务而随意应付。

1.2 教学体系缺乏岗位任职导向性

院校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的岗位任职性特点不够鲜明,教学内容现实针对性不够强。军队院校案例库专业门类不够齐全、规模有限,特别是与军事斗争准备联系紧密、综合性强、启发意义大、反映部队建设重大问题的高质量案例不多,教员采集编写案例和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 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

军事硕士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岗位上自学、在工作实践中研究,主要靠自我约束完成学习内容。院校和部队没有有力的在岗学习质量监控措施,加上研究生缺乏提高在职自学效果的有效办法,致使在岗学习效果欠佳。院校对部队的现实需求了解不深,部队对院校的教学安排知之甚少,部队与院校对军事硕士培养过程中各自应担负的职责以及应如何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等问题,缺少实在管用的办法。

1.4 双导师作用发挥受限

院校导师的遴选虽然充分考虑到实践经历,但大多导师缺乏部队指挥领导岗位的实践。一些院校导师对部队建设的现实问题把握不准,指导那些起点较高且处于领导岗位的军事硕士比较吃力。部队导师均为现职领导干部,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但普遍对军事硕士教育的教学特点了解不多,对院校人才培养规律不够熟悉,加上工作任务繁重,无暇分心参与教学指导学员。还有的部队导师工作职务和岗位调整较快,致使部分学员和导师联系起来比较困难,达不到预期指导效果。

2 基于岗位任职能力的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构想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紧贴部队岗位任职需要,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事硕士教育不论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要紧跟时代步伐,以适应实战化的需要。

2.1 完善招生机制

招生机制的完善可直接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是明确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报考条件。适应岗位任职需求,提高招生起点和层次,重点选拔具备一定岗位任职经验、专业基础较为扎实、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干部,控制干部年龄和任职年限,解决干部学习毕业即转业的问题。二是改革考试录取制度。采取两段制考试录取制度:第一阶段,报考对象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军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资格考试,成绩有效期定为两年;第二阶段,考生参加院校组织的综合测试,院校根据资格考试和综合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增加军队在职干部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三是完善生源质量控制机制。根据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严把生源质量关,加大复试在招生录取中的权重,加大面试在复试中的比重,注重对工作实绩、综合能力的考评。

2.2 构建以任职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课程教学要遵循注重岗位需求牵引、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增强任职发展潜能的培养理念。在课程教学上努力贴近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实际,突出岗位任职导向性。

一是,开展启发式、自主学习式教学。军事硕士学员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员积极开展自学,任课教员应该将学员引领到各自领域的学术前沿和工作前沿,提高军事硕士学员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历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极为军事硕士学员创造参加各类演习、重大活动的机会,通过参与演习的组织筹划、课题设置、想定编写、导调总结等活动,提高学员组织重大活动的协调能力,实践课目的动手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在军事硕士教学实践环节中充分利用院校教学资源,发挥各类作战实验室、作战模拟系统的作用,在提高军事硕士学员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养成在军事问题中注重定量分析的科学态度。

典型硕士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1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整体理论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现象,尤其是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普遍的力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薄弱,这给结构动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等力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结构动力学与弹塑性力学都是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性很强,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力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土木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课程群建设的目标

由于课程群承载着技能培养目标、协调着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培养目标更明确化[1]。因此,为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把课程体系中内在联系紧密的结构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等课程建设成力学基础课程群,以面向土木工程实际应用为目标,强化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理念的教育。通过此课程群的学习,使土木工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较全面扎实地掌握工程结构静、动力分析的典型方法及其原理,会应用所学力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二、课程群主要建设思路及知识模块

结构动力学和弹塑性力学都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数学建模、演绎、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等多个研究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公式多而冗长、计算难而复杂、求解繁琐而难以掌握、涉及面广而不易理解[2]。面对当今力学基础和数学基础都较薄弱的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这两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也应顺应时展的要求,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学有所用的良好氛围;除了安排必要的课程教学外,应留有对课程相关的内容及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的余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强化对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初步设想力学基础课程群由以下三个知识模块组成:

1.结构动力学模块:研究结构体系在各种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该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动荷载作用和静荷载作用的本质区别,牢固掌握结构振动的普遍规律和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研究及计算方法,为改善工程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中减少振动危害,让振动为人类服务。

2.弹塑性力学模块:研究可变形固体受到外载荷、温度变化及边界约束变动等作用时,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固体变形的规律,掌握非线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深入了解结构的承载力问题,会用弹塑性理论对工程结构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准确地描述和计算,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有限元分析技术模块:有限元法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种有力的数值计算工具,在土木工程分析与设计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知识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础理论,了解有限元法的特点及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掌握梁、板、壳、三维实体和一些特殊单元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会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目前,各种专用的和通用的有限元软件已经使有限元方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土木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了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后,应能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AS等)计算分析实际的工程问题。

三、课程群教学研究

由于结构动力学、弹塑性性力学、有限元分析等课程内容的学习,涉及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许多先修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力学和数学基础知识,而目前的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此方面都较欠缺。因此,该课程群的教学要求应以面向实际应用制定教学计划,从原先以力学基础理论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强化其应用和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安排上,应针对各校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充分注意和本科阶段力学知识、数学知识相衔接,及时复习课程中涉及到的达朗伯原理、矩阵运算、Fourier变换、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等相关知识,并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加以精选,根据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工程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力学概念和理论实践能力,对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手算能力不做过高的要求,转而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计算并能对求解结果进行对错定性判断的能力,在实践中较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力学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老师讲解和同学讨论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讨论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可以将学生分成3~4人一组,每组设计不同的实际工程题目,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分工协作、集中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有理有据地完成项目,同时撰写科研报告,并通过分组答辩评定成绩。

四、课程群建设的预期效果

通过力学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以适应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培养目标为主导,进一步修订完善力学基础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较全面地掌握实际土木工程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典型方法,又会借助有限元分析技术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参考文献:

典型硕士论文篇12

当代世界一流大学,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和促进世界先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一个重点,欧洲工作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五年来,学校坚持“构建学校外事工作大格局,全面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的工作方针,全方位推进学科、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一批欧洲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1 基本现状

截至2011年,我校与近100所欧洲院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其中包括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约克大学、爱丁堡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法国巴黎十一大、巴黎高师、巴黎高科、瑞士苏黎世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乌普萨拉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

近年来,在校际层面每年选派约180名学生赴欧洲伙伴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接收约110名欧洲学生来我校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的交流。同时每年假期有约150名我校本科生赴欧洲伙伴学校参加短期班,接收约140名欧洲学生来我校进行多种形式的短期班交流。

2009年,我校参加了欧盟EMECW框架下由比利时根特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分别组织的Lisum、Tandem、Lot14师生交流项目,2010年和2011年又分别加入了隆德大学组织的EMEALot11师生交流项目。至今共派出49名我校师生参加欧盟项目,接收12名来自欧盟的师生来我校进行学习和研究。

2011年,我校探索建立一批海外办事处(联络点),在欧洲地区将办事处设在了人才密集、与我校有着长期友好关系的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在负责引智引才的同时开展对外宣传、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发展联络等工作。

2 学科建设情况

2.1 实施伙伴计划,推进深度合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启动了“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它是浙江大学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效而启动的战略性措施,依托“985工程”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学科等,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创新合作与交流方式,面向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确定若干个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合作。

我校信息学部、工学部、人文学部在欧洲找到了各自的合作伙伴:工学部与柏林工业大学结成合作伙伴,积极建立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和教师间的科研合作;信息学部计算机学院与波恩大学离散数学研究所的教授进行了互访讲学、共同举办了 “芯片设计中的数学”讲习班、合作出版了文献;另外,信息学部的光学工程研究所与瑞典皇家工学院、法国光学研究院、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结成合作伙伴,控制系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伊尔姆瑙工业大学、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结成合作伙伴;人文学部与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与抗战”学术会议,合作对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派教师到牛津进行进修。

通过实施“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增强了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探索了一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路子,同时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对接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群。

2.2 建立联合实验室,探索合作新模式

本着“创一流科研水平、培养一流人才”的宗旨,浙江大学和一些欧洲知名高校、研究所、公司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 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技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全面合作,共同探索研究合作的新模式,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促使双方的伙伴关系更加紧密。其中的典型“瑞典皇家工学院——浙江大学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10月。现有教授5人(瑞典方3人),副教授12人(瑞典方5人),博士后4人(瑞典方2人),联合培养博士生10余名,国际硕士班硕士生10余人。中瑞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促进双方在科研领域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展开多项合作,具体包括:成立联合研究小组,进行研究人员交流,联合发表研究成果;每年选择一部分浙大和瑞典皇家工学院(KTH)的优秀学生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开设国际光子学硕士课程,KTH和浙大共同负责科研与教育质量管理和控制。

2.3 实施联合培养,培育复合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多元化视角,我校与欧洲高校开展了若干联合培养项目,以此来加强学校与学校、学生之间的沟通,打造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全新教育模式。

2009年,我校管理学院与法国里昂商学院、美国百森商学共同创立了创业管理三校联培项目(Globa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GEP)。GEP项目是对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一次成功的探索,极大推动了浙大管理学院与国际著名商学院间的合作。

2011年,管理学院又法国里昂商学院签署了“中法创业创新学院”合作意向书,在此框架下,双方将在全球创业项目(Globa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 GEP)、世界创业论坛(World Entrepreneurship Forum, WEF)、奢侈品管理合作项目、酒店管理合作项目、IDEA项目(School of Innovation, Design, Entrepreneurship and Arts)、学生交流项目以及教师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

在文科领域,凭借浙江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双方多年的深入全面的合作关系,我校德语专业和柏林工大文化与技术专业促成了国际硕士双学位的合作。从2010年9月开始,外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每年将推选5名硕士生参加此双学位项目,在杭州和柏林两地学习,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学业后获得中国的德国语言文学硕士和德国的交际与语言硕士学位。

2.4 革新留学生培养,打造品牌项目

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不仅是中国大学国际化进程中责无旁贷的义务,同时留学学位生培养的水平与规模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综合竞争力地位与声誉的重要指标。浙江大学“中国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同类首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由浙江大学自主设置,只招收外国留学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