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3 10:03:24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1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2

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动力。动力是否充沛,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当前很多企业仅注重于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配置上也应实现一定的创新。企业应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种任务,也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事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百年大计和长远发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文化建设的动力配置上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满足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应源于自身需要,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异化为一种工作任务、政治任务。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一项事业,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企业发展。第二,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文化建设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文化支持是不行的。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文化软实力也将寸步难行。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高屋建瓴,从百年大计出发,自觉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性,并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举措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上也应有所创新。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和规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不应照搬照套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但是可以适当吸收它们的长处。更为重要的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构建符合自身需要、行业规律和企业特点的特质文化。笔者建议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重构建如下几种文化:第一,安全文化。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安全之弦应时时紧绷。建筑施工企业尤其需要做到施工安全,施工安全关系到产品质量、职工生命以及企业品牌。建筑施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第一项文化要素来抓。安全文化的构建既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遵守,也是对企业、职工和客户的负责。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做到安全规章制度详细制定,安全风险预先防范,安全措施步步到位,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企业每一位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的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引导每一个人自觉服务于企业的安全规划,杜绝任何一处安全隐患。第二,责任文化。企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构建良好的责任文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引导职工树立责任意识。具体来说,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政府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以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责任的承担要求企业不能仅仅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需要在积极承担责任的基础上营利。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更能够得到客户和社会的青睐,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纲和规范,在企业内部倡导责任意识,并以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落实,作为职工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责任文化的全面构建。第三,人本文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还应构建人本文化。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的时代特征,也是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建筑施工企业的业绩和品牌是无数职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他们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青春。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每一名职工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或工具。人本文化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做到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以职工的满意为本、以职工的利益为本、以职工的发展为本,企业和职工之间不仅仅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是相互扶持、相互发展的关系。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认识到人本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构建人本文化,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够感受到企业的人本氛围。人本文化的构建还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企业将从中受益。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不但在理念上需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在行动上积极创新。

作者:王利刚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3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界定和作用

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界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培训、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改进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被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规章制度与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和奋斗的安全目标、安全进取精神;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与条件、安全生产的企业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因素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生产务实作用和文明生产的战略意义.归根结底,它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员工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有认识的导向作用、行为的规范作用,使员工懂得“以人为本”要从我做起,能够使其加深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的自觉性和安全的动力作用以及安全知识的传播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运转状况及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又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

2.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而设置的各种物质要素(施工作业环境和设施、设备、工具、原料、工艺、仪器、仪表、防护用品和用具等)的总和.安全物质文化以实物形式显现出来,既看得见,又摸得着,可以称它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中的硬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机、物、环系统安全本质化.这是人类长期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在施工中的安全和卫生的需要,同时又直接反映了企业经济水平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所以安全物质文化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高低的客观价值尺度.

2.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协调生产中各方面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规定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防范措施、安全宣教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及组织机构、遵章守纪的奖惩条例等.为了更高效地、更安全地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用一定的规范来约束人的各种行为.安全制度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护机制,是企业安全观念文化的物化体现和结果,是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遗传、优化的实用安全文化的体现.

2.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现在工业化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调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须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

2.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是指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被企业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并指导和支配他们的行为的安全思想意识.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理想、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取向、安全哲学、安全心理和安全习惯等诸多方面的观念形态.企业安全观念相对于各种安全设施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时时处处地通过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教育工作表现出来,可以称为“安全文化中的软文化”.

3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建构安全文化

3.1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装置的安全生产.能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热情和责任.并有利于在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控制事故损失到最低限度.施工企业依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创造良好的施工场所环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应整齐、安全.第二、控制噪音.应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第三、有效控制粉尘.平时派专人在场地和道路上洒水,防止粉尘随风飘扬,同时现场的绿化植物应派专人定期洒水.第四、应努力创造采光充足、照明适度、温度和湿度舒适、通风效果好的施工作业场所,改善现场卫生.第五、工程标牌应配备齐全.主要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管理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第六、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其高度不得低于1.8 m,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墙稳固、整齐、美观;围墙外部应做简易装饰,色彩与周围环境协调.

3.2提高设备本质化的安全程度

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是企业安全文化在物质方面的重要体现.本质安全是指生产设备、工艺过程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不是靠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施,而是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在产生故障或误操作的情况下,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尤其是那些危险岗位和人的能力难以适应和控制的场所.因此,提高本质安全是保障安全的根本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4

二、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文化的内涵

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企业文化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要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企业存在着好多误区。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或者企业制定的制度,或者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认识其实都是片面的,企业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是客观存在的。如上面所讲的,企业员工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合作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还包括员工的三观、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建筑业是我国一个由来已久的行业,其企业文化是带有建筑施工特点的,建筑行业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一项工程,它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等等,这些都形成了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它是建筑施工企业一笔无形的财富。

三、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文化的构建措施

1.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则是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保证。现代的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员工光有专业技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要高,体现在全体员工朝着一个奋斗目标,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的状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另外,企业员工的素质还体现在全体员工能够时刻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及企业的形象,遵守企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员工的素质对构建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立和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

企业向社会展示的良好形象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直接展示给社会的,能够被客户直接感知,对企业的效益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好的建筑项目展示给别人看,得到社会的认可,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同时在企业内部也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与企业共同进步。建立和维护企业良好的形象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构建优秀的文化呢?需要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用途,比如采用简单的广告手段:树立广告牌,或者搭建横幅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美好的一面展示给社会,这是一种简单、成本低、见效显著的将企业形象向社会展示的方法。从中社会对企业的目标、方向、责任都有直观的感知,对企业的形象予以肯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3.形成企业特有的个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脱颖而出,是否具备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的个性就在于需要有自主创新精神。体现在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探索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另外帮助企业的员工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互帮互助的精神,在获得企业的利益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以保护建筑、保护环境为企业的首要目标,便可形成其独特的个性,促进建筑施工行业企业文化的形成。

4.正确地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构建的第一步和基础就是正确的理解企业文化,然后指导企业的实际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哲学思想。可见企业文化理论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企业要关心员工,不仅关心其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其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问题,增强员工之间的团结,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5.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责任感是员工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员工成功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责任感是员工素质的一方面,企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所以企业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在聘用人才方面也要着重选用有责任感的员工。另外,企业还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以企业为家,时刻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和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利益,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文明施工。

这是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而言的。文明施工对其来说是将企业的形象展现给社会的途径,是构建企业优秀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明施工要求员工按照国家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构建。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变化积累形成、体现本企业鲜明风格个性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整体形象、整体发展水平、整体工作特色、企业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其企业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一面:

    1.施工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必然是跨地区与跨文化的,必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从业人员很大部分来自农村,员工素质较差,这为企业文化的深入推广带来了难度,同时施工现场的分散性大、流动性强,劳动条件艰苦,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3.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加之其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各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大量隐蔽工程除了有限度的检查外,主要还是靠施工人员的负责和自觉。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约束,要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日益规模化与复杂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建筑企业应当顺应潮流,加快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2. 确立符合实际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前提。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把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企业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具体内容应涵盖以下: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精心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并为整个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在企业运作中作为“无形的手”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

    2)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与评价,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吸纳、招收优秀人才,亦可激励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以人为本:建筑施工企业队伍分散、项目点多、作业面广、施工战线长、人员流动大、管理跨度大。在作业上,工程工期紧,交叉作业多,各工序繁琐,管理难度大。在工作中,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多,危险系数高。在生活上,职工远离家人和基地,长年在外频繁流动,夏顶烈日,冬冒严寒,生活单调。他们最需要理解、尊重、关爱。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关怀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职工通过愉快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双赢的目标。

    4)工地文化:工地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开展工地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开展“青年突击手”、“技术岗位能手”竞赛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创建文明工地和“安康杯”竞赛活动,突出安全文化,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同时将企业精神、宣传口号等具有企业特色的标语图牌悬挂张贴。建筑企业只有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心中。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tatus gradually increased, thus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aid certain foundation.

Key word s: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持国有施工企业持久的竞争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应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对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外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设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文化,要从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职工素质,把职工的积极性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结合,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竞争理念,从而达到内增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企业整体价值观的确立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一书中,强调企业组织的价值观念问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因此,企业应有意识地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统一企业职工的思想,使人们朝同一方向努力,推动企业前进。建筑施工企业在长期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如“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历实百年基础,铸就千载丰碑”、“企兴我荣、企盛我欣”等等,这些已成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凝聚了巨大的群体合力和规范力。对于这些能激励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我们仍应继续坚持。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职工个性的张扬,打破传统理念的框框,建立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富有鲜明特色的国有施工企业价值观,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确保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主导位置,到头重要。因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文化价值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充分尊重个人价值观的实现。

――要从制度上对职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企业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职工的基本权利,是激励职工的必要前提,企业的职工激励机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职工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要努力使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协调一致起来,使企业成为职工心目中真正认同的利益共同体。

――要从管理上对职工的心理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对职工的激励过程,就是不断满足职工个人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做好企业职工激励工作,更要深入地研究职工的心理需求,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在设计职工激励方式时,如在确认考核指标、工作定额时应充分考虑职工的自信心、自爱心,在设计精神鼓励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职工的期望值、荣誉感等等。

――要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调动职工的创造力。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平台,使职工之间没有观念、资历、权力、等级、背景等方面的障碍而能实现自由交流,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使企业成为职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追求的广阔舞台。

企业文化建设要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树立学习创新的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把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塑造企业形象结合起来,既注重精神层面的工作,又强调外观形象的塑造,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学习创新。

必须时刻注重学以致用、学而创新。要实施有效的学习培训计划。强化职工素质和再学习,推动企业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经验,创造新思维,掌握竞争本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7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只有与企业管理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企业管理的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建设,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双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安全理念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安全设备文化建设、安全素质文化建设、安全环境文化建设。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曾在较长的时间内由于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段时间内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经济损失严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在安全生产的实际上作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要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既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更有赖于提高全民的安全素?|,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奖惩系统等有效途径,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安全生产服务、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施工项目的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企业和安全机构的事情,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和机构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就不会有活力,也很难出现良好的管理效果。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同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涉及到项目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施工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当建设过程参与各方都关注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并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后,建筑工程发生伤害事故的代价就会降低,施工安全生产目标也能得以更顺利的实现。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一)认识和排除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

要求企业所有员工清楚认识施工中的危险源,项目部应组织至少一次有关重大危险源方面内容的集中学习,提高各层管理人员对重大危险源的认识程度,强调对危险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要的情况下要签订责任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按事故类型划分:以“五大伤害”为主,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土方坍塌。这五类是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类型,也是最常见的重大危险源。其它重大危险源还有有限空间作业、火灾、爆炸、中毒等。按事故发生的部位划分:脚手架、深基坑、超高跨模板支撑、起重机械装拆工程、临时用电、临边洞口、高空悬挂作业、人工挖孔桩等。

(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重大工程施工之前,项目部应对施工措施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验收,方案编制相关人员参加,验收后形成记录。在重人危险源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巡同检查工作,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入安全管理台帐。

明确规定检查与被检查双方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员根据“事故易发点检查表”所列项目,深入施工现场进行逐项检查,如符合安全标准则在表上画“√”,如画“√”点出现问题,由安全员负主要责任;如不符合安全规定则画“×”,并立即通知施工方,作业负责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改,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要由项目班子进行处罚,出了问题由被检查者承担责任。如发现设计、设备、作业条件等客观方面的问题,要及时报告给主管人员,同时提出改进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尽早改正。如职工违章操作,则要令其立即改正,严重的要责令停工整顿。另外专职安全员要检查和指导外施队伍专兼职安全员的工作情况。

(三)确保法律赋予农民工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在我国《建筑法》、《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文件中都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权利做出了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业人员能够真正履行权利并不太现实。如《建筑法》中规定“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然而,现在施工现场从事劳务作业的90%是农民工,他们在与承包商或包工头的经济关系中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也就是说让他们来“批评”承包商是不现实的,没出事故之前要“检举或控告”则更不可能。除非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承包商不履行理赔责任或理赔不合理的情况下,受害者家属才会通过上访等途径向各有关部门反映。但是,随着政府主管部门对安全事故处罚力度的加大和管理的加强,施工企业会尽量瞒报事故的发生,“私了”的情况人量存在,受害者一般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也就不再追究企业责任了,因为有时通过正常途径解决可能还没有“私了”得到的补偿多,这样也同时助长了施工企业即使出了事也能“拿钱了事”的思想认识,群众监督与政府制裁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8

引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的提出,为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1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至今,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约有六十多部,论文分布在十几种管理学和心理学期刊中,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九十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 2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根据对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2)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3)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 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落后,防护设施不全:如人工挖孔桩工程极易造成坍塌、中毒事故,模板大支撑体系、竹木脚手架等受材质影响可靠性低,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应严格限制使用或予以淘汰。

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虽然安全资料不是产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安全管理的水平,是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途径。严格把住安全资料管理这一关,就能够大大的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安全资料收集整理中假资料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资料收集人代签字。检查资料时会发现,上面的“检查情况”栏中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到底怎么样才“满足要求”,填报人不得而知。安全资料还容易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等现象。

4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

5 结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认识安全的本质,从文化的角度来全面审视企业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safety as the theme, with all the members as the main body, to safety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to the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as the characteristic, is for all members to safety education, to enhance safety consciousness in a way, it to all members of the ideas, ways of thinking, moral quality, work skills, life style and behavior habit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influence. Th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talk about their view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

1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1 建筑施工作业特点决定了安全文化的建设必要性。建筑施工作业与其他生产作业比较,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点:①施工工程的复杂性,一个单位工程往往由若干个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组成;②施工管理的综合性,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系统的管理和控制;③施工环境的差劣性,多为露天、高处、深坑作业;④作业方式的艰苦性,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作业;⑤员工安全的危险性,一时一事一丝疏忽,就可能发生大事故。正是由于施工作业的存在不安全因素,更加凸现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2 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构建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势,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1.3 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施工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施工企业特色的安全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施工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施工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施工现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1.4 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弥补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

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而言,安全文化注重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管理目标。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1 精神文化。安全文化首先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也可称为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施工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施工企业精神。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在施工企业成员的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冲破各种不良影响的桎梏,把自己的事业与国民经济的繁荣、建筑业的振兴结合起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促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物质文化。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利用物质条件,为施工企业所有人员创造有利于调动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在这些物质条件的建设与管理中必须体现安全的要求。

2.3 管理文化。包含以下三种文化:①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管理方法,规范、约束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施工企业的奋斗目标。②目标文化。目标文化对外宣示了施工企业对外作出的承诺,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对内则产生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使施工企业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为之奋斗。③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它促进施工企业成员积极地参与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把理想、信念、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实现施工企业的安全目标而努力。

3 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措施

3.1 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与时俱进。安全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和施工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

3.2 以良好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施工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有利,谁违反安全行为规范谁受罚”的管理环境,持之以恒,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则职工整体的安全修养必将大大提高。

3.3 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施工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施工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融合进安全文化的内容。

3.4 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直接领导,充分发挥施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由施工企业法人代表挂帅,并由党、政、工、团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该领导班子负责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施工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并要做好宣传动员、督促检查、总结评价等各项工作。

3.5 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知识与技能。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

3.6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善于总结,不断地积累经验,经过长期的培育、反复的强化,以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以此形成巨大的感染力。

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步骤和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1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147-02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维持企业生存乃至繁荣的精神财富。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是无法立于不败之地的。因此,建筑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有以下七个途径。

一、提炼和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建筑施工企业要分析企业发展进程的实际状况,根据管理的重点需要,提炼和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现在,大多数建筑企业确立了自己的企业口号、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等多种文化元素。但是,作为要处于同行领先地位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打造建筑精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更需要在具体的微观的工作过程中,运用企业宗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竞赛能力、效果反馈等具体相关标准,来检验和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找出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深入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更真实、更具生命力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内涵往往可以演绎出说服力很强的感性材料,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又升华为大多数职工很容易理解和实行的企业文化原理。

二、根据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类型

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涉及人和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根据工作特点和阶段,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类型。如涉及经营策划,如何获取招标信息,怎样才能中标,需要有社会和行业内的相关信息来源和沟通文化。从事施工工作必须强调专业精神,讲究思维缜密,深思熟虑,志向远大。经营公关,参与者必须目标明确,意志坚定,锲而不舍,进取心强,具备强势心理文化;施工现场尤其需要过程控制文化,注重操作程序和细节,按部就班,谨慎周到,情绪稳定;有的情况下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的人际文化,还有道德文化、服务文化……这些都统一于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

三、“信誉至上”,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外界评价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标准。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多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除了广告、公关、赞助等形式,建筑企业更应注重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提高来提升企业形象。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诚信,这是良好企业形象最基本的要求,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线。如美国柯达公司,把信誉至上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项内容,从大至上千万元的生意,小至几百元钱的运费,只要作出承诺,则决不反悔。因此,可以享受先提货,30天后再付款的优惠条件,而且许多企业还争先恐后地努力争取成为他的供应商。这充分说明,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应该在员工中牢固地树立“信誉至上”的观点,只要拥有良好的信誉,企业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到建筑企业,便是对合同的严格履行、对质量的严格保证、对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的严格保障。而作为企业的工作中心,工程项目自然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以前,建筑企业往往只注重于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质量过硬、技术先进的项目来宣传企业,没有把工程项目做成品牌,注入文化,甚至有的项目部应该得到的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都不申请。在商品品牌化的今天,建筑企业更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创造企业的样板工程、名牌工程,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四、制度明确要细致,激励机制要健全

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尤为重要。

建筑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细致的企业制度。建筑施工的过程本来就是繁琐复杂的,配料合理、施工科学更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准则,没有科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指标,优质的工程便无从谈起。所以,建筑企业的企业制度应当侧重于规范员工在工作时的具体操作和工程项目的各种具体指标,目前,建筑企业都比较注重技术上的创新,认为技术就是生命,技术就是生产力,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多把技术创新的任务交给了一些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这对一些中小型的建筑企业是很不实际的,一来需要很大的投入,二来创造出来的成果不一定能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断摸爬滚打的员工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加上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则很有可能在技术上拥有自己独特有效的实现方式,更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施工方法。但是,他们的这些非常有价值的贡献却很难为领导、为企业所发现和重视,随着人员的流动也很容易散失。而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用人,按绩付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更可以将员工宝贵的经验建档保存起来,以供参考和学习。这样,一种比学习、争创新的精神便在员工之中形成了。再比如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进度评优活动,晋升提拔、物资或精神奖励等手段的运用。不能停留在开开会,发发奖,而是要发掘出人的内在品质动因及典型性,通过这一过程,让干部职工了解企业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把符合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加以强化,得到肯定,使之再现,形成员工稳定的习惯或品质。

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命运共同体”的能动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建筑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注重发挥人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增加员工的团队精神。要依法建立工会组织,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保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要健立健全劳动合同和劳动保障制度,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加强职工培训,促进人才成长,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要注重在平时与职工的点点滴滴的情感沟通和关心爱护,充分地发挥“命运共同体”的能动作用,形成一个凝聚力量的相互关爱的整体,使企业成为职工温暖的家。还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抽取福利费,设立“爱心”基金,或职工拿一部分,单位出一部分,建立企业内部互助补充保险,以便在职工遇到突发事件时,能“雪中送炭”,献上一份爱心。

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政治优势,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具有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功能和组织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总结、设计、塑造、传播、强化、完善等内容在内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传播是关键环节。而传播工作正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项和主要功能。因此,搞好舆论宣传,为弘扬和培育企业精神营造浓郁的氛围,使广大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随时随地受到企业精神的熏陶,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11

近几年,我国建筑业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蓬勃发展,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建筑工艺推陈出新,新技艺、新设备的大量涌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让建筑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质的提升。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1.1精细化的施工项目

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通常会用到现代化科技,如远程控制、网络、数字技术等,这不仅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效率,还细化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让工程信息更加有效,让建筑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信息得以共享与开发,因此领导者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整个企业的管理逐渐细化,信息利用率提高,扩展了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

1.2电子商务化的企业管理

网络的便利使建筑企业更多的拥有接触电子商务的机会,企业管理因此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方法。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是基于互联网构建一个庞大的“数据仓库”,企业从中可以获得自身所需的各种市场数据,从而达到快速处理信息的效果,这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网络的便捷性使获取信息的速度变快,获取信息的数量变大,拓宽了企业获取信息的来源路径,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信息可以随时交换,信息的共享更便于建筑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给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之间的相互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电子商务化的管理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远期的,因此企业应从眼下着手,结合实际探究如何融合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

1.3数字化的工程施工过程

只有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都普及了数字化与网络化,才能说是实现了信息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与数字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结合更为明显,许多建筑企业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手段抢占了市场先机,让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我国,“十二五”发展期间,数字化已经成为很多建筑企业在管理上的奋斗目标,这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谁首先握住了数字化的“利器”,谁就会拥有建筑市场的发言权。

2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手段

2.1改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

信息化管理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靠一人的能力就能实现,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支持和理解,也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接纳、学习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前提是改变固有的、守旧的管理理念,让企业全体员工形成观念上的共识,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树立克服千难万险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这样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顺利开展。

2.2建立企业资金的信息化管理

将承接工程的施工进度作为分配成本预算的参考依据,统筹管理工程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资金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总资金。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中收录建筑资金的相关信息,包括进项和使用情况以及资金的临时变动等,严格管理所有资金的流通,杜绝盲目使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建筑施工资金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而且还让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有计划。信息化管理具备的记录功能,可以让每一笔资金变动都有据可循,相比以往纸质的资金凭证可以更让人信赖、更加便于保存,建筑企业的项目资金支出更加合理,成本的控制更加严格,降低了大额项目的投资风险。

2.3统筹规划,根据目标逐项实施

信息化管理必须有一个操作性强且明确坚定的目标,反复地评估和优化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内容,并分解成年度计划分步骤完成,另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严格监督各项计划、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2.3.1加大工具类技术的推广

生产控制系统:应用信息化特征突出自动控制技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比如通过数据采集统计进行建筑材料试验的检测、自动控制混凝土搅拌站、总量控制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情况。单机软件的推广:用单机计算机软件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如脚手架和模板的CAD设计、钢筋下料的优化、根据工程量清单实现高效报价。

2.3.2提高信息化管理技术水平

企业级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软件系统、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的编码,应根据企业法人管理项目进行开发,系统的重点应放在处理企业建筑施工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目的审核审批、施工监管与指导、指令的下达等方面。项目级信息化管理技术:施工项目管理的所有内容全部囊括在内,该系统的技术重点在于解决施工项目的成本、材料、报表和项目的基本信息这四项内容的管理,并与企业级的信息化系统之间,能够通过数据交换中心进行信息管理。

2.3.3信息化标准技术的推进

建筑企业应结合现有的资源、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性质,并依据我国当前的规范标准构建编码系统,即为信息化的分类编码。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内部、外部之间的交流,必须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这也是信息共享、信息互换的基础条件,也是全面落实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2.3.4建立商务化的互联网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设所包含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电子商务系统。建筑的部件、材料供应商以及建筑产品之间的信息连接,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通过网络实现集中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3结语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当今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赖以生存与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工程项目的细化管理到施工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在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企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不断改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一支专业精、技术强、学识广的信息化建筑施工队伍,推动整个建筑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作者:刘磊 单位: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家福.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及发展的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

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篇12

 

有一套完备的安全文化体系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调查资料显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不安全操作行为造成的,其比例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这些存在于管理层和作业人员思想行为上的问题,已经不是安全管理所包涵的范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构建和完善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来完成,通过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引领管理者和广大员工转变思维方式和安全理念,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促进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建设,确保企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1.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有效运转的保证体系。安全文化建立的软硬件设施,决定着安全生产系统运行的成败。已形成积极有效安全文化体系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状况必然处于稳定向好状态;而消极的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背景的,其安全管理的作用则难于发挥,生产状况则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成功施工企业的发展经验证明,安全文化建设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所创造的建筑工程产品、所处的施工环境和自身发展规模的要求出发,对传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辨证扬弃,使企业安全管理从以“物”为主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突出“人”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理念,以体现安全价值为核心、以治理安全行为为重点、以优化安全模式为导向,创建本质型安全文化企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型的基石。论文格式。要构建和谐安全施工环境,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安全管理观念,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处理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企业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保障安全生产、维护员工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而并非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进行的表面工作。精明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安全文化的塑造和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凝聚人心,发展壮大的成功要素,是实现综合效益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内鼓士气,外扬名气,树立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成功宝典。

2.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施工安全文化的功能,不是片面的、孤立地去解决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而是系统地化解各种安全矛盾。

我们倡导安全文化建设应突出三个运行机制,即:总体目标、管理控制和文化发展动力。具体来说,没有安全总体目标管理做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就会无的放矢,也难以凝聚员工的心。再就是要把长短期目标与实际结合在一起,用正确的安全信念来指导行为,目标计划才会如期实现;没有安全管理控制流程,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就难以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就难以产生实效。论文格式。控制手段包括四个方面:奖惩管理、组织结构、作业程序和员工综合素质等内容。如果试图靠单一的管理制度或办法,目的是很难达到的;没有安全文化背景的发展动力,没有文化动力的引导,员工就没有工作激情和干劲,安全管理就会随之失控。动力包括合理的安全人才选拔制度、安全岗位任职资格、安全业绩考核、自我价值实现等运转机制等。应该说,安全文化发展动力的核心就是激发员工发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力。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过度依赖金钱刺激,过度强调安全职责和目标任务的短期效果,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相互监督和自我价值难以显现,更不会展现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施工安全文化三个运行机制,基本具备了安全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

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的运行和管理,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文化变革和管理创新活动,将对主业未来发展壮大产生深远影响。安全文化创新需要时间、力量、成本和责任的投入,因此,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有序推进。论文格式。

3.如何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应把重点放在创造安全文化实体的综合要素上,并不断给安全文化注入新的源头和生命活力,推进安全文化健康成长。安全文化建设要和工地思想政治工作、施工大干劳动竞赛、安全隐患治理、工程质量创优、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以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的执行结合起来,形成党政工团,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上级组织下达一个红头文件或推广一个先进模式就能实现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和企业领导层的态度与行动有着必然和直接的联系。因此,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安全文化管理者和具体实施的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专家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要“以人为本”的观点是正确的。把以满足广大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实现员工的内在价值追求,不管是在精神上或物质上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温暖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对工作产生成就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也是安全文化涵盖的核心内容。

如何把安全文化理念深入广大员工心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遏制安全事故发生,这几年,我们施工企业在安全质量管理活动中,制订出诸多的年度管理目标。譬如提出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等等。高标准、高起点、零事故是我们安全管理追求的最佳目标值,也是安全文化所倡导和遵循的起码基点。实践亦充分证明了“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道理,就看你如何卡控,付出多少。“安全零事故”管理目标,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普遍追求。“安全是企业的命脉”和“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等价值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那么,怎样有序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有效卡控安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呢?笔者认为,应具体从六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不断教育培养员工的安全危机意识,充分营造全体从业人员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变革创新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来丰富提升员工的安全知识与岗位操作能力。二是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行为手段,需要经营成本投入,还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尚方宝剑”。项目主管要带头严格执法,把已形成的安全文化体系和安全设备管理融入日常安全管理活动,相互制衡,形成合力。三是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工期要求,制定出安全战略远景目标,为职工提供一套完整的、激励人的、有资源支持和员工能享受到实惠的发展蓝图,让员工觉得有奔头。四是让一线员工全面参与安全管理活动全过程,落实安全控制制度,赋予员工建议和表决权,让他们有一席之言,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找出身边的事故易发点,随时消除事故苗条。按群众意愿修订和革除安全健康发展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弊端。五是总结表彰安全管理阶段性工作成果,对绩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适时进行表扬和奖励。六是利用选树典型,推广标杆和借鉴睦邻单位成功的安全管理模式等辅助手段,确保施工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