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化工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56

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化工论文篇1

2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种大背景使得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7]。为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毕业设计成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环节。借助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自己专业的对口企业。此外,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岗位的需求来提高个人能力,以增加就业成功率。显然,如何发挥好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效应,与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近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数据的解析,在全面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后,笔者发现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至关重要,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如下。

2.1毕业设计周期过短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规定,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于第7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当学生开始选题时,毕业设计环节正式启动。通常情况下,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为1个学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学年时,往往忙于两件事情,一是完成毕业设计,二是确定未来方向[8]。面对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大部分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都在大四伊始,即开始着手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职上,而忽视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对自己择业的重要性。据笔者了解,在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学生都早已开始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才在指导老师的催促下开始毕业设计的实验或设计工作。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大多会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然而,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毕业生,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周期明显过短。

2.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窄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规定,选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任务书,经教研室(系)讨论,教学院长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可选题目的数量应适当多于学生人数,选题分配实行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这样的规定致使现有毕业设计选题几乎全部是以指导老师设计命题为主。通常情况下,指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课题需要,提供几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供学生选择。致使目前的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模式创新

针对上述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及所在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做了如下探索。

3.1毕业设计周期应因人而异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就已经决定毕业后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将学生分为就业型毕业生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周期。(1)就业型毕业生从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本科生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为对对口企业认识不足或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途径主要为进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在学生第4学年时,就准许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这部分就业型学生,可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缩短其毕业设计周期,利用其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对口企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应聘成功率。此外,通过调整毕业设计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无法平衡实习与毕业设计而带来的就业困难或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保障应届毕业生学习、实习两不误,平稳度过学生、社会人的身份转换期。(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随着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的持续升温,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选择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产化工专业研究生阶段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较多,如林木生物质资源与化学品、生物质炼制与生物材料、林产精细化工等,为协助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尽早明确其考研研究方向,对于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本科毕业生,可准许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延长毕业设计周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研究课题和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选择考研导师及专业。此外,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老师积极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在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鼓励本科生以团队形式积极申报部级、北京市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表3中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增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进入第4学年后,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已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于这部分学生,无论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都可以将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凝练后列为其毕业设计的题目。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周期实际要比学校安排的长很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毕业设计周期应体现灵活性,因人而异。

3.2毕业设计选题应因材施教

毕业设计选题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与实验室任务,完成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选题。此外,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同时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以适当增加毕业设计选题模式。(1)就业型毕业生林产化工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除传统的教师先命题,师生再相互选择外,还可与就业型毕业生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9]。通过学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3方沟通,确定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毕业设计选题,增加新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如已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开始实习或成功应聘的学生,可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在与指导老师和企业沟通后,选择合适的某一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针对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可以让其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10]。指导老师可以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选取几个独立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培养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领域为例,指导老师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细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课题研究内容进行选题确认。作为指导老师,针对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完全可以让其参与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可通过召开师生研讨会的形式,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相关研究内容,指导老师负责具体把关,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考研学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选择外校读研,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还可以结合其未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来确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还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试成绩。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还需把握好选题的难易。针对就业型毕业生,应以培养其整体综合能力为主;而对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可以适当为其增加毕业设计选题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针对性,因材施教。

林产化工论文篇2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土壤肥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总经营面积134.8万hm2,有林地面积120.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69亿m3,年生产木材89.3万m3,作为国家重要商品材生产基地,以培育、经营森林资源、木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林特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随着天保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的深入实施,在木材和林产品需求与生态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僵化的形势下,在商品林区大力营造工业原料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林业产业化经营成为缓解森林采伐压力,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

一、绪言

吉林森工集团是中国国有林区开展森林集约经营试点最早的企业农业论文,相对于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2000年实施了用材林集约经营试点建设阶段,工业原料林建设是其中的一部分,分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和杨树中幼龄人工林改培为工业原料林两种方式;2003年-2006年集团实施了工业原料林试点建设阶段,该阶段阶段全部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1(柏广新,2009)。集团现有杨树工业原料林面积9114.5hm2(商品林区),蓄积53.5万m3,平均hm2蓄积58.7m3。其中:幼龄林面积428.5hm2,蓄积3.5万m3;中龄林面积796.8hm2,蓄积5.7万m3;近熟林面积1707.3hm2,蓄积17.0万m3;成熟林面积1979.2hm2,蓄积22.6万m3;过熟林面积266.1hm2,蓄积4.7万m3。应该特别指出,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位于各林业局商品林区内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环境因子适合树木生长和营建短周期杨树工业原料林,工业原料林建设在高产出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2(杨树速生丰产林考察组,2001)。

随着天然林的锐减与人工林建设的发展,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研究不断发。国外多用一般均衡模型与不同种类人工林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来计量其经济效益;国内主要集中于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国有林区由于思想观念、配套机制滞后,工业原料林建设地区规模有限,进而导致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计量处于初级阶段。王炳南3等(2008)对南方集体林区案树不同无性系树种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此文以案树不同性系树种分类通过计算成本、年利润等指标分析讨论人工林经济效益。柏广新4(2009)年运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结合其基层工作经验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不同森林成熟龄提出森林市场成熟理论,实证部分通过工业原料林生长仿真数据求轮伐期用四种方案对工业原料林分析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现状,在细化单位公顷工业原料林单位轮伐期内经营活动与深入林区调研获得试点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吉林森工集团国有林商品林区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效益模型,从多角度考虑其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模型

本文拟运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模型构建适合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核算的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法是用来研究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量经济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他先后发表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美国经济结构研究》阐述“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1973年Leontief由于从事“投入产出分析”获得第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下载。下文将结合投入-产出法总利润等于总产出扣除总投入的基本思想和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及发展现状对经济效益模型进行设定。

(一)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本文假设工业原料林过程中最求利润最大化原则,遵循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目标。为研究方便,假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且在第7年进行抚育伐农业论文,第15年主伐;工业原料林建设不考虑林地地租,即地租为零。

(1)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投入为I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建设投入,其中A表示期初投入,A1为整地费用,A2为苗木费用,A3为植苗费用;C表示期中投入,期中C1为补植费用,C2抚育费用,C3掰芽修枝费用,工业原料林在造林后第2年掰牙;C4包括预防病虫害、火灾、偷伐、盗伐在内发生的年例行管理费用且每年只进行一次病虫鼠防治,主伐前1年结束,C5施肥费用(包含肥料与施肥工费),Iij=Aij+Cij;

(2)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木材产出为Gij(G为目标林地蓄积X与相应出材率z乘积),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产量,且包括期初现有林采伐、抚育间伐、主伐、采伐剩余物四部分,其中G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产量,G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产量,G3表示主伐木材产量,G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产量,G= X·z ;

(3)设Kij为采伐生产成本,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采伐成本,S1为现有林采伐单位成本,S2为抚育间伐单位成本,S3为主伐单位成本,S4为剩余物采伐单位成本,此处主要是指木材从活立木到伐倒木过程中发生的采伐人工费用与从伐倒木到可销售的原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如伐后运输费、加工费、销售运输费、营销费用等项目Kij= Sij·Gij(i=1,2,3,4;j=1,2,3,…15);

(4)设木材销售收入为R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销售收入,P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价格,P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价格,P3表示主伐木材价格农业论文,P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价格,为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所有木材价格均为含税价,在计算过程中不再考虑木材税收问题,Rij=Pij·Gij(i=1,2,3,4;j=1,2,3,…15);

(5)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经营方案与1995-2005年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国家林业局2009年出台新的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为从原15%降为10%,若假设育林基金为Tj,Tj=0.1R

(6)设吉林森工集团总利润为V,总利润为总收入扣除生产销售成本、建设投入、育林基金;Vj为集团在第j年利润收益;

(7)设r为银行同期利率,资本增长以利率为r的速度增长,则n年后的资本价值为Vn与现值V0的关系为复利关系,Vn =V0(1+r)n ;

(8)设NPV为资本净现值,NPV为资本毛收入现值扣除支出现值5(KlempererW D,2003),表示投资者在一定收入、支出及贴现率r时对现阶段投资的一种衡量方式。

林产化工论文篇3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__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__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__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__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__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__生态特色,提高__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__-20__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__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__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__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二〇〇七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

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__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__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__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__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__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__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__

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__年)__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__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__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__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__科技论坛__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__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林产化工论文篇4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20*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林产化工论文篇5

一是参加好林业科技论坛。今年10月,市局组织召开岳阳市第六届林业科技论坛,我局通过林学会通知各会员,先后有22名会员撰写了林业论文参赛,其中,高工黄展鹏同志的《论平江县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的意见》与《平江幕阜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规律的探讨》分获一、二等奖,工程师胡满花等撰写的《平江县古树名木的现状及保护对策》入选论文集。通过参加好林业科技论坛,林学会成员充分体现了研究发展平江林业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县林业发展方向及林业科技方向指明了道路。

二是开展好岗位大练兵活动。今年4月,我局党委研究,在南江林业站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试点工作,主要是对林政、营林、林业财务及森林公检法等四线人员进行林业业务和政策法规考核。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10月,局党委通过下发文件,决定先在全县27个乡镇林业站开展此项活动,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全县林业站407名林业职工高度重视,一致认为,通过练兵活动,在林业业务的各方面能切实得到提高。

三是办好林业培训班。12月1日,局党委召开全县林业工作技术人员森林资源档案工作培训班,全林业系统38个场站的主管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及主管领导到均参加了培训,森林资源培训是我县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的一项硬件指标。目前,各单位均已确定了一名专职森林资源档案员,来加强资源建档,确保森林资源的有序使用。

通过全县38个基层林业单位的纵向发展,局林技推广站、林学会等8个林技股室(单位)的横向沟通,我县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已基本完善。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二、内抓外引,推进科技推广项目实施

年我们在内抓各项林业建设的同时,向上级继续争取了油茶低改、丰产林建设项目、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项目,主要推进了油茶丰产栽培、速生丰产林栽培、森林病虫害防治三项林业科技推广项目。

一是油茶丰产栽培。“巴陵籽”和“德字一号”油茶是我县油茶产业开发的优良品种,自1992年开始,我县采用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繁育苗木4056万株,先后被推广到江西、湖北等4省43个县市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696工程造林。今年,我县继续加强丰产选优栽培,先后在童市镇等地建立高产基地360亩,建立优良无性系苗圃11个,义务培训林农油茶嫁接技术6次,因此项致富的林农由去年的62户增加到78户,每户平均建有油茶嫁接地10亩左右,估计此举可直接提供优良无性系苗子,450万株,可造林500万苗,目前,童市林业站与局产业办积极帮他们找销路,局信息办还将其油茶苗信息免费到县局网站上。

年内,油茶产业科技推广方面我们还继续推进两项实事,一是推进与省林科院合作在童市镇建立的油茶良种试验园建设,历年共引进70多个优良无性系,设立98个对照,经过11年的观测,摸清了油茶全同胞、半同胞、无性系、不育系等的遗传性状、生长指标、产量,为油茶的高产、稳产探索出一条可行的产途径,该课题今年内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推进与省林科院、市林科所在时丰建立的基地建设,该基地是今年局为进行油茶优良品种区域试验及优良无性系推广而建立的,基地面积共200亩,省林科院大兴安岭在江西、贵州等地建立试验基地,通过观察油茶同一高产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从而选育出最适应本地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最终达到高产目的,目前,该试验基地已完成整地工作,计划年前完成造林。

二是速生丰产林栽培。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相持阶段”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我县被定为南林范围,上级指定我县为幕阜山区速生丰产林基地。一年来,我们利用工程及社会造林,通过在三阳上坪建立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先后繁育并提供优质杉苗100万株,马尾松切根苗80万根,桤木苗80万株,意杨扦插苗25万株,营造岳纸基地近5万亩,退耕还林及长防林工程4.6万苗,95%以上面积的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了部颁标准。

三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今年,我县通过多方争取,于5月份建立全省首家森林植物医院,此院在服务全县80万林农的同时,也可对全县57种病虫害对症防治,如今年7月,临长高速公路平江段18公里路侧绿化通道患发杨扇舟蛾,该院在确诊之后,冒着高温酷暑,用高压喷雾器,烟雾机对其进行了药物防治,一周后,绿化通道再现绿色,给高速公路带来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林产化工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B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04-02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深受党内同志喜欢的领导人。布哈林在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基础上,根据苏联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为改变苏联落后的经济局面做出重要贡献,该思想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直到今天,该思想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方法论启示。

一、平衡论思想提出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布哈林通过观察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过渡时期经济学》一文被认为是“辉煌的作品”,该书的“出色质量”也受到列宁的肯定,文章归纳出这一时期经济的规律和特点,提出著名的“平衡论”思想。

国际上局势趋于和平稳定,国内战事已结束,经济方面的问题成为苏联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喀琅施塔得叛乱后苏俄放弃余粮征集制,改行粮食税,实行新经济政策。苏俄告别革命战争模式进入社会建设模式开始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这就要求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布哈林运用“平衡论”思想指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在被列为苏共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教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对社会主义平衡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述,布哈林高度重视“平衡”,在他看来,只有社会平衡稳定才有可能发展经济,反过来,只有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平衡。

二、布哈林平衡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布哈林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的,没有绝对稳定或静止不动的状态,也正是这些运动着的物质构成了世界。在布哈林看来平衡就是:“某种体系如果不能自动的,即没有从外面加给他的能,改变本身的状态,人们就说他处于平衡的状态。”因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从平衡状态到平衡的破坏,再由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布哈林谈到:“迄至现在,我们主要探讨社会的构造、一定社会形式的构造。以后,我们首先将要谈谈一种‘构造’、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的过渡。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再次强调:社会平衡规律是动的平衡规律,它不仅不排斥,反而以对抗、矛盾、不适应、冲突、斗争为前提,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以剧变和革命的不可避免性为前提。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理论。”在这一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布哈林进一步形成了自己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独特思想,强调在进行任何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同时,必须要在社会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一)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后提出,当时俄国的经济成分有五种:“(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发展,首先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以此保证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928年苏联出现商品荒,正是因为之前过于重视工业,农业相对较弱,工农业比例不平衡造成的,于是布哈林指出:“为了使社会再生产和社会主义不断增长尽可能有利地(尽可能没有危机地)进行,从而达到对无产阶级尽可能有利的国内阶级的力量对比,必须力求把国民经济各种基本成分尽可能正确地结合起来(它们必须‘保持平衡’,安排得恰到好处,积极影响经济生活和阶级斗争的进程)。”

(二)工农业平衡发展

布哈林极其重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他认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是能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工业化的问题上,布哈林认为牺牲一个部类来发展另一部类,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表达过这种观点,只有工业和农业都得到发展,并且达到完满的结合,经济增长才能保持高速度。他认为,工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农业,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有经济能力购买农业产品,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这样一来,农民使用购买来的新的农用机器,农业获得更大发展,为工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原料和资金,进一步刺激工业继续发展,工农业的发展达到良性的循环。苏联人口中农民占较大比例,农业较占优势,正因为如此,工业要发展就应当使工业适应农民市场,并逐步掌握该市场。将农村作为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市场与原料产地,才能在掌握政治上的领导权后掌握经济的领导权。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西方各国结成联盟对苏联采取敌视态度,企图扼杀苏联的成长,苏联想向西方国家购买设备和技术遭到拒绝,同时西方国家也拒绝进口苏联的产品,这非常不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苏联本身的实际情况造就了苏联的农业地位,即全部经济的基础,是工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才能继续发展。布哈林认识到苏联这个特殊的国家,因其农民人口占多数,这样特殊的国情就决定了工业产品的市场就是农民经济,农民和农业是工业生产的主要消费者,苏联工业的发展就随农民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他明确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具体关系。如果把农村看作殖民地,看作剥削对象,短期来看是能得到一笔资金,但是从长远来讲民穷才尽后,农村市场缩小,最后只会是工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国家经济能否发展好,取决于农业这层地基的坚实程度。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应并重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不变资本的生产,从来不是为了不变资本本身而进行的,而只是因为那些生产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布哈林认为,不仅工农业之间要保持平衡,而且工业内部也要保持平衡,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平衡发展,是布哈林国民经济平衡理论一项重要的内容。于是苏共十五大提出“长期的高速度的发展,而不是就要在明年达到最高速度”这样的发展目标。这次决议指出,苏联不能一味地追求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还要重视轻工业的重要作用,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为民众生产生活消费品,另一方面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支持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积累决定着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规模,他坚决反对一味地发展重工业,这样只会使苏联经济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中从而导致苏联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按比例有计划地发展,这是布哈林劳动消耗规律的基本思想,最大限度地发展重工业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必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同时还要重视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因其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周期短,能较快收回成本,所以经济的平衡发展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存在这样的认知,社会主义就等同于计划经济,若搞市场经济就是背离社会主义,就是在推行资本主义。布哈林在《共产主义ABC》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接下来苏联制定政策的依据就是为全面发展生产力服务,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会引导到社会主义。因此在过渡时期,在当时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苏联要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搞商品生产,就需要同时借助计划和经济两种手段,利用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在《布哈林――人、政治家、学者》一文中指出:“劳动价值规律在这里(在社会主义下)也在贯彻,不过贯彻得比在资本主义下更多,因为同计划性结合在一起……”布哈林谈到,过去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消灭市场,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证明,我们还必须借助市场的作用走向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最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也逐步被消灭掉。

三、启示

尽管历史上有过争论和分歧,列宁始终给予布哈林以极高的评价,说布哈林是在最年轻的力量中杰出的力量。同时也指出了一些缺点和思想上的局限性,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布哈林的某些研究成果被列宁等吸收并继续深化。在当今的改革中,人们不难感到布哈林的某些思想和主张,布哈林加进人类文化遗产中的“新东西”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当下,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解决,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平衡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认为平衡是以生产力为中心的平衡,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另外布哈林主张平衡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现在这些问题在深化改革中是不能回避的,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处理,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6.

[2] 范玉传.布哈林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7.

[3]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

[4] 布哈林文选: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22.

[5] 布哈林文选: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3-422.

[6] 刘贵访.论社会生产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

[7]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7.

[8] 曾天雄.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研究:下[J].湘南学院学报,2007,(4).

林产化工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234-01

1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我们逐渐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需要付出的代价。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作为部级大型的生态保护政策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是同步协调的。我国从1998年开展范围广泛地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的试点工作,着手实施天然林的全部禁伐的保护政策,从而抑制国有林区资源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局面[1]。2008年中央决定继续以工程的方式支持天然林保护,由于对这一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项目取得的生态保护效果,和对我国现行的林业政策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较少,造成人们对它的继续实施存在诸多质疑。所以从政策的角度详细分析这个工程项目对中国林业政策的影响,以及找出影响的关键因素,可为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完善的理论支撑,也为中国林业政策的调整、补充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2 在理论方面对中国林业政策的影响

2.1 改变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的发展方向

天然林保护政策从1998年开始在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上游等地区开始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从这一政策出台的整个过程来看,不难发现,天然林保护工程从一个行业生态建设工程逐渐变成一个国家巨额和重点投资的项目,从一个部分地区试点的工程逐渐变为一个包括了中国大部分省份的项目,这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2]。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分析,我们总结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十年间,我国出台的林业政策日益趋向于以“生态建设和森林保护与人工种植”为主,并且逐渐成为了国家政策方面的生态保护白皮书。

2.2 改变了中国林业政策的指导思想

根据理论分析不难发现,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引起了中国林业政策指导思想的重大改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林业政策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跨越式林业发展理念的转变。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定了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对林业的机制和政策都做出了重要的调整[3]。因此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推动了中国林业的发展进程,促进了林业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

3 实践方面对中国林业政策产生的影响

3.1 宏观方面

以广义的林业政策为主体提出的相关政策:(1)森林权属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规定: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是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积极性,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条的规定使得森林产权有了法律的保障[4]。(2)造林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植树造林,加快扩大我国绿化面积,增加森林资源。目前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为扭转我国林业落后的局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3)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政策: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协调好商品林和生态管理之间的关系、公益林保护和经营之间的关系、时间森林效益的最大化。(4)森林和生态保护政策:这项政策运用系统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要管理理念,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林业实践,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运用市场的机制、政府的调控机制、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机制来不断优化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3.2 微观方面

主要以狭义的林业政策为主的相关政策:(1)森林采伐政策:主要是指从森林砍伐区获取木材的作业。这项政策是国家通过核算全国木材的消耗量和木材的生长量,根据森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量的政策。(2)森林加工政策:森林加工是指对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加工,目前我国对木材的加工多以天然林为主,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要逐渐向以人工林为主转变,有大规模单一化的模式向大规模多元化节约化的复合式发展模式转变,由一种资源和一个市场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3)森林培育政策:森林培育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植树造林增加绿化的主要手段,市林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现代化林业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

4 取得的成果对中国林业政策的影响

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森林储蓄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根据第七次全国资源清查报告,可以看到我国的天然林面积和天然林的储蓄量逐年上涨,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95亿hm2,森林储蓄量为 137.23亿m2,森林覆盖率为20.46%[5]。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各项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的林业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主要林木产区的人民收入也在逐年增长。所以天然林保护政策在林业产值和人均收入方面对林业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的实施,和对这一政策取得的成果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国林业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而且深远的影响。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政策的提出、试点、全面启动、一期结束,都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影响着林业政策,不仅是对林业政策内容的补充,更促进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林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保障,保证了林业政策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动态平衡,也为完善天然林保护的二期工程提供了更有利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伯周,邓志平.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2):21-25.

[2] 赵国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12):31-33.

林产化工论文篇8

 

皖南地区虽然森林面积、蓄积都不断增长,但在资源的消长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林分生长率小于采伐量,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一直徘徊不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就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谈谈皖南地区林业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一、皖南地区资源消长的动态分析

1、林业用地的减少有2个主要原因,一是林地与农田相接或小块穿插常被蚕食和挤占;二是林地经营不当,如采伐后不能更新或更新失败成为非林地。林业用地的增加也有2个因素, 一是原来的非林地用来营造林木,;二是原来农用地退耕还林或因外出打工的撂荒地用来造林。

2、疏林地有2种变化趋势:补植加密,加强抚育,进行改造,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成为幼龄林或中龄林;反之,原来的林分过度采伐或经营不当就会退化成疏林地。在有林地中,疏林地越少越好。

3、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是衡量森林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皖南地区林分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博士论文,现状。博士论文,现状。

4、林分林级的变化,在林分内部变换,如幼龄林的减少可以造成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增加。新造林越多,幼龄林就增加;采伐越多,成熟林就越少。如果能少采伐、多抚育,林级自然就会提高,整个林分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就会上升。因此,林分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采伐非常重要。

5、灌木林地地不断增加,说明原有林分在不断退化,这是由于人为采伐、择伐或乱砍滥伐造成的。而未成林地的增加,则表示造林和更新的失败。

二、皖南地区林业生产发展思路

(一)重视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不但增加了林地面积,也增加了林业用地面积,因为有些退耕还林地很长时间已作为农用地在经营,这样就弥补了皖南林业用地少的先天不足,给林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将可增加皖南地区森林覆盖率。

(二)搞好四旁绿化

皖南丘陵地区的四旁绿化大有可为,搞好四旁绿化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也能帮助农民快速致富。

(三)加强幼林抚育

搞好幼林抚育,加强管理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可提升为中龄林、近熟林,同时生态效益良好。

(四)调整林种结构

皖南地区林种结构很不合理,很难发挥森林维护生态、改良环境、保水保土的作用。营造防护林,就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五)保护天然林,多栽阔叶树

阔叶树主要是栎类、枫香、枫杨、杨树、楝树、檫树、楸树、桤木、木荷、刺槐、樟木、榆树等;针叶树主要是马尾松、黑松、火炬松、侧柏、杉木等。而天然林的组成,主要是阔叶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以及阔叶树和针叶树相比,具有抗病虫能力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保水保土,特别是保肥能力强等优点。阔叶树越多,森林生态越好。近些年林木种苗站一改过去大量进口国外松种子的做法,立足国内,面对本省,调进大批枫香、桤木、楸树、榆树、合欢、木荷、南酸枣、枫杨、樟树等阔叶树种,推广到各县,皖南地区阔叶树比重已成逐年递增之势。

(六)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从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绿化程度等方面看,皖南地区各地区林业资源和生产状况差异很大。博士论文,现状。丘陵区,主要是沿江的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滁州及合肥市等30多个县(市)。这一地区气候多变,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差,造林比较困难,此地应营造大量防护林,多栽阔叶树,多种速生树种,尽快改变面貌。因交通发达,城市集中,还可发展绿色食品,如发展一些香椿、栎类、果树,这一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2%,是3个片中最大的一块,不可忽略。其中的省城合肥被称为园林绿化城市,应向外扩张,提高绿化率。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化

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是以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前提的。林业产业化必须以林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和不断强化为目标,以生态环境效益保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生态效益的实现。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才有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竭择而渔。即使是商品林或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也必须从资源的可持续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视角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经营。

林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龙头企业的布局,还是资源基地的建设,都必须从区域林业可持续的角度做出科学安排。合理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区域间密切协作和互补,共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有其他产业部门或中介组织的参与,但这些部门或组织可能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短期利润最大化,或因为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而使得这些部门或组织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过程。这就要求林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上,提高林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自我积累的能力,以吸引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根据公平的原则,理顺利益分配机制,调整组织模式,使各活动主体都能在长期经营中满足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要实现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必须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走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高技术水平化、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引入,并发挥其对林业各产业活动的扩散、辐射和长入作用。

四、小结

根据专家研究测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并且均匀分布时,就基本上起到了保水保土、维护生态、改良环境的作用。按发展趋势,在未来2~3年内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可能的,但分布很不均匀,山区早已超过30%,所以要抓后进,促先进,不断改善林相,提高森林质量。

林业周期性长,政策一定要稳,历史的教训是每次政策失误都造成森林的破坏。经过消灭荒山绿化达标和林业二次创业后,荒山基本消灭,关键是抚育、管护,各级行政部门和林业部门绝不可放松这一点。博士论文,现状。

森林资源的各主要因素都是动态的,是相互转换的,林业生产中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过量采伐和更新跟不上采伐,以致林分质量低下,三大效益不佳。限额采伐是国家早有规定的,但皖南计划外采伐现象普遍存在,这是森林的又一大敌。

参考文献

[1]赵鸣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对策[J]财政研究,2000,(10).

[2]夏自谦,滕秀玲.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林产化工论文篇9

 

皖南地区虽然森林面积、蓄积都不断增长,但在资源的消长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林分生长率小于采伐量,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一直徘徊不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就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谈谈皖南地区林业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一、皖南地区资源消长的动态分析

1、林业用地的减少有2个主要原因,一是林地与农田相接或小块穿插常被蚕食和挤占;二是林地经营不当,如采伐后不能更新或更新失败成为非林地。林业用地的增加也有2个因素, 一是原来的非林地用来营造林木,;二是原来农用地退耕还林或因外出打工的撂荒地用来造林。

2、疏林地有2种变化趋势:补植加密,加强抚育,进行改造,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成为幼龄林或中龄林;反之,原来的林分过度采伐或经营不当就会退化成疏林地。在有林地中,疏林地越少越好。

3、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是衡量森林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皖南地区林分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博士论文,现状。博士论文,现状。

4、林分林级的变化,在林分内部变换,如幼龄林的减少可以造成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增加。新造林越多,幼龄林就增加;采伐越多,成熟林就越少。如果能少采伐、多抚育,林级自然就会提高,整个林分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就会上升。因此,林分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采伐非常重要。

5、灌木林地地不断增加,说明原有林分在不断退化,这是由于人为采伐、择伐或乱砍滥伐造成的。而未成林地的增加,则表示造林和更新的失败。

二、皖南地区林业生产发展思路

(一)重视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不但增加了林地面积,也增加了林业用地面积,因为有些退耕还林地很长时间已作为农用地在经营,这样就弥补了皖南林业用地少的先天不足,给林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将可增加皖南地区森林覆盖率。

(二)搞好四旁绿化

皖南丘陵地区的四旁绿化大有可为,搞好四旁绿化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也能帮助农民快速致富。

(三)加强幼林抚育

搞好幼林抚育,加强管理改造,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郁闭度,增加蓄积量,可提升为中龄林、近熟林,同时生态效益良好。

(四)调整林种结构

皖南地区林种结构很不合理,很难发挥森林维护生态、改良环境、保水保土的作用。营造防护林,就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五)保护天然林,多栽阔叶树

阔叶树主要是栎类、枫香、枫杨、杨树、楝树、檫树、楸树、桤木、木荷、刺槐、樟木、榆树等;针叶树主要是马尾松、黑松、火炬松、侧柏、杉木等。而天然林的组成,主要是阔叶树。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以及阔叶树和针叶树相比,具有抗病虫能力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保水保土,特别是保肥能力强等优点。阔叶树越多,森林生态越好。近些年林木种苗站一改过去大量进口国外松种子的做法,立足国内,面对本省,调进大批枫香、桤木、楸树、榆树、合欢、木荷、南酸枣、枫杨、樟树等阔叶树种,推广到各县,皖南地区阔叶树比重已成逐年递增之势。

(六)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从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绿化程度等方面看,皖南地区各地区林业资源和生产状况差异很大。博士论文,现状。丘陵区,主要是沿江的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滁州及合肥市等30多个县(市)。这一地区气候多变,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差,造林比较困难,此地应营造大量防护林,多栽阔叶树,多种速生树种,尽快改变面貌。因交通发达,城市集中,还可发展绿色食品,如发展一些香椿、栎类、果树,这一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2%,是3个片中最大的一块,不可忽略。其中的省城合肥被称为园林绿化城市,应向外扩张,提高绿化率。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林业产业化

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是以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前提的。林业产业化必须以林业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和不断强化为目标,以生态环境效益保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生态效益的实现。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才有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也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杀鸡取卵、竭择而渔。即使是商品林或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也必须从资源的可持续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视角进行合理利用,以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经营。

林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龙头企业的布局,还是资源基地的建设,都必须从区域林业可持续的角度做出科学安排。合理区域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区域间密切协作和互补,共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有其他产业部门或中介组织的参与,但这些部门或组织可能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短期利润最大化,或因为林业产业化经营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而使得这些部门或组织无法进入产业化经营过程。这就要求林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将立足点放在林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上,提高林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自我积累的能力,以吸引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根据公平的原则,理顺利益分配机制,调整组织模式,使各活动主体都能在长期经营中满足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博士论文,现状。

林业产业化要实现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必须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相结合,走加工产品高科技含量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高技术水平化、生产经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引入,并发挥其对林业各产业活动的扩散、辐射和长入作用。

四、小结

根据专家研究测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并且均匀分布时,就基本上起到了保水保土、维护生态、改良环境的作用。按发展趋势,在未来2~3年内使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可能的,但分布很不均匀,山区早已超过30%,所以要抓后进,促先进,不断改善林相,提高森林质量。

林业周期性长,政策一定要稳,历史的教训是每次政策失误都造成森林的破坏。经过消灭荒山绿化达标和林业二次创业后,荒山基本消灭,关键是抚育、管护,各级行政部门和林业部门绝不可放松这一点。博士论文,现状。

森林资源的各主要因素都是动态的,是相互转换的,林业生产中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过量采伐和更新跟不上采伐,以致林分质量低下,三大效益不佳。限额采伐是国家早有规定的,但皖南计划外采伐现象普遍存在,这是森林的又一大敌。

参考文献

[1]赵鸣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对策[J]财政研究,2000,(10).

[2]夏自谦,滕秀玲.世界森林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林产化工论文篇10

吉林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初。解放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吉林工业以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为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生产力低下;解放后,国家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建设,吉林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在这样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众多反映吉林工业发展脉络的T业历史见证——工业遗产。所谓工业遗产就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价值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TICCIH,2003)。工业遗产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单霁翔,2007)。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面前,吉林的主要工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城市转型问题,如何保护、转化工业遗产,发展吉林工业遗产旅游,成为吉林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分析吉林工业遗产旅游现状,探讨吉林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一、吉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现状

吉林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省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2005年1月,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吉林丰满发电厂等8家工业企业被列入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名单。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345家工业企业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王丽君,2008),其中吉林省共有13家。吉林省对这些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予以关注,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旅游开发。例如,丰满水电厂和长春一汽建立了博物馆;通化百年老厂大泉源酒业作为吉林省唯一拥有“双遗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誉的企业,现已开发成为著名的工业旅游景点;长春皓月集团、吉林化纤有限公司等也陆续开展了工业旅游。尽管如此,想要实现工业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二、吉林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及其旅游价值

(一)吉林工业遗产的结构和分布

吉林工业遗产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全省工业发展的脉络,对全省现实和潜在工业遗产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时空角度全面掌握工业遗产的全貌。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发现,吉林省工业遗产可分为26个基本行业类型(详见表一1)。吉林拥有工业遗产和潜在工业遗产共2353处,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从工业类型看,食品饮料和烟草工业、机械工业和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三类工业遗产在全省工业遗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5.0%、12.2%和lO.g%,位居前三,而化学纤维工业、军工转民用企业等数量稀少;从地域分布看,吉林、四平、长春三市数量居多,分别占全省工业遗产数的22.7%、16.6%和15.1%,而白山、松原等市相对较少。

(二)吉林工业遗产基本特征

吉林省近现代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大,从大到精的一个过程,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重工业要省,其工业遗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门类繁多,重工业遗产比重大。国家对吉林省工业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钢铁、化工、石油、铁合金、碳素制品、铁路客车、电力等基础行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机械、化学、食品、饮料、纺织、建材、电力、冶金、造纸、医药、煤炭、木材、石油等都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行业,其中重工业比例较大。

2,工业遗产与外国资本密切相关。吉林省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外国的资本密切相关。最先的是沙俄,攫取中东铁路修筑权,然后是甲午中日战争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外国势力尤其是日本在东北设厂不受限,疯狂掠夺吉林省的各种资源,供给其在华战争军需。

3.从空间上看,工业遗产分布区域不平衡。从空间地域上看,吉林的工业发展与近代交通特别是铁路的修建密不可分。工业地多集中在吉林、长春、四平等铁路沿线城市,吉林、长春、四平三市的潜在工业遗产总数占吉林省总工业遗产数的比例高达54.4%,而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和山区工业遗产则相对较少。

4.从时间上看,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的工业遗产为主。对吉林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潜在的工业遗产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一2所示(俞孔坚,2006)。吉林省现存及潜在的工业遗产主要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数量比例高达92.86%。新中国成立前,吉林近代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严重阻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另一是没有一个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的政府。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企业以及手工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兴建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基础,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吉林省工业的大发展。

(三)吉林工业遗产旅游价值

1.见证吉林工业的发展。自1881年吉林机器局的创办,吉林近代工业开始。吉林省工业遭到外国势力侵扰,饱受国内战争和阶级矛盾的摧残,经历了100多年时代变迁,保存下来的“工业遗产”就如电影胶片一样记录下了这弥足珍贵的记忆,将会向世人展示吉林工业最真实的发展足迹。

2.提高吉林知名度。作为特殊的旅游产品,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会带动工业遗产的其他价值,如教育价值、景观价值、科研价值等,并且会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此同时,会使“吉林”这个名字为游客所铭记于心。

3.创造就业岗位和机会。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创造就业的门槛比较低,提供就业机会的数量多,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繁荣和进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骆高远,2008)。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里,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世界,我国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需,吉林省应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既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又能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号召。

三、吉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工业遗产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是有效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制度基础和首要条件,尤其是在工业遗产渐渐兴起的今天,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尤其需要法律的保护和制约(陶伟、岑倩华,2004)。各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大力推进依法治理、依法执政,制定更完善、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并不断完善法制和工作机制,以促进吉林省工业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有效的利用。

(二)强化工业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吉林工业遗产资源非常丰富,但除了吉林、长春两市相对集中,其他城市分布比较零散,给保护与利用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全力配合,尽量把所有的工业遗产和潜在工业遗产基本情况集中收录起来,以便于以后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统一管理,并且要严厉打击毁坏工业遗产的行为。

(三)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会涉及到一定的历史因素、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它们与工业相关,不像某些遗产直接保护起来建造一个博物馆就可以为人欣赏学习,它们需要很高的技术方法才能够充分有效地保护与利用(郑向敏、麦继强,2007)。目前,相关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有城市更新理论、文化景观理论、历史保护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吉林工业遗产特点,创造出适合吉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技术方法。

(四)开发特有的复合型工业旅游产品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资源,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应针对吉林特有的工业遗产资源,开发特有的复合型工业旅游产品。一方面,要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除满足游客参观游览的基本需求外,还应该利用设施设备和场地建立能满足游客娱乐和购物需求的场所。另一方面,注重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点、线、面结合。在注重单个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应注重吉林省内城市间工业旅游资源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工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五)培养一支精干的工业遗产讲解员队伍

林产化工论文篇11

Abstract: timber inspection is directly affec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forestry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link. One thousand party hundred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of timber inspection is indirect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imber inspection work,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that timber inspection personne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ense of mission beyond, still can use to improve the theory of forestry timber inspe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Key word: forestry theory timber inspection organic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7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质量是在当前的新时期,在我国森林资源逐渐贫乏的现实条件下。能够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木材检验人员都是沿袭着过去的工作作风和木材检验观念。认为木材检验人员只是单纯的查数和记账的工作。如何最大化利用森林资源与他们毫不相干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木材检验工作如此重大的意义。显然,这样的观点是腐朽的过时的观点,要适应当前林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不断的利用先进的科技和先进的理论推进木材的检验工作。

1、与木材检验工作相关的林学理论

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等。通过运用这几大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对林学基础理论的运用,使得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不断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直至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每一项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运用林学理论和木材检验的有机结合,使木材检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有理论的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

2、如何通过掌握林学理论,提高木材检验水平

2.1运用测树学造材理论,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讲授如何合理的设计造材计划,才能使收益最大化。测树学造材理论的基础来支撑,就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业务水平,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才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根木材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造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造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上和产值上的降低。具体表现是坏材带走好材,长材造成短材,优材造成劣材,致使木材本身的质量人为的下降,不仅浪费森林资源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林学理论中的测树学造材理论,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木材检验人员就可以充分运用林学理论合理设计造材计划,合理造材,做到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

2.2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本来是林学科研的内容,而对于本材检验人员来说,掌握了这一林学理论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就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对伐倒后的原条进行具体的树干解析,再根据林分材种的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可以优先设计,选造价值较高的珍贵材种。再以此类推,设计的顺序是: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

2.3运用森林计测学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的误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木材的计测方式,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在具体的检尺工作中,往往并不太注意计测方法和计测误差。有了森林计测学理论的指导,不但可以提高木材检验的水平,还可以运用森林计测学的理论,让造成设计中的误差降到最低,检尺的误差也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5运用林分生长模型理论,剖析节子合理造材

林分生长模型理论是林学理论当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它关于节子生长的部分和木材检验工作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学好了林分生长模型理论,是提高木材检验人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节子是最木材重要的缺陷之一,也是现代术材检验技术中的重点。节子本身破坏了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结子不仅影响木材的美观也影响木材的加工品种。更重要的是结子降低了木材的此部分强度,影响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需要承重结构的木材所使用的地方,结子就成了最大的隐患。节子对木材影响利用的判定有以下几点,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结子尺寸大小、结子密集程度和木材的用途来判定。传统的木材检验都是检验人员去检验节子。没有人会去探究节子的生长规律和材质。现代的木材检验技术对木材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林分生长模型理论,可以探究木材中结子对木材的使用影响,充分利用这一理论,具体结合木材的用途,合理造才,就可以让结子对木材的影响降到最低,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现代的木材检验工作,对木材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多的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提高企业的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给木材检验人员一个学习的机会,木材检验人员也自主的学习林学理论,是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断提高木材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是使有限的木材能拥有最大的经济价值的基础,同时也是为我们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宫凤林.浅析木材检验对禾材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1.

[2]朱建伟,谭民.木材检验工作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

2002,8.

[3]赵宗辉,齐忠民.对如何强化木材检验管理的几点建议[J].林区教学,2006, 5.

[4]悸强,王晓莉.强化木材检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4,32.

林产化工论文篇12

1 与木材检验工作相关的林学理论

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等。通过运用这几大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对林学基础理论的运用,使得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不断提高。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直至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每一项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运用林学理论和木材检验的有机结合,使木材检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有理论的支持,可以有效的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

2 如何通过掌握林学理论,提高木材检验水平

2.1 运用测树学造材理论,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讲授如何合理的设计造材计划,才能使收益最大化。测树学造材理论的基础来支撑,就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业务水平,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才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根木材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造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造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上和产值上的降低。具体表现是坏材带走好材,长材造成短材,优材造成劣材,致使木材本身的质量人为的下降,不仅浪费森林资源也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林学理论中的测树学造材理论,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木材检验人员就可以充分运用林学理论合理设计造材计划,合理造材,做到物尽其用的最大经济效益。

2.2 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本来是林学科研的内容,而对于本材检验人员来说,掌握了这一林学理论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就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运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对伐倒后的原条进行具体的树干解析,再根据林分材种的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可以优先设计,选造价值较高的珍贵材种。再以此类推,设计的顺序是: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

2.3 运用森林计测学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的误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木材的计测方式,都是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在具体的检尺工作中,往往并不太注意计测方法和计测误差。有了森林计测学理论的指导,不但可以提高木材检验的水平,还可以运用森林计测学的理论,让造成设计中的误差降到最低,检尺的误差也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要做好木材检验工作,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结合当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木材检验人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木材检验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依据进行完整的检验体系,增加木材的利用效率,提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平稳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森工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建伟,谭民.木材检验工作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