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6 19:07:30

粉丝文化论文

粉丝文化论文篇1

粉丝”其对应的英文单词为“Fan”,意为“迷,狂热爱好者,狂热仰慕者”。基于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来的新媒体对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粉丝”群体的社会化带来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一、青少年“粉丝”媒介使用的一般特征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共发放450份,回收问卷437份,除去漏答、逆反心理作答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40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8%。 问卷的调查对象为12~24岁的在校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为确保样本的科学与合理,本次问卷实行分层调查,考核指标涉及到年龄、地域、性别等因素。在地 域上,选取哈尔滨、天津、长沙这三个城市作为地域代表,其中哈尔滨为36.5%、天津32.6%、长沙30.9%。在年龄层次上,分别选取初中、高中、大 学这三个阶段的学生,其中初中生30.9%、高中36.5%、大学32.6%。在性别上,男女比例分别为50.7%、49.3%。

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现阶段有喜欢偶像的人群比例为47.8%,23.0%的青少年一直没有喜欢的偶像,12.5%的人表示以前有崇拜的偶 像,16.7%的人不清楚自己是否存在偶像崇拜的现象。本文青少年“粉丝”主要是指现阶段有喜欢的偶像的人群,占总人数的47.8%,有195人。

在对青少年“粉丝”日常媒介使用类型进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少年“粉丝”正告别以往单一的媒介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媒介类型的综合运用。调查结果表明 70.1%的青少年“粉丝”每日使用的媒介超过3种,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是成为这一时期青少年身边不可或缺之物。而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粉丝”最常使 用的媒介依次为手机(77.44%)、网络(64.62%)、电视(34.88%)。

与青少年“粉丝”日常生活使用到的媒介调查结果稍有不同的是,网络(84.62%)以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占据着他们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大的媒介地位。其次为手机(20%),再次为电视(14.36%)。

在媒介使用时间上,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每天媒介使用时间都在3小时以内。然而,网络、手机用户使用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比重也不少,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在3~5 小时的比重有20.3%,5~10小时的有14.5%,手机3~5小时的有19.6%,5~10小时的为17.2%。具体每天的媒介使用时间如下表:

青少年“粉丝”青睐的媒介使用内容,则是丰富多样,但绝大部分将目光锁定在影视娱乐节目上。其中,有77.08%的青少年“粉丝”会收看影视节 目,61.46%的“粉丝”收看娱乐节目,科普纪实和体育节目分别占到了30.21%、22.4%。相对来说,收看新闻资讯性节目的青少年“粉丝”比较 少,只占到22.92%。

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粉丝”的媒介使用,使用便利性(65.68%)成为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内容(57.29%),表现形式、是否免费也成为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从该结果中也不难看出,手机等新兴媒体兴起的原因。

最后在问到媒介对青少年“粉丝”社会生活的影响时,不难看到媒介影响的深远。从积极方面说,大部分青少年“粉丝”认为媒介是他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重要的 途径,同时也为他们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提供了宣泄的窗口。但结果同时也表明不少青少年存在着媒介沉迷的倾向,对于媒介过度依赖。

二、网络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影响

计算机带来的信息网络化浪潮席卷了全球,极大的变革了我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不再担心错过电视节目的首播,网络随时可以点播喜欢的节目内容;购物不再徘徊 于大街小巷而只需在淘宝里轻点鼠标;存钱转账也不再需要走进营业厅,网上银行方便且快捷……当然,网络改变的不只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在思维领域,网络的穿 透力也无处不在。它在拓宽人们思维疆域的同时,也将人们的思维扁平化、平面化。对于正处于思维形成高峰期的青少年“粉丝”而言,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1、青少年“粉丝”网络使用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粉丝”中,84.62%的人经常使网络。而其中有55.90%的人群将网络定义为对其影响最大的媒介。这表明,网络已超越电视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媒介。

在青少年“粉丝”的网络使用时间上,47.18%的人群每天网络的使用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24.61%的青少年“粉丝”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间在3~5小 时,当然也有13.85%的青少年“粉丝”网络使用时间在5~10小时之间,更有甚者(2.05%),每天的网络使用时间在10小时以上。

在网络使用的目的上,大部分青少年“粉丝”(75%)将其兴趣点放在消遣娱乐上,而与青少年身份不符合的是,在调查中的四项选项中,“寻找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却排在了最末。

对于青少年“粉丝”网络使用逗留最多的地方,调查结果表明“QQ等聊天工具”占据了首位(所占比重为25.13%),其次为“视频网站”和“贴吧论坛”。而最近几年被全民热捧的微博等平台却出乎意料的排在了最后面。

2、网络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影响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任何媒介使用行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是为了消遣娱乐等。在青少年“粉丝”的媒介使用类型中,网络是他们使 用最多的媒介。网络的低门槛、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了多种角色扮演的场所以及反复进行角色转换的机会。

不断更新的网络信息能满足青少年多方需求,增长见识、满足求知欲。另一方面繁杂的信息又弱化了受众的思维能力,正如学者所言,“信息的繁杂导致受众思维过 度跳跃、叛乱;信息图像化,使青少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辨能力下降,不能进行缜密、规则的思考活动,同时表达能力下降;信息大众化、主流化,使得青少年表达 方式有趋同倾向,缺乏个性特征和独创性”[[2] 王世永:《电视信息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阴山学刊》,2000年第6期。][2]。在对事物的看法上,网络使用者自我评分最低,就源于 网络信息的繁杂化导致青少年思维的弱化。美国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曾将网络带来的信息与传统的书本阅读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以前,我戴着潜水呼吸器,在文字 的海洋中缓缓前进。现在,我就像一个摩托快艇手,贴着水面呼啸而过[[3] [美]尼古拉斯·卡尔著,刘纯毅译:《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0页。][3]。互联网作为便利的 信息获取渠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素材,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将我们变成了一个信息处理的机器。从张杰百度贴吧的帖子回复上,我们也能得到印 证。表情符号、“顶”、“飘过”等不带感情色彩的简短话语成为大多数“粉丝”最为常用的回复语,而在一些观点的表达上,大多数“粉丝”只是重复着上面楼层 的观点,或是用歌词代表自己的观点。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断增强的同质化信息像一剂持久、有效的麻醉剂,使得青少年“粉丝”缺乏深度思考的欲望以及动 力,从而呈现出观点平面化的状态。

在性别观上,网络青少年“粉丝”使用者自我评分高于电视受众。这与网络使用者以逻辑思维、认知判断等趋于成熟受传统思想影响久远的大学生有关,当然,也与 他们的媒介使用特性有关。相较于大众传媒,网络有着更多的自主选择性与包容性。每个人的个性在此得到充分张扬,他们可以跳出媒介的议程设置选择自我感兴趣 的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影片进行欣赏,了解不同文化对性别的期待。正是在网络这种开放自由的信息环境中,青少年“粉丝”依据自身的理解形成了独 具个性的性别观。

在伦理道德价值观上。由于网络施化者角色身份的不明确,使得青少年价值观、道德观存在着多元化的倾向。施化者道德、思想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异化思想盛 行,多元价值观上选择的困惑让青少年“粉丝”往往无所适从。同时,网络空间的无规则性,也让一些青少年“粉丝”在无社会规则的制约下出现一些影响社会的言 论与行为,带来“网络暴力”等。如在百度张杰的贴吧里,“黑粉”盛行,“黑粉”的出现有着商业上的利益冲突,但更多的是青少年“粉丝”出于网络的无规则性 而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这种情绪如若得不到控制将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个体的言行。

三、手机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影响

在所有的媒介当中,手机可谓是一个变化最为快速的媒体。当初仅作为联络工具而存在的媒介,如今已变成一个集上网、聊天、视频等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学者童 晓渝依据手机的发展变化而得出定义:手机在最初单纯作为移动通信工具之时,就承担起人际传播媒介的功能;伴随移动通信技术及手机终端的日渐发展,手机增值 服务概念在不知不觉中使得手机从单一话音媒介向短信、彩信、图铃及多媒体视讯等多元化媒介转变。在此过程中,手机通过对传统媒介传播形态的整合而日益具备 了媒体的特性,成为继第四代传播媒体——互联网之后的新兴传播媒介[[4] 童晓渝、蔡估、张磊:《第五媒体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4]。

1、青少年“粉丝”手机使用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在日常生活中77.44%的青少年“粉丝”会使用手机。20%的青少年“粉丝”认为手机对其影响最大。

对于青少年“粉丝”手机的使用时间调查结果却有些惊人。35.90%的青少年“粉丝”每日使用手机在3小时以内,但分别有22.05%、17.95%的青 少年“粉丝”手机使用时间在3~5小时、5~10小时,甚至有5.13%的青少年“粉丝”每日的手机使用时间在10小时以上。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 度重视。

在手机的用途上,腾讯网针对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打电话、发短信是青少年手机用户最常用的功能,其次是浏览网页,随后是听音乐、看电子书、使用社交网络应用。

然而,随着手机功能以及使用时间的增多,手机焦虑现象开始遍及开来。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93%的台湾青少年手机族有手机焦虑感,只要没带手机、手机没 电、电话没响、打电话对方没接或不通就会感到不安[[5] 视窗·数据调查:《手机焦虑困扰台湾青少年》,《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5]。腾讯网的相关调查也表明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手机焦虑现象。这不得 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手机对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最初作为联络功能而存在的手机非但没有增进人的感情,反倒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媒体就曾报道爷爷因为孙子在就餐 时只顾着玩手机而忽略他人而大发脾气。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找到该结论的依据。当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最终转变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往时,再火热的情谊也会冰冷 下去。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手机使用者的人际关系是最为融洽的,他们都能够较好的与身边的同辈群体相处。这里可以理解为,无论是手机短信还是QQ等 在线聊天工具,都增加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机会。这种联系是随时的,不受制于时空的。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短信,随时拿出手机看一下有没有想念的朋友发来的信 息,这种行为能构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并维持已有的人际关系。同时,手机特有的短信功能还能营造一种“暂时性缺场”,交流上的不同步能让青少年“粉丝”更易 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可以说,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人际关系。

在行为方式上,手机用户对自我观点意见发表评分高于网络但低于纸质媒体。传播学中“知沟理论”认为经济地位高的人在知识和信息获取的速度上要快于经济地位 低者,长久以往,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变大[[6] 郭庆光:《传播学教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6]。手机用户,特别是那些智能手机用户,他们能够凭借媒介的优势最快的获得想要的信息。在课堂上常看到青少年利用手机获得所需的资讯就是最为鲜明的例 子。但是也该看到,由于这部分受众对于媒介的过于依赖使得他们缺少自我的思维判断,虽然能对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但往往缺少自己的观点。

在消费观上,青少年“粉丝”的自我评价较高,对金钱非常看重。这可以理解为,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常引起青少年的攀比之风。最为明显的就是最近几 年红遍全球的苹果系列产品。走在时尚与科技前沿的苹果手机成为每个青少年梦寐以求的潮品,但是其价钱昂贵,因而,也就有了少年“卖肾买苹果”这等轰动全球 的新闻出现。除此之外,手机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往往是一部分青少年刚花完钱购买一部手机,更高端的机型又出现,如此反复,使得青少年处于一种无尽攀比追风 的怪圈中。此外,手机的使用费用并不便宜。虽然运营商都推出了比较优惠的套餐供选择,但对于“业务”繁忙的青少年“粉丝”群来说,简单的套餐内容并不能满 足需求。这些都加重了他们对金钱的重视。

青少年“粉丝”有更多的媒介接触行为,媒介文本涉入度更高,由此带来的社会化影响也更显著。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其成为一个信息开放平台,但爆炸性的信 息也导致受众思维的跳跃、叛乱,弱化了青少年“粉丝”的思维能力。他们虽会表达自我观点,但缺乏个性和独创性。手机的高粘度使用对青少年产生日益重要的影 响。如何加强青少年“粉丝”社会化的媒介引导以及加强青少年“粉丝”的媒介素养教育,将对青少年正确使用新媒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注释:

[1] [美]伊恩·罗伯逊著,黄育馥译:《社会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8页。

[2] 王世永:《电视信息传播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阴山学刊》,2000年第6期。

[3] [美]尼古拉斯·卡尔著,刘纯毅译:《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0页。

粉丝文化论文篇2

席卷2010年微博热潮揭示了一个全民微博时代的到来。2010年9月新浪网的《中国微博元年白皮书》数据显示,60.9%的微博用户使用过新浪微博,50.5%的新浪微博用户每天都在使用新浪微博,新浪微博俨然已是使用率和用户粘性最高的主流微博产品。新浪微博在创始之初,成功地利用“名人效应”打开了微博推广的道路。在众多种类的名人之中,新浪微博首推的则是娱乐明星,这一点在它的“名人堂”、“热门话题”等栏目中可以看出,例如“名人堂”中,列为第一位的是娱乐,涉及影视、音乐、高管、经纪人、粉丝底盘、娱评人和娱记七大分类。

区别于其他新媒体,新浪微博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通过“关注”和“被关注”来实现的,“关注”这一个动词指的是“即时接受对方的信息”,而“关注你的人”则称之为粉丝。“粉丝文化”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热烈讨论是在2005、2006年“超级女声”节目引发全国选秀浪潮之时,“玉米”、“笔迷”、“凉粉”等具有代表性的粉丝头衔成为一时热门词汇。随着全民微博的热潮,“粉丝”这个词又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微博粉丝新特点:有限参与,松散迷群

“微博粉丝”这一网络粉丝新形态,是在20世纪互联网技术发展浪潮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微博粉丝在具有网络粉丝共通的特点之上,结合微博这一新媒介的特点,产生了新的衍生和变形,体现在其参与的相对有限、迷群的相对松散两点之上。

学者詹金斯在阐述新媒介消费模式下粉丝文化的趋势时,使用了“参与性文化”一词,即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普通公众也能“参与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消费者因此提出了自我要求,即要求“拥有参与媒介叙事的创造和发行的权利”。[1]然而,能够从一个时而内在时而外在于商业娱乐的文化逻辑立场,探索和质疑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粉丝参与性文化”,由微博诞生的新一轮粉丝热潮中,微博粉丝的参与性却大大低于其他类型。

这种有限的参与性是和微博提供的功能息息相关的。区别于传统博客,微博对明星和粉丝之间的关联性,在于其的即时性和裂变式的人际传播模式。当明星讯息后,微博粉丝可主动“参与”的功能包括“评论”和“转发”两项,前者指通过在该条微博下添加评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后者指通过向关注自己的人讯息实现更广范围的分享(如图表一)。

由DCCI《2010中国互联网微博与社区调查研究报告》可见,评论和转发功能是用户常用的功能前几位。然而,评论功能仅为粉丝提供了对明星微博内容进行交流点评的渠道,转发功能则只是给予了粉丝自主二次传播的机会。在微博局限的技术机制下,粉丝并不具有自己的内容生产力,微博粉丝依然仅停留在粉丝这一概念的表面,其生产力仅仅局限于点评和转发,并无更大的创造力发挥空间,也没有创造出新的属于粉丝文本。因此尽管微博粉丝在数量上十分庞大,但是否有能力构成自己的文化资本,仍有待商榷。

以同一明星的热爱或兴趣为出发点,可将关注同一明星的粉丝概括为一个迷群。互联网促使粉丝们利用新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走到一起,粉丝团在互联网上分享多方面的信息、自由讨论甚至举办活动。例如百度开设的百度贴吧,就是线上粉丝部落的一个例子。

将同一类型的微博粉丝作为迷群来考察,也会发现其与传统迷群不相一致的地方。不同于其他的线上或线下粉丝团,微博上的粉丝群更为松散、无组织,因此也不具有一般粉丝团所能提供的社群功能。例如在百度贴吧内,粉丝可以利用发帖功能,通过各种帖子进行交流讨论,撰写与明星相关的文字甚至组织线下粉丝集会活动。而对于微博上的粉丝群,粉丝是作为单独原子而存在的,粉丝只是共同聚在明星微博的评论之中,粉丝之间固然可以相互关注,但关注也是一对一的交流,不存在其他在线迷群内部那种广泛的讨论方式。总言之,倘若将关注同一个明星的粉丝看作一个微博粉丝群,其中的粉丝是作为单个个体参与到其中的。

麦克唐纳剖析网上粉丝群后,对粉丝群进行了等级划分,认为粉丝中存在于“知识”、“粉都层次”、“得到内部消息的机会”、“领导者”和“对地点的控制”的多种层面。[2]这些层级的出现,例如领导者层级,一定程度上是组织聚合了原本分散的粉丝,加强了粉丝群的社群感。

微博上的粉丝群则重新改写了网络迷群中的层级现象,每一个关注明星的粉丝在这一群体中,都拥有平等获取信息和再次传播的权力,粉丝团中的权力集团在微博粉丝团中被瓦解,以往在粉丝领袖下紧密有序的组织活动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粉丝作为个人自主的关注和传播行为。这固然保证了粉丝内部传播的平等化,但微博粉丝群的松散无组织也使得迷群不具有能够创造自己文化的基础。

从对微博粉丝文化特性描述的两点,一是微博粉丝有限的参与性,二是微博粉丝群内部松散的形态,可以看出作为网络粉丝文化的一个分支,微博粉丝仍停留在沟通和交流的表层,粉丝个人和粉丝之间对于文本的参与度都不如其他形式的网络粉丝文化高,更难发挥自身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微博粉丝于明星,相互之间的联系只在于“关注”和“被关注”,问题在于,驱动网民选择持续关注并成为明星微博粉丝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新浪微博基于明星效应而迅速走红的驱动力是什么?

二、微博粉丝热潮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

学者詹森曾提出过这一问题,即“做粉丝意味着什么应当与更大的一个问题联系起来――欲望、珍视、寻求、渴慕、敬佩、嫉妒、赞美、保护、支持他人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在微博粉丝时代也同样值得探寻。对于微博粉丝来说,表达他对某一位明星的兴趣点,即表达对他的“欲望、珍视、寻求、渴慕、敬佩”之情就在于选择点击“关注”。然而,处于一个铺天盖地明星资讯流通渠道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微博却依然能激发新一轮粉丝对明星的追逐热情,这就要求更进一步分析微博粉丝使用微博背后的心理机制,以解答微博上轰轰烈烈的粉丝热潮。

(1)获取非官方资本,获得尊敬与快乐

费斯克认为,文化制度也可以通过“教育制度”、“画廊”、“音乐厅”等艺术机构,对“资源进行不平等分配”,从而划开剥夺者和被剥夺者两个疆域。这些从合法社会机构获得文化称之为“官方文化”,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没有获得社会合法性”的大众文化。[3]在这种设定下,粉都出现的原因正在于它作为大众文化可以填补个人文化资本的匮乏,以及拥有文化资本可带来的名望和尊敬。

微博的出现正是催生了粉丝文化成为填补文化匮乏的方式。粉丝们之所以选择持续关注明星或者其他领域意见领袖的微博,是为了通过阅读明星微博内容累积粉丝知识来获取非官方的文化资本,并因此由这些文化资本在有相同爱好的粉丝群中获得快乐和尊敬。粉都文化中,明星相关知识的累积对粉丝文化资本的累积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粉丝来说,累积越多的相关明星资讯,越能在迷群中获得景仰和钦羡。因此,官方文化竭尽所能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供大量有关明星各个方面的材料,但官方材料只是从官方视觉塑造的明星形象,并不能满足粉丝的需求。在这种状况下,明星微博应运而生。

截止2010年7月,新浪网的《中国微博元年白皮书》显示,有超过2万的名人获得了新浪微博的认证。新浪微博人气关注榜前十名多以娱乐明星为主,截止2011年六月,姚晨微博粉丝已经超过八百万。

区别于官方媒体,也区别于粉丝自主创立的粉丝部落,明星微博是由明星本人担当自己的狗仔队,自由有关于明星自己生活工作的讯息和片段。例如,号称“微博女王”姚晨目前微博数已超过三千七百条,她在微博上向粉丝道早安和晚安,记录自己的瞬间灵感和感言,也常自己的工作后台照和生活照;主持台湾著名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小S也常在微博记录工作细节和电视或平面媒体上难见到的素颜照。由此可见,明星在微博上的大多都是传统娱乐媒体无法探照到的私生活细节,就这一点来说,明星微博在赢得粉丝关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费斯克称,“迷致力于投资迷的知识,迷文化资本甚至成为在学校里低成就的补偿。”对于微博粉丝来说,直接从明星微博获得其本人的咨询,可以得到一个让他们挑战比他们资深的官方娱乐媒体的机会,他们藉此窥探到明星镁光灯后的另一面,在同类粉丝中获得谈资,以此得到他人的仰慕和尊敬。

(2)伪社会互动关系

霍顿和沃尔在1956年提出“伪社会互动”这一概念,描述了在分裂碎片化的现代社会中,媒介和受众存在的一直互动关系。即粉丝存在的心理基础就是因为在现实中缺乏所需的社会关系,因此选择和明星的接触来获得影响力和名望,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区别于现实社会关系的“伪社会互动关系”。

审视微博形成粉丝的机制,会发现微博上存在大量的粉丝和粉丝客体之间的“伪社会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关系建立中,微博粉丝发掘了关注明星的乐趣,这种乐趣就在于,微博在明星和粉丝之间架起了一座可直接贯通的桥梁。在以往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粉丝累积有关粉丝客体的知识都是来自第三方提供,例如通过电视台娱乐节目、报纸娱乐版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而现在,只需通过关注明星的微博,粉丝就可以即时的接收明星主动的一切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的微博下进行点评,这很大程度上复制出了一种粉丝“正在与该位明星面对面交流”的错觉。

2011年5月12日赵薇出席某活动并在微博一张其身着紫色礼服的照片。该条微博得到共5376条评论,被转发3676次。笔者收集该条微博全部评论内容,利用武汉大学Rost中文分词软件,对评论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得到评论中不同人称词汇的出现频率(如图表二)。

由以上人称代词可看出,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的频繁出现,说明微博粉丝们追求的是一种和明星进行直接平等的交流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上明星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削弱了原先存在的等级区分的感觉。粉丝多对赵薇以“美薇”这一昵称称呼,可见微博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更为亲密。第三人称“赵薇”和“她”在评论中则出现频率很低,可见即便粉丝和粉丝直接可以在评论里互相回复进行交流,但真正交流的微博粉丝数目很少,微博粉丝群是以个人原子态呈现的而非群体式。

然而,考察新浪微博形成的社会形态,就可以看出微博上的“平等交流”,只是一种伪社会交往。新浪微博众多名人页面均带有“V”字符号,作为实名认证的方式。新浪加“V”规则分四类:有一定知名度的演艺、体育、文艺界人士,在公众熟悉的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知名企业、机构、媒体及其高管以及重要新闻当事人,藉由此划开了知名人士和普通民众的界限。在这种情况下,微博自然分割成了“V”字族和非“V”字的两大阵营。

仍以赵薇新浪微博为例,赵薇从2009年11月3日使用新浪微博后,共1633条微博,其微博评论大多都超过一千条以上,但赵薇本人从未在评论中直接回复粉丝,也从未主动@粉丝或者回复粉丝的@。赵薇主动转发的内容也均来自明星微博或知名人士,例如严歌苓、何炅、亦舒等等。可见,即使粉丝似乎能够在评论中贴近明星的生活,观察他们台前幕后的一举一动,但从本质上依然是虚拟的“伪社会交往”,而粉丝却又沉浸于这种虚拟交往中未曾发觉。

(3)解构明星原本形象,还原“真实人”身份

区别于以集体行为为主的其他网络粉丝群体,微博粉丝群因微博这一新媒体特性,还原成了个人行为。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粉丝的这种活动都可以视为是一种“文化消费”。消费行为,在人类学家佛里德曼看来,是与“认同”息息相关的。“认同”一词,是指“对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认可,其中包括其自身统一性中所具有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4]在认同理论之上,佛里德曼认为,世界体系内的消费都应当称之为认同消费,即“消费”行为会作为一个指引和模子,塑造和造就了人的认同。作为个体,选择消费或不消费,选择消费这个而不是那个,一方面是面对资源自我支配权和选择权的运用,另一方面,也由于这样的选择而映照出了人们对自我所追求的价值的认同。

詹森在分析粉丝心理时曾指出,粉都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自主性的个人缺失、社群缺失、不完整的身份、权利和认可的缺乏”。[5]微博粉丝通过对明星的了解和关注,弥补个体在自我认同方面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什么类型的名流,是娱乐明星还是文化名人,对他们所发表的微博持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都能形成粉丝对于认同的构建。粉丝在明星身上投射自我的个性,在明星的倒影中构建自我,在自己建构的想象世界里重复消费粉都客体,将自己和明星同置于一个生活空间之中,获得满足同时寻求认同。

正如前文所述,微博上的明星形象区别于镁光灯下的形象,因此引导粉丝建立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在以往传统媒体中,明星是作为全知全能、光鲜亮丽的形象出现的,这种偶像与大众保持距离,塑造是为了借助明星完美无瑕的形象令粉丝体验新的自我。微博却恰恰相反,明星形象正很大程度上向着“普通人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粉丝和粉丝客体明星之间的距离一再拉近,明星通过对自己生活中插科打诨、鸡毛蒜皮的小事进行分享,打破了一贯的完美无暇,还原了作为“真实的人”的形象。

2011年4月29日台湾著名谈话娱乐节目《康熙来了》主持人小S了一条自己的行程,并附上了一张生活素颜照。该条微博至今收到8168条评论,被转发8724次。笔者收集该条微博全部评论内容,利用武汉大学Rost中文分词软件,对评论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得到评论中不同形容词出现频率(如图表三)。

微博评论中1576人将小S的素颜照评价为“好看”,且排在前几位的词汇均为褒义词,对小S本人在微博上自爆素颜照行为表示了喜欢。也有粉丝认为小S此举做作虚伪,评论其“假”,但从数量上对比来看,欣然接受并赞许明星镁光灯下另一面的关注者更多。微博粉丝借助明星这种“回归平凡生活”的方式,在明星身上寻找到自己与其生活的相同之处,并让粉丝对这一全新的、未曾接触过的明星形象着迷。粉丝在微博上关注明星,不仅是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窥视的心理驱使,更暗含一种观看明星如何走下圣坛还原为普通人的过程的心态。在观看的过程中,粉丝不仅将明星重新解读为亲和的、可触及的、贴近真实生活的人,更和自己所关注的明星建立了心理上的亲密关系,并从中寻找对自己生活的认同和意义。

然而,微博作为媒体的一种,也是明星进行自我推广的平台之一,目的同样是获得更多曝光率和支持者。因此,微博明星形象也是一种塑造,只是塑造的方向不同于传统媒体罢了,微博上的明星仍不能真正完全地契合其本真,粉丝将微博明星视为其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原本形象并在其中寻找认同,最终也只是镜花水月、徒劳无益。

注释:

[1][2][5]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粉丝文化论文篇3

一、贴吧与粉丝

1、百度贴吧

贴吧是百度旗下独立品牌,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最大中文社区。贴吧的创意来自于: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截止到2013年,百度贴吧历经10年沉淀,已拥有6亿注册用户,800万个兴趣贴吧,日均话题总量近亿,浏览量超过20亿次。①

2、粉丝文化

“粉丝”来自英文Fans,意为“迷”,在中国,主要指某个明星(或平民偶像)的崇拜者。粉丝文化是伴随着粉丝社群出现的,成员通过自愿的参与和一系列互动交流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话题议程、行为准则和语言表达等。

粉丝文化主要表现在:粉丝群体的团队精神;粉丝们勇敢表达并鲜明支持的率真精神;积极主动、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粉丝与喜爱对象患难与共的忠诚精神;还有粉丝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的“PK精神”。这些精神也孕育在百度贴吧粉丝群体中,并结合了贴吧本身的独特存在性,使百度贴吧的粉丝群体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观,本文将其称为“贴吧粉丝文化”。②

3、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③

二、选择贴吧作为研究粉丝文化文本的代表性

百度贴吧的迅速走红,是与“粉丝”及“粉丝文化”的流行紧密相关的。在“粉丝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百度贴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贴吧自身特点

贴吧完全以用户为主导,强调用户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每个吧都有自身的模式风格,具有传统论坛不可比拟的优势:开放性强――简单注册便可浏览;技术性强――以百度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为基础;互动反馈性强――流量大有利于用户即时平等交流互动容易形成话题,因而成为网络上粉丝的集聚地。④

2、贴吧是“粉丝文化”的催化剂

由分散的“粉丝”到“粉丝”群体,再发展出“粉丝文化”,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首先是因为贴吧这样的社区为粉丝的聚集提供了一个快速、定向性强的渠道,粉丝很容易找到与其兴趣相同的“粉丝”。加上社区网络容易吸引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和社会阶层的粉丝,因而也有助于壮大粉丝队伍。

粉丝间相互分享所追捧的明星的信息,是粉丝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贴吧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主要的渠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不仅扩展了粉丝间信息交换的种类,同时也增强了信息交换的频率。

粉丝们在贴吧的大多是有利于塑造明星正面形象的信息,即使是负面信息,他们也往往会做出正面解读,或者用自己的方式为明星“据理力争”。虽然偶尔也会出现很多与粉丝的价值取向不一致的信息,但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等心理,会使粉丝们忽略那些信息的存在。同时吧主也会通过删贴的方式,来减少不利信息的存在。这些集中的正面信息对于激励粉丝们的专一追求和狂热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组织粉丝团体活动方面,贴吧无疑也是一个非常方便且重要的平台。⑤

三、贴吧十年,粉丝文化荣辱与共

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粉丝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其内部原因自然是粉丝心理需求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需要偶像

这一阶段粉丝对偶像崇拜的表达相对直接。通常将偶像当作“另一个自己”,偶像可能和自己的某方面特质接近,又或者只是个人期望成为的样子。因此,这一时期众多叛逆、青春、时尚、个性的形象一跃成为新的偶像。

2、第二阶段:需要伙伴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迈入了青少年群体,他们身边缺少玩伴,因此众多年轻一代的文体明星展现的形象改变为温暖和亲切。此时期偶像的意义不仅在于崇拜,还在于一同成长。

3、第三阶段:需要认同

社会结构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人们注意力降低,粉丝的偶像崇拜心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不管是特立独行的演艺明星,还是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子抑或只是在某方面具备超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公众人物,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而崇拜者不再是偶像的附属品,伴随着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他们有了更多向偶像表达爱意、甚至影响偶像的意愿和机会。⑥

外部原因也包括三个方面:

1、技术变迁

网络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粉丝”和“粉丝”之间也没有了现实生活中财富、学历、社会地位的阶层差异。而通过网络渠道,“粉丝”和偶像有机会直接交流,且“粉丝”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文本的运作。这样的转换使得“粉丝”们乐在其中,难以自拔。

2、社会文化结构变迁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转型。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社会中多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拥有声望和地位。这样的声望和地位在包容性极强的“粉丝”社群中很容易得到。谁在网络上灌水灌得疯狂,谁能搜集到最新鲜热辣的偶像资讯,谁就能成为“粉丝”社群的意见领袖。同时,随着大量国外流行文化产品的涌入,大量不同风格的流行偶像及其产品层出不穷,这样的纷乱繁杂满足了“粉丝”们审美多元化的要求,也造成了“粉丝”们精神生活的浮躁。

3、经济变迁

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娱乐休闲上。粉丝已不能满足于大众媒介提供的内容,而产生了亲身参与的欲望,因此开始竭力追赶大众流行文化掀起的浪潮。但这样的追赶很容易变得盲目,以至于“粉丝”们不自觉地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而使“粉丝”文化走向“异化”。⑦

粉丝文化变迁的代表性事件:

粉丝对明星的崇拜,往往也是他们自我追求的一种投射,是借明星实现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贴吧中的互动,可以使更多人确认自我追求的价值,产生更强的追求动力。

1、贴吧粉丝文化的发展壮大源自2005年超级女声的兴起

2005年8月,当年最火热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接近总决赛的时候,百度贴吧也进入创建以来第一个巅峰时期。仅在“超级女声”吧里面,每天就有超过350万用户访问,有超过200万条的留言。大量粉丝聚集在贴吧,为选手拉票、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粉丝文化”开始风行于互联网,日后还催生了一大批以此为主题的网站。因此百度贴吧成为互联网“粉丝文化”的发源地。

粉丝在贴吧上可以作为一个群体来发出声音,寻求认同,粉丝自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贴到网上,很快就能得到不同的反馈,虚拟的网络时空赋予了粉丝自我成就的极度。这一切成为了粉丝草根文化的推动力。

2、贴吧所造就的群体氛围,也有可能激发群体性的非理性情绪

如2010年的“6・9圣战”事件。“6・9圣战”事件源起2010年5月30日为获得韩国组合Super Junior当晚的演出入场券,数千歌迷拥挤在世博演艺中心取票区域,一度造成混乱引发踩踏,并有粉丝与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发生肢体冲突。事件在新闻和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了大量网友的极度反感,随后以“魔兽世界吧”为发源地,各大反哈韩贴吧联合天涯、猫扑等各大网站成立反对SuperJunior及粉丝的组织,引爆反哈韩网民同Super Junior粉丝的大混战。⑧

为迎合大众需求,过度娱乐化使得贴吧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享乐主义,道德失范,炒作盛行,网络语言暴力等。“粉丝”们在这场狂潮中投身偶像崇拜,极易被煽动从而失去理性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同时还会阻碍粉丝文化以及媒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如何引导健康的粉丝文化传播

1、普及媒介素养教育

要提高追星族们对媒介事件的认识,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媒介,发挥积极作用,避免粉丝们丧失理智和自身的独立判断能力以至于迷失自己。

2、媒介自身要保持高度的自律、监督和责任,在运作过程中保持媒体道德,营销和运作保持规范性

只有这样,粉丝们才能得到相应的权利保障,社会舆论环境才能因此而日益和谐。如实行用户注册发帖制度,以此加强对用户的网络言论规范。另外就是对垃圾信息的拦截。在不断丰富贴吧内容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发帖的质量。贴吧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自觉抵制过度娱乐化的社会责任意识,致力于报道明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为粉丝树立良好健康的公益形象。

3、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粉丝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他们心智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理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极易受到扭曲的引导。作为网络媒体,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年的心理教育,树立网络伦理观念,具备网络法制意识,从思想和行为上双重引导。

在网络新技术的支撑下,网络上的粉丝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社区上的粉丝文化并非正统文化,它偏离了主流文化节奏,粉丝文化的流行显示了我国当前“老的文化没有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没有建立,社会的文化发展处在临时断层时期,文化浮躁热”的局面。而这也更加要求今后中国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粉丝文化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演化,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①④百度百科,http://baike.bai-

/link?url=z3LdZxFwI3UZtSY5r8T

R2olilnnMGUcayp6D-kzFaK2IJqdVjbNo-PHVDgulKWuV

②⑧王羽秋,《网络媒介时代下的粉丝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③曾小华,《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的一般理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

⑤王燕,《百度贴吧“粉丝文化”解读》[J].《青年记者》,2008(20)

⑥厉国刚,《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解析》[J].《新闻爱好者》,2010(4)

粉丝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 百度贴吧 粉丝文化 文化变迁

一、贴吧与粉丝

1、百度贴吧

贴吧是百度旗下独立品牌,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最大中文社区。贴吧的创意来自于: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截止到2013年,百度贴吧历经10年沉淀,已拥有6亿注册用户,800万个兴趣贴吧,日均话题总量近亿,浏览量超过20亿次。①

2、粉丝文化

“粉丝”来自英文Fans,意为“迷”,在中国,主要指某个明星(或平民偶像)的崇拜者。粉丝文化是伴随着粉丝社群出现的,成员通过自愿的参与和一系列互动交流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话题议程、行为准则和语言表达等。

粉丝文化主要表现在:粉丝群体的团队精神;粉丝们勇敢表达并鲜明支持的率真精神;积极主动、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粉丝与喜爱对象患难与共的忠诚精神;还有粉丝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的“PK精神”。这些精神也孕育在百度贴吧粉丝群体中,并结合了贴吧本身的独特存在性,使百度贴吧的粉丝群体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观,本文将其称为“贴吧粉丝文化”。②

3、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③

二、选择贴吧作为研究粉丝文化文本的代表性

百度贴吧的迅速走红,是与“粉丝”及“粉丝文化”的流行紧密相关的。在“粉丝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百度贴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贴吧自身特点

贴吧完全以用户为主导,强调用户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每个吧都有自身的模式风格,具有传统论坛不可比拟的优势:开放性强——简单注册便可浏览;技术性强——以百度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为基础;互动反馈性强——流量大有利于用户即时平等交流互动容易形成话题,因而成为网络上粉丝的集聚地。④

2、贴吧是“粉丝文化”的催化剂

由分散的“粉丝”到“粉丝”群体,再发展出“粉丝文化”,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首先是因为贴吧这样的社区为粉丝的聚集提供了一个快速、定向性强的渠道,粉丝很容易找到与其兴趣相同的“粉丝”。加上社区网络容易吸引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和社会阶层的粉丝,因而也有助于壮大粉丝队伍。

粉丝间相互分享所追捧的明星的信息,是粉丝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贴吧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主要的渠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不仅扩展了粉丝间信息交换的种类,同时也增强了信息交换的频率。

粉丝们在贴吧发布的大多是有利于塑造明星正面形象的信息,即使是负面信息,他们也往往会做出正面解读,或者用自己的方式为明星“据理力争”。虽然偶尔也会出现很多与粉丝的价值取向不一致的信息,但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等心理,会使粉丝们忽略那些信息的存在。同时吧主也会通过删贴的方式,来减少不利信息的存在。这些集中的正面信息对于激励粉丝们的专一追求和狂热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组织粉丝团体活动方面,贴吧无疑也是一个非常方便且重要的平台。⑤

三、贴吧十年,粉丝文化荣辱与共

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粉丝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其内部原因自然是粉丝心理需求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需要偶像

这一阶段粉丝对偶像崇拜的表达相对直接。通常将偶像当作“另一个自己”,偶像可能和自己的某方面特质接近,又或者只是个人期望成为的样子。因此,这一时期众多叛逆、青春、时尚、个性的形象一跃成为新的偶像。

2、第二阶段:需要伙伴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迈入了青少年群体,他们身边缺少玩伴,因此众多年轻一代的文体明星展现的形象改变为温暖和亲切。此时期偶像的意义不仅在于崇拜,还在于一同成长。

3、第三阶段:需要认同

社会结构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人们注意力降低,粉丝的偶像崇拜心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不管是特立独行的演艺明星,还是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子抑或只是在某方面具备超人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公众人物,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而崇拜者不再是偶像的附属品,伴随着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他们有了更多向偶像表达爱意、甚至影响偶像的意愿和机会。⑥

外部原因也包括三个方面:

1、技术变迁

网络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粉丝”和“粉丝”之间也没有了现实生活中财富、学历、社会地位的阶层差异。而通过网络渠道,“粉丝”和偶像有机会直接交流,且“粉丝”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文本的运作。这样的转换使得“粉丝”们乐在其中,难以自拔。

2、社会文化结构变迁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转型。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社会中多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拥有声望和地位。这样的声望和地位在包容性极强的“粉丝”社群中很容易得到。谁在网络上灌水灌得疯狂,谁能搜集到最新鲜热辣的偶像资讯,谁就能成为“粉丝”社群的意见领袖。同时,随着大量国外流行文化产品的涌入,大量不同风格的流行偶像及其产品层出不穷,这样的纷乱繁杂满足了“粉丝”们审美多元化的要求,也造成了“粉丝”们精神生活的浮躁。

3、经济变迁

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娱乐休闲上。粉丝已不能满足于大众媒介提供的内容,而产生了亲身参与的欲望,因此开始竭力追赶大众流行文化掀起的浪潮。但这样的追赶很容易变得盲目,以至于“粉丝”们不自觉地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而使“粉丝”文化走向“异化”。⑦

粉丝文化变迁的代表性事件:

粉丝对明星的崇拜,往往也是他们自我追求的一种投射,是借明星实现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贴吧中的互动,可以使更多人确认自我追求的价值,产生更强的追求动力。

1、贴吧粉丝文化的发展壮大源自2005年超级女声的兴起

2005年8月,当年最火热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接近总决赛的时候,百度贴吧也进入创建以来第一个巅峰时期。仅在“超级女声”吧里面,每天就有超过350万用户访问,有超过200万条的留言。大量粉丝聚集在贴吧,为选手拉票、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粉丝文化”开始风行于互联网,日后还催生了一大批以此为主题的网站。因此百度贴吧成为互联网“粉丝文化”的发源地。

粉丝在贴吧上可以作为一个群体来发出声音,寻求认同,粉丝自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贴到网上,很快就能得到不同的反馈,虚拟的网络时空赋予了粉丝自我成就的极度快感。这一切成为了粉丝草根文化的推动力。

2、贴吧所造就的群体氛围,也有可能激发群体性的非理性情绪

如2010年的“6·9圣战”事件。“6·9圣战”事件源起2010年5月30日为获得韩国组合Super Junior当晚的演出入场券,数千歌迷拥挤在世博演艺中心取票区域,一度造成混乱引发踩踏,并有粉丝与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发生肢体冲突。事件在新闻和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了大量网友的极度反感,随后以“魔兽世界吧”为发源地,各大反哈韩贴吧联合天涯、猫扑等各大网站成立反对SuperJunior及粉丝的组织,引爆反哈韩网民同Super Junior粉丝的大混战。⑧

为迎合大众需求,过度娱乐化使得贴吧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享乐主义,道德失范,炒作盛行,网络语言暴力等。“粉丝”们在这场狂潮中投身偶像崇拜,极易被煽动从而失去理性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同时还会阻碍粉丝文化以及媒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四、如何引导健康的粉丝文化传播

1、普及媒介素养教育

要提高追星族们对媒介事件的认识,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媒介,发挥积极作用,避免粉丝们丧失理智和自身的独立判断能力以至于迷失自己。

2、媒介自身要保持高度的自律、监督和责任,在运作过程中保持媒体道德,营销和运作保持规范性

只有这样,粉丝们才能得到相应的权利保障,社会舆论环境才能因此而日益和谐。如实行用户注册发帖制度,以此加强对用户的网络言论规范。另外就是对垃圾信息的拦截。在不断丰富贴吧内容的同时,也要相应提高发帖的质量。贴吧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自觉抵制过度娱乐化的社会责任意识,致力于报道明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为粉丝树立良好健康的公益形象。

3、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粉丝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他们心智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理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极易受到扭曲的引导。作为网络媒体,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年的心理教育,树立网络伦理观念,具备网络法制意识,从思想和行为上双重引导。

在网络新技术的支撑下,网络上的粉丝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社区上的粉丝文化并非正统文化,它偏离了主流文化节奏,粉丝文化的流行显示了我国当前“老的文化没有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没有建立,社会的文化发展处在临时断层时期,文化浮躁热”的局面。而这也更加要求今后中国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粉丝文化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演化,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①④百度百科,baike.bai-

du.com/link?url=z3LdZxFwI3UZtSY5r8T

R2olilnnMGUcayp6D-kzFaK2IJqdVjbNo-PHVDgulKWuV

②⑧王羽秋,《网络媒介时代下的粉丝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③曾小华,《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的一般理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

⑤王燕,《百度贴吧“粉丝文化”解读》[J].《青年记者》,2008(20)

⑥厉国刚,《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解析》[J].《新闻爱好者》,2010(4)

粉丝文化论文篇5

《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3季度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5.07亿,2013年1季度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5.36亿。微博已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阵地之一。就营销领域,微博的火热催生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即微博营销。这种营销方式以微博为平台,把每一个网民作为潜在客户,通过140字以内的短消息传播产品和企业动态信息,塑造品牌和企业形象,从而达成营销目的。各类企业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以微博为营销渠道,视微博粉丝为潜在消费者,构筑起企业营销的社交网络。

一、粉丝及粉丝文化

粉丝是英文“fans”的直译,有狂热者,超一般的爱好之意,类似于“追星族”、“迷”等概念。具体来讲,粉丝就是比其他类型的受众更细致地关注一个文本的人。文本提供了一个关注的焦点,粉丝可以通过它认同他们所属的社群。他们甚至会采纳该文本所崇尚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①这里,文本所指代的可以是明星、影视剧、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商品、品牌、俱乐部等。就微博空间而言,粉丝是指那些主动去关注组织或个人微博账号的人,具有自主创作的热情与能力,并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偏好和行动支持,“偷盗”、“借用”、“偷袭”、“为我所用”等成为他们“自我标榜”的手段。

作为消费者的粉丝在消费大众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所属群体的独特文本意义,即粉丝文化。如同学者詹金斯指出的,读者先将文本打碎成碎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蓝图将其重新组合,从已有的材料中抢救出能用来理解个人生活经验的只言片语,且不断向其他文本挺进、挪用新的材料和制造新的意义。②

二、微博空间中的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孕育于某一社会群体,群体成员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行使自己的媒介权利。这一特性,在微博空间尤为明显,并呈现出一些新的传播特征。群体成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或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或匿名或实名,或感性或理性,有着各自的性格特征和风格,但总体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文化特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性

粉丝通过特定的文本来界定自己的归属群体和角色认同。布迪厄认为,粉丝文化作为一种臣属文化与主导文化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为了某种东西”的文化;这种从属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从属接受,另一方面,粉丝也通过寻找共同群体来获得心理的归属感。③微博粉丝通过自身的辨别对不同的文本进行筛选、吸收、交流和再创作,进而完成自我赋权、身份确认、群体融入和社会互动。虽然粉丝是追捧者,但他们并不是盲目的,诚如费斯克所说,粉丝是民众中最具辨识力,最为挑剔的群体。④微博粉丝在关注了相关账号后会结合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经验,或转发或评论微博内容,充当起其他网络传播节点的信息源,或者扮演其粉丝团的意见领袖,从而在多次传播中赢得群体成员的认同。

2、文本生产和消费的主动性

微博粉丝群的媒介使用分为人际型的人际交流、关注型的意见表达、活动型的投票转发、日记型的生活记录、组织型的团体沟通。无论是哪一类型,微博空间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声口;依托微博的虚拟性、便捷性、娱乐性和草根性,粉丝们通过创新搭配、颠覆语法、暗语隐喻等方式,或表达情感,或抒发观点,或多元叙事,在不断消费、解读的过程中添加进自我的体会,制造新段子和微语录等,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本的后续生产和再传播,进而实现自身的参与价值。

3、之于官方文化的补充性

不同于官方文化,粉丝文化更多体现的是粉丝通过对官方文本的再演绎来强化对文化的参与感。对一事物的狂热喜爱和占有欲望,会促发粉丝搜索和积累更多的官方文化及其以外的文化资本。如同电视剧迷不会演戏但有权利对明星们品头论足一样,微博粉丝对其关注的微博账号同样拥有表态权,这种权利感鼓舞着他们持续不断地提供许多宝贵而又免费的受众体验心得和有关市场趋势的反馈,如小米手机的许多设计灵感便是来自其粉丝智慧。

4、源自文化工业的效益性

微博粉丝就像收藏家一样,收集各类资料,如恋物癖患者一般,收集的不仅仅是线上的块状资讯和碎片化传闻,还包括线下的一些音像制品、品牌标识物和产品等,为文化工业提供了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长尾市场,微博粉丝们不仅可能集群购买相关文化产品,还可能疯狂追逐文化产品的衍生品,进而催生更大范围的“经济旋风”。如美剧《生活大爆炸》走红后,微博上就涌现了大批量的粉丝群,很多粉丝的话题都集中在男主角“谢耳朵”的T恤上,并通过直接购买等方式来表明粉丝身份和传达身为粉丝的快乐。

三、粉丝文化之于企业微博营销的启示

微博的扩张式发展,使其日益成为消费者获取资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各类品牌也纷纷涌上微博空间争夺潜在的消费者。康奈集团便是一例,其2011年11月入驻新浪微博,至2013年,康奈集团的微博平台仍在运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对微博粉丝及其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粉丝的增量和活跃度面临瓶颈。故本文以此为例,从粉丝文化出发探寻企业官微的发展之道。

1、塑造形象:让品牌成为依赖的对象

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新媒体营销,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品牌赢得消费者的前提。这就需要品牌企业积极拓展渠道增大与消费者的接触面,而微博便是了解消费者心理和文化需求、传递自身品牌价值有效途径。2012年新年以来,康奈通过连续发微博向网民传达了“康奈让每一步成为享受”的品牌理念,并通过不断@形象代言人陈坤的方式强化了其“追求品质与体验”的品牌形象。康奈选择陈坤担任品牌代言人,除了考量他是知名度和人气很高的影视明星外,很大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他是“行走在公益路上”的“修行者”,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这些与康奈的品牌定位具有很强的契合度,对于强化康奈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康奈官方微博平台的视觉设计和模块组合也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个性特点,从具象层面展现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可以让粉丝对企业产生直观的亲近感和信赖感。

2、内容为王:让内容成为关注的基本

基于品牌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创建有创意、有粘度的内容,才能使品牌和粉丝们相融合,使品牌成为粉丝们追逐的对象。微博上的内容只有让粉丝们的感兴趣,引发共鸣,才能激起粉丝们的转发和评论。如康奈的一则微博——“一片丹心只向高跟?何必呢~色彩多样的坡跟鞋,穿起来轻松自在,双脚毫无负担!甜美可爱或俏皮伶俐,多种style,随心演绎!”俏皮可爱的语句再附上特色图片,充分体现了品牌的潮流个性,而这样的软性广告不仅不会招致粉丝的反感,还能使粉丝在莞尔一笑间进行再传播。另外,粉丝们往往具有很强的创作欲望,因此企业官微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给粉丝机会提供自主创造内容的机会、并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康奈在打造微电影《未完成的作品》的前期和中期均有发动粉丝们参与剧本的编写,但号召方式缺乏创意,对粉丝的原创也缺乏回应,且以赢取陈坤签名画册等作为奖励,手法显然过于老套、缺乏吸引力,与凡客、肯德基等善于玩转营销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3、真诚沟通:让互动成为开启营销的钥匙

粉丝为何关注,为何转发,转发时又给予了怎样的评价,评价时又如何解读,这些都需要企业对微博进行文本分析及与粉丝进行深入沟通,以弄清粉丝的偏好、了解粉丝的需求,进而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和渗透率。

“先微博,后营销”。微博等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微博粉丝拥有直接取消关注的否决权,如果只是频繁的单向传播和广告式的狂轰滥炸,显然无法赢得好感。微博本质上是人际沟通的工具,微博营销也即是关系营销,唯有让粉丝亲近你、成为你的朋友,才能形成品牌认知,进而购买产品和服务。康奈的微博营销,不仅仅是宣告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如何出色,同时还通过#舒适生活#、#康奈潮我看#、#康奈精生活#、#坤之人生#等话题,为粉丝提供新鲜资讯、时尚建议、生活常识和小窍门等,就能使品牌成为粉丝们精神上的一种依赖和寄托。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康奈的微博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式的信息,语言风格较为平稳,较少能引起品牌与粉丝、粉丝与粉丝间的热烈交流。虽然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但在微博空间,品牌的独特形象和性格,始终是增强粉丝活跃度、让粉丝为品牌的推广效劳的关键。另外,像大多数企业微博一样,康奈的官方微博与粉丝虽有互动,但更多的是停留在一次对话阶段,很少有多轮对话,这就无法促成粉丝与品牌间持久关系的建立和情感纽带的联结,最终无法达成品牌的售卖。

4、话题借势:让符号在再创造中传播

利用粉丝文化之于官方文化的补充性,借用粉丝阵营中的文化资本进行话题造势,可以说是实现粉丝文化效益性的便捷方法。不少企业官方微博便是通过“情人节”、“穿越”、“普文二青年”、“淘宝体”、“甄嬛体”、“元芳体”、“style体”等热门话题实现人气的飙升和打响知名度的。观察康奈近两年的微博文本,其粉丝关注度较高的微博文本,一般也都集中在借热点话题造势期间。毋庸置疑,热点事件更易于引发“人海效应”,很多时候只要稍稍策划,给粉丝们一个“支点”,就能激发他们热情、主动地消费和生产品牌文本,进而“撬动”信息传播的雪球,引发“滚雪球效应”。

参考文献

①③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Henry Jenkins:Convergence Cu-

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粉丝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092-02

0 引言

近日,一则“小学生世纪骂战”的话题迅速抢占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该事件的起因是一名TFboys的00后小学生粉丝在美拍软件上恶意用语言攻击和诋毁EXO,随后便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许多EXO的小学生粉丝开始在美拍上疯狂回应,随即便引来了一众TFboys和EXO的00后小学生粉丝在美拍上的骂战。

这场戏剧性的小学生骂战在旁观者看来可能是荒唐而可笑的,但却在无形之中映射出了粉丝文化的低龄化、盲目性以及新媒体对该事件的广泛影响性。粉丝文化本身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其内在肯定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这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规避的现象。因而,在新媒体传播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这块阵地,努力使粉丝文化成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

1 粉丝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1.1 何为“粉丝文化”

过去,人们通常把流行歌手的支持者称作“歌迷”,把影视明星的支持者称为“影迷”。而近些年来,这些娱乐圈里明星的支持者则都统一被称作了“粉丝”。粉丝文化的出现就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粉丝团的成立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可以说,当前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推波助澜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粉丝文化成为了一种在全社会都备受追捧的亚文化形式。

新兴社交媒体的出现将原本孤立在五湖四海的粉丝个体通过QQ群、贴吧、论坛、微博等网络渠道联系到了一起,组成了形形的粉丝团。这些粉丝团内的成员因为有着共同喜爱的偶像而对粉丝团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心理认同感。一个个粉丝团其实也是一个个小型的社会组织,粉丝团内部有着明确的职能划分。各种粉丝团通过给自己的粉丝组织起应援名称,确定应援色,筹备灯牌、横幅等应援物品,制定自家粉丝团的口号和明确粉丝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等方式,确立起了自己粉丝团内部的粉丝文化,而各家明星的粉丝团都有各自不同的粉丝文化,这些粉丝文化也就构成了如今形式多样的大众粉丝文化。

1.2 粉丝文化的发展特点

1.2.1 商品化

娱乐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明星偶像效应的巨大成功与粉丝的幕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粉丝团的运作和发展越来越与商品化经济挂钩。几乎每一家明星粉丝团的成员每年都要按时向粉丝团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作为制作明星应援物品的公用经费。比如歌手的粉丝团,每当自家的偶像出新专辑的时候,粉丝团都要配合好艺人的经济公司做好线下活动宣传的工作。粉丝团的成员会大量购买偶像的专辑和相关物品,并且跟随自家的偶像去到各个城市参加签售会和演唱会等宣传活动。每年各大音乐颁奖礼即将举行的时候,粉丝团的成员也要自掏腰包为偶像打榜拉票,去到现场为偶像加油呐喊。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伴随着粉丝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条新兴的粉丝经济的产业链,许多商家也正是看准了粉丝文化中所存在的商机,纷纷开始靠打造明星周边产品来赚取利润。艺人大张伟就曾经在他出的一本书中调侃道,“选秀歌手救活了两样东西,电视台收视率和做灯牌的”。

1.2.2 非理智化

粉丝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类型,在为文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追星风潮的愈演愈烈,一些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从前几年的“杨丽娟”事件,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微博“小学生世纪骂战”事件,无一不暴露出了粉丝文化中存在的狂热性和非理智性的行为。一些较为狂热的粉丝宁愿搭上自己所有的积蓄去全国各地跟偶像的各种宣传活动,置自己的学业、工作和家庭于不顾,还有一些所谓的“黑粉”和“真爱粉”会为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在微博、贴吧等各大社交平台上与别家的粉丝“互掐”,展开口水战。这些极端的追星行为都是粉丝文化中的糟粕,是不予提倡的。特别是粉丝团成员呈现出日渐低龄化的现象,这种疯狂的追星方式更加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新媒体传播方式下的粉丝文化

2.1 粉丝文化在百度贴吧的传播

百度贴吧是2003年开始逐渐兴起的一种网络交流社区。自贴吧成立以来,这里就成为了各大粉丝团的聚集地。每家粉丝团都会为自己的偶像成立一个专属的贴吧,粉丝团的负责人会定期在贴吧公布艺人每月的行程以及最新的打榜和宣传信息。粉丝们还可以通过发帖子和跟帖回复的方式在贴吧畅所欲言,与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来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喜爱。除此之外,百度贴吧还是一个有着严密规则制度的组织。每家粉丝团的贴吧都有自己的管理人员,一名总负责人大吧主,还有数名小吧主,以及粉丝团下各种有明确分工的美文组、外交组和摄影组等。这种严密的管理分工使得粉丝团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和发展下去,也在百度贴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贴吧粉丝文化。

2.2 粉丝文化在新浪微博的传播

近几年来新浪微博的出现更加拉近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如果说贴吧的出现还只是粉丝之间的互动交流,那么微博的出现则实现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直接交流。明星通过在微博上状态来向公众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而粉丝也可以通过给明星的微博评论和发送私信来实现与明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微博这种新媒介,各种海量的最新信息都能够迅速地通过微博传送到每个博主的手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零距离。各大粉丝团的官方微博也随之成立,是粉丝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了解到偶像的最新资讯。

3 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传播环境

3.1 改进粉丝在各大社交媒体的交往方式

近年来,不同明星的粉丝在各大社交网站的口水战屡见不鲜。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新媒介传播环境,各家粉丝团都要严于自律,理智追星。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社交网络中粉丝文化的健康发展。

3.2 加强对新媒体的产业化管理

在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今天,许多媒体运营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博取大众的眼球而纵容一些粉丝在媒体网站上发表一些不实言论。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的产业化管理,制定有效的行业规范来保证粉丝文化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健康发展。各种新媒体自身也应严守行业操守,使粉丝文化能够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中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l(1).

[2]陶东风.粉丝文化研究:阅读――接受理论的新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7).

粉丝文化论文篇7

这是一个“粉丝”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粉丝”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新兴词汇,迅速取代了之前的“追星族”一词。李宇春凭着“帅”,拥有了自己的“玉米”;郭德纲借助“侃”而有了自己的“钢丝”;甚至学者易中天上了电视后,也有大批拥趸,即那些“乙醚”们。每到节目播出,“粉丝”们便在台下全身心投入地加油助威,情绪高昂……中国人突然被“粉丝”的狂热镇住了。

就“追星族”而言,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大量国内外青春偶像剧的热播以及流行音乐热潮的推动下,许多人开始迷恋上了影视明星和各类歌手,成了各色各样的影视“迷”、音乐“迷”等。而2005年的“超级女声”则是“粉丝”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场全民参与的真人秀可谓“后现代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一次集体狂欢,用狂欢式的行为颠覆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压抑,这种颠覆并不是充溢,反而是一种匮乏的反弹与表示。”①与简单的崇拜及追星不同,“粉丝”开始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参与了“造星”运动,并推动了娱乐平民化、个性化时代的来临。

自我性与群体性

最初,“粉丝”往往是以原子的方式与偶然聚合的方式存在,它是青少年借影视文化、音乐文化自娱自乐的行为,具有自我性。高度发达的影视业和唱片业为“粉丝”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镜中我”的“模板”。而这种对“镜中我”的热情在热播剧、电视娱乐节目和演唱会等的推动和催化下,在标新立异的个性要求下,变成了一种不可抑制的狂热。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普及和影响力的日趋增强,使得大家聚集成群格外便捷。“粉丝”们为了自己所喜爱的偶像明星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平凡选手,开始抛弃了散兵游勇式的个体户形式,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主动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聚集成群,形成各色各样的“粉丝团”,来获得情感和心灵上的归属感。“粉丝”们成群结队地出没于贴吧、QQ群、名人博客、聊天室等网络空间,疯狂地灌水来表达对偶像的喜爱,俨然已成为一种媒介景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粉丝”们将各自搜集来的最新资讯和明星绯闻迅速发表在网络论坛上,从多个角度予以讨论,形成话题互动效应,并群体性地以影视海报、偶像以及其他艺术元素为文本,通过各种形式的“符号再编码”来实现“意义再创造”,制造各种话语和仪式进行娱乐狂欢。

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粉丝”们原先具有自娱自乐性质的行为迅速转化成了一场具有娱乐精神的集体狂欢。就如张靓颖的“粉丝”,那些“凉粉”们通过网络的召集,组建成立了五个职能部门:宣传部、策划部、财务部、组织监察部和长沙现场工作部。他们在网上策划、讨论、决策,共同起草、制定和修改规则,并公之于众。这样,“粉丝”们的共同参与和行动,构建了一个想象共同体,具有显著的群体性特征。

“粉丝”的商品化

在这些媒介景观下,“粉丝”群体合纵连横,运用商业手段制造明星。与此同时,面对盛大的造星运动,“职业粉丝”应运而生。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消费社会里,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都以消费为中心,人们的一切都受到消费的制约。在这里,明星或制造明星公司出钱,“职业粉丝”通过追星或托星来赚钱。“职业粉丝”大多来自13岁~25岁的年轻人,身强力壮,有饱满的精力、洪亮的嗓门,并且热爱“粉丝”这个职业。他们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揣好某个明星的照片,认准模样以后,在他(她)每次公开亮相的时候,忘我投入、歇斯底里地呼喊对方的名字。“职粉”有多种级别――最普通一级的只要挥挥荧光棒、举举海报、喊喊名字,在现场为选手造人气、壮声势。中间一级的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经常要去各大热门网站发帖子,为选手制作精美博客,以及挑起各种争议话题引人关注。顶级的“职粉”,与选手和主办方保持紧密联系,负责组建“粉丝团”,并指挥其他“粉丝”拉票,制作宣传品,或者负责写书、出书等。作为“职业粉丝”,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超级女声》比赛时流传的“职粉价目表”,就赫然写着“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如果选手晋级,再加奖金”。

在这样一个明星制造的新兴产业中,“粉丝”正在成为造星的重要一环,“粉丝经济”的财富链条得以不断开发。首先,“粉丝”是重要的消费者,会购买礼物赠送给偶像,奔赴现场参加偶像的演唱会或见面会,购买偶像的作品以及相关杂志,付费下载图片、彩铃、视频、音频等。另外,“粉丝”本身就是商品,“职业粉丝”的人气和热情是有价格的,甚至通过与唱片公司、经纪公司合作,可以把个别“粉丝”包装成“明星粉丝”,充分开发利用其资源。而网站经营者、电信运营商、内容制作商、衍生产品开发商、各类经纪公司和“粉丝团”等都是这一经济产业链的构成。

西蒙・弗瑞茨曾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商品”的概念对流行音乐产业进行了批判:“某种属于人类的东西被从我们身上抽出,又以商品的形式归还给我们。流行歌曲和歌手都变得神乎其神,被‘物化’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我们只能通过市场上的现金交易把它们占为己有,只有这样才能重新拥有它们。”②“职业粉丝”已成为一种商品,是娱乐和商业合谋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异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偏离了方向的狂欢

在“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职业”零门槛的平民化和个性化的娱乐时代中,“粉丝”文化存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八卦话语的泛滥。网络虚拟社区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但这种自由很不幸地被“粉丝”们无约束、无节制地使用,他们经常随心所欲地“吐痰”,发表一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没有根据的八卦言论。“粉丝”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明星的狂热,往往是缺乏反思精神、缺乏理性思考的表征。一旦成了某个人的“粉丝”之后,那人的一言一行就在他心中成了亘古不变的真理。一切对自己偶像的负面批评,即使是明显的善意,在狂热Fans眼里都是有预谋的、不怀好意的,是一种出于不可告人目的的蓄意攻击和诽谤。偶像与偶像之间必然存在着商业和利益竞争,表现在不同“粉丝团”之间则是激烈的口水战,甚至出现合纵连横与暗战纠纷的场面,言辞激烈的骂战不断升级,八卦话语泛滥成灾,在各个“粉丝”论坛上形成谩骂之风和不理智的氛围,一时间口水变成洪水淹没了整个网络世界。

“粉丝”中有一群人被称作“粽子”,是指那些挑拨离间的人。在“超女”选秀期间,“粽子”经常会跑到“玉米”网络社区那里装作“凉粉”说些李宇春的坏话,或者跑到“凉粉”百度贴吧那里装作“玉米”说些张靓颖的坏话,挑拨两个“粉丝团”在网络论坛上打起“口水嘴”,打得越凶,“粽子”们显得越高兴。

“粉丝”往往是一群信仰暂时缺失,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青少年,这样一种八卦话语泛滥的“粉丝”文化,会导致青少年的身心被污染、网络文化畸形发展的恶果。

弱智低俗的盛行。“粉丝”们在网络社区上,经常交流各自搜集来的资讯,从影视剧的剧情发展,比赛的最新动态,到偶像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等。不过,这种言论日趋低俗化、弱智化,比如热衷于关注偶像的隐私图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各类绯闻,或者在具有竞争关系的“粉丝团”论坛上大放厥词,张贴恶搞图片,搞些恶作剧来取笑对方,并获取一种对心仪偶像忠诚而带来的所谓“崇高感”。

在“粉丝”们追求弱智低俗所带来的时,自身不断被娱乐化、被弱智化。面对偶像大喊大叫,处于迷狂中的“粉丝”情绪很容易失控,经常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非常举动”。疯狂的“粉丝”会理一个与偶像一样的发型,穿戴与偶像相同的服饰,不远千里赶去为偶像呐喊助威,为了偶像而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甚至跟踪、威胁、伤害自己喜爱的明星或选手,或者酿成自杀身亡的社会悲剧。杨丽娟事件的悲剧性后果就是不可争辩的证明。“粉丝”文化的集体迷狂在于抓住了人性的软肋,利用盲从心理,让大众失去对于娱乐、艺术、明星的最基本判断,而陷入所谓人气的陷阱中,人云亦云。可见,这样一种“粉丝”文化格局和娱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强烈的弱智低俗的作用,必将造就千千万万缺乏健康审美观和艺术鉴赏力的“粉丝”。

由于对偶像的过分崇拜,使许多“粉丝”成了追星迷狂症候群,他们不由自主地要将癫狂行动进行到底。这种集体狂欢是对娱乐文化的一种弱智化、低俗化的表达。在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其他青少年进一步被娱乐化和弱智化。

泛娱乐化的趋向。在这个完全以“娱乐”为价值标尺的媒介环境中,“粉丝”们通过共享与偶像有关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进行着一种仪式,并获得了符号狂欢的。但是这样的娱乐化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等领域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娱乐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所有关于偶像的话语和符号,狗仔队偷拍的各种照片,都成了“粉丝”们生存生活的营养来源。“粉丝”们在娱乐中最大限度地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同陷入了深不可测的泥沼中,难以自拔。

正是在泛娱乐化的趋向下,“职业粉丝”粉墨登场。但是在这个时代,“人气成为假象和欺骗的代名词。职业粉丝在欺骗了媒体、欺骗了公众的眼睛的同时,也欺骗了艺术人才选拔的公平和公正,突破了娱乐艺术的道德底线,致使娱乐更加金钱化、潜规则化”。③网络、电视、报纸、八卦杂志等媒体有意无意地卷入、放大,甚或折射、扭曲,煽风点火地加以炒作,制造了一个个娱乐漩涡。值得警惕的是,被泛娱乐化轻易俘虏的“粉丝”,往往是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

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经典论断:“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⑤在这样一种泛娱乐化的趋向下,“粉丝”们将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他们正活生生地感受着“娱乐至死”的残酷,却全然不知。

结语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有自己崇拜和仰慕的对象。在这个娱乐时代,“粉丝”对娱乐偶像的崇拜和仰慕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如果“粉丝”们沉溺于不可控制的追星狂热中,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左右并不自知,因此迷失自我是必然的后果。大众传播具有娱乐功能,我们也的确需要娱乐,但过度娱乐化的势头不断膨胀而不加以有力约束的话,那么娱乐所滋生的负功能也是相当可怕的,比如鼓励逃避主义,纵情享乐,败坏精致艺术。“粉丝”们身陷娱乐文化的集体狂欢,不但会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降低文化品位,并且还会阻碍媒介文化的健康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对于电视而言,以“绿色收视率”为方向构建娱乐文化显得极其重要。各类媒体应当具有自觉抵制过度娱乐化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运用教育、审美、监督等功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荣辱,并致力于报道明星和选手的优秀道德品质,以及勤奋、乐观、坚强、热衷公益事业的榜样形象,来引导“粉丝”们树立一种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有效地提升“粉丝”文化的品位和层次。

注 释:

①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文化fans群体的症候式分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第105页。

②格雷姆・伯顿[英]著,史安斌主译:《媒介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166页。

③东方尔:《职业粉丝:娱乐低智时代的星托》,《中国质量万里行》,2007(12),第33页。

粉丝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78-02

随着社会化媒体快速发展,品牌传播方式较之过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品牌与粉丝的关系正在被重塑。粉丝经济以关系资本为核心,整合并重构了品牌与粉丝关系的转化系统,不断满足用户更加多元化、社群化、虚拟化的互动需求。

一、品牌与粉丝关系的重塑

1.对粉丝经济的界定

粉丝经济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的提法,相关联的关键词有粉丝消费、粉丝营销、粉丝运营、社群经济等。《粉丝力量大》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粉丝文化研究的专著,作者张蔷对“粉丝经济”的概念解释为:“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

如今的粉丝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之前的学者研究的罗辑思维、小米、漫威这几个案例,现在大多数的品牌都在学习效仿粉丝经济思维,通过社交平台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培养自己的粉丝,线上线下加强与粉丝的互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经济就是粉丝经济。”“互联网时代辨e企业或品牌影响力的强弱主要看它们拥有的粉丝数量。粉丝意味着资源和力量。”

2.情感驱动下的消费行为

粉丝经济的核心是情感。对于品牌来说,粉丝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狂热的爱好者。粉丝对品牌的情感如同对偶像一样,消费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性判断,也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忠诚和喜爱。品牌的一切都对粉丝产生影响,产品的点评要关注、新品的会要跟进、使用过程中的体验要相互交流、不留余力地劝说周围的人购买,甚至是当有人有不满意见时,粉丝会极力维护忠爱的品牌形象。粉丝群无论在社区论坛还是在线下实体店都是一个强大的品牌忠诚跟随者群体,哪怕是产品有缺陷,粉丝也会包容。

二、品牌与粉丝关系互动传播策略

本文以优衣库等品牌近年来践行的粉丝互动案例为考察,进而整理出行之有效的互动策略,并以此反观品牌与粉丝关系转化的动因与成效。

1.整合传播,让粉丝注意品牌

据优衣库官方宣称,通过有效的粉丝互动传播,已经有效粘着了超过千万的忠实粉丝,品牌在线上的微博、微信、Nice等社交平台上整合传播品牌理念与产品特质。数字互联网时代对品牌的人格化要求更高,优衣库也巧妙设计了明星代言的环节,如邀请倪妮、陈坤等一些极具个人魅力的明星穿着品牌服饰做代言广告,这样做既能够迅速将粉丝对明星的好感转移到对品牌的认知上,又通过明星的个人形象体现品牌的风格。

今天,为了真正了解品牌关系是如何被建立和持续的,营销者必须考虑的营销机会应该包括店内的、网页和博客上的、包装上的、口碑传播的,消费者个人与品牌销售人员之间的接触体验、消费者服务、渠道合作商,以及其他传播活动等。[[美]唐E.舒尔茨.重塑消费者――品牌关系[M].沈虹 郭嘉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 第26页]这要求每一次的传播都能将品牌理念和产品特质渗透到粉丝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一个完整的传播策略系统把每一次粉丝与品牌的沟通都考虑在内,这样才能让粉丝真正关注到品牌的声音。

2.持续刺激,让粉丝记住品牌

互联网让宣传的渠道和消费者互动模式变得更加便捷,但互联网不意味着低成本,爆点虽然能一时间影响较多的受众,但信息得快速更替使人每天接收庞大的信息量,对信息存储记忆的时间也逐渐缩短,信息的价值就会贬值。不断重复,有新的信息刺激消费者、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变得至关重要。

比如说,优衣库通过与爱马仕前创意总监联名推出的秋冬服饰曾引发了粉丝群们的疯狂抢购。尝到甜头的品牌商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推出与当代艺术大师、怪物猎人、上海迪斯尼、海底总动员、漫威超级英雄、爱丽丝梦游仙境、怪兽大学等动漫、游戏、电影的系列合作,不断引发粉丝的抢购热潮,疯狂而主动。

数字互联网时代信息内容十分碎片化,随着众多新品牌新信息出现,自身的粉丝很可能被竞争对手吸引走,为防止原有的粉丝变成没有活跃度的死粉,企业需要准备大量内容有计划地、不停顿地,新的事件不断激活粉丝活力、满足粉丝的期望、引发粉丝的讨论,才能保持粉丝群体的强大生命力。而且数字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具有变化性,需要根据日常管理把握住机会传播,顺应潮流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播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降低了企业的宣传成本和投资风险。

3.抓住痛点,让粉丝爱上品牌

提高核心粉丝活跃度需要品牌为用户带来难以抵挡的价值,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抓住用户最需要的,给予用户最贴心的专业服务。仍以优衣库为例,在品牌传播中注重场景化设计,充分考虑到顾客的体验与参与感。如“不同世代 穿悦生活”的活动中,品牌邀请粉丝中不同年龄段的意见领袖试穿并塑造出不同的时尚风格:如60后资深广告大人邓广内敛坚持、70后知名造型师莎小郑的摩登品味、80后杂志副主编康迪和杂志主编熊小默的简约实在、90后作家蒋方舟的自由气息和00后TF家族前成员高俊杰的率性独立风格。

品牌通过意见领袖的表达,实现粉丝群体的人格化,利用品牌精髓的传播使粉丝产生共同趋向的价值观。数字互联网时代的粉丝,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参考他人的经验,甚至乐于分享自己经验的粉丝还会成为粉丝中的领头军,拥有自己的粉丝。如果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多做努力,关注粉丝动态、满足粉丝诉求、达到粉丝的期望,才能有持久的粉丝动力。

4.主动参与,让粉丝与品牌相伴

粉丝经济就是与粉丝谈恋爱,首先要让消费者爱上品牌,一直很心动。[吴品慧,蒋美兰. 数字时代下的品牌价值和粉丝经济[J]. 中国广告,2016,05:28-31.]其实,仅有心动是远远不够的,品牌还要有创意绝佳的策划能够让粉丝主动参与到传播中来,主动为品牌给予金钱、时间、情感等的多方面投入。如果缺少这种互动,粉丝不再主动参与品牌的传播,很可能会转向别的品牌。

就其本质来看,优衣库在微博、微信、Nice等社交平台的运营,是一种基于粉丝的社群经营。粉丝主动获取微博、微信上穿衣搭配、优惠折扣等信息,参与Nice上晒照片、贴标签的活动,以及其他H5页面的专项活动。比如在秋冬季,优衣库上线的H5页面可以预约排队和VIP限购,可以看到有哪些店卖有设计师合作款,可以选择明星单品进行预购。H5传播技术非常适合年轻粉丝的阅读习惯,在优衣库的明星产品如AIRism舒爽内衣、HEATTECH保暖内衣等明星款新上市时,其诱人的设计则体现在免费领取的促销手段上,粉丝可以通过分享与邀请他人同行的方式参与到此次传播活动中。

除了线上的分享与互动,线下店铺也同样是吸引粉丝参与活动的重要阵地。比如在星球大战上映的时候,优衣库将80厘米大小的电影衍生品模型以组合排列的形式陈列在上海淮海路全球旗店五楼MAGIC FOR ALL概念店里,营造出极具体验感的现场氛围,也大大满足了星球迷们零距离接触的强烈需求,他们纷纷来到实体店拍照分享,成就了品牌的再次传播。

我们通常在评价某一品牌是否具有粉丝效应时,只需看用户在购买产品后是否自愿地去分享和推荐,是否产生了价值认同,产生了偏好,然后主动为品牌代言和传播。如果品牌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的分享心理,顺应分享经济的热潮,挖掘粉丝主动分享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发性地拿出手机进入到线上或线下商圈,产生可持续地关注与互动,那么这个品牌无疑是成功了。

三、对品牌与粉丝互动成效的思考

1.情绪转化品牌资产

数字互联网时代品牌的形成机制与传统品牌大不相同。传统是需要大量的广告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产品能够通过粉丝传播给大众用户,不一定需要广告来佐证产品的好坏,而传播的过程就相当于用户为产品宣传的过程,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和接受来自周围人的口碑。

年轻人的购物决策已经可以通过已购买的人的评价或晒图来判断一个产品的好坏,粉丝的积极传播效应会不断强化品牌的正面形象。粉丝与品牌间的良性互动会不断累积并形成强大的情感力量来推动品牌形象的提升。换句话说,品牌在与粉丝互动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好的创意与体验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长期就会在消费者认知上有良好的价值积累。粉丝的情绪力量决定了企业的品牌资产。

当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品或者品牌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产生幸福感,消费者就会继续消费、占有这个产品,甚至是极力地向周围人推荐,还会把该品牌其他相关产品都体验、拥有。这既粉丝经济的核心,也是品牌商愿意通过深刻洞察粉丝需求,不遗余力满足并积极推动粉丝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2.移动支付打通沟通边界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中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助推了粉丝经济的发展,也极大提升了粉丝的有效转化率。所谓转化率,即粉丝在参与品牌互动活动中产生的实际购买的比率,这是一个十分精准的评估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动的实际传播效果。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移动支付为品牌线上线下的沟通打通边界,把线上平台的品牌理念渗透到粉丝生活,把粉丝实际的购物需求反馈到社群中来,让品牌能够适时、满足粉丝需求的变化。无论在门店还是户外,购买可以随时随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双向导流。值得期待的是,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会不断提升粉丝的体验感,并从中获得最大的粉丝互动权益。

对于品牌商而言,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交易方式还可以有效拓展品牌的推广渠道,刷粉、吸粉的效率大大提升,这种增长不光是数量上,更是质量上的。

参考文献

[1]赵倩,近十年中国粉丝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文明,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36-147.

粉丝文化论文篇9

[基金项目]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对于各大电视台来说,每年的开年大戏是上马精品剧的绝佳档期。毋庸置疑,寒假及春节假期的收视率所隐含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4年街头巷议的开年热门剧却是一部网络引进剧。这就是韩国SBS电视台自制、由中国视频网站引进同步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剧)。《星》剧的走红一方面是因为媒介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消解了引进剧的市场壁垒,早期电视台“限外令”等政策对国产剧市场的保护力正在被网络点播迅速瓦解;另一方面,来自文化属性、社会心理以及产业操控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动了这股非同一般的网络消费文化热。

经典:文化认同下的“热”脉

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越小表示两国间享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彼此之间文化认可度高,会增加两国间的各方面交流。[1] 但是文化差异过大,会形成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障碍。所以文化距离一方面创造需求,另一方面又阻碍流动。[2] 适当的“文化距离”造就了显著的“消费溢出”。《星》剧编剧设置外星人久居韩国的情节,恐怕本是想借外星人之言行致敬韩国经典文化传统。而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属性相近相似,这就让中国观众亦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首先,男主角历经四百年的社会变迁,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对文化经典如数家珍,且坐拥丰沛的古董收藏,如李朝白瓷、金弘道画作。剧情中又不断闪回朝鲜王朝的生活场景,巧妙戏仿历史人物,如外星人与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许浚、文学家蛟山许筠的交往;在现代生活情境中又着重提及中国元末明初的《明心宝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西汉的《列女传》等。凡此种种展示出明清时期两国文化交融的深厚历史。特别是当中国观众看到都教授的业余爱好竟是打麻将时,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就更为强烈了。有的粉丝在“阐释性社区”[3]――网络论坛里热烈讨论,甚至从而考据出都教授的“都”姓一脉是东周王室后代。这种“合理”的想象给予了中国粉丝无上的心理荣耀,以剧中人物为精神领袖,通过网络构建出超越民族、超越文化的“想象性归属感”。

另外,文化认同感还来源于韩剧中经典的“纯情”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号准了中国广大女性观众的心理命脉。韩剧对两性关系的叙事策略是典型的东方式的含蓄路线,编剧总要在男女主角身上安置某种生理缺陷作为其爱情发展道路上的苦难。前有女主角的“白血病”套路,今有外星人的“水土不服”。《星》剧男主角集帅气、智慧、财富、超能力于一体,这本身就满足了女性受众对男性的角色期待;而其沾上人类体液就会病倒的“禁欲”式恋爱,更符合东方女性对于爱情本真的心理渴求。男女主角无关物质、不涉,超越世俗、甚至跨越时空的纯情爱恋,让无数中国女性观众动容。反观之,英美偶像剧并没有刻意回避,而是把重要情节的设置点放在人性、悬疑等更多方面。这也更符合英美观众的文化心理。因此,韩剧的流行带有显在的地域局限性。

由此看来,“韩剧是经过认真包装过了的东方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改造的结果。”[4]《星》剧借着现代偶像工业的外包装,实质向观众“售卖”的是东方文化的传统精髓,因此与中国观众的心理命脉产生了共振。

“狂欢”:网络粉丝的观剧心理

《星》剧引发中国网络全民性的话题讨论,犹如一场粉丝的网络狂欢节。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 最为突出的是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众意识。在狂欢节中所有人都是参与者, 狂欢节是全民的、包罗万象的。[5]《星》剧选择网络作为播出平台,更易于为受众营造开放、平等、无秩序的氛围,为粉丝狂欢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新媒体语境下,贴吧、BBS、微博、微信等虚拟社区往往成为粉丝聚集、参与狂欢的平台,粉丝文化传播的狂欢化愈加明显。[6]

首先是全民性。网站作为播出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目标受众,并引发最大范围地关注与讨论,成为热门的网络议题。加上网络开放的环境,网民通过贴吧、论坛直接发表自己的观影感受,并形成一个个“粉丝团”。即使你没有收看这部剧,在网络群体传播的聚合作用下,你也会被群体组织拉入讨论并不得不加以关注。在此剧播放中,“明星追剧”的效应尤其在微博上得到了最大化的释放。这就形成了“全民性”的基础。

其次是颠覆性。《星》剧的人物设置、叙事手法和戏剧张力又是颠覆式的。在人物设置上,《星》剧开创性地“重新发明了一种外星人”,都敏俊的外星人形象颠覆了美剧、国产剧给我们创造的外星人形象,用书呆子气质和古人作派给外星人通上人间烟火,一下消除了违和感。“用神性来保护你,用人性来陪伴你” [7],中国网民对这种“接地气”的外星人形象更加偏爱。在故事讲述方式上,《星》剧创造性地把电影叙事手法中的“倒计时”、闪回镜头、剧尾彩蛋等应用到电视剧中,是对以往韩剧情节叙事“拖沓”的颠覆,更适合于网民的收视习惯。在结尾处理上,《星》剧有别于一般韩剧或皆大欢喜或哀伤凄美的结尾,走向了不悲亦不喜的“小团圆”,这亦是对“长相守”爱情观的颠覆。

第三是宣泄性。《星》剧的热播为中国女性提供了情感的宣泄出口。爱奇艺的数据显示,“星粉”主要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国女性。[8]高学历的女性对于爱情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渴望在情感上获得安全感与满足感。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她们旁观了艳照门、各明星的婚变,国产电视剧也热衷于房产、婚外恋、婆媳等现实主义题材,这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成为其口头禅。而《星》剧女主角千颂伊一副独立自主、大胆示爱的现代女性做派,给中国女性观众极大的代入感与满足感,观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成为她们释放情感、缓解压力的出口。

民粹主义:网络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合谋

尽管电视剧市场“限外令”[9]的执行从主观上说是为了增加国产剧的保留空间和播出可能,但是在客观上却使国产剧陷入了“温室陷阱”。[10]民粹主义的文化消费观点是: 只要是大多数人的需要就是合理的,就应当满足。显然,国产剧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文化需求。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受众于是抛弃了传统媒体,转而投向了此前仍不受“限外令”制约的网络,由此培养了一批固定观众群,催生了当下引进剧的网络消费热。民粹主义侵入大众文化后,与消费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消费民粹主义。消费民粹主义者渴望否认体制文化特权的合法性,获得文化参与的乐趣与自我表现的,并通过这种“快乐”的参与进一步获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优势状态。[11]在当代消费民粹主义背景下,《星》剧作为引进剧引发网络消费热就不足为奇了。

一方面,“《星》剧热”是媒介民粹化生产的产物。《星》剧制作精良是媒介追求受众文化消费的“最大公约数”的结果[12]。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追求时尚、个性是大众共有的心理特征。作为青春偶像剧的代表,韩剧最擅长的就是把俊男靓女包装成时尚的演绎者,使他们成为“时尚意见领袖”。“时尚意见领袖”通过把时尚信息传递给观众,从而使韩剧的广泛传播有了实物载体,人们从一件时尚单品能联想到韩剧本身的剧情,从而提高了电视剧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13]在中国,通过韩剧的网络传播而走红的“时尚意见领袖”,也往往被传统媒体竞相追捧。“当下文化民粹主义往往总是发端于网络空间,然后在传统媒体空间得到壮大。”金秀贤参加江苏卫视节目与李敏镐登上“春晚”舞台,都是传统媒体跟进“网络空间的文化民粹运动”。这“渐渐形成一种规则,它打破了传统大众文化的生产秩序,使文化生产被迫按照民粹化的动向行走。” [14]

另一方面,“《星》剧热”是受众民粹化消费的产物。网络空间的自我赋权,让网民有了很强的自我认同,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以此来对抗体制内文化的合法性。《星》剧以网络为播出平台,正好充分发扬网络文化的互动性与活跃性,让受众能够实时消费剧情中出现的一切产品。即使穿不起剧中女主角的服装,买不起男主角的同款豪车,但人人都消费得起十几块钱的炸鸡与啤酒,无碍于梳一个都教授这样的发型。于是,炸鸡与啤酒套餐热卖,奢侈品牌服装的高仿品脱销,粉丝买下报纸整版广告向金秀贤“表白”……皆是受众民粹化消费欲望的宣泄方式。消费主义社会,人们所消费的并不是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物品被赋予的符号象征意义。粉丝的消费亦是符号的消费、风格的消费,与其说粉丝所钟爱和追捧的是偶像的信息、偶像参与的文本、偶像代言的商品等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如说粉丝是在追逐和消费这些物品被赋予的符号意义。[15]

收编:文化工业生产者的胜利

《星》剧所引发的这场粉丝的狂欢,除了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本身和时下狂热的社会消费心理所致,国内文化工业生产者有意迎合并“蓄意”加入狂欢阵营,实现对粉丝文化趣味及风格的“收编”,是导致这场文化消费热从线上席卷至线下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其“收编”方式主要是,通过对粉丝文化趣味的商品化,使得粉丝文化风格转变为消费风格,从而使其在广告宣传和模仿中丧失了独特性,为文化工业所收编。[16]

作为《星》剧的中国网络播出方,爱奇艺、乐视网和PPS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把粉丝文化符号推广成一种普及符号。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视频网站必然追求受众的最大化。而《星》剧要想获得尽可能多的受众,必须“去风格化”。换句话说,就是要使《星》剧成为一般大众的文化产品,而不是仅代表粉丝文化的产品。在线上,各视频网站与《星》剧的粉丝团合作策划话题,用图文方式完成传播,并一路流传至微信的朋友圈等平行渠道中。在线下,爱奇艺投放以金秀贤为主题的招聘广告牌;乐视网也与望京区域多家炸鸡店合作,为乐视官方微信的用户提供免费炸鸡。就这样,视频网站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活动,使得《星》剧成为人们广泛讨论的社会性话题,推动粉丝文化独有的符号成为一般大众分享的普通符号。

粉丝在面对文化工业的收编时也会进行反抗,拒绝文化工业生产者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声明,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星》剧热播的同时,一些粉丝开始对它进行再创造、改编,关于都教授的段子在网络上盛行。粉丝通过这种方式来再创造自己的文化资本,建构自己的身份,凸显自己的文化主张,以此来维护粉丝文化的独特性。二是粉丝对《星》剧进行对抗式解读,无视文化工业生产者刻意传播的商业信息,反而导致如“炸鸡和啤酒”、“ 都敏俊教授的枕边书”的意外走红。但是,无论是粉丝对《星》剧的创造性改编还是对抗式解读,都变成了这部剧新的传播话题,甚至被其他文化工业生产者加以整合和利用。比如,一些看似与《星》剧无关的商家也加入机会性营销:魅族创始人黄章高调入驻新浪微博,发了第一条微博是:“大家好!我刚从火星回到地球……”瞬间粉丝暴涨至5万多;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广告微博是:“假如叫兽离开了你,就让某行来守护你吧”。无可否认,粉丝文化不可避免的被商品化了,粉丝被吸收到了文化工业体制内,为文化工业所利用。当粉丝文化与文化工业合谋后,文化工业生产者利用其对于自身所生产的文化符号的挪用与拼接,反而更好的达到了其商业目的。当粉丝文化被成功地商品化并批量生产销售之后,就意味着它已经丧失了反叛风格而变成了消费风格。当然,这些商品所传达的文化已不再是粉丝文化原有的内涵,而只不过是贴着“粉丝文化”标签的摇钱树。所谓粉丝的“反收编”只不过是在文化工业生产者收编范围内的无力抵抗。所以,如何在这种商业介入的情况下延续粉丝文化带给受众的独特体验,就成为文化工业生产者下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

综上,一部韩剧演变成一个社会性话题,《星》剧的网络消费文化热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粉丝与文化工业的合谋,更有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受众接受心理的作用,而这恰好为如何提高我国国产剧的受众满意度以及做好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

注 释:

[1]曹麦 苗丽青:《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对中国文化服务出口的影响》,《商业时代》2013年第6期

[2] Luostarinen, 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NY Ithaca:Acta Academiae Oeconomicae Helsigiensis, 1980.

[3]蔡骐:《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

[4]刘志平:《从韩剧看中韩文化趋同性》,《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6期

[5]赵洁:《戏仿营造的狂欢――中的恶搞现象分析》,《电影评介》2012年第24期

[6]赵彩虹:《新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的透视》,《西部广播电视》2013年第16期

[7]懒羊羊:《韩剧进化论》,《北京青年报》2014年3月4日B10版

[8]《看韩剧=低学历? 近6成观众学历超本科》,《华西都市报》2014年3月3日d14版

[9]2012年2月13日原广电总局出台了“限外令”:引进境外影视剧的长度原则上控制在50集

[10]郭钇杉:《“限外令”能否“拯救”国产剧》,《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2月20日第008版

[11]陈丹丹 刘起林:《草根文化诉求的价值两面性及其民粹主义根基》,《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

[12][14]陈龙:《民粹化的媒介文化:从大众崇拜到“大众”文化崇拜》,《山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13]刘叶芳:《服饰语言在韩剧中的运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粉丝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43-02

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随着新媒介运用普及,粉丝由偶然聚合的存在成为利用网络、微博等媒介聚集成群。在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看来,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拥有共同的归属感、且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集合体就是群体[1]。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粉丝参与、联合并分享,拥有共同身份共同信仰,粉丝不再是孤独的追星者,成为了有目标、有组织的群体行为。每个粉丝团体都有自己的名称或口号,并且他们具备具体的操作性强、自成特色的规章制度,比如钟汉良的粉丝称为“良民”,并有“不偶遇、不接机、不探班”等群体规范。而通过仪式,能使粉丝群体定期巩固自身,让人们感觉到他们团结的力量,并逐渐意识到他们的“道德统一体”,由此粉丝们也就结成了“利益和传统的共同体”。粉丝如今也并不再是盲目的追星者,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并已经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也成为社会一抹亮丽的“景观”。

一、传播仪式观与粉丝文化概述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最杰出的代表”,他把传播分为传播传递观和传播仪式观两类。传播传递观是将传播等同于“传递”“传送”。信息的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用的是“运输”的隐喻,把信号或讯息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被视作是信息传送与接受的过程,这属于传统传播学的“传递观”。“传播”一词在“仪式观”中,就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2],通过一系列的仪式行为,最后形成了一种观念的共享,“传播仪式观”可以看成是“传播传递观”的一种递进。在传播仪式观中,凯瑞把传播当作是根植于文化的仪式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仪式”使人们得到心灵与精神上满足和慰藉,将人们团结起来,以存在、运行并维护一个有序的“共同体”[3]。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文化世界,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这是传播的最高境界。

目前,粉丝文化仍处于不断活跃发展的状态中,也不断会有新现象出现,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粉丝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由于个体或者群体存在着自己的崇拜对象甚至把其当作其精神力量和信仰,他们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能付出无偿的劳动和时间,由此而产生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粉丝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得以生产、修正、转变和维系,成为一种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4]。

为了共同的偶像,粉丝们天南地北地聚集在一起,能由陌生人火速熟悉并成为同一群体,有一致的目标,共同的信念,紧密团结在一起,并利用现代媒介手段传播偶像的正能量,参与面对面直接联系有序参与歌友会、演唱会等活动,构造“道德统一体”和社会集体感,充分体现了传播仪式观。

二、群体传播――合力与发展粉丝文化

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作用。钟汉良是“良民”群体凝聚力的核心,他们认为自己没有组织,没有“粉头”,但钟汉良是他们愿意参加群体并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由此经常产生互动,构成了群体传播,为其粉丝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群体意识增强粉丝凝聚力

群体传播中形成群体意识,各成员密切接触和协作能达到主观境界融合,形成“精神上一体化”,“我们”的群体感情由此而生,并从群体活动中获得需求上的满足,产生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钟汉良创建了属于他和粉丝之间的“钟汉良W良家族”,他把粉丝当成家人,给他们另一个“家”,使得粉丝归属意识更强烈。“暗语”是其共有意识,如钟汉良11月30日的生日成为粉丝们最重要的日子,有聚会、写情书、录视频等祝福方式;2月18日是钟汉良和粉丝的专属情人节;《有一天我们都会老》是他们的会歌......这些共有的默契,都牢牢巩固着偶像与粉丝之间的情感。粉丝有希望偶像越来越好的共同目标,为此各成员互动频度高、合意基础好,能齐心协力配合完成投票、宣传等任务。如2012年金鹰奖打破30多年规则红头文件特批钟汉良入围,粉丝为投票全力以赴,最后钟汉良获得金鹰电视艺术节观众最喜爱港澳台演员奖,打破港台艺人无缘金鹰奖限制。而2016年钟汉良暑期档有《三人行》《赏金猎人》和《惊天大逆转》三部电影上映,全国良民自发地进行线上线下宣传,不遗余力为票房做贡献。“钟汉良利益最大化”是粉丝的共有意识,钟汉良是粉丝合力的前提,他们将共同目标与合作意愿紧密连接起来,群体凝聚力更强,群体传播活动更密切。

2.群体规范整合粉丝行为

群体规范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虽然“良民”自认没有组织,但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拥护的规范体系,他们也不例外,钟汉良百度N吧置顶的帖子就是吧规吧务。而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是将偏离性意见进行排除,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群体意见分歧和争论,这样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才能得以保证。因此,“沉默的螺旋”在粉丝群体中是常见的,少数服从多数意见,共同起草、制定、修改规则,一起参与和行动,构成一个群体特征显著群体规范的想象共同体。“良民”共同遵守的规矩之一是“不偶遇、不接机、不探班”,若有违背则会受到其他成员“抨击”甚至被排除群体之外,这也是他们维护秩序的共有意识。另外,“良民”们不约而同地有着离钟汉良的作品近一点,离他的生活远一点的默契,目前在微博创建的话题有367.7.万阅读和1.7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偶像是自己生命之中生活之外的人,也成为胡歌、张艺兴等艺人的粉丝的榜样。微博认证中央电视台编导“忘了0509”在微博上写:钟汉良家的粉丝,这么多年有个守则,就是绝对拒绝私生行为,像接机送机、跟车,私人探班,蹲点式偶遇等这些都坚决抵制,新粉也会遵守,私生在他家没有立足之地。博主亲身感受到钟汉良坚持用作品说话,而“良民”全力支持小哇(钟汉良昵称)的作品和舞台,并充分给予小哇宽松的私人空间,需要“良民”应援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得到了他的强烈的认同。粉丝个体自觉并积极认同组织的规范与价值形成群体整合,在营造发展健康的粉丝文化方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三、媒介传播――推广粉丝文化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出现,普及程度与影响力日益增强,粉丝在贴吧、QQ群、微博等媒介聚集成群,在网络空间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形成了一种媒介景观。粉丝使用最新媒介技术,对偶像的最新资讯或有目标形成热门话题的信息积极主动地尽可能大地进行接收并传输,通过各种形式“符号再编码”来实现“意义再创造”进行推广,或进行话题“议程设置”,制造各种话语和仪式进行娱乐狂欢。在网络构建的地球村里,粉丝们畅所欲言,共享与偶像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施展各种才华创造媒介内容方式进入更大的传播范围,获得归属感及“造物主”的。

粉丝“Mindy新的明天”在微博名为“电影通缉令”的博主发起“谈谈你对钟汉良的看法”中留言,认为钟汉良让她的理想型有了现实版,她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以前鄙夷追星,而如今却天天围绕钟汉良三个字刷微博,如同教徒每天的例行祷告。她的微博当前得到25转发20评论和130赞,其中一条转发说若有一个钟汉良教派,她就是信这个教的人,就如同藏族人对宗教那样的信仰。这种区别于日常生活常态的“超常态行为”就呈现了具体的“仪式情景”。某些粉丝群已具备某种类宗教的特征,会在重要的纪念日组织聚会活动或以偶像名义组织募捐做公益慈善活动等,粉丝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在一起营造“认同空间”和“仪式化空间”。

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们不再是痴迷盲从的角色,且懂得如何凭借集体的力量,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传达自己的需求,形成了权力网络。粉丝话语的扩大与话语力量的显现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李易峰粉丝“逼”走团队、张艺兴粉丝列举团队问题在微博与其工作室对话等,说明了明星团队越来越重视粉丝的话语表达,也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语境下粉丝与网民在明星形象塑造与建构过程中强大的能动作用。

互联网让更多人以一名粉丝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粉丝文化中来,一个专属于明星与粉丝的虚拟社区得以构建。他们在网络这片天地中找到自己的归属,结成“想象共同体”,利用媒介为偶像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既能从中获得快乐,又能分清网络和现实,营造正面积极的粉丝文化。

四、结 语

在“仪式观”中,粉丝拥有共同的一种身份,因为同一个偶像而被吸引到一起,有了自我认同及归属感。粉丝通过群体活动共享观念,运用媒介等手段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并维系着一个有秩序并能容纳他们行为的粉丝文化世界。传播仪式下,能约束粉丝群体行为,使群体规范凸显出来,实现社会整合与稳定;粉丝定期开展群体活动,能使他们更加团结友爱;仪式也给粉丝注入更多的勇气,敢于表达自己并努力获得外部世界的认可。而仪式对粉丝凝聚力也起到重要作用,使粉丝群体或热血沸腾积极I造更美好的粉丝文化氛围;或网络暴力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以传播仪式观研究粉丝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89.

粉丝文化论文篇11

一、贴吧粉丝群体内部的人员组织构成情况

1、管理团队

贴吧内部最高级的管理者是各个贴吧的吧主,一般由本吧的创建者或表现优异的吧友担任。吧主任务有:一是发布与本吧有关的重大消息或具有权威性的公告;二是对贴吧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三是具体的管理工作,如招募吧务、管理会员、制定规则制度。小吧是吧主有力的左右手,由吧主视情况进行招募。小吧辅助吧主对贴吧进行帖子和会员的管理。

2、执行团队

一般设有视频组、图片组、活动组、外交组等部门,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是最高执行者,他们分别就负责的领域进行整体的执行规划,为组员分配任务,监督组员完成具体的工作计划。

3、粉丝吧友

在贴吧中人数最多的是普通的粉丝吧友。他们大多曾“游离”在贴吧外,以“散粉”的形式关注着自己的偶像,后加入该吧成为组织的一员。在贴吧中,他们用发帖和回帖的方式记录自己与偶像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心声,与其他粉丝进行交流,并参与吧内组织的各种虚拟活动和现实活动。

以“罗志祥吧”为例。该吧有吧主3人,小吧16人。设置有视频组、图编组、制图组、外交组和晓文组5个执行部门,其中图片小编7人,视频小编8人,吧刊主编2人,吧刊小编3人。其会员统称为“家人”,共有188981人。

二、贴吧粉丝群体间的信息传播

1、传播结构

不同明星贴吧的部门设置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如“金秀贤吧”设置为事务组与管理组;“李敏镐吧”设为打杂组、工作室与值班室;“赵又廷吧”设为新闻组、活动组、视频组与宣传组;“罗志祥吧”管理团队由吧主与小吧主构成,执行团队由视频组、图编组、制图组、外交组与晓文组 构成,大量“家人”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罗志祥”吧信息传播包括四级,即吧主、小吧主、执行部门与粉丝吧友。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吧主对下三层级人员的信息传播、小吧主对下两级人员的信息传播、各执行部门对普通粉丝的信息传播;各个执行部门之间的横向箭头意味着各个部门中信息的平行沟通;往上箭头表示信息的反馈:一是“家人”对各执行部门的信息反馈并传递至小吧主,进而传递至吧主,二是粉丝直接向小吧主反馈信息,三是粉丝直接向吧主反馈信息。当然,吧主内部、小吧主内部、各部门内部以及粉丝内部的信息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2、传播内容

(1)规范性内容。规范性内容大多以吧规的形式体现。如“罗志祥吧”的吧规规定禁止发布水贴、禁止辱骂其他艺人、禁止发表有关艺人私生活的言论及图片、禁止发表一切与政治舆论有关的内容等。通过访谈,几乎全部受访者表示会自觉遵守吧规,这缘于他们对艺人的认同感。

(2)工作性内容。工作性内容同样针对吧务团队的成员。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范围。如,“5月外交备忘录”、“被吧务删帖的朋友,有疑问的请进”、“5月图编组工作记录”、“5月新闻汇总”等都是吧务的工作性内容。

(3)决策性内容。吧内活动除一部分由吧务团体成员组织外,大多由普通粉丝自行决策与执行。根据对“罗志祥吧”吧务成员的访谈,可以知道当他们获知偶像资讯并打算抓准时机发起一些造势活动时,首先与偶像方面进行沟通,然后在吧务内部交流,最后将策划结果发布以号召粉丝吧友们参与。但是,大多数的活动为普通粉丝的自发行为。不过,当有关议题被普通粉丝提出后,若吧务认为此决策值得关注,便会将决策的帖子“置顶”,通过高回复量的方法对其他粉丝起到潜移默化的说服与鼓动的影响。在“罗志祥吧”里,被置顶的帖子除了吧规等规范性内容外都是有关活动决策的内容,如组织接机、亚洲男神网络投票等内容。

(4)记录性内容。这部分内容反映了普通粉丝的日常活动,占据了帖子总数的绝大多数。出于直观与便捷的考虑,笔者将这些庞杂的内容大概分为几个方面(见表1)。

三、百度贴吧中粉丝群体的管理运行特点

1、平等性

平等性主要体现为群体结构的平等,吧务团队主要履行管理职能和发挥服务功能,普通粉丝热衷于获取偶像信息、分享偶像资讯、寻找心理寄托、为偶像声援助威、分享文化消费体验等,避免了隔层化现象的产生,也不存在极化的“小群体”。

无论是从内部的传播结构还是从粉丝群体的建立发展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看,贴吧粉丝群体与普通社会群体相比,最大特征便是地位的平等,这与网络为所有受众提供平等的传播空间有关。而可逆的传播结构也是贴吧粉丝群体成员地位平等的重要例证。

2、交互性

一方面,普通粉丝之间、普通粉丝与吧务成员之间、吧务成员与明星之间、普通粉丝与明星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互动和反馈。这从贴吧的传播结构示意图与帖子的内容分析中可以明确地看出。

另一方面,粉丝是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群体组织,他们不仅是与明星相关的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如利用原有动漫、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背景、情节,甚至明星本身进行二次创造,如原创小说《我们的夏威夷之旅》讲述了罗志祥与“我”在夏威夷发生的爱情故事。

3、规范性

大多数粉丝吧友自觉遵守规范,但仍有一部分成员偏离规范去行动,如发表一些诋毁性的言论、有意挑起争论等,此时,除了吧务成员进行删帖、封ID外,粉丝群体内部还往往采取心理惩罚来排斥偏离者。如在“罗志祥吧”曾出现过对罗志祥抹黑的帖子,随即该帖被删、该ID被封一天,当这位发贴者的ID解封后再次在贴吧里发表言论和进行其他活动时,其他粉丝对其不予理睬,这种从心理上排斥的做法体现了贴吧粉丝群体内部存在的规范性。

4、开放性

一方面,原有粉丝成员对新成员的加入抱有开放的态度。在普通群体中,群体成员在社会背景、个人素养等社会标签化方面具有很高的同质性,新成员的加入存在隐性的筛选。而贴吧粉丝群体则不同,“散粉”的加入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或参加某种仪式,只需有百度账号并关注该吧即可,随后便完全凭着自主愿望认为自己是这个粉丝群体的成员了,同时,原有粉丝对于新成员也没有太多的心理防备和要求。

另一方面,贴吧粉丝群体之间具有开放性。不同的明星贴吧互通有无,除了外交组的工作之外,普通粉丝成员也可以随意地在其他明星贴吧中发表言论、参与活动。

5、商业化

一方面,贴吧粉丝群体被商业化力量操纵。在每个明星贴吧的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明星制作机制在运作,在贴吧中我们可能看不到,但经纪人、“职粉”都真实存在着。经纪人负责明星的各类经济活动,“职粉”与主办方密切联系的同时,指挥粉丝群体进行拉票、宣传等。

另一方面,商业化特征体现为粉丝群体对文化产品的符号性消费。正如让·鲍德里亚所说,在消费社会里,“人们生产和驾御社会符号的逻辑”取代了“把财富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占为己有的逻辑”。在消费社会中,包装、品牌、情调等所谓的“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商品找明星代言,或明星直接自创品牌、经营餐厅等,使大量的粉丝被吸引前来进行消费,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体验到的是对偶像的忠诚、认同与亲密无间,他们所消费的实质上是明星所承载和宣扬的符号,而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使用价值。这从“罗志祥吧”中粉丝对罗志祥自创潮牌STAGE的追逐、对其代言产品的购买可以看出。

6、多元化

首先,粉丝具有多元化的背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的职业、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状况不同。

其次,不同贴吧粉丝群体的风格具有多样性。粉丝群体以所崇拜的偶像为基础,根据偶像的特征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最后,在某个贴吧粉丝群体内部,粉丝的行为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有的粉丝只是在贴吧中表达对偶像的喜爱之情,如对其影视作品点评、对其举止言行表示崇拜、再创作、网络投票等;有的粉丝把“粉”偶像的行为带到了现实生活中,如参加演唱会、购买代言的产品、接机等。

综上所述,贴吧粉丝群体的日常管理运行体现出了平等性、交互性、规范性、开放性、商业化、多元化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对粉丝本身和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如对粉丝个人价值观与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对社会文化市场、文化产品造成的影响等,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①罗志祥吧-百度贴吧:ti-eba.baidu.com/f?kw=%C2%DE%D6%BE%CF%E9

②彭何,《网络环境中的“粉丝”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粉丝文化论文篇12

批判追星文化并不仅仅是中国才有的,偶像崇拜一直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追星文化,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群体亚文化。鹿晗、吴亦凡这批小鲜肉的崛起,除了有传统造星的操作模式,超高人气所显示的却是互联网时代下粉丝效应的结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