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8 11:49:36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1

 

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一、与时俱进,转变

1、树立正确的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教学是培养人的具体教育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不但需要

2 、树立多维的教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灌输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以传授静止的知识为特征,把育人渠道仅限于校内、课堂上、书本中,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新的教学观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教

二、开展实践探索,优

1、调动主体性,培养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体

2、强化实践性,培养学生

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就是给学生本源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两个世界——生活

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克服时空的限制,真正达到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目的。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

3、强调个性化,开发

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教育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智能得到更好地发

三、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

1、以“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也将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1)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2)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学生需要或渴望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有以下条件:(1)有吸引力的主题;

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

2、以活动为中心的同

所谓“以活动为中心的同时学习”是指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进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其结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活动——发展”模式。“活动”属于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是课堂中可以以一种活动贯穿始终,也可以几种活动有机组合。活动的形式可以有

四、改革评价机制,增强

1、改革学生的评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分为课业知识掌握效果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课业知识掌握效果是学生掌握的内容,它容易用各种测验、考试的办法进行评价。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是学生智能思维、

2、改革教师的评

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表现。师德的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勤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能是指教师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

3、强化实施考评

实施考评制,即通过课程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测、学生自己命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4、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全面素质的测评素质教育论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形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素质发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道德品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多种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质、行为习惯、身体、心理、观念、态度、特长、兴趣、社会交往等方面免费论文下载。以概括性、实质性的、贴切的词语进行描述性评价,使考试的区分功能得到淡化,以减少学生、教师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报告单制度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评定。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轻松、欢快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实际工作水平及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包括管理学生能力、思想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教改和科研能力。绩指工作实效,学科教师指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差、学生素质的培养及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和论著发表情况。

行为习惯等素质发展效果能力。由于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这些能力很难用一纸试卷加以检测,因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思维过程,对这种过程的评价就十分重要。

素质教育实效

模拟式、实践式、表演式、创作式、探讨式等等。二是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努力追求一举多得的成效。该模式的教学形式是立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情绪、形式,活动的内容都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生活,发展的不仅是传统的学习才能,还有表现才能,沟通才能,创造才能等等。

时学习

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大目标。

(2)可分解的任务;(3)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4)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5)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额外帮助;(3)以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4)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为主的合作学习

的课堂教学模式

挥,使每个人更具特色。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提供各种智能展示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智能展示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全挖掘潜能。

学生潜能

研究,学会了分析与综合,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等三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真正将所学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

世界与学习世界统一于学习过程之中,还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

的多种能力

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我教育能力

化教学过程

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工作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多维网络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学观

各方面的高级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

才观

教育观念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2

体育课是我国教学计划连续上课时间最长的课程,从小学算起到大学二年级,一般一个大学生最少要上14年的体育课,按理说大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完全能够解决自己的健身问题,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大学生“到大学毕业时,无论是体育观念,还是体育意识;无论是体育知识,还是体育能力;无论是对体育的兴趣,还是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等方面来评估,多数学生只达到令人遗憾的低水平。体质欠佳,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视眼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1]。杨俊林等对研究生体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目前研究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基础与健康素质偏差”[2]。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没有从本质上实施素质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体育虽然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践中体育教学本身仍然存在许多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要求的做法,如不重视主体性教育,不以人为本,不重视体育方法学习和创造性培养,仅把学生当作培养的客体和运动的工具,强迫学生锻炼或训练,其结果造成学生厌倦体育课程。因此,必须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引进主体性体育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1 主体性体育

主体性体育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核心,它以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结构为实践对象,通过建构学生的体育主体性,教育学生成为体育主体的一种新体育。主体性体育把教师和学生都当成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现有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内化体育文化知识技能,建构新的体育主体性。学生体育主体性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成为体育的主人,能够自己当自己的体育老师,自己指导自己的健身锻炼。只有让他们成为体育的主人,才能使他们在离开学校时不再“与体育再见”[3]。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时的本质特性,即有成为主体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主体意识包括内化的文化知识观念、价值观念和实践观念。文化知识观念使主体认识世界上的事物“是什么”;价值观念是主体“要些什么、追求些什么”;实践观念是主体计划“做些什么、怎么做”的具体方案,是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有机结合。主体的意识指导主体的实践,在实践中通过运用意识的智能提高实践能力,使主体具有了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主体性不是生物进化的直接产物,“因为人的主体性总的来看不是遗传物质造成的,……人之为主体主要在于人类文化方面”[4]。如果婴儿在其成长过程中离开人类的文化环境,就不能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世界各地发现的“狼孩”、“熊孩”等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为人开始逐步成为主体的,从成为人开始,人类一方面创造着文化,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机制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内化为人的新的主体力量,人类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得以发展的,人的主体性也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的。现代人与原始人相比其本质差别就是主体性的提高,从体质方面看,现代人与原始人没有本质区别,其“形态结构已经基本上定型,变化是很微小的了”[5]。体育主体性是指人在体育方面的主体性,它包括体育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等,体育意识由体育知识观念、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实践观念组成;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意识的外化,是体育意识和肢体动作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实际操作能力。体育教学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主体性,把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知识技能,按照主体性要求和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素质,才能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实现体育的目的。

2 主体性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区别

主体性体育教学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传统体育教学是工具性体育。主体性体育教学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身心健康的体育本体价值放在首位,而传统体育教学是把人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工具,把体育的工具价值放在第一位。主体性体育教学真诚面向全体学生,它教育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保证每个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传统体育教学只重视少数有运动天才、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大多数不擅长竞技运动项目或运动成绩低者,不是受到歧视就是应付了事。主体性体育在教学方法论上,强调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体育主体意识,加强体育理论和方法学习,提高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然后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自主锻炼、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身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的主人。而传统体育往往把学生当作培养的客体,使其成为运动的工具,教师总爱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社会体育文化知识结构强加给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往往采取“训兽式”的方法,强迫学生锻炼或训练。因此造成“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10几年的体育教育之后,当他们走出校门奔向社会时,却与体育再见了[6]。主体性体育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目的性、理论性和文化性的全面整体统一。在教学内容的甄别、归类、优化中,以健身为中心,从文化角度全面理解体育教学内容,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并使之结构化。以健身为中心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7],理论知识是从体育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性上认识体育的,因此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的反映体育的本质,提高了运用体育的普遍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从基本结构上掌握体育文化知识技能,才能顺利实现迁移和解决在课堂以外遇到的体育问题。

3 结 论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3

手工课作为艺术教育而言,它能潜移默化的发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功能。在现行小学实验教科书《艺术》(新世纪版)中,诸如民间剪纸、民间服饰、民间布艺、建筑装饰、民间泥塑玩具、木刻、编织、民间刺绣、雕塑、面塑、风筝、民间面具、乡土手工、纸制建筑模型、机器人玩具、海上交通工具模型、航空交通工具模型等手工教学内容,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审美育人价值。因此,在手工课中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内容,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教育,有效实现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收集各种与手工制作相关的图片资料及提供实物教具,利用手工教学中的欣赏活动引起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并在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提高审美情感的同时有机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如:通过剪纸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剪纸历史及其发展概况,从中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民间脸谱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特点,从中感受传统京剧脸谱艺术的魅力;通过制作海上交通工具及航空工具,让学生在制作中发挥创造力,启蒙学生的国防意识;通过制作各类民间手工艺品,让学生从艺术实践中领悟到中国民间艺术体现着民间观念、内容、风格、标准等的风俗化和生活化,等等。

手工教育对课程的整合功能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课程结构设置情况来看,学校手工课不仅是中小学综合艺术课程内容之一,还和其它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体现了课程结构整合的特征。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讲,手工课是书法、绘画、剪贴、雕刻、色彩、透视、编织等造型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综合运用,各种手工制作不仅检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艺术技能水平,同时也是复习、巩固、发展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如:学习制作“彩球”时,学生首先必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平面式的立体几何造型绘图,然后再利用折、剪、粘、刻等手工技能对纸张进行加工制作,最后装饰成为各式漂亮实用的彩球;制作“泥塑”作品时要运用所学的美术构图、色彩、造型等知识技能进行设计与制作;制作“动植物立体纸模型玩具”时,又须学生联系自然课中所学的关于动物与植物特征的相关知识;制作“宫灯”、“曲轴玩具”、“升空风筝”等手工作品时须学生联系物理学中的力学、光学、电能的相关知识。再如:在手工作品上书写字、词、诗进行装饰时与文学修养及书法知识及技能相关;有时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文字或图示把所学的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表达出来,从中训练及巩固学生的写作、归纳能力及绘图能力。由此可见,手工教学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科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手工教育对课程的整合功能。

手工教育对智力的发展功能

手工教学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即教育活动中始终体现着手脑并用的特点,这对于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1)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就艺术创新而言,创造能力的发挥与实现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展示出来。在手工教学中,学生对材料的取用,对工具的使用及对材料的加工制作都需双手去操作完成。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操作中熟练地掌握了折、剪、编、刻、缠绕等手工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手部肌肉、骨骼神经的发展,促使学生手与脑的协调配合,变得心灵手巧,最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2)观察能力的培养。艺术源于生活,手工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在手工创作中从构思、选材、造型、设计、制作来讲均离不开对自然、生活、社会的观察。就此,在手工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发现有利于进行手工艺术创作的各种美的元素,学会在大自然中观察发现一切可利用的制作材料,在生活及大自然中寻找各种美的造型及表达方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手工艺术作品的创造。如:教师指导小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废旧无毒材料,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沙石、树根等自然材料,观察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美和造型美,观察及感受各类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手工艺术作品。通过手工造型艺术实践,学生在每次创作中就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这些观察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是具有较强的帮助及互补效应的。(3)思维能力的培养。手工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造型艺术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此,在手工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欣赏艺术作品及教师认真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完成每一件手工作品。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手工艺术品的用材、造型、色彩、艺术效果及应用效果进行预想和思考,使学生的大脑在艺术实践中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经过长期的手工艺术实践训练,学生在手工课的学习中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有效地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手工作品创作中自然的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及提高。(4)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而手工课是一门综合造型艺术,在每次的手工艺术实践中,教师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手工知识及技能技巧,结合自己的制作经验对生活、社会和大自然中的原始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想象和构思,从而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特色的作品。在手工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根据各种需要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经过长期的手工艺术造型实践,最终使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及培养。

手工教育与家事劳动相结合的功能

目前,许多中小学校对手工课不够重视,特别是小学教育中较为明显,常常把手工课作为“小三门”来看待,语文课、数学课占用手工课的现象很明显。教师的这种教育思想及行为,违背了学生好动、求知欲强的年龄特征,阻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加之,现在的中低年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较少,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自我服务劳动能力较差。再者,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意志、决断、细致耐心等锻炼较少。而在手工课上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是大有可为的,学生在手工教学中可以通过手工造型艺术实践,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自我服务劳动的能力。如:通过剪纸教学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剪刀;通过制作“布玩具”及“刺绣”工艺品,让学生从中掌握穿针、引线、打结、缝补的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自制小玩具、壁挂、彩球、布贴画、染纸、树叶贴画及各种手工小饰物等皆可用于家庭环境美化中,体现出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及灵巧的手艺,实现手工教学与家事劳动的有机结合。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已成为共识,高职高专教育因其与经济发展的天然联系,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对市场需求的日益趋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高专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追求功利的色彩,在培养目标上把学生工具化,旨在使学生能习得一技之长,为求职谋生作准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和实习实训时间,甚至为此不惜牺牲专业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不能使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与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扭曲了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本质意义。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方式仍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脱离实际的说教式、训导式、笼统式的方法,德育工作实效性较差,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则能切实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

一、 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二者在理论体系、教育规律、解决矛盾的侧重点、评价体系和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可以互相代替;另一方面,二者的教育任务、研究内容和教育过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学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修养和历史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探索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我国实施的德育是“大德育”,德育通常是相对于智育、美育和体育来划分,不仅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还包括政治、思想品质及法制观念的培养等,提倡的是全员育人。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人文素质的高低是相互联系的,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反过来,思想道德教育调节、导向着人文素质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主要是关于人的行为规范的教育。讲道德规范如果只是几条行为准则,那就很难有说服力。当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现象、审美情趣联系起来,就具有了生动活泼的内容,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课应该吸取人文素质教育的某些内容,以充实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含量,增强其感染力;人文素质教育课也要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或者发掘文化艺术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内容,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要在保持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各自特点的前提下,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有中外优秀文化作为道德教化的大背景,使思想教育更加具有形象性和实效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思想道德教育作引导,使它更具有方向性和影响力。

此外,人文素质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先进文化指导人文素质教育,使它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以人文素质教育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先进文化的兴趣。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是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的,人化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政治理论的识别能力,提高其学习历史上和现实中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同时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优秀成果的学习,也离不开社会政治的价值尺度。

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施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人文素质不高的民族,将会丧失民族精神。要强化人文科学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开拓型人才,用传统人文精华强化道德教育,用人文渗透教育促进以德育人。

实施人文教育,是德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学生的思想道德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比较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人文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素质。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学会做人则必须以人文素质做底蕴。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自然科学主要是给人们工具理性,人文科学给人的是价值理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给自己塑造高尚品德形象,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去提高自己。老师在课堂上课,必须要备课、备教、备学,同时还要备人文,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不仅让学生学到文化知识,而且从中也学到人文理念。

1.改革高职高专的课程结构。高职高专学校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低,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因此更需要进行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教育。学校要改革重技能课程,轻人文课程的观念,切实结合学校的人文资源和学生的人文素质实际拟订人文教育计划,构建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人文科学知识,寓人文精神于知识传授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渗透其中的人文教育因子,结合知识、技能对学生们进行人文教育。在人文课程教育中,要摒弃冷落学生个性的做法,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精神追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汲取精神营养,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2.加强人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所有学科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科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尤其是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主要是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基础性,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

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把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教师要主动地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收集德育的广泛素材,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努力提高教师自己的德育水平,将思想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能够接受、乐于接受。

3.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人文氛围建设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文环境建设。硬件是指学校的设施建设,如建筑、校容校貌等。软件是指人文化的校园管理与洋溢浓厚人文气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文环境建设主要包括风富多彩的课外文艺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不间断地参与各种课外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学生自觉地对自己加以约束,于无声处感受人文教育的召唤。

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新时期的高职高专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搞好人文素质教育对推进高职高专德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中锋:《试论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3.2。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去探讨的,本文就这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是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由于素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1)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发展,即过于鼓励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2)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质教育了。其实创造力与智力不同,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3)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教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教”混用于“训练”,甚至把“教”变成了“训练”,把学生训练成掌握某种技能或训练成考试高手。(4)学校或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所提出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也强调: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庸才,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采用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点,这也是教师要提高的素质之一。

3.“三个掌握”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胜任某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初级专门人才。

4.“四种能力”是中等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继续学习的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不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将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的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选择职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念已不是新时期的择业观,一个人一生中会面临着职业的多次变化,即使是同一个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已习惯的、固定的模式里工作,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的。因此,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立业创业能力:由于国家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仍在待业或失业,这现象的主观原因就在于毕业生缺乏立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被动地在等待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没有主动的立业创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具体内容有:更新观念,实现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激发学生创业动机,培养对创业的浓厚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业的情感,锻炼其创业意志,形成对创业起调节、整合作用的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活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等均是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5.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适应社会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凑、工作繁重压力大的环境,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才能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6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

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7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

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

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8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提高广大在职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教育新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和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意识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能力,自学能力等)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传统教育不仅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培养,而且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意识,即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与市场挂钩,与社会接轨,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要。这样,职业学校就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来调整、规划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的设置,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做到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二、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机制

素质教育没有固定模式,它的实施可以制定某种方案,提出若干要求、规定,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合于学生个体的最佳教育方案和措施。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承担提高学生素质的使命。

1.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不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语言科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把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

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专业课,但不可忽视文化基础课。职业教育应在完成了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会有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有较灵活的思维方法,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专业课知识真正学好,弄懂。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从仅仅“教会”学生转向同时指导学生自己“会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靠包办式的“传道、授业、解惑”来教会学生,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教学上,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职业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当改变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讲课、讨论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克服一个个疑难问题,从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中国。

2.推行素质教育,日常生活中严格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管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是加强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每年新生入校先集中军训半个月,确立内务、纪律、队列等行为标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军训后认真抓成果巩固,长期坚持。平时各项工作都要定期进行检阅与比赛,检查评比结果与班级奖励挂钩,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守时守纪、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有意识、有目的地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多方面的才干。

3.推行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广播台、团报、校报等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还要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素质都是很好的培养锻炼。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汇报、歌咏比赛、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煅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

4.推行素质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生活,自己动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踏入社会就不会有那种陌生感和超重感,更不会感到在学校中所学的是无用论。

三、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知识,那么只要求教师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懂得教学方法就行了;如果教师要担负起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在职业学校,必须倡导学习之风,教学科研之风,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培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大学生肩负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因此,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多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推行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彰显了强大而独到的作用。教育部前任部长陈至立曾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应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进行改革。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新的培养模式必然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茂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加以认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还有若干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全面拓展高校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

在目前的大学教师招聘中,各个高校盲目追求引进人才的学历,基本上只招聘博士以上的学历,忽视了博士们的研究专长是否与本校本科生培养的方向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博士所教课程与自己的知识领域不同的问题,甚至对于所教课程完全不懂,自己也处于初学者的水平。学生往往反映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学生会严重怀疑教师的水平。教师在教授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课程的时候,也会缺乏信心和激情。对于初上讲台的博士们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形成挫败感,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更不利于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基础不踏实,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将来考研和就业,影响学生的前途。因此,大学在招聘时一方面要注重引进人才的学历,更要关注其研究方向与其未来分配的教学任务相匹配的问题,从而给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高校教师只有具有较好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好的运用各种软硬件设备,将专业实务操作带到课堂,带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2.加大实用型教学设备的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硬件资源进行投入,同时也离不开相应的软件资源。部分学校购买了一流的硬件设备,但由于没有购进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硬件设备在某种意义上闲置了,结果必然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和应用。所以,学校在购置大型教学设备时应进行充分的考察和论证,了解其需要的软件资源,并加强软件建设,如加强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发和利用,网站的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学校在购买大型实验教学设备后,要投入资金对实验管理员进行培训,以免出现设备购买后没有人会用的现象。很多大型的实验教学设备价格昂贵,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更不敢轻易使用,很多情况下这些设备就成了摆设。既然仪器的价格不菲,教师的培训费与其相比微乎其微,那么学校在购置这些设备后就应该投入学费让教师外出学习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从而使这些实验教学设备有用武之地,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学校应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而不是仅仅将教学内容搬到网上而已。这种远程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自由的教学模式,能够模拟实际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教师能够迅速地做出回答,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能够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10

一、 对素质教育合目的性的认识与反思 

素质教育,自从这一概念的提出一直到它作为一种教育政策、目标、理念的贯彻实施,就一直饱受争议。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还在围绕着“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深入讨论①。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的研究方面,应该说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痼疾和弊端而提出、设计的一种新的教育政策、理念和实践体系。但是,应试教育作为主导、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几十年的一种负面的教育行为倾向,其根本问题和主要弊端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全国统一的高考指挥棒,也有人说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其片面的知识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和淘汰式、选拔式教育。然而,这些说法终究还是没有抓住应试教育的根本要害。一方面,片面、过度地追求知识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和淘汰式、选拔式教育固然有失偏颇,但无论如何,知识教育和淘汰式、选拔式的教育都是为教育和社会所必要、必需的;另一方面,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固然是在给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但这些年高考制度改革的种种探索实践表明,高考制度和模式的变换,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解弥漫在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态势。 

那么,应试教育的根本弊端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影响极为广泛的教育实践行为模式,其根本弊端即在于它的反教育目的性,亦即应试教育与教育的根本宗旨、目的的悖反。学者在分析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废止的时代动因时指出:“当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 科举制恰恰成了新旧经济、政治、文化三对矛盾的焦点, 因而成了社会转型的一个综合性障碍。”[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的科举制度与近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宗旨相违背、相冲突,是这一教育及人才选拔制度最终走向覆灭的根本原因。至于说,科举制度对读书人身心的桎梏和戕害,人们更是进行了多层面的揭露、剖析。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理解为是为社会和个体的人的发展服务,那么,科举制度则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应然的目的和宗旨。惟其如此,这种教育制度的废止终究是不可避免的。当下中国的应试教育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固然不是同一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现象,但二者却有着许多共同、相通之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二者都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应然的宗旨和目标,具有明显的反教育目的性。在上文中我们提及,应试教育的根本弊端并不在于它对知识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和淘汰式、选拔式教育的追求,因为这样一些教育的倾向和行为都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合目的性。而应试教育的本质,则是把有效的应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育原本应该追求、遵循的一些目标理念统统抛至脑后,并因此使得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异化了的教育行为;这种应试教育的行为及其后果与教育者、受教育者,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目的、诉求相背离、相冲突,这才是应试教育为人们所诟病的根本原因。 

毫无疑问,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一种实践批判,它应高举教育合目的性的旗帜,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契合于教育的应然的目标与宗旨。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这一论述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从根本上阐明、强调了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宗旨。然而,反思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进程,人们通常只是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模式和方法来进行研究,并因此而忽视了这一教育改革实验背后的应然的目的和动因。研究者指出:“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改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须克服以下四种错误认识:其一,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一种取消考试的教育;其二,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一种以技能培养取向为主的才艺教育;其三,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一种急功近利的工具性教育;其四,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为一种无约束的自由教育。”[3]这些关于素质教育认识的偏误,其实也是当下素质教育实践的偏差;而素质教育认识与实践中的这些偏差、偏误,皆源于人们对素质教育目的、宗旨理解和认识的局限与偏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这是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从根本上契合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同时基础教育课程也使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有了一个推进实施的载体和路径。但是,综观近年来各地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包括一些被人们推崇为“模式”“典型”的试验样板,大多都只是在学校教学的相关环节上进行的方法、花样的翻新,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原则毫无关系,甚至是渐行渐远。人们这样对课程改革进行评说:“课改就是‘改课’吗?也许课改包括了改课,但两者在内涵与外延上却不能画上等号。我们期待着那些有能力真正站在育人高度、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立意课改、规划课改、践行课改,真正把‘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富有深意的口号落到实处的课改。对于课改的成功与否,不应让考试作为评价的分量回归本位,而应让育人的评价分量得到彰显,也许这才是‘典型’课改的应有之意。” [4] 这样的论述可谓一语中的。

概而言之,针对应试教育反教育目的的根本性弊端以及素质教育实践的局限和偏差,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必须自觉地坚持教育合目的性原则,自觉地坚持以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衡量和评价各种教育探索实践的价值标准和原则,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把素质教育引入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 践行科学教育目的观,推动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当下,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坚持合目的性的原则,需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要注意素质教育多重目的、目标之间的张力与和谐,防止多元教育目的、功能之间的相互冲突与僭越,防止素质教育实践的片面性;第二,各个层次和类别的教育,要从教育的整体目标、功能以及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出发,积极探索、不断明确自身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及其特征和规律,以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考察那些素质教育出现偏差的实践案例,有时似乎还难以仅用合目的性的原则加以评价、考量;这是因为当下的教育目的和功能越来越具有多元化的属性和特征,而一些有失偏颇的教育实践案例其根本要害,则在于它们仅仅只是凸显了教育的某一个方面的宗旨、目的和功能,教育实践及其效果具有极大的片面性。这里需要人们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如何适应当下教育多元价值目标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实践体系内在价值的张力与均衡。笔者在讨论教育民生论问题时曾经强调,教育民生论有别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和教育价值观,但也绝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促进个体的人的发展的教育目的和价值理论。这是因为,第一,教育民生论重点关注的是与普通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的日常生计相关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讨论、研究人的发展。第二,教育民生论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虽然最终也要落脚在作为个体的学生教育发展问题上,但是,这一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则关涉到普通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的家庭生计。换言之,教育民生论是从普通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的生计问题着眼去研究教育的一种理论和观念。这就意味着对于当代中国教育,还需要从民生论的教育价值观角度进行考量、权衡。 

当代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多元化特征和趋势日益凸显,同时教育的多元价值目标又是一个富有张力的结构体系,多元价值目标之间既相互作用、影响,又相互冲突、掣肘,因而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加以应对,努力建构起一个能够全面、和谐地反映教育多元价值目标的教育实践体系。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是对当代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重要挑战;各级各类教育只有面对并努力适应教育多元价值目标要求,才能真正建立起科学、和谐的教育观念体系和实践体系。反思近年来素质教育实践,人们经常偏执地为教育的某一个方面的价值、功能所驱,进而使得这种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走向一种偏狭的境地,造成许多理论与实践的误区,这正是当下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势对素质教育新的挑战的具体体现。为此,推进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建立起与教育的多元目的和价值相适应的观念体系和目标体系。适应教育目的多元化的趋势,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必须建立在教育多元目的和价值的基础之上,这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说“什么是素质教育”依然是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我们必须在面对教育的多元价值目标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其教育工作者要把适应教育目的多元化的要求,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原则,努力创设一种有效践行、充分体现多元价值目标的全面、和谐的教育实践体系和环境。 

当代教育多元价值目标是一个由多重目标要素构成的结构体系,它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并在实践中加以践行,使之得以充分体现。但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其内部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对于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形态而言,实现、践行教育多元价值目标,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的职能和特质。换言之,教育的多元价值目标需要通过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以多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内涵加以体现、实践;而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反映、体现教育多元价值目标的要求,则应当基于各自的职能和特质,努力形成既充分契合教育的终极目标,又鲜明地体现了自身教育职能与特质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实践模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基本形态,这些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在实现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所面临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不尽相同,如何努力形成与自身教育职能相吻合的教育目标、理念和实践模式,这是当下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又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一方面,基于践行和实现教育多元价值目标的需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形态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肩负的任务以及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不尽相同,各级各类学校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不断明确、清晰自身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另一方面,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要从自身的教育属性和功能出发,积极探索契合教育多元目的和功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实践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多元价值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以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是引导和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的三个重要的认识维度,惟有坚持从这样的思想理念和认识维度出发,才有可能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认识保障。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11

关键词: 中小学素质教育 教育区域 衔接和递进

引言

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和递进的研究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要求“突出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要提高应用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特别是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如何系统推进素质教育等等”。江苏省教育厅下发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指南》中,将“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贯通、不断递进的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列入综合研究项目的选题内容。

从目前我们检索、搜集到的国内外资料看,素质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出一些特点和态势。

首先从研究范围看,素质教育的研究正从学段内的研究向跨学段的研究发展。如法国的研究(虽不用素质教育这一提法,但着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精神是一致的)从初中向高中延伸,我国的研究从单个学段走向多学段的研究,如“九五”期间,攀枝花钢铁公司肖信珊同志负责的《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区域性改革》,就是研究小学、初中学段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问题。

其次从研究内容看,素质教育的研究正从偏重于学科课程的研究,向着眼于学生和谐发展个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多元课程的开发和跨学段沟通等方面的研究转变。

再次从研究重点看,普遍重视素质教育实施中课程的研究,课堂教学的研究,课程选择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教学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学理论由“记忆教学论”向“思维教学论”转变。

以上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且这些研究都比较多地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研究素质教育的推进问题。对于跨学段的研究,我国尚只有个别单位对小学、初中素质教育推进的衔接有所研究,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跨学段系统的整合研究尚未开展,故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都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列出了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如何系统推进素质教育的选题。

二十一世纪的高中教育普及呼唤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目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完成基础教育学段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实施,循序渐进,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对学生德育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的系统培养。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小学搞素质教育,中学搞应试教育;非毕业班搞素质教育,毕业班搞应试教育等状况应当切实地加以改变。

区域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的推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选修校本课程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等,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课题。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本来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衔接和递进,只是高中和初中、小学的教育衔接与递进还显得非常的薄弱,并且学段的研究也不够平衡,比如小学的一到六年级的衔接还可以,初中的一到三年级也尚可,高中的一到三年级的教育衔接也说得过去,但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就不那么和谐了,初中和高中的衔接也不那么自然了,特别是各学区、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教育的衔接就更相形见绌了。因而加强区域内中小学素质教育衔接与递进的研究,对于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学段研究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正文

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区域衔接和递进的研究正在进行。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首先对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定义。素质教育:指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德育为首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区域:指一定范围内的地域。本课题专门指三仓中学所在的三仓学区。衔接:事物之间的结合。递进:按次前进。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区域衔接和递进的研究,指的是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学区(三仓学区)内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和循序推进规律的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认为事物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运用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分解综合原理等对工程进行系统构建,就可以收到“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见沈兆昌主编的《系统工程》,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根据系统工程理论,本课题纵向必须研究区域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与递进,横向必须研究学段素质教育实施要素的联系和综合、研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内外部诸因素的整合和优化,从而全面提高学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他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思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智力的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加德纳《智能的结构》)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区域素质教育推进中,要坚持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结合,讲求实施要求序列性的同时,坚持开放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⑴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将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视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实、完善课题各阶段的研究,并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区域衔接和递进的研究”的内涵、目标等进行研究。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这一定位一定要贯穿小学、初中、高中,要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素质教育当作一叶、一斑,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发展的一定是那些稳定的、对学生今后发展起积极的长期作用的、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对实施的目标进行比较具体的描述,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陈晓英老师的《我心归去》一课由于充分体现了本课题的理念,加之旁征博引,师生活动默契,荣获全国中学语文大赛一等奖。

⑵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去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一定规律而采取的研究方法。远在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法调查人口与农业生产了。在我国“调查研究”最早见于《管子问篇》所载的有关调查国家资源的文献。在“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区域衔接和递进的研究”中将积极运用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影响学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诸多因素,为对策的实施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崔荣斌老师特别注重调查研究,每年在各级报纸杂志上都发表上百篇论文。

⑶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将贯穿“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区域衔接和递进的研究”的全过程。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运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卢惠斌校长身先士卒,在校长室的带动下,各处室、各教研组迅速行动起来,以课题的论证、申报和研究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学校对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与教育,评比进步之星、体操之星、篮球之星、田径之星等校园明星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革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流弊,狠抓素质教育,每天15分钟的练字、15分钟的名著阅读。奋力创素质教育的“仓中”现象。郑长华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设计荣获全国一等奖,周冬霞的《马克思主义诞生》教案荣获全国一等奖,陈蓉的《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荣获全国一等奖。

⑷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子课题每一阶段及时进行总结,将实践经验及时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素质教育注重一个“实”字,每天800米的跑步,轰动全省的往返86华里的远足活动等都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考验与锻炼。定期总结,每周一次的年级班主任例会,每月一次的学校班主任例会,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课题组每月一次活动,交流经验,互评得失。

⑸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各学段之间、同学段内素质教育实施的差异性,并综合运用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等揭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沈文清老师的《夯实工具基础张扬人文个性》获江苏省教育年会二等奖,就是注重了人文说和工具说的比较,再联系了小学中学的衔接。该组员又马不停蹄撰写了《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注重了素质教育的衔接和递进的研究,荣获了全国二等奖。

结果

课题组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要求,结合三仓学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区域内基础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解决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中小学学段间素质教育目标等不相衔接的问题。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建设学区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由高中牵头,会同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开展学区素质教育递进的研究。解决同一学区学段素质教育递进失当的问题。坚持条块结合,充分发挥中心初中、中心小学的示范辐射作用,解决学段内素质教育缺乏交流的问题。凸显三星级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发挥优秀教育资源的品牌效应,衔接和提升学区各校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是我校历任校领导工作重心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三仓中学就启动了学区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省级课题立项后,学校教科室牵头,各学校负责人担纲,教科研积极分子积极参与的课题研究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

1. 课题研究与解决各校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年来,英语学科一直是制约我校高考质量提升的瓶颈,英语学科衔接课题组成员,先后多次为学区各中小学开放课堂,深入各个学校详查一线教学实情,应相关学校邀请帮助进行英语师资培训。2003年高考一结束,我校立即派出学科中心组的老师到各学校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摸清现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我校课题组成员袁爱祥、周存海、崔荣斌等撰写的调查报告《三仓学区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现状与思考》在《21世纪教育导刊》上发表,同时也提高了学区的英语教学质量,英语学科成绩明显上升。

2. 理论探索与共享各校优势资源相结合。“仓中”作为学区内唯一的一所三星级高级中学,有盐城市东台市两级教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近20人,课题组多次举办各学科教学研究的沙龙活动,共享先进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框架下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所有参与研究的学校都认为,研究实在,理念先进,与教学关系密切,操作性强,学区各校教育教学整体的优势不断显现。我校2005高考中的突起,也与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密不可分。

3. 横向交流与纵向前延后伸相结合。我们在指导各校开展研究时,要求各初中、小学学段内加强协作,加强交流,及时互通研究动态,将各校专题研究活动归口管理,协调行动,确保研究的效果。同时,我们还要求各学段之间加强交流,各学段衔接年级的老师每月必须至少两次走进相应学段的课堂,了解学情,分析教法,及时调整教学对策,低年级段有机渗透,高年级稍下浮一些,从而保持各学段的有效衔接。

依据现代信息理论,构建区域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信息平台,加大学区内素质教育实施的组织力度,整合学区内的多种资源,广泛吸纳互联网资源,成功地实行了多元互动,条块结合,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了素质教育实施中条块分割、学段分离、资源封闭等造成的学区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不高的问题。

讨论

课题组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让所有的组员收益匪浅,享受终生。但是由于教学工作繁忙,加之理论水平不是很高,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些问题甚至至今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如衔接的措施还可以再细化一些,衔接的目标还可以再明确一些,学区内的各学校间的联系还可以再紧密一些,等等,不一而足。

推进素质教育论文篇12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培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大学生肩负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因此,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多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推行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彰显了强大而独到的作用。教育部前任部长陈至立曾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应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进行改革。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新的培养模式必然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不论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手段,还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这显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茂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加以认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动力和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还有若干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全面拓展高校教师自身的知识背景

在目前的大学教师招聘中,各个高校盲目追求引进人才的学历,基本上只招聘博士以上的学历,忽视了博士们的研究专长是否与本校本科生培养的方向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博士所教课程与自己的知识领域不同的问题,甚至对于所教课程完全不懂,自己也处于初学者的水平。学生往往反映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学生会严重怀疑教师的水平。教师在教授一门自己不熟悉的课程的时候,也会缺乏信心和激情。对于初上讲台的博士们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形成挫败感,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更不利于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基础不踏实,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将来考研和就业,影响学生的前途。因此,大学在招聘时一方面要注重引进人才的学历,更要关注其研究方向与其未来分配的教学任务相匹配的问题,从而给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高校教师只有具有较好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好的运用各种软硬件设备,将专业实务操作带到课堂,带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2.加大实用型教学设备的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对硬件资源进行投入,同时也离不开相应的软件资源。部分学校购买了一流的硬件设备,但由于没有购进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硬件设备在某种意义上闲置了,结果必然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和应用。所以,学校在购置大型教学设备时应进行充分的考察和论证,了解其需要的软件资源,并加强软件建设,如加强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开发和利用,网站的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学校在购买大型实验教学设备后,要投入资金对实验管理员进行培训,以免出现设备购买后没有人会用的现象。很多大型的实验教学设备价格昂贵,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更不敢轻易使用,很多情况下这些设备就成了摆设。既然仪器的价格不菲,教师的培训费与其相比微乎其微,那么学校在购置这些设备后就应该投入学费让教师外出学习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从而使这些实验教学设备有用武之地,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学校应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而不是仅仅将教学内容搬到网上而已。这种远程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自由的教学模式,能够模拟实际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教师能够迅速地做出回答,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能够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友情链接